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年晋江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岗位远程培训作业答案
2014年晋江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岗位远程培训作业答案 第1题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D A、学科本位的综合课程 B、经验本位的综合课程 C、问题本位的综合课程
D、问题-经验-学科三位一体的综合课程 第2题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对象为:(C A、问题学生 B、品德不良的学生 C、正常的学生 D、学习困难的学生 第3题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目标是:(A A、优化心理素质,促进全面发展 B、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 C、防治心理疾病,增进心理健康 D、以上皆是
第4题
心理健康的三个标志是:(C A、健康、和谐、平和 B、平静、快乐满意 C、平衡、有序、和谐 D、满足、淡然、快乐 第5题
为了减轻压力,不合理的宣泄方式是:(B A、找人倾诉 B、喝酒解愁 C、音乐调节 D、运动 第6题
以下属于会谈中正确的非言语行为的是:(A A、微笑示意 B、始终直视对方 C、语调平平D、面对面而坐 第7题
目前我国现行的学校教师心理健康辅导模式大多数属于:(A A、医学模式 B、治疗模式 C、教育模式 D、引导模式 第8题
教师的职业倦怠是教师不能顺利应付工作应激的一种反应,下列不属于其主要表现的是:(D A、情绪耗竭 B、性格解体 C、低成就感 D、退缩行为 第9题
在个体生命发展的某个阶段,对其身心发展具有最为重大意义的那种活动方式(A A、主导性活动 B、主要活动 C、重要活动 D、阶段性活动
第10题
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哲学理念就是——一个人的心理、意识决定于他的:(A A、实际生活过程 B、受教育状况 C、行为和态度 D、生活环境 第11题
个体心理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个体实际生活过程中的:(A A、主客体之间的结构性矛盾 B、主客体之间的对立性矛盾 C、主客体之间的根源性矛盾 D、主客体之间的本质性矛盾 第12题
个体心理发展的动力机制是同化与顺应之间的:(A A、平衡化机制 B、协调性机制 C、双赢机制 D、互相转化机制 第13题
个体调整自己的活动图式以适应客体的特征或变化的过程是:(A A、顺应 B、适应 C、同化 D、内化 第14题
所谓教师的心理健康是指,教师除了具备一般个体心理健康的基本特质外,还应具有:(A A、教师职业所决定的特殊性质 B、教师生涯特质 C、教师职业特质 D、责任心 第15题
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平衡化的过程也就是新的(进行建构的过程,也就是主客体之间逐渐达到协调平衡的过程:(A A、认知结构 B、认识方式 C、思想观念 D、行为和态度
第16题
心理失调按其严重性程度划分,大体上可分为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和:(A A、心理疾病 B、心理问题 C、心理障碍 D、极严重心理问题 第17题
个体生理发育对心理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C的成熟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A、性器官和神经系统 B、性器官和内分泌系统 C、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D、神经系统和身体发育状况 第18题
儿童人格与社会化发展的核心部分是:(C A、儿童心理的发展 B、儿童身体的发展 C、儿童道德的发展 D、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
第19题
①物体和物体的组合②命题与命题的组合③物体与命题的组合④命题与结论的组合。这4种组合中,中学生已形成的两种组合系统是:(A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第20题
他律道德即儿童对他人的行为是根据(A价值标准进行道德评判 A、自身以外的 B、父母的 C、权威的 D、书本上的 第21题
(B道德是一种互利互惠公道的双赢道德。A、对等的 B、平等的 C、平衡的 D、合作式的
第22题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径是:(D A、心理咨询 B、心理辅导 C、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D、全面渗透 第23题
(A是制约学校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最重要的瓶颈。A、全面渗透的观念问题
B、教师缺乏必备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技能与方法 C、学校管理者的重视 D、校内各部门的配合 第24题
对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正确的认识是:(C A、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不需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配合 B、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需要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配合 C、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是“一唱一和”的关系 D、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应以家长为主体而进行 第25题
家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联系模式应该是:(D A、主要是家长会、家访、家长来访 B、家校共同研究 C、家校共同探索
D、除常规的联系方式外,家校应共同研究、共同探索 第26题
合理选择职业应做到:(A A、了解自己、职业和社会 B、了解专业和职业的关系 C、了解职业的 D、了解社会的需求 第27题
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的过程一般包括:(B A、五个阶段 B、六个阶段 C、四个阶段 D、七个阶段 第28题
就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设定来看,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A
A、副目标 B、首级目标 C、主目标 D、第一级目标 第29题
心理压力的来源大致是:(C A、外部 B、内部 C、外部和内部 D、以上都不是 第30题神经症:(C A、是一种由于生理因素造成的常见病
B、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社会适应能力与工作基本能力都丧失 C、是一组非器质性的轻型大脑功能失调的心理疾病总和 D、是突发性的 多项选择题 第31题
教师中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A BCD A、职业适应性差
B、因各种认知偏差而造成的态度偏差 C、情绪不稳定,自制力差 D、人格缺陷与人际关系紧张 第32题
心理学研究的特殊性:(A CD A、研究对象的特殊性 B、研究主体的特殊性 C、研究过程的特殊性 D、研究方法的特殊性 第33题
课题选择的原则:(A BCD A、需要性原则 B、创造性原则 C、科学性原则 D、可行性原则 第34题
考试焦虑的主要心理因素有:(A B A、把担心考试失败和真的失败联系起来 B、把考试后果看的过于严重
C、过分追求完美 D、思维客观化
第35题个体的实际生活过程由:(A BC A、游戏娱乐活动 B、学习活动 C、劳动活动 D、工作活动
第36题小学生在心理上已逐步具备(A B两种独立的可逆性 A、逆向 B、互反 C、影射 D、反射 第37题
从20世纪80年代始至今,我国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A CD A、调查呼吁阶段 B、尝试推行阶段 C、尝试起步阶段 D、发展推进阶段
第38题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中心途径是:(A BCD A、心理咨询 B、心理治疗 C、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D、全面渗透 第39题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初级、中级、高级功能分别对应的具体功能是:(A BC A、预防心理疾病 B、提高心理素质 C、消除心理疾患 D、进行职业辅导
第40题学校应坚持的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有:(BC A、以家长为主的策略 B、以学校为主的策略 C、中立性策略 D、客观性策略 判断题 第41题
科学是用客观方法研究客观事物变化发展规律与事物间因果关系而获得的系统知识。(√
正确 错误 第42题
同化和顺应是同一个概念的不同叫法。(× 正确 错误 第43题
小学生达到的具体运算阶段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 正确 错误 第44题
压力引起的一系列不适当的意识和行为是导致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 正确 错误 第45题
我国大量调查研究认为,教师心身健康状况比国内普通人群要差一些(√ 正确
错误 第46题
适应性心理咨询主要面向全体学生,通过咨询为学生排解心理困扰,减轻心理压力,改善适应能力。因此,适应性心理咨询对应的是矫治性功能。(×
正确 错误 第47题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仅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这就注定不会是一种师生平等的关系。(×
正确 错误 第48题
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是教师整体心理功能的集中反映,也是影响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关键因素。(√
正确 错误 第49题
教师在学生心目中要有绝对权威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正确 错误
第50题
教师不健康的心态会影响正常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又是影响学生心理状态的一个重要因素。(√
正确 错误
第二篇:华南师大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作业
华南师大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作业
华南师范大学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 作业(齐全)
一、心理调试与辅导:教师心理调适与辅导 作业问题 1:结合自己实际,谈谈教师压力的个人原因与社会原因。答:个人原因:(1)教师自身要求严格。有些教师自身要求较高,除了要进行紧张忙碌的工作,还要参加各种各样的业务进修,参加这样那样的比赛评优,然而时间、精力上的矛盾又觉得力不从心,所以会自感压力巨大。(2)来自个人家庭的压力。有些教师因家庭原因,肩负重担,或家事缠身,心力交瘁,工作上牵制很多精力,感觉生活里缺少快乐,压力就会渐长。(3)教师个体的心理素质水平不高。人的社会化过程不同,看问题的角度就会不同、(消极看问题)心理的承受能力就会不同、人格素质就会不同(性格、气质、能力)、自我意识水平就会不同。有研究发现,不能客观认识自我和现实,目标不切实际、理想和现实差距太大的教师或有过于强烈的自我实现和自尊需要的教师更容易感到压力大,出现心理问题。社会原因:(1)来自社会、学校、学生家长的压力。教育改革不断挑战教师的心理承受能力。教师面临着日益剧增的公众压力:学校众多的考核指标(包括升学)和教学要求,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甚至少数学生对教学的反叛,家长本着望子成龙心态对教师近乎苛刻的评价等。我担任小学的班主任,虽说小学没什么升学的压力,但是调皮的孩子管理起来也是相当的不轻松。而初中的老师,特别是班
主任的压力就可想而知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教师一直是知识和道德的化身,“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也把“完美”作为为人处世的目标,时时事事力求尽善尽美,渴望得到学校、家长、学生及社会各方面的肯定。一旦过高的自我期望不能实现或受到障碍,即产生强烈的挫败感。(2)教师工作任务繁重。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双重任务,一般教师每天工作时间远远超过 8 小时。教师的工作看似很有规律,但又往往寝食违节,休息失常。(3)教师工作性质与工作环境的特殊性。教师工作实际上是一种持续紧张的脑力劳动,需要高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因此易形成孤独、乖僻和感情抑郁,进而会导致心理问题。此外,教师的生活空间狭小。与其他劳动者相比,教师属于一个比较孤立、封闭的群体,与社会的联系相对较少,参与种种决策的机会也很少。大部分教师生活在一个儿童的世界里,教师 90的工作时间是专门与学生在一起的,他们与新朋好友交流的时间很少。因此,教师的合群需要和获得支持的需要经常得不到满足,有可能使教师产生一种与社会格格不入的隔离感。问题 2:结合自己实际,谈谈如何做好压力管理。答:因社会环境变化等诸多原因,中小学教师面临着来较大的工作压力。据分析,教师的压力来自考试压力、工作负担、工作聘任、学历职称、学生和家长、人际关系等方面。适度的工作压力可以给人向上的力量,有益于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反之,过度的工作
压力,即不愉快的压力,则给人带来苦恼,使人产生生理、心理以及行为失调反应,在日常活动中产生焦虑。对此,教师应当调节自己的心理来化解压力,以适应社会的变化。通过学习和交流,我认为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做好压力管理,调节自己: 1调整心态。在繁重的工作任务及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中小学教师要正视生活和工作中的挫折和困难,调整好心态和情绪,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学会自我减压。在注重业务学习的同时,要掌握一些心理保健方面的知识,通过放松训练,转移注意,与人交谈等方法来减轻工作压力。教师要不断提高个人修养,磨练自己的意志品质,增强感受及抵抗工作压力的能力。(2)终身学习。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对教师的职业精神及专业能力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教师要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时代的要求,必须不断学习,牢固地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与意识,将学校视为自己不断学习的场所,将教育教学改革视为提升专业能力的机会,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解决自身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有效地促成专业潜能的发挥,缓解工作压力。(3)认识自我。正确认识自我,包括认识自己的个性、兴趣、优缺点、工作能力及所负担的角色,有利于减轻工作压力。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优势,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扬长避短,根据个性特点,采用灵活的、适应时代变化的教育策略,以化解职业适应障碍,提高工作效率,如依据自己的性格是内
向还是外向,处事主观、迅速还是民主、松散等来决定自己的教学风格。(4)轻松对待。工作上,我们只要尽心尽力的去做,就可以了,不要过度追求完美。和同事之间,朋友之间多沟通、交流。不要把各种事情看得太重,甚至于钻牛角尖。用认真的态度对待工作,用轻松地心态对待生活,用宽容的心态对待朋友,那我们就是最棒的。(5)劳逸结合。作为教师个人来说,也要时刻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善待自己,珍爱生命。在紧张忙碌的工作之余,适当参加一些体育运动,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多陪伴家人,多想开心的事情、成功的事情,注意劳逸结合,每天保持一份好心情。透视琐事,尽量忘却不幸与痛苦,藐视挫折与失败,才会赢得心灵的释荷,人生的升华!各行各业都有压力,我们要正确面对,学会自我调节,尽自己的最大能力,改变自我,处理好工作与学习、生活、家庭之间的关系,正确面对压力,舒缓压力,注意适当的心理调节,使自己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来面对工作和生活,做一个身心健康的老师,享受每一天的生活!
二、教师专业发展:教师职业道德与人格魅力 作业问题 1:教师职业道德有哪些核心内容? 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热爱祖国是每个公民,也是每个教师的神圣职责和义务。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每个社会成员知法守法,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做法律禁止的事情。爱岗敬业——
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没有感情就做不好教育工作。教师应始终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志存高远,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在深刻的社会变革和丰富的教育实践中履行自己的光荣职责。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亲其师,信其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必须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这是教师职业道德最核心的内容。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教师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教师要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各个方面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影响学生。要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不竭的动力。终身学习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问题 2:理解职业道德的“理想境界”是什么? 职业道
德,是从业人员在一定的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职业道德境界由低到高可以相对地分为谋生、责任、乐业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在基本内涵、职业责任、职业纪律、职业利益观、职业理想、职业情感、职业幸福观和精神境界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层次性差异。教师职业道德的“理想境界”是指达到乐业的层次:在教书育人的专业发展过程中,与专业融为一体,执着、沉迷、忘我、乐教,从教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快乐、一种享受、一种发自心底的幸福。问题 3:教师职业规范的“伦理底线” 北大教授何怀宏在《底线伦理》中提出,“底线伦理即每一个社会成员自觉遵守最低限度的道德规范。雨果说,做一个圣人,那是特殊情形;做一个正直的人,那是常人的常轨。”并指出“医德师德是衡量社会道德底线的标尺。” 教师专业伦理规范,是指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自觉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教师专业伦理规范的制定,是规范教师专业人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迫切需要,有助于促进教师专业人员向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专业伦理的作用体现在:彰显专业团体的特征,规范专业人员的行为,体现专业工作的规范化与标准性。教师专业化要求建立教师专业伦理规范,这是非常必要的。经验型教师仅凭职业道德来约束,相对带有被动受制约性;而专业型教师须通过专业伦理规范来导引,体现出教师的自主性与自觉性。作为一种专业的伦理要求,不同于
普通职业道德规范,应当从专业角度出发,加强教师专业伦理规范建设,从而体现教师的专业素质与专业精神。教师专业不像其他职业对他人有所保留,而所有教师都应无所保留地将自己所知道的所有知识传授给学生,并希望学生超过自己。制定并实施教师专业伦理规范,有利于维护教师的师德形象,有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品质,有利于保障学生的教育权益,有利于维护教师的专业自主权,从而确保其独立地、高效地开展专业工作。问题 4:教师人格魅力有哪些关键要素? 教师的思想和职业道德品质、主动精神、乐观心态和快乐情绪与教师的课程智慧、教学智慧和管理智慧等基本要素。问题 5:如何实现教师的人格魅力? 教师应按照专业素养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与能力,并塑造完美的人格,在德、才、识、能诸多方面均自觉锤炼,不断提高,不断完善。做到自我认识、自我调整、自我超越,以具备良好的人品,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三、班级管理技能学生管教:底线与原则 作业问题 1:按照《教育法》的规定,学生的基本权利有哪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学生享有下列基本权利:
1、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
2、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
3、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
4、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
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
5、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这些权利归结起来主要包括学生的受教育权、人身权、财产权。此外,学生还享有与其身份相关的特殊性权利,如学生的知情权、申辩权等。问题 2:按照《教师法》的规定,教师的基本权利有哪些? 《教师法》第二章第七条规定教师具有以下基本权利: 1.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教育教学权。2.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科学研究权。3.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生成绩——管理学生权。4.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获取报酬待遇权。5.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管理的民主权利——民主管理权。6.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进修培训权。问题 3:从法律的角度看,教师管教学生应该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合法性原则、合理性原则与正当程序原则。
四、课堂教学技能课堂教学技术 作业问题 1:结合课堂的学习与自己的课堂教学实际,撰写一篇《我的课堂教学反思》文章。我的课堂教学反思 踏上教坛时间不长,我发现小学语文教学有三种现象是很值得反思的,以下是我的一点小小见解: 现象
一:“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话音刚落,教室内人声鼎沸,声音一浪高过一浪。学生读得摇头晃脑、面红耳赤,场面煞是热闹,教师颇为满意。这已日渐成为一种时尚。反思:
(一)难道学生个个都喜欢高声朗读?仔细想想,答案非常明显。学生之所以都选择高声朗读作为“喜欢”的方式,不排除以下两方面原因。
1、受从众心理趋使。部分同学的放声朗读使其他同学身不由己,为给老师传达“我读得很投入”这一信息,就不惜扯着嗓门,摇头晃脑。
2、学生无其他方式可选。放声朗读历来都是“用喜欢的方式读”的代言,成了学生固定的阅读思维程序。他们不习惯默读,更不知浏览是什么,以至于极个别学生在考试时还要出声读卷。
(二)难道一定要“用喜欢的方式读”吗?我认为,即使学生已经掌握了各种阅读方式,这种说法也未必恰当。因为默读、浏览要求学生将字码直接译为意码,这种高心智活动往往会让学生在自主选择时避难就易。如果一味地用“喜欢的方式读”,即放声朗读,那么,其默读、浏览能力就会日渐萎缩。结论:这是浅表性的“选择性学习”,不排除“放任自流”之嫌。启示:
(一)要教给学生默读、浏览等多种阅读法——让学生可选择。
(二)要引导学生针对不同内容,不同情境选择不同的阅读法——让学生会选择。现象二:对一些文句优美描写精彩的片断,教师对其中的重点词句视而不见,让学生笼统读过几遍就一了百了。反思:
(一)不加咀嚼的朗读真
能让学生感悟、理解、内化吗?我们是否把朗读的功能过于夸大了?不启动思维,不用心体悟,在囫囵吞枣的朗读中,精彩的词句浮光掠影般地在学生的大脑中闪过,如此这般,怎能消化?谈何积淀?学生的语文素质又从何提高?
(二)语文的模糊性排斥品词析句吗?“适度模糊”是在当前语文教学理性有余、感性不足的情况下应运而生的,它不排斥品词析句,甚至咬文嚼字。反之,它还凭借一定的品析理解能力为支撑。就像行书之与楷书,没有端端正正、一笔一画,哪来行云流水? 结论:这不是“模糊性理解”,而是隔靴搔痒。启示:
(一)语文教学需要品词析句,甚至咬文嚼字。
(二)将品词析句与朗读相结合,有品有读,语言文字才能得以消化、积淀,学生才能学会阅读。现象三:在朗读比赛中,有一方明明不如对方,其他学生的评判也十分明了。但是,教师在总结性评判时总会说,“平分秋色”。反思:
(一)指出不足,就一定伤他自尊吗?不!应该说,绝大部分的学生的心灵并非如此脆弱,不堪一击。即便部分学生如此,那么,这般“呵护”也只会使其心灵更娇更脆。何况虚假的评判反馈给学生的是错误的信息,这种欺骗对该学生而言也构成了伤害。
(二)在保护一方的同时是否又伤害了另一方呢?那位明显胜出一筹的同学可能感受到的是你的“偏心”,其他学生领教到的亦或是你的“黑白不分”。对学生而言,这样的教师还可敬吗?以后的教育还有说服力吗? 结论:这是狭
隘的“尊重”,可能换来的是无尽的“伤害”。启示:
(一)评判客观公正,才具说服力。
(二)教师应善于指出学生的不足。反思这些现象,思绪万千。在这“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纷繁的教改大潮中,作为一线教师,面对层出不穷的先进教育理念,无论是瞻前顾后裹足不前,或是不加消化机械运用,这些都不是应有的态度。拥有可贵的灵魂——思想,善于去伪存真,学会吸取精髓,这才是新世纪教师应有的素质。
五、语文专题(广东提升培训)作业【作业 1】明确问题所在才能更好地改进。请你对照观摩的课例,反思个人在古诗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思考改进自己古诗教学的对策,写一篇教学反思。回答: 在自己仅有的短短一年时间教学实践中,我觉得古诗教学是个难点。八九岁的农村小孩子,很多连现代白话文都没能扎实掌握好,更别说古诗词了。虽然知道应该多让学生去体会、感悟诗词中的意境、意蕴,进行感情朗读。但很多时候,学生的表现让我感到力不从心,所以还是沿袭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导入后简单介绍古诗的作者以及写作的背景,然后尽量放手让学生运用工具书、参考注释去自读自悟,小组交流、反馈,老师总结归纳。在对诗歌的理解上,我会尽可能地引导他们向深层次挖掘,但能“挖”出东西的,只是极少数几个人,大多数依然仅停留在较浅层次,学生没有完全理解诗意,读的效果也就不那么如人意。背诵只是依依呀呀诵经般的“背”而没有“诵”。概括起
来:重内容、轻意蕴,重传授、轻感悟,重背默,轻朗读。反思过去,该如何改进古诗教学呢?我想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努力。首先要加强教师自身的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体现在古诗教学上,即要求教师首先提高对古诗教学价值的认识。同时,教师本身还要以健康的心理和积极的取向去关注社会人生,提高自身的文化品格和生命质量,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耐得住寂寞,潜心学习,去丰厚自己的文化积淀,培养自身的“书生”气质。新课程呼唤综合型教师,语文教师在新形势下,必须重塑自身,认识到自己不再仅仅是“语文”教师,而应该是具有 的 “综合素养” “文化人”,从各方面都应有最起码的知识修养。所以,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应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时时刻刻不忘知识的汲取和能力的培养。其次需要改进教学模式、方法。随着新版教材的登堂入室,教师的当务之急就是针对入选的大量古诗进行新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是教师影响学生学习古诗的主要途径,语文教师还应该是一个教学设计师。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古诗教学的特点从总体把握,使用新模式来进行教学。(1)要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要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尽可能创造较多的机会让学生独立读书、独立思考、互相议论交流,在实践中提高自学能力;(2)要重视直观教学,可
以利用形象的板书、教学语言以及投影、录像、录音、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以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3)要重视朗读吟诵的指导,根据不同的性质来指导不同的读的形式及要求;(4)要重视引导想象,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引导他们从语言入手,在理解句意、诗意的基础上,启发他们发挥想象,将古诗变抽象为具象。古诗的内容丰富多彩,表达的形式多种多样,一种模式、一种课堂结构是难以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标的。所以,应按照古诗内容的具体特点,来具体设计课堂结构和选择教学方法、手段,以达到更好的古诗教学效果。【作业 2】对于古典诗歌的透彻理解是进行古诗教学的基础。请你选择一首古诗,广泛收集有关资料,写下自己对诗歌的解读,要求包含以下内容:作者简介、题解及写作背景、注释、诗句意译、特点分析。回答: 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七册)作者简介:李白 701~762 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在中国诗歌史上,他是继屈原之后的一位伟大的积极浪漫主义诗人。著作有《李太白集》。题解及写作背景: 李白在黄鹤楼送好朋友孟浩然去广陵。唐玄宗开元 13 年(公元 725 年),李白乘船从四川沿长江东下,一路游览了不少地方。在襄阳(今湖北襄樊),他听说前辈诗人孟浩然隐居在城东南的鹿门山中,特地去拜访他。孟浩然看了李白的诗,大加
称赞。两个人很快成了挚友。孟浩然热情的款待李白,并留他住了 10 多天。公元 730 年阳春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相会。这天,他们在江夏的黄鹤楼愉快的重逢,各诉思念之情。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船开走了,李白伫立江岸,望着那孤帆渐渐远去,惆怅之情油然而生,便挥就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首句点明送别之地是黄鹤楼,次句点明送别的时间是花开似锦的暮春三月,也暗示了烟花美景将一路伴随友人直到扬州。扬州当时是繁华之都,这时节肯定也是花团锦簇,春光烂漫。后两句传情达意,诗人将离别之情寄托在碧空与江水之间,言虽尽而意未尽,令人回味无穷,堪称送别佳作。注释: 黄鹤楼:楼名,在今湖北武汉。之:去,到。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故人:这里指老朋友。烟花:形容花开得繁茂,像浮动的烟雾。诗句意译: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这句诗的意思是:我的好友孟浩然在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由黄鹤楼出发,乘船东行到扬州去。“故人”一词说明了两位诗人的情谊深厚。“黄鹤楼”是天下名胜,是传说中仙人乘鹤升天之处,也是两位诗人分别之所。黄鹤楼在西,扬州在东,孟浩然要沿长江由西向东顺流而下,告辞时自然要面向西,故而说是。“西辞” “烟花三月”传神地写出了三月的扬州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的景象。孤帆远影碧
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句诗的意思是:我伫立江边,目送友人的小舟愈行愈远,渐渐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只望见浩浩荡荡的江水流向天际。“孤帆”并不是说浩瀚的长江上只有一只帆船,“尽” 而是说诗人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好友乘坐的那只帆船上。字和“唯”字,将孤帆远去、江流天际的景象以及诗人目驻神驰的情形巧妙地展现出来。特点分析: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所写。这是一首千古传颂、脍炙人口的送别诗,描写了送别好友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它不同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那种少年刚肠的离别,也.
第三篇:2018安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远程全员培训作业
多媒体技术应用对教学的促进
蒙城县逍遥路小学三义路校区 李祥
一、多媒体的应用使数学课堂教学更加生动
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和认知特点,主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尽量把数学问题转变为具体的生动的贴近一年级的学生的认知和思维特点的问题,这些借助多媒体设备做起来就容易的多了,比如用计数器表示不同的数,怎样拨珠子,用多媒体就完全可是很生动的演示给学生
二、多媒体的应用使数学课堂教学更加新颖
我们知道,一年级的孩子注意力很难较长时间的集中,所以可以把数学问题转化为孩子喜闻乐见的情景问题,比如动漫人物、动物等,增加课堂教学的新颖性,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比如:
三、多媒体的应用使数学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
同样的数学问题,学生需要反复练习,我们可以把这样的问题通过多媒体技术融入的不同的情景之中,让孩子反复练习,又不会觉得枯燥,丰富课堂内容,比如学生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设计很多有趣练习
四、多媒体的应用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多媒体技术在数学中的应用,它以生动形象的画面,言简意亥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及时有效的反馈,使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兴趣。
总之,多媒体技术在数学中的应用,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吸引学生长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使学生从“要我学”走进了“我要学”的良好学习状态。
2018年8月10日
第四篇:安徽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远程全员培训 政治学科作业
安徽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远程全员培训
政治学科作业
2018年1月16日下午第二节课时,永修县二中教师王老师正在高一(8)班上物理课,突然有学生在课堂上大叫一声,把师生都吓了一跳,于是王老师便停下讲课寻找声音来源,发现是班上一名叫万永童的学生正在听mp4,可能是听得兴奋而叫出声,王老师便叫该生到讲台前讲明情况。当时,班上另一名叫叶文健的学生突然下位拿走了万永童书桌里的mp4,王老师发现后,走到叶文健身边要收走mp4,叶文健不愿意,不停地说:“东西是我的!你凭什么拿走?”边说边做出闪躲动作。为维持课堂正常教学秩序,王老师还是将mp4没收了。
王老师回到讲台后,准备重新上课时,万永童叫嚷说mp4是他的,当时亦有同学随声附和。于是,王老师又走到叶文健身边,问他为什么骗人,特别是老师在处理学生违纪问题时为何要跟着瞎捣乱。气愤之余,王老师便叫叶文健站到讲台边上去,叶文健不肯,态度执拗,王老师便拉他过去,叶文健就使劲推搡,但王老师还是把叶文健拉到了讲台边。叶文健站在讲台后还是不停争辩。当时,王老师情绪失控,扇了叶文健几个耳光。
请对照《中学教师专业标准》,对事件中王老师的行为进行点评。字数不少于600字,以word附件的形式上传。作业:
这件事情,首先我得说,王老师动手打学生肯定是不对的。作为一名教师,不管是在教学上,还是在言行上,都应该给孩子做出更好的表率,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所以,就此事校方以及主管部门作出的相应处理也是得当的。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合格中学教师的基本专业要求,是教师实施教育教学行为的基本规范,其基本理念核心内容是:
(一)师德为先,热爱中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依法执教。关爱中学生,尊重中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中学生,做中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二)学生为本,尊重中学生权益,以中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中学生的主动性;
对照上述标准,王老师在在处理这件事情中,没有以学生为主体,没有尊重学生的权益、尊重学生的人格,少了些耐心和细心,王老师的行为过激了,用心虽好,方法简单粗暴了,更不应该动手体罚学生。
当然,老师有教育学生的权利。老师有权依据校纪校规,要求学生上课不允许听MP4,但不要在课堂上激化与学生的矛盾,下课后可与政教处等相关部门共同教育学生,如有必要还可以请家长协同教育,这样也不至于让自己处于被 动局面。
总之,老师没有体罚的权利。现在的政策和法规,都明确规定,禁止老师体罚学生。作为老师真的要吸取王老师的教训,即使学生再不服管教,也不能去体罚学生,也应该多方协作,共同教育和管理,讲究方式方法,避免激化矛盾。
最后,希望对老师多些理解,老师管教学生,至少说明他是一位负责任的老师,只不过方式方法存在问题,若是对学生不管不问,那么,学生的学业怎么来保证呢?保护学生,爱护学生,也要理解老师,爱护老师,更不能一棍子把老师打死。让我们吸取王老师的教训,把教育教学工作做好、做实。
第五篇:中小学继续教育远程培训作业
初中数学学习方法指导之我见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长期以来,对教师教学的要求强调领会教学大纲、驾驭教材较多,因此教师钻研教材多,研究教法多,而研究学生思维活动较少,因而选择适合学生认知过程的教法也少。实践证明忽视了“学”,“教”就失去了针对性。教学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尤其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让学生感到数学好学,把学数学当成一种乐趣,是值得每一个教师思考的课题。以下是我在工作中的粗浅认识及做法。
一、指导学生学会读数学书
对于语文,我们经常听说:“文章是读出来的”,强调了“读”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其实“读”在数学学习中同样重要。比如预习中发现的难点,就是听课的重点,对预习中遇到的没有掌握好的有关的旧知识,可进行弥补,以减少听课过程中的困难,这样有助于提高思维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例题要重读:教材中的例题,是学习如何运用概念、定理、公式最一般的示范。阅读时要作为重点,边看边想边算,这对提高解题能力大有益处。
概念要精读:正确理解和使用概念,是学好数学的前提。阅读概念时一定要逐字逐句地阅读,力求把知识点吃透。看书过程中应不断向自己提出问题,多想想为什么,以加深对概念定理的理解。
二、指导学生学会听课
“听”是直接用感官接受知识,应指导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注意:(1)听每节课的学习内容;(2)听知识引入及知识的形成过程;(3)听懂重点、难点剖析;(4)听例题解法的思路和数学思想方法的体现;(5)听好课后小结。这样,让学生抓住重点、难点,沿着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来听课,不仅能提高听课效率,而且能使其由“听会”转变为“会听”。教师讲课要重点突出,层次分明,要注意防止“满堂灌”,一定要掌握最佳讲授时间,使学生听之有效。
三、指导学生学会思考探究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学习离不开思维,数学更离不开思维活动,科学的思维方法是掌握好知识的前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对学生要进行思法指导,教学中应着力于以下几点:①开展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思考的习惯;②从创设问题情境来开展探索式教学,培养学生追根究底的思考习惯,使学生学会深思;③从挖掘“问题链”来开展变式训练,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推理、概括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善思;④从回顾解题策略、方法的优劣来开展评价,培养学生去分析,使学生学会反思。
四、指导学生学会记忆
重视对学生进行记忆方法指导,这是初中数学教学的必然要求。教学中,首先要重视改革教学方法,抛弃满堂灌,以避免学生“消化不良”,其次要善于结合数学实际,教给学生相应的记忆方法。例如我在进行《完全平方公式》教学时,很多学生老是漏掉系数2乘以首尾两项,于是我就给他们编了首顺口溜,“头平方,尾平方,头尾组合2拉走”,这样选取生动、有趣的记忆法来指导学生记忆,也有利于突破知识的难点。
五、指导学生学会课后复习巩固及完成作业的方法
学生课后往往容易急于完成书面作业,忽视必要的巩固、记忆、复习。以致出现照例题模仿、套公式解题的现象,造成为交作业而做作业,起不到作业的练习巩固、深化理解知识的应有作用。为此在这个环节的学法指导上要求学生每天先阅读教材,结合笔记记录的重点、难点,回顾课堂讲授的知识、方法,同时记忆公式、定理(记忆方法有类比记忆、联想记忆、直观记忆等)。然后独立完成作业,解题后再反思。在作业书写方面也应注意“写法”指导,要求学生书写格式要规范、条理要清楚。指导时应教会学生(1)如何将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2)如何将推理思考过程用文字书写表达;(3)正确地由条件画出相应的图形。教师教学时可有意让学生模仿、训练,逐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这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十分重要。
六、指导学生复习方法
在进行单元小结或学期总结时,学生容易依赖老师,习惯教师带着复习总结。我认为从初一开始就应培养学生学会自己总结的方法。在具体指导时可给出复习总结的途径。要做到一看:看书、看笔记、看习题,通过看,回忆、熟悉所学内容;二列:列出相关的知识点,标出重点、难点,列出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这相当于写出总结要点;三做:在此基础上有目的、有重点、有选择地解一 些各种档次、类型的习题,通过解题再反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归纳出体现所学知识的各种题型及解题方法。应该说学会总结是数学学习的最高层次。
学生总结与教师总结应该结合,教师总结更应达到精炼、提高的目的,使学生水平向更高层发展。
以上只是我对学生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的一些浅薄的认识和做法,“教是为了不教”指的就是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学法指导是引导学生全面提高素质,通向未来的桥梁,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非常重要,让我们共同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