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的家乡(片段)
我的家乡(片段)
我的家乡内蒙古非常美丽,无边无际的大草原,绿草如茵。蓝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真漂亮呀。远远望去小草和蓝天连成了一片。内蒙古阳光非常明媚,这样真像一幅迷人又好看的画。草原上的牛、羊和马多得数不清。空气非常新鲜,真通畅。蒙古包非常多,几百里连成一片,蒙古包里的人很多,草原上的人因为太阳太刺眼都不愿意出来。只有放马、牛、羊的人才爱出家门。我的家乡是不是很美。
作者:三年级柳博韬 指导老师:孟宪芸
本文系作文网(zuowen.com)用户原创文章,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第二篇:《我是什么》教学片段及评析-教学教案
(一)小组合作,读词组句。
在引导学生充分朗读这段话之后,我安排学生分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出示事先准备好的6个词语卡片(“小水珠”、“小硬球”、“小花朵”、“落”、“打”、“飘”),先指名孩子们读一读这些词语,然后试着把这6个词语拼组成3个句子。并安排一位同学上台在黑板上拼组。由于学生熟读了课文,对词句已有初步感知,孩子们大都能准确地按上下排列的顺序排列出“小水珠落下来”、“小硬球打下来”、“小花朵飘下来”。
(二)感知句意,调整句序。
学生组好句子之后,我把握契机地问道:“这里面有三个动词,分别是什么?”孩子们不由地脱口而出:“落、打、飘。”我又接着问到:“那它们的位置可以调换吗?”问题一出孩子们有的眉头紧锁,有的窃窃私语,还有的交头接耳地讨论起来。但不一会便有人跃跃欲试地嚷嚷道:“不能,不能。”并有理有据地说出了自己的理由:小硬球最重,肯定是打下来;花朵很轻,当然是飘下来;而水珠自然是落下来了。
而这时我又故做疑惑状说道:“听大家这一说,仔细地想一想,这三个句子的位置好像有点不妥,能不能重新调整一下顺序呢?讲出你的理由来。”孩子们一下子又被难住了,但马上有又一个个喜形于色:“我知道了!”“我也看出来了!”接着开始动手调整三个句子的顺序。最后又一个个争着向我和同学们讲自己的发现,说调整的理由。一个小组汇报:“小水珠、小硬球落下来时有的轻有的重,我们组是按照由轻到重的顺序排列的:第一句是‘花朵飘下来’,第二句是‘小水珠落下来’,第三句是‘小硬球打下来’。”另一个小组汇报:“我们组是按照小水珠、小硬球落下来的先后顺序排列的,小硬球最重,肯定是最先落下来,小花朵最轻,当然是最后飘下来。”但大家都能通过对“落”、“打”、“飘”这三个动词不同意义的感知而作出判断的。
(二)朗读感悟,想象情境。
学生读词组句,又按自己地理解重新修改了课文,可这时我又出一招:“同学们已经重新排列了这些句子,且理由都非常充分,很好!那么,你们能不能通过自己出色的朗读读出不同的语气,来感受它们下落时的轻重快慢呢?”学生的兴趣又一次被激发,思维又再次被激活,一个个又摇头晃脑、有滋有味地读了起来,并都在“飘”、“落”、“打”这三个字的读音处理上做文章,反复尝试,相互提示,如有的学生将“飘”读得轻而长,将“打”读得重而促,我检查上也进一步提醒学生:“小花朵飘得还不够轻不够慢。“”小硬球还应该打得再重些。”最后,我又让学生把这些句子放回原文中去读整段话。同学们在交流朗读时的感受和互相评议时,有的说:“我读这句话的时候,眼前像是真的有千千万万朵雪花在空中飘舞。”有的说:“我听ххх同学朗读这一句时,眼前也像在放电影:无数的雹子像子弹一样打在地面上和我们的脸上,硬硬的,凉凉的,蹦蹦跳跳的,真好玩!”„„
教学反思:
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我尽可能的将“唤醒、点拨、启发、引导、激励”留给自己,把“理解、体会、体味、感悟”教给学生,整个学习的过程就是扎扎实实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但同时也激活了学生的再造想象,对三种自然现象有了十分真切的感受,并通过极具个性化地朗读向别人表达或展示出自己的感受。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激发想象和自主朗读欲望,从而达到理解、领悟、深化的教学目的。这应该
就是语文基础的渗透性教学,就是关注学生语感的能力培养,就是“读”与“练”的有机整合吧。
第三篇:《我是什么》教学片段及评析
《我是什么》教学片段及评析
课文《我是什么》是一篇有趣的科学童话,文章脉络清晰,第一人称的写法令人倍感亲切,在课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我在空中漂浮着,碰到冷风,就变成小水珠落下来。人们就管我叫“雨”。有时候我变成小硬球打下来,人们就管我叫“雹子”。到了冬天,我变成小花朵飘下来,人们又管我叫“雪”。在执教这一段课文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情境:
一、小组合作,读词组句
在引导学生充分朗读这段话之后,我安排学生分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出示事先准备好的6个词语卡片(“小水珠”、“小硬球”、“小花朵”、“落”、“打”、“飘”),先指名孩子们读一读这些词语,然后试着把这6个词语拼组成3个句子。并安排一位同学上台在黑板上拼组。由于学生熟读了课文,对词句已有初步感知,孩子们大都能准确地按上下排列的顺序排列出“小水珠落下来”、“小硬球打下来”、“小花朵飘下来”。
二、感知句意,调整句序
学生组好句子之后,我把握契机地问道:“这里面有三个动词,分别是什么?”孩子们不由地脱口而出:“落、打、飘。”我又接着问到:“那它们的位置可以调换吗?”问题一出孩子们有的眉头紧锁,有的窃窃私语,还有的交头接耳地讨论起来。但不一会便有人跃跃欲试地嚷嚷道:“不能,不能。”并有理有据地说出了自己的理由:小硬球最重,肯定是打下来;花朵很轻,当然是飘下来;而水珠自然是落下来了。
而这时我又故做疑惑状说道:“听大家这一说,仔细地想一想,这三个句子的位置好像有点不妥,能不能重新调整一下顺序呢?讲出你的理由来。”孩子们一下子又被难住了,但马上有又一个个喜形于色:“我知道了!”“我也看出来了!”接着开始动手调整三个句子的顺序。最后又一个个争着向我和同学们讲自己的发现,说调整的理由。一个小组汇报:“小水珠、小硬球落下来时有的轻有的重,我们组是按照由轻到重的顺序排列的:第一句是„花朵飘下来‟,第二句是„小水珠落下来‟,第三句是„小硬球打下来‟。”另一个小组汇报:“我们组是按照小水珠、小硬球落下来的先后顺序排列的,小硬球最重,肯定是最先落下来,小花朵最轻,当然是最后飘下来。”但大家都能通过对“落”、“打”、“飘”这三个动词不同意义的感知而作出判断的。
三、朗读感悟,想象情境
学生读词组句,又按自己地理解重新修改了课文,可这时我又出一招:“同学们已经重新排列了这些句子,且理由都非常充分,很好!那么,你们能不能通过自己出色的朗读读出不同的语气,来感受它们下落时的轻重快慢呢?”学生的兴趣又一次被激发,思维又再次被激活,一个个又摇头晃脑、有滋有味地读了起来,并都在“飘”、“落”、“打”这三个字的读音处理上做文章,反复尝试,相互提示,如有的学生将“飘”读得轻而长,将“打”读得重而促,我检查上也进一步提醒学生:“小花朵飘得还不够轻不够慢。”“小硬球还应该打得再重些。”345货源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最后,我又让学生把这些句子放回原文中去读整段话。同学们在交流朗读时的感受和互相评议时,有的说:“我读这句话的时候,眼前像是真的有千千万万朵雪花在空中飘舞。”有的说:“我听某某同学朗读这一句时,眼前也像在放电影:无数的雹子像子弹一样打在地面上和我们的脸上,硬硬的,凉凉的,蹦蹦跳跳的,真好玩!”……
【教学反思】
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我尽可能的将“唤醒、点拨、启发、引导、激励”留给自己,把“理解、体会、体味、感悟”教给学生,整个学习的过程就是扎扎实实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但同时也激活了学生的再造想象,对三种自然现象有了十分真切的感受,并通过极具个性化地朗读向别人表达或展示出自己的感受。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激发想象和自主朗读欲望,从而达到理解、领悟、深化的教学目的。这应该就是语文基础的渗透性教学,就是关注学生语感的能力培养,就是“读”与“练”的有机整合吧。
345货源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四篇:详案 《家乡的桥》片段教学
《家乡的桥》片段教学案例
松江区九亭第二小学
李海燕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在语言环境中理解省略号的作用。
2.体味写景状物类文章的写作特点;学习抓住特点,先概况后具体的写法进行表达。
3.朗读中感悟作者热爱家乡、怀念家乡的思想感情,知道乡情对人的一生来说是弥足珍贵的。【教学重点、难点】
1.读中悟思乡之情,朗读中感受小桥给作者童年生活带来的无限乐趣,感悟作者热爱家乡、怀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2.读中悟表达方式,结合具体语言环境,用先概括后具体的写法进行语言实践。
【教学过程】
过渡:作者对桥的回忆,不仅包括桥的造型、名称,而且家乡的桥还盛满了作者
童年的回忆,接下来让我们学习课本的第5小节,感受桥给水乡的孩子带
来的乐趣。
一、启发思路,理清句子关系
师:作者童年时做游戏,和小伙伴玩耍嬉戏经常是围绕着桥展开的,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找一找,作者在桥边玩耍都有哪些乐趣? 生:交流(1—2个,未点到的请其他同学补充。)
(板书:下棋猜谜讲故事、比跳水本领练胆量、钓鱼摸螺蛳)
师:桥啊就像一个集合点一样,孩子们都聚在这里,这么多朋友都在,可以玩的游戏肯定少不了!我们可以______,可以_____,还可以_______。这些游戏你们喜欢吗? 生:喜欢!
师:嗯,李老师也非常喜欢!不过李老师是北方长大的,体会不到水乡孩子的乐趣,咱们班谁小时候是生活在江南水乡的?好!请你来读一读,让我们都来感受感受水乡孩子的幸福!生:读句子(2个)(1.读的不错,估计你小时候玩的也很疯啊!2.读的真棒!有幸捉到毛蟹的兴奋也读出来啦!)
师:水乡的孩子们真是幸福啊!看!整个炎热的夏天,我们在桥头—下棋猜谜语讲故事;我们把桥当作—跳水台,比—跳水本领,练胆量;我们在桥边—钓鱼摸螺蛳,碰得巧—还能从桥洞里捉到一对毛蟹呢!(师引读)
师:就是玩累了要休息,孩子们也离不开桥。他们是不是躺在沙发上休息?在哪里休息呀? 生:船上!
师:还真是会享受啊!谁能把这种悠闲的感觉读出来?
生:读句子(出示句子:实在玩累了,荡一条小船进桥洞,舒展四肢平躺着,那凉丝丝的风,轻轻荡漾的水波,转眼就把你送人梦乡„„)
师:真是惬意!我真是觉得他们休息的时候也是在玩呢!幸福吗?谁能把幸福的感觉读出来? 生:读句子。
师:这句中省略号什么作用? 生:交流
师:省略了梦中的情景,给读者无尽的遐想空间。我们以后习作的时候可以利用省略号把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写出来!
二、反复朗读,学习有序表达
师:家乡的桥带给孩子们的乐趣还真是不少!作者是怎样描述这些活动的呢?句子和句子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交流
师:(1你注意到了分号,有几个呢?还有个感叹号呢,感叹号说明了什么?抓到毛蟹很兴奋!这几个句子的顺序可以打乱吗?2玩累了,最好写在最后。3你注意到了不同的方位,桥头、桥上、桥边、桥下。)
师:大家读的都很仔细,如果老师让你们抓一个字眼或者词语来概括本小节,是什么?
生:乐或者乐园。(板书:乐园)
师:后面的这些句子都是围绕着“家乡的桥是孩子们的乐园”这句话来写的。
师:作者先把中心意思点明,再从几个方面把“乐”写的生动、形象,这种写作方法就是先概括后具体。既然是乐园,我们在读这一小节时,应该怎样读呢?谁愿意当小老师读一读? 生:有感情朗读。
师:读出了那种快乐,读出了那份惬意。在整个炎热的夏天,桥成了孩子们的乐园,作者通过具体的描写把孩子们的快乐表现的淋漓尽致,大家觉得作者只是回忆桥吗? 生:交流
师:作者从留恋桥,到留恋童年的快乐,到留恋童年的家乡,作者的思想感情就这样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了,谁能带着作者思乡的感情读一读? 生:读本小节。
师:请同学们根据黑板上的提示,复述本小节。生:复述。
师:点评学生的复述。
三、总结本节,布置小练笔
师:同学们,时光流逝,或许作者长大以后已经忘记了在那座桥头下棋猜谜,忘记了讲的什么故事,忘记了在那座桥上跳水练胆量,忘记了摸到了多少螺蛳毛蟹,但是,那份快乐,那份惬意会永远留在作者的心里。家乡的一草一木,一河一桥都是作者永远忘不掉的温馨回忆。这份对故乡难以割舍的情感,是一段长长的相思,是一段暖暖的牵挂。更是人生的一种幸福。但愿以后我们也能感受到这样的幸福。
作者的魂牵梦绕,成就了这篇优美的文章,因此,我们在以后的习作中都要注意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融入到你的作品中去。我们班的小朋友来自四面八方,请大家课后写一写家乡让你印象深刻的情景或事物。要求如下:
1.带上真情实感,试着把真实的感受融入自己的习作中。
2.言之有序,抓住事物的特点,选择合理的表达顺序进行描写(如时间顺序、空间顺序,由近及远或由远及近等)
【板书设计】
下棋猜谜讲故事
乐园
比跳水本领练胆量
钓鱼摸螺蛳
荡舟进桥洞
第五篇:我的老师(精彩片段)
我的老师(作文片段)魏子竣
张老师还是位教学有方的好老师。【两件事之间的过渡语。】 记得有一次:学校组织我们去梅花山游玩,我们进了梅花山后,看见满山的梅花,却不知道观察什么,只是穿梭在梅花中傻乎乎地乱拍照,正当我们拍得不亦乐乎时,听见张老师惊喜的叫声:“同学们,快过来看哪!”我们闻声跑了过去,只见张老师站在梅花树下手指着一朵盛开的梅花笑眯眯地说:“你们数数梅花有几片花瓣?”我立刻数了数,应答道:“5片。”张老师点点头又笑着说:“你们再闻一闻、摸一摸,别只顾着拍照!”我们赶紧学着张老师的样子,低下头闻了闻梅花,顿时一股清香沁入肺腑,又伸手轻轻摸了摸,竟有一种滑滑的丝绸般柔软的感觉,这是我以前从来没有观察到的。我看着站在梅花树下正在微笑着指导同学们观察的张老师,觉得老师真美,一股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学会了观察植物的方法。【具体生动地写出了老师在游玩中不露痕迹地教会孩子们观察植物的方法。这种独特的教学方法,魏子竣捕捉到了。写作文选材很重要,要善于从生活的细节中去提炼人物的可贵之处。】
我的老师(片段)
浦 炜
张老师常常带着我们在大自然中学习知识。有一次,学校组织我们去灵古寺赏桂花,张老师带着我们来到一棵桂花树前,告诉我们:“桂花属木犀科植物,品种有金桂、银桂、丹桂和四季桂,它的香气十分迷人,既可观赏也可以食用、入药。”张老师刚说完,同学们便好奇地摸摸桂花,闻闻花香。这时,忽然有几位顽皮的同学跑到桂花树前,抱着桂花树摇了起来,顿时空中下起了桂花雨,张老师笑着对我们说:“让我们一起享受这香香的桂花雨吧!”桂花落在我们的身上,我们围着张老师一起在桂花雨中奔跑、嬉戏。看着张老师那灿烂的笑容,顿时我觉得张老师仿佛年轻了许多,原来教学严谨的张老师也那么爱笑,那么富有童心,那么幽默,就像我们的妈妈一样,那么可亲,我也和同学们一样赶紧奔到张老师身边和老师一起笑着,跳着,一起拍照„„
【叙事中重点突出了老师爱笑、有童心、可亲„„的特点,与平时在教学中完全不一样的状态。这样的选材也很好。】
我的老师(片段)
王奇奇
记得有一次,张老师要带我们去灵谷寺赏桂花,当时我们刚学完《桂花雨》一课,心里就惦记着:今天赏桂花,一定要体验一下摇桂花的感觉。一路上,同学们一边欣赏一边寻找开花较多的桂花树。走了不到30米,眼前就出现了一颗粗壮的桂花树,桂花开得正盛,同学们一拥而上,抱着那棵桂花树就开心地使劲摇了起来,金黄色的桂花如同雨点一般飘落下来,张老师和我们都站在桂花树下,顿时头发上、衣服上都落满了桂花。大家都叫着笑着,张老师突然兴奋地说:“今天淋了桂花雨,回家就不用洗澡了!”听到这儿,我们笑得更开心了。平时在学校严肃的张老师原来也这么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幽默风趣呀。【选材和浦炜一样,写了同一件事,由于观察的点不一样,写出了与浦炜不一样的感受。】
我的老师(片段)
叶玲燕
张老师特别关爱同学,记得去年长绳比赛时,一到课间,张老师就陪着我们练习。一次,我一不小心被绳子一绊,脚扭了一下,整个人重重地摔倒在地上,整个脚都疼得要命,我顿时痛苦极了,眼泪不争气地往下掉。张老师看见了,立即上前双手扶住我,把我扶到阴凉的地方让我坐下休息,轻轻地揉着我的脚踝,一边揉一边问:“这样舒服点吗?”我看着张老师关切的目光,心里温暖起来,疼痛顿时减轻了。在张老师的关爱下,我的脚很快就恢复了。【本片段抓住了老师的动作展开写,具体生动地体现了老师关爱学生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