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安全警示牌、设备标志牌管理规定
安全警示牌、设备标志牌管理规定
一、安全警示牌
(一)分类:安全色、安全标志牌。
(二)配置原则:
1.安全标志应设在与安全有关的醒目位置,便于进入现场的人员看见,并有足够的时间来注意它所表示的内容。
2.安全标志牌应设置在明亮的环境中,设置高度应尽量与人眼的视线高度相一致。
3.当厂区或车间所设安全标志牌其观察距离不能覆盖全厂或整个车间面积时,应多设几个安全标志牌。
4.在生产场所建筑物门口醒目位置,应根据内部设备、介质的安全要求,按配置规范悬挂相应的安全标志牌。
5.在地下设施入口盖板上和灭火器存放处应标注禁止阻塞线。6.在厂内道路限速区域入口处和弯道、交叉路口处应标注减速提示线。
7.在发电机组周围、落地安装的转动机械周围以及控制台、配电盘前应标注安全警戒线。
8.在楼梯的第一级台阶地面边缘处应标注防止踏空线。9.在人行通道地面上临时敷设的管线或易造成人身跌绊的其它障碍物上应标注防止绊跤线。
10.厂房、楼梯主要通道门上方或左右侧装设紧急撤离提示标志。
(三)配置地点及具体制作要求:
1.安全标志牌配置地点见《火力发电企业生产安全设施配置标准》(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编),具体制作要求参照《火力发电企业生产安全设施配置标准》(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编)和《安全文化实用手册》(中煤集团大屯公司企业文化部、安全监察部编)。
2.安全色配置地点及具体制作要求见《火力发电企业生产安全设施配置标准》(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编)。
二、设备标志牌
(一)配置原则:
1.设备标志牌由设备编号和设备名称组成。
2.设备标志牌应定义清晰,能够准确反应设备的功能、用途和属性。
3.同一厂内每一个设备标志牌的内容应是唯一的,不能出现两个及以上内容完全相同的设备标志牌。
4.设备本体或设备附近醒目位置应配置设备标志牌。5.电气、热控盘(柜)本体醒目位置应配置设备标志牌。6.现场阀门应配置标志牌,标明阀门名称、编号及开启、关闭操作方向。
7.生产场所建筑物(锅炉房、汽机房除外)入口处醒目位置应配置建筑物标志牌。
(二)配置地点及具体制作要求:见《火力发电企业生产安全设施配置标准》(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编)。
三、安全警示牌、设备标志牌管理:
1.各类标志应统一规范、明确易懂,并准确悬挂在明显位置。2.安监科、电力调度中心、各技术科负责监督检查,督促发电运行分场、热电运行分场、送变电工区及时补充、更新。
第二篇:施工现场安全警示牌使用管理规定
施工现场安全警示标牌使用管理规定
施工现场安全标志的正确使用,可以引导施工现场作业人员采取正确、安全的生产行为,减少和避免安全事故。为加强对现场安全技术的使用管理,特制定本规定。
一、施工现场设置悬挂安全标志的一般规定
施工现场施工机械、机具种类多、高空与交叉作业多、临时设施多、不安全因素多、作业环境复杂,是发生危险因素较大的作业场所,容易造成人身伤亡事故。因此,必须在施工现场的危险部位和有关设备、设施上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提醒、警示进入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作业人员和有关人员,时刻认识所处环境的危险性,随时保持清醒和警惕,避免事故的发生。
二、安全警示标志的分类
1、危险标志:只安装于存在直接危险的地方,用来表示存在危险。
2、禁止标志:用符号或文字的描述来表示一种强制性命令,以禁止某 种行为。
3、警告标志:通过符号或文字来指示危险,表示必须小心行事,或用来描述危险性。
4、安全指示标志:用来指示安全设施和安全服务所在的位置,并且在此处给出与安全措施相关的主要安全说明和建议。
5、消防标志:用于指明消防设施和火灾报警的位置,及指明如何使用这些设施。
6、方向标志:用于指明正常和紧急出口、火灾逃逸和安全设施、安全服务及卫生间的方向。
7、交通标志:用于向工作人员表明与交通安全相关的指示和警告。
8、信息标志:用于指示特殊属性的信息,如停车场、仓库或电话间等。
9、强制性行动标志:用于表示须履行某种行为的命令以及需要采取的预防措施。
三、安全标志的平面布置图
1、施工项目部应当根据工程项目规模、施工现场环境、工程结构形式以及设备、机具位置等情况,确定危险部位,有针对性地设置安全标志。
2、施工现场应绘制安全标志布置总平面图,根据施工不同阶段的施工特点,组织有关人员有针对性地进行设置、悬挂或增减。
3、安全标志设置位置的平面图,是重要的安全工作内容资料之一,当一张图不能表明时,可以分层表明或分层绘制。
4、安全标志设置位置的平面图应由绘制人员签名,项目负责人审批。
四、安全标志的设置与悬挂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施工现场入口处、施工起重机械、临时用电设施、脚手架、出入通道口、楼梯口、电梯井口、孔洞口、基坑边沿及有害危险气体和液体存放处等危险部位,应当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安全警示标志的类型、数量应当根据危险部位的性质不同,设置不同的安全警示标志。安全标志设置后应当进行统计记录,并填写施工现场安全标志登记表。
五、安全标志的维护与管理
为有效地发挥标志的作用,项目部每月应对其进行一次检查和清洗,发现有变形、损坏、变色、图形符号脱落、亮度老化等现象存在时,应立即更换或修理,使之保持良好状况。要根据现场工程进度的进展,针对不同施工内容的实际状况合理变化安全标志的设置,安全标志平面图也要随之及时更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同时,项目部应经常向现场操作人员宣传安全标志的意义及管理规定,尤其是设立新标志或变更现存标志位置时,应提前通告操作人员,并且解释其设置或变更的原因,使作业人员心中有数,确保安全标志有效地发挥安全警示作用。
第三篇:设备安全管理规定
设备安全管理规定
为了确保各种设备的安全正常运行,保障正常的施工安全生产,制定本管理规定:
一、建筑施工的一切机械设备,应安全可靠,使用灵活、配件齐全、并随机悬挂安全操作规程,否则严禁使用。
二、设备部必须建立专业的机械设备安装和维修班组,定人负责、定
期对各种设备进行检查,发现问题立即维修、保养,以保证设备的安全正常运行。
三、大型设备如:井字架、塔吊、搅拌机等,在安装前必须进行校正
除锈、刷漆、安装完后,由设备部作好安装记录(基础图、水平记录、缆风理面图、配重等),自检试运符合要求后,通知质检部、现场工长、经验收合格后,方能设入使用。
四、严格控制钢丝质量,如发现钢丝绳磨损达10%,表面严重锈蚀、变形、结构破坏等,应降低荷载使用或报废处理。
五、各种电器设备的电源线路,应认真进行检查,绝缘必须完好、必
须采用接地保护措施。
六、对特种作业人员,设备部应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和业务知识学习,对违章作业人员应提出批评教育,多次教育不改的,应进行严肃处理,直至调离原工作岗位。
七、各种设备应建立健全技术资料档案,全面掌握设备的使用、保养、维修情况,以便有效地使用设备,确保安全生产。
第四篇:设备安全管理规定
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认真贯彻执行建设部《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和公司《设备安全管理办法》,加强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及规范使用,防止和减少机械设备事故,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指施工机械设备包含特种施工设备、场内机动车辆和普通(常用)施工设备三大类。
1.特种施工设备主要指施工起重设备、生产经营中的客运和货运电梯、提升架、锅炉、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特种设备目录中的其他施工设备。
2.场内机动车辆主要指挖掘机械、铲土运输机械、压实机械、路面机械等。3.普通施工设备主要指除特种施工设备和场内机动车辆以外的施工、生产、加工、运输、制造等设备。
第三条 项目部应明确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管理责任部门,配备满足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工作所需的管理人员。
第四条 项目部的设备管理责任部门,应将安全操作规程印发至每一个驾驶及操作人员,并督促其严格执行。
第二章 施工设备的采购、租赁、运行安全管理
第五条 设备采购、租赁的安全要求:
1.严禁采购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规定的机械设备及产品;
2.设备采购前,应对设备的生产厂商资质及生产能力进行审查,选出合格的设备供应商,并在合格的设备供应商中进行选择采购;
3.设备到货验收时,应检查设备的安全性能是否良好,安全装置是否齐全、有效,查验厂家出具的产品质量合格证,设备安全技术规范,安装及使用维修说明书等资料是否齐全; 4.设备调动时,技术档案应随机转移,使用单位应及时、认真、如实填写,妥善保存;
5.租赁设备时,必须由设备管理责任部门对设备技术及安全状况进行检查合格后,方能租赁。严禁租赁存在安全隐患、或国家强制报废及明令淘汰的施工设备;
6.对于国家强制要求需定期进行检验的特种设备,应要求租赁方提供有效的有关机构的检测报告和有效证明。
第六条 施工设备的运行:
1.特种设备和场内机动车辆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国家行业管理部门的操作认证资格培训,熟悉本机的操作、保养和技术规范,按规定持证上岗;作业过程中,操作人员不得违章操作。
2.机械设备必须设置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
3.对于危及人身安全的部位,应按规定设置明显标志和防护装置。
4.施工设备停放、检修、安装应有固定的位置,场地应确保安全。对设备进行安拆和检修保养时,必须按规定悬挂明显警示标识;对电器设备进行检修时,检修场所必须有防雨措施。
5.大型施工机械设备应定人定机,实行机长负责制;
6.设备不得带病运转或超负荷作业,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施工设备,必须立即停机整改,待故障排除后,方能重新工作;
7.设备必须由现场调度或设备管理人员同意才可出勤或运转;不得在存在事故隐患的场所作业和停放。
第七条 设备的拆装、大修或改造:
1.特种设备安装前应向当地技术监管部门申报;安装后,必须由有关检测机构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
2.设备的安装(拆除)、大修和改造必须由具有相应资质(能力)的单位进行。3.安装(拆除)、大修和改造应如实记录,对在拆装过程中发现的缺陷和问题应详细说明。
4.对于国家强制技术标准有要求的设备,必须由国家有关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检测检验后,出具检验合格报告方可投入使用。
第三章 特种设备管理
第八条 设备的安装(拆除)管理
1.机械设备安装(拆除)前必须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进行相关资料的申报、备案。
2.安装完毕后,由使用单位组织验收,按相关要求进行调试,并委托经省一级质量技术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检验检测机构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并取得《安全使用证》(检验合格证)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九条 安装前必须进行如下工作
1.审核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护说明、监督检验证明、定期检验证明等文件是否齐全有效;审核辅助机械的定期检验证明和使用说明书等文件齐全有效。
2.根据机械技术要求、施工现场环境、设备状况以及辅助机械条件和有关技术标准制定专项安装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并由安装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签字。
3.按照安全技术规范及说明书的有关要求对机械及现场条件进行检查,发现有影响安装活动的隐患应及时排除。
4.安装前,认真检查起升、回转、变幅、行走机构的技术状况,及时检修,确保完好;保证起升力矩限制器、起升限位、行走限位、防撞器、变幅限位等安全防护装置齐全、完好。
第十条 承担机械安拆或实施作业的施工单位,作业前必须依据工程技术要求和施工现场的状况条件等,编制完整周密的机械安拆或作业方案,并按规定程序报分局和地方质量技术监督局进行审核、备案。
施工过程中,不得随意变更施工方案。凡因故确需变更的,必须按规定审批程序进行。坚决杜绝有章不循、违章指挥、违章操作的不安全行为。
第十一条 对危险性较大、施工难度高、工艺复杂的大型机械安装、拆卸和大型设备、构件等吊装施工作业的关键节点,项目有关负责人应在现场监督、协调,进行安全作业技术交底,由专业安全管理人员监督实施、统一指挥。安装(拆除、吊装)区域应设置警戒线,划出警戒区,由专人进行监护,确保每一环节的施工规范、操作安全。
第十二条 机械安装活动结束后,安装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及说明书的有关要求,先对起升机构、变幅机构、回转机构、行走机构单独调试,确保安全防护装置有效、电控系统正常;然后联动试车,保证各机构运转正常。各方(包括安装、租赁、使用、工程总承包等)应当组织验收,验收合格后由安装、使用和租赁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后方可使用。未经验收、未取得《安全使用证》(检验合格证)的起重机械不得投入使用。
机械安装完毕后,由安装方案编制人员或技术负责人向建筑工地机械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安装单位应当在投入使用前将有关安装工程资料移交使用单位。使用单位应当将其存入工程项目安全技术资料档案中。
第十三条 申报与资料提供
一、设备安装前十日内安拆施工单位须持下列资料报检(报分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备案):
1.安装合同或计划书(含安全协议); 2.安装位置平面图;
3.安全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须有安拆单位安全、技术负责人审批签字); 4.作业人员名单; 5.预计安装完成日期。
二、机械拆除时单位须提供下列资料(报分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备案): 1.拆除计划书(含安全协议);
2.安全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须有拆装单位安全、技术负责人审批签字); 3.作业人员名单;
4.安全技术交底(必须有安全交底人和被交底人签字); 5.现场安全监控组织机构和人员值班表; 6.预计拆除完成日期。
三、检测时被检单位须提供下列资料:
1.安全技术交底(必须有安全交底人和被交底人签字);
2.被检机械相关的隐蔽工程验收单(塔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的基础承载能力必须符合说明书的要求);
3.安装调试验收合格记录(需有安装单位安全、技术负责人签字); 4.设备使用说明书; 5.检测申报表。
第十四条 特种设备投入使用前或投入使用后30日内,使用单位应向质量技术监督局进行注册登记,取得使用证后方能使用。
特种设备在检验有效期满1个月前,使用单位应向检验单位办理定期检验手续,并在10日内将检验检测结果、鉴定结论,报市一级质量技术监督局,对检验单位提出的问题,使用单位必须及时整改。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得继续使用。
第十五条 检验检测
备整体注册复验每2年进行一次,安全装置的检验检测每年进行一次。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在使用前,经省一级质量技术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检验检测机构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1.新设备首次启用的; 2.经大修、改造的; 3.超过检验周期的; 4.发生重大机械事故的;
5.自然灾害后可能影响设备安全技术性能的; 6.国家法律法规有其他要求的。
第四章 设备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和设备安全检查
第十六条 设备管理人员应按规定参加安全教育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进行设备安全管理工作。
第十七条 设备操作人员应按规定进行操作技能和安全知识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能上机操作。且每月定期进行一次安全培训教育,时间不少于2课时。
第十八条 机械设备安全检查
1.每月(包含停用一个月以上的起重机械在重新使用前)必须对设备安全状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2.每周必须对设备的安全装置进行一次检查。
3.每日作业前必须对安全装置和吊索、具的安全状况进行一次检查。第十九条 特种设备出现故障、发生异常情况或损伤时,使用单位在消除事故隐患后,方可投入使用。若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改造、修理价值,或超过使用年限,应及时予以报废,并应向原登记机关缴回使用证办理注销手续。
第五章 事故防范和事故报告
第二十条 项目部严格按照《机械设备事故应急预案》和《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开展反事故教育活动,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对救援预案进行演习。
第二十一条 设备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必须按照公司《安全事故管理制度》,及时上报分局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
1.记录事故由设备所在单位自行处理,有关事故的全部资料由事故单位保存完整(处理结果上报分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2.一般机械设备事故,应在24小时之内上报局。3.重大事故的快报时间不超过4小时。4.特大事故的快报时间不超过1小时。第二十二条 设备事故的调查与处理。
1.事故发生后,各单位必须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分析和调查; 2.一般设备事故由分局组织调查;
3.重大以上(含重大)设备事故由公司组织调查,处置决定报集团公司批复。第二十三条 项目部安全监管、物资设备部门应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的相关规定,依规对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的安拆、使用、检验检测实施监督管理,严禁无专业承包资质企业或个人在项目部从事建筑起重机械设备的安拆活动;严厉查处未经检验检测或检验检测不合格即投入使用的行为;严厉查处建筑起重机械设备使用过程中的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的行为,强化监督,严格管理,消除事故隐患,确保安全生产。
第二十四条 各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者,分别对其单位和相关人员处以2000—10000元处罚:
1.没有及时上报、审批大型设备安拆措施的; 2.没有资质进行大型设备安拆作业的; 3.没有办理《安全使用证》而投入使用的; 4.违章违规进行大型设备安拆作业的; 5.没有对吊装作业过程安排专人进行监控的。
第六章 管理资料 第二十五条 项目部应建立相应的管理资料 1.现场机械设备(包括安全防护用具)登记表 2.机械设备(包括安全防护用具)安装使用备案表 3.出租或租用设备管理档案
4.大型设备安、拆安全控制记录及检测资料 5.特种设备管理台账
6.安全检查、测试工具管理档案 7.设备安全检查记录
8.特种设备专项安全检查通报
9.安全事故台账 10.安全事故快报
第五篇:设备设施安全管理规定
设备设施安全管理规定 术语和定义
3.1设备安全装置:设备出厂时附带的和企业增加的,用以进行安全防护或职业危害控制的设备组成部分或附属装置,应包括安全联锁装置、安全报警装置、职业危害现场通风和现场除尘装置等。
3.2特种设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下同)、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厂(场)内专用机动车辆、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等设施。
3.3防护用具:指作业过程中佩带和使用的保护人体安全的器具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防护面罩、过滤式面具、防护眼镜、防毒口罩、特种手套、绝缘棒、绝缘手套、绝缘鞋等 职责
4.1 公司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制定设备设施安全管理规定,并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4.2 公司及各单位技术装备部门负责通用设备及特种设备安全的归口管理。4.3 各单位安全管理部门对本厂设备设施安全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管理。4.4 各单位使用部门对管辖范围内的设备设施安全使用情况进行日常管理。管理规定
5.1设备设施通用安全管理要求
5.1.1各单位应建立设备设施管理制度,对设备的购入、验收、使用、保养维护、检修、报废等作出具体规定,并明确职责。
5.1.2设备设施操作人员自觉爱护设备,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违章操作。
5.1.3本规定的设备设施为烟草企业通用设备设施;特种设备、电气设施和防雷系统安全管理参照对应的管理文件。5.2设备设施采购安全管理
5.2.1设备设施建设中的安全设施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技术标准,并与建设项目的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5.2.2设备采购前,项目实施部门应对采购、安装、调试、验收及使用进行风险评估、应满足设备本质安全要求,并保留记录,安全管理部门应参与设备安全性能、安全装置等选型和评审。采购过程要特别强调设备结构的安全性,操作点必须没有危险。
5.2.3设备设施出厂时的合格证明、技术要求、设备说明书等技术资料,由使用部门保留并建立档案台帐。
5.3设备设施安装及调试安全管理
5.3.1设备安装及调试过程,项目负责人应确保安全装置的完好性和可靠性,因工作疏忽造成安全装置缺失、失效的,对项目负责人进行隐患问责。
5.3.2设备安装及调试现场内的坑沟孔、高压电器设备、易燃、易爆场所等必须设置围栏、盖板及危险标志,夜间应设信号灯,必要时设专人进行监护。各种防护装置安全标志,未经项目负责人批准,不得移动和转移。
5.3.3设备安装及调试以操作人员的操作位置所在平面为基准,凡高度在2米之内的所有传动带、转轴、传动链、连轴节、带轮、飞轮、电锯等外露危险零部件及危险部位,都必须设置安全防护装置。
5.4设备设施验收及交付安全管理
5.4.1涉及特种设备及涉及安全装置较多的设备验收时,应由安全管理部门人员参加,并保存验收记录;必要时,可聘请有资质的相关机构、技术人员参与验收。
5.4.2设备交付时,由设备使用部门对设备安全装置的可靠性和完整性进行确认,并由操作工签字存档。
5.5设备设施使用安全管理
5.5.1各单位设备设施使用部门配合设备管理部门,制定设备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岗位责任制、定人定机制度、操作证制度、安全检查、检验制度、维修保养制度、交接班制度等。
5.5.2设备使用前由设备设施厂家技术人员对设备操作工进行培训。内容包括设备原理、结构、操作方法、安全注意事项、维护保养知识等。
5.5.3设备设施使用过程中任何人不得随意取消和改变安全装置。关键要害部位,实行两人操作确认制、一人操作一人监护,避免出现操作失误,导致重大人身事故的发生。5.5.4设备设施安全防护罩、网和防护栏应符合GB/T 8196的要求;凡传动外露于设备外部,距操作者站立平面≤2 m的旋转部件,均应装设有效的防护罩(门)、网或禁止人员入内的防护栏;网罩及与设备运转部位的距离应符合要求;防护网、罩等材质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无明显的锈蚀或变形;安装应牢固,工作时不应与可动部件有接触或产生摩擦,机械运转时防护装置无振动或松动。防护罩(门)透明度良好,外观完好、无破损,各种螺丝连接紧固、不缺失;联锁装置的位置无位移、无变形,无被碰撞、破损现象。5.5.5生产现场地面的防护栏的高度应不低于900 mm;距地面高度大于等于2 m并小于20 m时,防护栏杆高度应不低于1050 mm。
5.5.6液压管路或气压管路应连接可靠,无老化或泄露;控制按钮应齐全,且动作准确。5.5.7设备走台和平台应安装在牢固可靠的支撑结构上,并与其刚性连接;梯间平台不应悬挂在梯段上;栏杆端部应设置立柱或与建筑物牢固连接。
5.5.8汽、气、水、料等各类管道应完好,无跑、冒、滴、漏;管道各类阀门完好,启闭灵活,性能可靠。热蒸汽、热水管道应加保温隔热防护层,并完好有效,无法加保温隔热防护层之处,应有防止烫伤的警示标志。5.6设备设施维修、保养安全管理
5.6.1设备设施运行与维护坚持“设备专人负责,共同管理”的原则,确保设备设施安全。5.6.2设备管理部门根据设备零件的使用寿命,预先制定出安全检修周期和检修内容,落实专人负责实施,将设备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设备本质上的安全性;定期检修保养严格执行设备设施保养的周期和内容、记录要求。
5.6.3各单位涉及设备设施大修的,应制定设备设施或季度的定期检修计划,其中应包括对设备安全装置的检修;设备大修后应进行验收后方可投入使用;验收时应对安全装置进行验收,并在验收报告中列出验收结论。设备设施维修过程有相关方参与的,须办理相关方施工许可证,确保安全施工维修。
5.6.4设备保养清扫时,应正确作业,宜采取湿式作业、擦抹等方法,避免扬尘。5.6.5设备清扫和维护检修应做到
a)设备清扫和维护检修包括润滑、保养、排除故障等,应关闭设备,停机作业,应停电并悬挂警示牌。
b)使用酒精应防止泄漏,严禁烟火,使用后及时收回到存放点或库房保存。c)使用压缩空气,应防止喷头甩出伤人,禁止高压气体面向人员方向。d)维保过程中临时用行灯必须用低压36伏。储罐、沟道,潮湿区域必须用16伏,绝缘良好。e)进入筒体、柜体内作业前,应先进行通风后方可进入,作业时应设监护人,严禁关闭门、孔等通风口;作业前将隔离开关放在关闭位置,用挂锁锁住或拔下钥匙自带,或由现场监护人员保管;在筒体、柜体内电焊作业时,应穿戴防滑鞋,应防止中毒、窒息等危害发生,属于有限空间作业的,应在作业中对含氧量进行检测,并现场准备空气呼吸器;电焊作业前后应清理现场可燃物。
f)进入设备内部进行保养检修时,应先关闭电流主开关,挂上警示牌;将隔离开关放在关闭位置,用挂锁锁住或拔下钥匙自带。警示牌上宜写上相应的维修人员的名字,联系电话,执行谁挂牌、谁摘牌的制度。保养检修工作结束后,确认设备内无人,关闭检修门、所有人员离开工作现场,方可启动设备开机。
g)设备安全检查过程中应对操作人员进行专业技术知识和设备原理、构造、性能的教育培训,并确定日常点检的项目编制点检表。
5.6.6特种设备检查维护安全管理,执行Q/HNZY G AB011《特种设备和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规定》。
5.6.7检修后恢复
维修后由项目负责人对安全装置的完好性进行检查,设备操作人员和设备使用部门安全管理人员签字确认。
5.7设备设施安全装置管理
5.7.1 各单位设备管理部门应建立设备设施安全装置台帐或清单,主要包括安全联锁装置、安全报警装置、职业危害现场通风和现场除尘装置技术资料、安全附件、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保养记录、各类设备安全装置定期检修、大修方案、保养情况记录,设备设施改造记录、登记设备设施的购买使用日期及重要零部件更换情况、设备完好情况。设备设施保养指导书或规范性图示,设备点检卡。
5.7.2设备设施所在车间应明确管理和检修责任班组或责任人,建立设备设施安全装置台帐,并定期更新。
5.7.3急停开关应保证瞬时动作时能终止设备的一切运动;开关形状应区别于一般控制开关,按钮应突出其他按钮的外平面,按钮头应有醒目的红色标记。周边无障碍物。
5.7.4各单位对防护器具必须妥善保管。正确使用各种设备设施、仪器仪表、电器方面的安全保护装置。在操作人员接近可动零部件并有可能发生危险的紧急情况下,设备应不能启动或自动停机、制动。安全装置应便于调节、检查和维修,并不得成为新的危险源。并避免其于可动零部件之间产生接触危险。
5.7.5安全装置和安全设施必须确定责任人进行维护,保证灵敏好用。安全装置不得随意拆除,挪用或废置不用,若确有必要申请拆除应经安全保卫部同意;除安全装置专责维修人员外,其他人一律不得乱动。
5.7.6安全管理部门或专兼职安全员每季度对安全装置维护保养情况监督检查不少于一次,并保存记录。安全联锁装置应符合GB/T 18831的要求,其中:
a)防护罩(门)打开后,绿色准备灯应立即熄灭,红灯应该亮起,或操作显示屏上显示报警信息。
b)设备相应部位应立即停止工作;关闭后,人工在控制程序上进行复位,确认故障消除后才能重新运转。
c)防护罩(门)透明度良好,外观完好、无破损,各种螺丝连接紧固、不缺失;联锁装置的位置无位移、无变形,无被碰撞、破损现象。d)严禁人为变动、破坏或拆卸安全联锁装置。
5.7.7 机械手应符合GB/T 20867的相关要求,并符合下列要求: a)作业区域应设置警示标志和封闭的防护栏。
b)必备的检修门和开口部位应设置明显标志,并设安全销和光电保护等防护装置或上锁;防止无关人员进入接触设备运转部位、设备误启动。
c)液压管路或气压管路应连接可靠,无老化或泄露;控制按钮应齐全,且动作准确; d)执行机构应定位准确、抓取牢固;如有自动锁紧装置,应灵敏、可靠。5.7.8管道和压力容器压力表应符合下列要求:
a)汽、气、水、料等各类管道应完好,无跑、冒、滴、漏;管道各类阀门完好,启闭灵活,性能可靠。
b)热蒸汽、热水管道应加保温隔热防护层,并完好有效,无法加保温隔热防护层之处,应有防止烫伤的警示标志。
c)压力容器的压力表应设置上限红线标志,压力控制在红线所示安全工作范围内;压力表应有定期检验合格的标志。5.8设备设施安全标识管理
5.8.1设备设施所带的安全标识完好、清晰、不被遮拦;外文安全标识应翻译后张贴中文标识。根据设备设施风险程度,可增加相应的安全标识,使用中文并完好、清晰。5.8.2作业区域应设置警示标志和封闭的防护栏;必备的检修门和开口部位应设置明显标志,并设安全销和光电保护等防护装置或上锁;防止无关人员进入接触设备运转部位、设备误启动。
5.8.3压力容器的压力表应设置上限红线标志,压力控制在红线所示安全工作范围内;压力表应有定期检验合格的标志。
5.8.4各单位安全标识由安全保卫部门监督管理,各使用部门对辖区内的安全标识定期清洁维护,确定责任人。
5.9安全操作规程管理要求
5.9.1安全操作规程由设备管理部门牵头编制,安全操作规程的编制原则,要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编制应依据工艺流程、设备(设施)性能、操作方法及工作环境制定,一般应以作业工序、作业岗位为基本单元编制;相同设备设施,且作业方式相同,可以合并,否则应单独编制安全操作规程;需编制的作业岗位应包括作业和设备操作岗位、检修岗位、仓储岗位、检验检测岗位等,并形成文本清单;安全操作规程内容应包括设备和作业主要危险源及控制要求、设备实际运行情况、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和穿戴要求等,内容应符合国家、行业的法规和标准要求,突出重点,文字力求简练、易懂、易记。条目的先后顺序力求与操作顺序一致。根据设备使用说明书的操作维护要求,结合生产及工作环境进行编制。符合YC/T 384.2中相关作业要求。操作现场有岗位操作规程,其中应包括安全操作要求或单独编写安全操作规程内容应包括设备和作业主要危险源及控制要求、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和穿戴要求的描述。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宜单独编制,也可与岗位说明书相结合。
5.9.2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时,在投入使用前应先修订或重新制订安全操作规程,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应随工艺或设备的变更情况,及时进行更新,保持有效版本; 5.9.3安全操作规程可单独制定,也可与设备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等整合发布;下发到现场作业人员。
5.9.4由外来务工人员组成的部门、班组应按本企业部门、班组对待,组织其编制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开展班组安全活动等;其中如派遣机构有相关安全操作规程,应经过企业确认后,方可使用。
5.10微波装置安全管理要求:
5.10.1设备微波装置防护装置完好,无损坏。
5.10.2指定设备检修人员,每月检查一次,确保联锁有效,并保持记录。5.10.3每两周更换一次微波松散设备门密封条,并保存记录。5.10.4设备微波装置所在部位应有安全警示标志。5.11公用电饮水机安全管理
5.11.1各单位购买饮水机时要选具有产品合格证的正规厂家的产品,产品要有缺水、漏电、接地保护。5.11.2饮水机要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地方,周围不要有易燃易爆、热源、火源、腐蚀性气体或灰尘大。插座及漏电保护器装置应安装牢固;在使用饮水机时,若发现有异常气味或噪音,应立即断开电源,及时维修。
5.11.3饮水机确定专人负责,必须上明锁,经常观察饮水设施内外部的卫生和水质情况,及时清除污垢,保证职工饮用水的干净和卫生。5.12辅连设备安全管理
5.12.1转动外露于设备外部的运动部件,均应装设有效的防护罩或防护盖。5.12.2启动输送设备前,确保设备上无人或异物。
5.12.3喂料口作业应观察防护网完好,防止肢体进入。5.12.4严禁踩压电子皮带秤、振槽、振筛、输送带。5.13工作现场工业梯台、走台、护栏、格栅安全管理 5.13.1钢直梯
5.13.1.1单段梯高宜不大于10 m,攀登高度大于10 m时宜采用多段梯;梯段高度大于3 m时,宜设置安全护笼;单梯段高度大于7 m时,应设置安全护笼;当攀登高度小于7 m,但梯子顶部在地面、地板或屋顶之上高度大于7 m时,也应设置安全护笼;结构件不应脱焊、变形、腐蚀和断开、裂纹等缺陷,构件表面应光滑无毛刺;安装后的钢直梯不应有歪斜、扭曲、变形及其它缺陷;安装后应认真除锈并做防腐涂装。
5.13.1.2使用时应经常检查其各部分强度,如不符合要求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报维修部门修理;使用3 m以上的直梯时,只允许一个人在上面,并有监护人。5.13.2钢斜梯
5.13.2.1梯高宜不大于5 m;大于5 m时宜设梯间平台,分段设梯;单段梯的梯高应不大于6 m;梯级数宜不大于16;踏板应采用花纹钢板或经防滑处理的钢板;结构件不应脱焊、变形、腐蚀和断开、裂纹等缺陷,构件表面应光滑无毛刺。安装后的钢斜梯不应有歪斜、扭曲及其它缺陷;
钢斜梯安装后,应认真除锈并做防腐涂装。
5.13.2.2钢斜梯使用时应检查其各部分强度,如不符合要求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报维修部门修理;使用5m以上的斜梯时,只允许一个人在上面,并有监护人。5.13.3走台、平台
5.13.3.1距下方相邻地板或地面1.2 m及其以上的平台、通道或工作面的所有敞开边缘应设置防护栏杆;其中在平台、通道或工作面可能使用工具、机器部件或物品场合,应设置带踢脚板的防护栏杆;平台地面到上方障碍物的垂直距离应不小于2 m;平台应安装在牢固可靠的支撑结构上,并与其刚性连接;梯间平台不应悬挂在梯段上;栏杆端部应设置立柱或与建筑物牢固连接;钢走台、平台铺板应采用不小于4 mm厚的花纹钢板或经防滑处理的钢板;相邻钢板不应搭接;结构件不应有松脱、裂纹、扭曲、腐蚀、凹陷或凸出等严重变形,更不应有裂纹钢走台、平台安装后,应认真除锈并做防腐涂装。
5.13.3.2轮式移动平台主要受力构件及焊缝应无变形、腐蚀、裂纹等缺陷;升降台在升降过程中自然偏摆量、支腿回缩装置、防止工作台失控下降的安全装置、锁定装置、上升极限位置限制器等符合要求;升降车和行驶速度大于4 km/h的自行式升降台应设置报警装置;工作台四周应设置高度不小于1 m的保护栏杆或其他保护设施,且无破损;工作台表面应防滑 5.13.3.3平台、走台使用和作业应经常检查其各部分强度,如不符合要求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报维修部门修理;在平台、走台上的操作人员应注意力集中,不准携带重物进行高处作业;在平台、走台上作业,不准往下抛掷材料、工具和其他物品.移动平台使用操作时设备应放置稳固,并防止滑动,平台上有人时不应移位;使用处下方可能坠落范围半径(R)范围内,不准堆放杂物,在平台上作业时不应穿光滑硬底鞋,登高人员物品不应超载,并有监护人。
5.13.4活动轻金属梯及木质梯、竹梯
5.13.4.1活动轻金属梯梯长应小于8 m,不应超过10 m,两节梯子梯长比为1:1,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150 mm。梯宽不应小于300 mm。踏板间距为270 mm~300 mm,顶节梯子和底节梯子最下一个踏板与梯梁底端距离均为275 mm;工作角度为75°±5°;轻金属直梯具备伸缩加长的直梯,其止回档块完好无变形、开裂;人字梯的铰链完好无变形,两梯之间梁柱中部限制拉线、撑锁固定装置牢固;木质梯,其梯柱的截面不应小于30 mm×80 mm,横梁截面不应小于40 mm×50 mm,同时木质中不应有死结、松软结或腐朽结,梯柱上不应有长度在100 mm以上和深度超过10 mm的裂纹;竹梯,构件不应有连续裂损2个竹节或不连续裂损3个竹节;梯脚防滑措施完好,包有防滑橡皮,无开裂、破损;结构件不应有松脱、裂纹、扭曲、腐蚀、凹陷或凸出等严重变形,更不应有裂纹。
5.13.4.2梯子使用应建立各类梯子台帐,并每月至少检查一次,保存记录;操作时登高梯台应放置稳固,使用前应先固定住轮脚,并插好保险销;不应在梯子底下垫物来抬高梯子; 梯子使用处下方可能坠落范围半径(R)范围内,不准堆放杂物;使用梯子时不应穿光滑硬底鞋,只允许一个人在上面,并有监护人;梯上有人时不应移位;在梯子上作业,不准往下抛掷材料、工具和其他物品;使用梯子登高,超过5m无固定平台的作业人员在操作时应佩戴好安全帽、安全带等个体防护用具,安全带、安全绳应挂扣在作业面上方固定、牢固的构件上。
5.13.5钢格栅网架区域安全管理
5.13.5.1钢格栅的选用及安装应符合YBT4001.1-2007要求。
5.13.5.2钢格栅网架区域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由实行属地管理,由钢格栅所在部门进行管理。5.13.5.3 施工方需要施工,必须报请所在部门审批,由所在部门开具施工证。施工证上必须签有施工方责任人姓名、现场监护人姓名、施工开始时间、施工结束时间、施工后必须经所在部门复查人员对现场复查后签字。
5.13.5.4所在部门生产时间,不得开具施工证,严禁任何单位在钢格栅网架区域施工。5.13.5.5钢格栅网架区域大门实行上锁制,钥匙由所在部门安全员管理。
5.13.5.6施工方凭施工证进入现场施工,钢格栅网架下方必须设有现场监护人,现场监护人具有警告、制止无关人员进入施工下方的权利,无关人员必须绕行。现场监护人应精力集中,不得擅自离岗或做与现场监护工作无关的事。
5.13.5.7施工方应制定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措施,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5.13.5.8施工方如需动火,必须同时持有动火证,配备必要的灭火器材,并做好钢格栅网架上下防火工作,施工过程中,所在部门有权对施工过程进行抽查,对违规行为有权制止,并各单位报安保部门进行处理。5.13.5.9施工结束,施工方不得在钢格栅网架区域遗留各种未固定牢固的金属和非金属物品。不得擅自离开所在部门,施工方必须主动与所在部门复查人员一起,对施工作业现场进行检查,确认钢格栅区域无未固定牢固的金属和非金属物品后,在施工证上签署复查人员姓名后方可离开,复查人员对检查结果负责。5.13.6电梯井和管道井安全管理
5.13.6.1电梯井应独立设置,井内严禁敷设可燃气体和甲、乙、丙类液体管道,并不应敷设与电梯无关的电缆、电线等。电梯井井壁除开设电梯门洞和通气孔洞外,不应开设其它洞口。电梯门不应采用栅栏门。
5.13.6.2电缆井、管道井、排烟道、排气道、垃圾道等竖向管道井,应分别独立设置;其井壁应为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的不燃烧体;井壁上的检查门应采用丙级防火门。
5.13.6.3建筑高度不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其电缆井、管道井应每隔2~3层在楼板处用相当于楼板耐火极限的不燃烧体作防火分隔;电缆井、管道井与房间、走道等相连通的孔洞,其空隙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填塞密实。
5.13.6.4管道井(含强电井、弱电井及空调设备间)日常应处于锁闭状态,严禁无关人员私自进入和占用管道井。
5.13.6.5各单位应明确管道井主管部门,应指定专人保管管道井钥匙,并做好编号,非工作需要不得使用和外借。钥匙的领出、收回要有签字存档。
5.13.6.6进管道井作业人员,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需穿越非管理归属线路设施时需通知相关部门同意方可实施。
5.13.6.7外来施工人员因工作需要开启管道井时,由主管部门委派专人进行现场指导把关,不得由外来施工人员自行领取钥匙进行相关操作。
5.13.6.8主管部门要定期对管道井及归属线路设施进行全面检查维护。检查内容包括:钥匙是否遗失、锁具是否完好、管道井内是否堆放有杂物、管道井布线系统是否有更换或异动等,发现问题及时调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