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关于印发《文化部机关国家公务员职务升降、任免办法》的通知

时间:2019-05-14 16:02: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文化部关于印发《文化部机关国家公务员职务升降、任免办法》的通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文化部关于印发《文化部机关国家公务员职务升降、任免办法》的通知》。

第一篇:文化部关于印发《文化部机关国家公务员职务升降、任免办法》的通知

【发布单位】文化部

【发布文号】文人发(1995)54号 【发布日期】1995-12-04 【生效日期】1995-12-04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国家法律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文化部关于印发《文化部机关

国家公务员职务升降、任免办法》的通知

(1995年12月4日文人发(1995)54号)

现将《文化部机关国家公务员职务升降、任免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文化部机关国家公务员职务升降、任免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实现文化部机关国家公务员职务升降、任免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根据国家公务员制度有关规定,结合我部机关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部机关(包括党群、派驻部门)局级及其以下国家公务员职务的升降、任免。

第三条 职务设置:

(一)领导职务:副处长、处长、副司(局)长、司(局)长。

(二)非领导职务:办事员、科员、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助理调研员、调研员、助理巡视员、巡视员。

巡视员、助理巡视员、调研员、助理调研员是实职,但不具有行政领导职责。

第四条 职务升降、任免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坚持德才兼备、任人唯贤和党管干部;

(二)公开、民主、平等;

(三)注重工作实绩,优升劣降。

第二章 职务升降

第五条 晋升各级职务的人员,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勤政廉政,能为发展我国文化艺术事业尽职尽责,熟悉和掌握相应的业务管理知识和政策、法规,身体健康。其中晋升领导职务的必须具有胜任领导工作的政策理论水平、组织领导能力和五年以上工龄及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

晋升各级职务人员还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晋升职务人员,必须为近两年年度考核连续优秀或近三年连续称职以上者。

(二)晋升科员、正副主任科员职务的,应具有高中、中专以上文化程度;晋升局级、处级职务的,应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其中晋升领导职务的,还应当具有在下一级两个以上职位任职的经历。

(三)晋升正局级领导职务的,需任副局级职务三年以上;晋升副局级领导职务的,需任正处级职务三年以上;晋升正局级非领导职务的,需任副局级职务五年以上;晋升副局级非领导职务的,需任正处级职务五年以上;晋升正处级领导职务的,需任副处级职务两年以上;晋升副处级领导职务的,需任主任科员职务三年以上;晋升调研员职务的,需任副处级职务四年以上;晋升助理调研员职务的,需任主任科员职务四年以上;晋升主任科员职务的,需任副主任科员职务三年以上;晋升副主任科员职务的,需任科员职务三年以上;晋升科员职务的,需任办事员职务三年以上。

(四)晋升职务必须符合国家公务员职务回避制度的规定。对晋升领导职务的人员,应当按规定进行任职培训。

第六条 晋升职务必须在核定的职数限额内,按规定的职务序列逐级进行。个别年度考核连续三年为优秀或在本职位荣立三等功以上奖励者,可越一级晋升或适当放宽资格条件的限制。

第七条 受行政处分期间,不得晋升职务。解除行政处分后,晋升职务不再受原处分的影响。

第八条 在部机关年度考核中被确定为不称职又不宜转任同级其他职务的,予以降职。被降职人员,在新的岗位上工作实绩突出,新年度考核确定为优秀等次,且符合任职条件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重新晋职。

第九条 对升职和降职人员,按照规定相应地调整其级别和工资档次等待遇。

第三章 职务任免

第十条 新录用的国家公务员,试用期为一年。试用期满合格的,根据其工作表现、资历、学历,视不同情况正式任职。

(一)符合任职要求并能履行相应职责的军队转业干部,可按原职级任职。

(二)从院校毕业学生录用到部机关:

1、中专以下学历的,试用期满在本岗位工作2年后任办事员;

2、大学专科学历的,试用期满在本岗位工作2年后任科员;

3、大学本科学历的,试用期满后任科员;

4、双学士(包括研究生班)学历的,试用期满在本岗位工作1年后任副主任科员;

5、硕士学历的,试用期满后任副主任科员;

6、博士学历的,试用期满后任主任科员。

上学前参加过工作的,试用期满后视其情况任相应的职务。

(三)从企、事业单位录用到部机关:

1、录用前在原单位属管理人员的,可按其待遇确定相应职务;

2、录用前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可任主任科员;具有初级专业技术职务的,视其资历等情况,可分别任副主任科员、科员或办事员。

第十一条 从企事业单位选调到机关拟任处级职务的人员,试用期为三个月,试用期满且符合任职条件的,应在本司局处级职数限额内,正式任职。

从其它部门国家公务员中选调的人员,试用期为一个月,试用期满且符合任职条件的,可按原职级正式任职。其中属处级职务的,应占所在司局处级职数。

第十二条 凡因职位转换、升降等其它原因发生职务变化的,应重新予以任职。

第十三条 公务员职务实行委任制,一人一职,不得在企业和营利性事业单位兼任职务。

第十四条 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以免职:

(一)经组织批准离职学习期限超过一年的;

(二)自费出国留学的;

(三)因健康原因不能坚持正常工作一年以上的;

(四)因职位转移、升降等其它原因职务发生变化的。

第十五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其职务自行免除,不再办理免职手续:

(一)受到刑事处罚或劳动教养的;

(二)受到行政撤职或开除处分的;

(三)被辞退或按自动离职处理的;

(四)因机构变动失去职位或调离部机关的;

(五)死亡的。

第十六条 公务员被免职后,应在直接行政首长主持下及时办理工作交接手续。

第四章 任免程序

第十七条 局级职务的任免,由人事部门根据部党组指示及领导职数,对拟任免人员进行考察,提出考察意见,报部党组、部领导审批,并按有关规定向中央备案。

第十八条 处级职务任免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人事部门根据各司局的处室设置、处级领导职数及非领导职务比例限额,公布职位空缺情况、所空职位任职条件和推荐范围等。

(二)各司局根据人事部门提供的情况,采取个别谈话、召开民主推荐会(由司局领导、办公室负责人、司局党组织和所空职位处室的有关人员参加)等方式进行差额推荐任职人选,并填写《民主推荐拟任处级职务人选意见表》①和《职务任免审批表》②(一式两份)报送人事部门审核。

(三)人事部门对各司局民主推荐的任职人选进行资格审查、审批,并办理任免手续。其中正处级领导职务的任免,人事部门在审批前应征求其所在司局主管部长的意见。

① 略。

② 略。

第十九条 主任科员以下非领导职务的任免,人事部门根据年度考核情况及任免条件,办理有关手续。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条 处级以下职务的任免工作,一般结合年终和年中考核在每年上半年的三、四月份及下半年的七、八月份进行。

第二十一条 公务员担任不同层次领导职务的最高任职年龄,执行国家有关规定。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由文化部人事司负责解释。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年六月二十三日印发的《文化部机关处级行政领导职务任免的暂行规定》和****年十一月十二日印发的《文化部机关非领导职务升降的暂行规定》同时废止。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重庆市国家公务员职务升降办法

【发布单位】83102

【发布文号】渝府令[1999]49号 【发布日期】1999-01-25 【生效日期】1999-01-25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重庆市国家公务员职务升降办法

(1999年1月25日渝府令〔1999〕49)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第一条 为了规范国家公务员的职务升降工作,保证公正合理地任用国家公务员,根据《 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规定,结合重庆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第二条 本市国家公务员的职务升降,适用本办法。

本市各级人民政府组成人员的职务升降,不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第三条 市、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人事部门,负责本行政辖区政府工作部门内的国家公务员职务升降工作的综合管理和监督检查。

第四条 第四条 升降国家公务员的职务,必须贯彻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坚持德才兼备,群众公认,注重实绩和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

第二章 晋职

第五条 第五条 晋升国家公务员职务,应在规定的职务名称序列和职数限额内进行。

第六条 第六条 晋升国家公务员职务,应逐级晋升。个别确因工作需要,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又特别突出的,可以越一级晋升领导职务。

第七条 第七条 晋升职务,必须符合下列基本条件:

(一)能坚定地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各项方针、政策;

(二)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工作实绩突出;

(三)廉洁奉公,遵纪守法,作风正派,能团结共事;

(四)具有拟任职务所需要的文化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

国家公务员晋升领导职务,还必须具有胜任领导工作的理论政策水平和组织领导能力,并符合领导集体在年龄结构等方面的要求。

第八条 第八条 国家公务员晋升职务,必须符合下列资格条件:

(一)在近2年考核中定为优秀或近3年考核中定为称职以上;

(二)晋升科、处、局(厅)级正职,应分别任下一级职务2年以上;晋升科、处、局(厅)级副职和科员、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职务,应分别任下一级职务3年以上;晋升助理调研员、调研员职务,应分别任下一级职务4年以上;晋升助理巡视员、巡视员职务,应分别任下一级职务5年以上;

(三)晋升处级副职以上领导职务,一般应有5年以上工龄和2年以上的基层工作经历;晋升处级副职以上领导职务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副职,应有在下一级2个以上职位任职的经历;

(四)晋升科级正副职和科员、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职务,应有高中、中专以上文化程度;晋升处、局(厅)级正副职和助理调研员、调研员、助理巡视员、巡视员职务,应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

(五)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

(六)符合任职回避规定;

(七)按照管理权限由有关机关根据具体职位需要规定的其他资格条件。

对少数因工作特别需要,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前款

(二)、(三)、(四)项规定的资格条件。

第九条 第九条 晋升国家公务员的职务,按照下列基本程序进行:

(一)公布职位空缺、任职条件,采取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办法,推荐预选对象;

(二)按照拟任职务所要求的条件,对预选对象进行资格审查,产生考察对象,考察对象人选数一般应多于职位空缺数;

(三)在考核的基础上,采取个别谈话、民主评议或民意测验、专项调查、实地考察、同考察对象面谈、面试答辩等方法,广泛了解情况,并进行综合分析,对考察对象进行全面考察,择优提出拟晋升人选;

(四)按照管理权限由有关机关领导集体研究决定,并依法任命。

前款规定中,晋升领导职务的,还应同时严格按照有关选拔任用领导人员程序的规定执行。

第十条 第十条 国家公务员在受行政处分期间,不得晋升职务。

第十一条 第十一条 对晋升职务的国家公务员,应当按规定进行任职培训。

第十二条 第十二条 国家公务员职务晋升后,其级别低于新任职务对应最低级别的,应升至新任职务对应的最低级别。

第十三条 第十三条 晋升国家公务员的级别,按照管理权限,由决定其职务任免的机关或同级政府人事部门批准。

第三章 降职

第十四条 第十四条 担任科员以上职务的国家公务员,在考核中被确定为不称职的,或者不胜任现职又不宜转任同级其他职务的,应予降职。

第十五条 第十五条 降低国家公务员职务,每次降低一级职务。

第十六条 第十六条 降低国家公务员职务,按下列程序进行:

(一)任免机关的人事工作机构提出降职安排意见;

(二)任免机关对降职事由进行审核并听取拟降职人的意见;

(三)按照管理权限由有权机关领导集体研究决定,并依法任免。

第十七条 第十七条 国家公务员被降职的,其级别超过新任职务对应最高级别的,应降至新任职务对应的最高级别。

第十八条 第十八条 国家公务员对降职决定不服,可按有关规定,提出申诉。

第十九条 第十九条 被降职的国家公务员,如在新的职位上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确实突出,经全面考察,可不受任职年限的限制,重新晋升其职务和级别。

第四章 纪律与监督

第二十条 第二十条 国家公务员的职务升降,必须严格执行本办法,并遵守以下纪律:

(一)不准超职数和不按规定职位要求及规定条件晋升国家公务员职务;

(二)不准随意放宽或改变国家公务员职务晋升的条件;

(三)不准违反规定程序,个人决定国家公务员的职务升降或突击晋升国家公务员职务;

(四)不准要求晋升本人的配偶、子女及其他亲属的职务,或者要求晋升秘书等身边工作人员的职务;

(五)不准封官许愿,打击报复,营私舞弊;

(六)不准有其他有碍职务升降工作公正合理进行的行为。

第二十一条 第二十一条 市、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人事部门应掌握本级政府各工作部门职位设置和人员配备情况及本办法的实施情况,对国家公务员职务升降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受理对职务升降工作的举报、申诉等事宜。

第二十二条 第二十二条 对晋升为市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处级职务,万州、黔江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工作部门和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科(股)级职务以及上述职务降职的,应报同级政府人事部门备案。同级政府人事部门在1个月内不提出异议的,方可宣布任免决定。其中对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越级和放宽任职资格条件等晋升的,须事先报市人事部门审核同意。

第二十三条 第二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人事部门,对违反本办法规定,不按编制职数、职位要求、规定条件晋升国家公务员职务以及突击晋升国家公务员职务的,应宣布无效;对违反本办法规定,不按规定程序晋升或降低国家公务员职务的,应责令其按照规定程序重新办理或补办有关手续;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其它违纪行为,视情节轻重,依法对主要责任人或直接责任人给予批评教育或纪律处分。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四条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执行中的问题,由市人事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十五条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文化部关于印发《文化志愿服务管理办法》的通知

【发布单位】文化部

【发布文号】文公共发〔2016〕15号 【发布日期】2016-07-14 【生效日期】2016-07-14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文化部

文化部关于印发《文化志愿服务管理办法》的通知

文公共发〔2016〕1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广播电视局,本部各直属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推动文化志愿服务规范化、制度化,构建参与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机制健全的文化志愿服务体系,文化部制定了《文化志愿服务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贯彻执行。

特此通知。

文化部

2016年7月14日

文化志愿服务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发挥文化志愿服务在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积极作用,鼓励和引导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广泛深入开展,推动文化志愿服务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根据文化志愿服务特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文化志愿者,是指利用自己的时间、知识、技能等,自愿、无偿为社会或他人提供公益性文化服务的个人。

本办法所称文化志愿服务组织单位,是指组织开展文化志愿服务的文化行政部门、文化单位。

本办法所称文化志愿服务组织,是指以开展文化志愿服务为宗旨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

第三条 文化志愿服务应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遵循自愿、无偿、利他、平等的原则。

第二章 文化志愿者

第四条 文化志愿者应热心文化事业,具有一定的文化艺术才能和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鼓励有意愿、有能力的人成为文化志愿者。

鼓励老年人在自愿和量力的情况下参加文化志愿服务活动。

未成年人经其监护人同意或由其监护人陪同,可参加与其年龄、身心状况相适应的文化志愿服务活动。

第五条 文化志愿者可向文化志愿服务组织单位申请实名注册。注册时,应提供真实身份信息、服务技能、服务时间、联系方式等个人基本信息。

第六条 文化志愿者享有下列权利:

(一)根据自己的意愿、时间和能力提供文化志愿服务;

(二)获得文化志愿服务活动真实、准确、完整的信息;

(三)参加文化志愿服务培训;

(四)获得开展文化志愿服务必要的工作条件;

(五)要求文化志愿服务组织单位如实记录参与文化志愿服务的有关信息;

(六)请求文化志愿服务组织单位帮助解决在文化志愿服务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七)对文化志愿服务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八)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规定的其他权利。

第七条 文化志愿者履行下列义务:

(一)自觉维护文化志愿者的形象与声誉;

(二)遵守文化志愿服务管理制度;

(三)履行文化志愿服务承诺或协议,完成文化志愿服务组织单位安排的志愿服务任务;

(四)尊重服务对象的意愿、人格和隐私,不得向其收取或者变相收取报酬;

(五)因故不能参加或完成预先约定的文化志愿服务活动时,履行合理告知的义务;

(六)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三章 文化志愿服务组织单位

第八条 文化志愿服务组织单位履行下列职责:

(一)制定文化志愿服务计划;

(二)依法筹集、管理和使用文化志愿服务经费、物资;

(三)组织开展文化志愿服务活动;

(四)负责文化志愿者的招募、注册、培训、服务记录、绩效考核等工作;

(五)为文化志愿者开展文化志愿服务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帮助解决文化志愿服务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六)根据文化志愿者的要求和相关管理规定,出具文化志愿服务相关证明;

(七)开展文化志愿服务宣传、交流与合作;

(八)履行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九条 文化志愿服务组织单位可根据实际需求制定招募计划,定向招募或面向社会公开招募文化志愿者。

招募文化志愿者,应当明确公告文化志愿服务项目和文化志愿者的条件、数量、服务内容、保障条件以及可能发生的风险等信息。

第十条 文化志愿服务组织单位应依据文化志愿者本人申请,对于符合条件的予以注册并发放注册服务证,如实记录文化志愿者个人基本信息和服务开展情况。

未经文化志愿者本人同意,文化志愿服务组织单位不得公开或泄露其有关信息。

第十一条 文化志愿服务组织单位应按照专业技能、服务对象等对文化志愿者进行分类管理。

第十二条 文化志愿服务组织单位应定期对文化志愿者开展业务知识、技能培训和安全教育。第十三条 文化志愿服务组织单位应定期对文化志愿者服务情况进行绩效考核。对未遵守相关规定、不履行本办法第七条规定义务的文化志愿者,建立退出机制。

第四章 文化志愿服务

第十四条 文化志愿服务的范围主要包括:

(一)在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和场所开展公益性文化服务;

(二)深入城乡基层开展文艺演出、辅导培训、展览展示、阅读推广等公益性文化服务;

(三)为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农民工和生活困难群众等提供公益性文化服务;

(四)参与基层文化设施的管理和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等工作;

(五)参与文化行政部门和文化单位开展的文化遗产保护、文化市场监督等工作;

(六)开展其他公益性文化服务。

第十五条 文化志愿服务组织单位应根据工作需要和自身职责开展文化志愿服务,也可根据有文化志愿服务需要的单位或个人的申请提供文化志愿服务。

第十六条 开展文化志愿服务,文化志愿服务组织单位、文化志愿者、文化志愿服务需求方应就文化志愿服务内容、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等协商一致,必要时应签订书面协议。

第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文化志愿服务组织单位与文化志愿者、文化志愿服务组织单位与文化志愿服务需求方之间应签订书面协议:

(一)任何一方要求签订书面协议的;

(二)对人身安全、身心健康有较高风险的;

(三)为大型公益文化活动提供文化志愿服务的;

(四)法律、法规规定应签订书面协议的。

第十八条 文化志愿服务协议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文化志愿服务的内容、时间、地点;

(二)当事人的权利、义务;

(三)风险保障措施;

(四)协议的变更和解除;

(五)法律责任及争议解决方式;

(六)需要明确的其他事项。

第十九条 开展文化志愿服务,文化志愿服务组织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为文化志愿者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第二十条 开展文化志愿服务应使用统一的标识。

第五章 激励和保障

第二十一条 文化志愿服务组织单位应结合实际建立文化志愿服务激励回馈制度。

有良好服务记录的文化志愿者可获得艺术观摩与培训、文化艺术消费、公益性文化服务等方面的优惠待遇。

文化行政部门应推动文化志愿者在用工、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享受本地区关于志愿者的优惠奖励政策。

第二十二条 文化志愿服务组织单位应建立文化志愿服务嘉许制度。对服务时间较长、业绩突出、社会影响较大的文化志愿者、文化志愿服务团队和文化志愿服务项目给予褒扬。

第二十三条 文化志愿服务组织单位应为文化志愿服务开展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

文化志愿服务经费应主要用于文化志愿服务开展过程中涉及的场地租用、物品制作、人员培训、后勤保障、宣传推广等方面。文化志愿服务经费使用应严格遵守有关财务制度,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

第二十四条 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通过捐助设施设备、赞助等方式参与文化志愿服务。

第二十五条 鼓励以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方式吸引符合条件的文化志愿服务组织参与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或活动。

第二十六条 文化志愿服务组织单位、文化志愿者开展文化志愿服务,造成对文化志愿服务对象或其他相关人员合法权益损害的,按照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承担相应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七条 各地文化行政部门可根据本办法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关于印发《公务员职务任免与职务升降规定(试行)》的通知

关于印发《公务员职务任免与职务升降规定(试行)》的通知

中组发[2008]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组织部、政府人事厅(局),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各人民团体干部(人事)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组织部、人事局:

现将《公务员职务任免与职务升降规定(试行)》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在实施中有何问题和建议,请及时报告中央组织部、人事部。人事部1995年3月31日印发的《国家公务员职务任免暂行规定》(人核培发〔1995〕37号)、1996年1月29日印发的《国家公务员职务升降暂行规定》(人发〔1996〕13号)同时废止。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完善公务员职务管理,合理任用公务员,规范公务员职务任免与职务升降工作,根据公务员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章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公务员的职务任免与职务升降,必须贯彻党 的干部路线和方针,坚持下列原则:

(一)党管干部原则;

(二)任人唯贤、德才兼备、注重实绩原则;

(三)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原则。

第三条 本规定适用于委任制公务员。选任制公务员以及法官、检察官职务的任免、升降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章程的规定执行。

聘任制公务员的职务任免与职务升降,另行规定。

第四条 公务员职务任免与职务升降工作按照干部管 理权限,依照法定的条件和程序进行。

第五条 领导成员职务应当按照规定实行任期制。

第二章 任 职

第六条 公务员任职,按照公务员职务序列,在规定的编制限额和职数内进行,并有相应的职位空缺。

第七条 公务员任职,应当具备拟任职务所要求的条 件和资格。

第八条 公务员任职,应当符合交流和回避等有关规定。

第九条 公务员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任职:

(一)新录用公务员试用期满经考核合格的;

(二)通过调任、公开选拔等方式进入公务员队伍的;

(三)晋升或者降低职务的;

(四)转任、挂职锻炼的;

(五)免职后需要新任职务的;

(六)其他原因需要任职的。

第十条 公务员任职,一般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按照有关规定提出拟任职人选;

(二)根据职位要求对拟任职人选进行考察或者了解;

(三)按照干部管理权限集体讨论决定;

(四)按照规定履行任职手续。

第十一条 公务员职务的任职时间,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有关规定计算。

第十二条 公务员任职时,应当按照规定确定级别。

第十三条 公务员因工作需要在机关外兼任职务的,应当经有关机关批准,并不得领取兼职报酬。

第三章 免 职

第十四条 公务员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免职:

(一)晋升职务后需要免去原任职务的;

(二)降低职务的;

(三)转任的;

(四)辞职或者调出机关的;

(五)非组织选派,离职学习期限超过一年的;

(六)退休的;

(七)其他原因需要免职的。

第十五条 公务员免职,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提出免职建议;

(二)对免职事由进行审核;

(三)按照干部管理权限集体讨论决定;

(四)按照规定履行免职手续。

第十六条 公务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其职务自然除,可不再办理免职手续,由所在单位报任免机关备案:

(一)受到刑事处罚或劳动教养的;

(二)受到撤职以上处分的;

(三)被辞退的;

(四)法律、法规及有关章程有其他的规定的。

第四章 晋升职务

第十七条 公务员晋升职务,应当具备拟任职务所要 求的思想政治素质、工作能力、文化程度和任职经历等方面的条件和资格。

第十八条 公务员晋升职务,在规定任职资格年限内 的考核结果均为称职以上等次。

第十九条 晋升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应当 具备《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章程规定的资格。

晋升乡科级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应当符合下列资格条件:

(一)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

(二)晋升乡科级正职领导职务的,应当担任副乡科级职务两年以上;

(三)晋升乡科级副职领导职务的,应当担任科员级职务三年以上;

(四)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

(五)其他应当具备的资格。

第二十条 晋升综合管理类非领导职务须具备下列任职年限条件:

(一)晋升巡视员职务,应当任厅局级副职领导职务或者副巡视员五年以上;

(二)晋升副巡视员职务,应当任县处级正职领导职务或者调研员五年以上;

(三)晋升调研员职务,应当任县处级副职领导职务或者副调研员四年以上;

(四)晋升副调研员职务,应当任乡科级正职领导职务或者主任科员四年以上;

(五)晋升主任科员职务,应当任乡科级副职领导职务或者副主任科员三年以上;

(六)晋升副主任科员职务,应当任科员三年以上;

(七)晋升科员职务,应当任办事员三年以上。

晋升综合管理类以外其他职位类别非领导职务所需的 任职年限条件,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一条 公务员晋升职务应当逐级晋升。

特别优秀的公务员或者工作特殊需要的,可以破格或 者越级晋升职务。破格和越级晋升条件和程序另行规定。

第二十二条 公务员晋升领导职务,按照下列程序办理:

(一)民主推荐,确定考察对象;

(二)组织考察,研究提出任职建议方案,并根据需要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酝酿;

(三)按照干部管理权限集体讨论决定;

(四)按照规定办理任职手续。

公务员晋升非领导职务,参照前款规定的程序办理。

第二十三条 机关内设机构厅局级正职以下领导职务出现空缺时,可以在本机关或者本系统内通过竞争上岗的 方式,产生任职人选。

厅局级正职以下领导职务或者副调研员以上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出现空缺,可以面向社会公开选 拔,产生任职人选。

第二十四条 公务员晋升领导职务的,应当按照有关 规定实行任前公示制度和任职试用期制度。

第五章 降 职

第二十五条 科员以上职务的公务员,在定期考核中被确定为不称职的,应予降职。

第二十六条 公务员降职,一般降低一个职务层次。

第二十七条 公务员降职,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提出降职建议;

(二)对降职事由进行审核并听取拟降职人的意见;

(三)按照干部管理权限集体讨论决定;

(四)按照规定办理降职手续。

第二十八条 公务员被降职的,其级别超过新任职务对应的最高级别的,应当同时降至新任职务对应的最高级别。

第二十九条 降职的公务员,在新的职位工作一年以 上,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突出,经考察符合晋升职务条件的,可晋升职务。其中,降职时降低级别的,其级别按照规定晋升;降职时未降低级别的,晋升到降职前职务层次的职务时,其级别不随职务晋升。

第六章 纪律与监督

第三十条 在公务员的职务任免与职务升降工作中,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超编制、超职数、超机构规格或者自设职位任用与晋升公务员职务;

(二)随意放宽或者改变公务员职务任用和晋升的;

(三)在考察工作中隐瞒、歪曲事实真相,或者泄露酝酿、讨论公务员职务任免与职务升降的情况;

(四)违反规定程序决定公务员的职务任免与职务升降;

(五)突击晋升公务员职务;

(六)任人唯亲、封官许愿、营私舞弊、打击报复;

(七)其他妨碍公务员职务任免与职务升降工作公合理进行的行为。

第三十一条 对违反本规定作出的决定,由有关机予以纠正,并按规定对主要责任人以及其他直接责任人进行处理,触犯法律的,依法处理。

第三十二条 公务员对免职、降职决定不服,可以按照有关规定申请复核或者提出申诉。公务员主管部门和关机关按照有关规定负责处理。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三条 双重管理的公务员职务任免与职务 降,按照有关规定办理。

第三十四条 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作人员的职务任免与职务升降,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三十五条 本规定由中共中央组织部、人事部负解释。

第三十六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第五篇: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2011资源建设指南》的通知

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2011资源建设指南》的通知

办社文函[2012]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广播电视局: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2011地方资源建设工作已于2011年9月正式启动。为推进工作开展,进一步加强对各地实际工作的指导,现印发《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2011地方资源建设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请各地认真执行,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领导,严格管理

为进一步推动2011地方资源建设工作,各省(区、市)要成立2011资源建设领导小组、工作组和专家组,文化厅(局)的主要领导要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各省(区、市)文化厅(局)要督促文化共享工程省级分中心按时高质量完成资源建设任务,资金管理做到专款专用,提高使用效率。

二、加强调研,做好规划

各省(区、市)在项目策划中要高度重视调研分析工作,以群众需求为引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优先选择有代表性特色文化主题,注重挖掘文化内涵,加强总体规划,着力建设一批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精品资源。

三、提高建设质量,妥善解决版权

各省(区、市)在地方资源建设工作中,要强化质量意识,力求做到内容易懂、脉络清晰、画面美观、表现生动,严格按照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相关标准规范开展建设,确保资源建设成果的高质量。要妥善解决资源版权问题,为今后资源的各项使用提供保障。各省(区、市)自主建设资源的版权为管理中心与所建省(区、市)共有版权,可提供全国使用;征集成品资源的版权应至少在全省(区、市)范围内使用,使用期限不少于5年,并提供管理中心备份。进村入户项目资源的版权要具有有线/数字电视的播放权。

请各省(区、市)文化厅(局)督促各地于2012年2月10日前将《2011地方资源建设申报书》(参见《指南》)报送文化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管理中心。

联系人:文化部社会文化司图书馆处耿斌、韩沫

电话:010—59881732

联系人:文化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管理中心王丽华、刘平

电话:010—88003053、88003034

传真:010—68475713

电子邮箱:resource@ndcnc.gov.cn

特此通知。

附件: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2011地方资源建设指南 二○一二年一月九日

附件: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2011地方资源建设指南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并指出:“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为了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以丰富、适用、优质、多样的数字资源满足广大城乡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确保各地按时高质量完成2011资源建设任务,特制定本指南。

一、建设总则

本指南适用于承担2011地方资源建设任务的文化主管部门和省级分中心开展资源建设工作使用。资源建设工作是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下简称“文化共享工程”)的核心任务之一,各省应在认真学习本指南的基础上,具体落实2011资源工作。

在管理上,2011地方资源建设工作应坚持需求牵引、科学规划、统一标准和共建共享的基本工作原则进行建设工作。

在职责上,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领导小组负责2011地方资源建设项目的整体部署和管理。文化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管理中心(以下简称管理中心)负责项目的协调管理和业务指导,包括项目资金申请,组织专家组对各省项目进行立项审核、技术指导和成果验收,明确建设标准,督促建设进展,控制建设质量。各省文化主管部门负责协调本地区财政部门督促专项资金到位,对本省项目建设进行监督。文化共享工程各省级分中心承担地方资源建设工作的主体任务,积极引导和组织市级、县级支中心参与资源建设工作,并对其进行业务指导和管理。

在建设进程上,2011地方资源建设工作建设周期为1年。

二、选题重点

2011地方资源建设应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弘扬思想道德风尚,贴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注意体现地方特色,打造文化精品,重点建设好地方特色文化专题资源、红色历史多媒体文化资源、少数民族文化产品译制资源和“进村入户”资源。选题重点如下:

(一)地方特色文化专题资源

地方特色文化专题资源应选择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有较大影响力和深厚群众基础的文化专题,侧重在民族文化、文化遗产、戏剧、旅游文化、曲艺杂技、少儿文艺等类资源等方面进行选题。

(二)红色历史文化多媒体资源

红色历史文化多媒体资源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的重要事件、主要人物、发生地点、历史资料、文艺作品为主要内容,利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制作融文字、图片、视频、动漫、游戏为一体,在网络上全景展示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走过的光辉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承担红色历史文化多媒体资源库建设工作的地区,应基于本地红色历史文化资源进行选题建设,涉及面较广的选题应报管理中心,在全国范围进行选题查重。

(三)少数民族文化产品译制资源

2011少数民族文化产品译制资源,应选择本区域少数民族群众喜爱的、体现中华民族团结和谐的优秀资源进行译制。可选择文化共享工程已有资源译制,也可选择当地群众急需且已解决版权问题的其他资源。可侧重选择民族文化、文化遗产、影视文化、戏剧、旅游文化、适用技术、农村经济、曲艺杂技、少儿文艺类以及本地红色历史文化等类资源。

(四)“进村入户”资源

“进村入户”资源应选择适合通过有线/数字电视方式播放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资源,侧重选择民族文化、少儿文艺、中国戏剧、旅游文化、曲艺杂技、文化遗产、适用技术、农村经济、科普知识、生活百通、影视文化、人居环境、医药卫生等类资源。

三、建设方式

2011地方资源建设工作的建设方式分为:自主建设和征集成品资源建设。

(一)自主建设

自主建设指建设成果具有自主版权,通过策划、设计、组织、整合建设的以原创为主要特征的资源建设方式。自主建设既可以完全依靠自身的人员、软硬件设备创作资源,也可以提供资源制作的创意和思路,对资源建设的要点、过程和结果进行策划统筹,其他部分采取购买素材或委托建设。

(二)征集成品资源建设

征集成品资源建设是指通过争取捐赠、免费获取、市场购买等方式获取完整的信息资源。各地在采取征集成品资源建设方式时,应注意解决成品资源的使用权问题。征集成品资源的版权解决要求参见本指南第六节。资源征集的合同样本见附件一。

四、建设成果

根据《文化部、财政部 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数字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文化共享工程在“十二五”末的数字资源建设总量应达到530TB,视频资源应达到33万小时,专题资源库不少于500个。其中,管理中心数字资源建设总量不少于100TB,视频资源不少于6万小时,专题资源库不少于100个,各地资源建设总量不少于400TB,视频资源不少于24万小时,专题资源库不少于400个,少数民族语言资源不少于30TB。各地应根据文化共享工程在“十二五”期间的总量要求,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在“十二五”期间的资源建设任务。

2011地方资源建设成果类型分为视频专题片资源和专题资源库资源,各省级分中心可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自主选择建设类型。

地方特色文化专题资源库建设、红色历史文化多媒体资源库建设应以自主建设为主,征集成品资源为辅。“进村入户”资源建设应以征集整合成品资源为主,自主建设为辅。少数民族语言资源译制的要求为:新疆应完成880小时的维语、哈语资源的译制;西藏应完成300小时藏语卫藏方言资源的译制;青海应完成200小时藏语安多方言的译制;四川应完成100小时藏语康巴方言资源的译制;内蒙古应完成120小时蒙语资源的译制;吉林应完成120小时朝鲜语资源的译制。少数民族语言资源译制工作,应以译制文化共享工程已有资源为主,其他资源为辅。

各地要合理有效利用专项资金,在保证资源建设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建设成本,提高资源总量。资源建设的价格参考见附件五。

五、质量要求

(一)内容质量要求

应以基层群众需求为引导,建设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积极健康、体现社会主义文化核心价值的优质资源。鼓励建设具有互动性的专题数据库资源。地方资源建设应力求做到内容易懂、脉络清晰、画面美观、表现生动。

(二)技术质量要求

应遵循统一标准进行制作,按照文化共享工程承及国家、行业相关标准进行建设,参见本指南第九节 ;在资源提交方面,应按照本指南第十节 的要求提供;在资源的兼容性和扩展性方面,所制作的视频专题片、专题数据库应支持目前主流操作系统、播放软件和浏览器,避免不必要软件插件的应用。

六、版权要求

2011地方资源建设工作应注重妥善解决资源版权,以满足文化共享工程面向基层群众通过各种方式开展资源服务的需求。具体要求如下:

自主建设项目成果的版权为管理中心与省分中心共有,可在全国范围内使用。其中,资源素材应满足在本项目成果中可无限制使用,成果的整体使用无需再向其他单位获取版权。

征集成品资源项目成果的版权应至少解决在本省范围内使用的权利,并可提供给管理中心备份,使用期限不少于5年,备份无期限。同时,在使用权方面,应具有全国范围内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广播权、放映权、复制权和展览权,确保所建资源可以在文化共享工程不断拓展的传输渠道和服务模式中使用。利用“进村入户”专向资金建设的资源应具有有线数字电视的播放权。汇编权和表演权可根据资源适用的服务类型酌情增删。

注:上述各类授权定义可参见附件一中资源征集合同样本中的解释。

七、专家组及工作组要求

为保证2011地方资源建设工作的质量,承担建设任务的各省级分中心应组建资源建设工作组及资源建设专家组。具体要求如下;

(一)资源建设工作组

在项目策划阶段,各地应筹建2011地方资源建设工作组。小组至少由1名省级分中心分管领导、1名业务主任、1名业务骨干组成,具体负责2011资源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实施管控、项目报审和文档管理等工作。

(二)资源建设专家组

为确保2011地方资源建设成果符合要求,加强专家在资源建设论证、指导方面的作用。管理中心组建国家级资源建设专家组,各地组建省级资源建设专家组。省级专家组应参与项目建设的策划论证、中期查验指导、成品内容验收等过程。承建单位以外专家,应由在地方特色文化、数字资源建设和基层公共服务等方面具有较深造诣和丰富经验的专家组成,人数不少于专家组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二。例如: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项目的应聘请非遗专家;承担红色历史文化多媒体资源库建设任务的地区,应聘请熟悉红色历史方面的专家。承担少数民族文化产品译制资源的地区,应聘请熟悉少数民族群众宗教信仰、民族感情、生活习惯的专家。

(三)明确联系人制度。

在工作组中指定一名资源建设联系人,填写《2011地方资源建设工作省级分中心工作组名单》(见附件二)后,报送管理中心。联系人应承担与管理中心在2011地方资源建设工作中的联系职责,保持工作进展情况的日常沟通,并于每月15日向管理中心指定电子信箱汇报资源建设进展情况。

八、提交要求

(一)自主建设资源成果的提交

自主建设资源原则上应以移动硬盘为载体提交经过数字化的资源成品。其中,视频资源提交参照《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视频资源数字化加工格式规范V2.0》中符合广电播出级质量的保存级指标,即需提交25M码流AVI格式(WAV独立音频)6M码流MPGE格式资源各一份,同时提供1.5M码流和300K码流WMV格式资源各一份、XML编目数据一份、2011地方资源建设工作产生的重要文档(应至少包括项目组名单、资源制作大纲、资源建设历次专家会文件、合同、经加盖公章的财务清单、资源清单等)的复印件一份以及配套使用权限的正式文书一份。专题资源库应提交完整资源库成品、配套应用插件、资源库部署和使用的说明文档、重要素材资源、重要文档(同上述)的复印件以及配套使用权限的正式文书。

(二)征集建设的资源成果的提交

征集建设的资源应以移动硬盘形式提交经过数字化的资源成品。其他要求与自主建设资源的提交要求相同。

九、建设流程

为了规范建设流程,保证建设进度和质量,各地在进行2011地方资源建设工作时,可参照如下基本流程开展工作:

(一)规划选题

自本指南下发之日起,各地应开始筹建2011地方资源建设工作组,填报《2011地方资源建设工作省级分中心工作组名单》并筹建省级专家组。工作组应参照本《指南》,根据本地区资源建设任务,抓紧开展需求调研、项目策划工作。在此基础上,组织省级专家论证,论证后向管理中心提交《2011地方资源建设申报书》(见附件四)。

(二)项目立项

管理中心对各地项目申报组织资源论证会,形成《资源项目申报意见书》下发各地。各地根据《资源项目申报意见书》调整和细化2011资源建设方案,再次提交管理中心通过评审后,领取《2011地方资源建设任务书》。自正式领取任务开始,各省级分中心联系人应于每月15日前以电子邮件形式向管理中心汇报资源建设进展情况。电子信箱地址为:resource@ndcnc.gov.cn。

(三)项目建设

为保证资源建设符合相关技术规范,各地首先应制作资源样例数据并报管理中心进行技术测试,通过后正式开展2011地方资源建设工作。视频专题片制作项目应按:细化资源制作大纲、明确制作脚本、准备素材、拍摄素材、后期制作、成品包装等流程进行。专题资源库项目应按:细化资源制作大纲、明确数据库结构、准备素材、专题库搭建、系统测试、数据加工与录入、成品包装等流程进行。征集成品资源应按:细化项目需求内容、公开招标、签署资源征集合同、获取成品资源等流程进行。

(四)资源验收

各地2011资源建设任务初步完成后,应先自行组织省级专家验收会进行资源验收和修正调整。按管理中心组织的验收评审会要求准备有关文档资料提交管理中心统一验收评审。会后,领取《评审意见书》并按有关要求进行资源修正。

(五)资源提交

各地进行资源最终调整后,按统一标准制作数字化资源成品,同时将配套软件以及加盖公章的重要文档资料(参见本指南第十节 —提交要求)一并提交管理中心。领取由管理中心颁发的《资源收录证书》。

省级分中心工作流程(略)

管理中心工作流程(略)

十、建设标准

资源建设涉及到多种标准规范的应用,为保证资源建设工作的质量,各地应在建设2011地方资源时,严格参照现行相关标准及规定执行。参考如下:

(一)视频资源相关标准规范

视频资源的制作主要涉及摄像设备的准备、数字化设备的准备、数字化视频加工、字幕加工、元数据编目描述文件的处理、数字化保存格式的处理等。

针对上述内容,2011地方资源建设的视频资源摄像和制作设备的准备可根据本地设备情况选择,至少达到广播级标清;视频资源数字化加工格式可参照《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视频资源数字化加工格式规范V2.0》;视频资源编目标准按照《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视频资源编目规范》及电影、动画片、讲座、舞台艺术、专题类节目实施细则编目。视频资源摄像和制作的声音、画面、字幕等技术要求可参见《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讲座资源建设规范》中相关内容;

(二)专题数据库相关标准规范

专题数据库相对单一对象数据更加复杂,对象数据多为复合型,一般包括文字、图像、音视频等,其中音视频格式标准参照《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视频资源数字化加工格式规范V2.0》,文字、图像加工标准及专题数据库的元数据标准可参照“科技部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专项——数字图书馆标准与规范建设”以及国家数字图书馆的相关标准规范。

(三)少数民族语言译制相关标准

译制类资源可参见《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少数民族语言译制工作办法》,其他可参考规范可参考《翻译服务规范》(GB/T19363.1—2003)等国家相关标准规范。

文化共享工程有关规范下载地址:http://

十一、经费使用

2011地方资源建设工作专项经费使用,应按照《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试点工作资源建设经费管理办法》(办社图函[2006]437号)的有关规定,专款专用,在当地文化主管部门的指导管理、监督检查下,节约资金,规范财务管理。在经费使用方面,应确保直接用于资源建设的费用(包括自主建设费、成品购买费、加工制作费、论证及验收费)所占比例不低于建设项目总金额的85%,其余15%经费可用于购置与资源建设项目所需的软、硬件设备等。2011地方资源建设专项经费使用期为自资金划拨省财政部门之日起,为期一年。

附件:

1、资源征集合同样本(略)2、2011地方资源建设工作省级分中心工作组名单(略)

3、2011地方资源建设选题列表(略)

4、2011地方资源建设申报书(略)

5、资源建设价格参考(略)

下载文化部关于印发《文化部机关国家公务员职务升降、任免办法》的通知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文化部关于印发《文化部机关国家公务员职务升降、任免办法》的通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