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毛概之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安徽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毛概之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导读】
中公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为各位考生提供2015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备考复习资料,希望可以帮助考生有效备考,顺利通过笔试,一举成功!毛泽东同志精辟地论证了革命斗争中政策和策略问题的极端重要性,指出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是革命政党一切实际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必须根据政治形势、阶级关系和实际情况及其变化制定党的政策,把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他在对敌斗争和统一战线等方面,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政策和策略思想。他指出:弱小的革命力量在变化着的主客观条件下能够最终战胜强大的反动力量;战略上要藐视敌人,战术上要重视敌人;要掌握斗争的主要方向,不要四面出击;对敌人区别对待、分化瓦解,实行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反对少数、各个击破的策略;在反动统治地区,把合法斗争和非法斗争结合起来,在组织上采取荫蔽精干的方针;对被打倒的反动阶级成员和反动分子,只要他们不造反、不捣乱,都给以生活出路,让他们在劳动中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要实现自己对同盟者的领导,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率领被领导者向着共同的敌人作坚决斗争并取得胜利;二是对被领导者给以物质利益,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给以政治教育,等等。
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
/
第二篇:毛概理论
第一讲理论·创新
三、简答题
1.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2.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条件、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的条件。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的过程。
5.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什么可以合并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8.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怎样确立的? 9.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
10.如何理解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实事求是?
11.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四、论述题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2.改革开放以来党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的发展。第二讲革命·建设
三、简答题
1.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内容。
2.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的内容。3.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4.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5.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主要理论成果有哪些? 6.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
四、论述题
1.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第三讲依据·任务·路径
三、简答题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涵义。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内容。3.如何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4.社会主义本质的基本内容。
5.为什么说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6.党的十三大确定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内容。
7.党的十五大是如何对“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三步具体化的。8.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是什么? 9.“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内容。10.中国梦的思想内涵和实现途径。
11.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认识的主要内容。12.如何认识改革的性质。
13.简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14.如何理解对外开放是基本国策。15.如何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四、论述题
1.怎样全面、正确地把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 2.我国启动改革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
3.怎样理解全面深化改革?(原因、目标、重点、路径等)第四讲总体布局
专题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三、简答题
1.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内容要点。
2.目前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新教材P145)
3.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政府的职责和作用。(新教材增加的点,P146)
4.党的十五大确立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基本内 5.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确立的依据。
6.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基本经济制度的新阐述。(新教材增加的点,P147)
7.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8.简述按劳分配的内容及其必然性。9.简述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三种类型?
10.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方针有哪些?(新教材增加的点,包括: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四化统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四、论述题
1.党的十五大确立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上实现了哪些重大突破和创新?
2.如何理解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的职责作用。(新教材P146)专题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三、简答题
1.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方针。(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2.我国政治制度的构成。
3.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依据。4.我国基层民主自治体系的构成。
5.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新教材P162)
专题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三、简答题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内容。(新教材P163)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四、论述题
1.如何全面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 专题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简答题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2.深化收入分配改革的主要举措。
3.目前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方向。
四、论述题
1.如何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2.结合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的相关理论,对现实经济生活中个人收入出现差距的现象进行分析。专题五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三、简答题
1.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
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生态文明建设所要达到的目标。
第三篇:毛概之调查报告
摘要:
当今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里,人们的人生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地沟油”、“瘦肉精”等在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这些东西的出现都是人们价值观念改变所致,“地沟油”的提炼的方法是博士生发现的,一个博士生研究出了危害人身体的东西,当今大学生价值观念是怎么样的呢?我们做了一份调查来反映当今大学生的价值观念。
对于“大学生价值观念状况”,调查显示,我国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主流是好的、是积极向上的。然而,由于我国当前处于社会转型期,市场运作法规和秩序尚不健全,经济的高速发展,思想建设跟不上,加之各种不良思潮的冲击,使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向“自我”倾斜,价值观念趋于功利化,价值主体倾向自我化,价值目标短期化,重知识才能轻道德品质,且当代大学生向往在具备一定的经济能力基础上,尽可能地追求个性张扬和风格独立的生活,但也有少部分人表现出安于现状、追求享乐的趋势,我们建议创新形式激励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一定要有科学的理论和世界观做指导。在新世纪和新形势下,应该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大学生价值观念进行系统指导,引导其形成与社会主流价值取向相吻合的价值观。
关键词:大学生人生价值观
目录
一、调查背景..............3
二、调查目的..............3
三、调查内容..............3
四、调查情况简介..........3
五、样本设计..............3
六、调查结果..............41、.............42、.............43、.............44、.............45、.............46、.............47、.............48、.............4
七、调查结果分析..........4一、调查背景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在全球化和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当代大学生的社会生活和行为方式己经并仍在发生明显的变化,这同时说明大学生内在的价值观念、道德意识乃至文化心理都有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对大学生即带了积极地影响,也有消极的的影响。为了准确而全面地了解、掌握了这方面的实际情况(尤其是数据),认真地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通过本次调查来对本校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有更好的认识。
二、调查目的大学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中流砥柱,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对整个国家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了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正确的对大学生价值观念引导,是大学思想基础建设的重要责任。
三、调查内容
学习价值观、人生价值观、人际价值观、政治价值观、四、调查情况简介
调查地点: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调查对象: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在校大学生
调查方法:主要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来获取所要调查的信息
调查分析方法:(1)调查研究与理论研究相结合,在进行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 上,进行理论的分析。
(2)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计算平均数、方差、标准差进行比
较相结合)。
五、样本设计
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发放调查问卷30份,回收有效问卷27份,有效收回率90%,其中大学生的性别抽样分布为:男性占85%,女性占15%;理工科学生占93%,文史类占7%。
六、调查结果
1、在“促使您读大学的原因是什么”这一问题的调查中选择A、促进祖国的繁荣昌盛,改变家乡面貌选项的同学的人数为0;选择B、对学习活动或学科内容感兴趣的同学占14.8%;选择C、服从家长的决定,实现家愿望占11.1%;选择D、增强竞争实力,找份好工作占74.1%。
2、在“您平时对待考试的态度是?”这一问题的调查中,有59.2%的同学选择平时用功;有18.5%的同学选择突击复习,只求高分;22.2%的同学选择及格就好;对于挂科,则无人问津。
3、在“你觉得以下哪一类型的人,对社会的贡献最大?”这一问题的调查中,有25.9%的同学认为善交际的人能够更好地服务社会;6.74%的同学认为博学多才的人能够做出较大贡献;还有12%的同学认为政界要人在这一领域更加出色;另外16.6%的同学认为科技巨人能够更好地造福国家人民。
4、在“你最崇拜的人”这一问题的的调查中有14.8%的同学选择了明星财富名人;7.4%的同学选择了朋友亲人;大部分同学(77.8%)更倾向于所谓的专才,即在某一领域内独树一帜的人;而对于国家领导人,没有同学将它们作为崇拜偶像。
5、在“你向往怎么样的生活”这一问题的调查中有70.4%的同学选择经济适度,追求自由个性的生活方式;7.4%的同学选择只付出不求回报的忙碌的生活方式;22.2%的同学选择平静稳定的生活方式;没有同学期望过物质生活极其丰富的享乐生活方式。
6、在“无经济条件约束下,将来你是否会与长辈一起生活”这一问题的调查中,59.2%的同学选择了会接受父母意见一块生活;18.5%的同学选择了无所谓;有14.9%的同学表示不想跟长辈一块生活;还有7.4%的坚持走独立的生活。
7、在“对于你的梦想,你认为是什么”这一问题中有3.7%同学表示只是最初幻想;3.7的同学表示那是“以往多年的最爱”;51.9的同学认为那是“会长大的幸福”;另外40.7%表示那只是“触不到的恋人而已。”
8、最后一个选择调查问题中,55.6%的同学希望职业与兴趣挂钩;3.7的同学希望自己的行业能够为祖国发展做出贡献;37%的同学希望职业与收入挂钩;还有3.7%的额同学认为他们的职业受会受到家庭因素的影响。
七、调查结果分析
下面我们就结合调查接果,对各类现象既反映出来的问题做一下分析:
在促使大学生读大学的原因的问题上,14.8%的同学选择了对学习活动或学科内容感兴趣,说明大学生对于学科文化知识的追求与渴望;11.1%的同学选择
服从家长的决定,实现家庭的愿望,表明家庭对学生的约束还是很明显,同时大学生对于维系与热爱家庭有了很深刻的认识和觉悟;74.1%的同学选择了增强竞争实力,找份好工作,证明大学生当前社会的形势与就业情形有了相当的了解,对于人生的方向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对于促进祖国繁荣昌盛,改变家乡面貌这一项却无人选择,表明大学生缺少爱国和家乡意识,只顾当前自己而忘记祖国,这方面急需要改善。对于大学生对待考试的态度,59.2%的同学选择了平时用功,融会贯通,说明大部分大学生对于考试与学习的态度还是非常正确的,对于学习及学业有了正确的认知和方向;18.5%的同学选择了考前血拼,高分就行,表明这部分学生对于大学及考试的意义没有适当的认识,大学是发展自我的黄金时刻,而并非是考试高分评价学生;22.2%的同学选择了心态平和,但求及格,这部分学生明显有些消极,既然要做一件事就要尽自己的努力做到最好,并非是及格而已,况且要有竞争意识,你不学总有人在学,落后吃亏的是自己;令人欣慰的是没有同学选择懒得挣扎,挂科没啥,证明大学生中颓废堕落的学生还是极少数,绝大部分都是健康向上的。
关于大学生对各种类型人士对于社会贡献的看法,25.9%的同学选择了谈笑风生,交际能人,说明大学生对于与人交往和个人修养的认知还是不错的,各人有修养对于社会的贡献不可谓不大,交际更是重要使社会各方面和谐;0.74%的同学选择了博识多通,文艺才人,表明大学生对于文艺才人对社会的贡献有了一定的认识,不过事实大致如此不过他们对于社会的贡献还是不容小视的;出乎意料的是没人选择叱咤风云,政界要人这一项,政界对于社会的影响还是相当大的,或许是调查的学生大部分是理科生的原因,对于政界的看法有些偏激,但政界几乎是社会许多决定的拟定着,对于社会的影响是相当大的;66.6%的同学选择了潜心研究,科技巨人,众所周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是这个时代的主导,先进的科技对于社会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说明大学生于当今的时代接轨并有自我的认识。对于你最崇拜的人,绝大多数人选择了在某一领域独树一帜的人,约占77.8%,然后是明星、财富名人,占14.8%,朋友亲人占7.4%,没人崇拜国家领袖。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注重专业方面的学习,崇拜任何有专业技能的人,从中反映出当代大学生追求成功,渴望成为国家栋梁之才的抱负,这是十分值得赞扬的。但是,对于国家领袖和朋友亲人缺乏敬畏,也侧面反映大学生的急躁心理。对于你向往的生活,绝大多数人选择了在一定经济基础上。尽可能的追求个性的自由生活,占70.4%,一部分喜欢平静稳定的生活,占22.2%,对于为了丰厚报酬而挺尽全力的人仅占7.4%,无人喜欢无尽的享乐主义。这说明当代大学生喜欢奋斗而且渴望自由个性的人生态度,既不碌碌无为,又不被工作牢笼所困的思想。同时,当代大学生极力反对享乐主义高尚情操。对于是否将来和长辈生活在一起的问题,大学生都各有想法,但希望和长辈一起住并认为可以照顾长辈的超过半数,占59.2%,认为无所谓的占18.5%,最好不要的占14.9%,坚决不要的占
7.4%。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对于亲情,对于尊老的传统美德发挥的淋漓尽致。当然也有喜欢独立生活的。在个人梦想问题上,3.7%的人认为他的梦想是“最终幻想”,3.7%的人认为他的梦想是“遗忘多年的最爱”,51.9%的人认为他的梦想是“会长大的幸福”,40.7%的人认为他的梦想是“触不到的恋人”。结果显示大多数人的梦想是生活越来越幸福,其次就是爱情。表明大多数大学生的梦想还是切合实际的,会理智的追求一些显示中的幸福。对从事职业的希望,55.6%的人希望和兴趣有关,3.7%的人希望和祖国的发展有关,37.0%的人希望和收入有关,3.7%的人希望和家庭影响有关。数据显示绝大多数人希望他们从事的职业和他们的兴趣有关,其次就是和收入有关。这说明现在大学生注重自己的兴趣爱好的发展,这是好的一点,是大学生朝气蓬勃的体现。但相应的希望和国家发展有关的人很少,这说明大学生的责任心不足。在对生活的态度方面,40.7%的人满意或较满意,25.9%的人还行、一般,持中立态度,33.4%的人不满意。在持不满意态度的人大多都觉得生活太无聊,生活没激情,对大学的某些地方不满意。
第四篇:毛概之18大
一、关于科学发展观:
1、总结十年奋斗历程,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
2、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3、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首次写入党章,作为党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结合教材第一章)。
二、关于新中国成立以来,几代领导集体的奋斗功绩(历史评价)
1、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结合教材第一章)
2、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结合教材第一章)
3、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
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据新的实践确立了党的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结合教材第一章)
4、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结合教材
第一章)
三、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内涵与建设的总要求: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
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首次写入党的报告。
5、继十七大报告之后,十八大报告再次论及“生态文明”,并将其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由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
6、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强调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不走两条错误的道路;“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坚持“三个自信”)这表明既不走以前的老路,也不走邪路(既包括西方的道路,也包括民主社会主义的道路)
7、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8、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必须牢牢把握八个基本要求,分别是: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9、“高举旗帜走转改”,“高举旗帜”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走”就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转”就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就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四、关于中国的基本国情(“三个没有变”):
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结合教材第六章)
五、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2020年,(以前讲建设,现在讲建成。建设强调一个过程,建成突出一个结果)明确提出五个方面的任务,涉及经济、政治、文化、人民生活与两型社会等。
最引人注目的目标是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其中,首次提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10年翻一番。(“两个翻一番)
六、关于经济建设与改革: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
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
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四个着力”,走“四化”道路)(结合教材第八章)
七、关于政治建设与政治体制改革(结合教材第八章)
1、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正反两方面经验,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确立了正确方向。
参考:政治体制事关安危存亡 不容浮躁盲动 ——《人民日报》2012年11月11日
2、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
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
3、主要措施:一是要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二是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三是要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四是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五是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六是要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七是要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八、关于文化建设:
1、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2、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结合教材第十章)
3、为此:一是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党的十八大报告用24个字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进行表述。从国家层面看,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看,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个人层面看,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二是要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三是要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四是要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九、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1、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首次提出)。
2、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
3、一是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二是要全面促进资源节约。三是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四是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十、关于党的建设:
1、全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首次提出),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首次提出党的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四个自我”),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首次提出“建设三型政党”)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2、一是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二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三是要积极发展党内民主,增强党的创造活力。四是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五是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六是要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七是要坚定不移反对腐败,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八是要严明党的纪律,自觉维护党的集中统一。
3、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面临着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外部环境“四大考验”,面临着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四大危险”。
要经受考验、化解危险,最根本的是增强忧患意识、创新意识、宗旨意识、使命意识(“四个意识”)。为此就要坚持“四个始终”。即: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4、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健全党员民主权利保障制度,落实党员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提高工人、农民代表比例,实行党代会代表提案制。(实行这一代表制是首次在党的报告中提出)(结合教材第十五章
第五篇:毛概论文之群众路线
论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之群众路线
内容摘要: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这四句话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前两句阐述的是党的群众观点,它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核心内容;后两句是党的群众观点的具体化,即如何把党的群众观点落到实处。它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也是毛泽东思想精髓的重要一点。深入贯彻落实群众路线,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对毛泽东思想的学习和继承发扬。关键字:毛泽东思想 群众路线
一、群众路线的确立
中国古代传统的“民本思想”是群众路线最早的历史渊源。
毛泽东一贯高度重视群众斗争的伟大力量,他在红军初创时期就把“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作为党和红军的主要任务。1929年,他在《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中第一次提出了“经过群众路线”来贯彻执行党的决议的领导方法。在随后的《反对本本主义》中,他又明确阐述了深入群众作调查研究,根据群众斗争的实际经验制定党的正确策略的思想。在这两篇著作里,毛泽东已经形成了群众路线的基本思想。抗日战争时期,是我们党把广大人民群众争取到党的领导之下,建立起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时期。同时,我们党也通过总结长期的实践经验,使党的群众路线达到成熟。1943年,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了《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的决定,系统阐述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科学领导方法,成为党的群众路线达到成熟的主要标志。[1] 1945年,党的七大通过的新党章正式把党的群众路线写入“总纲”,并在具体条文中作了详细规定。历史的实践证明,党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夺取革命和建设胜利的根本领导方法。二、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问题的世界观,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正确对待人民群众的根本观点和根本立场,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核心内容。只有在思想上牢固树立正确的群众观点,才能自觉地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建立和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
一切为了群众,是党的全部工作的出发点。毛泽东等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一贯坚持和反复强调一切为了群众,把它作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出发点。一切为了群众,就要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只有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才能使我们的党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心实意的拥护,也才能吸引广大群众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实现党和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一切为了群众,就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就是我们党和人民军队的唯一的宗旨。[2]一切为了群众,就要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高标准。只有在这一最高标准之下,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党的事业才能兴旺起来。
一切依靠群众,是党的各项事业的立足点。毛泽东认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党的一切事业,都是人民的事业。一切依靠群众,必须相信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具体来看,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表现在: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广大群众中蕴藏着极其伟大的力量。只要我们依靠人民,坚决地相信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那就能克服任何困难。一切依靠群众,必须努力向人民群众学习。群众的知识、群众的经验是最丰富最实际的。[3]我们应该走到群众中间去,向群众学习,把他们的经验综合起来,成为更好的有条理的道理和办法,然后再告诉群众,并号召群众实行起来,解决群众的问。一切依靠群众,必须置身于群众之中。应该教育每一个同志热爱人民群众,细心地倾听群众的呼声,不是高踞于群众之上,而是深入于群众之中。
三、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4]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问题的方法论,这是我们党把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立场和观点,落实到党的全部工作和全部活动中所形成的领导人民群众的基本方法。1943年,毛泽东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提出:“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其系统地总结了党领导群众斗争的历史经验,第一次明确阐述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5] 坚持从群众中来,必须区分群众中的正确意见和不正确意见。1947年,毛泽东在中共晋绥分局在对待群众要求的问题上提出批评,并指出:“凡属人民群众的正确的意见,党必须依据情况,领导群众,加以实现;而对于人民群众中发生的不正确的意见,则必须教育群众,加以改正。”[6]
坚持到群众中去,必须采取科学的领导方法和艺术。毛泽东强调要“善于把党的政策变为群众的行动,善于使我们的每一个运动,每一个斗争,不但领导干部懂得,而且广大的群众都能懂得,都能掌握,这是一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领导艺术。”[7]
四、新时期群众路线
十八大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新时期,群众路线就是要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一定要心系群众,融入群众、服务群众,只有这样,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才能获得群众的支持。做好群众工作要做到“三入”。[8] 一要身入群众,关注民生。群众生活在最基层,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情况感受最深切,也最有发言权,反映的问题往往最真实、最可靠、最准确。通过与群众面对面接触、交流,特别是注重走访偏远的地区,困难的群众,了解他们的生产和生活,听取他们的意见,可以掌握最真实、最鲜活的社情民意,可以拉近干群距离。
二要深入群众,解决民困。就是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想法设法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这就要求认真倾听群众的意见,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深入思考群众反映的各种问题,并加以分析,找出问题的主要症结,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三要心入群众,维护民利。群众工作必须以维护群众利益为依归。群众利益无小事,要树立干群一家的理念,把人民群众当成家人,把群众来信当成家书,把群众之事当成家事,群众工作当成家业,带着真心、带着感情为民办实事、为民谋实利。
五、群众路线开展
1、官网开通
由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人民网承办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官方网站——群众路线网于2013年6月18日开通。群众路线网是教育实践活动信息交流的重要平台,是群众参与、开门搞活动的重要载体。这一官网的开通,有助于加强同网上人民群众的联系,而且借助网络和新媒体,可以更加广泛吸引民众参与党和政府的决策,实现民意、民智的更及时收集和更广泛汇聚。最重要的是,这一官网的开通,不仅有利于纠正当前的“四风”,更有利于建立优质高效的监督体系。
2、组织学习
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党章和党的十八大报告,学习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党的群众路线。通过认真学习、深入思考、广泛交流,深刻认识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和目标要求,切实把握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基本方法和要求,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进行深刻反思和思想交流,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和品德修养,增强党纪观念。[9] 群众路线作为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和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采取科学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不断克服和纠正各种脱离群众的错误倾向,从而集中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调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为战胜任何强大敌人,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创造令世界瞩目辉煌成就,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毛泽东思想在长期以来并将在长期之后继续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其本身就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而群众路线作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方面之一,它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也是我们党的根本的领导作风和工作方法,是党的群众观点的具体化。坚持群众路线,就能保证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保证党的各项工作的成功。[10]
参考文献:
[1]《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 [2]《论联合政府》 [3]《毛泽东选集》
[4]《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 [5]《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 [6]《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7]《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
[8]《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通知》 [9]《群众路线学习笔记》
[10]《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论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之群众路线
姓名:
学号:
班级:
专业:
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