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西八里村访谈报告
雁塔区城中村——西八里村访谈报告 受访人:西八里村一位村民
访谈时间:2012年10月27 日上午 访谈地点:西八里村村委会门前 访谈人: 整理人: 录入人: 总字数:4608 引子
今天我们去调研,具体去哪个村子我也没有想好,但为了方便起见,决定就近前往东八里村,虽然之前已经知道这个村子今年上半年已经开始了拆迁了,但我们还是决定去瞧瞧,心想或许能碰到村里人了解拆迁的详细情况和他们的感受,但当我们走到东八里村村门口时,一切便在我们的视野中了,村口两边的墙上贴的是巨幅的图片,是关于村子改造后的布局图,那块方位是商业区,那块方位是居民区,那块方位是工业区,完全的整齐划一,十分美观,但是再往里望,就是另外一种景象了,本来很深的巷道,由于现在房屋被推倒,只有据村口七八十米的地方还可行车和走人,其他地方都被推倒的房屋和建筑垃圾所产生的石块和砖头所阻塞,一片瓦砾,犹如地震过后一样狼藉,只有前方不远处还有一间方没有拆除,是留作了一个拆迁改造的临时指挥部,门口站着十几个西装革履的人在说话,旁边还停着三两小汽车。
就这样,由于房屋被拆,村民们也就被迫搬到其他地方去了,村里没人了,我们就得另寻他出,正要走时我眼睛突然注意到村口的墙上有几行用笔写的文字,有一行是这样写的:政府的拆迁改造是骗人的,拆迁拆的我们无路可走。总之这些话都是对政府拆迁改造不满的,我猜应该是东八里村的村民写上去的吧,他们的房屋被拆他们的感受最深最强烈,从中不难看出村民对拆迁改造的心情和态度。之后我们过了村口的天桥,来到了东八里村马路对面的西八里村。进了村口,我们就进村了,沿着村中狭小巷道向前,道路两帮店铺林立,门面房数不胜数;路上行人络绎不绝。总体而言这里挺繁华的,很像步行街,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村里虽然有专门的垃圾堆放点,但是垃圾还是被随处堆放,看起来零乱而肮脏,还有路面上流淌的生活脏水,散发出一种难闻的的气味。
这就是我所看到的西八里村现状,随后我们就去找村委会,希望能够找到村干部访谈,经过多方打听,我们正朝村委会的方向走,忽然看见前面路上停着几辆婚车,周围挤满了围观的人群,我们没太注意一直走,又经过几次往返折回,终于找见了村委会,但是进去一看,所有门都锁着,没人在。我们正要从未会出来,准备去找村民了解情况,不料一位又瘦又高的老大叔走了过来,我们随即上前搭话说明来意,介绍了我们的身份,经询问他是土生土长的村里人,正好当时他也没事,也挺热心和我们聊的,所以我们愉快的聊开了,谈了几句才获知村委会本来是有人的,但都参加婚礼去了。
一、村民简介
我们没有问他的姓名和年龄,但看上去五十多岁吧。据他介绍,他曾经参过军,是在东北长春,当时所属的部队是三十六军二十一师。他说所在的部队原属野战军,经改革,现属边防军。复员后,由国家安排工作,当初可以选择去政府部门和国企,但是他当时不知怎么想的选择了去国企上班,结果八九十年代,他上班的那个国企倒闭破产,他也就被迫失业,所以他后来想起来也后悔,为什么当初没有选择去政府部门上班而是选择了去国企?如果选择去政府部门上班总不至于失业,更何况政府部门的工资福利待遇也特别好。
二、村子简介
在讲到村里情况时,他谈到村中的历史,而且追溯到唐朝,西八里村这儿当时被唐政府用来存粮存草。在文革时,他谈到村中的道路都被用石块砌成了,比原来的泥土路强很多了,而且能同时过两辆汽车,说明道路还是挺宽的。
他还回忆到小时候村里没有高楼,都是土房,条件比较好的人家能盖起瓦房,而且能盖三间,而一般的人家一般都是一两间,但是1982年之后发生了变化,村里开始了建起了高楼。
据他介绍,村上有两千多人口,应该是一个人口比较庞大的城中村了,而且光是外来人口就达到了九万多。他着重说了村中的外来人口,他认真的解释说;“外来人口除了陕西本地的,从江西和广东等省份过来的人也不少”。他告诉我们在村里摆摊和开门面房的都是外地人,外来人口的成分也比较复杂,但主体是农民工和大学生,反正都是来村里租房在外面找工作的。
虽然城中村和一般的农村一样都是青壮年都外出打工经商,过年时也很少回家,留在家都是些老弱病残。
村上有六个村民小组,每个村民小组都有小组长。
三、拆迁和补贴情况
当我问到本村是否也面临东八里村所面临的拆迁改造问题时,他说虽然有零星的传闻。但政府还没有明确下发通知。他认为西八里村比东八里村面的更大,人口更多,楼房更多更高,拆迁和改造的难度会更大,所牵扯的问题也就更多,所以政府不经慎重考虑,一时半会儿不会下决定。
他告诉我们在城中开发改造过程中,开放商是在政府的领导下,政府本身不会出钱,而是开放商出钱搞开发,政府只是从中捞钱,利润很大。在改造过程中,政府和开发商是城中村改造的获利者,村民只有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房屋被拆被改造,得到的补贴很少会或者没有,因为城中村改造是政府发财的事,政府往往力求从中捞很多,对村民的补贴也就能压缩多低就压缩多低。
当我问到东八里村拆迁后,村民有无从政府得到补贴时,他说有补贴,但是必须等到拆迁和改造后,政府才发,否则政府不会发放补贴。但现实情况是政府拆到中途停下来了,对村民的补贴也就还不上来,而拆迁和改造后村民是否真的如政府所说拿到补贴款就是另一回事了,谁也说不清。现在东八里村的村民都搬到其他地方去了,有搬到政法大学附近的,也有半到外院附近的,还有搬到其他地方的,但他说没有搬到西八里村来的,因为西八里村可能也面临拆迁的问题。
四、村务公开
据他说,村上也实行村务公开,但是每年只有一次,就是每年年底的村上财务公开,平时很少公布。
五、村民会议
据他介绍,每当村上有重大事宜需要商议探决定时,村上就用喇叭通知大家。召开村民会议时,每家少来一个人参加会议,但是村民大会召开的次数比较少,频率比较低,一般召开的都是村民代表大会,由每个村民小组选出的村民代表参加会议,参与决策村中的重大事务。
六、村中选举情况
村中的贿选也比较严重,每到换届选举时,候选人给村民送礼送钱,谁给得多胜选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所以每到换届选举,候选人之间竞争激烈。
七、村民收入情况
村民的收入主要为房屋出租费。村民家有老人的房屋两间以上或者家中外出无人住的都出租了出去,高层的话每月每间出租费只能达到一二百块钱,越往底层价钱也就越高,有的一层每月每间能到达到七八百元。村民家每年靠收房租费最多的能赚到十几万元,一般的村民家只能赚到几万元。租房者主要为外来人口,主题是大学生和农民工。
八、村中文化活动
据他说,逢年过节村上也搞一些文艺活动,活跃一下村中的文化氛围。
九、村中饮用水
村中饮用水一部分来自村中水井,另外一部分来自外面。
十、老年人上下楼问题
据他说年轻人上下楼还行,但老年人住高层想上上不来,想下下不来,尤其是患上心脏病和高血压的老年人就更不方便,也更苦闷。
十一、外来人口管理
据他说,村上外来人口的管理任务特别繁重。因为村上外来人口多达九万,对外来人口的登记和办证的事情就很多,加之有些租房者素质太低,很难管理。例如有些村民反映,有的外来人员租了村民的房,住在家里没几天每交房租就走人了。找到村上和报案有时也解决不了。
十二、小结
1、拆迁历来是国内矛盾和冲突的显露点,东八里村拆迁改造也不例外。从东八里村门口墙上的几行文字,或许就能看得出来,村民对拆迁改造持什么态度。显然他们对政府拆迁改造是极为不满的,是携带有较强的抵触情绪的,或许政府真的欺骗了村民,没有履行关于西安市雁塔区城中村拆迁改造的管理办法的承诺。首先是拆迁改造拖拖拉拉,效率低下,不能按规定时间完工;再者是政府对村民的补贴费用特别低而且补偿款项很难到位和落实,不能给村民付清。一方面导致村民囊中羞涩的背井离乡,所以村民多有抱怨也就不足为奇了。另一方面导致政府在老百姓心目中的权威受损,形象受损,诚信受损,老百姓会更加质疑政府,更加不信任政府,所以以后政府的行政成本和行政难度毋庸置疑会增加。
2、一般未经改造的城中村给人的第一影响总是脏乱差,是完全影响一个城市的形象的,是给城市建设拖后腿的,所以有些人将城中村比喻为“贫民窟”,一见到城中村,就会产生一种迫不急待的希望他被改造的冲动,但我们同时也应该看到,城中村的物品价钱较低,房租便宜,对城市中的低收入群体如大学毕业生和进城务工者也是被逼无奈才选择在这里消费和住宿的。正是这些像西八里村一样的城中村吸纳了大量的外来人口,他们对城市的发展以及中国的城市化做出了难以磨灭的贡献,但中国的城中村拆迁改造好像已经形成一股潮流,见到城中村就像拆迁,所以我认为政府在决策时,不要单一的认为城中村改造是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和获取财富的主要手段就武断决定改造,而是能改造就改造,能不拆就不拆,有时候通过采取多管齐下的综合治理方式,反而能使城中村焕然一新,基本达到改造治理后的目的,而且还可以节省政府的拆迁改造成本,减少矛盾冲突。
3、为方便村民找村委会有事,上班时间村委会必须有人。我们去东八里村调研时,村委会干部全部去参加村民婚礼了,村委会没人在。我认为这种现象必须改观,因为考虑到像西八里村这样的城中村本村人和外来人口都很多,管理难度大,问题还很多,万一村上发生什么事,找村委会居然没人,这是很不好的,不但会影响村民对村委会干部的态度和看法,而且影响基层民主自治制度发挥的实际效果。
4、在西八里村对面的东八里村拆迁改造已成前车之鉴,因为政府的在他们村的拆迁改造进度太慢,任务没有完成,随即带来一系列问题,由于只有拆迁改造完成后,才能给村民发放补贴,没有完成也就不发放,村民也就拿不到补贴,对于村中的中低收入的村民的生活带来困难和压力。所以像西八里村这样的的城中村改造,政府必须考虑到改造的难度之大,任务之重,牵扯问题之多,利益冲突之严重,必须全面分析,慎重决策。
5、村上召开村民会议的次数之少,频率之低,是有目共睹的,据我向村委会民前的一位外地来的在此租房的女青年打听,他说;“我也租下这房子好几个月了,从来没见村上开过会的。”他说村上有啥事吗,哪有那么多事吗。我想这么大这么多人口的一个村子,怎么会没有事呢?村上几个月没召开一次村民会议,那么村上的事情尤其是重大的事情都怎么决策和实施呢?虽然像村民说的现在的村民自家过各家的日子,对村上的事情很少过问,但是村上总是会出现一些和自己利益密切相关的事情,所以还是有必要召开村会议尤其是村民代表会议,否则很容易导致村干部的的私做决定,从中攫取私利,导致腐败问题泛滥,最终受损的还是村民的切身利益。
6、当国家最初提出基层民主自治制度时,它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同称为中国民主制度的三大创举,而无论像西八里村这样的城中村,还是农村的普通村子都普遍性的出现村主任选举过程中严重的腐败问题时,这个底层民主自治制度不得不令人质疑,它发挥的效果不得不令人质疑。西八里村每到村民换届选举时,送钱送礼特别严重,就如美国的大选,完全是烧钱的事,而当候选人胜选之后,就会利用村主任手中的权力恨捞一把,以弥补竞选时消耗的那些钱,甚至更多,当然最终买单的还是村民。
7、由于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是房租,一旦政府实施拆迁改造后,就必然断了村民的收入,所以政府必须处理好与村民的关系,尤其是拆迁改造进度和对村民的补偿款项这两件事,必须做的使村民满意,从而使拆墙改造成为一件对政府和村民都有益的事情,而不能只依政府的意志行事,依政府的利益行事,导致政府和村民关系紧张,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
第二篇:西安市雁塔区西八里村环境卫生管理情况调查
西安市雁塔区西八里村环境卫生管理情况调查
“城中村”环境卫生脏乱差一直是制约城市化进程的严重问题,为了解市容环卫管理机制,近期,我们小组到西八里村进行调查研究,对西八里村进行了全面的实地调查。
一、基本情况
八里村简介:八里村距今有六百三十八年的悠久历史,1949年解放时拥有四百左右人口,一千四百亩土地,以种植粮、蔬菜及面粉加工为业。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逐年村址扩大,土地减少,人口增长到两千一百人左右。因城市化建设的需要,1991年至今由于体制的变化形成南农村、北城镇居民的行政管理,主要生活来源为私房出租。近年来,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村容村貌发生可喜的变化,高楼林立,街市繁荣,经济增长,村民安居创业,和谐发展,其乐融融。一到西八里村,我们发现狭窄的街道,熙熙攘攘的人群,放置在路边的煤气灶、蜂窝煤,此起彼伏的叫卖声,随处可见的垃圾,贴满各种广告的墙壁。经过调查,我们发现西八里村环境卫生不容乐观,该村人口密集,特别是外来人口多,产生的垃圾亦成倍增长,给周围环境带来几乎难以承受的压力。另外不良的卫生习惯,垃圾到处乱扔,又使环境更加恶化。为此街道和村(社区)采取积极措施,主动出击,村中垃圾实行专人收集专人管理的制度,配备若干名保洁人员负责每天的保洁、收集工作。该村现有十个保洁员,但是,保洁员只是打扫黄金地段的垃圾,而非黄金地段则是想起来要扫就去扫,或者说是想起来要扫才扫,扫不扫看心情。共有五所公厕,内部设施的保护措施不到位。赤膊墙面(没有贴瓷)占到百分之五十左右。房屋的第一层的外面都贴瓷了,一层以上的基本都没有贴瓷。每家都是电子锁,每条街道基本都安装了监控器。村中没有绿化面积,村里的绿化基本在自家的屋顶,按各自的喜好种植一些小型的植物。健身器材都在村委会的一个角落堆放着,没有地方安装。没有公园,闲暇时间很多人都是打麻将,遛鸟,遛狗等。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调研了解的情况看,“城中村”环境卫生脏乱差的问题比较突出,卫生死角比较多,与中心城区的环卫水平差距较大,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环境卫生状况令人担忧。脏乱差现象比较普遍。村垃圾清扫收运不及时,乱丢乱倒、露天长期堆放垃圾,甚至焚烧垃圾,尤其是城乡结合部、出租屋和闲置工地等,乱搭乱建窝棚、乱摆卖、随地丢弃垃圾、乱堆乱放杂物、乱张贴、乱涂画等“六乱”现象比较严重。卫生保洁问题也相当突出,虽然各家分发了垃圾桶,但外来人口环保意识差,仍旧随处乱仍,增加保洁难度。外来人口的不断增加,城郊地区出租房需求出现井喷,为求眼前利益,村民开始乱搭乱建,且有蔓延不可遏止之势。村内的一些临时(构)违法建筑物,主要是农户在建造住房时搭建的临时工棚,为求经济利益在住房建成后不愿拆除,再有就是在弄堂中间搭棚做仓库、车库或柴灶。
(二)环卫经费严重不足。村委会跟西安市环卫办统一联系,垃圾卫生费由村上统一收取。该村居民每户每年上交环境卫生费20元。但是因为保洁费用由村里财政长期支出,负担大,且力度有限。
(三)环卫管理体制不够健全。目前,八里村环卫管理由村自行管理。在环卫收费上,由村统一收取。在营运机制上,实行由区(街)专业队伍统一保洁清运。但是执行队伍效率不高,速度慢,处理不及时。
(四)环卫配套设施严重不足。从调查情况看,该村环卫设施不配套,布局不合理。有的环卫设施多年失修,破旧不堪,卫生公厕数量偏少,垃圾压缩站布局不合理(对面仍有店面),环卫工具房等配套设施更为不全。
(五)居民环境卫生意识差。八里村居民虽然已经“农转非”,但身份转换后思想观念并没有转换,旧习俗和旧习惯难以很快克服,对有关环卫法规知之甚少,乱丢乱吐,乱扔乱倒垃圾的现象比较严重,拒交环卫清洁费的问题比较突出。
(六)环保人员的自觉性不高,责任心不够强。
(七)村级经济薄弱,小区需绿化面积大,缺乏投入资金。
三、解决“城中村”环境卫生问题的几点建议
“城中村”环境卫生是一项系统工程,工作面广,涉及部门多,加快城中村城市化进程,必须规划先行,综合治理,分类指导,分步推进。
(一)规划先行,综合治理。
由于历史的原因,城中村的环卫配套设施建设普遍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因此,改制后的城中村的环卫配套设施建设,要按照城市标准,纳入城中村总体规划,科学确定规模和布局,体现功能分区合理,适度超前,设施完善,环境整洁优美的要求。市、区有关职能部门要各负其责,各司其职,相互支持配合,在政策和资金安排上给予倾斜和扶持。各村、街是主力军,要树立“一盘棋”的思想,齐抓共管,综合治理,形成“目标一致,上下联动,全民参与”的工作局面。
(二)适当增加对“城中村”环境卫生经费的投入。
“城中村”的村民已转为城市居民后,“城中村”居民与城市居民应同等对待,在城维费预算安排时,要按照城区现行标准和办法执行,尤其在环卫设施配套和垃圾运输经费上给予适当倾斜。“城中村”的居民应按照城市居民的标准交纳清洁费,不足部分由区环卫经费补贴,以解决城中村的垃圾出路问题。
(三)理顺管理体制,实行分类指导。
一是理顺管理体制。八里村为已被城区包围,城市化水平较高,经济实力较强的“城中村”。对这类村按城区的作业标准进行清扫保洁,由市、区负责环卫配套设施和垃圾运输,街道和村负责收取居民和外来人口的清洁费和垃圾处理费。二是理顺营运机制,实行管干分离。三是理顺监督机制。区、街建立专司监督的管理机构,对“城中村”的环境卫生实行经常性的监督。建立和完善社会监督渠道和制度,接受群众和舆论的监督。
(四)改进现行环卫收费办法。
考虑到目前“城中村”环卫收费难度较大,对收费采取村民和暂住人员的环卫清洁费和垃圾处理费与水费一起收取。
(五)逐步完善环卫配套设施建设。
1.垃圾压缩站。按照城市垃圾压缩站的建设标准,可随“城中村”的城市化进程逐年进行建设。
2.公共厕所。应根据城市化进程的需要逐步建设,使“城中村”的公厕数量、分布达到规范的要求。从厕所数量、分布及未来城区的需要来看,西八里村现有的公厕数量还应当增加,清洁度还应当保持并提高。
3.垃圾压缩车。配足“城中村”的垃圾运输车辆,解决垃圾运输困难的问题。
4.环卫工具房。随着“城中村”环卫作业管理标准的提高,环卫机具将大量增加,西八里村应按城区标准,适量建造设置环卫工具房,避免露天当街存放。
(六)加大市容环卫宣传力度。
当今“城中村”环境卫生脏乱差,首要的问题是农村居民缺乏环境卫生意识。因此,要通过多种宣传教育形式,大力提高村民的环卫意识,普及环卫科学知识,提高全民的环境道德观念和法制观念。引导农村居民抛弃小农经济意识和落后的传统习俗,培养他们的城市意识、文明意识,形成人人自觉关心和爱护环境卫生的良好风气。各街(镇)、村还应通过法律、法规、规章的教育,让他们懂得每个人都有义务、有责任搞好环境卫生,提高村民自治自管的能力。新闻媒体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促使农村居民养成讲文明、讲秩序、讲卫生的好习惯,树立现代农民文明新形象。
(七)加强环境卫生管理。
整治环境卫生脏乱差,根本在于加强管理。城中村尤其如此。环境卫生管理必须加强法制建设,抓好建章建制,制定“村规民约”,严格依章依法管理。要进一步加大执法的力度,对违法违章行为要坚决予以处罚,充分运用行政、教育、经济、纪律的手段促环境卫生管理规定落到实处。
(八)各部门明确职责,形成合力。
冰冻三日非一日之寒,西八里村存在的问题是不断堆积的各种问题的综合表现,这不是个别现象,全国各地城市化进展中都能看得到,这里面有政策的漏洞不完善,也有部分普通群众素质问题,还有我们执法部门依法行政的力度和困难。因而各部门要联合起来,分析原因,理清头绪,对症下药。对已经发生的违章建筑,要明确重点类型,确定重点区域,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专项整治,消除不良示范效应保持执法高压态势,重新树立法律权威,防止违法建设滋生蔓延。
作者:程于思、汤鑫倩、田珂、黄森梅
第三篇:西八里小学党支部工作总结
西八里小学党支部工作总结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及市局下发的相关指示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强领导班子和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党员队伍建设为基础,以提升教育内涵、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全面加强学校党的思想、作风、组织和制度建设,为我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政治保证、组织保证。
二、工作目标
1、认真学习领会十八大、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体教职工,提高理论素养。为学校全面和谐发展发挥了政治核心作用,提供了坚强的思想、组织保障。
2、充分发挥党员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大力提升师德建设水平。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增强新形势下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积极做好新党员的发展工作,凝聚党外优秀人才。进一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加强行风建设,注重廉洁自律教育。
六、工作要点:
(一)以制度为保障,加强学习,努力提升理论素养
以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为主线,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实际,进一步推进理论学习。
1、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学的良好风气,注重学习的实效性。组织班子成员认真学习领十八大、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通过集中学习、分散自学、听讲座、写心得等多种形式,要求班子人员多看、多听、多思、多省,全面领会精神实质和内涵。同时,要求领导干部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研读教育理论,学以致用,在教育实践中提高职业素养和专业化水平,提高解决问题、破解难题的能力,增强服务水平。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一切以师生发展为本。不断锤炼成一支党性强、理论功底扎实、领导有艺术、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队伍。
2、加强党员教师和积极分子学习的主动性,加强党性修养。通过多种形式学习十八大、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刻领会内涵实质。不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通过学习,提升政治理论素养,善于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意识。把政治理论学习和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相结合,不断用科学发展观去思考教育的发展未来,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提高教学艺术,完善自我品格。
3、要认真组织广大教职工以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和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中。要加强学习的针对性,注重有效性。以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组织教职工学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注重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倡导理论思考和教学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使学习理论不空洞,工作实践有目标,工作业绩有实效。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师德建设水平
1、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创建“团结、进取、务实、高效”的班子队伍,努力推进学校领导班子学习力、执行力、创造力的提升。强化领导班子议事原则,坚持民主决策,形成集思广益、团结和谐、互助合作、高效履职的良好局面。要一身正气、廉洁奉公、以身作则。要积极为教师的成长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切实做好教代会民主评议干部制度。坚持严格要求和爱护人才相结合。真正使干部队伍成为学校发展的排头兵。
2、加强师德建设,积极开展“向身边优秀教师学习”活动,提高教师素质,引导教师成为“五种人”自觉学习的带头人、师德高尚的榜样人、教育教学的领头人、课改科研的践行人、献身教育的事业人。学习宣传先进教师的典型事迹。尤其要注重挖掘身边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进一步弘扬先进教师的优秀教育品质。杜绝有偿家教行为以及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尊重学生(尤其是后进生)等现象。坚持师德一票否决制度。
(三)加强党支部和党员队伍建设,增强凝聚力,切实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1、加强党建工作,提高党建水平。严格规范党内组织生活,认真执行“六会一课”制度。党支部要继续坚持“党员教育经常化、党员管理规范化、党内生活制度化、服务群众长期化、发挥作用具体化”的工作要求,落实党员责任区制度。继续推进党务公开,促进党内民主和学校民主的有序发展。
2、巩固实践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的教育成果。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以“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为要求,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做到困难面前有党员、危难时刻有党员、攻坚克难有党员的局面,切实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3、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不断鼓励优秀人才加入到党组织来。贯彻“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本学共转正党员两名,发展预备党员两名为党组织储备新的有生力量。在发展党员过程中,坚持做到公示制和发展党员支部大会票决制度,使党组织永葆勃勃生机。
4、认真做好党支部和党员民主评议工作。把这一年一度的常规工作当作支部自身建设和党员自我学习、改进的重要契机。
5、加强党政班子成员的自身建设,积极参与“先进性教育活动”,带头主动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业务水平、工作能力、法律素质,要求党政班子成员必须有政治学习笔记、业务学习笔记,写出高质量的个人总结与分析评议材料,为更好的服务教育教学工作竭尽全力,为广大教师作出表率作用
第四篇:八里村党支部事迹
农村基层先进党支部事迹材料二
靠发展凝心聚力共同致富建强村
——回东村党支部先进事迹材料
女郎山下,绣江河畔,有一个和谐村庄建设的亮点,这就是绣惠镇回东村。该村现有510户,1792口人,村组干部5人,党员43人,其中无职党员20人。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039.7万元,人均纯收入 5802.3元。近年来,村党支部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作契机,坚持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紧扣经济发展,紧紧围绕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扎实开展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抓班子,强核心,打造过硬“指挥部”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农村党支部是带领全村党员群众致富的火车头。加强支部建设是搞好其他工作的关键和保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大力加强基层班子建设,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全心服务群众显得尤为重要。以村党支部书记马裕瑞为核心的党支部班子坚持高标准、选能人,用强人的工作要求,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从入党积极分子、致富能手中选出工作能力和责任心强,具有开拓精神的后备干部进入两委,真正优化了班子结构,减轻了农民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注重发挥村级配套组织作用,建立和完善了以党建、维稳、计划生育、经济发展等工作制度,使村干部责任明确,各项工作有计划、有安排、有落实。
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取信于民。村委会办公室以前经常“铁将军”把门,他们拿下“铁将军”,改为村干部8小时上班工作制,这样一来群众遇到事情或难题,能够随时找村干部解决。变“一言堂”为“透明”工作法,做到小事有沟通,大事会上定,村内宅基地发放、计划生育指标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焦点问题均由党员会、村民代表会讨论决定,并在公开栏中公开,接受群众监督。从此,村干部围着群众“转”,事事有人管、有人问,且村中的大事小情公开、透明了,群众心气顺了,上访的没有了。
该村同时健全完善了“三会一课”制度、党支部工作学习制度、村务公开制度、村民会议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狠抓落实,逐步形成了“以制度管人,按章程办事”的运行机制。现在,村办公室每天都有干部值班,村民大事小情随叫随到、随找随到,回东村现任支部书记马裕瑞已在村里工作了近40年,谈及对农村工作的感受,他淡然一笑:“都是父老乡亲,大伙选咱当干部,就是对我们的信任和支持,不掏出心窝子去干,对不起老少爷们。”群众者高兴的说:“有这样的干部我们支持。”
二、抓调整,引项目,经济发展创新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是基础和保障。近年来,回东村坚持工农并举促发展,带领群众走上了共同富裕之路。该村着眼于做大做强民营经济,规划建设了工业小区,借助外力求发展,积极走出去,内联外引,通过各种关系先后成功引进了光明肉牛养殖、惠源汽车配件等工农业项目。其中,鑫汇源汽车配件公司实现了当年投资当年投产运营,年产值700多万元,利税70多万元,本村150余名劳
动力在该村实现就业,成为了上班族。光明肉牛养殖项目年出栏肉牛400头,不仅有效带动了村民发展养殖业,而且可将全村的玉米秸杆实现就地转化,又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群众收入。使村集体经济用在了实处,得到了群众的拥护和一致好评。
回东村始终把带动农民增收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多措并举,为村民广开致富门路,助农增收。该村利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中心,组织群众边学习、边实践,提高了村民学科技、用科技的能力。目前,该村已发展大葱种植专业户100余户,养殖专业户60余户,建筑、运输、机械加工等其他专业户50余户,实现了人人有专长,家家有“专业”。“转移农民才能富裕农民”。该村还积极从转移劳动力入手,先后组织150余名劳动力到青岛、烟台、济南等胶东发尼龙袜地区进城务工,务工人员年均收入都在万元以上,同时,家庭妇女劳动力闲暇时间在家忙搞厨帽加工,年均收入6000多元。该村通过积极拓宽致富渠道,为农民增收打下了坚实基础,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经济保障。
三、抓活动,增设施,精神生活上档次
活跃群众文化生活。由于没有活动场所、没有文化活动,回东村部分群众在农闲时节常常聚在一起玩麻将、打扑克。为进一步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自去年以来,该村又投资10万元,建起了绣江河广场和回东健身广场并进行了绿化,栽植苗木500余株。广场建好了,群众文化生活也随之丰富起来,每天早晨、傍晚和闲暇时节,老人、小孩作其他群众都会“自觉”来到广场健身休闲,享受快乐。同时,该村深入开展了“十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等评选活动,启动了村志续修工程,引导农民在参与中受到教育、得到提高。
改变村里落后的生活环境。该村旧村改造以前,环境比较差,“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摸黑走夜路”。为改善群众居住环境,村两委先后召开党员会、村民议事会,并多次组织党员、群众外出参观学习。同时,以支部书记马裕瑞为代表的党员干部多方筹措资金全民参与,广开财源,筹资50余万元,硬化了村里的主要街道,硬化面积近20000平方米,安装路灯60余盏,设立了固定的垃圾存放点,并安排专人管理,定时清运,初步实现了村容整洁。
办好农村教育事业,是回东村巩固发展稳定和谐局面的又一重要举措。该村于1993年在绣惠镇率先成立了“教育奖学基金会”,对全村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给予奖励。10多年来已有100多名学生受到资助。党员干部、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人士倾心教育,纷纷踊跃捐资,教育基金从最初的2万元增加到现在的5万多元。许多该村的在外人士都说,“我们对家乡的建设重要的不是投入资金,而是投入热爱家乡的一片真情。”
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全体村民们在喜悦面前没有停步不前,他们正以崭新的精神风貌抢抓新农村建设机遇,阔步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第五篇:八里村2011爱国卫生工作计划
八里村2011爱国卫生工作计划2011我村爱国卫生工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营造整洁优美的市容环境为目标,广泛发动群众,调动一切力量,在辖区范围内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面整治环境,消除“四害”,有效切断病媒生物疾病传播途径,促进居民生活环境不断改善;进一步加大爱国卫生的宣传力度,开展全方位、多形式的宣传活动,不断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和文明意识;强化爱卫会的管理职能,加大工作力度,将爱国卫生各项工作落在实处。
一、全面加强社会卫生管理工作,促进环境卫生整体水平不断提高
1、加强对各小组环境卫生的监督检查,组织发动各小组做好巩固和发展创建成果的工作,同时,积极推进专业清洁队伍和专业除“四害”队伍,防止出现管理松懈,卫生状况滑波等现象,进一步巩固、发展和提高创建成果。
2、加强辖区单位卫生工作的督促检查,在全辖区各单位开展创建“卫生单位”活动,推动各行各业爱国卫生工作的有效开展。树立典型,推广经验,互相比、学、赶、超,营造整洁优美舒适的工作环境。
二、加大除害防病工作力度,努力扩大“四害”防治覆盖面,有效降低全辖区“四害”密度
努力打开“全民参与、全民动手”的爱国卫生工作新局面。家庭住户翻盆倒罐,清理杂物,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以实际行动积极参与统一行动日活动,营造声势,掀起爱国卫生运动的高潮。在组织开展
以除害防病为重点的全民爱国卫生运动中,增强居民的自我防疫能力,人人动手消除“四害”,大力整治社区环境卫生,提升社区环境卫生整体水平。
1、组织开展全辖区除害统一行动。动员村广大干群积极参与迎新春、五
一、国庆统一除“四害”行动以及夏季除害、秋季灭蚊、冬季灭鼠、灭蝇灭蟑周等专项行动,全面控制“四害”孳生、活动的高峰季节。同时,加大公共场所的消杀力度,组织专业消杀队伍定期做好道路绿化带、预留地、待建地、等的日常除“四害”工作,严格控制“四害”密度,防止病媒生物传染疾病在我辖区的发生和流行。
2、积极开展“四害”防治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努力从源头上解决蚊虫孳生问题。根据上级的要求,在全辖区认真开展“四害”防治设施建设的组织和宣传发动工作,制订全辖区具体实施方案,在各居民组推广安装四防装置。
三、广泛开展社会卫生宣传教育活动,致力提高居民卫生意识和健康素质
1、采取全方位、多形式、多渠道、立体式的宣传模式,努力将我村爱国卫生宣传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充分发挥宣传作用,通过设立爱国卫生宣传专栏、派发宣传资料、刊登宣传专版、举办知识讲座、组织老人、义工、学生上街宣传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爱国卫生工作。完善和丰富爱国卫生内容,及时向社区居民发布工作信息,提供咨询等服务;加印《除害防病识小册子》进行全面派发,保证居民每户一册,积极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文明的卫生行为。
2、结合全年不同时期的中心工作,组织开展专题群众性爱国卫生宣传活动。在“清洁活动月”、除“四害”统一行动等大型爱国卫生运动期间,组织各居民组集中开展爱国卫生统一宣传活动,突出活动主题,广泛深入地发动群众参与爱国卫生工作。
四、加强爱卫组织建设,确保各项工作落在实处
2011年,我村爱国卫生工作要积极做好爱国卫生工作,不断提高卫生水平。要充分发挥基层爱卫机构的作用,在各居民组设立爱卫专干,进一步明确基层爱卫组织的职责、人员和任务,落实辖区责任制,强化社会卫生管理、除害防病、卫生宣传教育的管理职能,将爱国卫生工作管好、抓细、做实,形成层层抓落实的责任管理制度。齐抓共管,齐心协力,确保2011年爱国卫生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
五里镇八里村村委会
2011年元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