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寄送达申请书

时间:2019-05-14 14:57: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邮寄送达申请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邮寄送达申请书》。

第一篇:邮寄送达申请书

邮寄送达申请书

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我(单位)申请邮寄方式送达你局发放的行政审批许可证照及文书等相关资料,收件地址为:。

我(单位)郑重承诺以下事项:

(一)我(单位)承担上述材料邮寄递送的全部费用,因邮寄件产生的任何问题我(单位)将自行与邮寄公司协商解决;

(二)我(单位)不存在被列入企业经营异常名录或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不存在正在被立案调查或采取行政强制,司法协助、被予以行政处罚等情形以及法院预警企业、股东及高级管理人员预警企业等限制情况。

(三)若在后续审查过程中发现申请材料存在缺漏件、错件及审核无法通过的情况,我(单位)承诺及时配合登记机关补齐、补正申请材料,待审核完毕后再行邮寄相关行政审批许可证照及文书。

我(单位)承诺以上事项真实有效,如因以上信息填写有误导致行政审批证照及文书无法送达或延误送达,所有法律责任和经济后果由我(单位)自行承担。

签名:

年 月 日

(备注:签名人员应为企业法定代表人(拟任法定代表人、负责人、经营者)或申请人委托代理人。邮寄送达收件人默认为委托代理人,联系电话为委托代理人联系电话。)

第二篇:邮寄送达的利弊分析及对策

邮寄送达的利弊分析及对策

作者:王哲 陈刚 发布时间:2011-11-17 15:01:22

邮寄送达,是指人民法院直接送达有困难时,将诉讼文书附送达回证交邮局挂号寄给受送达人的送达方式。我国《民事诉讼法》[③]第七章第二节用了八个条文规定了直接送达、留置送达、委托送达、邮寄送达、转交送达及公告送达等六种送达方式。这六种法定形式可以划分为两类:强制送达和自愿送达。强制送达无须受送达人同意接受,只须将诉讼文书送到指定的个人或处所,或将内容公开告知就有送达的效力。自愿送达则必须有受送达人的同意接受行为才能构成合法的送达。强制送达只有两种方式,即留置送达和公告送达,其他均属于自愿送达。可见,邮寄送达是合法有效的送达方式。

一、邮寄送达的利与弊

邮寄送达在提高送达效率、缓解办案经费人手不足、缩短案件审理期限等方面均有明显优势,是广泛采用的送达方式。法院通常按照当事人提供的地址,以案件当事人为收件人,通过国家邮政机构以挂号信或特快专递等方式邮寄诉讼文书,并将收件人签字的邮件回执作为有效送达的证据。但是,在司法实践中采用邮寄送达方式,常常出现邮件因受送达人“拒收”被退回的情况,一些法院的做法是将之视为已经向受送达人有效送达。笔者认为不妥。

理由如下:

1、从有关送达的法律规定看。我国《民事诉讼法》第78条规定了直接送达方式,即将诉讼文书“直接送交受送达人”,同时还赋予“代收”合法送达的效力。第79条规定了留置送达方式,适用于“受送达人或者他的同住成年家属拒绝接收诉讼文书的”情况。第80条则规定:“直接送达诉讼文书有困难的,可以委托其他人民法院代为送达,或者邮寄送达。邮寄送达的,以回执上注明的收件日期为送达日期。”从这三个法律条文的逻辑结构来看,第79条与第78条是递进的关系,即当直接送达的签收义务人拒绝签收时,才适用第79条规定的留置送达。直接送达是留置送达的前提,留置送达发生在直接送达过程中,适用于直接送达的签收义务人“拒收”的情况。那么拒收是否也适用于邮寄送达呢?第80条显然没有受送达人拒收邮件的相关规定,而且立法者将留置送达的规定放在邮寄送达的规定之前,显然不是对邮寄送达的补充规定,所以邮寄过程中受送达人拒收不能适用留置送达的规定。另外,从法条的文意来看,第79条规定留置送达是由送达人“把诉讼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即视为送达”。邮件因“拒收”而退回法院,是不可能出现“诉讼文书留在受送达人住所”的情况的。所以,邮寄送达不适用留置,拒收邮件不构成合法送达,应是法律应有之意。

2、从立法本意看,有效送达是当事人得以行使诉讼权利的前提,而强制送达不需要受送达人同意接受,甚至当事人不可能看到送达的内容,对当事人的诉讼权利有着重大影响,是法律强制规定的推定送达,其适用的条件、主体、程序以及法律后果都有严格的法定性。第一,必须有法律明文规定。在诉讼过程中,如果受送达人或者相关义务人拒收或者干脆下落不明,会导致诉讼程序无法正常进行,当事人的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因此,法律不得已规定了留置送达、公告送达两种强制送达方式。强制送达适用的条件、程序都具有法定性,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的,不能适用强制送达的方式。第二,强制送达的主体必须是法院。依照法律规定,强制送达只能由法院的工作人员进行。我国法律并没有赋予邮政机关以强制送达人的地位,邮政人员不适用也不准用法院送达人员的规定。因此,当受送达人拒绝签收邮件时,邮政人员无权留置送达。第三,强制送达的程序要求必须有法律明示规定。在程序上,法律明确规定“留置送达人即法院工作人员应当邀请有关基层组织或者其所在单位的代表到场,说明情况,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达人、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然后将诉讼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即发生送达的法律效力。法律对邮寄送达却没有如此程序性规定。第四,强制送达的法律后果必须由法律明示规定。依照法律规定,留置送达只须将法律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即视为送达;而法律规定邮寄送达方式则必须由受送达人回执上签字收取方能作为认定合法送达。当事人拒收邮件,并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合法送达条件,邮寄送达不能适用留置的法律规定,如需将邮寄送达归入强制送达范畴,必须由法律明示规定。

综上,如果邮寄诉讼文书的信件因受送达人拒收被退回,人民法院只能视为送达无效,依法应采取其他送达方式。

另外,在案件执行过程中,常常需要用邮寄送达的方式送达法律文书,个别情况下会出现因送达地址不详导致邮件被退回,法律文书未送达当事人的现象,此时,能否视为法律文书已经送达,应分不同情况加以分析。《民事诉讼法》第八十条规定:直接送达诉讼文书有困难的,可以委托其他人民法院代为送达,或者邮寄送达。邮寄送达的,以回执上注明的收件日期为送达日期。在该规定中明确了邮寄方式是我国合法有效的送达方式。2004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关于以法院专递方式邮寄送达民事诉讼文书的若干规定》[④],并于2005年1月1日实施,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了现行的邮寄送达制度。该规定第第十一条规定:因受送达人自己提供或者确认的送达地址不准确、拒不提供送达地址、送达地址变更未及时告知人民法院、受送达人本人或者受送达人指定的代收人拒绝签收,导致诉讼文书未能被受送达人实际接收的,文书退回之日视为送达之日。受送达人能够证明自己在诉讼文书送达的过程中没有过错的,不适用前款规定。根据以上法律规定,邮寄送达时因送达地址不详,导致邮件被退回,法律文书未送达当事人,是否视为法律文书已经送达的关键就是受送达人是否有过错。受送达人的过错通常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当事人故意或者过失导致提供的地址错误、不明确。邮寄送达以当事人提供准确的地址为前提。《关于以法院专递方式邮寄送达民事诉讼文书的若干规定》第三条要求当事人起诉或答辩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供或者确认自己准确的送达地址,否则应当承担不利后果。但是许多原告无法提供被告的准确地址,还有个别案件当事人由于疏忽提供的地址没有明确的区域、没有具体的街道名称、门牌号或者使用的是俗名、老地名,使得邮寄送达工作无法顺利进行。此外,个别原告为了达到缺席判决的目的,保证胜诉,在起诉之初故意向法院提供了虚假的被告地址,信件因此被退回。然后,法院还要投入大量的精力查证被告的准确地址,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

二、当事人恶意逃避或代收人拒绝接收。具体表现为:一是少数被告因存在逃避执行心理,想方设法逃避接收法律文书,或者故意离开一段时间或者由邻居谎称其已搬离送达地址。二是对代收人要求较严,一部分人拒绝代收。《规定》要求代收人在签收时应当出示其有效的身份证件并在回执上填写号码,但是由于法院在直接送达时亦无权强制要求受送达人或代收人提供身份证明,因此,规定邮递人员在邮寄送达时要求对方提供身份证明并填写号码在实践中缺乏可操作性,很多代收人因此拒绝接收,邮件被退回。

在具体实践中,如果被执行人的送达地址是被执行人自己提供的,被执行人故意提供虚假的送达地址或者恶意拒不接受邮件,这应当认为已经送达。如果被执行人的地址是由申请执行人提供的,由于申请执行人提供的送达地址不详而导致法律文书不能送达,被执行人对不能送达并不存在过错。被执行人未收到执行通知书,则不能认定为已经送达,被执行人不能承担送达不能的责任。

送达工作是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前置工作,也是人民法院集中体现审判活动的重要载体,它就像一栋建筑的基础,基础牢固建筑物才不能倒塌,相反,如果基础不牢将会严重影响建筑物的质量,在审判工作中也是如此,送达工作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案件的审理,案件的审理在前期送达过程中,开庭传票及其它诉讼文书做到送达准确,及时,无误能确保后期的审判活动顺利进行,为审判员办成铁案打下良好的基础,相反,如果案件在送达过程中就出现瑕疵将会对后期的审判活动带来影响,对所承办的案件质量带来影响,因此,法律文书送达上做到准确,及时,无误,不但能有效的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同时也对人民法院的案件质量提供保障。但是,如果没有正确的理解《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法院专递方式邮寄送达民事诉讼文书的若干规定》的基本要求,在司法实践中操作不好不但不能做到方便当事人诉讼,减少诉讼成本,提高审判效力,而且容易形成案件瑕疵,增加诉累,使案件久拖不结,给当事人造成不必要的经济负担。本来,案件在实体上处理得当,判决无误,却因邮寄送达的瑕疵造成当事人缠诉上访,影响案件质量,给法院的审判工作带来负面的影响。这样的案例在审判实践中已经有所体现,应该引起重视。具体表现:

1、个别法院机械执法,对最高法院关于邮递送达若干规定理解执行不当,造成案件瑕疵。《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以法院专递方式邮寄送达民事诉讼文书的若干规定:邮寄送达是针对直接送达确有困难的可采用邮寄的方式。比如,当事人居住在边远山区或者外省市,交通不便,往返法院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经济费用。在这种情况下人民法院可以采用邮寄的方式送达法院的法律文书,以确保法院的诉讼活动按时开展,确保双方当事人及时地得到人民法院的裁判结果。审判实践中,个别法院没有很好的理解和执行该规定,滥用邮寄方式送达法律文书,本来当事人或指定代收人与法院之间居住很近或同一市、县,一个电话就可通知到当事人或指定代收人到法院执结领取法律文书,或者法院江很方便就能将法律文书送达给当事人或指定代收人,却要采用邮寄方式,这不但没有方便当事人诉讼,提高法院的审判效力,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法院与当事人之间的隔阂,给当事人造成不必要的诉讼成本,当事人意见很大。

2、由于投递人员对法院业务与要求认识不够,不负责任,使法院的法律文书在邮递中难以直接邮递到当事人手中,造成案件瑕疵。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⑤]第85条及最高法院关于邮递送达若干意见规定,邮寄送达的应当附有送达回证。在司法实践中,法院的法律文书虽然经过邮寄送达,法律文书也已签收,但投递人员往往对法院的业务要求不专业,导致将法院的法律文书送达到接收人所在地的收发室,警卫室,村委会办公室,送达证上大多都是由这些单位及村委会的值班人员签收的。由于一些部门警卫室,收发室,村委会值班人员责任心疏忽,使法院的送达文书如开庭传票,判决书等,不能及时的送达到当事人手中,特别是农村农忙季节这种现象极为突出。因此,造成开庭缺席,错过上诉期现象,一方到庭,另一方未到,查明原因,没有接到开庭传票。无奈,法院只好另行开庭,使案件久拖不结,又给当事人经济上带来负担,当事人意见很大。

3、由于邮递送达缺少当庭宣判环节,造成案件当事人无理缠诉,导致案件瑕疵。在司法实践中,个别败诉方“被执行人”明知法院的判决书的判决内容就是不予执行。例如,有的案件当法院的执行人员找到被执行人时,问他是否收到判决书,被执行人也承认收到了,问被执行人为何不执行,被执行人却以不知法院怎么判,不认识字,送达回证上不是他签收为由拒绝执行。另外,由于村委会值班人员没有及时通知到被送达人本人,导致判决书错过了上诉期才被本人收到,现要求上诉。当法院工作人员告知被执行人根据法律规定,办公室,收发室,值班室,工作人员签收的应视为送达,错过上诉期是由于村委会值班人员的责任心造成的,可由其他诉讼程序补救被执行人不理解时,被送达人又一次次来法院缠诉,使案件陷入僵局,造成案件瑕疵。

4、不当的邮递易造成案件审限较长,或者超审限案件,使案件瑕疵。在审判实践中,由于不当的邮递,合议庭收不到相关法律文书的送达回证,传唤不到当事人,进而无法进行审判活动,只好第二次邮递第三次邮递,当送达回证邮回法院时案件已接近审限或者已超过审限,这种情况在审判实践中多有存在。因此,有部分案件由于以上情况超过了审判时限,当法院下达判决时,败诉当事人对案件实体处理找不到问题,却以审限问题上访。

5、不当的邮寄送达增加了当事人的诉讼成本,激化法院与当事人之间的矛盾。在司法实践中,有的案件需要几次开庭以及邮寄的不当造成瑕疵,因此需要多次送达,加上判决书送达,个别案件的邮递费用大大的超出了诉讼费用,需要由败诉当事人来承担。本来用通信工具就可以通知到当事人来院接受直接送达,却给当事人增加了诉讼成本,而且浪费了法院的审理时间,加剧了法院与当事人之间矛盾的产生。

二、改进措施

1、严格依法办事,正确慎重把握邮递送达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八十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以法院专递方式邮寄送达民事诉讼文书的若干规定》已经很明确,对于人民法院“直接”送达法律文书确有困难的可交由国家邮政机构以法院专递方式邮寄送达。同时,“若干规定”第一条有三种情况的不能邮寄,在司法实践中我们应该严格掌握这一原则,依法办事,正确理解立法目的,慎重把握邮递送达的正确适用,确保邮递送达能真正的方便当事人诉讼,提高审判效力。

2、建立法院与邮政部门的沟通协调机制,加强法院对邮递人员的培训,提高责任心。法院专递的开通在审判实践中如果掌握的好,运用适用原则及方法得当,在提高人民法院的办案效率,体现体现司法为民上确实能发挥其作用,能进一步体现法院司法为民的工作宗旨。因此,法院要加强这方面的管理工作,加强对“邮递”人员的学习与指导及沟通,要有计划的组织邮递人员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以法院专递方式邮寄送达民事诉讼文书的若干规定”的学习和理解,力争使法院的诉讼文书在邮递送达时都能送达到位,确保受送达本人在回执上签字捺印。让投递人员明确邮递送达的重要性,同时增强提高邮递人员的责任心。

3、坚持审判方式改革,力求务实便民为原则,统一司法标准,追求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避免形式化。审判方式改革要把维护人民利益作为审判工作的根本宗旨。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人民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时时处处为人民群众着想,时时刻刻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从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出发的基础上掌握审判方式改革的新思路。统一司法标准的目的就是要较好地做到案结事了、胜败皆服、定纷止争,从而达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进一步降低由于办案质量,效果问题引起的上诉率,改判率,要根据审判工作的实际提高审判工作效力,降低当事人诉讼成本,方便当事人诉讼来细化标准的统一,带动各项管理工作制度,调动审判人员的责任感。

4、认真总结经验,多措并举,确保邮递送达时,文书的签收。司法便民,是司法民主与文明的体现,是践行司法为民的必然要求。只有坚持司法民主与文明,才能真正实现司法为民的宗旨。为此,我们必须树立司法就是服务的理念,体现司法的人文关怀,努力实践服务型法院的构想。“邮递送达”运用恰当,对直接送达确有困难的当事人通过邮递的方式邮寄法律文书能够避免和制裁部分当事人恶意逃避法律责任,方便群众诉讼,缩短办案周期,保证案件质量,使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尽早得到实现。相反,如果没有正确适用专递送达机械执法,也会给法院的审判工作带来不便。因此,不要以为送达是件小事不以为然,处理得不好,虽然案件的实体正确,但因送达不当也会使案件陷入僵局,造成案件的瑕疵。所以,我们要从小事做起,小事做好才能使整个案件办成铁案。目前,邮递送达是一件新事物,在审判实践中要结合案件情况合理恰当的适用邮递,加强审判人员与有关庭科室的协调,多措并举不搞形式化,确保邮递送达中不出差错,做到投递中一定要有确实充分的把握才能采用这种方式,在审判活动中一些调解不成的案件,败诉方当事人本来对法院的处理结果持有这样那样的看法,如果再送达不当就会更加激化当事人的不满情绪,使矛盾更加激化,导致无理缠诉到处上访告状,给法院的形象造成影响。

三、邮寄送达的对策。

程序公正是绝对的公正,保证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其中最基本的就是收到法院相关的司法文书,特别是最高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若干规定》出台,规定了举证期限等,送达则尤其重要,在切实保护受送达人诉讼权利的前提下,尽可能考虑便于送达的方式进而提高送达效率。针对邮寄送达中上述不足之处建议如下:

1、对送达主体、资格的规定进行立法。根据我国长期的司法实践以及当前的“审书分离”情况,可以规定书记员、法警、邮政部门为送达人。在中国台湾地区,法律已明确规定送达的主体是执行员和邮政部门。

2、邮政机构应加强对工作人员关于法院专递送达方面的指导,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及时掌握法院专递送达的法律要求,提高工作责任心,保证送达的及时性、准确性和记录的完整性。

3、邮政机构应当加强全国联网,加强邮政机构相互之间的信息畅通,建立完整的送达体系,保证法院专递回执及时送回交邮法院。

4、法院内部应加强专递送达的审查力度,不能只看到有回执单就认为受送达人已签收到司法文书就认为已送达。特别是未到庭而需要缺席审判的案件,法官应按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严格审查当事人未到庭的原因,是否有正当理由,万一是由于邮政送达不规范造成当事人因未收到或迟延收到法院司法文书,就不是无正当理由,当然不能缺席审判,防止因送达原因而造成的错案,从而保证审理案件程序的绝对公正。

邮寄送达是我国法律明文规定的一种合法宋大方式,在提高送达效率、缓解办案经费人手不足、缩短案件审理期限等方面均有明显优势,是广泛采用的送达方式。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因为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影响了其发挥应有的效果,只要我们注意严格执法,规范应用这种方式,定能在提高法院工作效率,减少当事人诉讼成本方面发挥积极的效果。

第三篇:邮寄送达催收通知书法律效力问题思考(推荐)

邮寄送达催收通知书法律效力问题思考

发布时间:2015-12-02 13:58 作者:李垚

文章来源:法律快车

文章

浏览:153 摘要:在实践中,债权人通过邮局以邮寄的方式,向债务人或担保人送达催收债权通知书或要求履行担保义务通知书的做法是比较常见的。由于法律没有对这些做法的法律效力作出较为明确的规定,因此在实践中如何认定这些做法的法律效力就成了问题。在此,笔者以实践中遇到一个案子为引子,谈一点看法。

一、案情简介和争议观点

在一个连带保证责任借款合同纠纷案件中,债权人主张其曾在保证期间内,通过邮局以特快专递的方式向保证人发出过逾期贷款催收通知书,并且债权人能够提供特快专递的邮件存根(存根上有催款的内容)和邮电局的收据,但却提供不出保证人对此邮件是否签收、拒收或者其他方面的证据;保证人否认收到此邮件,并在诉讼中主张债权人没有在保证期间内要求其承担保证责任。

本案中双方争议的焦点是,在这种只有债权人“交邮”逾期贷款催收通知书的证据,而没有邮件是否“送达”到保证人的证据的情况下,如何确定该交邮行为的法律效力。法院能否根据“交邮”的证据认定债权人已经向保证人主张了权利。对于上述争议的问题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观点一:可以据此认定债权人已经向保证人主张了权利

通过邮局寄送邮件向保证人发出逾期贷款催收通知书,是债权人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方式之一。以邮寄方式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应当符合以下条件:其一,债权人有证据证明其在保证期间内向保证人发出了邮件,且该邮件载明了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意思表示内容。其二,保证人没有证据证明其没有收到上述邮件或虽收到了上述邮件,但没有包括要求其承担保证责任的意思表示内容。在本案中,债权人于保证期间内以特快专递的方式寄送了逾期贷款催收通知书,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在一般情况下,特快专递是能够送达到收件人的,如果保证人提交不出其没有收到邮件的证据,就应该视为债权人已经在保证期间内向保证人提出过承担保证责任的要求。即只要债权人向邮局发出了邮件,且存根上还写明了催款通知书的内容,如果保证人没有相反证据证明其没有收到,就应当认定债权人已经向保证人主张了权利。

观点二:不能据此认定债权人已向保证人主张了债权

如果我们认为只要债权人提供了特快专递的存根(存根上有催款的内容)和邮局的收据,除非保证人举出相反的证据,就应该认定债权人在保证期间内向保证人提出了承担保证责任的要求。但以特快专递寄交逾期贷款催收通知书,这种权利的行使方式是有欠缺的。因为:首先,债权人提交的特快专递存根的原始凭证,只能证明其曾经向保证人发过信函,但上述行为的内容是否即是所涉案件担保的债务,从存根上是看不出来的。如果双方之间涉及多笔债权债务关系,从存根上也看不出其主张的是某一笔债权还是全部债权。其次,依照这种特快专递的方式寄送信函,如果收件人接收了信件,依照邮政规则,邮局应该让收件人予以签收,但本案中由于超过了邮局的查询时间,债权人无法提供收件人是否签收的证据。再次,如果收件人拒绝签收邮件,将面临着所寄交的信函被退回寄件人的情形,债权人作为权利人不可能提供拒收邮件的证据,以丧失自己的保证债权。最后,特快专递在邮寄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被邮局丢失的可能,这种情况下,是不可能送达到收件人的。综上所述,本案中债权人无法证明其邮寄特快专递的具体内容并且无法证明保证人是否收到了此邮件,从而也就无充分的证据证明其向保证人主张了债权。如果我们坚持让保证人举出相反的证据证明其没有收到该邮件,否则就认定债权人向其主张过债权,这就在事实上导致了举证责任倒置的后果。但在我国《民事诉讼法》中,只有在法律有特别规定的情况下,才能适用举证责任倒置规则。本案中债权人仅仅提供了邮寄特快专递的存根和邮局的收据,并不足以证明债权人在保证期间内要求了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也就是说,债权人在保证期间内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意思表示必须传达到保证人,否则保证人无从知晓债权人的主张、要求。依据这种观点,在本案债权人仅仅向法院提供了特快专递的存根和邮局的收据,而没有提供其他证据予以佐证的情况下(存在举证不充分之嫌),是难以认定债权人在保证期间内要求过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

二、对本案争议的分析

鉴于法律规定和社会生活的现状,上述两种对立的观点均有一定道理。根据第二种观点,债权人必须提供足够的证据,证明其在保证期间内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意思表示已经传达到保证人,否则保证人无从知晓债权人的主张和要求。如果债权人能够进行上述证明,自然不存在问题,本案也没有讨论的必要。现在的问题就是在债权人不能按照前述要求提供证据的情况下,如何通过制度分析和证据规则作出更有说服力的裁判结论。

根据我国《担保法》和有关的司法解释,保证期间是除斥期间,是债权人要求保证人履行保证责任的固定期间。只要债权人在保证期间内适当提出了要求保证人履行保证责任的请求,债权人对保证人的请求权就转化为通过诉讼时效制度来保护。相反如果债权人没有及时行使权利,根据我国《担保法》第26条第2款规定,在保证期间内,债权人未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保证人就免除保证责任。担保法作出上述规定的立法目的就在于,通过设立保证期间,督促债权人及时行使权利,防止其在权利上睡觉,减少当事人的讼累,使社会经济秩序较快地恢复到稳定有序的状态,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于债权人而言,行使其债权是其实体法上的权利,对其加以期间的限制,是对其权利行使本身的一个限制,如果此限制过于严格,那么就会损害债权人的实体权利;对于保证人而言,保证人在向债权人作出保证的承诺时起,就应该为其保证的内容负责,即应该承担保证的责任,除斥期间的规定是为其设定了免除保证责任的条件,但免除其保证责任的条件应该规定的较为严格。所以,就立法本意而言,只要权利人积极的行使权利,法律就应当对其实体权利加以保护。

在本案中,债权人通过邮局以特快专递的方式向保证人发出逾期贷款催收通知书,是债权人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方式之一。债权人的寄送行为已经表明其已经在积极地主张和行使自己的权利。根据邮政规则,正常情况下应该能够查明邮件是否送达的,但现在问题恰恰出在无法查清,而无法查清的原因既无法归责于债权人也无法归责于债务人,那么这种意思传达中的风险应当由谁来承担呢?笔者认为,不能由债权人来承担,根据上面对保证期间的立法本意的分析,保证期间的规定是对债权人行使债权进行时间上的一种限制,而本案中的债权人已经按照法律的规定、在法定的保证期间内、以法律许可的方式向保证人发出逾期贷款催收通知书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如果必须要求债权人将催收通知书送达到保证人处并经其签收,无疑会加重债权人行使权利的负担、增加交易的成本,不仅不利于对债权人权利的保护,更会增加保证人或债务人利用除斥期间达到赖账目的的侥幸心理。这里我们可以提出一种假设,即假设事实上查明是邮局的过错而没有将邮件送达到保证人,这时意思传达中的风险应该由谁来承担呢?由债权人承担显然不公平,因为邮件不能送达并非债权人的原因,况且保证人的风险本身并没有加大。笔者认为,既然这一制度的设立初衷是督促债权人行使权利,是为债权人实体权利上加上了一个时间的限制,那么从保护债权人的角度考虑,也就是说当债权人递交了向邮局交邮的载明有债权人向保证人主张权利的凭证及内容的情况下,即履行了法律要求的主张义务,除非保证人(收件人)有相反证据能够推翻债权人提供的证据以外,应该认定债权人向保证人主张了权利。

综上,债权人通过邮局以特快专递的方式向保证人发出逾期贷款催收通知书,在债权人能够提供特快专递邮件存根及内容的情况下,除非保证人有相反证据推翻债权人所提供的证据,应当认定债权人向保证人主张了权利。

三、结合我国实践的几点想法

目前在实践中“追债难”的现象已经司空见惯。尽管债权人在主张自己的权利方面享有主动权,债权人最清楚自己是否向债务人主张过权利,债权人也最有能力控制什么时间、以什么方式向债务人主张权利,但是在实践中,债权人关心自己的权利不仅需要及时行使权利,还要取得相应的证据,使自己的权利受法律保护。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债权人往往想尽各种办法,例如要求债务人签收或者邀请见证人到场、进行公证,等等。但是在债务人无理拒签、拒不承认的情况下,债权人通过邮寄的方式希望能够留下明确的证据材料,以证明其曾经向债务人主张过权利,这也常常是实践中债权人在现行的法律框架下的不得已的选择之一。如果对债权人的这种主张权利的做法要求过于严格,在债务人拒绝承认其收到信件的情况下,要求债权人不仅证明自己曾向债务人寄过邮件以及寄过邮件的具体内容,还要求债权人必须证明债务人收到该等文件,就很可能在客观上助长不诚实债务人赖账的气焰,不利于保护债权人利益,也不利于建立诚实信用的经济秩序。因此,从实践的角度来看,只要债权人能够证明其在法定期间内向债务人邮寄了主张某项债权的邮件就认为债权人适当地主张了权利,是符合实践中保护债权人利益需要的。

对债权人以邮寄的方式主张权利的探讨不能不涉及邮局的问题。其一是邮局的查询期限。应当看到在多数情况下,债权人邮寄的信件是否邮寄到债务人一般是可以通过邮局进行相应查询的。通过查询就可以知道信件究竟是已经合理送达债务人、被债务人拒收还是邮寄部门的邮寄出现了问题。现在的问题是目前邮局保留邮寄信息的时间是1年,只有在这1年内邮局才保留邮寄信息供查询,超过1年的邮寄信息被销毁而无从查询。与目前法律规定的多数除斥期间和诉讼时效期间相比,邮局的1年查询期限显然是过短了。这就导致大量在法定期限内行使权利的邮件无法在邮局得到查询。因此有必要改善邮政服务规则,适当延长查询期限。其二是建议邮局可以增加回执业务。因为发达的查询业务也只能解决信件是否寄达债务人的问题,并不能证明信件的内容。参考国外的做法,可以增加一项特殊的业务,即邮寄的信件一式两份,一份由邮局寄往债务人,一份留在邮局一定时间备查。债权人需要为此支付一定的费用。当然这种制度上的设计还需要司法机关和邮政管理部门的协调。其三是明确邮局的邮寄失误的责任。目前在以邮寄方式主张权利的案件中,除了债务人故意抵赖拒绝承认收到债权人主张权利的信件的清况以外,也存在邮政部门过错导致信件没有合理地抵达债务人的情况。对这种无法归责于债权人和债务人,而由邮局过错导致的纠纷,还难以要求邮局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司法实践中之所以会出现债权人和债务人就是否邮寄和收到主张权利的信件发生争议进而大打“期间战”的情况,从表面上看与我国法治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当事人和律师队伍的法律素养总体水平不高有关,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我们没有理由责备律师和当事人依据现行法律规定追求自己的合法利益。因此导致这一现象的更深一层次的原因还需要从法律规定本身找问题,要有针对性地对一些法律规定进行修正,从修改法律的角度杜绝上述现象。可以通过相应地延长诉讼时效期间,使权利人有充足的时间,通过非诉的方式向义务人主张权利,收集相应证据,在非诉的方式实在无法达到目的时,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在目前的法律规定下,债权人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主要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债权人在主张债权时要注意取得相应的证据,如可以要求债务人或保证人签收、以邮寄送达的要及时到邮局查询签收情况并注意保存证据、请见证人到场或进行公证等。二是一旦出现债务人或保证人拒绝签收试图赖账的情况,在法定期间内及时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通过提高法律意识,依靠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对本案蕴涵的基本问题的思考

本案争议的问题,上升到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高度可以有两个思路来探讨,一是从程序法的角度研究举证责任的转换;二是从实体法的角度研究债权人以邮寄的方式主张权利的行为本身。

从程序法的角度,可以通过诉讼中举证责任负担的转换来解决问题。也就是说在债权人通过邮寄的方式向债务人主张权利,应当具体通过何种举证责任的规则在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分担举证责任。对此一种观点认为,根据民事诉讼中“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责任分担原则,债权人主张其已经以邮寄的方式向债务人主张了权利,就应当由债权人举证证明其确实向债务人邮寄了主张权利的信件,债务人也收到(包括拒收)了该信件。即既然债权人主张其已经通过邮寄的方式向债务人主张了权利,就必须提供足够证据证明债务人确实收到了该邮件,否则债务人难以知悉债权人主张权利的意思表示。如果债权人不能对其上述主张进行充分举证,则法院不支持债权人的请求。根据这种观点,债权人负担了沉重的举证责任,一旦债务人拒绝承认其收到债权人邮寄的信件(目前实践中债务人通常不予承认的),而又无法在邮局查询信件是否适当地邮寄给了债务人的情况下,债权人就要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虽然“谁主张,谁举正”是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分配的基本原则,但是“谁主张,谁举证”并不是要求原告证明全部的事实,而是需要根据具体情况不断转换举证责任。只要债权人能够举证证明其在法定期间内向债务人以邮寄的方式主张了权利,举证责任就发生转换,即在该情况下如果债务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没有收到债权人的上述邮件,就可以认为债权人不仅向债务人邮寄了主张权利的邮件,而且认为债务人收到了该邮件。这种观点对“谁主张,谁举证”的阐释是有道理的,但是要求债务人举证证明其没有收到该等邮件是非常困难的,在一定程度上是举证责任的倒置。因为尽管债权人能够证明其向债务人以邮寄的方式主张了权利,但是该等主张是否可以顺利到达债务人却不肯定。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即债务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没有收到该等信件,就推定债务人收到了该等信件实际上超出了举证责任转化的范畴。根据证据法的一般原则,举证责任的倒置是非常严格的举证责任方式,必须有法律的明确规定才能使用。由此看来,在现行的法律框架下,试图通过举证责任的转换的方法解决问题是不太现实的。

从实体法的角度来看,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债权人以邮寄的方式主张权利是否可以得到法律的认可,这种主张权利的方式是否以债务人收到为必要。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对于此类案件的举证责任分配、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和中断都至关重要。例如,以前者为标志,债权人只要举证证明其在法律规定的期间内向债务人发出了邮件,邮件的内容是要求债务人履行某项债务,就可以认为债权人已经适当主张了权利,除非债务人能够举证推翻债权人的前述证据。如果以后者为标志,则债权人不仅需要证明前述内容,而且还要证明债务人确实收到了该邮件。

债权人以邮寄的方式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是否属于法律上规定的行使权利的行为。对这个问题应该没有太多的争议,债权人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的行为不具有特殊的人身性质,既可以由债权人自己亲自进行,也可以由第三人代理或代表债权人向债务人转达要求履行义务的意思表示。因此法律对于债权人以邮寄方式催促债务人履行义务的做法应当是认可的。现在关键的问题是债权人以邮寄方式催促债务人履行义务的行为,究竟是以债权人完成交邮行为为标志,还是以债务人实际收到邮件为标志。对此,一种很普遍的意见认为,债权人通过邮寄方式主张权利,应当与我国合同法所采纳的送达主义相吻合,即以邮件送达债务人视为债权人适当地向债务人主张了权利。这种观点的主要理由在于,只有主张权利的信件送达了债务人,债务人知晓了债权人主张权利的事实,才能视为债权人主张了权利。

笔者认为,上述观点在理论上没有严格区分诉讼时效制度、除斥期间制度和合同订立制度的本质区别,混淆了表象类似而实质相去甚远的两个问题。虽然引起诉讼时效制度和除斥期间制度中行使权利的主张和合同法上的要约、承诺都是民法上的意思传递,但是这两种意思传递的法律意义却大相径庭。民法上的意思传递往往因为该意思传递所依存的具体民事法律制度不同而有所不同。在合同法上,对要约和承诺发生法律效力的时间,各国有的采取投递主义,有的采取送达主义。例如,英美国家的合同法多采投递主义,德国等国的合同法则多采送达主义。合同法的要约承诺制度存在着投递主义和送达主义的分别,是整个合同法制度相互协调、合理平衡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结果。虽然投递主义有利于迅速达成交易,送达主义有利于交易安全,但是总体来看各有优势,难分孰优孰劣。

在时效制度中不存在上述考虑。诉讼时效制度的理论渊源是法律不保护在权利上睡觉的人,从而督促债权人及时行使权利,否则其权利可能得不到法律的保护。由此可见,诉讼时效制度的着眼点首先在权利人,只要权利人没有躺在权利上睡觉,而是在积极地行使权利,法律就应当予以保护。从这一点上看,设立诉讼时效制度主要是为了促使权利人积极行使权利,而不在于促使义务人尽快履行义务。因此权利人行使权利之日,就是诉讼时效期间中断之时。当然,由于后世诉讼时效制度的发展更倾向于促使当事人积极明确权利状态,维护既定社会经济秩序的目的,从而把引起诉讼时效期间中断的理由扩大了,使义务人主动向权利人表示同意履行债务的行为,也成为诉讼时效期间中断的理由。从这一点上来看,无论是权利人行使权利的行为,还是义务人认可义务的行为,都属于积极明确权利状态的范围。只要上述行为一经作出,即时就可以导致诉讼时效期间的中断。在保证责任的除斥期间中,主要是债权人权利的存续期间,债权人应当在该期间内及时行使权利否则该权利将终止。一旦债权人在保证期间内向债务人主张了权利,则受到诉讼时效期间的保护。从这一点上看,该制度也主要在于促使债权人及时行使权利,而不重在免除债务人的义务。只要债权人积极地、及时地行使了权利,就应当得到法律的保护,而不过多地关注债务人是否确实收到了债权人的主张。

就法律规定来看,《民法通则》第140条明确规定,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可见法律规定的中断的时间点是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的时间,至于起诉书副本在什么时间送达对方当事人,当事人一方提出的请求在什么时间到达对方当事人,都不影响诉讼时效发生中断。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73条规定,权利人向债务保证人、债务人的代理人或者财产代管人主张权利的,可以认定诉讼时效中断。第174条规定,权利人向人民调解委员会或者有关单位提出保护民事权利的请求,从提出请求时起,诉讼时效中断。经调处达不成协议的,诉讼时效期间即重新起算;如调处达成协议,义务人未按协议所定期限履行义务的,诉讼时效期间应从期限届满时重新起算。由此可见,诉讼时效中断的着眼点在于权利人主张权利,至于是否直接向义务人主张都在所不问。还应当看到,一般认为,无论是诉讼时效制度还是除斥期间制度,在意思表达的传递上都允许采取留置送达的方式,即债权人在债务人拒收债权人的主张权利的文件时,债权人或者债权人的代理人、代表人将文件留在债务人处就视为债权人向债务人主张了权利。在实践中比较常见的例子是,债务人拒收债权人的信件,但是如果在邮政部门能够查明债务人拒绝收取债权人的信件,一般也认为债权人已经适当地向债务人主张了权利。

由此可见,债权人向债务人主张权利并不一定以债务人实际上收到债权人主张权利的意思表示为必要条件。只要债权人在法律规定的期间内,以通行的方式向债务人主张了权利,不论债务人是否实际收到债权人主张权利的意思表示,都可以认为债权人主张权利的行为已经完成并可以导致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中断等,除非债务人能够举证推翻债权人的上述举证。

第四篇:挂号邮寄送达行政执法法律文书应注意事项

[参考资料]挂号邮寄送达行政执法法律文书应注意事项

近年来,有行政相对人在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中,对行政机关挂号邮寄送达法律文书的程序和效力提出质疑。为防范执法风险,规范法律文书的送达,根据《行政处罚法》第四十条,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七章第二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以法院专递方式邮寄送达民事诉讼文书的若干规定》,就行政机关挂号邮寄送达法律文书问题,建议注意如下事项:

一、挂号邮寄送达法律文书,目前主要限于以下方式:

一是邮政普通挂号邮寄,二是邮政双挂号邮寄,三是邮政特快专递(即EMS)。重大案件建议采取邮政特快专递方式。

二、建议在行政执法中要求当事人提供或确认自己的法律文书送达地址。

提供或确认方式,可以是由当事人签署法律文书送达地址确认书,也可以是在对当事人本人或单位当事人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的询问笔录中确认。

提供或确认法律文书送达地址的内容,应包括详细地址、邮政编码和当事人的联系电话等内容;当事人委托他人代收法律文书的,应当明确代收人的姓名或名称、代收地址、邮政编码和代收人的联系电话等内容。

三、建议查明当事人的住所地、现经常居住地和经营场所。

如果自然人的现经常居住地与户籍登记的住所地不一致的,法人或其他组织现住所地(经营场所)与法定机关登记备案的住所地(经营场所)不一致的,应当由当事人确认或调取相关证据印证,并尽量要求当事人确认法律文书的送达地址。

四、要准确确定并填写送达地址及其邮政编码。

(一)当事人在行政执法程序中就法律文书的送达,明确向行政机关提供或确认了自己准确的送达地址的,按该地址向当事人送达法律文书。

(二)当事人未提供或确认法律文书送达地址的:

1、自然人以其户籍登记中的住所地或现经常居住地为送达地址。建议先以当事人现经常居住地为邮寄送达地址,如果通过该地址无法送达(包括查无此址、查无此人、无人签收等情形,下同)的,再向当事人户籍登记中的住所地、有照个体户的经营场所以及该当事人其他居住地挂号邮寄送达法律文书。

2、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其工商登记或者其他依法登记、备案中的住所地(主要经营场所)为送达地址。如果该当事人承认自己的实际住所地(主要经营场所)已改变但尚未办理变更登记备案手续的,建议先以当事人实际住所地(主要经营场所)为邮寄送达地址,通过该地址无法送达的,再向当事人在法定机关登记备案中的住所地(主要经营场所)挂号邮寄送达法律文书。如果有证据证明当事人实际住所地(主要经营场所)已改变未办理变更登记备案手续,但当事人未确认的,建议同时向当事人实际住所地(主要经营场所)、在法定机关登记备案中的住所地(主要经营场所)挂号邮寄送达法律文书。

五、要准确填写收件人姓名或名称、联系电话,注明内装法律文书的名称和文号。

六、挂号寄出后,要注意查询签收情况,固定相关证据:

(一)邮政企业退回挂号信件的,视退回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1、邮政企业注明收件人拒绝签收的,视为采取正常途径无法送达(法律、法规、规章、司法解释或行政解释明确此情形下视为送达的,从其规定),依法履行公告送达程序。

2、邮政企业注明退回原因为“查无此址、查无此人、收件人已搬迁 ”等情形的,应注意核实当事人是否有其他通信地址:若无法查到当事人其他通信地址的,依法履行公告送达程序;若确实有其他通信地址的,建议再向这些通信地址挂号邮寄法律文书,仍然无法送达的,依法履行公告送达程序。

因当事人自己提供或者确认的送达地址不准确而导致挂号信件退回,法律、法规、规章、司法解释或行政解释明确退回之日视为送达之日的,从其规定。

3、邮政企业退回的挂号信件,不要拆封,连同退信凭单一并存档。

(二)挂号信件未退回的,及时向邮政企业查询签收情况,调取签收情况证明或者复印签收回执(通过邮政特快专递的,可先上其网站查询):

1、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依法送达到:

(1)当事人本人签收的;

(2)当事人同住的成年家属签收的;

(3)当事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者办公室、收发室、值班室的工作人员签收的;

(4)当事人指定的代收人签收的。

2、其他人员签收的,建议采取以下方式确认:(1)向当事人复核确认其是否收到相关法律文书,或者是否同意收件人签收;

(2)向收件人调查核实其是否已向当事人转交相关法律文书,或者虽然尚未转交但确属当事人同意其签收;

(3)向邮政企业或其投递员核实,是否经当事人同意交由收件人签收。

如果无法证明当事人收到法律文书,也无法证明实际签收人是经当事人同意而签收的,应当依法重新送达相关法律文书,确实无法采取正常途径送达的,依法履行公告送达程序。

(黄璞琳博客转载)

第五篇:邮寄办证申请书

邮寄办证提交材料确认清单

(申请人姓名)

同意以邮寄的方式办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旅行证,并邮寄提交以下材料:

法定监护人(姓名),我同意以邮寄的方式为我的孩子(姓名)

办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旅行证,并邮寄提交以下材料:

请在所提交材料的“□”里面打“√”

□1、《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旅行证申请表》

□2、《国籍状况声明书》

□3、《不采集指纹知情同意书》

□4、《签名式样》

□5、《护照回邮服务申请表》 □6、6 个月内正面彩色照片 3 张(白色背景、深色衣服、五官清晰、可见双耳、不戴帽饰,尺寸 48mm×33mm)□7、护照/旅行证原件及复印件 □8、出入境通行证原件及复印件 □9、户口本或居民身份证复印件 □10、新生儿出生证原件及复印件(南非出生证须经南非外交部认证)

□11、父母护照原件及资料页复印件 □12、新生儿出生时父母双方所持的外国居留证件或签证原件及复印件 □13、新生儿外国护照资料页复印件(如有)

□14、缴费凭证(250兰特)原件 □15、提交的其他证明材料或情况说明:

此表所填内容真实正确无误,如有虚假,本人愿意承担由此引发的一切法律责任。

填表人签名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注:

材料确认清单必须由本人签名; 新生儿 和未成年儿童由 法定监护人 代签。

下载邮寄送达申请书word格式文档
下载邮寄送达申请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代领毕业证、邮寄毕业证申请书

    毕业证邮寄申请书 姓 名 ,毕业时间 ,身份证号码 ,因不能亲自领取毕业证特申请由班主任 老师代为邮寄。 本人有义务提供详细联系方式如下: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收件人: 联系电话:......

    关于审慎办理邮寄送达解除冻结文书的建议(5篇)

    关于审慎办理邮寄送达解除冻结文书的建议 在银行的日常工作中,常会遇到外地人民法院前来冻结和解冻存款的情况。由于冻结必须由法院人民前来冻结方可办理,但在解冻时,却常遇到......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以法院专递方式邮寄送达民事诉讼文书的若干规定》

     为保障和方便双方当事人依法行使诉讼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民事审判经验和各地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以法院专递方式邮寄......

    学校面试通知迟延送达误升学平信邮寄邮政局免责

    学校面试通知迟延送达误升学平信邮寄邮政局免责 来源:大律师网 9月3日,XX省xx县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邮政合同纠纷案件,经庭前,安福县邮政局对周某的美术专业合格证的延迟不承担。......

    补领机动车号牌_委托机动车号牌邮寄申请书

    委托机动车号牌邮寄申请书 (网办流水号: ) 本人 (身份证号码: )于年 月 日在广州市公安局网上车管所补、换号牌业务,报制的机动车号牌号码为粤A/ ,现委托广州市邮政局邮寄号牌。......

    邮寄辞职报告

    辞职报告 尊敬的行领导:您好!首先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阅读我的辞职信。我是怀着十分复杂的心情写这下封辞职信的。自我进入邮政储蓄银行工作以来,由于您对我的关心、指导......

    邮寄管理制度

    邮寄管理制度 为确保公司来往邮件及时准确的发送接收,保证各集团/部门工作顺利的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一、快递邮寄范围: 公司因公邮寄快递业务 二、快递寄发流程: 第一步:需要寄发......

    邮寄辞职信

    邮政员工辞职信 篇一:邮政员工辞职信范文尊敬领导:首先,感谢领导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阅读我的辞职信,我怀着忐忑的心情正式提出辞职申请。从我进入邮政储蓄工作以来,无论是在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