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好家风成就好儿女
好家风成就好儿女
吴忠二中 洒金龙
家风就是一个家庭所特有的风气,家风的好坏决定着孩子以后的成就,而家风的形成取决于家庭的主要成员-----即孩子的父母。
有人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很赞同。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他们纯洁的心就是一张白纸,我们要怎样做才能让他们描绘出美丽的蓝图呢?作为一个80后,我也在努力继承父辈好的家风之中,养成更适合当代年轻父母的家风。
作为一个80后,我很庆幸我生活在这样的 一个家风优良的家庭里。我的父母是50后,那时的他(她)们生活在一个拮据、人口较多的家庭,作为老大的他们都没有进过校门,早早的承担起了家庭的重负,那时的父亲感觉生活没有了盼头,一直到后来我的诞生才为这个家带来了希望。从我记事起,父母就没有吵过架、闹过别扭。他们给我的感觉是他们很恩爱,家庭很和睦,后来父亲告诉我,恩爱是必须的但需要的是夫妻双方彼此的尊重与信任。
在我小时,家里没有电视,每晚我和妹妹都会坐在父亲 的身边,听他讲他打工时的故事。父亲告诫我:“现在的年轻人没有几个能吃苦耐劳的。你要从小学会能吃苦,否则不能干成什么大事!”父亲虽然没有文化但我很佩服他,因为他每次故事讲完都会或多或少的映射出一些道理,有的很浅很容易理解,有的很深一时之间还理解不了,但慢慢的有些道理随着年龄的增长也就明白了,现在想想那些道理其实就是父亲一生生活经验的结晶所在。
父母是一个好客的人,每次家里来客人,母亲总是沏茶做饭,虽然是粗茶淡饭却总是殷勤招待,父亲则是和客人亲切交谈,而我和妹妹则在旁边静静地坐着,有问必答,不问从不插嘴,而且大人吃饭从不上桌,这些都给客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客人也夸我们有教养,其实父亲并没有教我们这些,而是父母言传身教的结果。
父母很重视我的学习,每天晚上我写作业父母总是默默的陪在我的身边,尽管他们并不知道我写的对与错,但他们就这样默默的陪着我,让我感觉他们就在我的身边,让我觉得学习不是在为某一个人学习,而是为了我更是为了他们而学习。每天晚上作业写完都还很早,父亲就对我开始进行“思想教育”,如此日复一日,最终我没有辜负他们的期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跳出了他们那个生活的圈子。转眼我已经成人也成立了家庭也有了自己的小孩,而我所要做的是在我的这个小家庭中营造良好的家风,继续发扬父母的优良传统。
现在我的小孩已经三岁,我也很注重小孩子的礼貌的培养,每次我们带他出门,不管碰的是亲戚还是邻居,我都会主动的问好,同时他也会主动地向人家问好,久而久之这就成为了他的习惯,每每听到别人夸奖我儿子时我的心里倍感欣慰。当然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随着小孩的年龄的增长,我会陪着他读书,慢慢的培养他读书的习惯,因为书本是人类最好的老师,我们从书本中可以窥见整个世界,我还会教给他一些做人的道理:比如要有一颗善良的心,要尊敬老人,爱护幼小,要有同情心。再比如要有一颗正直的心,不贪小便宜,不做损人利己的事,不在背后说朋友坏话。再比如要有一颗宽广的心,男孩子心胸要开阔。不要计较一时得失,多看别人的优点;出问题时多找找自己的原因。不要因为别人比你优秀就嫉妒,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等等。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也应该多学习新的知识,能够在与时俱进的当今,给孩子上好第一课,养成一个好的家风,让我们的孩子代表中国的新时代,为我们培养一代有中国特色的“家风”。
第二篇:好家风成就好人生
好家风成就好人生
一户人家,一条家训;一户人家,一种家风。家风、家训,不管多么简单,它们也是不平凡的。因为它们经过多年的传承,伴随了一代代人,启迪了一代代人,也影响了一代代人。
中国是礼仪之邦,五千年的文化传承至今,深深铭刻在中国人的心中。每个家,都有家训、家规、家风,俗话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从孟母三迁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训、家规、家风不仅承载了祖祖辈辈对后代的希望与鞭策,也同样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之风。
中国的每一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训、家规、家风,我家自然也不例外。我家的家训是:尊敬长辈、老师;勤劳节俭懂得持家;远亲不如近邻,与邻居好好相处;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些家训,是自古以来存在于每个人心中的,但真正做到的,却少之又少。长辈们把它们定为家训,是为了让后人牢记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文化的璀璨,我会努力做到,同时也会用实际行动来影响周围的人。我家的家规是:主动向长辈问好;彼此互相尊重;捡到钱包等贵重物品必须上交给有关部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完作业才有娱乐时间;当天的事当天完成,不能拖拉;每天都要适当运动。我家这些越来越完善的家规更是让我了解到了中国文成就了我现在的成绩。我家的家风是:以德立家,以德化的进步。从小,父母就对我严格要求,好的规矩,治家。良好的家风对社会而言,是一种道德的力量。家风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去。
在加快改革步伐、努力实现中国梦的新形势下重提家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家庭建设影响着社会建设,好的家风会带动好的社会风气。好家风就是一种正能量。我们要从每个家庭做起,让家家有个好家风、家家培育文明人。如此坚持下去,社会的正风正气就会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的文明程度就会进一步提高!
第三篇:好家风成就好人生(正稿)
张家界市家长学校三年级面授课--传承好家风 成就好人生
张家界市家庭教育讲师团 吴愈才
一、开讲部分:
(一)导语--各位家长:大家好!很高兴能与一起大家探讨家庭教育这个话题。开讲之前,我想先请大家一起分享一篇博文。
(二)博文分享—
这篇博文的题目是《老师不能把你怎样,但外面的世界可以》:
这是一个真实的事情:两名高中男生围殴老师,还对着镜头嘶吼:“我是学生,你们能把我怎样?”这就是被《未成年人保护法》喂得无知无畏的初生牛犊!
对此,我想说:孩子,老师是不能把你怎样,但外面的世界可以的!
我有一个学生,喜欢钻研奥数,但走路慢慢吞吞总爱迟到,同学给他起了个雅号叫“奥特慢”。后来他被父母送到英国念高中。有一次回国,他给我们讲了个经历,却对自己感触很深。
原来他假期去一家华人开的中餐厅打工,结果第一天上班就迟到了五分钟,于是被解雇了。他没有想到,第一次因 为迟到所受到的严厉惩罚,竟是丢了饭碗。而最令他醍醐灌顶的,是那个华人老板的最后忠告:“小伙子,如果我不解雇你,你就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残酷!”
由此,我要说:在中国式教育的娇宠之下,让学生罚站犹如走钢丝,迟到自然可以逍遥法外。但多年以后,因一种积习所引发的重创,那该是多么痛的领悟啊!
有个新闻:一名中国留学生为了和女友约会,未经同意,私自闯入女友的寄宿家庭,被警察以“私闯民宅”的罪名逮捕了。这个热恋中的大孩子怎么都没有想到,一次浪漫的约会竟会约来荷枪实弹的警察。
校园里的温和与包容,让我们的孩子们已经习惯了肆无忌惮地侵犯别人的领地,可以把同桌的课本藏起来,可以在别人的背后画乌龟。但外面世界的秩序和文化却各不相同,所以,这次你不是被警告了,你被捕了!
记得多年前,当班主任,处理过一起校园单车失窃案,案情很快就水落石出,主演就是班上的一个熊孩子。单车物归原主后我将他和他的家长叫来,准备好好聊聊,他的父亲却说:“我们家不差钱,孩子就是一时贪玩,说多了会伤害他的自尊。”
也许,这位天真的爸爸认为,有钱即不算窃,贪玩就不犯法。如果有一天,当比尔盖茨突发奇想去难民营行窃,那就只能当做过家家吗?
其实,在这里我只是想叮嘱一句——孩子,长大之后没 有儿戏,校园之外没有温室!请记住,外面的世界不会轻易原谅你!
是的,亲爱的孩子,老师是不能把你怎样,但外面的世界可以。家长,你可以原谅孩子,但外面的世界不会轻易原谅。孩子的成长没有儿戏。
我们总希望孩子学习高精尖的东西,但我们可能不知道,在这些希望的背后损失的常常是家教和门风,是做人的常识与底线。
有一次聚餐,朋友带着孩子,孩子爬上桌,像飞轮一样转动菜盘,什么好吃就往自己嘴里抢,大人根本没办法伸筷子。我问朋友,你怎么不管管孩子?他说,现代教育要解放天性,不能拿老一套束缚孩子。
朋友的回答似乎很有道理,但他有没有想过,一个孩子最后是要成为公民的,是要进入社会的,如果漠视别人的存在,当别人的权利受到伤害的时候,他的天性能保证他一生的幸福吗?如果一个孩子没有被自己的爹妈管教,那他被社会修理的时候会付出怎样的代价?
(三)问题思考
读了这篇博文,我想问在座的各位家长,你有些什么要说的吗?
结语:读了这篇博文,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思考:好家风能教我们做人的涵养。好家风一代一代的传承,能让我们在这个迅疾变化的时代里,找到内心不变的温暖,找到属于 自己的真正的人生价值和秩序。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和家长的责任是配合学校并超越学校,为孩子不断实现自己的人生超越提供机会、创造机会。传承好家风、好家训,就是在为孩子提供或者说是创造超越的最好机会!
今天我想与大家分享交流的主题是—传承好家风 成就好人生。分五个观点展开。
二、主体部分
(一)家风是什么
央视曾开辟过专栏引导国人讨论:当问及“家风是什么”,很多的人不知所以。其实人皆有家,有家就有家风。什么是家风?简单地讲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从教育学的角度讲,家风是一种无形的潜在的力量,是最基本、最靠谱的家庭教育。在一个家庭中,孩子的一举一动都会打上家风的烙印。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有什么样的家风,就有什么样的孩子。[家风正,子孙兴,人才辈出] [那么,怎样的家风才是好家风呢?]
(二)好家风的内涵
古语云:德积百年元气厚。好家风应注重修性养德。以《朱子治家格言》为例,“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倡导家风从“俭”;“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倡导家风从“善”;“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倡导家风从“孝”;“家门和顺,亦有余欢”,倡导家风从“和”。[那么,家风究竟对孩子的成长有着怎样的影响作用?]
(三)好家风的影响作用
好家风,往小里说,可营造父慈子孝、婆媳和睦、子孙出息、人才辈出的幸福家庭乃至家族;往大里说,可影响社会,造福民族,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正能量。因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千千万万的家庭家风好,就会促进全社会的风气好;各级领导干部的家风好,就会带动和促进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保持良好的家风。所以说,家风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社会风气和党风的好坏,而社会风气和党风的好坏在某种意义上又依赖于家风的好坏。
我们的教材,开篇就以我国古今三位名人“家风兴家” 的案例,具体阐述了好家风对于培养人才、兴旺家族的重要性。其“读书明理、防染纨绔气”“家和万事兴”“家风正子孙兴”“人无品格,下笔无方”,等等表述不一的家教观、育儿经,都是好家风。教材中的这三位名人,左宗棠、李嘉诚、李苦禅,他们或从政或从商或为学,无疑都是成功的,尤其作为父亲,他们在塑造和传承好家风上更是成功的,正因为如此,他们的后辈所以会名人辈出。
反思当代家庭,为什么会有不少的官员、富豪面临“官二代”“富二代”的种种问题以及“聪明只保得一人,富贵只保得一家”“富贵传家,不过三代”的尴尬结局?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没有形成好的家风,家庭教育不到位。
本地择媳嫁女有“看人家”的习俗,有“选根盘”的说 法,其意思就是一个,实地考察对方的家庭家风。大家在骨子内都或多或少的相信“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的说道。
大家再静下心来想一想,当一个孩子缺乏教养,在外惹是生非,遭人憎恶时,别人常常会怎样指责他?我想无外乎是“娘老子没教好”,更甚者是“有娘养,无娘教”,绝对不会说他是“老师没教好”“学校没教好”“亲戚没教好”吧。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家风对子女的教育影响作用是很大的,家风不好家中就会出恶人、出歹人,家风不好就是家门不幸。
[好家风对孩子的影响如此之大,那么,我们该怎样培养好家风呢?]
(四)怎样培养好家风
怎样培养好家风?我的理解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第一、家庭成员要和谐友爱。家庭成员之间长幼有序、长惠幼顺、相互尊重、相互体贴,是好家风的具体体现,同时这也是教育孩子的先决条件。家长的关怀,家庭成员彼此间的爱护,民主平等的关系,文明礼貌的风气,奋发向上的精神,对孩子健康成长都是积极的动力因素。就如孔融让梨这个故事一样,孩子懂得了好东西要大家一起分享,才会形成一个大气的性格,会懂得理解别人,包容别人,这无论是对家庭的每一个成员或是对周围的朋友邻居都是无形的财富(展开:诺比尔将获得者的“幼儿园收获最大”之说;新 东方教育集团创始人俞敏洪的成功之道)。
所以,为了孩子的进步,为了孩子的不断超越,我们每个家庭都要少一些争吵,多一些尊重和理解!父母要做好榜样,尤其是我们做父亲的更要率先垂范。大家说,男人的“男”怎么写?上“田”下“力”吧。由此意会,男人干的就是力气活儿。我们是男人,一双肩膀一边扛起的是事业,一边扛起的是家庭,所以我们要牢记“屋檐水滴现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些古训,时刻做担待、包容、负责任的的好榜样;我们是母亲,就要勤俭持家,做温良、贤惠,敬老爱幼的榜样,千万不能手提一柄锣,人前人后说婆婆,让“奶奶的岩钵留给你用”的悲剧在我们身上发生。
第二、“笃学修行,不坠门风”,好家庭要有浓厚的读书学习氛围。家庭不只是休息的场所,更应该是学习、进步的主要场所之一。一个家风好的家庭应该时时充满读书学习的浓厚氛围。古语云:书经三代雅人多。腹有诗书气自华。父母要带头读书学习,营造浓厚的终身学习氛围,让孩子从小就融入一种爱学习、求上进的家庭氛围中,萌发一种自发学习、自觉进步的需要,直至形成一种千金难买的学习、上进的自觉行动。
为了孩子能安心读书,静心学习,有条件的家庭,要尽量为孩子安排单独学习、休息的房间,并尽量把房间布臵得有书香气。要尽量避免电视声、会客声干扰孩子。住房条件 不太好的家庭,要尽可能在孩子学习时做到不看电视、不会客。
故事分享:文盲奶奶每天拿着书等孙子下学回家。总结:在这样的奶奶影响下长大的孩子能不上进吗?!古语云: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为了培养孩子们养成好的读书习惯,我们学校每学期都组织了很多不同形式的读书征文活动,我真诚地希望各位家长要积极配合,并乐意参与其中。此前有些家长听到孩子要买书就烦,老是抱怨,又要买书哪里那么多钱。对此我就想不明白了,试问我们男性家长,你一天一包烟,或是几天一餐酒,花的不是钱?再问爱玩牌的家长,你坐在牌桌上,一把出去的是多少钱?你花钱吃喝玩乐和孩子花钱买书,孰轻孰重?俗话说舍得父母的钱学得儿女的乖,所以孩子读书我们要舍得花钱。有的家长可能又要说了,只看到他买没看到他读。这我又要说你了,孩子小自制力差,买了书来他不读,你为什么不检查不督促?退一步讲就算他没读,你了解过是什么原因没读的吗?总之,我要说,在一个家庭中书多总比跑胡、麻将这些赌具多要好,为孩子买书总比为孩子买零食要好,更比你吃喝玩乐有意义!
[古人言“尽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在我国悠久的家风传统中,“勤俭”堪称古今第一家风。所以--] 第三、好家庭要倡导勤俭持家、艰苦奋斗之风。首先,我们在物质生活方面要避免奢华。古人云,要想小儿安三分饥和寒。奢华的物质生活,一会影响孩子身体的健康成长,二会扭曲孩子们的心理。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穷养儿,富养女”的做法是绝对不符合当代社会发展要求的。
今天的孩子难教,是今天的很多父母没有想到的。所谓的初中阶段的叛逆期也是近些年才出现的。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要我讲,所有这些都是因为家长们对孩子一味的娇惯、娇宠酿成的,是我们家长自己做的孽。我们这代人小的时候,根本没听说这叛逆那叛逆,更少有什么学生跳楼、自杀。为什么?因为那个时候,在家庭家长是勤劳的楷模,在学校老师们是实心实意为学生服务,孩子们接受的都是正能量;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整个社会条件都不怎么好,孩子们想在学校吃餐饭,都是由老师带着,自己上山砍柴火。
再看当下,我们的孩子上学不用背书包(家长充当了书童),回到家内连饭都只差喂了(其实,孩子上学背书包就好比到了年纪要成家,父母年纪大了儿女要赡养一样,那是他应尽的责任,所以学校要求家长接送孩子不进校园,不帮着孩子背书包,大家要配合,书包重了要孩子自己学会清理,有的可以放在教室内,有的可以放在家内,上下学只带要紧用的,否则以后上高中、上大学那就要用卡车驮了;再有的家长抱怨孩子回到家内不吃饭,吃餐饭像赶碾的,这是为什么?家长平时惯的,是你自己造的孽)。
试想,这样惯着长大的孩子今后会出息吗?要我讲,他 们绝对经不起社会的折腾,走入社会后能力肯定不会太强,人缘关系也不会太好,如果一个人连自身最起码的生活起居都照顾不好,那他还有能力帮助别人吗?你既然不能帮别人,别人凭啥会帮你。因此可以说,这样宠着惯着长大的孩子会让做父母的一辈子不得安心。
案例分享:我生养的是个女孩子,一年级……上中学…….下雨天…….大一冰冻…….自主选择职业岗位。
强调:所以,我要请在座的家长朋友们牢牢记住一句话:你对孩子千好万好,不如传承一个好家风好;留给孩子金山银山,不如帮助孩子养成一个好习惯!
在此,我还要告诫我们的家长:第一、我们不能凡事都由着孩子的性子来,当孩子使性子耍脾气的时候,对其适度的惩戒也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对孩子不正当的要求,我们该拒绝的要坚决拒绝。比如零食玩具不能孩子一要你就满足他,有家长说,他要哎。那我问,凡孩子要的你都能满足吗?(孙子玩猫捉老鼠的游戏勒死奶奶的案例;中学生拿着菜刀比父亲多给零花钱)。
第二、我们的教育要与学校老师的严格要求要一致,尤其在道德教育、如何做人上,切忌出现“5+2=0”(案例:家长带孩闯红灯)。
[那么,我们家长尤其是父母该怎样做呢?]
(五)家长怎么做
1.管控好情绪,做有修养的好家长 “冲动是魔鬼”。现实生活中,因父母情绪管理失控而家破人亡的悲剧可以说是举不胜举。这一点务必引起我们尤其是年轻的父母们的高度重视,大家血气方刚,一定要学会克制,管控好自己的情绪,不断提高自己的堪忍能力。
心理学告诉我们,孩子的问题主要是情绪问题,学习不好大多是因为受负面情绪困扰,很少是因为智力问题。家长内心的焦虑与浮躁,比孩子有学习问题更可怕。“心烦意乱”“宁静致远”“静能安神”“静能生慧”,这些成语告诉我们,孩子只有内心平静,才有可能吸收、沉淀、理性思考,才能有远见、卓识,才会发现、创造,才能真正的优秀!
生活在在一个安静愉悦的家庭中,孩子是心安的、是快乐的,你们的亲子关系才是平等和谐的。而平等和谐的亲子关系对孩子性格的形成,品质的培养,意志的磨练,与人交往模式的建立,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亲子关系好,孩子才会和家长有良好的沟通,与孩子沟通顺畅,家长才能够很好地掌握孩子的动态,随时掌握孩子的不良行为、思想变化以及孩子的安全问题。
如果我们一遇到不顺心的事就对孩子大吼大叫,甚至动以武力,孩子对你有的只会是是畏惧、害怕,大家想一想:你会对一个令你望而却步的长者或领导无话不谈吗?由此推理一个十分惧怕你的孩子能和你无话不说吗?
因此可以说,亲子关系糟糕的的家庭,其教育差不多都是以失败告终的,孩子的心理是不阳光的(土家语:心理不 亮索)。这尤其对我们预防校园欺凌,保障孩子生命健康安全是极其不利的。我们的教材中专门讲了怎样“预防和面对校园欺凌”(第二章第7个专题,60页),大家课后一定要读一读,看一看。此前,很多媒体也多次披露过校园欺凌、校园敲诈的案例。在这些案例中遭毒打、受欺凌的孩子,大多家庭亲子关系不好,孩子内向、胆怯,有事不敢甚至不愿向家人说,结果发展到身心长期受到严重虐待,都不敢向老师和家人求救。所以我们说,情绪失控是教育者和为人父母者之大忌。
总结个人几十年的教育实践和调查研究所得,我发现,人的情绪失控,首先是一个人修养差的一种表现,古言“有理不在声高”。大家仔细回想一下,公众场合叫骂吵闹的,有几个是彬彬有礼、满腹经纶的学者、专家?一般都是些肚子内墨水不多的青皮后生仔。前面我们讲了看人看根盘。大家想,有着这样根盘的孩子今后会是个什么样,孩子就是他的翻版。其次,人的情绪失控,一般都是虚荣心和所谓的面子惹的祸。孩子表现好,考试拿了双百,他高兴得不得了;孩子做错了事,考试差了,就是丢了他的面子,于是轻则一顿骂,重则一顿揍。大家想:这是一个称职的父母应该做的吗?我们要知道,孩子虽然小,但他是一个活生生的懂感情,有思想的人,不是为自己争面子的一件工具。孩子好与不好都是你的,这是无法改变的绝对事实,我们绝不能因为那些不值一钱的“面子”,让自己的不良情绪影响伤及到我们可 爱的孩子们。
案例分享:自家孩子中考失利的情形(想死的心都有)。2.学习教育新理念,做懂教育的好家长
这就是说,作为家长,我们要学的不是奥数题的解法,也不是英语单词的发音,而是学习用现代教育理念教会孩子做人、学习的方法。在座的都是三年级孩子的家长。大家说,比较其他年级,三年级的孩子在身心发展、意志品质、兴趣爱好等等诸方面,是否有不同呢?答案是肯定的。
三年级是低年级向高年级转变的过渡时期,与小学一二年级相比,他们在心理、学习、交往三个方面均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因为时间的关系,今天这里,我们只谈心理和学习两个方面的差异。
(1)心理方面 ①个性差别大。
◆表现积极(受好的家风影响,亲子关系好)的:大多能从别人的评价中发现自身的价值,产生兴奋感、自豪感,对自己充满信心;有的还表现出强烈的自我确定、自我主张,对自己评价偏高,甚至有时“目空一切”,容易导致自负的心理。
◆表现消极(受不良环境、情绪影响,亲子关系差)的:由于成绩不良或某个方面的缺失,因受到班级同学的歧视,往往会对自己评价过低,甚至对自己失去信心,自卑、自闭,得过且过,甚至破罐破摔。②小大人意识增强,但自控力还不是很强
从三年级开始,学生进入少年期,会出现一种强烈要求独立和摆脱成人控制的欲望,因此他们的性格特征中也会表现出明显的独立性。在学校内,老师的话不再是圣旨。
◆案例呈现:一位三年级孩子受了冤屈,挨了老师的批评,向同学表示,坚决不做他布臵的作业,哪怕关学到天黑。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外部控制的依赖性逐渐减少,但是内部的自控能力又尚未发展起来,还不能有效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日常行为,淘气、讨厌是家常便饭。谚语“七岁八岁狗也嫌”讲的就是这个。对此,家长必须正视它,接受它,正确引导,逐步改变。
(2)学习方面
从三年级开始,学习需要拿出真本事。
常听有些家长说:我孩子一二年级一直考99、100分,怎么到了三年级就只有90来分、八十几分了?
现实就是这样的。比较一二年级,三年级学生的学习成绩的确会出现很大波动,明显的呈现出两极分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是因为一、二年级的时候,有的孩子比较聪明,不太认真学习也能取得比较好的成绩。进入三年级以后,学习的内容增多了(考试科目增加了3门),学习的难度增大了(阅读、作文、应用题),加上其心理的波动变化,孩子要保持高分,就必须花费更多的力气,付出更多的努力,如果稍有 马虎,成绩很容易大幅下滑。
二是进入三年级,孩子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有所增强,但存在个体差异。表现好的孩子自我约束力和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强,加上会安排,方法得当,学习起来会显得轻松自如,事半功倍,而且长期学有余力。而还有一部分学生,自觉性和主动性不能持久保持,教师和家长的管理稍有松弛,就会无法自制,尤其有些自制能力相对脆弱的学生,还会沉迷于电脑游戏、动画,武打电视、光盘,无拘无束的玩耍中不能自拔,把学业抛至脑后,从而导致学习成绩的下降。
对此,作为家长,我们的责任就是要适度约束孩子,帮助孩子排除干扰,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兴趣、习惯,明确学习的目标,使他们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得以巩固。如果三年级阶段孩子能保持良好成绩,小学阶段以后几年的学习会变得更加顺利。相反,如果三年级成绩滑下去太多,基础久肯定不会扎实,以后的学习也会越来越困难。
[过渡语:谈到这里,有的家长会说,我的孩子已经落伍了,后面的学习怎么办?
好办。这就是今天我要谈的关于“家长怎么做”的第三个小观点---] 3.学习教育好方法,做会教育的好家长
我国古代宋人《揠苗助长》的寓言故事,想必大家都是耳熟能详吧。大家仔细想一想,我们在教育孩子时,是否有类似于这样的做法呢?其实,世界上万事万物的生长成长,其道理是相通的,都要讲求方法,遵循规律。相对三年级孩子来说,无论他学业暂时落伍,还是淘气惹事不听话,我们都要讲求方法,科学施教。有哪些好方法值得学呢?
(1)多赏识
案例分享:周弘教聋哑女儿成才的事例。周老师是一位普通的父亲,他运用赏识教育把双耳全聋的女儿周婷婷培养成留美博士生和首届海内外《中国妇女》十大时代人物。
周老师感言:上天虽然赐给了我一位有缺陷的女儿,但也因此成就了我的事业(上天是公正的:关上一扇门,自然会开启一扇窗)。周老师现为国际赏识教育学会终身荣誉会长、中陶会赏识教育研究所终身荣誉所长、全球热爱生命奖得主,被授予“赏识老爸”称号。主要著作:《赏识你的孩子》、《生命如水,哪一段不美》、《孩子别怕》、《爱孩子更要懂孩子》、《换种方式做父母》、《教你如何做父母》等。
经典名言:教育子女贵在及时转变态度,态度改变,奇迹就会出现。
前面我们讲到了孩子的成绩暂时落伍了怎么办。一句话,靠孩子自身努力,家长正确引导,及时施以援手和帮助。在行政圈不是流传着这么一句笑话吗: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俩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这在行政圈内是一句笑话,但对我们教育孩子来说可能是一句确确实实的真理。别怕夸孩子他会骄傲,如果他没达到第一怎么会骄傲呢,他只会不断进步。所以我们一定要记住: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多用 大拇指,千万别用食指。
案例分享:牛津大学选神童的故事。
但赏识不是娇惯任其所为,不是如前面博文中所讲的那位家长一样任凭孩子解放所谓的天性。对孩子目无他人,唯我独尊,任意践踏社会所必须的公平正义秩序的行为是必须予以约束的。否则,他就会被这个社会所抛弃。
(2)用智慧
案例分享:智慧妈妈教子的故事。孩子上幼儿园了。有一天,妈妈参加幼儿园的家长会,老师告诉妈妈,你的孩子太顽皮了,上课坐不了5分钟。回来孩子问妈妈,妈妈说老师说了,你比上学期更听话了,每节课都能安静地坐上5分钟了,要是你能坚持坐上10分钟,那就太了不起了。
孩子上小学了,妈妈去开家长会,老师说你的孩子倒数第二怕是要留级。回来孩子问妈妈,妈妈说老师说了,你再努力点,成绩肯定会超过班里别的同学。
又一次家长会,老师说你的孩子考班级前三还有一定的距离。回来孩子问妈妈,妈妈说老师说了,你的成绩可以超过班里的冠军。
又一次家长会,老师说你的孩子考重点大学有点困难;孩子问妈妈,妈妈说老师说你能考上名牌大学;
又一次家长会,老师把一张清华大学的通知书交给了妈妈……
这位妈妈就很有智慧,每一次都是以鼓励和宽容的话语 温暖孩子,孩子也很争气,用行动回报了母亲。
我们的教材第23-29页,讲述了一位智慧爸爸教浩浩的故事,请大家课后能抽时间阅读,并做一做其中的小测试,看看你教育孩子是不是很智慧。
(3)讲技巧
怎样讲技巧?先请大家听一个案例:
陶行知先生在做校长时,曾经遇到了两个学生打架,当时其中的一个学生正用砖头砸向对方。陶行知先生及时制止了他们,并让拿砖头的学生到他的办公室去。没想到陶先生让学生坐下后,微笑着拿出一块水果糖说:“这是奖励你的,因为我让你来,你反而比我先到了。”学生听后一脸困惑。接着,先生又拿出第二块水果糖说:“这也是奖励你的,因为我让你停下来,你马上就停下了,表示对我的尊重,我应该感谢你。”学生听后更加不解其意。先生又拿出第三块糖说:“与你打架的学生是一个经常欺负女同学的学生,我对你的侠义精神表示敬意。”这时那位学生已经泣不成声了:“先生,不管怎么说,我用砖头打人是不对的……”先生拿出了第四块糖说:“你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咱们的谈话也应该到此结束了……”。
这是教师教育讲技巧的经典案例。其实家庭教育更要讲技巧。怎样讲技巧,我的理解就是“四乐意一善待”:
①乐意蹲下去
这不仅指身体要蹲下去,更多的是心态上要蹲下去。一 个很好的建议孩子不接受,一般的家长都会不高兴。其实,你应该考虑一下你的建议对于孩子来说是否合适。一般的母亲都喜欢逛商场,但孩子不一定喜欢,为什么?你蹲下去看一看,你就会发现:你逛商场是有目的的,你看到的是琳琅满目的商品;而孩子不仅无目标,而且他看到的只是四处走动的腿和脚。如果你还埋怨他(她)不听话,这有道理吗?所以,在孩子不听话的时候,我们不妨蹲下去,站在孩子的高度去思考,这样教育的效果可能会更好一点!
再看今天的讲座。开讲前,主持人给大家提了三个要求: 一是要保持会场安静,不要随意进出,随意讲话;二是要有心理准备,会议可能在一个半小时以上;三是将手机的最好关上或者调整到会议振动状态。讲座进行到现在,这三点大家做到了吗?作为成年人,我们一个多小时都坚持不下来,还有什么理由来责备你的孩子上课不认真听讲呢?你要知道孩子每天在教室里要坐上六七个小时,不要说学习,光只是坐恐怕都不好受吧,可是我们家长能体会孩子的苦处吗?还有的家长今天根本就没来,是不是都是有很紧急的事脱不开身?我看不尽然(不排除有极个别的家长,这个时候正在牌桌上或酒桌上昏昏然、晕晕然)。我希望年轻的父母们在教育孩子这个问题上,不要习惯于当甩手掌柜。曾经有个家长抱怨为孩子的事,老师经常烦他。这个老师问我怎么回答他,我说简单啦,一句话:怕烦你就不生,养不教就是你的过!②乐意走过去
现实中,不少的孩子不愿与大人交流,为什么呢?主要的原因是我们这些成人不愿意向孩子走过去,平等的以朋友的姿态对待他们。大家回想一下,我们老师也好,家长也好,检查孩子作业时用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什么?是不是“把作业拿过来看看!”大家想一想,这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语气,有谁乐意听呢?
假如我们能够换一种态度,变一种语气,用“我来帮你看看”作为开场白来接触孩子,效果是不是要好得多呢?
对此,我是深有体会的:小学的前三年,我是很不开窍的,各科考试十有八九都是吃鸭蛋,直到一次数学课学两位数的乘法…….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说明了教育贵在转变态度,态度转变奇迹就会出现。
③乐意放开手
现在的孩子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生活自理能力差是无可争议的事实。但究竟是怎么造成的呢?问题大多出在我们大人。在家里,不管什么事你都给代劳了,他拿什么锻炼自已的能力?我们家长常常会给自己找一个借口:只要孩子学习成绩好了,其他事不用他操心。殊不知我们恰恰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生活的能力与学习的能力是具有相通性的,或者说,是相互促进的。
一个自理能力强的人,就会是一个做事有条理的人,也 会是一个思维有特点的人。这些素质同样会表现在学习中,其潜力是无法想象的。因此,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务,我们应尽量放开手由孩子自己独立去完成,最起码要让孩子背好自己的书包走稳自己的路!古语云:娇儿不孝,娇狗上灶。发生在我国的的独生子女金字塔现象,已经很好的说明了这一问题。这些“千般宠爱集一身”的孩子,诚信度、社会责任感、孝亲敬老意识等等,实在不能让人恭维。这是谁造成的,要我说,是家长。(案例:公交车上,一位母亲斥责老人挤到了孩子的座位)。
④乐意鼓励
家庭教育中,分数诚可贵,鼓励价更高。一个人的健康成长是离不开鼓励的,成人是如此,小孩子更是这样。所以我们要乐意更多地从正面鼓励孩子,但这个鼓励它不是盲目地,而是要讲究方式方法,要以精神鼓励为主。至于物质的鼓励,我们一般应选择为他们买一些学习上的用品,而且一般先不急着给他买,要等到他有了一定的成绩的时候,我们再说:“我看见你们班上好多同学都有了XXX,你想不想也要一个?”这样,就把鼓励变成了一种顺理成章的事情。孩子就感觉不到你是在用物质的东西来鼓励她。否则容易让她产生功利思想,好像你是在花钱请他怎么怎么做。
(案例:一男孩学吹笛子,父亲给钱要他吹,邻居老人给钱不让吹,结果孩子谁多给钱就听谁的)。
⑤善待过错 对于优秀学生来说,考察一下家长,一定会有过人之处;对于问题学生来说,考察一下家长一定会找到原因。甚至有更为直接的论断:问题学生背后必定有问题家长。
也许,以上的说法太偏激,作为家长,特别是作为问题学生的家长不好接受。那么我想是否可以变个说法:家长的高度决定孩子的高度。
为了我们的孩子都有比较理想的的高度,我们做家长的首先要让自己有高度。其实我们的孩子都是很优秀,很可爱的,他们会唱歌会跳舞,会演讲会画画,“六.一”汇演、科技创新、机器人大赛、校运会、文化艺术节、征文比赛、“三独”比赛,孩子们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天真、那种可爱、那份聪明、那份顽强、那些出色的表现,那些优秀的成绩,带给我们的那是一份份特别的震撼,我们做老师的都感到特别的欣慰。
我们要知道,我们的孩子们每时每刻都是与我们情相连,心相通的,他们都是善解人意的,我们高兴,他们快乐;我们伤心,他们们难过(两个孩子:元旦朗诵比赛,班级成绩不理想,对老师心理的分析;六.一汇演,成绩不理想自怨自说式的原因分析,遗憾的感受;校运会第一,骄傲的让你猜一猜。他们与老师一起分享着成功的快乐,他们与老师一起承担着失败的痛苦。确实是懂事的)。
但孩子就是孩子,是孩子就会犯错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成人尚有许多需要修正之处,我们怎能要求孩子 去做一个“完人”?孩子们犯错,大多数时候是在尝试生活,不完全是我们父母教养的失误,更不等于孩子的成长有问题。
我们不要害怕孩子犯错。如果孩子小的时候,我们处处严加管教,使孩子变得唯唯喏喏,该犯的错误没有机会犯,到了不该犯错的时候,却用幼稚的行为去付出沉重的代价,那才是真正的得不偿失。如果孩子从来不犯错误,那才是需要我们担心的。
面对孩子的错误和不听话,我们只需做好两点:一是必须加强自我情绪管理,积极传递给孩子正能量。二要尽力避免说出错误的话,做出错误的事。
故事分享:在美国民间流传这这样一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六七岁的孩子,孩子的父亲十分的喜爱樱桃,他在自己的庄园内栽种一大片樱桃树…… 父亲听了小乔治的话,不仅没打他,还一下子把他抱了起来,高兴地说:“我的好儿子,爸爸宁愿损失一千棵樱桃树,也不愿你说一句谎话。”
总结:这个小乔治,就是后来美国的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这句“我不能撒谎”是他治国理政的经典名言)。
4.理解尊重老师的劳动,师生家长同成长
老师是我们人生的指路明灯,引导我们走向正确、成功的道路,俗话说得好“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们要学会尊重老师,理解老师的辛苦,要教育、引导孩子乐意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人生三不丑:父母、老师、师傅教育打骂)。作为孩子的父母,要注意保持与老师之间的交流沟通,沟通是人际交往,消除人与人之间的误解的最有效的渠道,千万不要听信他人的一面之词。
这里我要讲一个发生在我国古代大教育家、一代圣人孔子身上的案例:孔子在陈国和蔡国之间的地方(缺粮)受困,饭菜全无,七天没吃上米饭了。白天睡在那,颜回去讨米,讨回来后煮饭,快要熟了。孔子看见颜回用手抓锅里的饭吃。一会,饭熟了,(颜回)请孔子吃饭,孔子假装没看见颜回抓饭吃的事情。孔子起身说:“刚刚梦见我的先人,我自己先吃干净的饭然后才给他们吃。”颜回回答道:“不是那样的,刚刚碳灰飘进了锅里(弄脏了米饭),丢掉又不好,就抓来吃了。”孔子叹息道:“(按说)应该相信眼睛(看见)的,但是眼睛也不一定可信;应该相信自己的心,自己的心也不可以相信。你们记住,要了解人本来就不容易啊。”
现实案例展开:《教师节之后调整座位》;结论:缺乏沟通,存在误解。
在平时的接触中,我常听到一些家长抱怨,孩子换班了,XX老师怎么怎么不行,孩子怎么怎么不喜欢,非转班不可。是不是真的如此?此前,我曾经就经历过这样一个家长强行为孩子转班的案例。
案例分享:四年级孩子强制转班(三次)
具体分析:大家看,这个案例错在老师吗?不是的。错在孩子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错在家长偏听偏信。很多时候,家长口中的这些不行的老师,实际上是学校的骨干教师。问题是他的孩子身上原来有着这样那样的不良习惯,之前的老师一般都迁就了他,而新换的老师可能严格了一些,加之其教学风格又有些不同,于是孩子就不自在了,于是在家长口中“老师就不行”了。在这一点上,我们姑且不论“师道尊严”,大家想,在一个班集体,面对五六十名学生,是一个老师适应所有的学生容易,还是学生适应一个老师容易呀?
这样简单的道理大家都懂,可为什么事情到了头上你就不讲道理呢?这是不是家风差的一种表现呢?对此有些人还振振有词,什么保护孩子的天性啦,发展孩子个性啦。一派胡言,照你这样说,保护孩子的天性,发展孩子的个性,就可以不要三纲五常、长幼尊卑、法令规矩啦。如果这样行的话,哪一天孩子觉得你们不行了,是不是也可以把你们这些娘老子也给换换啦;今后他工作了,如果哪一天看自己的局长不顺眼了,是不是也可以要求县长换局长啦!
那么,老师会不会犯错?“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老师也是人,也会有不足或缺点,甚至会犯错误的。家长如发现某个老师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在恰当的场合进行善意的批评指正,是无可非议的。但少数家长不是这样,自己的孩子学习搞不上去,或者在行为表现上出现了什么问题,他不仅不从主观上找原因,反而迁怒于老师,简单地认为是老师的失职,没有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如果有些微词,仅仅是放在心里也就罢了,而个别家长常常感情用事,当着孩子的面议论, 甚至吵吗老师。这样做很不合适。
首先,这样做很不利于孩子的教育。在孩子眼里老师应该是神圣的,是完全可以信赖的。只有这样,老师的话学生才会听,教育才会有效。而你的行为,只会损害老师的威信,孩子接收到的信息是“老师也不过如此”,我为什么要听他的呢?父母的话绝没有错,我不好是老师的责任。孩子有了这种想法就会我行我素,老师教育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孩子身上的毛病也越就不容易改掉。
其次,这样做会挫伤老师工作的积极性。自己的劳动得不到别人的尊重与理解,对教育工作就会缺乏信心,甚至畏首畏尾,害怕咸吃萝卜淡操心吃力不讨好,不如干脆睁一眼闭一眼。
一位有名的大学教授说过这样一句话:永远不要在孩子面前说老师的不是。我们常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一个整天不信任,甚至鄙视老师的孩子,是不会自觉接受老师的教诲的。即使孩子懂事勉强自己,那样的学习过程也是非常艰难枯涩的,其效果比之孩子愉快的积极的接受教育也会大打折扣。
三、结束语
家长朋友们:德国教育家、世界著名的幼儿园运动创始人福禄培尔有这样一句名言:“(一个)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握在当权者手中,不如说是握在母亲手中。”我们每一个家庭都是一所没有黑板,没有讲台,没有教室的学校,家庭教 育责任重大,家风的好与坏涉及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未来。为此,请让我们一同携手同行,好好经营并不断创新我们的家风,共同为我们的孩子铺就一条通向成功人生的康庄大道吧!
谢谢大家!
第四篇:好家风
好家风
马邱小学 李云龙
一、开场白
首先感谢家长们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加学校的活动;感谢能一直以来对学校工作的支持和理解。我代表马邱小学向您的到来表示深深地谢意!
二、家风的重要性
什么是家风呢?家风也称门风。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家庭的孩子小小年纪就抽烟,喝酒,赌博,那是因为他们的父母就是这样做的,我们也会说他们家的门风就不好。还有的家里祖祖辈辈出大学生,咱们也会说人家的孩子都聪明,人家门风好。家风的形成,跟家庭贫富没关系,跟父母文化程度也没关系,重要的是父母的德行素养。一个知识分子,可能在教育孩子方面差强人意;一对文盲父母,却可能培育出品德良善的孩子。著名作家老舍先生曾经这样写道:“我真正的老师,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家庭教育是人生第一课,善良的母亲用实际行动把不愠不火、勤劳执着的好性格传给了老舍,这便是老舍同志受到的家风。
而今,不管社会如何变化,诚信、正直、勤奋等核心的价值观念,应被长久坚守,这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根本。
新中国成立后,老一辈革命家普遍要求子女亲属,不要搞特殊化,鼓励子女亲属脚踏实地,不图虚荣,自立自强。比如,1949年刚解放,杨开慧烈士的哥哥杨开智计划到北京见毛泽东,并解决工作问题。毛泽东写信劝阻 : “不要有任何奢望,不要来京,一切按正常规矩办理,不要使政府为难。”邓颖超去世前,在遗嘱中专门说到,对周恩来同志的亲属、侄儿侄女辈,不能因为周恩来的关系或者是出于对周恩来的感情,而不去依据组织原则和组织纪律给予照顾。遗嘱还说,这是周恩来生前一贯执行的。
“天下之本在家。”孩子在家中受父母的影响最久远。历朝历代的人们曾创造了许多办法,制定具有很强约束力的家族道德规范,诸如:尊重文化,读书明理,志在天下,廉洁守法等“家规”、“家训”;下面我就列举几个例子: 1.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
每天早晨黎明就要起床,先用水来洒湿庭堂内外的地面然后扫地。东汉时有一少年名叫陈蕃,自命不凡,一心只想干大事业。一天,其友薛勤来访,见他独居的院内龌龊不堪,便对他说:“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他答道“大丈夫处世,当扫天下,安事一屋?”薛勤当即反问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陈蕃无言以对。
陈蕃欲“扫天下”的胸怀固然不错,但错的是他没有意识到“扫天下”正是从“扫一屋”开始的,“扫天下”包含了“扫一屋”,而不“扫一屋”是断然不能实现“扫天下”的理想的。
这个典故告诉我们,凡事要从一点一滴做起,即便是再微小也要认真、脚蹋实地去对待和处理。在一件小事上能做到认真而完善,那么在做大事的时候这种优点,方会被体现得一览无余,即使是在扫地的时候,也要认真的去扫好每一个角落,就好比是走好我们人生的每一步。一个儿时培养的良好习惯会伴随着人的一生。
【不可忽视的“小事”】如今,儿童的思想言行越来越趋于成人化,甚至在一些成人身上出现的不良习气,也开始出现在儿童身上,令人堪忧。不良的社会风气已渗透到孩子们的世界,对他们造成影响和危害,使本该天真无邪的孩子,思想言行上出现太多成人化的东西,世俗、势利,这显然与我们教育孩子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
2.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21岁中进士,前后共做了40年的官,做官期间他总是注意节俭,常常精打细算过日子。
苏轼被贬官到了黄州后,由于薪俸减少了许多,穷得过不了日子。他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弄到一块地,便自己耕种起来。
为了不乱花一文钱,他还实行计划开支:先把所有的钱计算出来,然后平均分成12份,每月用一份;每份中又平均分成30小份,每天只用一小份。钱全部分好后,按份挂在房梁上,每天清晨取下一包,用于全天的生活开支。拿到一小份钱后,他还要仔细权衡,能不买的东西坚决不买,只准剩余,不准超支。积攒下来的钱,苏轼把它们存在一个竹筒里,以备意外之需。正是靠着精打细算,苏轼才得以度过那段艰苦岁月。
即便在物产丰富的今天,我们仍然需要节俭,珍惜劳动的果实,而不能铺张浪费。
【不可忽视的“小事”】你不敢想象,我们的孩子除了购物之外没有其他爱好;你不敢想像,一些孩子整天泡在网上,光玩游戏就能花几千块钱;不珍惜粮食、缺乏谦虚礼让意识„„这都与现代社会家长们溺爱孩子,怕孩子吃苦,却又抽不出更多时间陪孩子,于是纵容了孩子铺张浪费意识的增长。【为富不仁万贯不保】
曾国藩先生外孙聂云台先生写的《保富法》这本书里面,举了一个他亲眼见到的例子。是讲清朝末年,上海有一位盐商领袖,姓周,我们叫他周翁。当时盐商都是非常富足的,时值湖南发生了灾荒,朝廷发动所有的富商都来认捐银子赈灾。当时他这个湘潭分号的经理就代周翁,代老板认捐了五百两银子。这件事情后来报告给周翁,周翁就非常生气,他不愿意捐这笔银子。曾经有人问过他,你如何能够发家发到这样地步?他说,没别的法子,只是积而不用,这是他的经营哲学,只是积累,不去用,所以赈灾他也不肯去布施。果,就是周翁过世之后,确实留下的遗产很多,有三千万两银子,他的十房子孙把家产都分了,每家也至少分得三百万两。可是,不过十几年,这十房的子孙,把家都败完了。所以可见得,人如果对他人没有基本的仁爱之心,即使是万贯家财也不能够长久。古人说的,富不过三代,正是讲的这个道理。
【不可忽视的“小事”】如今家长对孩子缺乏同情心教育。幼教专家对幼儿园做过这样一个测试:一个小妹妹发烧了,她冷得直哆嗦,你愿意借给她外套穿吗?结果孩子们半天都不回答。当老师点名时,第一个孩子说:病了要传染的,她穿了我的衣服,那我也该生病了,我妈妈还得花钱。第二个孩子则说:我妈妈不让,我妈妈会打我的。第三个孩子说:给我弄脏了怎么办?第四个孩子说:怕弄丢了。结果半数以上的孩子都找出种种理由,表示不愿意借衣服给生病的小妹妹。
家风的含义可谓万千,无所不包,很难说具体是什么,但它表现出来的又是具体的,看得见的。
分享小故事:
一群孩子去偷邻居的苹果,事后邻居发现苹果被盗,只是怀疑,没有证据显 3
示是哪些孩子干的,几个孩子的家长或知道或懒得知道自己的孩子偷苹果的事,唯有一个孩子的家长认为“事情严重”。带着孩子上门 “负荆请罪”,主动提出赔偿,苹果园主人看在家长“知礼懂事”的情况下,原谅了小孩子的“无知”,没有要求赔偿,认为知错能改就行,孩子想吃苹果也正常,如果事先“打个招呼”,送点苹果也未尝不可,偷是不可取的。后来,这个孩子被一同参与偷苹果的孩子奚落为“叛徒”,各自“渐行渐远”。这个孩子参加工作后经常回忆起此事,深深感激自己的父母家风严格,要不然自己的境况不知道会怎么样,当年参与偷苹果的孩子中,就有两个“出了问题”。
还有一个故事,两位母亲争论:孩子的性格是内向好还是张扬好?谁也说服不了谁,一位母亲认为孩子内向了,进入社会要吃大亏,另外一位母亲认为孩子太张扬,进入社会容易犯大错,在不同的指导思想下,社会交往能力相对弱一些的“内向孩子”,吃了什么好大的亏倒没有听说。“张扬孩子”社交能力确实强,其父母又担心起来,原因是孩子过生日就把同学约到了KTV,学着成人一样喝酒、抽烟、跳舞“疯狂”庆祝,没有想到这是其父母“言传身教”的结果,其父母进入娱乐场所从来不让孩子回避,而是有意带着孩子以加强社交能力的“锻炼”,孩子的“过度成熟”怪谁呢?对于一个“不争气”的孩子,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时候,我们有没有反思其家风对他的深刻影响? 不难看出,家风事关人的成长甚至人的一生,家风“无节操”“无底线”,后果很严重。
人品好、有作为的人,其身上也少不了良好家风刻下的痕迹。【曾国藩:“孝悌”两字尽一分便是一分学】
曾国藩认为孝是德行的根本。在这里,孝有两层意思,一是晚辈对长辈永远只能百依百顺,儿子对父亲只能言听计从;即使当长辈犯了错误,晚辈也要对他的错误毕恭毕敬。另外一层意思是,如果长辈在晚辈面前犯了错误,晚辈应该规劝他,这才是孝。前者是愚孝,后者才是真孝。
三、如何塑造好家风
不过,随着家庭模式和家庭结构的剧烈变化,家风的传承并非轻而易举。上辈人的教育不时被当做“老掉牙”的“老一套”弃若敝履,“平等对话”“放任天性”的“西式”教育被父母视为时尚。电子产品、电视节目挤压着原本就少得可
怜的家庭日常交流时间,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的渗透让不少家庭教育变了味儿„„
良好的家风是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一种好形式,在今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中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又该如何涵养新家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其中如何发挥正能量? 1.完整的家庭
我们还是要强调母亲在家风传承中的重要作用。母亲承担着子女教育和家风传承的大部分责任,是家训、家规、家教的首要执行人;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一句名言:“父亲和母亲们!你们在孩子身上延续着自己。”夫妻之间相互尊重、相亲相爱、相互支持,共同商议决策家庭事务,共同孝敬双方父母,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是规范子女行为、陶冶情操、塑造价值观的最好方式。在平等和谐融洽的家庭关系熏陶下,儿童、青少年会养成乐观、诚实、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成人后才更可能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是一脉相承的。
完整的家庭,成员间的温馨氛围给孩子一定的安全感、幸福感、满足感。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会性格积极向上,思维活跃。性格离异造成家庭的不完整,孩子父爱或者母爱的缺失,所有这些给孩子心理和精神上造成很大的影响,让有些孩子变得自闭、焦虑、极端、多疑等等。既然生了孩子,我们就有了一份责任,不管彼此的性格多么不和,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望爸爸和妈妈们彼此理解,都退一步,海阔天空,为了孩子好好生活吧。2.家长榜样示范
我们作为家长整天说孩子这不是那不是,殊不知孩子如果是照片,那家长您就是底版啊,底版清晰了,照片自然好。所以说家长是孩子的榜样,孩子是家长的翻版,是家长的影子。(1)文明做人。
新家风应与时俱进,批判地吸收和继承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构建新家风的价值源泉:友好,善良地对待别人;邻居或者朋友有困难时,伸出援助之手;和人交往,少说多听,少以我字开头,多为别人着想;文明语言,多说谢谢,请,劳驾,避免粗暴用语。
文明行为:自觉把垃圾扔进垃圾桶,自觉排队上车,无人时不能随便翻拿别人的东西,尊老爱幼等。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是的,用一颗善心去面对别人,相信最后你会收获更多的真诚。小事处处见修养,修养是一种无须提醒的自觉。我们要时时刻刻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天佑善人。(2)孝亲敬长,懂得感恩。
孝亲敬长: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最起码的品德,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孝亲敬长方面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毛泽东同志在革命胜利后,返回故乡里,特意在父母的坟墓前献上一束松枝,深深地鞠躬,轻声说道:“前人辛苦,后人幸福!”朱德总司令在《回忆我的母亲》一文中深情地写道:“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革命领导人在为祖国的前途、人类的命运操劳时,也没有忘记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
孝亲敬长在家就是要关心、体贴和照顾父母、长辈等。比如饭前,我们先为父母盛好饭,待父母动筷子后,我们再开饭等。可是小明一家就不这样。一天,在晚饭时,妈妈烧了一条鱼,分鱼时分了五块,他们把鱼头给了爷爷,鱼尾给了奶奶,鱼头下面一块给爸爸,鱼尾上面一块给妈妈,中间的鱼肚子给小明,爸爸、妈妈和小明都很开心的吃起鱼来,可爷爷、奶奶却皱着眉头生气了,你们大家瞧瞧这一家的大人和孩子连孝亲敬长的起码品德都没有,这样太自私了。他们不想想自己是谁养大的?这使我想起了一句名言:“树木的繁茂归功于土地的养育,儿女的成长归功于父母的辛劳。”长辈们无微不至地关怀我们成长,同时,又辛勤地工作,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他们是多么可亲可敬!我们怎能不孝敬父母、尊敬长辈!亲情比鱼水之情更近一层,是一种血浓于水的骨肉之情。一个珍视亲情的人,才会由己推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的社会才会成为一个充满温馨的文明社会,才会成为一个有人情味的人类社会。难以想象,一个连自己父母都不孝敬的人,怎样学会诚心诚意地尊老爱幼、关心他人。
乌鸦尚知反哺之恩,羔羊尚懂得跪乳之德,更何况是身为万物之灵的人呢?学会“孝敬”,学会“感恩”,家长孝顺父母,感恩别人,给孩子一种行为上的暗示,让他们从小知道爱别人、帮助别人。
让我们用一颗诚心,一颗孝心好好照顾父母,让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让中华民族孝亲敬长的美德代代相传!(3)诚信做事,友善待人。
毒奶粉,地沟油等行为让我们感觉到人们的道德失范,一切以有利可图为主,不顾后果如何,这种严重的信仰缺失,不正体现着“以荣为荣,不以耻为耻”的错误价值观吗?
当我们不再相信陌生电话,路上不敢和陌生人搭讪,不敢帮陌生人的忙等,这已经说明了我们周围存在诚信危机。诚信是命,友善是根。诚信不守,道德无从谈起;友善不施,这个社会就会失去温度,处处泥沼,步步陷阱,一个冰冷污秽的世界不会有爱的欢歌。抓好诚信教育应该从家庭入手,家风正,家教好,咱们的子孙后代才能根正苗红。分享故事:
《郁离子》中记载了一个因失信而丧生的故事 :济阳有个商人过河时船沉了,他抓住一根大麻杆大声呼救。有个渔夫闻声而致。商人急忙喊:“我是济阳最大的富翁,你若能救我,给你100两金子”。待被救上岸后,商人却翻脸不认帐了。他只给了渔夫10两金子。渔夫责怪他不守信,出尔反尔。富翁说:“你一个打渔的,一生都挣不了几个钱,突然得十两金子还不满足吗?”渔夫只得怏怏而去。不料想后来那富翁又一次在原地翻船了。有人欲救,那个曾被他骗过的渔夫说:“他就是那个说话不算数的人!”于是商人淹死了。商人两次翻船而遇同一渔夫是偶然的,但商人的不得好报却是在意料之中的。因为一个人若不守信,便会失去别人对他的信任。所以,一旦他处于困境,便没有人再愿意出手相救。失信于人者,一旦遭难,只有坐以待毙。
曾子杀猪:曾子,春秋末期鲁国有名的思想家、儒学家,是孔子门生中七十二贤之一。他博学多才,且十分注重修身养性,德行高尚。一次,他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办事,年幼的孩子吵着要去。曾子的妻子不愿带孩子去,便对他说:“你在家好好玩,等妈妈回来,将家里的猪杀了煮肉给你吃。”孩子听了,非常高兴,不再吵着要去集市了。这话本是哄孩子说着玩的,过后,曾子的妻子便忘了。不料,曾子却真的把家里的一头猪杀了。妻子看到曾子把猪杀了,就说,“我是为了让孩子安心地在家里等着,才说等赶集回来把猪杀了烧肉给他吃的,你怎么当 7
真呢。”曾子说:“孩子是不能欺骗的。孩子年纪小,不懂世事,只得学习别人的样子,尤其是以父母作为生活的榜样。今天你欺骗了孩子,玷污了他的心灵,明天孩子就会欺骗你、欺骗别人;今天你在孩子面前言而无信,明天孩子就会不再信任你,你看这危害有多大呀。” 父母这种诚信行为直接感染了儿子。一天晚上,儿子刚躺下又突然起来,从枕头下拿起一把竹筒向外跑。曾子问他去做什么,儿子回答:“我从朋友那里借书时说好要今天还的。虽然现在有些晚了,但再晚也要还给他,我不能言而无信呀!”曾子看着儿子跑出门,会心地笑了。
诚信是三月的春风,五月的花海,七月的阳光,九月的枫叶。诚信就是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言必信、行必果的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与信任,才能获得友谊和朋友。
作为价值观养成的途径,传承良好家风,事实上是一种潜移默化和文化熏陶。潜移默化的过程,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就是内心认同的过程,自觉践行才有了基础。家风不仅是一种道德概括,更是一种道德实践。家训家规,就是家教。父母长辈带头践行,子女晚辈耳濡目染、崇德向善,就形成了良好家风。
四、好风气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作为社会的细胞,如果每个细胞健康了,这个社会能不积极向上吗?假如每个家庭都传承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孝顺父母,父慈子孝,友善待人,感恩万物„„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的祖国能不繁荣昌盛吗?
家风正,则民风纯;民风纯,则社会兴。我们共同期待着爱国敬业家风、明礼诚信家风、克勤克俭家风、文明友善家风等像那和煦的东风,迎着暖阳,吹遍神州大地,吹进亿万家庭,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
第五篇:好家风
好家风
校有校规,家规家规”是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但一问到“你家的家风是什么?家教是什么?”这些问题,同学们就会傻眼了。
我家的家风是“孝”,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父母一直告诫我:百善孝为先!家风是一条应该牢记的座右铭。有了它,我们才可以在社会上立足,才能让自己走的更远!铭记家风,为自己的人生做奠定而坚定的基础,踏出坚定的步伐,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记得在小的时候,我每次去和好朋友玩儿,都会忘记爸爸或妈妈规定的时间回家,玩儿的尽兴的时候就会很晚回去。让大人们很着急,于是妈妈就对我很认真地说:“我们是怎么规定的时间,为什么每次都不遵守规定,这么晚才回来。现在我们就规定,同样的错误不可以犯三次,同意吗?”我点了点头,并向妈妈保证下一次一定遵守规定,按时回家。
好景不长,我的老毛病又犯了。一次暑假的时候,我的作业完成了,就去找朋友玩儿,妈妈告诉我最晚六点半回家,不要影响别人家吃饭的时间,我同意了。我们玩儿得非常开心,她的妈妈再三邀请我在她家吃饭,我欣然的接受了。过了一会儿,妈妈打电话要我回家,我只好乖乖的回去了,因为已经超过七点半了。一回到家,就被妈妈狠狠的批评了一顿。我知道自己的错误是没有准时回家,并且在别人家吃饭不光打扰了别人,也给别人带来负担。暗下决心,绝不再犯。
现在我终于明白了“家风、家训、家教”是什么。“家风”是一家子的风气,这家风一旦败坏,这家的思想品德也会跟着坏,这家就再也难以培养优秀的后代了。如果没有“家训”,那么就会把后代宠坏,只有让他(她)知错就改,然后再慢慢教育(她)。我想这就是“家风、家训、家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