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5篇范文

时间:2019-05-14 14:08: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第一篇: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总则

1.1 编制背景

我地区是多种自然灾害的易发区、频发区;道路交通、工矿企业等领域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及鼠疫、痢疾、伤寒等传染性疾病时有发生;我地区也是重要的边境地区,边境对敌斗争情况复杂,反分裂、反恐怖的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当前,我地区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历史时期,立足现实,着眼长远,编制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势在必行。

1.2 编制目的

科学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规范应急处理工作,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危害,切实保障国家安全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1.3 编制依据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西藏自治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结合山南地区实际,制定本预案。

1.4 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全面履行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应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依法规范。制定、修订和实施应急预案与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规定结合起来,依法规范政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应急工作中的行为,确保应急工作规范化、法制化。

(3)分级负责。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在地委、行署的领导下,各县统一协调、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应急处置和恢复重建等工作。涉及两个以上县级行政区域的突发公共事件,由地区行署协调处置。不能有效控制或超出县级处置能力的及时上报有关情况。

(4)资源整合。按照条块结合、资源整合和降低行政成本的要求,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明确不同类型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的牵头部门及其职责和权限,加强协调配合;建立健全政府与驻军部队联动、军警民结合、公众参与的应急快速反应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干部队伍的作用,促进人力、物资、技术、信息等应急资源的有效整合。

(5)平战结合。坚持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在应急准备、指挥程序和处置方式等方面,实现平时预防与突发应急的有机统一,随时做好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建立健全信息报告体系、科学决策体系、防灾救灾体系和恢复重建体系。

1.5 概念、分类与分级

1.5.1 概念。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影响全地区乃至全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导致重大社会影响、涉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1.5.2 分类。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突发公共事件分为以下四类:

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

事故灾难:主要包括公路、水运等交通运输事故,工矿企业、建设工程、公共场所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和设备事故,危险化学品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等。

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人民群众健康的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药品安全,动物疫情,以及其它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涉及公共安全的重大刑事案件、恐怖袭击事件、涉外突发公共事件、民族宗教事件、经济安全事件、群体性事件等。

1.5.3 分级。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性质、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将突发公共事件分为I级(特别重大)、II级(重大)、III级(较大)和IV级(一般)。突发公共事件分级标准按西藏自治区突发公共事件分级标准执行(见藏政发〔2005〕41号文件)。

1.6 应急预案体系

本预案和地区各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及各县制定的总体应急预案,构成山南地区的应急预案体系。

1.6.1 专项应急预案构成。地区专项预案主要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四大类19项。

自然灾害类包括:《山南地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山南地区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山南地区地震应急预案》、《山南地区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山南地区处置森林火灾应急预案》。

事故灾难类包括:《山南地区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山南地区通信保障应急预案》、《山南地区处置电网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山南地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公共卫生事件类包括:《山南地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山南地区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山南地区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山南地区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社会安全事件类包括:《山南地区粮食应急预案》、《山南地区金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山南地区涉外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山南地区群体性事件应急预案》、《山南地区处置恐怖袭击事件应急预案》、《山南地区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发布应急预案》

1.6.2 部门应急预案主要包括:《山南地区建设系统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山南地区农业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山南地区草原火灾应急预案》、《山南地区农业有害生物及外来生物入侵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山南地区沙尘暴应急预案》、《山南地区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山南地区水上搜救应急预案》、《山南地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山南地区城市桥梁重大事故应急预案》、《山南地区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山南地区农业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山南地区林业生态破坏事故应急预案》、《山南地区矿山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山南地区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山南地区药品和医疗器械突发性群体不良事件应急预案》、《山南地区经济动员应急预案》、《山南地区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山南地区涉及民族、宗教方面群体性事件应急预案》、《山南地区财政应急保障预案》、《山南地区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山南地区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应急预案》、《山南地区大型体育赛事及群众体育活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山南地区旅游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山南地区群体性上访事件应急预案》、《山南地区处置突发恐怖事件应急预案》等。

1.6.3 各县总体应急预案包括:《山南地区乃东县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山南地区贡嘎县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山南地区扎囊县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山南地区琼结县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山南地区桑日县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山南地区曲松县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山南地区加查县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山南地区浪卡子县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山南地区洛扎县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山南地区措美县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山南地区错那县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山南地区隆子县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1.7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山南地区范围内发生的较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工作。各有关部门制定的应急预案,适用于某一行业、某一领域发生的较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工作。组织机构与职责

2.1 领导机构与职责

2.1.1 地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委与职责

地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委:山南地区行政公署设立地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以下简称地区应急委),为常设协调议事机构,其组成人员为:专员任主任,分管副专员以及山南军分区主要负责人任副主任,行署秘书长、分管副秘书长及相关职能部门和武警支队、消防支队、边防支队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必要时,地区应急委在事发地现场设立应急指挥部。

主要职责:研究地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的重大问题;落实自治区决定事项和领导批示、指示精神;向自治区应急决策机构提出决策建议;安排部署地区突发公共事件预防、应急处置、应急保障、应急演练、宣传教育等工作;在国务院、自治区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作好本区域内特别重大、重大和跨地区较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先期处置工作;组织、协调、指挥各县和地区各部门做好较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指导各县做好一般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协调驻军部队及武警参与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2.1.2 现场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现场应急指挥机构:发生突发公共事件后,根据工作需要,地区应急委在事发地现场设立应急指挥部,由专员或分管副专员任总指挥长,由秘书长或分管副秘书长、地区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任副总指挥长,地区有关部门为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

职责:统一指挥协调全地区的人力、物力、财力,在事发地现场全力以赴做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及时向地区应急委报告重要情况,提出工作建议;落实应急委有关决策,做出应急响应决定,采取现场应急措施。

2.2 办事机构及职责

办事机构:地区应急委下设办公室,为日常办事机构,负责日常应急管理工作。办公室主任由行署秘书长兼任。

具体职责:制定、修改和组织实施本预案;指导各县制定的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地区各专项应急预案;落实应急委的重大决定事项;收集、汇总全地区各类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对信息进行分析评估,及时向应急委和自治区应急管理办公室报送重要信息,并提出应急工作建议;承办地区应急管理专题会议,督促落实地区领导和应急委的批示、指示精神;组织、协调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预测、预警、预报、预防及应急演练、应急处理、信息发布、应急保障和宣传培训等工作;总结全地区突发公共事件工作,及时上报自治区应急管理办公室。

根据地区应急领导机构及办事机构的设置,各县设置相应领导机构及办事机构。

2.3 主要应急工作部门及职责

地区发改委:负责应急物资储备的综合管理,统筹调拨应急物资;安排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工作的重大项目,协调落实应急建设资金;保持物价稳定。

地区公安处:做好情报信息工作;负责火灾事故、道路交通事故、恐怖袭击事件、公众聚集场所安全事故、群体性事件等应急工作;提供治安保障、交通管制和信息安全保障;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稳定。

地区财政局:负责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资金的筹集、拨付、监管等工作。

地区民政局:负责收集、核实、评估、汇总、报告和发布灾情;负责救灾款物的接收、分配、使用、管理工作;组织转移、安置、慰问灾民。

地区水利局:负责应急防汛、抗旱抢险物资储备;对水情、汛情、旱情进行监测、报告;负责灾后水利设施的修复。

地区农牧局:负责农牧业重大病虫、草原鼠害、农畜产品农药中毒、动物疫病等的监测、报告;收集、汇总、报告农牧业受灾情况;指导灾区农牧业生产的恢复,协调有关部门对受灾群众的生产资料进行救助。

地区建设局:负责城市供排水等市政基础设施的抢险、排险和恢复等工作。

地区卫生局: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对疫情进行预测、预警、预报;向灾区提供所需药品、器械和卫生技术力量;对灾区进行卫生学处理,防止疫病发生、传播、蔓延;抢救、转运和医治伤病员;保障灾(疫)区食品、饮水安全。

地区交通局:协助相关部门处理道路交通事故,负责水上运输安全事故的应急;修复受灾中断的道路;提供突发公共事件交通运输保障。

地区商务局:负责应急物资储备和保障工作。

地区科技局:负责科技储备与应急工作科技保障工作;提供科技成果应用咨询。地区国土资源局:负责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协调、指导、监管工作;上报地质灾害监测信息;组织协调有关专家和专业队伍开展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和治理。

地区国资委:负责地区所属国有企业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工作。

地区林业局:负责森林火灾的预测、预警、预报、预防工作;组织开展森林火灾扑救和案件的查处;组织开展野生动物传染病的监测、基础调查和样品采集等工作。

地区安全局:负责搜集敌社情动态信息,发现苗头,随时向应急委报告;积极开展突发公共事件侦查工作,为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置提供依据。

地区环保局:负责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核与辐射等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地区安监局:负责工矿商贸、交通运输等领域的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地区工商局:负责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状态下的市场秩序稳定工作。

地区质监局:负责应急状态下特种设备、设施的检验、检测及应急工作。

地区外事办:负责涉外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工作。

地区信访局:负责群体性上访事件应急工作。

地区气象局:负责发布天气预报、灾害性天气警报,为防灾、抗灾、救灾提供服务;组织对重大气象灾害的调查、评估、鉴定工作。

地区地震台:负责抗震救灾应急工作,协助制定震区恢复重建方案。

地区电信分公司:提供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通信保障。

山南军分区:组织指挥驻军部队和民兵预备役部队参加抢险救灾和应急处置工作。

山南武警支队:参加抢险救灾和应急处置工作,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山南消防支队:参加火灾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参与建筑物倒塌、危险化学品泄漏等各种灾害事故的抢险救援工作。

地区其他部门根据各自的工作职责,在应急委的领导下开展应急处置工作。运行机制

各县及地区各有关部门在地区行署和应急委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完善的突发公共事件预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处置及调查评估等机制和应急指挥管理体系,确保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指挥顺畅、配合有序、运转高效、措施有力、处置及时。

3.1 预测、预警

3.1.1 预测

政府监测。建立完善地、县两级信息网络和相关信息采集、处理制度。建立健全监测网络,制定监测计划,明确监测项目和重点监测单位、监测部位,广泛收集各种可能引发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及时开展风险分析与评估,做出预测。

群众举报。充分发挥群众在突发公共事件预测中的作用,建立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告、举报制度,及时向社会公布110、119、120等报警电话,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收集相关信息,发现险情及时报警。3.1.2 预警

预警级别。根据预测评估分析的结果,按照突发公共事件的潜在危险程度和可能的发展趋势,以及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等,突发公共事件的预警级别分为四级:I级(特别严重)、II级(严重)、III级(较重)、IV级(一般),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蓝色表示。

预警级别的确定。地、县两级应急办以及地区各部门应急机构对收集到的突发公共事件信息进行调查核实、分析评估,提出初步预警级别建议,报地区应急委,以地区行署名义报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核。

预警信息的发布。预警级别确定后,除需要保密的,根据预警级别的确定权限,及时向社会公布。I级、II级、III级预警信息的发布,由自治区人民政府确定;IV级预警信息由地区行署或县人民政府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短信等形式向社会发布。由自治区人民政府或国务院发布的预警信息,地、县两级要及时转发。

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内容包括:突发公共事件的性质、发生地、范围、原因、可能造成的损失、应对措施及其他情况。

预警解除。地区行署或县人民政府发布的预警信息,由地、县宣布解除;其他预警的解除,地、县两级要做好转发工作。

3.2 接警

地、县两级应急办和地区有关部门的应急机构要建立应急值班制度和首问接警制度,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利和义务向各级应急管理机构报警,接警单位和个人要作好相应记录,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拖延。3.2.1 接警报告。接到突发公共事件报警,接警单位和个人要及时呈报。报告内容主要包括:时间、地点、信息来源、事件性质、影响范围、事件发展趋势和已经采取的措施等。应急处置过程中,及时续报有关情况。对突发公共事件,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瞒报、缓报、虚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瞒报、缓报、虚报、谎报。

3.2.2 报告程序及时限。发生在县级行政区域内的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由县人民政府在2小时内上报地区行署,同时,也可直接上报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行署接到报告后必须在1小时内上报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并抄送自治区主管部门;发生在地区行署所在地的,由行署在1小时内上报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并抄送自治区主管部门。发生在县级行政区域内的较大和一般突发公共事件,由县人民政府在4小时内上报行署,行署接到报告后,在2小时内上报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并抄送自治区主管部门。对造成港澳台人员和外籍人员伤亡、失踪、被困的突发公共事件,地区行署及时上报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并抄送有关部门。

3.3 应急响应

接到突发公共事件报警后,地、县两级应急委立即启动相应预案,组织力量,采取有效措施,迅速开展应急处置工作,控制事态发展,并及时上报自治区人民政府。3.3.1 分级响应

地区行署的响应。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地区行署立即启动本预案或其他专项预案,组成现场指挥部,迅速开展先期处置工作,并将有关情况立即上报自治区人民政府。如涉及跨地区行政区划的,或超出地区行署处置能力的,或需要由自治区人民政府负责处置的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地区行署请示自治区人民政府启动《西藏自治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较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地区行署集中全地区人力、物力和财力,全力以赴做好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对于处置未能有效控制事态的,请求自治区支援。

地区应急办的响应。接到突发公共事件报警后,应立即向地区应急委报告,根据突发公共事件性质及相应级别,提出启动相应预案的建议。根据地区应急委的指示,迅速组织应急救援队伍、调配应急救援物资,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并及时向应急委报告应急处置工作情况。

县人民政府的应急响应。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事发地县人民政府立即启动相应预案,及时组织应急救援队伍、统一调拨应急救援物资,迅速开展先期处置工作,并将有关情况立即上报地区行署。对于未能有效控制事态的,请求地区行署支援。

地区有关部门的响应。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地区有关部门根据工作职责,在地区行署、地区应急委的统一指挥协调下开展应急处置工作。3.3.2 基本响应程序

基本应急。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事发地县人民政府要进行先期应急处置,组织群众自救互救,组织人员疏散,迅速控制危险源,抢救受伤人员,并立即向上级政府报告。进入现场的应急救援人员和物资必须服从现场指挥部的统一调度。现场应急基本措施主要包括:划定警戒线,对交通进行管制;紧急疏散现场人员,紧急抢救受伤人员和被困人员;迅速控制危险源,对现场进行监测,防止疫病、环境污染等次生、衍生和偶合事件发生;抢修道路、供电、供水、通信等设施;安置灾民,保证基本生活;实行24小时巡逻,切实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护现场,由有关部门或机构进行事故原因调查及损失核定。在应急处置工作中,各有关部门要相互配合,加强联动,迅速恢复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扩大应急。当突发公共事件难以控制或有扩大、发展的趋势时,要加大工作力度,组织增援队伍,加大救援物资调拨、供应力度,并及时请求地区或自治区支援。当涉及地区行政区域内的突发公共事件,对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或者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生态环境安全构成重大威胁,采取常态下的措施不能有效控制和消除其严重危害时,由地区行署提请自治区人民政府按相关程序申请进入紧急状态。

指挥与协调。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地、县应急委在国务院、自治区人民政府的统一指挥协调下开展工作。较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地区应急委全面负责应急处置工作,地区现场指挥部赴事发地开展应急指挥,并及时向地区应急委报告情况,请示重大问题;地区各部门服从地区现场指挥部的统一调度。一般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县应急委全面负责应急处置工作。3.3.3 现场信息的采集

现场信息包括:人员伤亡、失踪情况;财产损失情况;待救援人员情况;危险源现状、发展趋势及控制情况;现场医疗救治情况;现场疫情处置情况;现场救援进展情况;现场救援物资供应情况;现场环境监测情况等。现场信息由现场指挥部组织地区有关部门采集。造成人员伤亡和较大财产损失的情况,地区民政等相关部门要在第一时间采集灾情信息,迅速报告地区应急办,并抄送地区有关部门,经地区应急委审核后上报自治区人民政府,抄送自治区有关部门。

3.4 应急结束

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结束,由国务院或自治区人民政府审定。较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结束,由地区行署决定,一般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结束,或事发地县人民政府决定。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结束的信息,要通过媒体及时向社会转发;较大、一般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结束,要及时向社会发布。

3.5 新闻报道

新闻报道要坚持实事求是、及时准确的原则,广泛宣传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情况以及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和人民群众在处置突发公共事件中表现出的英勇无畏精神和涌现出的感人事迹等。

3.6 善后处置和恢复重建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结束后,地区行署和事发县以及地区各有关部门,要采取措施,稳妥细致地做好善后处理工作。解决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做好现场的疫情监控及食品、饮用水的卫生监督;对突发公共事件中的伤亡人员、应急处置工作人员按照有关规定给予抚恤、补助;修复毁坏的基础设施;对征用的物资、劳务进行补偿及赔偿;督促保险机构及时定损理赔。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要对工作进行认真总结,总结应急处置工作的经验,找出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提出改进工作,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的具体措施,及时修订应急预案,完善应急机制。应急保障

地区有关部门、各县人民政府及驻军部队、武警支队,要按照各自职责和工作分工,做好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应急保障工作。

4.1 应急队伍保障

按照自治区及地区的安排部署,加强应急保障队伍建设,积极开展培训演练,不断改善装备水平,努力提高队伍综合素质,增强应急处置能力。

4.1.1 抓好专业应急队伍建设。主要包括:以公安(消防、边防)为主的治安保障抢险救援队伍、以卫生部门为主的医疗救护队伍、以建设部门为主的城市基础设施抢修队伍、以通信部门为主的通信保障队伍、以交通部门为主的运输保障队伍、以水利部门为主的防洪抢险队伍、以林业部门为主的森林消防队伍、以环保部门为主的环境监控队伍等。

4.1.2 发挥中坚力量的作用。驻山南地区的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和民兵预备役部(分)队是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中坚力量,地方政府与驻军部队之间要加强联系沟通,必要时,驻军部队按照有关规定参加应急处置工作。4.1.3 培养后备力量。社会团体、群众性志愿者队伍是应急抢险救援工作的重要社会力量,各有关部门要加强组织协调,使他们参与到应急处置工作中来。

4.2 资金保障

处置突发公共事件所需经费,按照分级负担的原则执行。地、县两级建立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准备金制度,把应急准备金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地区积极向自治区申请处置突发公共事件专项资金。建立健全社会捐助机制,鼓励社会各界组织或个人捐赠和援助。地、县两级应急委要加强专项保障资金的使用和管理,确保资金发挥最大的作用和效益。

4.3 物资和基本生活保障

按照职能分工,地区有关部门要做好抢险装备、粮食、医疗用品、药品等基本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工作。及时补充和更新储备物资,准确掌握储备物资的类型、数量、性能。做好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确保群众有饭吃、有水喝、有衣穿、有住处、有病能得到及时医治。

应急物资的供应实行地、县分级负责制。地区应急委负责全地区应急物资的调控和调度。各县应急委负责本县应急物资的供应,必要时,可向地区请求援助。

4.4 医疗卫生保障

地、县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要建立医疗卫生保障数据库,准确掌握医疗救治和疾病预防控制资源分布情况,储备必要的药品、医疗用品,加强医疗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应急救护工作的需要。

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公共卫生应急预防控制系统、信息系统、医疗救治系统、卫生监督系统、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系统、社会支持系统,全面提高公共卫生管理水平和紧急处置能力。

卫生行政部门所属的医疗急救中心负责住院前的急救和住院后的救治工作,必要时组织动员红十字会及群众性救援组织和队伍配合专业医疗队伍,开展群众性卫生救护工作。

4.5 治安保障

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由事发地公安机关牵头,有关单位协助,在现场周围设立警戒区和警戒哨,维护秩序,及时疏散群众,进行必要的交通管制。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场所、重点人群、重要物资设备的防范保护。加强治安管理,实行24小时巡逻,严惩违法犯罪行为。

4.6 信息与通信保障

开发和建立全地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信息数据库,掌握救援抢险队伍、救援物资储备等情况,以便预警和应急处置时随时调用。

充分发挥地区移动、电信、邮政、广电等部门职能作用,建立稳定可靠、灵活便捷的通讯、邮政、广播电视应急保障通信系统,完善工作机制,确保通讯、信息、邮政畅通。

4.7 交通运输保障

地区交通部门要确定交通运输保障队伍,掌握车辆、船只的提供单位、数量、功能、驾驶员名册等各种情况,建立交通保障动态数据库,保障道路畅通,确保应急工作及时开展。

4.8 紧急避难场所保障

地、县两级应急委分别建立紧急避难场所和可能成为紧急避难场所的(如广场、林卡、体育场和宾馆、招待所、酒店等)信息库,掌握其地点、功能、可容纳人数、目前使用状况等。在进行城市规划和城市公用设施建设时,应充分考虑因突发公共事件安置人员的需要,使人防设施、部分广场、林卡、体育场等具有接纳紧急避难人员的功能。

紧急避难安置工作实行以事发地安置为主的原则。因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安置受害群众比较多的,实行集中安置和分散安置、临时安置和长期安置、集中建房与分散恢复相结合。通过借住公房、搭建帐篷设立临时居住点、非受灾户对口接收受灾户、投亲靠友等方法解决受灾群众的居住问题。

4.9 科技保障

地区有关部门和科研教学单位,要积极开展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科学研究;加强技术、设备的研发和引进工作,建立健全我地区公共安全应急技术平台,提高科技水平,为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提供科技支撑。应急管理

5.1 宣传

地、县有关部门要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向社会宣传突发公共事件预防、应对知识。结合地区实际,把一些常见的多发性事件的预防、应急知识编成小册子,在群众中进行宣传。学校要制定应急知识教育方案,加强对中、小学生有关知识的教育,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5.2 培训

各级领导干部和应急管理人员,要认真学习本预案和与分管工作有关的专项应急预案;有关部门要把应急工作知识纳入党政干部教育培训内容,以提高领导干部的应急指挥和领导能力。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各类应急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以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5.3 演习

地、县及地区有关部门要有计划地组织应急演习工作。地、县两级应急委每年原则上组织一次综合性演习。通过演习,检验指挥机构的动员、指挥能力、各应急队伍的快速反应能力、协同作战能力及预案的可行性。演习后要及时进行总结评估。

5.4 奖惩

对应急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要予以表彰奖励。对玩忽职守、不听指挥或滥用职权,给他人人身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造成危害的,视情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附则

本预案报自治区政府审核批准后,由地区行署发布实施。本预案由地区行署办公室负责解释。

各县及地区有关部门根据本预案制定相应预案,报行署审核批准后发布实施。

本预案自下发之日起实施。

第二篇: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为了正确、有效和快速地处置公司突发公共事件,建立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规范有序、科学高效的应急体系,全面提高公司应对各种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经济损失和降低事件影响,维护.稳定,保障从业人员生命安全健康、保障国家集体财产安全,保障公司正常经营秩序和可持续发展,构建.主义和谐企业,特制订本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1.2  编制依据

本综合应急预案依据下列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等并结合公司工作实际进行编制。

1.2.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1.2.2《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1.2.3《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

1.2.4《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1.2.5《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发〔2021〕11号)

1.2.6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1.3  工作原则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紧紧围绕公司的总体管理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强化和规范公司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的管理,促进公司形成统一领导、科学决策、协调一致、联动有序、保障有力、员工广泛参与的高效应急管理体系,为公司的发展创造安全、稳定、和谐的环境,努力建设.主义和谐企业。

1.3.1  以人为本,减少危害。把保障公司全体从业人员生命安全健康、保障国家集体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应急处置中,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工作,充分发挥广大员工在应急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1.3.2  预防为主,防救结合。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人民政府、内蒙古电力公司有关安全应急工作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要求,大力开展安全文化建设,努力提高全体员工防范突发公共事件的意识;切实落实各项预防措施,做好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思想准备、组织准备、物资准备等各项准备工作。在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对各类可能引发突发公共事件的危险源、危险因素及时进行分析、预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一旦发生突发公共事件,有组织、有措施,启动预案,反应迅速,措施果断,控制事态发展,把事件损失和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1.3.3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内蒙古电力公司的领导下,按照分类管理、分级响应、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要求,实行各级行政正职是本部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制度,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的有关工作。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范围、性质和危害程度,对突发公共事件实行分级处置。事故部门发生突发公共事件后,由其负责事件的先期处置,公司负责事件的应急指挥工作。

1.3.4  依法规范,加强管理。依据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加强企业应急管理,使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建立健全公司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组织体系、应急预案体系和应急保障体系,加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宣传与教育、培训与演练、实施与评估等各项工作。

1.3.5  协同应对,保障重点。在应急处置突发公共事件时,将企业应急管理工作纳入内蒙古电力公司和当地政府的应急体系中,充分利用自身和.的资源优势,协同应对,努力降低事件损失和应急成本。

1.4  应急预案体系

本总体应急预案是公司应急预案的总纲,应急预案体系如下:

1.4.1  外部需要衔接的应急预案:自治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内蒙古电力公司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乌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

1.4.2  公司支持性应急预案

1.4.2.1  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总体应急预案是公司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是公司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规范性文件。

1.4.2.2  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主要是为应对某一类型或某几种类型突发公共事件而制定的涉及数个部门职责的应急预案。

1.4.2.3  突发公共事件现场处置方案。现场处置方案主要是为应对某一类型突发公共事件而制定的具有针对性的具体处置方案。

公司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组织体系结构图详见附件一。

1.5  适用范围

本预案是企业级总体应急预案,适用于公司有资产关系和管理关系的各单位应急处置突发公共事件。

所谓有资产关系的单位为公司全资子公司和控股单位的总和。

所谓有管理关系的单位为公司直管和代管单位的总和。

2  突发公共事件类别、级别划分

本预案所称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危害,影响和威胁乌市甚至全区经济.稳定和政治安定局面,有重大.影响的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2.1 突发公共事件类别

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性质、演变过程和发生机理,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为四类:

(1)自然灾害类。主要包括气象灾害、地震地质灾害和防洪防汛等。

(2)安全生产类。主要包括人身伤害事故、机械设备事故、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事故、突发环境事件等。

(3)公共安全类。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饮食卫生安全,以及其他严重影响从业人员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4).稳定类。主要包括治安事件、涉外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等。

2.2 突发公共事件级别划分

2.2.1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级划分。突发公共事件级别按照《自治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内蒙古电力公司对突发公共事件级别的划分标准分为4级,分别是: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个级别。

以上四个等级突发公共事件的分级标准作为公司向内蒙古电力公司、当地政府部门进行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送和分级处置的依据。

2.2.2  公司内部突发公共事件级别划分。公司总体应急预案对突发公共事件级别的划分标准,参照国家电网公司、内蒙古电力公司的有关规定进行划分。

2.2.2.1  发生下列情况之一,公司进入Ⅰ级应急状态

2.2.2.1.1  在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生产事故调查规程》中规定的重大及以上人身事故,即从业人员一次死亡3人及以上、或重伤和死亡10人及以上(包括急性工业中毒),或者100万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2.2.1.2  在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自治区政府及有关部门设定的 Ⅲ级(较大)类型事件。

2.2.2.1.3  在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国家电网公司设定的Ⅲ级(较大)类型事件。

2.2.2.2  发生下列情况,公司进入Ⅱ级应急状态

在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从业人员一次死亡2人,或重伤和死亡5人以上、9人及以下(包括急性工业中毒),或者3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2.2.3  发生下列情况,公司进入Ⅲ级应急状态

在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从业人员一次死亡1人,或重伤和死亡5人及以下(包括急性工业中毒),或者1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2.2.4  发生下列情况之一,公司进入Ⅳ级应急状态

在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从业人员一般人身重伤及以下事故者(包括急性工业中毒),或者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第三篇: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五顷塬回族乡人民政府

二〇一二年三月二十六日

五顷塬回族乡人民政府 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全面提高政府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理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1.2 编制依据

依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甘肃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相衔接。

1.3 分类分级

本预案所指突发公共事件是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影响社会危害,危害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为以下四类:

(1)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

(2)事故灾难。主要包括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交 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

(3)公共卫生安全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4)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民族宗教事件,经济安全事件,涉外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等。

各类突发事件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分为四类:I 级(特别重大)、II级(重大)、III级(较大)和IV级(一般)。

1.4 适用范围

本预案指导全乡内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处置工作。

1.5 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切实履行镇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把保障公共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

(2)以防为主。把应急处置工作落实到日常管理之中,加强基础建设,完善监测网络,强化预警分析,搞好预案演练,提高防范意识,有效控制危机,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努力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

(3)统一领导。在乡党委、乡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结合、属地管理、专业处置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实行行政领导责任制,充分发挥专业应急指挥机构的作用。

(4)协同处置。加强以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处置队伍建设,建立联动协调制度,充分动员和发挥各村、企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志愿者队伍的作用,依靠公众力量,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体制。

1.6 应急预案体系

(1)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总体应急预案是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是乡政府应对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突发公共突发事件的规范性文件,有乡政府负责制定并公布实施。

(2)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是在总体应急预案的指导下,为应对某一类型或几种类型突发公共事件而制定的涉及数个办公室职责的应急预案,有乡政府有关办公室牵头制定和修订,报乡政府批准后实施。

(3)重大活动安全单项应急预案。较大规模的集会、庆典、节日等活动安全的应急预案。按照“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由组织承办单位负责制定。

各类应急预案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变化,由制定单位及时修订;专项应急预和部门应急预案构成种类将不断补充、完善。

组织体系

2.1 领导机构

在乡党委领导下,乡政府是全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行政领导机构。成立乡应急委员会,统一领导全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乡应急委员会主任由乡长担任,分管副乡长按照业务分工和 在乡内相关突发事件应急指挥办公室中兼任的职务,负责相关类别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管理工作。必要时,派出乡政府工作组指导有关工作。乡政府办公室协助乡政府领导处理有关工作。

2.2 工作机构

乡政府有关办公室依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各自的职责,负责相关类别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具体负责相关类型的突发公共事件专项预案的起草与实施,贯彻落实乡政府有关决定事项;承担相关应急指挥机构办公室的工作;及时向乡政府报告重要情况和建议,指导和协调各村委会做好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应急准备、应急处置和恢复重建等工作。

运行机制

各村要建立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预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处置、恢复重建及调查评估等机制,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指挥水平,建立统一接报、分级分类处置的应急平台;加强农村、林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建设。

本预案的启动条件和程序:乡应急管理办公室根据信息监测办公室或事发地的紧急通报进行分析评估,当确认发生或即将发生特别重大、重大的突发公共事件时,报请乡应急委员会组织召开会议,确定事件级别,制定应急措施,明确任务分工,发布启动命令,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3.1 预测与预警

乡应急委员会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不断完善预测 预警机制,科学开展风险分析,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信息监测:

由各村和相关行业部门,负责本行政辖区或本行业重大危险源、重大隐患的普查、登记和管理工作;掌握本行政辖区和本行业重大危险源数量、重大隐患分布和可能造成危害的程度及影响范围等基本情况;做好信息收集和风险分析工作。

3.2 应急处置

信息报告

(1)较大以上的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事发地应急管理办公室、要按照《分级标准》立即如实向镇应急管理办公室报告,最迟不得超过2小时,不得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报告内容主要包括时间、地点、信息来源、事件性质、影响范围、事件发展趋势和已经采取的措施等。应急处理过程中,要及时续报有关情况。特别重大、重大的突发公共事件,由乡应急管理办公室及时上报县应急管理办公室,最迟不得超过3小时。

(2)乡应急管理办公室接到突发公共事件重要信息报告后,研究判断各类基础信息和动态信息,及时提出紧急处置建议,向乡应急委员会报告,并将乡应急委员会领导同志批示或指示传达给事发地应急管理办公室,并跟踪反馈落实情况。

(3)各村应急管理办公室要及时掌握较大以上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对于一些事件本身比较敏感或发生在敏感地区、敏感时间,或可能演化为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信息的报送,不受《分级标准》 限制。

先期处置:

(1)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事发地应急管理办公室要立即做出响应,根据职责和规定的权限启动相关应急预案,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并及时向上级应急管理办公室报告。

(2)乡应急委员会在向县政府报告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信息的同时,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置,控制事态。

应急响应:

(1)对于先期处置未能有效控制事态,或者需要乡应急委员会协调处置的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乡应急委员会适时派出工作组,赶赴现场指导并参与应急救援工作。

(2)事发地应急管理办公室一旦发现事态危害超出自身控制能力时,应立即向上级应急委员会发出请求,由上级应急委员会协调其他应急力量予以增援。

(3)如果预测突发公共事件的事态将会进一步扩大,本镇现有应急资源和人力难以实施有效处置时,由乡政府主要领导以乡政府的名义上报县政府给予支持,并按程序办理。

指挥与协调:

(1)I 级(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由乡应急管理办公室报请镇应急委员会主要领导批准后启动应急预案,乡长和分管副乡长应赶赴现场,并成立各专项指挥部。其中,乡长任总指挥,负责组织制 定方案,指导、协调、督促有关部门开展工作,各专项指挥部具体负责应急指挥和处置工作。

(2)II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由乡应急管理办公室报请乡应急委员会主要领导批准后启动应急预案。分管副乡长应赶赴现场,并成立各专项指挥部。其中,分管副乡长任总指挥,负责组织制定方案,协调有关部门开展工作,各专项指挥部具体负责应急指挥和处置工作。

(3)III级(较大)突发公共事件:由事发地应急办公室专项指挥部负责启动应急预案,乡相关专项指挥部给予相应支援,必要时,由分管副乡长到达现场,负责组织制定方案,并协调开展工作。

(4)IV级突发公共事件(一般):由事发地应急办公室指挥部负责启动应急预案,由乡政府专项指挥部领导负责指挥。整个事件由乡政府全权负责处理。

社会动员:

(1)依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危害程度、涉及范围、人员伤亡等情况,确定不同程度、不同范围的社会动员。在启动相应应急处置预案时,发布社会动员令,向社会和公众发布事件信息,组织人员疏散、隐蔽和隔离等。

(2)全乡范围内的社会动员,由乡政府报请县政府批准。乡应急管理办公室负责全乡社会动员工作,制定社会动员方案。

应急结束:

(1)县应急委员会、各专项指挥部或现场指挥部确认突发公共 事件处置工作已基本结束,次生、衍生事件危害被基本消除,应按程序及时结束应急处置工作。

(2)专项指挥部或现场指挥部,需将处置较大以上突发公共事件的情况形成书面报告,上报乡应急委员会,经乡应急委员会批准后,做出同意应急结束的决定。

(3)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由乡应急委员会或乡专项指挥部宣布应急结束;较大、一般突发公共事件事发地应急办公室或其专项指挥部宣布应急结束。应急结束情况要及时通知到参与事件处置的所有部门和单位,必要时还应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发布。

3.3 恢复重建

善后处置:

(1)乡应急委员会会同事发地应急办公室,要积极稳妥深入细致地做好善后处置工作。

(2)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结束后,现场指挥部要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清理事故现场,做好疫病防治和环境污染消除工作,恢复正常社会秩序。

(3)对突发公共事件中的伤亡人员、应急处置工作人员,以及紧急调集、征用单位及个人的物资,要按照规定给予抚恤、补助及补偿,并提供心理及司法援助。

社会救助:

(1)民政部门会同乡政府要迅速调拨救灾物资,保证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

(2)民政部门要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社会救济救助制度,积极倡导和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个人参与社会救助。同时,司法部门要积极做好司法救助工作。

(3)社会公益性团体和组织在各自工作范围内,协助乡政府开展人道主义救助工作。

保险及理赔:

保险公司应发挥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中的重要作用,根据各类危害事件的特点,逐步扩展保险种类,合理确定保险费率。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依据保险合同约定,及时进行理陪。

调查与评估:

(1)对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现场指挥部要适时成立调查小组,对事件起因、性质、影响、责任、经验教训和恢复重建等问题进行调查评估,并在宣布应急结束后的10日内向县政府应急委员会提交公共事件调查报告。

(2)乡应急管理办公室在宣传应急结束后,组织工作人员成立突法公共事件调查小组,对事件危害和应急处置工作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并在20日内将评估报告报送乡应急委员会。

恢复重建:

具体负责恢复与重建工作,需要县政府给予援助的,由乡政府提出请求援助受灾地区恢复重建计划。

3.4 信息发布

(1)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发布应当及时、准确、客观、全面。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要向社会发布简要的信息,随后发布初步核实情况、政府应对措施和公众防范措施等,并根据事件处置情况做好后续发布工作。

(2)乡应急委员会负责统一发布突发公共事件相关信息,负责对现场媒体活动的管理、协调和知指导,并使用统一的规范化格式文本。

(3)乡应急管理办公室负责组织撰写新闻稿、灾情报告,报乡应急委员会同意后向社会发布。

(4)突发公共事件的新闻报道必须遵守纪律,严格把关,尤其是涉外、涉及港澳台侨和民族、宗教等重大问题的新闻报道,必须按有关 应急保障

根据事件危害程度,乡应急办公室和企业管理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及相关预案要求,做好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人力、财力、物力、交通运输、医疗卫生及通信等保障工作,保证应急救援的急需和灾区群的基本生活,以及恢复重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监督管理

5.1 预案演练

(1)乡应急管理办公室协同各专项指挥部组织制定应急演练计划,结合实际设定演练中的应急事件、区域、规模,明确演练实施的方法、程序、评估等内容。乡应急管理办公室要结合本地实际,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对相关预案进行演练。

(2)预案演练从类别上分为自然灾害应急演练、事故灾害应急演练、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和社会安全事件应急演练;预案演练从形式分为实地仿真演练、机关作业演练和网络模拟演练。

5.2 宣传和培训

(1)乡应急管理办公室编发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常识手册。广泛宣传应急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自救、减灾常识。

(2)乡政府要在小学普遍开展紧急避险、防灾宣传教育,并开展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急救援进农户活动,增强公众安全防范意识。

(3)乡政府要及时向社会发布有关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内容(涉密内容除外)、预警方式和报警电话。

(4)乡应急管理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抓好应急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乡应急委员会组织各村和企业部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人员的集中培训每年一次;乡应急委员会组织村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人员的培训每年至少一次。

5.3 责任与奖惩

(1)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乡应急委员会对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运用紧急权利,采取应急、措施依法实施监督。

(2)乡应急委员会负责对在应急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及时给予表彰和奖励。

(3)乡政府对不报、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重要情况或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的,依法对直接责任人和其他人给予行政处分;构 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所追究刑事责任。

附则

6.1 预案管理

本预案由五顷塬回族乡人民政府制定,乡应急管理办公室负责解释与实施,并上报县政府备案。乡有关机关和乡政府按照预案的规定履行各自职责,具体制定相应的预案。五顷塬回族乡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修订本预案。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四篇:学校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东兴小学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理本校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建立健全应急机制,切实保障广大师生的生命与财产安全,保证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生活秩序,维护我校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本学校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本预案所指的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突发群体性事件。包括学校师生和各种非法集会、游行、示威以及集体罢课、上访、聚众闹事等群体性事件,各种非法传教活动、政治性活动,针对师生的各类恐怖事件、师生非正常死亡、失踪等可能会引发影响校园和社会稳定的事件等。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包括学校内发生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学校师生健康严重损害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学校所在地发生的、可能对学校师生健康造成危害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3、事故灾害事件。包括学校发生的火灾、建筑物倒塌、拥挤踩蹋等重大事故,校园重大交通安全事故,大型群体活动公共安全事故,造成重大影响和损失的后勤供水供电等事故,影响学校安全与稳定的其它突发事故等。

4、自然灾害事件。包括洪水、地质滑坡、地震灾害以及由地震洪水诱发的各种次生灾害等。

5、影响学校安全与稳定的其它突发公共事件。

二、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及时控制。坚持预防与应急处置相结合,立足于防范,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建立健全安全隐患、矛盾纠纷排查整改和调处机制,强化信息的广泛收集和深层次研判,争取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要把突发公共事件控制在基层,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避免造成校园秩序失控和混乱。

2、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发生突发公共事件后,学校要在上级有关领导部门统一领导下,启动应急预案,并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校长是维护本校安全稳定的“第一责任人”。

3、系统联动,群防群控。发生公共事件后,我校领导班子要立即深入第一线,掌握情况,开展工作,控制局面。形成系统联动,群防群控的处置工作格局。

4、区分性质,依法处置。坚持从保护师生生命和财产安全的角度出发,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综合运用政策、法律、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调解等方法处置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要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不同性质的矛盾,引导师生和群众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诉求,防止矛盾激化和事态扩大。

5、加强保障,重在建设。从制度上、组织上、物质上全面加强保障措施。在经费保障、力量部署等方面加强硬件与软件建设,增强工作实力,提高工作效率。

三、应急小组及职责。

1、学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小组成人员 组长:顾校长

副组长:张永稳、魏怀升。

成员:刘志红、张 调、景 梅、高生华、张爱琴、张映娥、雒雅丽、吴正松,崔巧芳

许存月 姚改玲

2、学校应急小组的主要职责

学校要在上级有关部门的统一领导下,通过会议研究、决定和部署学校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响应行动;在预测学校将要发生和已经发生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时,启动学校相应的应急预案,组织、指挥应急处理工作;在处理突发公共事件过程中,协调与其它部门关系,当突发事件超过教育系统处置权限和能力时,依程序向乡教管中心、县应急指挥部报告,请求相关部门支持、配合;部署和总结学校应急管理工作。

我校成立了处理突发公共事件的工作机构,明确相应工作职责。

四、预防与预警机制

1、预防预警信息

建立畅通的信息传输渠道和严格的信息上报机制,完善快速应急信息系统。

① 信息报送原则

迅速:发现发生突发公共事件时应在第一时间内向当地政府和教管中心报告或县局报告,最迟不超过2小时。

准确:信息内容客观详实。不主观臆断,不漏报、瞒报、谎报。② 应急信息的主要内容:

a、事件发生的基本情况,包括时间、地点、规模、涉及人员、破 坏程度以及人员伤亡情况;

b、事件发生起因分析、性质判断和影响程度评估;

c、事发时学校、当地政府已采取的措施; d、校内外公众等各方面的反应; e、事态发展状态,处置过程和结果; f、需要报送的其它事项。

2、预防预警行动

① 在学校应急小组的统一部署下,学校结合工作职责,落实人员,明确责任,把各项工作和要求落到实处。

② 学校完善预测预警机制,定期对各种可能引发突发公共事件的预 警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并及时上报乡教管中心。

五、应急结束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由相关部门宣布应急结束。事发学校要做好应急处置的总结工作。

六、宣传教育、培训和演练

1、宣传教育

学校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黑板报等形式组织开展应急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自救、自护等应急知识的宣传,做到安全教育进课堂,增强师生的防范意识,学习掌握应急基本知识和技能。

2、培训

学校开展面向教师和学生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相关知识的培训。将突发公共事件预防、应急指挥、综合协调作为重要内容,以增强师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演练

学校有计划地开展了应急处置工作队伍的技能培训,每学期进行1—2

次应急模拟演练,提高协同作战和快速反应能力。

七、附则

1、本预案由东兴小学制定,并负责实施。

2、学校教师应遵照执行,并参照本预案制定各班的应急预案。

3、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五篇:街道2021年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街道2021年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为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理突发公共事件,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持社会政治稳定,我街道现特制定本预案。

一、突发公共事件的分类

(一)突发公共事件的定义

本预案所称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按突发公共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原则上可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一般(Ⅳ级)四级。突发公共事件的分级标准是信息报送和分级处置的依据。

(二)突发公共事件的分类

根据突发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全街道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为以下四类:

1.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洪涝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和生物灾害等。

2.事故灾难。主要包括工商贸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火灾事故,危险化学品泄漏,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事件等。

3.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发生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4.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各类恐怖袭击事件,民族宗教事件,经济安全事件,涉外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等。

上述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往往是相互交叉和关联的,某类突发公共事件可能和其他类别的事件同时发生,或引发次生、衍生事件,应当具体分析,统筹应对。

二、预案体系

全街道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包括:

(一)xxx街道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街道办总体应急预案是全街道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是街道办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指导性文件,由xxx街道制定,经办事处研究批准后实施。

(二)专项应急预案

专项应急预案是xxx街道及街道有关部门应对某一类型或几种类型突发公共事件而制定的涉及多个部门职责的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是总体应急预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各村、社区、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

由各村、社区、企事业单位根据总体应急预案的规定,结合单位实际而制定的处置本辖区,本单位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

(四)单项活动应急预案

较大规模的集会、庆典、会展、演出等活动安全的应急预案,按照“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由组织承办单位负责制定报街道应急办审定。

三、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救援处置的指挥

突发公共事件由街道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街道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指挥和救援处置。

(一)街道应急指挥部的组成街道应急指挥部由街道应急办和街道有关部门及有关单位组成。设总指挥、副总指挥、成员及成员单位,下设专业处置组。

总指挥:xxx

副总指挥:xx、xxx、xxx、xx、成员单位:街道办公室、党建办、纪工委办、财政所、综合执法办、应急管理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生态环境保护办、社区管理办、社会事务办、乡村振兴办、社会事业发展中心、便民服务中心、派出所、供电所、南城卫生服务中心、各村(社区)两委等部门及中小学校。

指挥部下设综合协调组、安全保卫组、灾害救援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事故调查组、技术组、善后处理组8个专业处置组,具体承担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

(二)应急指挥部和专业处置组的职责

1.应急指挥部

在发生突发公共事件时,负责现场应急处置和抢险救援以及善后处理的组织指挥工作。总指挥是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组织者和指挥者,负责组织、指挥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救援处置工作。

2.专业处置组的职责

综合协调组:由街道综合办负责,承担突发公共事件的报告;

通知指挥部成员单位立即赶赴事故现场;

协调各专业处置组的抢险救援工作;

及时向上级报告突发事件抢险救援进展情况;

落实上级领导关于突发事件中抢险救援的指示和批示。

安全保卫组:由派出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负责,组织警力对突发事件现场及周边地区和道路进行警戒、控制,组织人员有序疏散。

灾害救援组:由武装部负责,组织协调人员,配合消防、抢险、救护等专业抢险队伍进行抢险救援。

医疗救护组:由社会事业发展中心和卫生院负责,组织有关医疗单位对伤亡人员实施救治和处置。

后勤保障组:由综合办、财政所负责,组织协调有关部门,落实运输保障、经费保障和物资保障工作。

事故调查组:由街道应急办、派出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配合有关部门进行现场勘察、取证和开展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专业技术组:由街道应急办负责,协助有关专业部门为抢险救援等工作提供技术数据。

善后处理组:指挥部责成有关部门负责,会同有关部门处理伤亡人员的善后工作。

四、报告程序

发生突发公共事件时,按照下列程序报告:

(一)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所在的村(居)两委应在最快时间内拨打报警电话、急救电话,报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简要情况,并随时报告事故的后续情况。

(二)事故单位及其所在的村(居)两委应立即报告街道应急办公室,周末报告街道值班室。

(应急办公室电话:2339066,值班室电话:2339000)

(三)街道应急管理办及值班室按照街道指挥部指示,及时报告上级政府和通知有关部门。

五、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

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有关部门、单位按照快速反应、统一指挥、协同配合的原则,迅速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一)启动本预案

街道综合办公室、值班室接到事故报告后,按照有关程序立即报请街道总指挥启动本预案,迅速通知街道应急指挥部成员及成员单位立即到岗到位。

(二)赶赴事故现场

街道应急指挥部总指挥、副总指挥接到报告后,立即赶赴事故现场,成立事故现场指挥部,组织指挥应急处置工作。

街道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主要负责同志接到通知后,立即赶赴现场并启动相关应急救援预案,组织专业救援队伍赶赴现场,实施应急处置。

(三)现场应急处置

1.街道应急指挥部

迅速了解、掌握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涉及或影响范围,已采取的措施和事故发展趋势等;

迅速制定事故处置方案并组织指挥实施;

及时将现场情况向街道办报告,必要时提请上级政府调集驻地武警、军队参加抢险救援;

妥善处理现场新闻报道事宜;

组织、配合开展事故调查,组织善后处理工作。

2.综合协调组:落实各级政府领导同志关于抢险救援的指示和批示,协调其他专业处置组的抢险救援工作,保障抢险救援工作通讯畅通。

3.安全保卫组:迅速组织警力对突发事件现场及周边地区和道路进行警戒、控制,保障抢险救援工作正常开展,组织人员有序疏散。

4.灾害救援组:立即组织调整警力和消防、工程抢险、现场救护等专业抢险队伍,迅速开展灭火、防毒、防爆、反恐等抢险救援工作。

5.医疗救护组:立即组织有关医疗单位及时对伤亡人员实施救治和处置。

6.后勤保障组:协调有关部门调集运输车辆和物资投入抢险救援。

7.事故调查组:实施现场勘察和调查取证,初步开展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8.专业技术组:迅速组织有关人员为抢险救援等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9.善后处理组:迅速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妥善做好伤亡人员的善后处理事宜。

六、应急保障

街道办各部门、各村(社区)两委、有关企业事业单位要按职责分工做好相关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工作,同时制定本部门、本辖区、本单位的应急预案,做好应急处置所必须的物资、技术、装备准备,建立与履行应急保障职责相应的应急救援队伍,切实做好相关保障工作。

(一)应急队伍

各村、社区要组织村、社干部,退伍军人、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社会力量成立应急队伍。各企业事业单位要加强值班,建立应急机制,组建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应急队伍。

(二)经费保障

做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资金保障,建立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应急经费投入机制。应急保障的日常经费和物资、装备、基础设施投入等专项经费,经审核后列入财政预算。

(三)物资保障

建立应急物资储备,调拨和紧急配送系统,确保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所需的物资供应并加强对物资储备的监管,根据耗损情况及时补充和更新。

七、责任与奖惩

街道应急指挥部对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将给予表彰奖励;

对在处置突发事件中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等行为,或迟报、瞒报重要情况的有关责任人要严肃处理,后果严重的移交司法机关。

八、附则

(一)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按事故类别,本预案与其他专项预案同时启动。

(二)街道应急指挥部各成员单位根据本预案制定专项预案。

(三)本预案管理单位为街道应急管理办公室,每两年修订一次,必要时及时修订。

(四)应急救援电话:

街道综合办公室:2339066

火警电话:119

报警电话:110

急救电话:120

交通肇事电话:122

xxx派出所:2792110

xx派出所:2255110

xx县天然气有限公司:2652789

xx市电力公司南城分公司:2659538

xxx分公司:8156869

下载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5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5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乡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为做好我乡辖区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处置,确保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根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定及上级有关部门文件精神,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

    市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市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1.总则1.1编制目的指导和规范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建立统一、快速、高效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机制,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

    乡镇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乡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1、总则1.1编制目的建立健全统一、高效、科学、规范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保障和预防控制体系,全面提高政府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

    县镇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五篇模版]

    县镇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一、总则1、编制目的为科学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提高政府应对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

    河南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15年版)

    河南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1.1.1为了建立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规范有序、科学高效的应急体系,全面提高政府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保......

    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共五篇)

    南河中学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为了贯彻落实县局安全工作意见,及时、妥善地处置学校突发安全事故,我校决定进一步完善“信息畅通、反应快捷、处置有方、责任明确”的学校......

    学校10个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修订)

    洪水镇长堰小学 安 全 应 急 预 案 2014年9月 长堰小学突发公共事件总体 应急预案(修订) 各办公室,教师: 根据《毕节市教育局关于印发〈毕节市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三年攻坚行......

    云南省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云南省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2007-10-18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通知 云政发[2004]203号 各州、市、县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