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纠纷调处申请书
关于山林被××砍伐 请求调处申请书
×××人民政府:
申请人×××,男,汉族,现年××岁,家住××省××县××镇××村,电话:×××
对方当事人: ×××,女,汉族,现年××岁,家住××省××县××镇××村,电话:×××
申请目的
请求××人民政府确认我家的山林(土地)权属,协调关于我村村民××未经本人及家人同意,擅自砍伐我家罗盘石自留山林地共计××棵树,要求我村村民××赔偿我因这次纠纷造成的经济损失××万元(人民币大写××元整)。
事实与理由
我家林地共有0.9亩,其中自留地房前屋后林地有0.3亩、自留山林地为罗盘山林地有0.5亩和松树咀林地有0.1亩。罗盘山林地的0.5亩东与我村××林地打石为界,南与××包产地为界,西与××林地打石为界(林权证上为这样写的,但事实上,应该南与××林地打石为界,西与对方当事人家包产地以罗盘石一条小路为界),北与××连界,权属及边界历来清楚,与对方当事人××家并无纠纷。
2013年12月24日,对方当事人××以砍伐树木为由,骗取森林砍伐证,但对我经营管理的山林的树木进行了砍伐,砍伐我山林的树木共计××棵树(以松树为主,其次是沙树,其他为杂树)。因此,引起经济纠纷。对方当事人砍伐我在该山林上的种植物,造成我家经济损失××万元。对方当事人××已将砍伐的××棵树木卖掉,为维护申请人的合法权益,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17条、第39条的规定,向××人民政府提起调处申请。
上述边界范围内山林(土地),历代为申请人管理使用,留下了明显的边界和证据,主要有:
一、有明显的山林边界。1984年,我家开始划分林地,我家自留山林地的罗盘山林地与对方当事人的包产地相连,以罗盘山的一条小路为界,当年划分林地人员为本村××(当年的生产队队长),××(当年的社员代表),××(当年的大队文书),可以作证。我家罗盘山林地为各种树木为主的森林。对方为包产地,种植作物为主。双方各守本份,井水不犯河水,从无争议。
二、上述边界范围内的山林(土地),一直由我家行使管理权。1984年初,我家一直管理上述边界范围内的山林到2012年,与对方当事人没有任何纠纷。上世纪八十年代,政府号召植树造林,并制定了“谁种植,谁所有,谁受益”的政策。我家在上级林业部门的指导下,多次在上述林地范围内大规模植树,种植以松树为主,并一直管理至现在,亦未与人发生过争执。
三、申请人一直持有《林权证》。上述山林经大规模植树造林后,为了使所种植的树林有所收益,我家以1989年向人民政府申请颁发了《××人民政府林权证》。颁发《××县人民政府林权证》过程中,均未与对方当事人发生过争议。
综上所述,无论从历史角度还是从现实管理方面,我家对上述边界范围内的山林(土地)都有无可争辩的所有权(使用权)。请求政府本着“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确认我家的山林(土地)权属,并为我更正《林权证》上填写错误的地方。同时,请求上级政府依法责令对方当事人赔偿我家因本次纠纷造成的全部经济损失。
此致
敬礼!
呈:××人民政府
申请人:
****年**月**日
第二篇:行政确权(山林纠纷调处)申请书
行政确权(山林纠纷调处)申请书
申请人:
法人代表:
申请人:
法人代表:
申请人:
法人代表:
申请人:
法人代表:
被申请人:
法人代表:
争议地范围面积:
崖头岭、香炉岭、磨石岭、水牛岭、凤凰岭、守日岭、上薯岭、横脚岭、井槽岭、欧方岭等十个大岭,面积约1000亩,东以甘竹沟为界,南以香炉岭脚竹林为界,西以大棚桥为界,北以吉塘老圩路为界。东、西、北面为圩岭屯、回流屯、庙门屯、汶姑屯历史耕作区,南面为石岭屯沙地。其中上薯岭、崖头岭、香炉岭上又1993年国家扶助红星村集体种植的林木。
请求事项:
1、依法确认崖头岭、香炉岭、磨石岭等10个大岭,面积约1000亩林木林地所有权为申请人和被申请人共同所有;
2、依法确认上薯岭、崖头岭、香炉岭三个大龄1993年国家扶助红星村集体种植的林木为申请人和被申请人共同所有。
3、及时制止石岭屯人准备进行的林木砍伐和林地发包活动。
第三篇:矛盾纠纷调处工作总结
XXX村矛盾纠纷调处工作总结
XXXX年,我村以创建泰兴市“六无”平安村为主线,以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为根本,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认真做好“三大战役”工作,及时、有效地化解矛盾。今年,共排查矛盾纠纷6件,调处6件,实现了实现“四下降、三提高、两不出现”的工作目标。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抓基层网络,构建“大调解”阵地。
稳定是第一要务,我村把人民调解工作当维护农村稳定,构建“平安村”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列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检查内容,摆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一是建立组织机构。并在各组落实了基层信息员,保证信息灵敏、畅通,确保矛盾纠纷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及时有效的发现、调处、化解。二是严格办理,规范流程。按照受理、约谈、告知权利义务、调解、整理归档、办结的工作流程,各组各负其责、联动联调,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机结合,坚持依法调处,切实规范村调委会运作。三是加强中心硬件设施建设。对村综治办调解室进行了装修,添置了办公用品,构建了一个很低好的平台。
二、抓责任落实,构建“第一责任人”格局
发展是硬道理,综治是硬措施,稳定是硬任务,领导重视是关健。一是党总支书记亲自抓机制落实,治保民调主任具体抓。领导亲自参与、亲自抓是我村综治工作上台阶的关键。
三、抓纠纷调解,牢筑“第一道”稳定防线
纠纷矛盾是客观存在的,关键在调处和化解,及时、妥善地排查和处理矛盾纠纷,是保持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今年,我村按照镇政府提出“无矛盾纠纷积案”的工作要求,在调处和化解上狠下功夫,确保社会稳定。今年共排查出6起,调处6起。
四、抓制度建设,健全四个长效机制
稳定工作,任重而道远。我村狠抓制度建设,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一是建立工作责任制度。按照村干部包组、中心户长、党员包户的模式建立防控网络,村调委会对当地发生的纠纷情况和可能发生纠纷的苗头、隐患,要深入进行排查,及时调解,做到信息畅通,情况明了,及时准确上报。二是健全矛盾纠纷月排查分析例会制。每月定时召开分析例会,听取前个月的治安状况、矛盾纠纷调处情况报告;排查出可能出现的各种不稳定因素,分析新情况、新特点、新动向;交流纠纷调解经验,安排下一步工作。三要实行包案调处制度。将每起纠纷具体落实到每个调委会和调解员身上,做到“四定”、“三包”,即定牵头领导、定责任单位、定责任人、定办结时限,包调处、包跟踪、包反馈。四是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将人民调解工作纳入年终设考核和干部政绩考核内容,奖优罚劣。对出现“民转刑”事件,要追究村干部的责任。
第四篇:三大纠纷调处程序
“三大纠纷”案件的调处程序
一、当事人提出申请
先把申请书和申请书副本递交到职能单位(或由职能单位做权属纠纷申请笔录),由职能单位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
二、受理
职能单位在接到权属纠纷调处申请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经审查符合受理条件的,填写好受理审批表交镇政府分管领导签名后正式受理,并书面通知申请的当事人。经审查不符合受理条件的,书面通知申请当事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
受理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将申请书副本送达另一方当事人,并书面通知其自收到申请书副本之日起20日内向职能单位提出答辨意见,并提供有关权属纠纷的证据材料。
职能单位应当将另一方当事人的答辩意见告知申请当事人,如另一方当事人未提交答辩意见和有关权属纠纷证据材料的,不影响调处程序的进行。
三、现场勘验
受理权属纠纷调处申请后,应当到权属争议现场勘验,通知村委、当事人到场,勘验情况和结果应当制作笔录,并绘制权属争议区域图,并由勘验人、当事人、村委会代表签名或盖章。
四、调查取证
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材料经过调查核实后,方可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职能单位向有关单位和个人反复进行调查取证,调查情况应当制作调查笔录,并由调查人和被调查单位、被调查人签名或盖章。调查笔录至少包括当事人询问笔录和第三方证人调查笔录。
五、组织调解
职能单位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对权属纠纷进行调解。
1、书面通知各方当事人参加调解,要制作调解记录,调解记录上要有当事人签名。
2、如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应制作调解协议书和权属界线图。由当事人、调解人签名,并加盖主持调解单位的印章,送达当事人后后效。
3、属镇内个人之间、个人和单位之间的权属纠纷,经调解达不成协议的,职能单位应当尽快写出调查报告和书面处理意见交镇政府;属镇内单位之间的权属纠纷,经调解达不成协议的,镇政府要应当自受理权属纠纷调处申请之日起六个月内写出调查报告和书面处理意见,报由县政府作出处理决定,六、处理决定。
政府自接到处理意见之日起一个月内作出处理决定。处理决定书要按照有关规定送达当事人,要有送达回证。(由镇政府作处理决定的,自受理权属纠纷调处申请之日起不超过四个月内要作出处理决定。)
七、将本案涉及的资料归档,形成案卷。(所有书面资料要用A4规格)
注:以上所有书面通知书均要有回执或送达回证。
第五篇:矛盾纠纷排查调处
对当前农行面临的主要矛盾纠纷及化解工作的思考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的转变,银行业所面临的矛盾纠纷亦随之多样化、复杂化。这些矛盾纠纷蕴含的信息可以折射出农行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各种问题高浓缩的影像。准确预测和把握新经济形势下的各类矛盾冲突,积极应对影响银行业持续稳健运营的变化因素,妥善化解各种矛盾纠纷,是银行业实现全面发展、提升整体实力的关键所在。
一、当前农行矛盾纠纷的现状和特点
通过对近年来我省农行各地区及部门矛盾纠纷案件的统计排查,笔者认为现阶段我行面临的矛盾纠纷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合同纠纷矛盾增多。为实现自身业务拓展的需要,吸收存款与增放贷款是必经之径。尤其是增放贷款,仍旧是实现利润的主要来源。而日益增长的信贷数额与客户的违约风险又呈现出亦步亦趋的态势。一是银行与机构客户之间的矛盾继续增长。从2007-2009年的环球金融危机到2011年至今漫无休止的欧债危机,全球的经济发展态势并不乐观,这也导致了相当一部分国内企业经营效益的下滑乃至破产,这直接削弱了借款人的偿债能力,致使借贷合同违约率增加。二是个人借贷合同纠纷的上升。这主要是由于盲目炒作房地产市场失误、证券投资亏损、企业经营状况恶化导致收入下降或失业等个人清偿能力不足进而造成借贷违约。数据显示,在农行矛盾纠纷案件中,个人借贷纠纷案件占86%以上。
(二)服务质量引发的纠纷。在服务质量引发的纠纷中,理财产品收益纠纷首当其冲。有些职员为了完成任务或者提高自身绩效收益,在向客户宣传理财产品时并没有及时的揭示产品风险或者直接回避客户的风险提问,以至于产品到期时实际收益低于预期收益甚至是负收益,从而形成了银行与客户的矛盾纠纷。另一方面,在银行的服务体系中,工作效率低、职员服务态度差、业务程序处理不规范、硬件设施不完善等也是导致银行与客户纠纷的重要因素。
(三)同业竞争引发的纠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促使地区、商业性银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银行间的竞争格局也是愈演愈烈。各家银行纷纷推出具有吸引力的理财产品和信贷优惠方案,抢夺客户尤其是优质客户的情况十分严重。固然良性竞争带来的利处不胜枚举,但是恶性竞争的弊端危害更大。例如有些银行采用法律规定的存贷款范围之外利率吸引客户、贬低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质量等违规手段,从而引发银行与客户、银行与银行、客户与客户之间的纠纷,更甚于扰乱金融市场秩序。
与此同时,伴随金融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自助银行和电子银行的推广,农行服务的受众面也越来越宽,客户与银行的矛盾纠纷不再局限于地域和存贷业务的范围内。矛盾纠纷形成了主体的多样化,性质的复杂化,关系的交织化的特点。
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矛盾纠纷调处体制不完善。一是没有建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科学有序的运行机制,还没有形成层层相扣、步步落实的工作格局,在矛盾纠纷处理过程中主要由基层人员主导,无法引起有关领导的足够重视。二是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无专业化队伍。调解人员不能做到专职专用,各自忙于自己的本职工作,消极应对矛盾纠纷调处工作,使得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无专人管、专人抓。
(二)调处人员缺乏足够的协调能力。作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第一道防线,基层调处人员的协调权限、方式、效率都十分有限。在发生矛盾纠纷时,调处人员的作用难以得到有效发挥,导致许多问题无法有效、及时的解决,从而
积少成多、由小变大。
(三)部分客户的法制观念薄弱。客户在与农行的交易中发生利益冲突时,片面的认为是银行方面推脱责任,心态失衡,维权意识强烈法律意识淡薄,妄图用吵闹、威胁、暴力等形式迫使银行人员屈服,不仅不能达到目的反而会使矛盾扩大化,致使调处人员无法与客户正常沟通实现纠纷排解。
三、化解矛盾纠纷的意见和建议
(一)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坚持抓苗头,主动排查,超前防范,在第一时间全面掌握各种矛盾纠纷的详细情况和动态,做到未动预知,异动先知。首先是要准确把握客户对服务需求的总体趋向。积极构建全方位覆盖排查网络,运用日常管理、服务、调查、摸排以及互联网、手机短信等现代信息新手段、新途径,敏锐观察和分析社会热点焦点,了解客户最需要、最迫切解决的问题,及时捕捉和把握客户心理情绪以及各种负面苗头倾向。其次是要细致了解矛盾纠纷的具体情况。开展全面排查行动,理清矛盾纠纷的重点业务、区域和群体,加以重点防控。以已发生和可能发生的矛盾纠纷问题为重点,详查基本情况、诱发原因、性质类型、表现形式、危害程度、化解难度和潜在趋势,作出分析判断。最后要注重专项排查,准确了解各种矛盾纠纷的特殊情形。对一些容易反复出现的矛盾纠纷,要采取措施防止扩散蔓延,在查明来龙去脉、事实真相的基础上,尽可能地予以解决,失去条件解决不了的,要做好相关解释说服疏导或救助工作。采取点、线、面结合的方式,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
(二)不断完善矛盾纠纷调处机制。要加强组织制度建设,着力解决矛盾排调工作网络问题。第一,要实现调解工作的制度化保障,成立专门的调解部门,出台全面完善的制度、规章,要求各部门个人员对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予以支持,不得回避或消极应对,使调解工作能够有效的施行;第二,实行矛盾纠纷排调奖励制度。提高矛盾排查调解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结合纠纷排查时效和调处难易程度,对及时遏制矛盾纠纷隐患、重大纠纷事件的报告等进行奖励;同时设立调解案件奖励,按矛盾双方对矛盾调处的满意度进行奖励,对成效显著的调解员和调解组织进行表彰和奖励;第三,完善矛盾排调总结制度,建立每月矛盾排调例会,使调解人员养成总结、反思的习惯,在例会上对各类型的矛盾纠纷进行梳理,从而不断完善调解员的协调处理能力。
(三)强化对矛盾纠纷排查工作的领导。化解矛盾纠纷,共建和谐社会,领导是关键,机制是保证。要把健全、落实各级领导的责任管理作为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的关键来抓,保证目标任务的落实。对因工作失职、决策失误、处置失当等原因造成矛盾激化、影响恶劣的,实行“一票否决”,强化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提高维护稳定、调处矛盾、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要落实包案调处机制。对重大矛盾纠纷,实行领导包案、挂牌督办制度,做到了事事有答复、件件有结果。对所有矛盾纠纷,都具体落实到基层调解员身上,提升工作效率和调处水平。再通过完善督查考核机制,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作为绩效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各部门要积极参与行内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和使命感,切实履行矛盾纠纷化解职能,主动协调、密切配合,真正形成各负其责、多方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及时有效做好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为银行的稳健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四)加强职员的队伍建设。不管是高管人员、专职调解员还是基层业务人员,都要加强自身的素质培养。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作风顽强,业务精湛的工作队伍是落实各项工作任务的必要条件。一是建立培训制度,加大培训力度。广泛
开展多种形式的业务素质培训,领导要充分重视矛盾纠纷的排调工作,调解员应努力提升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和技巧,业务人员则是要规范业务操作流程,避免引发矛盾纠纷。二是要结合新时期银行矛盾纠纷的特点,制定培训规划,逐步使排调工作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调解员应主动自觉地依法处理问题,切实维护银行或者客户的合法权益,以适应新时期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需要。三是要不断充实调解队伍。要有计划、分步骤对队伍进行调整补充,把那些政治素质高、思想意识好、懂法律、群众威信高、办事公道、责任心强的人员充实到队伍中,不断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