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云南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申请报告
云南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申请报告
一、企业(集团)的基本情况
(一)企业经营管理等基本情况
(二)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企业在本产业领域技术创新中的作用和竞争能力
二、企业技术中心的基本情况
(一)企业技术中心的发展规划及近中期目标
(二)目前企业技术中心的组织机构及运行机制
(三)企业技术中心研究开发及试验的基础条件
(四)企业技术中心的研究开发工作开展情况
(五)企业技术中心信息化建设
公司自建立了电子信息化技术平台以来,带来的巨大的经济效益,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公司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完成公司内部的Intranet网络建设以及相应设备的培植工作;在产品设计方面,采用了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CAPP)、产品数据管理(PDM)和二维管束参数化设计等系统,完成产品设计的信息化管理;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方面,采用ERP系统,功能上覆盖企业管理和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和部门,完成了企业管理的全面信息化和集成化。经过几年的努力,公
—1— 司的信息化工程已经初见成效,给公司带来了积极深远的影响,极大的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提高了产品设计的快速响应能力,缩短供货周期,CAD普及率达到80%,使产品设计周期缩短了30%以上,CAPP的应用也大大地提高了工艺水平,使企业较好地适应市场交货期短的需要,给企业生产组织、加强资金周转创造宽松的条件。
2.实现生产监控功能,为生产指挥和决策及时提供可靠信息,通过生产计划体系的建立,能够合理配臵企业内外部供应、需求和各种资源,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生产计划。保证各生产部门、工序间的衔接,使生产管理层次和工作流程大大简化,降低库存,节省资源,达到均衡生产,并保证了产品生产的整套性,提高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应变能力。过去生产部门制定一个产品的生产计划需要两天时间,现在不到半天就能完成。
3.物料采购限价,价格监控,降低采购成本。建立起采购、检验、入库、定价、核算的物料进厂流程,在信息系统的支持下,强化比价采购和全过程的现场监控,强化流程各个职能相互分离,互相制约,从而降低了成本。
4.完成产品标识,实现管理跟踪。通过条码的使用和质量检验系统的应用,能够规范企业对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管理跟踪,做到精确、准确、正确,能够解决企业的产品标识问题,实现产品质量的全程跟踪,使企业的产品质量得到保证,同时对工人的实际完成工时和质量跟踪到底,也完善了对员工的绩效考核。
—2— 5.信息共享,提高效率。通过信息化手段能够实现信息的共享、协调一致,减少中间的大量重复录入环节,提高效率,提高数据的一致性、准确性、正确性和及时性,支持领导及时准确的决策。
6.加强了知识管理。在信息化手段的支持下,将企业的战略、管理、运营、技术、工艺等方面的经验固化为企业的知识,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知识的积累和运用,不仅能够提高效率,优化运营,改进生产工艺,提高效益,更能够有效的防范核心人员流失造成的企业风险。
(六)企业技术中心技术带头人及创新团队的情况,以及人才培养情况
技术人才是公司在市场竞争中最大的优势。公司着眼于现有人力资源的前提下,提出了一系列人才引进、开发、使用的新思路。对现有人力资源进行结构调整,通过优化干部队伍、专业技术队伍,使公司有限的技术管理人才得到了合理的培植。拓宽选人、用人渠道,提拔使用了一批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有事业心和创新进取精神的优秀中青年人才,到领导岗位上。实现了人才合理有序的流动。公司领导对科技人员非常重视和关心,在技术人员工资岗位不变的情况下,技术中心再拿出一部分资金,给工程技术人员做项目研发和非标设计资金补贴。对工程技术人员采取了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按项目的技术含量、技术创新程度、工作质量及工作量等综合指标,由综合部门进行严格考核,合理的进行资金分配。使中心的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形成了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的凝聚力。技术中心在现有的条件下,给科技人员创造一个较好的有事干、干成事的工作环境。技术中心非常重
—3— 视公司后备人才队伍的建设。公司的发展,需要技术人才和知识的更新。所以,加强人力资源培训教育是关键。本着按需所求,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派技术骨干人员出去到外面学习,再请专家到公司给技术人员讲课。注重实效,培养了一批适合公司发展的高素质技术和管理人才。为加强技术工人队伍的建设和鼓励广大技术工人立足本岗位学技术,提高工人的实际操作水平和技术水平,中心内部派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对他们以岗位进行培训。充分提高技术工人的骨干作用和创造力。公司充分调动和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培养造就一支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操作技能的职工队伍,更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竞争力,使公司产品的水平和质量在国内同行业保持先进和领先地位。
(七)企业技术中心取得的主要创新成果(3年之内)及其经济效益。
—4—
第二篇:广西壮族自治区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申请报告
附件2:
《广西壮族自治区认定企业技术中心
申请报告》编写提纲
一、企业(集团)的基本情况
(一)企业经营管理等基本情况,包括所有制性质、职工人数、企业总资产、资产负债率、银行信用等级、销售收入、利润、主导产品及市场占有率、技术来源等。
(二)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企业在本产业领域技术创新中的作用的竞争能力。
二、企业技术中心的基本情况
(一)企业技术中心的发展规划及近期目标。
(二)企业技术中心的组织机构
(1)组织机构图(技术中心主任、副主任、技术研究开发部门、试验、检验部门等)。
(2)技术中心的主要职能及各部门职责。
(3)技术中心人员编制(包含具体人员编制数、主要人员名单、技术带头人)和创新团队的情况以及人才培养情况。
(三)技术中心运行机制(包括各项制度建立、研发经费的保障、激励机制、创新环境、与大学院校共建实验室或研发机构等)
(四)企业技术中心研究开发及试验的基础条件。
(五)企业技术中心的研究开发工作开展情况,包括项目的市场分析和可行性研究、原创性创新、自主开发、引进技术消化吸收、产学研合作,企业间技术合作、主导产品的关键技术知识产权等。重点编写研发周期三年以内的项目情况,产学研合作项目情况,当年研发项目情况(当年指2012年)。
(六)企业技术中心信息化建设。
(七)取得的主要创新成果(三年内)及经济效益。
三、市工信委推荐意见
第三篇:东莞市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申请报告
附件1:
东莞市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申请报告
(编写提纲)
一、企业(集团)的基本情况
1、企业经营管理等基本情况,包括所有制性质、职工人数、企业总资产、资产负债率、银行信用等级、销售收入、利润、缴纳税费额、主导产品及市场占有率、技术来源等。
2、企业主营业务涉及哪些行业领域,以及在该行业领域的地位和作用,与国内或国际同行业领域相比所具有的竞争能力(如规模、技术等)。
3、企业在同行业领域技术创新中的作用和贡献。
二、企业技术中心的基本情况
1、企业技术中心在企业中的地位及功能(附企业和企业技术中心组织架构图)。
2、目前企业技术中心的组织机构及运行机制,包括:各项制度建立,组织建设、研发经费的保障,激励机制,创新环境,产学研合作等。
3、企业技术中心研究开发及试验的基础条件。
4、企业技术中心的研究开发工作开展情况,包括:原始性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技术消化吸收、产学研合作、企业间技术合作或产业技术联盟等。
5、企业技术中心信息化建设。
6、企业技术中心技术带头人及创新团队的情况,人才培养情况。
7、企业技术中心取得的主要创新成果(3年之内)及其经济效益。
8、企业技术中心的发展规划及近中期目标。
第四篇:《陕西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申请报告》提纲
附件2:
《陕西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申请报告》编写提纲
一、企业(集团)的基本情况
1.企业经营管理等基本情况,包括所有制性质、职工人数、企业总资产、资产负债率、银行信用等级、销售收入、利润、主导产品及市场占有率、技术来源等。
2.企业在本行业领域技术创新中的作用和竞争能力,与国内同行业领域相比所具有的规模和技术优势。
二、企业技术中心的基本情况
1.目前企业技术中心的组织机构及运行机制,包括:各项制度建立,组织机构设置,研发经费的保障,激励机制,创新环境,产学研合作等。
2.企业技术中心研究开发及实验的基础条件(列表说明研发设备、仪器清单等)。
3.企业技术中心技术带头人及创新团队的情况,人才培养情况。
4.企业技术中心的研究开发工作开展情况,包括:原始性创新、自主开发、引进技术消化吸收、产学研合作、企业间技术合作等。
5.企业技术中心信息化建设。
6.企业技术中心的发展规划及近中期目标。
第五篇:《省级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申请报告》编写提纲
附件2:
《省级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申请报告》编写提纲
一、企业(集团)的基本情况
1.企业经营管理等基本情况,包括所有制性质、职工人数、企业总资产、资产负债率、银行信用等级、销售收入、利润、主导产品及市场占有率、技术来源等。
2.企业在本行业领域技术创新中的作用和竞争能力,与国内同行业领域相比所具有的规模和技术优势。
二、企业技术中心的基本情况
1.企业技术中心的发展规划及近中期目标。
2.目前企业技术中心的组织机构及运行机制,包括:各项制度建立,组织建设,研发经费的保障,激励机制,创新环境,产学研合作等。
3.企业技术中心研究开发及实验的基础条件(列表说明研发设备、仪器清单等)。
4.企业技术中心的研究开发工作开展情况,包括:原始性创新、自主开发、引进技术消化吸收、产学研合作、企业间技术合作等。
5.企业技术中心信息化建设。
6.企业技术中心技术带头人及创新团队的情况,人才培养情况。
7.企业技术中心取得的主要创新成果(3年之内)及其经济效益。
三、各设区市、计划单列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