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年高考作文人物素材莫言
写写帮文秘助手(www.xiexiebang.com)之2018年高考作文人物
素材:莫言
作为名人,莫言算得上是一个另类,当2011年茅盾文学奖的其他获奖者接受鲜花、采访的时候,他避开媒体,悄悄地回到乡下老家。当他成为诺贝尔文学奖热门人选时,他一直沉默。获奖前几日,还和家人在乡下赶集。诺奖公布前日,他在认真审读、校对书稿。
成为诺奖获得者接受记者采访,被问到获奖之后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时,答曰,只希望快点从热闹喧嚣中解脱出来,并说“大家明天开始都该干吗就干吗去,你们都回家,我也好继续创作”。有富商主动提出要送其高档别墅,他却置若罔闻。在北京街头骑自行车习惯没人理睬,还不能适应有人追着照相签名。
莫言的三个故事:
莫言获得诺贝尔奖后,他在瑞典文学院发表了获奖感言《说故事的人》,前面的内容比较好理解,只是最后莫言写了三个故事,有些叫人摸不着头脑。
我觉得,要弄清楚三个故事的寓意,应该注意莫言这篇演讲稿的目的。
莫言在说最后三个故事之前,演讲的内容应该说已经结尾了。他指出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无论是赞赏(鲜花)或批评(石头)或污蔑(污水),都与自己无关,他建议要了解他最好读一下他的那些作品,因此,最后的三个故事本是不必说的。但是,既然说了,肯定不是画蛇添足,而是有其寓意的,甚至,寓意是十分丰富,可以从不同角度解读的。按我的解读,他最后的三个故事都可以从宽容的角度理解。前两个,应该是反思提醒自己的,而最后一个,或许才是提醒世人的。我觉得这才是思考这三个故事的起点。
下面试作解读:
第一个故事:上世纪六十年代,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学校里组织我们去参观一个苦难展览,我们在老师的引领下放声大哭。为了能让老师看到我的表现,我舍不得擦去脸上的泪水。我看到有几位同学悄悄地将唾沫抹到脸上冒充泪水。我还看到在一片真哭假哭的同学之间,有一位同学,脸上没有一滴泪,嘴巴里没有一点声音,也没有用手掩面。他睁着大眼看着我们,眼睛里流露出惊讶或者是困惑的神情。事后,我向老师报告了这位同学的行为。为此,学校给了这位同学一个警告处分。
多年之后,当我因自己的告密向老师忏悔时,老师说,那天来找他说这件事的,有十几个同学。这位同学十几年前就已去世,每当想起他,我就深感歉疚。这件事让我悟到一个道理,那就是:当众人都哭时,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当哭成为一种表演时,更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
第一个故事是关于别人哭的时候自己该不该哭的问题,诚如张颐武的解读的:“谁也没有逼着别人取悦你的权利。”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每个人也都有表达自己意愿或情感的权力和方式。因此,我们要以宽容的态度,允许别人保持自己对世界的看法,允许别人发表自己的看法,允许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发表不同的意见。
联系莫言自己,就是说,我虽然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但我的作品也只是一种我对这个世界的个体体验、感受和认识罢了,只是自己独有的表达方式而已,大家对我的作品有不同看法,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第二个故事:三十多年前,我还在部队工作。有一天晚上,我在办公室看书,有一位老长官推门进来,看了一眼我对面的位置,自言自语道:“噢,没有人?”我随即站起来,高声说:“难道我不是人吗?”那位老长官被我顶得面红耳赤,尴尬而退。为此事,我洋洋得意了许久,以为自己是个英勇的斗士,但事过多年后,我却为此深感内疚。
第二个故事是写老长官到办公室没有看到自己,而自己顶撞老长官的事。这并非只是一个文明礼貌的话题,更重要的是说明要人懂得宽容对待别人不知道自己。寓意是,有时候我们并不在别人眼里,其实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没有必要斤斤计较,以为自己有多么了不起。明知道老长官问的不是自己,干嘛偏偏要卖弄自己也是个大活人呢。这里莫言是想提醒自己:虽然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但也要宽容地允许别人不拿自己当回事。换言之,莫言要借这个作品提醒自己保持平常心。
第三个故事:有八个外出打工的泥瓦匠,为避一场暴风雨,躲进了一座破庙。外边的雷声一阵紧似一阵,一个个的火球,在庙门外滚来滚去,空中似乎还有吱吱的龙叫声。众人都胆战心惊,面如土色。有一个人说:“我们八个人中,必定一个人干过伤天害理的坏事,谁干过坏事,就自己走出庙接受惩罚吧,免得让好人受到牵连。”自然没有人愿意出去。又有人提议道:“既然大家都不想出去,那我们就将自己的草帽往外抛吧,谁的草帽被刮出庙门,就说明谁干了坏事,那就请他出去接受惩罚。”
于是大家就将自己的草帽往庙门外抛,七个人的草帽被刮回了庙内,只有一个人的草帽被卷了出去。大家就催这个人出去受罚,他自然不愿出去,众人便将他抬起来扔出了庙门。故事的结局我估计大家都猜到了:那个人刚被扔出庙门,那座破庙轰然坍塌。
第三个故事是关于谁该出庙接受天谴的。莫言说的意思是,其实每个人都有罪恶,放大别人的罪恶,不能减轻自己的罪恶,只会使自己遭受更大的灾难。那么联系莫言获诺奖后的“惶恐”心理,莫言是不是在提醒人们,大家不要互相挑刺了,挑刺不能使诸位进步,可能还会使大家遭受损失。或者说,我虽然赢得了诺贝尔奖,但我本人和我的作品都毛病很多,我自己很明白,只是希望大家不要老挑我让我惶恐了,有这个时间,不如好好发展自己吧。
莫言是“说故事的人”,而好的故事大都寓意丰富,可以多角度多侧面解读,而作者也不会直接告诉读者他的寓意。因此,这里的解读只是我自己从某一特定角度的肤浅看法。同时我以为,解读对否并不重要,因为莫言说:每个人都有选择哭不哭的机会,特别是当哭成为表演的时候。
第二篇:高考作文素材人物 莫言
高考作文素材人物篇(4)莫言
★ 2012年10月11日,瑞典文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给出的理由是“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品融合了民间故事、历史和当代”。莫言成为首个获此奖的中国人。
从1981年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春夜雨霏霏》至今,莫言共发表了80多篇短篇小说、30部中篇小说、11部长篇小说,出版过5部散文集、一套散文全集、9部影视文学剧本,以及两部话剧作品。他的作品还被广泛地翻译成英语。★杂说莫言
酷爱阅读。小学三年级时读了《林海雪原》、《青春之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作品,受到文学启蒙。12岁时读小学五年级,因“文革”爆发辍学回家,以放牛割草为业,闲暇时读《三国演义》、《水浒传》,无书可读时甚至读《新华字典》。为了换取别人的书看,莫言给别人家推磨,只要能捧着书回来,他都是满脸春风§
书架上只剩经典。谈到阅读,莫言说,现在的书太多了,但是他基本只读经典。“我这两年一直在书房里做减法,每年会清理出一批书来送给一些学校,现在把书架清理得就剩100多本书,都是经典。比如说中国几部古典小说,比如说鲁迅、托尔斯泰的作品。我觉得越是经典的书越耐得住重读。”
面向苍生背对文坛。莫言曾说:“背对文坛是我对自己精神上的一种提醒。不要被这些文坛上的名和利控制了自己、左右了自己。应该知道作家最神圣的东西是什么?作家应该追求的是什么?这是对自己的一个提醒,并不代表一种行为。”也许正是背对文坛的“莫言姿态”,让他获得了更多的时间和更自由的空间沉浸到自己的文学世界中去。
媒体上很少露面。2011年茅盾文学奖的获奖名单出来,其他获奖者接受采访的时候,莫言正悄悄地待在山东高密老家的村子里,记者们几乎找不到他。他说自己不是低调,也不是不看重茅盾文学奖,只是抱着顺其自然的态度:“对作家来说,写作是最难的,但也是可控的,写完了之后读者买不买,能不能得奖,就不是作家能决定的了。”
当今为何没伟大作品?莫言:作家应从自身找原因。这个时代具备了产生伟大作品的物质基础或者资源基础,剩下的就是作家的胸襟、气度和才华。谦虚低调。尽管作品在世界文坛的影响和声望足以让莫言骄傲,他仍然常常怀疑自己配不配得上“作家”这个称号,他自称自己是一个“讲故事的人”。他的谦虚不是表象更非伪装,只有对自己、对他人有充分认识和了解的作家才会有这样谦和又自信的胸怀。莫言曾说“不能因为名声大一点就目空一切,应该对别的作家、别人的作品持有尊敬的态度,不是伪装,而是发自内心。”莫言表示,“获奖并不能代表什么,接下来我还是会将大部分精力放在新作品的创作上。我会继续努力。”
反对修缮旧居。政府曾经提出要修缮莫言旧居,但莫言不愿意,他认为这样做劳民伤财,也完全没有必要给地方政府添麻烦。在这一点上,莫言今年90岁的老父亲管贻范与儿子的观点高度一致。“他是从高粱地里走出去的人,通过自己的辛苦写作成名了。去年不同意修缮,今年拿了奖,同样不会同意。那样太张扬了,做人要低调。”
用笔写作的作家。原来莫言曾经尝试过用电脑写作,后来他觉得不方便,没有手写得快,就又恢复了手写。莫言用笔写作还有一个考虑,就是想让自己的手稿留存下来。
莫言的家教:莫言的父亲管贻范,今年90岁,旧社会上过4年私塾,家乡一解放就担任各种伙计,记账、扫盲,从互助组到合作社,到生产队,到国营农场工作区,再到生产队,一直担任会计。他对后辈教育非常严厉。有一次,莫言下地干活,饿极了,偷了一个萝卜,被罚跪在领袖像前,做父亲的知道了,回家差一点把莫言打死。后来莫言根据这个经历写出了成名作《透明的红萝卜》。【思考·借鉴·运用】
◆伟哉莫言:在一定程度上,莫言慰藉了我们多年渴望诺贝尔文学奖的焦灼的心,从关于鲁迅、老舍、沈从文等早期的被获奖,到连续争议了十几年的谈论中国为什么出不来诺贝尔文学奖,甚或拿出与中国这个大国不相称的言论说事。这固然有政治因素及酸葡萄心理在其中。但中国文学进入到新世纪来一直处于喧嚣浮躁之中,缺乏文化自信也是不争的事实。当下社会商业化气息太为浓厚,作家太过于名利,往往被虚浮的躁动气息裹挟,出现了羊羔体诗歌等的流行。莫言用自己潜心几十年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大胆细腻的创作征服了世界,何其伟大!◆理性看诺奖:诺贝尔文学奖绝不是对文学的最高奖赏,要言之,任何机构的颁奖都不可能是对文学的最高奖赏。文学的最高奖赏,永远是读者和时间。列夫·托尔斯泰、易卜生、哈代、契科夫、普鲁斯特、里尔克、乔伊斯、卡夫卡、博尔赫斯、纳博科夫、卡尔维诺以及即将错过的已经垂垂老矣的米兰·昆德拉、安伯托·埃柯„„这些像钻石一样光芒四射的姓氏,与诺贝尔文学奖擦肩而过,丝毫不会影响他们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他们错过诺奖,不是他们的遗憾,而是诺奖的羞耻。
如果说此前,中国人抱怨、贬低诺贝尔文学奖,会被讥笑为酸葡萄心理;而今莫言获奖,我们依然要固执己见,重弹老调:自1990年代以来,诺贝尔文学奖的水准便出现大幅溃退,领奖台上布满了二流作家的苍白身影,一流作家如君特·格拉斯、奈保尔、帕慕克、略萨等反而是例外,他们犹如孤独的闪电,打亮了世界文坛的黯淡岁月。◆给莫言获奖泼点凉水:我们要杜绝过度神圣化,消除文学虚荣心,没有必要膜拜国外一切。有一些事实让人痛心,电影得不了奥斯卡,拿不了金熊,那就是失败,于是乎观众不去买账,票房就是明证;文学获不了诺奖,获得茅盾文学奖又有什么用,各个书店里都张着诺奖作品集的大海报,许多读者捧着诺奖的大部头争相阅读,而冷落了国内的优秀作品。这是崇洋思想在作祟。莫言的获奖足以证明潜心于文学锻造自己的实力,终会获得世人认可的。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只是一种荣誉,代表着过去,而不是永远。诺奖并不是衡量作家作品的唯一标准。没有获奖的《战争与和平》《娜拉之死》等对全球影响巨大深远,而一些诺奖获奖作品对很多读者来说连听都没听过,更遑论去读了。但也有一点必须清醒,当下社会商业化气息太为浓厚,作家太过于名利,往往被虚浮的躁动气息裹挟,也出现了羊羔体诗歌等的流行。长此以往,文学将不文学,何谈获诺贝尔文学奖?作为作家,还是静下心来,端正创作态度,正视文学创作,这样才可能有更多的中国作家走到诺奖的行列。
◆电影《红高粱》人物:有人给一张莫言原著,张艺谋导演、姜文与巩俐主演的《红高粱》旧照配文字:“当年莫言32岁,张艺谋比他还大些,巩俐大二„„如果来一老道说,你,将来拿戛纳奖,你,将来拿威尼斯奖,你拿金熊奖,至于你,诺贝尔文学奖。估计谁都会以为是天方夜谭吧„„”
◆亦真亦幻的“高密东北乡”: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理由是,“莫言将现实和幻想、历史和社会角度结合在一起。”而“幻想”“历史”“社会角度”这几个关键词,对于熟悉莫言作品的人来说,会不由自主地想到高密,想到那个不出家门也让莫言魂牵梦萦的地方。
在“高密东北乡”这个亦真亦幻的文学王国,现实中的山东高密,也就是莫言故乡中的一些人、一些事、一些传说,都奇迹般地成了他小说的一部分。莫言所创造的“高密东北乡”文学王国,如同福克纳的约克纳帕塔法县和马尔克斯的马贡多镇一样,已在世界文化版图上占有一席之地。而在现实中,经过数十年的经营,虚构的“高密东北乡”已经成了山东高密的文化符号。
“高密这一方水土养育了莫言,地方文化、历史熏陶了莫言,如果没有高密的风土人情,也就没有莫言作品中的高密东北乡。另一方面,莫言也成就了高密。” 莫言文学馆馆长毛维杰如是说。莫言这位从高粱地里走上文坛的作家,他的创作视觉极少游离高密。他对于故乡的大地,有着异乎寻常的迷恋。正是立足于高密的黑土地,将真实的人物与事件,纳入了独特的艺术结构当中,他才写出了一系列有着独特历史氛围和地域人格色调的佳作。莫言对媒体称,“我不会离开中国,甚至不想离开高密。我喜欢这里的一切,我也离不开这里。”
对于莫言和故乡之间的关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曾说,高密的大智和诚朴、艰辛与欢乐滋养并成就了莫言,而莫言的创造让高密不再是一个平凡的地理名词——从此她与人心憧憬的神奇想象力有关,她有能力吸引世界的注目。
有记者亲临高密现场后很失望,因为它平淡无奇,跟中国任何一个村庄没什么两样。对此,莫言的哥哥管谟贤说:现实中的高密东北乡不会有沙漠,也不会有高楼大厦,都是乡村。小说里什么都有,有大楼,森林也有,湖泊也有,他需要什么就把什么挪过来。◆莫言与中国现代文学:即便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荣耀普照到莫言头上,也不能改写在午夜徘徊的中国文学衰弱、贫血的残酷现实。六十年来,这世上最为庞大的中国作家群并未留下可以媲美四大名著的经典作品,他们生产的垃圾,千百倍于他们挤出的营养。莫言的显著,不无矮子里面拔将军之嫌。
◆文学与现实:略萨等作家都主张,文学应该有一种批判的精神。这里的批判,哪怕仅限于政治,在莫言的小说当中,亦不鲜见。问题在于,莫言并未将这种批判精神从作品化入现实,借用村上春树的名言,“在一堵坚硬的高墙和一只撞向它的蛋之间,我会永远站在蛋这一边”,莫言的作品站在了蛋这一边,如解构正史、反思计生;现实当中,他却站在了墙那一边。这样的精神分裂,委实令人痛心。◆莫言作品进教材:已经有出版社表示,会考虑在语文课本中增加莫言的作品和有关诺贝尔文学奖的相关介绍,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在语文课本中的“版图”也有望随之扩大,语文出版社已确定将莫言作品收录在高中语文选修课程中。但是也有专家学者担心,对于中学生而言,接受和学习莫言先生的魔幻现实主义文风可能存在难度 ◆莫言的“根”:莫言的哥哥管谟贤认为:研究莫言必须从新文化这个根上来找,不是齐鲁文化,齐鲁文化是统称,鲁仍然是孔子那一套,孔子是从来不谈什么议论,齐文化非常浪漫,妖魔鬼怪都说,农村的民间故事,所以这个颁奖词写得非常好。魔幻现实主义和民间故事结合,历史和现实结合,你从齐文化找根。莫言生活在高密的大地上属于齐文化,这个文化DNA很深。
第三篇:2015高考作文素材:有关莫言的作文素材
2015高考作文素材:有关莫言的作文素材
当看到又一届的学生举起右手,庄严地举行百日誓师&&这也就意味着高考日子近了,近了&&自然,新一轮的高考热议话题也掀起了高潮,其中2012年红遍世界的作家莫言就是一个&&
今年高考肯定要考莫言!很多学生都猜测。
于是阅读莫言的小说、了解莫言的生平故事也成了很多高三学生高考准备的必要部分。
若是莫言走进2013高考考场,会考些什么呢?
我也在思考琢磨这个问题
我个人观点:关于莫言的话题有可能在文学作品阅读或者作文中设题。但是应该只是会以试卷材料的形式出现,而不是把作家本身作为考题出现,所以会仅仅只是材料,这和选择其他作家的作品没有什么区别,所以学生要提高的是自己解题的能力,而不是把重点放在莫言这个人身上,作家不是重点。
如果考到莫言,最大的可能性会在作文上,有可能从三个方面来考学生,第一:让学生来分析中国人为什么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第二:一个人持之以恒做一件事情,总会取得成功,以此作文,第三:就是讲故事的魅力,因为莫言是一个很会讲故事的人,如何学会讲故事,用语言的魅力来折服人。
如果他真考这些,我们又该为莫言做些什么准备呢?
一、首先要关注莫言的精神内涵。
莫言认为,在小说中要保持真正的民间立场和视角,就要求作家丢掉知识分子立场,要用老百姓的思维来思维,否则,你写出来的民间就是粉刷过的民间,就是伪民间。他在谈到《四十一炮》时说道:因为本书是用罗小通的口吻诉说,作者深藏幕后,或者说,在这本书里,没有作者的思想。而罗小通的思想,罗小通对老兰的矛盾心态,正代表着民间的标准。老百姓有自己的是非观念,也有自己的道德标准。比如说往肉里注水,我作为一个生活在城市中的人,那是深恶痛绝的,因为这种肉会损害我的健康和利益,但从罗小通和老兰的角度看,那就是注水有理。你如果不注,别人也要注。农民往肉里注水,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是这个时代的产物,是诸多腐败现象中的一个现象。这跟出版行业中的盗版、制药行业中的假药、医疗行业里的红包、官员们的假数字和贪污腐化等是一样性质的问题。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人人都是害人者,人人都是受害者。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时间,需要痛苦。
二、读一些莫言的短篇小说,了解他曾获得矛盾文学奖后的获奖感言。
许多人也问我这部小说到底写什么的,我说写人,写姑姑这样一个从医50多年乡村妇科医生的人生传奇,她的悲欢离合,她内心深处的矛盾,她的反思与忏悔,她的伟大与宽厚,她的卑微与狭隘,写出她的职业道德与时代的对抗与统一,写的看似一个人实则是一群人。《蛙》其实也是写我的,学习鲁迅,写那个躲在旗袍里小时候的我,几十年来我一直在写他们、写外部事件,这次写自己、写内心,是吸纳心情、排除毒素,揭露社会阴暗面容易,揭露自己内心阴暗困难,这是人之常情。作家写作必须洞察人之常情,但又必须与人之常情对抗,因为人之常情经常制造罪恶。在《蛙》中我自我批判的彻底吗?不彻底,我知道今后必须向彻底的方向努敢对自己下狠手,不仅仅是忏悔而是剖析,用放大镜盯着自己写,盯着自己写也是盯着人写的重要步骤。得了茅盾奖当然是好事,但得了奖则忘乎所以是可耻的行为,必须清楚的知道与这个时代相匹配的好小说还没被发明出来,要把目光往那个方向看,盯着那个在荆棘丛生没有道路的地方,那里有绝佳的风景,那里有伟大的小说在向我们招手。
最后感谢中国,感谢读者、感谢评委,感谢那些批评过我、表扬过我的朋友们。感谢那些用他们的真诚情感不断激励我写作的朋友们!
三、了解莫言的生平事迹。
莫言生于1955年2月17日,原名管谟业,祖籍山东高密,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硕士,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他自1980年代中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2011年莫言荣获茅盾文学奖。2012年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写的是一出出发生在山东高密东北乡的传奇。《生死疲劳》和《蛙》这两部作品所具有的罕见的宗教情怀,使它们超越了中国作家同行,而进入了世界文学的行列。莫言的业绩,也使他当之无愧地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殊荣。
第四篇:莫言素材专题
“加冕”繁华散去,关注莫言“大胆往前走”
“莫言,请!”在2012年诺贝尔颁奖典礼上,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主席佩尔?韦斯特伯格在用瑞典语介绍莫言的获奖成就后,用中文邀请莫言领奖。在热烈而持久的掌声中,莫言走到舞台中央,从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的手中接过了诺贝尔奖证书、奖章。
在这个“王的盛宴”上,莫言完成了“加冕”——领取了本至高文学荣誉。莫言,这个当初“希望能靠写作改变自己的命运,吃饱饭,跳出农村”的农民儿子,不仅早已改变了命运,更用他的天赋和才华,丰富了世界文学殿堂,在诺贝尔文学奖的名单上留下自己醒目的中国人名字。
有媒体报道了这样一个有趣细节,在诺奖晚宴的厅外,一群身着中国传统服饰的留学生唱起了“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在这首歌的陪伴下,莫言步入颁奖仪式的现场。从这一刻起,当天的诺奖盛宴便烙上了最为深刻的“中国印记”。“大胆往前走”具有丰富的意象,走出贫瘠农村,走进军营,走进文学创作的沃野,走出独特的莫言式创作风格,直到走进文学的收获季节,走上诺奖颁奖台,莫言一直在走,在大胆地走,其间虽艰辛,却不坠其志。莫言的今天,与其说幸运女神的眷顾,毋宁说这是天道酬勤。更需提及的是,莫言所走的这条路,也正暗合着中国走向世界的轨道,也能让人清晰看到世界主动接纳和需要中国的路径。
回顾莫言在瑞典的行程,莫言一直在言说。从在斯德哥尔摩老城的瑞典文学院演讲厅讲“故事”,到在斯德哥尔摩大学的演讲与交流,再到领奖后的简短致辞,莫言一直在说,他的价值观、文学观,甚至他的脾性和好恶,都能从他的言说找到注脚。莫言的言说赢得了尊重,也遭遇了一定误解,甚至苛责。无论誉还是毁,莫言仍是莫言,始终淡定、从容,他所说的“当众人都哭时,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当哭成为一种表演时,更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至今思来,仍值得好好品读。
这几天,也许是莫言最风光最受瞩目的时段。文学是寂寞的,文学创作是孤独的,正如有作家所称,文学注定是孤独黑夜中的芬芳。繁华终将散去,镁光灯终将移开,莫言也终将回归平静,读者所关心的是,获奖之后的莫言还能写出精品吗?他能否打破作家获得诺奖之后无力作的“魔咒”。其实,莫言已经说了,他是个农民的儿子,得奖之前是农民的儿子,得了奖之后依然是农民的儿子。“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回到书桌前,坐下来写小说。”这是一位名作家的清醒,也是一名优秀作家的抱负。
毋庸讳言,今天,文学正日渐式微,早已失去了往昔的荣光与尊崇。我们在追逐名利的路上,在为粗粝生活所裹挟的日子里,渐渐忽略了文学,这是一种现实无奈,也是一种功利化选择,毕竟文学带给我们的改变不会立竿见影。但是,我们的精神生活却不能远离文学,文学不能带来看得见的好处,但能充盈我们的精神。有句话说得好,当文学存在,也许我们并不会意识到它究竟有多重要;但是当它不存在,我们的生命将会变得如此粗砺和无情。这也许正是文学的无用之用。
繁华散去,莫言仍在。生活仍要继续,在以后的每一个平淡日子里,由对莫言的关注转向对莫言作品的关注,由对莫言的研读转向关注中国作家“往前
1走”,由对阅读作品到培养阅读兴趣,在忙碌而功利的内心中为阅读留有一席之地,这是我们应该做到的。
“讲故事”,职业作家的精神回游
北京时间12月8日凌晨,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在位于首都斯德哥尔摩老城的瑞典文学院举行文学讲座,约200名听众倾听了莫言的演讲“讲故事的人”。在该演讲中,莫言首先回忆了自己的母亲,并解读了代表作品各自的创作背景,继而说到了获奖后的忧与喜。莫言表示,“自己是个讲故事的人,因为讲故事而获奖”。这些故事,让他坚信真理和正义的存在。
一位作家,尤其是一位小说家,对自身该有怎样的意义赋予?为此求解,“讲故事的人”,想必是个不错的参照。与此称谓密切呼应,在娓娓道来的45分钟内,莫言也一再提及“说书人”的古老意象。在莫言看来,对“说书人”的神往与效仿,不仅是自己叙事训练的开端,更似是漫长写作生命的旨归。如果说,威廉·福克纳、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传统,给了莫言技术层面的启发,那么,自小根植于心的“说书人”情结,也许就是莫言持续书写的终极动力。
在举世瞩目的获奖演讲之际,莫言仍不舍以“讲故事的人”自命,恍惚间将一个礼堂变成一个玄妙不已的书场。现场听众抑或千里之外的读者,想必都能理解这种发乎于心的“精神回游”:登临高峰者,往往愈发怀念出发时迈出的第一步。以“说书人”之名起步,在“说书人”定位的指引下跋涉,一以贯之的莫言,无形中一再强调着自己对作家职业最质朴的认同和信仰。
在此意义上,莫言演讲的最大价值,便是再次诠释了作家群体的职业本义——讲好故事!当然,对于莫言微言大义的演讲,人们有着多元的阐释和见解:例如,对特立独行、不逐流随波的个性化的坚守;对知识分子“跨界发言”的态度保留;抑或是拒绝崇高、自摘光环,但不放弃责任的个体定位„„但你我的解读,未必与莫言的本意严丝合缝,而莫言自己也说:“大家争议的莫言,是个与我毫不相关的人。”
讲故事,是作家的最大责任,或许也是作家最大的贡献。因为好的故事,能承载是非爱恨,去梳理或重构存诸人心的价值秩序;好的故事,能容纳如烟往事,其中的个体、公共记忆,无疑是影响后世的经验资源;好的故事,亦能内含智识,故事引发的启蒙和思辨,甚至可能推进时代的更迭演绎。诺贝尔文学奖,是对严肃文学高成就的一种加冕,而有温度的文字,总有着启迪人心、指引价值的重量。而这,恰又仰赖一代又一代杰出的“讲故事者”。莫言,一个“讲故事的人”,用三个或直白或玄奥的故事,从容地结束了自己的演讲。而故事落音,也引来人们的各种揣测,这种涟漪效应,也表明了写作者“讲好故事”对公共生活潜在的滋养和改变。或许,剖白灵魂,可以有很多方式,尖锐针砭抑或平和地讲故事,而莫言选择了后面一种——在知识分子对普罗大众的精神救济中,莫言所代表的无疑是“授人以渔”派:与其将“道理”置于裸露的地表,不如讲着不乏深意的故事,引导读者学会思辨,并习惯自我启蒙。
莫言“讲故事”,有人静心聆听
12月10日晚,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音乐厅正式领奖。此前,他以“讲故事的人”为题,在瑞典文学院发表了获奖演讲。从追忆母亲,到介绍自己的作品,到以三个小故事作结,莫言的故事让世界对中国作家、中国文学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让土地气息浓郁的中国文学与西方文化握手言欢。
在瑞典的系列演讲中,莫言还谈到了中国文学的现状和未来,他表示,对严肃文学的前景并不用感到悲观,因为读者还没少到让作家没动力创作的时候。他拿自己做了个例子,获诺奖后,买他书的人一下子“多了好多”。
莫言的乐观体现着作家对文学的自信。不过,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书籍热卖的境遇,毕竟不具普遍性。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中国民众的阅读率正在持续走低。一家权威机构统计显示,我国18岁-70岁国民人均阅读传统纸质图书4.35本,比韩国的11本、法国的20本、日本的40本少得多。对此莫言也有深切的感受,他曾公开表示“希望中国人多读书”。在一个人口总量世界第一的国度,任何改变国民习惯的设想都无比艰难,更何况是劝人读书这种“无关痛痒”的事情。素以诗书礼乐之邦自居的中国,似乎患上了一种阅读疲乏症。
一些书店相继关闭,另一些则萎缩于不显眼的地方勉强支撑。买书读书的人越来越少,很多人一年也未必会买一本书。在图书馆、在书店,捧着书本的多是老人和孩子,青壮年人似乎真的“太忙了”。
一个“太忙了”的现代社会,电脑甚至可以部分替代人脑,飞机、高铁能随时把我们运送到另一个地方,网络能时刻给我们提供免费的资讯,一切都那么快捷不用费脑筋,浅阅读、功利性阅读已成为国民素养提升的障碍。
说到底,优秀的文学作品不应该如“阳春白雪”一般被束之高阁,杰出的作家也不应该“对着黑夜孤独诉说”。理想的状态是,所有擅于“讲故事”的作家周围,都围着一批听众。人们愿意停歇匆忙的脚步,静心聆听他们的娓娓道来,直到对方一拍醒木“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之时,才不情愿地起身离去。
我们固然不应给诺贝尔文学奖强加太多的“附加值”,但是莫言的获奖、莫言的演讲,在向世界推介中国文学的同时,也让国人有了更多反思现代生活方式的机会。
莫言很淡定我们更要淡定
莫言到瑞典去领诺贝尔文学奖,应邀作了一个主题为“讲故事的人”的文学演讲,赢来了不少掌声和笑声,当然骂声和嘘声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包括他此前有关“诺贝尔文学奖从来都是颁给个人而非国家”的话,也让一些网友不太舒服。
掌声也好,骂声也罢,就像莫言演讲中讲到,讲过的话会随风而散,自从获奖以来,莫言说自己一直“心如巨石,风吹不动”,而我们作为旁观者,对于莫言及其获奖的意义,实在也不必过分解读。
“没有节操”“个人英雄主义”“是不是准备加入外国籍了?”面对各种质疑,莫言说,自己是个看戏的人。网民的质疑就像“少年派”面对老虎时一样,其实更多的是自己内心的反射,譬如对集体主义的狂热,缺乏足够的文化自信,对个人现状的不满,反射之后,此莫言早已不是彼莫言。
在国内略显浮躁虚荣的社会风气下,无论是拿了金牌的奥运选手,还是得了诺奖的文人作家,似乎最终都会成为国富民强的“符号”。莫言拒绝被“符号化”,不管是否刻意,我们都应该允许这种个体的自我意识。
诺贝尔文学奖就是一个文学奖,不是政治的附庸,也不是意识形态的代名词。在中国还没有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前,可以有无数的光环照耀在上面,但当我们有人得奖了,反而要淡定,让光环随风而去。
其实,我们应该感谢莫言为中国文学的困境找到了一条出路——“写得好不获奖”与“获奖却不爱国”之间,并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题。在接受世界各国记者采访时,莫言用永远做一个“农民的儿子”来坚定志向,希望用一己之力助推中国文学的瞩目与发展„„这些都是他乡土情怀的表现,只不过少了些我们习惯了的激昂语言的装饰而已。
个人以为,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值得佩服。如果有更多人愿意主动脱下华丽的外衣,告别“走穴”生涯的灯红酒绿,回归到书桌前,相信中国的文学会很有希望,中国的当代文化能更经得起历史和时代的考验。
第五篇:高考作文人物素材
永不言败的理想与追求:(马云,俞敏洪,乔布斯)
马云
深凹的颧骨,扭曲的头发,淘气的露齿笑,一个5英尺高,100磅重的顽童模样。这个长相怪异的人有着拿破仑一样的身材,更有拿破仑一样的伟大志向。----美国《福布斯》杂志2000年对马云的评价。
从一个阿甘般的义气少年到一个“铁嘴”的大学老师,从大洋彼岸意外“触网”到创办中国第一家网站,从50万元艰难出发到打造一个震撼世界的互联网王国,马云用他的睿智与汗水演绎了一段犹如好莱坞大片一样荡气回肠的传奇人生。
俞敏洪
雄鹰与蜗牛的故事。能够到达金字塔顶端的只有两种动物,一是雄鹰,它可以一飞冲天,靠自己的天赋和翅膀飞到塔顶。而另外一种动物也能到达金字塔的顶端,那就是蜗牛。“蜗牛肯定能爬上去,这可能要一个月、两个月,甚至一年、两年,而且蜗牛绝对不会一帆风顺地爬上去,一定会掉下来、再爬,掉下来、再爬。”在金字塔顶端,人们确实找到了蜗牛的痕迹。当蜗牛爬到金字塔顶端,它眼中所看到的世界,它收获的成就,跟雄鹰是一模一样的。“这就是天才和奋斗者的区别。“蜗牛比雄鹰富有。”俞敏洪说,它的坎坷经历就是一大笔财富,而且“蜗牛可以写回忆录,鼓励一代又一代的蜗牛。”俞敏洪诙谐地笑谈着。
生活中其实没有绝境。绝境在于你自己的心没有打开。你把自己的心封闭起来,使它陷于一片黑暗,你的生活怎么可能有光明!封闭的心,如同没有窗户的房间,你会处在永恒的黑暗中。但实际上四周只有一层纸,一捅就破,外面则是一片光辉灿烂的天空。
乔布斯
他是一个美国式的英雄,几经起伏,但依然屹立不倒,就像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说到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能被打倒。他创造了“苹果”,掀起了个人电脑的风潮,改变了一个时代,但却在最顶峰的时候被封杀,从高楼落到谷底,但是12年后,他又卷土重来,重新开始第二个“斯蒂芬·乔布斯”时代。
柳传志(毅力、自信、热爱)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当下,柳传志本应躺在昔日自己创造的辉煌中受到众多企业家的膜拜,但他不顾自己65岁的高龄,在良乡危机时候依然“出山”,虽然多少带着些悲壮的色彩,但他置个人声望于不顾,自信满满,把联想当做自己的身家性命去奋斗的气魄和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尊敬。
菲尔普斯:(人格、面对自己、偶像、宽容、生命的平衡、坚守、距离)菲尔普斯的辉煌与堕落,给人许多人生的启示:1.成功难,做人更难,做人是一辈子的事。人要想事业成功,只要持续努力拼搏,就容易出成绩出成果,甚至铸成人生的辉煌,但要想做人成功,需要每天修炼,需要每天提醒自己。2.巨大的荣誉容易更快的毁掉成功。菲尔普斯的事例证明了辉煌与堕落之间的距离不过一步之遥。3.意识的成功,并不是全部的成功。4.成功人士需要内心的自我把持。良心与道德,始终是做人的根本。奠定人生的基本走向,需要内心的坚守。5.人要有宽容之心。处于世界舆论风暴中心的菲尔普斯,需要公众的宽容与支持,需要大家的同情与理解,更需要有人帮助他走出人生的低谷。
范徳韦登:从绝症中走出的王者(适用主题:强者、生命、英雄)20岁被查出白血病,与病魔斗争,成功接受骨髓干细胞移植手术
2008年8月21日,当荷兰运动员范徳韦登获得男子游泳马拉松金牌时,我不禁惊叹,他不仅是奥运会的胜利者,也是生活的成功者。一名患有白血病的运动员,战胜病魔,自强不息,我想他获得的不仅仅是一枚奥运金牌,更是生命的金牌!他说的一句话更是让我寻味良久——“因为我曾与病魔作战,从那以后,我在生命中遇到的所有事情都变得更简单了。”
黄秋生:看明天会发生什么
他4岁时,父亲就抛弃了他和母亲,因为生活所迫,还没有挨到高中毕业,他便辍学开始谋生:帮花店送花、做办公室助理、当汽车修理厂学徒……演艺事业的一次次跌入谷底。。
阴晦潮湿的日子,他开始日复一日地渴望从所居住的15楼的窗口跳出去,结束所有的苦难,获得永久的自由。母亲一次又一次地劝慰着他:“看看明天会发生什么。”他终于在母亲的激励中走过困境,又开始了对梦想的追逐。今天,他不仅已经事业成功,生活无忧,他的名字在中国更是已经家喻户晓,他叫黄秋生,香港金像奖影帝。
看看明天会发生什么。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一句话,却禅机无限。当今天所有的机会都丧失,所有的希望都崩溃,所有的依靠都折断,再没有什么可以抓握的时候,我们还有明天可以期望着。
有时候,我们需要做的不多,只需要坚持到明天。
在坚持中,将当下的无奈、苦痛,乃至困顿等沉淀到生命底层,让那些试图摧毁我们心志的锋刃转变成帮助我们通往成熟的基石。
什么都没有的时候,还可以坚持下去,看看明天会发生什么。就如同在冬天里坚持到春日来临,或许明天就是花开的日子。
赖斯:人生可贵“退堂鼓”(适用话题:退的智慧、执著与适时变通、清醒、舍与得)
“我碰到了一些11岁的孩子们,他们只看一眼就能演奏那些我要练一年才能弹好的曲子,”她说,“我想我不可能有在卡内基大厅演奏的那一天了。”于是,她开始重新设计自己的未来并发现了新的目标 ———国际政治。“这一课程拨动了我的心弦,”她说,“这就像恋爱一样……我无法解释,但它的确吸引着我。”她从此转而学习政治学和俄语,并找到了她一生追求的事业。
这个美国女孩名叫康多莉扎·赖斯,出生于1954年11月14日。担任美国66任国务卿,她被媒体称为华盛顿“最有权力的女人”。美国《福布斯》杂志评出世界100位最大影响力的女性,赖斯名列榜首。
梦想之神在自己的心头伫立了十余年,虔诚地守望了十余年,可突然一天只因为一群孩子的出色表现而訇然倒塌。还有比亲手埋葬自己的梦想更让人痛彻心腑的吗?别人愈觉的不可思议,也愈发沉淀出赖斯难得的清醒和独立的判断:人最可贵的不是发现自己的优点,而是能够精确地发现自己的缺点并使之消弭于无,不让它成为人生的障碍。正是可贵的“退堂鼓”,让她寻到了人生的支点,痛苦的化蛹为蝶的人生历程,如凤凰浴火般获得了美丽的新生。
执着于人生的梦想,是一种勇气、智慧和积极。但埋葬旧的梦想,告别旧的自我,孕育新的梦想,追逐新的自我,彻底地否定自我,这需要更大的勇气和智慧,甚至需要壮士断腕般的激烈。人生可贵“退堂鼓”,不是消极的退缩、坐标的摇摆,而是积极的突围。有时不敢轻言“退堂”,只是因为对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甚至人生的坐标茫然无知,只得无助地固守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