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毕业论文 浅谈会计档案管理

时间:2019-05-14 15:03: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会计毕业论文 浅谈会计档案管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会计毕业论文 浅谈会计档案管理》。

第一篇:会计毕业论文 浅谈会计档案管理

浅谈会计档案管理

会计档案是会计信息系统的产物在时间维度上的积累,其所包含的会计信息内容具有一定的原始凭证性、系统性、连续性和规律性,不仅能完整的呈现出企业经济活动和组织发展的历史画面,而且能为管理当局的会计预测、决策、控制提供依据。因此,会计档案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会计档案的特点及其作用

会计档案是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或其他经济组织在经济管理活动中产生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会计报告等具有保存价值并作为历史记录保存起来的会计核算专业材料。由会计档案的定义可以看出,会计档案的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另外还有其它一些会计材料。

(一)会计档案的特点

1、整体性

一个会计年度产生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他们之间相互联系,有了凭证,才有账簿;有了账簿,才有报表,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保持会计档案的整体性,是管理好会计档案的基础。

2、稳定性

会计档案虽然内容与种类繁多,形成的量大,但是它的基本成分只有三个方面: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这种成分 1 的稳定性,是区别于其他档案的重要标志。

3、规律性

一个会计年度中所形成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在反映某一项经济活动时,从业务发生到结束上报,能连续不断地记录,便于进行正确的计算和综合分析,经济业务活动之间相互制约、紧密联系、环环相扣,这种内在的规律性,远远超过了其他档案。

4、特殊性

会计档案是以数字为主要内容,是记录反应经济活动的历史资料。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都有特定的格式和项目,与一般文件资料不同,因此会计档案的装订、保管也有一定的特殊性。

(二)会计档案的重要作用

1、会计档案是经济活动的产物,是反映经济业务的历史纪录

会计档案与经济活动紧密相关。从会计凭证到会计账簿,最终产生会计报表,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直接反映各个历史阶段各项经济业务。通过会计核算的专门方法,对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情况予以连续的记录、反映和综合分析,使会计档案具有连续性和制约性的特点。

2、会计档案是预测、决策经济情况,开展会计分析的重要依据

真实、完整的会计档案是反映、监督、参与经营管理的重要信息资源,是财务工作的基础依据。同时会计档案传递管理规划,控制决策过程中所发生的会计信息,对经营管理有重要的支持和促进作用。利用会计电算化会计档案的数据可以设计出一些有利于管理与决策的数据模型,建立一整套比较完善的决策支持系统,对历年的本单位、本部门进行历史会计数据的比较与分析,从而为企业或部门的决策者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另外还可以预测本单位、本部门、甚至某一地区的将来的发展情况与发展趋势,使决策者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前提下,制定出适合自身发展的经营策略。

3、会计档案是打击经济犯罪的重要依据

会计档案客观地记录了各项会计活动中的情况,在打击经济犯罪活动中会计档案为之提供了重要的凭证,无可辩驳地揭穿了一些经济犯罪活动的事实。

4、会计档案是经济科学研究的可靠资料

会计档案记录了经济活动的事实经过,记录了经营活动的经验及教训,为经济科学研究提供各种可靠的数据和可比性资料,具有重要价值。

5、会计档案是会计监督的基础资料

会计档案在社会审计和工商、税务、海关等行政机关的检查过程中的利用率极高。通对会计凭证、账簿、财务报告等原始资料的审核,评价被审查单位经济业务是否合法,会计处理是否真 3 实、公允,是否依法纳税。通过对企业会计流程和业务处理的审核,发现内部控制和管理方面的问题,从而提出改进建议。

6、会计档案信息化是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会计档案信息化可以减少错误,及时反映信息、提高对会计档案的管理。会计档案信息化系统可以利用计算机快速、准确的特点,迅速、准确地为经营管理决策提供所需要的会计信息。会计档案信息化水平提高,实质上也是会计档案质量的提高,是现代化管理水平提高的标志性的内容之一。所以说会计档案信息化是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7、会计档案在反倾销应诉中发挥重要作用

反倾销的会计信息支持平台的内容包括:关于企业经营的基础法规资料和企业自身产品的财务成本资料。这其中会计档案资料占据了重大比例,因此对会计档案的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会计档案管理的完整性、有序性、规范性对赢得最后的胜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立一个详尽的会计档案目录数据库,通过目录数据库来实现对纸质档案的管理,而且能够对预警数据实现实时跟踪,使企业能及时修正避免经济损失。

二、会计档案管理的现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原有的会计体制已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社会监督体系的不健全,也使社会经济生活中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于是,一种自下而上的会计管理体制改革与试点在全国许多省市县展开,那就是实 4 行会计委派制。

会计委派制是由政府部门和产权管理部门以所有者身份,委派会计代表政府和产权管理部门监督国有单位或集体企业资产经营和财务管理的一种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委派制有两种形式,一种叫“会计委派直接管理”,另一种叫“财务集中制”。

委派会计受财政部门委派,直接到行政、企事业单位进行会计工作,所形成的会计档案由委派会计整理立卷,会计档案实体仍在原单位保存,即保持了原单位全宗的完整性。但这种模式到了基层,特别是乡村一级,会计档案管理方式却发生了变化。各村的财务全部由乡镇的委派会计统一核算、报账,各村形成的会计档案也集中在乡镇统一管理,不再向各村返回会计档案。

会计集中核算地区或部门,在会计核算中心形成的会计档案由核算中心进行整理、归档、保管、提供利用。这其中,有的核算中心将委派单位的会计档案暂保管一年后向委托单位返回;有的则不按《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及时向委托单位返回,而是自行保管。由于会计核算中心是新成立的机构,办公用房十分紧张,没有专门的会计档案库房和专门的档案员,加之各单位的报账人员频繁往来,十分不利于档案的安全保管,其形成的会计档案也基本没有规范整理。

三、会计委派制下的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有的会计核算中心没有或不及时向委托单位移交会计档案。

这不符合《档案法》特别是《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第六条明确指出:“当年形成的会计档案,在会计年度终结后,可暂由会计机构保管一年,期满之后,应当由会计机构编制移交清册,移交本单位档案机构统一保管”。会计核算中心成立后形成的会计档案是委托单位委托被委托单位进行会计核算而形成的,尽管会计档案的实体由于保管单位的变更而变更,但他的所有权仍是委托单位,属于委托单位全宗的一个门类,应当保持一个单位全宗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二)纸质会计档案与存储会计数据的磁介质档案没有同步归档。

会计工作由传统的手工记账形式到运用电子计算机形式记账,会计核算形式发生了变化,财政部颁发的《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第四章第七条明确指出:“电算化会计档案,包括存储在计算机硬盘中的会计数据、其他磁性介质或光盘存储的会计数据和计算机打印出来书面形式的会计数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四十五条规定:“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有关电子数据、会计软件资料等应当作为会计档案进行管理。”然而实际工作中,会计委派制核算的地区或部门,基本都实行了电算化会计,形成大量的磁介质会计档案都保存在会计核算中心,即便是定期向委托单位移交会计档案的核算中心,也只移交纸质会计档案。

(三)会计工作与会计档案管理相脱节。

会计档案是会计核算的产物,它产生于会计业务工作中,是 6 会计工作的延伸,也是会计工作的终结。但在实际工作中,会计委派制管理下的会计人员对会计业务非常熟练,经常参加会计业务的培训和学习,但对档案知识,特别是对会计档案规范化整理标准知之甚少,也没有参加过会计档案管理的培训与学习。各单位普遍重会计业务,轻会计档案管理。在各单位制定的会计制度中突出强调了会计业务,却忽视制订详细的具有可操作性的会计档案管理制度,没有把会计档案的规范化管理纳入会计人员岗位职责中。在会计人员上岗前,没有邀请档案专业人员讲授会计档案管理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造成会计档案整理质量不高,封面内容填写不全,装订不整齐,有的分类、排列不规范,无目录等现象,使整理出的会计档案没有达到规范化标准,更谈不上科学管理。

(四)财政部门与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缺乏必要的沟通与合作。

由于会计委派制是近些年来新型的管理模式,其业务主要接受同级财政部门的监管。然而从其成立至今,无论财政部门还是档案部门都没有对新管理模式下会计档案的管理做出具体的要求和规定,档案部门也没有主动地介入其中进行业务指导与监督。财政部门只管会计业务规范与否,而对会计档案规范与否少有问津,使会计委派制下的会计档案基本属于“失控”状态。

(五)会计档案管理制度亟待完善。制度不健全势必造成管理无章可循。

不少会计核算中心并没有制定较为完善的会计档案立卷、归档、保管等制度,对会计档案的归档范围、归档时间,整理标准,移交等问题没有做出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规定。只突出强调了会计业务工作,忽视了会计档案管理,没有把会计档案规范化管理纳入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中,也没有配备专人管理会计档案。

四、加强会计档案管理的对策和具体措施

(一)应明确会计档案管理的主体,理顺会计档案管理体制。对纳入会计核算中心集中核算的单位,应根据财务管理自主权不变、资产所有权不变、资金使用权不变、债权债务不变、会计核算主体不变的五项原则,明确会计档案管理的主体是各行政、企事业单位而不是会计核算中心。《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第6条明确指出,当年形成的会计档案,在会计年度终了后,可暂由会计机构保管一年,期满之后,应当由会计机构编制移交清册,移交本单位档案机构统一保管;未设立档案机构的,应当在会计机构内部指定专人保管。会计核算中心应严格按照《档案法》、《会计法》、《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将各单位会计档案整理规范,在核算中心保管一年,期满后编制会计档案的案卷目录,连同打印出的纸质会计档案和存储会计数据的磁介质会计档案,向核算单位的档案机构或会计机构移交。

(二)加强会计人员岗位培训,提高会计档案的案卷质量。会计人员是会计档案整理的第一责任人。会计人员对会计档案规范化整理的熟知、熟练程度,决定了会计档案案卷质量的高 8 低。因此,必须将会计档案管理及操作技能的培训,纳入会计人员上岗前的培训,从会计档案整理的基础业务学起,使其熟练掌握会计档案管理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进而从源头上做好会计档案的整理规范工作。

(三)财政部门与档案部门联手,共同加大对新的会计管理体制下形成的会计档案的监管。

结合实际,联合制发包含新的会计体制下会计档案工作内容的《会计档案管理实施细则》,进一步细化会计档案的分类、组卷、排列、编页、案卷目录、装订、移交等操作规程。在各项会计业务工作检查中,将会计档案的规范化管理纳入其中,加大对会计工作的整体性和连续性的检查与监督。

(四)完善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办理会计档案移交手续。

实行会计委派制的地区和部门,除了建立会计档案立卷、归档、安全、保密等管理制度外,还应根据《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结合实际,制订出会计档案的归档范围、归档时间、分类大纲、保管期限表、移交时间等,确保会计档案收集的齐全完整。在向委托单位移交档案时,交接双方的监交人、会计、报账员、档案员应同时办理交接手续,加盖公章,清点会计档案是否齐全完整、账目相符,案卷整理质量是否规范。交接凭据应一式三份,双方单位各自保留一份,存档一份。

会计档案是过去各单位经济活动的记录,它以丰富的原始数 9 据和恒定不变的价值量为使用者提供可靠的信息,为各单位制定规划、计划、调查取证以及进行决策提供依据和咨询材料。会计档案对于总结经济工作,指导生产经营管理和事业管理,查验经济财务问题,防止贪污舞弊,研究经济发展的方针战略都具有重要作用,会计档案管理也成为会计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加强会计档案的管理,确保会计档案的安全和完整,并加以充分利用,是各单位必须引起重视的一项基础管理工作。我们要充分认识会计档案的重要性,做好会计档案管理工作。

第二篇:会计档案管理

济宁市泰中贸易有限责任公司

会计档案管理制度

号码、装订人签章等。

2.会计账簿。

各种会计账簿办理完结账后,除跨年使用的账簿外,其它均需整理妥善保管。

(1)会计账簿在办理完结账后,只在下一行的摘要栏填写“结转下年”字样,不填其它内容。

(2)会计账簿在装订前,应按账簿启用表的使用页数,核对各个账户账面是否齐

全,是否按顺序排列。

(3)活页账簿去空白页后,将本账面数项填写齐全,撤去账尺,用坚固耐磨的纸

张做封面、封底,装订成册。不同规格的活页账不得装订在一起。

(4)会计账簿的装订顺序:

会计账簿装订封面→账簿启用表→账户目录→按本账簿页数顺序装订账页→会计

账簿装订封底。

(5)装订后的会计账簿应牢固、平整、不得有折角,掉页现象。

(6)账簿装订的封口处,应加盖装订人印章。

(7)装订后,会计账簿的脊背应平整,并注明所属及账簿名称和编号。

(8)会计账簿的编号为一年一编,编号顺序为总账、现金日记账、银行存(借)

款日记账、分户明细账、辅助账。

3.会计报表。

会计报表编制完成并按时报送后,留存报表均应按月装订成册,终了统一归档

保管。

第五章会计档案的归档保管

1.当年的会计档案在会计终了后,可暂由财务部门保管一年,期满后存入档

案并由专人保管。

2.会计档案管理人员负责全部会计档案的整理、立卷、保管、调阅、销毁等一系

列工作。

3.机构变动或档案管理人员调动时,应办理交接手续,由原管理人员编制会计档

案移交清册,将全部案卷逐一点交,接管人员逐一接收。

第六章会计档案的借阅使用

1.财务部建立会计档案清册和借阅登记清册。

2.凡需借会计档案人员,须经财务负责人或单位领导批准后,方可办理调阅手续。

3.借阅会计档案人员,不得在案卷中标画,不得拆散原卷册,更不得抽换。

4.借阅会计档案人员,不得将会计档案携带出外,特殊情况,须经单位领导批准

需要复制会计档案的,须经财务负责人或单位领导批准后方可复制。

第七章各种会计档案保管期限

1.会计凭证保管15年。

2.会计账簿保存15年,其中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保存25年。

3.会计报表保存10年,其中决算表永久保存。

4.发货票保管5年。

第八章会计档案的销毁

1.会计档案保管期满,需要销毁时由档案部门提出销毁清单,汇同财务部门共同

鉴定后,编制会计档案销毁清册,报经主管经理和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销毁。对

其中未了结的债权、债务的原始凭证,应单独抽出,另行立卷,由档案部门保管到结清

债权、债务时为止。

2.按规定销毁会计档案时,应由档案部门和财会部门、审计部门共同派人监销,监销人在销毁会计档案以前要认真清点、核对,销毁后,在销毁清册上签名盖章,并将

监销情况以书面形式报告有关领导。

第九章 附则

1.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实施,未涉及情况按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2.附表:《会计档案保管期限表》﹙见下表﹚。

会计档案保管期限表

序号 档案名称 保管期限 备注

一、会计凭证类原始凭证 15年记账凭证 15年汇总凭证 15年

二、会计账簿类总账 15 包括日记账明细账 1

日记账 15年 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保管25年固定资产卡片固定资产报废清理后保管5年辅助账簿 15年

三、财务报告类 包括各级主管部门汇总财务报告月、季度财务报告 3年 包括文字分析财务报告(决算)永久 包括文字分析

四、其他类会计移交清册 15年会计档案保管清册 永久会计档案销毁清册 永久银行余额调节表 5年银行对账单 5年

第三篇:会计档案管理

会计档案管理

会计档案概念

会计档案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和其他组织在会计核算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原始记录,是记录和反映单位经济业务的重要史料和证据。会计核算材料的归档

会计核算材料的归档,是指单位会计部门或会计人员将办理完毕的会计核算材料经过整理向档案部门或档案人员移交的过程

会计核算材料的归档要求

1、归档范围。凭证、账簿、财务报告、其他会计核算资料。

不归档范围:本单位经费预算、财务收支计划、调资定级、财务制度财务政策管理文件材料,纳入文书档案立卷,不纳入会计档案归档范围。

2、时间。第三年。

3、要求和手续。完整齐全、真实准确、装订成册。清点核对无误。

二、会计档案的整理

1、分类。原则上按——类型进行分类,分类4类。

会计凭证类

会计账簿类

会计报告类

其他会计核算材料类(主要包括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对帐单、以及其他应当保存的会计核算专材料)

会计档案的整理

2.会计档案的组卷

会计档案的组卷,就是按照其形成规律和有机联系,区分不同的类型和保管期限,将会计核算材料组成保管单位——案卷的过程。

(1)会计凭证的组卷要求

一般按年、月顺序组卷整理。厚度一般在2cm以内。

1、分类组卷,按顺序排列,检查日期是否齐全。

2、按凭证汇总日期归集,确定装订成册的本数。

3、摘除凭证内的金属物,对大的纸张要折叠成同记帐凭证大小,且要避免装订线,以便翻阅保持数字完整。

4、记帐凭证有关人员的印章是否齐全。

5、凭证一本为1卷,必须r按照国家统一标准的会计档案凭证软封面,封面要按项目填写。

以下材料可另行组卷:

土地征用及重大固定资产的买卖单据;

工资名册;

债权债务;

交通肇事、工伤事故的处理;

涉外(含港、澳、台地区)的会计材料;

各种经济合同、存出保证金收据、契约

有必要延长延长保管期限的其他会计材料。

(2)会计帐簿的组卷要求

按和帐簿的不同种类进行组卷。对总帐、明细帐、现金日记帐、银行日记帐、固定资产卡片、辅助帐簿、其他会计帐簿等分别组卷装订。

帐簿在形成时一般都有固定的格式和明确的分类可在年终结帐后整理立卷。

1、按形成的帐簿,一册一卷,“死页帐”不必拆去空页,“活页帐”去掉空白页,将已记帐帐页依次编号,填写卷内帐户目录和备考表。

2、去掉塑料夹封面,每本帐簿加封面或在原封面上贴会计档案面签,并按封面或标签上内容填写。

(3)财务报告的组卷要求

按、保管期限立卷

1、首先将本级与下级财务报告分开。

2、其次将年报、季报、月报分开。

3、在整理报表时,对报表进行分析和说明的文字,是会计报表 的重要组成部分,如财务情况说明、财务报告等,审批报告、批复等要与报表一同组卷归档,并放在被说明报表前。注意:因保管期限不同,财务报告与季、月度财务报告分开立卷。

4、组好的案卷要除去卷内文件的金属物,编页号、填写封面、卷内目录、备考表。

(4)其他会计核算资料的组卷要求

按——问题结合保管期限分别立卷装订。如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对帐单、会计档案移交清册,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等。

会计档案的整理

3.会计档案的编目

会计档案的编目应和符合《会计档案案卷格式》(DA/T39-2008)(2)填写卷内文件目录和备考表。(3)填写案卷(盒)封面。(4)案卷的排列编号。(5)编制案卷目录。

(1)拟写案卷题名

一般由单位名称、会计核算针对时间、会计文件名称等要素组成。

如“× ×单位×年×月付款会计凭证”

“× ×公司×年×月现金日记帐”等

(2)填写卷内文件目录和备考表

除会计凭证外,其他会计档案案卷都应填写卷内文件目录和备考表。

卷内文件目录

卷 内 备 考 表

(3)填写案卷(盒)封面

会计凭证

会计档案盒

帐簿启用及交接表

1.会计凭证的格式

凭证外面要加封面,封面尺寸规格采用245mm×130mm(长×宽)或245×150mm(长×宽);适用于会计凭证的装订

会计凭证封面(样式)

单位名称:凭证名称:

会计凭证封面的填写

单位名称:填写形成会计档案的单位名称(全称或通用简称)。不能用“本部”、“本局”、“本市财政厅”等。

会计凭证名称:填写能够反映会计凭证用途或内容的名称。如收款会计凭证、付款会计凭证、转账会计凭证或基建会计凭证、工会会计凭证、预算外会计凭证等。

起止时间:填写本册会计凭证的起止年月日。

册数:起止时间内会计凭证的册数。

册次:填写本册会计凭证的序号。

记账凭证起止号:填写本册记账凭证起号和止号。

记账凭证数:填写记账凭证的张数。

附件数:填写本册记账凭证附件的张数。

会计凭证总数:填写本册所有凭证的合计张数。

会计主管:填写单位内部具体负责会计工作的中层领导人员。

装订人:填写负责该本会计凭证装订的人员。

装订时间:填写负责该本会计凭证装订结束的时间。

备注:填写该项凭证需要说明的事项。

2.会计凭证盒的格式

会计凭证盒的外形尺寸采用275mm×155mm(长×宽),盒脊的厚度可根据需要设置30、40、60mm。

适用于会计凭证的装盒

会计凭证盒正面格式

很多内容与凭证封面一致。

全宗号:填写档案馆给立档单位编制的代号。企业可填写表达单位的汉语拼音代字。目录号:填写全宗内案卷所属目录的编号,在同一个全宗内不允许出现重复的案卷目录号,企业或参照《工业企业档案分类试行规则》编制分类方案的单位,可填写类别特征代码。案卷号:目录内案卷的顺序编号,在同一个案卷目录(或分类体系的最低一级类目)内不允许出现重复的案卷号。

会计凭证盒脊格式

3、会计档案盒的格式

适用于财务报告和其他类会计档案的整理。

会计档案盒脊

4.账簿启用及接交表格式

账簿启用及接交表用纸一般采用国际标准A4型。非国际标准的账簿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账簿启用及交接表宜采用70克以上的白纸制作。

适用于会计账簿的整理。

账簿启用及接交表(正面)

档号:

账簿启用及接交表(背面)账户目录

档号章

(4)案卷的排列编号

一般按照以下次序:会计凭证按形成时间顺序排列,会计帐簿、财务报告和其他类按保管期限长短排列。具体排列方法有两种。

第一种,流水编号法:按财务报告、会计帐簿、会计凭证和其他类的顺序排列,一年的全部会计档案编一个大流水号(案卷号)。

第二种,分类流水编号法:会计凭证、会计帐簿、财务报告和其他类按类别分开排列,各编一个流水号(案卷号)。

(5)编制案卷目录

案卷目录即是会计档案的保管清册,也是会计档案的检索工具。案卷目录应根据会计档案的分类方案和案卷的排列编号顺序进行编制。

会计档案目录格式

会计档案移交清单格式 会计档案移交清单

(三)会计档案的鉴定与销毁

1、会计档案的鉴定(确定保管期限)

根据国家规定,会计档案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定期两种,其中定期又分为3年、5年、10年、15年、25年5类。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从会计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

日记帐 25年

总帐15年

明细帐15年

报表永久

月季报表5年

会计移交清册15年

会计保管清册永久

会计档案销毁清册永久

银行余额调节表5年

银行对帐单5年

(三)会计档案的鉴定与销毁

2.会计档案的销毁

保管期满的会计档案,经鉴定确无继续保存价值的,可以按照以下程序销毁:

(1)由本单位档案机构会同会计机构提出销毁意见,编制会计档案销毁清册,列明销毁会计档案的名称、卷号、册数、起止和档案编号、应保管期限、已保管期限、销毁时间等内容。

(三)会计档案的鉴定与销毁

(2)单位负责人在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上签署意见。

(3)销毁会计档案时,应当由档案机构和会计机构共同派员监销。

(4)监销人在销毁会计档案前,应当按照会计档案销毁清册所列内容清点核对。销毁后,应当在销毁清册上签名盖章,并将监销情况报告本单位负责人。

会计档案移交应注意的事项

(1)应编制移交清册

(2)应履行移交手续

会计档案常见问题

1、会计档案属专业档案,是由本单位会计人员整理,档案人员只是接收保管和提供利用 

2、出纳人员不得保管会计档案(会计法规定)

3、会计报表第一页要有卷内文件目录,最后一页有备考表 

4、凭证封面接洽处要加盖财务专用章 谢谢大家!

2012年5月9日

第四篇:浅谈会计档案管理

浅谈会计档案管理

【摘 要】

本文分析了会计档案的收集、整理、销毁、调阅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就如何使会计档案管理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提出几点建议:

1、提高档案意识,加强规范管理;

2、落实责任,明确分工;

3、与国际接轨,实现现代化管理;

4、引进人才,加强培训;

5、即使实现了财务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在归档中也需要实行所谓的“双套制”,即将同一份档案的纸质版和电子版同时归档。

一、论题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1.理论意义

会计档案管理体制与模式是会计档案管理的组织、制度和机构、机制或组织结构的形成,是会计档案管理的样式,会计档案管理体制与模式是随时代发展而不断优化的。将先进的管理思想,管理手段不断吸收,用来改善会计档案管理环境,提高档案管理效率是时代的要求。会计档案管理的环境是不断变化的,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和电子技术不断发展,对会计档案管理体制与模式的研究,可以给会计档案管理实际工作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会计档案管理体制与模式的研究有利于形成先进的会计档案管理体系,能将先进理论同工作实践结合起来,为会计档案管理效率的提高奠定理论基础。会计档案管理体制与模式的研究也是会计档案管理实践不断适应社会需要的表现。优化的会计档案管理体制也可以让档案更好的走向社会,使全社会档案信息意识不断提高优化的会计档案管理的研究成果有利于不同科学的结合,既有利于档案学的发展,也符合当代科学的发展趋势。

2.实践意义

会计档案管理模式的观察与研究有利于全面认识与了解会计档案管理的内容。新时期会计档案管理体制、模式的构建、程序,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特别是对变化中的会计档案管理研究有助于了解新变化对会计档案管理的冲级,了解这些新变化冲击下的会计档案管理体制与模式所发生的改变将更有助于提高会计档案管理的效率。会计档案管理体制与模式的观察与研究也对企业管理效益的全面提高起了促进作用。会计档案管理体制与模式的观察与研究有助于建立一套新的会计档案管理体系,在新的会计档案管理体系中,各个要素可以相互弥补不足,发挥更大的作用与功效,这 1

将有助于促进会计档案管理自身的不断发展和提高,也有助于发现在管理模式变化、指导理论变化与数字化、网络化冲击下的会计档案管理变化和采取相应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会计档案管理体制与模式的观察与研究有助于会计档案管理部门了解会计档案管理概况、发现本会计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的途径,促进企业管理的全面提高。其次,会计档案管理的不断优化是实现企业信息一体化的奠基石,是实现企业知识管理的基础。只有优化了的会计档案管理才能将企业管理带上一个新的台阶。会计档案管理、企业信息化、企业管理的全面优化这三个部分是紧密相关的。

二、目前研究评述

1.国外对会计档案管理体制、模式的研究现状新石器会计档案管理体制模式的建构

会计档案管理作为档案事业的一个分支,从起源上来说,首先是在世界工业发达国家和地区开展起来的。世纪初瑞士、荷兰等一些欧洲国家和美国开始大规模地收集和保存会计档案。世纪中叶以后,大部分的其他欧洲国家,以及加拿大、澳大利亚也纷纷开展了这项工作。世纪年代以来,世界各国会计档案管理得到了很大发展。但由于私有制决定了国外的大部分会计档案属于属于私有财产,企业有权自行处理自己的档案,国家没有制定同意的会计档案管理体系、管理要求和标准。国外的会计档案管理自主性强,随意性大,个体特色突出,没有统一的管理体系和标准,企业一般根据实际需要自行设立档案部门,配备管理人员,制定企业文件的归档范围、文件分类表及保管期限表等。所以国外会计/档案管理体制与模式也呈现出多样化特点。

2.国内对会计档案管理体制、模式的研究现状

我国会计档案工作作为国家档案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国家档案局的领导下,自上而下的组建了规模庞大的会计档案室管网。长期以来,各企业采用了基本相同的方式开展档案工作。档案管理整体水平甚至高于其他国家,但这种带有前苏联痕迹的会计档案管理体制产生发展于计划经济时代,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并不相适应。我国现行会计档案管理体制、模式是在所有制形式单一即国家所有制形式的环境下,从国有工业会计档案管理模式演化来的。“集中统一,分级管理,条块结合,企业自主”是我国档案管理制度的概括。

我国的会计档案管理的具体模式进行策划的管理体制以及对会计档案管理模式的规定。这对于我国会计档案工作的建立、发展功不可没,这一阶段档案界主要是学习、模仿的阶段,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还是学习和

总结。随着经济体制和企业改个的深入及企业所处环境的诸多变化如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资源管理和知识管理观念的影响、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这种旧有的管理体制开始发生细微变化。大多数学者主张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该赋予企业自助舍利的权利,避免那种不顾新时期会计档案管理体制、模式的建构企业行业特点、企业自身情况而实行的“一刀切”式管理模式。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非公有制经济异军突起,非公经济会计档案管理模式也呈现出多样性。但其管理模式主要还是有:

1、会计档案集中统一管理。指由档案部门对本单位档案实行集中统一管理。但在具体实施中往往受到企业规模、企业管理体制、企业技术水平的制约。其优点是便于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有利于形成统一的档案信息利用中心。

2、档案分级管理。指在企业内对档案实行分级管理。该管理模式的优点是管理灵活、职责明确、利用方便。

3、档案分散管理。指在企业内由不同部门对各自形成的档案进行管理。该管理模式的有点是分工明确不足之处是对会计档案管理缺乏整体规划,对跨类别或新型档案的管理往往会出现管理上的空白或交叉。

4、会计档案信息集成化管理、一体化管理和知识管理。这些都是随着科技的发展,特别是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而产生的新观点。

5、会计档案委托代管,这指企业委托专业档案管理机构,代管其档案。但企业并不放弃其档案的所有权。

三、会计档案的内涵

会计档案是企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在经济管理和各项会计核算活动中直接形成的作为历史记录保存下来的会计凭证、会计帐簿和会计报表,以及其他会计资料等专业资料。它以丰富的原始数据和恒定不变的价值量为使用者提供可靠的信息,为单位制定规划、计划,调查取证以及进行决策提供一局和咨询材料。它是记录和反应各单位经济业务、财务收支状况及其结果的重要史料和证据,是国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四、会计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会计档案是历史的真凭实证,它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决定了加强会计档案管理的必要性。但事实上,由于各单位会计档案管理意识还比较薄弱。会计档案作为新兴档案学科还缺乏深入研究,在日常会计工作中,很多单位重核算、轻管理,会计档案管理工作混乱,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1.收集资料方面

由于对会计档案概念的不明确,一些财务人员没有将会计部门形成的全部文件归入会计档案,只是将会计凭证、账簿、报表核算类资料进行整理归档,而将法规、制度类文件,如上级财政部门的来文、本单位会计制度、会计工作计划、会计工作总结;预测、决策类文件,如财务分析报告、市场预测、会计决策设计等等,放在其他部门,造成会计资料收集不全。有些会计档案是属于不耐久的复写纸、传真纸或圆珠笔的字迹材料。这些材料在高温高湿度条件下自己很快氧化而看不清楚,失去保存的意义。

2.整理、销毁方面

《会计法》明确规定:“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和其它会计资料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档案,妥善保管。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和销毁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规定。”但一些单位的财务人员在月末、终了没有按规定将已形成的会计档案及时整理立卷,装订成册,随随便便放在箱内,造成资料遗失等问题。有的虽然进行了整理立卷,但是案卷质量不符合规范。会计档案保管到达一定年限之后。经过鉴定、审查,报经批准,可以销毁。但是,很多单位那些已失去保存价值的会计档案任然长年累月占据着库房和设备。究其原因,是一些人怕麻烦、怕负责人,担心会计档案销毁之后,今后一旦有什么经济问题,无凭无据,到时说不清楚。这不仅增加了国家的经济负担,也影响了会计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3.移交、存放方面

《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第6条规定:“各单位每年形成的会计档案,应当有会计机构按照归档要求,负责整理立卷,装订成册,编制会计档案保管清册。当年形成的会计档案在会计终了后,可暂由会计机构保管一年,期满后,应当由会计机构编制移交清册移交本单位档案机构统一保管。”但在实际工作中,财务部门与档案部门配合得并不协调。财务部门担心移交后利用不便,不愿移交;而档案部门以不懂会计业务为由,不愿接收。由此造成会计档案长期在财务部门,没有被广泛利用。由于财务部门缺乏一定的档案知识,对于会计档案的存放不够重视,例如。很多单位的会计档案都没有专门的存放地点,甚至与其他杂物一起堆放;有的档案室没有严格控制温度、湿度,认真做好“七防”,严重影响了会计档案的寿命。

4.人员素质方面

目前,大多数单位的财务人员虽然熟悉财务处理,但是缺乏会计档案管理知识。甚至有些领导还不认可财务档案管理的重要性,不重视财务档

案管理的培训。在实际操作中,每个财务人员都按自己的一套方法去管理,造成一个单位的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因财务人员变动而变化,没有一套固定而完整的管理制度,从而影响了整个单位的管理。

5.电子财务档案

垫子财务档案是指存贮于磁盘、光盘等嗲你介质中的各种票据、凭证、账簿、报表等财务数据资料。较之传统的财务档案,垫子财务档案有许多特点:电子财务档案易于修正、拷贝和重置,便于纠错、携带和传递。但也有不足的一面。如,具有系统依赖性,即需要一定的软硬件环境支持,只能在特定的条件下才能打开,不具备传统档案的直接可视性,还具有易遭损毁、难查痕迹的特点,此项档案的管理还不规范。

五、对会计档案管理的几点建议

社会经济越来越发展,对会计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先带经济活动中,很多时候因为会计档案管理工作做的不到位,早晨领导决策失误,影响到整个单位的运作,给集体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所以会计档案管理工作作为会计工作的基础,为适应经济管理需要,必须不断改进管理方法,建立新的管理体系,提供高治疗的会计信息。因此,就如何是会计档案管理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有以下几点建议:

1、提高档案意识,加强规范管理

时间证明,要管理好会计档案,首先,要改变传统管理年,对会计档案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其次,要加强对会计档案工作的宣传,提高各级领导和相关人员的档案意识。按照《会计法》、《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要求,制定会计档案管理标准,对会计档案进行规范管理,定期检查,为单位领导的决策提供真是、可靠的依据。充分发挥会计档案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2、落实责任,明确分工

确定专人负责财务档案的管理。制定严格的审核、壮丁、借阅制度。因为会计档案管理工作政策性和业务性都比较强,所以单靠一个管理员的历练是不行的。财务处各单位都应按标准要求制作凭单、报表及财务资料等。还要充分发挥各部门的积极性,建立良好的服务网络,按照分工合作、密切配合的原则,落实责任,相互协调,保证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3、与国际接轨,实现现代化管理

现在大多数单位已实现了会计电算化,但由于对会计档案管理工作不够重视,目前基本上处于手工检索阶段。所以,档案部门和财务部门应该共同合作,与国外先进的会计档案管理模式接轨,开发研制会计档案计算

机管理。只有会计档案实行计算机管理,才能真正发挥会计档案的作用,加快了查阅资料的速度,提高了档案管理水平。

4、引进人才,加强培训

会计工作的迅猛发展,要求财务人员不仅要具有财务知识,也要懂得档案方面的业务,所以会计档案管理人员必须接受再教育,进一步提高会计档案业务水平,增强整理立卷实际操作技能,成为新一代的复合型人才,当好领导的参谋,把以前的盲目利用变为科学利用。

5、即使实现了财务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在归档中国也需要实行所谓的“双套制”,即将同一份档案的纸质版和电子版同时归档

电子财务档案的存贮形式多样,既可以存贮于软盘、硬盘、光盘中,也可以打印输出到纸质材料中;电子财务档案便于计算、分析,快捷获得所需结果。结果电子财务档案上网,通过计算机操作和网络交流,不仅满足了日常条件查询、统计分析、制作数据报表、开展数据交换的需要,打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无纸化查阅和方便快捷的墓地,节约了办公成本,避免了原始档案由于频繁翻阅而带来的折损,还有利于专业管理,便于档案资源的统一整合,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六、总结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出会计档案管理体制、模式的良好变革已经呈现在我们面前。会计档案管理体制、模式是一个动态的事物,需要我们不断结合具体实际和先进念去充实它,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推进会计档案管理体制、模式研究不断深入。

参考文献:

1、刘国能,《中国档案事业体系》,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2年8月

2、马素萍,《会计档案工作管理体制研究》,北京档案,2002年5月

3、宗培玲,《现代会计档案工作运行机制的建立》,北京档案,2005年9月

4、胡吕平、乔欢,《信息服务与用户》,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

5、冯慧玲、张辑哲,《档案学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6月

6、《关于非国有会计档案管理原则与体制的思考》,北京档案,2004年5月

7、陶亚坤,《关于民营会计档案管理体制创新的思考》,辽宁兰台世界,2006年4月

8、周三多、陈传明,《管理学--原理与方法》,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

9、窦晓光,《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档案管理体制--转型期的档案管理体制改个研究之二》,档案学通讯,2006年1月

第五篇:会计毕业论文

目录

一、我国会计职业道德现状„„„„„„„„„„„„„„„„„„„„„1

(一)、部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观念淡薄。„„„„„„„„„„„„„1

(二)、部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沦丧。„„„„„„„„„„„„„„„2(三)、部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2

二、会计职业道德现状分析 „„„„„„„„„„„„„„„„„„„„2

(一)、会计从业环境影响其职业道德行为。„„„„„„„„„„„„

3(二)、市场经济和社会变革影响着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行为。„„„„„

3(三)、会计人员理论知识缺乏和业务技能低下影响其职业道德行为。„4(四)、对会计职业道德宣传教育缺乏有力手段和措施。„„„„„„„4(五)、对违反会计法规的处罚力度不够。„„„„„„„„„„„„„4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职业道德内容及其要求„„„„„„„„4

四、重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职业道德的措施„„„„„„„„„6

(一)、建立、健全会计管理体制,促进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行为规范„„„6

(二)、建立健全会计职业道德监督机制。„„„„„„„„„„„„„„7

(三)、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素质。„„„„„„„8

(四)、加大惩处力度,严格财经纪律。„„„„„„„„„„„„„„„9 参考文献„„„„„„„„„„„„„„„„„„„„„„„„„„„„„11 【摘要】

会计行业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领域,其服务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经营者、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的利益,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经济秩序。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是基本道德规范在会计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它既是会计工作要遵守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也是衡量一个会计工作者工作好坏的标准。同时,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也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就会计职业道德与诚信建设进行了分析思考。

【关键词】

会计;职业道德;诚信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与诚信建设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经验之一,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重要指导思想。会计行业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领域,主要提供会计信息或鉴证服务,其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经营者,投资人和社会公众的利益,进而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经济秩序。会计工作者在提供会计信息或鉴证服务的过程中,除了必须将本职工作置于法律法规的约束和规范之下,还必须具备与其职能相适应的职业道德水准。

所谓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是基本道德规范在会计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它既是会计工作要遵守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也是衡量一个会计工作者工作好坏的标准。因为会计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凡是有经济活动的地方,就有会计工作,就有会计人员,就有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会计职业道德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随着市场经济关系的日趋深入,目前我国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出现了严重的滑坡,会计造假、会计信息失真及会计职业道德失范等情况越来越多,严重干扰和制约经济的正常发展,已成为我国市场经济运行中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与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行为密切相关,为更好地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重塑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会计职业道德,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会计职业道德加以论述。

一、我国会计职业道德现状

目前,普遍出现大面积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给使用者提供了虚假情况,给决策者制定相关的决策带来了不利影响,严重影响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引起了会计界、经济界以及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也诱发了学术界和实务界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大讨论。笔者认为,这些现象的产生与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行为密切相关,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部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观念淡薄。

在现实中,一些会计人员在国家、社会公众利益与单位利益发生冲突时,不能坚持会计职业道德和会计准则,违背会计客观真实性原则,甚至通同作弊,为违法违活动出谋划策,直接参与伪造、变造虚假会计凭证、会计帐薄、会计报表,对外提供虚假会计信息。当单位负责人为了个人小利益和荣誉而置法律和道德不顾,授意、指使、强令会计人员篡改会计数据、做假帐,会计人员面临职业道德冲突的选择时,部分会计人员不能做到坚持原则,而是在单位领导的直接授意、指使、强令下,做出有悖于会计职业道德的行为,参与弄虚作假。根据有关方面对一千多名在岗会计人员的问卷调查,有16.87%的会计人员认为应当做到坚持原则;有61.27%的会计人员认为应当按单位负责人意见办,同时做好会计上的“技术处理”;有21.86%的会计人员认为应直接按单位负责人的意见办。可见,会计造假现象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

(二)、部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沦丧。

一些会计人员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膨胀,丧失了最起码的法制观念,会计职业道德沦丧,为追求私利,不惜以身试法,故意伪造、变造、隐匿、毁损会计资料,利用职务之便贪污、挪用公款,走上了犯罪道路。这种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虽然是少数会计人员所为,但也反映在新形势下重塑会计职业道德的紧迫性。

(三)、部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

一是他们在会计实践中,不去努力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对法律、法规、准则、制度不熟,不能准确理解、把握会计准则和会计核算制度,以致无法准确核算经济业务,披露错误或不充分的会计信息,导致了会计信息不能准确、真实地反映单位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二是由于他们业务技能不精,没有爱岗敬业精神,在工作中容易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无意识差错,如:账户分类错误,数据计算与书写错误,会计估计错误,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划分错误,漏记了已完成的交易业务,漏对应计项目与递延项目进行调整等,这些会计工作的无意识错误造成帐务处理混乱,导致了会计信息失真。三是有些注册会计师在执行独立审计业务时,没有严格执行独立、客观、公正的职业道德准则,出具了不恰当的审计报告,客观上认同了会计做假帐行为,充当了被审计单位会计信息失真的保护伞。

二、会计职业道德现状分析

【1】

当前会计职业道德现状堪忧,诸如会计人员道德观念淡薄、道德沦丧、道德素质差,进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会计监督失灵等问题,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会计从业环境影响其职业道德行为

1、会计管理体制的弊端。

会计人员作为单位的一员,受本单位领导的控制和制约,其经济待遇、工作安排、职务任免等都基本上由本单位领导决定。当会计人员与单位领导发生道德冲突时,会计人员若坚持准则、坚守职业道德,就可能面临被调离、下岗的窘迫境况,会计人员出于自身保护,屈服于单位领导,客观上存在“站得住的顶不住,顶得住的站不住”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失范行为究其本质原因,主要是因为单位领导不良道德行为造成,是单位领导不良道德的直接结果。

2、法律、法规监督机制、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的完善程度影响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行为。

随着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逐步完善,法律、法规对社会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会计职业道德自然也不例外,加大执法力度、加强会计监督能避免和消除管理上的许多漏洞,促使会计人员自觉遵守职业道德、提高自身修养,大大降低会计人员违反职业道德可能性。相反,执法不严、会计监督不力,会使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失范行为得以发生、蔓延。

(二)市场经济和社会变革影响着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行为。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社会经济成份、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人们的利益格局也随之多样化和复杂化,利益关系的变化反映在思想意识上,必然引起道德冲突,个人主义、利已主义、享乐主义意识抬头,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受到削弱。会计领域同其他领域一样遇到经济发展与道德进步的困惑,物质利益原则已成为当今经济发展的动力,一些会计人员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由于缺少社会道德的强有力的引导,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做人的基本原则发生了变化,为了追求自身、小团体利益,不顾他人及社会公众利益,不择手段提供虚假会计信息,丧失了会计职业道德。

(三)、会计人员理论知识缺乏和业务技能低下影响其职业道德行为。

有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偏低,不求上进,对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知之甚少,缺乏努力钻研业务、精益求精、爱岗敬业精神,他们不学法、不懂法,谈不上遵纪守法,更不能依法办事,以致无法按制度、准则规定处理会计业务,他们所提供的会计信息难以保证真实可靠,其行为违反了会计职业道德。

(四)、对会计职业道德宣传教育缺乏有力手段和措施。

会计人员道德素质偏低,表面上看是受不良社会风气影响,具体来看与教育不够有很大关系。在会计学历教育中,只注重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判断能力教育,在会计学原理等会计基础课程中没有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在会计后续教育中,只注重新会计准则和会计核算制度的教育,而忽视了会计职业道德、财经法纪等方教育。

(五)、对违反会计法规的处罚力度不够。

尽管我国的会计法规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对违反会计法规的处罚力度不够,使得违法的机会成本很小。违反会计法规的巨大利益诱惑与低廉机会成本所形成的反差,使得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屡禁不止。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职业道德内容及其要求【2】

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公众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要求,笔者认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及其要求为如下几方面:

(一)、爱岗敬业:爱岗敬业是会计人员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和条件,是其应具备的基本道德素质。爱岗敬业要求会计人员热爱会计工作,树立良好的职业责任感和荣誉感,忠实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刻苦钻研业务,不断提高技能,勇于革新,争做行家里手。避免出现“懒”、“惰”、“拖”的不良行为,牢固树立“干一行爱一行”职业思想,要有“对工作极端负责任”的敬业精神和方便群众、勤奋工作的工作态度。

(二)、诚实守信:自古以来,人们将“诚实”和“守信”视为道德的最高境界,也将其作为道德的基本要求。人无诚信则鄙陋,家无诚信则危殆,国无诚信则绝于天下。诚实守信是指会计人员应当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执业谨慎,信誉致上,不为利益所诱惑,不弄虚作假,不泄露秘密。中国现代会计学之父潘序伦先生认为,“诚实”是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他终身倡导:“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事,信以待人,毋忘‘立信’,当必有成”。诚信应当成为会计行业最起码、最基本的执业理念,诚信是会计人员基本的道德素养。整个市场经济都要有信用,如果会计人员不讲信用,编制虚假的会计报表,则整个市场经济就失去了一定的经济基础,扰乱了市场秩序。会计人员必须做到以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帐,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三)、廉洁自律:“不受曰廉,不污曰洁”,不收受贿赂、不贪污钱财,就是廉洁。“自律”,是指自律主体按照一定的标准,自己约束自己、自己控制自己的言行和思想的过程,使具体的行为或言论达到至善至美。会计工作的特点决定了廉洁自律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在要求,是会计人员的行为准则。对于整天与钱财打交道的会计人员来说,经常会受到财、权的诱惑,若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观念不强,自律意志薄弱,很容易成为权、财的奴隶,走向犯罪的深渊。没有 “理万金分文不沾”、“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的道德品质和高尚情操是不行的。公生明,廉生威。可以说,会计人员自律是会计职业道德的最高境界,是会计人员必须要有的一种自觉行为。

(四)、客观公正:客观公正是会计工作和会计人员追求的目标,它要求会计人员公私分明、不贪不沾、遵纪守法、尽职尽责。社会经济是复杂的,生活中的人的品性和欲望是多样的。会计人员不是“超人”,对经济业务事项的职业判断,可能会出现偏差,极有可能导致披露会计信息失真。因此,客观公正是新时期会计工作和会计人员追求的目标,通过不断提高专业技能,正确理解、把握并严格执行会计准则、制度,不断消除非客观、非公正因素的影响,做到最大限度的客观公正。

(五)、坚持原则:会计人员的原则意识主要是指对各项会计方针、政策、财经法规的严格遵守、执行和坚持。它要求会计人员在熟悉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情况下,在其会计业务工作中,始终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严格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依法办理有关财务业务,无论是对上级领导,还是对亲朋好友,都必须一视同仁,不讲亲疏。

(六)、提高技能:会计工作是一门技术性和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会计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信任会计工作,如果会计人员没有娴熟的会计技能,再好的个人道德品行,也无法干好会计工作。会计人员要有提高专业技能的自觉性和紧迫性,要勤学苦练、刻苦钻研、不断进取和更新会计知识、提高业务水平。

(七)、参与管理:会计人员在参与管理过程中并不直接从事管理活动,只是尽职尽责地履行会计职责,为单位正确地进行最优决策和有效经营提供所需数据。可见,管理工作中会计人员的参与很重要,所以,会计人员要树立参与管理的意识,积极主动地做好单位领导的参谋。经常主动地向领导反映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主动提出合理化建议,协助领导决策,参与经营管理活动,不能消极被动地记帐、算帐和报表,要从帐房先生、簿记人员的传统观念中解脱出来。

(八)、强化服务:强化服务是要求会计人员具有文明的服务态度、强烈的服务意识和优良的服务质量。服务态度是服务者的行为表现,会计人员服务的态度直接关系到会计行业声誉和全行业运作的效率,会计人员的服务态度好、质量高,就能提高会计职业的信誉,增强会计职业的生命力;反之就会影响会计职业的声誉,甚至直接影响到全行业的生存和发展,阻碍经济发展。会计人员要树立强烈的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努力维护和提升会计职业的良好社会形象,使会计成为受社会尊重的一种职业。

四、重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职业道德的措施

【3】

为消除会计职业道德堪忧的现状,必须在分析其产生根源的基础上,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容及其要求,有针对性地逐项采取有效措施,强化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在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建立健全会计管理体制和会计职业道德监督机制及崇尚诚实守信、客观公正的职业道德意识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重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职业道德。基于上述认识,笔者提出以下措施和对策:

(一)、建立、健全会计管理体制,促进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行为规范。

首先,市场经济机制是权利制衡机制,与之相配套,会计管理体制也应向多元化发展,因此要统一管理会计人员和扩大“会计委派制”的范围,减少会计人员对本单位领导人员的人身依附,使其具有相对独立性,敢于抵制领导人员授意、指使、强令下的会计舞弊。从我国目前推行的“会计委派制”试点来看,的确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笔者认为,可在总结和完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会计人员的经济待遇、工作安排、职务任免由财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并且有步骤地推扩“会计委派制”的试点行业和范围:在行政事业单位直接委派会计人员或会计主管;在企业单位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或财政部门委派财务总监、财务主管。其次明确会计责任主体、责任行为主体、职责范围,明确主体应承担的责任。如《会计法》明确规定:“单位负责人不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会计管理体制的建立、健全,可以抵制单位领导授意、指使、强令情况下的会计弄虚作假,促进会计人员职业行为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为会计人员规范执业奠定基础,达到源头治理目的。

(二)、建立健全会计职业道德监督机制。【4】

会计信息失真大多是领导人员授意、指使、强令会计人员进行的。因此,对于会计信息失真,要强化政府监管检查力度,完善单位内部监督检查,实行单位领导经济责任审计,借助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监督,加大监管力度等,对单位领导人及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行为产生外在压力,减少会计报表的虚假。

1、财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会计人员资格的监督检查。首先要加强会计人员资格的监督检查。对不符合财政部颁发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的会计从业人员,责令单位调换其工作岗位。其次,要定期对企事业单位对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准则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若发现问题,要及时查清原因,进行严肃处理。

2、单位内部要加强监督检查。一是内部审计部门要制定计划,对会计部门的业务处理进行全过程的跟踪审计监督;二是加大会计人员业绩和差错考核力度,建立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行为考核指标,强化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修养,促使其职业道德行为更加规范。

3、健全以审计监督为主,财政、税务、人民银行、证券监管、保险监管等部门监督及社会监督相结合的综合外部监督体系。审计组织是进行经济监督的专职部门,它们在提高会计信息的可信性方面具有其他经济监督管理部门不可替代的优势。因此,国家审计机关要重点做好财政、税收、国有金融机构、重点基本建设项目、专项资金、主要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等审计;要提高审计覆盖率,逐渐做到所有单位的会计报表均经过审计。同时,也要充分利用和发挥财政、税务、人民银行、证券监管、保险监管等部门和社会力量对会计信息进行监督,形成综合的会计信息监督体系,有效地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漫延。

4、推广经济责任审计,真正做到“不经审计,不得离任;不经审计,不得提拔”。面对“官出数据,数据出官”的现象,要推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因为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能有效地遏制领导干部通过会计舞弊弄虚作假、虚报浮夸来骗取荣誉和被提拔重用的不正之风。国家审计机关在审计时,应当侧重于地方党政领导干部、行政机关和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的经济责任审计。笔者坚信,开展经济责任审计,能有效地提升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单位负责人的责任感,减少会计舞弊的动机,从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三)、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会计人员素质的高低,既影响到会计准则和会计核算制度的贯彻执行效果,又影响到会计工作质量,也决定了他们能否抵制领导人员授意、指使、强令的会计舞弊,然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会计教育虽然发展得相当迅速,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迄今为止仍是盲点,尚未引起会计职业界足够的重视,与培养“德才兼备”会计人才的目标不相符,部分会计人员素质非常差,因此,我们要应建立一整套会计人员素质教育的规则,进行多层次、循序渐进和全方位的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大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会计学历教育,尤其要注意在会计学原理等会计基础课程中增设有关会计职业道德内容;二是会计人员后续教育,切实帮助他们提高素质、积累经验、更新知识。在后续教育中,要集中强化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结合当前全国会计人员新制度,新准则的继续教育,把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列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通过向会计人员系统讲授会计职业道德知识,提高会计人员对会计职业道德认识,增强会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遵守会计职业道德的自觉性。具体做法为:一是拓宽后续教育内容,除了注重新会计准则和会计核算制度的教育外,还要注重财经法纪方面的教育等;二是从高从严要求,切实注重后续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三是将后续教育与职业资格管理结合起来,实行强制性的后续教育制度;四是重点注重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判断能力的教育。五是加强会计职业道德自我学习和修养教育。会计主管部门要定期将会计职业道德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及职业道德相关典型事例,通过学习资料的形式印发给会计人员,启发、诱导、激励他们从自己内心世界加强自身道德修养,遵守会计职业道德,改造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彻底抛弃享乐主义等不道德、不健康思想,自觉抵制外来诱惑。在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同时,进行政治思想、法制、业务素质、心理素质等各方面的教育,使其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从而用职业道德意识规范职业道德行为。

(四)、加大惩处力度,严格财经纪律。

一是从法律规范上加大对造假失信者的处罚力度,使其造假的预期成本大于其造假的收益;二是管理部门以及执法部门要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坚决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严肃查处,杜绝讲人情和执法、司法腐败现象。在对相关会计人员、有关领导及会计主体进行严厉惩处的同时,应进一步加大社会中介机构的整治和规范,强化行业自律性监督体系,加强执业质量的监督检查,对出具不真实、违背审计准则的审计报告,要受到严厉的惩罚并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损失进行赔偿。

职业道德是一个职业得以生存的基础,它对职业者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要高于法规的约束。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对社会的公开承诺,如果会计人员丧失了职业道德将,将导致会计信息的严重失真,失去了社会对会计的信任。当今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是不容忽视的,规范会计职业道德是非常之重要。我们只要强化措施,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重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会计职业道德,那么会计职业道德将会走出缺失和困惑的境地,从而使会计人员达到更高的会计职业道德境界,造就出高尚的会计职业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 林秀端,会计职业道德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09(8):27 [2] 庄保军,新形势下会计职业道德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8):53-56 [3] 郭小萍.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J].经济师, 2008,(01)[4] 辛睿文.试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J].河套大学学报, 20

下载会计毕业论文 浅谈会计档案管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会计毕业论文 浅谈会计档案管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会计毕业论文

    会计毕业论文范文五篇 范文一 【导语】:实习是每一个大学毕业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巩固知识;实习又是对每一位大学毕业生专业知识的一种......

    会计毕业论文

    目录 一、财务报告舞弊概述 ............................................................................................................. 3 (一)财务报告的概念界定........

    会计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 题 目 德安公司存货计价方法的探讨 院 系 会计学系专 业 会计学年 级 层 次 学 号 姓 名 指导教师 2014 年 4 月4 日 广东培正学院教务处制毕业论文原创性声......

    会计毕业论文

    为适应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自90年代初期开始,我国在会计领域迈出了改革的步伐。会计改革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广泛的范畴,它包括会计制度的改革、会计手段的改革、会计管理......

    会计毕业论文

    会计职业道德面临的问题和建设 I 摘 要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会计在经济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但是不少会计人员在物质财富中失去方向,通过贪污舞弊,对会计信息造假,滥......

    会计毕业论文

    会计论文之论金融会计风险及防范措施 摘要:金融业是高风险行业,而金融会计是金融工作的基础,金融企业作为经营货币信贷业务的特殊企业和独立的社会经济主体,在营运过程中存在......

    会计毕业论文

    沈阳建筑大学城市建设学院毕业论文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问题研究 第一章 绪论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国际、国内市场正加速合并成一个统一的大市场。市场......

    会计毕业论文

    会计毕业论文范文为适应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自90年代初期开始,我国在会计领域迈出了改革的步伐。会计改革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广泛的范畴,它包括会计制度的改革、会计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