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公告广州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4 14:20: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会公告广州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会公告广州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

第一篇:会公告广州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

广州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第6号)

广州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于2006年10月27日通过的《广州市城镇房地产登记办法》,业经广东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于2007年3月29日批准,现予公布,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

广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07年4月20日

广州市城镇房地产登记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本市房地产登记行为,保障房地产交易安全,维护房地产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国有土地范围内的房地产登记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房地产登记,是指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依当事人的申请或者依职权,对土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房地产他项权和其他依法应当登记的房地产权利以及与此相关的事项进行记载、公示的行为。

第四条 市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房地产登记管理工作和本办法的组织实施。

房地产登记机构负责房地产登记的具体工作。

第五条 房地产登记簿是证明房地产权利的根据。房地产登记簿应当记载房地产的坐落,房地产权利人的姓名或者名称,房屋和土地的面积,土地使用权取得的方式、期限和用途,房屋的来源、结构和用途,房地产他项权,房地产权利的限制,房地产登记时间等内容。

第六条 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统一的房地产登记簿和登记信息系统。

房地产登记簿由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统一永久保存。

房地产登记簿可以公开查询。具体办法由市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实施。

第七条 房地产权证书是权利人享有该房地产物权的证明。

房地产权证书包括国有土地使用证、房地产权证、房地产他项权证、房地产权共有证、房地产权权属证明书等。

房地产权证书与房地产登记簿的记载应当保持一致,房地产权证书与房地产登记簿的记载不一致的,除有证据证明房地产登记簿确有错误的外,以房地产登记簿为准。

第八条 房地产登记应当遵循土地使用权和土地上房屋所有权权利主体一致的原则。

土地上已有房屋的,房屋所有权应当与土地使用权一并登记,并由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发给房地合一的房地产权证书。

土地上没有房屋或者在建房屋未竣工的,土地使用权可以单独登记。

第二章 一般规定

第九条 房地产登记,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一)申请;

(二)受理申请;

(三)审核;

(四)核准登记并发给房地产权证书。

本办法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条 房地产登记由当事人向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按照本办法规定提交申请登记材料。

当事人应当对其提交的申请登记材料实质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不得采取隐瞒真实情况或者伪造证件、文件等非法手段骗取登记。

第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申请房地产登记的,除本条第二款和本办法第四十一条第三款、第四十九条第三款规定的情形以外,应当由有关当事人双方共同申请:

(一)买卖;

(二)交换;

(三)赠与;

(四)抵押;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受赠人可以凭经公证的赠与合同单方申请房地产登记。

第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申请房地产登记的,由权利人申请:

(一)以划拨或者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初始登记;

(二)新建房屋的初始登记;

(三)继承或者遗赠;

(四)经登记的房地产权终止;

(五)因人民政府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土地使用权争议处理决定而取得房地产权利;

(六)因人民法院、仲裁机构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裁决或者调解而取得房地产权利;

(七)有本办法第三十二条所列变更登记的情形之一;

(八)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三条 共有的房地产,应当由共有人共同申请登记。

按份共有人对其享有的份额可以单独申请转移登记、他项权登记。

申请登记的房屋为按份共有,当事人提交经过公证的文件,生效的人民法院的判决书、调解书、裁定书或者仲裁机构的裁决书、调解书等文件的,可以由部分共有人代全体共有人申请所有权登记。

第十四条 当事人可以委托代理人申请房地产登记。

委托代理人申请房地产登记的,应当向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提交授权委托书、被代理人和代理人的身份证明。不能提交被代理人身份证明的,委托书应当经过公证。境外当事人委托代理人申请房地产登记的,其授权委托书应当按国家规定办理公证或者认证;委托材料是外文的,应当提交经公证的中文译本。

商品房的买受人、预售商品房的预购人委托出售房屋的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代为申请办理房地产登记的,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应当依照合同约定代为申请办理登记。

第十五条 当事人提交的申请登记材料齐备并符合法定形式的,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当场作出受理决定。

当事人提交的申请登记材料尚未齐备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当场书面告知申请人补正要求。

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不能当场作出受理决定或者书面告知申请人补正要求的,应当出具收件收据,在五日内将受理决定或者补正要求书面告知申请人。逾期未告知的,收到申请登记材料日为受理日。已经告知补正要求的,申请登记材料补齐日为受理日。申请人逾期未补齐申请材料,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不予受理的,应当将已收到的申请材料退还给申请人。当事人在材料齐备时可以另行申请登记。

第十六条 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进行审核,并在规定的期限内作出核准登记或者不予登记的决定,同时将有关事项如实记载于房地产登记簿。

第十七条 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在审核阶段发现申请人提交的申请登记材料不齐备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一次性书面告知申请人补正;认为申请登记的房地产的有关情况需要进一步证明的,可以实地查看。

申请人应当在书面补正通知送达之日起十日内补正申请登记材料。逾期未补正的,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作出不予登记决定。申请人补正申请登记材料的期间不计入登记期限。

第十八条 申请人在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核准登记前可以撤回登记申请。

第十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作出不予登记的决定:

(一)申请人不能提供合法、有效的房地产权属来源证明的;

(二)申请登记的权利与房地产权属来源证明不一致的;

(三)申请登记事项与房地产登记簿记载冲突的,但已确定房地产登记簿记载有误的更正登记除外;

(四)土地使用权未经初始登记,申请与该土地相关的其他房地产权登记的;

(五)房屋所有权未经初始登记,申请与该房屋相关的其他房地产权登记的,但依据本办法规定申请预告登记的情形除外;

(六)房地产权属纠纷尚在诉讼或者仲裁过程中的;

(七)违法建设未经依法处理的;

(八)申请标的物为临时建筑的;

(九)房地产被依法没收或者被政府依法收回,原房地产权利人申请登记的;

(十)房地产权利被司法机关、行政机关依法以查封等形式限制的;

(十一)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应当不予登记的情形。

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作出不予登记决定的,应当制作不予登记决定书并送达当事人,退还当事人提交的申请登记材料。不予登记决定书应当说明不予登记的理由。

不予登记情形消除的,当事人可以重新申请房地产登记。

第二十条 核准登记的,自记载于房地产登记簿时发生效力。

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核准登记后,发给房地产权证书。

第二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可以直接登记:

(一)依法由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代管的房屋;

(二)经人民法院判决认定的无主房屋;

(三)经人民法院判决收归国有的房屋;

(四)被行政机关依法没收的房屋。

前款第(二)、(三)、(四)项规定的情形,人民法院或者行政机关书面通知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的,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予以登记,并办理原房地产权的注销登记。

本条规定的登记,可以不发给房地产权证书。

第二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有关国家机关应当提供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文件,由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予以登记:

(一)司法机关、行政机关依法查封或者以其他形式限制房地产权利的;

(二)行政机关依法作出征收集体所有土地、批准建设用地、房屋拆迁许可、商品房预售许可等与房地产权利有关的决定的。

第二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出具房地产权利的相关证明:

(一)自然人死亡,其权利承受人申请证明死者享有的房地产权利的;

(二)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其权利承受人申请证明已终止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的房地产权利的;

(三)房地产灭失,原房地产权利人申请证明原房地产权利的;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四条 申请房地产登记的期限,当事人之间有约定的依其约定,没有约定的依照本办法的规定,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二十五条 房地产权证书破损的,权利人提交以下文件,可以申请换证:

(一)申请书;

(二)身份证明;

(三)房地产权证书;

(四)房地产测绘附图。

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完成审核,准予换证的,应当将有关事项记载于房地产登记簿,收回原房地产权证书,发给新的房地产权证书。

第二十六条 房地产权证书灭失的,权利人可以申请补发。申请补发房地产权证书的,权利人应当向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报失,并在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报纸刊登灭失声明。

权利人申请补发房地产权证书的,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请书;

(二)身份证明;

(三)刊登灭失声明的报纸;

(四)房地产测绘附图。

申请补发房地产权证书,自报纸刊登灭失声明之日起三十日内无人提出异议的,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十五日内完成审核,将有关事项记载于房地产登记簿,补发房地产权证书。

第三章 土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登记

第一节 初始登记

第二十七条 权利人申请土地使用权初始登记的,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请书;

(二)身份证明;

(三)土地权属来源证明;

(四)地籍图。

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还应当提交已缴清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证明。

以出让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年限届满后自动续期或者经批准续期的,权利人应当重新申请土地使用权登记。

第二十八条 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应当自新建商品房屋建设工程规划验收合格之日起九十日内,提交下列材料,申请初始登记,办理《房地产权权属证明书》:

(一)申请书;

(二)申请人身份证明;

(三)土地权属来源证明;

(四)建设工程规划验收合格证及其附图;

(五)房屋测量成果报告;

(六)房屋门牌证明。

新建非商品房屋,由权利人提交前款规定的材料,申请初始登记。

第二十九条 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初始登记,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六十日内完成审核,核准登记的,应当将有关事项记载于房地产登记簿,发给房地产权证书。

在新建商品房核准初始登记前,市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不得取消对商品房预售款的监管。

第二节 转移登记

第三十条 经登记的房地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当事人在有关法律文件生效或者事实发生后申请转移登记:

(一)买卖;

(二)交换;

(三)赠与;

(四)继承、遗赠;

(五)其他应当办理房地产权属转移登记的情形。

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销售商品房的,应当与买受人在房地产买卖合同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内或者双方约定的期限内申请办理转移登记。

第三十一条 申请房地产转移登记,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请书;

(二)身份证明;

(三)房地产权证书;

(四)证明房地产权属发生转移的文件;

(五)房地产测绘附图;

(六)缴纳有关税费的证明。

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完成审核,核准登记的,应当将有关事项记载于房地产登记簿,发给房地产权证书。

第三节 变更登记

第三十二条 经登记的房地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权利人申请变更登记:

(一)房地产权利人更改姓名或者名称的;

(二)房地产用途发生变化的;

(三)房屋坐落的街道、门牌号或者房屋名称发生变更的;

(四)土地、房屋面积增加或者减少的;

(五)房地产分割、合并的;

(六)房屋结构发生改变的;

(七)其他应当办理房地产变更登记的情形。

第三十三条 申请房地产变更登记,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请书;

(二)身份证明;

(三)房地产权证书;

(四)证明发生变更事实的文件。

申请房地产变更登记,除本办法第三十二条第(一)、(二)项规定的情形外,申请人还应当提供房地产测量成果报告。

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完成审核,核准登记的,应当将有关事项记载于房地产登记簿,发给房地产权证书。

因城市建设、行政区划调整等政府行为导致第三十二条第(三)项的情形发生,权利人申请变更登记的,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免收房地产登记费;权利人向相关政府部门申请出具发生变更事实的证明文件的,相关政府部门应当出具。

第四节 注销登记

第三十四条 房地产权利因房屋灭失、土地使用权消灭等情形终止的,原权利人应当提交下列材料,在事实发生之日起三十日内申请注销登记:

(一)申请书;

(二)身份证明;

(三)原房地产权证书;

(四)相关的合同、协议、证明等文件。

申请注销登记的,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完成审核,核准登记的,应当将注销事项记载于房地产登记簿,原房地产权证书作废。

第三十五条 经登记的房地产权利终止后,原权利人未申请注销登记的,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在司法机关或者行政机关提供发生法律效力的文件时,应当依据有关文件办理注销登记,将注销事项记载于房地产登记簿,并书面通知当事人,原房地产权证书公告作废。

第四章 他项权登记

第三十六条 设定房地产抵押权等他项权的,由当事人申请房地产他项权设定登记。

第三十七条 申请房地产抵押权设定登记,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请书;

(二)身份证明;

(三)房地产权证书;

(四)抵押担保的主债权合同;

(五)抵押合同。

法律、法规规定或者双方约定需要评估房地产价值的,还应当提交评估材料。

第三十八条 经登记的房地产他项权发生转移、变更或者依法终止的,当事人应当提交下列材料,申请转移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

(一)申请书;

(二)身份证明;

(三)房地产他项权证;

(四)证明房地产他项权发生转移、变更或者终止的文件。

经登记的房地产他项权终止后,当事人未申请注销登记的,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司法机关、仲裁机构或者行政机关提供发生法律效力的文件时,依据有关法律文件办理注销登记,将原房地产他项权证公告作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

第三十九条 申请房地产他项权设定、转移、变更或者注销登记的,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完成审核。核准设定、转移、变更登记的,应当将有关事项记载于房地产登记簿,发给房地产他项权证;核准注销登记的,应当将有关事项记载于房地产登记簿,并书面通知当事人,原房地产他项权证作废。

第五章 预告登记

第四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当事人申请预告登记:

(一)预购商品房;

(二)以预购商品房设定抵押及其抵押权的转让;

(三)以房屋在建工程设定抵押及其抵押权的转让;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前款第(一)、(二)项规定的预购商品房应当属于商品房预售许可证规定的预售范围。

第四十一条 预售人与预购人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后,应当自合同签订之日起三十日内或者在双方约定的期限内提交下列材料,申请预购商品房预告登记:

(一)申请书;

(二)身份证明;

(三)商品房买卖合同。

预购人委托预售人代为申请办理登记的,预售人应当依照前款规定的期限申请办理。

预售人未在规定或者双方约定的期限内与预购人申请预告登记或者未依预购人委托代为申请预告登记的,预购人提交第一款规定的材料,可以单方申请预告登记。

已经预告登记的预购商品房不得重复办理预告登记。

第四十二条 预购商品房预告登记后,当事人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未申请转移登记的,预告登记失效。

第四十三条 申请预购商品房预告登记的,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二十日内完成审核,核准登记的,应当将有关事项记载于房地产登记簿,发给预告登记证明书。

第四十四条 申请预购商品房抵押权预告登记,当事人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请书;

(二)身份证明;

(三)预告登记证明书;

(四)抵押担保的主债权合同;

(五)抵押合同。

法律、法规规定或者双方约定需要评估房地产价值的,还应当提交评估材料。

预购商品房抵押权发生转让的,申请预告登记时,除提交前款规定的材料外,还应当提交转让合同。

预购商品房未经预告登记的,不予办理预购商品房抵押权的预告登记。

第四十五条 申请预购商品房抵押权预告登记或者预购商品房抵押权转让预告登记的,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完成审核,核准登记的,应当将有关事项记载于房地产登记簿,发给预告登记证明书。

第四十六条 申请在建工程抵押权预告登记,当事人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请书;

(二)身份证明;

(三)国有土地使用证;

(四)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五)抵押担保的主债权合同;

(六)抵押合同。

法律、法规规定或者双方约定需要评估房地产价值的,还应当提交评估材料。

在建工程抵押权发生转让的,申请预告登记时,除提交前款规定的材料外,还应当提交转让合同。

第四十七条 申请在建工程抵押权预告登记的,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完成审核,核准登记的,应当将有关事项记载于房地产登记簿,发给预告登记证明书。

第四十八条 新建房屋所有权初始登记时,在建工程抵押关系尚未终止的,在建工程抵押权预告登记转为房地产抵押权登记,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核准新建房屋所有权初始登记的同时将有关事项记载于房地产登记簿,发给房地产他项权证,原预告登记证明书失效。

在建工程抵押权预告登记转为房地产抵押权登记时,其抵押范围不包括已经办理预告登记的预购商品房。

第四十九条 经预告登记的新建商品房,其所有权初始登记后,预售人和预购人应当自初始登记之日起三十日内或者在双方约定的期限内,依照本办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申请房地产转移登记。

预购人委托预售人代为申请办理登记的,预售人应当依照前款规定的期限申请办理。

预售人未在规定或者双方约定的时间内与预购人申请转移登记或者未依预购人委托代为申请转移登记的,预购人提交下列材料,可以单方申请转移登记:

(一)申请书;

(二)身份证明;

(三)预告登记证明书;

(四)缴清房款的证明;

(五)完税证明。

经预告登记的预购商品房因未通过规划验收等原因而未办理初始登记,进而不能办理转移登记的,规划、建设、国土房管等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依法及时作出处理。处理后依法已办理初始登记,当事人申请转移登记的,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办理。

第五十条 申请房地产转移登记时,预购商品房已设定抵押权预告登记并且抵押关系尚未终止的,预购商品房抵押权预告登记转为房地产抵押权登记,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有关事项记载于房地产登记簿,发给房地产他项权证,原预告登记证明书失效。

第六章 其他登记

第五十一条 权利人认为房地产权证书或者房地产登记簿记载的事项错误的,提交下列材料,可以申请更正登记:

(一)申请书;

(二)身份证明;

(三)证明房地产权证书或者房地产登记簿记载错误的材料。

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完成审核。核准更正时,应当将有关事项记载于房地产登记簿。可以在原房地产权证书上进行更正的,在原房地产权证书上更正,不发给新的房地产权证书;不宜在原房地产权证书上更正或者申请人要求发给新的房地产权证书的,收回记载有误的房地产权证书,发给新的房地产权证书。不予更正的,应当书面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五十二条 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发现房地产权证书或者房地产登记簿的记载有误的,可以依据原始登记材料对登记笔误进行更正。对于笔误以外的其他记载错误,应当书面通知权利人在规定期限内办理更正登记。权利人逾期不办理更正登记的,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可以依据司法机关、行政机关、仲裁机构发生法律效力的文件对房地产登记簿的错误记载予以更正。核准更正登记的,通知权利人领取新的房地产权证书,记载错误的房地产权证书公告作废。

第五十三条 房地产利害关系人认为房地产登记簿上记载的房地产归属等事项错误的,提交下列材料,可以申请异议登记:

(一)申请书;

(二)身份证明;

(三)证明房地产登记簿记载错误的材料。

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异议事项记载于房地产登记簿。

异议登记后,申请人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不起诉的,异议登记失效。

异议登记不当,造成权利人损害的,权利人可以向异议登记的申请人请求赔偿。

第五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撤销原房地产登记:

(一)司法机关、行政机关、仲裁机构发生法律效力的文件证明房地产登记是当事人通过隐瞒真实情况或者伪造有关证件、文件等非法手段获取的;

(二)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核准登记不当,造成重复登记等错误,通过更正登记不能纠正的;

(三)当事人提交的权属来源证明文件被撤销的。

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撤销登记的决定在作出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送达当事人,并将原房地产权证书公告作废。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五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条第二款规定,当事人采取隐瞒真实情况或者伪造有关证件、文件等非法手段骗取登记的,由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本办法第五十四条的规定撤销登记。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六条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八、三十、四十一、四十九条规定,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未在规定或者约定的期限内申请登记的,由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限期办理,逾期仍不申请的,由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停止从事相关业务,并将其有关情况在新闻媒体上公布,但因买受人或者预购人的原因无法提出申请的除外。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不按规定或者约定申请登记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五十七条 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和登记机构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滥用职权,贪赃枉法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因登记错误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登记机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八章 附则

第五十八条 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需要,对全市或者一定区域范围内的房屋土地进行房地产总登记。

第五十九条 地下空间的房地产登记依照本办法办理。

第六十条 市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制定房地产登记技术规范,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实施。

第六十一条 本办法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免费法律咨询,就上中顾法律网)

第二篇: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

会议期间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纸

第号

2014 年2月日

代表姓名:等名代表

代表团:联系电话:标题:

请代表根据实际情况打勾注明:

1、此建议由代表通过何种形式形成□专题调研□视察□座谈、走访等其他形式

□代表结合本职工作形成2、建议内容属于多年多次提出、尚未解决的事项

□2年□3年□3年以上

3、希望承办单位在办理过程中加强与代表的联系沟通□

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代表建议、意见和批评分类

□经济建设□科教文卫□社会管理□其他承办单位

注意事项:

1、代表建议、意见和批评分类项由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机构来填,承办

单位栏由“一府两院”相关办事机构提出。

2、“编号”、“承办单位”“代表建议、意见和批评分类”栏勿填写。建议内容贴附一并

交电子版本。

3、请代表务必填写本人的联系电话及通讯地址。

第三篇:广州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发布单位】81904

【发布文号】市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64号 【发布日期】2001-09-06 【生效日期】2001-10-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广州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第64号)

广州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于2001年6月6日修订通过的《广州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规定》,业经广东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于2001年7月27日批准,现予公布,自2001年10月1日起施行。

广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二00一年九月六日

广州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规定

(1994年5月20日广州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 1994年9月15日广东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批准

根据1996年12月18日广州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修改〈广州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规定〉的决定》修正 1997年4月3日广东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批准 2001年6月6日广州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修订 2001年7月27日广东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批准)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第一条 为防治环境噪声污染,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和《广东省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本市行政区域内环境噪声污染的防治。

第三条 第三条 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纳入环境保护规划,并制定防治环境噪声污染的政策和措施。

市、县级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划定环境噪声标准的适用区域。

第四条 第四条 市、区、县级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辖区内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进行检查监督。

公安部门对机动车噪声和根据职责对社会生活噪声的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海事、渔监、港务部门及铁路、民航管理部门分别对机构船舶、火车、航空器的噪声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质量技术监督行政主管部门对工业产品的噪声限值实施监督管理。

建设、工商、文化部门和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构,根据各自职责,依法分别对建筑施工噪声、社会生活噪声的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第五条 第五条 市、区、县级市的环境监测机构,应当对划定的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域声环境质量和重点噪声污染源,进行定期监测。

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区域声环境质量状况定期向公众公布。

市、区、县级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环境噪声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受理单位和个人对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单位和个人的投诉、检举和控告。

第二章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

第六条 第六条 在本市下列区域内,不得新建排放环境噪声的工业生产设施和排放环境噪声超过标准的其他设施:

(一)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疗养区、旅游度假区、历史文化保护区;

(二)医疗区、文教科研区和以机关或者居民住宅为主的区域等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

(三)对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域中的居民住宅、学校、幼儿园、医院、机关、科研单位有影响的范围。

第七条 第七条 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设项目,其选址、动工建设、投产使用,必须报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

建设项目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施工、投产使用。防治设施没有建成或者虽已建成但未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的,该建设项目不得投产或者使用。

第八条 第八条 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单位,必须依法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办理排污申报登记,并接受环境保护部门的现场检查。

第九条 第九条 环境噪声的排放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者地方标准。超过标准的,按照国家规定缴纳超标准排污费,并由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整改。

第十条 第十条 排放环境噪声造成严重污染的单位,以及本规定第六条所列区域内原有的工业生产设施和其他设施,排放环境噪声超过区域环境噪声标准的,应当限期治理。

需要限期治理的,按下列办理:

(一)中央、省管辖的单位,由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意见,依法报省人民政府决定;

(二)市管辖的单位,外地驻广州单位,由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意见,报市人民政府决定;

(三)具备县级以上管理职权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管辖的单位,由其所在开发区、保税区环境保护部门提出意见,报开发区、保税区管理委员会决定;

(四)区、县级市管辖的单位,分别由所在地的区、县级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意见,报区、县级人民政府决定。

(五)本条

(一)、(二)、(三)、(四)项规定以外的单位,按管辖权限,分别由市、区、县级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意见,报同级人民政府决定。

市、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在前款规定的权限内,可以授权同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小型的企业、事业单位直接作出期限治理决定。

第十一条 第十一条 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单位,其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设施,应当保护正常使用和性能完好,确保所排放的环境噪声达到相应的规定标准。不得擅自拆除、闲置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设施。确需拆除或者闲置的,应当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并提前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

第十二条 第十二条 不得引进不符合我国环境保护规定要求的技术和设备,不得将产生严重环境噪声污染的设备转移给没有防治环境噪声污染能力的单位或者个人使用。

第十三条 第十三条 禁止生产、销售噪声强度超过国家、行业、地方标准的产品。

须标注噪声强度的产品的目录,由市质量技术监督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定期公布。

生产产生环境噪声产品的企业,应当在产品说明书和铭牌中如实标注产品产生的噪声强度。

第三章 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

第十四条 第十四条 需要使用排放环境噪声机械设备的建筑、装饰、清拆施工工程,施工单位应当在工程开工十五日前按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内容、程序办理排污申报登记。

第十五条 第十五条 在本市区行政街和城镇噪声控制范围内禁止使用蒸气桩机和锤击桩机。县级市人民政府可以规定城镇禁止使用蒸气桩机、锤击桩机的区域范围。

第十六条 第十六条 在市区行政街和城镇噪声控制范围内的建筑、装饰、市政工程、清拆施工场地,使用各种钻桩机、钻孔机、搅拌机、推土机、挖掘机、卷扬机、振荡器、电锯、电刨、锯木机、风动机具和其他施工机械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除抢修和抢险工程外,其作业时间限制在六时至二十二时。

因混凝土浇灌不宜留施工缝的作业和为保证工程质量、技术需要的桩基冲孔、钻孔桩成型等作业或者市政工程,需要延长作业时间、在夜间连续施工的,应当经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出具证明,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公告附近居民。

需要爆破作业的,经公安部门批准后,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

第四章 交通噪声污染防治

第十七条 第十七条 机动车辆噪声应当符合《机动车辆允许噪声》国家标准的规定。

机动车辆不符合标准的,禁止上路行驶。对不符合标准的在用机动车辆,公安部门不得发给年检合格证;对新购置或从外地迁入本市的机动车辆不符合标准的,公安部门不发给牌证。

第十八条 第十八条 在本市市区和城镇噪声控制范围内行驶的机动车辆,禁止鸣喇叭。

县级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保护和改善声环境质量的需要,划定禁鸣喇叭的路段和地区。

第十九条 第十九条 摩托车、拖拉机不得在禁止行驶的路段范围行驶。公安部门可以根据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的要求划定禁止行驶的路段,并向社会公布。

摩托车进出允许其行驶的内街、小巷,在二十二时至次日七时应当熄火推行。

禁止未安装排气管消声器或者排气管消声器失效的机动车辆上路行驶。

第二十条 第二十条 消防车、警车、救护车、工程抢险车等特种车辆安装、使用警报器,应当符合公安部门的规定,执行非紧急任务时禁止使用。

第二十一条 第二十一条 公共汽车报站设备的音量,应当控制在规定的限值以内。禁止营运车辆使用扬声器招揽乘客。

第二十二条 第二十二条 车站、车辆编组站、港口、码头、机场等交通枢纽使用广播喇叭,应当控制音量,减少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设在居民稠密区的营运车辆站场,二十二时至次日六时,不得使用广播喇叭和电铃;在其他时间使用的,应当控制音量。

第二十三条 第二十三条 路桥建设必须执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定。新建、扩建、改建的高速公路、高架路、快速路、轻轨道路,经过已建成的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有可能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应当按照环境保护要求设置声屏障或者采取其他防治环境噪声污染的措施。

已建成的高速公路、高架路、快速路,应当按照前款的规定,有计划地治理环境噪声污染。

第二十四条 第二十四条 机动船舶的发动机应当装置有效的消声器,使排放的噪声符合国家规定的《内河船舶噪声级规定》的要求。

第二十五条 第二十五条 机动船舶进入广州港东河道猎德闸至西河道珠江大桥东、西桥以内水域,只准使用电笛,特殊情况除外。

第二十六条 第二十六条 船舶进入港区,禁止使用高音喇叭和乱鸣声号。公务船执行公务使用喇叭和警响器,必须遵守港务管理的规定。

第二十七条 第二十七条 用于广告宣传的航空器,排放到地面的噪声不得超过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第二十八条 第二十八条 铁路机车穿越市区只准使用风笛,不得使用汽笛。

第五章 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

第二十九条 第二十九条 在居民住宅建筑物内不得新设歌厅、舞厅等营业性文化娱乐场所;已设立的,必须采取措施,使排放的环境噪声符合国家标准。排放的噪声超过规定标准的,由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整改,整改期间,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限制其营业时间。

在其他地方设立的,必须采取措施,使排放的环境噪声符合国家或者地方标准。

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内,应当严格控制设立本条规定的娱乐场所的规模和数量。

第三十条 第三十条 在体育场举办大型经营性演唱会的,举办者应当按照规定的噪声排放标准,严格控制边界噪声。其边界噪声不得超过规定的标准。

第三十一条 第三十一条 在市区行政街和城镇噪声控制范围内,未经批准不得使用高音喇叭和广播宣传车;确需使用的,应当经公安部门批准。

第三十二条 第三十二条 禁止使用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音响设备和其他方式招揽顾客、宣传商品。

第三十三条 第三十三条 使用空调设备、音响等家用电器和乐器,家庭娱乐活动,排放的噪声不得超过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第三十四条 第三十四条 在已竣工交付使用的住宅楼内,十二时至十四时、二十二时次日七时,禁止使用电钻、电锯、电刨、冲击钻等工具从事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室内装修、家具加工等活动。

第三十五条 第三十五条 凡在临街门口、道路等公共场使用发电机,排放的噪声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的,必须配置防治环境噪声污染的设施,使排放的噪声符合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第三十六条 第三十六条 从事汽车、摩托车修理和其他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作业,噪声排放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严格控制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从事汽车、摩托车修理作业。经核准设立的,不得在十二时至十四时、二十二时至次日七时进行调试发动机等造成噪声污染的作业。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七条 第三十七条 违反本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视情节轻重给予处罚:

(一)违反第二十九条第一款规定,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处以三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二)违反第三十条规定,边界噪声超过规定排放标准的,处以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

(三)违反第三十六条规定,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处以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八条 第三十八条 违反本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构责令改正,给予处罚:

(一)违反第十六第一款、第二款规定,超出规定的时间或者未经批准夜间施工、作业的,处以三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二)违反第三十五条规定,发电机排放的噪声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处以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九条 第三十九条 违反第十八条第一款规定,机动车辆在市区和城镇噪声控制范围内鸣喇叭的,由公安部门给予警告,并处以二百元罚款。

第四十条 第四十条 违反本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公安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可视情节轻重处以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上下罚款:

(一)违反第二十一条规定,营运车辆使用扬声器招揽乘客的;

(二)违反第三十一条规定,在市区行政街和城镇噪声控制范围内,未经批准使用高音喇叭和广播宣传车的;

(三)违反第二十二条第二款、第三十二条、第三十四条规定,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

违反第三十三条的规定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由公安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可处以二百元罚款。

第四十一条 第四十一条 违反第十条第一款规定,拒绝执行期限治理决定或者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除依照国家规定加收超标准排污费外,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处以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或者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据权限,报同级或者上级人民政府责令停业、搬迁、关闭。

第七章 规则

第四十二条 第四十二条 城镇噪声控制范围,由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划定。

本市的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范围,由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报市人民政府批准确定。

第四十三条 第四十三条 本规定自2001年10月1日施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新店镇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在2006年4月11日新店镇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新店镇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的同志提出意见。

2005年工作回顾

2005年是我镇全面实现“十五”计划目标,各项工作取得新成就的一年。一年来,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以邓小平

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富民强镇的目标,积极实施“工业强镇、农业富镇、商贸重镇、科教兴镇”发展战略,抓住机遇,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完成了镇第十三届六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全面实现了“十五”计划预期目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道路上迈出了新的步伐,为“十一五”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全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6.68亿元,增长19.4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7966亿元,增长45%;实现综合财政收入2978.5万元,增长2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809元。

——工业发展迈出新步子。围绕做大做强的要求,工业经济总量迅猛扩张,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8.89亿元,销售收入18.9亿元,利润3280万元;规模企业迅速增加,全镇规模企业总数已达到35家,完成现价产值10.95亿元,同比增长22;实现销售收入10.05亿元,同比增长期22.5;实现利润2560万元,同比增长18。南通振新颜料有限公司、南通华亮健身器材有限公司等企业已进入亿元企业行列,被列为全县50强企业。以汤园精细化工、合兴铁链、东力健身器材、怡达体育用品、东洋时装、世川服饰等企业为支柱的中坚力量也正在不断发展壮大,这些已经成为我镇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力量。以宏祥化工、慧栩包装、爱浪服饰等企业为代表的后生力量也在提速增效,呈现出强势的发展后劲。另外一大批成长型企业也正蓄势待发。一年来,我们还通过努力,着力解决企业发展的“四难”问题,全镇以四大支柱产业为特色的块状经济日趋明显,也成为我镇在县内引人注目的新亮点。

——农村经济彰显新成效。粮食生产抗灾顶难仍获丰收。秋粮顶住病虫害影响,单产、总产均与上年基本持平。全力抓好了生猪高热病和禽流感的防治,畜牧生产保持稳定,各类畜禽饲养量和肉蛋产量呈上升趋势。农业发展后劲全面增强。全镇新办农业企业10家,总投入达5598万元;全镇共拥有“三资”投入农业项目11家,投入达6200万元。全镇第二产业增加值36191万元,比上年增加23.3。全镇有1000余名农民接受了技能培训,950名农民得到了转移就业,劳动力转移率达到41.8。

——第三产业有了新提升。认真推进以服务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积极营造三产发展的良好氛围和环境。特别是,商贸服务业加快发展,消费需求持续畅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创近几年来新高。三产服务业增加值达到2.12亿元,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进一步增加。传统的餐饮、商业流动等发展呈现新趋向,发展层次、水平越来越高,休闲消费点不断增加。新兴第三产业在我镇迅速兴起,体现时代信息的现代物流、交通运输、通讯和休闲等社会服务业发展加快。镇内新型的汽车出租业、家政服务业等已开始起步,这些标志着我镇正在向现代新型小城镇迈进。

——招商引资实现新突破。在县委、县政府多次调高任务指标的情况下,我们仍全面完成任务。全年实现合同利用外资1713.1万美元,占县交加压任务的142.76;到帐外资604万美元,占县交加压任务的100.7;县外境内民资9038万元,均提前完成县交任务。到目前为止,全年共有5个项目落户县工业新区和化工园区,在县“进区项目升旗仪式竞赛活动”中,列第七位。

——全民创业取得新成绩。全年新增个体工商户825户,占县交任务数的123.13;新增私营企业223家,占县交任务数的247.78;完成新增民资3.47亿元,占任务数的283.91。全镇实际参与创业,并有效益的村干部达57人,占定编干部总数的58以上。创业领域不断拓宽,逐渐由以一产为主向二三产业并举转变。其中新店居委会成为全县民营经济发展二十强村。

——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一年中,全镇新建各类桥梁11座,疏浚河道2条,总长6.8公里。实施了飞跃河沿线的黑色路修复。新店桥新建工作和方根桥的修复基本结束。采取果断措施,拆除了建农桥,消除事故隐患,同时积极开展筹建工作。集镇建设进一步推进,首期拍卖的新店医院南侧土地已开始建设,国土、广电楼即将竣工;新拓宽了集镇区内解放路,拉开了镇区道路的基本骨架。扎实推进土地整理项目。国投土地整理项目第一期工程,在园北、汤居、祝套等三个村顺利推进,涉及35个小区、占全部工程量2/3的工程,正在紧张的施工中。

——财政工作难中求进,出现新局面。在全面取消农业税的情况下,认真正视财政分税制和包干基数对我镇的不利

因素,狠抓财源培植,积极争取上级资金,严格税费征缴,财政工作基本实现了预算执行正常、收支基本平衡的发展态势。全年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2978.55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93.05;完成财政支出3145.54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0。重点保证了工业、农业、招商、教育、卫生、抚恤和社会救济、社会保障、镇村运转等支出,特别是支付了新店中学

基建资金545万元,支付了前期农路改造工程款85万元。

——社会事业有了新发展。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投资近350万元的新店初级中学第二期工程,于10月份全部竣工,实现了两所中学的完全合并。按照“六有”要求,进一步完善各中小学教育设施。按既定计划,新店、汤园两所幼儿园的产权改革全部到位。在年底的创建教育现代化乡镇评估中,一次性通过市验收,被南通市评为“江苏省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先进乡镇”。加快农村自来水普及工作,到去年5月底全面完成农村改水任务,受益人口达37032人(其中新增收益人口28440人),占全镇常住人口38459人的96.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继续在全镇巩固和全面推广。集中力量参与“省人口与计划生育示范县”的创建,并取得了较好成绩。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继续推进,目前全镇有514人享受该政策。全力推进有线电视发展,全镇有线电视用户达5724户,被评为南通市有线电视示范镇。“双入户”工作在双丰闸村完成试点。社会保障体制逐步健全,各用人单位的劳动保障意识有效转变。在全体村干部中普遍实行了职工养老保险,解决了村干部的后顾之忧。加强人民武装工作,克服困难,努力完成征兵任务。人事、审计、物价、老龄、档案等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

——精神文明与民主法制建设呈现新气象。广泛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和“星级文明小康户”、“五好家庭”、“星级文明信用户”的评选,扎实开展文明单位、文明村镇创建活动,集中力量参与全县“省文明城市”,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去年底,我镇被评为2003-2004南通市文明乡镇。

认真听取和采纳人大代表的意见和建议,全年办理镇人大代表议案及建议21件,其中已到位19件。继续推进“平安创建”工作,建立健全“大防控、大调解”网络,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被评为南通市社会治安安全镇。认真处理群众来信来访,有效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继续落实反邪教各项责任,全力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持单位行政一把手负责制,一年中未发生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团结一致谋发展,集中精力搞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我们有三点体会:一是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为新店,“不求政绩求发展”;为群众,“不要荣誉要实惠”。对上,准确定位,不盲目追求排名,据实上报统计结果,积极争取上级的各项支持。对内,摸清家底,准确把握经济运行现状,以促进各项工作的良性开展。对外,开放搞活,树立“你发财,我发展”的理念,全力以赴抓招商引资,锲而不舍搞全民创业,不断地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二是狠抓项目建设。坚持项目兴镇,用活政策,多跑、多争、多汇报,使项目建设成为新店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增长点。三是激发全镇干部群众的工作热情。进一步动员全镇干部群众树立信心,振奋精神,形成经济工作的合力,特别是强化措施,奖罚兑现,极大地鼓舞了全镇干部的斗志,自觉投入到经济建设主战场。这些成绩的取得,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镇人大监督支持的结果,凝聚着全镇人民的心血和汗水。在此,我代表镇政府,向在各个领域和岗位上辛勤劳动、无私奉献的全镇人民,向给予政府工作热情支持的人大代表,向社会各界人士和所有关心、支持新店发展的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矛盾和问题,工作中还存在着很多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我镇大投入的大项目与大镇相比还有差距;项目储备有待突破,高附加值项目、高科技项目和农业项目建设还有待于加强;工业集中区的建设力度不够,企业创新能力不强;集镇规划、建设、管理的任务相当艰巨;社会保障体系尚需进一步完善,部分群众的生活还比较困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任务十分艰巨,尤其是农民增收难度仍然很大;政府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工作方式和方法有待进一步改进,等等。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切实采取有效措施,下大力气认真加以解决。

“十一五”期间的奋斗目标和2006年的主要任务

“十一五”是我镇加快发展的黄金期。我们面对的将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的环境;一个总体上有利于我们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但不利因素也在不断增多的环境。从国际看,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生产要素流动加快,这为我镇承接国际产业资本转移,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方式创造了较为有利的条件。从国内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新阶段,总体平稳增长的格局基本形成。从我县看,县委提出要加快实施“4 1”战略,“突出主题,凸现主体,突破港口,奋力争当江苏沿海开发第一县”,目标令人振奋,措施扎实有力。新店地处将于2008年通车的苏通大桥和洋口渔港交通要道,向西可直达沿海高速,这是区位优势;具有较好的环境条件和扎实的工业基础,这是历史优势;如东沿海高速开发的辐射,如东经济快速发展的浓烈氛围必将推动新店的发展,这是现实优势。因此,可以说,未来的五年将是我镇腾飞的五年。这一时期,我们一方面要继续夯实基础,积蓄力量,增创新优势;另一方面要抓住沿海开发契机,借势而上,谋求新突破,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前进道路上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各地围绕资源、市场、技术、人才的竞争更加激烈,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的短腿效应正在显现,社会稳定面临较大压力。

面对新的形势,我们必须切实增强历史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牢固树立忧患意识、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和创新意识,按照“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要求,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推动新店经济社会在新的起点上继续向前快速迈进。根据刚刚结束的中共新店镇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十一五”期间我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继续大力实施“科教兴镇、工业强镇、农业富镇、商贸重镇”战略,继续突出发展主题、凸现工业主体,以富民强镇为主线,以招商引资和全民创业为重点,以新型小城镇建设为依托,实现我镇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

“十一五”期间我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是:

——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到2010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6亿元,三次产业结构调整接近于全县的8.8:61.7:29.5,二、三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到91.2。2010年全镇综合财政收入达到4000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50亿元,其中工业投入2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达到2亿美元;自营出口总额在“十五”基础上翻一番,达到1.74亿美元;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18万元/人。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社会就业相对充裕,农民人均收入持续增长,到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8000元,农村住宅逐步向集聚化发展。电话全面普及,百户家庭拥有电脑超过40台;农村居民的文教娱乐服务业开始繁荣,其支出成为家庭支出的重要部分。

——社会环境更加美化、优化。科教文体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社会信用程度更加提高,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到2010年,全镇建立起完善的义务教育体系,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达97,新型合作医疗覆盖率超过95,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健全,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超过98,全面完善村(居)依法自治制度。

——人居环境更加和谐。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建成生态环境示范镇;镇村面貌得到进一步改观,初步建立功能配套的集镇区,与周边中心镇的差距进一步缩小。到2010年,城镇化率达到37.2,城镇人口达到1.5万人,自来水普及率100。农村道路黑色化、灰色化率进一步提高,有条件的村都通上班车,农村森林覆盖率21,初步建立和谐、安康的生活环境。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起步之年,也是本届政府任期的最后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对实现今后五年的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06年全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实现国内生产总值8.1亿元,同比增长20;实现合同利用外资200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100万美元,引进县外境内资金9000万元;新增个体工商户450个,新增民营企业160个;完成工业投入5.2亿元,同比增长35;完成全部工业现价产值30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现价产值19.23亿元、销售收入18.9亿元、利润6050万元;新增定报企业12个;新增亿元企业2个;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42亿元;按财政结算新口径计算,完成综合财政收入1534万元;新增农业企业项目10个;新增农业企业项目投入1.5亿元;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5500元,增幅14.4。

为实现上述目标,今年必须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强化工业主导地位,进一步提升工业发展水平

强力推进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健全领导联系重点项目责任制,明确完成时限;建立完善重点项目建设全过程主动服务制度,积极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及时解决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总投资达1100万美元的迈克斯(如东)化工有限公司、总投资达1100万元的南通龙岗名洋工贸有限公司、总投资达8000万元的南通沃斯得医药化工有限公司、总投资达2400万元的南通沃野化工有限公司、投资2600万元的东港化工有限公司等5个项目年内建成投产。

发展壮大支柱产业。继续围绕培育镇域经济支撑点,做大做强化工、健身器材、食品和纺织服装加工四大主导产业,加快形成特色产品群、龙头企业群和支柱产业群,带动镇域经济快速发展。要更大程度上发挥健身器材行业商会作用,努力开展行业自律,规范行业运行,努力打造健身器材业团队优势,形成行业新特色。同时,要尽快形成以振新化工、精细化工为龙头的化工行业,以世川服饰、东洋时装、通海被服为龙头的纺织服装业,以江苏宝宝、如东宝宝淀粉为龙头的食品加工业等行业团队,努力打造专业产品生产基地。

做大做强现有企业。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重点完善政府、银行、企业沟通合作制度,积极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咨询、市场开拓和融资服务。扶持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具有行业竞争优势、发展前景良好的中小企业向小而专、小而特、小而精方向发展。全镇现有的各企业都要以主人翁的姿态,勇挑重担,积极投身到全县企业“争位置、比贡献、上台阶”竞赛活动中去。年内,振新颜料、华亮健身、宝宝淀粉、合兴铁链、斯力达(东力)等骨干企业都要瞄准净增销售收入3000万元以上的目标去努力。在建企业要加快建设进程,迅速达产达销,形成新的增长点

抓好工业发展载体建设。镇工业集中区要大力提升产业层次和辐射带动功能,在推进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培育先进产业等方面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全力发挥县工业新区、化工园区的作用,重点抓好本镇在化工园区的企业建设,加强对镇内企业的引导作用。利用村庄集聚规划的调整,鼓励各村尝试组建民营园区。年内争取一批项目在县镇各类园区落户,一批项目建成投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着力夯实基础,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建设,重点发展优质稻米种植基地,进一步发挥无公害水稻种植基地的作用,实行注册上市,打响新店大米的品牌。全力建设淡水养殖、优质苗猪生产基地;鼓励优质畜禽规模化饲养,积极发展节粮型畜牧业。主动调整农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增加农民的非农收入。要与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有机结合,吸引“三资”开发农业,多渠道、多形式加快发展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展农产品和水产品保鲜包装、综合利用技术攻关,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要大力发展基地型种养加工企业,加大对农业企业的支持。要抓紧农业项目的推进,积极争取更多的农业项目纳入省市政府扶持的计划中去。要以培育宝宝集团、月池金正牧业、天美木业等龙头企业为重点,大力发展农副产品的深加工、精加工,提高农副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要坚持以销定产,大力发展订单农业,高效农业。大力发展适销对路的高产优质新品种,调优种植品种结构。积极实施绿色农业战略,大力推广无公害农产品和生态农业建设新技术,高度重视农产品标准质量体系建设,确保2006年申报无公害产品3个以上。改造提升和建设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加快发展农产品现代流通业。要加强农民的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自主创业的能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拓宽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增收渠道。

着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要继续努力,想方设法,逐步建立稳定的农业投入增长机制。积极增加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大力推广良种繁育、现代集约化设施种植养殖等先进适用农科技术,推进农业机械化,鼓励农民购置先进适用农机具,保持我镇在市县乡镇中农机化的领先水平,提高农业科技水平。要继续配套农田基础设施,兴修水利,维护渠道,整治河道。对在建的国投土地整理项目要一如既往抓实抓好,确保今年上半年完成一期工程,约1500万元的工程量,下余工程在今冬明春要全面到位。工程指挥部和园北、汤居、祝套三个村全体同志,要坚持一如既往积极配合、督促施工单位轧紧进度,保证不务农时,质量达标。计划中的省投土地整理项目,要落实专人负责跟踪,及时组织新联、月池、双虹桥等三个村提供相关材料,配合有关部门的可行性论证和设计工作,争取早日落户。要抓实河道清淤工程,确保镇内主要河道整洁、美观。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实际出发,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城镇化带动农村,以产业化提升农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各村要结合村庄集聚规划调整,制定一个合理规划,发展一批特色产品,建设一个公共文化中心,营造一个和谐环境,动员和组织农民建设文明富裕安康的新生活。认真抓好农村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为农村稳定和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三、扩大对外开放,推进招商引资

不断创新招商方式。发挥好鼓劲、监督、引导和提供信息的作用,大力推进以商招商,发挥异地商会、行业商会作用,并积极推广这种招商方式,通过他们积极推介、宣传新店,引进项目。抓好企业招商,企业是招商主体,要通过政府搭台,加强企业与外界联系。还要搞好挂职招商、委托招商、定点招商、以会招商,抓住机遇,积极参与省市县在海内外举行的投资贸易洽谈会,广捕信息,招揽客商,引进外资。扩大网上招商,建立对外推介项目库,有针对性地策划、包装一批可操作性强的项目推出招商。注重发挥我镇在外成功人士作用,拓展招商引资渠道。

更加注重招商实效。要抓重点、抓关键,大招商、招大商;注意抓大项目、抓关键项目。要全过程盯紧,决不能放松;要通过提高我镇知名度、改善投资环境,抓大企业、大财团,签约大项目。面对县委、县政府考核指标不断上调的压力,我们不能仅仅依靠“积少成多”,更重要的是要“以大胜小”。年内要力争突破一个注册资金1000万美元以上的外资大项目。要狠抓项目的落实。务必抓好在建项目进度,无论大小都要跟踪督查,加强协调,不能耽误工期。要认真排查我镇的存量资产和闲置资产,构建对外招商的平台。要一如既往抓好在建项目的推进速度,加强协调,要安排专人跟踪督查和服务,确保不误工期;要狠抓拟开工项目,倒轧工期,创造条件按时、提前开工;已签约项目要抓紧推进,抓紧协调,及时解决问题;对在谈项目要派得力人员紧追不舍,争取早日落户。

继续落实责任制。完善招商引资责任制,加大奖励、考核力度,充分调动各级招商引资的积极性。去年,我镇首次在镇领导班子中推行招商引资保证金制度,实施招商引资的专项考核,取得一定成效。今年,我们计划继续推广,并扩大范围,将招商引资与绩效考核挂钩,做到层层有目标、人人有任务、时时有压力。进一步建立以招商引资论工作好坏、以招商引资论干部政绩、以招商引资论个人能力的考核体系,把招商引资成效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指标,使各类招商在重奖、重压、重罚下产生最大效益。到年底,对凡是没有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单位和个人,单位不得评先,个人不得提拔任用,对有贡献者按奖励办法兑现到位。

四、围绕富民强镇,强力推进全民创业

继续狠抓宣传发动。通过宣传发动,让全镇群众的心热起来,积极性调动起来,把注意力兴奋点全部集中到创业致富上来,真正让艰苦创业深入人心,成为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要帮助群众树立“敢创业快致富,否则就是新的贫困户”的危机意识,树立“5万元不算富,50万元刚起步”的雄心壮志,营造“想富、敢富、能致富”的创业氛围,促进全镇群众思想的再解放,以思想的大解放促进全民大创业。

继续激活创业主体。一是各级干部。全民创业是推动富民强镇的伟大工程,是镇村干部责无旁贷的工作职责。在当前形势下,干部带头创业、带领致富是全镇民营经济在更高平台上呈现新跨越的重要举措,是把保持党员先进性落到实处的具体要求和体现,不能带头创业的干部就不是一个称职的干部!(这一次人代会上县政府在工作报告中明确了鼓励机关干部离岗创业的政策)。二是民营企业家。引导他们利用生产管理有经验、市场开拓有门路、资本积累有基础的优势,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到企业参股经营,大力推进“二次创业”,把企业做大做强。三是各类营销人员。引导他们联手闯市场,支持经纪人成立中介组织,兴办各类企业,把经营范围向生产领域拓展。四是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大力倡导有资本的投资创业,没资本的打工挣钱创业。对在务工过程中掌握了一定的劳动技能,积累了一定资本和管理经验的打工者,要以优惠的政策鼓励他们回乡创业,自己当老板,带领更多的人创业致富。

注重优质服务。要心系创业者需求,创新思维,想尽办法,加强协调,克服创业瓶颈制约,以服务促创业。要探索农村信用担保新机制,为创业者解决资金难题;要做好协调服务,解决用电难题;有条件的村要调整用地规划,组建民营小区,集中创业者进区创业,解决用地难题;要多措多举,吸纳多方资金,形成招工、培训的社会机制,解决用工问题。各级干部要真正把创业者当成上帝,通过高效及时的服务,为他们提供一流的环境,使他们创业安心、顺心。

严肃高效推进。全民创业是推进富民强镇的根本之策,来不得半点马虎,速度慢了,效果差了都是罪人。我们将要求各级干部务必思想统一,步调一致,以超常规的手段推进全民创业跨越式发展。

五、加强村镇建设管理,营造良好人居和创业环境

强化镇村规划的龙头作用。进一步完善集镇基础设施,健全集镇功能,强化集镇管理,提高集镇品位,优化集镇人居环境。要加强村镇规划,加强干线公路规划控制。要在去年初步落实的村庄集居点基础上,按照要求进一步完善;集聚规划到位后,要从头开始严格执行,统一设计,强化监管。加强对规划工作的公开监督,规范规划修编和实施程序。用铁的手腕严格实施规划,坚决制止和查处违法建设行为。

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要进一步加快集镇开发步伐。要逐步完善教育路的路面改造,开发建设好解放路,构建商贸一条街。尝试开发房地产业,着手建设居民住宅小区。通过完善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完备用地手续,规范经营性房地产项目土地使用权出让行为,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和效益;我们计划坚持先修路和建配套设施,带动土地升值,再推向市场,提高土地公共收益。进一步激活和规范房地产市场,大力发展建筑业和装饰业。积极配合拓宽交通干线。新店至双甸公路拓宽改造工程已列入今年的县级重点工程,并延伸至老乡政府,其中飞跃路段按照2级公路设计、施工,目前即将开工,全镇要积极配合,保障工程如期实施。要切实改善建设环境,及时协调解决用地、施工环境等问题,确保工程进展。交通要道桥梁建设要全力推进。建农桥目前已进入设计阶段,分工的同志要时刻关心进展,相关部们要积极争取资金,确保既定的时间准时开工,取信于民。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为目标,推进生态示范区、生态示范村镇创建工作。围绕实施碧水、蓝天、宁静、洁净和治污保洁工程,加强农村水网的保护,加强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建设垃圾处理设施,准备筹建镇区生活垃圾处理场。加强土地资源保护,严格控制砖瓦厂取土,实行淤泥综合利用。

进一步强化集镇管理。坚持建管并重,规范管理,依法治理。强化工商管理,提高市场服务能力,整顿市场秩序。要发挥已建成的环卫所作用,不断提高集镇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加大综合执法力度,认真治理脏、乱、差,全面推行“门前五包”,门内达标。要强化责任,健全规章,部门联动,综合治理,努力提高集镇管理水平。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加强对居民的教育,不断提高广大居民的文明素质,努力提高集镇品位。认真制定实施《卫生集镇标准》,全面开展创建文明店面活动。进一步提高集镇管理综合执法效能,重点加强镇区各街道的综合治理,突出整治乱摆卖、乱张贴、乱拉挂、乱停放、乱堆挖和乱搭建行为,维护良好的镇容镇貌。

六、提升现代服务业水平,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充分利用我镇工业基础雄厚、区位条件优越、农民相对富裕,发展三产服务业空间巨大的优势,把加快三产服务业发展作为建设商贸重镇的重大战略举措。立足本地优势,做强特色产业;加强规划引导,提升传统产业;结合招商引资,培育新兴产业。具体思路是:

联系本镇实际,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依托现有的东西和南北两条商业街,大力发展商业餐饮业;依靠教育路及周边地区,大力发展教育产业,并积极发展与教育相关的服务业;加快对解放路的建设,积极稳妥地发展房地产业,建设商住一条街,并大力发展便民利民、连锁化、品牌化的服务业,如便利店、药店、快餐、美容理发等与居民生活紧密相关的服务业。依托工业集中区建设,重点发展现代物流、商务、宾馆、租赁等服务行业。同时,要充分体现时代气息,大力发展保洁、公共设施养护、房屋租赁、音像租赁、家政服务、非义务教育培训等新形成的社区服务业,并形成社区服务相对集中的区域。

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城镇发展的承载力。积极采取市场化手段,通过合资合作等方式,争取在污水处理、镇区规划、环境和道路等方面实现突破,切实解决制约我镇发展的瓶颈,提高城镇建设的承载力。目前,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推动解放路两侧的给排水和三线迅速配套到位,推动房地产开发。

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进三产和服务业的发展。制订优惠政策,鼓励发展。每年安排一定资金,主要用于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带动性强的重点项目的引进、传统服务业的提升改造、新型业态的推广运用、农村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采取奖励、完善基础设施等方式进行扶持。要努力营造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积极探索成立服务业行业协会,争取通过市场机制,协调和规范服务业的发展,打造诚信品牌,促进服务业健康发展。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升三产服务业的档次和水平。通过举办现代服务业洽谈会等形式,加强对服务业的专题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吸引国内外知名现代服务企业进驻新店,积极吸引品牌饭店、医疗机构、物业管理公司、大型超市落户新店,促进建立中外合资、合作服务企业。同时,依托新店镇的区位和交通优势,在5年内筹建一处大型的专业批发市场,带动我镇流通业的发展。

七、建设节约型社会,协调发展社会事业

做好财政体制改革。加强财源建设,加大税费征管力度,实现财政收入稳步增长。继续通过法律的、教育的手段,努力提高全镇人民的纳税意识,提高依法纳税的自觉性,要进一步强化征管部门责任,完善协税护税机制。积极配合落实“镇财县管”改革,完善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制度。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加大财政支出全过程监督,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要按照“保工资、保发展、保稳定”的原则,严肃财经纪律,完善财务制度,加强财政资金的管理,努力增收节支。要认真排查村营收入渠道,全面落实新一轮责任制,狠抓资金到帐。

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把节约理念贯穿于生产、流通、消费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引导全社会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尚。大力发展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产业和项目,广泛推广节能节水节材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力争年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以上。在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倡导厉行节约,努力建设节约型机关、节约型单位。政府机关全面紧缩开支,落实制度,从每一滴水、每一度电开始,完善机关制度,宿舍安装电表。

加快发展教育事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优化小学教育布局,在巩固初级中学投入的基础上,把重点转向小学教育。实施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努力巩固幼儿园改革成果,继续支持幼教事业发展壮大,促进小学教育、初中教育、幼儿教育和成人教育协调发展。发挥硬件优势,优化教师队伍,提高教学水平,目标在如东打出新店教育的品牌。要全力支持和保障义务教育,进一步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完善配套教育设施,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办学,努力建设省实验小学和示范初中。严格执行教育改革政策,规范教育收费,全面推行“一费制”。

努力建设文化大镇。加快文化体制改革,逐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和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加强企业、校园等文化建设,建设镇文化中心、村文化活动室和企业文化长廊,努力抓住省市赞助机会,建设村级健身点,不断丰富城乡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进一步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公共卫生应急反应机制,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强化医疗收费管理和整治,积极推行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办法。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年内力争农村人口参加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90以上。重视艾滋病等重大传染性疾病的防控。进一步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改善农村卫生状况,进一步推广和普及农村改水改厕工作。

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认真贯彻人口与计生工作法律法规,落实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严格执行“一票否决”制度,优化计生技术服务,稳定低生育水平,加强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和服务,确保完成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各项指标任务。

全面做好各项社会工作。加强民兵、预备役工作,继续抓好双拥优抚安置工作,努力完成征兵任务。抓好民族宗教工作,全面落实侨务政策。加强物价管理,建立价格监测、预警机制。继续加强统计工作,搞好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加强“四禁”工作,全面建设厚养薄葬的社会新风。做好妇女儿童、老龄等工作。

八、着力扶持民生,建设和谐新店

坚持为民办好实事。坚持为民务实,切实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继续完善省委提出的“五项实事”,做好中央提出的新“五项实事”,努力做好去年未全部到位的实事工程,务必取得新的成效,使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普通百姓。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建立完善的就业服务网络,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发挥镇成人中心学校的职能,大力推进再就业培训、创业培训工作,切实解决本镇服装企业用工难的问题。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完善企业失业保险制度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积极发展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加强社会福利事业,广泛开展扶贫济困活动,重视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年内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净增800人,参加失业保险净增800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净增870人。

加强扶贫济困工作。继续做好社会弱势群体的帮扶工作,完善结对挂钩帮扶制度。进一步建立社会低保制度和五保制度,加快创建省文明敬老院工作。重视发展残疾人事业,实施“扶残助学”工程,为残疾人倾注社会关爱。扩大法律援助,使更多困难群众得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保障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切实保障食品安全、药品安全、生产安全、治安安全、环境安全,提高百姓生活的安全度。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突出抓好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专项治理,及时排查和坚决消除重大安全隐患,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坚持领导定期接访、下访、重点巡访制度,完善社会利益协调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及时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全面推进平安创建工作;完善社会稳定预警、公共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切实解决社会治安的突出问题,依法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和黑恶社会势力,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九、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构建文明法治社会

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继续加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引导全社会认真落实如东县十“不”市民守则。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抓好文明社区、文明小区、文明行业和文明单位建设,提高全民的文明素质和文明形象。

加强民主政治建设。自觉接受人大的监督,认真执行人大及其主席团的各项决议、决定。坚持镇政府组成人员向镇人大报告工作制度。重大决策认真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做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的办理工作。

继续推进依法行政。贯彻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落实职责分工,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启动“五五”普法工作,提高法律意识。

充分激发社会创造活力。通过健全激励机制、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实施“人才强镇”战略和完善创业竞争机制,激发干部队伍、人才队伍、广大群众以及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创造精神,努力形成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奋发上进的局面。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科学理念,以能力为核心,突出抓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实用人才的队伍建设。要加强对各类企业家的关心和支持,帮助解决企业家成长中出现的问题,为我镇一个高层次的企业家团队的形成营造良好的氛围。推进农村实用技术人才的培养,加快科技兴农工程。要制定各种激励措施,采取形式多样的方式,着力引进人才。

十、加强政府建设,提高执政能力

面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政府及各职能部门必须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思想,充分体现党的先进性,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执政能力,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加快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善于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解决政府管理中的问题和矛盾,切实提高依法行政工作能力和水平。

提高从严治政能力。梳理划清各级行政部门的权责范围,逐项列出向社会公布,切实解决行政部门职能交叉、权责不清、相互推诿的问题。加快完善决策责任、执行责任和追究责任制度体系,明晰权责关系,落实问责对象。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度,加强政府监督,加大对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的问责力度,实行行政机关过错追究与个人过错追究相结合、一般工作人员责任追究与领导干部责任追究相结合,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违法要追究。全面实施《公务员法》,建立公务员绩效评价体系,把公务员管理和监督纳入法制化轨道,促进公务员勤政廉政、令行禁止、提高工作效能。

提高为民执政能力。强化为民服务意识,摒弃官僚作风,建设服务型政府、服务型机关。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进一步规范运行,提高效率。坚持推行一站式办公、一窗口服务,镇领导班子接待日制度,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实行“阳光操作”,最大限度地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切实转变机关作风,深入基层,了解民意,尽心竭力为群众谋利益,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使执政为民成为政府工作人员的行为规范和自觉行动。

提高科学理政能力。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按市场经济规律履行职能的能力。推进政府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完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行政决策机制,健全决策规则,规范决策程序,强化决策责任,提高政府科学决策水平。

提高廉洁从政能力。贯彻落实中纪委六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履行政府廉政承诺,严格执行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做到清正廉洁,干净干事。要以改革统揽预防腐败工作,在更广范围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减少滋生腐败的土壤。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资金和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继续实行审计结果和整改情况公告制度。严厉查处以权谋私等违纪、违法行为,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2006年,我们将继续按照“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努力办好以下十件实事:

1、参与抓好法制安全县的创建;

2、力争建成省文明敬老院;

3、清淤河道15公里;

4、改造危桥10座;

5、搞好双新公路、飞跃路拓宽改造的配套工程;

6、完善配套水泥路和其他环镇路;

7、加快工业集中区建设;

8、开发建设解放路;

9、做好国投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和省投土地整理项目的准备工作;

10、积极争取建设利群小学综合楼。

各位代表!新店正处在加快发展的新时期,新的目标令人鼓舞,新的形势催人奋进,新的征程任重道远。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镇第十五次党代会的要求,把握机遇,开拓创新,团结实干,发奋图强,为开创“十一五”时期新店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努力奋斗!

第五篇:广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发布单位】81904

【发布文号】广州市人大常委会第13号 【发布日期】1999-06-24 【生效日期】1999-10-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广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第13号)

广州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于1999年3月19日审议通过的《广州市余泥渣土管理条例》,业经广东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于1999年5月21日批准,现予公布,自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

一九九九年六月二十四日

广州市余泥渣土管理条例

(1999年3月19日广州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1999年5月21日广东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批准,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第一条 为加强余泥渣土管理,维护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余泥渣土,是指各类建筑工程废弃的土、渣、料等建筑垃圾。

第三条 第三条 在市区范围内排放、运输、受纳余泥渣土,适用本条例。

第四条 第四条 市人民政府应当将余泥渣土受纳场的建设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并组织实施。

第五条 第五条 市市容环境卫生行政部门主管本市余泥渣土工作,组织实施本条例。

区市容环境卫生行政部门依照本条例规定,负责本辖区的余泥渣土管理工作。

市、区余泥渣土管理机构,具体负责余泥渣土排放、运输、受纳的管理工作。

建设、国土、市政、公安、规划、环保、交通、公路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市容环境卫生行政部门实施本条例。

第二章 排放与受纳管理

第六条 第六条 建设单位和个人需要排放余泥渣土的,应在排放前到工程所在地的区余泥渣土管理机构申领排放证。但排放5立方米以下余泥渣土的,可告知区或街、镇余泥渣土管理机构组织有偿清运,不需办理排放证。

需受纳余泥渣土或建立余泥渣土受纳场的,应在受纳前向所在地的区余泥渣土管理机构申领受纳证。

余泥渣土管理机构自受理申领排放证或受纳证之日起,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批复。

第七条 第七条 申领排放证应当提交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房屋拆除许可证)及计算排放量的图纸资料;申领受纳证应当提交建设用地通知书(或土地使用证)及计算受纳场容量的图纸资料。

第八条 第八条 对应当办理而未办理余泥渣土排放手续的各类工程,城市综合执法部门不予核发施工标牌,规划部门不予组织竣工后的规划验收。

第九条 第九条 各类工程产生的余泥渣土排放前,可堆放在同一工程用地范围内。工程竣工交付建设单位之前,必须把余泥渣土清理完毕。

第十条 第十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生活垃圾以及有危险性的废弃物和余泥渣土混合排放和回填。

第十一条 第十一条 余泥渣土受纳场的使用,由市余泥渣土管理机构统筹安排。余泥渣土排放者可在已登记的受纳场中选择受纳场,并应由市余泥渣土管理机构确认。

余泥渣土受纳场,应有完备的排水设施和道路,并配备必要的机械设备和照明设施。入场的余泥渣土应及时推平辗压。

第十二条 第十二条 余泥渣土受纳场无法继续受纳时,应在停止受纳前10个工作日报原发证单位,原发证单位应当及时调整受纳场,并通知排放单位。

受纳场遇特殊情况暂不能使用时,应及时向原发证单位报告,未经同意不得关闭受纳场或拒绝受纳余泥渣土。

第三章 运输管理

第十三条 第十三条 经营余泥渣土运输的单位,必须向市市容环境卫生行政部门申领环境卫生服务资质合格证书。申领环境卫生服务资质合格证书,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运输车辆必须符合市运输余泥渣土专用车辆的统一标准。专用车辆由市市容环境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公安交警部门审验合格后,发给专用车辆标志牌。

(二)专用车辆的总核定载重吨位应在100吨以上。

市市容环境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自受理运输单位的申请报告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予以批复。符合条件的,发给环境卫生服务资质合格证书。

第十四条 第十四条 经营余泥渣土运输的单位须持环境卫生服务资质合格证书,向市交通、工商行政管理、税务部门申领有关证照和办理登记手续。

第十五条 第十五条 对持有环境卫生服务资质合格证书的余泥渣土运输单位,每年就专用车辆和运输情况审查一次。专用车辆审验不合格的,收回专用车辆标志牌。

专用车辆标志牌,应当放在指定位置。

第十六条 第十六条 承运余泥渣土的运输单位,应当在运输前持运输合同到余泥渣土管理机构办理准运手续。

第十七条 第十七条 禁止下列行为:

(一)使用无余泥渣土专用车辆标志牌的车辆运输余泥渣土;

(二)雇请无环境卫生服务资质合格证书的单位运输余泥渣土;

(三)涂改、伪造、转借、租赁、买卖专用车辆标志牌、余泥渣土排放证、受纳证;

(四)不按指定位置倒卸或运输过程漏洒余泥渣土。

第十八条 第十八条 余泥渣土运输单位不再经营运输余泥渣土业务时,应到市市容环境卫生行政部门注销环境卫生服务资质合格证书和专用车辆标志牌。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十九条 第十九条 根据国家规定,由市人民政府综合执法行政机关行使本条例规定的行政处罚权。

违反本条例的行为,由执法机关按下列规定给予行政处罚:

(一)违反第六条规定,不办理排放证或受纳证而排放或受纳余泥渣土的,责令其停止施工,补办手续。并按已排放或受纳数量对建设单位或个人处以每立方米50元罚款。

(二)违反第九条规定,在建筑工地以外擅自堆放余泥渣土,影响市容环境卫生的;工程竣工交付建设单位之前,余泥渣土未清理完毕的,对施工单位按每立方米处以50元罚款。

(三)违反第十条规定,将生活垃圾和余泥渣土混合排放和回填的,对当事人按每车次处以200元罚款。

(四)违反第十一条第一款规定,将余泥渣土倒卸在非指定受纳场的,对车主按每车次处以200元罚款。

(五)违反第十二条第二款规定,擅自关闭受纳场,拒绝受纳余泥渣土的,对受纳者按拒绝受纳每车次处以200元罚款。

(六)违反第十六条规定,不办理准运手续的,对车主按每车次处以200元罚款。

(七)违反第十七条第(一)项规定,运输余泥渣土的车辆无专用车辆标志牌的,对车主按每车次处以2000元罚款。

(八)违反第十七条第(二)项规定,雇请无环境卫生服务资质合格证书的单位运输余泥渣土的,对雇主按每车次处以2000元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其停工整顿。

(九)违反第十七条第(三)项规定,涂改、伪造、转借、租赁、买卖专用车辆标志牌、排放证、受纳证的,除没收证件外,对使用者按每证处以2000元罚款;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十)违反第十七条第(四)项规定,乱倒卸余泥渣土的,除责令限期清除外,对车主按每车次处以10000元罚款;运输过程漏洒造成污染的,除责令限期除外,按实际漏洒面积每平方米处以50元罚款;逾期不清除或清除不干净的,由实施行政处罚部门委托他人清除,所需费用由责任人承担。

前款第(四)、(十)项的违法行为发生在公路上的,由公路路政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给予处罚。

本条所称的车次、排放量、受纳量,可以根据车型和排放量、受纳量互相换算认定。

第二十条 第二十条 违反第十条规定,将有危险性的废弃物混入余泥渣土中排放或回填的,依照环境保护有关法律、法规给予行政处罚。

第二十一条 第二十一条 主管部门和有关执法部门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索贿受贿的,依法追究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二条 第二十二条 流(液)体、粉状煤灰、矿渣及其它废弃物在运输过程漏洒或乱倒卸,造成道路污染的,可参照本条例第十九条第二款第(十)项规定执行。

第二十三条 第二十三条 本条例自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1990年8月16日广州市人民政府颁布的《广州市余泥渣土排放管理暂行办法》同时废止。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下载会公告广州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会公告广州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