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职学校教师该如何评价学生
中职学校的教师该如何评价学生
一、问题
学校每个学期都要在学生中进行“三好学生”的评选,其标准从德、智、体三个方面提出了要求,但在实际评定过程中,学习好成为首要条件,“德”被理解为人缘好、踏踏实实不惹事,“体”被曲解成运动技术好,却忽视了最主要的身体素质。最后,还是考试成绩成为评价一个学生优劣的唯一依据。
这种评价有以下几个弊端:第一,评价方式过于单一。以学习成绩作为评判标准,无非是成绩更易量化,操作也更简便,但对于以动手能力见长的职校生来讲却不公平。第二,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多元化人才,但是,活泼或在生活中稍微出点格的学生往往被视为调皮捣蛋。第三,忽视了对学生的道德评价。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公民意识是一个健康人的基本标准,真正优秀的学生更应具备高尚的品德。
与此同时,企业在中初级人才的选用上,重点考虑的是个人的基本情况,如相貌、语言表达能力、处事行为方式等直观因素。他们还会通过适当的方式了解学生是否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适应能力,学生的性格特点、沟通能力以及专业能力。
二、原因
1、管理的目的和方式不同。作为中职学校,更多关注的是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健康。假如你要问一问校长最担心什么,回答恐怕会异口同声:怕出现校园伤害事件。在这种指导思想下,学校希望自己的学生守纪律,尤其是班主任希望学生听话、顺从、不逾矩。只有这样的学生,才是老师的表扬对象。而企业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希望员工忠诚,能够创造最大效益。因此,许多企业的“优秀”概念便悄然发生了变化:需要的不再仅仅是学校里高分的“好学生”、恃才傲物的“人才”,而是能吃苦耐劳,以企业为家,为公司做出贡献的员工。
2、学校分数至上,企业能力第一。在我国传统的教育观念中,一个人是否是“可塑之才”,往往只有一个尺度,就是文化课的考试分数。分数高就是好学生,分数低就是差学生。今天,我们的社会已经越来越多元化了,人才标准也越来越多元化了。如果仍然坚持只用考试成绩这一把尺子来衡量所有的学生,那么,对部分理论素质稍弱而动手能力较强的技能型人才的选拔则显然是不公平的,而且也不利于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3、教学与企业需求背离。职业教育在专业设置、招生录取、课程安排、教学内容、实习实训、毕业生就业等诸多方面存在“计划”与“需求”的差距,计划赶不上变化和不适应变化的计划失调成为普遍现象,职业教育整体上面临全方位的转型,关门办学的弊病已受到用人单位的质疑。
三、建议
1、重新树立人才标准,消除认识上的误区。有一种观点:有用即人才。可以说,这是对人才的一个最精炼的阐释,这句话很好理解,也不无道理。各行各业的能工巧匠,只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社会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都称得上是人才。职教人才,是应用型、技能型、技艺型的人才。俗话讲:“一招鲜,吃遍天”,考试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通过在职业院校的学习、训练,找到自己的兴趣点,练就一身“硬功夫”,照样可以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就是人才。
2、要重视对学生的发展性评价。以动态的、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和评价学生,为学生确定个体化的发展目标。通过收集学生发展过程中的信息,掌握学生的具体情况,找出学生的优势与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不但要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提高,达到专业目标的要求,更要发现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特长,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3、应把企业要求作为重要参考。职业教育“最大的认可是实践认可和社会认可,最终是用人单位的认可”。职业院校要以企业对毕业生喜欢不喜欢、社会对毕业生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学校教育质量的客观依据,将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作为评价学校工作业绩的标准。
4、对中职学生的评价应有别于对普通高中学生的评价。不论是中职学校,还是高职院校的学生,与相应层次的普通高中以及普通大学的学生相比,他们是同一层次不同类型的人才。这种不同,决定了两类教育培养方法的不同,也决定了职教与普教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如果只拿文化考试的分数这一把尺子去考核、衡量所有的学生,而从根本上忽略人才类型的差异,明显是不公平的,也是不科学的5、要重视对学生的多元化评价。要让社会各界认识到,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正在变得多元化,全面发展意味着更强的适应能力,拥有某方面的特长也可以成为某方面的专才,应该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
第二篇:中职学校学生评价模式探究
中职学校学生评价模式探究
[上传时间:2011-09-10 18:06:42][信息来源:武汉市东西湖职业技术学校][信息作者:唐志姣]
一 现在学生评价体系分析
目前我校已形成一套在内容上以“学业成绩+评语+操行等级”,在方法上以“过程+结果”,在途径上以“自我评价+学生互相评价+教师评价+班主任评价”的学生评价模式,这种模式比较偏重于学生的技能学习、思想品德表现,对过程的考核操作起来比较繁琐,往往因难以坚持而流于形式,带有主观色彩;每学期的德育课成绩没有单独纳入到学生的德育考核评价中,忽视了德育课与学生评价的之间的关联,这种评价模式与《中职学校德育大纲》的精神还不吻合,学生也不太在意学校对他们的评价,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目前学校急需建立一套科学的学生德育评价模式。
二 学生评价模式改革的构想与预期目标
(一)构想:建立“人性化、多元化、发展化”的学生评价模式
(1)构想的缘由:
1、基于体现职业教育特点的需要:中职教育是培养适应职业、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性技术人才为目标的,因此,学生合格与否除了传统意义上的思想道德评价外,还必须包括职业道德评价;具体来说,可由以下五个方面组成:社会公德,思想品德、学习品德、职业道德、伦理道德。
2、基于落实学校理念的需要:学校已经确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思想,那么我们对学生的评价也必须服从于学校思想,传统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部门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比如说对学生成绩的界定以及学生品德鉴定中包含了教师、班主任、同学的评定在内,但是这种评价忽视了学生的发展、忽视了家庭和企业的评价。
3、基于改善心智模式的需要:职业学校师生都缺乏成就感和自信,主要原因就是心智模式的问题,因为缺乏有效地评价,不能以动态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成长,双方都没有体验成功感,因此都需要改善心智模式,提高对自我的认识。
4、基于贯彻中职德育大纲的需要:中职德育大纲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并明确指出,德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对人性的唤醒和尊重。因此,我们必须改变传统德育模式的“重形式、重外化”的缺陷,强调“重实效、重内化”,广泛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最充分地激发他们的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创造条件发展学生,追求自我完善,获得整体全面发展。(2)需要坚持的原则:
1、“知行统一”和“多元并举”德育原则。
1.1“知行统一”的原则强调重视德育的过程评价、实践评价。重视学生平时思想行为表现;注重学习表现与活动表现结合;注重校外表现与校内表现结合; 1.2“多元并举”的评价原则主要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对学生的德育作出客观、合理、全面、科学的评价。
1.2.1评价主体多元化。学校、家长、教师、企业和学生共同参与评价,包含学生的自我评价。
1.2.2评价手段多元化。除考试测试外,还需要结合校园、家庭生活行为评价、参与各种社会活动评价、尤其是注意个体差异性评价等等;要注意评价过程中定性与定量结合、过程与结果结合、自我与他人结合。
1.2.3 评价内容多元化。既要参考学生的理论认识水平,也要重视学生行为的实践能力以及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根据学生的书面考试成绩、掌握时事政治成绩、德育认识小论文成绩、心理健康状态、学生参与各种社会活动的思想表现,以及家庭与社会的信息反馈等,总之要对学生的知识、能力、觉悟与行为进行全面的评价。
2、发展性评价原则
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要关注学生成长的过程与个体差异,评价不仅要考虑学生的过去,重视学生的现在,更要着眼于学生的未来,通过评价,发现学生潜能,发挥学生特长,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提高。
3、适度原则
要结合实际,要恰到好处,同时应对学生提出新的希望和要求。不要言过其实,褒扬过度或激将性贬低,使学生处于尴尬境地或者郁闷情绪。
4、互动原则
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评价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能正确分析自我,帮助学生不断改进自我。(3)学生评价流程:
1、建档:建立规范档案,确定学生评价起点,记录学生成长轨迹,为发展、动态、个性化评价奠定基础。
2、跟踪:跟踪学生个人成长,注重发展过程和变化轨迹,这是强化过程评价的重要依据,必须与档案留存相配合,以发展的眼光分析看待学生的成长。(学习、活动、交友、校内外表现、家庭表现等都应包括在内)
3、评价:建立第三方评价小组,分别由学生代表、教师代表、家长代表、企业代表、学校管理层代表共同组成第三方评价小组,对学生进行评价。
3.1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定量评价以档案记录的原始数据为准,按照学校既定的要求进行;定性评价带有主观色彩,分为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定、家长评定、社区评定和企业评定(顶岗实习和教学实习)
3.2全程评价:起点评价---阶段性评价---学年评价---毕业评价。
(二)评价模式改革的预期目标
学生评价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所形成的评价结果,能引导学生明确发展什么样的个性以及如何发展个性,确保培养的学生既符合学校的培养目标,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又能获得个人最大程度的个性发展。
三、学生评价模式的内容及实施办法“人性、多元、发展”学生评价模式
体系结构
评价内容
评价方法或手
段
德育课评价
1、法制纪律观念与
1、建立每个学
1、德育课教师
遵守情况
2、职业生涯规划设计
3、人生观、价值观
4、心理健康状况
生的德育与
2、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成教师 评价主体
长与发展档
3、班主任 案
2、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与设计比赛
3、其他
4、家长
学业评价(文化课、专业技能课)
1、学习态度与学习
1、过程与结果
1、任课教师
习惯
记载
2、班干部
2、学习过程考核成2、自我评价与
3、学生本人
绩
学生互评
4、企业
3、学习目标完成情
3、考试成绩
况
4、竞赛成绩
4、学工交替或工学
5、座谈
结合过程中表
6、其他 现:指导教师与企业评价
5、期末考试各科学业成绩
6、参加技能竞赛等
综合素质评
价
1、生活习惯与能力
1、调查
2、劳动习惯与能力
2、座谈
1、学生本人
2、班干部
3、社会实践活动能
3、自评、互评
3、班主任
力
4、自我教育与管理能力
4、家长会、家
4、家长
访等家校沟
5、社区 通
6、其他
5、个人特长培养与
5、开展走进社个性化发展
6、团队协作精神
7、遵纪守规情况
8、其他
区等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观察、记录、评析
6、建立学生综合素质成长与发展档案
7、其他
四、学生评价模式实施的保障条件
1、组织机构要健全:学校—政教处、教务处、实习处—专业—班级多元化参与的组织机构要健全,学校—家长—社会—企业相结合的立体网络结构要健全。
2、观念要更新
3、经费要到位
4、要形成长效评价机制
第三篇:中职学生自我评价
流年似水,转眼间,我已经在学校待了不少时间了。再回首,发现,那些美得的华里着深深浅浅的回忆。在学校的日子里。我有渴望。有追求。有成功也有失败。但我都坦然处之。吸为选择了远方就只顾风雨兼顾
来到学校后。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计算机这个专业,虽然这个对于只有初中文化的我有很大的难度,但我相信事在人为,只要我肯定努力,有信心,爱钻研,我就可以在这门专业上很大的收获
在校的日子里,我利用课余时间参加了学生会,从一名普通的小成员变为了一名学生会宣传部干事,在学生会里我得到了很大的锻炼。例如:我的书法和绘画技术又得到一定的提高。而且我的人际圈变大了有了更多的朋友。在学生会里。我的表达能力也更上一层楼了。
在课堂上,老师上课时的教学目标明确而且教学内容表达的清晰明了,理论化的学习,学习了很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如何比较快速度掌握一种新事物的能力,思想成熟了很多,性格更坚毅了,如今我有信心接受任何新的挑战和考验。
第四篇:中职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中职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评价和考试制度改革,指导中职学校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特制定本方案。
综合素质评价在《学生成长记录册(试行)》(以下简称《成长记录册》)的日常性记录基础上进行。每学年对学生进行一次全面综合的评价,作为学生综合素质学年评价。在学生毕业时,以各学年评价为基础,再做出学段评价。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04]8号)和《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和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教基[2002]26号)的精神,从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反映学生的发展状况和水平,引导中职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既作为学生在该学段学业是否合格、准予毕业的依据,也可作为升入高一级学校或就业时的参考。
二、基本原则
1.根据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按照培养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要求,建立和完善中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以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全面评价学生,全面反映中职学生的发展状况和水平。
2.按照《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方案》、《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各学科课程标准》以及《河北省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和《河北省中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等文件的要求,构建中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维度评价学生发展水平。
3.以《成长记录册》为基础,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要反映中职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德、智、体、美诸方面的综合素质及个性发展的关键指标,各指标的具体评价内容与标准在《成长记录册》上要有详细的评价和记录要求,每学年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要以本学年《成长记录册》上的记录为基础。
三、评价指标
1.河北省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按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的方法逐步细化。一级指标包括德、智、体、美四个方面。2.“德”的二级指标包括思想品德、社会实践、德育学科学习三个方面。其中,思想品德的三级指标包括热爱祖国、勤奋自强、诚信守法、文明礼貌、团结合作五个方面;社会实践的三级指标包括学农学军、实践活动、劳动表现三个方面;德育学科学习的三级指标包括学习表现、学习能力、学习成绩三个方面。
3.“智”的二级指标包括学习表现、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四个方面。其中,学习表现的三级指标包括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两个方面;实践能力的三级指标包括实验操作能力、技术操作能力、学科实践能力三个方面;学习能力的三级指标包括阅读交流表达、科学探究两个方面;学习成绩的三级指标主要是各学科(德育、体育、美育学科除外)成绩。
4.“体”的二级指标包括健身锻炼、身体健康、体育学科学习三个方面。其中,健身锻炼的三级指标包括锻炼习惯、健身能力两个方面;身体体健康的三级指标包括体质健康、卫生习惯两个方面;体育学科学习的三级指标包括学习表现、学习能力、学习成绩三个方面。
5.“美”的二级指标包括艺术活动和美育学科学习两个方面。其中,艺术活动的三级指标包括活动表现、审美欣赏两个方面;学科学习的三级指标包括艺术学科的学习表现、学习能力、学习成绩三个方面。
6.各三级指标的检测要素主要来自《成长记录册》中的记录,记录登载配套软件后,将自动生成各学年、各学段中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各指标的评价结果用“优”、“良”、“合格”、“不合格(或须努力)”记载。
7.中等职业学校各段综合素质评价设置各年级,各专业水平考试成绩记载栏。各专业学生水平考试成绩既反映学生学科学业水平的状况,是学生是否合格、毕业的依据,同时也是高一级学校录取各就业的基础性信息依据之一。
8.综合评价另设“突出表现”或“特长”记录栏,概述性表述学生思想品德突出表现和兴趣特长突出表现,总字数控制在50字以内,若无突出表现或特长则不记录。
四、实施要求和办法
1.在中等职业学校综合素质评价方案的实施中,要特别重视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坚持发展性评价,检测评价时,要以《成长记录册》为基础,既要重视结果评价,更要注重过程评价,关注学生进步和发展状况;坚持学生自我评价原则,重视体现学生对自己成长发展的自我评价,以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诊断、自我反思;坚持多主体评价,学生本人、同学和教师都是评价的主体,重视调动学生在综合素质评价过程中的主动性,同时,吸纳家长、社会的评价意见。
2.重视同学互评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的作用。学生互评应采取班级互评、小组(队)互评等形式,小组互评的学生数在10人左右。
3.评价由班级评价小组负责。班级评价小组由班主任、本班主要学科的任课教师、学生、家长等成员组成,人数为5人左右。班级评价小组成员中的学生和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在本班级学习、授课时间不少于1年。每一个学科教师和班主任都要重视以学生发展为本,把握每一位学生的心态、身体、心理的发展状况,科学、综合地做好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做到有日常记录积累,有个案分析指导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六、评价结果的运用
1.每学年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课程培养目标要求的重要依据。
2.各年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学生是否毕业的重要依据,也可作为高一级学校招生录取和就业的依据之一。
3.中等职业学校应该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诊断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
七、管理保障
1.市和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要成立中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领导小组,负责综合素质评价试行工作的研究、宣传、试点与推广工作。市教委组织力量在“管理通”平台基础上,研制《河北省中等职业学生成长记录册(试行)》配套软件,实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数字化操作。
2.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要结合本地区的实际,制订本区县中等职业学校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意见,明确校长、教师、班主任等人员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职责要求,切实做好中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指导、培训和管理以及《成长记录册(试行)》配套软件的推广、培训工作。
3.试点学校要成立由学校校长任组长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小组,负责制订本校《成长记录册》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实施细则和工作规范程序,组织开展《成长记录册》的文字版本记录和配套软件数据填写,在此基础上做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学校要对学校教师、学生进行记录和评价工作的培训和指导。要加强评价实施过程中的诚信教育,坚持实事求是和诚信原则,加强民主监督,接受质询、投诉与举报,及时解决评价工作中的问题。
4.市、区(县)德研、教研和科研等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中职学生评价和考试制度改革的研究,要对本方案试行、推广工作进行调研、指导、总结经验,提出对评价方案及实施操作要求的修订意见。
5.市、区(县)教育督导部门要将区县和学校实施中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作为对区县和学校办学水平督导评估的内容之一,以保证评价实施过程的客观、公正和公平。
第五篇:浅谈中职学校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
浅谈中职学校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
摘要
中职学校建立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能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从而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人才。建立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需要中职学校认识自身特点以及通过宣传深刻理解发展性教师评价的本质。发展性教师评价包括构建目标体系,设置评价标准,选择评价者,搜集信息,评价面谈,评价价结果及其反馈等六个步骤。实施过程中,学校应能客观地对待评价结果并形成常态的评价机制。
关键词
中职学校 发展性教师评价
目前,我国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化同步”推进的要求。落实中央决策部署,职业教育具有不可替代、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发展,职业教育质量的提高离不开教师教学水平的进步。因此,提高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是当务之急,而合理的教师评价制度则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一般而言,教师评价主要包括奖惩性教师评价和发展性教师评价。奖惩性教师评价将评价作为管理教师的手段,以划分等级,区分优劣为目的;评价结果主要用于奖励,惩罚,升级,聘用,评职称等作用;评价方向是面向过去。发展性教师评价是根据教师和学校的具体情况,设定教师的专业发展目标,在评价过程中针对教师的优势和不足提出指导建议,最终促进教师和学校的共同发展。因此,发展性教师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教师的发展和个人水平的提高;评价结果也不是用于奖惩,而是帮助教师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评价方向是面向未来。我国大部分职业学校沿用的是奖惩性教师评价制度。但是这种评价
制度产生了许多弊端,例如评价以学校的意志为转移,缺乏科学性,不能很好的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等。同时,随着职业教师教育的改革,国家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运用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激励教师完善自我,发展自我,最终促进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那么,如何在中职院校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呢?笔者将就这个问题谈一下个人的看法。
一、认识自身,加强宣传——开展评价的前提
发展性教师评价的顺利实施和有效开展,需要良好的环境和适宜的土壤。因此,在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之前,首先需要明确职教中学的特点,即教育目的,教师以及教育对象的特殊性。中等职业教育为我国建设培养大量的具有实用性知识的人才,因此,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职业基础知识、职业技术和职业管理的培养和教育,使他们成为合格的中等技术和管理人才。中职的教育目的也正是对职教中学教师的要求,即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不仅需要具备专业授课能力还需要有良好的实践技能,从而使中职学生既具有基本的理论功底,也具备扎实的实践经验。除此之外,中职学校的教育对象是正处于青春发育和世界观形成时期的初中生,他们不仅需要接受普通知识的学习还要接受专业技能的培训,毕业后将面对严酷的社会,因此,他们的心理过程比较复杂,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更多地关心和指导。只有明确了中职学校的上述特点才能够制定出适合中职教师的发展性教师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
第二,大力加强发展性教师评价在中职学校的理论宣传。奖惩性教师评价在中职学校实施多年,在教师群体和学校领导层中已然形成了根深蒂固的观念,因此,新的教师评价观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建立。学校有必要聘请发展性教师评
价专家为教师讲解什么是发展性教师评价,发展性教师评价的本质是什么,使教师们消除对发展性教师评价的疑虑,更加深刻的认识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内涵,最终接受并欢迎发展性教师评价。
二、井然有序,环环相扣——实施评价的过程
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实施过程主要包括构建目标体系,设置评价标准,选择评价者,搜集信息,评价面谈,评价价结果及其反馈等六个步骤。在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实施过程中,这六个步骤不仅井然有序而且首尾相连,环环相扣。第一步,构建目标体系。良好的目标体系既是评价的方向也能够对评价对象产生正面的激励作用。发展性教师评价目标体系的建立离不开教师的参与。这是因为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一种关于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评价,教师内在的积极地情感起着推动的作用,反之则产生阻碍作用。因此只有使教师参与到目标制定的过程中,认真听取教师的看法和意见,结合教师的实际确定的评价目标才能真正走进教师的内心,获得教师的支持,使得评价顺利展开,并取得预期的效果。
第二步,设置合理的评价标准。中职学校评价标准的设立既要考虑到不同教师在不同阶段的发展需求,也要考虑到对不同科目任课教师的不同要求。因此,评价标准应该建立在分类型,分层次的基础之上。比如对新手教师,有经验的教师以及专家型教师采取不同水平的评价指标,使每一类型的教师都对自己有更加清晰的认识,从而能够发扬优势,弥补不足。
第三步,选择评价主体。发展性教师评价的评价主体主要由教师自身,同事,学校管理者,学生和家长等组成。多元的评价主体有助于教师从不同的维度,不同的层面更加客观地认识自己。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评价者所占据的评价
权重应该有所区别。
第四步,搜集信息。在发展性教师评价过程中,搜集信息是非常重要的一步。评价者要时刻关注各种与教师发展相关的资料,以便为评价工作提供真实完整的数据。评价信息一般包括:教学计划、总结,教案;听课记录;学生作业本;学生考试成绩;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师自我评价;学生家长评价;学生的评价;教研(备课)组长、年级组长和同事的评价;教学反思材料;进修证明材料;获奖材料等。一般可以通过建立教师电子档案袋来进行信息的收集和整理。第五步,评价面谈。收集信息后,就进入评价面谈阶段。评价面谈是发展性教师评价的核心阶段。评价面谈应该成为评价者和评价对象双向沟通的过程。面谈的内容应该突出重点,并能够吸引评价对象围绕主要话题展开讨论。第六步,评价结果及其反馈。评价结果出来后,应该在第一时间通知教师,就评价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自身存在的优势和不足与教师进行沟通并就下一步的发展计划,与教师进行协商,同时制定下一次评价的发展目标。一个评价周期的结束是另一个评价周期的开始,这样,教师就处于一种持续的动态的进步中。
三、正确对待,形成机制——评价的注意事项
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一种新型的评价制度,在实施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疏漏。笔者认为如果在执行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可以减少问题的发生,并使发展性教师评价保持原有的内涵,对广大中职教师产生更大的促进作用。
第一,学校应该正确对待评价结果。发展性教师评价的结果体现的是当前阶段教师的发展状态,是当前阶段的优点和不足。一名教师由新手走向成熟,由成熟走向优秀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学校应该通过发展性
教师评价帮助教师缩短这个过程,促使教师快速成长。因此,学校不能仅仅以一次或者两次的评价结果就对教师作出终结性的评价,教师自身也应该以发展的观点看待评价结果,以客观,积极地态度对待评价结果。
第二,教师的进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校在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的过程中应该做好进行长期评价的准备,不能急于求成或者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学校如果能够将发展性教师评价转化为全校的一种制度,一种常态的评价机制,那么发展性教师评价就会成为全校教师的成长伙伴,教师们就会感到评价的实施对他们的教学确实能起到帮助和促进作用。
第三,发展性教师评价作为一种新型的评价模式需要更广泛的理解以及更高层次的支持。发展性教师评价与教师自身行为素养紧密结合,在教师群体中进行深入的宣传有助于教师对发展性教师评价的理解,能够将外在的形式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同时,发展性教师评价应该在教育评价系统中占有一席之地。事实证明,来自于权威的支持可以更好地促进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展开。
第四,发展性教师评价与奖惩性教师评价并非水火不形容的两种评价体系。在学校中,奖惩性教师评价可以侧重于教师绩效的显性指标的评定与测量,应用于教师的升职,加薪,评定职称,决定教师的去留等问题;发展性教师评价可以侧重于教师自身专业水平的提高,综合素质的提升,侧重于内隐的不易定量测量的评价指标,但是评价结果不宜直接与奖惩挂钩。这两种体系共同实行,并行不悖,优势互补,最终促进中职教师的进步。
综上,笔者以为发展性教师评价能够有效的促进教师的进步,有效地弥补奖惩性教师评价的不足,能够有力的促进中职教师的进步,进而提高中职学校的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更多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 王斌华.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0 [2] 谢作树.浅谈教师发展性评价[G].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 :16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