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怎样开展警察公共关系建设

时间:2019-05-14 15:58: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怎样开展警察公共关系建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怎样开展警察公共关系建设》。

第一篇:浅谈怎样开展警察公共关系建设

浅谈怎样开展警察公共关系建设

2003年,在全国“二十公”会议上,公安部领导提出了加强警察公共关系建设,进一步密切警民关系要求。可见,警察公共关系已成为新时期公安机关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各级公安机关为加强警察公共关系建设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对于推进公安机关与民众的交流,塑造公安机关的良好形象,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产生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公众对公安机关的整体评价并没有明显改善,相反对公安工作的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甚至产生误解引发暴力冲突的情况却有越来越多之势。从贵州瓮安“6.28”事件,当地公安机关遭到近七个小时的打砸烧,上海闸北“7.01”杨佳案,6名公安民警上班时间被袭身亡,到云南孟连“胶农事件”等等,这些事件在有形无形中给公安工作造成了无法挽回的社会负面影响,在广大民警和群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由此也激烈冲撞了长期以来对警察作为国家强力执法机关在人们心中的传统形象,引发了人们对国家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对警察执法的公平与正义,对警察形象如何树立、警民关系如何加强的深层次思考。这从表象看,是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不理解、不支持。从自身找原因,是队伍形象有差距、警民关系的不够和谐。它说明了长期以来,在公安工作中形成的传统做法和经验,许多方面已经不能适应今天社会发展的需要,满足不了群众的新期待;说明了公安工作与社会公众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公安工作的顺利开展越来越离不开社会公众的理解和支持,说明目前警察公共关系建设远远滞后于公安工作的需要。现本人结合工作实际,浅谈一下对加强警察公共关系建设认识。

一、什么是警察公共关系?

一谈到警察公共关系,有人就习惯把它简单等同于传统意义“公安宣传”,其实不然。那么,什么是警察公共关系呢?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公共关系?搞清了公共关系的概念,警察公共关系就不难理解。据资料反映,公共关系一词源自英文的Public Relations。Public意为“公共的”、“公开的”、“公众的”,Relations即“关系”之谓,两词合起来用中文表述便是“公共关系”,有时候又称“公众关系”。自从公共关系诞生以来,人们给其下一个准确定义的努力就没有停止过。由于每个国家的认识角度不同,对公共关系内涵的理解也各异,于是就形成了许许多多的公共关系定义。

英国公共关系学会为公共关系下的定义是:公共关系的实施是一种积极的,有计划的,持久的努力,以建立及维护一个机构及其公众之间的相互了解。美国《公共关系新闻》认为:公共关系是一种管理当局的职务,这职务是估量公众的态度,使一个机构的政策与程序和公众利益一致,并执行一连串有计划的行动以赢得公众的了解和接受。1978年8月在墨西哥城召开的世界公共关系协会大会上通过定义:公共关系的实施是分析趋势、预测后果、向机构领导人提供意见、履行一连串有计划行动以服务本机构和公众利益的艺术和社会科学。

国内专家学者关于公共关系的定义也比较多,常见的有:

⑴ 公共关系是一个社会组织用传播手段使自己与公众相互了解和相互适应的一种活动或职能。

⑵ 公共关系是一个组织运用各种传播手段在组织与社会公众之间建立相互了解和信赖的关系,以取得理解,支持和合作,从而促进组织本身目标的实现。

⑶ 所谓公共关系,就是一个产业或组织,为了增进内部及社会公众的信任与支持,为自身事业发展创造最佳的社会关系环境,在分析和处理自身面临的各种内部、外部关系时,采取的一系列科学的政策与行动。

那么什么是警察公共关系?它是指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通过各种有效的方式和途经,加强与社会、人民群众之间的双向联系与沟通,从而在人民群众中推行政策措施、了解群众意见并制定既符合法规又符合民意的管理政策措施、最终在群众中树立良好的警察公共形象、维护社会和平的新型公安管理和警务模式;警察公共关系则重于警察内部公共关系工作体系的建立进而向外延伸到与群众良好关系的建立,是通过建立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内部公共关系制度、开展形式多样的警察公共关系活动等一系列有目标、有步骤的行动而逐步实现的。警察公共关系的服务对象是警民关系,其目标应该是提高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的认识,建立与人民群众的良好关系,树立人公安机关良好形象,从而赢得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支持,进而积极参与到公安机关的管理及国家法律法规宣传学习中来,从而达到顺利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警察公共关系概念中大体包括五个方面的基本含义:一是警察公共关系是一种公众关系,这一公众几乎涵盖了公安机关执法、管理、服务的所有对象;二是警察公共关系是一种传播活动,这种传播不局限于传统的新闻媒体的传播,而是几乎包括了公安机关为公关所从事的一切活动;三是警察公共关系是信息交流关系,这种交流是双向的,是公安机关与社会公众的一种良性互动;四是警察公共关系具有管理职能,即要求公安机关在公共关系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凭借公共关系的不断推进为更好地履行自己的法定职责服务;五是警察公共关系是有目的的自觉行动,是公安机关出于自身履行职责的需要,是一项机动灵活性很强的工作,也很富创造性和挑战性。

二、为什么要开展警察公共关系建设

俗话说,认识决定行动,认识有多高,行动就有多自觉。只有让每个民警都认识到开展警察公共关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才能使警察公共关系变成每一个人自觉、习惯的行为,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个民警在警察公共关系中的作用。有的同志认为,我们整天忙于依法打击犯罪,积极维护社会稳定,全力服务群众,一切按章办事。工作如此之忙,哪还有空搞警察公共关?所以,认识问题不解决,也就不可能开展好警察公共关系!为什么要开展警察公共关系,建立警察公共关系有什么作用?就当前而言,我认为建立警察公共关系至少有以下两个方面的现实意义:一是开展警察公共关系建设,有利于融洽警民关系,促进相互理解,推动公安工作可持续发展。二是开展警察公共关系建设,有助于公安机关更好地面向社会、面向群众,当好各级党委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具体讲:开展警察公共关系是当前公安工作“三个需要”。

(一)公安工作特殊性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公共关系活动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商家也好,企业也好,都在用各种各样的招数推销自己产品及品牌,以求建立信誉,树立品牌战略。而我们公安机关警务活动一方面由于它的特殊性,决定它仍然披着“神秘”的面纱,不为民众所了解;另一面,我们一切警务活动又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利益,关系到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这样,公安机关势必又将成为民众关注的焦点。一旦发生打架斗殴,偷窃被骗,交通事故等治安事件,由于我们信息不公开、不透明或者滞后,就可能造成群众的误解和负面舆论的影响,甚至有的群众往往不怪自己,就怪你公安没有把工作做好,怪你打击不力,防范不当,服务不周。公安机关若不公关,不主动与老百姓联系、沟通,不争取民众的了解和支持,行吗? 所以我们要主动开展警察公共关系建设,主动公关,争取民心,赢得声誉。

(二)公安工作社会化的需要

随着公安工作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形势的发展要求公安机关的每一名民警既要会做,还要会说(沟通),既要做得好,还要说得好!由于公安工作事关民众的切身利益,公众愈来愈强调对警务工作的知情权.随着现代传媒的发展,信息传播途径日益多样化,特别是网络传播,不受时间、地域限制,具有很强的隐匿性、开放性、实时性,“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作为公众关注焦点的涉警负面信息和群体事件信息传播更是快捷广泛。如果不能及时、准确地发布权威信息,正确引导舆论,就会给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以可乘之机,各种有害信息就很容易混淆视听,扰乱人们的思想,给社会稳定带来影响。面对信息化带来的严峻挑战,我们必须不断增强政治敏感性,积极行动起来,主动掌握警察公共关系的理念和方法,全面拓展警察公共关系,主动引导舆论,才能抓住舆论引导工作的主动权,趋利避害。

(三)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需要。当前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核心是执法为民,贯彻落实“立警为公,执法为民”是全面加强公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系公安工作的大局。公安机关通过加强警察公共关系建设,有助于公安机关面向社会,面向群众,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真正落实“人民公安为人民”的要求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同时,公安机关要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三大历史任务,离不开一个融洽的外内部关系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这一点也需要加强警察公共关系。

三、开展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警察公共关系机构体系和制度建设。建立警察公共关系组织机构是开展警察公共关系活动的实体保证。只有建立了专门的从事警察公共关系活动的机构,警察公共关系才能真正进入到日常公安工作中去,否则,没有真正的机构去开展此项活动,而靠其他机构和人员来兼管(兼职),那只能说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短期行为,是难以适应和满足当前公安工作实际需求的。这一点是众所周知,也是勿用臵疑的。警察公共关系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警务战略规划,需要依靠全警参与、长期努力,才可能形成可持续的社会效应。而要开展好这项工作除了组织者,还必须有推动者和实践者。同时还必须要积极构建一个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组织网络体系,形成一整套的工作机制作保障。这样才可能将警察公共关系建设这个全新的事物从专家学者的理论变为推动公安工作的实际行动,变为群众看得见、感受得到并被群众接受的“双赢”工程。目前,我局建立《警察公共关系联络员制度》,在体制上大胆创新,勇于实践的结果。

(二)强化警察公共关系理念教育,营造全警公关的氛围当前社会处在转型期。公安机关正处在时代的风口浪尖上,成为了多种社会矛盾,社会问题的焦点。而警务工作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安危,牵涉到社会方方面面的利益,一刻也离不开人民群众信任和支持。因此,公安机关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学会在这个变革过程中,主动地强化警察公共关系理念教育,让全警公关的理念深入每个民警的心中并付之于行动,即每一个民警都应作为公共关系建设的践行者,而且要把警察公共关系理念融入到每一项的警务活动当中。形成“全警公关”的格局。要把公共关系的着力点放在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化解社会矛盾、服务社会、改善民生等方面,通过每一个民警的公正执法、热情服务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通过矛盾化解消除冲突与隔阂,通过每一个民警的怀着深厚感情去执法来体现和谐社会效应,从而推动警民关系和谐。

(三)充分整合内外资源,拓展警察公共关系的渠道。一是公安机关内部要开辟多渠道、多方式的公共活动,要在完善公安机关新闻发言人制度和将此制度如何向基层一线延伸上下功夫;要在建立向公众定期通报警情的制度上下功夫。只要不涉及秘密,不影响公安机关破案,发生的重大、突发案事件都应该及时向社会通报。二是公安机关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扩大宣传面和影响力,在利用社会资源开展宣传时,应跳出当前单一的法律宣传模式,将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的各个方面尽可能地向公众展示,当然,重点在于宣传人民警察维护社会治安,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方方面面。消除公安机关在公众心中的神秘感,让公众走进警营、走近警察,他们才能理解你的辛苦和付出,才会支持你。三是加强与地方政府的联系与沟通,除了定期不定期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报告工作外,各级公安机关和民警应与他们建立正常联系沟通机制;同时,可依托社区警务室这个平台通过社区警务活动和向辖区群众述职述廉等活动将联系和沟通渠道延伸到社会底层、广大的普通百姓中。

(四)切实用好媒体“双刃剑”,抢占警察公共关系的主阵地。新闻媒体是我们开展警察公共关系主阵地,也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通过警察公共关系的开展千方百计地占领这个主阵地,唱响人们公安为人民的主旋律,积极打好主动仗,努力塑造和维护公安机关的良好形象,不断增进广大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的理解和支持。当前,加强正面宣传,既要大力宣传公安机关发挥职能作用,打击犯罪,维护治安的成果,又要大力宣传公安机关心系百姓、执法为民,保就业、保增长、保民生的典型事例。既要大力宣传英勇无畏,不怕牺牲,除暴安良的先进典型,又要大力宣传立足本职,甘于奉献,一心为民的先进典型。加强正面宣传,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讲究宣传艺术,增强舆论宣传的真实性、吸引力和感染力。要提高公安与媒体沟通和能力,掌握舆论的主导权,主动引导舆论,及时化解警察形象危机要让损害公安利益,影响公安形象的报道没有市场。

(五)未雨绸缪,提高信息化条件下舆情研判和危机化解能力。充分发挥警察公共关系的舆情研判职能。通过真实和虚拟两个社会,准确收集社情民意,并加以整理、分析。警察公共关系联络员可针对收集到社情民意组织召开警民恳谈会、民警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事业单位职工干部定期交流沟通会,媒体通报会等,坚持正确引导、趋利避害的原则,分阶段、分步骤地发布公安机关的相关的信息(警情、防范要点),满足群众的知情权,协调与群众在观念、事件上的不同想法和做法等。树立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的良好形象,为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同时要加强各方面的社会资源储备,要对公安机关警务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与公众矛盾冲突,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对已经发生的矛盾冲突,要积极通过各种渠道来与公众取得沟通和谅解,从而妥善处理。在信息化传媒迅猛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高涨今天,公安机关要改变警务工作中因为保密和传统意识等因素,长期处在自我封闭的状态下运行模式,要让我们的警务活动在阳光下运行,使民警学会在舆论监督中工作,在群众的支持下履行职能。

(六)加大培训,苦练公关技能,提高全警公关能力。警察公共关系战略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决不是一朝一夕,一两个人可以完成的,它需要整合公关资源,内外兼修,全警参与。在培养和建立专业公关队伍同时要树立全警立足岗位苦练公共技能的理念,切实解决民警面对民众和媒体存在“不敢说,不会说,不能说”的问题,加强警察公共关系建设,构建和谐警民关系首先要提高警察队伍素质。和谐警民关系的实现过程中人是最关键的因素。由于警察职业的特殊性,每个民警都是警队的代表。因此,要有针对性的教育和训练民警,增强警察公共关系意识。积极鼓励民警以推广警察公共关系为己任,把警察公共关系建设与公安日常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要把学会与公众沟通能力作为做群众工作的首要技能,聘请有经验、有专业知识的专家进行培训,教育民警要克服居高临下、以管人者之居交流方式,学会在复杂的环境中正确地把握自己的社会角色,打造一支业素质过硬的队伍,让党和政府放心,让群众满意的公安队伍。

第二篇:如何开展警察公共关系建设工作

如何开展警察公共关系建设工作

警察公共关系是近几年在公安实际工作中丰富、发展起来的一个较新的理念,其主要涵义是指警方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展示公安机关及公安民警的良好形象,消除警民间的隔阂和矛盾,融洽警民关系,争取人民群众更多的了解,理解,支持和信任。我认为,警察公共关系开展的目的就是要营造良好而和谐的警民关系,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

一、我县警察公共关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我县位于XX省西部,是一个“八分山地一分田,半分河道半分村”的典型欠发达山区县,全县国土面积1966多平方公里,总人口48万多人。我县跟全省其他地方一样,经济建设在加快发展,发展改革中各类社会矛盾凸显,社会治安形势日益复杂,公安机关不断面临新的考验和挑战。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形势的发展,公安机关的执法环境正发生着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公安执法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压力越来越大,但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理解支持不够,警察面临着一定的信任危机,警察公共关系工作也面临以下问题:

(一)社会大环境下的问题

1、引发违法犯罪活动的诱因增多,不安定因素的调处难度增大,执法工作的压力加大。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大量失业务工人员回流,引发一些新的不安定因素和治安问题,违法犯罪活动诱因有所增多,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的压力进一步加大。今年以来,我县的刑事案件发案中“两抢一盗”等侵财型多发性案件较为突出,维护治安稳定的任务更加繁重。在经济问题的影响下,各类新旧矛盾交织,一些矛盾很容易激化演变成群体性事件,应对处臵的难度进一步加大。一是因企业改制而引发大量的劳资矛盾纠纷,一些问题在短期内难以妥善解决,致使上访活动时有发生,给社会稳定带来一定隐患。二是在广梧高速、南广铁路等国家大建设项目中,少数群众在征地、拆迁补偿等涉及自身利益的问题上,向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提出不合理的要求,甚至有少数群众被个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以种种借口阻挠、干扰国

家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三是山林土地权属问题引发纠纷。今年将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原来未发现的矛盾纠纷有可能集中在今年爆发,这些都是涉及农村群众自身利益的问题,调解处臵不好的话,一旦进行行政确权将出现更多的信访问题。

2、基层基础工作薄弱,执法工作的难度增大。一些基层调解组织不够完善,村一级调解水平偏低,难以发挥出基层调解组织在调处矛盾纠纷中应有的作用,以致动不动就将公安推到风口浪尖,造成警民关系紧张。同时,少数基层组织在协助处理不安定因素工作中难以起到应有作用,特别是农村基层组织实行直选后,少数农村基层组织在处臵群体性事件中所起的作用大为减弱,有些农村基层干部为了在村民中树威信,不敢做、不愿做群众工作。

(二)公安机关自身的问题

1、思想认识不足,我局民警平均年龄偏大,素质偏低。部分民警受传统思维模式的影响,一些不合时宜的认识和错误观念仍然存在。重打击、轻保护,重管理、轻服务。加上我们县属落后山区县,经济相对困难,部分民警把人财物问题与执法活动搅在一起,把保障问题当作队伍中各种违法违纪问题的挡箭牌。存在着做多错多的思想,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工作效率、质量和服务水平下降。近年来,我局极个别民警存在违法违纪问题,充当保护伞,如近年被查处的我局XX派出所、XX派出所为赌场充当保护伞,在当地造成恶劣的影响,给我局形象造成负面影响。再有是警察的工作量越来越大,警力却严重不足,以XX为例,我局现实有民警265人,常住人口有48万人,比例约为万分之五,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基层民警压力大、任务重,疲于奔命,对待群众出现冷硬横推的情况,影响警民关系。

2、从人民群众方面来看,虽然现在是法治社会,广大群众的法律意识大有提高,但很大一部分人对法律知识是一知半解,或者是只注重自身的利益和权利,一味要求警察必须如何如何,并认为“有困难就要找警察”,以为警察无所不能,只要有纠纷就找警察,但警察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不能解决

问题就开始谩骂诋毁,对警察有意见。加上一些媒体热衷于对警察负面新闻报道,给警察公共关系建设带来很大的影响。

二、我县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的措施

结合近年来开展警察公关工作的实际情况,我们考虑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从自身做起,加强警务规范化建设,打造公正文明的执法环境。首先就应该加强公安队伍自身建设,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做到了“自身硬”方能可望“自身净”。队伍整体素养高了,民警执法办案和服务的本领强了,自然会减免甚至杜绝各种问题的产生。其次是我们要认真按照“理性、平和、文明、规范”八字要求,大力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树立公安机关的良好形象和威信,赢得了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支持与配合,为妥善调处和化解不安定因素及群体性事件打下了坚实基础。每位警察都是公安机关的形象代表!警察公共关系建设工作体现在每位民警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环节,贯穿于民警执法过程的始终。大量公共关系活动就体现在广大民警日常的执法过程中,体现在民警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体现在一些不起眼的小事中。只要我们的民警能够利用自身形象,办好案件的每一个环节,做好与群众的热情沟通,体现出高素质、高水平,“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我相信,警察公关工作就一定能做好,公安机关的形象,和谐警民关系的建立是水到渠成的。

二是以“三卡一回执”为抓手,全面推动警察公共关系的发展。推行“三卡一回执”作为开展群众工作、搞好警察公共关系的有效载体,正逐步显现其优势:一是调查主体由依靠公安一家向综治、公安携手联动转变,进一步拓展了群众工作和社情民意调查的渠道,群众工作的方法更丰富,形式更灵活,信息更及时准确,实效更突出。二是社情民意调查工作由随意、静态向规范、动态转变,特别是根据群众满意度的每月分析,便于公安机关掌握群众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及时有针对性地调整打防控措施、科学布臵警力,从而提高打击效能,进一步增强群众安全感。三是由群众的被动配合向警民

良性互动转变。通过发放《告知卡》和《回执》及时向群众反馈案件信息,充分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群防群治工作得到加强,警民关系得到改善,出现了警民的良性互动的局面。

三是加强涉警舆情引导宣传工作。正确的舆论引导,利党利国利民。现时的宣传方式已从广播电视报纸转入网络时代,舆论速度可用一句古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我们要认清形势,转变思维,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思路,建立健全与宣传部门、新闻媒体的沟通协调;建立健全舆情信息分析会商机制;建立健全重大事件新闻快速反应机制;建立健全重大案件现场记者采访管理机制;建立公安机关形象危机处理机制。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广泛开展公安工作的正面宣传活动。警察每年死伤那么多,一天到晚值班、巡逻、破案、追逃,既辛苦又危险。为什么还是得不到群众的理解?为什么我们辛辛苦苦,累死累活,没日没夜的忙碌,媒体还那么热衷于对涉警负面新闻的报道,炒作呢?就是因为公众对我们了解不够,理解不了,感情不深。公安机关是多种社会矛盾,社会问题的焦点,我们所从事的工作牵涉到千家万户的安危,牵涉到社会方方面面的利益,我们经常要被抛到时代的风口浪尖上,既然我们与人民群众如此密切的联系在一起,我们就必须要学会在这个过程中开展警察公共关系,通过一切努力与群众沟通,不仅要宣示法律的尊严,展示人民警察为人民,以人为本,文明执法,热情服务的良好形象,也要将警察的酸甜苦辣,流血牺牲告知群众。据此,我局在县电视台开设了“XX警讯”节目,大力宣传我县公安队伍的先进事迹,展现我县公安民警的良好精神风貌,弘扬队伍正气,激发队伍活力,促进我县公安队伍建设,加强与群众的沟通联系,服务于群众,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总之,开展警察公共关系是我们必须面对、必须要开展的重要工作。开展警察公共关系活动,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由公安工作特殊性决定的。我们要将警察不畏艰险,坚忍不拔,顽强不屈,坚持正义,誓死保卫人民群

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的精神告知群众,让人民警察为人民的信念获得群众的认同。同时也要让大家知道警察也是人,不是神,不是冷血动物,他们有血有肉,也有丰富的情感,较高的素质,有健康、向上的追求。不光从法律、道义上与群众达成一致,更要从感情上与人民群众相互融合,树立起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良好的执法形象,使群众感到更安全、更满意,减少群众的误解和对抗情绪,进一步改善警民关系,拉近警民之间的距离,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三篇:浅议警察公共关系建设

浅议警察公共关系建设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加快,社会群众对公安工作及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安机关作为国家机关,担负着维护社会稳定、打击违法犯罪、治安防范和服务群众等多重任务,日常工作涉及各种社会领域,与公众的接触面广,要想更好地履行职责,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必须充分重视公共关系。在新形势下,公安机关开展警察公共关系建设,对内提升队伍素质,增强队伍凝聚力、战斗力,对外加强警民之间的双向沟通和理解,密切警民关系,树立公安队伍良好形象,增进公众的理解和支持,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警察公共关系的内涵

警察公共关系是公安机关与社会公众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公安机关通过各种活动与公众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是公安机关谋求内部团结、外部发展的重要手段。警察公共关系是警民关系在新时期的拓展和延伸,是在原有警民关系基础上建立和发展的新型警民关系。警察公共关系不单是公安机关与人民群众的关系,还包括公安机关与其它政府职能部门、社会团体以及新闻媒体等之间的关系。

警察公共关系的实质可以概括为“内强素质,外树形象,谋求互动,共创和谐”。公安机关只有加强内部管理,管严队伍、规范执法、完善警务,树立良好的形象,才能赢得公众的信任、理解和支持。

警察公共关系建设,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在于发挥公安机关主力军作用的同

时,根据“警力有限、民力无穷”的思路,广泛发动群众,开展主动安全防范,创新平安建设的社会参与机制,动员全社会共同构建和谐社会,最大限度地调动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参与平安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现状

近年来,各级公安机关对公共关系建设越来越重视,相继开展了“大讨论”、“大接访”、“三项重点工作和“三项建设”等活动,加强与社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沟通。如开展“大走访”、“警民恳谈“等,向辖区群众代表报告工作,主动倾听群众意见,接受群众评议和监督,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同时,大力宣传典型,用典型来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不断地拉近警民之间的距离,赢得了群众的信赖、理解和支持,推动了公安事业进一步发展。但是,从总体上看,目前警察公共关系还是很不平衡,公共关系危机现象也在不断增多。

(一)认识不够重视、民警热情不高。由于公安机关内部对警察公共关系建设方面的知识缺乏培训,特别是基层派出所民警对公共关系建设不够重视,只是机械地按照上级的部署开展公共关系建设活动,民警开展公共关系活动的热情不高。

(二)公关措施太少、手段简单生硬。受传统公安宣传思维定势的影响,基层公安机关仍然是通过宣传手法进行类似公共关系建设的活动,使得开展公关的方法不多、措施不多,短期行为较多,重视长期的比较少。其实,公共关系活动不等同于公安宣传,公安宣传只是公共关系的途径之一,而且,大多数公安宣传只是单向传播,宣传常常是灌输式的,往往很难评价其效果。

(三)公关意识缺乏、阵地拓展不够。由于基层公安机关对于公共关系建设重视不够,理解不深,使得基层民警缺乏平时的公关意识,只注重上级安排的公关任务的完成,局限于公关工作,工作缺少主动性、针对性,很难在公众中形成效应。

(四)公关能力较弱、民警素质不齐。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财、物的大流动,客观上造成人际关系越来越疏远,同时,群众的法制意识、监督意识和维权意识增强,群众对警察服务的期望值越来越高,这些都增加了建立和谐警民关系的难度。部分基层民警的综合素质不能适应当前复杂的治安形势,缺乏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技能,直接影响了警察公共关系。

三、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的实践

近年来,公安机关在实施警力、装备向基层倾斜的同时,牢固树立警察公共关系理念,充分发挥公安机关的创造性,在公共关系建设方面作了不少努力,通过“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确立起一个热情服务、严格执法、清正廉洁、亲民守信的良好警察队伍形象。

(一)以恳谈活动为载体,构建和谐警民关系。“警民恳谈”活动旨在主动与百姓“零距离”沟通,倾听意见,切实掌握百姓的需求和意见,解决百姓的实际困难,得到了百姓的拥护而积极参与,使警民关系进一步融洽、和谐。“警民恳谈”的形式、对象、内容都不特定,民警与群众之间面对面、平等交流与沟通,很大程度上拓展了群众的发言权、知情权和参与权,开辟了一条新形势下增进密切警民情感、构建警民和谐关系的全新道路,对新时期构建和谐社会具有较大的积极作用,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二)主动跟进服务,警民互动共创平安。当前各级政府都高度重视发展经济,但是发展经济也带来了各类矛盾的凸显,公安机关如何在“保平安、促发展”中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显得有为重要。落实“服务经济发展十七条举措”,在工业园区和风景点,及时设立警务室,适当安排警力,主动跟进服务,组织巡逻队伍和外来人口专管员,警企携手共创造和谐安定的发展环境,切实营造了全社会都能理解、关心、支持公安工作,共创和谐平安环境的良好格局。

(三)加强典型宣传,树立警察良好形象。基层派出所民警经历的大都是一些家长里短的琐事,但为民服务无小事,只要真心诚意为百姓办实事,都能体现出民警博大的爱民情怀,其实,通过社区民警真心为民的小事宣传同样可以打动人,达到树立警察良好形象的目的。

(四)提升队伍素质,构建和谐警营。近年来,公安机关以“轮训轮值”和岗位练兵活动为契机,加强民警基本体能、基本技能、基本礼仪等日常训练,全面提高了基层民警整体的综合素质。要认真扎实地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作风建设年等活动,从而使全体民警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思想理念,进一步端正了警风,树立了人民警察的良好形象。

当前,在提升民警素质的同时,公安机关高度重视关爱民警,从优待警措施的落实。在公安工作面临的任务艰巨繁重的新形势下,民警的工作、生活节奏更为迅速,压力更为巨大。因此,公安机关要切实关爱民警身心健康,帮助民警解决实际困难,激发民警工作热情,全面提高工作效率。

四、加强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的途径

群众是开展公安工作的力量来源,是公安工作发展的根本保证,离开了群众的理解与支持,公安形象危机不可能从根本上改观。警察公共关系的好坏在于民警本身,作为公安机关可以影响别人,改善形象,但更可以改变自己。所以公安机关应当通过自己的行动影响社会公众,主导警察公共关系的改善。

(一)加强内部管理,不断提升派出所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内部公共关系建设要以人为本,公安机关处于公共关系的主导地位,是影响公共关系的主动因素。坚持科学治警,全面提升公安机关民警的综合素质,是夯实警察公共关系与社会各界互动的基础。一是抓思想教育不放松。充分发挥党支部的“三会一课”、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思想道德建设等手段,教育全体民警用法律意识审视警务活动和警民关系,突出公安民警高尚品行、人格和精神境界的培养,从根本上筑起防止腐败的第一道防线,做到严格、公正执法,文明、规范执勤。二是抓执法质量不放松。抓好执法质量的根本方法是靠制度。加强对办理行政、刑事案件每一个环节的跟踪监督,着力监督体系,从根本上规范警务活动,保障执法质量不滑坡。三是抓素质强警不放松。从狠抓正规化入手,突出政治、业务、文化、法律素质的提高和养成,做到思想上重视,组织上健全,内容上具体,措施上落实,切实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应用性和实践性,以提高做好公安工作的能力和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四是抓从优待警不放松。基层派出所民警工作琐碎繁杂且无休无止,休息时间不能得到保证,不仅承受着繁重的工作压力,还承受着各种来源于社会、家庭等方面的心理压力,从优待警要以人为本,切实解决民警的实际困难和存在的问题,包括生活、工作、心理等方面,同时应丰富警营文化,从而达到凝聚警心、构建和谐警营的目的。

(二)建立外宣机制,增强派出所工作的透明度。通过让人民群众更多地了解派出所工作的实际情况,提高全社会对派出所工作的认知度和人民群众对派出所工作的认同感。首先是要运用恰当的传播手段。通过与人民群众进行各种信息交流,在派出所与群众之间架起一座彼此沟通、互相理解的桥梁,争取群众的最

大支持。可以充分运用社区宣传资源,向辖区群众宣传公安工作和防范知识。通过警校共建、警企联谊、警民联防等形式来组织警民互动,赢得公众的支持、理解。同时,加强典型宣传,挖掘民警亲民为民便民事迹,树立良好形象,拉近警民之间距离。

(三)增强全警公关意识,树立人民警察良好形象。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良好形象的树立,离不开每一位民警的努力和付出,公众对公安机关的了解往往是从每一位民警身上得到的。在日常公安工作中,派出所民警与公众直接打交道的机会和时间最多,责任区民警对待群众的态度就代表了整个派出所甚至于整个公安机关的服务形象,基层派出所民警的一言一行在当地老百姓心目中就代表着人民警察的形象。因此,派出所民警应时时处处注意自身形象,在打击处理、服务群众、基础排查等每一项工作中,既要注重工作效果,也应借机推介自己,适时宣传便民、利民、为民做法,树立人民警察的良好形象。

(四)切实做好公关,营造警察公共关系良性发展格局。增进公众对警察公共关系的良性循环,不断强化基层派出所的正面形象。巧妙运用借势、顺势、造势等公关手段及技巧,精心开展公关活动,活动应取得乡镇(街道)、村居(社区)等支持,借助可以借助的一切力量,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和交流,增强公众对工作的理解与支持,对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在警察公共关系建设中,我们必须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切实考虑到群众的利益,想群众之所想,这样才能使警察形象更加深入民心、使公众更加满意,从而实现公安机关与社会公众之间的良性互动,创造和谐的警民关系,不断推进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上饶县公安局:苏纲青)

第四篇:怎样做好警察公共关系工作

怎样做好警察公共关系工作

警察公共关系概念

所谓警察公共关系建设是指警察组织及其个体通过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实际工作,获取社会公众的信任与支持,从而优化执法环境,实现其组织目标的一种动态的管理活动。它既是警察组织与社会公众之间的相互关系,也指警察组织在着眼于实际工作必须的基础上,立足塑造良好的大众传媒形象,增强社会公众对警察职责、警察任务和警察工作实绩的认识,进而信赖、主持公安工作,使警务效能得到有效提高的过程。

在利益主体多元化、社会关系复杂化的新时期,警察公共关系理论的引入,无疑为警察组织如何树立良好形象,建立与社会各界的和谐关系进而搞好社会治安工作提供了一条新思路。事实上,从警察组织产生的那天起,出于树立良好形象与预防犯罪的目的,警察组织及其个体即或多或少的从事着公共关系的实践。象每年开展的“爱民月”活动、110宣传周、以及警营开放日等等一系列活动。但这种实践是具体的,系统性不强,是个体的,全局性不强。

为什么要开展警察公共关系工作

警察公共关系是法律法规所确定的警察与社会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它表现为公众对警察整体素质的评价和信赖程度,社会对公安工作的参与、支持程度,是公安工作价值的社会体现。警察公共关系建设在公安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2003年11月,公安部召开了具有历史性重要意义的全国第二十次公安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加强警察公共关系建设。在新的形势下,全体公安民警都要对和谐警察公共关系建设有全面的认识。

首先,要充分认识到构建和谐警察公共关系是我党根本宗旨的体现。建设和谐警察公共关系的理念,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新时代公安工作中的延伸,一切公安工作必须为了群众、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让群众满意。全体公安民警要从实践党的根本宗旨、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公安工作“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三大历史使命的高度,全面认识开展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的重要性。在现阶段,随着改革开放事业的深入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各类社会矛盾日益突出,由于公安工作处于社会工作的前沿阵地,公安民警直接与人民群众打交道,对各类矛盾纠纷调解不及时,对侵占群众利益、影响群众安全感的大要案件查处不及时,将直接影响党委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降低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的形象。因此,警察公共关系建设不应该被看作仅仅是减缓和消除公安机关和警察形象危机的一种应急措施,警民关系本来就应该是鱼水关系,群众是警察的力量之源、是公安行政的目的归属。

其次,要充分认识新时期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的新特点。警察公共关系建设作为一门警察学科体系,兴起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西方国家。但是,建国以来,我国公安机关就高度重视警民关系建设,以爱民实践活动为载体,先后开展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涌现出邱娥国、林玉琴、任长霞等一大批敬业奉献、热爱人民的优秀模范人物,从1993年开始评选的全国优秀人民警察,不少同志也是公安机关警民和谐关系建设的杰出代表,近年来公安机关开展的三项教育、大接访、三基工程建设等,其中不少要求都属于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的内容。时代发展到二十一世纪,人们的文化素质普遍提高,各类传媒信息日益普及,相应的就是人们的法制意识和民主意识增强、信息高速广泛传播。社会监督力量、新闻媒体在舆论正面引导的同时,也更多地关注社会负面情况,由于正面事例客观上难以得到

自动传播,难免不发生负面效应的夸大现象,甚至造成一些谣言在公众中的广泛传播,给公安工作带来一些不利因素。同时,随着经济社会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公安工作有日益扩大化的趋势,在工作实践中,公安民警不可避免地参与到一些非警务活动中,并处于风口浪尖,引起了群众的反感,也影响了执法部门在群众中的声誉与形象。所有这些都对和谐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的主动性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新时期加强警察公共关系建设,不仅仅是融入群众中,做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更重要的是要在公安执法、公安管理,乃至公安工作的各个方面,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更多地关注民生、解决民生,体现“立警为公、执法为民”。同时,要更加注重舆论的宣传引导作用,弘扬社会正气,宣传警界精英,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再次,要充分认识到警察公共关系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公安工作的现实迫切要求。客观地说,当前存在着警察公共关系危机的苗头,一是少数民警在公众中形象差,“一颗老鼠屎坏一锅粥”;二是在公安工作中,由于诸多因素,有时难以得到群众的配合,三是在一些执法的极端情况下甚至出现一些非直接利益冲突者的袭警现象。实事求是地讲,有些是由于我们的工作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造成的。一是少数民警宗旨意识不牢,该办的事情不办,不该办的事情乱办,滥收滥罚、吃拿卡要、与民争利,少数民警交结社会不良人员,侵犯群众利益,破坏公安机关形象;二是少数民警办事素质不强,少数民警不注重学习,不能正确把握政策,对常用法律法规吃不透,执法方式简单粗暴,随意执法、以权代法、以情代法,不能适应新时期的公安工作,不能让群众满意;三是少数部门办事效率不高,少数部门办事门槛高、通融少,少数窗口民警耍威风、打官腔,办事程序繁杂、时间拖沓,存在着“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让群众望而生畏。因此,构建和谐警察公共关系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工作的必然要求,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影响警察公共关系开展的一些共性问题

第一、部分民警思想上还未真正形成服务者的概念。提供公共服务是警察公共关系重要内容之一,变“管理型”为“服务型”公安机关是新时期公安机关转型的主方向。一直以来,部分民警以“管理者”身份自居,特权思想严重,形成于计划经济时期的“管理”与“被管理”的不公平关系未曾消亡。有的民警口中讲爱民、为民,却处处表现出管人者的姿态,漠视群众利益,将便民扭曲成烦民、扰民。

第二、平等互动的新型警民关系有待进一步发展。现实生活中,一方面,公安机关在警务中愈发感到做好群众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公众却抱怨警民距离在不断拉大。原因在于,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公众对公共安全的需求不断提高,对公安工作信息的需求不断扩大,但公安机关却仍强调专政机关的权威性,缺乏主动姿态,彼此间的交流合作存在隔阂,平等、互动、互信的警民关系未完全确立。同时,公安机关对公安工作的宣传力度还不够,群众对警方的了解不全面,配合度较差。

第三、全员公关的理念尚未普及。警察形象是公众对警察组织的整体评价,其形成是一个过程。个体属于群体,群体属于每一个群体成员。公众对警察组织做出总体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来认识和评价每一个警察,同样,公众也透过每一个警察来评价整个组织形象,因此,每一个警察都代表整个群体,每一个警察的形象均影响到整体的形象。当前警察队伍中还存在对群众“冷、硬、横、推、拖”的衙门作风,少数民警思想上没有确立全员公关的理念,工作中举止不雅、态度

粗暴、执法随意、滥用职权,严重损害了警察队伍形象,导致公众对公安机关的整体评价不高。

第四、缺乏警察危机意识。所谓危机,是指危及特定组织的形象和生存的突发性、灾难性事故与事件,是对组织危机承受能力、应变能力和形象姿态的严重考验。危机公关是公共关系中对危机处理和管理的总称。警察危机公关,是指警方在面临危机事件时,要积极展开危机应付,化解危机,维护警察形象。瓮安事件的爆发,警方成为矛头的主要指向,影响到队伍的整体形象。从当前实践看,警方危机公关意识,缺乏危机预案和措施,危机事件一旦发生,警方往往不能承受,不能及时应变,转化危机。

第五、警察公共关系的推进尚未形成系统化。建立良好的警察公共关系绝非一蹴而就,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然而,警察公共关系理念是近年来逐步形成并扩大影响的,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存在一个探索的过程。当前,大多数公安机关在警察公共关系建设中欠缺长期的、持久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各项措施存在独立性、阶段性的特点,工作的推广缺乏整体性、系统性。

多策并举,提升警察亲和力

如何改善警察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是警察公共关系必须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影响警察形象的因素有很多,但最根本的还是警察队伍自身的管理和建设问题,因此要树立良好的警察公众形象,就要从强化自身建设抓起。

1、强化队伍管理,开展内部公关。加强警察公共关系建设,首先要加强公安机关内部公共关系,争取全体民警真诚合作与支持,使部门之间、民警之间沟通思想、消除误解、增进团结、步调一致,同时,强化民警的纪律观念,同心同德,互相配合,形成巨大的组织凝聚力,为对外公共关系活动创造良好的基础和前提。(原本此次培训先只准备培训公关民警,但考虑于此,市局又决定将派出所的教导员也纳入培训,让他们参与进来,强化队伍管理)

2、推进窗口整治,深化创满意活动。公安机关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层窗口单位的一线民警在与群众直接打交道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素质。因此,建立和完善警方与社会各界良好的公共关系,关键要进一步端正民警对群众的态度问题,要引导广大民警正确处理好管理与服务的关系,建立起平等交流、尊重人格、严格执法、热情服务的新型警民关系。特别是窗口基层单位和民警,与群众交往中要做到警容严整,语言文明,态度热情,行为规范;接待群众来访时做到来有迎声,走有送声;解答群众询问时做到耐心细致,有问必答;为群众办理各种证照时做到限时办理,急事急办;对交通违章等进行处罚时做到文明执勤,依法行政,不罚态度款。要以争创人民满意活动为动力,努力从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做起,从群众不满意的问题改起,推行便民利民措施。如警民联系卡、所长接待日、群众联系簿、报警指示牌、留言板等制度,制定接待群众、办理证照、接警处警、调处纠纷等服务规范,倡导“尽量跑一趟,最多跑两趟,杜绝跑三趟”的为民服务标准等。这些为民服务的真诚行动,不仅使群众从中得到了实惠,更赢得了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充分说明了为人民群众办实事的本身,就是一种最实在的公共关系。

3、打造诚信公安,以诚信立警威。打造“诚信”的主要目的是消除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对警察的信用危机,塑造公安机关的亲民形象,密切警民关系,建设一支人民满意的“文明之师”。打造诚信公安,对于密切警民关系,重塑队伍新形象,建立警察公共关系意义深远而重大。建设诚信公安,不仅包括在警务活动中对公众承诺的践行,讲信用,守承诺。如,公安部二十条便民措施颁布后的执行情况、公安机关窗口单位的办事效率、有奖举报、悬赏中的奖金兑现。也包括尊重公众的知情权,如实地将客观真实的治安形势、刑事犯罪形势告之公众,如,如实立案、破案,治安灾害事故的真实原因。建设诚信公安还要求公安机关在制定出台便民利民、为民办实事的各项政策措施时,要充分考虑这些政策措施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同时,在公众心目中树立敢于负责的形象,也是诚信公安建设的重要内容,事关警察公共关系的确立。要加强对民警开展诚信规范的道德教育。作为基层民警,特别是警务区民警,在群众中树立诚信形象尤为重要。要具有以“诚”待人,以“实”处事,以“信”取胜的品德。“人无信而不立”,没有良好的诚信品质,便没有威信可言,也就没有良好形象,建立良好的人民警察公共关系也就无从谈起。

4、创建学习型队伍,推进文化育警。以创建学习型公安队伍为载体,加强警察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有利于提高队伍整体素质,促进警察与社会各阶层群众的沟通,实现警察与群众零距离接触,在密切接触中树立人民警察形象,在正确沟通中达到对公安工作的理解,牢固树立警察公共关系新理念,推动专门工作与依靠群众相结合方针在新形势下得到更好的贯彻落实。警察形象是警察素质的外在表现,是群众看得见、感受深的东西。民警的举止言谈、执法态度、文明礼貌、工作方法、服务方式都是警察文化的一种外化,公安的警务车辆、警用标志、警用建筑、办公环境以及公共活动中的标语、口号、标志等也体现出一种真切实在的文化内涵。要拓展警察文化建设的外延,在抓民警素质提高的同时,还必须从这些具体事情抓起,让人民群众从这些外在形象中真切感受到警察队伍的文化内涵,感受警察执法为民的本质。

主动沟通,促进警民双向交流

警察公共关系活动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就是,依靠警察的主动沟通,把警察队伍建设的成果、业务工作的发展、面临的形势困难等,通过各种方式传播给人民群众,让群众了解公安,理解公安,进而将理解转化为行动的支持,达到警民合作、协调。

1、加强与外部的沟通联系,争取各种组织、团体和公众的支持与协助。要与地方党委、政府等领导机关和上级公安机关保持密切联系,经常听取他们对公安工作的意见,妥善处理他们的查询和嘱办事项;要经常与组织、人事、财政、信访、监察和检、法、司、安等业务往来较多的部门保持联系,与基层党委政府、企事业单位密切合作,通报情况,征询意见,争取支持;要加强与执法执纪监督员和民间社团的联系,定期了解社会大众对公安工作的意见和要求,发动和组织公众参加队伍监督和社会治安工作;要深入社区、农村,宣传公安队伍建设和公安工作情况,宣传安全常识,帮助解决群众的困难。

2、广泛开展为民服务,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在推进警察公共关系建设中,各种形式的为民服务活动是重要的载体。人民警察爱人民,才能人民警察人民爱。对此,日本警方对一件小事的做法,对我们很有启发、借鉴意义。在日本地铁每年捡搭乘客遗失的雨伞收集起来拿到各个岗亭,赶到雨天借给无雨具的公民以解燃眉之急,深受公众的欢迎。我们要把爱民贯穿于各项警务活动的全过程和日常行为之中。以真情换理解,以奉献赢民心,以实干求稳定。体现在警务活动中就要忠于职守,勤政敬业,提高工作效率;体现在日常行为中就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先群众之忧而忧,后群众之乐而乐。要结合公安机关开展的“爱民月”、“110宣传周”、“警民共建”等活动,通过积极履行为民服务承诺,开展警务公开咨询活动,为孤寡老人和特困家庭送温暖,面对面地听

取群众意见,提供多种治安服务,扶助危困、排忧解难,抢险救灾等,密切公安机关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展示公安机关的良好社会形象。在日常勤务与执法中要办事公道,模范遵守社会公德,文明礼貌待人,尊重群众风俗习惯,耐心听取意见建议。以拓宽服务领域,增强服务内容,讲究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戴。

3、以“阳光作业”为手段,增强公安工作的透明度。通过增加工作的透明度,能让人民群众更多地了解公安工作,从而更好地发挥其监督作用,提高对公安工作的认同感。因此“阳光作业”也是警察公关的重要载体。除法律法规规定不能公开的内容外,都可以向社会公开,广泛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组织行风评议工作,广泛倾听群众呼声,征求各界意见,并据此切实改进工作,更好地反映社情民意,把公安工作是否人民满意的评判权交给群众,通过随机发放征求意见表、组织明察暗访等方式,请广大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的警容风纪、接待态度、接警处警、执法办案、治安状况、警民关系、廉政建设等方面进行评判,并作为在人民满意创建中既评好又评差的主要依据。还可以采取经常举办警务公开咨询活动、层层聘请警风警纪监督员、设置人民警察信箱或举报电话、110 报警服务台受理解群众对公安机关或民警的投诉等手段,广开渠道接受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还可以通过开展“警营开放日”、“警营一日”、“一日义警”、“警察文化节”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主动创造条件,让群众走近警察队伍,了解公安生活,理解公安行为。

4、以各种公关活动为载体,促进警察与公众的双向交流。不断创新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警察公关活动,是推进警察公共关系建设最直接、有效的途径。警察公关活动可以根据各地实际采取多种形式,如我局开展的“为民服务示范月”,就是警察公关的一种具体形式,开展为民排忧解难、办实事等活动,实现警民互动;还可以通过开展一次文体交流(25日就有我局参加的美奂上广场文艺演出)、一次警营开放(11月我局将组织一次警察开放日活动)、一次上门纳谏、一次案件回访、一次主题活动(集中公关)等多种形式扩大公关的范围和影响,引导更广泛的民警和群众参加。以各种形式的公关活动为平台,可以为广大民警和人民群众提供面对面真情互动的机会,可以增进警民之间的相互沟通理解,弘扬正气、鼓舞士气,树立公安良好形象,密切警民关系,促进各项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健康发展。

刚才和大家讲了一些警察公共关系的一些观点和看法,现在结合实际工作,来说说我们公关民警如何开展工作。

公关民警的职能为:

1、及时主动收集、掌握辖区治安状况和民警(职工)及社会各届对全局各项工作的意见、建议。

2、积极协调建立部门、民警、家属之间的和谐关系;发挥职能作用,加强与社会各届的沟通与服务,建立和谐的警民关系。

3、认真做好情报信息的收集、上报工作,坚持“个案信息,一事一报”和“综合类信息,每周一报”制度。

4、及时、规范地开展警情分析和“警察开放日”活动。

5、定期向辖区基层党委、政府、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相关群众介绍工作情况,争取支持。

6、负责培训辖区警察公共关系联络员。

以上6条规范了我们公关民警的职责,这些工作除了日常性工作以外,阶

段性工作需要你们积极主动汇报,要把工作做在前面。比如说向党委政府、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报告工作或是培训联络员工作。警察公共关系没有固定的工作模式和方法,需要大家在实际工作中多探索、研究,多创新,最终所做的工作,要反映在6个表上,具体是《警察公共关系工作情况周报表》、《警察公共关系重大事项呈报表》、《走访人大代表 政协委员记录表》、《警察公共关系科学预警记录》、《警察公共关系危机管理登记表》、《警察公共关系信息采集表》。从现在上报的情况看,上报情况参差不齐,《周报表》上报的较多,有部分所《预警记录》也上报到政工监督室。下步工作中报表上报统一规范为:《周报表》每周一次、《预警记录》每月一次、《走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记录表》每季度一次、《危机管理登记表》《重大事项呈报表》根据情况随时上报。其余的《公关民警登记表》、《联络员登记表》、《联络员台帐》《警察公共关系信息采集表》也要认真建立台帐备查。这些内容都将纳入年终考核。

在3—10月的工作中,有几个所的公关工作做得较好较好,如,田坝派出所社区民警在社区工作时获得一条线索,破获了一起六年前的积案;格宜派出所公共关系联络员提供线索,3小时批货一起伤害案,嫌疑人被惩处;板桥派出所联络员警觉性高,只听到一个可疑电话就及时与挂钩民警联系,顺利破获一起盗窃摩托车案件。我相信其他派出所的工作也做得很好,只是相关信息没有及时报上来,希望大家通过此次培训后注意痕迹管理,除按时上报所规定的报表外,工作中形成的图片、影像资料、典型事例也应及时上报市局警察公共关系科,有好的想法或做法可以随时和我们沟通联系,我们做不了的可以邀请电视台来做。

当前要开展的工作:

一是大家回去后,教导员和公关民警要及时向所长汇报此次培训会精神,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在11月3日前组织本辖区的公共关系联络员进行一次培训,通过培训让他们了解他们的职责,知道怎样开展好警察公共关系工作。

二是,在11月3日以前召开一个座谈会,座谈会的主题是向党委、政府、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报告我们今年的工作开展情况,听取他们对公安工作的意见,并且把他们的意见梳理出来上报到我这儿。汇报工作可结合上半年工作总结以及本所实际开展。

这二项工作都是当前急办的事,各位教导员和公关民警回去后,一定要汇报清楚,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好这两项工作,并且工作中形成的图片、影像资料、开展情况一定要在11月5日前上报。这二项工作都纳入年终考核,迟报、漏报将在队伍建设考核中扣10分。

三是会后将组织大家去看一下板桥派出所的社区警务室和警察公共关系联络室建设,大家看时一定要认真,回去后每一所都要建立一个标准的公共关系联络室。

最后,希望大家群策群力,把所上的民警、协勤动员起来,出谋划策,促使我局的警察公共关系迈上新台阶,做出宣威特色的警察公共关系工作。

第五篇:加强新时期警察公共关系建设

全国“二十公”会议要求“加强警察公共关系建设,进一步密切警民关系”。伴随着贯彻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高举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的矫健步伐,公安机关作为政府的重要执法主体之一,在社会舞台上担任重要的角色,其警务活动和形象,直接关系着党和政府的形象,已越来越成为广大公众关注的热点和焦点。特

别是当前我国正处于人民内部矛盾凸显,刑事犯罪高发,对敌斗争复杂的时期,公安机关的性质、特点、职责和任务决定了做好当前的公安工作将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认真研究警察公共关系,大力加强警察公共关系建设,对推进新时期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树立公安机关良好形象,为构建和谐社会保驾护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信阳市政府副市长、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李长根同志,高度重视警察公共关系建设,多次强调要加强全市公安机关的警察公共关系建设。面对这个较新的课题,我们都应有一个学习、理解、实践的过程。现就加强新时期警察公共关系建设谈点粗浅的体会:

警察公共关系是指公安机关积极、持久、有计划地运用各种信息和传播沟通手段,加强与公众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沟通合作,不断促进公安工作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从而为公安机关树立良好形象创造条件的警务运作模式。

警察公共关系是公安机关依法行使职能的一个重要条件。它是由公安机关、公众和传播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公安机关是警察公共关系的主体,公众是警察公共关系的客体,传播则是连接公安机关与公众的桥梁。警察公共关系的本质是公安机关运用传播手段开展的活动,其任务是协调公安机关与公众之间的相互关系;它的职能是促使公安机关在广泛收集信息的基础上,根据各个时期警务活动在公众中产生的效果和影响,提出公安工作的具体目标和计划并付诸实施,同时通过传播和沟通,再收集反馈的信息,对下一阶段的警务活动进行新的策划。警察公共关系的目标是树立公安机关良好的形象,为公安工作取得公众的信任和支持,取得广泛坚实的社会基础。警察公共关系的基本精神是诚实、开放、互惠互利。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也是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得以实现的一种载体。

警察公共关系有它广泛的外延和深邃的内涵。在外延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公众关系。警察公共关系是公安机关与公众之间的关系,这里的公众是指与公安机关存在着某种现实的或潜在的利益关系,从而发生直接或间接联系的公安机关内部和外部的社会群体,它与政治学、社会学中的公众概念有明显的区别,不仅由人群构成,还包括政府、社区、媒介等机构。公众是公安机关开展警察公共关系工作的重要对象,因此,公众对公安机关确立警察公共关系的认同和参与程度,直接影响警察公共关系的成功与否。公安机关与公众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公众对公安机关的生存与发展,具有实际的或潜在的影响力,公安机关必须通过正确处理各种公众关系来确立良好的警察公共关系。

其次是传播媒介。警察公共关系是一种传播沟通与合作活动,公安机关要建立警察公共关系,就必须广泛与公众进行接触。将信息或观点有计划地向公众进行传播,则是公安机关与公众进行沟通的中介和桥梁。鉴于维护社会的政治安定和治安稳定是党、国家和人民的共同愿望,公安机关与公众之间的信息交流就应当是双向的,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一方面,公安机关通过发布信息给公众,使公众透彻了解每一个时期的公安工作和治安形势,从而积极地参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关心、理解和支持公安工作;另一方面,公安机关又不断地了解公众对公安工作的客观评价,知道公众的愿望和要求,发现公安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公安工作的思路和布局,为公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如警方开辟的警界播报、治安信息联络员、行风监督员等。

第三是形象使者。警察公共关系是一种以树立公安机关良好形象为目的的管理活动。公安机关作为政府的一个重要执法部门,是警察公共关系的主体,不但主导着警察公共关系的走向,而且左右警察公共关系的状态。在日常公安机关开展的所有警务活动中,都是围绕公众的利益进行的。公安机关形象的好与差,不但直接关系到公安机关在社会的知名度和满意度,而且也直接影响到党和国家的庄严和声誉。因此,公安机关只有树立起一个能被公众接纳、得到公众信赖和支持的良好形象,才能和公众之间建立起良好的社会关系,才能有利于公安工作的开展与发展。应当明确,公安机关形象是警察公共关系的核心内容,是警察公共关系活动的精髓。在公众中树立起良好的公安机关形象,是形成良好警察公共关系的基本要素。

在内涵上主要表现在警察公共关系意识,意识是行动的先导。警察公共关系意识是警察公共关系的灵魂,是公安机关每位民警必备的基本素质。而有了这种意识,才具备建立和发展警察公共关系的内驱力。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形

下载浅谈怎样开展警察公共关系建设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怎样开展警察公共关系建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的几点探讨

    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的几点探讨 近年来,警察公共关系作为新的理念逐渐被我国各级公安机关所重视,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正形成热潮。从当前状况看,随着我国发展建......

    警察公共关系

    警察形象危机事件中的公共关系警察公共关系,是指警察机关或警察个人为了实现自身和广大民众共同发展的目标体系,促进国家机构的和谐顺利运行,而运用传播沟通手段与民众间建立互......

    警察公共关系

    警察公共关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警务改革的深入进行,警察个体、警察组织的社会角色、职能、工作重心等都程度不同地发生了变化。在当今这个高度开放、高度信息化、讲时间求效......

    如何改进和加强新形势下警察公共关系建设

    如何改进和加强新形势下警察公共关系建设 加强警察公共关系,塑造新时期警察良好形象,是“二十公”会议确定的一项重要内容,几年来,各级公安机关为改善警察公共关系采取了一系列......

    认识警察公共关系

    认识警察公共关系 1、公共关系的发展 公共关系是从英文PublicRelations翻译而来,简称公关。“public”在英文中有公共的和公众的意思,有学者认为应翻译为公众关系更准确。公共......

    浅论我国警察公共关系

    浅论我国警察公共关系 “二十公”提出:“发扬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传统,大力加强警察公共关系建设。”这是警察公共关系产生的背景, 同时也体现了近年来警察公共关系的......

    警察公共关系之我见

    警察公共关系之我见在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的形势下,社会逐步趋向多元化,社会矛盾越来越突出,公安所面临的治安形势越来越严峻,人民警察肩上的担子越越来越重,加之当今人们法律意识、......

    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的特殊性(五篇范文)

    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的特殊性 警察公共关系建设是公安部近年来提出的旨在维护和提高人民警察形象的宣传战略。笔者认为,要着手搞好警察公共关系,首先就要研究警察公共关系建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