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规范机动车辆保险电销专用产品销售行为有关问题的通知(模版)
关于规范机动车辆保险电销专用产品销售行为有关
问题的通知
保监产险〔2011〕1497号
各财产保险公司、各保监局:
自2007年以来,部分财产保险公司先后开办了机动车辆保险电话营销专用产品,在提高公司业务财务数据真实性、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等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是,近来个别保险公司在电销专用产品销售过程中,委托或变相委托保险中介机构代理并向其支付手续费,严重违反了我会《关于规范财产保险公司电话营销专用产品开发和管理的通知》(保监发〔2007〕32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产保险公司电销专用产品管理的通知》(保监发〔2010〕94号)的有关规定,扰乱了保险市场正常经营秩序,影响了保险公司经营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必须坚决予以遏止。为加强对财产保险公司的监督管理,保护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现就规范机动车辆保险电销专用产品销售行为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各开办电销专用产品的财产保险公司必须严格执行我会《关于规范财产保险公司电话营销专用产品开发和管理的通知》(保监发〔2007〕32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产保险公司电销专用产品管理的通知》(保监发〔2010〕94号)的规定,严禁委托保险中介机构代理销售电销专用产品,严禁向保险中介机构支付电销业务手续费。对于违反上述规定情节严重的,我会将责令该保险公司停止开办电销专用产品。
二、各公司电销业务管理部门应完善内部控制,加强机构管理,认真排查违规隐患,及时制止违规销售。
三、各公司应改进电销业务流程,增强电脑系统的分析、识别、控制功能。对于使用同一个电话号码为多辆机动车投保的情况,要能迅速甄别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对有关违规行为做到早发现、早杜绝。
四、自本通知下发之日起,各公司应对照我会《关于规范财产保险公司电话营销专用产品开发和管理的通知》(保监发〔2007〕32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产保险公司电销专用产品管理的通知》(保监发〔2010〕94号)的要求,在开办电销专用产品的地区范围内进行自查自纠,并于11月30日前将自查自纠情况上报我会。
五、各保监局应加强对辖区内保险机构电销业务经营行为的监督检查。对于向保险中介机构支付电销业务手续费或以“贴费”等方式变相支付电销业务手续费的违规行为,要及时予以查处并向我会报告。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二〇一一年九月十九日
第二篇:中国保监会关于严格规范非保险金融产品销售的通知
【发布单位】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发布文号】保监发〔2014〕90号 【发布日期】2014-11-15 【生效日期】2014-11-15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国保监会关于严格规范非保险金融产品销售的通知
保监发〔2014〕90号
各保监局,各保险公司,各保险专业中介机构:
近年来,一些保险公司、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及其保险销售(经纪)从业人员向客户直接推介销售包括第三方理财产品在内的非保险金融产品,或者以介绍客户等方式间接从事相关销售活动,在满足客户多层次金融需求的同时,也暴露出销售行为不规范、金融风险交叉传递等问题,有的甚至已经构成金融诈骗和非法集资。为严格规范非保险金融产品销售,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销售资格和业务规范
(一)保险公司、保险专业中介机构不得销售未经相关金融监管部门批准的非保险金融产品。
(二)法律、行政法规及相关规定对非保险金融产品有销售资质要求的,保险公司、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应当在销售前符合相应的资质要求。
(三)保险公司、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应当对分支机构销售非保险金融产品进行统一授权和集中管理,禁止分支机构擅自销售非保险金融产品。
(四)保险公司、保险专业中介机构销售非保险金融产品,应当向客户进行充分的信息披露和风险提示,不得采取违背客户意愿搭售产品的方式销售非保险金融产品,不得向客户销售超出其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的非保险金融产品。
(五)保险公司、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应当就非保险金融产品销售建立专门的业务台账,实行单独核算,将相关资金与自有资金、保险资金等进行有效隔离,并妥善保管与销售活动有关的各种文件、资料。
(六)保险公司、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应当以书面方式对其保险销售(经纪)从业人员销售非保险金融产品进行明确授权,并对保险销售(经纪)从业人员在授权范围内销售非保险金融产品的行为依法承担责任。
对保险销售(经纪)从业人员越权或者假借所属机构名义私自销售非保险金融产品的,保险公司、保险专业中介机构要及时制止,并依法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七)保险公司、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应当在销售非保险金融产品前10个工作日内,向参与销售的机构所在地保监局提交下列材料:
1.非保险金融产品经相关金融监管部门批准的证明材料。
2.相关规定对非保险金融产品有销售资质要求的,取得销售资质的证明材料。3.拟开展销售活动的机构和人员的基本信息。4.保监局要求提交的其他材料。
二、集中力量排查风险,做好规范和处置工作
(八)各保险公司、保险专业中介机构要严格按照保险中介市场清理整顿工作要求和本通知精神,采取抽查基层机构、访谈从业人员和客户等多种方式,持续深入排查销售非保险金融产品风险,确保不留死角。
(九)保险公司、保险专业中介机构要对排查出的非保险金融产品分类规范和处置:符合本通知要求的,可以依法合规销售;涉嫌非法集资的,要立即停止销售,及时报告,有效处置风险;不符合本通知要求、暂未发现风险苗头的,要停止销售,处理好善后事宜,消除风险隐患。
(十)各保监局要严格督促销售非保险金融产品的市场主体做好规范和处置工作。一旦发现因产品发行单位违约、销售误导引发群体性事件等风险,要与相关金融监管部门、地方人民政府等紧密协作,督促保险公司、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及其保险销售(经纪)从业人员依法承担责任,确保处置工作有效,守住保险业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
三、保监局切实担负监管责任
(十一)各保监局要根据国家有关“谁批设机构谁负责风险处置”以及处置非法集资工作由省级人民政府负总责的原则,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完善非保险金融产品监管协调机制,做好职责范围内的监管工作。
(十二)各保监局要建立健全非保险金融产品销售风险预警机制,坚持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完善应急预案,确保风险早发现、早预警、早报告、早处置。
(十三)各保监局要督促保险公司、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切实承担销售非保险金融产品风险管控的主体责任。对排查不认真不彻底、导致发生风险的,或者发现和处置风险不及时不到位、酿成重大风险事件的,保监局要依法严格追究相关机构及其高级管理人员的责任。
(十四)保险公司、保险专业中介机构违反本通知要求销售非保险金融产品的,各保监局要责令改正,并依法予以处罚。
中国保监会
2014年11月15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机动车辆保险监制单证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机动车辆保险监制单证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
【颁布单位】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发文字号】保监发[2000]71号
【颁布时间】2000年05月08日
【生效时间】2000年05月08日
【失效时间】2005年02月24日
【全
文】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机动车辆保险监制单证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华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天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大众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华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永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兵团保险公司,美亚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皇家太阳联合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香港民安保险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海口分公司,北京中融安全印务公司,上海证券印制厂:
为配合新的车险条款的执行,经研究,对保监发[2000]53号文件中关于车险监制单证格式的问题补充通知如下:
一、自2000年7月1日起,机动车辆保险单“保险价值”一栏改为“新车购置价”。
二、其他事项仍按保监发[2000]53号文件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篇:关于规范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xiexiebang推荐)
关于规范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
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安华农险吉林省分公司,人保财险吉林省分公司:
2007年以来,我省在中国保监会、财政部和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农业保险的经济补偿和社会管理功能得到有效发挥。但是,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过程中还存在着管理制度不健全、业务操作不规范等问题,影响了农业保险业务的顺利开展。为促进我省政策性农业保险规范健康发展,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切实提高对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的认识
发展农业保险,对转移分散农业风险,保护和提高国家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确保粮食安全,维护农村经济社会稳定,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做好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是保险业服务民生、保障民生的重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也是充分发挥保险的经济补偿和社会管理功能的具体体现。
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事关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保险公司肩负着非常重要的责任。因此,各公司要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认识做好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的重要性,强
化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承保、理赔、核算、代理等重要环节的管理与服务水平。要合法守规经营,坚决杜绝因管控不力、操作不当而影响国家惠农政策的落实,更不允许出现经营理念偏颇,损害农民利益的问题,确保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的规范健康发展。
准确把握保险机构在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过程中的工作职责。各保险公司要正确认识“政府主导”和“政府引导”的不同定位,明晰政策性农业保险和中央财政保费补贴农业保险的内涵,明确“与地方政府联办”和“市场运作”的模式内容。在业务经营管理过程中,保险公司要起主导作用。对各个环节的业务情况要做到明晰、可控,并做到各部门与人员职责明确、制约有力。要遵循市场规律,建立市场化、合规化运作的长效机制。要量力而行,立足于自主经营,自我承担经营结果。既依靠政府的组织引导、业务协助和巨灾风险分担机制,又不依赖于政府进行经营管理。要同财政、农业、水利、畜牧、气象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通力协作,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切实增强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风险意识。各保险公司要充分认识农业保险风险的特殊性,在充分考虑农民的保费承受能力、财政的补贴能力的基础上,还要考虑到承担的风险责任和应对巨灾损失,建立巨灾风险应对机制,防止出现因风险管控不到位,再保险保障不足而导致巨灾情况下赔付能力不足的问题。
二、建立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规范运行的机制
严格执行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相关规章制度,按照现行的财务管理制度、保险监管规定规范开展业务,是做好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的基础,也是确保政策性农业保险健康发展的关键。因此,认真做好政策性农业保险各项工作,应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经营管控机制,坚持制度化、规范化,并保证落到实处。
(一)严把承保环节,确保业务质量
1.规范宣传引导工作。保险公司应积极协调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共同做好宣传引导工作,让农民群众熟悉和掌握保费补贴品种、标准、比例、保险责任范围和规范的操作程序以及保险合同涉及的暴雨、洪水、冰雹、水灾等标准术语,严禁误导或强制农户投保,保证保险宣传单、保险告知单发放到户。宣传中还要增强农民风险意识,强调农业保险是分散农业生产风险的市场化机制,是国家、地方和农民共担风险的一种保障措施。
2.完善业务信息系统。保险公司要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信息系统,要对农业保险业务按承保类别设定单独险种代码,在承保、理赔、财务和再保等管理系统中实现单独记录和处理,并实时对财务系统与业务系统中的数据进行校验,确保业务系统数据与财务系统数据的一致性。逐步实现将包括农户投保明细等政策性农业保险的重要信息数据纳入系统管理。建立农村土地、农户分布图库,搜集整理农村人口及土地等基本信息资料。
3.加强承保查验复核。保险公司要通过落实严格的责任追究机制,监督代理政策性农业保险的部门及工作人员保证投保信息完整准确,确保投保农户对保险标的具有保险利益,防止虚保、冒保、替保、垫保。种植业保险应通过电话回访等方式对投保信息进行核对,要保证村村回访,每村农户回访率达到20%以上,并建立电话回访记录。对单户投保5公顷以上大额土地面积应现场验标。要建立承保信息走访核查机制,村级抽查10%以上,每村核查农户10%以上,并建立抽查记录。养殖业保险要根据投保标的信息,在畜牧、兽医等各部门配合下,对承保标的100%进行查验,准确核实投保数量、体貌特征以及免疫接种记录,凡投保个体,均需建立统一的识别标识作为承保依据。
4.强化投保信息监督。保险公司要合理确定承保范围和投保条件,防止逆选择和道德风险发生。种植业保险保险单证的样式和投保明细表应在村委会向村民公示,投保明细应列明投保农户身份证号码、土地经营权证号码、联系方式、投保面积、投保地块数目、地理位臵、投保作物品种等信息。对于承保信息不实等问题鼓励农民监督举报。
5.严格保险单证管理。建立并执行政策性农业保险单证印制、发送、存放、领用、核销、盘点等制度。规范单证设计式样,保证单证填写质量,保单上要明确载明中央财政、地方财政、龙头企业、农户等有关各方承担的保费比例和具体金额。保险条款
应通俗易懂,表述清晰。应由投保农户本人在投保单上签字,委托他人代签名应由村委会出具证明。对于种植业转承包土地投保农户应由村委会出具证明并提供双方租赁协议,按照谁种地谁受益的原则参加保险。逐步实行一户一单制。
6.加强服务网络建设。要做到机构网络设臵健全,能够深入农村基层开展业务。保险公司要在有条件的乡镇设立营销服务部,或者通过有效整合现有的社会资源等方式,发展驻村协保员,建立起有效的农业保险服务网络,切实将农业保险的服务窗口前移到涉农的第一线,使农民在防灾咨询、投保服务、灾后理赔时能够第一时间得到保险服务。要针对农业保险的业务特点,制定促进农业保险发展的内部政策,在人力、物力和资金上向农业保险业务第一线倾斜,建立健全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职责清楚、奖惩分明,切实调动基层员工的积极性。
7.严格代理关系管理。严禁以违规支付或允诺支付高额手续费等方式开展恶性价格竞争。委托代理机构或代理人从事农业保险工作的,其必须具有代理资格,并签订代理协议,明确权利与义务。对于乡村干部从事政策性农业保险代理工作的,保监局将探索实行农村保险营销员资格授予制。探索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专业代理公司,严禁向不具有合法代理资格的机构支付手续费和不据实列支手续费。
8.严格规范经办行为。保险公司可以采用正常的推销方式向
农户推荐、销售各类商业保险产品,但不得借机强制农户购买商业保险产品,尤其不得以购买某种商业保险产品作为签订政策性农业保险合同的条件。保险公司不得通过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为乡、村或其他部门收取集资款、修路款等各种费用。
(二)严格查勘理赔,确保农民利益
客观真实地确定自然灾害对农作物造成的损失,科学合理确定保险理赔数额,是提高保险服务质量,落实政策性农业保险各项政策和维护投保农民利益的关键。保险公司要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科学确定受灾程度和灾害损失,努力提高查勘定损精确度,高效做好查勘定损和理赔服务工作。
要制定规范的理赔服务流程以及工作标准,对定损办法、理赔起点、赔偿处理等具体问题做出规定,并在主要营业场所和村委会进行公示。保险公司在承保由中央财政补贴的保险产品前,随同产品备案文件,将农业保险理赔服务流程和工作标准一并于向保监会备案后的10个工作日内向保监局报告。若有修改的,要及时补报。
在查勘定损方面,要会同有关部门探索建立不同类型自然灾害对保险标的造成损失的评定标准,提高农业保险损失评定的科学性、准确性和规范性。要在流程规定时限内,及时有效地做好农作物灾害记录和现场查勘定损工作,并根据定损情况完成赔款理算工作。种植业保险必要时可使用GPS定位仪与参考承包合同
标注面积共同确定承保地的方式查勘,固定受灾地块,防止重复报案问题出现。局部性灾害由县(市、区)机构进行查勘定损,查勘必须具体到地块。大面积的灾害和较重的局部灾害,县(市、区)机构进行初步查定,省公司组织抽查复勘,并依据气象部门提供的气象灾害数据最终确定损失。各保险公司要派员参加查勘定损并起到主导作用,上级机构进行重点抽查。养殖业保险现场查勘由当地保险经办机构具体负责,保险标的一次死亡数量较多时,要逐级上报,在上级公司的指导下进行查勘。当地经办机构必须在接到报案12小时内2人以上出现场,第一现场率要达到100%。
要加大防灾防损投入,充分发挥防灾防损费用的积极作用,在现有财务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有效使用,提高农业的防灾减灾能力。结合承保区域气候特点,制定相应的防灾防损预案,努力把自然灾害风险损失降到最低。督促养殖业农户遵守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饲养规定,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切实做好防疫、治疗及安全防灾工作。
在理赔方面,要高度负责,加强领导,强化措施,重点监督,坚决杜绝截留、挪用理赔资金和骗取保险赔款等违法违纪行为。要注重时效性和便利性,优质开展理赔服务。严禁以各种理由少赔、惜赔或拖延不赔。对拟拒赔案件保险公司要认真核查,并实行中支级公司主要负责人签批制度。建立农业保险理赔快速通
道,确保理赔资金及时支付给受灾农户。赔款发放应“零现金”,必须通过专门的存折或银行卡向农户支付,严禁以现金形式发放。同时,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理赔资料的有效完整。发挥群众的监督制约作用,受灾农户理赔发放明细应事先在村委会向全体村民公示。同时设立监督举报电话,随时接待群众来访。赔款发放完毕后由公司或委托代理机构与公司共同组织开展乡村自查、串乡互查。对于养殖业保险因传染病死亡的标的,应于现场查勘后通知畜牧、动物防疫部门做好相应无害化处理。
(三)严格核算体系,确保数据真实
严格遵守国家财经纪律和相关的保险监管规定。一是应做到单独核算,对保费资金实行专户管理,真实准确地反映各类农业保险的经营成果和损益情况。二是严禁撕单、埋单和保费不入账等行为。三是加强退保管理,正常批单退费须由省级公司签批,严禁以批单退费等形式变相套取资金或违规支付高额手续费。四是加强应收保费的管理,杜绝形成农户自交部分应收保费,在省农业保险领导小组确定的最终投保结束日之前,农户自交保费必须全额到账。农民自交保费未到账的,不得出具保单。建立健全各级财政补贴应收保费台账,及时催收财政补贴部分应收保费,并以协议方式约定保费补贴资金到位时间和相关权利义务,严禁虚挂应收保费和虚假冲销应收保费。五是切实控制成本支出水平,不断降低经营费用率。要按照《保险公司费用分摊指引》(保
监发„2006‟90号)有关要求,准确认定各项收入和费用的归属对象,严禁将非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产生的费用分摊至政策性农业保险科目。不得在经营费用中列支赔款性支出,也不得在赔款性支出中列支经营费用。六是建立风险基金。要按中央财政对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的相关政策计提一般风险准备和巨灾风险准备金。
三、维护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秩序和投保农户权益 保监局在推进落实政策性农业保险各项政策的同时,将加大对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的监管工作,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对于在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过程中违法违纪的保险机构和个人,严厉追究直接责任、领导责任,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切实维护投保农户的合法权益。一是严厉查处欺瞒、误导和出险后惜赔、少赔、拖延不赔等侵害农民利益的行为。加强服务质量的监督,高度重视涉及农业保险的信访投诉工作,做到每件信访投诉有落实。二是严厉查处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管理过程中的编造虚假承保信息、假赔案、假数据等弄虚作假行为。三是严厉查处顶灾保险行为。四是严厉查处农户未交保费或县级财政未予保费补贴承保行为。五是严厉查处不严格执行已备案条款费率、假批单退费、虚挂或虚假冲销应收保费行为。六是严厉查处违规支付高额手续费或向不具备合法代理资格的机构支付手续费、手续费未据实列支和向非个人代理人以现金形式支付手
续费行为。
保监局将加强与财政、税务和审计部门的联合检查工作,建立必要的工作联系机制,形成工作合力,监督保险公司切实做好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
建立农业保险工作情况月度报告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各保险公司要及时将政策性农业保险开展进展情况于每月15日前向保监局报告。巨灾、重大疫情、重大理赔和其他重大事项随时报告。
二〇〇八年八月二十一日
第五篇:规范保险中介服务发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规范保险中介服务发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国税网 国税总局、保监会 国家税务总局、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规范保险中介服务发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国税发[2004]51号 2004年5月13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地方税务局、各保监局、各保险公司:
为进一步规范保险中介市场经营行为,加强保险业和保险中介服务业税收征收管理及税源监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决定在全国范围内使用《保险中介服务统一发票》。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凡依法登记、领取税务登记证件的纳税人,并经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保监会”)审核批准,持有保险中介经营许可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保险中介服务的保险经纪机构、保险公估机构、保险代理机构及保险兼业代理机构(以下简称“保险中介机构”),均属《保险中介服务统一发票》(以下简称《统一发票》)的使用对象。保险中介机构凭中国保监会颁发的保险中介经营许可证,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领购《统一发票》。
二、保险公司只能向合法的保险中介机构支付手续费(佣金)、公估费、劳务费等业务收入。保险中介机构取得上述收入后应及时向保险公司开具《统一发票》,不得开具其他发票及自制收据凭证。保险公司以收到的《统一发票》作为支付费用的凭证。
三、保险中介机构在开具《统一发票》时,应根据提供的保险中介服务的具体内容同时向保险公司报送“业务结算表”,并逐笔列明该“业务结算表”中的各个项目,包括:客户名称、险种、保单编号、代收或代缴的保费、收费时间和解付时间、手续费、佣金或公估费的计算方法及金额等内容。“业务结算表”由保险公司或保险中介机构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计。
四、各保险公司在向保险中介机构支付手续费(佣金)、公估费、劳务费等中介费用时,必须将各保险中介机构开具的《统一发票》及“业务结算表”一并作为向保险中介机构支付费用的原始入帐凭证,其他自制付款凭证或保险中介机构提供的其他发票,不得作为支付中介费用的凭证。
五、《统一发票》分电脑票和手工票两种。电脑票规格为190mm_127mm,手工票规格190mm_130mm,采用汉、英两种文字。《统一发票》基本联次为四联:第一联为存根联,印色为黑色;第二联为发票联,印色为棕色;第三联为记帐联,印色为红色;第四联为业务联,印色为蓝色。《统一发票》采用干式复写纸印制,存根联、发票联背涂为浅绿色,第三联背涂为浅兰色,第四联为普通打印纸(发票样式附后)。发票联、记帐联填开的字迹为浅绿色,业务联填开的字迹为浅兰色。发票监制章和发票号码仍采用红色荧光油墨套印。《统一发票》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地方税务局集中印刷。
本规定之外,需要增加《统一发票》联次,以及增加汉文和少数民族文字对照的,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地方税务局确定,并报国家税务总局备案。
六、保险中介机构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以及本通知的规定领购、填开、保管、缴销发票,建立健全发票管理制度,按期报送发票领用存报告表。在未使用税控收款机前,电脑票中“税控码”栏目暂不填写。
七、《统一发票》于2004年7月1日启用,旧版保险中介服务发票于2004年12月31日停止使用。
八、各地方税务局、保监局应加强沟通和协调,共同做好《统一发票》的推广实施工作。各地保监局应配合税务部门做好辖区内保险公司和保险中介机构《统一发票》实施的监督管理工作,对严重违规的保险中介机构依法吊销经营许可证。税务部门对于违反《统一发票》使用规定的,按照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