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河南省科技厅厅长赵琛在2008年全省科技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河南省科技厅厅长赵琛在2008年全省科技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一、2007年全省科技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全省科技工作与时俱进、再创辉煌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地方党委、政府、各部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全省科技管理部门和广大科技工作者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科教兴豫、人才强省和自主创新跨越发展战略,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作为其重要体现之一,2007年我省有22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奖励,其中省农科院主持完成的“玉米新品种郑单958”和1个专用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平煤集团主持完成的“新型双流态微泡浮选机的研究开发”和王永民发明的“王码五笔字型”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郑州大学赵明嗥作为主要完成人之一完成的“压电材料的断裂”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还新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7项,这是我省获奖数量最多、质量最高的一年。闻此喜讯,徐光春书记专程发来贺信。省委、省政府召开了河南省荣获国家科技奖励成果汇报座谈会。省委书记徐光春、省长李成玉等省领导亲切接见了获奖代表,徐光春书记在听取我厅汇报和获奖代表发言后作了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近年来全省自主创新取得的优异成绩,高度赞扬了全省科技工作者在建设创新型河南、加快中原崛起中做出的巨大贡献。一年来,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工作:
(一)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突破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
整合资源,投入省科技资金1.14亿元,启动实施了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许继集团承担的省重大科技专项“特高压输变电装备关键技术”,中标世界首个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云广±800千伏和世界最大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向家坝-上海±800千伏的关键技术设备,合同总额20多亿元。许继集团和平高集团承担实施“特高压输变电装备关键技术”重大专项以来,两家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均已开发出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新产品,并中标国家重大电网工程关键技术设备近30亿元。根据国家规划,未来几年还有数百亿元的市场前景。洛阳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承担的“年产千吨级多晶硅生产线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在产业化核心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研制开发的“24对棒节能型多晶硅还原炉成套装置”,打破了国外公司长期的技术封锁和市场垄断,实现了多晶硅规模化生产,“十一五”期间即可形成近百亿元的生产能力,并可望带动形成规模达到300亿元的硅材料-光伏高新技术产业链。我省实施的“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河南课题”,15亩连片玉米超高产攻关平均亩产达到1064.78公斤,刷新夏玉米同面积世界最高产量纪录,并实现了50亩连片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平均亩产超吨半粮。“年产3000吨秸’秆纤维乙醇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示范”、“精密铜管四辊旋轧和四联拉装备及关键技术研究”等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通过重大专项的实施,突破了一部分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带动形成或扩大了新的优势产业,使我省在这些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
(二)加快企业创新能力建设,逐步确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启动实施了“企业创新能力培育科技工程”,以此为载体加强企业创新能力建设。依托利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新建72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中信重机组建了省矿物加工工艺及装备省级重点实验室。2007年新建的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数超过了“十五”建设的总和。研发中心的建设,有力地带动了企业研发投入和研发创新活动的增加。目前,我省企业的研发投入已占全社会投入的70%左右。会同省国资委、发改委、财政厅、总工会等开展了创新型企业培育工作,许继、宇通等8家企业进入国家级创新型企业行列,30家企业作为首批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给予重点支持。2007年,试点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达到450亿元,新产品贡献率平均达到35.4%,是全省大中型企业平均水平的6倍。在重点抓企业创新能力建设,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同时,注重抓产学研结合,在高校、科研院所的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建设,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技术市场发展等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展。(三)建立省部工作会商制度,共同推动创新型河南建设。
2007年年初,徐光春书记、李成玉省长和科技部徐冠华部长亲自参加,省政府与科技部在北京签订了《科学技术部、河南省人民政府工作会商制度议定书》,科技部承诺在共同推进河南省农业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等三个方面进行重点支持。一年来,省科技厅认真组织落实省部会商议定书中确定的重大科技项目。“速冻调理中式快餐食品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食品安全重大关键技术的研究与产业化示范”等项目列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纯低温余热发电装备关键技术研究”、“全断面掘进机关键技术”等项目列入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2007年,通过省部工作会商制度的实施,我省争取的国家科技经费大幅度增加,达到2.24亿元,相当于省本级科技三项费总量。
(四)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加强了对新形势下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战略研究。根据省政府的安排,在全省开展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全面深入调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思路和措施,在“全省加快企业战略重组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工作会议”上作了重点发言,得到了省政府主要领导IS志的充分肯定。2007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020亿元,同比增长25%。全省2个国家级和9个省级高新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680亿元,同比增长33%,实现工业增加值487亿元,同比增长34%。317家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10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727种产品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产品。
(五)推进省科研机构生产试验基地建设,引导和支持科研机构加快改革和发展的步伐。
为了解决改革后的科研机构发展科技产业中的困难和问题,经过调研,提出了建设省科研机构生产试验基地的方案,得到了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的重视和支持。经过一年的大量组织、协调工作,完成了生产试验基地首批500亩建设用地的征用和“三通一平”工作,与新乡市政府签订了《河南省科研机构生产试验基地建设协议书》,省科研生产试验基地建设工作进入实质性的建设阶段。为高层次、高起点建设生产试验基地,严把入驻项目的质量关口,按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备产业化条件、有较充分的资金储备和经营管理人才等标准,筛选出首批入驻的9个单位,并完成了规划设计、项目资金筹措等部分前期工作。
(六)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普及,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加强了农作物优良新品种的选育,新选育并通过省级审定的农作物新品种70个。启动实施了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工程,新乡七里营镇等7个乡(镇)、村进入国家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点,确定了嵩县白河乡等18个乡(镇)、村为首批省级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点。积极箍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优质高产郑麦9694中试与示范”等17预农业科技成果项目被列为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数量和资金额度均居全国前列。项城等7个县(市)被确楚.为“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试点县(市)。举办了以“携手共建创新型河南”为主题的科技活动周活动,共开展科技下乡活动970多次,直接受益群众490多万人。承办了由科技部、中宣部、共青团中央等九部委和豫、鄂、皖三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振兴老区、服务三农、科技列车大别山行”大型科普活动。组织实施了“科普及适用技术传播工程”和“星火先进适用技术培训工程”,培训农民60多万人次。
(七)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
首次评选了我省科技界最高奖-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省委、省政府召开了高规格的科技奖励大会,对首届获得者姜宏、许为钢实行了重奖,李成玉省长作了重要讲话,有力地激励了全省科技人员的创新创业精神。会同省委组织部、省财政厅等启动实施了创新型科技人才工程,评选了首批3名“中原学者”、7个杰出创新型团队和20名杰出人才、25名杰出青年给予重点支持。组织开展了中科院院士“科学与中国”巡讲活动,为全省各级领导干部和科技人员举办了科技形势和知识讲座。
(八)其他领域科技工作也取得明显成就。扩大科技对外开放。
与白俄罗斯合作建立了“中-白国际联合实验室”和“中-白道路建设科研中心”,与吉尔吉斯斯坦开展了奶牛品种改良、水产养殖等科技合作,河南超级小麦遗传育种国际合作研究试验站等进入国家首批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行列。郑州大学霍裕平院士成为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的首席科学家。强化社会发展领域的科技进步67加强了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河南)基地建设和创新药物的研制,进一步增强了我省医药产业发展的科技创新能力。实施了“畜禽及其制品安全生产的质量控制技术研究”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在双汇、大用等企业推广应用了一批畜禽加工的安全生产技术。会同省公安厅建设了l5个科技强警示范县。加强了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新建了河南省煤矿瓦斯与火灾防治等10个省级重点实验室,截止目前,我省省级重点实验室已达40个。发展壮大民营科技企业。新建了5家省级民营科技园区,长垣民营科技园区被批准为国家起重设备民营科技园区。全省民营科技企业总数达13800多家,年技工贸总收入近3000亿元,在中部六省排名第一。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启动了我省知识产权战略制定工作,重点抓了瑞贝卡等10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和巩义等6个知识产权优势区域,河南专利孵化转移中心成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007年全省专利申请量达到14916件,在2006年突破万件/年大关的基础上又增长29.3%,授权量达到6998件,位居中部六省第一位。地方科技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郑州市、洛阳市等7个省辖市进入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行列,巩义市、偃师市等54个县(市、区)进入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区)行列。
同志们,2003年以来我省科技工作取得了多项重大突破,成为了科技事业发展的最好历史时期之一。省委、省政府两次召开全省科学技术大会,颁布了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确立了建设?简新型河南的战略目标。自主创新能力得到较大提高。实施了一批重大科技专项,特高压输变电装备、多晶硅产业化、家禽新型疫苗研制等实现了重大技术突破。拥有国家级企业研发中心35家、省级483家,分别比2002年增加19家和330家。创新成果大量涌现。共取得省级以上奖励的科技成果1815项,国家级奖励成果72项,其中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4项,先后实现了农业和工业领域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新突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3项,实现了国家技术发明奖零的突破。年专利申请量突破万件大关。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加强。新当选“两院”院士4人,特别是省属单位自行培养中科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均实现了历史性突破。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日益凸显。小麦品种“郑麦9023”连续5年,玉米品种“郑单958”连续3年位居我国当前小麦、玉米推广面积第一位,五年来,全省共培育农作物新品种494个,其中国家审定新品种78个,为我省粮食产量超千亿斤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2003年以来,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实现年均增长23%,高于同期工业增长速度6个百分点,规模总量在中部六省跃居首位。取得这些成绩,标志着我省科技事业发展成功的迈上了新的台阶,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和科技部指导的结果,是各地、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的结果,是全省各级科技管理部门和广大科技工作者拼搏奉献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科技厅,向一贯关心支持科技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各有关部门、地方和行业的同志们,向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要清醒的看到,科技整体工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整体上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还不强,特别是绝大多数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薄弱;二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不高,规模不大;三是科技投入缺口较大,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系尚未完全建立,特别是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制约了我省创新能力提高;四是科技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科技领军人才及高水平的创新团队严重缺乏。对此,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并认真加以解决。
二、2008年全省科技工作安排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这是党中央首次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摆在了国家发展战略“核心”和“关键”的位置,并将其放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八个着力点之首。这是对科技工作的新定位、新要求、新部署,也是新时期、新阶段科技工作必须遵循的指导方针和行动指南。当前,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已经站在了新的起点上,踏上了向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跨越的新征程,迫切需要我们加快创新型河南建设的步伐,坚持不懈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符合河南实际的自主创新之路,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引擎。我们必须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坚定性,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河南摆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认真做好当前的各项科技工作,把自主创新浓墨重彩地写在中原崛起的旗帜上。2008年全省科技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省委八届五次全会、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认真落实省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穿到科技工作的各个方面,通过科技创新的新突破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加快建设创新型河南,为推动中原崛起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挥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全年的主要目标是:
——大力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新建30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培育15家创新型试点企业,5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和3个知识产权优势区域。新建3家省级民营科技园区。
——加快重点领域科技创新。新选育农作物新品种50个,新 开发高新技术产品200个,新取得国家和省级奖励的科技成果300 项,年专利申请量达到1 0000件。新建5家省级重点实验室。——增强科技进步与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全省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5%以上,全省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同比增长25%以上。
围绕以上目标,重点抓好六项工作:
(一)认真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
抓好“特高压输变电装备关键技术”等现有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新启动实施“高效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产业化技术研发”、“6米以上大采高高可靠性液压支架及电液控制系统研制”、“治疗性乙肝疫苗研究与开发”、“大型高效节能活性石灰成套技术及关键装备推广应用”、“优质高产棉花新品种培育与示范”、“钠盐法生产高纯度L一乳酸关键技术”等6项重大科技专项,尽快取得更多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成果,并实现产业化。同时,认真组织筛选新的有重要意义和良好前景的重大专项及时予以支持。
(二)全面实施五项重大科技工程。
加强集成,整合资源,抓好“企业创新能力培育”、“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节能减排”、“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等 5项重大科技工程的实施。
1.实施企业创新能力培育科技工程,着力提升我省企业的创新能力。以省百户重点企业、高成长型高新技术企业及其他优势领域的骨干企业为重点,加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速度,同时力争在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上取得新突破。大力推进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通过政策措施和各类科技项目集成支持,支持创新型试点企业建立完善有利于自主创新的内部运行机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新产品、新工艺、新装备,培育成为我省乃至全国具有示范性的创新型企业,带动更多企业走创新主导型发展道路。2.实施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工程,着力提高科技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支撑能力。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点的指导支持,推广应用一批和新农村建设关联度高、对农民增收致富带动能力强的农业科技成果和先进适用技术,培育壮大一批特色支柱产业与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和扶持一批不同类型的农村科技服务组织,培训一批农村实用技术人才,为全省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地科技支撑。3.实施节能减排科技工程,着力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
以依靠科技创新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促进节能减排为主题,围绕火电、建材、有色、钢铁等高耗能、高排放重点行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的节能减排科技需求,集成各类科技资源,加强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重点研发和推广应用一批节能减排关键共性技术,为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提供科技支撑。4.实施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工程,着力加强领军人物、创新团队和人才梯队建设。依托重点学科、科研基地、重大科研
和工程项目,重点支持 “中原学者”、科技创新团队和各类高层
次科技人才围绕我省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中的重大关键技术开展研究,加快我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人才梯队、团队的培养。
5.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工程,着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凝练筛选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能起到支撑带动作用的重大、关键、共性技术成果,组织实施转化和产业化,培育形成新的支柱产业。加快科技成栗转化示范基地的建设,带动形成一批特色突出、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加快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等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带动形成门类齐全、功能完善、有利于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
(三)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抓住国家新出台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重要契机,进一步优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环境,引导和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做大做强。以生物技术、新材料、电子信息和先进制造技术等领域为重点,加快骨干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加强特色产业基地建设,着力打造硅材料-光伏等高新技术产业链,力争在生物医药、生物能源、生物制造等领域实现技术突破,带动生物产业快速发展。推动高新区实施“二次创业”。支持郑州、洛阳国家高新区争创国家创新型园区,着力培育郑州-洛阳和安阳-漯河两个高新技术产业带和郑州、洛阳、新乡、许昌、安阳和鹤壁等六个聚集效应明显、特色突出的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积极拓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融资渠道,加快推进郑州、洛阳国家高新区设立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代办股份转让系统的工作,认真筛选一批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进入创业板上市后备企业名单,积极研究利用创业板开通机遇发展创业风险投资的措施和思路。
(四)推动省科研机构生产试验基地建设。坚持高起点、高水平规划和建设,集约利用土地,采取“政府扶持引导、单位投入为主、社会各方参与”的方式,全面启动一期入驻单位的建设工作。2008年首批9个入驻单位要开工建设,年底之前争取两个项目建成投产,尽快将省科研机构生产试验基地建设成为我省科技产业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进一步加强与省直有关部门、新乡市的协调,做好基地建设用地指标争取、第二批入驻项目筛选等有关工作,保障基地建设顺利进行。
(五)启动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以激励自主创新、保护创新成果、优化创新环境为重点,加紧制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管理与保护工作。实施知识产权优势培育工程,重点培育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和知识产权优势区域,引导和支持省百户重点企业和50户高成长性企业及有条件的县(市)在关键技术领域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加快发展知识产权经济支撑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和完善专利信息平台、专利技术转移孵化平台、专利技术展示交易平台、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等服务机构。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旨在保护知识产权的“雷雨”行动和打击专利诈骗的“天网”行动,集中查办督办一批侵犯知识产权的大案要案。
(六)加强其他重点领域的工作。
1、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加大主要农作物和优良畜禽新品种的选育、繁育和推广力度。实施好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二期,开展小麦、夏玉米超高产关键技术的研究和技术集成,力争实现小麦和夏玉米的优质高产。加强国家和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园区在应用推广农业新技术方面的示范作用,推进植物组培:等二批农业科技成果的研究与开发。抓好科普及适用技术传播和星火科技培训。
2、强化社会领域科技进步。围绕资源环境、医药健康、公共安全和城镇发展领域的重大科技问题,全面推进社会发展科技工作,重点抓好‘‘中药产业区域发展及特色产品开发研究”、“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综合示范”等国家和省重大科技项目的实施,研
究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抓好5个国家级和9个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以解决区域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突出问题为重点,推广应用一批先进适用技术,为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科技支撑和试验示范。
3、提高科技对外开放水平。加强我省与欧盟、美国、独联体、韩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科技合作与交流,着力抓好两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建设,组织实施一批重点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尽快取得关键技术的突破和加快推广应用的步伐。加快建设河南省(吉尔吉斯)农业科技园,推动我省农作物良种、栽培技术和小型农机等优势技术和产品的输出。
4、加强基础和前沿技术研究。突出我省优势,重点围绕农业生物遗传改良、生物资源的挖掘整理、人类健康与疾病、能源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组织实施基础研究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和加强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在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建设上取得重大突破。
三、创新思路,求真务实,不断开创科技工作的新局面
200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是实施“十一五”计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做好2008年的工作尤为重要。在省委八届五次全会和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上,省委及新一届省政府对各项工作都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目前全省各部门都在积极工作、奋力争先。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全省科技管理部门和科技工作者一定要抢抓机遇,开拓创新,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七大的战略部署上来,把工作重心和精力放在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上来,努力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河南,实现中原崛起的实践中做出新的贡献。
(一)加强学习,创新思路。
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时期的需要,加强对经济、科技、管理等知识的学习和更新,科学分析判断形势,研究重大问题,进一步增强工作的前瞻性、预见性和主动性。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新事物、新情况层出不穷,科技工作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认真学习国家的大政方针,研究破解科技发展中遇到的新的困难和问题。今年,国家新修订的科学技术进步法和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细则将为科技事业的发展特别是企业的技术创新、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法制环境,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要结合工作实际,认真学习,准确把握主要内容,及早研究提出有关办法和举措,抓好这个机遇,创新工作思路,提高决策水平和工作水平。
(二)突出重点,全面推进。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进一步凝练和突出科技工作的重点,集中力量破解难题、突破瓶颈,带动整体工作全面发展。从河南科技发展的基础和资源依托来看,要实现科技的跨越发展,就必须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性进展,进而引导和带动全社会自主创新和经济社会跨越发展。今年,省科技厅将突出抓好重大专项和五大科技工程的实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等重点工作,以此为抓手推动整体工作的开展。各地、各单位也要结合实际,理清本地、本单位科技发展中的重点,以点带面,推动整体工作协调发展、全面推进。
(三)强化协作,形成合力。
要加强与地方、有关部门和行业的联动,产、学、研之间的结合,发挥各方面的优势,凝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共同推动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重大科技专项和重大科技工程的实施,省、市、县三级都要共同支持,形成合力。各级科技管理部门要积极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今年,省科技厅将进一步加强与科技部的联系,争取以第二次省部科技工作会商为契机,再实施一批省部会商重大科技项目。同时,将研究如何进一步加强地方科技工作。
(四)深化改革,功口强管理。
要以改革为动力,不断创新工作的手段和方法,务求各项工作取得新的突破。今年将进一步深化科技计划管理改革,推进科学技术评价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科技信用管理,建立和完善科技计划管理信息平台,加强对重大科技项目的绩效考核和过程管理。完善“网络化配置科技资源”的新方法,力争从根本上解决新的重点工作与旧的计划体系不相协调的问题,真正实现项目、基地、人才的统筹。继续推进科技计划项目招投标工作,继续探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基地面向社会公开招标的新机制。继续探索做好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科技文献和自然种质资源等科技资源的共享共用。
(五)改进作风,狠抓落实。
要进一步转变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为高质量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作风保障。要进一步转变职能,强化宏观管理和公共服务,真正把科技管理职能转到为科技创新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上来。要坚持依法行政,严格依法办事,认真推行政务公开和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和规范。要进一步加强科技管理部门队伍建设,深入开展文明单位创建、学习型和节约型机关建设等活动,抓好党风廉政和政风行风建设,牢固树立为民、务实、进取、清廉的良好形象。
同志们,十七大的胜利召开为科技工作带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解放思想,振奋精神,抢抓机遇,扎实工作,为建设创新型河南、奋力实现中原崛起而努力奋斗。
第二篇:### 林业厅厅长 在河南省林业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1
创机遇 抓先机 强力推进河南林业信息化
--在河南省林业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河南省林业厅副厅长 刘有富
(2011年5月20日)
5月9日,国家林业局在沈阳召开了第二届全国林业信息化工作会议。会议认真总结了“十一五”全国林业信息化工作,全面展示了林业信息化建设新成果,科学分析林业信息化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安排部署了“十二五”及2011年林业信息化工作。会上我省荣获了全国林业信息化示范省及全国林业信息化发展水平十佳单位二项称号,这是我省林业信息化建设在全国取得的殊荣,是国家林业局对我们工作的鼓励和鞭策。今天,我们召开全省各县市区局参加的林业信息化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国林业信息化会议精神,回顾总结十一五我省林业信息化工作,分析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研究部署下阶段信息化工作任务。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对河南林业信息化再认识
回顾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先后出现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阶段,目前正向着生态文明迈进,也先后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三次重大的技术革命。以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为核心,以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为特征的信息革命,产生的巨大生产力远远超越了工业革命,成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技术力量,谁抓着了先机谁就抢占了制高点。信息化是现代林业大厦的三大支柱之一,其重要性怎么提都不为过。大力推进信息化是林业管理方式的一场革命,不久的将来信息化必将像水、空气、食物一样成为人们的必需品。
“十一五”以来,厅党组对林业信息化工作高度重视,深入贯彻国家林业局“加快林业信息化,带动林业现代化”的决策部署,认真按照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科学发展的总体要求,全力推进林业信息化建设。林业信息化呈现出持续快速发展、全面健康推进的良好态势,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一)科学谋划了河南林业信息化发展蓝图。按照《全国林业信息化建设纲要》的有关要求,通过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前期调研、方案评审、修改完善,形成了《河南林业信息化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及一期建设方案,为河南林业信息化长远发展和近期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初步建成了河南林业信息高速公路主干网。截至目前,专网网络已覆盖至18个省辖市和124个县(市、区)林业局。联通了省、市、县三级林业部门和厅直属单位,建成了集传输文字、视频、语音等各类信息数据的高标准信息高速公路,规模之大,位居省直部门前列。
(三)着力打造了河南林业统一的对外服务窗口。河南省林业厅网站进行了多次大规模改版,并于2010年建成了以省厅主站为龙头,各省辖市林业局、厅直各单位共31个子站为主体,分级管理,上下联动,与林业系统现行业务垂直管理体系相应的网站群。目前信息量达到4万余条,平均日访问量达到3000次。在省直机关门户网站绩效评估中多次名列前茅。2006年至今连续五年入选全国农业网站百强榜。2009年被评为全国林业系统十大优秀网站。
2010年在全国林业系统网站评估中列前十名,同年获中央有关部委颁发的“中国政府网站优秀奖”。
(四)切实提高了行政效能。林业视频会议系统和电子公文传输系统运行稳定,可以随时召开省、市、县三级视频会议、传输电子公文信息,并与国家林业局专网对接,实现国家局会议的市、县级同步转播。OA协同办公系统完成升级改造。
(五)开发完成了森林资源数据库管理平台。已开发完成的全省森林资源数据库系统始终按照《全国林业信息化建设纲要》、《全国林业信息化技术指南》进行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可方便实现与国家森林资源监管系统的数据共享。能够实现全省林业资源不同级别、不同部门、不同地区的数据“一张图”的管理。具备二、三维林业资源数据发布功能。系统采用高可靠的安全性控制,在采用所有应用系统单点登陆同时,通过一段记录用户真实数字身份信息的证书,实现身份验证、信息加密、数字签名及防抵赖性等功能,这在全国各省当中是唯一的。
(六)逐步建成了林业信息化良好的运行机制。数据管理中心牵头邀请省信息办、省政府电子政务办公室、省信息中心、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以及林业系统内部森林资源监测、林业和信息化工程、森林资源经营和管理、遥感、地理信息、数据库、网络等方面的专家组成系统建设专家咨询组,为系统建设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信息化规章制度逐步健全,出台了《机房管理制度》、《机房值班制度》、《河南林业信息网信息发布管理制度》、《河南省林业信息化建设项目管理办法》、《河南省林业信息化建设规范》、《河南省林业厅信息化建设项目验收办法》、《河南林业视频会议系统管理办法》、《河南林业综合办公电子传输系统管理办法》、《河南省林业厅电子公文收发管理制度》等相关制度20余项。
总的来看,“十一五”时期河南林业信息化建设取得了突出成绩,实现了大步跨越,有效提升了全省林业系统行政效能,为科学实施森林资源管理、经营、分析、监督、保护提供了有利条件,促进了河南生态省建设工作。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各级林业部门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体信息化工作人员不懈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林业厅党组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林业信息化建设事业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对河南林业信息化再思考
虽然林业信息化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不少突出问题:一是认识不到位,领导重视不够。一些单位对林业信息化工作认识不足、观念落后,缺乏以林业信息化带动林业现代化的全局意识和创新意识,对林业信息化工作不管不问,对信息化技术不学不用,思想上重视不够,工作上力度不大,导致目前仍然存在管理机构不健全、技术队伍不完善、运行机制不顺畅、工作进展不迅速等问题。
二是工作不到位,具体落实不够。对于省厅统一部署的工作任务,个别市县没落实。资源数据库建设,是省厅统一安排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信息化的基础,所需费用省市县三级分担,资金来源是2006年省厅拨付及要求配套的资金,建成之后省市县三级共同使用,将给我们的工作带来极大方便。这项工作是其他业务应用的基础,各数据库都要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叠加,全省必须一盘棋,缺失哪个市县就行不成一张网。个别市县至今资金没落实到位,影响了整体工作。
三是整体考虑不到位,统一00不够。个别单位信息化建设缺乏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平台,谁想抓谁就抓,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一些领域重复建设突出,一些领域又严重缺位,这些单位自成体系,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大量的信息不能共享,造成林业信息资源效益低下和严重浪费。
四是自己投入不到位,基础设施不够。信息化建设更新换代较快,资金需求较大。长期以来,林业信息化投入渠道单一,投入资金不多,信息化基本建设和运行维护都存在很大缺口。
五是注重防范不到位,网络安全不够。网络安全防范能力弱,不少单位没有防范设备和防范措施,存在着被攻击、失泄密等诸多隐患,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尽快加以解决。六是强化利用不到位,效率提高不够。有些地市视频会议系统没使用过,公文传输还是以纸质为主,浪费了资源,降低了效率。厅办公自动化系统也未用起来。
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我省的林业信息化水平比较辽宁、湖南、福建等先进省份还有一定差距,这次全国林业信息化工作会议的召开对我们是一次难得的机遇,我厅先后召开厅长办公会、厅务会议、厅党组中心学习组等高规格的会议,王照平厅长多次强调,信息化的发展已到了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重要关口,必须敢与高个比肩、与胖子角力,敢于亮剑、迎难而上的时期,我们一定要努力工作,提高信息化水平。要达到厅党组的要求,需要我们认真算好“五笔帐”。
一是算好人民肯否帐。信息化建设成败的关键看人民欢不欢迎、喜不喜欢。我们的信息化建设要本着以人为本、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念,注重实效,脱离了这个主旨,广大群众享受不到林业信息化的便捷,信息化就成了空架子,华而不实。要切实从方便群众出发,本着方便实用的原则,科学谋划好信息化建设的蓝图。
二是算好工作先后账。信息化手段先用先得益,后用后得益,谁走在前列谁就抓着了林业发展的先机,抢占了抽调点,信息化手段不是你想用不想用的问题,是时代的发展逼着你必须使用。各单位要认真审视自身的信息化现状,比照先进省份找自身不足,认清我们的信息化工作先进还是落后,优势在哪里,差距有多大,这样才能弥补缺点,迎头赶上。
三是算好系统统分帐。全省的林业信息化建设是一盘棋,面对各个部门不同的业务需求,充分发挥信息化资源共享的优势,坚决避免重复建设和浪费。要理清哪些需要统一建设,哪些需要各自分散实施,在统一的基础信息数据库平台上开展各个业务信息资源建设,最大限度发挥电子政务综合效益。统一不是替代,各地各部门在统一的基础上,要抓好本地本部门信息化软硬件建设,找到适合本地本业务部门发展的突出点,在保证互通互联的前提下,超前发展,干出特色。
四是算好经济盈亏帐。信息化建设资金需求大,投入高,但是我们更要看到投入使用后的长远效益,政务公开、网上办证、视频会议、电子公文、应急指挥及各个林业业务管理系统投入运行后,大家足不出户即可查阅信息、办理业务、召集会议、公文运转,所节约的资金和时间大于投入,获得盈利。辽宁林业系统省、市、县三级网上协同办公、行政审批、资源管理等,每年可节约支出8700万元,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相反,建设滞后、不建或系统建成后长期闲置不用,给国家财产造成巨大浪费就是亏损,不利于实现为林农服务,人家能让林农足不出户便知天下林情,足不出乡就可盖章办事,坐在电脑旁鼠标点击代替“车轮滚滚现场目击,咱们还能浪费人力物力,因循守旧吗?
五是算好士气涨落账。信息化是当今社会发展潮流,迅猛发展的信息技术,已经并将更为深刻地影响人类社会,更为剧烈地改变整个世界。林业信息化建设士气的高涨和低落,关系到河南林业发展是否能科学快捷,关系河南林业的整体形象,我们必须积极顺应时代潮流,切实抓住历史机遇,有力推进我省林业信息化的发展,改变过去林业落后保守的管理模式。
三、对河南林业信息化再给力
“十二五”时期全国林业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完善国家级林业信息化基础平台,80%的省级林业部门建成信息化基础平台,80%的省级单位建成国家、省、市、县四级上下互联互通的林业电子政务传输网络;完善信息技术在林业核心业务中的应用,核心业务信息化覆盖率达到80%以上,省级以上林业部门无纸化办公率达到80%,在线处理行政许可项目达到80%以上;建成全国林业信息资源目录与交换体系、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健全林业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实现林业信息化与林业业务的全面融合,力争让林业建设的每个层面、每个阶段、每个环节都置于现代信息手段的有效监控之下,基本实现林业业务网上办理,为全面实现林业信息化奠定坚实基础。
作为全国林业信息化示范省,我们不但要达到这个目标,更要走在全国林业行业前列,切实起到示范作用,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对河南林业信息化工作要再给力。
(一)基本原则上再“给力”。
一是坚持统一规划。林业信息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立足全局,通盘考虑,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建设一个成功一个,切实发挥应有作用。
二是坚持统一标准。统一标准是林业信息化实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根本前提。标准不统一,必然形成“信息孤岛”,造成林业信息的破碎化。必须统一建设标准,统一数据采集规范,统一交换模式,为实现基础平台、应用系统的互联互通奠定基础。
三是坚持统一制式。林业应用软件系统,必须最大限度地统一研究开发,统一升级完善,做到上下统一,有效对接,避免同一业务用多种制式、互不兼容的软件来支撑。
四是坚持统一平台。建立统一平台是实现业务融合、资源共享、协调同步的重要基础。必须统一设计模式,统一权限管理,统一建设平台。只有在统一平台上,才能形成一个完善、规范、可控、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
五是坚持统一管理。统一管理是提高效率、规范操作的重要要求。林业信息化建设要做到统一项目管理,统一数据管理,最终实现数据的快速交换、高效传递,真正实现互联互通、信息资源共享,减少管理和运维成本,提高信息化建设成效。
(二)整合升级上再“给力”。
一要抓好门户网站整合升级。网站是展示我厅形象的窗口,针对目前存在的在线互动、视频交流、林农服务、网上审批等部分功能的缺失,要下大力气升级整合,扩大信息服务,推进在线办事,加强互动交流,保障网站内容,提升网站政务办理和社会服务功能,形成“一站式”林业应用和信息服务窗口,以统一的形象对社会公众服务,建设内容丰富、服务便民、国内一流的林业政府门户网站。
二要推进内网协同办公系统建设。建立内网统一门户管理和信息服务,推进政务协同,尽快建设一套完整的、功能强大的林业综合办公系统,实现行业内各部门间信息互通、资源共享。
三要抓好基础数据库的搭建。要在9月底要完成现有主要数据库的整合工作,实现信息共享。各地各单位要积极主动加强沟通和配合,要有大局意识,打破资源分散、封闭和垄断状况,做好数据库的相关整合工作。要及时更新数据,加强管理,优化信息资源配置,提高资源效益。特别是资源数据库建设,是全局性工作,不能因某个县影响全省大局,各省辖市要督促各县克服困难,走好这关键的第一步。
四要加快各业务系统建设,重点实施我省示范主题项目建设。数据中心根据前期调研,结合各单位具体需求,尽快制定出详细的示范省建设方案,在全面加快各业务系统建设的基础上,重点实施基于空间数据分析技术的营造林管理系统和林业综合执法管理平台系统建设,各单位要及时提出本部门的业务需求,争取在一年内完成我省示范主题项目建设。
(三)教育培训上再“给力”。
信息化建设的成效最终体现在应用上,如果用不好、不会用,信息化建设的水平再高、设施再好,都等于没用,只会给国家财力增添负担,造成浪费。要高度重视,下大力气强化培训,提高务林人的信息化应用水平,既要将其作为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抓紧抓好,又要将其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摆上重要位置。一要抓紧开展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培训。要对所有的林业系统单位人员进行信息化相关知识、使用知识的培训,通过培训掌握计算机操作应用技术,特别要注重使计算机知识与林业相关知识结合起来,每个工作人员的信息化水平高了,整个林业系统的水平才能高起来。二要抓紧开展信息化从业人员培训。从业人员的水平应走在前面,多学一些,多做一些,多思考一些,要通过操作、书本学习、外训等方式提高水平;还要注重学习其他系统单位,用他山之石,来攻己之玉。三要抓紧开展林农信息化应用技能培训。林农是我们的基础,是实践的基础、应用的基础,是我们服务的对象,他们有所求、所需,我们要有所应、所供,各县(市区)林业局要努力把这项工作做好!
(四)队伍保障上再“给力”。
一是强化机构,健全队伍。各地各单位要加强林业信息化管理机构的组建,切实承担起林业信息化的具体职责。完善各级林业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咨询机构,切实把林业信息化作为“一把手”工程,要加大与当地编办的沟通协调力度,争取尽早组建信息化管理机构,要求所辖县确定专人负责。
二是加大投资,做好资金保障。林业信息化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必须建立长效的经费投入和使用机制,加大投资力度,确保信息化建设所需。各级林业部门要主动协调,形成长期稳定的投资渠道,实行统一管理,统筹安排,专款专用,确保资金落到实处。同时要广开资金渠道,积极通过自筹资金,鼓励林业科研教育部门、企事业单位积极申请课题和项目,扩大建设经费来源,加快推进信息化工作。
信息化看似遥远,其实离我们很近,应用就在眼前,国家局被确立为全国物联网六个示范部委之一,物联网、云计算技术转眼来到我们眼前。看似很近却又很遥远,信息化技术前景非常广阔,发展之迅猛令人目不暇接。我省的林业信息化工作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宝贵机遇,要以这次全国林业信息化工作会议为一个新的起点,抓着机遇,抢占先机,加大力度,强化措施,努力工作,开拓创新,在全国真正起到示范作用。加快林业信息化,带动林业现代化,为建设中原经济区提供生态支撑。
第三篇:在全国科技厅长会议上的讲话
党的xx大以来,我国各项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科技事业蓬勃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对科技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科技界的同志们团结奋斗,勇于创新,锐意进取,我国科技事业进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
一、过去五年我国科技成就巨大,科技工作站在新的起点上,处在重要跃升期
党的xx大以来,我国各项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科技事业蓬勃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对科技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科技界的同志们团结奋斗,勇于创新,锐意进取,我国科技事业进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
(一)我国科技工作进入了以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特征的新时期。XX年初,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新世纪第一次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XX—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确定了“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指导方针,作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部署了16个重大专项和一系列重点任务,提出了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等重大政策措施,制定了60条配套政策,绘就了未来15年我国科技发展的宏伟蓝图。全国科技大会以后,各部门和地方认真贯彻落实大会精神,纷纷采取有力措施,抓紧研究制定各自的科技发展规划,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出台支持自主创新的政策措施,全国上下形成了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热潮,我国科技发展正在进入一个重要的跃升期。
(二)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实力大幅提升,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进一步凸显。XX年全社会研究开发支出总额达3003.1亿元,是XX年的2.3倍,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07%提高到1.42%;研究开发人员总量达150万人年,居世界第2位;自主知识产权的数量迅速增长,发明专利申请量12.2万件,是XX年的3.1倍,从世界排名第13位上升到第4位。
以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为代表的一大批重大科技成就,标志着我国在一些重要技术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已跻身世界先进水平;我国在微电子、通讯、重大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领域取得重要突破,带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攻克了一批长期制约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支撑了等重大工程建设;攻克了超级杂交稻、转基因抗虫棉等一系列重大技术,科技进步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显著提高;重大传染病防控、创新药物研制等取得进展;石油勘探、大型水电、核电、新能源开发等能源领域的技术进步,为保障能源供应、调整能源结构提供了支撑;污染治理、生态修复、气象、地震等领域的技术进步,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了贡献。XX年全国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4.2万亿元,占我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13.27%。
(三)激励创新的政策和法律环境建设取得突破。《科技进步法》修订工作顺利完成,《规划纲要》主要精神和配套政策的主要内容已经上升为法律,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配套政策实施细则制订工作基本完成,已出台政策细则66个,包括财税、金融、政府采购、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创造和保护知识产权以及人才队伍建设等配套政策,政策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激励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基本形成。
(四)科技体制改革和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比例不断提高,已达69%%,大中型企业的发明专利数量XX年比XX年增长4倍,涌现出一大批创新型企业。依托国家“xxx”科技计划重大项目,围绕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行业竞争力,开展了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试点工作,促进了产学研的结合。依托转制院所和企业建设了3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充分发挥其在自主创新和行业科技进步中的引领作用。一批大学和重点学科实力显著提升,科研院所技术创新的骨干作用进一步发挥,应用开发类科研院所转制后高技术产业规模成倍增长,面向市场的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公益类科研院所分类改革顺利推进,服务于公益事业的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进展顺利,整体创新能力得到提升。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积极推进。
(五)基础能力建设全面推进。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实验室工作,对自主创新研究等给予高强度持续稳定支持。推进了海洋、航空等领域10个国家实验室建设,新建了2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14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全国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已经开通,实现了大型仪器的远程共享;科学数据共享中心的数据量达到20tb以上。
(六)国际科技合作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拓展。目前,我国已与152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与96个国家签订了100多项政府间科技合作协议和1000多项部门间科技合作协议。在iter(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等国际大科技计划中,我国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五年来,科技工作坚定不移地执行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决策,做到了“四个坚持”。一是坚持自主创新,把自主创新作为战略基点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二是坚持把解决发展中的重大瓶颈问题作为科技工作的优先任务,着力提升科技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三是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激发科技人员的创造活力,为创新人才的成长和科学合理使用营造良好的环境;四是坚持体制机制创新,把体制改革作为科技发展的根本动力,充分调动部门、地方及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
二、认真学习贯彻xx大精神,全面实施《规划纲要》,努力开创科技工作新局面
党的xx大把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摆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中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作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首要任务,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对科技工作提出了新目标、新要求。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xx大精神,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全力实施好《规划纲要》,努力开创科技工作新局面。2 3 下一页
党的xx大以来,我国各项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科技事业蓬勃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对科技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科技界的同志们团结奋斗,勇于创新,锐意进取,我国科技事业进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
(一)加快组织实施科技重大专项,带动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国力的新跃升。组织实施科技重大专项是全面落实《规划纲要》的重中之重。要通过重大专项的实施,攻克一批具有全局性、带动性的关键共性技术,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产业群,抢占未来竞争的制高点,带动整体自主创新能力和国家竞争力的跃升,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发展。今年要力争实现16个重大专项的启动实施。各地、各部门要加强科技重大专项与国家、部门和地方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规划、重大工程建设结合,不断创新管理方式和组织模式,精心组织,周密部署,调动人力、资金等各方面资源,共同推动科技重大专项的顺利实施。
(二)攻克重大关键技术,为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新支撑。一是努力攻克能源、资源、环境保护领域的重大科技问题,为解决国民经济重大瓶颈问题提供科技支撑。二是抓好节能减排、气候变化、支撑奥运等重点科技工作,重点加强高耗能、高污染工业行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及主要污染物控制与治理集成技术开发及综合示范。三是要力争在信息、生物、先进制造、新材料、现代交通、新能源和航空航天等重点领域掌握更多核心技术,努力造就一批充满活力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产业群。四要整合优势资源,着力突破制约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共性技术和核心关键技术。
(三)大力加强农村科技工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新贡献。一要围绕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大力推进农业重大关键技术研究和集成创新,加强农业高技术研究。二要加快农村民生科技进步,为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提供科技支撑。三要加强体制和机制创新,推广新型农村科技服务模式,建立健全多元化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四要加快农村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和实用科技人才培养,加强农业科技园区、星火产业带的建设与管理,建设一批农村科技转移扩散基地。
(四)把科技惠民作为科技工作的重要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上要有新作为。一要围绕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加强医药卫生的科技创新,加强新药创制,促进疾病防控体系建设;二要围绕全面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加快建立食品安全、生产安全、交通安全、防灾减灾等公共安全技术支撑体系;三要围绕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加强科普工作,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
(五)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在建立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上要有新突破。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要在创新产学研结合机制上下工夫,完善相关的利益分享、风险共担、人员流动等政策措施,引导和支持人才、技术、资本、信息、服务和管理等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要通过探索创新产学研结合的新模式,建立健全多种模式的企业研发机构,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搭建公共技术创新平台等,完善技术创新链条,扎实推进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六)加强基础研究和创新基础能力建设,促进我国科技自身发展能力跃上新台阶。要遵循科技发展规律,着眼长远发展,注重和提高科技自身的持续创新能力。要始终重视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统筹兼顾国家目标导向的研究和自由探索的研究,在信息、生命、纳米等科学前沿领域给予稳定持续支持,力争取得一批有重大突破的科研成果,切实增强原始性创新能力,提高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要优化整体布局,以科技资源共享为核心,以机制创新为重点,加大国家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研究实验基地以及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支持力度,努力形成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创新研究基地和开放共享的公共科技服务平台,为重大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坚实的条件基础。
(七)多元化增加科技投入,开辟金融资本支持自主创新的新渠道。加大财政科技投入的力度,重点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研究和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研究等,引导企业和社会资金向自主创新集聚。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机制,综合运用财政拨款、基金、贴息、担保等多种方式吸引社会资金,建立和完善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加快建立有利于自主创新的融资体系,及早建立创业板市场、健全担保机构、产权交易机构、创业投资等,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三、振奋精神,扎实工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更大贡献
一要牢牢抓住历史机遇。党中央、国务院对科技工作高度重视,寄予殷切期望,全国上下关注创新、支持创新和参与创新的热潮空前高涨,为推动自主创新创造了极为有利的国内环境。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为推进科技创新提供了雄厚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保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世界新科技革命蓬勃发展和经济科技全球化不断深化,为我们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资源、实现跨越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会。科技的大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全力推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事业。
二要统筹配置科技资源。进一步推动科技体制改革,着力解决好重复建设、条块分割等问题,促进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要加强人才、基地、项目的统筹协调,形成科学合理的科研布局。健全科技工作的协同机制,加强部门之间、中央和地方之间、军民之间的统筹协调,实现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
党的xx大以来,我国各项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科技事业蓬勃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对科技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科技界的同志们团结奋斗,勇于创新,锐意进取,我国科技事业进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三要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要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把培养人才、吸引人才和用好人才作为科技工作的根本任务。要进一步优化科技人才成长和发展环境,使更多的优秀科技人才脱颖而出,造就一批高层次的领军人才和科研团队。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吸引海外优秀人才。要大力推进创新文化建设,大力弘扬热爱祖国、诚实守信、勇于创新、敢于奉献的良好风尚,倡导求真务实、科学民主的学术风气,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形成激励创新的社会氛围,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
四要着力完善政策环境。要切实落实推进自主创新的各项政策,促进政策效应的充分发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配套政策实施细则制订工作已经基本完成。这些新政策法规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心和信心,凝聚了二十多个政府部门几年来大力协同、辛勤工作的心血。要把宣传好、落实好这些政策法规作为一项重大任务来抓。开展政策落实的辅导培训,让广大科技工作者了解和掌握国家有关政策,充分享受到政策的实惠。要及时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政策,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五要加强科技工作领导。地方各级政府领导要更加重视科技工作,形成推动地方科技事业的新思路、新举措。地方科技管理部门要当好参谋助手,紧紧围绕本地区党委和政府工作的中心任务,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开展科技工作。各有关部门要结合行业的需求,加强科技工作。要使自主创新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事业,形成全社会万马奔腾的科技工作大格局。
第四篇:在全县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会议,主要是总结去年科技工作,研究部署今年科技工作任务。动员各乡镇、企业、部门进一步认清形势,统一思想,振奋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科技事业,为实现县十四届人代会第三次会议上确定的目标任务,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推动全县经济和各项事业稳定、健康、快速的发展。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关于2004年全县科技工作基本情况
过去的一年,全县科技战线上的广大职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省市科技大会精神,围绕中心,强化服务,奋力拼搏,扎实工作,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年争取上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7项,争取无偿资金70万元,获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4项;新建民办科研机构3家,审批技术贸易机构6家;申请专利14项,授权8项。组织实施了农村科技信息村村通工程、2万亩食用菌建设工程,启动了科技特派员工程。组织承办了全市高新技术工作调度会。在去年底召开的全市科技大会上,我县有2个单位、2名同志分别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全市科教兴市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县科技局还被省表彰为全省科技系统先进集体。
(一)高新技术产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一年来,我们坚持把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工作重点,从做大做强我县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入手,加强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和高新技术项目的产业化开发,高新技术产业取得新进展。一是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年内新增凯利摩擦材料、舜天化工2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全县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9家。二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纳入高新技术产业调度的企业达到7家,全县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完成6.19亿元,同比增长30.6%,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3.2 %。三是高新技术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全县9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中,实现产值过亿元的有山大华特、澳柯玛新能源电动车、沂蒙轴承3家企业。全县高新技术企业完成产值8.04亿元,同比增长26.7%,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0.14%。完成利税6303万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税的比重为32.9%。全县十大利税企业中,有##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五是取得了一些高新技术成果。全年鉴定科技计划项目12项。其中有5项通过了省级鉴定。
(二)科技宏观管理开创新局面。一是组织召开了全县科技工作会议,传达了省、市高新技术工作会议精神,表彰了全县科技、科普工作先进乡镇和县科技进步奖,进一步调动了全县上下抓科技工作的自觉性和开展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二是制定出台了有关科技政策文件。县委、县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高新技术发展的实施意见》、《##县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县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大力发展科技事业的政策氛围更加浓厚。三是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上了新台阶。编制下达了县科技发展计划项目17项。组织参加全市重大科技计划课题竞标,有2个项目中标,列入市科技发展计划。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计划项目立项,申报省市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9个,有7项列入省市各类科技计划。五是加强了专利项目的组织实施与转化。5月份组织企业参加了第二届中国国际专利与名牌博览会,我县“##烧鸡”和“热磁保健枕”两项具有自主产权的产品获金奖。
(三)科技交流与合作开辟了新途径。以组织企业参加各类科技合作交流会等形式,帮助企业搞好合作对接,加快新产品开发力度。一是组织企业参加了首届“##市科技合作项目洽谈会”。签订科技合作项目十余项。促成了舜天化工与中国科技大学,金城电子与华中科技大学等校企的科技合作。二是广泛开展与高等院校的面对面合作与交流。县政府与山东理工大学签订科技合作意向,组织部分企业与山东理工大学进行项目合作。进一步加强了我县企业与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的联系与合作,加快了企业开发新产品的速度。全年仅高新技术企业开发新产品80余项。
(四)重点组织实施的三个工程进展顺利。一是稳步实施了农村科技信息“村村通”工程。在湖头镇进行了试点工作,目前已安装信息机71台,工程扩展到7个乡镇的66个村。为推动农村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农村科技信息服务体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去年11月4日,市政协组织部分市政协委员专门来我县视察了我县开展农村科技信息“村村通”工程实施情况,并给予高度评价。二是深入组织实施了“十万农户致富工程”中“2万亩优质食用菌”项目。建立了全县食用菌发展户台帐。制定了食用菌发展意见,确定了全县食用菌发展重点品种,成立专家技术服务团和市级食用菌专家工作站。组织举办了全县食用菌生产技术培训班3期。目前,建成了山东省唯一的白灵菇工厂化生产企业一处,食用菌FD加工企业一处正在建设中,食用菌科技示范园5处。全县食用菌栽培面积达到340万平方米,可实现销售收入2亿元。三是启动了科技特派员工程。根据省科技厅在全省30个欠发达县实施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的统一部署,在全县启动了科技特派员工程。目前全县共派出科技特派员37名,其中县派11名,含聘请县外科技特派员1名,乡镇派26名。领创办科技示范利益共同体30个,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加快全县农业产业化进程,构筑科技与“三农”有机结合的新机制,引导鼓励科技人员深入农村推广、转化科技成果,全面提升农业科技服务水平,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五)科技宣传扎实有效。5月份成功举办了以“科技以人为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主题的科技活动周。活动期间,在张庄镇举办了临沂市科技活动周暨科技成果展,展出了中科院、山东大学等近年取得的科技成果百余项,促成了我县企业及社会各界与高校面对面洽谈。积极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年内组织送科技下乡活动5次,工作受到市委宣传部的表彰。组织承办了临沂市第二届农业科技新成果展暨百万农户致富工程科技信息发布会和全市高新技术工作调度会。加强了县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开通建成了沂南科技信息网站,通过网站发布信息500余条。
虽然我县科技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高新技术产业面小,规模不大。重点工作进展缓慢且不平衡,部分领导对科技工作的认识亟待进一步提高,科技投入不到位、科研队伍不健全,在今年的工作中,我们要提高认识,强化领导,严格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关于今年科技工作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
今年是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对于全面总结十五计划实施情况,研究制定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当前科技经济发展形势和省市科学技术大会精神,今年全县科技工作的指导思想是: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会精神为指导,以省市科学技术大会精神为指导,以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加强科技宣传,深入组织实施农村科技信息村村通、食用菌示范基地建设、科技特派员工程,培植壮大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不断推动全县科技水平的提高,促进全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总体目标是:引进推广农业新品种20个,新发展优质食用菌3000亩,力争5000亩。实施县以上(含县级)各类科技发展计划30项。取得各级科技成果25项。新发展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家。膨胀壮大现有9家高新技术企业规模,全县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提高3个百分点,达到 33 %。安装信息机353台。对接下派科技特派员20名。新建科研机构8家。申请专利16项。工作中,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宏观管理水平。一是研究制定十一五全县科技发展规划。认真总结全县十五科技发展计划实施情况,结合当前科技发展形势,研究制定全县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详细规划十一五期间全县科技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实施措施。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在指导思想上要体现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在具体内容上要明确需解决的问题及相应的政策和保障措施。并根据十五计划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对全县长远科技发展规划作适当调整,使科技工作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二是完善考核体系。继续把对乡镇科技工作的考核纳入全县综合考核范围。重新修订县党政领导干部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细则。随着形势的发展,上级对科技工作提出了更新要求,原来的考核指标体系不能更好地适应形势的发展要求,为此,今年要对党政领导干部目标责任制考核指标体系作适应调整,增加新的考核内容,重点是树立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要求及信息网络建设、科技特派员工程等内容。使考核指标更加全面,更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三是做好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考核迎查准备工作。今年是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年,我们要早作准备,认真总结前两年的工作,对照考核指标,进行完善,既做到事实、数据准确,又做到不遗不漏,争取顺利通过上级部门的考核,力争获得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县称号。
(二)加强科技宣传,营造良好的科技发展氛围。去年省市科学技术大会的召开,为新时期科技工作指明了方向。扩大科技宣传,营造良好的科技发展氛围,提高全民科技意识,调动各级抓第一生产力的积极性尤为重要。一是加强对全民科技意识宣传。号召全民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继续组织好五月份科技活动周的主题宣传,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好面向全体公众的大规模科普宣传活动。积极参加各级组织的科技研讨、合作交流、考察学习等重要宣传活动。二是搞好科技知识培训。选择适当的时机,举办2-3期针对专业技术人员、农村干部和科技示范户的科技知识培训班。邀请专家授课,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依靠科技发展经济的素质。同时,把送科技下乡活动作为为基层群众办实事的重要举措之一,根据农民技术需求,年内组织3次以上形式多样的送科技下乡活动,对农民遇到的技术难题,进行现场指导。提高广大农民群众依靠科技致富的本领。
(三)膨胀规模,进一步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步伐。一是加强技术创新,膨胀高新技术企业的规模。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是科技工作的灵魂,是适应科技发展新形势的迫切要求。加快创新体系建设,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是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县创新体系框架基本建立,功能逐步完善。企业特别是省级高新技术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合作更加紧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企业已逐步成为原始性创新的基地、产学研结合的亮点和科技合作的前沿,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日臻完善。近期,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巨大作用,要把推动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胡锦涛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对科技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必将在全国兴起新一轮科技创新的热潮。在去年召开的省市科技大会上,省市两级分别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决定》,各有关部门和企业要切实贯彻落实省市《决定》中关于鼓励企业技术创新的相关优惠政策,开展好技术创新活动,努力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加快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步伐,围绕产业链开发新产品,为推动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发展储备后劲,膨胀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年内争取研究开发10项高新技术产品。二是搞好国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的申报和培育工作,全县省级高新技术企业产值争取突破10亿元。有针对性地选择4-5家企业,按照国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准进行培育申报,不断扩大全县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三是培植新兴高新技术产业和企业,开发新的增长点。对今年开工建设占地419亩、总投资2亿元的华盛中天(沂南)工业园;总投资1.1亿元的山东新大洋机电科技公司50万台直流电机项目等企业积极给予政策、信息、技术的支持,从新建开始就按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标准规范化培育,促其向“专、精、特、新”的方向发展。使这些企业逐步成长为经济拉动力强、财政贡献大的高新技术企业。四是加强对高新技术企业产业的调度和管理。科技部门要根据市里下达给我县的高新技术产业任务,合理地分解到各企业。今年,要进一步加强高新技术产业调度管理。对高新技术产业继续实行月调度,季通报管理,半年进行总结,年终加强考核。各高新技术企业及纳入高新技术产业统计范围的企业要及时报表,科技、经济统计部门加强合作,互通信息,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情况定期分析、研究,及时帮助协调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对完成的企业在安排县科技计划,申报上级各类科技计划,评审申报科技成果奖励方面给予支持。统计部门要对企业新产品项目,符合高新技术产业统计范围的,要向上级部门汇报好,及时纳入统计范围,做到不漏、不落。确保完成全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任务。
(四)加大农业科技示范和服务,推进“科技富民”工程。要继续深入实施三大工程,帮助农民依靠科技致富。一是全面推进实施农村科技信息“村村通”工程。认真总结工程第一阶段试点经验,在全县全面组织实施,进入工程第二阶段,将工程实施面扩大到全县各乡镇,确保按照沂政办发[2004]32号文《沂南县农村科技信息“村村通”工程实施方案》要求,全面完成信息机安装任务。同时,加强信息机的管理维护,不定期组织人员对信息管理员管理维护情况进行检查,对信息机用户进行走访,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选择适当时机,召开一次信息机管理员、信息机使用户座谈会,交流信息机管理维护、使用过程中好的经验,确保信息机发挥最大作用。二是重点实施十万农户致富工程中“二万亩优质食用菌工程”。要组织好调查摸底,全面掌握去年全县食用菌产业发展情况,根据进度和各乡镇实际发展情况,进一步明确各乡镇发展目标,力争全县新发展食用菌5000亩。在近期即将召开的十万农户致富工程会议上,将对各乡镇发展食用菌目标任务与各乡镇签订责任状,各乡镇要加大措施,确保如期完成发展目标任务。要组织好食用菌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指导服务。充分发挥市食用菌专家工作站的作用,不定期邀请专家举办生产技术培训班,使食用菌生产户严格按照食用菌无公害高效栽培技术规程进行生产,提高产量和质量。扩大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和深加工能力。沂蒙菇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工厂化生产,争取新上2处生产车间,扩大生产规模。充分利用山东双源食品有限公司的食用菌FD加工出口优势,促成更多食用菌生产户与双源的合作,为双源食品提供稳定的供货渠道,提高食用菌FD加工生产能力。三是科技特派员工程。按照《##县科技特派员工程实施方案》(#发[2004]65号)要求,继续做好科技特派员的下派工作,对条件具备的,随时下派,做到成熟一个,下派一个。年内选择适当时机,组织一次已下派科技特派员座谈会,总结交流下派工作情况。各乡镇和县真部门要充分认识科技特派员工作实施的重要意义,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对符合条件的只要个人提出申请,单位都要支持他们落实好政策,及时选派。
(五)抓好科技信息平台建设,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当前社会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科技信息服务对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基于这一实际,科技部门必须站在时代的前沿,创新服务形式,切实搞好科技信息服务,促进经济发展。去年县科技局在经费非常紧张的情况下,挤出资金,为生产力促进中心购置了有关设备,经过认真筹备,创建了“沂南科技网”。该“网”的开通,标志着我县实现了科技信息服务网络化。今年,要充分利用“##科技网”这一信息平台,全力打造网上##科技新形象。配备专门管理人员负责网站维护与管理,定期更新网站内容,及时搜集科技信息,编辑##科技动态。为发挥好网站作用,在网上,建立企业信息数据库,专家信息数据库,搞好网上科技招商,将有关科技成果,招商项目进行整理,刊发在网站上面,向社会开放,寻求项目对接。同时,对基层单位,企业或个人遇到的技术难题、人才需求、科技信息,生产力促进中心将全方位搞好服务。截止目前,已发布项目信息200余条,介绍专利、产品几十个。同时欢迎全县各单位、各企业或个人积极提供信息,介绍自己的产品,达到资源共享,共谋发展,构筑网上沂南高速,搭乘信息快车,全面提升我县地区生产力水平。
三、提高认识,强化措施,确保完成全年工作任务
一是要增强机遇意识。去年,省市分别召开了进入新世纪以来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科技大会。为科技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一定要认真分析形势,深入学习和深刻领会上级大会精神,结合工作实际,理清工作思想路,把对科技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上来。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经济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意识,切实把科技发展摆上重要位置。
二是要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要按照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要求,加强领导。根据自身实际和工作需要,及时调整充实科技工作领导小组。今年重点组织实施的农村科技信息村村通、科技特派员工程、食用菌基地建设等工程各乡镇、各部门都要成立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做到有专人抓,有专管。同时要充分发挥领导小组的作用,有问题多沟通协调,有困难多研究解决,做到有计划、有部署、有落实。确保每一项工作都能落到实处。
三是要加大科技投入。增加科技投入是促进科技进步与创新的重要保证。要认真落实《山东省科技进步条例》的有关规定,落实使用好科技三项经费。今年县财政将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提高县科技三项费的数额,各乡镇也要根据需求,提高财政科技投入经费数额。财政科技经费的投入要加强集成,重点引导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研究开发,切实解决立项过多、经费使用分散的状况,力求使有限的财政资金发挥最大效益。企业也要加大科技投入,高新技术企业科研开发资金要确保达到年销售收入的5%以上,一般企业也要达到1%以上。要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产业尤其是高科技产业的支持力度,广泛吸纳金融投资、风险投资和社会闲散资金注入,逐步形成良好的高科技产业融资渠道及资本市场。
四是要创造科技人才施展才华的良好氛围。科技创新,人才为本。做好科技工作,人才使用至关重要,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切实做好科技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工作。把发现、培养、稳定和用好人才作为第一战略任务。培养和使用好现有科技人才,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加强对青年科技人才重点培养,让他们更多地承担一些科技研究开发项目,交任务,压担子,在实践中锻炼提高。有计划地将他们选送到大专院校进行深造。高度重视人才的引进,拓宽人才引进渠道,争取以环境引人,以人引人,做到引得来、用(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得好、留得住。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创业、工作的良好环境。在全社会形成珍惜人才、重用人才的良好氛围。要创造条件,加大县科技信息网资源开发利用力度,充分利用我县优势资源,完成县科技信息网网上特色模块的开发利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企业、农业生产搞好信息、人才、项目服务。逐步将沂南科技信息网建成集科技信息、专利信息和科技文献为一体的数据中心,为科技人员研发提供服条件。
同志们,今年的工作目标已经明确,任务非常繁重,希望大家进一步提高认识,强化措施。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拼搏,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完成全年任务目标努力奋斗。
第五篇:在全市科技工作会议上的主持词
在全市科技工作会议上的主持词
刘宝珍
(2005年3月 21日)
同志们:
现在开会。
这次全市科技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全省科技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第一届科学技术大会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和要求,总结2004年科技工作,安排2005年全市科技工作。
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分管领导,各县区分管科技工作的副县区长,各县区科技局长,市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市直科研单位、省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科技园区、承担国家省市科技项目单位的负责同志,市科技局副科级以上干部,共计90人。省科技厅副厅长史振业、省星火办主任张建韬同志在百忙之中亲临指导会议,对史厅长、张主任的到来我们表示热烈的欢迎!
今天的会议有五项议程,下面分项进行:
第一项议程,请市科技局局长曹成章同志作工作报告。……
第二项议程,大会交流发言(发言时间每人掌握在10分钟之内)。
首先请安定区科技局任小林同志发言;
……
请临洮县科技局陈书新同志发言;
……
请甘肃省花卉工程技术中心师向东同志发言;
……
请渭源县五竹良种洋芋繁育协会苏鹤林同志发言;
……
请陇西县苏家堡牛业公司科技特派员王国龙同志发言。……
第三项议程,由市科技局局长曹成章同志与各县区科技局局长签订2005年科技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
……
第四项议程,请省科技厅副厅长史振业同志讲话。
……
第五项议程,请市政府副市长王向机同志讲话。
……
同志们,全市科技工作会议,在全体与会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预定的各项议程,现在就要结束了。刚才,省科技厅史厅长和王市长作了重要讲话,曹成章同志代表市科技局作了工作报告,五名同志分别作了交流发言。会议时间紧凑、准
备充分、目标明确、重点突出、任务具体、措施扎实,取得了预期效果。特别是史厅长的重要讲话,对我市科技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殷切希望;王市长的讲话,站在推动全市经济发展的高度,对今年全市科技工作作了全面安排部署。对史厅长、王市长的讲话大家要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就贯彻落实好这次会议精神再提几点要求。
一要认真传达好这次会议精神。这次会议是在进一步贯彻落实市第一届科学技术大会精神的基础上召开的,是市委、市政府对全市科技创新工程的再落实、再部署。会后,各县区参加会议的同志要向党委、政府汇报好这次会议精神,及时召开科技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专题研究讨论,提出贯彻落实意见。市直各有关部门也要召开专门会议,进行讨论研究,提出贯彻落实的具体意见。
二要突出重点工作的落实。项目建设、科普工作、科技平台建设、科技合作、科技体制改革等五项工作,是今年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家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抓好落实。项目建设是科技工作的载体。有项目,才有投入;有投入,科技创新才能落到实处。搞好科普工作,是科学技术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的有效途径。今年要重点抓好省上安排的科技活动周、科技展览馆和小康科技图书馆建设,把科技活动周办成展示定西、宣传定西的科普盛会。科技平台建设,是科技创新的有效手段,市、县区科技管理部门,一定要下功夫、花气力,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开展科技合作,是我们借助别人的优势,弥
补我们的不足、加快发展的途径之一。要按照全省院地院企科技合作座谈会精神,在继续搞好已与我市建立合作关系的院校、科研单位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合作范围,拓宽合作领域,在科技项目合作上取得新进展。抓好科技体制改革,是进一步放开、搞活科研事业单位,进一步激发和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的关键措施。今年,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要求,总结成功经验,积极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同时,要突出解决好两个问题:第一,要认真研究落实科技三项费(新产品试制费、中间试验费、重大科技项目补助费),这是做好科技工作的基础,要作为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的标志性工作,抓紧抓好。第二,要把大力推行科技特派员作为科技体制改革、推进特色产业开发、增强龙头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措施,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三是要抓好督促检查。各县区、各部门要对今年的科技工作重点任务进行细化,提出具体的量化指标和考核标准,层层分解,做到任务到部门,责任到人员。要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做到经常性检查与集中检查相结合,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把督查工作贯穿于各项任务落实的全过程,从严考核,奖优罚劣,切实改变重安排、轻督查、落不实的现象。
会议之后,各县区、各部门要将会议精神贯彻落实情况,以书面形式于3月底前报送市科技局。
现在散会。
同志们:为深入贯彻落实全省、全市科技大会精神,全面总结我区科技工作的成绩和经验,研究部署今后一段时期科技进步与创新工作,区委、区政府决定召开这次全区科技创新大会。
出席今天会议的有:区委常委,区人大副主任,区政府副区长,区政协正副主席;区直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乡镇办党政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科技工作人员;全区规模以上企业主要负责人、技术部门负责人;民营科技企业和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代表。市科技局对我区这次会议非常重视,王纲根局长亲自出席会议,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王纲根局长到来表示欢迎!
今天会议的议程主要有六项,第一项议程:有佘四清同志传达市科技创新大会精神;第二项议程:有李映红同志宣读区委、区政府《关于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郊区的决定》;第三项议程:区委副书记、区长孙中辉作科技创新工作报告;第四项议程:铜山镇、安铜办交流发言;第五项议程:市科技局王局长讲话;第六项议程:区委书记吕爱民作重要讲话。
现在,会议正式开始。首先,请佘四清副区长传达市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大家欢迎)
下面,进行会议第二项,请区委副书记李映红宣读区委、区政府《关于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郊区的决定》;(大家欢迎)下面,进行会议第三项,请区委副书记、区长孙中辉作科技创新工作报告;(大家欢迎)
下面,进行会议第四项,请铜山镇、安铜办交流发言;
下面,进行会议第五项,请市科技局王局长讲话;(大家欢迎)
下面,进行会议第六项,请区委书记吕爱民作重要讲话。(大家欢迎)
同志们:
全区科技创新大会会议,在全体与会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预定的各项议程,现在就要结束了。刚才,区委副书记李映红宣读区委、区政府《关于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郊区的决定》,市科技局王局和区委副书记、区长孙中辉、吕书记分别作了重要讲话。会议时间紧凑、准备充分、目标明确、重点突出、任务具体、措施扎实,取得了预期效果。特别是王局长的重要讲话,对我区科技创新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殷切希望;区委副书记、区长孙中辉的讲话,站在推动全区经济发展的高度,对今后全区科技创新工作作了全面安排部署;吕书记就如何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郊区着重强调了四点。对以上三位领导的讲话大家要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就贯彻落实好这次会议精神再提几点要求。
一要认真传达好这次会议精神。这次会议是在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市科技创新大会精神的基础上召开的,是区委、区政府对全区科技创新工程的再落实、再部署。会后,各乡、镇、办、区直各部门要及时将会议精神予以传达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讨论,提出贯彻落实意见并以书面形式报区科技局。
二要突出重点工作的落实。项目建设、科普工作、科技平台建设、科技合作、科技体制改革等五项工作,是今后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家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抓好落实。项目建设是科技工作的载体。有项目,才有投入;有投入,科技创新才能落到实处。搞好科普工作,是科学技术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的有效途径。今后要重点抓好科技活动周活动,把科技活动周办成展示郊区、宣传郊区的科普盛会。科技平台建设,是科技创新的有效手段,各乡镇办和区科技局,一定要下功夫、花气力,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开展科技合作,是我们借助别人的优势,弥补我们的不足、加快发展的途径之一。要在搞好已与有关院校、科研单位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合作范围,拓宽合作领域,在科技项目合作上取得新进展。抓好科技体制改革,是进一步激发和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的关键措施,要突出解决好两个问题:第一,要认真研究落实科技三项费,这是做好科技工作的基础,要作为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的标志性工作,抓紧抓好。第二,要抓紧抓实推进特色产业开发、增强龙头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以此来推动全区率先突破。
三是要抓好督促检查。各单位、各部门要对今年的科技工作重点任务进行细化,提出具体的量化指标和考核标准,层层分解,做到任务到部门,责任到人员。要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做到经常性检查与集中检查相结合,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把督查工作贯穿于各项任务落实的全过程,从严考核,奖优罚劣,切实改变重安排、轻督查、落不实的现象。今天的大会到此结束,散会!
全市科技工作会议,在全体与会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预定的各项议程,现在就要结束了。刚才,省科技厅史厅长和王市长作了重要讲话,曹成章同志代表市科技局作了工作报告,五名同志分别作了交流发言。会议时间紧凑、准备充分、目标明确、重点突出、任务具体、措施扎实,取得了预期效果。特别是史厅长的重要讲
话,对我市科技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殷切希望;王市长的讲话,站在推动全市经济发展的高度,对今年全市科技工作作了全面安排部署。对史厅长、王市长的讲话大家要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就贯彻落实好这次会议精神再提几点要求。一要认真传达好这次会议精神。这次会议是在进一步贯彻落实市第一届科学技术大会精神的基础上召开的,是市委、市政府对全市科技创新工程的再落实、再部署。会后,各县区参加会议的同志要向党委、政府汇报好这次会议精神,及时召开科技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专题研究讨论,提出贯彻落实意见。市直各有关部门也要召开
专门会议,进行讨论研究,提出贯彻落实的具体意见。
二要突出重点工作的落实。项目建设、科普工作、科技平台建设、科技合作、科技体制改革等五项工作,是今年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家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抓好落实。项目建设是科技工作的载体。有项目,才有投入;有投入,科技创新才能落到实处。搞好科普工作,是科学技术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的有效途径。今年要重点抓好省上安排的科技活动周、科技展览馆和小康科技图书馆建设,把科技活动周办成展示定西、宣传定西的科普盛会。科技平台建设,是科技创新的有效手段,市、县区科技管理部门,一定要下功夫、花气力,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开展科技合作,是我们借助别人的优势,弥补我们的不足、加快发展的途径之一。要按照全省院地院企科技合作座谈会精神,在继续搞好已与我市建立合作关系的院校、科研单位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合作范围,拓宽合作领域,在科技项目合作上取得新进展。抓好科技体制改革,是进一步放开、搞活科研事业单位,进一步激发和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的关键措施。今年,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要求,总结成功经验,积极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同时,要突出解决好两个问题:第一,要认真研究落实科技三项费(新产品试制费、中间试验费、重大科技项目补助费),这是做好科技工作的基础,要作为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的标志性工作,抓紧抓好。第二,要把大力推行科技特派员作为科技体制改革、推进特色产业开发、增强龙头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措施,抓紧抓实,抓出成效。三是要抓好督促检查。各县区、各部门要对今年的科技工作重点任务进行细化,提出具体的量化指标和考核标准,层层分解,做到任务到部门,责任到人员。要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做到经常性检查与集中检查相结合,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把督查工作贯穿于各项任务落实的全过程,从严
考核,奖优罚劣,切实改变重安排、轻督查、落不实的现象。
会议之后,各县区、各部门要将会议精神贯彻落实情况,以书面形式于3月底前报
送市科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