第一篇:家庭废水及建筑物雨水回收利用装置
淡水资源越来越贫乏,已成了全世界关注的问题,我国是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全国有600多座城市缺水,然而,大量的淡水资源-雨水,却经建筑物天面承接后,绝大部分被直排入下水道而白白地浪费掉。现有的建筑物雨水回收利用装置(专利申请号:01230313.5),是将天面雨水直接排入楼下装置的水池收集,用于绿化、洗车等。
然而,上述的雨水回收利用法仍然存在以下缺点:
1、回收的雨水与其他生活废水混在一起,容易腐变,使水质变差,仅能用于绿化、洗车等一些抵挡用途,利用价值不高,并且还要付出体力或其他能源。
2、要在楼下设置较大的水池,才能达到较大量回收的目的。但在人口密集,寸土寸金的城市,要大量设置这样的水池显然是不现实的,因而难于普及,也就达不到大面积雨水回收,充分利用水资源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建筑物天面雨水储蓄利用装置属于水资源利用领域。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建筑物天面雨水储蓄利用装置,其能在建筑物天面上承接、收集和储蓄雨水,并由下水管直接送入各层户内及楼下,用于洗涤,浇灌花草、冲厕等,经过过滤净化后,还可用于饮食。
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在建筑物天面平面上设置储水器,在储水器上方设置集雨水层,集雨层设有进水孔,储水器上接有下水管,下水管穿越各楼层进入到户内及楼下等用水处。
储水器呈方形或多边形平底盆状,深为25~40cm,用性能优良的耐老化、致密材料制成,也可用钢筋混凝土在建筑物天面层施工时一起捣制或单独捣制成柸,再在其表面上加防渗水层和保护层而成,与建筑物天面层浑然一体。储水器可以只有一个,也可以由多个组合而成,各储水器之间有管道相互连通。
集雨层为支撑脚的无孔隙平面层,边缘有高于其平面的档水边,其底略高于储水器,用耐晒耐老化材料制成,其厚以可承受行人为度。整层呈向一边略斜或脊型的分水设置,在雨水汇聚处设有至少一个进水孔,进水孔设有栅式和篓式过滤器,集雨层的面积等于或大于储水器口面面积,最大可以覆盖整个建筑物天面。
下水管上端与储水器连通,自上而下竖向穿越各楼层,并在各层中设置水平下水管,在下水管终端出设有阀(龙头)同时,还设置有至少一条溢水管,以排出天面积水。
本实用新型在下雨时,集雨层所成承接的雨水自行经进水孔的过滤器进入储水器储蓄起来,储蓄的雨水由下水管送入各层户内及楼下供人们方便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能将收集的雨水储蓄起来,替代部分自来水,减低城市用水压力,充分利用淡水资源,节约能源,且使用方便。
2、储水器可代替面防水层,集雨层代替隔热层,并还可在其上面作休闲等活动。因而适应性广,相对造价低,效益好,能打面积推广应用。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列1:如图1所示,呈平底盆状的两个储水器(1a、1b)水平设置于楼顶天面平面层(14)上,它们之间留有约5cm的伸缩缝(11),并有导管(3)相通,与女儿墙(12)亦留有约5cm的伸缩缝(11),深约40cm,用pvc塑料板材经裁剪后焊接或用专用胶水粘接而成,底部设有出水口(2)与下水管(17)链接。
平面集雨层(4)设置于储水器(1a、1b)的上方,呈为脊型分水(6),层后约5cm,由层板(29)支撑脚(5)构成,如图4、5所示。层板(29)由水泥混凝土预制成方形板块,支撑脚(5)预制成拱桥形块状,然后再用水泥砂浆(25)砌成,横缝(24)和纵缝(23)对齐,类似普通隔热层,如图1所示。边缘的挡水层(10)也用水泥砂浆砌成。在雨水汇聚处设有2个进水孔(7),每个进水孔内均有栅式(8)和篓式过滤器(9)。图6为篓式过滤器(9)的剖面示意图。该篓式过滤器(9)有内层(26)和外层(27)、中间夹层为过滤棉(28)。
下水管(17)上端与储水器(1a、1b)连通,自上面下竖向穿越各楼层(14、20)各层又设有水平下水管(18)与竖向下水管(17)连通,在下水管(18)的终端设有水阀(龙头)(19)。
溢水管(21)沿外墙(16)敷设,如图2、3所示。
下雨时,集雨层(4)收集的雨水自行经进水孔(7)的栅式过滤器(8)和篓式过滤器(9)流入储水器(1a、1b)储水器(1a、1b)储蓄的雨水经出水口(2)、栅式过滤器(13)、下水管(17、18)送到各用水处,打开水阀(龙头)(19)就能很方便地取用。
实施例2:如图3所示,图中的储水器(1)是用钢筋混凝土在建筑物天面层施工时,一起捣制或单独捣制成柸体,然后在其表面加高效防水层,再在防水层上以上水泥砂浆铺成一层保护层(15)而成,与建筑物天面浑然一体,集雨层(4)及下水管(17、18)等与实施咧1同。
第二篇:雨水回收利用技术推广会主持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同志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XX市雨水回收利用技术推广会,目的在于将雨水利用与城市防洪、生态环境的改善相结合,因地制宜,择优选用,共同推动XX市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今天参加会议的有XX市各相关部门的领导、各大设计院的专家和各大城建业主和房地产开发商的负责人。我们很荣幸请到了几位专家给我们介绍雨水利用的意义和技术应用,他们分别是:XX市节水办主任XX、XX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副主任XX、北京泰宁雨水利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今天会议的议程有四项:一,请XX市城乡建设委员会XX副主任致词;二,请北京泰宁雨水利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介绍雨水综合利用技术;三,请XX市节水办XX主任介绍昆明的先进做法。
下面进行会议第一项议程,请XX市城乡建设委员会XX副主任致词,大家鼓掌欢迎;
下面进行会议第二项议程,请北京泰宁雨水利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介绍雨水综合利用技术,大家鼓掌欢迎;
下面进行会议第三项议程,请XX市节水办XX主任介绍昆明的先进做法,大家鼓掌欢迎;
通过几位领导和专家的介绍,我们了解到,现代城市雨水利用是一种新型的多目标综合技术,可实现节水、水资源涵养与保护,控制城市水土流失和内涝,减轻城市排水和处理系统的负担、减少水污染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目标,其应用有着广泛而深远的意义。我提议,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对几位领导和专家的精彩介绍表示衷心的感谢!
雨水回收利用工作事关千家万户,希望大家在日后的工作中积极推广和应用雨水回收利用技术,共同推动南宁市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今天的会议到此结束,谢谢大家。散会!
第三篇:雨水外排回收利用工程施工方案新
雨污水外排系统改造施工工程
施
工
方
案
批 准: 审 核: 初 审: 编 制: 编制单位:
第一章 灰库冲洗水回收利用工程
1.1 工程简况
该工程位于灰库东头,灰库澄清池北侧。建5m×2m×3m混凝土清水池,安装排污泵两台,安装φ89钢管300m,将澄清水排至厂区废水利用池。
1.2 施工方案
1.2.1管道采购按设计要求及规范进行采购,并有相应证书及资料。1.2.2管道施工前进行电动工具认真除锈。
1.2.3施工人员均持证上岗,严格执行相关规范施工。
1.2.4管道施工后打磨除锈刷漆,刷防锈漆漆二遍,保温棉为40mm厚,外包裹油纸一道及玻璃丝一道,外层彩色铁皮包裹。
1.2.5支架采用12#槽钢,焊接牢固,并执行相关规范,除锈后刷防锈漆二遍。
1.2.6水池施工前进行定位放线,并进行验线复核。
1.2.7该水池位置狭小,土方需人工开挖,挖出土方需外运,回填时再运回,运距约2Km。
1.2.8开挖前需先拆除混凝土地坪12m×4m×0.25m,拆除原排水沟12m,将原排水沟一端封堵,架设∮150PVC管12m将灰库污水排入污水池,在污水池内架设∮100污泥泵抽水,防止灰库污水流入施工池内。
1.2.9因该水池近临原污水池,为回填砂砾渣土,人工开挖时需注意安全,放坡按1:0.75进行放坡施工,并排专人看护,四周严禁堆土。1.2.10水泵施工完,水池上部做防雨罩,防雨罩将整个水池罩住,立柱采用80×80方钢,横梁及檩条采用60×80方钢,均除锈刷二遍,檩条间距500mm,瓦为4mm厚彩色瓦,四周高1.2m。
1.2.11水池顶制作花纹盖板,盖板用40×40mm角铁焊框,盖板两端加拉手∮12圆钢,盖板除锈刷漆二遍。
1.2.12水池建成后,恢复原灰库排水沟,垫层100厚,排水沟深0.7m,宽0.35m,240mm厚砖砌,1:3水泥砂浆内外粉。上制作钢盖板。恢复混凝土地坪,混凝土标号C25。
1.2.13 电缆采用3*16+1*10铜芯钢带动力电缆,直埋段加钢套管,出电缆桥架竖直段采用波纹穿线管,东侧利用电缆桥架和电缆竖井进入空压机房。按照甲方要求接至空压机房配电柜。
1.2.14电缆沟恢复后按原样覆盖100mm碎石,和周围保持一质。
第二章 雨水外排回收利用工程
2.1 工程简况
该工程位于厂区东南化水区域,在外排雨水混凝土管道(DN1800mm)上建4m×4m×3m混凝土截水井用一根DN300mm钢管连接至污水处理池,截水井汇集3个管道口,正常水位由绿化水泵输送走,当雨天水量大时,雨水仍然通过外排管流进北干渠.2.2 施工方案
2.2.1.DN300mm钢管穿过原道路,开挖深度约6m,先拆除道路18.5m *4.1m*0.35m,拆除道芽55m, 下挖土方18m*12m*1.5m。挖土采取设二平台二次倒土。
2.2.2 道路南侧地下管线复杂,需人工开挖探明地下管线,人工开挖8*10*1.5m,挖出管道后更改管道位置,更改线路见竣工图。下部土石方采用机械挖土,放坡系数1:1。
2.2.3道路北侧地下有消防管道、污水管道、电缆沟、绿化水管, 土方开挖无法使用机械,故道路北12m全部需人工开挖,开挖断面见图。因开挖深度达6m,加之电缆沟回填土,人工开挖时需按1:2放坡,保证边坡稳定,施工人员安全,同时需对电缆沟进行加固处理(包括先掀除混凝土盖板,减轻电缆沟重量),防止混凝土电缆沟断裂。
2.2.4挖出DN1800mm混凝土管道,采用人工机械拆除混凝土管。清理管道内淤泥,在两端管道内用黏土砌围堰4处,长2.2m,宽度2.2m ,高2.0m,中间用DN355mm塑料波纹管6根排水,每根长5m.,同时架设两台∮100污泥泵抽水,保证雨污水管道正常运行。
2.2.5原混凝土污水池按设计标高人工拆除洞口1.0×1.0×1.0m。2.2.6现场土方外运,运距2KM,回填时再运回。待沟槽全部施工完毕后,立即进行土方回填。所需土方进行买土由汽车运回,人工回填,每层夯实虚铺厚度不得超过300厘米,并根据现行规范要求进行取样测试其干容重、压实系数或密实度,其测试结果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以确保工程质量。
2.2.7截水井施工完,人孔砖砌370mm,1:3水泥砂浆内外粉,爬梯为40MM角铁焊成直爬梯。2.2.8现场要进行封闭施工,并设置明显提醒标识。2.2.9施工完毕,平整场地,场地具备种植花草。
2.2.10水池施工回填完毕,恢复道路,回填土需机械碾压,基层及面层同原设计道路。
第三章 化学取样水回收利用工程
3.1 工程简况
该工程在1#、2#、3#机加池取样收集水池下部,拆除原取样水排放管道,重新安装108×4的无缝钢管约300m,至地面后地埋,深度约0.5m,就近安装至地沟,在地沟上固定安装管道至回水池。
3.2 施工方案
3.2.1.管道采购按设计要求及规范进行采购,并有相应证书及资料。3.2.2.管道施工前进行电动工具认真除锈。
3.2.3施工人员均持证上岗,严格执行相关规范施工。3.2.4严格按有关规范施工,管道要认真除锈,刷漆二遍。
3.2.5.拆除混凝土地坪长90m、厚250mm、宽500mm。人工挖沟深350mm。砂砾渣土,垃圾外运2Km,拆除混凝土地坪前先清楚地下管线位置及走向,防止管线被破坏。
3.2.6.拆除混凝土地沟壁及焊管时,用竹胶板对管沟内的电缆及管子进行保护。3.2.7.电缆沟盖板拆除后 ,进行妥善保管,防止损坏,施工后原样恢复。3.2.8.施工期间管沟要进行封闭施工,并设置安全标识牌。
第四章 灰库加装冲洗水管道工程
4.1工程简况
该工程冲洗水管道采用108×5无缝管,#3转运站接管至灰库区域,沿综合管道支架,全线综长约200m ,DN100手动阀1套,DN100(PN1.6)减压阀1套,逆止阀3套,管道采用12#槽钢做吊支架,需现场制作30套吊支架,管道做保温,外包彩铁皮。
2.施工方案及措施
4.2.1.管道采购按设计要求及规范进行采购,并有相应证书及资料。4.2.2.管道施工前进行电动工具认真除锈。
4.2.3施工人员均持证上岗,严格执行相关规范施工。
4.2.4严格按有关规范施工。管道采用电动工具认真除锈,刷漆 二遍。4.2.5 管道进入灰库壁用专业水钻打孔,直径120mm,#1库打在库壁东侧距二层地坪1.5m处,#2.3号库孔打在库壁北侧距二层地坪1.5m处。
4.2.6 每个库二层地坪用台钻打一120mm直径孔用以安装108排水管,排水管安装后管子四周用膨胀混凝土浇灌,防止漏水。4.2.7 在综合支架上施工时,严禁碰撞其它管道,灰管上铺上竹胶板,防止烫伤。4.2.8 在灰库内施工时,施工人员必须戴防尘口罩。
4.2.9 管道碰口时,先开工作票,确认设备停止运转安全情况下施工。
第五章 安全文明施工
5.1.1施工总平面管理应按施工规划的要求进行安全及文明施工设施的布置。做到场地安排紧凑合理,标记清晰,排放有序。
5.1.2施工时在本区域范围内设置相关的厂区标志和安全标志,并做好相应得维护、管理责任。
5.1.3施工运输车辆必须自身清洁,避免运输物料散落,确保现场道路的整洁畅通。土石方施工阶段土石方运输车辆按规划指定的道路行驶,并安排足够的人员进行道路的清扫、洒水。
5.1.4施工区场地划分时应明确,土建作业与堆放场、机械动力区划分做到明确,在现场有相应的指示牌。
5.1.5严格按施工总平面要求进行施工设施的布置。堆放材料、设备,严禁占用道路作为施工场地。
5.1.6及时收集施工区域内的施工废弃物及垃圾,运至业主及监理单位指定区域堆放,在施工过程中的弃土与建筑废弃物及垃圾应当分开堆放。
5.1.7施工前编制弃土、取土的场所,并报监理单位审核。5.1.8施工现场的测量控制网标志严禁破坏和随意移动。
5.1.9负责布置、维护和管理施工现场的电源设施设备;做好供电系统内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含预防性试验工作);做好供电系统内供电系统的安全管理、电力装置的保护管理;负责施工电源的防雷、接地装置的安装及测试;做好施工埋地电缆的沿线标识。
5.1.10做好施工现场的水源设施及排水管网设施的布置、维护、管理;做好施工供、排水管线的标识。严禁乱排水。同时对施工区域原有花草树木及下水道加以保护,确保不损坏和堵塞。
5.1.11工程项目已施工完毕并经验收后,立即撤离施工现场,临时建筑与设施应在规定的时间内拆除完毕。
第四篇:甘蔗制糖企业生化处理废水的回收利用
甘蔗制糖企业生化处理废水的回收利用
【摘要】分析了当前甘蔗制糖企业的生化处理废水状况,并进一步提出如何对生化处理出水进行回收利用,以达到节能减排目的。【关
【摘要】分析了当前甘蔗制糖企业的生化处理废水状况,并进一步提出如何对生化处理出水进行回收利用,以达到节能减排目的。
【关键词】制糖企业;生化处理;回收利用 前言
甘蔗制糖行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有着不可缺少的推动作用,但高耗水、高污染和水资源不足严重制约了不少制糖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做好节水减排工作对于一家谋求长远发展的制糖企业而言已显得十分重要。笔者在某糖厂从事环保管理工作达十余年,参与生化处理废水项目运行近三个榨季,也自始至今参加了企业“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工作的全过程,对于生化处理后废水的进一步回收利用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和建议。制糖工业废水末端治理状况
为了实现稳定达标排放及“十一五”节能减排工作目标,我区几乎所有甘蔗制糖企业均上了末端废水治理项目,其中绝大多数糖厂采用了包含活性污泥法在内的好氧-微生物处理法。这种方法是在溶解氧存在的条件下,通过工业废水与好氧微生物充分接触而进行微生物代谢和有机物分解,使制糖废水最终达到排放水质标准要求。如今许多糖厂的好氧-微生物处理废水工艺流程比较相似,如图1。
图1 工艺流程图 由于目前糖厂普遍不再生产酒精,且制炼澄清系统配套了无滤布真空吸滤机,已基本杜绝酒精废液、洗滤布水等这两股高浓度废水,所以末端废水的进水水质变化不大,主要污染物 COD 浓度大多在300~600 之间波动,比较适合好氧微生物的生存代谢所需,为生化处理系统稳定达标出水奠定基础,并为制糖企业对废水的不断回收利用提供了条件。生化处理废水的回收利用
许多糖厂为了降低工业生产的新鲜用水量,减少废水的排放量,打好节能减排、节水降耗攻坚战,纷纷将废水回收利用工程列入到生产技术改造项目中。随着制糖末端废水治理技术逐渐成熟,经生化处理后的工业废水均能做到出水清澈透明,COD、BOD5、SS 等主要污染物浓度指标普遍较低,且远低于国家允许排放浓度标准,出水水质稍稍偏碱。笔者认为,生化处理后废水在不接触生产原料、成品等影响到食品安全前提条件下,这样的达标废水是可以进行以下几个方面利用的。
3.1 回用循环冷却池
制糖企业的循环池冷却水大都进行闭式循环使用,主要用于生产过程的设备冷却降温、抽真空等,除了部分剩余的工艺热水进入到循环池冷却系统外,一般人为补水较少,所以工艺热水就成为循环池水溢流的水源。为了减少排水量,许多厂对循环池水采取“冷却→回用→再冷却→再回用”的循环用水方式,由于工艺水中含有一定糖分,这样不断重复利用势必导致冷却水污染物浓度的不断升高。作为生化系统处理的主要废水,循环池溢流冷却水浓度的提高将会给生化处理系统运行带来一定的负荷压力,甚至超出系统所能承受的负荷压力范围。有些糖厂为了降低循环冷却水水温和浓度以达到生产工艺要求,直接向循环池系统补充新鲜冷水,这样做的后果是既增加工业新鲜用水量,又加大了企业的排污压力,对节能减排工作十分不利。怎样做到不用向循环池系统补充新鲜水,又能保证循环冷却水处在低浓度情况下运行呢,目前比较理想的办法就是将生化处理后的部分达标排放废水直接回用到循环水池,具体回用水量须根据生化处理系统废水实际处理量适当进行调整,从而可以将循环池冷却水的污染物浓度控制在较低范围,同时也可以对循环水池中的循环水进行辅助降温,可谓一举两得。
3.2 回用锅炉冲灰水池
许多甘蔗糖厂目前均对锅炉除尘冲灰水进行闭合式循环利用,灰水分离处理技术的成熟应用为冲灰水的回用创造了条件,不过由于锅炉产生的烟气温度较高,入水膜除尘器的烟气温度高达180℃,烟气在水膜除尘器除尘过程中已带走不少冲灰水份,加上打捞灰渣吸附带走的水量,所以锅炉冲灰水在循环利用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产生了损耗,只有通过补充水才能保证整个灰水循环系统的用水平衡。有一些糖厂为减轻企业的排污压力,利用洗罐水作为锅炉除尘损耗补充水,但因洗罐水含有一定的糖份,长期的循环回用会使冲灰水粘度越来越大,造成灰水分离器反洗困难、滤料顶罐等,影响到灰水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用生化处理出水作为冲灰水损耗的补充用水实为明智之举,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工业废水的排放量及污染物排放。
3.3 回用生化系统调节池
甘蔗糖厂生化处理系统设置调节池的主要目的是调节工业废水水质(包括COD 浓度、酸碱度、温度等)、水量,使废水水质均匀,同时承受由于生产排水不规律产生的冲击负荷,确保整个生化处理系统能够稳定运行。制糖工业废水水质成分比较单一,进入调节池内的废水COD 浓度大多在300~600mg/L 之间,BOD5 为200mg/L 左右,基本满足了生化系统微生物所需的碳源。但糖厂的生产过程也存在煮炼液位过高、物料满箱、管道泄漏等意外跑糖情况发生,跑糖后的制糖废水COD 污染物浓度一般高达1500mg/L 以上,往往超过生化系统设计值的 2~3 倍,即使设有调节池也很难将废水浓度降至系统正常进水水质要求,这时设置一条生化处理后清水回用管道就显得很有必要。将生化处理出水回用到调节池,可以稀释并降低池内的废水浓度,从而避免整个生化系统受到严重的负荷冲击。如果生产过程发生跑糖时不能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严重的冲击极有可能引发糖厂的生化处理系统污泥极度膨胀,继而导致崩溃,这是我们在生化处理废水运行过程中最不愿看到的糟糕情形。此外,清水回用还可以调节废水的酸碱度和水温,即使在正常生产情况下,糖厂也可以根据现场要求调节清水回用量来维持调节池的进水水质,以达到系统稳定运行的目的。所以生化处理出水回用到调节池,产生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3.4 回用作卫生清洁用水
糖厂的生产区内一般均设有公共卫生间,这些卫生间内的冲洗水多为常流水,且为新鲜用水。其实这股冲洗水可以改用生化处理出水作为清洁水,并将产生的这股生活污水排回生化池系统继续处理。因排入调节池的生活污水氨氮含量相对较高,已无形中提高了池内废水的氨氮含量,这样就可以适当减少营养物氮源的添加,每天少加1~2 包尿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生化处理系统的废水治理成本。
3.5 回用作污泥浓缩脱水系统冲洗水
生化处理系统产生的大部分活性污泥都是进行回用的,而剩余污泥则要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置,不过因污泥含水率高达 96%~99.8%,须经浓缩脱水处理后才能再综合利用。由于污泥浓缩脱水系统在运行过程中要消耗20~30m3/h 的水量用于冲洗压滤机滤带、调和絮凝剂等,如果生化处理系统出水回用至浓缩脱水机房,完全可以做到节省新鲜用水量及减少废水产生量。结语
生化处理后废水的回收利用,可以实现废水的“资源化”,为制糖工业生产用水做到“零取水、零排放”奠定基础,确保污染物长期、稳定达标排放,减少、消除对周围河流的水体污染与生态破坏。同时还能节约工业新鲜用水量,降低甘蔗成品糖的生产成本,从而达到制糖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真正实现节能减排与经济发展的共赢。
2、制糖工业废水处理后用于农业灌溉
制糖废水以及糖蜜酒精废水的治理问题一直困扰着各地区的甘蔗制糖业,各制糖企业一直在寻找低成本的适用技术,但一直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许多设备被弃置,造成了资金的大量浪费。
应用复合微生物处理上述混合废水的技术恰恰解决了废水的腐败、酸化及发生恶臭问题,同时极大地降低了废水中环境污染物的浓度,减少了废水农灌的环境风险。值得指出的是尽管复合微生物能够高效降解,废水中的污染物,但由于蔗农用水急切,废水经处理还未达标就被用于甘蔗灌溉,导致灌入农田的废水仍含有较多的有机质、氮、磷等环境污染物,因此,有必要系统地研究灌溉废水对甘蔗生长和品质以及蔗田土壤和流域水环境的影响,为评价废水灌溉的环境和生态安全性提供依据。
我国今后应加强对废水或污水农灌理论、方法和标准方面的研究,建立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废水或污水以及灌溉对象的废(污)水农灌技术体系和标准体系,为充分利用水资源、解决我国缺水问题提供政策、法律依据以及技术和方法。
第五篇:关于雨水回收利用系统的设计分析论文
摘要:我国是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水资源的匮乏和水环境的严重污染,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直接的危胁。城市雨水作为一种长期被忽视的经济而宝贵的水资源,一直未得到很好地利用,如果将雨水利用思想融入到城市的建设中,对未来城市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下面介绍雨水收集利用工程的设计思路,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关键词:雨水收集;雨水利用;方案;雨水量计算;处理工艺;效益
1雨水回收利用的必要性
1.1应用背景。水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能源,也是制约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我国是一个较为缺水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人均的1/4。干旱缺水、洪涝灾害和水环境恶化一起成为了我国面临的三大水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增长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雨水是地表水的主要来源,对生态系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如何对其进行有效利用已成为人们近几年不断关注的问题。我国具有丰富的雨水资源,年平均降水总量为6.2×104亿m3,可利用水资源量巨大。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加大。通过对雨水的回用,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旱涝灾害,减轻市政管网压力,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雨水中所掺杂的杂质造成污染与堵塞的问题。
1.2应用优势。雨水的收集与处理会增加设备的建设费用,但随着人口的增加、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水资源的短缺,水价上涨已成为必然趋势。因此,将回用的雨水作为低质水以代替生活用水,它所创造的长期效益是无法估量的。雨水的回用更加有利于提高人们珍惜水资源、节约水资源的意识,有着巨大的社会效益。雨水的回用可以减少水土流失,缓解城市化进程中用水与排水之間的矛盾,并且雨水在收集与滞留的过程中,通过蒸发、下渗等作用,可以进一步改善小范围内的气候状况,减少城市中的热岛效应,从而进一步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1.3国内外雨水回收利用现状。人类对于雨水的利用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雨水集流系统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世纪古罗马时期。在欧洲德国还成立了专门的雨水回用组织,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日本是亚洲最早实行雨水回收利用的国家,从1982年开始就逐步将雨水回用纳入国家发展日程。我国对于雨水的回用起步较晚,直至20世纪90年代,我国才将雨水的回用作为一门单独的学科展开研究。然而,雨水回用在部分地区得到较快的发展并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近几年我国在各城市均举办了相关的雨水回收利用研讨会。随着国际间日益频繁的交流,我国从西方先进国家不断地进行技术上的学习,并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建立了符合不同地区的示范性工程。
笔者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一直在不断学习、关注相关雨水回收利用的研究,并决心用自己的所学知识为国家在该方向上的发展出一份自己的力量。
2雨水收集利用系统设计
2.1雨水收集系统。在住宅小区的雨水收集系统设计中,需要对雨水设计流量、雨水收集管、格栅和整流井进行详细的分析,确保符合要求。在进行雨水设计流量的设计时,应该根据相应的规范对雨水的流量进行计算,通过仔细的计算,将雨水的设计流量准确的算出来。在进行雨水收集管的设计过程中,应该根据计算出的雨水流量进行收集管管径的选择,确保所选取的收集管能够适用于住宅小区的雨水收集利用系统。雨水收集利用系统中的格栅设置能够有效的阻挡雨水中漂浮的杂物,避免收集管的堵塞。一般采用的格栅为不锈钢提篮格栅。整流井的设计在雨水收集利用系统中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将流入到整流井中的雨水进行截留和杂志的沉淀,避免后面的雨水提升泵的堵塞。一般采用的整流井为全地下式钢混结构。
2.2雨水积蓄系统。在雨水收集利用系统中,由于来水的水量是不确定的,并且伴随着时间的改变而改变,所以为了能够确保后续的雨水收集利用系统能够正常的对雨水进行处理操作,减轻系统的运行负荷,就需要有效的调控雨水的水量,因此在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前设置调蓄池。设置的调蓄池的目的就是有效的控制雨水水量,并且该设计也应该符合相关的要求,一般设计的有效储水容积不能够小于集水面日雨水径流总量扣除设计初期径流弃流量。在雨水积蓄系统中,应该考虑雨水积蓄系统的有效储水容积和调蓄池这两方面。在进行雨水积蓄系统的有效储水容积的设计时,应该对日雨水径流总量、设计初期径流弃流量以及有效储水容积进行详细的分析。根据相关的规范对日雨水径流总量进行计算,确保数值的准确性。对于设计初期径流弃流量而言,它比较的难控制,这是因为初期雨水径流水质受到许多方面因素的干扰。有效储水容积是雨水积蓄系统中非常重要的,必须根据相应的规范对其进行准确的计算。该系统中的调蓄池应该选择全地下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并且在调蓄池内部设置提升水泵吸水管、通气管以及溢流管等。
2.3雨水处理系统。在住宅小区的雨水收集利用系统中,雨水处理系统是非常重要的,对系统的运行有着很大的影响。设计雨水处理系统时,应该根据小区的实际工程情况选择雨水处理系统的设计规模,确定好系统的设计工作时间,并且选用良好的过滤工艺对雨水进行处理。在雨水处理系统中,需要将调蓄池中收集的雨水运送到相应的雨水处理装置中进行处理,一般是利用一级提升泵来完成雨水的运送。运送到处理装置中的雨水需要经过比较精密的过滤处理,将雨水水质进行改善,达到相关的标准后就能够将其流放到清水池中,同时还要利用反冲洗水泵对雨水处理装置进行定期的清洗,用于冲洗雨水需要就近排放到住宅小区的污水井中。通常情况下,在住宅小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设计中需要将雨水处理装置置于建筑的单独地下室中,根据系统的具体情况选择设备的数量和类型。
2.4雨水回用系统。在雨水的回用系统设计中,需要考虑好清水池和雨水回用设施的设计。在进行清水池的设计时,应该根据雨水回用系统的最高设计用水量确定清水池的容积,并且准确的计算出最高日设计用水量。在系统设计时,还要考虑雨季的情况,出现无雨或者是少雨的情况时,应该适当的扩大清水池的容积,储存更多的雨水为住宅小区的提高用水量。清水池一般采用的是钢制成品水池,并且放置在建筑的单独地下室中,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清水池的尺寸。雨水回用设施的组成包括变频供水系统、二级提升泵和回用管线三部分。雨水回用系统是住宅小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设计非常关键的一部分,必须加强对该系统的设计分析,确保住宅小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能够正常的运行,提高雨水的利用率。
3结语
雨水的收集利用系统能够有效的节约水资源、改善生活环境。雨水的收集和利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程,所以在住宅小区的雨水收集利用系统设计中,必须深入的对设计方案进行分析,了解系统设计中的要点。该系统设计需要分析雨水收集利用方案、雨水收集利用的工艺流程和雨水收集利用系统设计这几方面的设计内容,确保雨水的收集利用系统能够正常的运行。
参考文献
[1]李俊奇,车物.德国城市雨水利用技术考察分析[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14(15):47-49.[2]孙雨石.有关市政道路雨水收集利用方法分析[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05):11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