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山塘管理办法
关于兴宁市山塘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我市山塘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山塘大坝和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国务院《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我市已投入运行的山塘(山塘是指库容10万立方米以下的蓄水工程)。
第二章
组织管理
第三条
山塘的安全管理由乡(镇)及村共同负责,以乡(镇)政府负责为主。以私人投资形式兴建的山塘由山塘业主负责。
第四条
山塘安全管理责任单位必须和管理单位或业主(村)签订保安责任书,建立安全管理制度,落实管理措施。
第三章
安全管理
第五条
大坝运行时,必须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发挥综合效益。在汛期必须服从上级防汛指挥机构的统一指挥。
第六条
山塘的日常管理由所在村(或业主)负责。管理单位或业主(村)对危害坝体安全、违反下列条款的行为应当及时制止:
㈠ 禁止在管理和保护范围内打井、采石、采矿、挖沙、取土、修坟等危害大坝安全的活动。严禁在管理范围内修建任何无关建筑和设施。
㈡ 禁止在坝顶、坝坡、平台上堆放物料;严禁在坝顶、坝 坡、坝脚随意修建输水渠道。
㈢ 禁止在坝面上种植农作物、铲草皮以及搬取护坡或导渗设施的沙石材料等。
㈣ 禁止在水域内炸鱼、围垦、填库、排污、弃渣。第七条 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山塘,管理单位或业主(村)要采取自筹为主的多元化、多渠道投入机制,落实除险加固措施。
第四章
巡查制度
第十条
山塘的安全管理实行巡查制度。管理单位或业主(村)必须落实巡查员。管理单位或业主(村)主要负责人为安全巡查责任人,对巡查员落实巡查责任,加强业务培训,进行监督管理,落实巡查员的报酬,解决落实巡查工作必须设施。山塘的巡查经费由管理单位或业主(村)根据实际自行制定。
第十一条
巡查包括日常巡查、定期检查、特别检查和上级布置的专项检查。定期检查、特别检查和专项检查由巡查工作负责人组织实施,均应作出书面报告,报上级主管部门。巡查(检查)情况记录(报告)均应归入山塘技术档案。
第十二条
日常巡查在非汛期每10天至少巡查一次,汛期每周至少巡查一次,暴雨后立即巡查一次,当水位变化较快(土石坝每天大于30厘米,砼坝每天大于50厘米)或接近正常蓄水位时每天至少巡查一次;病险山塘溢洪时每天巡查至少二次。
第十三条
下暴雨时巡查工作负责人必须指派人在现场值班,随时掌握并报告洪水动态和大坝的运行状况,发现异常情况 立即向有关部门汇报。
第十四条
巡查员发现对危害坝体安全的现象必须立即制止,难以制止的要及时上报巡查负责人及主管部门。
第十五条
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对山塘巡查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抽查,对发现的问题督促有关部门及时处理。
第五章
巡查管理
第十九条
巡查员的职责主要是巡视检查(测)、险情报告、简单维护、日常看护四个方面。
第二十条
巡查员应通过眼看、耳听、手摸、脚踩等直观方法,重点检查坝身有无裂缝、塌坑、滑坡及隆起现象,有无白蚁活动;迎水坡有无风浪冲刷;背水坡有无散浸及集中渗漏;坝头岸坡有无绕渗;坝体有无流土管涌迹象;各设备、设施是否正常无损等。
第二十一条
每次巡查后应当立即做好巡查记录,记录内容必须力求详实,一律使用黑色水笔,字迹清楚、端正,记录日期一律用公历。巡查记录严禁杜撰、随意涂改。
第二十二条
巡查员应当对启闭机、闸门等设施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及时清理杂草,保持大坝的整洁、平整;及时清除溢洪道内杂草、杂物,保证溢洪道畅通。
第二十三条
巡查时发现异常情况,巡查员必须立即报告巡查负责人,如情况严重、紧急则同时直接上报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巡查负责人监督不力、保障工作不到位,滥用职权,玩忽职守,造成严重后果的,由有关部门追究其相关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篇:山塘管理办法
关于临武县山平塘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我县山平塘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山平塘大坝和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国务院《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我县已投入运行的山平塘(山平塘是指库容10万立方米以下的蓄水工程)。
第二章
组织管理
第三条
山平塘的安全管理由乡(镇)及村共同负责,以乡(镇)政府负责为主。以私人投资形式兴建的山平塘由山平塘业主负责。
第四条
山平塘安全管理责任单位必须和管理单位或业主(村)签订保安责任书,建立安全管理制度,落实管理措施。
第三章
安全管理
第五条
大坝运行时,必须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发挥综合效益。在汛期必须服从上级防汛指挥机构的统一指挥。
第六条
山平塘的日常管理由所在村(或业主)负责。管理单位或业主(村)对危害坝体安全、违反下列条款的行为应当及时制止: ㈠ 禁止在管理和保护范围内打井、采石、采矿、挖沙、取土、修坟等危害大坝安全的活动。严禁在管理范围内修建任何无关建筑和设施。㈡ 禁止在坝顶、坝坡、平台上堆放物料;严禁在坝顶、坝坡、坝脚随意修建输水渠道。
㈢ 禁止在坝面上种植农作物、铲草皮以及搬取护坡或导渗设施的沙石材料等。
㈣ 禁止在水域内炸鱼、围垦、填库、排污、弃渣。
第七条 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山平塘,管理单位或业主(村)要采取自筹为主的多元化、多渠道投入机制,落实除险加固措施。
第四章
巡查制度
第十条
山平塘的安全管理实行巡查制度。管理单位或业主(村)必须落实巡查员。管理单位或业主(村)主要负责人为安全巡查责任人,对巡查员落实巡查责任,加强业务培训,进行监督管理,落实巡查员的报酬,解决落实巡查工作必须设施。山平塘的巡查经费由管理单位或业主(村)根据实际自行制定。
第十一条
巡查包括日常巡查、定期检查、特别检查和上级布置的专项检查。定期检查、特别检查和专项检查由巡查工作负责人组织实施,均应作出书面报告,报上级主管部门。巡查(检查)情况记录(报告)均应归入山塘技术档案。
第十二条
日常巡查在非汛期每10天至少巡查一次,汛期每周至少巡查一次,暴雨后立即巡查一次,当水位变化较快(土石坝每天大于30厘米,砼坝每天大于50厘米)或接近正常蓄水位时每天至少巡查一次;病险山平塘溢洪时每天巡查至少二次。第十三条
下暴雨时巡查工作负责人必须指派人在现场值班,随时掌握并报告洪水动态和大坝的运行状况,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向有关部门汇报。
第十四条
巡查员发现对危害坝体安全的现象必须立即制止,难以制止的要及时上报巡查负责人及主管部门。
第十五条
县水行政主管部门对山平塘巡查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抽查,对发现的问题督促有关部门及时处理。
第五章
巡查管理
第十九条
巡查员的职责主要是巡视检查(测)、险情报告、简单维护、日常看护四个方面。
第二十条
巡查员应通过眼看、耳听、手摸、脚踩等直观方法,重点检查坝身有无裂缝、塌坑、滑坡及隆起现象,有无白蚁活动;迎水坡有无风浪冲刷;背水坡有无散浸及集中渗漏;坝头岸坡有无绕渗;坝体有无流土管涌迹象;各设备、设施是否正常无损等。第二十一条
每次巡查后应当立即做好巡查记录,记录内容必须力求详实,一律使用黑色水笔,字迹清楚、端正,记录日期一律用公历。巡查记录严禁杜撰、随意涂改。
第二十二条
巡查员应当对启闭机、闸门等设施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及时清理杂草,保持大坝的整洁、平整;及时清除溢洪道内杂草、杂物,保证溢洪道畅通。
第二十三条
巡查时发现异常情况,巡查员必须立即报告巡查负责人,如情况严重、紧急则同时直接上报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巡查负责人监督不力、保障工作不到位,滥用职权,玩忽职守,造成严重后果的,由有关部门追究其相关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由县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三篇:山塘管理办法
山塘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我市山塘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山塘大坝和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我市已投入运行的山塘(山塘是指库容10万立方米以下的蓄水工程)。
第二章 组织管理
第三条 山塘的安全管理由镇及村共同负责,以镇政府负责为主。以私人投资形式兴建的山塘由山塘业主负责。
第四条 山塘安全管理责任单位必须和管理单位或业主(村)签订保安责任书,建立安全管理制度,落实管理措施。单位
第三章 安全管理
第五条 大坝运行时,必须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发挥综合效益。在汛期必须服从上级防汛指挥机构的统一指挥。
第六条 山塘的日常管理由所在村(或业主)负责。管理单位 或业主(村)对危害坝体安全、违反下列条款的行为应当及时制止:
㈠ 禁止在管理和保护范围内打井、采石、采矿、挖沙、取土、修坟等危害大坝安全的活动。严禁在管理范围内修建任何无关建筑和设施。
㈡ 禁止在坝顶、坝坡、平台上堆放物料;严禁在坝顶、坝坡、坝脚随意修建输水渠道。
㈢ 禁止在坝面上种植农作物、铲草皮以及搬取护坡或导渗设施的沙石材料等。
㈣ 禁止在水域内炸鱼、围垦、填库、排污、弃渣。第七条 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山塘,管理单位或业主(村)要采取自筹为主的多元化、多渠道投入机制,落实除险加固措施。
第四章 巡查制度
第十条 山塘的安全管理实行巡查制度。管理单位或业主(村)必须落实巡查员。管理单位或业主(村)主要负责人为安全巡查责任人,对巡查员落实巡查责任,加强业务培训,进行监督管理。
第十一条 巡查包括日常巡查、定期检查、特别检查和上级布置的专项检查。定期检查、特别检查和专项检查由巡查工作负责人组织实施,均应作出书面报告,报上级主管部门。巡查(检查)情况记录(报告)均应归入山塘技术档案。第十二条 日常巡查在非汛期每10天至少巡查一次,汛期每周至少巡查一次,暴雨后立即巡查一次,当水位变化较快(土石坝每天大于30厘米,砼坝每天大于50厘米)或接近正常蓄水位时每天至少巡查一次;遇强降雨、山塘溢洪时需派人值守,每小时巡查一次,库容较大或下游影响群众较多的山塘应视情增加巡查次数;病险山塘无安全保障的,汛期严禁蓄水。
第十三条 遇强降雨时,巡查工作负责人必须指派人在现场值班,随时掌握并报告洪水动态和大坝的运行状况,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向有关部门汇报。
第十四条 巡查员发现对危害坝体安全的现象必须立即制止,难以制止的要及时上报巡查负责人及主管部门。
第十五条 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对山塘巡查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抽查,对发现的问题督促有关部门及时处理。
第五章 巡查管理
第十九条 巡查员的职责主要是巡视检查(测)、险情报告、简单维护、日常看护四个方面。
第二十条 巡查员应通过眼看、耳听、手摸、脚踩等直观方法,重点检查坝身有无裂缝、塌坑、滑坡及隆起现象,有无白蚁活动;迎水坡有无风浪冲刷;背水坡有无散浸及集中渗漏;坝头岸坡有无绕渗;坝体有无流土管涌迹象;各设备、设施是否正常无损等。第二十一条 每次巡查后应当立即做好巡查记录,记录内容必须力求详实,一律使用黑色水笔,字迹清楚、端正,记录日期一律用公历。巡查记录严禁杜撰、随意涂改。
第二十二条 巡查员应当对山塘的设施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及时清理杂草,保持大坝的整洁、平整;及时清除溢洪道内杂草、杂物,保证溢洪道畅通。
第二十三条 巡查时发现异常情况,巡查员必须立即报告巡查负责人,如情况严重、紧急则同时直接上报市级水行政主管部门。
巡查负责人监督不力、保障工作不到位,滥用职权,玩忽职守,造成严重后果的,由有关部门追究其相关责任。
第四篇:浙江省山塘降等与报废管理办法
浙江省山塘降等与报废管理办法
(试 行)
第一条 为加强山塘安全管理,规范山塘降等与报废工作,明确山塘降等与报废条件及申请、公示、审批、组织实施、验收等有关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并参照《水库降等与报废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总容积在1万方以上(含1万方)、10万方以下的已建山塘。1万方以下山塘可参照执行。
非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山塘,可按其权属由相应单位(个人),参照本办法的原则要求开展山塘降等与报废工作,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加强技术指导。
第三条 降等是指山塘存在安全隐患或功能萎缩,将原溢洪道降低或拓宽,降低工程等别一个及以上,经必要加固可保证工程安全,继续发挥相应功能的措施。
山塘工程等别划分参照《浙江省山塘综合整治技术导则》(试行)。第四条 报废是指废除山塘蓄水功能所采取的安全处置措施。因基础设施建设或其他用途占用山塘的行为不属于报废。
第五条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山塘,应当予以降等:
(一)工程原功能萎缩或部分被其他措施替代但尚存在利用价值,且工程实际防洪标准达不到《浙江省山塘综合整治技术导则》(试行)规定或工程存在质量问题,降等可保证工程安全的;
(二)工程存在严重质量问题,或原功能基本丧失但实施报废有难度,降等后可保证工程安全和发挥相应效益的;
(三)因其他原因需要降等的。
第六条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山塘,应当予以报废:
(一)工程原功能丧失或被其他工程措施所替代,且无水资源进一步开发利用价值的;
(二)工程存在严重质量问题,无法蓄水或挡水建筑物失去挡水功能,且山塘原有功能可采取其他工程措施替代的;
(三)因其他原因需要报废的。
第七条 山塘降等与报废必须经过申请、公示、方案编制、技术审查、批复、组织实施及验收等程序。
第八条 乡镇人民政府应对所辖范围内山塘的实际功能、安全状况进行普查,提出降等或报废建议,并将建议意见送达山塘所有权属所在村委会。
具有山塘所有权属的村委会负责提出山塘降等与报废申请;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负责山塘降等与报废公示和组织实施;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山塘降等与报废实施方案审批、实施监督和验收;基层水利服务机构应对山塘降等与报废工作进行技术指导。
第九条 山塘降等与报废申请内容应当包括工程概况、运行情况和效益、降等与报废理由、所有权属的村委会及村民代表会议决议等。
第十条 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接到降等与报废申请后,应在与山塘有关联的自然村和行政村进行公示。公示结束并经农村民主管理程序后,由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委托具有水利行业工程设计资质的单位编制山塘降等或报废实施方案。
山塘降等实施方案内容应当包括山塘工程概况、运行现状和效益、降等理由、降等技术措施(溢洪道降低、拓宽及加固等措施)、经费预算、降等后工程管护方案、降等对下游防洪影响和采取的相应措施等。
山塘报废实施方案内容应当包括山塘工程概况、运行现状和效益、报废理由、报废技术措施(拆除挡水建筑物、排洪安全措施等)、经费预算、报废后土地利用方案,报废对下游防洪影响和采取的相应措施等。
第十一条 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山塘降等或报废实施方案进行技术审查和批准,并应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实地勘查,同时对降等和报废工作实施监督。
第十二条 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应根据水行政主管部门对山塘降等或报废实施方案的审批意见,及时组织实施山塘降等或报废工作。
第十三条 山塘降等与报废应严格按照审批后的方案组织实施,确保防洪安全,不留隐患。
第十四条 山塘降等与报废属保障民生安全的工程措施,地方财政应给予支持。山塘降等与报废工作所需经费,由县、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负责筹措,以保障山塘降等与报废工程措施落实到位。
山塘报废后改造成耕地的可按有关规划和政策向当地国土部门提出申请。山塘报废后存在收益的,应优先用于报废处置费用。
第十五条 山塘降等与报废实施后,由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验收,可请山塘降等与报废项目所涉及的相关管理部门参加。
第十六条 山塘降等或报废后,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变更或注销手续,报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七条 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
第十八条 本办法由浙江省水利厅负责解释。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五篇:关于印发《浙江省山塘巡查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浙江省水利厅文件
浙水农〔2008〕24号
关于印发《浙江省山塘巡查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各市、县(市、区)水利(水电、水务)局:
现将《浙江省山塘巡查管理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请各地将贯彻落实情况以及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报告我厅。联系人:董 浩;联系电话:0571-87826534。
二○○八年九月四日
浙江省山塘巡查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全省山塘管理,规范山塘安全运行巡查工作,依据《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浙江省防汛防旱条例》,《浙江省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办法》和《浙江省水库大坝巡视检查办法》等规定,结合山塘管理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总容积在1-10万立方米的屋顶山塘、饮用水水源山塘和其他重要山塘(保护下游重要公共设施的山塘),一般山塘可参照执行。
第三条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山塘安全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山塘所有者是山塘的管理主体,承担山塘管理职责。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对山塘的安全运行巡查管理工作实施监督。
第四条
市、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对山塘的安全运行巡查管理工作履行行业监管职责,督促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基层水利站应对巡查工作进行技术指导。
第五条
山塘巡查员是指由山塘管理主体确定的山塘巡查具体责任人(行政村主要负责人不得兼任山塘巡查员)。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将本区域内山塘的巡查员报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章
山塘巡查
第六条
山塘巡查工作由山塘管理主体组织实施,负责落实巡查制度、巡查人员和巡查经费。
第七条
山塘安全巡查的范围:包括坝体、坝址区、输(泄)水建筑物、近坝岸坡以及水体、水质等。
第八条
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参照有关技术规范要求,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具体规定山塘的巡查项目及内容并统一记录表式。
第九条
山塘工程巡查在非汛期每月不少于两次,汛期每周不少于二次。山塘处于较高水位时,每天至少巡查一次,病险屋顶山塘每天至少巡查二次。
当坝体遇到可能严重影响安全运用的情况(如发生特大暴雨、洪水、有感地震、山塘水位骤升骤降或超过历史最高水位等),应加密巡查次数。发生比较严重的破坏现象或出现其他危险迹象时,应组织专门人员对可能出现险情的部位进行连续观测,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第十条
巡查员通过眼看、耳听、脚踩、手摸等直观方法,主要对以下部位及内容进行巡查:
坝体:主要检查有无渗漏、裂缝、塌坑、凹陷、隆起、蚁害及动物洞穴;近坝水面有无冒泡、漩涡等异常现象等。
坝址区:主要检查有无渗漏、塌坑、凹陷、隆起等现象。
溢洪道:主要检查有无堵塞、岸坡及边墙是否稳定、溢洪时会不会冲刷坝体及下游坝脚等。
输、泄水管(洞):主要检查进出口有无渗漏、启闭设施有无锈蚀、弯曲、操作是否灵活,管(洞)身有无断裂、损坏及渗漏等情况。
近坝岸坡:主要检查有无崩塌及滑坡等迹象。
第十一条
建立饮用水水源山塘日常巡查制度。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及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巡查员通过观察山塘水生物、水源浊度以及嗅觉等感官性状,关注水体、水质,防范危及饮水安全的事件发生。
第十二条
巡查记录和报告
1、每次巡查应做好详细现场记录并签名。如发现异常情况,应详细记述时间、部位、隐患;
2、现场记录必须及时整理,并将本次巡查结果与以往巡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如有问题或异常现象,应立即进行复查,以保证记录的准确性;
3、汛期巡查中发现异常现象,应立即报告山塘所有者、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
4、汛期巡查的记录和报告等均应及时整理归档,确保资料的联系性。
第三章
巡查员管理
第十三条
山塘巡查员必须身体健康,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或丰富实践经验,责任心强,熟悉本山塘基本情况,掌握山塘巡查管理知识。
第十四条
巡查员应服从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及山塘管理主体的领导和指挥,接受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管。巡查员在进行巡查时应当注意自身安全。
第十五条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每年应组织巡查员进行有关专业知识的培训。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技术指导,做好服务工作。
第十六条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对本辖区内的山塘巡查管理工作和巡查员进行年终目标考核。
第十七条
巡查员原则上应一人一塘,相邻较近的山塘可由同一巡查员负责巡查,但不得超过两座。有条件的地方应组织巡查员参加意外伤害保险。
第四章
奖罚制度
第十八条
水行政主管部门每年对巡查管理工作进行考核,考核合格的给予一定的巡查经费补助(电站山塘除外)。
第十九条
对巡查工作到位、责任心强的巡查员,有关部门应给予表彰,对于为保护群众安全或在山塘抢险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巡查员,应给予通报表彰和记功。
第二十条
巡查员不按要求进行巡查、记录不规范、汇报不及时的,将视情适当扣除其当年的巡查工作报酬。对山塘出现安全隐患和发生安全事故,巡查员不在现场或在现场知情不报的巡查员按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由省水利厅负责解释。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主题词:山塘△
管理
通知
浙江省水利厅办公室
2008年9月12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