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关于加强广播电视有线数字付费频道业务申办

时间:2019-05-14 15:11: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关于加强广播电视有线数字付费频道业务申办》,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关于加强广播电视有线数字付费频道业务申办》。

第一篇: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关于加强广播电视有线数字付费频道业务申办

【发布单位】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2005-07-04 【生效日期】2005-07-04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关于加强广播电视有线数字付费频道业务申办及开播管理工作的通知

一、按时报审付费频道简介节目带。申办单位应在接到广电总局对付费频道申办方案审核同意的通知后30天内,按照申办方案提出的频道内容定位、栏目设置等,制作时长为10―15分钟的频道简介节目带(DVD,1份),并附500字左右书面说明,报送总局审查,审查合格后方予批复。目前已经超出规定期限的,应自本通知发出之日起15天内将频道简介节目带报送广电总局。未能在规定时间内报送频道简介节目带的,将按不同意开办予以批复。?

二、确保付费频道按时开播。经广电总局批准开办的付费频道,须按规定在批准之日起180天内完成筹备工作,并将符合质量标准的完整节目信号送至广电总局批准的广播电视付费频道集成运营机构集成播出。目前已经超出规定期限的,在书面报请广电总局同意后,必须自本通知发出之日起90天内开播。未按规定期限开播的,广电总局将撤销其频道许可。?

三、抓紧做好全国性广播电视有线数字付费频道集成运营业务筹建和验收工作。已获准开办全国性广播电视有线数字付费频道集成运营业务的单位,应在2005年8月底之前完成相关筹建工作,并向广电总局申请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正式开播、运营。未能在2005年8月底前完成筹建并提交验收申请的,将取消其全国性广播电视有线数字付费频道集成运营业务开办资格。?

四、严格规范付费频道业务申报行为。广电总局批复不同意开办、未能按期开播而被撤销的付费频道及未能按期申请并通过验收的集成运营业务,同一申办单位在两年内不得就该事项再次提出申请。已批准的付费频道的频道名称、呼号、标识和节目设置范围等审批项目,原则上每两年只允许申请调整一次。

五、建立播出运营情况报告制度。付费频道开播时间应提前一周报告广电总局。集成运营机构在与付费频道签订集成运营合同之后,应在一周内报告广电总局。其他有关播出、运营情况,请及时报告广电总局。?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关于做好有线数字付费频道公益广告片播放工

【发布单位】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2006-01-04 【生效日期】2006-01-04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关于做好有线数字付费频道公益广告片播放工作的通知

近年来,有线数字付费频道业务发展迅速。根据总局领导批示精神,为加快培养广大用户的消费意识和收视习惯,促进有线数字付费频道业务的发展,国家广电总局将制作有线数字付费频道业务系列公益广告宣传片。现就有关系列公益广告宣传片的播放工作通知如下:?

一、各级广播电视行政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积极组织所属电视台认真做好有线付费频道公益广告宣传片的播放工作。?

二、中央电视台和各省、市电视台要在收视率较高的频道中安排播出该系列公益广告宣传片。

三、各数字电视试点地区电视台应当在黄金时间安排播出该系列公益广告宣传片。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广播电视有线数字付费频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试行)

广播电视有线数字付费频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促进和规范广播电视有线数字付费频道业务健康发展,维护广播电视有线数字付费频道业务运营主体和用户的合法权益,依据《广播电视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广播电视有线数字付费频道(频率)(以下统称付费频道)的开办、播出、集成、传输、接入、服务、监管等活动。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付费频道是指以有线数字方式播出、传输并须单独付费才能收听收看的专业化广播电视频道。

付费频道集成运营机构是指经批准设立的从事付费频道集成、播出及代理营销业务的机构。

付费频道传输运营机构是指利用国家或省级有线广播电视干线网从事付费频道信号传送业务的机构。

付费频道用户接入运营机构是指利用广播电视分配网向用户提供付费频道接入服务的机构。

第四条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负责制定全国付费频道总体规划,确定付费频道总量、布局和结构;负责全国付费频道业务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广播电视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付费频道业务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 从事付费频道业务活动,应当遵守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弘扬先进文化,抵制腐朽文化;应当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行业规范,为用户提供内容健康和价格合理的服务。

第六条 开展付费频道业务,应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广播电视发展规律,按照产业方式运作,培育市场运营主体,实行成本核算、自负盈亏。

第七条 禁止设立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商独资经营付费频道开办、播出、集成、传输、接入等业务的机构。

第二章 付费频道开办和运营

第八条 开办付费频道,应经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批准;未经批准,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擅自开办付费频道。下列机构可以单独或联合申请开办付费频道:

(一)中央、省级、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的广播电视播出机构;

(二)经批准设立的广播影视集团(总台);

(三)经特殊批准的其他中央广播影视机构及其他拥有节目内容资源独占优势的中央单位。

第九条 开办付费频道,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符合国家付费频道业务发展的总体规划;

(二)有可行性研究报告、频道专业化方案和产业运营方案;

(三)有与从事付费频道业务相适应的资金、技术设备及系统、专业人员和场所;

(四)有与从事付费频道业务相适应的节目制作、审查能力和相关资源;

(五)有为用户提供长期服务的能力和信誉;

(六)有合作事项的,应当符合本办法的规定;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条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境内机构,可以参与付费频道的合作,但不享有付费频道开办主体资格:

(一)拥有节目内容资源独占优势的国有机构;

(二)依法设立的广播影视机构;

(三)依法成立的注册资金为1500万元人民币以上、净资产为3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无境外资金背景的机构。

上述机构参与付费频道合作的,应与开办机构签订合同,按照合同约定参与收益分配,应在合同中明确规定付费频道的节目编排、审查、播出等权利由开办机构享有和行使,付费频道的品牌和其他无形资产属开办机构所有。

第十一条 符合第八条规定的中央机构申请开办付费频道的,直接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审批;符合第八条规定的其他机构开办付费频道的,应向当地市级以上广播电视行政部门提出申请,逐级审核同意后,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审批。联合开办的,申请机构各方应经所在地的市级以上广播电视行政部门逐级审查同意后,由其中一家开办机构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审批。

第十二条 申请开办付费频道,应在规定的期限内提出,并提交符合规定的书面材料。市级以上广播电视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之日起20日内作出审查决定。20日内不能作出审查决定的,经本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10日,并应当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请机构。

第十三条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对开办付费频道的申请应进行专家评审,评审期限为30日。

经审查,予以批准的,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向申请开办的机构作出批复并颁发《广播电

视付费频道许可证》;不予批准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机构,并说明理由。

《广播电视付费频道许可证》有效期为3年,自颁发之日起计算。有效期满需继续开办付费

频道的,应于期满前6个月按照本办法的规定重新办理审批手续。

第十四条 开办机构应在领取《广播电视付费频道许可证》之后180天内开播付费频道;未开播的,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收回其许可证。

开办机构应按照《广播电视付费频道许可证》载明的频道开办主体、定位、节目设置范围、呼号、标识、识别号及播出区域等事项从事业务活动;如需要变更的,须经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批准。

第十五条 付费频道终止,应按照原审批程序提前6个月申报,其许可证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收回。付费频道因特殊情况需要暂时停止运营的,应当经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同意;未经批准,连续停止运营超过7天或累计停止运营超过15天的,视为终止。付费频道终止的,应按照有关规定和协议办理有关手续并做好善后工作。

第十六条 付费频道由开办付费频道的广播电视播出机构或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批准成立的付费频道集成运营机构播出,并由集成运营机构集成。

经批准在全国范围内从事付费频道集成运营的机构,受开办机构的委托在全国范围内营销付费频道;经批准在省级行政区域内从事付费频道集成运营的机构,受开办机构的委托在本省级行政区域内营销付费频道。

付费频道集成运营机构不得擅自对付费频道的内容进行调整、变更,不得擅自集成未经批准的付费频道,不得擅自拒绝集成依法经批准的付费频道。

第十七条 经集成的付费频道由付费频道传输运营机构负责传送到付费频道用户接入运营机构,由付费频道用户接入运营机构负责向用户提供付费频道接入服务。

付费频道传输运营机构、用户接入运营机构不得擅自对付费频道的内容进行调整、变更,不得擅自截传、转让、扩散、存贮付费频道内容,不得擅自传输、向用户提供未经批准或不符合本办法规定的付费频道,不得擅自拒绝传输、接入依法经批准的付费频道。

第十八条 从事付费频道的播出、集成、传输、接入等活动,应建立安全运行保障体系,按照广播电视数字化的技术体系、标准、规范的要求,使用具有广播电视设备器材入网认定证书的设备和系统,建立相应的技术平台,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用户接入运营机构应按规定与付费频道业务运营监管技术平台建立连接系统,未连接的,不 得擅自运营。

第十九条 付费频道各运营机构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对费用结算与分摊、收入与分配等内容订立合同进行约定。

第三章 付费频道节目要求

第二十条 开办机构对付费频道的节目内容负责,实行播前审查、重播重审。付费频道节目禁止载有下列内容:

(一)反对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的;

(二)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

(三)泄露国家秘密、危害国家安全或者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

(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或者侵害民族风俗、习惯的;

(五)宣扬邪教、迷信的;

(六)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

(七)宣扬淫秽、赌博、暴力或者教唆犯罪的;

(八)侮辱或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

(九)危害社会公德或者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

(十)有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规定禁止的其他内容的。

第二十一条 付费频道节目应符合专业化、对象化的要求,专业性、对象性节目的播出时间不得低于当天总播出时间的90%。

第二十二条 付费频道的新闻类或信息类节目应真实、及时、公正。非影视剧付费频道不得播出影视剧节目。

第二十三条 付费频道播出的电影、电视剧、进口动画片,应依法取得《电影片公映许可证》、《电视剧发行许可证》、《动画片发行许可证》。其他广播电视节目的播出,由付费频道自行审查。

第二十四条 付费频道播出境外的电影、电视剧及动画片的时间不得超过该频道当天总播出时间的30%,不得以任何形式转播境外广播电视节目频道或栏目。

第二十五条 付费频道不得播出除推销付费频道的广告之外的商业广告,但经批准的专门播出广告或广告信息类服务的频道除外。

第二十六条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在特殊情况下,可以作出停止播出、更换节目或者指定转播特定节目的决定。

第二十七条 从事付费频道的相关活动,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

第四章 服务和监管

第二十八条 付费频道用户接入运营机构应建立健全用户服务质量管理制度,向社会公布所提供服务的内容、资费标准等,按照与用户签订的合同提供接入服务。

第二十九条 付费频道由用户自主选择,自愿订购,不得强制用户订购。

第三十条 用户申请付费频道接入服务的,用户接入运营机构应及时提供接入服务,保证用户能够按照公布的服务标准接收付费频道。除用户不交纳费用或其他正当理由外,用户接入运营机构不得拒绝、拖延或者擅自中断、中止向用户提供服务。

第三十一条 用户应当按照约定交纳收视费。用户接入运营机构应方便用户交费。用户要求提供收费清单的,用户接入运营机构应免费提供。

用户逾期不交纳收视费的,用户接入运营机构有权要求用户补交收视费。用户逾期不交纳收

视费超过收费约定期限10日的,用户接入运营机构可以暂停或终止付费频道服务,并可以依法追缴欠费、违约金或滞纳金。用户补足应缴费用的,用户接入运营机构应在24小时内恢复暂停的付费频道服务。

第三十二条 用户申告付费频道服务障碍的,用户接入运营机构应在接到申告之时起24小时

内排除,重大故障可在48小时内排除,不能按期排除的,应当及时告知用户,并免收障碍期间的收视费。但由于用户的过错造成服务障碍的除外。

第三十三条 用户接入运营机构不能正常提供付费频道接入服务的,应提前告知用户,但不可抗力等特殊情况除外。

第三十四条 用户有权向各级广播电视行政部门投诉运营机构的违规违法行为,各级广播电视行政部门应及时处理。

第三十五条 付费频道的收费标准,由付费频道集成运营机构与付费频道开办机构、付费频道用户接入运营机构等相关运营机构按照国家有关物价管理的规定,共同协商确定,并报相关物价主管部门备案。

第三十六条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建立中央和省级付费频道业务运营监管技术平台。

中央监管技术平台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监测机构运行维护管理,负责采集全国付费频道业务运营数据和信息。省级监管技术平台由省级广播电视行政部门监测机构运行维护管理,负责采集本行政区域内付费频道业务运营数据和信息,并及时、完整地传送给中央监管技术平台。

第三十七条 付费频道用户接入运营机构应及时、真实地向监管技术平台传送付费频道业务的运营数据和信息。付费频道开办机构应将频道识别号加入到相应频道数字传输流的业务信息中

第三十八条 各级广播电视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对付费频道业务的运营数据和信息应依法履行保密义务,不得擅自公开公布。

第五章 罚则

第三十九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擅自开办付费频道或擅自从事付费频道业务的,由县级以上广播电视行政部门予以取缔,没收其从事违法活动的设备,并处投资总额1倍以上2倍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制作、播出含有本办法第二十条规定禁止内容的节目的,由县级以上广播电视行政部门责令停止制作、播出,收缴其节目载体,并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原批准机关吊销许可证;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一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广播电视行政部门责令停止违法活动,限期整改,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2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原批准机关吊销许可证:

(一)付费频道合作不符合本办法规定的;

(二)未经批准,擅自变更付费频道的开办主体、定位、节目设置范围、呼号、标识、识别号及播出区域的;

(三)播出专业节目比例不符合规定的;

(四)非影视剧付费频道播出影视剧节目的;

(五)播出境外节目不符合规定的;

(六)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的;

(七)违反规定播出广告的;

(八)违反本办法第十六条、第十七条、第十八条规定的;

(九)无正当理由拒绝、拖延或者擅自中断、中止向用户提供付费频道服务的;

(十)未按本办法规定履行付费频道服务故障排除义务的;

(十一)未按本办法规定向监管技术平台传送付费频道业务运营数据和信息的。

第四十二条 对于其他违反《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行为,应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罚。

第四十三条 广播电视行政部门工作人员在实施监督管理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主管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六章 附则

第四十四条 本办法自2003年12月1日起施行。

第四篇:82号 信息产业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关于加强广播电视有线网络建设管理意见的通知

[11/09-13:34:47]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信息产业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关于加强广播电视有线网络建设管理意见的通知

国办发[1999]82号 1999年9月17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信息产业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关于加强广播电视有线网络建设管理的意见》已经国务院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关于加强广播电视有线网络建设管理的意见信息产业部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1999年9月13日)。

我国广播电视传输网络已有近50年发展历史。建国初,已开始发展广播网络。80年代初,开始发展有线电视。90年代,广播电视网络建设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现已建成有线电视传输网约225万公里。1992年以来,有线电视每年以新增1000万户的速度发展,至1998年12月,全国有线电视用户已达7700多万,列世界第一位。广播电视及其传输网络,已成为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保障广播电视节目的安全播出,避免有线传输网络的重复建设,现就加强对广播电视有线网络的建设和管理提出如下意见:

一、坚决制止重复建设

要坚决贯彻执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广播电视传输网络建设管理的通知》(国办函〔1998〕33号)等有关规定,结合广播电视部门的实际情况,制订具体的、操作性强的措施,抓紧落实广播电视传输网络的建设和管理实行政企分开,成立企业化的广播电视传输公司,接受信息产业主管部门的统筹规划和行业管理,切实避免重复建设等要求。

遵照国务院领导同志关于要充分利用现有通信网和广播电视部门可以安装有线电视入户网的指示精神,广播电视有线网络建设分两类情况处理:

一类是从中央到县一级的广播电视传输光缆干线,广播电视部门未建的原则上不得再建。要通过各种方式充分利用国家通信主干网和其他已建成的网络,不再搞重复建设。确需新建,须符合国家信息化规划并经过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同意。

另一类是城市市区和县以下的广播电视分配网,也就是从市、县广播电视台的播出前端到用户的网络,应由广播电视部门形成相对完整的专用网,以适应广播电视节目管理和发展用户的特殊要求。分配网中的入户接点以上部分,新建须经信息产业主管部门统筹规划同意;分配网中的入户部分,由广播电台、电视台根据发展用户的需要进行安排。

二、确保广播电视节目安全传输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广播电视以自身的技术优势,已成为受众最广泛的传播媒体,是舆论宣传的重要阵地。对广播电视传输网络的管理,应充分考虑这种特殊性。同时,在我国将要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情况下,还要考虑如何保证广播电视节目的安全传输,为此,在规定建立广播电视网络传输公司、接受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在制定广播电视传输网的统筹规划和全国统一技术标准等方面行业管理的同时,为给管住管好广播电视宣传提供必要条件,必须进一步明确,建立有线电视频道、设立网上播出前端和经营广播电视节目传送业务等,须经广播电视主管部门许可。

三、加快广播电视行业改革步伐

(一)建立企业化的广播电视网络传输公司。结合广播电视业的改革和中央关于治散治滥的精神,以现有广播电视网络资产为基础,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组建公司,地(市)、县相应建立分公司或子公司,统一经营管理广播电视传输业务。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已建成的国家级光缆干线资产的重组问题将作专题研究,然后提出处理方案。

广播电视网络传输公司的归属方式可以有两种:一是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组建包括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在内的广播电视集团的基础上,将网络传输公司纳入集团;二是将各级广播电视部门已形成的传输网络资产划入同级广播电台、电视台,由广播电台、电视台组建广播电视网络传输公司。网络传输公司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障广播电视节目的安全传输,同时处理好与电信等方面的合作关系。

在作出有关规定之前,广播电视网络传输公司暂不上市,确有需要的个案报批。广播电 台、电视台及其播出业务、节目制作和广告经营不得上市。

(二)大力推广公共频道。在县级广播电视实行三台合一的基础上,由省级电视台制作一 套公共节目供所辖各县电视台播出,从中空出一定时段供县级电视台播放自己制作的新闻 和专题节目。

推进地(市)、省级无线电视台和有线电视台的合并,进一步优化资源的合理配置,减少 内部矛盾。

四、大幅度降低网络租费

目前,租用电信网资费过高,租网不如建网合算。为改变这种现象,要尽快确定合理价 格,把租金下调到让用网单位感到建网不如租网的水平,从机制上避免重复建设。

五、继续遵守电信部门与广播电视部门的分工

按照规定,电信部门不得从事广播电视业务,广播电视部门不得从事通信业务,对此必 须坚决贯彻执行。对各类网络资源的综合利用,暂只在上海试点。

第五篇: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令(第45号) 广播电视无线传输覆盖网管理办法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令(第45号)

广播电视无线传输覆盖

网管理办法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令

第45 号

《广播电视无线传输覆盖网管理办法》经2004年11月2日局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4年12月15日起施行。

徐光春

二〇〇四年十一月十五日

广播电视无线传输覆盖网管理办法

第一章

第一条

为保证广播电视传输覆盖业务的正常进行,维护广播电视播出秩序,加强对广播电视无线传输覆盖业务的管理,根据《广播电视管理条例》和《广播电视设施保护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 二条

本办法所称广播电视无线传输覆盖网(以下简称无线传输覆盖网)包括广播电视发射台、转播台、差转台、收转台(站)、微波站、节目传送台(站)、广 播电视卫星、卫星地球站、监测台(站)等部分。广播电视无线传输覆盖业务是指利用无线传输覆盖网传送广播电视节目信号的活动。

第 三条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以下简称广电总局)负责全国广播电视无线传输覆盖网的管理工作,根据广播电视的发展需要,负责组织制定全国无线传输覆盖网 规划,审批广播电视节目无线传输覆盖业务,指配广播电视专用频段的频率(以下称广播电视频率),并对全国无线传输覆盖网进行管理。

地方广播电视行政部门负责本辖区内的无线传输覆盖网的管理工作。

第四条

无线传输覆盖网由县级以上广播电视行政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建,并应确保本行政区域内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的安全和质量。

第五条

无线传输覆盖网的工程选址、设计、施工、安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并由依法取得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工程建设和使用的无线广播电视发射设备,应当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有关规定。

第六条

国家对广播电视无线传输覆盖业务、使用广播电视频率、购买无线广播电视发射设备以及迁建无线广播电视设施实行许可制度。

广播电视行政部门应当按照行政许可法规定的期限办理有关许可事项。

许可证由广电总局统一印制,严禁伪造、翻印、涂改、出租、转让。

第七条

国家严禁在无线传输覆盖网中传送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规定禁止的内容。

第二章

广播电视无线传输覆盖业务

第八条

利用地面无线、微波、卫星等方式从事广播电视节目传输覆盖业务的,须按本办法规定领取《广播电视节目传送业务经营许可证(无线)》。

许可证有效期为4年。有效期届满需继续开展业务的,应于届满前6个月按本办法规定的审批程序办理手续。

第九条

下列机构可以申请《广播电视节目传送业务经营许可证(无线)》:

(一)经广电总局批准设立的广播电视播出机构;

(二)经广电总局批准设立的广播电视影视集团(总台)及所属机构;

(三)具有无线广播电视传输覆盖能力的国有或国有控股机构。

第十条

申请《广播电视节目传送业务经营许可证(无线)》的,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

(二)符合广播电视无线传输覆盖网的总体规划和业务要求;

(三)具有必要的设计文件或技术评估报告和基本建设资金、稳定的经费保障;

(四)有必要的工作场所,工作环境安全可靠;

(五)如申请地面无线广播电视传输覆盖业务,还应符合地面广播电视覆盖网的技术规划要求;

(六)传输的广播电视节目信号来源合法。

第十一条

申请《广播电视节目传送业务经营许可证(无线)》的,应当提供以下文件:

(一)申办机构的基本情况、法人资格复印件;

(二)广播电视传输覆盖业务申请表;

(三)拟采用的传输覆盖方式、范围、服务区域和节目内容;

(四)技术方案和技术安全保障机制;

(五)资金保障及来源;

(六)合法广播电视节目信号来源、传输方式、传输范围的证明;

(七)本级人民政府同意开展业务的文件。

申请经营国内广播电视节目卫星传送业务的,还应提供下列文件:

(一)合法广播电视节目来源、传输方式、传输范围的证明;

(二)确保广播电视传输安全的技术措施和应急预案;

(三)卫星的轨道位置、转发器编号、极化方式、符号率、频率以及入网测试情况;

(四)安全播出、运行维护制度;

(五)专业技术人员和设备情况;

(六)经费保障情况、工作环境情况。

第十二条

下列业务,由申请单位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广播电视行政部门提出书面申请,经逐级审核后,报广电总局审批,领取《广播电视节目传送业务经营许可证(无线)》:

(一)中、短波广播;

(二)调频、电视广播(使用发射机标称功率50瓦(不含)以上发射设备);

(三)调频同步广播;

(四)地面数字声音广播和电视广播;

(五)多工广播;

(六)利用微波传输广播电视节目且覆盖区域涉及两个(含)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上的。

第十三条

广电总局委托省级广播电视行政部门审批以下业务,申请单位应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广播电视行政部门提出书面申请,经逐级审核后,报请省级广播电视行政部门领取《广播电视节目传送业务经营许可证(无线)》:

(一)申请利用微波传输广播电视节目且覆盖区域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的;

(二)使用小功率调频、电视发射设备(发射机标称功率50瓦(含)以下)进行广播的。

第十四条

开展广播电视节目卫星传输业务的,应当向省级以上广播电视行政部门提出书面申请,经审核后,报广电总局审批,领取《广播电视节目传送业务经营许可证(无线)》。

第 十五条

为保证广播电视传输安全,广电总局指定国有广播电视机构根据广播电视卫星传输覆盖的总体规划,统一代理用于传输广播电视节目的卫星转发器租用或 使用事宜。任何未取得《广播电视节目传送业务经营许可证(无线)》的单位不得擅自租用或使用卫星转发器传输广播电视节目。

第十六条

为保证广播电视节目传输安全,广电总局可以要求更换或关闭传输广播电视节目的卫星转发器。

第十七条

《广播电视节目传送业务经营许可证(无线)》应当包含实施传输覆盖业务的方式、主体、传输覆盖的节目内容、传输覆盖的范围、技术手段、工作频段等内容。持证单位应当按照许可证载明的事项从事广播电视无线传输覆盖业务。

第三章

广播电视无线传输覆盖网频率的使用

第十八条

具有《广播电视节目传送业务经营许可证(无线)》的单位,申请使用微波、卫星非广播电视频率等传输广播电视节目,向国家或者省级无线电管理机构办理频率使用手续。

第十九条

具有《广播电视节目传送业务经营许可证(无线)》的单位,申请使用广播电视频率传输广播电视节目,应提供以下文件:

(一)广播电视频率申请表;

(二)申请使用的广播电视频率涉及修改和调整广播电视覆盖网规划的,提供技术评估报告和与相关部门或单位的协调文件;

(三)相关广播电视行政部门的审核意见。

第 二十条

依本办法第十二条第一至五项取得《广播电视节目传输业务许可证(无线)》的单位,如需申请使用广播电视频率,应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广播电视行政部 门提出书面申请,经逐级审核后,报广电总局审批,领取《广播电视频率使用许可证(甲类)》。许可证有效期为4年。有效期届满需继续开展业务的,应于届满前 6个月按本办法规定的审批程序办理手续。

第二十一条

依本办法第十三条第二项取得《广播电视节目传输业务许可证(无 线)》的单位,如需拟申请使用广播电视频率,应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广播电视行政部门提出书面申请,经逐级审核后,报省级广播电视行政部门审批,领取《广播电 视频率使用许可证(乙类)》。许可证有效期为4年。有效期届满需继续开展业务的,应于届满前6个月按本办法规定的审批程序办理手续。

第二十二条

获得《广播电视频率使用许可证》的单位,如需设置无线电台,应向国家或者省级无线电管理机构办理电台执照。

第四章

无线广播电视发射设备的订购

第二十三条

持有《广播电视节目传送业务经营许可证(无线)》、《广播电视频率使用许可证》的单位,如需购买无线广播电视发射设备,应当向核发其《广播电视频率使用许可证》的机关申领《无线广播电视发射设备订购证明》(以下简称《订购证明》),并提交以下文件:

(一)订购证明申请表;

(二)《广播电视节目传送业务经营许可证(无线)》、《广播电视频率使用许可证》复印件;

(三)相关广播电视行政部门审核意见。

第二十四条

无线传输覆盖网中使用的发射设备必须具有国家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证和广播电视设备器材入网认定证书。

第二十五条

生产企业应严格按照《订购证明》所载明的技术参数生产和销售发射设备,并在设备上加贴《订购证明》编号,同时将《订购证明》回执寄回核发《订购证明》的行政机关。订购证明作为企业生产无线广播电视发射设备的凭证存档备查。

第二十六条

无线广播电视发射设备安装完毕后,设置该发射设备的单位须在20日内向核发其《订购证明》的广播电视行政部门提出验收申请,由相应的广播电视行政部门或其委托的机构负责组织验收。验收合格后,发射设备方可投入正式运行。

第五章

无线广播电视设施的迁建和保护

第二十七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保护广播电视设施的义务。县级以上广播电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所管辖的广播电视设施的保护工作,并采取措施,确保广播电视设施的安全。

第二十八条

因重大工程项目或当地人民政府认为需要搬迁无线广播电视设施的,城市规划行政部门在审批相关城市规划项目前,应事先征得广电总局同意。迁建广播电视设施,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符合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和国家有关规定;

(二)满足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技术条件和基础设施;

(三)满足广播电视传输覆盖业务要求,避开各种干扰源;

(四)周围环境符合国家有关环境电磁波防护标准;

(五)确保广播电视设施的各项效能的要求。

第二十九条

申请迁建无线广播电视设施的,应提交下列文件:

(一)设置无线广播电视设施的批准文件和申请迁建的理由;

(二)城市规划部门的意见;

(三)当地人民政府的批准文件;

(四)广播电视传输覆盖技术评估报告。

第三十条

申请单位应当向所在地广播电视行政部门提出书面申请,经逐级审核后,报广电总局审批。

第三十一条

迁建工作应当坚持先建设后拆除的原则。迁建所需费用由造成广播电视设施迁建的单位承担。

第六章

第三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的,依据《广播电视管理条例》、《广播电视设施保护条例》处罚。

第七章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自2004年12月15日起施行。广电总局《广播电视无线电管理暂行办法》(广发技字〔2001〕817号)同时废止。

下载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关于加强广播电视有线数字付费频道业务申办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关于加强广播电视有线数字付费频道业务申办.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