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本科毕业设计答辩讲稿
1、各位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下午好,我叫xxx,来自航海学院电子信息工程xx班,我的指导老师是xxx教授。我毕业设计的题目是xxxxxx。
2、这是我的答辩提纲,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简介,TDE信号模型,TDE算法和结果及分析。个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3、时延估计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目前应用的比较广泛的有以下几个大的领域……
在我的毕业设计中,主要针对时延估计在声源定位中的应用,以视频会议中的声源定位背景……
4、先来简短介绍以下用于声源定位的实验估计技术的发展历史,现在比较常用的有以下四大类算法,分别是:……
5、接下来概述一下我毕业设计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背景是……,研究意义就是要……,目标是,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6、下面一列白哦的形式给出我的主要研究思路和方法,分为以下几个大的方面……
7、接下来简短介绍一下时延估计技术,如图所示,有两个麦克风在不同的位置,在远场有一个声源,那么两麦克风的接收信号可以表示为:……
此时两麦克风的时延为……
而时延估计的目标就是……
8、TDE技术在视频会议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
……
9、而要准确估计时延,首先要建立合理的信号模型,在各种TDE算法中常用的有两种模型,一种是……
另一种是……
10、为了仿真在混响情况下TDE算法的性能,建立了基于矩形房间的室内混响模型……
11、理想传播模型和混响模型都可以看成是一个 SIMO(单输入多输出)系统……
12、接下来介绍常用的记者TDE算法,最常用的事互相关算法……
在乎相关算法的基础上,后来又发展起来了广义互相关算法,就是对代价函数在频域进行加权,锐化峰值……
常用的加权方式有下面几种……
13、后面又发展起来LMS自适应算法……
14、LMS自适应算法还是基于理性单径模型的,自适应特征值分解算法是基于混响模型建立起来的,在对抗混响方面有较大的改进。
15、下面展示仿真的结果,首先是基于镜像模型产生的冲激响应……
16、下面是从声源位置到两个不同麦克风的冲激响应……
17、信号的时域波形,分别是……
18、基于互相关算法的代价函数,所有的……
19、基于盲通道识别技术的冲激响应函数……
20、在不同信噪比条件下各算法性能比较……
21、从上面的图中看出……
22、不同混响条件下各算法性能比较……
23、从上面的图中看出……
24、各算法对声源位置变化的跟踪性能比较
25、从上面的图中看出……
26、总结一下全文的研究……
27、我的答辩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老师!
第二篇:本科毕业设计答辩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你们好:
我是来自电气1001班的**,我的论文题目是基于ARM的生物发酵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论文写作期间,**老师给了我很多宝贵的建议,在此,我非常感谢他一直以来的精心指导,同时也要感谢学院的各位老师的教导以及对我们的关怀和帮助。今天参加答辩的各位老师,你们也辛苦了。下面,我就简单的介绍一下我的论文。
我的课题的设计要求是在学习单片机的基础上,以ARM嵌入式系统为硬件平台,并结合以太网通信方式,设计能够实现对多台发酵罐进行实时在线监控的发酵过程网络控制系统。针对这个要求,我查找了与嵌入式以太网通信、生物发酵以及发酵控制、ARM体系等有关的文献和书籍,并且选定了以太网通信以及多台发酵罐控制作为论文的重点。
最终定稿后,论文主要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理论基础知识,包括前两章有关微生物发酵以及基于ARM的以太网通信方式的内容。
第二部分是整个智能控制系统的硬件的部分。硬件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是上位机PC,第二个是下位机ARM,最后是被控对象发酵罐。上位机PC主要用来监听连接ARM,并对发酵罐的参数进行设定、显示以及校准,基于Linux操作系统。下位机ARM则负责采集数据、将数据发送给上位机,接收到上位机PC的控制数据之后最终控制发酵罐的运行参数。并且当以太网通讯链路无法连通时进入脱机工作状态。我选用的ARM微处理器的型号是S3C2410A,其中外围接口设备除了存储模块、电源模块、输入输出通道的设计之外,最关键的便是以太网模块。由于S3C2410A内部并没有以太网控制模块,因此需要与之匹配的控制芯片。选定的以太网接口模块为CS8900A。下位机的操作系统为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经过交叉编译器编译之后通过MiniTools将定制过后的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下载到ARM中。
论文的最后一个部分是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部分。包括上位机PC和下位机ARM的软件设计。
上位机的软件设计主要是整体的设计以及线程处理模块。由于要控制多台发酵罐,因此,必须要能够多任务处理,由于相比较进程而言线程是轻量级的,因此选择了多线程的方式。上位机软件开始运行之后,监听来自下位机的通讯连接请求,当监听到有连接请求时,便创建线程,然后调用线程处理程序。由线程处理程序完成数据的接收、处理、显示和发送。
下位机则主要是针对硬件的控制。包括S3C2410的初始化、定时器的初始化以及数据的采集以及输出。下位机除了能够通过接收上位机PC的控制数据从而将控制数据输出到发酵罐之外,如果通讯链路无法连通,在一定时间之内,将自动进入到脱机运行模式。这样可以增强系统的安全性和独立性。
系统的整个通讯过程是基于UNIX的socket编程,采用的是TCP/IP协议。
这个智能控制系统的创新点便是以太网通信以及能控制多台发酵罐。以太网通信相比较其他的通信方式而言更加安全、快捷、方便。而工业通信方式逐渐发展为使用以太网通信也是未来的一个趋势。多台发酵罐的控制则主要依靠多线程编程而实现。线程具有轻量级的优势,并且程序的逻辑和控制方式都比较简单。
以上便是我的论文的全部内容,其中不足的地方还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如果有问题回答不出来:抱歉这个问题我没有注意到,可以请老师解释/解答一下吗
第三篇:本科毕业设计答辩书稿
(1)本次毕设的题目是《动压滑动轴承油膜压力实验装置的设计与仿真》
(2)所讲的内容:一.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二.实验装置设计的基本思想和设计流程
三.预估成本
四.结论
五.设计尚需改进
(3)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A.理论上:为了计算压力分布,需要求解雷诺方程,在大多数情况下无法求出精确的解析解,而必须进行物理和数学上的近似,所以使得大学生在学习机械设计该部分内容时难以较好的理解和掌握。
B.现实中:国内外现有滑动轴承动压油膜压力测试分析仪器,采用传感器组建复杂测试系统,主要用于工程分析计算,不能直观表示动态油膜压力,不适合于直观教学实验而且价格过于昂贵。
C.意义:本演示装置填补国内此类产品用于教学演示方面的空白,而且轻巧方便,直观性强,造价便宜,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4)国内外滑动轴承实验装置的发展现状:
A.国内:测试和数据采集手段落后,测试分析系统不是很完善,无法直观和全面地反映影响压力分布的各种因素以及引起的结果。
B.国外:结构简单、传动系统和加载装置设计合理并且显示机构轻便直观,但是价格达到二十余万,造价高,自然不适合高校的大量采购和教学使用。
(5)本次设计的灵感来源于印度哈里亚纳邦的一家国际教学实验装置公司生产的滑动轴承油膜压力显示装置。本显示装置中所用的轴瓦是透明的,这样便于观察轴承轴颈的重新安装。轴瓦的径向圆周有12个测量点,轴向有4个测量点,16个测量点的油压通过镶在一个显示板上的16个气压计来测量。
(6)实验装置设计的基本思想和设计流程:
实验装置设计包括总体方案设计、重要零部件设计和三维模型设计。
总体方案设计包括传动部分、驱动部分、加载部分、测试部分和支撑部分的设计。
展示总装机架装配图和安装布局图。
(7)本实验装置设计的创新点:
创新一:传动部分的磁力耦合。磁力耦合片的设计参照磁力耦合联轴器的传动原理,相对的两片采用法兰盘的形式,传递的扭矩通过键和键槽连接,轴向的窜动通过紧定螺钉进行约束。一个磁力耦合片装在在油缸外侧的电机轴上,另一个装在油缸内的主轴上,这样在设计的时候不需要考虑油缸后板漏油和和密封的问题,大大提高了设计效率。
创新二:驱动部分的直流电机和调速装置。现有滑动轴承实验台的驱动系统大部分采用交流电机加变频器、直流电机加驱动装置等方式实现调速。第一种方式经济实用,但控制精度较低,对实验台有一定干扰。直流电机的调速主要是变电压调速,电源电压一般能实现连续平滑的改变,可实现无级调速,缺点是调压设备复杂。本滑动轴承实验台的设计要求电源电压为220V,额定功率370W,属于小功率驱动,选择直流电动机加调速装置,设备不很复杂,又可实现连续平滑调速,故满足教学实验装置的基本要求。
创新三:加载部分的直角管接头。直角管接头实现了导出油路功能的同时,在直角部分的平台可以作为加载受力的承力点,相比于通常所用的螺纹加载机构来说,设计结构更为简化,并可以更好地实现功能要求。创新四:测试部分的显示板。该部分参照国外滑动轴承油膜压力显示装置的显示部分,把测点部分的油压通过管接头、铜管和塑料管引出来,并把塑料管镶在两块相互平行的透明有机板上。根据气压原理,显示管中润滑油液柱的高度便可以定性的表示测点处的油压大小了。
创新五:支撑部分的油缸设计。本实验装置的设计主体在轴颈和轴瓦部分,所以要将轴瓦轴颈部分的直径设计的突出一些,而两侧部分适当的减小,以突出轴瓦轴颈。所以在设计油缸底板的时候要把支撑滚动轴承座的凸台设计的高一点,这样中间的主要轴颈和轴瓦才不会接触到地板造成干涉的发生。另外,油缸前板镶了一个圆形的凸透镜,起到放大显示作用。这样位于实验台前侧的实验者,在操作过程中便可以很方便的通过凸透镜看到两个轴线的跳动情况,即整个实验系统的震动情况
创新六:Inventor软件的选择。(1)减少手工绘图工作量,大量的图纸绘制由计算机辅助来完成。(2)提高设计效率,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容易进行图形、数据等信息的处理、修改。(3)提高设计质量。(4)提高产品的可制造性,利用虚拟实现环境(VE)进行零部件的虚拟装配,对装配体进行静态干涉检查,以改进设计零件的几何尺寸参数,保证制造合理性。(5)减少设计成本费用,缩短设计周期。
创新七:虚拟装配与干涉检查。虚拟装配设计是在计算机上将不同的零部件组装成一个装配体,定义不同零件之间的相对位置约束关系,生成爆炸视图,进行零件之间的动静态干涉检查,发现零部件设计上的不合理结构部分,包括零件设计尺寸是否正确、整个装配体的零件之间有没有产生干涉。这样就能够及时发现设计中的错误,及时纠正零件间的“打架”现象,从而避免了生产中由于设计装配不合理而造成的浪费。
创新八:自动生成二维工程图。Inventor软件的三维模型和二维工程图是联动的,在三维模型里对零件或部件进行修改时,它的二维工程图也随之改变,这样就确保了三维和二维的数据统一。不像有些三维软件把二维图和三维模型脱离开来,时间一长就会造成三维模型和二维图的数据不统一,而产生数据混乱的现象,后果不堪设想。
(8)预估成本:该实验装置结构简便,造价低,预估成本为一万元左右,如加之后期申请专利、本面等费用,这种实验装置的设计造价也不会高于两万元。而国外同类产品价格为二十余万。可见,本套实验装置的设计很好的解决了国外实验装置造价高的缺点,如得以生产,将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
(9)结论:(即总结本实验装置实现的功能)
1)本实验装置可以通过液柱高度定性表达动态油压并定量计算油压的大小;2)可实现周向和轴向多点压力曲线的实时测试;3)在不同转速的条件下,实现对油膜压力分布的测试; 4)实时观测轴颈轴心和轴瓦轴心之间的相对跳动。
(10)设计尚需改进:
1.考虑磁力耦合传动比,主轴转速的测量需要进一步提高。2.显示板上压力的绝对数值,需要进一步标定。
3.结构的优化设计:在设计过程中,主要是利用强度条件对零件进行设计,所设计的零件可以安全的实现其功能,但并不是最优化的设计。
4.样机的研制需要在实际工作中获得性能参数反馈,并进行二次设计。
(11)剩下的时间可以来看视频:
轴系机构装配虚拟仿真、总装机架装配虚拟仿真和安装布局。
第四篇:本科毕业设计答辩委员会评语
本科毕业设计答辩委员会评语
×××同学在完成论文的过程中,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学习了×××技术(论文设计的主要技术)的基本理论,分析了×××(针对哪个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论文的主要工作),××××××(论文主要工作的作用)。该同学经历了一次独立完成研究性工作的全过程,检验了学习能力,受到了一次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尝试。
该同学在完成论文的过程中,能够遵守学校和学院的规章制度,认真对待毕业论文环节的各项工作,态度端正,完成了预定任务。
该同学的论文结构合理、阐述清楚、语句通顺、数据可信,达到了预期目标,完成了指定任务。
该同学在答辩过程中论述全面、重点突出、思路清晰、语言流畅、逻辑严谨、观点无误、论证完整、思路清晰、层次清楚。通过答辩的表现,看到该学生掌握了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科研工作能力,达到了学士学位论文要求。
鉴于×××同学在毕业论文工作中的表现和工作态度,根据其论文完成的质量以及在答辩环节中的表现,经理学院答辩委员会审议,通过该同学的毕业论文答辩。
第五篇:本科毕业设计ppt答辩演讲稿
3: 石油是经济发展的命脉,深油井的开采和测试日益重要,测井是深油井开采的重要环节。图1-1是生产测井系统。传输系统是整个系统的关键。测井系统中采用超声波传输方式可节约成本、操作简单,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这是发射机,这是接收机,由于衰减和噪声存在,需要AGC电路调节增益。
4:由于数字AGC增益变化是离散的,模拟AGC电路简单、功耗小,故本设计采用模拟AGC的方案。其中固定增益电路、绝对值电路、低通滤波电路、差分比较电路构成检测电路。
5:下面对各个电路进行介绍。基于JFET的可控增益电路通过将漏源电压反馈到栅极,很好解决高的谐波失真和有限的信号处理能力。
7:这是电压跟随器、一级放大、二级放大。采用同相比例运放电路,输入电阻高,输出电阻低,有利于系统性能稳定。
8:Ui为正,D1截止,D2通;Ui为负,D1通,D2截止。该电路消除了仅由二极管整流时,二极管压降的影响。
9:二阶有源滤波器克服了现代滤波器体积大、成本高、调试复杂的缺点。与无源滤波器相比,不需要电感等元件,故体积小,重要轻,不必加入屏蔽电路。因此是个不错的选择。
10:2号端口提供参考电压,该电路响应速度快,具有高共模抑制比,具有高输入阻抗。:
11:在整个AGC电路中,这是可控增益电路、固定增益电路、绝对值电路、低通滤波电路、差分比较电路。
12:本设计采用multisim作为仿真软件。从图3-5看出增益大小与控制变量成近似的指数关系。从图3-6看出该电路不影响相位,无延时,说明满足设计要求。
13:从图3-7看出环路建立的时间总体小于4us。从图3-8看出输出噪声集中在低频,为减少噪声,后面低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小于156Hz。
14:从图3-10看出,输出有延时,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由于二极管的影响。为减少延时,可采用快速反应的二极管,如1BH62。在频率为40kHz时,该电路幅度响应为0.94,相位响应为-172,满足极性翻转要求。
15: 从图3-14输入的交流信号被整流成了直流信号。从图3-15看出输出噪声较小,固定增益放大电路中的噪声经过低通滤波器后能够很好的滤除。
16:从图3-17看出,输出为-1.8V到0V,满足可控增益电路控制电压要求。
17:在输入大于2mV时,输出大于0.85V;输入为2-100mV,输出都小于5V,满足后续电路A/D要求。从图3-19看出该AGC电路对幅值大的信号具抑制作用。
18:输入信号小时,信号放大倍数大于噪声,输入信号大则相反。从整体上说,该AGC电路没有恶化噪声。从图3-
21、从图3-
22、从图3-23看出,AGC环路稳定时间大概为116us,满足要求。
19:本文做的工作主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