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辛亥革命讲稿(详细)(精选多篇)

时间:2019-05-14 16:50: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一历史辛亥革命讲稿(详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一历史辛亥革命讲稿(详细)》。

第一篇:高一历史辛亥革命讲稿(详细)

辛亥革命讲课 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今年是2016年,恰逢一位伟人诞辰150周年,大家知道这位伟人是谁吗?(一起回答)

很好,就在前几天,10月30日,国民党主席洪秀柱来到南京中山陵,拜谒孙中山,纪念其诞辰150周年。

那么,被台湾人民称为“国父”的孙中山先生,是通过哪一事件改造旧中国的?对中国的历史进程又带来哪些影响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学习,进入那场影响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辛亥革命”!

在这场革命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当时的中国人,为了摆脱帝国主义的压迫,进行过哪些自强不息的探索呢?

(放图)代表农民阶级的太平天国运动,最后在清政府和帝国主义的夹击下失败了。代表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最后也以甲午战争的失败告终。

而资产阶级改良派的代表康有为、梁启超发起的百日维新,最后也在慈禧太后的干涉下失败了。

而清政府自身进行的“新政”和“预备立宪”也引起了人民的不满。那么,中国到底该何去何从?哪一条路才适合中国呢?

正是有了前面改良失败的前车之鉴,中国的资产阶级,特别是那些留学归国的海归们认为,唯有革命推翻清政府,才能救中国,唯有民主共和才能实现中国的富强。那么当时的中国又是否具有适合民主共和生存的土壤呢?大家一起来看一下中国当时的大环境。

(放图)这是甲午战争之后,中国的时局图,这些是中国同帝国主义列强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请同学们结合书上62页的内容,说说当时中国处在怎样的政治环境之中。

(放图)由于外国资本的冲击,加上清末新政的影响,中国人也开始创办自己的工厂。这是张謇在南通建立的大生纱 厂,这是荣氏兄弟在无锡建立的保兴面粉厂,请同学结合课本说明一下当时中国在经济上又处于什么样的状况呢?很好,资本主义的发展也促进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放图)在思想上,由于留学和新式学堂的兴起,他们带来了西方自由平等的思想观念。代表像章炳麟,邹容和陈天华。大家注意一下他们的著作,发现里面都出现了哪两个字呀?”革命“,是的,当时的知识分子普遍认为,革命才是唯一出路。大家再看一下书上“学思之窗”邹容头像下面的生卒年,发现他去世时才多大呀?(一起回答)是的,只有20岁,在当时的中国,其实还有很多像他这样的年轻人,为了革命的理想,义无反顾。

其实陈天华,有一个关于他的小插曲······

那时连说书的都不说岳飞传啦,说陈天华的警世钟猛回头。县官听说一瞎子整天在大街上宣传这个,就把他给抓起来。瞎子他也看不见这官,他也不害怕,他就在大堂上说了陈天华的“这中华那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压制我众汉人,拱手降洋“。县官也是汉人,是啊,人家说的对啊,一脱官服,参加革命啦。这中华......名存实亡。这明显就是指清王朝。这些人一宣传革命,革命的风潮就风起云涌。于是成立了一些著名的革命团体。大家根据书上63页的内容一起来完成这个表格。

同盟会成立后,组织革命党人进行了一系列的武装起义,虽然这些起义最后都以失败告终,但是起义也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清王朝统治,宣传了民主共和思想。

革命,肯定是会牺牲的。“但是前线赴死易,唤醒生者难”。1911年,同盟会选举黄兴为广州起义的领导人,孙中山不同意,想自己亲自领导。因为在当时的中国,有很多想鲁迅所说那样麻木不仁的中国人,更需要有人去唤醒他们。就这样,孙中山负责筹集资金,黄兴负责领导起义。

广州起义最后还是失败了,毕竟参加起义的总人数不过只有一百二十余人,而且这些人大部分还是留学归国的精英们,大家觉得他们的血是不是白流了呢?!!当然不是,正是他们的牺牲,才为以后的革命做了铺垫,他们用鲜血唤醒了更多有良知的同胞。同盟会成员收集72具尸体葬于黄花岗,称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黄花岗起义之后没过几天,四川就掀起了保路运动。谈谈保路运动,本来清政府把铁路的修筑权交给当地商办,于是各地百姓纷纷筹集资金买了铁路的股票,但是清政府为了向列强借钱镇压各地起义,不惜以铁路作为抵押,就引起了百姓不满。保路运动爆发了。保路运动爆发后,清廷派湖北的新军入川镇压,这导致武汉防务空虚,革命党人在武汉策划起义,武昌起义爆发。但是这个起义的爆发是比较突然地,本来呢,革命党原定于10月16号起义的,但是由于革命党在据点准备炸弹的时候不慎爆炸了,据点暴露了,大家忙着跑路把印有革命党名单的花名册落下了,结果这花名册落到了湖广总督手里,这总督打算按图索骥,按照名单抓人,革命党人不得已就提起义啦。(提问加讨论)所以现在有的人认为武昌起义是偶发事件?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为什么?给大家一点时间讨论一下。(抽问)

点拨:武昌起义爆发具有历史必然性,因为当时主客观条件基本成熟

客观条件:(1)清政府反动卖国本质逐渐暴露无遗;(2)湖北新军前往镇压保路运动,武汉兵力空虚。

主观上,革命党人的准备工作比较充分:

(1)思想准备:资产阶级革命纲领的提出及革命思想的传播;(2)组织准备:同盟会的成立加强了革命力量的联合;(3)武装准备:一系列武装起义及黄花岗起义加速革命进程。(4)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随机应变、具有革命首创精神

大家看一下,武昌起义时用的旗帜,数一数有多少颗星星啊?对的,有18颗星星,代表全国18个省份,表示团结和共和。

保路运动之后,湖北军政府成立了,不到一个月,全国十三个省份都宣布独立,大家觉得这表现了什么呀?说明,当时的清廷统治正如一把干柴,只需要一点星星之火就能在全国各地燃烧起来。

各省独立了,孙总山在1911年底回国,大家都推举他作为领导人,希望建立一个民主共和的政府,于是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了,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那么同学们思考一下,为什么这个总统是“临时”的?

因为清朝还没有推翻,国家刚刚建立,选举程序不能按照共和政体那样严格选举,所以以简单的流程选择了临时的总统。

民国是建立了,但是战争还在继续啊,革命党一方面还在和清廷对抗,另一方面还要取得西方列强的支持,但是西方列强不承认这个政府啊,因为他们担心自己的利益受损,新政府成立了,那以前和清廷的签订的条约怎么办? 在武昌起义爆发之后,清廷就派袁世凯率军镇压,袁世凯这个人比较狡猾,一边和革命党打仗一边谈判,另一方面又向清廷要钱粮。革命党这边呢,由于受到各种压力,就和袁世凯妥协了,答应了袁世凯“推翻清廷就做大总统的条件”,清廷这边实在是拿不出钱啊,据说隆裕太后把自己的首饰都卖了来充当军队的粮饷。就这样,袁世凯两头得利,最后还是推翻了清王朝,做了总统。

活动探究二:(提问)对于革命党人将革命果实拱手让给袁世凯,有人认为是因为帝国主义和中国的封建势力强大,有人认为是因为袁世凯运用两面三刀的手法欺骗了革命党人,也有人认为是因为革命党人太软弱。你认为是什么原因? 点拨:以上所述三个原因都是。

客观原因:帝国主义和中国的封建势力强大,袁世凯的两面手法; 主观原因: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

根本原因:是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程度底,导致资产阶级力量弱小,且具有软弱性。

清王朝推翻了,这个意义重大呀,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就这样结束了。天下不再是皇帝一人的天下了,老百姓可以自己选举了,也不用交那么多苛捐杂税了,所以大家都很高兴。当然,封建专制的推翻不仅仅是政治意义重大,让普通人感受最深的还是日常生活的变化。先是称呼上,据说有一次孙中山出门办事,遇见一个老伯,见了孙中山,老伯二话不说就下跪高喊“大人”,孙中山劝老伯不用跪,见面改用握手礼,“老爷”大人的称呼全部废除,一律改为“先生”,君。还有一些,比如断发,废除女子缠足等等。反正老百姓比较高兴。

袁世凯在北京做了总统,选拔自己的亲信建立自己的团体。南京方面,一方面,国家刚刚建立,为了巩固新生的政权,需要一部宪法对国体做一个规定,另一方面由于担心袁世凯走向专制的道路,于是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目的就是限制袁世凯专权。我们来看看临时约法的具体内容啊。临时约法体现了哪些基本原则?它又是怎么样约束袁世凯的呢?

临时约法的进步性,否定了君主专制,否定了封建等级制,促进了中国政治的近代化。总结,大家把这张图画在书上吧。

辛亥革命建立了民主共和的政体,有人认为辛亥革命失败了,你们怎样看待这场革命。我们评价的时候,要从进步性和局限性来看。

我们从选择共和,走向共和,到构建共和,经历了很多的艰难险阻,那么同学们是否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回顾这场革命呢? 课后拓展

最后总结:所以从辛亥革命到现在100多年啦,中国还是个共和国,谁要想做皇帝那简直就是做梦。所以孙中山不但是中华民国的国父,可以讲是中国的共和国之父。我们现在也正沿着孙总山先生的足迹继续走下去。中国还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所以惟愿诸君将振兴中华之责任,置之于自身之肩上。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二篇:高一历史第二课辛亥革命教案1

高一历史第二课辛亥革命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通过分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的背景和条件,培养学生从政治、经济、阶级等角度完整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2)掌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认识到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法令和措施对中国近代社会的积极影响。(3)剖析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成果的过程,掌握辛亥革命的经验教训;正确评价辛亥革命。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历史材料设置问题,循循善诱,促进学生思考问题,探究问题。(2)通过制作图表,比较分析归纳概括。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辛亥革命进行中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使学生认识到革命成果 来之不易,应珍惜时间,勤奋学习。

(2)通过学习孙中山在辛亥革命时期的思想和表现,教育学生为实现祖国腾飞大业而努力学习。

教学重点: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评价辛亥革命 教学难点:三民主义的实质 ;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840年,西方列强用大炮敲开了中国的大门,伴随着列强的侵略中国步入了近代。中国近代史对中国人民而言是一部屈辱史,同时又是一部抗争史。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先后登上了历史舞台。太平天国运动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最终失败,那么民族资产阶级能否扛起民主革命的大旗,最终结果又是如何?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走入《辛亥革命》这一课。[讲授新课]:

一、辛亥革命的酝酿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从政治、经济、阶级、思想、组织、军事几个方面思考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和条件。

对于课本提及的清朝的“新政”和“宪政”改革,通过两段材料的呈现,肯定改革是适应历史发展潮流的,但却是被动的垂死挣扎。培养学生站在全面的立场评价历史本身的能力,尊重历史的辩证发展。正因为改革客观的积极作用以及改革的本质,成为了革命爆发的原因。同时为辛亥革命的爆发提供了经济条件。

这一目的重点是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对于这部分知识可设计如下问题解决。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何时由何人在何地成立的?之后又出现那些较有影响力革命团体?在此基础之上,于1905年成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领导人是?政治纲领是?它与三民主义的关系如何?它的成立历史意义在于? 同盟会的成立使中国民主革命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中国民主革命有了比较完备的民主革命纲领,有了一个公认的革命领袖,并由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来领导。

二、辛亥革命的过程

(一)、爆发 关于辛亥革命的爆发,充分利用辛亥革命形势示意图,让学生在观察中充分发掘本图所包含的历史信息:武昌起义,三镇光复,湖北军政府,全国响应,南京临时政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高潮

关于“中华民国的成立”一目可设计如下问题解决:

1、结合书本的内容,分析南京临时政府的性质?

判断一个政府的性质,主要应该看这个政府人员的组成和它采取的措施。

2、关于《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可引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重要条文,通过设置一些问题,让同学们阅读课文后结合材料思考后,从三个角度归纳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材料二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 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材料三 国务员(指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谍叛行为时,得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出席,出席员三分之二以上可决弹劾之 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什么原则?(2)材料二中的权力分工体现了什么思想?(3)材料三中,“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是什么意思?

3、你怎样看待《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三、辛亥革命的结局

根据课本内容解决下列问题:

1、袁世凯能够窃取革命果实的原因是?

第一、是袁世凯本人的军事实力和两面派手法。

第二、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对革命党人施加了强大压力;

第三、混入革命政权中的立宪派和旧官僚,也从内部破坏革命,和帝国主义相呼应; 第四、是革命党人自己的软弱和妥协,对袁世凯抱有幻想;

2、辛亥革命的性质及其历史意义

(1)性质: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一是推翻清朝统治,结束在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二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为中国社会的进步打开了闸门。

3、从辛亥革命中,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它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行不通。[课堂小结]

为了挽救民族危亡,民族资产阶级扛起了民族革命的大旗,领导发动了辛亥革命,但由于中外反动势力共同破坏,及资产阶级革命派经验不足和妥协,导致革命果实被窃取。辛亥革命在推翻封建帝制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其失败也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那么,中国革命到底应向何处去?我们将在下一节中探究这个问题。

第三篇:高一历史第16课 辛亥革命(含问答题及答案)

第16课 辛亥革命

一、背景:

1、社会背景:帝国主义侵略,民族危机加深。

2、组织基础:A、兴中会 1894 檀香山 标志兴起。

B、同盟会 1905东京 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3、思想基础: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后发展为三民主义

B、舆论上:与康有为、梁启超等改良派展开论战。围绕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政府、要不要建立共和政体等问题展开。

4、武装上:1911年黄花岗起义(黄兴)最为著名。由于缺乏建立根据地的思想,没有形成坚强统一的领导而失败,但是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鼓舞了人民的革命斗志。

二、爆发:武昌起义 1911年 1、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熊秉坤、金兆龙率先发难。成立湖北军政府,黎元洪任都督,国号“中华民国”,政体“五族共和”。

2、影响:武昌起义使清王朝统治土崩瓦解。

三、高潮:

1、中华民国建立:

A、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成立,以五色旗为国旗。

B、颁布〈〈临时约法〉〉,规定主权在民、平等自由,三权分立。是近代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内阁、三权分立)C、名义上为中央政府,但并没有实现真正统一。

2、清帝退位: 1912年,宣统帝下诏退位,260多年的清王朝统治结束,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四、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1)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2)帝国主义支持;(3)袁世凯大权在握;(4)立宪党和旧官僚的支持。课中思考题:吴兆麟的话有道理吗?

反映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缺乏自信,对黎元洪也没有清醒地认识,对旧官僚抱有幻想。解析与探究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体现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总统的权利受法律的限制,国家政体采用内阁制而不是总统制,它规定了资产阶级国家制度的基本原则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精神,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

自我测评

问题

1、简析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性质和伟大意义

原因:义和团失败后,帝国主义列强加紧了对中国的控制和掠夺。清政府内外交困,试图通过新政来挽救其统治。

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成立兴中会等革命团体,决心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性质: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意义:(1)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2)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民心(是中华民族从封建主义走向现代文明的伟大开端)。

问题

2、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意义可答二、三点)

(1)性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意义1)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3)(意义2)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民心(是中华民族从封建主义走向现代文明的伟大开端)。(4)进一步唤醒了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5)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6)推动了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 问题

3、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局限性: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的性质,革命果实最后落入有浓厚封建性、投靠帝国主义的北洋军阀(袁世凯)手中。

问题4辛亥革命未能完全成功的原因和教训?

直接原因: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根本原因:中国资本主义弱小,资产阶级力量不足,不得不

对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妥协退让

教训(证明了):

1、资产阶级改变不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的命运

(2)西方资产阶级革命之路在中国行不通 问题5 列举1894-1912年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的重要革命活动。

(1)、1894年在檀香山成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此后,通过在海内外宣传革命思想和在国内多次组织小规模的革命起义而扩大革命党人的影响;

(2)、1905年成立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并创办《民报》,于1905年至1907年间与康、梁等保皇派展开了一场思想大论战,为辛亥革命的到来做好了舆论准备;

(3)、同盟会领导了多次国内武装起义,如1907年5月至1908年4 月间在华南地区连续发动了六次武装起义,1911年4月黄兴等人在广州发动的黄花岗起义影响最大;(4)、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革命浪潮席卷全国;(5)、1912年1 月,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第四篇:历史问答题——辛亥革命

历史问答题——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20世纪初的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当我们考察19世纪末叶以来华中出现的新的经济结构、新的社会阶级和社会思潮,追溯湖北革命党人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遵循孙中山民族民主革命大纲领,在乡邦所作的英勇而坚实的努力,便会发现:辛亥首义决非一只从云端掉下来的幸运之果。

——冯天瑜《辛亥武昌起义是现代文明所赐》

材料二 辛亥之役,本预定湖南首举义旗,举事后,湖北必调兵往援。计划以往援之师前途倒戈,内外夹击,到武汉长岳立时即可光复。不意湖南举事,一再延期,八月十八日,突发生汉口俄租界总部爆炸之事…… ——《辛亥革命资料汇集》(2)《糯公随笔》

材料三 “按武昌起义之成功,乃成于意外,其主因则在瑞澂一逃;倘瑞澂不逃,则张彪(注:驻武昌新军第八镇统制)断不走,而彼之统驭必不失,秩序必不乱也。”

——《中国近代史资料选集》孙中山语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为什么说“武昌起义绝非一只从云端上掉下来的幸运之果”。(3分)

(2)概括材料二、三观点的共同之处?(2分)

(3)恩格斯曾说过:革命一天等于二十年。综合上述材料,你如何认识武昌起义的爆发和成功?(5分)

【答案】

(1)湖北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的壮大;民主革命思想的宣传和三民主义的指导;湖北革命党人的努力。(3分)

(2)都认为武昌起义出于意外(或具有偶然性)。(2分)

(3)武昌起义的爆发和成功看似偶然,实则是清末社会经济、政治、思想、阶级矛盾等因素长期综合作用的必然结果。(5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武昌起义的背景原因,依据材料中“19世纪末叶以来华中出现的新的经济结构、新的社会阶级和社会思潮,追溯湖北革命党人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遵循孙中山民族民主革命大纲领,在乡邦所作的英勇而坚实的努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武昌起义的背景原因有:19世纪末,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民主革命思想和三民主义思想的传播;湖北革命党人的努力

(2)依据材料二中“辛亥之役,本预定湖南首举义旗…不意湖南举事,一再延期,八月十八日,突发生汉口俄租界总部爆炸之事”、材料三中“按武昌起义之成功,乃成于意外,”,由此可以看出材料二、三的共同观点是:武昌起义出于意外,是一场偶然爆发的革命。

(3)本问首先明确材料中体现的对于武昌起义的观点有两种:一是必然;二是偶然的。依据“革命一天等于二十年”的说法,结合所学知识,革命的爆发并不是一场偶然,武昌起义的爆发有着政治、经济、思想、阶级矛盾等多方面的原因。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武昌起义

第五篇:八年级历史辛亥革命知识点.

辛亥革命

一、革命前的准备

1、兴中会的成立 时间:1894年 11月 地点:檀香山 领导人:孙中山 口号:振兴中华 目标:推翻清王朝统治

意义:标志着资产阶级革 命派的初步形成。

2、中国同盟会 时间:1905年 8月 地点:日本东京 领导人:孙中山, 黄兴

纲领: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刊物:《民报》

三民主义:民主 民生 民权 他是孙中山领导民 主革命的指导思想。性质: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 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 政党。

意义:推动全国运动的发展。

二、革命开始—武昌起义

3、武昌起义 时间:1911年 10月 10日 主力:湖北新军

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 结果: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 湖北新军政府成立黎 元洪任总督。

影响:各省纷纷响应清朝统治 土崩瓦解。

三、革命结束

4、中华民国成立

时间:1912年 1月 1日 都城:南京

标志: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 宣告中华民国 政府 成立。纪年法:以中华民国纪元 结果: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1912年清帝退位清朝统治 结束。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性质:辛亥革命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 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功绩:它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 了 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资产 阶级共和国的旗帜第一次飘扬 在中国上空。有利于资本主义 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意义: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人民悲 惨的境遇。

下载高一历史辛亥革命讲稿(详细)(精选多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一历史辛亥革命讲稿(详细)(精选多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历史实践作业——辛亥革命

    苏沛宁 历史实践作业——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感想 辛亥革命作为一场近现代社会发展进程中引人关注的事件,让人不得不有所感触。一方面,辛亥革命是一场相对于洋务运动、戊戌变......

    论辛亥革命的历史评价

    论对辛亥革命的历史评价 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最突出的一条,就是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多少年来,至高无上的君权一直是封建主义的集中象征。人们从幼年起,头脑中......

    八年级历史辛亥革命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历史辛亥革命知识点总结 1、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派通过各种武装起义推翻清政府,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探索。它推翻了清......

    历史必修一《辛亥革命》教案

    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 本课的主要内容包括:辛亥革命前期革命党人所作出的革命准备。1911年武昌起义。以及随后中华民国的建立,临时约法的颁布。随之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篡夺。最......

    辛亥革命的历史评价2000字

    辛亥革命的历史评价对辛亥革命的历史评价,一直有着不同的议论。辛亥革命虽然没有能从根本上解决帝国主义侵略和中国封建势力的问题,但它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把统治中国几千年的......

    历史辛亥革命教学设计(示范校)

    岳麓版必修1第四单元教学设计方案 第16课辛亥革命 方案二(示范校) 【课标要求】 简述辛亥革命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

    历史专题讲座讲稿

    对台湾问题认识的调查问卷 性别: 年龄 1. 你认为海峡两岸迟迟没有统一的原因是什么? □国力不够强大 □台独势力作祟 □国际反华势力的原因 □英美等西方国家在其中做了手脚......

    中国共产党历史 讲稿

    中国共产党历史讲稿 为什么要学习党史 1、党史学习,可以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2、党史学习,是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任务。 3、党史学习,是继承党的成功经验和优良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