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务员学法用法考试试题489[模版]
18.当公共利益、他人或本人的人身或其他利益受到不法侵害时,行为人所采取的必要的防卫措施,称为正当防卫。()【答案】√
【考点】正当防卫 【解析】题干为正当防卫的含义。
第二篇:2017年公务员学法用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7年公务员学法用法考试试题及答案(3)
发布时间:2017-09-08 关注数:2692 考试必看 考试题库 资料下载 最新动态>> 法考考试交流群
成为上学吧培训会员,到机构参加培训可返10%学费
2017年公务员学法用法考试已经陆续开启了,2017年公务员学法用法考试试题及答案上学吧这里已经为大家准备了,欢迎备案的朋友参考查阅。
第三部分
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
(试题:12题)
一、单选题(6题)
1、下列属于法治思维的特点的是(D)。
A.一种行为模式
B.一种先进思想
C.一种人权意识
D.一种思维方式
2、领导干部在学法过程中应具备的一个必备条件是(D)。
A.掌握一些法律知识
B.了解我国司法体系
C.学会法律分析方法
D.形成一种法治信仰
3、司法不公的表现表述错误的是:(D)
A.不公正裁判案件
B.司法腐败
C.司法效率低
D.错误裁判案件
4、最终有效解决纠纷矛盾的重要途径是:(D)
A.调解
B.信访
C.协商
D.司法
5、《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规定》这一文件实施的目的是:(C)
A.维护法律的权威
B.问责领导干部的违法行为
C.严格约束党政领导干部干预司法的行为
D.依法行政
6、不属于党政领导干部的问责制度体系的是:(A)
A.《中国共产党党章》
B.《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
C.《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D.《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
二、多选题(2题)
1、领导干部缺乏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具体表现包括:(ABCDE)
A.心中无法、不屑学法
B.以言代法、以权压法
C.执法不严、粗暴执法
D.干预司法、徇私枉法
E.利欲熏心、贪赃枉法
2、如何提高领导干部法治化的水平?(ABCD)
A.认真学法,严格守法,在法治的轨道上行使权力,履行职责
B.建立以法治为主要内容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
C.建立问责制
D.在全社会营造一种法治氛围
三、判断题(4题)
1、运用法治的意识和观念通过分析、综合、判断、推理,得出理论的这种认识过程,就是法治思维。(√)
2、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重要内容,在相同条件下,优先提拔使用法治素养好、依法办事能力强的干部。(√)
3、增强全社会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需要重点增强普通百姓的法律意识。(×)
4、我们应坚持将信访作为一种解决纠纷矛盾的主要方式。(×)
第三篇:安徽省公务员“学法用法”试题106
35.某大学对学生李某的学位申请问题作出处理意见。1年后,某大学根据市教委的要求,对李某反映的问题再次调查研究,形成材料后报市教委。市教委拟写了《关于李某反映问题及处理情况》的报告,呈报省教委,并抄送李某。该报告载明:“我委原则上同意该校对李某的处理意见,现将此材料报请你委阅示”。李某不服,就市教委的报告向市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下列关于甲的复议申请的表述哪一个是正确的?
A.属于行政复议范围,因该报告抄送李某,已经涉及到李某的权益
B.不属于行政复议范围,因该报告还没有经过上级机关批准,没有对李某发 生法律效力
C.不属于行政复议范围,因该报告是下级向上级的报告,是内部行为 D.不属于行政复议范围,因该报告是重复处理行为 【答案】B 【考点】行政复议的范围
【解析】行政复议应当针对已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复议法》第6条 第11项的规定,只有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才能申请行政复议。本题中报告载明:“我委原则上同意该校对李某的处理意见,现将此材料报请你委阅示”,即该报告应当经过上级机关批准,否则不发生法律效力,因而未侵犯李某的任何权益,因此不属于行政复议的范围,B选项正确。
第四篇:安徽省公务员“学法用法”试题107
36.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在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甲某涂改了检疫证明的 数量和日期,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对其进行了行政处罚。被涂改的检疫证明在证据的分类上属于()。
A.书证
B.物证
C.视听资料
D.当事人陈诉 【答案】B 【考点】证据的分类
【解析】参见《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证据有以下几种:
(一)书证;
(二)物证;
(三)视听资料;
(四)证人证言;
(五)当事人的陈述;
(六)鉴定结论;
(七)勘验笔录、现场笔录。以上证据经法庭审查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本题中,被涂改的检疫证明不是以涂改后的思想内容来作为证据,而是以涂改的印迹来作为行政处罚的证据使用的,因此属于物证而非书证。
第五篇:公务员学法用法
公务员学法用法
翻开报纸,打开网页,随处可见某某某因为贪污腐败而锒铛入狱、断送前程;某某某因为小偷小抢而难逃法网,过着铁窗生涯;某某某因为纠纷仇恨在草草了结他人的同时也奉上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每每看到这些报道,当人们在大声称快,感叹“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的同时,又有多少人在痛心的思索着:“要是法制健全了,人民的法律意识增强了,那么这种现象是不是就会变少了呢?”
古语有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古时,人们就已经意识到,法律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没有了它我们的生活将无法正常的运行。更何况是科技、经济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更是离不开法律的束缚。
如果在企业,你就离不开合同法、经济法;如果你想炒股,你就离不开证券法;如果你想消费,你就离不开消费法;如果你出门了,你就离不开交通法……宪法、刑法、诉讼法、婚姻法、治安管理处罚法。正是因为有了这许许多多的法律,我们的生活才会和谐有序,我们的社会才会长治久安。
然而,如果离开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知法、守法、护法,再多的法律也只能是一纸空文,再健全的法律制度也只是形同虚设。于是,为了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识,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我国的普法工作已经进行了二十年,通过这四个五年的普法工作,大大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于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基本内容的了解和掌握,法律意识逐步增强。
今年是“五五”普法的第四个年头,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的《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五个五年规划》,公务员学法用法是的其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因为作为人民的公仆,作为依法治国的倡导者和实践者的主力军,作为依法行使政府职能,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他们能否运用法律手段来规范和引导依法行政,将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顺利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作为一个刚加入公务员队伍的年轻人,我深知知法、学法、用法的重要性。在领导和前辈们的带领下,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认真学习宪法和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自觉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认真学习《公务员法》和《公务员行政处分条例》,时刻牢记自己的权利和义务。认真学习《税务人员廉洁自律若干规定》、《税务人员涉税违规违纪若干问题行政处分暂行规定》等有关廉政的法律法规,反复研读那些正面的反面的例子,坚持严于律己,时刻为自己敲响廉洁勤政的警钟。
作为一名税务部门的工作者,我更是认真学习税法,仔细研读各条例,定时上网查看各发函文件,尽量做到各文件的融会贯通,坚持做到有法必依。比如,纳税人丢失了发票,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三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实施细则》五十条,以及对其进行处罚。纳税人没有按时进行申报,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六十二条进行处罚。
当然,我在学法的过程中坚持学用结合,不错过每一个与社会接
触的机会。我参加了苏州市文明城市建设交通志愿者,通过站马路的实践感受,是我对平时接触不多的交通法规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更深刻的印象。
学法而后知法,知法才能自觉地守法,有效地用法。通过公务员学法用法,有效提高了人民公仆的法治能力,提高了科学决策、依法决策和依法管理的水平,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法制引导和示范。为全民普法,依法治国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稳定是我国家创造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