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撰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
如何撰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标书?资深评委的详细解答!
2017-11-15一份好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首先是“项目名称、关键词与400字摘要”三部分。因为,这三项对于获得评审人印象分至关重要。项目名称要带点新意,我曾经为每一个基金项目名称苦思冥想多日,而且有时在本子写好后依然对题目名称做过更改,当然一般情况下项目名称是越改越好,但也有改糊涂的时候,最后又决定采用原先的项目名称。在我的印象里,提炼出一个很有创意的基础研究项目题目取决于很多因素,既与你的科研能力有关,也与你的文字功底及对大量前人文献调研与理解相关。项目名称与一篇重要论文的题目有点相似,过于俗套题目会像一杯白开水无味,好的题目就是与众不同。
在我的印象里,基金申请书中的400字摘要有时可能决定了一个项目的命运。因为,现在很多中-青年评审人平常工作很繁忙,尤其对那些从事热门领域研究的牛人们,他们每年会收到几十份基金本子(我自己有记录的10多年来最多年份只有14份),要他们认真审读每份申请书全文(尽管这是应该的事情)不太现实。所以,往往首先仔细审阅400字摘要的内容。这也是“先入为主”重要一步,只有400字内容引起了评审人的注意,能让他的眼睛一亮,他们才会认真审读后面的内容。相反,当400字摘要内容写得平淡无奇,就像一杯白开水那样没有一点滋味,阅读正文内容就主要属于形式上的事情了。
关于一个项目的创新性是一个让人非常纠结的事情,因为如何准确评价一个项目的创新性在很多情况下只是“凭着感觉走”。其实我们大可不必为选题的“创新”性过于纠结,我认为,只要你的选题但凡有点新意就可能打动评审人。我们不要奢望提出一些“很刺激”的很强原始创新科学选题。我们更不要想象提出一些“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空前绝后”选题,对于我们大多数“凡人”,还是老老实实对同行研究成果进行全面认真调研。例如首先海量(泛读)阅读同行文献,并在此基础上选择精读代表性文献,这样确定的项目选题就比较靠谱了。涉及多学科交叉选题项目要阐述清楚科学(技术)问题需要下点功夫,一定要让评审人看到这种学科交叉绝不是简单的学科原理之间捆绑,而是相互渗透,找出交叉学科之间内在本质联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选题,除了花时间琢磨内容外,要让评审人看出“门道”,对文字表述给予很高要求。
当我对一份基金本子内容比较熟悉时,我会注意申请人对国际同行中代表性人物发表成果的引用与评论。有时我还会针对性地查询几个主要文献数据库,以便核实相关内容。如果申请人对选题相关的一些重要论文没有引用,我会对申请人本子中“立项依据”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调研和评论质量与遴选的“科学问题”水平大打折扣。因为,及时追踪与恰当评述专业学术同行成果是一个从事基础科学研究人员的“基本功”。其实,一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的主题内容与一篇重要学术论文的“前言”内容有点相似。两者都需要全面认真阐述“为什么这个选题值得研究,这个选题的创新性如何?前人做的怎么样?”等共性要点。
随着学科发展与新兴学科出现,专业小同行会越来越少,因此,凭知识面与感觉评审项目的现象在所难免,否则就会有一些“有创意”项目找不到合适的评审人。“凭知识面与感觉”评审对基金本子的书写要求实际上更高,那种传统老套文字陈述的基金本子就会被认为没写清楚科学问题而遭遇不好命运。作为一份好的基金本子,从形式上尽量做到:400字内容要让人看得“赏心悦目”“颇有新意”“不落套俗”,具体内容与结构我在相关博文中做过介绍。在第一部分“立项依据”中尽量做到:“选题较新颖;科学问题定位准确;追踪分析国内外同行研究状况到位;评述同行研究状况准确恰当,既不可随意抬高同行成果水平(拍马屁之嫌),更不能贬低同行成果(骄傲自大之嫌)。
下面是一些细节问题:
国家基金重点在探索与创新,求新,但许多申请书试图通过“目前研究很少”,“无人问津”来说明创新性。殊不知,研究很少有几种可能:
1、研究遇到了无法克服的困难,如量子计算机;
2、意义不大;
3、已经解决;
4、根本行不通,如水变油。
创新点主要是指独特的研究特色(如独特的视角、解决问题的方式等),或有何理论创新或技术创新。创新点一般不大,如将创新点写成“应用实验与理论计算分析相结合,探索...规律”,或“通过...问题的研究,建立...的关系”,很难让评审人认可。
摘要通常包含五方面内容,通常是:
1、...在...方面非常重要;
2、将用...研究方法;
3、重点研究...内容;
4、实现...目标;
5、会有...科学意义“。
但一些申请书的摘要几乎全是研究方法和内容,很难让大同行看到研究的必要性与创新性,而评审人全是小同行的概率较小。
立项依据通常包括三个方面:
1、从重要性引出科学问题;
2、由研究动态说明别人的研究瓶颈,存在的问题及你的创新思路;
3、如果实现项目预期目标后的重要意义(价值)。
但一些申请书用过多篇幅介绍内行均知的背景,降低了评审人的评审效率,在研究动态介绍上却过于简单,没有讲清楚别人的研究现状与遇到的共性问题,又要浪费评审人很多时间来判断你的创新性是否可靠。
研究内容写的过多过大是常犯的错误。对国家以及多数评审人来讲,不指望用30-40万就能解决好多问题,只要把一个小的问题解决清楚就可以了。一些申请书的题目像一本专著的名称,研究内容面面俱到,这时就要警惕了。除了求新,国家基金撰写的另一个核心是求有限目标。如果“新”有了,但因研究内容过多没批下来,就亏大了。
一些申请书简历写得过于简单,只写了何时取得学位与工作/职称变化。实际上简历的内容可包括:取得学位简历、研究工作(方向与成果)简介、人才培养与学术兼职、重要学术论文与成果。特别是对于青年基金,主要看申请人的科研潜力与项目的创新思路。而科研潜力则主要通过简历与工作基础来体现。如果主持人成果较弱,只有3、4篇文章时,不妨写写这些文章的意义及别人给出的评价。评审人也害怕人们说“现在的评审只看发表文章多少,就是1906年的爱因斯坦也未必能拿到中国的面上基金”这一说法。所以,你可以用别人的评价、引用、甚至审稿意见来证明你两三篇文章的重要性,侧面说明你的研究潜力。
八点建议
1、科学问题的把握是关键。一份申请,最重要的是把握准科学问题,也就是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研究这个问题有什么价值。
2、有限目标。新入道的人写申请,往往会列很多研究内容。
3、文题相符。一些申请谈科学问题谈的是一个问题,研究内容规划解决的是另外一个问题,文题不符。
4、摘要千锤百炼。400字摘要很关键,许多人评申请可能只细看摘要。摘要要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既要讲清楚科学问题、研究意义,还要讲清楚研究内容。
5、注意细节。任何事情都可能出错。在一些人看来的小问题,在另外一些人,从不同的视角看就是严重的问题。
6、让“外行”看明白。申请书写完后最好请一个非同行的专家看一下,如果他能看懂,能理解你的idea,你的申请就有希望中标,否则,你最好想法改进你的表述(如果你坚信你的科学问题把握准确的话)。
7、不要有意忽略。一些申请的”idea"是从国外文献借鉴来的,但有意不列关键性文献,冒充新东西。这一招在数年前还行,现在稍认真点的人只要Google一下就很易发现,发生这种情况基本上都会招致封杀。
8、写申请就是在做研究。写基金申请的过程就是一个深刻的研究过程,年轻人只有多写才能提高,无论中与不中都会有收获。如果没有中标,多从自身找原因,最好不要从关系、名气等方面找自我安慰的理由。自然科学基金的评审还是比较客观公正的。没有获得资助最好不要妄怪评委,最好反思自己是否真的了解研究领域、把握了科学问题,是否表达清楚你的认识与思路。
指导思想篇
1、追求卓越,在知识上要绝对专业,坚决反对侥幸心理。
2、相信NSFC申请是公平的,大家靠实力竞争,必须花大力气写标书;如果你认为NSFC只有关系,你就不用继续往下看了。
3、NSFC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而不仅仅是几页标书,是智慧沉淀的结晶。
4、不要把NSFC看的高不可及,你要相信自己的创意,哪怕你只是一名一年级硕士。
5、机会主义是有的,但我们没有什么其它的资本,只能消灭标书里一切可能的失败因素,加上完美的选题和课题设计,彻底征服评委,不给评委任何黑掉你的机会。
6、基金申请不同于实际研究课题设计,必须把个人兴趣与NSFC兴趣结合一致,投其所好。选题立项篇
1、基金成败关键还是选题,提前半年,刚入行的提前一年进行课题搜索。
2、老板指定的题未必是好题,最好自己选题,如何立项应该是研究生学习最重要的一课,毕业后你会发现,没有人会指点你什麽课题有价值了,在中国学术的沙漠里,只剩下你自己了。
3、好课题是对学科深刻理解的条件下产生的,大量翻阅文献吧,汲取知识的同时千万别忘了思考,你发现别人存在漏洞的时候,好课题就离你不远了。
4、选题最好以问题为导向,不要以技术为导向,找到问题了,课题就找到了。而拿着新技术去找能解决的问题,效果多数不好,但还是大有人在,比如RNAi。
5、解放思想,发散思维,多方法多学科交叉,一般都会比较受人青睐,容易申请到基金,但不能为了交叉而强行交叉。
6、创新性新技术、新理论的课题要有一定的理论与技术基础,最好有工作基础,没有你也要东拼西凑,这是在中国,NSFC似乎讨厌空中楼阁。
7、临床课题研究最好别选临床应用方向,而选应用基础研究。
8、选择自己熟悉,有工作基础的领域,别跨越太远。
9、重要科学问题的切入点准确,切忌过宽、过大,只要体现一定的新意和研究价值就行了,能得诺贝尔奖的课题NSFC是不给钱的。
10、没有人做过的课题不能做为立项的依据,但NSFC资助的项目必须是国际上没人做过的,而不是国内空白。当然,如果国际上有同类结果,你不说,地球上的中国人也许也不知道,但一旦被识破,你死定了。
11、如果是捕捉科研前沿性的课题,最好设计周密,尤其是目的和结果的一致性、可获得性和可预期性,通过课题实施所获得的结果必须能充分支持与研究目标相一致的结论。
12、热点课题不一定是好课题,热点上的人也很热。但在还没热起来的热点,一定是一个好课题,标书评审滞后半年呢,比如最开始的一批SARS课题。有时也不妨设计一些非热点但是对与科研有价值的课题,发挥出奇不意的效果。
13、临床课题可以是当前没有好办法治疗的疾病,急需解决的临床问题,而在国际上检索的文献只有几篇的那种。
14、不主张以最新的重量级文献做指导,你会发现,很多人跟你的想法惊人的一致。有人特别反对跟风。
15、一定要到NSFC检索一下类似课题的历年资助情况,太多、太少都不好。最好是最近二年逐渐增加的资助领域。
立题依据篇
1、题目要有新意,吸引人,既要概括主题,容易懂,又要有些少见的新词或缩写,调胃口。
2、5000字左右,最多两页,不包括文献,行距字体大小适中。
3、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一定要准确,甚至是中庸,绝不能偏激,不然不同意你的专家会带着逆反心理看你的标书。
4、课题研究的具体问题和研究意义,则必须说的清楚。当然如果有实力,可以解决关键的科学性问题,那再好不过。然而课题意义不是最重要的,但常常被撰写得份量过重,课题总体构想、大体实施方案及可能的预期结果才是人们最关心的。
5、要把复杂的事说简单。既要论述充分,写作又要简练,最多两页半(不算文献)。剔除所有不必要的知识细节、理论和概念,要舍得割肉才行。越简单,出错越少,专家不懂的越少。写出来的理论,要让人家能欣赏。写出来的理论,要让人家看不懂,这份申请书很危险。
6、立论依据要非常突出:理论性课题一定要有新观点,应用性一定要实用,与现有理论或方法具有明显的先进性,总之要让人感觉到有意义。
7、一定要有可预见的成果,至少画一张大饼,但看上去要象真的才行。
8、任何重要的论点都要有文献标注,有文献就等于没有疑问。参考文献要新,最好是当年的,增加自己立论依据的权威性。最好包括已有工作基础,将已有相关结果以及发表的杂志列上,可以增加可信度。
9、一定多让本实验室的人修改,特别是中过基金的前辈,要改15遍以上才行。
10、标书的评委参差不齐,评审意见也差异悬殊。好的标书最容易受到高水平评委的赏识,只要你的题好,这些评委是好征服的。难就难在如何让水平差的评委通过你的标书。我认为除了运气好,少碰到一些这样的评委之外,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让他们看懂你的标书;第二就是标书不能太长,他是看不下去的;第三就是实验设计在不失科学性、先进性的条件下,尽可能简单,千万别让他觉得你比他高很多,那样你死定了。所以一份好的标书是在高水平教授和低水平教授之间的平衡,写的非常玄妙的标书通常中不了。
11、评审专家通常是本专业的,也可能不是,尤其是交叉学科投递的项目,评审专家未必对你的研究领域特别熟悉。所以尽可能少引入非常专业的概念,如果不可避免,也要解释清楚。
12、文字写作要有适当的弹性,不能把话说死,留有余地。研究方案篇
1、研究目标要明确要精,提法要准确、恰当;内容要详细但文字不宜过多,且一定不能写得太具体。关键的问题要突出,一定要准确。
2、可行性分析是你说服评委的第二次机会,可按成熟的理论基础(理论上可行)、研究目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的可实现性(技术上可行)、本单位现有技术设备实验材料的完备(设备材料可行)、课题组成员完成课题能力(知识技能上可行)等几方面分层论述。
3、创新点要切合实际,又要有所发挥,指出国际国内研究的先进性和创新性,点明理论和现实意义。
4、研究内容要集中,与研究目标紧密一致,只作支撑课题最关键最必要的内容。不可为多作实验显示劳动量或增加预算而使研究内容过泛。
5、实验方案和技术路线合理、可靠、可行,没漏洞是最重要的。思路好,材料独特,方法独特新颖,会增加获得资助的机会。技术当然是越新越好,但未必需要采用最时髦的研究手段,不能为了技术而研究。
6、研究内容及方案切忌复杂,步骤最好有一流程图。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不能太具体化,容易出漏洞。但你必须让评委认为你十分了解实验技术的整个过程,可以尽可能多的应用技术术语和技术缩写,写出主要实验材料和实验过程。
7、技术方法一定是本实验是已经建立的,至少是有相关实验基础。所有关键技术要有文献出处,最好是自己实验室发表的,有文献就等于没有疑问。如果本单位力量弱,可挂靠较强的研究机构,从而使评审相信你能完成课题。关键实验材料必须已经具备,或可以获得。
预期研究结果
1、预期结果要考虑对基础和实用双重的价值。
2、以发表论文和申请专利结题比较容易。最好突出SCI收录杂志的影响因子,给基金委的专家们觉得,您的实力确实不一般。因为最终结题情况,是基金委专家们最关心的事情,他们当然愿意把基金支持能发表高水平文章的人。
工作基础篇
1、工作基础是你说服评委的第三次机会。课题科学先进、技术路线新颖合理可行、工作基础雄厚这三方面表述要紧密联系、前后呼应。
2、一定要有基础。把实验室发表的所有文章搜集起来,找出与你设计课题相关的,只要沾边,都列上。
3、预实验结果很重要,而且是有硬data的结果,一定附上。但一定要慎重掌握,不要写的太多,评委会认为你的工作做的差不多了,没必要再申请基金了。只预期你的课题肯定有好的结果就行了。
4、有针对性地把研究队伍的相关工作经历、论文、成果等展示出来。人员组成篇
1、主要成员6-10名,结构合理。高级研究人员(1-2人)中级研究人员(2-3人)技术人员及研究生(3-5人)
2、参加人员技术力量的配备要合适,必须保证一定的劳动力。
3、1名高职足够,多了浪费资源,现在NSFC限项很死的,我们的高职资源快耗竭了。
4、中级人员是骨干,但在职的不要太多,1-2名。
5、技术员2名左右,很重要呦,这是专业技术保障。
6、研究生不能少于2名,这是主要劳力,地球人都知道。但也有人认为而不应将研究生列为主要人员,这样NSFC会认为人员稳定,富有干劲。
7、成员介绍要紧扣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既注重梯队、比例、技术力量等科研综合实力的展示,又注意与本课题相关。
个人简历篇
1、申请者和项目组主要成员的学历和研究工作简历,近期已发表与本项目有关的主要论著目录和获得学术奖励情况及在本项目中承担的任务,所有复印件一定要附上,眼见才为实。
2、申请者和项目组主要成员正在承担的科研项目情况,包括自然科学基金的项目,要注明项目的名称和编号、经费来源、起止年月、负责的内容等。完成的可以都列上,没结题的一定不要写了。
3、中级技术职称的推荐信或在职研究生申请项目的导师推荐信一定不要忘了。
4、个人简历一定有针对性的倾向于课题方向,并与课题中各人的分工相一致。所从事的研究项目可适当给出,但不能过多,保证课题组有充足时间完成基金课题。摘要写作
1、摘要字数少,但最忌讳写得平淡无奇。
2、一定要语气坚定,旗帜鲜明。
3、摘要字数有限,资源宝贵,惜字如金,因此要特别注意重点突出,讲明现状、课题意义、课题构想和预期结果。
4、防止“头重脚轻”,削减一般性细节描述,多用概括性语句,讲明现状、课题意义、课题构想和预期结果部分要相互平衡。
学科选择篇
1、申报的方向和学部很重要,往往结果天壤之别。尽量避重就轻,在竞争不很激烈的领域申请,除非您有充分的把握。
2、投到你老板能量比较集中的学科,是第一选择。
3、仔细研读基金申报指南,洞悉各专业领域倾斜性项目和优先资助方向。
4、仔细分析NSFC历年与你课题相关资助项目在各学科的分布,发现隔年资助或近几年资助递增的学科,你基本找到钱在哪了。
5、学科交叉鼓励,但尽可能投到你熟悉的学科。
善后工作
1、版面调整,清晰,层次分明,使版面简洁、易于阅读。
2、坚决消灭错别字。
3、合理行使基金委赋予的权利----回避制度自我保护。
4、仔细审查自己的申请人资格是否达到NSFC要求。
5、仔细审查自己的项目组成人员(包括自己)有没有超项。
第二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撰写提纲
附件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撰写提纲
1、简表
2、立项依据(P.3)
(l)既要介绍国外动态,更要介绍国内研究情况。
(2)国内情况应包括申请者自己的意见工作
(3)必须阐明申请人要从事本项研究的理由
(4)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基本国策,填补空白不是立项依据
(5)主要参考文献,包括国内、外的关键性研究工作都要有所显示,注意时间性,不必像研究生的开题报告,列出一大堆文献,但太少了也不合适,容易让评审人误认为您了解情况不够。
3、研究方案
3.1研究目标、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P.4)
(l)研究目标应是解决科学问题和学术性问题
(2)研究内容要突出重点
(3)拟解决的关键问题要清楚
3.2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P.5)
(1)研究方法、技术路线要具体、清晰
(2)“剽窃是少数”,应加强自我保护
(3)要从学术角度提出可行性分析
3.3本项目的创新之处(P.5)
(1)避免把“创新”扩大化
(2)要提出申请人的研究特色和新颖的学术思想
(3)不要泛泛地谈学科交叉
(4)填补国内外空白不是创新和特色
(5)创新思想的产生
4、研究计划及预期进展(P.6)
(1)研究计划要有稍微具体一点
(2)预期进展可给出一个大致的设想
5、预期研究成果(P.6)
(1)预期研究成果要与研究目标相吻合(2)要有力度,有数量,更重质量
(3)正确理解专利的地位
(4)应用成果应以经济、社会效益衡量
(5)拟培养的研究生
6、研究基础(P.7、P.8)
(1)与本项目有关的工作积累和成绩
(2)实验条件
(3)申请人和主要成员的研究背景情况都要介绍
7、经费预算(P.9)
8、申请者正在承担的其它研究项目(P.10)
9、申请者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情况(P.10、P.11)
第三篇:如何撰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
如何撰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
一、撰写申请书的基本要求与原则
申请书是说明文与议论文的结合写作文体,其目的是说服申请书的评审人
同意申请人的申请计划。申请人应能够使评审人 理 解申请书主要内容:大同行能“ 懂 ”;小同行能看出水平。申请人应该站在评审人角度,使申请书重点突出,层次分明,行文流畅,叙述简明、具体,又系统全面、论点与论据充分、有逻辑性,立论令人信服。重点突出:内容(主线突出)与形式(黑体强调);交代清楚(缩写,研究的来龙去脉)。
二、项目标题与简表部分
标题─ 画龙点睛(要旨突出,引人注目),正确与准确,明确(无含混信息),不过大过小。
简表─正确与准确,无空项;签名真实,且必须注意申请人、具有高级职称的项
目组主要成员不超项。摘要:介绍目标,方法,内容,目的,意义。中英
文主题词准确和概括性强。
三、立论依据
研究意义─ 重要科学意义或国民经济重要科技问题。选题决定其科学意义。学
科的基本理论与应用问题,重大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与预
防。
学术思想创新性─明显创新,这是此部分的关键点,也是整个申请书的特色与灵
魂。如何创新:了解过去与现在招出问题的关键,通过研究策
略与角度,方法与手段的革新在可行性基础上进行风险性研
究。问题重要是前提,研究创新是基础。
立项依据─ 充分,科学性强。充分:全面,深入;科学性强:符合科学精神与
原则,推论有逻辑性,依据客观,代表性研究成果的选择与意义分
析。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清楚,分析准确和全面。清楚:清楚重要代表性研究成果
地赞许性结论,不同观点客观地评价。“ 温故知新 ”,系统、全面和深入对所研究问题的分析与理解,在加上科
学想象力才能有创新。
立项依据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是为对重要问题创新性研究这一目标服务的。
四、研究方案
研究目标(为什么)─ 明确,可达到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什么)─范围合适:根据时间、资金、技术、人力等因素确定合适的研究范围。重点突出:确定研究的重点,并且集中所有资源进行突破性研究。关键问题选择准确:对关键问题分析准确并加以选择
方法(如何做:通过何种技术实现目标)─先进、有技术创新:具体的最新方法,在某些方面或整体上有创新。对解决科学问题来说,说到底是一个方法问题。最起码是可行的方法。
技术路线-(怎样做:工作程序:利用选择的方法对所研究的内容按怎样的时间顺序进行研究)─合理可行:符合科研规律。
项目创新点─ 创新性强,属于开创性工作:探索性尝试,具有先导性意义。可行性分析-有创新性,有科学意义或应用前景,但不一定可行。可行性是指在现有条件下,完成研究内容和实现研究目标的可能性。可行性分析要全面。实验方案─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综合性描述,以内容为中心线索。也可以把技术路线和实验方案方在一起写。
计划与预期进展-具体,明确,有余地
预期研究成果─重点突出,简要地条理性介绍
五、研究基础
与本项目有关的研究工作积累─ 最好是原有工作的深入,其次为有一定相关的工作积累。
实验条件─具备,或与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
项目组成员-研究梯队完整,研究力量强。申请者和主要参加成员:简历反映其成就、能力、工作积累和完成项目的可能性,注意简历与研究的相关性。
六、经费预算
分配合理─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财物管理方法》填写,注意管理费不要超标(5%);注意仪器费与实验条件项目的相关性。
七、申请者正在承担其它研究项目
合理介绍─无:申请者实力差;
有:反映申请者实力
太多:申请者的研究精力能否保证本研究完成八、申请者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情况
不超项;已经结题─完成质量优秀:论文多,或质量高;至少基本完成计划。
九、申请者承诺
本人签名与简表相符。
十、推荐意见
中级专业人员,注意推荐专家的权威性和推荐的客观性。
第四篇:如何撰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
如何撰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
一、撰写申请书的基本要求与原则
申请书是说明文与议论文的结合写作文体,其目的是说服申请书的评审人同意申请人的申请计划。申请人应能够使评审人 理 解申请书主要内容:大同行能“ 懂 ”;小同行能看出水平。申请人应该站在评审人角度,使申请书重点突出,层次分明,行文流畅,叙述简明、具体,又系统全面、论点与论据充分、有逻辑性,立论令人信服。重点突出:内容(主线突出)与形式(黑体强调);交代清楚(缩写,研究的来龙去脉)。
二、项目标题与简表部分
标题─ 画龙点睛(要旨突出,引人注目),正确与准确,明确(无含混信息),不过大过小。简表─正确与准确,无空项;签名真实,且必须注意申请人、具有高级职称的项目组主要成员不超项。摘要:介绍目标,方法,内容,目的,意义。中英文主题词准确和概括性强。
三、立论依据
研究意义─ 重要科学意义或国民经济重要科技问题。选题决定其科学意义。学
科的基本理论与应用问题,重大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与预防。学术思想创新性─明显创新,这是此部分的关键点,也是整个申请书的特色与灵
魂。如何创新:了解过去与现在招出问题的关键,通过研究策略与角度,方法与手段的革新在可行性基础上进行风险性研究。问题重要是前提,研究创新是基础。立项依据─ 充分,科学性强。充分:全面,深入;科学性强:符合科学精神与
原则,推论有逻辑性,依据客观,代表性研究成果的选择与意义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清楚,分析准确和全面。清楚:清楚重要代表性研究成果
地赞许性结论,不同观点客观地评价。“ 温故知新 ”,系统、全面和深入对所研究问题的分析与理解,在加上科学想象力才能有创新。立项依据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是为对重要问题创新性研究这一目标服务的。
四、研究方案
研究目标(为什么)─ 明确,可达到预期目标。研究内容(什么)─范围合适:根据时间、资金、技术、人力等因素确定合适的研究范围。重点突出:确定研究的重点,并且集中所有资源进行突破性研究。关键问题选择准确:对关键问题分析准确并加以选择
方法(如何做:通过何种技术实现目标)─先进、有技术创新:具体的最新方法,在某些方面或整体上有创新。对解决科学问题来说,说到底是一个方法问题。最起码是可行的方法。
技术路线-(怎样做:工作程序:利用选择的方法对所研究的内容按怎样的时间顺序进行研究)─合理可行:符合科研规律。
项目创新点─ 创新性强,属于开创性工作:探索性尝试,具有先导性意义。可行性分析-有创新性,有科学意义或应用前景,但不一定可行。可行性是指在现有条件下,完成研究内容和实现研究目标的可能性。可行性分析要全面。实验方案─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综合性描述,以内容为中心线索。也可以把技术路线和实验方案方在一起写。
计划与预期进展-具体,明确,有余地 预期研究成果─重点突出,简要地条理性介绍
五、研究基础
与本项目有关的研究工作积累─ 最好是原有工作的深入,其次为有一定相关的工作积累。
实验条件─具备,或与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
项目组成员-研究梯队完整,研究力量强。申请者和主要参加成员:简历反映其成就、能力、工作积累和完成项目的可能性,注意简历与研究的相关性。
六、经费预算
分配合理─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财物管理方法》填写,注意管理费不要超标(5%);注意仪器费与实验条件项目的相关性。
七、申请者正在承担其它研究项目
合理介绍─无:申请者实力差;有:反映申请者实力
太多:申请者的研究精力能否保证本研究完成
八、申请者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情况
不超项;已经结题─完成质量优秀:论文多,或质量高;至少基本完成计划。
九、申请者承诺
本人签名与简表相符。
十、推荐意见
中级专业人员,注意推荐专家的权威性和推荐的客观性。
第五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撰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撰写:研究方案(车成卫)前面讨论了申请自然科学基金需要做的准备工作、基本信息和外围内容填写以及立项论证需要注意的事项,本文讨论有关研究方案的填写注意事项。这部分要填写的主要包括项目研究内容、研究目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研究方案及可行性分析、项目的特色和创新之处等。
项目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研究内容是由科学问题延伸出来的最相关要素和本质关联作用、规律,需要重点突出,有足够的深度空间可以挖掘。引申出来的研究内容,与科学问题之间可能是涵盖式的,即科学问题覆盖的范围内需要揭示的客观规律,两者的关系也可能是纲举目张式的。……不论是哪种形式,需要申请者注意的是:不要罗列太多的研究内容,35个方面的内容应该足够了,关键是内容涉及的学术深度和价值;也不要泛泛地讲述尽人皆知的一般规律性研究,一定要突出特色角度和考虑,才能引人入胜。这里不需要研究内容之外辅以长篇大论式的解释和说明,也不要将研究方案部分的内容错位放在这里,而是让它们出现在它们应该出现的地方,即分别放在立项依据部分和研究方案部分。
研究目标应该明确、简洁,突出项目的科学性和学术性。科学基金的目标不是追求具体做一件什么事情,而是在做这件事情的过程中,以特定的思路去达到预期的科学目的。应该是从科学问题和研究内容出发,借助一定的手段,通过一定的途径,对拟探索的科学问题有了理解之后所能达到的位置。撰写时应避免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相混淆和相似。归纳、凝练好的研究目标应该是项目的科学指向,或者是阶段性驿站。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指项目的关键、难点之所在,是一种抓住牛鼻子的感觉,或是一种点到要穴的感觉。这个问题得到解决之后,项目就可以顺利开展下去,而不至于卡壳。需要提醒的是,不要忘记在随后的研究方案部分给出解决关键问题的方案和进行方案思路的可行性分析。
研究方案及可行性分析、项目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研究方案应避免一般化,要有自己的特色,采取的方案能够确保内容的完成和目标的实现。同样的实验手段,在解决不同的问题,研究不同的内容,甚至不同工作深度时都会对方案的思路提出不同的要求,申请者应该对方案中涉及的具体方法、技术路线等给出有针对性的考虑和构思,并对这些考虑和构思进行可行性分析。这里的可行性分析重点应放在方案的思路上,通过可行性分析能够让同行感觉到申请项目有关研究的实施是有保障的,而不是强调项目组参加人员和仪器设备条件方面的优势和保障。这部分的叙述应该尽可能详尽和细致些,要有足够的篇幅给予保障,以利于同行能够判断和把握方案的可行性。
项目的特色和创新之处就是指项目的创新点,系指有别于他人的学术思想或思路。可能是技术和方法层面上的,最好是一种思路上的新理解,以独特的角度看旧的问题,或者提出新问题和新的视角。特别要注意避免罗列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创新的程度取决于自己的想象力能否比别人走得更远。换句话说,如果申请者所提的问题或者思路能够让同行感到眼前一亮或者耳目一新而又有道理和说服力,那么这个创新点一定是非常有价值和竞争力的。
项目特色或创新之处实际上是基金项目的点睛之笔,是申请者想象力、洞察力和逻辑思考的必然结果,是厚积薄发的必然,是对科学问题和研究思路充分论证之后的自然结果。
研究计划和预期研究结果
研究计划应该尽量具体一些,主要体现项目的研究进度和工作安排。结合研究方案,再加上时间进度安排,就能产生很好的研究计划。“一年一句话”式的表述不应该称作研究计划,只能算作研究计划纲要。
预期研究结果更多地应该体现在与学术有关的产出上,与项目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科学问题有密切的关系,应该与之有所呼应。重心最好放在研究工作的质量上,不是简单地发表多少论文,也不是发表多高影响因子的论文。完成的工作发表之后最好能够产生一定的影响,或者有助于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希望申请者能够重视基金项目研究工作的产出,尤其是产出的质量。
总之,什么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精心耕耘,才能有所收获。写好基金申请书需要做到:视野开阔,问题明确,内容具体,思路清晰,角度独特,重点突出,方案可行。另外,基金项目的申请与受理尽管每年基本上都是那个时间节点,但科学研究活动是连续的,不会与基金项目的申请和执行完全同步。所以,功夫应该更多地下在平时,多思考,勤梳理,常总结,练好内功。这是使基金申请走向成功的最可靠保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撰写:立项依据(车成卫)经过前两期文章的讨论,相信读者对申请自然科学基金需要做的准备工作,以及一些外围内容填写时需要注意的事项有了一些了解。本文提请申请者更应该关注申请书中学术性内容的撰写。这部分内容的填写是基金申请书的重中之重。在撰写时,应该着重把握怎样更好地把自己的思考变成清晰的文字表述,让自己的同行能够清楚、无歧义地理解申请项目的要义所在。
事实上,申请书设计的格式(撰写提纲)就提供了这样的形式,让申请者能够围绕自己提出的科学问题和新思路,给出清晰、明确、充分、有说服力的论证。科学问题和思路体现申请者的思维、想象力和洞察力,论证则体现申请者的逻辑推断、展开和分析能力。在申请书中这些内容是通过立项依据、研究内容和目标、拟采取的研究方案及可行性分析等的具体叙述来体现的。要想使申请的项目有竞争力,申请者需要下大气力对上述几个方面进行充分、细致的准备。这里需要注意两点:第一,自己确实有想法和好的思路;第二,要善于把自己的想法和思路清晰、准确地表达出来。两者缺一不可。
项目的论证开始于题目。题目不是简单地给项目取个好听或者好看的名字,而是能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凝练而抽象出一个到位的科学问题,使同行能够确切体会到申请项目要解决的问题。例如,从材料科学的角度来看,“镁合金的组织结构与性能研究”就不是一个好题目,再比如,“金属配位氢化物储氢材料中基础科学问题的研究”也不是一个好题目。改善的办法是,首先申请者得清楚自己究竟要研究一个什么样的具体问题。第一个题目太空泛,所以显得空洞、不具体,科学问题不明确。应该围绕实际要研究的内容,给出关于组织结构的特定演化路径对性能产生作用的微观机理。第二个题目的范围就更大了,无法判断所申请的项目具体要解决什么科学问题。再譬如,“金属配位化合物抗癌药物和肿瘤显像药物研究”也不能算理想的题目,如果是“抗癌及显像双功能金属配合物研究”就好一些,更可取的题目是“抗癌及显像双功能金属配合物的结构特性”。这样,同行才能一目了然地知道申请者的研究重点之所在。立项依据的撰写应该注意,不要把它写成对于领域的学术价值和重要性的论证,或者是国内外同行工作历史和现状的简单罗列。而是应该以自己提出的问题和思路为主线展开论述。
立项依据是整个项目的立论基础,需要明确表达出自己要做什么和怎么做,有什么理由和道理做这个和这样做。紧紧围绕凝练的科学问题和提出的针对性、自己的学术思路,结合本领域他人的工作,展开分析和论证,由此体现课题的研究价值。简单说来,就是千方百计地把拟开展的研究和要探索的科学问题、思路等方面的道理说深讲透。这需要严谨的逻辑发展过程和缜密的连贯而流畅的叙述。还要注意叙述中的衔接和转承。这个过程很像和面,一定要把面和好了,才有可能做出好吃的馒头。这里特别需要注意避免“三段体”式的论证,即第一部分描述领域的国际热点,接下来自然归纳出这方面的研究有意义,最后,自己也准备开展相关研究。另一种三段体的表现形式为先从各个方面叙述研究的大背景和意义,然后给出或者罗列国内外研究现状,最后用几句话说明自己拟开展的研究内容。这种形式的立项依据撰写有一定的代表性,但是由于没有充分阐述自己对一个具体的科学问题的理解和提出新的想法及有针对性的进行相关论证,使申请项目的价值打了很大折扣,因为同行尽管看到申请者了解了很多信息,但申请者本人的思路并不明确和清晰,更为欠缺的是,对自己拟开展的研究,在思路上没有展开令人信服的论证。其实,领域前沿也罢,领域热点也罢,都不代表一个具体项目的研究价值。项目的研究价值应该是申请者自己提出的问题和另辟蹊径的理解思路。
论证过程还需注意避免文不对题或离题太远,以及论证叙述展开层次和脉络;注意直接相关文献的充分占有和展现。对别人的工作要钻研和理解透彻,不要留下死角。通过文献和其他形式的交流和讨论真正理解他人的工作实质究竟是什么,这样才不至于犯不求甚解的毛病,也才能真正做到视野开阔,找到特别的角度,才能真正做到独到和新颖,做到有所超越。另外,应客观评述别人的工作,自己的观点也不要绝对化。论证过程要围绕项目的主线展开并贯穿始终。如果选择金属间化合物的塑性问题展开研究,那么就需要给出自己对塑性问题的理解和认识,以什么样的思路去研究它,并给予令人信服的论证和说理。再譬如,如果研究抗癌及显像双功能金属配合物的结构特征,那么叙述过程就不能离开这条线,在逻辑上密切相关,要始终围绕结构特征这个科学问题,通过翔实有力的分析,讲清楚自己的思路和想法,与以往别人的工作有何不同,新颖之处在哪里,唯此才能使论证令人信服和有说服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撰写:基本信息及外围内容(车成卫)见过前文的介绍,相信读者现在应该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定位和基金内涵有了一定的了解,对应该做好的准备工作也有所掌握。这里主要提醒申请者在填写基金申请书基本信息和外围内容时应该注意的一些事项。
基本信息
包括申请者信息、依托单位信息、合作单位信息、项目基本信息和摘要。申请者信息一定要如实填写,依托单位、合作单位信息据实填写即可。申请者所在的依托单位需要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合法注册。
申请代码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申请代码是按照学科领域涵盖原则构成的,不同级别的代码,覆盖的领域大小不同,有一些代码之间会有所交叠。不要简单按字面意思理解,找到对应的代码随便一填了之,而是在理解代码覆盖范围的基础上,对照自己项目的科学问题和主要研究内容,再选择合适的申请代码。在申请书中,申请代码有两个,申请代码I的含义如上所述,申请代码II是指交叉学科领域的内容。
研究期限
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基金、地区基金的研究期限一般为三年,从申请年的下一年1月1日开始算起,到三年后的12月31日结束,譬如,对2009的基金面上项目、青年基金和地区基金申请,其研究年限应该是2010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
项目摘要
摘要部分应该看作是展现申请项目特色的地方。因为有400字的字数限制,要千锤百炼,言简意赅,充分利用好这里的空间,不要浪费文字资源,把申请书的精华所在表达出来,把问题的来龙去脉表达出来。比较好的摘要应该能使同行较好地了解申请项目的基本要点,提供比题目更丰富和细致的内容,可以结合项目特色和创新之处,进行概括性叙述。
项目组主要成员
对于面上项目、青年基金和地区基金,项目组成员不必很多,一般情况下46人足矣(包括研究生或博士后在内)。如果邀请海外学者参加课题,则需要提供参加者的确认函副本(传真件亦可)。项目组成员的每年工作时间要据实填写。
申请金额和经费预算
对于各类基金项目的申请金额,申请者需要了解上一年的平均资助强度,也需要密切关注基金委发布的有关通告和信息。参照这些强度水平,根据课题实际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深度,提出自己的申请金额,并对其进行合理预算。对于经费申请表中的几个硬指标,一定要注意经费管理办法规定的比例和使用范围。譬如,对于面上项目和青年基金、地区基金而言,项目管理费用的使用额度是5%;国际合作与交流费用的使用额度是15%;劳务费的使用额度是15%,而且其使用范围仅限于研究生和博士后的津贴(可能会有变化,请以最新通告为准)。在备注栏中要给出各项预算的简单计算依据与说明。
工作基础
工作基础有狭义的理解,也有广义的理解。人们常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其实地下是有地基的。狭义上,如果申请的研究内容有一些前期工作基础应该更好一些,因为前期基础往往是开展高水平研究的前提。只有在水里面体会足够长的小时数,才能体会和驾驭水的浮力,只有驾驶过一定的里程数,才能开始体味驾驶的乐趣。如果没有直接的基础,也只好给出间接的基础,即概要描述自己过去曾经做过什么工作,取得过什么结果,但这些叙述只能提供一种间接的证明,起到让别人了解申请者的科研能力和素质的作用。
工作条件
应该围绕拟开展的研究工作和研究思路,给出必需的实验仪器和设备条件,不需要罗列面面俱到的高、精、尖“武器”。如果工作中涉及到的个别工作条件不具备,则需要说明通过什么途径加以解决和落实。
申请者简历
这里的申请者既包括项目负责人,也包括项目主要参加者。所以简历的填写不要漏掉后者的信息。既然是简历当然也包括论文发表等能够反映和体现个人工作价值和能力的内容,但没有必要罗列相对次要的信息。
申请者和项目组主要成员正在承担的科研项目
包括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要注明项目的名称和编号、经费来源、起止年月、与本项目的关系及负责的内容等。这里着重对在研项目和新申请项目之间的关系给予说明,而且描述要足够具体和清晰,使同行能够一目了然地了解两者的关系。
完成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情况
要求申请者对前一个负责的已结题基金项目(项目名称及批准号)完成情况、后续研究进展及与本申请项目的关系加以详细说明,并附项目研究工作总结摘要(限500字)和相关成果的详细目录。
经费申请说明
购置5万元以上固定资产及设备等,须逐项说明与项目研究的直接相关性及必要性。
其它附件清单
随纸质申请书一同报送的附件,可能包括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同时也不具有博士学位的申请人提供的推荐信;在职研究生申请项目的导师推荐信等。在导师的推荐信中,需要说明申请项目与学位论文的关系,承担项目后的工作时间和条件保证等。
承诺和签字
英语中有一句谚语非常好,“Honesty is the best policy”,应该是人生的座右铭之一。这里主要就是体现申请者的诚信意识。要实事求是地填好申请书的每一部分内容,并对所涉及的基本信息、使用数据和文献的真实性负责。
依托单位及合作单位承诺
应该提交加盖单位公章的原件(纸质文本),而且单位名称必须与公章一致。
申请书的电子文本必须与纸质文本严格一致,并具有前后一致的版本号,但无页码部分除外,如承诺页。
从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看科学问题的凝练(陈越 等)[博主按] 征得陈越博士的同意,再将他另外一篇有关基金项目申请的精彩文章在本博客转发(原文请见PDF附件),希望对大家有用,同时也衷心感谢陈博士对本人的信任。问题的提出
为了解函评专家对基金申请书中有关科学问题的评议, 我们研读了20022005年生命科学部六处4740项面上项目(其中畜牧兽医与水产学科3388项, 动物学科1352项)的20348份专家评议函, 结果表明, 在所有2万余份函评意见中, 只有24.1%的评议认为申请人准确地提出了科学问题;30.4%的评议认为申请人所提出的科学问题不准确或与已有的研究问题重复;45.5%的评议函没有对申请项目的科学问题进行评价, 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申请书中没有涉及科学问题, 函评专家也不重视, 因而没有评议。因此, 我们认为有必要引导申请人在科学观察实验或文献阅读中不断提出科学问题, 在项目申请书中要对科学问题进行高度凝练, 这对于避免科学研究中低水平的重复或模仿, 增强基金项目的创新性(尤其是原创性)是十分必要的。凝练科学问题的必要性
科学问题是在一定的科学知识背景下, 存在于科学知识体系内和科学实践中有待解决的疑难。即便是好的科学问题, 如果得不到深层思考, 得不到高度凝练, 也是无法促进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同样, 一个不值得进一步思考和凝练的问题, 其本身就不具备科学价值。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政府部门对基础研究的日益重视, 国内的科研环境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 仅有好的实验设备是远远不够的, 关键是研究人员要有思想, 要有能够凝练核心问题的科学素养。
科学问题凝练的必要性至少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科学问题凝练赋予了原始问题新的价值。假说的形成是对科学问题不懈探求的知识结晶, 它是对原始问题凝练而升华到的一个新的认知层次。一个重大科学问题的提出, 往往会引起多学科多角度的思考, 所谓“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会形成不止一种的假说, 甚至形成不同的学派。人类文明的进步, 正是不断提高认识的起点, 不断提出新的探索目标。
(2)科学问题凝练往往会引入新概念新理论。概念和理论是构成人类知识体系的基石;同时, 有些科学问题凝练中难免会引入一些错误的概念或理论, 这些概念或理论在其后具体实验中被否决的同时, 又会孕育出新的概念或理论。例如,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正是在验证“燃素”的过程中建立了以氧为中心的燃烧理论;又如, 对“以太”是否存在的一系列研究, 促使了“光速有限”这一重大科学发现, 而后者正是奠定“狭义相对论”理论的基石。科学问题的凝练过程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科研人员在自己熟悉的领域中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科学问题并非易事。前人留给后人研究的问题通常是历经几代人不懈研究尚未彻底解决的“经典问题”, 此类问题的“悬而未决”多是由于实验条件或理论依据的局限性所造成的。对此类问题即使是最有才华的研究人员, 也只能揭开“冰山一角”。另一方面, 随着社会的发展, 科学技术在不断解决问题的同时, 又不断地产生新的问题。科学问题的凝练过程可分为问项和答域两个阶段。问项涉及提问的内容, 而答域则是对求解范围的限定。根据答域的限定范围度, 可将其分为三种类型: 全域类域和特域。
对于解答范围不给予任何限制的科学问题, 其答域称为全域。例如“疟疾是由什么引起的”, 这个问题肯定了疟疾病因的存在, 却没有规定答案的范围。此类问题对科学探索的指导作用较差, 这样的问题往往会作为“潜问题”而植根于研究者的脑中, 对其解答一旦获得突破, 通常会对人类的认知产生划时代的影响。
当对一个科学问题有了初步认识, 希望能进一步地深入时, 问题的解答范围就相应地有了一定程度的限定, 此种问题的答域被称为类域, 如“清除污水为何能减少疟疾的发生”。对此类问题的限定范围越具体, 对科学研究的指导性就越强, 相应的研究也越深入。此类问题往往代表了科学研究的最前沿, 致力于解决此类问题的研究人员必须不断跟踪该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 不断丰富自己的相关知识, 改善自己的研究策略。一旦科学问题的答域限定为某个具体的答案时, 此时的答域称为特域。特域通常是随着信息的逐渐积累, 研究者根据科学推理给出的尝试性解答或假说。例如, “疟疾是由蚊子传播的”, 解答或假说提出的同时也就提出了判断其是非的可能。对基金项目申请书中关于科学问题凝练的实例分析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项目申请中, 申请人是否明确地提出了科学问题, 对科学问题凝练是否到位, 不仅反映了申请人对项目选题的理解程度, 同时也是项目能否获得资助的重要因素。
在1998年动物学科的216份面上申请书中, 有一份题为“鸟类习鸣的神经调控机理”的项目申请,申请人旨在通过动物生理学声学神经生物学等综合手段研究鸟脑发声和学习记忆的机理。5位函评专家综合意见是选题太大, 申请人对鸟类习鸣的神经调控机理这一科学问题没有凝练, 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不明确, 因而建议不予资助。1999年, 申请人根据函评专家的评审意见, 将选题修改为“鸟类习鸣的神经调控和发声模式”。函评专家总体意见还是选题过大, 凝练仍不到位, 科学问题不够具体, 因而还是建议不予资助。
2000年, 申请人将选题修正为“鸟类发声和习鸣回路的关系及其调控模式”, 旨在通过生物声学和神经生物学的综合研究手段, 探索和揭示鸟类发声和习鸣回路的关系。函评专家认为申请人将鸟类习鸣的神经调控问题凝练到鸟类发声和习鸣回路的关系上, 在科学问题的凝练上有很大进步, 但对于面上项目来说, 这个问题仍然偏大, 5位函评专家中2位赞成给予资助, 3位反对给予资助。2001年和2002年, 申请人继续申请, 尽管在申请书中对科学问题的凝练分别比上一有所进步, 但还是没有突破, 因而均未获资助。
通过总结多次申请未获资助的原因, 并结合相关的研究积累和文献调研, 申请人在2003年对自己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进行了高度的凝练, 申报的选题“鸟类前脑习鸣回路的突触传递及控声模式”也更为具体, 申请书所侧重的科学问题是了解鸣禽发声学习敏感期内前脑发声习鸣神经回路相关核团与神经元功能联系和突触传递效能, 了解前脑有关核团在鸣啭发育和学习记忆中的作用及其声音调控模式,进而对前脑不同区域在鸣声控制中的作用做出科学解释。申请人把“习鸣行为的神经调控”高度凝练后,提出集中研究“前脑习鸣回路的突触传递及控声模式”问题。由于申请人在科学问题的提炼方面比前5年有很大的提高, 并避免了关系不太密切的引申, 因而得到了评审专家的良好评价, 历经6年的申请终于获得资助。
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申请的选题(陈越 等)[博主按] 本博文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六处陈越博士的同名论文简化,原文请见PDF附件。问题的提出
通过对畜牧、兽医和水产学科及动物学科20022004年间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但未获资助的2046项面上项目的12030份评议函进行阅读和分析,发现专家不同意资助项目的理由虽然有多种多样,但由于选题原因而未获资助的占到了30%。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纳为9个方面:选题缺乏创新(29.6%),选题过大(16.7%),选题意义不大(15.0%),题目属跟踪(8.6%),选题重复(7.9%),选题不明确(7.1%),题目偏应用(6.4%),题目与内容不符(5.1%),题目设想片面(3.8%),等等。由此可见,很多申请者在项目选题中存在很大的缺陷和不足,以至造成专家的不认可而导致申请失败。选题的过程
选题:选题是申请者根据自己的兴趣或社会需求,在前人和自己研究的基础上对一定范围的客观规律进行探索。它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明确研究方向,二是界定研究范围。选题合适,则研究者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下从事最适合自己的、对自己也最有意义的工作,并取得令自己和社会满意的研究进展和成果;另一方面,由于自然科学研究领域的逐步扩大和深入及国家对基础研究资助力度的限制,选题的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申请者能否获得资助。
验题:选题需要检验其是否有原创性,研究的基本价值,能否开创新知识,能否在3年的时间内完成等工作.修题:根据验题的结果,修正选题。
定题:选题经过修改后,需要给选题定个合适的题目。题目是申请者对评议专家说的第一句话,因而显得非常重要。选题的题目应准确、简洁、清楚,它应体现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特别是其创新性。基础研究的选题
基础研究主要是为了取得对根本原理的新知识而开展的实验工作或理论工作,不考虑其特别的或具体的应用。基础研究的特征有国际化、不确定性、整合性、黑马特征等。
凝练科学问题的过程是选题的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应时刻注意自己研究工作中或读文献时感觉到的“不寻常”,这可能是一个重大突破的引信,抓住它,并用非常规的思维方式琢磨它,同时提升、凝练其中可能蕴涵的科学问题,建立假说,才会有真正新颖的选题。
在基础研究中,重要的是源头创新,这种创新也是一种开拓性的活动。用系统科学的观点看一个科研项目,它由研究对象和方法两个要素组成,因而,创新要体现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之中。源头创新具有“第一”的属性,其成果应在世界范围内比较。因此,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选题必须建立在对选题领域的国际研究状况有绝对了解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要不间断地阅读文献,阅读原始研究论文的“观察、假说、实验和结论”,阅读综述性文献对这些过程的评论,包括否定性评论或肯定性评论,要能用批评的眼光研读任何一篇文章,培养自己“建立假设”以解疑原有理论解释不了的现象的能力,同时又可通过进一步研读文献,否定原有假说,建立起新的、更合理的假说。
应用基础研究的选题
应用基础研究系指围绕重大或广泛的应用目的,探索新原理、开拓新领域的定向性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取得成功是最终实现技术创新的必要条件。这需要,一是对有关领域的科学知识充分的占有,二是对有关领域的现有技术充分的了解,尤其是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应有深刻的认识。能导致技术创新或技术突破的新认识的获取及新观念的形成,是应用基础研究的核心。简而言之,应用基础研究就是要寻求实现技术突破的新观念。
科技进步极大地推动了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这掀起了科学要为发展经济服务的潮流,“应用基础研究”的提法因之应运而生。虽然说基础研究的每一次突破,都会给社会经济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带来这种变化的直接因素是其推动的技术的发展,而不是科学突破的本身。比如青霉素的发现对医学的推动是因为青霉菌培养和青霉素提纯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因此应用基础研究选题时要寻找实验技术发展和突破的新观念,也就是NSFC要求同行评阅人裁断的申请是否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选题与创新
创新包含初级创新(即源头创新或原始创新)以及次级创新(即跟踪或改良性创新)两个层次。原始创新是基本概念、理论体系上的建立或突破,新方法的建立或在新领域内的拓展等(新的交叉学科生长点等)。所以,它包含全新的研究选题、全新的研究思想和全新的研究方法。次级创新是对现有概念、理论体系、方法等的改良和深化,为充实和完善科学的发展奠定基础和提供依据,为源头创新增添积累。
选题有新意,是每一位申请者都十分渴望且朝思暮想的,但由于研究背景和基础等原因,近三分之一的申请者因选题缺乏创新被否定。对申请人而言,应冷静思考,扩充信息量,提炼科学问题,瞄准目标,获得选题。但有些申请者,对此理解有偏差,表现在选题上以世界最新科学技术为依托,再结合自己研究背景和目前的研究工作,确立选题。例如,RNA干扰技术是2002年美国10大科技新闻,它是一项干扰基因片断表达的技术。申请者利用这一技术开展研究工作,无可厚非。但在基金委MIS系统中,共有475项申请把这一技术与题目结合,很有牵强之嫌。他们反而忽视了基础研究重视的是“科学问题的研究”,其所用的研究手段应屈居次要位置,因为技术是人家发明的,其再先进也不反映你自己的“新”。这些项目中仅有11.16%得资助,远低于生命科学部面上项目平均资助率。结语
选题是一个过程,是一个经过较长时间思考的过程,即使有一天你突发灵感或创意,找到了一个极佳的选题,那也是因为你经历了较长时间读文献、听报告、讨论等“洗礼”的回报”。选题是一种投入,它需要时间和精力的投入。选题是一种衡量,衡量你背景知识是否丰厚,衡量你对申请领域的认识程度。选题也是一种宣泄,宣泄你的才华,宣泄你的储备,宣泄你对科学的执著和对研究的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