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张萌演讲定稿(范文模版)
英语的发展史
众所周知,英语是当今世界上主要的国际通用语之一。据统计,当今世界上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口已达到三亿两千万以上,差不多每十个人中就有一个人讲英语,此外,还有六亿多人在一定程度上懂英语。从使用范围来看,英语也是当即世界主要通用语。因特网上四分之三的信息是用英语书写的,70%以上的邮件也是用英语书写或用英文注明地址,全世界的广播节目中60%用英语进行,国际政治、经济、文化、贸易、交通运输等领域,无不依赖英语作为交往工具。所以,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今天,在世界的每个角落,几乎都有人在使用和学习英语,英语在世界范围内所取得的惊人进展是语言史上无与伦比的,堪称“国际语言”。因此作为大学生,我们更应该学习并深入的了解英语,不只是了解英语的词汇、语法,还应了解英语的产生、发展,即英语的发展史。
今天我主要从四个方面来介绍英语的发展史
一、英语的“家谱”
对于“家谱”一词,我想大家都不陌生,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谱,更大一点的还有族谱,陈忠实的《白鹿原》就提到了族谱,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同样,英语也有家谱。英语属于印欧语系中的日耳曼语族的西日耳曼语支。先说语言,大家认为有多少种语言?分类不一,有人说有1000多种,有人说有2000多种,专家估计有5000-7000种。根据谱系分析法,大致可以分为九类:印欧语系、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闪含语系、乌拉尔语系、伊比利亚-高加索语系、马来-玻里尼西亚语系、南亚语系、达罗毗荼语系。印欧语系分布在欧洲、亚洲、美洲等地。包括印度语、伊朗语、斯拉夫语、波罗的海语、日耳曼语、罗马语、克尔特语、希腊语、阿尔巴尼亚语、亚美尼亚语等。汉藏语系主要分布在中国和越南、老挝、泰国、缅甸、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等国境内。包括汉语、泰语、缅甸语、越南语、藏语等。闪含语系分布在阿拉伯半岛、非洲东部和北部一带。包括阿拉伯语、古希伯莱语、豪萨语、古埃及语等。印欧语系是世界上最大的语系,分为12个语族,3个语支,英语就属于日耳曼语族的西日耳曼语支,讲印欧诸种语言的总人数约有十八亿七千五百万,占世界总人口的一半左右。
然而,就语言而言,据统计,世界上使用语言人数最多的是汉语,约占世界人口的23%;其次是英语(属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约占世界人口的8%多;第三是俄语(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约占世界人口的6%;第四是西班牙语(属印欧语系罗马语族),约占世界人口的5%。
了解了英语的“家谱”,我们再来关注一下英语的产生和发展。
二、英语的产生和发展
语言史学家一般把英语分为三个时期:古英语(Old English),从公元450年至 1
1066年;中古英语(Middle English),从公元1066年至1500年;现代英语(Modern English),从1500年至今。这样的分期当然不是绝对的,但它有助于我们对英语历史发展全过程的了解和研究、(一)古英语时期
我们先看一张英国地图,我们会发现英国南面隔英吉利海峡(the English Channel)、多佛尔海峡(the Straits of Dover)与法国相望,东面和东南面隔北海(the North Sea)与荷兰、比利时、丹麦、挪威遥对。距 欧洲大陆最窄处的多佛尔海峡仅三十公里宽。英国的领土主要包括大不列颠岛和爱尔兰岛东北部。大不列颠岛包括三个地区:英格兰占南部和中部,威尔士占西部山地半岛,苏格兰占北部;其中以英格兰最为重要。大不列颠岛是欧洲第一大岛,海岸非常曲折,长达一万一千四百五十公里。英语就是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中形成的。
英国的历史从1500多年前的北欧开始。公元前55年的夏天,罗马帝国的恺撒大帝(Julius Caesar)在征服高卢(Gaul)之后来到不列颠。那时,他的目的未必是想征服不列颠,而是想警告凯尔特人不要支持那些居住在高占的、正受罗马人奴役的凯尔特同族人。恺撒大帝的这次‘不列颠之行’并没有给罗马帝国带来什么好处,相反却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他的威信。第二年,即公元前54年的夏天,恺撒大帝第二次亲临不列颠。这次,他在不列颠岛东南部站稳了脚跟,并与当地的凯尔特人发生了一些冲突。恺撒大帝虽然取胜,但并没有能使凯尔特人屈服。在以后的大约一百年间,罗马帝国并没有对不列颠构成很大的威胁。英国历史上的真正的“罗马人的征服”(Roman Conquest)是在公元后43年开始的。当时罗马皇帝克罗迪斯(Claudius)率领四万人马,用了三年时间终于征服了不列颠岛的中部和中南部随后,整个的英格兰被罗马牢牢控制了。随着军事占领,罗马文化与风格习惯渗入不列颠。罗马人的服装、装饰品、陶器和玻璃器皿很快在不列颠得到推广;社会生活开始:“罗马化”这必然导致拉丁语在不列颠的传播。当时,在不列颠,官方用语、法律用语、商业用语等均是拉丁语。所以在今日英语中,只是在一些地名和河流名称方面还保留着凯尔特的词汇成分,英国著名城市多尔佛(Dover)、约克(York)的名称也源于凯尔特语。罗马人占领不列颠长达四百年,直到公元407年,罗马人才因罗马帝国内外交困不得不开始撤离不列颠。接下来在公元5世纪中叶,三个日尔曼部落从欧洲大陆(丹麦和德国北部)渡海迁居不列颠群岛。他们是盎格鲁人、撒克逊人和朱特人。不列颠原住民的仅剩的凯尔特语很快被他们的日尔曼语所代替,日耳曼语就是早期形式的英语。可以再补充一点:盎格鲁人来至欧洲大陆石勒苏益格-荷尔斯坦的“angle”(地角),古英语称他们为“Engle”(地角人),他们的语言被称为“englisc”(地角语),后来改写为“English”(英语)。他们的居住地区被称为“England”(英格兰)。
所以,我们可以说古英语的形成是在特定的地理和历史环境中,经过一系列的民族迁移与征服的过程所形成的,即“罗马人的征服”和“日耳曼人的征服”。接下来,英语的发展进入了中古英语时期。
(二)中古英语时期
1066年,欧洲大陆的诺曼底人入侵英格兰,把法语带到英国。诺曼地公爵征服者威廉与哈罗德·哈佐德抢夺英国国王的王位,征服者威廉在黑斯廷斯战役战胜,成为英国国王。这位只懂法语的英王,将法国品味带入英国皇室,英国皇室的成员也越来越多的法国人,法文逐渐成为统治阶级的语言,其影响遍及法庭、议会、法令,惟一般平民只会使用英语。当时一般百姓要取得更佳的工作机会的话,就必须会法文。要区别说英文与说法文的人,并不是用族群来区分,而是社会地位。其后200年间,法语是英国贵族的语言和行政语言。
1204年英王失去诺曼地的统治权,新王爱德华一世只懂说英语,加上黑死病蔓延时,令说英语的中产阶级抬头、农民地位亦相对提升,都令英语逐渐普及。1337年至1453年,英法百年战争爆发,虽然上层社会仍不希望完全放弃法语,但英人对英语的重视与日俱增。1362年,以法文撰写的《诉讼条例》(Statute of Pleading)宣布英语是法庭语言,1385年英语成为官方教育语言,一批英语作家亦开始冒起,比如莎士比亚、但丁等,他们的作品用的均是中古英语,从1350年至1400年,史称“独立作家时代”,随后我们将会欣赏一篇中古英语时期的优秀作品。
(三)现代英语 1500年-至今
1492年哥伦布发现北美洲,后来的航海家又发现南美洲和澳洲。这些新大陆合计面积等于一个欧亚大陆。世界上顿时增加了一个欧亚大陆,连上帝也要大吃一惊!1522年,麦哲伦和他的同伴环航地球成功,发现地球原来是一个水球,各大洲不过是浮出水面的几个大岛。陆地是彼此分割的,海洋是全球连贯的。这些新发现鼓励了殖民者开辟全球性大帝国的野心,对英语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更是产生的极大的影响。
接下来,经过8年(1755~1783)战斗美国脱离英帝国而独立,是英帝国的重大挫折。可是从英语的扩张来看,不是缩小了传播范围,而是更加扩大了传播范围。到如今,英语已经成为国际共同语,总结之后,可以发现有5个有利条件: 人口众多、流通广、文化高、出版多、使用方便。
1、人口众。以英语为生活和工作语言的,有受过良好教育的3.5亿人。以英语为主要母亲语和全国共同语的国家有:英国、爱尔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亚。原英国殖民地独立后大都用英语作为官方语言。
2、流通广。联合国原始文件80%用英语。国际互联网络90%用英语。全世界的学校大都有必修的英语课程。英国前后共有殖地69处,欧洲2处,如爱尔兰。美 3
洲15处,如加拿大、美国(13殖民地)。大洋洲11处,如澳大利亚、新西兰。非洲22处,如埃及、尼日利亚、肯尼亚、坦桑尼亚、南非。亚洲19处,如印度、斯里兰卡、緬甸、马来西亚。这些殖民地已经独立或归还,原来的英语大都保留下来。现在英国还剩下12处小岛,如百慕大,都流通英语。
3、文化高。英语是现代科技的主要语言。
4、出版多。英语出版物比任何语言为多。
5、使用便。英语用26个字母,不加符号页数编号
国际共同语不是一成不变的,以前从法语变以英语,今后英语也可能被别的语言所代替。但是任何一种语言想代替英语,必须有对等的有利条件,这不是一旦一夕所能达到的。语言有一条规律:滚雪球原理。雪球越滚越大,这就是英语成为国际共同语的道理。
以上几点的调查资料说明,英语是由一地方性语言发展起来的全球共同语,通过英国一系列的殖民统治推广至全球,所以学好英语是对将来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一点的,另外,通过以上资料可见,英语和汉语一样,也是一门语言,只要正确地理解它,便不会对其产生厌恶和恐惧的心理,学习英语是要平时多注重环境,以及听、说、读、写,它学起来也是可由“轻松”二字形容的。
三、中式英语
说到英语和汉语的联系,就必须提到Chinglish,即“中式英语”。学习者在写作中往往先用汉语打腹稿,或列出中文提纲,再把汉语一句句机械地转换成英语,带有明显的汉语痕迹,因而不能被以英语为母语者所接受,是汉语及英语的英文混合而成的合体字。
最早期的中式英语应该在香港出现。当时英国强行租借香港岛,在货物起卸区,有不少经常与洋人打交道的人慢慢从洋人口中学得几个简单的英文词语,就用自己的方式把这些刚学会的英语组成字句。这些字句,有不少甚至已经溶入英语之内。后来英国在上海的租界发展,中式英语亦在当地兴起,并以英租界边界洋泾浜的名字命名为“洋泾浜英语”。在使用英语时,因受汉语思维方式或文化的影响而生搬硬套、拼造出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具有中国特征的不规范的或畸形的英语。这是中国人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普遍出现的,尽管暂时、却是必然的一种语言现象。
随着英语在中国已经成了一个流行的话题,许多新鲜事也跟着出来了。据说,2006年全球最流行的10个词中,就有一个词叫chinglish,也就是中式英语。比如“long time no see”、“drink tea”这些中式汉语已经成为了标准英语的一部分,而“博客”、“粉丝”这些生词也逐渐被添加到汉语词典里来。对于这种情况,有些语言学家却如临大敌。当然,我个人认为,中式英语也是弊大于利的。我想 4
问大家一个问题:你认为二战期间美国向日本投原子弹的原因是什么?还有一种原因,是因为语言翻译。二战期间,中、英、美、苏四方,联合发表了《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政府无条件投降。公告发表之后,日本首相铃木在接见新闻人士时说,日本内阁对于波茨坦公告执行一种“默殺”政策,原本表达的意思是“不加评论”。此词在日语中有两个截然不同的意思,可理解为“不加评论”,也可理解为“不予理睬”。由于文化差异,盟国的译员在翻译时取了后一种意思,译为ignore。所以有评论家认为,正是这种文化的误译,所以导致了美国政府做出投掷原子弹、迫使日本政府投降的决定,成为历史上代价最为昂贵的”误译“之例。(日本-深思熟虑“延缓决定”put aside、delay decision,美国-果断)接下来我们看一些中式英语小幽默
四、英语学习方法及优美诗歌赏析
我们已经知道了学习英语的重要性,那么该如何学好英语呢?我简要给大家几点建议,希望会对大家有所用处。
1、注重培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培养对英语的兴趣并不难当我们可以说点儿简单的英语,用英语与别人或与老外交谈,或作别人的翻译时,我们就可以从英语学习中得到满足感和成就感,这样,兴趣就培养起来了)
2、制定英语学习计划(制定英语学习计划太重要了,所以我们必须在学习前制定精细的和可操作的计划.并且我们一定要严格执行这些计划)
3、作笔记(笔记是我们对所学课本的总结,中心内容笔记要比课本薄的多,我们可以较容易的记忆和经常复习他们.更胜一畴的做法是把笔记录成音,这样我们可以经常听一听来加深印象和减轻记忆负担.)
4、努力寻找学伴一起练习口语.(英语角是个不错的地方,在那我们不但可以练习口语,还可以交流英语学习经验,开拓视野,提高英语学习兴趣,还可以看英文电影,收看英语电视节目,听英文歌曲)
5、请不要孤立地背英语单词(.请背记包含生词的句子或词组,这样我们才真正能运用这些词汇,而且印象更深.)
6、优秀的性格也是英语学习的关键因素之一,坚持,忍耐,自信和坚定都是很重要的
第二篇:竞选演讲稿、。张萌[推荐]
各位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下午好:
我是来自美术学院的08级美术学院三班的张萌,现在系里担任的职务为记者部的干事。今天我竞选的职务为学生会生活治保部的部长一职。首先我想说的是今天我能站在这里参加学生会生活治保部部长的竞选,感到非常荣幸。我想代表今天参赛的选手对各位老师、各位同学表示感谢,谢谢大家对我们的关心和支持,给我们这次难得的机会。从小学到高中,可以说我有着十年的学生干部生涯。在担任学生干部期间,我积极的配合校学生会的工作,参与学生会组织的各项活动,这培养了我的办事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以及面对复杂局面应变能力。同时,勤学苦干,适宜性强、善于与同学交流也是我的特点。进入大学后,我在班里担任学习委员一职,热心并真诚地为同学们服务。为了宣传开创良好的学风建设,我们班委组织同学们开主题班会。为积极配合老师,我们力求做好班级里的工作,协调同学见的关系,这些也正是我的优势所在,而所有这些正是担任一个出的生活治保部部长所需要的。
可能你们会问,现身为记者部干事的我,为什么会想要进入学生会生活治保部工作?其实我个人认为学校学生会的每个部门之间都是相通的。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一次大活动的成功举办,功劳肯定不只是一个部门的,我想在做的各位应该比我更了解这个道理。同样来说,在记者部任职的一年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我们记者部需要发送稿件,所以在一次次的工作中,锻炼了我的写作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我们也组织过一些活动,所以在这些宝贵的工作经验中,我掌握了作为一个干部最基本的素质,那就是语言能力和组织能力。我想这也是我竞选生活治保部部长的优势。至于为什么选择这个部,我想再作一下解释。作为一个学生,我想除了学习之外,与自身利益联系最密切的就是自己的生活了,那我们的生活中所接触的也无非是食堂和宿舍。而一个人生活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人学习工作的心情。我认为,生活治保部就是我校与学生联系最紧密的一个部门,它也是一个立足于为大家服务,想同学之所想,急同学之所急的职能部门。它以“服务同学生活,营造美好家园”为宗旨,能够时刻关注广大同学的切身利益,定期组织学生检查食堂和卫生,收集反馈各个方面的信息,从各方面解决同学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利益问题,做广大同学的安全卫士,积极努力的为广大同学组成一道绿色的安全屏障。我想,能够成为真正为同学们生活服
务的一员,一定是非常荣幸的事。因此,我选择生活治保部部长一职,一方面能够在更高的舞台上锻炼自己,另一方面,真正做到贴近同学生活,为他们服务。可能跟那些已经在生活治保部工作地同学来比,我缺乏一些工作经验,但是我相信,只要保有一颗认真对待工作、时时要求上进的心,我相信我能很快做到更好。
如果我是生活部治保部部长,我会积极的协助校教务处、团委搞好全校学生的管理工作,为同学们的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我们学校提出“进德修业,博学笃行”是希望我们能够努力的用德育体全面发展武装自己。然而,达到这个目的,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必不可少的。我会利用我的优势,深入到同学们的生活中去,了解同学们生活中的问题,积极听取同学们的意见和建议,并向学生会及学校的有关部门反映同学们的正当意见和要求,为同学们排忧解难。如果我是生活治保部部长,我会协助院部搞好学生食堂的管理工作,组织安排各个食堂的卫生检查活动,并负责进行评比,采取向全院公布评比结果的制度,时刻督保持好食堂卫生,使同学们有一个较好的就餐环境,有更好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
如果我是生活治保部部长,我会进一步完善自己,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心态去对待每一件事情。正如广告语所说:“我的地盘我做主”,我就大胆地说“我的生活我做主”。我会以“奉献校园,服务同学”为宗旨,尽心尽力为同学们服务,让大家在大学里的每一天都过得很精彩。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生活在于主动,生活在于投入,相信只要给我一个验证的机会,我将一定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力,还大家一个出色的学生会生活治保部部长。我相信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我们生活治保部一定能够向学校以及同学们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我期待你们的信赖,期待这个能够展示自我的舞台,请大家支持我,来自美术学院的张萌。
谢谢大家!
第三篇:张萌《我和领导力》
张萌:青年成长与青年领导力培养
时间:2014年3月17日14:00—15:00
地点:中国教育新闻网演播室
主题:青年成长与青年领导力培养
嘉宾:“全球青年领导力工作室”创始人 张萌博士
主持人:中国教育新闻网 刘继源
青年成长与青年领导力培养
——专访“全球青年领导力工作室”创始人张萌博士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人物访谈节目。这期节目我们请到的嘉宾是“全球青年领导力工作室”创始人、北京师范大学张萌博士,她将以“青年成长与青年领导力培养”为主题接受我们的访谈,并与网友展开在线交流。
张萌: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我是张萌。
主持人:张萌是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全球杰出青年,北京师范大学语言与脑认知学专业博士。先后主持参与了国家社科基金等10项科研课题,曾代表中国青年参加4次APEC会议,和2013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同时,她还是“全球青年领导力工作室”的创始人。访谈之前我仔细看过你的履历,有一个最大的感受就是:从成功走向成功。请问,你经历过失败吗?你又是怎样解决的?
张萌:我觉得,27岁的我还无法定义成功和失败。我更愿意把成功和失败定义为人生过程中必然会发生的一些事情。或者,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是你取得一些成绩的良好铺垫。因为,所谓挫折后的反思,带给你的肯定是财富。
与其谈失败,我更愿意谈谈我的短处,或者叫做短板,因为这些东西是显而易见的。一个人需要了解自己,在了解自己的时候去发现别人的优点或一些自己有可能提升的地方,在这个过程中你也会更好地了解自己。
主持人:听说你每天工作十几小时,你是怎样保持精力充沛的?
张萌:我小时候身体很瘦弱,“羸弱”这个词再恰当不过了。上初中时,曾经有同学开玩笑说,“张萌将来应该嫁给开药厂的老板”。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感到心力越来越跟不上追梦的速度,意识到没有强壮的身体,根本无法实现那些美好的愿望。于是我从初中开始坚持长跑锻炼,直到现在也不放松。记得从初中开始上学期间,我曾获得过学校女子1000米、1500米的亚军。大学期间我坚持游泳锻炼,每天晚上九点下自习后必到学校游泳馆游泳1000米,然后接着回自习室学习,这样更有效率!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个感觉,在运动的时候发现自己状态更好了,从生理上来讲是一个人的新陈代谢更好了,从状态上来讲,会发现自己更精神了,这种精神状态对你的工作和学习会有很大帮助。
目前我的工作地点在北师大主楼11层,以前我的同事们多数选择乘坐电梯,现在我号召大家和我一起爬楼梯。从进入大厦第一秒开始用手机计时,到进入办公室停止,看看花了多长时间,还会对比一下每天的时间,看看是不是越来越快了。通过这种小小的激励方式,会让你更加有活力。运动是每一个人都能从中汲取到营养的方式,也是战胜自我的一种方式,同时还是我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也精力充沛的法宝。
主持人: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相信你的成功肯定离不开父母的帮助,可否谈谈你的父母,他们对你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张萌:这个涉及到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问题。因为在上大学之前,每个人更多的是受家庭的影响,你的家庭可能不仅仅决定你的出生,更决定了你在18岁上大学之前整个人生阶段将受到什么样的教育。我觉得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父母对我多年来的培养和教育:他们教导我成为一名勤奋、善良、坚韧不拔的人。
主持人:你曾经说过,小时候的梦想是当外交官,这背后有什么故事吗?你觉得到目前自己的梦想实现了吗?你实现梦想的过程,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张萌:我小时候的梦想起源于中学时代,是源于2001年7月13号晚上10点整的时候,中国发生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那就是申奥成功,那个时刻我就有了想当奥运会志愿者的想法。申奥成功对于中国来讲,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它可能代表中国不断走向更加开放的过程,我想对于人才也是这个道理,当时需要更多国际化的人才,或者需要有国际视野的人才。因此,我立志在外交领域做一些这样的工作。像我现在的工作,全球青年领导力工作室,这一全球青年NGO组织,也在做青年外交工作,也是一项很重要的外交工作内容。我想说,拥有一个梦想很容易,坚守一个梦想很难,所以,要有恒心、有耐心、敢于吃苦。
主持人:当年参加高考时,你曾有过“弃理从文”的经历。当初选择从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退学,又重新参加高考考入北师大外语系,你觉得这是你人生中最艰难的决定吗?
张萌:人对于所有事物都不可能有万全把握。2005年,我从浙江大学退学后,当时来看,我确实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考入自己理想的专业,也不知道能否实现我当时的小小梦想。因为一个人在做很多努力的过程中,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比如外界因素突然逆转,或者自己的内在因素和动机发生变化。在当年的举动中,我唯一能够把握的就是我自己,我能管理好我自己,这是我唯一能够确定的事情,剩下都是不确定的未知数。但是,我觉得人需要有梦想,并且无论在任何艰难的时刻,都要坚持自己的梦想。正是这种坚持,陪伴我度过了“理转文”的高考岁月。
毅力是天性与教养的结合
[除了毅力,我更相信时间的力量,时间可以改变一切。只要你心怀梦想,愿意坚持一件事情,当你度过最艰难的岁月后,一定会有回报的。]
主持人:可否谈谈你的“英语晨读1000天”的故事?我非常想知道你是怎么做到的。你觉得毅力是天生的吗?如果不是,后天该如何培养呢?
张萌:我觉得毅力是天性与教养的结合,英语应该是nature和nurture的组合。除了毅力,我更相信时间的力量,时间可以改变一切,也可以见证一切。因此,我只有两个字送给大家,那就是“坚持”。
不要小看这些坚持,它会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改变你整个人生。在读大学期间,为了提高英语口语能力,我默默与学校里的小树林做了个“1000天的约定”:每天来这里读3小时的外文,做到1000天为止。在那1000天里,我每天清晨都在小树林里大声朗读外文,无论严寒酷暑,风雨冰雪,从未间断,以至于大家路过小树林看到我时,即使不看表也会知道那时是几点,甚至送给我“定时闹钟”的外号。很多记者在采访我的过程中,都会问到这一问题,“张萌,你这1000天是怎么过来的?”
在这1000天,我每天早上5:00起床,迅速吃早餐,悄声走出寝室来到北师大第九教学楼前的那片小树林里。如果早上第一节课有课,我就读到8:00;如果没有课,我就读到10:00。冬天的北京很冷,即使穿得再厚,也禁不住刺骨的寒风,我经常手捧一书,为了方便翻页,就没法带手套。3个小时、5个小时……朗读完来到教室,我的全身就像“冰棍儿”一样,硬邦邦的,几乎失去知觉。夏天北京多雨水,常常整个小树林就我一个人儿,一手撑伞,一手捧书,有时候要给书翻页,还得颇具技巧地完成一系列动作,滴答的雨水声伴随着朗朗的读书声,别具一番风味。
主持人:这种自我管理能力给你的成长带来了什么?
张萌:2008年,我报名参加第一届全国APEC未来之声选拔赛,凭着1000天里磨练出的语言能力,经过一轮轮的角逐,获得了冠军,也获得了赴秘鲁参加APEC会议的机会。在这次会议上,我崭露头角,此后又赴新加坡、美国、印度尼西亚参加APEC会议,并有幸能与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女士、英国首相卡梅伦先生对话。如今,借助这些平台,我建立了“全球青年领导力工作室”,带着自己的团队参加国际会议,与世界各国政界领袖、著名学者、企业家们建立联系,共同为培养青年人的领导力做出贡献。我现在还很年轻,就能有如此多的机会参与到国际事务中,有时候连自己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如今想来,这一切机遇的获得,其实都源自于我那未曾间断的1000天朗读!其实在我做这个决定的时候,并不知道会有什么比赛,也未曾想过与小树林的约定会为我带来如此大的收获。
我通过有效的自控战胜了恶劣的天气,战胜了曾出现的慵懒情绪。这份排除干扰因素坚持到底的自控能力,为我获得了更多机遇。我想说,只要你心怀梦想,愿意坚持一件事情,当你度过最艰难的岁月后,一定会有回报的。
目前全球青年成长状况不容乐观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然而目前全球青年成长状况不容乐观,青年问题矛盾重重。全球青年问题可划分成为六大方面。]
主持人:你是如何看待今天的青年一代?你认为这一代青年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张萌:青年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借用总书记的一句话,很好描绘了当今青年一代的责任:青年有担当,国家才能有前途、才能有希望。
然而,目前全球青年成长状况不容乐观,青年问题矛盾重重。我将全球青年问题划分成为六个方面。
第一是非健康的生活方式。一些不良习惯使得大家长期处于亚健康的状态。
第二是贫困问题。这里的“贫困”并非指用金钱数字衡量出来的贫困,而是指青年没有摆脱贫困的思维方式和自身能力。目前,全球青年普遍面临着严重的失业问题。
第三是性格问题。当代青年的性格中具有极端的个人主义色彩。
第四是心理问题。当代青年逆反心理严重,他们对很多事物都倾向于持批判的态度,不接受他人意见。另外,在外界环境的压力下,焦虑心理在全球青年中也普遍存在。
第五是环境问题。国际竞争愈加激烈,社会生存压力越来越大,这样的环境使得青年在自我发展、自我价值实现时处处受限,成长现状不容乐观。
第六是青年缺乏开放意识与全球意识,目光短浅,只看到近处,看不到全局,没有前瞻性思维,这将会限制青年未来的发展空间。
这些问题,更让我们深刻认识到青年工作的意义与价值。为此,在两年的筹备工作后,我首倡发起成立全球青年领导力联盟,创立“全球青年领导力工作室”,致力于服务全球青年。
帮助青年“渡”到适合自己的彼岸
[“渡船理论”是指给足青年找寻自己人生理想的时间,青年可在路途中随时更改彼岸点,最终确立适合自己的彼岸。]
主持人:“全球青年领导力工作室”有何与众不同之处?
张萌:到目前为止,我行走了世界30多个国家,看到世界青年共同面临的贫困、就业、心理等各种问题,而这些问题都在短期内无法解决。我深知,今天的青年问题,就是明天的世界问题。于是,2013年我创立了全球青年领导力工作室与全球青年领导力联盟,作为青年NGO组织,我们将致力于解决今天和未来的青年问题以及世界问题,通过不断汲取他人的一些成功或失败的经验,让工作室不断发展。我还将与志同道合的团队,将工作室打造成连接“象牙塔”和社会的平台,通过“渡船理论”,帮助青年从对社会缺乏了解的个人小天地,进入丰富多彩的大世界。
主持人:能否介绍一下什么是“渡船理论”?
张萌:“渡船理论”是根据每位青年的个性特征、人生理想的不同,为其量身打造培养方案。它根据每个青年起点高低的不同、优劣势的不同,为其规划成长路线。它给足青年找寻自己人生理想的时间,青年可在路途中更改彼岸点,最终确立适合自己的彼岸。这种培养方式有别于普通的青年培养方式,即“架桥方式”。架桥式的青年培养方式使用的是同一化的培养战略,它大批量地输送青年,没有注重青年个体之间的差别,没有考虑青年不同的未来选择。“架桥方式”培养出来的青年在未来道路选择上变得极其相似。例如,大学毕业后大多数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考公务员、读研究生,这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彼岸十分迷茫,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所以就选择了大多数人选择的道路,随波逐流。
主持人:“全球青年领导力工作室”是如何满足青年人的需求并帮助他们成长的?是否有案例?
张萌:到全球青年领导力工作室里来的青年朋友们大多有三种需求,一是希望有收入,二是想要获得实践锻炼的机会,三是想在这里尝试学术研究。工作室致力于为青年朋友搭建一个实践的平台,我们按照不同企业的具体需求,着力培养大
三、大四那些已经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企业“订制”人才。这样,当这些学生毕业之时,便已在实践中掌握了一些工作经验。
我们都知道任何工作单位都对刚迈出校门、对工作一无所知的大学生非常头疼,他们需要一年甚至更久的时间去培训一个应届毕业生,这无疑将增加企业的成本。就连中国公务员招收考试也不例外,很多岗位都需要应聘者有两年及以上的工作经验。企业更是如此,在许多招聘岗位上,赫然写明需要多少年的工作经验,这无疑将应届毕业生排除在外,使本就严峻的就业形势雪上加霜。企业不愿承担培训新手的成本,而大学生们此时显得无助又无辜。现在,我们全球青年领导力工作室愿意成为桥梁,承担起这个培养青年实践能力的责任。
说到招聘,一定要讲一个故事。工作室前一段时间在招人,有一位应聘者之前是一名艺人经纪人,她以营销艺人的经验来应聘运营管理工作室微博及微信平台的工作。开始我认为以她开朗活泼的性格会很适合这份工作,但在一段时间之后,我发现她善于与人打交道的优势在电脑前完全发挥不出来,优秀的口才经过电脑和文字的传递仿佛失去了生命力一般,她也不再像以前那样活泼开朗。于是我将他调任到公关岗位,负责工作室的外联工作。调任之后,他不仅将自己的工作完成得非常出色,还在实践中提出了许多新的创意,使我们工作室愈加具有活力。
主持人:目前工作室的影响范围有多大?
张萌:目前,工作室在全球覆盖了20多个经济体,各个平台总计影响约50余万青年群体,其中主要关注三类人群:青年导师、青年榜样和青年群体。工作室结合青年的特点,注重自媒体平台的构建,在新浪微博平台上所做的栏目,仅单篇新浪微博浏览量就超过140多万次。据统计,在自媒体平台上,80%的支持者是中国高校的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他们关心世界发展,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为凝聚更多青年,工作室打造一系列自媒体栏目,如“一小时对话青年”、“青年有担当”等栏目关注度一直保持领先,在公益名人榜稳居全国第一名。
新浪微博@全球青年领导力的“一小时对话青年”栏目,先后邀请了全球青年导师,包括英特尔集团中国执行董事戈峻、共识传媒总裁周志兴、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华尔街英语全球创始人Peccenini教授、长河实业董事长高鸿鹏等知名人士与青年对话,探讨有益青年发展问题,为广大青年提供科研、就业和创业的机会与平台。
关于青年领导力的研究十分缺乏
[目前有很多关于领导力的研究,但都集中于政商学三界的领导力,唯独缺乏研究青年领导力的相关研究。]
主持人:你的新书《张萌分享青年领导力》快要出版了,我也很有幸提前阅读了这本书。我想知道你为什么要写一本关于青年领导力的书?
张萌:前段时间,我与哈佛大学研究领导力的专家交流,发现有很多研究领导力的各国专家,但都是研究政商学三界的领导力,唯独没有研究青年领导力的学者,以及能够提供研究青年领导力的平台。我对青年领导力有这样的定义:能构建青年未来愿景并引领青年实现愿景的能力。这里又包括两部分:一是构建青年愿景,二是引领青年实现梦想。这两点对于青年来讲,至关重要。
首先,青年需要构建一个愿景,说白了你首先要有一个梦想,定立一个梦想非常困难,你有时候不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么。第二,提升实现这种愿景的能力,它也就是说你通过怎样的努力,或者是提高了哪些方面,才能够促使你真正实现这种愿景,这也是我当时写这本书的愿景,也是我想写这本书的一个初衷。
我就是想告诉大家,作为一名青年,你准备好了吗?如果你没准备好的话,下一步应该怎样去做。我更希望通过这本书,与各大高校的学子们,还有那些即将上大学的高中生以及初中生朋友们做一个分享,当然还包括他们的家长。
自控力是自我管理的重要内容
[自控力是自我管理的重要内容。自控力的培养与训练可以从小事做起,比如试着去控制一些以前你不会用心的小事。]
主持人:在这本书中,你提到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控力对于青年人的发展至关重要。可否结合你自己的成长谈一谈。另外,是否有可操作的方法?
张萌:自控力是自我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基于自己的理想或者更确切的一个目标,这个目标可以是长远的,也可以是阶段性的。比如说,你可以把目标放得更低一些,或者把一个很大的目标分解,通过完成一些具体的小目标不断向大目标的实现而努力。我们可以细数从古至今的伟大人物,几乎都具有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并能够有效控制自己的。
自控力的培养与训练可以从小事做起,可以从一些小习惯的改变来锻炼自控力。与自己约定,试着去控制一些以前你不会用心的小事。比如每天坚持清扫房间,散步三十分钟,记录自己的开支等等。想想你的目标是什么,然后每天坚持做一些与之相关的事情。这些小事未必立竿见影,但却终将产生惊人的效果。
阅读和学习历史有助于青年人成长
[基于每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通过阅读不断学习以及了解历史应该成为我们的重要成长途径。]
主持人:在这本书中,你还提到了自己的海量阅读,也提到了学习历史知识的重要性。可否谈谈阅读和学习历史对于青年人成长的重要意义。
张萌:我觉得,这里边不仅仅是学习和阅读历史知识的概念,它更应该包括行走世界。我认为,两者都是学习的方法。学习历史理解当下,行走世界预知未来。我们每个人每天只有24小时,时间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第二个概念是每个人一生只有900多个月,我讲的是平均值。900个月限定了我们不可能过完全部人生,一个人一般情况下不可能既是演员,又做着扎实的学术工作,同时还能担负其他的责任。同时,时间的可控量决定了我们只能成为某一个领域的专家,不可能成为所有领域的专家。在这种基础之上,我们需要完成的就是在有限时间里,最大程度地从外界汲取能量,外界是什么?就是两种方式,一是向榜样学习,二是阅读书籍。汲取知识在我看来其实是非常有效且能够宏观进行掌握的一种方式。因此我觉得,基于生命的有限量,通过阅读不断学习以及了解历史应该成为我们的重要成长途径。
关于中国青年的创新问题
[创造力来源于好奇心,而好奇心的培养不仅取决于我们愿意以开放的方式接受新事物,而且应始终保有对生活的激情和热情。]
主持人:关于青年创造力,我有一些自己的看法。我觉得创造新事物分为两种,一种是实打实的创造全新的东西,另一种是在原有旧事物的基础上,进行二次改造,使其成为一个新的事物。比如刚刚结束的两会上,记者们有一种采访神器“谷歌眼镜”,其实就是在眼镜的基础上,加上了摄像机照相机,使其成为了一种新的东西。关于这两种创造,你觉得哪一种更适合中国青年?
张萌:这个问题很好,我举两个例子,第一,谷歌公司的眼镜包括现在要出的第二代产品。第二,三星的电话手表。从形式和内容来看,形式上是眼镜和手表,但内容发生了变化,不再简简单单地只是眼镜和手表的功能。现在用手机可以更好地诠释这个观点,智能手机既是一个通讯设备,同时还有娱乐、交友、创新等功能。这其实就是一个集成创新概念。透过今年非常火热的可穿戴设备,我们从中能看到未来科技的一大趋势,就是利用原有的形态同时结合创新点,把它发展成一个新事物,这就叫做创新。
关于创新,我觉得包括两个概念,第一,打破旧事物,创造新事物;第二,利用旧事物,创造新事物。这两点对于中国青年来说都很重要,但是基于目前的社会形态来看,我们更应该把目光聚焦到第二点上,包括现在社交媒体中的很多新产品,例如snapchat,叫做阅后即焚。去年新浪微博就有这个功能,只能让对方看几秒钟,这个信息就被毁掉不存在了。这都是嫁接在旧有事物之上的。但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如何具备发现新事物的能力,它就基于好奇心的。
所有人一出生的时候,都是有好奇心的,我们可以拿“空杯心态”举例。一个人学习的时候处于空杯状态,更容易吸收更多的新事物。但是,我们往往不是空杯心态,因而学不到多少新知识。创造力来源于好奇心,而好奇心的培养不仅取决于我们愿意以开放的方式接受新事物,而且应始终保有对生活的激情和热情。要经常问为什么,但是不能仅仅停留在问上,更重要在求解的过程中,这就是发现需求并满足需求的过程。同时记得一定长久保持好奇心。
搭建青年与企业之间的平台
[在青年于企业之间需要有一座桥,让大学生找到合适的工作,同时让企业找到合适的人才,这也是“青年领导力工作室”正在做的一件事。]
主持人:您这次要来我们演播室接受访谈的消息在桃李网互动社区一发布,就吸引了大量的网友回帖,大家提出了很多问题,想与你交流。我选择了几条比较有代表性的,请给大家回答一下。
张萌:好的。
主持人:有网友问题,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应该如何发现并打造自己的优势?大学生如何让理想和现实接轨?
张萌:大学生就业问题严峻是不争的事实,不少学生不得不选择继续深造。考虑大学生就业困难,其实有两个因素。首先,从大学生自身出发,大学生可能在四年或者是再加上几年的研究生学习阶段,不管你在哪个阶段,当你走向社会时,你在学校学到的知识面向应用转化时,可能出现了一些问题,包括能力方面。
第二,就是用人单位。我们工作室经常需要跟用人单位谈很多的合作,包括每一位全球青年导师都有一个很完善的招聘系统,我们在聊天的时候也经常发现,每个企业或者其他社会组织都需要人才,没有一个企业说我现在不需要人才了。这就会出现一种情况,就是企业同时在寻求人才,大学生又在找不到岗位,或者是大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企业找不到合适的人才。
两者之间就需要有人能够搭一座桥,让大学生找到合适的工作,同时让企业找到合适的人才,这也就是“青年领导力工作室”正在做的一件事,同时我们也在致力于提升大学生四年或者研究生期间所需要的社会能力这块,这就是我们在做的两方面工作。
高效利用碎片化时间阅读和学习
[我们倡导碎片化时间阅读和我洗,我们会把一些经典的知识、技巧转化为短小的文章,巧妙融于微信、微博当中,服务于广大青年群体。]
主持人:还有一个网友问了关于碎片化时间利用的问题。现在工作节奏非常快,利用好碎片时间也是很大的一笔财富,你认为应该如何利用好碎片化时间呢?
张萌:我从青年工作的角度谈一谈。最初我们工作室就是基于青年时间碎片化这一特点,设计了产品以及服务。产品是嫁接于微博、微信等客户端,推行我们的理念以及服务。青年面临很多不整块的时间,以及时间的不确定性,比如每天起床、睡觉的时间,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即使是同一个学校,大家上课和下课的时间也是不一样的。因此,我们针对青年的时间特点在新浪微博及微信客户端上设计推出了一些栏目。
比如,为了培养大家的阅读习惯,我们倡导碎片化时间阅读,把一些经典的知识、技巧,包括一些跟社会对接的理念转化为短小的文章,巧妙融于微信、微博当中。此外,提供这些知识的人往往是这个领域中有很多成功经验的人。他们能够把他们的思想通过客户端平台传递给青年群体。因此,大家不用花费很多时间,只需要关注我们全球青年领导力或全球青年领导力工作室的微信、微博,就可以汲取到最大的滋养。
主持人:网友们想问张萌老师的问题还很多,但是由于时间的关系,就不能一一作答了。比如像大家提出的“青年人如何成为优秀而卓越的人,青年人如何开创未来……”等等这些问题,都可以在即将出版《张萌分享青年领导力》这本书中找到答案。再一次感谢张萌做客我们的视频演播室,也期待着您和您的工作室,能够继续引领着青年朋友们,成就美好未来。谢谢。
张萌:谢谢主持人,各位网友朋友们,再见。
主持人:本期访谈节目到此结束,感谢各位网友朋友们的关注,也希望大家能够一如既往的支持中国教育新闻网,谢谢大家,再见。
第四篇:三下乡工作总结(张萌)
江西农业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赴新余市观巢镇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个人心得总结
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有很多丰富的知识值得我去学习体会,而这次的丰富而又有意义的三下乡之旅,让我真正的从实践中学习到知识,也把我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了实践中。进入到农村,体会到和大城市不一样的文化,在下乡的日子里面,我的收获不仅仅是调查到的资料,更多的是心灵上的感悟。
本次下乡持续有四天时间,地点选在江西省新余市孔目江区观巢镇。第一天早晨6点我们三下乡营队一行19人就从学校出发,乘火车前往新余市,下火车后我们有转乘汽车到达了观巢镇。到站后我们稍作休整,就赶往我们的第一个目的地——观巢镇敬老院。天气很热,我们买了些西瓜给老人们解暑,在敬老院门口,院长很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并引我们去活动室。在活动室里,我们见到了在这里生活的所有老人,敬老院我还是第一次去,去之前很担心和老人交流沟通会有问题,但交流后我完全打消了这种顾虑,爷爷奶奶们都很热情,也很健谈。与老人们聊天中我们得知,老人的子女多数在外打工,没时间照顾老人,这里的生活条件并不差,老人们也得到了应有的照顾,但我觉得,老人们更希望自己的子女围绕膝间,与他们共享天伦之乐。我们在这里,为爷爷奶奶们的寝室打扫了卫生,并为他们表演了我们准备的文艺节目,博得了老人们热烈的掌声。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最后我们陪爷爷奶奶一起照了一张全家福,当得知我们要走时,爷爷奶奶们一起把我们送出了门口,我们一路走,一路挥手,依依不舍得与老人们告别。
第二天,我们参观了新余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原来一直不太懂新农村建设到底是怎样的,今天很荣幸地参观了建设中的新农村。一路走来,这里不再有黑烟滚滚的烟囱和刺耳的机器声,这里更多的是大片的太阳能发电机和生态种植园,少了污染的农庄显得更加的宁静和安详。带领我们参观的是正在为这片生态园付出心血的林博士。说起这片生态园区,林博士很骄傲,他了解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株植物,他和其他工作人员一起悉心照料着这些植物。林博士是中科院的博士,但他却默默无闻的为这里奉献着他的才华和青春。这才是我们大学生的榜样,这才是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真正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热爱自己的工作,愿意为之奉献一切,这才是我们大学生值得学习的品质。随后,我们参观了葡萄酒庄园。在新余,许多农户都种植葡萄,也就是结合了这个农业特点,观巢镇建了一个葡萄酒庄园,结合酿酒,餐饮和住宿为一体,同时结合了农业和商业为一体,使得商业拉动农业,农业辅助商业,促进了农业和商业的共同发展。这就是我所见到的新农村的建设。
考虑到乡村书籍有限,农民们接触到的科普知识也很少,于是我们从学校带来了许多关于农业生产的资料和书籍,还有一些健康方面的资料,第三天在集市上,发放给了乡亲们。我们的摊位还没有摆好,乡亲们就围了上来,热情的问东问西,向我们询问是否有他们所需要的书籍,也向我们询问一些种植方面的问题。因为我们的专业与农业知识相关性并不大,而且我们现在学习的并不专业,对于乡亲们提出的问题,我们确实很难回答,这些也是我们在下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是我们前期工作准备不足所导致的。没有多一会,我们准备的资料就全部发放完了,看到我们的资料对相亲们很有用,我们也感到了些许安慰。在发放资料的全过程中,大家争着抢着拿一些养殖和种植方面的书,这使我感觉到了乡亲们对农业科学知识的渴求,也希望毕业后的大学生走到基层中来,把自己学到的知识传授给乡亲们,应用到真正需要的地方来。
农民工和在外务工人员是每年中国的一大热门话题,随之产生的就是城市人口的增多和农村留守儿童和老人的增多。在观巢镇,我们也遇到了一些这样的孩子,这些孩子从几个月到十几岁不等,于是第四天,我们给孩子们买了一些文具用品,打算去看望一下这些孩子,和孩子们在一起做一下游戏,同时,我们还准备了一些问卷调查。这里的孩子可能是从小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的原因,大多都很内向,看见我们后,他们都会远远的躲开。我们拿出买来的铅笔和习字本送给小朋友们,并和他们做了游戏。熟悉后,孩子们才敢和我们亲近些,还摆出一些poss和我们拍照。孩子们的单纯和质朴打动了我们所有的人,本来是父母宠爱的年龄,但父母却不在身边,他们的童年经历了我们不曾经历的事情,体会了我们不曾体会到的遥远的父爱和母爱,这些孩子更应该被关注,也更应该被照顾。我们虽然不能解决更根本的问题,但我们的到来会告诉他们,哥哥姐姐,叔叔阿姨并没有忘记他们,他们一定要自力更生,努力学习,为自己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四天的下乡生活很快就结束了,但是收获却是如此的丰硕,通过这次活动我也更加坚信:生活在象牙台里的我们我们还需暴风雨的洗礼,我们要在需要走出校园,踏上社会之前,就要丰满自己的羽翼,为社会做出贡献才应该是我们毕生追求的目标!
江西农业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张萌
第五篇:2014-2015第一学期工作总结张萌
工作总结
这学期的无论工作方面还是生活层面都可以用充实丰富来形容,较之前的任何学期相比,除了常规的以备课、上课、批阅作业等为主要的工作内容之外,我们的业余生活变得更为多彩内容广泛。
学期初,梁部长来到培训部,同时给我们带来了一股新的力量,他对工作的认真,热爱;对生活的饱含热情,都感染着我们周围的人。在他和聂老师的带领和指导下,我们相继进行了多次研讨课。举办了我校第一次以“我为学校添光彩”为题的演讲比赛,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和表现,受到了校领导和其他同事的一致好评。通过这次活动,让我们这个大集体更团结,更和谐。
学期中旬,我们有幸参加了名师大篷车的听课活动,这次活动中我们听了来自全市的几位名师,省级教学能手的高效课堂的课程内容,真可谓是受益匪浅。希望以后这样的机会可以多一些,让我们可以走出去,取长补短,使自己更完善。
通过梁部长和聂老师的共同努力,我们有幸赴经二路小学进行为期两天的交流学习。这次学习机会是弥足珍贵的。我不仅走出校门,还进入到了一个省级名校去学习名师们的教学管理方法。那里的老师热情优秀,很深刻的感染了我,他们身上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去学习。
这学期除了进行了这么多校内外实践活动之外,在学校工作中,我也学到很多。相比第一学期,我在狠多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无论是从班级管理,还是教学技能方面都取得了质 的进步,我希望自己能保持这个势头,在下学期的,在明年,在未来,永远都在进步,继续加油。
当然利与弊永远是共存的,我细细思索总结这学期的工作后,发现还有很多方面我做的还不够到位,还需要我在接下来的学习工作中不断突破自己,完善自己,达到最佳的发挥。这些方面包括上课形式的创新,备课的充分,与学生及学生家长的沟通等等各方面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