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广州市“1+1+3迁入户政策体系的说明.doc
关于广州“1+1+3”迁入户政策体系的说明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全省城市工作会议精神,适应广州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全市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根据近年来广州市人口发展形势及国家、省相关人口政策新动态,结合广州市现行入户政策实施以来有关情况,由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牵头对《广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强我市人口调控和服务管理工作的意见及配套文件的通知》(穗府„2014‟10号,以下简称“10号文”)及其实施细则进行修订完善,形成“1+1+3”的政策体系。2017年11月3日起,《关于加强我市人口调控和服务管理工作的意见及配套文件(征求公众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1+1+3”政策体系共包括5份文件。其中,《关于加强我市人口调控和服务管理工作的意见》是统领全市人口调控和服务管理工作的根本性文件,体现总的理念和目标取向,以及主要的方式手段;《广州市户籍迁入管理规定》整合了10号文中户口迁入、引进人才入户、积分制入户三份文件的相关内容,总述所有迁入户类别,明确迁入广州市的原则、条件、渠道和职责分工;《广州市引进人才入户管理 办法》《广州市积分制入户管理办法》《广州市政策性入户管理办法》重新梳理了10号文规定的8个入户渠道,分成引进人才类、积分制入户类和政策性入户类,针对三类人群分别制定管理办法。
本次公开征求意见的“1+1+3”迁入户政策有四大特点:一是延续性。延续10号文“分类施策、入户全覆盖”的特点,健全广州市人口发展政策框架体系。二是整体性。3份入户管理办法互相补充、紧密衔接,构建“引进人才入户为主体,积分制入户和政策性入户为有效补充”的迁入户体系;按照“统一规划计划、统一准入条件、统一管理办法、分级分部门负责”的原则,理顺省、市、区三级迁入户管理体制。三是针对性。进一步突出引进人才入户在迁入户政策体系中的主体地位,放宽入户年龄限制,并为创新创业人才、产业急需人才等拓宽入户渠道;针对迁入户政策与计生政策捆绑、落户地址无法兜底等老问题,通过取消计生前置、推进落实公共集体户等方式进行政策修订和设计。四是以人为本。在引进人才入户政策中增设个人申办渠道,方便群众办理;将积分制入户与积分制服务管理相结合,对接统一的“大积分”体系,避免重复申报。
与10号文相比,“1+1+3”政策主要就以下方面进行调整:一是不再将符合计划生育政策作为迁入广州市的前置条件;二是进一步细化省直部门办理入户审核的职能分工;三是引进人才入户年龄限制较10号文放宽5岁,开放个人直接申报;四是将积分制入户与市来穗局正研究制定的积分制 服务管理办法对接,统一使用“大积分”指标体系;五是将特殊艰苦行业一线从业人员入户类别由“引进人才入户”调整到“积分制入户”范畴;六是将10号文中的收养入户类、恢复户口类、国(境)外人员回国定居类、家庭团聚类、政策性安置调配类、不可市内迁移的集体户口类(学生集体户)等6个入户渠道纳入“政策性入户”范畴;七是进一步明确各类别人员登记入户地址顺序和公共集体户的入户地址“兜底”功能;八是附上入户流程图,便于群众根据流程指引申办入户。
根据《广州市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2017年11月3日至11月12日,为期十天,《关于加强我市人口调控和服务管理工作的意见及配套文件(征求公众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公众可通过电子邮件、书面信函等途径和方式提出反馈意见,广州市发改委等相关部门将认真研究社会各界反馈的意见建议,对相关政策条文作进一步修改完善,按程序报批后印发实施。
第二篇:广州市限购政策说明范文
关于严格执行我市商品住房限购政策的通知
各相关单位:
根据广州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广州市地方税务局、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广东监管局等四单位2010年10月15日联合下发的《关于贯彻住建部等部委宏观调控政策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穗国房 字〔2010〕1311号),自2010年10月15日起,本市暂时实行限定居民家庭购房套数的政策。现就有关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各相关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同一购房家庭(包括购房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下同)只能在本市市辖十区新购买一套商品住房的政策;严格执行《关于规范房地产和市场外资准入和管理的意见》(建住房〔2006〕171号)等境外机构和个人购买商品住房的有关政策。商品住房是指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
购房家庭是指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或能够提供在本市1年以上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
未满18周岁的人士,不得在本市单独购买商品住房。
二、限购时限内,购房人在签订商品住房买卖合同前,必须如实填写《家庭成员情况申报表》(详见附件),房地产开发企业和房地产经纪机构应通过查验购房人的户口簿、结婚证等证件原件对购房人的《家庭成员情况申报表》进行核实。房地产开发企业发现购房人提供虚假信息骗购住房的,应当立即与其解除买卖合同;经纪机构发现购房人提供虚假信息骗购住房的,应当通知并协助售房人与其解除买卖合同。房地产开发企业、经纪机构与购房人串通、骗购住房的,要追究责任,并予以曝光。
三、商品住房购房人向房地产交易登记部门申请房地产转移登记时,应提供以下附加申请材料:
(一)《家庭成员情况申报表》原件、户口本原件、结婚证(或未婚证等其他婚姻情况证明)原件。
(二)买方为非户籍境内居民的,还须提供税务部门出具的在广州市1年以上的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障部门出具的社会保险缴纳证明
(三)买方为境外机构和个人的,还须根据《关于规范房地产和市场外资准入和管理的意见》(建住房〔2006〕171号)提供相关资料。
房地产交易登记部门在办理房地产转移登记时发现购房人提供虚假信息骗购住房的,不予办理房屋登记,并将其行为通报相关贷款机构。
四、自2010年10月15日起,所有商品住房交易纳入限购政策范围,交易时点按照以下标准认定:
(一)新建商品住房以在本市房地产主管部门信息系统网签购房合同的时间为准;
(二)二手住房买卖以房地产交易登记部门业务收件(包括预收件和受理)时间为准;
(三)没有纳入房屋管理系统的新建商品住房以在房地产交易登记部门办理预售商品房合同备案或预告登记的时间为准。
五、非直系亲属间的房屋赠与参照上述规定执行。
特此通知
广州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
二○一○年十月十五日
相关附件:
家庭成员情况申报表
发布时间: 2010-10-15
第三篇:2014年最新《广州市户口迁入管理办法》
2014年最新《广州市户口迁入管理办法》公布,广州户口迁入实行准入条件与人口计划安排相结合的管理办法。
广州市户口迁入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合理控制人口规模,优化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根据国家、省和我市人口调控管理及户籍制度改革的有关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符合本办法相关条件的非本市十城区居民户口人员,可申请将户口迁入本市十城区。
第三条 我市户口迁入实行准入条件与人口计划安排相结合的管理办法。
准入条件根据我市人口调控目标和城市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制定,由本办法的人口准入基本条件及实施细则规定的相关补充条件组成。经批准迁入我市的人员,须同时达到基本条件和补充条件。
根据我市人口规划和人口调控工作安排,并结合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对人才的需求,迁入人口控制总量纳入人口计划统筹安排。
第四条 市发展改革部门负责统筹协调户口迁入管理的各项工作;制定全市人口计划并组织实施;负责广州市入户卡的统一管理;协调推进户口迁入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市公安机关负责入户复核、办理入户手续。
市组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民政等部门按各自职能做好相关受理、审核工作,配合牵头部门做好相关工作的组织实施。
中央及省属驻穗单位招(录)用或聘用人员户口迁入我市按照本办法规定的准入条件和管理办法执行。相关人口迁入计划由省发展改革部门制定,纳入我市人口计划统一管理。具体受理、审核工作按照省组织、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民政等部门的职能分工开展。
第五条 获准迁入我市人员应符合本办法所明确的收养入户类、恢复户口类、国(境)外人员回国定居类、引进人才类、家庭团聚类、政策性安置调配类、不可市内迁移的集体户口类等7个类别的相关基本条件。
第六条 同时具备下列条件的收养家庭,准予被收养人迁入本市居民户口:
(一)收养人在本市有合法住所;
(二)收养人有本市居民户口;
(三)取得县级以上民政部门核发的《收养登记证》并在收养登记地登记入户的。
第七条 原具有本市户口的人员,在本市有合法住所或有亲属投靠且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准予恢复本市居民户口:
(一)参军复退回本市;
(二)到外地就读大中专、技工学校毕业、退学、休学回本市;
(三)历史遗留的劳改释放或解除劳教等人员回本市;
(四)持户口迁移证件或遗失户口迁移证件在迁入地未入户回本市;
(五)经人民法院宣告失踪、死亡注销户口后又重新出现。第八条 国(境)外人员回国定居入户按照有关规定办理。
第九条 在本市就业(创业),有合法住所,且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人员,准予其本人及配偶、未成年子女迁入本市居民户口:
(一)经我市认定或审核确认的高层次、高技能人才;
(二)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资格;
(三)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
(四)具有普通高等教育本科以上学历并有学士以上学位,或具有经教育部认证的国(境)外学士以上学位,或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且具有相关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资格或执业资格;
(五)具有技师以上职业资格;或具有中等职业教育以上学历或普通高中以上学历,并具有高级职业资格、所从事的工种(岗位)符合我市紧缺工种(职业)目录、在本市连续居住、就业(创业)和缴纳社会保险满2年;
(六)由于企业迁入、项目建设等原因,确需将户口迁入我市,经省、市政府同意,明确给予引进的人员;
(七)具有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特殊技能或专长人才,或长期从事特殊艰苦行业的一线从业人员,包括:
1.当或上获国家、本省职业技能竞赛前10名,或本市职业技能竞赛前6名并获广州市技术能手称号的人员;或当或上获“广州市优秀异地务工技能人才”、“广州市优秀异地务工人员”、“广州市劳动模范”等称号的人员。
2.从事体育、文艺、民间传统工艺等行业的特殊技能和特殊专业人才,从事环卫、公共交通、教育、基层医疗、养老、残疾人照料等工作的特殊艰苦岗位从业人员。
(八)本市重点项目单位和重点企业引进发展急需的人才;
(九)在本市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从事特殊性、艰苦性、危险性、保密性强的工作的特殊岗位从业人员;
(十)省直及中央驻穗单位引进特殊需要的人员。
符合前款第(二)项条件的人员,其年龄要求在45周岁以下(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年龄可放宽到50周岁以下);符合前款第(三)项条件的人员,其年龄要求在40周岁以下(具有博士学位的年龄可放宽到45周岁以下);符合前款第(四)、(五)项条件的人员,其年龄要求在35周岁以下(具有技师职业资格的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具有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的年龄可放宽到45周岁以下)。
前款第(七)、(八)、(九)、(十)项条件的人员户口迁入,在管理上实行总量控制,具体办法由市发展改革部门在制订相关实施细则时予以规定。
第十条 同时具备下列条件的投靠配偶人员,准予其本人及未成年子女迁入本市居民户口:
(一)配偶有本市居民户口;
(二)配偶或本人在本市有合法住所;
(三)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夫妻登记结婚满2年;
2.男方年龄超过60周岁且女方年龄超过55周岁登记结婚的。
第十一条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投靠子女人员,准予其迁入本市居民户口:
(一)男性年龄超过60周岁或女性年龄超过55周岁,夫妻一方原具有本市居民户口或是丧偶人员,有子女具有本市居民户口;
(二)男性年龄超过60周岁或女性年龄超过55周岁,所有子女(不含现役军人或在国外或境外定居并取得永久居留权的)均具有本市居民户口;
(三)有子女具有本市居民户口的离休干部。
第十二条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投靠父母人员,准予其迁入本市居民户口:
(一)父母亲一方或双方具有本市居民户口且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未成年子女。属随继父母入户的,继父母双方应结婚满2年以上;
(二)25周岁以下未婚且未就业的独生子女;
(三)父母亲是本市现役军人,申请人符合随军条件;
(四)父亲年龄达到60周岁、母亲年龄达到55周岁以上,父母亲一方或双方户口在本市,所有子女户口均不在本市的,准予一名子女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迁入本市居民户口。
第十三条 政策性安置调配类人员迁入我市,按照国务院、广东省和广州市政府及军队有关政策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 同时具备以下条件的学生,准予其迁入学校的学生集体户口:
(一)本市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普通中等职业学校和技工学校招收的属于全日制普通学历教育的非广州市户籍学生;
(二)有省或市发展改革部门的招生计划;
(三)经省或市招生部门办理录取手续。
第十五条(一)同时具备以下条件的外地党政机关驻穗办事机构人员,准予其本人户口迁入该办事机构集体户口:
1.在编工作人员;
2.有市政府职能部门批准的入户计划指标。
(二)连续在外地党政机关驻穗办事机构工作满5年,达到退休年龄并在该办事机构退休,其配偶或子女有本市居民户口和合法住所的在编工作人员,准予其本人从该办事机构集体户口迁入本市居民户口。
第十六条 符合本办法所规定准入条件的人员,可由单位或个人凭相关证明材料向审核部门提出入户申请。经批准后,由市公安机关进行入户复核,复核通过的,给予办理入户手续;复核有疑义的,暂不予办理入户手续,同时出具复核意见反馈审核部门处理。
第十七条 加快推进户口迁入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提供并完善网上申报、网上审核、网上查询等服务。
第十八条 申请人提供的申请材料应真实有效。经有关部门查实存在隐瞒、欺骗或提供虚假材料等情形的,其申请不予办理,并通报各审批部门,取消其申请资格;已经入户的,予以注销,退回原籍。
在审核及办理户口迁入本市过程中,相关职能部门不得收取任何费用,对以办理户口名义收取费用或从事其他违法行为的单位或个人,将依法予以查处并追究责任。
第十九条 申请户口迁入我市人员,应符合计划生育政策。对一方或双方为非本市户口的违法生育者,违法生育者及其子女的户口不予批准迁入本市。
第二十条 本办法所称合法住所,包括本人或夫妻共同拥有房地产权的固定住所,政府或用人单位安排的供其居住的住所,直系亲属拥有房地产权的供其居住的本市房屋,合法承租且依法办理了租赁备案手续的住所。
本办法所称本市居民户口,不包括不可办理市内迁移的学生集体户口、外地党政机关驻穗办事机构集体户口和福利机构集体户口。
本办法所称创业人员,指在本市进行工商和税务注册登记的企业担任法定代表人、投资者或合伙人。
本办法所称“„„以上学历(学位、专业技术资格)”含本学历(学位、专业技术资格),“„„周岁以下”含本周岁。
本办法对申请人相关的时限要求,除有特别说明之外,均计算至申请之日;所称的,指当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
第二十一条 符合规定的持有本市蓝印户口人员,应于2014年6月30日前,申办转入本市居民户口手续。逾期不再受理此类申请。
第二十二条 市发展改革部门应牵头会同市组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民政、公安等相关部门,根据本办法制订相应的实施细则,并报市政府同意后施行。
从化、增城市可参照本办法,制定相应政策。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实施,有效期5年。有关政策法律依据变化或者有效期届满,根据实施情况依法评估修订。
第四篇:2014年最新《广州市户口迁入管理办法》
2014年最新《广州市户口迁入管理办法》全文 【导语】:2014年最新《广州市户口迁入管理办法》公布,广州户口迁入实行准入条件与人口计划安排相结合的管理办法。
广州市户口迁入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合理控制人口规模,优化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根据国家、省和我市人口调控管理及户籍制度改革的有关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符合本办法相关条件的非本市十城区居民户口人员,可申请将户口迁入本市十城区。
第三条 我市户口迁入实行准入条件与人口计划安排相结合的管理办法。
准入条件根据我市人口调控目标和城市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制定,由本办法的人口准入基本条件及实施细则规定的相关补充条件组成。经批准迁入我市的人员,须同时达到基本条件和补充条件。
根据我市人口规划和人口调控工作安排,并结合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对人才的需求,迁入人口控制总量纳入人口计划统筹安排。
第四条 市发展改革部门负责统筹协调户口迁入管理的各项工作;制定全市人口计划并组织实施;负责广州市入户卡的统一管理;协调推进户口迁入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市公安机关负责入户复核、办理入户手续。
市组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民政等部门按各自职能做好相关受理、审核工作,配合牵头部门做好相关工作的组织实施。
中央及省属驻穗单位招(录)用或聘用人员户口迁入我市按照本办法规定的准入条件和管理办法执行。相关人口迁入计划由省发展改革部门制定,纳入我市人口计划统一管理。具体受理、审核工作按照省组织、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民政等部门的职能分工开展。
第五条 获准迁入我市人员应符合本办法所明确的收养入户类、恢复户口类、国(境)外人员回国定居类、引进人才类、家庭团聚类、政策性安置调配类、不可市内迁移的集体户口类等7个类别的相关基本条件。
第六条 同时具备下列条件的收养家庭,准予被收养人迁入本市居民户口:
(一)收养人在本市有合法住所;
(二)收养人有本市居民户口;
(三)取得县级以上民政部门核发的《收养登记证》并在收养登记地登记入户的。
第七条 原具有本市户口的人员,在本市有合法住所或有亲属投靠且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准予恢复本市居民户口:
(一)参军复退回本市;
(二)到外地就读大中专、技工学校毕业、退学、休学回本市;
(三)历史遗留的劳改释放或解除劳教等人员回本市;
(四)持户口迁移证件或遗失户口迁移证件在迁入地未入户回本市;
(五)经人民法院宣告失踪、死亡注销户口后又重新出现。
第八条 国(境)外人员回国定居入户按照有关规定办理。
第九条 在本市就业(创业),有合法住所,且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人员,准予其本人及配偶、未成年子女迁入本市居民户口:
(一)经我市认定或审核确认的高层次、高技能人才;
(二)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资格;
(三)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
(四)具有普通高等教育本科以上学历并有学士以上学位,或具有经教育部认证的国(境)外学士以上学位,或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且具有相关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资格或执业资格;
(五)具有技师以上职业资格;或具有中等职业教育以上学历或普通高中以上学历,并具有高级职业资格、所从事的工种(岗位)符合我市紧缺工种(职业)目录、在本市连续居住、就业(创业)和缴纳社会保险满2年;
(六)由于企业迁入、项目建设等原因,确需将户口迁入我市,经省、市政府同意,明确给予引进的人员;
(七)具有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特殊技能或专长人才,或长期从事特殊艰苦行业的一线从业人员,包括:
1.当或上获国家、本省职业技能竞赛前10名,或本市职业技能竞赛前6名并获广州市技术能手称号的人员;或当或上获“广州市优秀异地务工技能人才”、“广州市优秀异地务工人员”、“广州市劳动模范”等称号的人员。
2.从事体育、文艺、民间传统工艺等行业的特殊技能和特殊专业人才,从事环卫、公共交通、教育、基层医疗、养老、残疾人照料等工作的特殊艰苦岗位从业人员。
(八)本市重点项目单位和重点企业引进发展急需的人才;
(九)在本市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从事特殊性、艰苦性、危险性、保密性强的工作的特殊岗位从业人员;
(十)省直及中央驻穗单位引进特殊需要的人员。
符合前款第(二)项条件的人员,其年龄要求在45周岁以下(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年龄可放宽到50周岁以下);符合前款第(三)项条件的人员,其年龄要求在40周岁以下(具有博士学位的年龄可放宽到45周岁以下);符合前款第(四)、(五)项条件的人员,其年龄要求在35周岁以下(具有技师职业资格的年龄可放宽到40周岁以下,具有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的年龄可放宽到45周岁以下)。前款第(七)、(八)、(九)、(十)项条件的人员户口迁入,在管理上实行总量控制,具体办法由市发展改革部门在制订相关实施细则时予以规定。
第十条 同时具备下列条件的投靠配偶人员,准予其本人及未成年子女迁入本市居民户口:
(一)配偶有本市居民户口;
(二)配偶或本人在本市有合法住所;
(三)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夫妻登记结婚满2年;
2.男方年龄超过60周岁且女方年龄超过55周岁登记结婚的。
第十一条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投靠子女人员,准予其迁入本市居民户口:
(一)男性年龄超过60周岁或女性年龄超过55周岁,夫妻一方原具有本市居民户口或是丧偶人员,有子女具有本市居民户口;
(二)男性年龄超过60周岁或女性年龄超过55周岁,所有子女(不含现役军人或在国外或境外定居并取得永久居留权的)均具有本市居民户口;
(三)有子女具有本市居民户口的离休干部。
第十二条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投靠父母人员,准予其迁入本市居民户口:
(一)父母亲一方或双方具有本市居民户口且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未成年子女。属随继父母入户的,继父母双方应结婚满2年以上;
(二)25周岁以下未婚且未就业的独生子女;
(三)父母亲是本市现役军人,申请人符合随军条件;
(四)父亲年龄达到60周岁、母亲年龄达到55周岁以上,父母亲一方或双方户口在本市,所有子女户口均不在本市的,准予一名子女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迁入本市居民户口。
第十三条 政策性安置调配类人员迁入我市,按照国务院、广东省和广州市政府及军队有关政策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 同时具备以下条件的学生,准予其迁入学校的学生集体户口:
(一)本市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普通中等职业学校和技工学校招收的属于全日制普通学历教育的非广州市户籍学生;
(二)有省或市发展改革部门的招生计划;
(三)经省或市招生部门办理录取手续。
第十五条(一)同时具备以下条件的外地党政机关驻穗办事机构人员,准予其本人户口迁入该办事机构集体户口:
1.在编工作人员;
2.有市政府职能部门批准的入户计划指标。
(二)连续在外地党政机关驻穗办事机构工作满5年,达到退休年龄并在该办事机构退休,其配偶或子女有本市居民户口和合法住所的在编工作人员,准予其本人从该办事机构集体户口迁入本市居民户口。
第十六条 符合本办法所规定准入条件的人员,可由单位或个人凭相关证明材料向审核部门提出入户申请。经批准后,由市公安机关进行入户复核,复核通过的,给予办理入户手续;复核有疑义的,暂不予办理入户手续,同时出具复核意见反馈审核部门处理。
第十七条 加快推进户口迁入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提供并完善网上申报、网上审核、网上查询等服务。
第十八条 申请人提供的申请材料应真实有效。经有关部门查实存在隐瞒、欺骗或提供虚假材料等情形的,其申请不予办理,并通报各审批部门,取消其申请资格;已经入户的,予以注销,退回原籍。
在审核及办理户口迁入本市过程中,相关职能部门不得收取任何费用,对以办理户口名义收取费用或从事其他违法行为的单位或个人,将依法予以查处并追究责任。
第十九条 申请户口迁入我市人员,应符合计划生育政策。对一方或双方为非本市户口的违法生育者,违法生育者及其子女的户口不予批准迁入本市。第二十条 本办法所称合法住所,包括本人或夫妻共同拥有房地产权的固定住所,政府或用人单位安排的供其居住的住所,直系亲属拥有房地产权的供其居住的本市房屋,合法承租且依法办理了租赁备案手续的住所。
本办法所称本市居民户口,不包括不可办理市内迁移的学生集体户口、外地党政机关驻穗办事机构集体户口和福利机构集体户口。
本办法所称创业人员,指在本市进行工商和税务注册登记的企业担任法定代表人、投资者或合伙人。
本办法所称“……以上学历(学位、专业技术资格)”含本学历(学位、专业技术资格),“……周岁以下”含本周岁。
本办法对申请人相关的时限要求,除有特别说明之外,均计算至申请之日;所称的,指当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
第二十一条 符合规定的持有本市蓝印户口人员,应于2014年6月30日前,申办转入本市居民户口手续。逾期不再受理此类申请。
第二十二条 市发展改革部门应牵头会同市组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民政、公安等相关部门,根据本办法制订相应的实施细则,并报市政府同意后施行。
从化、增城市可参照本办法,制定相应政策。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实施,有效期5年。有关政策法律依据变化或者有效期届满,根据实施情况依法评估修订。
第五篇:夫妻随迁入户办理程序
夫妻随迁入户办理程序
一、所需资料
1.入户申请审批表:网上可以下载,也可以到派出所户口管理科现场填写。为了 安全,建议直接到派出所填写,免得到时不行,因为我办理的过程中看了一
下,东门派出所与东晓派出所关于入户申请表的填写要求还是有一点点区别的,所以我这里建议各位直接到派出所现场填。不会的就直接咨询办事警官,现场解决,填对为止.2.双方户口本:验原件,留复印件.复印要求:全部用A4纸复印,先复印主页(就是有户主姓名这一页);再复印副页,就是本人页(也就是登记本人户口信息的这
一页(也叫“常住人口登记卡”的本人页)。要分开复印,一张A4纸复印一页,都要竖向复印,不能复印成横向的。(后面所说的所有的复印件都要竖向复印,不能复印成横向的(我认为这也是合理的,因为入户申请表格是竖向的,所以其他资料也要复印成竖向的,审阅的时候也方便)。夫妻双方的都要复印,复印要求都是一样的。(另外说明一下,我在网上看信息的时候,有前辈说户口本的几个要求,我再重申一下,就是:1.双方户口簿都变更成“已婚”;2.申请
调入一方的户口簿在服务处所和职务一栏空 白(我想是因为要求的是无业的原因)
3.双方身份证:验原件,留复印件.复印要求: 全部用A4纸复印.竖向;如果是第一代身份证只要复印正面就行了;如果是二代身份证就要将正反面复印在同一
张A4纸上面(竖向,正面左,背面右平行复印(主要原因是二代身份证的有效期在背面,所以要正反面复印,这也是二代身份证的一大缺点吧).4.结婚证:验原件,留复印件.复印要求:全部用A4纸复印,竖向.先复印第一页,就是盖了登记机关印章的这一页;再复印有照片的这一页.都要分开复印(复印
其中一方的就行了,如果不放心就两人的一起复印了,免得到时有特别的要求.)
5.计划生育证明:收原件.(不需要复印件,但为了以防万一,建议都要复印几份保存)计划生育证明办理比较复杂.我要跟各位详细说明办理过程:
首先,这个证明是由深圳市街道办事处计生科出具的,是一个用于办理夫妻随迁入户的专用计划生育证明,不是我们通常所看到的计划生育服务证.办理流程是这样的:
A.投靠人(就是想要将户口迁入深圳的那个人)要到本人的户口所在地(就是“老家”)去办理一个计划生育证明书(手写或电脑打印),而且是需要二级证明的那种(就是要有老家的(居委会或村委会,属一级)和(街道办或者乡镇政府计生办,属二级)这两个章。这种证明应该是有固定格式的,是专门用于招工调干提职升迁户口迁移的。所以各位要麻烦一下老家的父母亲戚问清楚。
B.收到这个计划生育证明后先复印几份留存。然后拿着复印件及原件、双方的身份证、户口本原件及复印件、被投靠人(就是夫妻中属深圳户口的那个人)的计划生育服务证原件及复印件到被投靠人所属的街道办计生科办理计划生育证明。(如果被投靠人没有计划生育服务证就拿着这堆资料先到街道办的社区办事处先办一个服务证;补充一下,如果被投靠人是女方且无服务证的要先到社区办事处拿一个孕检介绍信到所属计划生育孕检部门去做一个孕检,然后才是上面那些材料去办服务证。)这个OK了。
6.无业证明:收原件.可以自己留几份复印件.无业证明需要由投靠人“老家”的街道办或者乡镇政府出具。我的是由老家的镇上的劳动保障事务所盖的章,现在很多乡镇都有这个部门。格式一定要按照我后面所述的要求填写,否则要退件的,可以打印,也可以手写。
2.以上资料备齐之后,就到被投靠人所属派出所户籍管理科提出申请即可了.要求是被投靠人亲自去的,最好夫妻双方一起去.派出所周一至周五上班,早上9:00-12:00;下午2:00-6:00.周六有便民服务(早上10:00-11:30;下午3:00-4:30)可以去办.派出所收了资料后会给个回执的,然后你要做的就是等了.三、所有一套资料样本(梁山伯(男)申请随迁,祝英台(女)是被投靠人)
1.入户申请书(自己到派出所去填吧)
2.双方的户口本复印件
3.双方的身份证复印件(只说二代的)
4.其中一方的结婚证复印件
5.深圳市的计生证明原件
6.投靠人无业证明原件:
证明
我辖区居民梁山伯,男,出生日期年 月 日,身份证号码:******************;住址:XX省XX市梁山镇居委会宿舍。
梁山伯从年月开始失业至今,是无业居民。
特此证明
老家的街道办或者乡镇政府劳动保障部门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