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心理委员的必要性与使命性
心理委员的必要性和使命性
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起源与20世纪80年代的心理咨询服务。到1986年年底,全国已有30余所大学开展了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这一阶段的工作虽然限于少数学校对个别学生的心理咨询服务和少数学校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自发性和局限性的特点,但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党中央和国务院及各地政府相继出台了多个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文件。进入21世纪以来,我们党更重视包括大学生在内的青少年的心理素质教育。
一,当前高校教育存在的问题。1.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不完善
设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应做到人员、场地、经费、活动时间落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才有保证。但是,部分省市的抽样调查反映出,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中兼职人员多、专职人员少、经费无保证的现象十分普遍。2.难以满足学生的要求
目前,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教育在许多高校已经受到重视,但普及率仍然较低,仍难以满足学生的要求。许多高校只是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列为公共(自由)选修课,只有大约20%的学生能够选修此类课程,即使工作做得比较好的学校,也难以满足学生学习心理健康只是的强烈愿望。
3.学校及各级领导的重视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目前,仍有一些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缺乏足够认识,虽设有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但在人、财、物方面的投入却远远不够,直接影响了工作的正常开展,学校及各级领导的重视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4.政策不到位影响专业队伍稳定
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涉及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医学等知识,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它要求教师既要有很强的敬业精神,又要经过特殊的专业训练。我国大部分高校现在都设有正式或非正式的心理咨询机构,其成员大多是业余或兼职教师,尽快形成一支高水平的专业队伍已迫在眉睫。
5.培训工作缺乏系统化、规范化
从事心理教育与辅导工作的人员需要接受系统的培训、指导和资格认证,培训工作的规范化直接影响着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由于我国目前没有统一机构管理,对课程设置、时间安排和资格认证等也未施行统一的要求,培训及督导工作仍处于比较混乱的状态。教育行政部门虽已开始重视对领导、教师、医务人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但培训力度仍然不能满足客观发展的需要。
一、在高校开展班级心理委员模式的必要性
1.高校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在心理咨询方面,许多高校咨询人员的数量往往与广大学生的咨询需求不成正比。想要咨询的同学要预约时间才有可能得到咨询。面向个体的心理咨询也主要是针对心理问题发生后的调整。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规律,这决定了大多数同学会遇到一些类似的、具有普遍性的、程度较轻的问题,如人际关系问题、学习问题、情绪问题等。如果对于这样的问题只以咨询的形式解决,往往会变成咨询人员的重复劳动,效率较低。为学生建立心理档案能够快速高效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但是所采取的心理测验形式往往过于死板,也易受到社会称许效应的影响。在动态掌握学生信息,了解学生心 理变化方面,心理档案也显得有些无力。在心理学教学、讲座方面,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只能在某一个学期或某一个阶段开设。且课程的数量有限。学生遇到的问题是在大学任何阶段都有可能出现的,尤其一些突发的危机事件,讲座则存在着范围小,对象过于集中,内容缺乏连续性等问题。一些以问题为导向的团体活动,人员构成相对松散,只能吸引一小部分对某方面问题有兴趣的同学的关注。
2.学生管理工作需要心理健康教育。一直以来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多是从上至下进行的,由主管部门或教师发起一项活动,学生来参与配合,缺乏学生的自我教育。在高校中,师生关系较之中小学更为松散,师生问的联系较少,有一定距离感,加之教师与学生两者角色的差异,教师对于学生的现状、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了解得不够深入,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仍不尽如人意。一部分学生遇到困难、烦恼时选择独自闷在心里或和同学、朋友倾诉,这就造成心理咨询老师和辅导员等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心理教育工作者无法了解和解决问题。
3.学生自身需要心理健康指导。相关的调查结果显示,当大学生遇到烦恼时,65.59%的同学选择和同学、朋友倾诉,其次是自己消化克服,只有15%左右的同学会考虑心理咨询。出现烦恼自己消化克服,如果处理不当有可能会造成更大的心理困惑,甚至出现危机事件。同学问的互相安慰一般会具有一定的效果,但这种安慰大多只是停留于表面,往往收效甚微,如果方法不当甚至会偏离应有的方向。学生具体情况发生变化,教师和管理部门很难及时了解,很多个体的心理问题、异常现象、突发事件等常常最先在同学中突显、表现。在危机干预反应方面,普通学生往往在认识上存在一定偏差,对于一些同学的心理危机事件或
表现出来的危机事件的信号没有识别能力,无法及时地发现问题,低估问题的严重性,采取不恰当的解决方式如隐瞒、掩饰等,贻误干预的有利时机。
以上各种问题,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一些不足:咨询的效率较低,师生沟通了解不足,无法形成有机的整体,面对的对象始终比较偏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触角无法真正、连续、深入地做到每一个人心里。对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的关注应该是普及、连续的,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如果这些工作只依靠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或教师来完成,那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如果发动学生力量,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在现行的班干部队伍中增添班级心理委员角色来具体负责本班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能够真正把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到每个班级、每个宿舍、每个学生的心中,从而有效地弥补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些不足。
二、在高校开展班级心理委员模式的可行性
1.高校班级心理委员模式适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学生担任班级心理委员,有一些意见认为,朋辈心理辅导要求咨询员具有一定的心理咨询专业知识和技术,同时具备丰富的知识结构、正确的自我概念、积极的态度等品质。大多数学生都是非心理专业的,而且本身的阅历经验等都较浅,无法提供专业的心理帮助和教育,因此对实施班级一tL.理委员制度存在顾虑。但班级心理委员制度是一种实施方便、推广性强、见效快的学校心理咨询模式,其涉及范围广、发现问题及时、防患于未然、易于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等,足以在当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发挥出巨大的积极作用。在前期的人员选拔上,应通过科学严格的标准挑选出合适的人员,再由心理咨询教师对其进行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同时在El常的工作中心理咨询教师定期与心理委员进行交流、监督、指导,以提高其工作能力。这些培训、指导等工作尽管某种程度上加大了咨询教师的工作量,但从投入和产出的角度,还是比较经济的。而且各院系的心理委员也可进行深入调查研究,自发地组织一些简单的活动,向心理辅导中心以及学生工作部门反映学生的思想心理状况,以及提出活动建议和构想等,从而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提高教育的效果。
2.高校班级心理委员的形式与内容有助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当前,大多数高校所举办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除课程和咨询外,大多是由心理辅导部门依托学生社团组织活动进行的,能够真正深入每个班级内部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较少。因此,在班级内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补充,更是一种有利的促进因素,是教育的广阔而有力的阵地。如可以以“心理辅导进支部”“心理辅导进寝室”为主题,举办班会或团日活动,从而将心理健康的理念充斥到学生的生活空间、学习空间。从学生管理的角度说,通过实施班级心理委员制度,形成上下融合沟通的体系,学生的思想和信息能够及时地得到传达和反馈,也有利于安排和调整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把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做到学生心里去。在危机干预反应方面,班级心理委员能够对本班同学的心理状况有比较清晰准确 的了解,对同学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评估,如有必要可反映到上一级心理健康负责人处。最终形成班级心理委员一院系辅导员、教师—学校心理辅导教师的危机干预三级反应模式,各相关级别根据具体情况评价问题严重性,给予相应反应,从而达到快速反应的目的。
3.高校学生处于发展时期,有必要采取班级心理委员的模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一方面,大多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基本属于发展性问题,具有一定普遍性和阶段性,问题的性质一般不是很严重。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末期,从心理发展特点的角度来说,他们十分重视同伴意见交流。因此,设立班级心理委员,遇到心理困惑的同学可以和心理委员建立起信任关系,达到良好互动,从而起到良好的咨询、帮助效果。另一方面,很大一部分学生 对心理学和心理咨询有浓厚兴趣。他们自发组织协会,学习心理健康和心理咨询知识,开展多种活动等。如果能够充分调动这一部分同学的积极性,通过培训使他们多一些心理咨询的基本知识,那么在他们开导别人的时候,就会更有成效。接受心理委员的培训和从事心理委员的具体工作本身也是一种教育,在调整自己遇到的心理困惑时,也能够更好的解决,从而达到教育的最高境界——自我教育。.
三、在高校开展班级心理委员的有效性 1.班级心理委员的普及性广。实施班级心理委员制度可以大大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性,以班级为单位,进而到学院再到整个学校的心理教育相关活动,使得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由窄到宽、由点到面最终形成一个整体的网络,也使心理健康教育的号召力得到加强,便于管理和开展活动。在对学生一些特殊心理信息的掌握上,班级心理委员机制大大提高了信息的准确性、灵活性,形成从上到下、从下到上的全方位网络,及时沟通反馈与解决,提高教育及咨询的有效性。由于班级心理委员会按照自己的设想和学生的需要设计开展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使得活动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对学生更加具有吸引力。
2.班级心理委员的实效性强。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班级心理委员模式,使学生管理者能够从心理的角度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感受、心理变化,对帮助辅导员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有重要作用。通过心理委员模式,在危机干预反应上改变了以往学生出现一定问题,却由于识别不清、信息不畅、沟通不良等原因导致错失干预的有效时机,或干预方式不当造成的不良后果的现象,保证了危机干预的快捷准确、措施得当。
3.班级心理委员的影响力大。实施班级心理委员制度,使得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和宣传深入每个班级,影响到每个同学。学生通过相关活动,了解了更多的心理健康知识,有助于激发大家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提高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遇到一些心理困惑时,可从班级心理委员处得到基本的咨询,方便快捷。作为心理委员本身也得到了很大提高,他们学到了更多的心理学知识,更加关注自身和他人的心理健康,通过自己的热心和心理学知识为大家服务,从而普及了心理健康教育面,影响了他人,在学生中逐渐形成了他助一互助一自助机制。班级心理委员模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是一种新生的力量,尽管其在实践上还存在一些不足,但它仍具有远大的发展前途。因此。在今后的实践中,我们要发挥其优势,弥补其不足,使班级心理委员模式在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开展方面发 挥更大的积极作用。
心理委员是为班级同学提供有关心理健康方面帮助的人,作为班级学生干部,他们以平等,尊重,服务同学的态度为有相关需要的同学提供帮助,承担或协助实施针对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各类事务活动。他们必须拥有能够胜任该工作的个性特征,经过系统培训后,方可担任本职,接受院系班团组织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的双重领导,工作的同时还需要接受长期的专业指导和监督,以便有效发挥其积极作用、完成其具有历史意义的使命。因此:
1、学生心理现状是增设心理委员的内在要求。一项对大学生进行的心理测试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具有女生的检出率要高于男生,低年级学生心理状况差于高年级学生,农村的同学心理问题出现率低于城市的同学等特点。而大学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大聚会,因此对心理委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我国传统教育模式过分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教育从而忽视了人文素质和心理素质教育。学生人文知识的缺乏,使部分学生受到实用主义和利己主义的影响,埋头于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注意伦理道德修养,缺乏对社会历史,现实人生和人际关系方面的了解,导致自身的工具化,这是引起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
3、现代心理健康教育提出更高要求,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为:健康包括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良好以及道德健康。说明健康不仅仅局限于单纯的疾病防治。教育客观上要求心理学和社会学相互结合实现的转变对心理健康教育提出更高的发展的要求。这也是对班级心理委员的使命要求。
由此可见,设立心理委员具有很强的紧迫性,同时它又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同龄人感情相通,学生愿意向同龄人打开心扉,所以如果同学们能具有一定的心理健康常识,同学之间就可以得到很好的心理帮助。因此,在班上设立“心理委员”一职就是不二的选择。
2、助人者自助。心理委员开展的心理互助活动不仅有助于促进他人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的困难,同时也能提高自身心理调节能力,并学会与人沟通,与人相处。
3、心理委员作为老师与同学之间的桥梁,使老师和心理辅导员更加了解同学们的心理状态,为更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4、天然的群众基础。心理委员来自学校最基层的班级普通学生,他们和群众学生有着最亲近最密切的联系,他们深入基层、深入学生群众,构成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层网络,对于学校层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是非常有益的补充和辅助力量。没有他们,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就形同虚设。
第二篇:充分性与必要性教案
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教案)1 课题
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1)理解充分、必要条件的概念;
(2)初步掌握充分、必要条件的判断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教学类型:
新授课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教学法(配合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充要条件的概念和判断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充要条件的概念。教具:
多媒体、投影仪 教学过程:
(1)、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首先,在导入阶段的教学中,回顾上节研究的命题的一般形式“若p则q”和其真假判断的方法,先向学生介绍真假命题的简记符号。同时以命题“若x>0,则x2>0。”和其逆命题“若x2>0,则x>0。”为例让学生学习符号的使用。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先分析下面的问题:(幻灯显示)
[幻灯显示]例
1、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并研究其逆命题的真假(用p与q的相互推出符号表示你的判断)。
p
q
(1)若x>2,则x>1。
(2)若两三角形面积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3)若三角形有两角相等,则它是等腰三角形
(4)若a2>b2,则a>b。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结合(1)、(2)两个命题,分析引出对“充分的”和“必要的”这两个词汇的感性认识:
首先,在原命题中研究前者对后者的制约程度:
比如(1)中,p能推出q,表明要得到结论q,有了条件p就足够了,也就是说条件p对于结论q是“充分的”。在(2)中,p不能推出q,表明条件p对于结论q是“不充分的”。
其次,在逆命题中研究后者对前者的依赖程度:
比如(2)中,p不能推出q,但p能被q推出,这说明p对于q又是一种什么样的联系呢?作出分析:
命题(2)中,两三角形面积相等不能说明两三角形必然全等,但是,如果两三角形的面积不相等,则两三角形会全等吗?不会。为什么?因为如果两三角形全等,则两三角形的面积是必然相等的。这也就是说,两三角形面积相等是两三角形全等这个结论成立所“必须具备”的条件。那么,我们就说,p对于q而言是“必要的”。(板书:必要的)而在(1)中,p不能被q推出,表明条件p对于结论q是“不必要的”。
再让学生类比分析(3)、(4),不难得出:在(3)中,p对于q既是充分的,也是必要的;在(4)中,p对于q既不是充分的,也不是必要的。
结合上面的分析,向学生指明:我们看到,命题中的条件与结论之间这种相互推出的关系反映了两者之间的一种“充分的”或是“必要的”联系。在数学中,我们对这种联系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引入的新的定义来描述它,这就是本节将研究的主要内容,从而引出课题:
(2)、阐述定义,理解内涵
由此,我们引入了如下定义: [幻灯显示] 充分、必要条件的定义
如果已知p q,则说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在引导学生理解定义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问题:这里的p和q都叫做“条件”,那么“结论”又是什么呢?(引起认知冲突,鼓励学生发言)
强调:分清“条件”和“结论”是理解定义的关键!
接下来再回到例1,对其中存在的充分必要关系再次进行认识。
[幻灯显示]例
1、试判断下列各命题中: p 是 q 的什么条件,q 又是 p 的什么条件?(学生分析作答)
(1)若x>2,则x>1。
(2)若两三角形面积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3)若三角形有两角相等,则它是等腰三角形(4)若a2>b2,则a>b。
1、教师在对学生的回答作出纠正和完善后,可以自然引出充分不必要、必要不充分、充分必要和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的概念,使学生认识趋于完善。
2、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答案的特点:
当条件与结论位置对换的时候,条件的类型也相应的发生着变化。
3、同时也要使学生明确:
区分条件和结论是准确判断充分、必要条件的重要前提。(3)、分析理解课本例题,深化认识
[幻灯显示]
例2指出下列各组命题中,p是q成立的什么条件,q是p成立的什么条件?(1)p:x=y;q:x2=y2。
(2)p:三角形的三条边相等;q:三角形的三个角相等。
例3 指出下列各组命题中,p是q成立的什么条件,q是p成立的什么条件?(在“充分而不必要条件”、“必要而不充分条件”、“充要条件”、“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中选出一种)?
(1)p:(x-2)(x-3)=0;q:x-2=0。
(2)p:同位角相等;q:两直线平行。(3)p:x=3;q:x2=9。
(4)p: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q: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教师和学生一起读题,分析其中的关系,作出判断。注意规范学生的思维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判断充要关系的基本方法步骤:(幻灯显示或板书)
(1)分清条件和结论 ;
(2)考察条件和结论间的相互推出关系;(3)根据定义作出判断。
(4)、小结作业 [幻灯显示]
小结:(主要让学生总结)
1、充要条件的定义;
2、充要条件的判断方法;
3、认识生活中的充要关系。思考问题
请试试探讨下列生活中名言名句的充要关系。
(1)水滴石穿
(2)骄兵必败
(3)名师出高徒 教学后记
对课题的引入对学生的理解很重要。
第三篇:心理委员
文市134-2班心理委员工作总结
心理委员这个职务是我以前只听说过的,刚开始只是出于好奇,但当真正成为心理委员的时候我确出现了矛盾的心里。因为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个工作,所以自己在刚开始的时候完全不知道要做些什么。但是随着生活学习的展开,我发现现在生活中的确有很多地方需要心理委员的工作……
在这刚过去的一年,我们班级的心理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班级同学对心理委员的工作一向都很支持,这让我感到由衷的感激,更令我感到欣慰的是,我发现班级里的每一位同学都在成长,都在成熟,大家都在良好的心理环境下,保持着健康的心理状态,向自己的目标努力着。当然,在这喜忧参半的工作中,我也多多少少包含了一些自己的感情,我不仅需要时时刻刻关注身边的同学,而且还在无形中对自己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起码,我先要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生活,去感染他人。
一、鼓励参加心理讲座,净化心灵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压力越来越大,无论是来自家庭的,还是来自社会的,都使得每个大学生的心理承受着煎熬,我们会时不时的听见某某学校有同学跳楼、自杀等发生……这是我们每个人都不想看到的结果。但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心理健康对于每一个人的发展都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预防是必要的,那么如何才能预防心理问题的出现呢?学校在这方面费了很多功夫。为了让我们保持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在心理老师的组织下,经常会有一些关于心理知识方面的讲座,比如说大学生恋爱、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如何面对生活压力等,这些贴近我们学习和生活的话题为我们的个人成长指明了方向。每逢有讲座时,作为班级的心理委员,我都会让大家最大限度的参加,让同学们听听心理老师的开导与教诲。
二、多了解,多沟通
心理问题的发生一般都是潜移默化的,很多同学认为,暴漏自己的心理问题是一件很丢人的事,即使有心理问题,大家也总是埋藏在心底。为了避免萌芽状态的心理问题发生,作为心理委员,与同学多沟通,多了解同学们的心理状态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积极组织参与班级活动
作为班级的心理委员,我在恪尽职守,认真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对于班级举行的各项活动也积极的组织和参与,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与其他班委协调一致,安排好班级工作。在进行班级心理委员工作的同时,我也尽力促进班级的和谐与团结,为提高班级的凝聚力不懈努力着。心理委员,不仅仅是心理委员。我更是班级的一份子,因为平时属于自己的本职工作其实并不多,我只能近自己的一份力量,多多的帮助班长王文杰和团支书陈会婷搞好班级建设,做好每一次班级活动,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参加活动,做好心理动员。
四、自我感想
一个人最重要的是善于发现自己的缺点,懂得自我批评,只有不断的改正自己的缺点才会有进步。这一年来,虽然我在同学的配合与支持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深知自己还存在一些缺点和不之处,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做事有时会鲁莽,计划不精细,有的时候在工作中会出现疏漏;
2、偶尔办事会急于求成,不能够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
3、想问题有时有过于理想化的倾向,会和现实有较大的差距。面对以上不足,我会尽最大的努力予以克服,以更加认真和负责的态度做好未来班级心理委员工作,希望经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在班级里形成更健康的心理氛围,让同学们在积极、和谐的环境中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
总结人:管理系 文市134-2
心理委员:刘莹莹
第四篇:心理委员
心理委员工作总结
班级心理委员改选的时候,心理委员被命“按兵不动”,作为心理委员的我成了不带任何悬念的“两朝元老”,相信不久的将来还会做到“三朝元老”。仿佛“昨天”刚开完的改选大会,今天就开始写“工作总结”了,时间好快。这在心理上,我是没有准备的;在情感上,我是难以接受的;在工作上我却是非常开心的。
“平静”是对这学期工作的完美概括。同学们的学习、生活都是一如既往,无波无澜,这种状况让我很久都没有记起我是心理委员了,当然这是非常好的现象。经过一年大学生活的沉淀,大家都已完全融入了大学生活当中,在心理上、生活上、学习上早已是熟手,甚至是老手。这与学校各方面的教育,完善的制度是分不开的。所以,非常荣幸来到我们学校这个大家庭。
总之,一切正常,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也能如此顺利!
总结人
2010年12月27日
新学期心理委员工作计划
心理委员的工作一直是班上很重要的一个工作,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心理委员是离同学们心比较近的人,我们的工作就是了解同学们心理上的困惑,小事我们帮忙开导,大事我们有强大的由专业老师组成的团队在后方支持。上任这个工作已经有一年多了,本学期我将更加认真努力的为同学们清除心理障碍,保证大家轻松愉悦的学习。
为了完成这样宏大的目标,我把我的工作分成了三步走。
第一步,平时注重观察。经常会跟大家交流,通过qq,微博,人人,微信,飞信等交流平台,跟大家广泛接触,并且与宿舍寝室长通力合作,坚决不让每个同学的心理疾病存活超过一天;
第二步,组织一些小班会,积极宣传,让大家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及当心理受阻时能够意识到及时与我或者心理老师联系;
第三步,积极配合学校的心理活动,心理教育工作的安排,并且认真切实的做好,最后还要做好事后的监督,反馈等工作。
三步齐走,我相信一定能把班级的心理工作做到更好!
计划人:
2012/2/28
班级心理动态报告
月
份: 班
级: 心理委员: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本月本班基本情况(班级学生总体情况描述)
本月本班心理情况(同学学习﹑生活﹑交往﹑情感﹑危机事件﹑综合评价等多角度)
本月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情况及总结和反思(没有可以不填)
寝室号:
联系方式(手机长号): 联系方式(手机短号): 本人是否知道被推荐: 推荐理由:
第五篇:心理委员
一、填空题:
1.目前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立的是
(三)级网络,分别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学院心理健康辅导员)、(班级心理委员)。2.大学生心理健康日在每年的(5.25)。
3.今年我校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月的主题是(“传递微笑,从心开始”)。
4.我校进行心理咨询的时间(周一至周四下午5点到7点)地点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
5.心理学家常把人的气质划分为四种基本类型:(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
6.神经症可分为(焦虑症)、(恐怖症)、(强迫症)、(神经衰弱)和(疑病症)等。
7.根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21世纪人类生命的三大杀手是:艾滋病、癌症、(抑郁症)。
8.人际交往的原则有(坦诚),(信赖),(同情),(理解)。
9.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遵循的五项原则:(互益原则),(诚信原则),(尊重原则),(宽容原则),(适度原则)。
10.心理疾病状态一般分为四个等级:(健康状态)、(不良状态)、(心理障碍)、(心理疾病)。
11.心理过程可分为(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12.知觉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
13.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只有与(学校各项教育)相互
结合、互相促进,才能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
14.心理学把人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称为(时间知觉)15.根据情绪发生的强度,(速度)、(紧张度)和(持续性)可以把情绪状态划分为:心境、激情、应激和热情。
16.当前,大多数心理学家都赞同有四种基本情绪,它们是:(快乐)、(愤怒)、(恐惧)、(悲伤)。
17.自我调节的方法有:(暗示调节),(放松调节),(想象调节)。
二、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以下哪个不属于自知偏差问题(B)
A.自卑
B.虚荣心
C.抑郁
D.自傲
2、以下不能提高挫折承受力的做法是(B)
A.正确认识挫折
B.得过且过
C.积极应对挫折
D.提高挫折承受力
3、在人际交往中,哪一项原则不能坚持(D)
A.平等待人
B.真诚待人
C.宽容待人
D.我需要利用谁就接近谁
4、以下那一项不是心理委员应该做的(C)
A.不传播同学的隐私,不擅自透露同学的心理问题。B.不得私自保留反映同学心理信息的资料。C.随意查看同学资料中的信息。
D.不得泄露学校有关部门和教师向心理委员传达的、需要保密的相关信息。
5、以下哪个不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A)
A.有自信心
B.智力正常
C.人格完整
D.自我评价正确
6、关于考试焦虑症的处理,以下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C)A.考试焦虑症必要时可以心理治疗配合抗焦虑的药物来处理。
B.学业压
力和考试焦虑会形成恶性循环,令考试焦虑症越来越严重。
C.考试焦虑症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学生内部的压力,所以只要处理好学生的心态和观念就可以了。
D.系统脱敏法是治疗考试焦虑症的方法之一。
7、关于自卑感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
A.自卑的人热衷于与人比较,而对自己的期待却很低
B.自卑的人往往对自己缺乏客观、清醒的认识,无法悦纳自己
C.自卑的人容易产生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
D.对成败进行正确的归因是处理自卑问题的方法之一
8、以下不属于心理委员的职责的是(A)A.心理委员参加培训,学习了一些助人理论与技术后,就把自己当成了心理咨询师,满嘴心理学名词,到处对人“指指点点”。
B.努力学习相关的心理知识,提高对心理健康方面的认识,用相关知识帮助同学,用乐乐观心态引导同学。
C.负责收集本班同学的心理健康信息,对本班同学的心理健康状况定期向心理老师做汇报。
D.加强与其他班干部及宿舍长的联系,及时发现问题,善于帮助有心理困惑和烦恼的同学,当发现个别同学有严重心理问题时,要及时报告班主任和心理老师,并劝说其尽快到相关心理辅导、心理医疗机构寻求帮助。
9、不属于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则的是(B)
A.协调平衡原则
B.遗传原则
C.身心互动原则
D.互容互益原则
10、以下不属于大学生常见的心里问题的是(D)
A.新生适应问题B.人际关系问题C.学习心理问题D.生老病死问题
三、简答题:
1.心理委员具备哪些最基本的工作技能?(1)学会观察(2)学会倾听(3)学会移情(4)学会助人(5)坚持保密原则
2.班级心理委员需要具备的人格素养有哪些?(1)性格稳定(2)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3)真诚关心同学(4)不断完善自我(5)与人协作配合的能力(6)为理解人的本质不懈努力
3.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1)适应性问题(2)人际交往问题(3)恋爱及性意识困扰问题(4)情绪问题(5)人格问题(6)网络成瘾(7)轻度心理疾病
4.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1)智商正常(2)情绪健康(3)意志健全(4)人格完整(5)自我评价正确(6)人际关系和谐(7)社会适应正常
5.班级心理委员的职责:
(1)积极向本班同学宣传心理健康和心理卫生方面的知识,使同学们了解心理发展的规律,能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自我调节和自我保健。
(2)主动关注班级学生心理状况,有计划地组织开展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3)定期参加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和交流活动。
(4)及时发现和帮助本班有心理困惑和问题的学生,积极发挥朋辈辅导的作用。(5)关注特殊人群,协助老师做好心理危机预警工作,及时将有重大应激事件行为异常学生的情况向班主任、学院心理健康辅导员或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老师报告。
(6)定期向班主任、学院心理健康辅导员、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分别从学习生活交往情感危机事件综合评价等方面,报告本班心理工作活动的开展情况以及学生的动态。
(7)协助有心理困惑的同学及
时前往心理咨询室接受心理辅导,负责向心理辅导教师提供学生的相关信息,以便加强对接受咨询的学生跟踪及反馈;协助学校开展各种活动,并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发挥骨干作用,带动其他学生积极参与;协助心理健康教育部门开展心理普查建立心理档案等。6.班级心理委员需要关注的对象:(1)遭遇突发事件而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如家庭发生重大变故、遭遇性危机、受到自然或社会意外刺激的学生等;(2)情绪低落且持续时间在2周以上;(3)性格过于内向,孤僻、缺乏社会支持的;(4)解决困难能力较弱;(5)冲动个性;(6)学习压力大,学习困难而出现心理异常的学生;(7)个人情感受挫;(8)家庭困难,经济负担重,深感自卑的学生;(9)人际关系失调后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10)其他有情绪困扰、行为异常的学生,尤其要关注上述多种特征并存的学生,其危险程度更大,应成为重点关注和干预的对象。
7.对同学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心理委员应该视问题的轻重缓急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一般有以下处理的原则和方法。(1)感情支持和关心(2)情绪疏导和建议(3)及时报告异常表现(4)大学注意观察,保持接触(5)留心发现,保持警惕
8.大学生心理异常的表现:(1)学习方面,成绩急剧下降,学习效率低下,学习兴趣消失,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千方百计躲避上学和考试。(2)生理方面,如失眠早醒,饮食上有时数餐不吃,间或又暴饮暴食,不加选择地乱吃东西。(3)情绪方面,出现恐惧、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或情绪高涨、过于激动。(4)行为方面,离群独处,沉默
少语、少动,精神不集中;过分活跃或重复做某一件无意义的事情;有暴力倾向等。在人际交往上和过去的习惯完全不同,前后判若两人,业余时间的安排以及个人嗜好等方面也出现突然的变化。(5)精神症状方面,出现妄想、幻觉,常说错话或做出常人认为异常的事情;(6)个性方面,个性发生明显的改变,原来性格上的某些缺点如孤僻,多疑、胆小害羞、性情暴躁或多愁善感等更加严重突出。如原来活泼开朗的人突然变得沉默寡言,原来彬彬有礼的人变得粗暴,原来言词坦然的人变得疑虑重重等。
9.心理委员应关注以下容易发生心理危机的时段:(1)新生入学后。(2)期末大考(补考、其他重要考试)前。(3)成绩公布时。(4)评优选干前后、受到惩处后(考试作弊被抓或严重错误被发现)。(5)突发事件发生(或遭遇重大变故)后。(6)严重冲突发生后。(7)与同学密切相关的重要政策(规定)出台后。(8)求职择业期间、毕业前夕
10.从对象上看,心理委员应关注下列容易发生心理危机的同学(1)遭遇突发事件(如家庭发生重大变故、遭遇性危机、受到自然或社会意外刺激、恐怖刺激)的同学。(2)学习压力、就业压力过大的同学。(3)人际关系、个人感情受挫后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同学。(4)面临将导致严重后果(如违纪违法)的问题而惶惶不安的同学。(5)性格过于内向、孤僻、过于敏感多疑、紧张焦虑、缺乏社会支持的同学。(6)严重环境适应不良的同学。(7)家境贫困、经济负担重、深感自卑的同学。(8)身体出现严重疾病、个人很痛苦,治疗周期长的同学。(9)由于身边同学出现个体危机状况而受到影响,产生恐慌、担心、焦虑、困扰的同学。
11.一般心理问题诊断标准:(1)由于现实生活、工作学习压力、处事失误等因素而产生内心冲突,并因此而体验到不良情绪(如厌烦、后悔、懊恼、自责)。(2)近期发生的,不良情绪不间断持续满一个月,或不良情绪间断地持续两个月仍不能自行化解。(3)不良情绪仍在相当程度的理智控制下,反应强度不太大,始终能保持行为不失常态,基本维持正常生活、学习、社会交往,但效率有所下降。12.严重心理问题诊断标准:(1)由较为强烈的、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引起。(2)从产生痛苦情绪开始,痛苦情绪间断或不间断地持续时间在两个月以上,半年以下。(3)情绪反应很强烈,靠自然发展难以解脱,对生活、学习和社会交往有一定程度的影响。(4)与最初刺激相类似、相关联的刺激,也能引起此类痛苦。
四、论述题:
1.请简单设计一场班级心理主题班会?
2.试述你对目前我校所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看法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3.结合本次心理委员培训和你所在班级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份可实践操作的心理健康活动方案。
五、心理问题诊断与识别:
案例1.小梁,大一学生,高考失利高三月考平均成绩570分,高考却只考了479分,高考成绩离自己的理想差距太大。高考完后,特别痛
苦。来到现在的大学后,觉得很不喜欢北方的天气,不喜欢这里的饮食,与宿舍同学相处也不深入,没有知心朋友。想回去复读,但是很犹豫。因暑假期间曾经回高中学校复读过几天,但压力太大就放弃了。有时复读的想法特别强烈,无法集中注意力学习,厌学,持续二十多天。
1.请问,上面案例中小梁的心理问题是:A A一般心理问题 B严重心理问题 C 神经症 D 精神病
2.请问,上面案例中小梁的心理问题是(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很大,导致的新生适应不良)
案例2.小蔡,男,大二学生,父母离异,自幼胆小、听话、不善与人交往。从小跟着母亲一起生活。在人多的场合不敢抬头和发言,走在学校里会感觉到有人在盯着自己看,低着头走路,后颈部肌肉紧张,身体协调能力差(不知道手脚该如何放)。脑子里想着“我的丑态肯定被别人看到了”“他们肯定会笑话我”。不敢抬头看别人的眼睛,偶尔抬头看人,便立即躲闪,紧张脸红,局促不安,对老师也害怕,上课时看到老师的后背不会紧张,但是老师面对学生时,又会紧张。长期以来,一直经受着心理障碍的困扰和折磨,无法摆脱这个阴影。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反复思虑,睡眠质量下降甚至失眠。请问,上面案例中小蔡的心理问题是(人际交往障碍)案例3.小方,女,大学三年级学生。小方学习成绩很好,担任过学生干部,被评过三好学生。男友学习一般。小方一直觉得男友学习不够上进,没有追求,对自己不够关系体贴。男友觉得小方太要强,要求过高,情感上又太
过依赖,大家没有自己的独立空间。男朋友大四时,因毕业忙着找工作,两人见面的机会减少,冲突增加。三个月前,小方男友提出了分手。失恋给方某带来强烈的负面情绪困扰,并对自己产生全面的否定。可方某内心不能接受被“抛弃”的事实,觉得自己无论长相、能力都在男友之上,为何男友不知道珍惜。同时小方不想失去男友,老是给男友打电话,甚至曾割腕相威胁,失眠,入睡困难,焦虑不安,急于解决问题。
1.请问,上面案例中小方的心理问题是:B A 一般心理问题 B严重心理问题 C 神经症 D 精神病
2.请问,上面案例中小方的心理问题是(因情感问题失恋产生的不良情绪和不良反应)
案例4:“太煎熬了,好累!”一周洗一次被套,从不用食堂的餐具,自己备一个精致的饭盒。睡觉前必须把拖鞋放在枕头下方,才能安然入睡,穿袜子时必须先穿左脚的袜子,否则脱下来重新穿上。出门前花费半个小时以上整理自己,室友认为其非常啰嗦,一般不与她一块儿出门。
请问,上面案例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强迫症——强迫行为)案例5:从高一开始,反复思考:为什么我能看懂此句?我是如何拼写的?头脑是如何反应的?凡事遇到与语言有关的现象,总是要去弄清楚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又是如何进行的。现在大二了,这种反复要弄清楚的感觉越来越显著,非常影响正常学习。
请问,上面案例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强迫症——强迫思维)
案例6:求助者7个月前,因脸上长了很多青春豆,到一家美容院做除痘手术,回来后某一天看杂志,了解到艾滋病可以通过血液传播,回想到这家美容院是私人开的,手术用的针不知道有没有消毒,并且每天有很多人反复使用,故非常担心自己也感染了艾滋病。为此,出现食欲减退,失眠,并感觉全身无力。自己偷偷去医院做化验,检查结果为阴性。心情暂时放松了一段时间,后来又听说感染艾滋病后一段时间内,化验结果也可能为阴性。这样,求助者的心情再次紧张起来,多次反复去不同的医院化验检查,检查结果皆为阴性。尽管专家已保证未感染,但求助者仍不放心,认为自己已感染了艾滋病,目前的仪器不够灵敏,所以查不出。整日担心害怕,并伴有烦躁不安,失眠多梦,心慌盗汗等症状,感觉学习生活没有了意义。最近,求助者发现身上某处无缘无辜疼痛,又怀疑自己被狗咬了,担心自己患上狂犬病,反复上网查阅关于狂犬病的症状,在宿舍和教室都担心有猫和狗存在,必须要求同学反复查看并确保没有猫和狗存在,才勉强进宿舍和教室。
请问,上面案例学生的心理问题是:(疑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