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对外传播研讨会发言稿

时间:2019-05-14 16:42: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一带一路”对外传播研讨会发言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一带一路”对外传播研讨会发言稿》。

第一篇:“一带一路”对外传播研讨会发言稿

“一带一路”对外传播研讨会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刚刚在北京圆满落幕,这次高规格的盛会不仅是国际社会对于“一带一路”建设4年来成果的回顾和总结,更是中国与100多个国家面向未来的约定——以雁栖湖为新起点,张开双翼,飞向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远方。

今天,“一带一路”对外传播研讨会趁着论坛的热度召开,非常及时,也非常有意义。这个环节的主题是“一带一路”民意沟通与智库发展。习主席在高峰论坛的主旨演讲中提到:“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一带一路”建设,夯实民意基础、筑牢社会根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这块,中国华信作为一家在“一带一路”沿线深耕的民营企业,是有发言权的,我想从以下三个维度来与各位分享。

从战略维度看,战略协同是民心相通的起点

中国华信海外投资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于,我们不是与单一企业合作、做单个项目,而重在产业链甚至价值链的战略布局,更多着眼于资源的组织和整合,大大增强了产业协同和获利能力,因此,不需要大量裁员换人,“走出去”便走得平稳、顺畅。

以收购捷克扎达斯(ZDAS)特种钢铁公司为例,扎达斯拥有50年发展历史,是捷克三大工业钢铁企业之一,也是欧洲一流的炼铁及相关领域的冶金工业和工程企业,共有2500余名员工。华信在并购过程中,非常注重维护与当地政府、议会、公会和民众的关系,承诺不裁减一名捷克工人,此外,在进行战略与财务管控的同时,我们继续沿用原有管理团队,维持本土化的管理风格和水平,充分尊重当地民情民意,这也是此项收购能够顺利获得捷克反垄断局批准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文化维度看,文化认同是民心相通的纽带

中国华信海外投资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在于,我们既尊重当地文化,又把中国文化带到当地,在经营中讲信用、重情义,秉持公道、道义优先。

文化是无障碍的语言,中国企业“走出去”在文化融合上“栽跟头”的例子并不少见,而华信在捷克却能讲好“两国语言”,赢得了上至总统、总理,下至普通民众的一致好评和高度认可。

我们在捷克投资了很多看似和能源投行主业无关的项目,例如收购足球俱乐部、啤酒厂、媒体集团,还资助开展中医等多个方面的公益活动,这都不是以盈利为目的的。

在中国华信董事会主席叶简明看来,用上千万欧元挽救濒临破产的斯拉威亚足球俱乐部,是华信为捷克百年传统品牌的延续所做的努力,是中国华信对捷克足球和文化表示敬意的一种方式,其换来的是百万捷克球迷的关注,从而打破中国企业进入捷克的文化鸿沟,建立起华信乃至中国企业在捷克的品牌信用。

华信在捷克资助的中医项目也受到当地民众热烈欢迎,中医门诊部自投入运营后,预约挂号供不应求。近日,中医法在捷克众议院获得通过,6月初将在参议院进行讨论和投票。该法案一经通过,中医医生将在捷克具有合法医师资质,这将大大推动中医文化的传播及中捷在医疗领域的合作,让中医诊疗惠及更多捷克民众。

从价值维度看,价值趋同是民心相通的内核

中国华信海外投资的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在于,我们把共同利益作为合作的基础和目标,通过商业模式来实践,同时指导商业行为,强调合作必须建立在双方共同的价值愿景下,互惠共赢。

中国华信与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国际公司收购谈判的“突围”就是价值观上达成一致的结果。谈判其间双方多次几近谈崩,情况反馈到总部,总部的意见是,专门拿出一周时间,不谈细节,只谈价值愿景。时间非常紧张的情况下,专门花费一周时间聊“虚”的愿景,不要说对方,华信自己的团队心里都很没底。没想到,真的这么做了以后,双方越聊越深入,越聊越投机,此后的谈判变得非常顺利。这就是价值趋同的力量。

我们深刻认识到,美国的跨国公司之所以能够在世界各地畅行无阻,这与美国一直在向全球输出它的价值观有关。因此,中国华信走向海外,除了秉持价值观互通的理念之外,还着力打造高端智库,全资设立香港中华能源基金会和中国文化院,铸造推动企业发展的民间外交品牌。

去年4月,由香港中华能源基金委员会主办的“中国故事:可持续发展及管治论坛”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来自中国的多位经济问题专家向与会各国代表和学者讲述中国过去30年来的经济发展故事,分享中国的经济发展经验,中国的价值理念与全球思维热力碰撞。

我还多次代表中国华信在联合国契约组织全球峰会上发表演说,不仅仅是传递中国企业的声音,更是让中国的价值观在国际舞台上发光发亮。

民心相通,是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中国华信一直在践行,我们也能够感受到,付出得到了“回应”。这几次去捷克,我深切体会到当地民众对华信的认同,看到你是华信员工,会主动让座,请你喝啤酒,这就是民心的力量。收购捷克j&T金融集团过程中一个有意思的“片段”也能说明互惠共赢和民心相通已经成为现实。临近签约时,捷方突然提出要发社会公告,征求市民意见,如果存款大幅下降就表明市民不认可,签约即无法完成。结果消息一公布,银行存款反而大幅上升了10个百分点,捷克人民用真金白银投了票。

一言概之,“一带一路”是植根于中国文化和普世价值的伟大倡议,中国华信愿意与各国企业界、学界携手共进,为“新丝绸之路”的繁盛贡献自己的力量。今天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第二篇:“一带一路”的对外报道刍议

“一带一路”的对外报道刍议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是中国国家安全战略重要组成部分,是去年中央工作重要部署,也是中央确定的未来六大经济任务之一,受到世界广泛关注,对推进我国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促进沿边地区经贸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推动边疆稳定、民族团结、战略安全和周边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外界普遍认为,2013年是中国“一带一路”设想提出之年,2014年是部署之年,而2015年就是推进之年了。如此,今年以及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外宣媒体有义不容辞的责任,阐述清楚“一带一路”的目的与内涵,以及其对所及国家和地区的意义和机遇,尽力扫除沟通与理解上的障碍,为中国推进“一带一路”战略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要做到这些,首先需要摸清海外对我提出“一带一路”都有哪些最新的反应和疑虑,以便更有针对性地主动设置议题,帮忙不添乱。

境外媒体报道及西方学者观点

通过对俄罗斯、日本、印度、中东、香港、英国等国家和地区媒体的一些分析来看,较有代表性的、持续出现或新近提出的观点大致有这样几种:

―― 地缘政治大师习近平提出新的游戏规则:还击《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以及美国“重返亚洲”军事遏制计划可能对中国造成的经济封锁;

―― 该计划将取代普京旨在捍卫国家在后苏联空间的领导地位的欧亚经济联盟计划。《人民日报》曾发表评论,将二者进行比较后表示,联盟主要是联合过去的苏联共和国,而中国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全方位的项目,将向东南西北各个地区开放。得以发展的话,可能会产生涵盖中国、中亚和欧洲的欧亚经济区;

―― 这是中国建立超级大国战略的一部分。其作用是成为从根本上改变世界美元构架的起始平台,安抚与中国有领土争端的东盟国家,进入新的能源市场。马歇尔计划帮助美国成为真正的超级大国,而中国希望“一带一路”也同样有效;

―― 陆路方案收获和成功会更多,但海上方案会让中国发现对手逐年增加,因为他们不相信任何“共赢”;

―― 中国国企涌入中亚,希望抓住机遇,忽略抵触心理:中国太强大了,担心被完全控制。拒绝中国提供的好处很难。但只想从经济上受益,不会完全接受中国的影响力;

―― 不应被视为一个对抗其他力量的战术性计划,而是中美双边关系特点的“新型大国关系”的补充。错过中国提议所带来的机遇将是欧盟的战略失察;

―― 是“欧亚梦”:中国依据自身经济发展经验,借鉴中国对世界大同的理解,提出的超越国家利益的人文主义进步观;

―― 建立“丝绸之路基金”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对战后美国主导的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在内的金融、贸易体制的挑战;

……

不难看出,这些撷取自海外媒体公开报道的观点,无论正确与否,都比较鲜明,有一定说服力,在海外读者中有一定市场。

有中国媒体将“条条大路通北京”的新丝绸之路构想比作中国版“马歇尔计划”,认为中国以亚洲为舞台,试图再现类似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通过援助西欧推销美国产品和扩大美元影响力的计划。这种模式说明以中国为核心的秩序正在东亚复活。

自去年以来,包括新华社在内的主要官方媒体不断驳斥将“一带一路”视为“马歇尔计划”的观点。今年两会期间,外交部长王毅在回答外媒就此提出的问题时,明确表示二者不可同日而语。

在这方面,我们的媒体需要做的功课很多。或许,海外专家学者的意见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

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中国问题专家艾丽斯?埃克曼认为,中国的“一路一带”战略具有多重目标。一是通过带动中国企业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中西部贫困地区发展;二是开辟向欧洲出口的更快捷的铁路线路;三是使中国更好地利用中亚地区资源;四是从长期看,通过经济合作带动政治和安全合作,缓解中国西部地区的安全难题。

埃克曼这番解释,基本上将“一带一路”内外兼修的意义用西方人较能理解和接受的方式表达清楚了。今年,是中国与欧盟建交40周年。我的同事季明采访了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中欧论坛创始人高大伟,在这位起了中文名的法国人看来,新丝绸之路的倡议是“欧亚大陆之梦”,不仅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更将成为2015年最受热议的话题之一,“对中国未来十年有着重大的影响,并将重塑欧亚大陆”。

他指出欧盟作为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如果不能把握“一带一路”的机遇,将是战略上的盲目失误。这个断言,对我们来说甚至显得有点儿过于犀利,但从熟悉中欧关系的高大伟口中说出,确实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并加以有效传播。

高大伟对“一带一路”的理解更贴近中国实际和西方思维。“中国梦”、“一带一路”、“欧亚梦”――当这几个关键词放在一起,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中国梦”的外延、“一带一路”的内涵,以及“欧亚梦”所意味的共赢。

在当前欧洲自身经济问题重重的情况下,欧洲各界对“一带一路”形成的政策红利更为重视,这不难理解。这也从一个侧面解释了为何在美国明确反对的情况下,英国、德国、瑞士等欧洲发达国家纷纷表示要加入中国倡导的亚洲基础设施开发银行(AIIB)。

对外报道建议

有了以上对部分境外媒体报道观点及西方学者对“一带一路”的分析梳理,如何对外报道好我国的“一带一路”战略就有了一些比较清晰的思路了。

1.作为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为要务的国内外宣媒体,应在认真研究学习中央有关政策、把握好精神的基础上,针对海外一些或不切实际或言过其实的报道,邀请权威专家、知名企业、“一带一路”所涉及的地方政府等及时做出澄清,以正视听。

2.要重视那些不友好甚至有敌意的曲解,分析研判其漏洞,予以有理有据的回应。同时,注意传播途径的选择和影响力的有效展示,避免“声东击西”――对方说东,我们的反应却是击西。

3.在对外介绍“一带一路”时,应注意避免只谈给沿线国家和地区带来怎样的福祉,而对中国自身的利益避而不谈。外媒及其受众会对此较为敏感,认为明明中国有自己的利益在其中,却闪烁其词,为什么?从而留下诸多想象的空间,任话语权旁落,给我国际形象造成负面影响。

4.多邀请外国人,特别是像高大伟这样对东西方都比较了解,能够从我们可能没有注意到或者认识不够的角度来解读“一带一路”的机遇与挑战,对西方读者而言,这样的“中国通”更令人信服。

5.增加对动态新闻的报道。“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还在起步阶段,我们的报道也要注意动静结合,适时提供一些令人眼前为之一亮的动态报道,让报道的信息量更大、参考价值更高。

6.讲好故事。虽然“一带一路”听起来很“高大上”,但在深入理解和阐释这一战略时,我们仍然可以通过好的故事来取得意想不到的良好社会效果。“一带一路”覆盖面之大、涉及人群之广、途径地域之阔,文化多样性之丰富、历史之厚重,都给讲故事创造了极好的素材和机会。例如,新华社在一篇关于“一带一路”的稿件中举了两个商人的例子:一个中国的汽车经销商,一个英国的办公用品销售总监,两个人都在郑州,因为中欧班列的开通和稳定运行,汽车经销商一辆进口车的成本减少了5万元,销售总监的欧洲客户则把仓库迁到了郑州。寥寥数语,就把“一带一路”给中外企业带来的利好讲述得生动形象,不愁读者印象不深刻了。这样的故事,效果明显好过生硬地强调“一带一路”如何造福沿线各国。

7.密切跟踪海外涉华舆情以及有影响力的机构对“一带一路”做出的最新评论,作为我们对外报道主动设置议题的重要参考依据。

8.选好语言。有了对政策的准确把握、涉华舆情的了解及鲜活的故事素材,我们还需要考虑受众的阅读习惯和语言。打个比方,一篇打算给中亚地区受众看的稿件,如果只有中文没有外文,特别是俄文,除非主题特别重大,他人无法忽视,否则很有可能无法很快获得目标受众的关注,失去了放大对外传播效果的基础。

9.国内的外宣媒体需联动。根据各自受众群体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报道方案,同时各家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实现外宣效果最大化。

10.有条件的外宣媒体,可适时组织海外受众抽样调查,了解他们对“一带一路”报道的评价和改进意见,吸收其中合理的部分,为下阶段进一步改进和提高报道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做些基础工作。

第三篇:一带一路小组发言稿

大家好,欢迎来到由数学4班毛概第二小组承办的迎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记者招待会,本次招待会的承办人有王璐瑶、陈敏杰、李睿、宋浩。下面,我们的招待会正式开始。在5月14、15日,北京将迎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听起来真是高端大气上档次。然而,“一带一路”到底是啥,它和古丝绸之路是一回事吗? 准确的说,“一带一路”倡议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这两个概念是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9月和10月出访中亚和东南亚期间先后提出的。自2013年首次提出倡议以来,“一带一路”建设从无到有、由点及面,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认同和欢迎。

但是,在支持的声音之外,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质疑和困惑也此起彼伏。为此,我们特别召开了这次记者会,针对一些问题进行解答。下面有请媒体朋友们进行提问。

璐瑶:你好,我来自“指数分布不具可加性”日报。有人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是个空洞的口号,“一带一路”建设只是个看上去很美的“空架子”。关于这点,你怎么看?

答:事实绝非如此。3年多来,“一带一路”建设推出了一系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举措,带来的利益和成果正在惠及世界。

自2013年总书记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以来,“一带一路”建设的行动文件已经制定,丝路基金重点跟踪项目已有上百个,实际拨付投资金额已达53亿美元;中欧班列累计开行已有近3700列,而中国与沿线国家双向旅游交流人数也达到了2500万。

2016年,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额达到293.5亿美元,为沿线国家创造就业岗位接近18万个,够多了吧,但众多企业纷纷表示:还不够!仅在今年的1至2月,我国企业与沿线国家新签合同额便达到113.7亿美元,完成营业额78.4亿。

宋浩:我是“学好常微分”杂志的专栏记者。近来,一些国家质疑,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是为了转移其过剩产能,甚至国内一些学者也持此观点,这种可能性是否存在呢?

答:需要厘清的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是多角度的跨国合作与经济互补。既非简单的产能领域合作,亦非某国单向的对外输出。中国倡导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因此,一味强调“一带一路”是中国转移“过剩产能”实际上是混淆视听。下面让我们用事实说话:我国公司参与承建的努奥光热电站项目,让摩洛哥超过100万的家庭将用上清洁能源。此外,由我国承建的马中关丹产业园350万吨钢铁项目也为马来西亚政府的现代钢铁行业发展提供了不容忽视的协助。由此可见,加强跨国产能合作,结出的是互利共赢之果。

李睿:你好,我是“我也想学好常微分”杂志社的主编。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拿出了十足的诚意。作为亚投行第一大股东,中国的股本金占亚投行总股本金的30%左右,中国还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了丝路基金,为“一带一路”提供支持。对此,有人质疑,中国是在“穷大方”“烧钱买影响力”,这笔钱更应在用在国内经济建设和扶贫工作上。你怎么看待这种观点?

答:这种论调是完全站不住脚的。首先,“一带一路”建设的大小项目背后有着庞大的融资需求,资金的落实是落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环节。一方面,中国在资金解决方案上贡献了智慧、拿出了实际的诚意;另一方面,中国也承担大国应尽义务,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做出了重大贡献。其次,“一带一路”倡议是合作不是援助,中国出资不是“撒钱当冤大头”。“一带一路”使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从中受惠,中国自然也不例外。借助“一带一路”,我国实现了更多的“走出去”,实现了更大程度的发展。

最后,无法否认,中国经济当前确实存在一定压力,扶贫攻坚也在关键节点,但事实上,中国为“一带一路”提供的支持并未让国内经济建设和扶贫工作有所荒废:去年中国GDP增速居全球主要经济体之首,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240万的目标也超额完成。这无不说明,两者并不矛盾。

由于时间的关系,今天的提问到此为止。三年多来,“一带一路”建设在探索中前进、在发展中完善,建设进度和成果都超出预期,这有力的回应了外界的困惑和质疑。在即将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中国将与各国共襄盛举,为实现联动式发展注入新的能量,扎实地推进“一带一路”开启新征程。我们的记者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第四篇:“一带一路”建设与跨文化传播[范文模版]

“一带一路”建设与跨文化传播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习近平2013年9月7日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时提出的。他说:“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 2013年10月3日习近平在印尼国会发表演讲时进一步提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2014年,他在APEC会上概括为“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是中国大战略。把“一带一路”说成是中国与全球经济一体化接轨,这是认识的误区。一带一路是中国全球化的初始阶段,不是与美国推动的美元全球化衔接。很多人以为全球化是一个历史潮流,不是的,全球化是大国推进的趋势。“一带一路”是中国的全球化,对此我们要有清醒定位。在这个意义上,成功的跨文化传播对中国“一带一路”建设极为关键。

有的官员讲中国搞“一带一路”没有任何政治诉求,也没有意识形态输出需求,就是要搞经济,就是要跟沿线国家互利互惠。这样讲给别人听没有错,但我们自己若这样认识,一定会出问题。“一带一路”是中国对美国战略东移的一种非对抗性选择。

中国西北地区特别是新疆处于“一带”主干道上。中国从这里走出去便是中亚,主要是突厥语族和斯拉夫语族国家。新疆处于这两个语族与汉语族的交融地带,其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民族的语言都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蒙古语、锡伯语分属蒙古语族和通古斯满语族。俄罗斯语属于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塔吉克族是我国唯一讲印欧语系伊朗语族语言的民族。这些民族与汉族有千年共同生活与交流的经验。

再向西就是欧洲。我们与更多印欧语系民族和国家接触。除了斯拉夫语族各种语言,还有日耳曼语族的德语、英语和北欧各种语言,拉丁语族的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等。至少新疆境内的俄罗斯语、塔吉克语与汉语交流的经验,可以作为进一步走出去交流的研究基础。

最初的跨文化传播对双方来说都是一种陌生人之间的传播。“陌生”带来不确定性,可怕但也可能带来发展机遇。我组织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做的论文《陌生人理论在跨文化传播及人际传播中的应用》,从德国社会学家格奥尔格?齐美尔的“陌生人理论”谈起,对跨文化人际传播作了一番论述,可能引发读者对陌生人理论的兴趣。

我组织研究生做的论文《APEC峰会期间中国对外传播翻译实践分析》,分析了15句习近平讲话中具有中国特色的汉语,讨论这些言语如何与国外习惯的话语体系、表述方式对接,易于为国际社会理解和接受。这些言语是中国文化的体现,折射着一定政治内涵。通过研究,可以为“一带”建设过程中更为复杂的多种语言之间的深度理解和交流提供经验。

新疆跨文化传播研究有充分的天时地利人和条件。传播学与语言学研究者结合,有可能做出有效的科研成果。新疆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韩强与他的研究生做的关于哈萨克斯坦受众情况的文章,就为中亚跨文化传播研究做了基础性工作。

习近平谈到对外传播时提出:“要着力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创新对外宣传方式,加强话语体系建设,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习近平论述的重点是“创新对外传播方式”和打造“三新”,而媒体把“讲好中国故事”变成了套话,却不谈对外传播如何打造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不谈如何创新。现在除了“学习粉丝团”关于习近平的报道和介绍形式上有所创新外,日常的对外传播思路和内容基本是老一套,不见起色。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绝不是花上千万元到纽约时代广场做个广告,更不是跟外国人讲中国人在做什么梦。

为此有必要先研究一下不多的成果,例如曾经出版《我在伊朗长大》的法国达高出版社,2009年商业化推出的漫画集《从小李到老李――一个中国人的一生》在世界70多个国家流通,有12种外文版本,获得多项国际大奖。它通过讲述一个普通中国人的一生,向世界展示一个真实的中国。我的硕士生今年的硕士论文《跨文化传播中的故事表达》,从叙事题材、人物塑造、绘画风格三方面,讨论了为什么这么多的外国人喜欢它,提出了三方面的经验:外国人想听什么(量体裁衣,选对主题);怎样讲好故事(中国故事,国际表达);避免刻意打扮(平衡客观,去意识形态)。

当然,去意识形态并非没有意识形态和政治。我们走出去会遇到各种无法回避的意识形态问题,以及我国与别国由于不同文化传统、宗教而发生的从观念到行为的冲突。

如何处理这类跨文化交流的问题?这里讲一个教训。就在习近平8?19讲话之前的8月1日,我国所有的主要网站在首要位置连续48小时刊登一篇文章,说俄罗斯是“经济上无关紧要的世界二三流国家”,“在工业体系崩溃后肯定是穷得要死的国家”。俄官方中文“俄罗斯之声”8月15日发表回应文章,第一段全文是:“我的中国朋友们让我开始关注中国国内对苏联解体的影响这一话题的讨论。事实上,我们在俄罗斯国内对这个问题也争论不休,比如电视屏幕上的政治家、报纸上的知识分子、火车上的旅伴以及茶余饭后的一家人等等。需要指出的是,我们现在能公开对国家的过去进行辩论就已经是后苏联时期的一大进步了,这是俄罗斯历史上首次出现的现象。下面我从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和新世纪头10年这三个年代中每个年代俄罗斯人的生活中列举一些实例。我想强调的是,我要谈的是普通人的生活。”

我们不会说话,更不会温和地说话,而人家利用我们踢过来的球,进行了一次温和的反宣传。这方面我们需要向人家学习。习近平的8?19讲话要求宣传工作胸怀大局,顺势而为,要求创新对外传播方式和打造“三新”,是有针对性的。

还有一个选题思路不可忽视,即外国人关于中国传播内容与形式的研究,我国这方面还很落后,停留在分析批判人家媒体,对如何歪曲中国方面,缺少建设性研究。2015年1月15日至24日,KBS电视台推出7集新年特别企划纪录片《超级中国》。该片给韩国和世界带来了哪些关于中国的印象,我没有看到有分量的研究文章。5月8日,俄罗斯国家电视台播出中国纪录片,展现二战期间两国通力合作与法西斯斗争的历史,以及现在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从文化传统着眼讲述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外国人看待中国的视角和传播心理,应该成为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责任教授)

第五篇:一带一路(范文模版)

一带一路

1、读图,并结合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新疆喀什是中国的西大门,与五国接壤。喀什将以“东有深圳、西有喀什”为目标,依托国家的特殊扶持政策,面向中亚、西亚广阔市场,努力把喀什建设成为世界级的国际化大都市。

材料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2017年5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俄罗斯总统普京等将出席会议。高峰论坛是“一带一路”提出3年多来最高规格的论坛活动,是今年中国重要的主场外交活动,对推动国际和地区合作具有重要意义。(来源新华网2017年4月6日)

一带一路

(1)、新疆主要的少数民族是

,本区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

(2)、新疆丰富的天然气资源通过

工程输送到东部地区,该工程一线的起点位

盆地的轮南。

(3)、图2所示地区与内地经济联系非常紧密,与珠江三角洲地区形成了“

”的经济模式。

(4)、深圳经济特区隔珠江与澳门相望,通过

(铁路线)与香港、北京相连。以广

州、深圳、珠海为中心的 工业基地,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

(5)、某港商想去喀什投资建厂,经过考察初步确定两个方案。请你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说明理由。

方案一:建立纺织厂,理由是。

方案二:建立进出口贸易公司,理由是。

(6)、中国有句俗语,“想致富,先修路”,基础设施是大范围、宽领域、高效率合作的基础。:“一

带一路”主要覆盖亚洲、、三大洲,域内相当一部分是基础设施发

展的薄弱地带,基础设施建设也自然成为“一带一路”战略优先领域。

(7)、2017年5月10——15日将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隆重举行“2017一带一路印尼峰会”。印尼希望中国可以将制造业工厂发展到印度尼西亚。在人力资源、健康、养老领域也有空间。印尼在教育领域可以与中国合作,共同培训与培养人才。(来源半月谈网2017年1月3日)

材料二的一带一路示意图中,印度尼西亚的首都是

,位于

半球(选填“南”或

“北”),该国著名的景点是

。此外该国还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作物或经

济作物)生产国。

一带一路

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在2014年5月21日,习近平在亚信峰会上提出,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中国与世界更加紧密地联系一起。

材料2

21世纪海上是丝绸之路示意图

(1)、海上丝绸之路经过的大洲依次是

,沿线穿过的

温度带有。

(2)、海上丝绸之路起于我国福建泉州,经过

(我国的海域)、运

河,止于荷兰鹿特丹。

(3)、图示地区中,①地区地表形态的主要特点是

;②地农业生

产深受

气候的影响;③地分布的宗教主要是。

(4)、H为

海峡,简述该海峡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一带一路

3、“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是我国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读下图回答问题。

(1)、“陆上丝绸之路”穿过图兰平原,该地盛产_________(经济作物),里海沿岸_____________

(矿产)资源丰富。近些年来咸海面积不断缩小,其人为原因主要是。

(2)、“陆上丝绸之路”的终点位于荷兰的鹿特丹,是世界最大的港口之一,它西临______________

海,连接欧洲内河航运最繁忙的_________河,位置极为重要。该国盛产鲜花,尤其以_________最著名。

(3)、“海上丝绸之路”必经斯里兰卡岛,该岛地势特征是

,一

月份盛行___________(方向)季风。该岛中的聚落分布特点是什么?

(4)、2014年6月一艘商船从福建泉州港出发,沿“海上丝绸之路”到达东非蒙巴萨港,两地居民在

人种上的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商船继续航行,于7月初到达吉达港,发现当地有许多清真寺,推断当地居民主要信仰_____________教,此时吉达港的气候特征是什么?

一带一路

4、放眼“一带一路”感知地理差异。读材料一和材料二,结合“一带一路示意图”(图1),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一带一路”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其贯穿要去大陆,东边连接大经济圈,西边进入欧洲经济圈。

材料二:2016年5月中旬,印度遭受了创纪录的高温侵袭,极值气温突破51℃,从今年4月开始,印度因高温死亡人数不断增加,中国气象台网站的消息,5月18日夜间至21日广东省将迎来新一轮较强降雨。

(1)、“一带一路”A和B两线路采用的交通运输方式分别是

,如果有

机会去鹿特丹,你会选择哪条线路?请陈述理由。

一带一路

(2)、“丝绸之路经济带”经过能源丰富的甲国,从图1中可看出该国和我国乙地区在能源种类方面 的共同点是。

(3)、一艘远洋货轮沿“海上丝绸之路”从鹿特丹返回中国,沿途在①②③三地靠港,一位船员记录

了A、B、C所见所闻。

A、在①地见到了图2所示的“特色旅馆”试对旅馆床铺安放在屋顶的做法加以解释。

B、5月份到达②地时,这里的高温天气让人忍受,结合材料二,图1和该地气候资料图(图3)分析此

时高温天气出现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②地高温干旱时,同纬度的广东地区却降水频繁,主要原因又是什么?

C、在③地靠港时,巧遇一在此投资建厂生产轮胎的中国老乡,分析老乡在此地投资建厂的原因。

一带一路

1、(1)、维吾尔族;干旱;

(2)、西气东输;塔里木;

(3)、前店后厂;

(4)、京九铁路;珠江三角洲;

(5)、近原料产地;喀什与五国接壤,进出口货物方便,依托国家特殊的扶持政策等。

(6)、非洲;欧洲;

(7)、雅加达;南;巴厘岛;椰子。

2、3、(1)、长绒棉(棉花)

石油、天然气

引河流水灌溉,导致入湖水量减少

(2)、北

莱茵

郁金香

(3)、中部高,四周低

东北

沿海、沿河分布

(4)、泉州是黄种人,蒙巴萨是黑种人

伊斯兰

炎热干燥

4、(1)、铁路;海运;A线;该路线路程短,速度快;

(2)、都有丰富的油气资源;

(3)、A、中东地区主要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把床铺放在屋顶上便于通风纳凉;

B、这里是热带,5月气温回升很快,北部有高山阻挡,无冷空气南下影响,雨季未开始,天气晴朗;

广东省位于东南沿海,5月东南季风已经影响该地,雨带移至这里,广东省进入雨季,所以

降水频繁;

C、这里盛产天然橡胶,原料丰富,劳动力、土地廉价,有政府优惠政策。

一带一路

下载“一带一路”对外传播研讨会发言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一带一路”对外传播研讨会发言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一带一路专题

    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一: 宏观视野下的丝绸之路 公元2世纪中叶,张骞受汉武帝派遣凿空西域,开通丝绸之路。早在张骞之前,东西方通道已有雏形。商周玉器是通过“玉石之路”从新......

    “一带一路”专题材料

    目录 “一带一路”财经资讯:64国最新风险监测结果发布------2 “一带一路”财经资讯:中国与南亚国家探讨产能合作----4 “一带一路”的硬建设与软互联--------------------......

    一带一路(本站推荐)

    一带一路 交流,向来是通往繁荣富强的桥梁,自古以来,国家的发展建设都离不开国与国之间物质与文化的交流。西汉汉武帝时张骞从长安带队出使西域,联合大月氏人共同抗击匈奴,首次开......

    “一带一路”战略下文化传播大有可为

    “一带一路”战略下文化传播大有可为 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开创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局面的重要战略。在“一带一路”战略......

    一带一路解析

    第三部分 重构 一带一路这个事情属于中美重构、中国贸易的重构,也属于欧亚大陆地缘政治关系的重构。资本市场上也对一带一路写了很多报告,但是忽略了其中的风险。一带一路的风......

    一带一路高考(本站推荐)

    背景材料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而这一命题是在2013年被重点提及。 在2013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哈萨克斯坦时提出构建“丝......

    大学生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是在2013年9月和10月由习近平主席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一......

    “一带一路”讲稿

    2015年下半年《形势与政策》 千年的时空穿越 ——“一带一路”筑梦中国 一、‚一带一路‛战略概述 古代陆上丝绸之路:欧亚大陆北部的商路,与南方的茶马古道形成对比,以长安(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