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二十章 鸟纲 讲稿本科《脊椎动物学》
第二十章 鸟纲
上一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节鸟类的生物学特征和第二节的前两个问题:鸟类的外形和皮肤。
我们说鸟类全身被羽,前肢特化为翼,恒温,四腔心脏,具有复杂的繁殖行为,在进化上是一个高度特化的类群。它在结构上为飞行生活的设计可以说达到了极致。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看这样的一个类群,在骨骼上如何围绕飞翔生活进行设计的。
三、鸟类的骨骼
鸟类骨骼总的特点是薄而轻,多气质骨,为解决坚固的问题骨多愈合,肢骨和带骨变形显著。(我们首先来看鸟类的脊柱)
1、脊柱
鸟类的脊柱出颈椎外,大部分愈合,尾骨退化,整个脊柱趋于缩短。
颈椎椎体异凹型,椎间关节活动性极大(一般可使头部转动180°,鸮形目鸟的头部可转动270°),颈部灵活性是对前肢特华为翼以及脊柱后部愈合活动性不足的一种补偿。(取食、筑巢、梳理羽毛)
愈合荐骨:鸟类的胸椎与肋骨胸骨共同围成了牢固的胸廓,其后面的几枚胸椎,全部的腰椎,荐椎和部分尾椎愈合成一完整的骨架,即愈合荐椎,构成坚实有力的支架,以适应后肢支撑体重以及飞行时稳定的中轴。
尾综骨:最后若干枚尾椎发生愈合,形成尾综骨,着生尾羽,在尾综骨的运动下可改变尾羽的方向,在飞行及降落时起舵的作用。
2、胸骨和肋骨 肋骨特点:(1)全部为硬骨(与其他陆生脊椎动物学不同,像大多数的哺乳动物,肋骨分为椎肋和胸肋,胸肋多为软骨,你吃排骨的时候吃到大脆骨就是属于胸肋部分,鸡肋食之无味)。(2)具钩状突,前一枚肋骨上的钩状突压覆在后一枚肋骨上,增强了整个胸廓的牢固性,以防止剧烈运动时被挤压而变形。
胸骨具发达的龙骨突,为发达的胸肌附着。
3、头骨
骨片薄而轻,大面积愈合,眼窝大,有发达的眶间隔,脑颅腔大,上下颌极度延长成为鸟类特有的喙。
4、带骨和肢骨 肩带和前肢:
肩胛骨狭长,与脊柱平行,左右锁骨在腹中线愈合成“v”字型,称为叉骨,具有弹性,剧烈扇翅时刻避免左右乌喙骨发生碰撞。
前肢特化为翼,功能高度专一化,手骨减少或愈合,牢固性加强;两翼只能在一个维度上做展收翅的动作。
腰带和后肢:
腰带宽大而显著变形,这与后肢负重和产大型硬壳卵有关。髂骨前后伸展,并与愈合荐骨相愈合。
左右坐骨与耻骨不在腹中线缝合,从而构成开放式骨盆。后肢趋于简化和加长,具有跗间关节。具四趾。三前一后。
第二篇:本科动物学教案10
第四章 两栖纲(Amphibia)两栖类是一支初次登陆成功的脊椎动物,在脊椎动物进化史上是一次巨大飞跃。但两栖动物还处于水生到陆生的中间地位,它们还保留着水栖动物祖先的原始性状,未能彻底地摆脱“水”的束缚。因此,它们还不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第一节 代表动物——黑斑蛙 1.外部形态
黑斑蛀俗名青蛙,是我国最习见的一种蛙类。体形短、宽。体表光滑,富于粘液。背部黄绿或深绿色,腹面为白色。因后肢上有很多横列的黑色斑纹故名。分部:头、躯干和四肢三部分。颈部不明显(幼体有)。头部:
眼 一对(有上、下眼睑和第三眼睑半透明瞬膜)鼓膜(园形、为中耳)雄体膜后有声囊,蟾蜍无。外鼻孔(通入口腔的内鼻孔)上下颌(宽大、有齿,蟾蜍无齿)
☆ 蟾蜍在皮肤表面形成疣状突,其中耳后腺最发达(蟾酥)。躯干部: 四肢发达,适于跳跃和游泳。后端有泄殖腔孔。
前肢短小,具四指,无蹼。雄性前肢第一指有婚瘤。后肢长大,具五趾,有全蹼。2.内部构造
(1)皮肤及其衍生物 皮肤的构造:
表皮(外胚层、上皮组织)角质层(细胞可不断脱落)生发层(细胞不断分生、形成
真皮(中胚层、结缔组织)疏松层(下陷的黏液腺、色素细胞)致密层(血管、神经纤维、平滑肌)(2)骨骼系统
两栖类的骨骼由于向陆地中活过渡,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较鱼类获得了更大的坚韧性和灵活性。头骨
趋于简化,膜性硬骨大量消失,骨片轻而少。其特点大致可归纳如下;
A.扁而宽,脑颅狭小。枕骨有一对 枕髁(由外枕骨形成)。脊椎动物中仅两栖类和哺乳类具—对枕髁,其余都为—个枕髁。
B.眼眶周围的膜性硬骨大多消失。使眼球有较大的度自由,能够向下压入口腔以协助捕食和吞咽。脑颅背侧膜骨只有额骨、顶骨(青蛙愈合为额顶骨)和鳞骨。此外,有鼻骨包被鼻囊,脑颅腹面膜骨仅余副蝶骨。
C.颌弓和脑颅的连接为自接型,陆生脊推动物大多属此型。腭方软骨与脑颅愈合,其后端以方骨与下颌的关节骨关节;在其前部外包的膜性硬骨(前颌骨、上颌骨)形成次生上颌,执行上颌功能。
D.下颌的麦氏软骨仍然保持,其前端骨化成—对细小的颐骨。其后面覆盖膜性的齿骨和隅骨,执行下颌的功能。舌弓
上部的舌颌软骨成为中耳内的耳柱骨。鳃弓
大部分退化消失,部分转变为支持喉头的杓状软骨、环状软骨和支持气管的软骨。脊柱 与鱼类相比两栖类的脊柱有明显分化现象;
由颈椎(1枚寰椎)、躯干椎(7枚)、荐椎(1枚)和尾椎(无尾两栖类为1条尾杆骨)组成。
蛙的椎体类型不同,第1至第7个椎体为前凹型,第8个椎体为双凹型(参差型)。从系统演化看来; 中低等种类椎体为双凹型,高等无尾类为三种类型 后凹型(盘舌蟾科动物)前凹型(蟾蜍科等动物)参差型(蛙科等动物)两栖类椎体的前后关节突发达,加强了脊柱的牢固性和灵活性。躯干椎2、3、4有横突与肩带相连,其荐椎横突最发达,与髂骨相连。这都表现了陆生四足类动物的特征。肩带 固定前肢,主要由几块骨组成;
肩胛骨 一对,分为上肩胛骨和肩胛骨(部分肩臼)。乌喙骨 一对,内有上乌喙骨,构成部分肩臼。前乌喙骨 一块,在上乌喙骨之上。
锁骨 一对,外侧与肩胛骨连接,腹面自连。
肩臼(肩胛骨与乌喙骨间的凹陷),前肢骨在此处相关节。
两栖类出现了胸骨,是陆生四足动物所特有的结构。青蛙的胸骨包括前面的上胸骨和肩胸骨以及后面的中胸骨和剑胸骨。蟾蜍缺少肩胸骨和上胸骨。两栖类无明显的肋骨,故虽有胸骨,但不形成胸廓。青蛙属于固胸型肩带(左、右上乌喙骨在腹中线处相互平行愈合在一起)。
蟾蜍属弧胸型肩带(左、右上乌喙骨在腹中线处则彼此重叠)。腰带
由髂骨、坐骨和耻骨组成。并借一荐椎与脊柱联结,通过腰带把体重转移到后肢。髋臼为髂、坐、耻三骨相连凹陷处,后肢的股骨与此臼相关节。四肢骨
两栖类开始有了适于陆生的五趾型附肢。前肢:依次为肱骨、尺骨和挠骨、腕骨、掌骨、指骨。
后肢:依次为股骨、胫骨和腓骨、跗骨、蹠骨、趾骨。
但无尾两栖类(包括青蛙)的肢骨有次生性变化:其前臂(挠、尺骨)、小腿(胫、腓骨)均合并为一根;其腕、跗骨也有愈合,并有缺失指骨(第一指骨)和超常数的趾骨(第一趾内侧骈生的姆前趾)。(3)肌肉系统
两栖类肌肉系统的的基本特点是:
A.原始分节现象已经改变,形成纵行的或斜行的长肌肉群,节制头骨及脊柱运动。腹侧肌肉多成片状并有分层现象,各层肌纤维走向不同。
B.出现四肢肌肉,分布于带骨和肢骨四周,运动功能大为复杂。无尾类的后肢肌发达。C.鳃肌退化。少数鳃肌节制咀嚼、舌和喉的运动。(4)消化系统 消化道:
口咽腔→食道(短)→胃(膨大)→小肠(盘旋)→大肠(粗短)→泄殖腔→泄殖孔 消化腺:
肝脏(三叶)有胆囊。胰脏(十二指肠处)。
口咽腔内部构造包括
声囊(雄蛙)底部的共鸣囊,蟾蜍无。舌
末端分叉(蟾蜍不分叉),可翻出捕食。内鼻孔
上颌两侧,气体入口咽腔。齿
上颌齿、犁骨齿(蟾蜍无齿)。喉门 咽的腹面,通气管。耳咽管 一对,通入中耳,调节内外压力平衡。
蛙的眼球参与吞咽动作;其眼球与口咽腔间仅隔一层粘膜,吞咽时眼肌收缩使眼球陷入口咽腔,使食物下咽。口咽腔顶壁有能分泌粘液的颌间腺。其分泌物只能湿润食物,无消化功能。胃
在体腔左侧,分为贲门和幽门两部分。小肠
起始部为十二指肠,盘旋部为回肠。
大肠 粗短,通入泄殖腔,以泄殖腔孔对外开口。
肝脏
在体腔前端,分左中右三叶,有胆囊。
胰脏 十二指肠和胃弯的系膜上疏松的实心腺体。
肝脏的分泌物借胆总管输入十二指肠内,而胰管也先注入胆总管内,没有入肠的独立管道。(5)呼吸系统 呼吸器官
两栖类具有多样化的呼吸方式,反映了两栖类开始适应陆地生活,又不完善的过渡情况。幼体阶段和成体阶段分别用鳃呼吸、皮肤呼吸、口咽腔呼吸和肺呼吸。如青蛙在蝌蚪阶段营鳃呼吸。成体主要用肺呼吸,蛙的皮肤也有辅助呼吸的作用。肺呼吸系统 组成外鼻孔→内鼻孔→口咽腔→喉→气管→肺
肺
一对薄壁盲囊,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蟾蜍肺发达)气管 内壁具有环状的软骨支撑,使气体通畅。呼吸运动
两栖类没有形成胸廓,为一种特殊的咽式呼吸(四步)。A.口底下降,鼻孔张开,空气进入口腔; B.鼻孔关闭,口底上升,喉门打开,空气压入肺内。C.口底上升、下降反复多次,充分进行气体交换 D.口底上升,鼻孔张开,气体排出。
另外,蛙可以将口和喉门紧闭,靠鼻孔张开和不断颤动口底,使气体出入口咽腔,但不入肺,仅在口咽腔粘膜进行气体交换,即所谓口咽腔呼吸。青蛙静止时,口腔底部不停地起伏颤动,就是在呼吸。青蛙在水下活动或冬眠期间,呼吸主要由皮肤来完成。(6)循环系统
两栖类由鱼类的单循环变为为不完善的双循环,体动脉中为混合血液(含氧高和含氧低)。由于肺呼吸导致了双循环的出现,双循环提高了血液循环的压力和速度。两栖动物的循环系统包括血液循环系统和淋巴系统。
心脏
由静脉窦、心房(两个)、心室和动脉园锥4部分组成。
心房 左心房 接受自肺静脉返回的多氧血。
右心房 接受自静脉窦来的缺氧血,左右心房的血液共同进人心室。心室
肌肉发达,内有肌肉网柱,防止动、静脉血混合。
动脉园锥
内有螺旋瓣,可使含氧不同的血液分别进入颈总动脉,体动脉和肺皮动脉。静脉窦
收集体循环回心的缺氧血液入右心房。
另外,在心房与心室有瓣膜,动脉圆锥和心室相接处,围生着三块半月瓣,以防止血液发生逆流。血管
包括动脉系统、静脉系统和毛细血管。
动脉系统
由动脉园锥伸出左右二个动脉总干。每一动脉总干以两个隔膜分隔为三支:
颈内动脉(至下颌、舌等)颈总动脉
胚胎第Ⅲ对动脉弓
颈外动脉(至上颌、脑等)
锁骨下动脉(至上肢)体动脉
胚胎第Ⅳ对动脉弓
背大动脉(至内脏、下肢)
肺皮动脉
胚胎第Ⅵ对动脉弓
肺动脉(至肺)
皮动脉(至皮肤)左右两支体动脉汇合成背大动脉,它的分支将血液送往身体后半部。静脉系统
低等两栖类还保留着后主静脉,以青蛙为代表的无尾两栖类的静脉系统有两个特点: A.前、后大静脉代替了鱼类的前、后主静脉。B.腹静脉代替了鱼类的侧腹静脉。生殖腺静脉 收集生殖腺静脉血
后大静脉
肾门静脉
收集体后部及后肢的静脉血
肝门静脉
收搜集内脏的静脉血
外颈静脉
静脉窦
前大静脉
无名静脉
体前部和前肢的静脉血
锁骨下静脉
肺静脉
左右肺气体交换后淋巴系统
是血循环的一个辅助系统,具有运送养料、代谢废物及免疫功能。但两栖类不具淋巴结。淋巴管 分布广泛,在身体各组织中。
淋巴窦(淋巴腔隙)分布皮下与肌肉间,其连接疏松并有间隙。
淋巴心(淋巴心脏)是淋巴管通入静脉的膨大部分,能博动,内有瓣膜,使淋巴液流向静脉而不致倒流。蛙类有两对(前淋巴心位于第三椎骨两横突后方,后淋巴位于尾杆骨尖端两侧)。脾脏
体内最大的淋巴器官,位于直肠腹面,兼有造血机能。血循环途径及变化
肺静脉
肺皮毛细血管
肺皮动脉 左心房
心室
动脉总干
右心房
总颈动脉
体动脉
静脉窦
前后大静脉
体各部毛细血管(7)泌尿与生殖系统 排泄系统
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泄殖腔组成。肾脏(背肾)在体腔后部脊柱的两侧。
输尿管 每一肾脏发出一条背肾管,入泄殖腔的背壁。(雌体的背肾管仅作输尿之用;雄性还有输精作用)膀胱
泄殖腔腹壁形成的薄壁囊状结构,与输尿管不直接通,而开口于泄殖腔。泄殖腔
有泄殖腔孔开口于体外。肾脏具有泌尿、调节体内水分、维持渗透压平衡的作用。有橙黄色肾上腺,无导管。
☆原肾(全肾):圆口类和一些两栖类幼体的肾,产生于躯体的全长的生肾节,每体节有一肾单位,肾小管一端开口于体腔,另一端汇入肾导管通向体外。
☆背肾(次肾):圆口类、鱼类和两栖类成体的肾,由前肾以外生肾节发生,两栖类雄体的背肾管兼有输精作用。生殖系统
雄性生殖系统:
精巢
一对,卵圆形,位于肾脏的腹面。输出管 许多,细小,连接背肾管。
背肾管(输精尿管)通泄殖腔,蛙没有单独 输精管,由输尿兼输精作用。
脂肪体
一对,黄色佛手状,营养作用。
毕达氏器(蟾蜍)退化的卵巢,在生殖腺和脂肪体之间。米氏管
退化的输卵管。雌性生殖系统:
卵巢 一对,在肾脏腹面,成熟个体充满黑色。输卵管 一对,长,外侧为通腹腔的喇叭口。子宫
输卵管后端扩大部分,开口于泄殖腔。脂肪体 一对,黄色呈佛手状,营养作用。
毕达氏器(蟾蜍)在生殖腺和脂肪体之间,为退化的睾丸。(8)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与鱼类相似,仅有小的进步性变化。
组成 端脑(大脑)、间脑、中脑(视叶)、小脑、延脑。
端脑 大脑半球顶壁出现了零散的神经细胞,称为原脑皮(即原始的大脑皮层),有嗅觉作用。间脑
与鱼类相似。
中脑
视叶发达,构成高级中枢。小脑
不发达,与运动方式简单有关。延脑
为听觉和呼吸等生命活动的中枢。
脑神经10对,与脊神经联合组成周围神经系统。脊神经的对数因种类不同而异,蛙有10对脊神经。由于四肢的出现,肩部和腰部的脊神经集聚成神经丛。感觉器官
两栖类的幼体和鱼一样,通过侧线接受外界压力刺激。但在变态中,多数侧线系统消失;成体陆地生活后,嗅觉、味觉、视觉、听觉器官为主要感官。
嗅觉器官
鼻腔内嗅粘膜上有嗅细胞,神经纤维从嗅穿入端脑,粘膜上有许多腺体,使之处于湿润状态。犁鼻器
位于两栖类口腔顶部的结构,由嗅粘膜的一部分变形而成的味觉感受器。视觉器官(眼)适应于陆生生活,具有眼睑、瞬膜和泪腺。其角膜变突、晶状体稍扁平、晶状体与角膜的距离较远,适于看较远的物体。但又出现了晶状体牵引肌,能将晶体前拉聚光,又能看清较近的物体。虹膜上有肌肉能调节瞳孔大小,以控制进光的程度。这些结构使蛙眼的视觉范围较为广阔,既能近视(陆上)又能远视(水中),白天和晚上都能看到物体。听觉器官
两栖类出现了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耳柱骨,可以感觉空气中的声波。声波引起鼓膜的振动,经中耳腔(鼓室)内的耳柱骨传入内耳,刺激内耳膜迷路中的感觉细胞,经听神经传到脑中枢,产生听觉。耳柱骨由鱼的舌颌骨演变而来。另有耳咽管将鼓室和口咽腔相通,以平衡鼓膜内外压力。第二节
两栖纲的特征
一、两栖动物的基本特征
1.个体发生经过变态;幼体水生,用鳃呼吸,有侧线,没有成对的附肢。成体由肺代替鳃进行气体交换,侧线消失,出现五趾型附肢。
2.皮肤裸露,富有粘液腺,可防止体表干燥并能辅助呼吸。
3.成体为二心房、一心室,不完全的双循环;幼体的心脏是一心房、一心室,行单循环。4.脊椎分化为颈椎、躯干椎、荐椎和尾椎,肋骨短或消失,不与胸骨相连,无胸廓。5.多数种类出现中耳,能将声音传入内耳,发生听觉。6.成体的排泄器官是背肾,雄性的背肾管有双重功能。
7.卵小,无钙质的卵壳。雄性一般无交接器,多数为体外受精。其生殖方式多数为卵生,少数卵胎生。
8.大脑顶部出现了原脑皮。脑神经10对。
二、两栖类具有初步适应陆地生活的特征1.成体用肺呼吸,但肺的结构简单,仅有喉气管,呼吸动作为咽式呼吸。2.循环系统由单循环变为不完全的双循环。心脏由一心房一心室改变为二心房一心室。可以通过休眠度过不良环境。3.皮肤出现了轻微的角质化。真皮加厚,可减少体内水分蒸发,此适应较干燥的陆栖环境。4.脊柱分化为颈椎、躯干椎、荐椎和尾椎,加强了坚固程度,颈椎和荐椎是陆栖脊椎动物的特征。出现了五趾型附肢为多支点杠杆,既坚固又灵活。5.大脑顶壁有神经细胞(称为原脑皮主管嗅觉),已有完备的植物性神经系统,以适应复杂陆地环境。6.具有适应陆地生活的感觉器官,眼具有眼脸、瞬膜和泪腺,可保护眼球。视力调节比较完善,能看到比较远的物体。出现中耳,能接受空气中的声波刺激。鼻腔不仅是嗅觉器官,亦是空气进出的通道。
三、两栖类对陆生的尚不完善特征1.成体肺的结构不完善;肺的结构简单,为一对薄囊状的结构,尚须借助于湿润裸露的皮肤进行辅助呼吸。2.血液循环不是完全的双循环;心室只有一个,动脉血和静脉血还不能严格地分开。3.皮肤表层仅出现的轻微角质化(l一2层细胞),尚未完全解决在陆地上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问题,因而使两栖类的分布区受到限制。4.属变温动物;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其栖息和生活均受周围环境温度变化的限制,所以大多数以冬眠度过不良环境。
5.卵小,无钙质卵壳;卵包被胶质壳,在水中行体外受精,幼体在水中发育,完成变态后才能上陆生活。所以,就其生殖来看,尚未彻底摆脱水的束缚。
第三节
两栖纲的分类概况世界上现存两栖类有4200种,分为3个目、34科、398属,我国有280余种。目1.无足目(Apoda)分类特征:
原始并特化的类型。体细长,尾短,蠕虫状。皮肤裸露并富于粘液腺,具皮下圆鳞。四肢及带骨退化,椎骨数目多,椎体双凹型,多具肋骨,无胸骨。心脏房间隔发育不完全。
如我国热带产的双带鱼螈或称版纳鱼螈(Ichthyophis bannanicus)。无足目共5科,以南美种类最多。2.有尾目(Urodeta)
分类特征:体呈园柱形,终生有长尾,体表裸露无鳞,富于皮肤腺。头大侧扁,不具或具不活动的眼睑,无鼓室和鼓膜;两对附肢细弱;椎体双凹型(低等种类)或后凹型(高等种类),有肋骨和胸骨。心脏的房间隔发育不完全,多数种类幼体鳃呼吸,成体肺呼吸。
如分布于我国的大鲵(俗称娃娃鱼)、小鲵、东方蝾螈、肥螈、鳗螈等。大鲵(隐鳃鲵科)体长可达2米,重可达60千克,是现存最大的两栖动物。成体无外鳃,具肺。没有眼脸。犁骨及颌骨具齿。椎体双凹型。体外受精,雌体无受精器。主要分布于华中、华南各省的江河或山溪中。现已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小鲵(小鲵科)体较小,长9—13厘米左右。体背有黑色带状斑。成体不具外鳃,肺有或无。有眼脸。具颌齿及犁齿。椎体双凹型。体外受精,雌鲵无受精器。我国共有16种小鲵。如产于东北和内蒙的极北小鲵,产于南方的中国小鲵等。
东方蝾螈(蝾螈科)
体小,锥体后凹型,有眼睑。前肢4 指,后肢5 趾,指(趾)端无蹼。成体有肺无鳃,犁骨齿呈Ⅴ状。体表面有疣状颗粒。背黑褐色,腹朱红色。广泛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湖北、湖南等省。
短足肥螈(蝾螈科)特征似蝾螈。但体肥厚,四肢短粗,背中线有浅沟。体表光滑,有特殊的粘液。分布于浙江、江西、广东和广西等省。3.无尾目(Anura)
分类特征:体短宽,四肢强健,成体无尾。皮肤裸露,富有粘液腺(有些种类在不同部位特化成毒腺、疣粒等)。有活动的眼险和瞬膜,多数具鼓膜。椎体有前凹型、后凹型、参差型等不同类型;荐椎后的椎骨合成尾杆骨;胸骨发达,一般无肋骨。挠骨和尺骨、胫骨和腓骨分别愈合。变态明显,成体用肺呼吸,无鳃。是现存两栖类中结构最高级、种类最多且分布最广的一类。
如我国的东方铃蟾、大蟾蜍、无斑雨蛙、中国林蛙、黑斑蛙、金线蛙、树蛙等。
东方铃蟾(盘舌蟾科)舌盘状,不能伸出口外。上颌有齿,下颌无齿。椎体后凹型,有肋骨。肩带为弧胸型。雄性无声囊。体较小,约5厘米。背部颜色为绿、褐、灰或黑色。腹面有黑色与桔红色的鲜明花斑。受惊时能将四肢翻起,是“警戒色”的著名代表。分布于东北及华北地区。大蟾蜍(蟾蜍科)俗名癞蛤蟆。体形较大,宽短粗壮,皮肤粗糙,有耳后腺,能分泌毒液。不具齿。舌端不分叉,舌能自由翻出口外。无肋骨,椎体前凹型,肩带弧胸型。雄体无声囊。生活时背部颜色变异很大,腹面黄色,有棕色或黑色花纹。分布几乎遍及全国各地。
花背蟾蜍 形似大蟾蜍,但个体较小。雄性皮肤粗糙,背部疣粒上有红点。雌性背部有明显的酱色花斑,故名。其耳后腺的分泌物为黄色(大蟾蜍为乳白色)。雄性有—内声囊,能鸣叫。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北地区。黑眶蟾蜍 头部具有黑色骨质嵴是区别于其它蟾蜍的主要特征。主要分布于华南地区。无斑雨蛙(雨蛙科)身体较小,仅4厘米左右。背部青绿,腹部白色。四肢细长,指(趾)末端膨大为吸盘,指(趾)间有半蹼。指(趾)末两个指节之间有指间软骨,称为间介软骨。上颌有齿,下颌无齿。椎体前凹型,无肋骨。肩带弧胸型。雄性有单个内声囊,常在雨后鸣叫,故名。主要分布于美洲、澳洲。我国只有9种,分布于东北、华北和华中地区。金线蛙(蛙科)上颌有齿,舌端分叉。鼓膜明显,雄性有—对内声囊。无毒腺。肩带固胸型。体长约5厘米。背部有两条宽厚侧褶,呈金黄色,故名。体背颜色有变异,腹面为黄色。在我国分布很广,但数量较黑斑蛙少。
中国林蛙(蛙科)俗称哈士蟆。体背、侧为棕灰色,鼓膜区有三角形黑色斑。后腿有显著的黑色横纹,腹面乳白色。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青海、四川等省。东北产的中国林蛙,其干制的雌性整体即市售的哈士蟆,其干制的输卵管称哈士蟆油,皆为名贵补品。大树蛙(树蛙科)俗名飞蛙。骨骼与蛙科相似,背面皮肤光滑,腹面多瘤。指趾末端膨大成吸盘,指(趾)末两节间有指间软骨。体色可随环境而有变化。分布于西南、华南、华中等省区。
北方狭口蛙(姬蛙科)俗名气鼓子。椎体参差型,肩带固胸型,无肋骨。体小,仅4厘米左右。口狭窄,上颌无齿,舌端不分叉。指(趾)间无蹼。体背褐色,有不规则的黑斑纹,腹面肉色。雄性有单外声囊。分布于我国华北及东北一带。课后参考阅读
1.田婉淑,江耀明
中国两栖爬行动物鉴定手册
科学出版社
1986.2.胡淑琴等
中国动物图谱 两栖类—爬行类(第2版)科学出版社
1987.3.费梁
中国两栖动物检索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0.4.刘承钊,胡淑琴
中国无尾两栖类
科学出版社
1961.5.四川生物研究所
经济两栖爬行动物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78.两栖纲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两栖类区别于其他陆生脊椎动物的根本特征是()A.能水陆两栖 B.发育有变态 C.有皮肤呼吸 D·没有胸廓 2.蛙的心脏没有下列的哪一项?()A.静脉窦 B.二心房一心室 C.动脉球 D.动脉园锥 3.哪一项是两栖类对陆地生活不完善的特征之一?()A.幼体鳃呼吸,成体肺呼吸 B.卵在水中受精,幼体在水中发育 C.表皮开始发生角质化 D.大脑只有原脑皮
4.两栖动物从水生过渡到陆生,由于环境的巨大差异、除解决了在陆地上支持体重,并完成运动的矛盾外,在下列各项条件中,还必须首先解决什么?()A. 在陆地上繁殖 B.呼吸空气中的氧 C.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D.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 5.虎纹蛀系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在分类上属()A.雨蛙科 B.树蛙科 C.姬蛙科 D.蛙科 6.不属于参差型椎体的科是()A.蛙科 B.雨蛙科 C.树蛙科 D.姬蛙科 7.肩带不属于弧胸型的科是()A.盘舌蟾科 B.蟾蜍科 C.雨蛙科 D.树蛙科 8.中国林蛙在分类学中应属于下列的哪一科?()A.树蛙科 B.雨蛙科 C.蛙科 D.姬蛙科 9.两栖类淋巴系统中不具有下述的哪一项?()A.淋巴心 B.淋巴窦 C.淋巴结 D.淋巴管 10.下述哪种结构为雄性蟾蜍所特有()A.外声囊 B.耳后腺 C.婚垫 D.毕氏器
二、填空题
11.由于两栖动物登陆生活,脊柱出现于__和____的分化。12.胸骨是陆生四足类特有的结构,从____类开始出现,但由于其没有___,故不构成胸廓。13.区别于硬骨鱼类,两栖类的肩带不联___。青蛙的肩带属于___型,蟾蜍的肩带属于___型。
14.两栖类头骨中,颌弓与脑颅为___式连接。鱼类所具有的舌颌骨在两栖动物中转化为____,其功能类似于高等脊椎动物的___。
15.两栖类的皮肤腺包括____和____。16.雄蛙兼有输精和输尿功能的是____。
17.两栖类的肾脏为____肾。其膀胱由____形成。18.蛙是靠____收缩,使晶状体向前来调节焦距的。
19.大鲵的别称为___,在分类学中属于____纲、____目、____科。„„
20.雄性蟾蜍保留有___,并在精巢前端具有____,当人工摘除精巢时,该器可发展为卵巢,退化的___可发展为____,这种现象被称为____。
三、绘图与填图题
21.填出蛙心脏的结构及主要血管名称。22.填出蛙中轴骨骼的各部名称。
四、简答题
23.简述蛙的“咽式呼吸”过程。
24.比较两栖纲中无尾目与有尾目的特征。
25.简述动物从水生过渡到陆所面临的主要矛盾都有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C 3.B 4.B 5.D 6.B 7.D 8.C 9.C 10.D
二、填空题 11.颈椎 荐推 12.两栖类 肋骨
13.头骨 固胸型 弧胸型 14.自接 耳柱音 颈椎 15.粘液腺 毒腺 16.背肾管
17.背 泄殖腔壁突出 18.晶状体牵引肌
19.娃娃鱼 两栖 有尾 隐鳃鲵(大鲵)8
20.输卵管 毕氏器 输卵管 子宫 性逆转
三、绘图与填图题
21.背面观图由上至下顺序是:
动脉干 前腔静脉 肺静脉 右心房 静脉窦 心室 后腔静脉 腹面观图由上至下顺序是:
动脉干 前腔静脉 左心房 动脉圆锥 心室 后腔静脉 22.头骨左例顺序是:颌音 额顶音 方轭骨 外枕骨
头骨右侧顺序是:犁骨 鼻骨 鳞骨 翼骨
脊柱部分自上至下:颈椎 躯推 荐椎 尾杆骨
四、简答题
23.蛙的咽式呼吸:吸气时,口紧闭,鼻孔张开,口咽腔的底部下降,空气经外鼻孔和内鼻孔进入口咽腔。继而鼻腔的瓣膜关闭,口咽腔底部上举,喉门打开,空气由口咽腔挤压入喉、气管和肺内。由于体壁肌肉周期性地收缩及肺的弹性回收力,当口咽腔底部下降,肺内空气重新被压回口咽腔,如此反复多次。
空气进入肺内时,肺壁上充满毛细血管,在肺进行气体交换。呼气时,鼻孔张开,口咽腔中残余的空气被压排出体外。
24.无尾目:体宽短,成体无尾,后肢特发达(幼体先发育出后肢),不具肋骨,有活动眼睑,瞬膜,多数具鼓膜;变态明显,成体无鳃。
有尾目:体细长(园锥状),终生有尾,四肢细弱均等(幼体先出前肢),少数无后肢,多数具肋骨;不具或具不活动的眼睑,无鼓膜、鼓室;终生水栖种类具侧线及鳃。
25.在陆地支持体重并完成运动;在空气中进行呼吸获取氧气;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及维持体内生理生化活动所需的温度条件;在陆地繁殖;适应于陆生的感官和完善的神经系统。
第三篇:本科动物学教案2
第三章
多孔动物门(Porifera)
或海绵动物门(Spongia)
多孔动物(海绵动物)是最原始、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这类动物在演化上是一个侧支,因此又称为侧生动物(Parazoa)。
第一节 多孔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1.体制
辐射对称或不对称
动物躯体结构的排列形式与规律称为动物的体制。辐射对称是指通过身体的中央轴有许多个切面可以将身体分为左右相等的两部分(对称面)。
2.体壁
没有明确的组织和器官系统分化,体壁由两层细胞构成。由外向内依次为
皮层
扁平细胞和许多由其特化的的孔细胞 中胶层
变形细胞、造骨细胞和芒状细胞 胃层
特殊的领细胞
中央腔(或称胃腔)顶端有一个出水口
★中胶层中有钙质或硅质的骨针或类蛋白质的海绵丝。
3.水沟系(canal system)
海绵动物的水沟系主要有三种类型 : 单沟型(ascon type)
水流途径是:
外界→进水孔→(由孔细胞构成)→中央腔→出水口→外界。如白枝海绵。双沟型(sycon type)
水流的途径是:
外界→流入孔→流入管→前幽门孔→辐射管→后幽门孔→中央腔→出水口→外界。如毛壶。复沟型(leucon type)水流的途径是:
外界→流入孔→流入管→前幽门孔→鞭毛室→后幽门孔→流出管→中央腔→出水口→外界。如浴海绵和淡水海绵等。
4.生殖和发育
无性生殖有两种方法,出芽(budding)和芽球(gemmule)。有性生殖为配子生殖。
5.逆转现象(inversion)
海绵动物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其两囊幼虫(amphiblastula)具鞭毛的小细胞内陷,形成内层,而植物极的大细胞留在外面形成外层。这和其他所有多细胞动物都不相同。因此我们把多孔动物这个胚胎发育中的特殊现象称为“逆转”。并且把多孔动物内外两层细胞各称为胃层和皮层,以区别于其它多细胞动物胚胎发育中的内胚层和外胚层。说明多孔动物的演化道路与其他多细胞动物不同。由此称其为侧生动物。
海绵动物发育的逆转现象
第二节多孔动物门的分类及分类地位
多孔动物已知约有5000种,其中一半种类为化石,主要根据其骨骼特点分为三个纲:
钙质海绵纲(Calcarea)骨针钙质,水沟系有三种类型,体形较小,多生活于浅海。如白枝海绵、毛壶(图)。
六放海绵纲(Hexactinellida)具硅质的六放骨针、复沟系、鞭毛室大、体形较大、深海产。如拂子介、偕老同穴(图)。
寻常海绵纲(Demospongiae)角质的海绵丝或硅质(非六放)骨骼,复沟系,鞭毛室小、体形常不规则,海产或淡水产。如矾海绵、南瓜海绵、浴海绵和淡水中的针海绵等(图)。
多孔动物是最原始的多细胞动物。原始性主要表现在无组织分化,无消化腔、体内的空腔无消化作用。与原生动物—样,行细胞内消化、无神经系统。对外界的刺激无明显反应。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甚至分离的单个细胞又能互相接合,在良好的条件下几天后可生长为小海绵,这种极强的再生能力也证明了多孔动物的原始性。另外多孔动物又具有—些特殊的细胞或结构,如孔细胞、领细胞、骨针、水沟系等;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有逆转现象,这都说明多孔动物的演化道路与其他多细胞动物不同。由此认为多孔动物是很早由原始的群体领鞭毛虫发展来的—个侧支,故称其为侧生动物。
思考题
1.多孔动物的体型、结构有什么特点? 为什么说多孔动物是最原始、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 2.如何理解多孔动物是动物演化上的一个侧支?
第四章
腔肠动物门(Coelenterata)
腔肠动物为辐射对称、两胚层、有组织分化和原始消化腔的低等后生动物。它们的身体有两种基本形态水螅型和水母型,分别营固着生活和漂浮生活………。
第一节
代表动物—水螅(Hydra)1.生活习性与外部形态
水螅生活在洁净、水生植物丰富、缓流的池塘或沟渠等淡水中。通常以下端基盘固着在水草或其它物体上,有时也可做一些简单的位移活动。以捕捉活的水蚤或其它小动物为食。
水螅身体由体柱(body)、垂唇(hypostome)、触手(tentacle)及反口面的基盘(basal pedal disk)组成。2.结构与功能
(1)体壁与消化循环腔
水螅的体壁由外向内依次为; 外胚层 中胶层 内胚层
水螅体壁主要有六种细胞 皮肌细胞(epithelio-muscular cell)间细胞(interstitial cell)刺细胞(cnidoblast)感觉细胞(sensory cell)神经细胞(nerve cell)腺细胞(gland cell)外胚层的皮肌细胞数目较多,排列紧密,细胞核近于细胞的游离端,其中有一明显的核仁。在细胞基部肌原纤维方向与螅体的纵轴平行排列,因此其收缩时可使水螅体和触手缩短。皮肌细胞兼有上皮组织和肌肉组织的功能。间细胞为小型未分化的细胞,常成堆地散布在外皮肌细胞之间靠近中胶层一侧,其细胞小于外皮肌细胞的核,细胞质浓、着色深。间细胞为尚未分化的细胞,必要时可分化为其它各类细胞。刺细胞为腔肠动物所特有,它们散布在外皮肌细胞之间,尤其在触手与上垂唇最多,主要功能是捕食和防御。刺细胞的核位于细胞基部,细胞中央有一大的刺丝囊,可释放刺丝。水螅有四种刺丝囊:(1)穿刺刺丝囊,囊内具一中空缠绕的刺丝,受到刺激时,刺丝翻出并把囊内的毒液射入猎物体内,将其麻醉或杀死。(2)卷缠刺丝囊,刺丝翻出缠绕猎物身体突出的部位。(3)二种粘性刺丝囊,排出的刺丝具有粘着和捕食的功能。刺丝囊内的刺丝一旦排放,刺细胞即不能再恢复并逐渐萎缩,只能由间细胞重新分化出新的刺细胞。感觉细胞分散在外皮肌细胞之间,以口周、触手和基盘处较多,其体积小,细长并垂直于体表,端部有感觉毛能感受各种刺激,基部与神经纤维相连,神经细胞位于外胚层的基部,神经细胞较小,上有许多突起(但未分化为树突和轴突),神经纤维平行于体表呈网状分布,当身体某部分受到刺激时,神经网传导刺激向四周扩散引起收缩反应。腺细胞在外胚层的口周围和基盘处最多,它们能分泌粘液以利于螅体吞食和滑行运动。
中胶层位于内、外胚层之间,是由内、外胚层分泌的透明胶状物(非细胞结构),具有弹性,对螅体起着类似于骨骼的支持作用。
内胚层主要由内皮肌细胞、腺细胞和少数感觉细胞和间细胞构成。内皮肌细胞呈柱状,数目较多,其肌原纤维方向与螅体纵轴垂直排列,其收缩可引起水螅体和触手变细变长。每个内皮肌细胞的游离端具有鞭毛,可打动原始消化腔内的水流以利于食物与消化酶的混合,以完成细胞外消化并起到运输的功能。内皮肌细胞可伸出伪足吞噬半消化好的食物颗粒,其内部形成大量的食物泡,进行细胞内消化。因此内皮肌细胞又被称为营养肌肉细胞。腺细胞分散于内皮肌细胞之间,它们呈圆锥形,基部细颈状,核位于基部,游离端含有大量密集的分泌颗粒。能够分泌消化酶到原始消化腔中,对食物进行细胞外消化。在口周围的腺细胞分泌的粘液主要利于吞食。水螅以小型甲壳类、昆虫幼虫、蠕虫等小动物为食,当猎物不慎触到水螅伸展的触手时,触手释放出各种刺丝来毒杀、缠绕猎物,随后经口将其送入消化腔内中,在消化酶的作用下将猎物分解为碎块,内皮肌细胞内吞后对食物做进一步的细胞内消化,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仍由口排出。
水螅的消化为细胞内与细胞外消化兼行。另外,由于腔肠动物的消化腔还兼有运输营养物、代谢废物和呼吸功能,因此也称为消化循环腔。但由于消化腔只有口没有肛门(不完整的消化管),故称之为原始的消化循环腔。(2)呼吸与排泄
水螅没有特殊的呼吸和排泄器官,直接由体表与水进行气体交换并排除代谢废物。(3)神经系统
在皮肌细胞之间存在着大量的感觉细胞和神经细胞,它们通过突触相互连接成网状。(4)生殖
生殖包括无性出芽生殖和有性配子生殖两种方式;在环境条件适宜时,水螅行无性的出芽生殖。水螅的出芽生殖过程演示;
有性生殖
一般发生在春末和深秋季节,水螅一般雌雄异体,外胚层的间细胞可分化产生临时性的精巢和卵巢,水螅通常是以有性生殖产生的具壳胚胎来抵御干旱和严冬等不利因素的。
水螅的再生能力很强,除触手以外,身体被切成的每一小段均能长为一个水螅体。
海产腔肠动物的有性生殖与浮浪幼虫
第二节
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1.辐射对称(radial symmetry)的体制
与其固着或漂浮生活相适应的,使其能从身体的任何方向上利用其辐射对称的器官从周围环境中摄取食物和感受刺激。一些高等腔肠动物,如珊瑚纲的海葵,由于口道沟的出现,身体由辐射对称发展为两侧辐射对称(biradial symmetry),两辐对称是辐射对称与两侧对称的中间类群。
适于固着生活的水螅型为长圆筒状,中胶层薄,上端具口,口周围着生触手以协助取食,下端具基盘用于固着在其它物体上。适于漂浮生活的水母型的体呈伞状,中胶层厚,伞的下端为口面,中央具口,口周围具腕可协助取食,伞缘具有小触手、眼点和平衡囊等感觉器官。水母型可以通过身体收缩产生的反冲力向上运动,身体舒张时靠重力下沉。无论水螅型还是水母型都是动物界的一种较原始的对称体制形式。
2.具有两胚层和原始的消化循环腔(gastrovascular cavity)
腔肠动物开始出现内、外两个胚层和原始的消化腔。消化为细胞内与细胞外消化兼行。另外,由于腔肠动物的消化腔还兼有运输营养物、代谢废物和呼吸功能,因此也称为消化循环腔。但由于消化腔只有口没有肛门(不完整的消化管),故称之为原始的消化循环腔。3.出现组织的分化
腔肠动物的体细胞出现了简单的上皮组织和神经组织的分化。另外,体壁细胞还分化出具有分泌作用的腺细胞及具有捕食防御功能的刺细胞等。
4.出现了网状神经(nerve net)或散漫式神经系统(diffuse nervous system)
腔肠动物在皮肌细胞之间存在着大量的感觉细胞和神经细胞,它们通过突触相互连接成网状又称为网状神经系统。但是,这种网状神经系统弱点是;A.没有神经中枢(神经传导一般是无定向、弥散式的),称为泛化反射(一触全收)。B.神经纤维没有髓鞘,传导速度缓慢。
4.世代交替与浮浪幼虫(planula)
有些种类在生活史中有明显的世代交替现象(如薮枝螅、海月水母等);即在生活史中以水螅型世代经过无性生殖产生水母型个体,水母型世代又经有性生殖产生水螅型个体,以适应固着和漂浮的不同生活方式。
海洋生活的腔肠动物一般为间接发育,即受精卵经过幼虫期才能发育为成虫。如薮枝螅的受精卵发育至原肠胚阶段时,胚胎表面长出纤毛成为可以自由游泳生活的浮浪幼虫。
第三节 腔肠动物的分类和重要种类
腔肠动物现存约11000种,根据其形态结构和世代交替等特征分为三个纲;即水螅纲、钵水母纲和珊瑚纲。1.水螅纲(Hydrozoa)
主要特征
多数生活在海水中,体型小,结构简单。刺细胞分布在外胚层,生殖腺由外胚层形成。水母型多具有缘膜(velum),中胶层薄。大部分种类生活史中有水螅型和水母型两种世代,即有世代交替现象。
重要种类
水螅、薮枝螅(Obelia)、桃花水母(Craspedacusta)、钩手水母(Gonionemus)、僧帽水母(Physalia)等。
薮枝螅
生活于浅海中,水螅型为树枝状群体,固着在海藻、岩石或其它物体上。螅体可分为螅根,螅茎,水螅体和生殖体几部分,个体之间通过共肉相连接,共肉的外面由透明角质的围鞘所包围,围鞘延伸至水螅体则形成杯状的螅鞘,延伸至生殖体则形成生殖鞘。
薮枝螅群体内部的个体(又称个员)之间具有多态现象;即形态结构与功能发生了明显的分化,群体中的水螅体为营养个体,行司捕食、防御、消化和吸收等功能。水母型雌雄异体,外胚层产生的生殖腺位于下伞面的4条辐管上。精子与卵成熟后在海水中受精,发育经过浮浪幼虫阶段,尔后沉入水底并固着在物体上,再以出芽方式产生水螅型的群体。
桃花水母
生活在淡水中,水母型发达,水螅型退化。水母体下伞面有缘膜,伞缘触手极多,但是长短不一,在4个辅管处触手最大,称为4强触手。水螅体以出芽方式产生球形的水母芽,待长出触手和缘膜后脱离水螅体,成为自由游泳生活的水母体。
钩手水母
生活在海洋中,伞缘有中空的触手约70个。在触手远端有一盘状粘液腺,并由此弯曲成钩状。缘膜的环肌发达。
2.钵水母纲(Scyphozoa)
主要特征
全部海产。中大型水母,水螅型退化,水母型发达并结构复杂。胃囊内有具刺细胞特化的胃丝。水母体无缘膜。生殖腺由内胚层形成。生活史有世代交替现象。
重要种类 海月水母(Aurelia aurita)、海蛰(Rhopilema esculentum)、霞水母(Cyanea)等。
海月水母
海月水母在海中漂浮生活,体浅圆盘状。中胶层发达,生活时上伞面(反口面)向上,下伞面(口面)向下。在伞的边缘均等分布的8个结节壮缺刻,其中分别有8个触手囊,为感觉器官,司平衡、感光及嗅觉等功能。海月水母伞的边缘列生许多细小的触手,无缘膜。
海月水母的消化循环腔进一步分化,由口、胃、胃囊、多分支的辐管和环管构成,取食时食物随水由口流入胃和胃囊,经过8条不分支的从辐管流到环管,再由环管流经分支的4条间辐管和4条正辐管分别流回到胃囊,经消化的营养物质通过辐管和环管输送到全身各部分,食物残渣仍由口排出。在胃囊内还有4个由内胚层产生的呈马蹄形的生殖腺,在其内侧排列着许多也是由内胚层形成的长丝状胃丝,上具大量的刺细胞,可进一步麻痹和杀死进入口内的猎物并能保护生殖腺。
海蛰
海蛰的形态与海月水母差别较大,其成体由伞面(蛰皮)和8个口腕(蛰头)构成。成体的口封闭,由口腕末端的微小吸口来滤食浮游生物。3.珊瑚纲(Anthozoa)
主要特征
全部海产。只有水螅型,生活史无世代交替现象。水螅体结构复杂,有发达的口道、口道沟(siphonoglyphe)、隔膜(mesentery)和隔膜丝(mesenteric filament)。内、外胚层均有刺细胞,生殖腺来源于内胚层。许多种类外胚层可分泌石灰质骨骼,常是珊瑚礁的主要成分。
重要种类
海葵、笙珊瑚(Tubipora)、红珊瑚(Corallium)、石芝(Fungia)和鹿角珊瑚(Acropora)、海仙人掌(Cavernularia)等。
海葵
海葵为单体,无骨骼,身体圆柱形,口呈裂缝状,位于口盘中央,口盘周围有数圈触手,上有许多刺细胞,用以捕食小型鱼虾等动物。生活时以基盘附着于岩石、贝壳等物体上。口周围的外胚层向内陷形成的口道,口道两侧具纤毛沟
(亦称口道沟),使海葵在口关闭时水流仍可由口道沟进出体内进行呼吸和排泄,由于口道沟的出现,使海葵的身体成为两侧辐射对称体制。海葵的消化循环腔较为复杂,腔内被许多宽窄不同的成对隔膜隔为许多小室。隔膜是由内胚层和中胶层向消化循环腔内突起形成的,它们可以扩大消化循环腔的内表面积。依据隔膜的宽度可分为一、二、三级;一级隔膜发达,并与口道相连接。二级隔膜宽度仅为一级隔膜的1/2。三级隔膜更窄,仅为一级隔膜的1/4—1/5。
二、三级隔膜内端游离于消化循环腔内。隔膜的肌纤维发达,形成环肌和纵肌,在隔膜游离的边缘有加厚的隔膜丝,直达消化循环腔的底部。有的末端还形成游离的毒丝或枪丝,其中富有刺细胞和腺细胞,前者用以毒杀猎物和防御,后者可分泌酶进行细胞外消化,当海葵收缩时常由口或壁孔射出,具有防御与进攻的功能。
其它珊瑚虫
大多数珊瑚虫的外胚层能分泌骨针或骨片形成骨骼。如海鸡冠和海鳃为群体生活的肉质软珊瑚,其外胚层细胞移入中胶层中分泌骨针,存在于中胶层或突出于体表;笙珊瑚中胶层中分泌的骨针则愈合位骨管,虫体死亡后的整体骨骼呈芦笙状。红珊瑚为群体生活,由外胚层细胞移入中胶层分泌的骨针或骨片愈合成中轴骨,呈树枝状,在中轴骨的外面包围着群体的共肉部分,其外层为外胚层,与个体的表皮相连接,共肉的内胚层形成共管使个体的消化循环腔彼此相通连。由于红珊瑚的中轴骨呈美丽的红色、桔红色和粉色而成为名贵的室内装饰品;石珊瑚中的石芝为大型单体,由基盘及体壁近基盘处的外胚层分泌的石灰质骨骼存积在虫体的底部、侧面及隔膜间等处,形成一个菊花状的石灰座,石珊瑚类的骨骼为重要的造礁珊瑚虫。
腔肠动物门的思考与练习
选择题
1.下列动物中属于辐射对称体制的是()A.海月水母 B.涡虫 C.海葵 D.大变形虫 2.桃花水母的分类地位属于()A.钵水母纲 B.珊瑚纲 C.栉水母纲
D.水螅纲 3.薮枝螅的个体发育经过的幼虫为()A.担轮幼虫 B.牟勒氏幼虫 C.浮浪幼虫 D.钩介幼虫
4.以下腔肠动物中没有世代交替现象的是()A.桃花水母 B.海月水母 C.水螅 D.薮枝螅 5.海月水母的结构特征是()A.有缘膜,性细胞由内胚层产生 B.无缘膜,性细胞由内胚层产生
C.有缘膜,性细胞由外胚层产生 D.无缘膜,性细胞由外胚层产生 6.个体构造只有水螅型的动物是()A.海月水母 B.薮枝螅 C.石芝 D.桃花水母 7.体壁的内胚层没有刺细胞的动物是()A.海葵 B.海月水母 C.水螅 D.海鸡冠
填空题
8.腔肠动物的体壁是由____层和____层以及其之间的____层构成。
9.水螅外胚层的体壁由皮肌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六种细胞构成,其中___为腔肠动物体壁的特有细胞。水螅内胚层体壁的皮肌细胞肌纤维排列与水螅体纵轴___,其收缩时会使螅体____。
10.腔肠动物一般为____体制,适应___生活的为___型,适应___生活的为___型。其中具有世代交替的种类,其___型为无性世代,___型为有性世代。
11.腔肠动物开始出现了部分的___消化,其消化过程为______兼行。由于腔肠动物的原始消化腔除了消化吸收以外还兼有_____、____和____的功能,因此又称之为_______。但是,腔肠动物的消化管被称为不完整消化管,原因是_____。12.水螅的刺细胞有四种刺丝囊,包括_____、_____和两种_____。刺细胞的主要功能是_____。
13.海月水母取食时食物随水由口流入____,经过不分支的___流到环管,再由环管流经分支的____和____流回到胃囊。
14.海葵的隔膜是由___层和___层向消化循环腔内突起形成的。依据隔膜的宽度可分为三个等级,其中一级隔膜与___相连接。
15.腔肠动物的网状神经又称之为____系统。其特点是____、____和____。
填(绘)图题
16.绘制水螅的形态与体壁横切放大图。
简答题
17.简述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18.列表比较腔肠动物三个纲的异同点并指出各纲的习见动物名称。19.简述海月水母的生活史。参考答案
1.A 2.D 3.C 4.C 5.B 6.C 7.C 8.外胚 内胚 中胶
9.腺细胞 刺细胞 感觉细胞 神经细胞 间细胞 刺细胞 垂直 变细变长
10.辐射对称 固着 水螅 漂浮 水母 水螅 水母
11.细胞外 细胞内与细胞外消化 运输营养物质 呼吸 排泄 消化循环腔 有口无肛门
12.穿刺刺丝囊 卷缠刺丝囊 二种粘性刺丝囊 捕食和防御 13.胃和胃囊 8条从辐管 4条间辐管 4条正辐管 14.内胚 中胶 口道
15.散漫式神经 没有神经中枢(一触全收)神经纤维没有髓鞘 传导速度缓慢 16.(从略)参考图1.9 17.(要点)
(1)辐射对称的体制(一些高等腔肠动物海葵出现两侧辐射对称),表现为水水螅型和为水母型两种体态。
(2)具有两胚层和原始消化循环腔。
(3)体细胞出现了组织的分化,主要为上皮组织和神经组织。另外还分化出腺细胞刺细胞等。
(4)有些种类在生活史中有明显的世代交替现象。海产的种类其间接发育经过浮浪幼虫阶段。18.(要点见表)19.(要点)
(1)海月水母的生活史有世代交替现象。
(2)水母型雌雄异体,精子与卵在雌体内或在海水中结合受精。受精卵在雌体口腕上发育,经完全均等卵裂形成囊胚,以内陷法形成原肠胚并发育为浮浪幼虫。幼虫自由生活一段时期后固着在物体上形成螅状幼体。
(3)螅状幼体通过出芽生殖可产生新的螅状幼体。也可经横裂生殖形成钵口幼体,并进一步发育为横裂体,横裂体产生许多碟状体,碟状体成熟后离开母体经翻转发育为水母型成体。
第四篇:全国重点中学生物奥赛教练员培训资料——脊椎动物学辅导提纲
脊椎动物学辅导提纲 重点:比较的方法,横向(各系统器官)和纵向(系统进化顺序)
脊椎动物的进化与分类(略)动物地理(略)
一,脊索动物三大特征:
1,脊索,背神经管,鳃裂;脊索动物与无脊椎动物之间的关系;
2,进化的几个大事件,即几大里程碑;
3,动物总数和各纲动物数量;
4,脊索动物的进化过程:
棘皮动物—原始无头类——尾索动物和头索动物
——原始有头类——原始无颌类
——原始有颌类——水生的鱼类
——水生向陆生过渡的两栖类
——空中和陆地生活的鸟兽 二,原索动物:
1,尾索动物:退行性变态,在几小时至1天的时间内:
海鞘的变化:自由游泳——固着
尾部脊索——消失,尾被吸收
背神经管——实心神经节
咽鳃裂——数目增加
雌雄同体、开管式循环
2, 头索动物:名称的由来;
其结构的进步性、原始性和特化性; 三,脊椎动物各胚层的分化
文昌鱼的发育:囊胚-原肠胚-神经胚
三胚层的出现
中胚层形成的问题(不同动物的形成方式、原条)
中胚层的分化、其他胚层的分化 四,比较各个系统:横向的比较
一)皮肤及其衍生物
1,皮肤结构:表皮——外胚层
真皮——中胚层
皮下组织——中胚层
衍生物:表皮:所有腺体,所有角质外骨骼
真皮:鱼类骨质鳞片,鳍条,骨板
表皮和真皮共同形成的:盾鳞
2,比较:文昌鱼:单层表皮,真皮原始结缔组织
脊椎动物:多层表皮和真皮
水生腺体为单细胞(极少数多细胞腺体)
两栖类和陆生的腺体为多细胞
鱼类衍生物:鳞片:盾鳞——硬鳞——圆鳞——栉鳞
鳞式
进化方向:薄——轻——灵活——减少水的阻力和形成小的水湍流
两栖类:皮肤裸露,角质层薄并有活细胞
多细胞有管腺体:粘液腺(HE染色为淡兰色)
浆液腺(HE染色有红色颗粒)
爬行类:皮肤干燥,几乎无腺体(股腺)
骨板和角质鳞片,真皮富有色素细胞(变色龙的植物性神经控制)
鸟类:皮肤薄松软干,唯一的尾脂腺
角质衍生物——
羽色——物理性
——化学性
哺乳类:表皮和真皮均厚
毛的结构,毛干的三层,毛色
爪、蹄和指甲;角;腺体(皮脂腺和汗腺)
穿山甲——角质鳞片,犰狳——骨质板
二)骨骼系统:软骨和硬骨的概念并在切片上分别。
脊柱和脊椎骨的区别
骨骼的产生——中胚层间充质
脊柱和脊索的区别
脊椎动物骨骼系统:中轴骨——
附肢骨——
(带骨)
脊椎骨的结构和产生的顺序:椎弓————脉弓————椎体
七鳃鳗
鲟鱼、肺鱼
其他脊椎动物
椎体形状的比较:双凹、前凹、后凹、马鞍、双平
鱼类
两栖类和爬行类
鸟类
哺乳类
脊柱的比较: 圆口类——脊索和椎弓
鱼类——脊柱(躯干椎、尾椎),脊索退化
软骨变为硬骨、肋骨
两栖类——颈椎
1、躯干椎、荐椎
1、尾椎
胸骨、无肋骨
爬行类——颈椎(环椎和枢椎)、胸椎、腰椎、荐椎
2、尾椎
胸骨(蛇无)、肋骨、胸廓
鸟类——颈椎(数量多)、胸椎、综荐骨、尾综骨
胸骨、肋骨(全为硬骨)、胸廓
哺乳类——颈椎
7、胸椎、腰椎、荐椎、尾椎;胸骨、肋骨、胸廓
椎式
C、T、L、S、Cy
头骨的比较:软颅
七鳃鳗——脑底的软骨板——软骨鱼的软骨脑颅——硬骨鱼的骨化脑颅
咽颅——七对:颌弓
1、舌弓1、5对鳃弓,舌颌骨连接软颅与颌骨为舌接型
软骨鱼类:软骨终生,软颅顶部不封顶、双枕髁
硬骨鱼类:骨化,封顶(出现鼻骨、额骨、顶骨);前颌骨、上颌骨、齿骨
和隅骨为新的颌骨,骨化的舌颌骨连接脑颅与颌骨、单枕髁
两栖类:头骨简化,轻便,骨化的舌颌骨进入中耳为耳柱骨
内鼻孔出现、双枕髁、鳃弓的演变和退化
上颌骨与脑颅愈合,上颌的方骨与下颌的关节骨连接为自接型
爬行类:完整的次生腭(鳄类)将口腔与鼻腔分开,使内鼻孔后移
耳柱骨、自接型、高颅型、单枕髁
颞窝出现(鳄类完整双颞窝,鸟类双颞窝)
鸟类:高度愈合、双颞窝(与眼窝合)、耳柱骨、自接型、高颅型、单枕髁
哺乳类:合颞窝(与眼窝合)、直接型、高颅型、双枕髁
完整的次生腭将口腔与鼻腔分开,内鼻孔后移
三块听小骨(与舌颌骨、方骨、关节骨同源)、中耳的鼓骨与原来下颌骨中的隅骨同源
颧弓、下颌仅由齿骨形成
带骨的比较:将鳍骨或附肢骨悬挂至中轴骨上的骨骼
肩带:一般不与头骨和脊柱相连,主要骨块为肩胛骨、锁骨、乌喙骨
软骨鱼类:软骨棒
硬骨鱼类:肩带与头骨愈合
四足类:肩带不与头骨和脊柱相连,乌喙骨在哺乳类退化
锁骨的变化与运动方式的关系
腰带:四足类三块:髂骨、坐骨、耻骨
因是承重的功能,结构稳定并永远与脊柱相连
四肢骨:陆生的模式
两栖类愈合简化,从爬行类开始为典型的五指(趾)型四肢
鸟类的跗间关节
哺乳类:四肢的扭转对运动的适应,注意膝关节和肘关节的方向
三)肌肉系统:
中胚层的体节、侧板的体壁中胚层和脏壁中胚层产生肌肉
肌肉与神经之间的关系很重要
中胚层的体节和侧板的体壁中胚层:轴上肌、轴下肌、膈肌、附肢肌
(由脊神经支配)
眼肌(由脑神经III、IV、VI支配)
脏壁中胚层:与取食有关的肌肉、表情肌、心肌、内脏平滑肌
(由脑神经V、VII、IX、X、XI及植物性神经系统支配)四)体腔和系膜:
(真)体腔的发生——侧板内的空腔,由中胚层围成(与无脊椎动物比较)
体腔的分化:鱼类—两栖类:围心腔1和胸腹腔1
鸟类:
围心腔
1、胸腔
2、腹腔1(结缔组织的斜隔分隔胸腔和腹腔)
哺乳类:
围心腔
1、胸腔
2、腹腔1(包括盆腔)
肌肉质的横膈分隔胸腔和腹腔
腹膜(单层,一层上皮细胞):体腔内侧—腹膜壁层,内脏外侧—腹膜脏层,系膜:在体腔的背腹位置,为两层的腹膜
背系膜,腹系膜(因两侧体腔在腹部打通而大部分退化)
五)消化系统:消化管道两端(口前端和直肠末端)为外胚层内陷形成,消化管道的最内层即
粘膜为内胚层形成,管道的其余部分为中胚层形成。
1,牙齿:与盾鳞同源,由外、中胚层形成软骨鱼类:牙
硬骨鱼类:牙、鲤形目的咽喉齿
两栖类:牙,有锄骨齿,蟾蜍无齿
爬行类:牙,有翼骨齿和腭骨齿,鳄类具大小不同的槽生齿,在上下颌
鸟类:无齿
哺乳类:仅上下颌具齿,异型(门齿、犬齿、前臼齿、臼齿)、槽生齿
再出齿,哺乳类齿式,食肉目的裂齿
进化趋势:多出—再出,量多—少而恒定,同型—异型,广泛着生—上下颌
侧生、端生—槽生
2,舌: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的舌为肌肉质,可动
鸟类的蜂鸟和啄木鸟的舌可伸出
3, 唾液腺:水生动物无唾液腺
哺乳类唾液腺含淀粉酶
其他动物的唾液仅湿润食物
4,咽:陆生动物的内鼻孔出现,食物和空气的通道及相互关系
两栖类—口咽腔交叉
鳄类和哺乳类—出现次生腭(硬腭),内鼻孔后移,咽交叉
哺乳类—出现肌肉质软腭,内鼻孔进一步后移,会厌软骨
5,食道:爬行类开始食道与胃分化明显,食道延长
鸟类的食道中部有嗉囊
6,胃:从爬行类的胃分化明显
鸟类:腺胃和肌胃
哺乳类:偶蹄目的反刍类,瘤胃、网胃、瓣胃、皱胃(分泌胃液)
7,肠:进化趋势:增加分化程度,增加消化吸收面积,与食性的结合 食道—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鸟类)、回肠,大肠—盲肠(爬行类)、结
肠(哺乳类)、直肠
七鳃鳗的盲沟,软骨鱼的螺旋瓣肠,硬骨鱼的幽门盲囊
高等动物的小肠皱襞和小肠绒毛
根据牙齿的形状、肠的长短判断其食性
8,泄殖腔与泄殖窦、泄殖孔、肛门
具有泄殖腔:软骨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单孔类
具有泄殖窦、泄殖孔、肛门:圆口类、硬骨鱼类、哺乳类
(哺乳类的灵长类和一些啮齿类具有阴道)
六)原肠衍生物:(内胚层的衍生物)
消化道(两端除外),耳咽管、中耳腔
甲状腺、甲状旁腺、胸腺、扁桃体、后鳃体 鳔或肺,肝、胰、胆囊,卵黄囊、尿囊
七)呼吸系统:内胚层产生,包括呼吸器官如鳔、肺和呼吸道等。
共同的特征:1.具有将组织或机体与外部环境隔开的湿润薄膜,且薄膜面积很大;
2.具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3.动静脉血管血液的氧气与二氧化碳的含量与一般情况相反
脊椎动物由水上陆,呼吸器官进化的方面:
1.呼吸方式;2.肺的吸氧面积;3.呼吸的机械装备;4.呼吸道趋于专化。
1)由鳃呼吸演变为肺呼吸:
水生脊椎动物主要以鳃进行呼吸,而陆生种类则主要以以肺进行呼吸,一般认为肺是由古代总鳍鱼的鳔演变而来。当水流经鳃瓣进行气体交换时,行使逆流系统气体交换机制,可使得水中80%以上的氧气摄入血液中。
脊椎动物在由水上陆的演变过程中,呼吸介质由水体变为空气,呼吸器官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水体环境特点如下:1.氧气并不丰富。空气的氧含量为2lOml/l,淡水中含有氧气6.6ml/l水,海水中则为5.3ml/l水。2.水的粘滞性和密度要比空气大得多。肺与鳔具有相同的起源,两者全是由原肠管突出的盲囊所形成。
两栖类则具有多种多样的呼吸方式,在不同的生活状态下,分别进行鳃呼吸、皮肤呼吸、口咽腔呼吸和肺呼吸。
爬行类、哺乳类和鸟类行使完备的肺呼吸。
2).肺吸氧面积逐渐扩大
有尾两栖类的肺构造极为简单,只是一对薄壁的囊状物,主要通过皮肤和外鳃进行气体交换。无尾两栖类的肺呈蜂窝状,皮肤呼吸仍占有重要地位。
爬行类的肺虽然和两栖类一样为囊状,但有复杂的间隔把内腔分隔成蜂窝状的小室,没有皮肤呼吸。
鸟肺为一对海绵状体,肺的内部由各级支气管形成一个彼此吻合相通的网状管道系统,和气体接触的面积极大,鸟类特有的高效能气体交换装置;具有许多气囊辅助呼吸
哺乳类的肺内部是一个复杂的支气管树,支气管入肺后,一再分支,在微支气管的末端膨大成肺泡囊,囊内又分成一个个的肺泡,因而大大增加了肺和气体接触的总面积。
3).呼吸的机械装备日益完善
两栖类口咽腔呼吸,爬行类形成胸廓,依靠肋间肌的收缩使胸廓扩大与缩小来完成呼吸;鸟类在静止状态以肋骨升降胸廓的动作来呼吸,而在飞翔时利用翼的搧动使前后气囊收缩与扩张,独特的“双重呼吸”;肌肉质的横膈,横膈的升降和肋间肌收缩的协同呼吸。
4).呼吸道和消化道渐趋分开
两栖类口咽腔交叉。爬行类的鳄和哺乳类,具有完整的次生腭,内鼻孔后移,使呼吸道和消化道完全分开。
两栖类短的喉头气管室,喉头和气管的分化不明显。两栖类开始有声带作。爬行类的气管长,呼吸道有了明显的气管和支气管的分化,除少数种类外,爬行类一般皆不发声。鸟类的气管为一圆柱形长管,以完整的骨环支持,发生器(鸣管)位于支气管分叉的地方而不在喉部,鸣管外有特殊的鸣肌,哺乳类的喉头构造复杂化,支持喉头的软骨除勺状软骨和环状软骨外,新增加了甲状软骨及会厌软骨。声带位于喉部。
八)循环系统:封闭的管道系统,分为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心血管系统包括心脏、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和血液;淋巴系统包括毛细淋巴管、淋巴管、淋巴导管、淋巴结和淋巴液
1, 心脏和血液循环 血液流动方向是在身体背部从前向后,而在腹部是从后向前。海鞘中的血液循环开管式,血液定期改变方向,同一条血管轮流充当动脉和静脉,这在脊索动物中是唯一的。
2,血液循环路线
鳃呼吸的圆口类和鱼类:全身缺氧血—心脏—缺氧血—鳃部—多氧血—身体各部分
循环一周经过心脏一次,一个大圈,称为单循环。
肺呼吸动物: 缺氧血—肺部—多氧血—左心房—左心室—身体—缺氧血—右心房—右
心室—肺。循环一周经过心脏两次,一个大圈(即体循环)和一个小圈
(即肺循环),为双循环
两栖类、爬行类为不完全双循环
3,心脏
1`)单循环动物的心脏:静脉窦
1、心房
1、心室1和动脉圆锥。
圆口类:心脏有分化但静脉窦很不发达。
软骨鱼类:静脉窦
1、心房
1、心室
1、动脉圆锥四腔组成。
动脉圆锥常具瓣膜,肌肉质的壁主动收缩,是心室的延伸
硬骨鱼类:动脉球代替了动脉圆锥。动脉球不能主动收缩,不具瓣膜
2)双循环动物的心脏
不完全双循环:
两栖类:心房2,心室1,心房间隔为不完全(即具孔洞)(无足目和
部分有尾目)或完全(部分有尾目和无尾目)。皮静脉的多氧血进入左心房
爬行类:心室内出现不完全分隔,鳄类室间隔较完全,仅留潘氏孔,动脉圆锥和静脉窦退化。
完全双循环:鸟类和哺乳类 完全分隔为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
4,动脉系统
动脉系统的基本模式:腹大动脉、背大动脉、动脉弓胚胎期一般为6对
动脉弓的演变
鱼类:动脉弓断开为入鳃动脉、出鳃动脉 中间为毛细血管。软骨鱼类二至六对,硬
骨鱼类三至六对
两栖类以上:三、四、六对动脉弓:第三对—颈动脉,分布于头部和脑;第四对—
体动脉,左右体动脉汇合成背大动脉;第六对—肺动脉。两栖类第六对动脉
弓为肺皮动脉。鸟类成体仅留右体动脉弓;哺乳类则保留左体动脉弓。
5,静脉系统:回心的血管,管壁薄,弹性较小。管腔内多有瓣膜
鱼类(包括软骨鱼和硬骨鱼类)具H型主静脉系统一对前主静脉、一对后主静脉、一
对总主静脉(common cardinal veins),最后汇入静脉窦。
两栖类:四足类的基本模式—Y型大静脉(或腔静脉)系统和肺静脉出现
一对前大静脉,一条后大静脉
肺静脉出现:与肺的出现相相应 肺静脉直接进入左心房
爬行类:但肾门静脉趋于退化。
鸟类:
肾门静脉更趋退化,对提高后肢血液回心脏的血流速度和血压有积极意义
哺乳类
进一步简化:肾门静脉完全退化消失,多数哺乳类仅保留右前大静脉。
6,门静脉系统:门静脉两端为毛细血管,管腔内无瓣膜。
肝门静脉、肾门静脉和垂体门脉系统
综观各纲脊椎动物静脉系统的特点,在由水上陆的进化过程中为适应肺呼吸的出现、运动速度的加快,其演变趋势为:
(1)Y型大静脉系统代替了H型主静脉系统,静脉主干逐渐简化和集中。
(2)陆生脊椎动物出现了肺静脉,与肺脏的出现相呼应。(3)肝门静脉在各纲动物中均很稳定,保证营养代谢的需要。
(4)肾门静脉由发达到逐渐退化消失,提高回心血流的速度和血压。
淋巴器官:脾、胸腺、扁桃体、腔上囊等
九)生殖系统:中胚层的中节生殖嵴发生
1,性分化:雌雄同体的脊椎动物
性逆转:黄鳝、无尾两栖类(毕氏器)、鸡
2,生殖腺:结构与功能(双重)
哺乳类生殖腺下降
3,精子排出体外途径:1)无管道:文昌鱼、圆口类
2)生殖腺壁延伸为输精管:硬骨鱼类
3)吴氏管(前肾管):其他脊椎动物
受精方式:1)体外受精:文昌鱼、圆口类、硬骨鱼、部分有尾类、无尾类
2)体内受精:软骨鱼、蝾螈科、洞螈科、羊膜类
具有交配器:软骨鱼、爬行类、哺乳类
4,输卵管:除硬骨鱼为生殖腺壁延伸为输卵管外均不与卵巢相连
羊膜卵:三层膜:绒毛膜、尿囊膜、羊膜
哺乳类胎盘:胎儿胎盘(绒毛膜、尿囊膜)和母体胎盘(子宫内膜)
有袋类胎盘:绒毛膜胎盘(光滑)或绒毛膜卵黄囊胎盘
软骨鱼类的生殖方式:卵生(虎头鲨)
卵胎生(棘鲨),假胎生(卵黄囊胎盘、星鲨)
十)排泄系统:中胚层的中节产生,它在结构上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四部分;
发生阶段可分为前肾、中肾、后肾三种类型。
1).肾脏的几种类型
无羊膜动物肾脏的发生:前肾(胚胎期)和后位肾(成体);
羊膜动物三个阶段:前肾、中肾(胚胎期)和后肾(成体)。
前肾:体腔前端背中线两侧,前肾小管—肾口—前肾管—泄殖腔或泄殖窦。
血管球和肾小管之间体腔联系。
中肾或后位肾:中肾(吴氏体)是羊膜类胚胎时期前肾之后的肾,位于体腔中部;
后位肾是无羊膜类成体的肾,位于体腔中部和后部,与中肾结构相同。
血管联系与体腔联系并存。由体腔联系到血管联系是动物排泄功能的一大进步。
后肾:羊膜动物成体的肾脏,发生时期和生长的部位都在中肾之后 完全血管联系
脊椎动物肾脏进化趋势:肾单位的数目由少到多,肾口由有到无,由体腔联系到血管联系,发生的部位由体腔前部移向体腔的中、后部。
2).输尿管与膀胱
输尿管
七鳃鳗的中肾管即输尿管,仅有输尿作用,与生殖无关。
软骨鱼另外形成多条副肾管输尿,而中肾管作为输精管。
硬骨鱼的中肾管仅作输尿之用。
两栖类的中肾管即输尿管,在雄性兼作输精之用。
羊膜动物的输尿管即后肾管。
膀胱
圆口类、软骨鱼、部分爬行类(蛇、部分蜥蜴和鳄)和鸟类(鸵鸟例外)全无膀胱,导管膀胱由中肾管后端膨大形成,见于硬鳞鱼、硬骨鱼
泄殖腔膀胱由泄殖腔腹壁突出而成,见于肺鱼、两栖类和哺乳类的单孔类。
尿囊膀胱由胚胎时期尿囊柄的基部膨大而成,少数爬行类(龟鳖、部分蜥蜴类、楔齿蜥)和哺乳类。
4)排泄系统的比较
文昌鱼
90余对发生于外胚层的肾管来执行排泄功能,无集中肾脏
圆口类
集中的肾脏(胚胎期前肾,成体后位肾),只输尿
鱼类:胚胎期前肾,成体后位肾
淡水鱼体液浓度高于外界水环境,水不断地渗入体内,肾脏不断地排出浓度极低的尿液,才得以使体内水分平衡;肾小体数目极多。
海水硬骨鱼体液浓度低于海水,机体面临失水威胁,它们大量吞饮海水,体内多余盐分通过鳃上泌氯腺排出;肾小体非常退化或消失。
海水软骨鱼的直肠腺亦可排出体内多余盐分,同时其血液中积累大量尿素,使得其渗透压高于外界,多余的水分则由肾脏排出。雄鲨的中肾管仅作输精之用,而由另外形成的副肾管输尿。
两栖类:胚胎期前肾,成体后位肾
吴氏管在雄性兼有输尿和输精之用,在雌性则仅作输尿之用。
羊膜类:胚胎期前肾和中肾。后肾形成后,后肾管为输尿管;雌体的中肾管退化,而雄体的中肾管则专作输精管之用,成体为后肾,后肾管为输尿管。爬行类的后肾位于腰区,体积通常不大。鸟类的肾脏特别大,在比例上甚至超过哺乳类,其皮质厚度大大超过髓质;而肾小体的血管较哺乳类简单: 鸟类的排泄物以尿酸为主,其肾小管和泄殖腔都有重吸收水分的能力,尿液随粪便排出。许多海鸟、海洋爬行类以及干旱地区的蜥蜴和蛇类都具有盐腺以分泌含盐液体,以排出盐分。哺乳类的排泄物以尿素为主,主要的排泄渠道是通过肾小管。
十一)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脊髓和脑)和周围神经系统(脊神经、脑神经和植物性神经)
1,神经元(神经细胞体、树突和轴突)。兴奋—树突—细胞体—轴突
—另一神经元或末梢效应器官。按机能的不同分为3类:1,传入神经元(或感觉
神经元),2,传出神经元,3,中间神经元(联络神经元)。
按髓鞘的有无神经分有髓神经(脑神经和脊神经)、无髓神经(大部分植物性神经)。
脑和脊髓的横切面上分白质(大部为有髓神经纤维);灰质(神经细胞体及无髓神经纤维)。
传导活动有两个特点,(1)极性,即单向传导(2)绝缘性
反射弧5个环节: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
2,神经系统的发生
胚胎背中部外胚层加厚成为神经板并下陷,左右两侧的神经褶最后合拢,成为背神经
管。背神经管发育为脑与脊髓,管前端形成脑,包括大脑、间脑、中脑、小脑和延脑五
部分。脑以后的神经管发育成为脊髓。中空管腔在脑中成为脑室,在脊髓中成为中央管
3,中枢神经系统:脑
大脑:
嗅脑:嗅球、嗅束、梨状叶、海马
大脑半球:皮层、髓质
纹状体(基底核)
侧脑室(第一、第二脑室)
间脑:
丘脑(视丘)
丘脑下部:灰结节、漏斗、脑下垂体(内分泌腺)、视交叉和乳头体
松果体(内分泌腺)
间脑室(第三脑室)
中脑:
中脑四叠体:前丘、后丘
大脑导水管
大脑脚
小脑:
小脑半球(皮层、髓质)、蚓部、绒球(小脑卷)
脑桥
延脑:
延脑
第四脑室
大脑
a, 纹状体
鱼类:主要是纹状体(古纹状体)
两栖类:纹状体仍属于古纹状体
爬行类:古纹状体和新纹状体
鸟类:新纹状体上又附加上纹状体,成为鸟类复杂的本能活动(例如营巢、孵卵和育雏等)和“学习”的中枢。
哺乳类:纹状体成为大脑的基底节
b, 脑皮
古脑皮;鱼类,灰质在内部靠近脑室处,白质包在灰质之外
原脑皮:肺鱼和两栖类。神经细胞已开始由内向表面移动。原脑皮和古脑皮主要和
嗅觉相联系
新脑皮:爬行类开始出现,到哺乳类得到高度发展(出现胼胝体在两半球之间联系),机能皮层化。古脑皮成为梨状叶,原脑皮海马。
C, 胼胝体:为哺乳动物所特有,是连系两大脑半球新脑皮的带状横行的神经纤维联合。
鸭嘴兽无胼胝体,针鼹、有袋类等胼胝体不发达。
间脑
包括视丘、视丘上部、视丘下部和第三脑室。
顶器: 现存动物中,顶眼(器)为痕迹器官而残存于某些蜥蜴和楔齿蜥。楔齿蜥的顶
眼最为明显,仍具有简单的晶体和视网膜,并有一定的感光能力。
松果体:哺乳动物被认为是内分泌腺。
视丘下部:调节植物性神经活动的中枢,也是重要的神经分泌的部位
中脑 哺乳类以下各纲,中脑背部为一对视叶,为视觉反射中枢。
哺乳类四叠体,前两叶称前丘为视觉反射中枢;后两叶为后丘,为听觉反射中枢。
小脑 游泳型的鲨鱼和硬骨鱼小脑发达。
两栖类与爬行类的小脑不发达。
哺乳类的小脑发达,蚓部和小脑卷及小脑半球(哺乳类特有,单孔类不明显)。
延脑
脊髓前端的延续,它的结构与脊髓基本上是一致的,中央管在这里扩大成为第四脑室,有一些重要的神经核,称为“活命中枢”。
脑室 大脑室称为侧脑室或第一、第二脑室,它们共同以室间孔或孟氏孔通到间脑室(或第三脑室)。中脑室极窄,称大脑导水管,第四脑室为延脑室,与脊髓的中央管相通。
各纲中枢神经的比较
文昌鱼没有集中的感受器,也没有明显的脑的分化,七鳃鳗有脑的分化,但脑的5个部分在一个平面上,没有脑弯曲。
鱼类鱼脑的形态较原始,脑小,脑弯曲度很小,在背面5部分都可以看到。大脑主要是古纹状体,古脑皮,软骨鱼类脑发达。脑的5部分分化很明显。大脑半球比较大。硬骨鱼脑的体积小,在许多方面比鲨鱼简单。
两栖类 脑的弯曲不大,在背面脑的5个部分仍能看到,原脑皮,具古纹状体,爬行类 脑弯曲较两栖类显著,背面看不见间脑。出现新脑皮。中脑仅为一对视叶(蛇类中脑背面已分化为四叠体,在响尾蛇及蟒蛇很明显)。
鸟类
体积较大。脑的弯曲度大,增加了上纹状体,鸟的大脑皮层仍是以原脑皮为主,新皮层虽已出现,但还是停留在爬行类的发展水平。
哺乳类 脑的弯曲极大。大脑与小脑高度膨大,大脑皮层为新脑皮,皮层面积增大,褶叠成沟与回。大脑机能皮层化。特有的胼胝体。中脑为四叠体。小脑相当发达,小脑半球是哺乳类新出现的。
4,周围神经系统
脊神经:背根和腹根,背支、腹支和交通支
在四肢着生的部位,脊神经的腹支形成颈臂神经丛和腰荐神经丛,文昌鱼、七鳃鳗无脊神经丛,鱼与有尾两栖类有极简单的丛,蛙的四肢发达,臂丛与腰荐丛明显。蛙以上的动物四肢强大,神经丛也相应发达;蛇的四肢退化,丛也消失,到了哺乳类,非常复杂。
脊神经的数目大致与脊椎骨总数相当。例如,兔的椎式是C7T12L7S4Cy16,其脊神经数目相应为:颈神经8对,胸神经12对,腰神经7对,荐神经4对,尾神经6对。
脑神经在无羊膜类是10对,羊膜类多2对,共12对。
5,植物性神经系统或称自主神经系统,一般指分布于内脏、血管平滑肌、心肌及腺体的运动神经,即内脏运动神经或内脏传出神经,与躯体神经相比较,植物性神经具备以下特点。
(1)从分布范围和机能上:植物性神经仅分布于内脏平滑肌、心肌及腺体,在中枢神经的控制下,调节内脏的活动;而躯体神经仅支配骨骼肌的运动。
(2)从发出部位上:植物性神经只从中脑、延脑、脊髓的胸段、腰段和荐段发出;而躯体神经自脊髓全长和脑发出。
(3)从中枢到效应器的径路上要转换神经元后再发出节后纤维到达所支配的器官,躯体神经,从中枢到外周效应器只是由一个神经元组成,它的细胞体位于中枢神经系统内。
(4)从纤维结构上:植物性神经纤维比一般躯体神经细,节后纤维无髓鞘。
(5)从其双重支配上:内脏器官一般多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双重支配,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比较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发出部位
脊髓的胸、腰段
中脑、延脑、脊髓的荐段
节后神经节
椎旁神经节在交感神经干上,副交感神经节埋在所支配器官的组织内或
椎前神经节在腹腔内
在器官附近
节后纤维
长,肉眼可见
很短,肉眼难于见到
机能
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器官的作用是相反相成的
各类脊椎动物的植物性神经比较 文昌鱼是交感神经的开始,圆口类已出现了副交感神经,自无尾两栖类有清楚的交感神经干并开始出现发自脊髓荐部的副交感神经。哺乳类的交感与副交感神经分为两个清楚的系统。
十二)感觉器官:通常是外胚层起源
皮肤感觉
侧线(水生脊椎动物具有)
位听:内耳,七鳃鳗两个半规管,鲨鱼以上具有三个半规管、瓶状囊的萌芽
两栖类开始发展瓶状囊—感音—哺乳类的耳蜗管—真正听觉
中耳,两栖类开始,耳柱骨—哺乳类三块听小骨,爬行类出现正圆窗
外耳,爬行类鼓膜下陷,哺乳类出现外耳壳
视觉:三套膜、一套折光系统
水生动物,鲨鱼具有能动瞬膜,无泪腺,晶体位置可调节,软骨鱼远视,硬骨
鱼近视
两栖类,眼睑和瞬膜,具有哈氏腺,晶体位置可调节
爬行类,出现泪腺,晶体凸度调节
鸟类,眼睑和瞬膜发达,巩膜骨化为骨环,晶体凸度和角膜凸度的双重调节
哺乳类,瞬膜退化,泪腺发达,晶体凸度调节
六条眼肌的名称和位置
化学感觉:1)嗅觉,水生动物嗅觉发达,两栖类出现内鼻孔
爬行类以上出现鼻甲骨,鸟类嗅觉不发达
四足类的犁鼻器
2)味觉,广泛分布的味蕾逐渐集中到舌,鸟类舌前部角质化无味蕾
十三)内分泌系统:发生、位置、功能
外胚层发生:脊髓尾垂体、神经垂体、松果体、肾上腺髓质
腺垂体
中胚层发生:肾上腺皮质、生殖腺、内胚层发生:甲状腺、甲状旁腺、后鳃体、胸腺、胰岛、参考书目:杨安峰、程红,脊椎动物比较解剖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7
杨安峰 脊椎动物学(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5
许崇任、程红,动物生物学 高教出版社2000.7
第五篇:教育学讲稿(本科)
第一章
教育学概述
第一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二)教育学研究的基本规律
教育学试图揭示的规律有二个方面:
1、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2、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
二、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一)前教育学时期
自从有了人类活动,就有了人类的教育活动,也就有了人类对教育的认识。人类最初的文字记载中,就发现了有关教育的记载。
但是在近代以前,人们对教育的认识主要停留在经验和习俗的水平,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认识,所以称之为前教育学时期。
(二)代表人物和代表作
这一时期的教育成果,主要体现在一些哲学家、思想家的哲学和思想著作中。例如:西方柏拉图的《理想国》。中国孔子的《论语》等。这一时期也出现了一些教育专著。例如:西方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我国思孟学派的《学记》等。
(三)评价
1、它们是人类教育经验的归纳,没有形成教育理论体系。2、但它们是精辟而深刻的教育认识。
三、教育学的创立阶段
(一)近代教育学的创立原因
1、近代教育实践发展的需要。
2、近代哲学和科学发展的雄厚基础。3、几代教育家的不懈努力。
(二)近代教育学创立的标志
1、教育问题成为了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2、形成了教育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3、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4、产生了一些重要的教育家和理论著作。5、出现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6、开始在大学讲授教育学。
(三)代表人物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康德的《康德论教育》。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四)评价
1、人类对教育的认识进入了理论与科学时期。2、对教育认识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
四、教育学的发展阶段
随着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发展,教育学出现可各种不同理论的流派。
(一)实验教育学
实验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家兴起的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法研究儿童发展及其与教育的关系的理论。1、代表人物
德国教育家梅伊曼的《实验教育学纲要》。拉伊的《实验教育学》。2、主要观点
(1)反对传统的强调概念思辨的教育学。
(2)提倡运用实验心理学的科学方法研究教育。(3)提倡教育实验,提倡教育实验的现场化。(4)主张教育研究的定量化。3、评价
推动了教育研究的科学化,但走入了“唯科学主义”的迷途。
(二)文化教育学
文化教育学又称精神科学教育学,是19世纪末以来出现在德国的一种教育学说。1、代表人物
德国教育家狄尔泰的《关于普遍妥当的教育学可能》。斯普朗哥的《教育与文化》。
利特的《职业陶冶、专业教育、人的陶冶》。2、主要观点
(1)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人类的历史是一种文化的历史。(2)教育过程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
(3)教育研究应采用精神科学或文化科学的方法,即理解与解释的研究方法。(4)教育目的是培养完整的人格,所以主要的途径是“陶冶”与“唤醒”,注重教师与学生个体,注重师生的和谐关系。3、评价
它对当今教育学的影响很大,促使人们很深入的理解教育的生态性。不足之处是过于注重哲学的思辨,缺乏理论的实践性。另外它过度地夸大了社会文化现象的价值相对性。
(三)实用主义教育学
实用主义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兴起的教育思潮,它对20世纪整个世界教育理论与实践产生了极大的影响。1、代表人物
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和《经验与教育》。他的学生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2、主要观点
(1)教育即生活。(2)教育即生长。(3)学校即社会。
(4)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5)以儿童为中心。
(6)以儿童的兴趣为中心。3、评价
批判了传统教育学的弊病,重视了社会经验的学习,及儿童的个性和兴趣,但过渡的强调成为其缺点。
(四)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包括马克思主义者对教育问题的论述,及教育家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对教育问题的论述。1、基本观点
(1)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在阶级社会中具有教育的阶级性。
(2)教育起源于社会性生产劳动,劳动方式和性质必然引起教育形式和内容的改变。(3)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4)教育与社会生产劳动紧密相连,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5)教育与社会发展具有辩证地联系。
(6)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教育研究的方法论基础。2、评价
马克思主义深刻地揭示了教育的实质。
(五)批判教育学
批判教育学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兴起的教育思潮,也是当前西方教育理论界占主导地位的教育思潮。1、代表人物
美国教育家鲍尔斯与金蒂斯的《资本主义美国的学校教育》。阿普尔的《教育与权力》。
吉鲁的《批判教育学、国家与文化斗争》。
法国教育家布厄迪尔的《教育、社会和文化的再生产》。2、主要观点
当代批判教育学有多种流派,他们的理论基础不同,关注的问题不同,发表的观点也不尽相同。
(1)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的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反思。(2)分析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教育弊病的原因。
(3)深入探讨了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及教学、课程中存在的潜在因素。(4)批判教育学的目的是要揭示自然事实背后的利益关系,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启蒙”,达到“意识”的解放。
(5)教育研究应运用实践批判的态度和方法。3、评价
批判教育学揭示了当代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六)评价
总之,教育学的发展说明,教育学的发展受到社会发展的制约,并形成了不同风格的流派,各种流派的争鸣促进了教育学的发展。
五、当代教育学发展状况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也在不断地发展,人们对教育的认识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当代教育学的新特点包括:
(一)教育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大。
(二)教育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
(三)教育学发生了细密的分化,形成了初步的教育学科体系。
(四)教育研究与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
(五)教育学加强了对自身的反思,形成了教育学的元理论。
第二节 教育学的价值
一、超越日常教育经验的价值
二、科学解释教育问题的价值
三、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价值
第二章
教育概述
第一节 教育的含义
一、教育的概念
(一)“教育”的日常用法
教育的日常用法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1、作为一种过程的“教育”,表明一种思想的转变过程。2、作为一种方法的“教育”。3、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的“教育”。
(二)教育的词源
现代英语、法语、德语的“教育”一词,均起源于拉丁文“educare”。具有“引导”的含义。在我国古代教育的内涵,常用“教”和“学”二字表示,从甲骨文的写法中,都可以看出具有“人在进行学习活动”的含义。
19世纪末20世纪初我国的“教育”一词取代了“教”和“学”的含义,它也标志着我国从传统教育范式向现代教育范式的转变。
(三)教育的定义
1、从社会的角度定义“教育”,可以把“教育”定义为三个不同的层次:
(1)广义的教育。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2)狭义的教育。专指学校教育。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3)更狭义的教育。特指思想品德教育活动。
2、个体的角度定义“教育”,往往把“教育”等同于个体的学习或发展过程。例如:特朗里把“教育”定义为“成功地学习(一般地说借助于教学,但并非必然如此)知识、技能、与正确态度的过程。这里所学的应是值得学习者为之花费精力与时间(凡使用“教育”一词皆作如是观),学习方式(与培训相对而言)则一般应使学习者能通过所学的知识表现自己的个性,并将所学的知识灵活地应用到学习时自己从未考虑过的境遇和问题中去。” 3、两种定义教育的方法,从不同的方面揭示了教育的某些属性,对于理解教育活动都是有价值的。但是两种定义也存在着各自的缺陷。
4、“教育”的定义:
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这一定义认为,第一,教育是有目的的实践活动。第二,教育是“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耦合过程。第三,强调教育的“动力性”,即教育活动要在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过程中起到一种“促进”和“加速”的作用。第四,强调教育行为发生的背景。
二、教育的要素
教育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包括三种基本要素: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影响。
(一)教育者
“教育者”就是从事教育活动的人。从不同的内涵理解“教育”,人们对“教育者”外延的理解也不同。
根据我们对“教育”的定义来看,真正的教育者,必须有明确的教育目的,理解他在实践活动中所肩负的促进个体发展及社会发展的任务和使命。“教育者”这个概念,不仅是对从事教育职业人的“总称”,更是对他们内在态度和外在行为的一种“规定”。
(二)学习者
我们不使用“受教育者”或“学生”这些概念,而使用“学习者”这一概念,作为教育活动的一个基本要素,是因为它有利于我们全面的主动的理解这一要素。
比起教育者来讲,学习者有其自身的特征:第一,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目的。第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背景或基础。第三,不同的人在学习过程中所遭遇的问题与困难不同。第四,不同的学习者对于自身的学习行为的反思和管理意识的能力不同。因此,学习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活动。
(三)教育影响
教育影响即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
它既包括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了信息的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正是教育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所构成的教育影响,使得教育活动成为一种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的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实践活动。
教育系统的三个要素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规定,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实践活动系统。
三、教育的形态
教育形态是指教育系统在不同的时空背景下的变化形式。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教育形态。
(一)非制度化的教育与制度化的教育
从教育系统自身形式化的程度的标准出发,可分为“非制度化的教育”与“制度化的教育”两种类型的教育形态。
非制度化的教育是指那些没有能够形成相对独立的教育形式的教育。
制度化的教育是从非制度化的教育演变而来的,是指由专门的教育人员、机构及其运行制度所构成的教育形态。
两种教育形态各具优缺点。
(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
从教育系统所赖以运行的场所或空间标准出发,可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三种类型。
家庭教育是指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教育活动。学校教育是指以学校为单位进行的教育活动。
社会教育是指在广泛的社会生活和生产过程中所进行的教育活动。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种教育形态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
(三)农业社会的教育、工业社会的教育与信息社会的教育
从教育系统赖以运行的时间标准以及建立于其上的产业技术和社会形态,也可分为“农业社会的教育”、“工业社会的教育”与“信息社会的教育”。关于这三种教育形态的特点我们将进一步地详细论述。
我们应当指出的是:第一,三种类型的教育形态的产生与发展与社会形态的变迁有着密切的关系,是适应不同的生产力发展阶段以及建立在其上的经济形态和生产关系变革的结果。第二,农业社会的教育不等于“农业教育”,工业社会的教育不等于“工业教育”,信息社会的教育不等于“信息教育”。前者所指的是基本的教育形态,后者所指的是专门的教育类型。
第三,三种形态的教育具有密切的关系,后一种教育形态是建立在前一种教育形态的基础上的,是对前一种教育形态的批判、修正和重构,具有历史的延续性。
第二节 教育的历史形态
一、教育的起源
在教育史上,关于教育的起源问题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教育的神话起源说
它是人类关于教育最古老的认识。大部分的宗教持类似的观点。
它认为教育与其他万物万事一样是人格化的神创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
这种观点是与人类当时的认识水平相一致的。
(二)教育的生物起源说
代表人物是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勒图尔诺,英国教育家沛西·能。它认为教育起源于生物的本能,是种族发展的本能需要。
它第一次提出了关于教育的起源的问题,但是却忽略了人类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
(三)教育的心理起源说
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孟禄。
它是对教育生物起源说的批判,它认为原始教育形式和方法主要是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
它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的本能,但它仍未说明动物的本能与人的本能的区别。
(四)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教育的劳动起源论也称教育的社会起源论。
它在批判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的基础上,提出教育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它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形成的。
二、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
(一)农业社会的教育
1、农业社会的基本特点
农业社会是人类进入的第一个文明社会,是指通过原始社会末期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从原始渔猎采集方式中分化出来的以农耕为主的社会形态。农业社会的基本特征有:
(1)生产力的低下。生产工具已经从石器时代转变为手工的金属工具时代。第一产业—农业已经形成,农业成为社会的主导性和支柱性产业。
(2)明显的阶级性。物质生产的逐渐丰富,出现了剩余价值,进了出现了私有制,社会日益分化为两个对立的阶级,阶级斗争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人与人的关系也由原始无差别的平等转变为人身依附甚至是直接占有的关系。
(3)人类认识的初级阶段。这时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有了一定的提高,孕育产生了古代哲学、科学、文学、艺术、道德伦理和古代宗教等,产生了一些古代文明古国。
2、农业社会教育的基本特点
(1)古代学校和教师的出现和发展。(2)教育阶级性的出现和强化。(3)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
(二)工业社会的教育
1、工业社会的特点
工业社会是在农业社会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比较高级的社会形态,是以机器大工业的出现为主要标志。
工业社会的基本特征是:
(1)生产力的发达。生产工具从手工的金属工具转变为大机器;第二产业—采掘、制造、加工业等开始形成,并构成其社会的主导性和支柱性产业。
(2)资本社会的形成。在资本的驱使下,各种市场不断扩大扩张,资本的运作成为社会的特点。(3)社会的民主化。社会的统治和管理方式从农业社会的专制模式走向现代的民主模式。
(4)社会关系从人身的依附关系逐渐转变为物的依赖基础上的人的独立个性之间的交往关系。
(5)日益健全的法律与道德或宗教一起成为社会生活的基本行为准则。
(6)科学的认识。科学思维的发展,带动了科学技术的巨大发展,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革命性力量。
2、工业社会教育的特点
(1)现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教师的职业化。
(2)教育与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教育的生产性日益突出。(3)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
(4)教育的复杂性程度和理论的自觉性越来越高,教育研究在推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三)信息社会的教育
1、信息社会的特点
信息社会又可以称为“后工业社会”、“知识社会”等,它是由一些社会学家、未来学家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提出的一种新的社会范畴。与工业社会相比,信息社会仍然是一个正在形成的社会,是具有过渡性质的社会。信息社会的基本特点是:
第一,信息时代的来临。生产工具已经从大机器时代进入到智能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当代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管理方式的变革;大多数劳动力从第一、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信息产业正逐渐成为社会的支柱性产业。
第二,社会民主化的深入。民主开始从政治生活层面向各种社会机构包括家庭层面扩张,人与人的关系更多的是一种建立在丰富个性基础上的民主和平等关系。
第三,全球一体化。由经济全球化所引发的世界一体化速度开始加快,高度的相互依赖和频繁的文化冲突将会成为未来社会的主要矛盾。
2、信息社会教育特点
(1)学校的目的、类型、内容、形式、管理等方面将发生更深刻的变革。
(2)教育的功能将进一步的到全面的理解。教育的社会政治功能和文化功能将再次受到重视;教育的个体的社会个性化功能也将受到重视;教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3)教育的国际化与教育的本土化趋势日益明显。(4)教育的终身化和全民化理念成为指导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第三节 教育改革与发展(自学)
一、教育改革与发展历程的世纪回顾
(一)现代教育的曙光(19世纪末―20世纪30年代)
1、欧美教育革新运动
2、现代教育的倡导者―杜威
3、19世纪末―20世纪前期的各国教育改革
(二)二战后的教育大发展(20世纪50年代中期―70年代)
1、教育投资大幅度增加,教育规模迅速扩大
2、教育内容科学化,教育手段现代化
(三)面向新世纪的教育改革(20世纪80年代至今)
1、高度重视教育改革,突出教育的战略地位
2、教育改革的重点转向提高教育质量 3、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
4、加强和改进道德教育
5、重视提高师资水平
二、当今世界教育发展水平的比较
(一)学前教育
1、保护儿童权利,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
2、学前教育趋于普及
3、学前教育的目标和内容重视幼儿社会性和个性培养
(二)初等教育
1、初等教育的普及
2、义务教育的年龄段和年限
3、初等教育的师生比
(三)中等教育
1、增加入学机会
2、中等教育结构的改变
3、中等教育内容的调整和充实
(四)高等教育
1、规模的扩大
2、结构与形式的多样化
三、当代世界教育思潮的宏观演变
(一)从“学会生存”到“学会关心”
(二)从科学主义、经济主义到推崇教育的社会价值取向
(三)从国家主义教育到国际化教育
(四)从阶段性教育到终身教育
四、21世纪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
(一)全民教育
(二)教育民主化
(三)教育信息化
(四)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五)教育的个性化
第三章
教育的功能
第一节 教育功能的概述
一、教育功能的含义
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教育的内部功能表现为对受教育者发展所起的作用。教育的外部功能表现为影响社会发展的功能。教育的功能不仅是正向的促进,也有负向的阻碍。
教育功能不仅具有客观性和必然性,还具有方向性和多方面性。
二、教育功能的类型
(一)从教育作用的对象看,教育功能可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目的的价值追求,这种理想在教育实践中运行的实际表现,就构成了教育的个体功能。
教育的个体功能,是由教育活动的内部结构决定的,当然也受教育运行的外部条件的影响。因为教育的个体功能是在教育活动的内部发生的,所以它也称为教育的本体功能或教育的固有功能。
教育作为社会结构的子系统,它通过培养人而影响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这就构成了教育的社会功能。
教育的社会功能是教育的本体功能在社会结构中的衍生,是教育的派生功能,也称教育的工具功能。
教育的社会功能受社会结构、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性质所制约。所以,教育在不同的社会中,表现出的社会功能的重点不同,方向不同。
(二)从教育作用的方向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这是美国社会学家默顿20世纪50年代末提出的一个功能分析维度。他认为社会功能具有客观性,而且客观的社会功能具有正向“贡献”功能和负向“损害”功能。所以根据默顿的功能理论,教育功能可分为:
正向教育功能是指教育活动和系统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积极的影响和作用。负向教育功能是指教育活动和系统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消极影响和作用。
(三)从教育作用的呈现形式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这是默顿提出的另一个功能分析维度。他认为显性功能是主观目标与客观结果相符的情况;隐性功能是客观结果既非事先筹划,亦未被察觉到的情况。所以根据默顿的功能理论,教育功能可分为:
显性教育功能是教育在实际运行中所出现的与教育目的相符的结果。隐性教育功能是伴随显性教育功能所出现的非预期的结果。
(四)教育功能多维度的复合分类
如果把教育功能的不同维度组合起来进行分析,可以构成教育功能多维度的复合分类。1、把性质(方向)和形式结合起来划分。
日本学者柴野昌山把默顿的两个功能维度结合起来,引入教育功能的研究,提出了关于教育功能新的理论分析框架。教育功能包括: 正向显性功能。正向隐性功能。负向显性功能。负向隐性功能
2、把对象与性质结合起来划分。
如果把教育功能的对象和教育功能的性质结合起来分析,教育功能包括: 教育对人的正向功能。教育对社会的正向功能。教育对人的负向功能。教育对社会的负向功能。
第二节 教育的个体功能
在人类社会的早期,教育是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自发进行的,并没有形成一种独立的形态,当然也没有有意识地发展个体。教育在古代社会成为了独立的形态,当时学校教育的主要功能是社会功能,个体发展的功能仅仅是附庸。近代教育开始提出人的发展问题,但由于社会条件的限制,教育的个体功能只能是空谈。教育的个体功能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只有现代社会才能实现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促进人的发展是现代教育所预期的正向功能,即显性正向功能。
一、教育对于个体发展的促进作用
个体的发展是指个体一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教育通过其独特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促进个体身心和谐全面的发展。
社会中的个体,既是社会的人,又是个体的人。他既表现为人的社会性,又表现为人的个性,使人的社会性和个性的双重统一体。所以教育的个体功能表现为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和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
(一)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
个体的社会化是个体学习所在社会的生活方式,将社会所期望的价值观、行为规范内化,获得社会生活必需的知识、技能,以适应社会需要的过程。个体社会化过程是一个持续的终身的过程。
个体社会化的具体内容大致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接受一定社会的文化价值和社会规范。第二,使个人追求的目标与社会要求相一致。第三,掌握个体获得社会成员资格和追求目标所必需的技能。第四,学会认同身份和在每一场合下自己所处的角色。
影响社会化的过程包括广泛的因素,并且在人生的不同阶段社会化的影响主导因素不同。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主要表现为: 1、促进个体思想意识的社会化。2、促进个体行为的社会化。3、培养个体的职业意识和角色。
(二)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
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都具有自己的个性。个性是个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个体自主性、独特性和创造性,是个体个性化的结果。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主要表现为:
1、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能力的发展。2、促进个体差异的充分发展,形成人的独特性。3、开发人的创造性,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
二、教育的个体谋生和享用功能
(一)教育的个体谋生功能
教育具有促进个体谋生能力的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在促进个体谋生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教育的个体谋生功能,在性质上不同于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主体的人自身发展的需要,是成“人”的教育。教育的个体谋生功能,着眼于社会生产和生活对人的知识和技能的要求,是成“才”的教育,是“人力”的教育。教育的个体谋生功能表现为:
1、促进个体的社会化,适应社会生活。2、传授“何以为生”的本领。
(二)教育的个体享用功能
教育对每个个体来讲,是生命中最基本的需要。
教育传授给人知识,而知识有外在和内在的不同价值,知识的外在价值可以转化为一种力量或一种生产力量,成为个人谋生的手段;知识的内在价值在于促进人的身心和谐发展,造就完满的自由人格,使人成为自由的人,成为个体享用的手段。教育的个体享用功能,表现为:
1、教育成为个体的生活需要;受教育的过程是需要满足的过程。
2、在满足需要的过程中,个体获得了自由和幸福,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受。
三、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
教育对个体的发展有正向功能,也有负向功能,表现为:
第一,教育既有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也有压抑创造精神的力量。第二,由于现存教育具有某种异化,而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潜能的充分发挥。第三节 教育的社会功能
教育的社会功能表现为教育对其它社会子系统的作用和影响,包括教育对人口功能、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等方面。从历史上看,教育的这些社会功能不是同时出现的,而是逐渐发展的。
教育在社会现代化的过程中,其社会功能由单一的功能论发展到综合功能论,全方位地发挥着教育的功能。
一、教育改善人口质量,提高民族素质的功能
教育的人口功能表现为:
1、教育对于控制人口数量,调整人口结构有着重要作用。
2、教育特别是在改善人口质量的作用上,表现的更为直接,更为突出。教育是提高人口质量的根本途径。
3、义务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基础工程。
二、教育促进文化延续和发展的功能
文化是人类的创造物,文化创造的过程就是一个教育的过程。教育的文化功能表现在:
(一)教育的文化传递、保存功能
教育是人类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保存的基本手段。
教育的文化传递、保存功能有两种方式:其一是纵向的文化传承,表现为文化在时间上的延续。其二是横向的文化传播,表现为文化在空间上的流动。
(二)教育活化文化的功能
文化按照存在的形式,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存储形态的文化,一种是现实活跃形态的文化。
从存储形态的文化转变为现实活跃形态的文化,这一过程就是文化的活化过程。
教育能够把文化从物质载体上转移到人身上,使文化与人思想、智慧、情感建立联系,从而使文化成为影响人的行为的现实力量。
(三)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
教育的文化传播是有选择的,它按照统治阶级的需要和学生发展的需要来选择,以吸收和排斥的文化选择形式进行。
教育不仅选择文化,更重要的是促进受教育者的文化选择能力,促进人的发展。
(四)教育的文化批判功能
教育的文化批判功能,是指教育按照其价值目标和理想,对社会现实的文化状况进行分析,作出肯定或否定的评价,引导社会文化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教育的文化批判过程,是一个文化选择过程,也是一个文化的改造过程。
(五)教育的文化交流、融合功能
现代社会文化的交流成为必然,文化的融合就是文化交流的表现,它表现为不同文化的相互吸收、结合而趋于一体的过程。
教育通过从以下两个方面促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第一,通过国际教育交往活动,促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第二,教育过程本身通过文化的学习过程,对文化进行选择、重构和创造。
(六)教育的文化更新与创造功能
教育系统是一个能量丰富的文化创造源,它通过两个途径创造着文化:
第一,教育对文化的选择、批判和融合的过程中,就在构建新的文化特质和体系。第二,教育通过直接和间接的途径创造文化。一方面教育通过科学研究直接创造知识创造文化;另一方面教育通过培养创造性人才,间接创造知识创造文化。
三、教育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
当代经济发展已有依靠物质、资金的物力增长模式转变为依靠人力和知识资本增长的模式,教育在经济增长中的显著作用,已经被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所证明。
(一)教育通过提高国民的人力资本,促进国民收入和经济的增长
1、普通教育提高民族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潜能。
2、职业和专业教育直接生产劳动能力,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人力的支持。
(二)教育通过生产科学技术,促进经济的发展
教育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中间环节,把科学技术这种潜在的可能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
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作用有以下两个方面: 1、教育对科学技术的再生产。2、教育生产新的科学技术。
四、教育促进政治民主化的功能
民主问题是现代社会教育与政治关系的核心。所以,教育的政治功能最主要的就是促进政治的民主化,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传播科学,启迪人的民主观念。
2、教育民主化本身是政治民主化的重要组成部分。3、民主的教育是政治民主化的加速器。
五、教育调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自然是人类永恒的伙伴,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发展着不同的变化。教育在工业文明中具有促进人类认识自然和征服自然的功能,在后工业文明中应具有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功能。
六、教育对社会发展的负向功能
教育具有促进社会发展的正向功能,但教育也具有阻碍社会发展的负向功能。教育对社会发展的负向功能,是教育活动和教育系统出现的偏移和失调状态。教育的社会负向功能表现为两种情况:
1、当社会发展处于负向发展时,教育对社会发展总体上发挥的是负向功能。
2、但社会发展处于正向发展时,教育对社会发展总体上发挥的是正向功能,但也会由于某些因素的影响,使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失调,出现局部的负向功能。
第四节 教育功能的实现
一、教育功能的形成
教育功能的形成大体经过以下三个阶段:
(一)教育功能取向的确立
(二)教育功能行动的发生
(三)教育功能直接结果的产生
二、教育功能的释放
教育功能的释放不同于发生在教育活动之中的教育功能的形成,它是发生在社会系统之中,通过教育功能的结果参与社会活动而实现的。教育功能释放主要包括两个环节: 1、教育产品对社会的输入。2、教育产品在社会中的利用。
教育功能的释放受到外部社会因素的影响,也受到教育产品自身的影响。
第四章
教育目的
第一节 教育目的概述
一、教育目的及其质的规定性
(一)教育目的的内涵
教育目的即指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反映对教育在人的培养规格标准、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等方面的要求。
狭义的教育目的特指一定社会(国家或地区)为所属的各级各类教育人才培养所确立的总体要求。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对教育活动具有指向作用的目的领域(也有人称目标领域),含有不同层次预期实现的目标系列。其结构层次有上下位次之分,依次为: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等,各位次名称的含义及所产生的作用的特点既有相同性,也有各自的独特性。
(二)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
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的联系是:它们对教育社会性质的规定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两者的区别是:第一,教育方针所含的内容比教育目的更多些。第二,教育目的注重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而教育方针注重“如何办教育”。
(三)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质的规定性
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的社会倾向和人的培养具有质的规定性,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对教育活动的质的规定性。
2、对教育对象的质的规定性。包括一方面规定了教育对象培养的社会倾向;另一方面规定了教育对象具有的基本素质。
二、教育目的的基本类型
(一)价值性教育目的和操作性教育目的
根据教育目的作用的特点来划分,可分为价值性教育目的和操作性教育目的。价值性教育目的,是指具有价值判断意义的教育目的。操作性教育目的,是指具有实践操作意义的教育目的。
价值性教育目的是操作性教育目的确立的价值依据,操作性教育目的是价值性教育目的的具体体现。
(二)终极性教育目的和发展性教育目的
根据教育目的要求的特点来划分,可分为终极性教育目的和发展性教育目的。终极性教育目的,也称理想的教育目的,是指具有终极结果的教育目的。发展性教育目的,也称现实的教育目的,是指具有连续性的教育目的。
教育的终极性教育目的对各阶段教育的发展性教育目的具有宏观指导性,而发展性教育目的是实现终极性教育目的的具体策略。
(三)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和非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
根据教育目的被实际重视的程度来划分,可分为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和非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
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指被一定社会权力机构确定并要求所属各级各类教育都必须遵循的教育目的。
非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是指蕴含在教育思想、教育理论中的教育目的。它不是被一定的社会权力机构正式确立而存在的,而是借助一定的理论主张和社会根基而存在的。两种教育目的虽然处于不同的社会地位,但因不同的社会需要,常互为依据。
三、教育目的的功能
(一)对教育活动的定向作用
任何社会的教育活动,都是通过教育目的才得以定向的。具体体现为: 1、教育目的对教育社会性质的定向作用。2、教育目的对人的培养的定向作用。
3、教育目的对课程选择及其建设的定向作用。4、教育目的对教师教学方向的定向作用。
(二)对教育活动的调控作用
教育目的是一定社会对教育活动调节、控制的重要手段。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的调控主要借助以下方式:
1、通过确定教育价值的方式进行调控。2、通过制定教育标准的方式进行调控。3、通过实现教育目标的方式进行调控。
(三)对教育活动的评价作用
教育目的是检查评价教育活动的重要依据。
教育目的通过依据多层次、多系列教育目的的宏观和微观衡量标准,对教育活动的方向和质量做出判断,评价教育活动的得与失。
第二节 教育目的的选择与确立
教育目的的选择是对教育的目的或目标所进行的选取和抉择。
教育目的的确立是以一定的组织形式对教育目的或目标进行的确认和确定。
教育目的的选择与确立是结合在一起进行的,包括不同层次教育目的的选择与确立,而且不同层次的教育目的的选择与确立由不同的决策主体来进行。
教育目的的选择与确立受到各方面的制约,一方面受到客观的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因素的制约;另一方面受到主观的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制约。
一、教育目的选择确立的基本客观依据
(一)社会依据
1、要根据社会关系现实和发展的需要。2、要根据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
(二)人的依据
1、要根据人的身心发展特点。
2、要根据人的发展的物质和精神的需要。
二、教育目的选择确立的基本价值取向依据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即教育者对教育目的的价值性进行选择与确立时所持有的倾向性。它是教育理论中最为复杂、最为重要的领域。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两个基本观点是:
(一)人本位的价值取向
人本位的价值取向,即把人的价值看成高于社会价值,把人作为教育目的根本所在的思想主张。
它的基本观点是:重视人的价值、个性发展及其需要,把人的个性发展和需要满足视为教育的价值所在;认为教育目的的根本在于使人的本性、本能得到发展,使人的需要得到满足;主张应根据人的本性和自身完善这种“天然的需要”来选择确立教育目的,按照人的本性和发展的需要来规定教育目的。
人本位的价值取向,主要反映在自然主义和人本主义的教育思想中。
人本位的教育目的价值取向,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各种人本位的价值取向的背景和针对性有所不同,对待人的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上也不同。
(二)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
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是与上述人本位的价值取向相对应的,它把满足社会需要视为教育的根本价值。
它的基本观点是:社会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培养的效果,只能以其社会功能的好坏来加以衡量,离开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就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所以,教育目的不应从人的本位出发,而应从社会本位出发,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价值取向,从古到今一直有之,且常常占有重要地位。
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价值取向,有其共同的观点,但其出发点也有所不同。有的是基于人的社会化,适应社会的要求来主张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有的是基于社会(国家或民族)稳定或延续的重要性来主张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
(三)评价
人与社会的关系是选择和确立教育目的中最重要的问题。对于人本位和社会本位两种教育目的价值取向,我们认为: 1、两种观点都具有起一定的合理性和一定的局限性。2、我们主张两者的辩证统一。
三、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确立应注意的问题
(一)社会价值取向确立应注意的问题
正确处理教育目的的社会价值取向,有利于教育功能的发挥,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当代社会注重教育目的社会价值取向的全面性与综合性。所以,我们在确立教育目的的社会价值取向是应注意以下问题:
1、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指导。
即选择和确立教育目的时,要依据和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要求,要把人——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作为教育目的选择和确立的根本价值取向。2、适应与超越的问题。
教育既要适应现实社会当前的需要和要求,这是社会继承所必需的;同样,教育又要超越当前现实社会,没有超越就不会有发展。3、功利价值与人文价值的问题。
教育的功利性反映了教育活动中所产生的对社会物质生产、经济发展和物质利益满足方面的功用性;教育的人文性反映了教育活动中对社会精神生活、文化发展和价值建构所产生的作用和效果。
正确处理教育的功利价值与人文价值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4、民族性与世界性的问题。
教育的民族性涉及对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传递、保持、敬重及维护问题。其根本在于不使自己民族失去独立和自主,从而得以凝聚和发展。
教育的世界性涉及对世界交往和合作的各种文化、规则的认同或接受,进而使自己具有与世界各国进行交往与合作的基础。
(二)人的价值取向确立应注意的问题
选择和确立教育目的,在对待人的价值取向上,应注意解决好以下问题: 1、人的社会化与个性化的问题。人的社会化是个体发展过程中,习得的社会文化规范、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并借以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的过程。人的个性化是个体在社会适应、社会参与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独特性。
人的社会化,应是个性化了的社会化;人的个性化,应是社会化了的个性化。2、人的理性与非理性的问题。
理性是人类在认识和行为方面表现出来的逻辑性、科学性和价值判断性;非理性是人类在认识和行为方面表现出来的感性、情绪性和直觉性。
理性曾被作为人的本质性存在而备受推崇,是教育的主要目的,近年来人们对这种思想做出了深刻反思,给予了激烈批判。理性与非理性不是截然对立的,要充分认识他们的长处和局限性。
3、科技素质与人文素质的问题。
科学素质指与人认识、作用于自然,与人从事物质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技术方面的素养、品质及能力发展的水平。通常体现为科学文化知识、技术的掌握和运用能力,以及与此相关的思维品质、探索创新意识、崇尚科学理性的精神等。
人文素质指与人认识解决人生生存意义和价值问题,与人从事社会价值建构活动密切相关的人类文化、价值方面的素养、品质及能力发展水平。通常体现为在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关切中所形成的价值理性、道德情操、精神境界及其能力等。教育应使人们的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协调发展。
第三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
一、我国的教育目的及精神实质
(一)我国教育目的的历史回顾
我国的教育目的虽几经表述,其精神实质是一致的。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二)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1、社会主义是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
2、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3、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
4、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进步培养各级各类人才。
二、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思想
1、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思想。2、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
(二)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学说对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意义
1、为我们科学地认识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新的方法论指导。2、马克思指出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三、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构成
(一)全面发展教育的含义
全面发展教育是对含有各方面素质培养功能的整体教育的一种概括,是对为使受教育者多方面得到发展而实施的多种素质的教育活动的总称,是由多种相互联系而又各具特点的教育所组成。
(二)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
1、德育 2、智育 3、体育 4、美育
5、劳动技术教育
四、我国教育目的实现的策略
(一)正确领会和把握全面发展
1、区分西方传统上的人的“全面发展”与我国现在所讲的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2、全面发展不是平均发展。
3、全面发展不是忽视人的个性发展。
(二)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
(三)正确认识和处理各育的关系
(四)要防止教育目的的实践性缺失
第五章
教育制度
第一节 教育制度概述
一、教育制度的含义和特点
(一)教育制度的含义
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它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二是教育与组织体系赖以存在和运行的一整套规则,如各种各样的教育法律、规则、条例等。
(二)教育制度的特点
1、客观性。教育制度是一定时代的人们根据自身的需要制定的,但是人们不能也不可以随心所欲的制定或废止教育制度,教育制度的制定与废止有其自身的客观基础和客观规律。
2、取向性。任何教育制度都是其制订者根据自身的需要制定的有其一定的价值取向性。3、历史性。教育制度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的,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和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就会有不同的教育制度。
4、强制性。教育制度作为教育活动的规范是面向整个教育系统的,所以教育系统的任何个体都要受其约束。
二、制约教育制度的社会因素
教育制度除了受到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制约外,还受到社会因素的制约。
(一)政治
教育制度首先受到社会政治因素的制约,表现为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统治阶级决定了教育的社会性质,建立了与之适应的教育制度。政治制度对教育制度的影响是直接的。
(二)经济
经济的发展为教育制度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和相应的客观需要。相应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要求相应的社会教育制度。
(三)文化
教育活动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的,承担着一定的文化功能,所以,不同的文化类型必然会影响教育的类型,也影响到教育制度。
三、教育制度的历史发展
教育制度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在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发展状况。
在原始社会中尚无有关的教育制度。古代社会具有简单的低水平的教育制度。
现代社会要求现代化的教育制度。终身教育已经成为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
第二节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一、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成
(一)学校教育制度的含义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成是与现代学校的产生与发展联系在一起的。
(二)现代学校教育系统
1、大学和高等教育。在古代没有现代意义的大学和高等教育。现代大学和高等教育是通过两条途径发展起来:一条是在中世纪大学的基础上逐步改造形成的。另一条是创办新的大学和新的高等教育。
2、中学。欧洲文艺复兴后,中等教育包括:一是大学的附庸古典文科中学。二是在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基础上成立的实科中学。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诞生了现代普通中学。3、小学。基础教育在古代并不具有普及性,现代社会基础教育是普及教育。
4、初级中学。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社会生产者具有较高的素养,所以,初级中学是现代社会普及教育的延伸。
5、职业学校。现代社会劳动者不仅应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而且应具有相应的职业素养。所以,在现代发达国家诞生了相应的职业教育。
6、高级中学。现代高中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才的进一步要求。
7、短期大学和大学。20世纪中期以来,现代生产、现代科技的大发展不仅是高中教育的逐步普及,而且高等教育也走向大众化。
8、幼儿教育机构。现代公共幼儿教育最早出现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的18世纪下半叶。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幼儿教育的性质从保育为主走向教育为主。
9、研究生教育机构。现代生产和现代科技的发展,引起了对高级科学技术人才和教育的需求,由此诞生了现代研究生教育。
10、成人教育机构。现代成人教育是现代社会的产物,也是现代终身教育观念的产物。
二、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
现代学制主要有两种结构构成:一是纵向划分的学校系统;二是横向划分的学校阶段。不同类型的学制是学校的系统性和阶段性的不同组合。主要的现代学制类型有:
(一)双轨学制
双轨学制的主要特点是具有学术性普通教育特点的学制与具有生产性职业教育特点的学制分离。它是从古代具有等级特权教育学制演变而来的,现代社会的双轨学制已经基本消失。
(二)单轨学制
单轨学制是在美国社会政治经济的背景下产生的,它将学术性普通教育于生产性职业教育相结合,适应了现代社会的发展特征。
(三)分支型学制
沙皇俄国时代的学制属于欧洲的双轨学制,十月革命后,前苏联制定了单轨学制,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地出现了在中学阶段开始分叉的分支型学制。
三、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变革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变革的特点:
(一)从纵向学校系统分析,双轨学制在向分支型学制和单轨学制方向发展
(二)从横向学校阶段来看,学制中的每个教育阶段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1、幼儿教育阶段。幼儿教育成为了当前教育学制的一部分。2、小学教育阶段。小学教育是现代基础教育、义务教育的基本。3、初中教育阶段。初中教育是现代基础教育、义务教育的延续。
4、高中教育阶段。一方面现代高中教育已成为现代基础教育和义务教育的一部分,另一方面高中教育结构的多样化是现代学制发展中的另一重要特征。
5、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在当代有两个突出特征:一是文化科学基础越来越高;二是职业教育的层次、类型多样化。
6、高等教育阶段。现代高等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高;而且现代高等教育的层次和类型越来越丰富。
第三节 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
一、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演变
1、我国现代学制的建立是从清末开始的。
2、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即“壬寅学制”,这是我国正式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
3、1904年又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这是我国正式实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
4、1922年颁布了“壬戌学制”,即通称的“六三三制”。5、新中国的学制改革有三次。
二、我国现行教育制度的形态
1、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我国已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学制。
2、从形态上看,我国现行学制是从单轨学制发展而来的分支型学制。
三、我国现行教育制度的改革
1、适度发展学前教育。2、切实普及义务教育。3、继续调整中等教育结构。4、大力发展高等教育。
第六章
课程
第一节 课程与课程理论
一、课程的含义
对于课程的定义,各类教育著作可谓是见仁见智。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课程即教学科目
把课程等同于所教科目,在历史上由来已久。
(二)课程即学习经验
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手段与目的是同一过程不可分割的部分。所以,他认为课程,即学生的学习经验。
(三)课程即文化再生产
批判教育学者鲍尔斯和金蒂斯认为课程是“从一定社会的文化里选择出来的材料”,是批判性地再生产社会文化。
(四)课程即社会改造过程
一些激进的批判教育学者认为课程不是使学生适应或顺从社会文化,而是帮助学生摆脱社会制度的束缚。
上述关于课程的定义,或多或少都有某些积极的特征,也都存在明显的不足。美国学者古德来德归纳出五种不同的课程:
1、理想的课程。即指一些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和课程专家所领会的课程。2、正式的课程。是指由行政部门规定的课程计划和教材等。3、领悟的课程。是指任课教师所领会的课程。4、实行的课程。是指在课堂里实际展开的课程。5、经验的课程。是指学生实际体验到的课程。
二、现代课程理论流派
(一)经验主义课程论
经验主义课程论以杜威为代表。它的主要观点是:
1、课程应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
2、课程的组织应心理学化
(二)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
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以前苏联人造卫星上天为契机出现,是古典学科课程论的发展。以下面两种观点为代表:
1、要素主义
它认为课程的内容应该是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它提出课程设置的首要原则是要考虑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并认为学校的课程应该给学生提供分化的、有组织的经验,即知识。2、永恒主义
它认为教育课程涉及的第一个根本问题时,为实现教育目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或如何选择学科。它对此的回答是明确而肯定的,那就是具有理智训练价值的传统的“永恒学科”的价值高于实用学科的价值。所以,它提倡名著课程和教材。
(三)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
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是批判教育理论的观点。这种课程论的核心观点是:课程不应该帮助学生去适应社会,而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和社会文化。所以,它认为一是主张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到社会中去,因为社会是学生寻求解决问题方法的实验室;二是课程以广泛的社会问题为中心。
(四)存在主义课程论
存在主义课程论认为,在确定课程的时候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承认学生本人为他自己的存在负责。即课程最终要有学生的需要来决定。所以,它反对固定的课程;提倡人文学科的课程。
(五)后现代主义课程论
后现代主义课程论是借助后现代主义提出的新视角和新方法等理论来考察一系列课程问题的。
它批判泰勒的课程论与教学模式局限于现代主义线性的以及因果关系的框架中,提出后现代的课程标准为:丰富性、循环性、关联性和严密性。
第二节 课程的组织
课程组织是以下一系列工作的总和。
一、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指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
(一)课程目标的特征
1、整体性。2、阶段性。3、持续性。4、层次性。5、递进性。6、时间性。
(二)确定课程目标的方法
1、筛选法
它是美国北加州大学课程中心研制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预定若干项涉及课程各个方面的课程目标。
2、书面征求有关人员对预定课程目标的意见,允许他们补充其他课程目标。
3、把原先的课程目标和补充的课程目标汇总在一起。
4、请有关人员根据汇总的课程目标,依次选出若干项最重要的课程目标。
5、根据统计结果,确定名次靠前的若干项课程目标。
2、参照法
在确定课程目标的过程中,参考过去的课程目标和其他国家的课程目标,并根据本国的国情和教育状况,确定符合本国国情的课程目标。
二、课程内容
(一)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各学科的纲领性指导文件。
1、课程标准的结构
课程标准的结构包括:(1)说明部分。(2)本文部分。(3)其他。
2、课程标准的理解和执行
课程标准的理解和执行应注意:(1)研究本学科的基本特点。(2)研究学生学习本学科的身心特点。
(二)教材
教材又称课本,它是依据课程表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
1、教材的编排
教材的编排形式应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符合卫生学、教育学、心理学和美学的要求。
2、教材的作用
教材的主要作用有:(1)教材帮助学生进一步扩大知识。(2)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3)研究教材、熟悉教材,教会学生运用教材,发挥教材的最大作用。
三、课程类型
(一)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1、学科课程
学科课程又称“分科课程”,它以有组织的学科内容作为课程组织的基础。学科课程有着悠久的历史。它的优点是比较强调每一学科的逻辑组织;其缺点是较少考虑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而把每一学科看成是与其他学科互不关联的实体。
形势教育论为基础的课程论在官能心理学的基础上产生。它认为课程的目的不在于传递有用的知识,而在于训练人的各种官能。
实质教育论为基础的课程论认为,教育目的是要充实人的思想,主张教给学生丰富的知识。所以它认为学校课程应重视有实用价值的知识。
以形式教育论为基础的课程论和以实质教育论为基础的课程论之间存在分歧,但是他们从来没有反对过学科课程,也没有反对过分科教学。
2、活动课程
活动课程又多种含义,如果强调以儿童活动为中心,则称“活动课程”或“儿童中心课程”;如果强调以儿童生活为中心,则称“生活课程”;如果强调以改造儿童经验为目的,则称“经验课程”或“经验本位课程”;如果强调以设计教学为方法,则称“设计课程”;如果强调无固定教材,则称“随即课程”。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和美国的教育改革运动,批判学科课程论的观点,提出了以生活化活动教学代替传统的课堂教学,以儿童的亲身经验代替书本知识,以学生的主动活动代替教师主导。
3、学科课程论与活动课程论的联系与区别
两者在总体上都服从于整体的课程目标,两者都是学校课程结构中不可缺少的要素。但是在具体的目的、编排方式、教学方法和评价上有着明显的区别。
(二)综合课程与核心课程
1、综合课程
综合课程又称“广域课程”、“统和课程”或“合成课程”,其根本目的是克服学科课程分科过细的缺点。它采用合并相关学科的办法,减少教学科目,把几门学科的教学内容组织在一门综合学科之中,以认识论、方法论、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为理论基础。
综合课程将是只是统一性的观点。它认为应该把所有知识视为一个整体,采用综合课程教授。
2、核心课程
核心课程既指所有学生都要学习的一部分学科或学科内容,也指对学生学习有直接意义的学习内容。
核心课程主张以人类社会的基本活动为中心展开课程。强调围绕一个核心内容组织教学,采用逐步扩展的方式呈现课程内容。
(三)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
1、国家课程
国家课程也称“国家统一课程”,它是自上而下由中央政府负责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
2、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是由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
校本课程是在克服国家课程诸多弊端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课程形式。
四、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是把课程计划付诸实施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也就是说是把新的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
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要求课程的实施者做出一系列的调整,这其中教师扮演着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可以说课程计划最终是通过教师的教案而得到实施的。
课程评价
(一)学生学业评价与课程本身的评价
对课程评价的定义,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意见。总之,课程评价既包括学生学业的评价,又包括课程本身的评价。
(二)课程评价、学业评价和测量
“课程评价”、“学业评价”和“测量”的含义是有区别的,三者的外延也是不同的。课程评价既有学生学业评价,又有课程本身的评价。学业评价主要指对学生学业的评价。
测量是学业评价的一种特殊手段,它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学生学业做出评价。
(三)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
在课程评价过程中,终结性评价(或总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是两个最重要的评价形式。终结性评价是指一门课程结束时或一个学年结束时进行的评价。形成性评价是指贯穿于学校课程各个阶段或整个过程的评价。
(四)科学―实证主义评价观与人文―自然主义评价观
课程评价的理论与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1、科学―实证主义课程评价观
又称“传统评价观”,以泰勒的行为目标模式为代表。
其核心思想是,目标是课程评价的依据和出发点,通过测量目标的达到程度判断教学效果。2、人文―自然主义课程评价观
又称“新潮课程评价观”,它是与科学—实证主义评价观相对的,它十分重视环境对课程的影响以及课程运行的整个过程。
所以,它提出研究课程运行的整个过程是了解课程质量和教学效果关键。
第三节 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一、影响课程变革的重要因素
(一)政治因素与课程变革
政治因素对课程变革的印象是多层面的、深刻的,可以说课程变革不可能脱离社会政治因素的影响,它对课程变革的制约大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变革目标的确定。2、课程变革的内容选择。3、制约着课程的编制过程。
(二)经济因素与课程变革
经济因素对教育变革有着直接的推动作用,对学校课程的变革也是如此。经济因素对课程变革的制约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领域劳动力素质提高的要求制约着课程目标。2、经济的地区差异性制约着课程变革。3、市场经济的发展制约着课程变革。
(三)文化因素与课程变革
文化因素对学校课程变革的影响有: 1、文化模式与课程变革。
文化模式通常是指民族各部分文化内容之间彼此交错联系而形成的一种系统的文化结构。课程变革应体现各民族的文化模式。2、文化变迁与课程变革。
文化变迁是指文化内容或结构的变化,通常表现为新文化的增加和旧文化的改变,也是文化与文化之间的传播或文化自身的创造。在我国当代文化的大变化时期,课程改革必然要进行较大的变革。3、文化多元与课程变革。文化多元或多元文化是指社会内部多种文化并存的状态。学校课程如何整合主流文化与少数族群文化,及如何体现文化之间的差异,是课程必须面对的问题。
(四)科技革新与课程变革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与革新对学校课程的影响日益加剧。科技的进步与革新对学校课程的影响有: 1、科技革新制约课程变革的目标。2、科技革新推动课程结构的变革。3、科技革新影响课程变革的速度。
(五)学生发展与课程变革
学校课程变革的动力不仅来自于社会,而且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学生发展与课程变革的关系: 1、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性制约课程变革。2、学生需要制约课程变革。3、课程变革着眼点:最近发展区。
二、世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20世纪以来,巨大的社会的发展变化导致世界各国多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课程改革运动。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
(一)课程政策的发展趋势
课程政策的发展趋势有: 1、综合化的课程发展目标。2、灵活的课程框架。3、整体的课程取向。4、国家与地方共同担负课程决策。
(二)课程结构的发展趋势
课程结构的发展趋势是: 1、课程结构从内容本位转向内容本位与能力本位的多样化结合。2、调整课程结构,吸纳新出现的学科领域。3、加强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科连续性。
(三)课程实施的发展趋势
课程实施的发展趋势有: 1、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正在被“相互适应取向”与“课程创生取向”所超越。2、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其职业生涯的有机组成部分。3、注重基础教育课程实施的一致性和灵活性。4、注重国家课程的同时,提倡校本课程的实施。
(四)课程评价的发展趋势
课程评价的发展趋势有: 1、“目标取向评价”正在被“过程取向评价”与“主体取向评价”所超越。2、对课程体系本身的评价成为课程变革中的有机组成部分。3、对学生的发展评价成为课程评价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我国课程改革的未来发展
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变革要求学校课程不断改革,而学校课程的改革有势必引起教学过程的一系列变革。1、提升课程改革的理念水平和理论品位。2、在课程政策上,实现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整合。3、在课程内容上,要实现学科知识与个人知识的内在整合。4、在课程结构上,要更新课程种类,适当分析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关系,努力实现课程的综合化。5、在课程实施上,要超越忠实取向,走向相互适应取向和课程创新取向。6、在课程评价上,要超越目标取向的评价,走向过程取向和主体趋向的评价。第七章
教学
第一节 教学与教学理论
一、教学及其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一)教学的含义
1、教学的含义
人们对教学的理解具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具有以下几个共同点:
第一,都强调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结合或统一。第二,都明确了教师教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的主体地位。第三,都指出教学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
对教学的本质的探讨,应从两个方面来进行:第一是目的论的层面。第二是工具论或方法论的层面。
教学是一种尊重学生理性思维能力、尊重学生自由意志,把学生看作是独立思考和行动的主体,在与教师的交往和对话中,发展个体的智慧潜能、陶冶个体得到的性格,使每一个学生都达到自己最佳发展水平的活动。
2、教学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1)教学与教育
教学与教育的关系是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两者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2)教学与智育
教学与智育的关系是智育是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教学是智育的主要途径。
3、教学的功能
教学的基本功能是: 1、教学是适应并促进社会发展的有力手段。2、教学是培养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
(二)教学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1、古代教学思想精华
第一,中国古代的《学记》的教学思想。它以及其精炼的语言对教学的作用与目的、制度与组织形式、内容与方法,以及师生关系等都进行了简明扼要的概述。
第二,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教学思想。苏格拉底强调完善人格的道德教育,采用了启发性的教学方式。柏拉图从他构建的“理想国”出发,提出了较完整的教学思想。亚里斯多德第一个在教育史上提出了儿童发展的阶段划分,主张和谐教育的思想。昆体良从实践出发,总结了古希腊以来的教育思想。
2、近代教学思想精华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瑞士教育家斐斯泰洛齐、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等近代教育思想。总结了近代教育实践,奠定了近代教育理论。
我国近代教育思想的发展。最初是引进西方的近代教育理论,其后,许多进步的教育家的教学思想,都充满了可贵的探索精神。
3、当代“教学”的新观念
当代社会正在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所以,当代教育也从专才教育向通才教育转变。当代教学思想有以下新的观念:
第一,从重视教师向重视学生转变。
第二,从重视知识传授向重视能力培养转变。第三,从重视教法向重视学法转变。第四,从重视认知向重视发展转变。第五,从重视结果向重视过程转变。第六,从重视继承向重视创新转变
二、教学理论及其主要流派
(一)教学理论的一般概述
1、教学理论的概念
教学理论是教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既是一门理论科学,也是一门应用科学。教学理论是研究教学现象、问题,揭示教学一般规律的理论;也是研究利用和遵循规律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方法策略和技术。
2、教学理论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1)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
学习理论是指描述或说明人和动物学习的性质、过程和影响学习的各种因素的学说。所以,学习理论是教学理论的基础。
(2)教学理论与课程理论
对于教学理论与课程理论的关系有两种极端的认识:一是大教学小课程观,它认为教学理论包含课程理论;另一个是大课程小教学观,它认为课程理论包含教学理论。其实,这是前苏联的教学理论与欧美课程理论分别发展的结果。
3、教学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脉络
(1)教学理论的形成
教学理论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阶段,从教学经验总结,到教学思想成熟,再到教学理论的形成。
(2)教学理论发展的线索
教学理论的发展分两条主线进行:一条是以哲学取向为基础的教学理论。另一条是以心理取向为基础的教学理论。
(二)当代主要教学理论流派
1、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
这种理论的基本主张是:
第一、知识―道德本位的目的观。第二、知识授受的教学过程。第三、科目本位的教学内容。
第四、语言呈示为主的教学方法。2、行为主义教学理论
其理论的基本主张是:
第一、预期教学结果的教学目标。
第二、相倚组织的教学过程。所谓相倚组织,就是对强化刺激的系统控制。第三、程序教学的方法。
3、认知主义教学理论
其理论的基本主张是:
第一、理智发展的教学目标。
第二、动机―结构―序列―强化原则。第三、学科知识结构的强调。第四、发现教学方法的运用。
4、情感教学理论
其理论的基本主张是:
第一、以人为本的教学目标。第二、非指导性教学过程。
第三、意义学习与非指导性学习。第四、师生关系的品质。
第二节 教学方法与组织(自学)
一、教学方法
(一)教学方法概述
1、教学方法的涵义
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所使用的工作方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教学方式是构成教学方法的细节,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方法运用中所进行的个别智力活动和操作活动。
教学手段是为提高教学方法的效果而采取的一切器具和设施。在学校的发展史中某些教学方法反映了历史的特点。启发式是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
2、教学方法的选择依据(1)依据具体的教学目的和任务。(2)依据具体的教学内容。
(3)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实际水平。(4)依据教师自身的教学素养。
(二)常用教学方法
1、学校常用的教学方法
(1)教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包括讲述、讲解、讲演。(2)谈话法。
谈话法是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并通过师生相互交谈得出结论,从而获得知识的一种方法。(3)读书指导法。
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和其它参考书,以获得知识的一种方法。它包括预习指导、课内指导、复习指导和课外阅读指导。(4)演示法。
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或实验,使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演示法按所使用的教具来区分,可分为:实物、标本、模型的演示;图片、图表、地图的演示;实验演示;录音、投影、幻灯、教学电影或录像、互联网的演示。按教学的要求分,可分为:单个物体或现象的演示;事物发展过程的演示。(5)实验法。
实验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独立地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实际操作,观察已出现的事物或现象的变化过程,从中获得知识或验证知识,培养操作能力的方法。(6)参观法。
参观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组织学生到现场对实际事物进行观察、研究,从中获得新知识或巩固、验证已学知识的一种方法。(7)实习作业法。
实习作业法是学校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安排学生在校内(实习工厂)或校外(实习单位)进行实际操作,将知识运用于实践,培养实际工作能力的方法。(8)练习法。
练习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巩固知识和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9)讨论法。
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小组或全班为单位,围绕某以中心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相互交流,相互探讨,从而获得知识的一种方法。(10)研究法。
研究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通过独立探索,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获得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方法。
2、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
全面掌握教学方法。
(1)注重教学方法的科学性。(2)注重教学方法的效果。(3)注重教法和学法的结合。(4)注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二、教学组织形式
(一)教学组织形式概述
1、教学组织形式的涵义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教学活动的结构。
2、历史上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
(1)个别教学。它是指教师分别对个别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2)班级授课制。它是把年龄或知识程度相同或相近的学生,编成固定人数的班集体,按各门学科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组织教材和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并根据固定的时间表,向全班学生进行授课的教学组织形式。
(3)小组教学。小组教学是按照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分为不同的组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主要分组方法有:第一类分组为能力分组和作业分组。能力分组是在相同的学习课程中,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进行分组教学。作业分组是在相同的学习年限的基础上,依据儿童学习课程的差异进行分组教学。
另一类分组方法是外部分组和内部分组。外部分组也称校内分组制,它是指打破传统的按学生年龄分班的形式,而是按学生的能力或成绩进行分组。内部分组也称班内分组制,它是指在按学生年龄特征所编的班级内,再按学生的能力或成绩进行分组。
(4)特朗普制。它是美国实验学校实验之后提出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它试图集个别教学、班级教学和小组教学的优点于一身。
(二)班级授课制
1、班级授课制
(1)班级授课制的涵义
班级授课制是现代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2)班级授课制的发展
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提高,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变化,要求新的教学组织形式的出现。
16世纪的欧洲出现班级授课制的萌芽。
17世纪初,在乌克兰兄弟会学校兴起班级授课制。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他的《大教学论》中,确立了班级授课制的基本理论。中国的班级授课制始于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在北京开办的京师同文馆。(3)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优点:由于班级学生的年龄或知识程度相同或相近,有利于学生互相促进和提高。
相对固定的教学安排,扩大了教育对象,加快了学习进度,提高了教学工作效率。
在教学内容和时间方面的统一规定和要求,使教学能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发展教育事业。
各门学科轮流上课,既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又可以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减轻学习疲劳。
缺点:不能充分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照顾不到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也照顾不到优、差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不到充分体现,教学活动多由教师直接做主,学生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受到一定限制。
班级授课制以传递间接经验为直接任务,实践性不强,学生动手机会少,其探索性、创造性不易发挥。(4)课的类型和结构
第一、课的类型。
课的类型是指课的分类。
一般有两种划分方法:一是按课的主要教学任务划分,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而是按课的主要教学方法划分,分为讲授课、练习课等等。第二、课的结构
课的结构是指一节课的组成部分,及各组成部分进行的顺序和时间分配。课的类型、任务、内容不同,课的结构也不同。
2、教学工作基本环节
(1)备课
备课是教学工作的首要环节,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备课的质量直接关系上课的质量。教师备课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写出三种计划。
三方面的工作是: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研究教法。
三种计划是:学期(或学年)教学进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课时计划。(2)上课
上课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上好课应做到以下基本要求: 目的明确 内容正确 方法恰当 结构紧凑 积极性高
(3)课外辅导
课外辅导是弥补班级授课制难以照顾个别差异的不足,贯彻因材施教的重要措施,也是教学工作不可缺少的环节。
课外辅导的形式有:个别辅导和集体辅导。(4)课外作业
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课外作业的种类有:口头作业、书面作业和实践活动作业。(5)成绩考核
成绩考核是了解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活动,鉴定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