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EPC总承包国际工程质量管理
浅谈EPC总承包国际工程质量管理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管理是企业生命的保障体系,但对外承包工程企业的质量管理并非皆如人愿,在笔者所在非洲赤道几内亚,某家中资公司就是因项目设计、施工和维保问题,被清出市场,进而该国主管部门质疑中国标准,给中资建筑企业在该国发展造成恶劣影响。国际工程质量管控千头万绪,每家企业都有自已的质量管理体系,虽各有侧重,但一脉相承。本文以笔者所在中建赤道几亚有限公司作为EPC总承包方的角度,结合项目案例,从三个方面浅谈对质量管理的理解。
以优化设计为先导 推进中国标准输出
一、设计方案充分沟通,选择最适合的设计方案
1.一个优秀的设计方案是激烈市场竞争中的决胜之宝,明确业主的需求,决定项目的规模和定位,设计任务指令明确,避免因信息传递、语言和文化的差异以及因固有认识对业主需求发生的偏差。
2.一个成功的建筑设计作品,与特定的环境、需求,基本条件息息相关,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建筑设计。它一定要与特定的场景及技术相匹配,才能取得成功。具体包含所在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地质水文概况、气候特点、市政条件。
3.优选就地取材,关于建筑材料,中国的传统民居大都以木构+土坯、砖石为主修建,是因为这些建材可就地取材,价廉物美。两河流域的波斯建筑多饰以琉璃构建也基于如此。就地取材,可以大大降低建安成本,为此总包方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建议或指定设计选用当地建材,对降低建安成本,提高工程质量大有裨益。
4.所在国成熟的施工技术也可像前者一样,与设计单位协商择优选用,既能避免施工企业勉强按照设计单位未本土化的设计图纸施工,困难重重,延误工期,甚至出质量问题,又可降低成本。
二、学习接受高标准设计规范,推动中国标准国际化
中国标准“走出去”,要了解国外较高设计规范要求,知已知彼,有“孰高就孰”的大局观,接受国际较高标准的大胸怀。笔者参与的赤道几内亚国家BATA宾馆项目,在主合同中约定为中国标准,在具体施工中,业主委托法国监理与施工方协调,外方监理基本认同中国标准设计的结构做法,但在消防和适用性方面双方差异较大,如建筑隔声设计标准差异、一级耐火等级建筑相应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差异、防火和防火分区差异、残疾人通行及安全保障差异等,应当接受更高标准的国际规范。
三、密切总包方与设计,施工方与设计的协调
1.在会审之前,总包单位要组织内部工程技术人员对图纸进行学习、审查,汇总发现的图纸问题。与设计人员商讨解决图纸问题,会审之后要办理一次性洽商记录,形成施工及其技术、经济的文字依据,尽量避免设计上出现问题给施工带来影响。
2.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设计问题,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共同研究解决办法。施工图后,并不意味着施工单位就可以按图索骥。如玻璃幕墙、轻钢雨棚、较大的厨房、需要声学设计的音乐厅等等,需要二次设计了解设计意图及工程要求,督促、协助完成需要二次设计的内容,减少无谓的等待时间或减少盲目施工导致的质量问题。
3.总包单位应安排各施工方及时将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在该项目施工前报送设计工程师。设计工程师提出意见,施工单位应做出上述技术文件的修改补充方案,经设计工程师审查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及有关方案,各施工方在安排工作时应严格遵守。
四、施工过程现场作业图纸管理措施
施工现场作业图纸按照有关职责等级分发,由专人负责管理,当出现设计问题和变更时,施工设计人员应配合设计院做好施工图设计深化、修改工作,并及时将修改作业图纸分发到每一位相关管理人员手中,配合、指导现场施工人员依据作业图纸施工,确保图纸的有效性。
五、加强设计变更管理
设计变更是工程变更的一部分内容,因而它也关系到进度、质量和投资控制。由于设计变更的相关工作落实不到位,沟通不能及时有效,设计变更常常成为外方业主、监理质疑和诟病之处,故要求设计和施工单位特别重视。
1.设计变更应尽量提前,变更发生得越早则损失越小,反之就越大。
2.明确设计变更产生的原因,做好与业主监理的沟通。审查变更时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确属原设计不能保证工程质量要求、设计遗漏和确有错误以及与现场不符无法施工的非改不可;第二,一般情况下,即使变更要求可能在技术经济上是合理的,也应全面考虑,将变更以后所产生的效益(质量、工期、造价)与现场变更往往会引起施工单位的索赔等所产生的损失加以比较,权衡轻重后再做出决定;第三,工程造价增减幅度是否控制在总概算的范围之内,若确需变更但有可能超概算时,更要慎重;第四,设计变更必须说明变更原因,如工艺改变、工艺要求、设备选型不当,设计者考虑需提高或降低标准、设计漏项、设计失误或其它原因;第五,建设单位对设计图纸的合理修改意见,应在施工之前提出。
3.在施工试车或验收过程中,只要不影响生产,一般不再接受变更要求。
以物资管供为保障 提高国际工程履约能力
我国企业承揽的大部分国际项目处在物资匮乏、市场欠发达国家,如果没有很好的物资供应和管理体系,就无法保证项目高质量的履约。
一、严把材料设备入场验证
1.项目策划阶段,编制《物资设备进场验收计划》,确定验收依据、验证内容。
2.物资设备进场按规定组织进场验证,物资设备要求附带中英文技术卡片或技术说明书,如需取样(钢筋)的,严格按规范规定进行取样送检。
3.如果项目所在地不具备条件,按项目所需,建立实验室,实验室设备按规定期校验。
4.为补充市场不足,项目自己生产的产品,如混凝土、空心砖严格按规范送检。
二、完善物资管理体系
1.从国内或第三国采购物资,距离远,又受到船期影响,所以应充分考虑采购周期和运输时间,要求物资采购计划必须提前和准确,这样才在保证施工现场前物资及时到位。要求生产人员和技术人员转变国内施工观念,做细、做全相关工作,打好提前量。对业务流程有个清晰的全面认识。业务流程主要分为五项任务:由项目需求计划、采购实施、进口、入库,最终现场使用。
2.结合项目实际,总结物资管理工作要点表如下。
三、国际化采购,提高项目履约能力
加强对国际工程承包的认识,企业国际化,采购也要国际化,组建采购团队,在中国产品达不到业主要求的情况下,主动应对,设计采购一体化,进行国际化采购,举例如下。
1.防火阀
在建筑排烟及通风、空调系统中应用的防火阀,欧洲标准要求较国标更高。
2.厨房专用消防报警和灭火设备 欧洲标准要求,厨房必须采用厨房专用消防报警和灭火设备,并设置专用的排烟系统和变速排风系统,以保证烹饪的安全性。故厨房应采用设计采购一体,选用欧洲的设计和设备。
3.配电箱保护措施
欧洲标准中有保障范围更宽泛的配电箱保护措施,对于无裸露带电金属的接线鼻子等的防护要求全部遮盖,紧急操作装置的按钮尽量快捷、易接触,无需开启配电箱门即可进行操作等。
以规范实施为基础 打造中国建造靓丽名片
为实现项目质量目标,各企业为质量管控建章立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质量管控体系,质量管控千头万绪,逐一罗列,难免挂一落千,但核心是企业的责任担当,制度的有效落实是质量的保障,在实施过程中有五方面要点控制。
一、有针对性地质量管控
根据所实施项目,在质量策划阶段即找出施工重点、难点,针对性的进行施工准备,匹配保障施工质量所需各种条件。明确工程质量控制点,编制质量控制点明细表,并制定需要编制的施工方案清单,明确时间和责任人。明确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的编制方法和具体要求。
二、严管质量通病
总结项目所在国的质量通病,结合施工经验,建立技术方案数据库,施工工艺工法手册,检查验收清单表,规范质量管控层面,让一线人员工作中有章可循,工作按已有规程操作,按清单手册做“减法”。
三、严格隐蔽工程检查验收
施工单位在内部自检合格、质检员签认隐检后,在隐蔽工程进行前24小时将隐检单交送监理工程师、设计工程师签认,方可进行隐蔽工程的施工。在工程不合格品处理方面:当工程出现不合格品后,总包单位应及时向监理工程师、设计工程师汇报,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处理方案报监理工程师、设计工程师,经认可后方可进行处理。
四、坚持施工样板制度
海外工程不等同与国内项目,国内施工经验不能百分百地复制到海外项目,坚持施工样板制度有利于提高施工质量。
分项(工序)开工前,根据专项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及所在国家的规范、标准要求,组织配属队伍进行样板分项工序施工。工序完成后,填报样板记录,复查合格后,再经监理、业主验收合格,组织本工序专业班组人员实地学习后,方可进行全面施工。
五、质量管理关键在人
宣贯企业质量文化,提高各层员工质量意识,通过培训提高员工管理水平和技能素养,严格奖罚制度激励员工,是质量管理的根本所在。
第二篇:什么是EPC工程总承包
EPC工程总承包?
工程总承包
工程总承包(EPC—Engineering、Procurement、Construction,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EPC是英文Engineering(设计)、Procurement(采购)、Construction(施工)的缩写,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工程总承包。
工程总承包概述
工程总承包是指从事工程总承包的企业受业主委托,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项目的勘察、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竣工验收)等实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承包。工程总承包企业对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造价全面负责。
工程总承包的方式
工程总承包的主要方式:如图、设计采购施工(EPC)/ 交钥匙总承包
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是指工程总承包企业按照合同约定,承担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服务等工作,并对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造价全面负责。
交钥匙总承包是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业务和责任的延伸,最终是向业主提交一个满足使用功能、具备使用条件的工程项目。、设计—施工总承包(D-B)
设计—施工总承包是指工程总承包企业按照合同约定,承担工程项目设计和施工,并对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造价全面负责。
根据工程项目的不同规模、类型和业主要求,工程总承包还可采用设计—采购总承包(E-P)、采购—施工总承包(P-C)等方式。
图:工程总承包的主要方式
工程总承包的发展历程
年代初,开始推行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工作;
1984 年 9 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改革建筑业和基本建设管理体制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国发 [1984]123 号);
1984 年 12 月,国家计委、建设部联合发出关于印发《工程承包公司暂行办法》的通知(计设 [1984]2301 号);
1987 年 4 月,国家计委、财政部、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国家物资局发出了《关于设计单位进行工程建设总承包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计设 [1987]619 号),成立 12 家试点单位;
1992 年 11 月,建设部颁发了《设计单位进行工程总承包资格管理有关规定》(建设 [1992]805 号);
1999 年 8 月,建设部印发了《大型设计单位创建国际型工程公司的指导意见》(建设 [1999]218 号);
2000 年 5 月,国务院又转发了外经贸部、外交部、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财政部、人民银行等六部委制定的《关于大力发展对外承包工程的意见》(国办发 [2000]32 号);
2003 年 2 月,建设部发《关于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建市 [ 2003]30 号);
2004 年 12 月,建设部发《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试行办法》(建市 2004[2004]200 号)。
图:工程总承包的发展历程
工程总承包的特点
工程项目模式代表了现代西方工程项目管理的主流,是建筑工程管理模式(CM)和设计的完美结合,也是成功运用这种模式达到缩短工期、降低投资目的的典范。曾经因其建筑工程承包业以高速度、低成本地建造高层建筑和大型工业项目而著称于世。EPC的关键是依赖称职的专业分包商及标准化的过程控制与程序,因此在西方发达国家广泛采用。这是其实现简洁高效的设计、制造与施工的基础。
EPC模式的重要特点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不仅业主将工程首先视为投资项目,而且建筑师、承包商都从这一优先次序出发。在指定专业分包商时,通常只规定基本要求,以使建筑师、承包商共同寻求最经济的方法。为了有效地参与竞争,一般都将整个项目划分成若干相对独立的工作包。由不同的专业分包商负责各个工作包的设计、制造或提供材料与构件并负责施工与安装。分包商的设计工作由建筑师负责协调,工程构件、设备制造或供货、施工由总承包商协调,而在大型项目中,通常由管理经理(CM)负责协调。虽然这种协调对施工程序进行了详细规定,但仍然有许多一时难以确定或未预料到的问题留给专业分包商在项目进行过程中逐步解决。专业承包商必须保证其分包部分的工程施工与其他分包商的工程在设计和管理上的准确衔接。这种双重的协调反馈、依靠项目相关各方均能遵循公认的控制程序、规范和技术标准。
EPC模式的系统性和有效性依靠广泛使用成熟的通用技术。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不会为解决同样问题发生重复劳动。专业分包商使用他们所熟悉的通用方法,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能够在短期内及时供货的材料、半成品与构件。
EPC 模式的另一重要特点是咨询工程师提供各专业完整的设计,但设计阶段只到初步设计或扩大初步设计的深度,不出详细设计即施工图,而后者是由承包商完成的。特别是一些较独立的分包工程的施工图设计,有时亦称二次设计,是由专业分包商独立完成的,但需由建筑师批准。如钢结构工程、装饰工程。分包商的分包工程施工报价中自然已含有设计费用,不再单独提出。有时设计人员也会选定重要或用量大的标准化材料、构件或设备,但必须明确说明,以便使专业分包商容易确认所选定的构件。但在国内目前比较常采取的方式是由设计院提供专业完整的施工图设计,然后分包给专业施工单位完成施工任务,只有少量的专业施工图由专业承包商完善设计并施工建造。
而施工用的设备和材料采购一般由专业分包商进行,但一些重要的大宗材料和设备须经总承包商确认或指定品牌及型号;也由直接由总承包商全面负责采购管理,提供给专业分包商。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选定构件或设备,专业分包商都必须利用其在本领域熟悉掌握的市场信息和专有技术选用或提出选用某种构件、材料或设备的决策或建议,从而可寻求设计要求的性能价格比最优的物料。同时,两种方法之下,大多数情况下皆由专业分包商出面采购,他对供应商的熟悉和批量规模可大大降低物料成本。
其另一重要特点是,建筑师熟知市场状况,他们不仅将其设计看作建筑作品,亦了解其设计是影响业主投资回收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奠定了EPC模式中承包商早期介入项目的基础,承包商对设计提出的便于施工、缩短工期、降低成本的建议不会受到建筑师的轻视甚至因影响建筑效果引起其反感。没有这二基础存在,承包商对设计的充分介入是很难实现的。
EPC项目管理班子的组织模式和对成员的素质要求也是由别于传统的施工企业组织班子的。这也是EPC项目成功的关键所在。
在从事EPC工程项目的公司中,一般采用矩阵式的组织结构。根据EPC项目合同内容,从公司的各部门抽调相关人员组成项目管理组,以工作组(Work Team)的模式运行,由项目经理全面负责工作组的活动。同时,公司的各管理部门根据公司的法定权利对工作组的工作行使领导、监督、指导和控制功能,以确保工作组的活动符合公司、业主和社会的利益。在EPC合同执行完毕后,工作组也随之解散。
EPC工程项目对项目经理的要求有别于传统的施工经理或现场经理。EPC的项目经理并不在于掌握多少技术,认识多少朋友,而是对项目全盘的掌控能力,即沟通力,协调力和领悟力。尽管对EPC项目经理在专业技术方面的要求相对较低,但他必须要熟悉工程设计、工程施工管理、工程采购管理、工程的综合协调管理,这些综合知识的要求是远高于普通的项目管理的。
由于EPC模式已成为工程建设的最高境界,对于工作组成员的素质要求是远高于具体的施工管理组的。在国际EPC项目的工作组成员不乏MBA、MPA、PMP 以及技术专家,他们往往是在专业上的技术专家,同时也是管理协调方面的能手;不仅在技术工作、设计工作、现场建设方面有着多年的工作经历,而且在组织协调能力、与人沟通能力、对新情况的应变能力、对大局
控制和统筹能力方面均应有出色才能。正是高素质、高效率的团队形成对项目经理的全力支持才得以保证项目的正常实施。
工程总承包的优点
工程总承包是国内外建设活动中多有使用的发承包方式,有利于理清工程建设中业主与承包商、勘察设计与业主、总包与分包、执法机构与市场主体之间的各种复杂关系。比如,在工程总承包条件下,业主选定总承包商后,勘察、设计、以及采购、工程分包等环节直接由总承承包确定分包,从而业主不必再实行平行发包,避免了发包主体主次不分的混乱状态,也避免了执法机构过去在一个工程中要对多个市场主体实施监管的复杂关系。
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国外经验证明,实行工程总承包减少了资源占用与管理成本。在我国,则可以从三个层面予以体现。业主方摆脱了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杂乱事务,避免了人员与资金的浪费;主包方减少了变更、争议、纠纷和索赔的耗费,使资金、技术、管理各个环节衔接更加紧密;分包方的社会分工专业化程度由此得以提高。
有利于优化组织结构并形成规模经济。一是能够重构工程总承包、施工承包、分包三大梯度塔式结构形态;二是可以在组织形式上实现从单一型向综合型、现代开放型的转变,最终整合成资金、技术、管理密集型的大型企业集团;三是便于扩大市场份额;四是增强了参与BOT的能力。
有利于政府部门打破行业垄断,并集中力量解决建筑市场最突出的问题,也有利于实行风险保障制度。因为惟有综合实力强的大公司方易获得保证担保。
有利于控制工程造价,提升招标层次。在强化设计责任的前提下,通过概念设计与价格的双重竞标,把″投资无底洞″消灭在工程发包之中。并且,由于实行整体性发包,招标成本可以大幅度降低。
有利于提高全面履约能力,并确保质量和工期。实践证明,工程总承包最便于充分发挥大承包商所具有的较强技术力量、管理能力和丰富经验的优势。同时,由于各建设环节均置于总承包商的指挥下,因此各环节的综合协调余地大大增强,这对于确保质量和进度是十分有利的。
有利于推动管理现代化。工程总承包模式作为协调中枢必须建立起计算机系统,使各项工作实现了电子化、信息化、自动化和规范化,提高了管理水平和效率,大力增强我国企业的国际承包竞争力。
工程总承包的项目管理
一、提高员工的主观能动性
由于在外项目部是临时机构,在职员工背井离乡、舍家弃子,有的甚至是走出国门,存在人心涣散、情绪不稳定的情况也是的在所难免的;另外外聘人员占较大比例,考虑企业整体和长期利益因素少。所以,对生产要素之一的劳动力的管理是一项颇具难度和艺术性的工作。
工程总承包合同一般都在几亿到几十亿之间,广泛而复杂,涉及到设计、采购以及建安工程和生产人员的培训上岗等方面。分包单位在工程进度付款、工程结算弄虚作假、高估冒算,套取工程价款的现象时有发生,在编制进度款及结算书时,常抱着“审出就减,审不出就赚,粗审多赚,细审少赚”的心理,制造假象,提前支取工程进度款,给工程付款增加了财务上的资金超付风险,加大了结算金额,给工程结算审核工作增加了很大难度。因此,执行者和操作者稍有疏忽、懈怠,就是十几万元,甚至上百万元的损失。因此,企业要家大监督力度,实行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避免各种各样的失误,产生正向效益。
当然,管理过于苛刻容易导致员工的逆反心理,对着干更是很糟糕的情绪;管理过于松散,给员工的惰性滋生和收受回扣等不良行为提供了土壤。因此,管理既要人性化,实行奖励制度,又要建立严格的过程跟踪考核制度,树立全员经济管理意识,更要把企业文化很好地渗透到在外项目部,增强项目部各级领导在员工中的号召力和凝聚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在工作中时刻保持高度的责任心,保证企业效益最大化。考核与奖励的具体的做法是:
(1)由项目经理与总部领导签订责任书,明确自己在工作过程中遇到不同情况时所应承担的责任,并进行相关的经济奖励与处罚。
(2)在项目部内部层层分解责任,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好项目部内各个成员的责任,谁负责、谁负担。提高项目部内成员的责任意识,可将责任书上墙,时刻提醒项目部内成员。
(3)在具体考核措施方面,可以在项目部内部成立一个考核小组对过程进行监控,跟踪考核,根据项目部内成员责任完成情况,进行相关的经济奖励与处罚,尤其是对履次重犯的失误造成的损失要追究责任。
(4)保持员工队伍的稳定性,避免频繁的人事变动。工程总承包的特点决定了各项业务复杂且量大,技能要求也高,人员变动的交接手续也繁锁,有很多员工从事的岗位都是从来没有经历过的,一旦适应了新手接上形成工作上断层的可能性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在员工中把“要我干”变为“我要干”是最为理想的管理理念。
二、做好机构的设置以及人员的分工与配置
大量的实践证明,工程总承包有利于解决设计、采购、施工、开车相互制约和脱节的问题,把设计、采购、施工、开车等工作合理交叉,有机地组织在一起。进行整体统筹安排、系统优化设计方案,能有效地对质量、成本、进度进行综合控制,提高工程建设水平,缩短建设总工期,降低工程投资。目前许多企业在这方面已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并建立一系列的机构设置、人员职能分工等方面的规章制度,但不够完善和详细,管理与执行力度也不够,导致在工作实践中,违背预算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降低企业盈利水平,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内部控制制度的制订与执行
1.采购部内部岗位分工不符合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很多人同时进行采购量的确定、招标组织、合同签定、到货验收、款项支付手续办理等一缆子业务,从事了采购部门绝大部分环节的工作,缺乏必要的审核环节,增大了工作失误的可能性。同时,由于各管一摊,没有对设备或材料的需要量、采购量、发放量、库存量的全面统计汇总,无法反映物资收、发、存的整体情况,很有可能造成多购、少购、错购现象的发生,造成物资的损失和积压。所以,在岗位分工上,应尊循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的原则,以上列举的各个环节应由不同的人员分工管理,互相制约;专设全面分类、汇总岗位,并根据总体预算和实际已采购量为下次采购的种类、数量的确认提供正确的依据;
2.工程总承包模式下的施工项目结构复杂、规模较大,很难做到一次设计到位,设计变更十分频繁;现场突发事件的概率大大增加,各种技术经济签证不可避免。这样,势必增加工程费用支出,提高工程造价。分包结算设计变更单、现场签证单审批手续不完备,仅有一人签字审批,缺少监督约束机制,缺乏客观真实性。首先,各种变更、签证的签字审批手续应当真实完备。其签字审批程序必须经施工技术员、施工部经理、项目负责人三方签字齐全并加盖签发部门公章;其次,对于影响较大的变更费用必须有设计部门的变更为依据,同时还要进一步查对施工验收记录,实地勘察设计变更的部位,以此判别设计变更的真伪;
3.财务部门的职能是内部控制制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财务负责人的活动应当贯穿项目经营管理的全过程,而不仅仅是财务活动。其在制定目标、确定战略、分析风险和作出管理决策时应扮演一个关键角色。
然而,财务部没有参与经营成果的控制和考核工作的权力,无法将财务管理理念有效地落实到业务管理上;同时,财务部参与项目部重大政策制定的程度不足;双线条或多线条管理体制是现代管理的基本要求,尤其是在项目基础管理薄弱时,这方面更为重要。因此,管理层应赋予财务负责人参与决策的权力,并支持其关注经营管理的更广范畴;局限财务负责人的关注领域和知悉范围,会削弱、制约单位的管理能力。
(二)加强计划和预算管理
由于对工程量和实物量的确定环节重视不够,相关业务部门在计划和预算工作方面技能不足,使这方面工作很难有效开展,严重影响后期招标、计划和预算管理、实物管理的进行,造成最后预算的编制只有财务为应付上级部门的要求而进行,没有将业务预算、计划和财务预算有机的联系起来,对项目部整体经营目标的完成没有约束力,最典型的表现是在甲供材管理上
1.甲供材料预算是分包工程发放甲供材料的主要依据,对合同造价的准确性有重要影响,不是在分包招标前确定,而是在中标后由分包单位提供、总包施工部审核;
2.在审核过程中,也由原来的二道审核环节变为一道审核,并且在审核质量上没有足够的重视;
3.在甲供材料采购过程中,确定采购量的环节和流程不够科学、严密;
4.材料发放过程中,未严格按甲供材预算总理控制发放,甚至不依据合格的审批后的资料单发放,领料单丢失严重,也使财务不能及时依据甲供材料对分包单位扣款,造成潜在的资金支付风险。
第三篇:EPC工程总承包模式
EPC工程总承包模式
工程总承包EPC(Engineering Procurement and Construction)建设模式,指业主将项目的全部或部分委托由EPC全功能工程公司进行项目建设的模式。所谓EPC全功能的工程公司,通常具备如下功能:
项目管理(Management)+
设计(Engineering)+
采购(Procurement)+
施工管理(Construction)+
技术服务(Service)EPC项目一般具有投资额高、专业技术复杂、管理难度大的特点,同时,业主要求合同总价和建设工期固定。城市轨道机电系统建设工程具有EPC建设模式的典型特征,国外同类型项目上已开始广泛地采用工程总承包EPC模式进行建设,并取得了积极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EPC工程总承包,与传统的建设模式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
·有利于整体解决方案的优化,节省投资
·优化管理,避免了设计、采购、施工、调试间相互脱节、相互制约的现象
·项目全过程进度、费用和质量的有效的控制
·合理交叉、动态连续、缩短建设周期
·减少业主的接口和协调的工作,降低了项目的建设风险
·有利于国产化工作,以及相关的后续备品备件、售后服务等工作
·业主方始终面对总承包商,使商务模式变得更简单
·有助于让业主将主要精力投入到资金筹措及安排、市场和网络规划、营运和准备上来
EPC工程总承包建设模式,对总承包商的综合能力有多方的要求,主要体现下以下四个方面:
·技术整合能力
·市场资源整合 ·管理整合能力
·风险承受能力
所谓“EPC”模式,就是设计、采购、施工一条龙,全部由一家企业总承包。目前,这种国际流行的项目管理方式正显露出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如投资省,甲方可以从工程具体工作中超脱出来。但对总承包方来说,却意味着繁杂的工作和巨大的责任,对上要接受业主、监理的监督管理,对下要为众多分包商创造良好的施工作业环境,试想从工程开始到最后试运行半年,期间该有多少意外和难题。为处理好周边关系,总承包商和业主一起,多次到现场协调,并及时向当地政府汇报,消除阻扰施工的因素,使施工得以顺利进行。由于电力市场供需的变化,设备到货成为制约施工进度的主要因素,为此,总承包商做了大量的协调工作,一方面敦促协调设备厂家按合同要求及时交货;另一方面与业主进行协调,根据电力市场情况,及时向设备厂家注入设备款,保证工程设备到货及时。众多分包商也是工程建设过程中协调管理的重点,多点作业、多专业穿插、多层面立体交叉、紧凑布局、场地狭小给施工组织、指挥、协调提出了新课题,为此,加大协调力度,建立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掌握施工情况,及时了解各分包商在施工过程中的需求和存在的问题,组织设计、施工、业主、监理、材料、设备等相关人员共同研究,采取调剂、调整等协调手段来解决问题,以达到作业面充分利用有限的场地和空间,合理使用有限资源,积极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使工程建设始终处在紧张有序、连续作业、松弛有度的可控状态。
EPC总承包工程管理模式浅析
国际性的大型工程公司、工程管理公司、咨询公司,已经瞄准了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国内的建筑行业是否也应该在参与激烈竞争的同时,站立一旁,潜心审视这种形势下即将带给我们的冲击和变革。
国内目前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主流仍然是业主自行管理,例如万达集团在长沙、南昌等城市的沃尔玛大型超市项目,均由业主成立工程指挥部负责整个项目的实施和管理。但是,也已经有不少以EPC总承包管理模式出现的项目,尤其是中外合资的大型项目,如中海油与壳牌合作的南海石化项目,其中的几个总承包商大部分是EPC承包商。这种EPC的项目管理模式,有其显著的优点,同时也是国内大型建设集团与国际接轨的有效方式。
EPC总承包,英文全称为Engineering/Procurement/Construction Contractor,是指总承包单位按照合同约定,一体承担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工作,并对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造价全面负责的总承包方式。其优势相当明显。
首先,它把E(设计)、P(采购)、C(施工)三者结合在一起,使整个项目在一个统一的框架下展开整体运作,目标一致、行动一致。统一运作可以有效的解决设计与施工的衔接问题、减少采购与施工之间的中间环节,也可以使施工中方案的实用性、技术性、安全性三者之间的矛盾更加迅速和顺利的解决。总承包商实际上发挥整合和协调的作用,各部门相互配合,能够使工作效率显著提高。
其次从经济上说,造价的降低设计应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设计出发降低预算也是工程费用降低的根本途径。设计与施工顺利的配合可以起到让工程在质量和造价上取得双赢的效果,另外,设计与采购之间经常性的交流能够使项目部在市场的大环境中应变的更加自如,也能够避免采购中一些不必要的失误。
还有就是工程中业主的项目运作费用和承担的风险都降低了,而且业主、EPC承包商、监理或管理公司之间各方职能、责任、权利、义务界定分明,有利于工程的顺利进行。
可以看出,尽管EPC项目优势明显,但是它对我们的建筑企业即项目承包商的能力要求也是非常高的,它是企业项目管理能力、工程技术人才、融资能力的综合体现。
不论是何种形式的项目管理,其目的都是最大限度的保证工程的工期、造价和质量。对于EPC总承包项目,如何把EPC三者有效的结合起来,使其能够发挥相互配合推动项目的作用,是关键所在,同时,EPC承包商必然面对内部、外部的整合协调问题,怎么样处理好这些问题,都对整个项目的实施有着重要影响。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谈一下自己对EPC项目管理的感受和想法。
一、项目的前期准备
对每一个项目而言,前期准备工作都需要有逢山开山,遇水搭桥的勇气和决心,对于EPC项目,这更是重中之重。
在合同谈判时,由于为EPC承包商在项目中承担的风险和责任更大了,就需要更加注意合同的各项条款,尤其是细节上的规定,如业主、监理和管理公司各方权责的明确,在遇到问题时各方的处理时限,给工程带来影响后带来损失的分担。
同时,在这个阶段里,项目部的磨合也显得尤为重要,各部门应形成完善的沟通机制。设计是EPC项目总承包商担负的责任和重大风险之一,但对一般的建设项目来说,设计部门有其特殊性,若是由设计单位牵头组织的项目,融合方面有明显优势。若由施工单位牵头的项目,必须在项目初期就在项目部内建立起休戚与共、目标一致的概念。从一些经验来看,仅仅建立设计部门和设有常驻代表是远远不够的,各专业的设计师都应该和项目紧密相连,能够融入到整个项目中来,与项目专业工程师、采购部门等有着不间断的沟通,使三者联合真正显示出优势来。
目标一致这个概念从项目开始就应该被贯彻下来,它是把E、P、C三者联系起来的纽带。我认为在非设计单位牵头组织项目的情况下,应与设计建立牢固的合同关系,设立奖金制度。
二、合同管理的重要性
合同是我们做项目的依据,也是保护我们利益的武器。曾经听过一句玩笑话:“要抱着打官司的心态订合同”,虽然有些夸张,但合同牵扯双方的利益,对各方的行为都产生约束力,我们怎么能不认真对待呢。
EPC项目牵扯面较广,合同管理部门无论是在对内对外的沟通中都应扮演重要角色。对外来说,合同部是对外沟通的桥梁,在这一点上,我认为合同部应该具备一定的张力,在合同框架下配合项目经理提出一些合理的要求,解决在工程进行过程中非技术性的矛盾,以保证工程在不同形势下仍能构正常顺利的运作。
索赔工作也很重要,直接牵动各方利益,这就要求合同管理部门对合同的熟悉程度又很高的水准,同时要求其对工程进展状况有一定的了解,与专业工程师和采购等各个部门的沟通都快速且顺畅。各分包单位,以及我们与其它承包商之间的工作界面,材料采购界面也应由合同部来明确,并及时的向各部门传达。项目部的其他工作人员也应该对合同有所了解,并主动配合合同部的工作。合同管理部门逐渐在向着聚集精英人才的富于责任感和沟通能力的部门这个方向发展。
三、在EPC项目管理中体现张力
在EPC项目中,把几个部门用1+1的模式简单的叠加在一起是很难让项目部在运作过程中达到预期效果的;考虑到管理成本,大规模扩大项目管理队伍也并不可取,这就要求项目部里的每个部门,每一个人都具备一定的张力。张力的概念大家一定都很清楚,以水为例,在不溢出容器的前提下,它所体现出向外扩张凸出的力。整个管理团队也是一样,在权责明确的前提下,具备一定的沟通、协调能力,并以此为基础,相互配合,以使EPC项目管理达到整合、协调的效果。
总的来说,目标一致、权责分明、具备张力这三点我认为应在EPC项目管理团队中应贯彻始终,总承包商的整合、协调、沟通能力也被凸显了出来。如何更好的发挥EPC的优势,如何处理好内外部存在的问题,值得我们今后不断的总结研究。
EPC总承包模式,即由工程总承包商按照合同要求,对工程的设计、采办、施工进行总承包的模式,国际上俗称“交钥匙工程”。它的优势是通过总承包商的有效组织,对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实施标准化的控制管理和统一的工作程序,最大程度地整合各类资源,达到缩短工期、降低投资、节约成本、保证质量的目的。
第四篇:EPC总承包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暂行办法
中国建筑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EPC总承包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公司EPC总承包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提高项目质量管理水平,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并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EPC总承包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工作。第三条经营发展部负责公司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主要履行如下职责:
(一)制定公司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规章制度;
(二)对公司在手工程项目的质量进行检查;
(三)对项目部质量管理工作进行评价考核。
第四条各事业部负责本部门在手项目的质量管理工作,主要履行如下职责:
(一)贯彻执行项目所在地和我国工程建设质量管理法律法规,组织落实公司质量 管理规定;
(二)对项目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自查和审核,促进体系不断完善并有效运 行;
(三)组织对本部门在手项目的质量检查,对工程质量信息进行统计分析,掌握质 量动态;
(四)负责处理本部门所属项目工程质量纠纷及调查处理质量事故;
(五)配合公司工程质量管理工作。
第五条项目部是项目质量管理的责任主体,主要履行以下职责:
(一)严格执行项目所在地和我国工程建设质量管理法律法规,落实公司及事业部 质量管理规定与要求,明确项目管理机构和人员的质量管理责任;
(二)负责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实施质量改进,对工程质量信息进行统计 分析,掌握质量动态;
(三)负责调查处理本项目的质量事故;
(四)配合公司相关部门质量管理工作。
第二章项目前期阶段质量控制
第六条项目严禁采用落后或已淘汰的施工技术和实施方案。
在编制和审查工程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时,应对影响项目重大质量风险的因 素进行论证,在质量方面满足以下要求:
(一)选址选线方案符合项目所在地的城市规划,符合地质、地震灾害、水土保持、矿产压覆等专项评估结论;
(二)工程项目拟采用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等无严重质量风险;
(三)建设规模、内容、施工技术方案及质量性能指标等影响工程质量的重要事项 必须经过方案比选和论证,结论科学准确;
(四)拟定工期科学合理;
(五)其他应满足的质量要求。
第七条设计单位应编制项目初步设计文件。事业部审查初步设计文件应满足以下 质量要求:
(一)符合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无违反项目所在地及我国法律法规、工程建设 强制性标准的内容;
(二)依据的标准规范现行有效、适用范围准确;
(三)内容和深度符合项目所在地和合同相关规定,设计依据的原始资料真实、准 确、齐全;
(四)按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明确工程设计合理使用年限;
(五)选址选线、主要施工工艺流程、总平面布置科学合理,主要建构筑物的地基 基础、主体结构体系安全可靠;
(六)采用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等成熟可靠,技术水平、主要经济 技术指标先进,符合实际;
(七)选用的主要设备、材料科学合理,质量要求明确;
(八)公用设施、产品检验等生产辅助设施齐全配套,能够满足生产和质量管理工 作需要;
(九)其他应满足的质量要求。第八条经批准的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其建设规模、选址选线、技术方案等内容发生重大变化,或批准超过两年未开展实质性工作的,事业部应重新 组织评审,并对影响质量的重大风险因素和内容进行重新评估和审核。
第三章项目实施阶段质量控制 第一节勘察、设计质量控制
第九条事业部应向相关设计、勘察、施工单位等提供满足作业需要的相关资料,资料真实、准确、齐全。
第十条事业部应要求勘察单位按照标准规范进行勘察。勘察单位出具的勘察成果 应真实、准确,并满足工程项目规划、选址、设计及施工的需要。
第十一条事业部应要求设计单位按照项目批准文件、勘察结果进行工程设计,不 得擅自改变项目批准文件的质量要求。
第十二条事业部应要求设计单位优先采用标准化设计成果,对涉及结构安全、重 要施工工艺流程等关键设计环节应进行详细准确的计算。
第十三条施工图设计文件中选用的原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等,应注明规格、型号、材质、性能等技术指标。除有特殊要求的原材料、专业设备、工艺生产线等外,设计 单位不得指定生产厂家、供应商。施工图设计文件的内容和深度应符合项目所在地和 合同规定,并满足施工需要。
事业部不得要求设计单位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降低工程质量。
第十四条事业部应要求勘察、设计单位与施工、监理单位积极配合,做好现场技 术服务,参加相关质量验收和质量问题的分析处理。
第二节施工准备阶段质量控制
第十五条事业部应制订可量化考核的工程项目质量目标,并在招标文件和合同中 明确。
第十六条项目部应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工程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建立 项目部、施工单位、专业工班三级质量管理体系。施工单位应配备满足工程需要的管
理人员、标准规范、施工机具、设施、检测仪器、设备等。未经项目部同意,施工单 位不得随意更换合同中约定的关键岗位人员,不得随意减少已承诺的资源投入。
项目部应对施工单位资源投入和现场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建立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第十七条施工单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针对施工难点和关键工序制订施工方 案,对工序、原材料、构配件、设备以及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等制订质量检验 计划,确定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点和控制措施。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质量检验计划应经项目部审批后存档,同时提交电子版 文档。
第十八条如项目部人员配备不能满足施工管理任务时,项目部可根据需要聘请监 理单位。监理单位应编制监理规划,对专业性较强的工程项目,还应分专业制订监理 实施细则。监理规划和监理实施细则应结合工程实际,明确巡视、平行检验、旁站的 部位、检查内容、抽检比例和质量控制要求等。
监理规划和监理实施细则应报项目部审批后存档。
第十九条施工分包合同中应明确各自物资采购的范围以及质量标准,约定质量验 收方法、程序和质量责任等。采购物资的质量应符合技术标准、设计要求和合同规定。
第二十条对于重大设备,项目部应结合生产制造工艺,明确对生产制造过程各阶 段的监督检验内容、方法、标准和质量控制指标等。
必要时项目部可聘请专业的监造单位负责设备监造管理工作。项目部应要求监造单 位认真履行监造职责,确保被监造的产品或设备的质量符合标准和采购合同要求,并 对监造工作质量进行监督检查。
监造单位发现质量问题时,应责令生产单位采取措施进行整改,直至符合质量要求,重大质量问题应及时报告项目部。
第二十一条项目部应组织设计交底和施工图会审。
设计单位应就项目施工工艺技术特点、施工难点、特殊部位和关键环节的质量要求作 出详细说明,明确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施工、监理等单位结合现场施工技术条件,审查实现设计意图的可行性,对施工图设计文件中存在的疑问和问题与设计单位达成一致意见。4
第三节施工质量控制
第二十二条项目部应要求施工单位按照施工图设计文件、标准规范、工艺操作规 程进行施工,并进行监督检查。
项目部应监督施工单位不得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不得擅自修改工程设计进行施工。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发现勘察、设计文件有差错或与现场实际情况不符的,应 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
第二十三条项目部应监督施工单位严格按照施工图设计文件、标准规范和合同约 定,对原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质量进行检验,经确认合格后,方可在工程项目中使用。
施工单位应对原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在工程中安装使用的部位做好详细记录,确保 质量控制的可追溯性。
第二十四条项目部应监督施工单位严格执行操作人员自检、工序交接互检、专职 质量检查员检查的质量三检制度。施工单位应与工程进度同步做好工程质量检查记录,并按规定申报核查。隐蔽工程等关键工序质量未经认可,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施工单位对已完工程应有成品保护措施。
第二十五条项目部应监督施工单位填写工程日志。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一)开竣工日期,施工勘测资料,工程进度安排及上级有关指示;
(二)施工组织,施工方法,机具设备使用情况;
(三)每日完成主要工程数量及其质量情况;
(四)每日使用主要材料规格、数量及其工地试验结果;
(五)气候情况;
(六)施工中发生的问题,如变更设计、变更施工方法、施工与设计图纸不符等,检查发现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等。
第二十六条根据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规定,电工作 业、锅炉司炉、起重机械作业、爆破作业、金属焊接(气割)作业、机动车辆驾驶、建筑登高架设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从中国购置、租赁的特种设备,如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必须是由国家颁发生产许可证或者安
全认可证厂家生产的产品。依据《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做好定期检验及 日常管理工作。
在施工单位人员及设备入场前,项目部应审核并保存特种作业人员资质及特种设备 生产、检验合格证等相关资料,确保资格证件处于有效期内。
第二十七条项目部应监督检查施工单位作业指导书及技术交底情况。施工单位技 术人员应进行工前技术交底,讲清施工方法,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使操作人员熟悉 自身工序的施工技术要求、操作规程和技术标准。未进行技术交底不得施工。
第四节验收和试运行质量控制
第二十八条工程项目试运投产前,施工单位应编制报批试运投产方案,明确试运 质量目标、试运程序、工艺技术指标、关键质量控制点、开停车正常操作要点和事故 处理预案等。
试运投产期间,设计、施工等单位应按照合同约定要求承担保运工作。第二十九条工程项目试运投产后,施工单位应对工程项目的装置运营能力、工艺 指标、产品质量、设备性能、自控水平等是否达到设计要求进行考核。
第三十条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应符合以下质量要求:
(一)工程项目按照批准的设计文件内容全部配套建成,并满足使用需要;
(二)现场查验工程质量不存在影响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严重质量问题,对少量 遗留的工程质量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限期整改;
(三)经连续试运考核,主要技术指标、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四)项目部、各施工单位分别对质量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价,竣工验收资料齐 全完整;
(五)其他应满足的质量要求。
第五节保修和后评价质量控制
第三十一条工程项目实行质量保修制度。签订分包合同时应明确工程项目保修范 围、期限和责任等内容。
第三十二条工程项目在保修范围和保修期间发生的质量问题,项目部应责成施工 单位履行保修义务,分析质量责任,并由责任方承担所造成的损失。
第三十三条工程项目后评价工作应对以下与质量相关的内容进行评价:
(一)项目建设质量是否达到原定质量目标;
(二)工程性能、技术指标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和合同规定;
(三)施工工艺技术是否成熟、可靠,主要设备和材料选型是否科学合理,能否做到长周期、平稳运行;
(四)原计划工期与实际工期相比是否合理;
(五)应总结的质量管理经验和不足;
(六)其他与质量相关的内容。
对后评价中发现的质量隐患,应及时进行整改,并最终通过质量验收。
第四章质量责任
第三十四条事业部、项目部违反本办法,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情节较轻的给予批 评教育,并责令改正;造成重大损失或严重不良后果的,按照公司有关规定给予责任 人相应行政处分直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文件违反有关法律法规、或者存在严重错误予以批复的;
(二)对施工单位监督、设备监造、过程监测不到位导致发生质量事故的;
(三)不履行质量管理职责,以包代管的;
(四)项目招标、物资采购、合同管理、工程验收、试运投产、保修、后评价、工程质量事故处理、工程质量信息报告等工作中违反公司管理规定的。
第三十五条施工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给予批评教育,并责令改正;造成损失 的,按照合同规定承担违约责任:
(一)将承揽的工程转包或者违法分包的,或无资质从事工程建设业务的;
(二)勘察、设计单位违反工程建设标准进行勘察、设计的,或不履行现场技术服务职责的;
(三)设计单位违规指定原材料、设备等生产厂家和供应商的;
(四)原材料、构配件和设备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在工程上安装使用的,或使 用部位记录不详,无法追溯的;
(五)施工单位不按施工图设计文件、标准规范和工艺操作规程施工,存在偷工减 料行为的,或者不履行施工质量检验职责,将不合格的工程按照合格检查验收的;
(六)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有关记录和资料等收集整理归档与工程进度不同步,或弄 虚作假的;
(七)其他违反本办法造成严重后果的。
第五章附则
第三十六条本办法由公司经营发展部负责解释。第三十七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浅谈海外工程总承包(epc)管理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浅谈海外工程总承包(EPC)管理
浅谈海外工程总承包(EPC)管理
【摘要】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加强,逐渐与世界发达国家接轨。我国采取EPC模式加强自身的经济实力,不断“走出去”,最终成为世界一流强国。
【关键词】EPC项目 管理 工程总承包
EPC管理模式中的E是指Engineering――设计,P是指Procurement――采购,C是指Construction――施工,主要是指工程的总承包商根据与业主之间的合同规定,为业主提供工程的前期设计和最终设计方案,并采购相关的设备器械和建筑材料等,在工程施工中进行施工管理,以及最终进行验收交给业主的全套服务,并对这个工程的质量、施工安全、按时交工等事项进行负责。当代EPC管理在海外工程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选择。
一、EPC管理模式相关理论
(一)EPC管理。
1.设计,是指工程总承包上按照业主对安全质量以及操作性和维护性的要求,对工程进行初步设计,并按照合同规定提供相关的计算方法、设计文件和图纸、数据表、材料请购单等文件,当业主提出自己的要求的时候,需要根据业主要求进行修改并提供详细设计方案,任何不偏离合同的都需要与业主进行商议,业主批准之后才能执行。对于一些专利装置,需要参考专理商的标准和规定,除非业主的标准更加严格,如果业主的要求更加严格的话,需要得到专利商的批准。
2.采购,采购的工作内容有很多,首先要核对所需的设备材料的数量和种类,向供货商进行资讯和报价等,货比三家选择合适的供货商,并监督供货商进行制造与交货,严格控制材料和设备的质量,确保购进合格产品;其次要将材料和设备从交货地点运送到施工现场,在设备材料出现问题的时候,及时进行沟通和协调进行处理,同时做好档案的建立和管理工作。
3.管理,工程承包商要根据项目的特点制定专门的施工计划,对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施工的各个方面进行纲领性的规划,并按照规划对工程的设计、质量、进度和费用材料方面进行控制,同时协调各环节的关系,按照业主以及合同的要求,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保证进度的达成以及费用控制在要求范围之内。
(二)国际EPC管理特点。
1.公平公正,海外EPC管理要求在在制度上公开透明,经济上兼顾效益,坚决杜绝违反法律法规以及不公正现象的发生,保证国际工程市场的合理竞争环境。
2.合约完整严肃,EPC管理涉及到工程的整个过程,所以EPC的合同包括的内容包括了几乎工程中所有的主要环节,所以EPC管理的合约必须要完整、严肃,帮助业主和承包商完成项目。
3.人才国际化,对于实现EPC管理,人才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才能够在EPC管理中胜任,才能进一步完善企业的项目以及帮助企业自身更好的发展。
二、海外EPC管理现状和问题
(一)没有进一步提升企业品牌。
品牌是提升企业形象的主要标志,对于市场而言,一个企业的品牌就意味着在向消费者提供有价值的服务。如今,随着市场经济竞争愈加激烈,在产品和服务方面都对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一般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在质量、价格方面不能依靠制造差异来获得优势时,品牌就能够为企业带来新的优势,因此,从宣传的方面来说,品牌的形成也有助于推动企业在经济市场中蓬勃发展。但是,目前很多企业没有认识到品牌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只是一味的强调降低成本,把握质量,长此以往,若是企业在质量与价格方面没有竞争优势时,那么企业将面临很大的危机。一个优秀的品牌建立需要漫长的时间,因此,只有企业尽早认识到品牌的重要性,并持之以恒的付出努力,才能树立起优秀的企业品牌。
(二)未能完善国际化EPC管理模式。
如今,若想要在激烈的国际经济市场中站稳脚步,将公司有效率的运转起来,那么不仅需要企业对市场经济变化的准确分析和判断,还需要企业内部实行合理化、科学化的管理模式。目前有一部分企业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逐渐扩大了海外业务,跨国经营的活动也逐渐丰富起来,与此同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也越来越多。在这一阶段中,如果不对企业内部管理模式进行适时调整和完善,而是继续保持着传统的管理体制和落后的经营观念,那么将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的深化发展。只有不断学习和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完善国际化EPC的管理模式,才能使企业在经济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三)未能形成技术创新管理体系。
企业的竞争核心关键在于技术创新方面的竞争,只有在管理技术方面不断进步和提升,才能有效的占领国际市场。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实现长久的进步,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目前,有些企业还没有充分认识到提高创新技术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因此没有对创新技术制定出有效的实施方案,导致企业没有条件引进当今建设领域的世界先进核心技术,无法提升公司对外工程承包的核心竞争能力,也不能将先进技术经过研究钻研形成自有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将会降低企业的竞争优势。
(四)未能确立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
与大多数国外企业管理人员相比,一些企业技术人员的跨国经营管理能力和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升。目前针对一些不同的跨国业务,如果不培养相应的人才体系,那么将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例如应针对性培养一些国际工程项目经理、国际工程咨询专家、合同管理专家、费用估算专家等,把这些人才充分利用到企业跨国项目中,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在跨国经济市场中的竞争优势,同时也是公司在国际上树立企业品牌的战略基础。
三、海外EPC管理模式的选择
由于市场经济中存在或多或少的风险和问题,在选择海外EPC管理模式的过程中会遇到不可避免的阻碍。我们需要观察和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控制盒减少风险等造成的损失。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EPC模式进行分析和探究。
(一)企业成本管理。
EPC模式主要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在设计、采购和施工等方面采取最经济有效的措施,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企业在EPC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模式下,要想获得成功病超越其他企业,首先要从企业内部管理下手。对成本进行分析和评估,尽量减少企业的损失。根据专业人士的评估和计量对成本进行较为精确的估算,从基本做起。俗话说,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就能取得超越他人的非凡成绩。
(二)风险管理和收益。
在工程项目的进行过程当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人为或者自然造成的风险和损失。工程项目中会造成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同时也可能会受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的压力造成心理紧张,不能对市场做出应对措施,由此造成或大或小的损失。因此,建立一套属于自己企业的管理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在员工的技术和效率以及项目管理上都要有条不紊,完善并进行更新维护,加强培养各个领域的人才,从而提高海外项目的管理投资和风险控制能力,增强对国际市场的免疫力,在国际占有一席之地。
(三)设计管理理念。
在EPC项目管理模式中,设计是精神骨髓,贯穿整个工程项目的实施,对项目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进行一项工程项目之前,要经过一番探究和思考,对市场前景和当前的现状进行深度分析,设计符合实际发展的管理理念。比如,在与承包商订立合同时,实行符合双方利益的对策,利益双赢,对设计人员给予较大的奖励和鼓励。召集高深有经验的设计人员成立一个设计小组,各抒己见,不要墨守陈规,多提出一些有创新色彩的建议和意见,通过对比和融合,提炼精华,设计众望所归的管理理念。
(四)完善和健全项目体制和制度。
由于我国关于工程承包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工程一直没有走上正轨,使得工程管理无章可循,造成了市场准入的障碍和困难。因此,国家和政府应该尽快完善中国的合同和成文的法律法规,同时完善工程的投标机制,解决工程的市场准入问题。由此以来,我国边可以和国际公平合理地竞争,缩小和发达国家质检的差距,充分发挥我们的项目优势,取长补短,从而提高总承包的竞争力度。
四、海外EPC应采取的举措
(一)优化结构体系,重视计划管理。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计划管理工作所具备的一个重要特性就行权威性,而如何使计划管理具有权威性呢,这就需要做到一下几点,首先,企业的高管必须重视计划实施,有必要亲力亲为,主抓计划落实。其次,企业的各部门的组织机构应该重视计划的实施和管理。企业的各项政策和计划的制定实施都要经过经理、部门经理、执行评价经理的共同签字同意,这其中的计划经理还要负责项目计划方案的设计、排版、编辑、项目计划实施的评价工作,并加强计划部门的协调、调度等工作的开展。最后,应将计划管理纳入到企业管理中,让这种管理模式成为一家公司的管理理念一直执行下去,需要经过很长一段时期,在企业、公司中这种理念一旦形成就会对公司所有人产生一种长期有效的影响,这种影响就能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加强人力资源建设,提升管理水平。
首先,管理人员必须对项目各方面建设管理内容了如执掌,管理部门负责计划管理方案制定实施的管理人员必须应该清楚地了解这是一个什么样的项目,需要什么样的施工方案,施工时需要什么样的条件,项目为公司带来的利弊。对待上述问题要求计划人员能够及时采取必要措施,调整变更计划来适应项目环境的变化,做到这些就要求计划人员具备加强、较为全面的知识体系,对海外工程总承包(EPC)管理的各项理论体系熟悉,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可以说优秀的计划工程师是站在项目经理者的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思考。其次,具备制定和修改整个项目计划的能力,掌握广泛信息。这些信息需要管理人员通过各种途径广泛搜集,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互相协调,广泛沟通解决。因此可以说项目计划是海外工程总承包管理的信息管理中心,需要有较强沟通与协调能力的团队完成,因此加强计划管理人力资源建设很重要。
(三)加强商务管理,有效控制分项目承包商。
在海外工程总承包项目建设管理上,由于项目的工程量是十分庞大的,因此需要把项目分拆成一个个小的子项目分包给不同的承包商进行建设,例如电力项目的EPC项目建设,主要的建设方式就是将项目拆分成小项目分别承包给不同的承建商,因此对于这些承包商的管控就显得十分重要了。项目总部需要与承包商签订合同,从商务上有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效的控制各个承包商,严格按照项目计划执行。首先,在签订合同时要将各种项目建设条例尽量的明晰,将责任划分清晰,明确违反相关规定的处罚力度。与承包商制定的合同要与总项目的计划相符合,另外影响施工的外部条件和责任也该明确,签订各种项目建设的合同,将项目风险进行层层分解,做到降低或减少项目建设出现的各种风险。其次,在合同执行时期,注意各种数据的收集整理,以免与承包商发生纠纷时能够有充足的证据,保护本公司的利益不受损害,特别在海外工程承包项目建设管理上,更应该加强合同控制,运用相关条款、工具对项目造成的损失进行索赔。
五、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也在不断的提高。企业要实施海外EPC项目,不但要具备资金实力和工程管理实力,同时也要具备金融、财务等方面的知识,还要有专业人才队伍,才能顺利的实现海外EPC项目。
参考文献:
[1]姜林奎,付存军,曹玉昆.基于BP方法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关键因素探析[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9,(10).[2]王早生.推进工程总承包 提升建筑业发展水平[J].建筑,2008,(19).[3]陆涛.基于资源观与风险观的中外联盟企业策略差异[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8,(09).[4]郭婷.传统外包、战略联盟和纵向一体化中的企业决择[J].北方经贸,2008,(09).------------最新【精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