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部社会科学司2014年形势与政策教学要点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关于印发《2014年下半年高校
“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的通知
教社科司函[2014]17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教育工作部门、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各高等学校:
为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做好2014年下半年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工作,我司组织中宣部《时事报告》杂志社及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了《2014年下半年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现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附件:2014年下半年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
2014年8月5日
附件:
2014年下半年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
今年下半年,将迎来新中国成立65周年,将召开十八届四中全会。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引导大学生集聚正能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国内“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
一、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发表系列重要讲话,讲话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深刻回答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讲话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治国理政的行动纲领,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思想武器。要把学习好宣传好讲话精神作为本学期教学重要任务,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讲话精神的重大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方法论意义,进一步增强学习贯彻的自觉性坚定性。一要组织学生认真研读讲话原文,原原本本、原汁原味地学,领悟讲话的基本内涵,领悟蕴含其中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二要从整体上有机统一把握讲话精神,努力把零散的感性理解上升为系统的理性认识,真正在深层次上提高思想理论水平。三要着重掌握讲话贯穿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领会讲话体现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立场、价值追求和思想风范,切实把握精神实质。四要把学习讲话精神与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结合起来,同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同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准确把握党的科学理论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内在联系,增强对讲话精神的情感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
二、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稳定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神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一要教育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二十四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它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二要紧密联系大学生学习生活和思想实际,引导大学生重点从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四个方面下功夫,坚守在中国大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时代大潮中建功立业,成就自己的宝贵人生。三要坚持不懈地推动实践养成,丰富和拓展适合大学生的实践载体,着力引导大学生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不断增强自觉奉行和日常践行能力,推动大学生群体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率。
三、正确认识和判断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立场是有腐必惩、有贪必肃,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目标是遏制腐败蔓延势头,保持高压态势。一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全面把握反腐败斗争所取得的重大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惩治腐败的事实说明,不论什么人,不论其职务多高,只要触犯了党纪国法,都要受到严肃追究和严厉惩处,坚定反腐败斗争必将取得胜利的信心。二要深刻理解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科学认识中央始终坚持反腐败要标本兼治。三要准确把握中央已相继出台多项改革措施,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这些都将成为让干部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制度铁笼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准确把握中央关于下半年经济工作的思路和部署
今年以来,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国内改革发展任务十分繁重,党中央、国务院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全面深化改革促进经济发展、结构调整、民生改善,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同时要清醒认识当前国内外环境相当复杂,经济运行面临着一些困难,特别是出现了一些可能引发经济下行和风险增大的边际变化,必须坚持底线思维,做好应对各种新挑战的准备。一要准确把握中央下半年经济工作的基本思路。即准确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平衡点、近期目标和长期发展的平衡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结合点,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基本思路,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二要正确看待经济增长速度。必须坚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同时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是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三要坚持把改革放在重中之重位置。围绕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加快推进改革,激发市场内在动力和活力。加紧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多措并举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尽快放开自然垄断行业的竞争性业务,加快服务业有序开放,放宽制造业准入限制,同时放管结合,加强市场监管。四要发挥好财政金融资源效力,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发挥好投资的关键作用,进一步释放民间投资潜力,着力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努力扩大消费需求,发挥好消费的基础作用;努力稳定对外贸易,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推动出口升级和贸易平衡发展。五要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增加民生社保等有效供给,准确把握存在的各种风险。完善创新驱动政策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就业创业,加强医药卫生事业;采用有效方法应对和化解不同风险,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五、正确理解事关农业农村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
上半年,我国夏粮再获丰收,“菜篮子”产品市场供应充足;农民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农村改革扎实推进,农村各业运行平稳。目前,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在事关农业农村发展的几个重大问题上,需要特别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一是关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问题。新世纪以来,虽然我国粮食生产保持“十连增”,但今后一个时期,粮食需求仍呈刚性增长,耕地、淡水等资源约束趋紧。为此,中央提出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就是要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二是客观看待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近年来,我国蔬菜、畜产品、水产品等监测合格率总体稳定在96%以上,总体来看,是有保障的。之所以出现个别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我国农业生产主体小而散、数量庞大,经营方式落后、组织化标准化程度低,加上农产品种类多、生产周期长、产业链条长、开放度高,产地环境、生产过程、收购环节等都可能出现质量安全风险。另一方面,我国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薄弱,局部存在监管不到位等问题。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今后将一手抓执法监管,一手抓农业标准化生产,从源头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三是关于农村土地流转问题。部分农民外出打工,发展规模经营,都需要让土地流转起来。需要强调的是,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不能脱离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应当与农民转移速度相适应,与当地农业技术装备水平相适应,与社会化服务能力相适应,不是规模越大越好,更不是进度越快越好。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要尊重农民意愿,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不能强制推动,包办代替,搞一刀切。
六、全面认识当前我国社会领域的改革发展形势与措施
2014年,中央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协调推进社会领域的改革发展。要引导学生全面认识当前社会领域改革发展的形势与困难,坚定对改革发展的信心与决心。一要认清当前我国正处于深化改革攻坚期,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不稳定风险明显加大,要明确社会领域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二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社会领域的矛盾和冲突,理性认识暴力恐怖活动、群体性事件等问题,不信谣不传谣,不盲从和参与过激活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安定团结。三要全面了解中央推进社会领域改革发展的重大举措。一是加快形成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国务院公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筑牢公平公正之基。二是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完善收入分配调控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健全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统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体制综合改革,加快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三是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加大依法管理网络力度,完善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贯彻落实《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
七、广泛组织开展主题纪念活动
今年是“九一八”事变发生83周年、南京大屠杀发生77周年。年初,全国人大常委会以立法形式确定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12月13日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要结合组织学生开展“勿忘国耻圆梦中华”主题纪念活动,高扬爱国主义旗帜,广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要突出宣传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的巨大民族牺牲和重要历史贡献,宣传必须服从对日斗争大局需要,坚决维护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更好地向国际国内传播和平正义正能量,激励广大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而团结奋斗。今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要结合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深化和拓展庆祝活动的思想教育内容,深入进行革命历史和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改革开放教育。鼓舞广大学生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集聚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力量,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国际“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
一、世界经济企稳复苏,了解增长格局的新变化
世界经济正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进入企稳复苏轨道,但依然存在下行风险。发达国家政策调整和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态势不稳,将是影响世界经济复苏的两大不确定因素。关注世界经济需要了解其新动向新变化:一是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加速复苏,但步伐不一致。美国经济开始了金融危机以来最强劲的反弹,金融体系修复初见成效,能源成本降低促进制造业回流和高端制造业发展,在发达经济体中处于领先地位。欧洲主权债务危机风险逐步消退,经济保持增长势头,但通货紧缩压力增大,复苏势头脆弱。日本结构性改革迟迟不到位,“安倍经济学”刺激效应递减,无力实现可持续复苏。二是新兴经济体保持较高增长率,但增速继续放缓。俄罗斯、南非经济出现负增长,印度、巴西增长低于预期。印度、印尼、巴西、南非等国面临双赤字、高通胀问题。三是世界经济形成“双引擎”驱动的增长格局。以新兴经济体为首的发展中国家在金融危机期间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随着发达国家经济持续复苏,其对全球增长的贡献率近年来首次接近发展中国家,将与发展中国家共同驱动世界经济增长。
二、大国关系不断调整,把握其对世界格局产生的深远影响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美国、俄罗斯等大国对外政策酝酿新的调整,大国关系也将随之调整,地缘战略博弈有可能进一步加剧,对世界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大国关系调整有两条主线:一是俄罗斯同美欧围绕乌克兰走向展开自冷战结束以来最激烈的较量。乌克兰反对派发动政权更迭,打破了俄与美欧在该地区的战略平衡。俄强势反击,克里米亚脱乌入俄。乌克兰危机导致俄与美欧关系对立加剧,双方地缘政治博弈更加激烈,危机同时加速了欧、俄、美的能源安全战略调整,对国际能源供需格局将产生深刻影响。二是美国加快推进亚太再平衡战略,地区政治安全局势将更加复杂。美国对亚太地区加大投入,明确支持日本解禁集体自卫权,年内将完成美日防卫合作指针修订,重申对韩国安全承诺,同菲律宾签署加强防务合作协议,支持菲律宾、越南将南海问题诉诸国际仲裁。与此同时,美也高度重视发展中美关系。中美两国高层和各领域保持对话沟通势头,第六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第五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举行,中国海军首次派舰艇编队参加美国主办的“环太平洋”多国海军军事演习,美国总统奥巴马按惯例将出席今年下半年在北京举行的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三、周边地区发展形势良好,清醒认识存在的诸多风险和挑战
我国周边地区充满生机活力,有明显发展优势和潜力,总体上是稳定的,睦邻友好、互利合作是周边国家对华关系的主流,存在着很多积极有利因素:一是我国周边地区在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中的重要性上升。在中国带动下,周边地区继续在世界经济中发挥领头羊作用。二是周边地区积极推动经贸合作升级。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等自贸安排谈判继续推进。中国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获得积极响应和广泛支持。三是周边地区努力弥补安全合作短板。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为推进亚洲地区安全合作注入新的动力。
同时,周边地区的诸多风险和挑战不容忽视:一是日本政治右倾化加剧。日本修改武器出口三原则,通过新《国民投票法》并提出最早将于2017年修改和平宪法,通过修改宪法解释以解禁集体自卫权的内阁决议,在历史、岛屿问题上不断发起挑衅,引起邻国担忧。二是朝鲜半岛紧张局势再度升级。朝鲜宣称将进行“新型”核试验,美韩举行大规模军演对朝施压。三是阿富汗进入政治、安全、经济过渡的关键之年。阿举行总统选举,将给阿政局带来深层次影响。以美国为首的国际安全援助部队计划于今年年底撤出作战部队,阿政治和解、经济重建和安全前景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上升。
四、地区热点问题有所缓解,深刻认识国际安全威胁的多样性
伊朗核问题进入全面协议谈判的新阶段。伊朗核问题六国与伊继续保持对话势头,国际原子能机构对伊朗核问题进展予以积极肯定,美伊关系继续改善。叙利亚问题在销毁化学武器与推动政治解决的双轨渠道上向前推进。叙利亚化武已销毁超过92%,现任总统巴沙尔成功竞选连任,军事手段无法带给叙任何一方“决定性胜利”,推动销毁化武与政治解决进程双轨并进,才能使叙危机走出战争阴影。埃及政治转型持续推进。前军方领导人塞西当选总统,埃政治过渡进程有望按军方公布的路线图继续向前推进。巴以和平在杀戮和仇恨中一步步走向崩溃,和谈是实现巴以和平的唯一正确途径,国际社会仍将继续加大斡旋努力。
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网络安全等非传统安全威胁进一步上升:一是恐怖活动的地域范围不断扩大,全球反恐形势更加严峻。马里、肯尼亚、尼日利亚、索马里等国反恐形势严峻。全球暴恐事件日益呈现常态化、分散化、个体化等特点。国际社会加大联手打击“博科圣地”等恐怖组织力度,构成全球反恐新的重要战线。二是伊斯兰极端势力强势回潮。逊尼派极端组织“伊拉克和沙姆伊斯兰国”攻占伊部分地区并宣布成立伊斯兰国家,在全球范围内引发高度关注和深刻反思。伊斯兰极端势力的兴起,将给国际政治安全形势带来新一轮深刻变化。三是网络安全日益成为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棱镜门”事件继续发酵,欧美间政治互信受到冲击。国际社会要求加强网络安全合作、提升联合国互联网治理论坛作用的呼声高涨,互联网治理体系改革面临新机遇。
五、中国外交开拓进取,全面理解中国外交的政策举措
2014年是中国外交的全面开拓之年。下半年有六方面的重点工作:一是进一步构建良性互动、健康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深入推进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用更多合作成果充实其内涵。扩大中俄各领域务实合作,确保中俄关系始终在高水平上运行。加强中欧发展战略深度对接,提升中欧关系的全球影响力。进一步加强同发展中大国的团结合作。二是进一步构筑稳定友好繁荣的周边战略依托。深入贯彻中央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精神,打造紧密的周边命运共同体。坚定维护国家的主权与尊严,通过对话谈判解决领土和海洋权益争端。办好阿富汗问题伊斯坦布尔进程第四次外长会,促进阿政治和解和经济重建。三是进一步深化同广大发展中国家传统友谊。扩大中非各领域务实合作,推动中非经贸合作取得新突破。积极加强同拉美国家关系,推动中拉整体合作迈出新步伐。为妥善解决叙利亚、伊朗核等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更多发出中国声音、提出中国倡议、发挥中国作用。四是进一步加强经济外交,为国内全面深化改革服好务。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治理体系改革,不断提高中国的规则制定权和话语权。五是进一步办好主场外交。办好APEC峰会,推动构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为亚太的持久发展与经济繁荣注入新动力。六是大力开展公共外交。积极向世界诠释惠及世界的中国梦、坚持和平发展以及正确义利观等思想理念,培育和提升我国的软实力。
第二篇:教育部社会科学司2010年工作要点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2010年工作要点
2010年工作的基本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按照部党组的统一部署和部工作会议的要求,认清形势,把握方向,遵循规律,提高质量,突出重点,狠抓落实,进一步推进社科各项工作。
一、以教师队伍建设为中心,以推进教学科研组织机构和学科建设为抓手,全面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
继续贯彻落实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会议和《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精神,以教师队伍建设为中心,以推进教学科研组织机构和学科建设为抓手,全面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1.深化拓展教学内容,不断完善教材体系和课程体系。抓好本科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0年修订版)教材修订工作,以充分体现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充分体现党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结合学生思想实际,继续深入回答“六个为什么”等重大问题,自觉划清“四个重大界限”,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三进”工作;总结北京大学、上海大学两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相关教育的试点工作,召开现场会,宣传和推广成功的经验。研究制定研究生层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新方案,2010年秋季开始试点。继续组织编写《高等学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和制作《时事》VCD,进一步加强形势与政策课建设。
2.加强教学研究,创新教学方法、手段和途径。组织实施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资助计划,加强教学重点、难点的研究。总结实践教学经验,编写、出版、使用与四本教材相对应的《教学案例》,推动实践教学和案例教学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征集、评选本科四门课程“精彩一门课”、“精彩教案”(全程)、“精彩多媒体课件”(全程),提高教学方法研究整体水平。建立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提供精彩教案、精彩课件和相关资源供教师学习、借鉴。举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论坛”,总结交流教学方法改革的好经验、好作法,推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
3.搭建提升平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研究制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划》。继续做好每年六期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工作和每年两期的全国高校“形势与政策”课骨干教师培训工作。开展四门课2010年版修订教材的学习培训,中宣部、教育部组织开展示范培训,各地各高校组织全员培训。继续组织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在职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学位计划、骨干教师国内外参观考察计划。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参考资料》和《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参考资料》建设,完善师资基本状况数据库。
4.健全管理制度,强化宏观指导。召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会议。健全督促检查体系,修改完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进一步加强对教学科研机构建设和学科建设的指导。建立教学质量监测体系,研究制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测评体系》,进一步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管理。组建新一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会。建立高校定点联系制度,定期到高校听课。
二、以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为重点,制定实施新一轮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
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构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为目标,以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为重点,谋划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进一步繁荣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跨越新发展。
1.谋划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中长期发展。制定印发《教育部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和《2010-2020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围绕面向2020年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现实问题和学科发展重大前沿问题,组织开展哲学社会科学战略研究。开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数据库建设调研和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战略规划。召开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工作会议,部署新一轮“繁荣计划”。
2.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和宣传。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继续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专项。启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专项。设立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研究课题,深入开展党史党建和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研究。
3.切实加强高校社科研究的意识形态工作。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论坛、报告会管理,加强中外合作研究管理,完善有关管理办法,建立健全长效工作体制和机制,严防敌对势力对我高校的渗透,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4.扎实推进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工作。实施《2010—2014年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工作规划》。继续办好中央六部门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与中宣部联合召开研修工作会议,部署新一轮研修工作。创新研修班管理,进一步提高研修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提高办班质量和水平。
5.完善项目体系,加强平台建设。加大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后续支持力度,实施哲学社会科学中长期重大专项,设立教育政策和教育热点问题研究与述评课题。做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评估工作和“十二五”科研规划,按照调整结构、优化布局、提升内涵、增强能力、服务国家的总体要求,启动新一轮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
6.加强项目中后期管理,加大成果宣传转化力度。以质量为导向,进一步创新管理模式,完善、细化项目管理实施细则,着力加强项目中后期管理和经费管理,提高项目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设立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出版基金。启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建议》,实施高校研究报告资助计划,支持高校面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发挥资政服务主力军作用。继续编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简报》。
7.整体推进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与科技部等部门联合召开“高校学风建设视频工作会议”。着重加强制度建设,制定查处学术不端行为实施细则。组织开展学风建设重点热点问题调研,发挥专家在学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改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评价工作,进一步完善并印发《教育部关于改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意见》。
8.创新科研管理,服务学术发展。充分发挥教育部社科委参谋咨询作用,提升社科委学部的学术影响力和辐射力。召开医药类、农林类高校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举办“社会责任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高层论坛。编辑出版《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管理评论》、《2010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和《2010年国外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报告》。做好全国R&D清查和社科统计工作。加强高校社科文献中心和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网建设。启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管理数据库建设。
三、以深化体制改革为重点,推动教育系统出版社繁荣发展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稳妥地推进并完成部直属出版社和高校出版社的转企改制,促进教育系统出版社在新形势下继续繁荣发展;在全面推进出版体制改革的同时,积极探讨促进教育出版发展的新思路、新途径;坚持正确出版导向,适应新的管理方式,为出版社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1.完成高校出版社体制改革工作。督促各校规范转制:认真做好转制工作中资产和财务方面的工作,做到产权清晰,责权明确;建立起既符合现代企业制度,又适应高校出版社自身发展的法人治理结构;探讨并确立新体制下新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措施。研究高校出版社在完成转企改制后新的校内管理体制,制定《关于加强高校出版社管理的若干意见》,为高校出版社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2.完成部直属出版社体制改革工作。根据中央16号文件精神和《基本规程》的要求,做好人民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语文出版社和教育科学出版社四家部直属出版社转企改制的服务工作。协调反映转制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协调争取体制改革的优惠政策。加强对国内出版集团组织结构和法人治理结构、以及集团优惠政策的调查研究,协助做好组建中国教育出版集团的论证工作。
3.调研部直属单位、高校主办社科类报刊单位的体制改革。坚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质量第一的原则,配合有关主管部门提出部直属单位、高校主办社科类报刊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
4.加强高校出版社新形势下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研究。重点研究高校出版社定位、特色与模式;在全国出版业集团化发展形势下高校出版社联合发展的目标与思路;“十二五”期间改革发展的思路与措施;高校出版社产权制度的改革;推进高校出版社利用数字出版手段,实现内容形式的多样化。
5.推进名刊工程建设。组织入选名刊工程的学报交流建设名刊的做法与经验,进一步提高办刊水平和影响力。
四、加强作风建设,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1.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组织学习中央关于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文件和指示精神,教育党员、干部严格执行中央关于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和部党组提出的各项要求,牢记“两个务必”,落实“约法三章”,做到警钟长鸣、防微杜渐。
2.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学习型司局和学习型党支部建设,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
3.努力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推进政务公开和信息工作,提高公文运转质量和效率,加强宣传、信息、电子政务、档案管理等各项工作,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第三篇: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关于印发《2010年上半年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的通知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关于印发《2010年上半年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的通知
教社科司函„2010‟ 27 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教育工作部门、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各高等学校:
为做好今年上半年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工作,我司组织研究制定了《2010年上半年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现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附件:2010年上半年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
二○一○年二月九日
附件:
2010年上半年
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是夺取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决定性胜利、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年。2010年上半年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深入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引导大学生准确分析判断国内外形势,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顺利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迎接“十二五”规划中来,引导和激励青年学生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国内“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深入分析了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认真总结了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基本经验,对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作出战略部署。全会明确提出,要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贯穿高等学校党组织活动始终,发挥党组织在推进教育改革、搞好教书育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深入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是全党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也是高校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一是要充分认识高校党建在整个党的建设中的特殊重要地位,深刻理解高校党员队伍是党的队伍的重要方面军,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壮大青年学生党员队伍,为党的队伍不断注入新的血液、增添新的活力。二是要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准确把握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引导学生按照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要求,以提高思想理论素养为重点,加强理论学习,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自觉推动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三是要认真领会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是根除党内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根本途径,体现了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战略思维,为开辟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指明了方向,引导学生看到我党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要求的坚强决心,进一步增强反腐倡廉制度意识,切实提高遵守党的纪律、抵御歪风邪气的自觉性主动性。
二、深入系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帮助学生自觉划清“四个重大界限”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是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基本内容。要结合学生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讲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学生自觉划清“四个重大界限”。一是要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最新成果,对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加强深度引导,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作出有说服力的回答,引导学生在解疑释惑中明辨理论是非,在交流互动中统一思想认识。二是要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中之重,围绕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深入进行学习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个人理想融入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之中。三是要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在大力宣讲经济发展成就的同时,积极宣讲我国政治建设的成果,宣讲人们精神面貌的变化,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充分认识到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对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的有力支持。
三、认真学习领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准确把握当前我国经济形势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化挑战为机遇,有效遏止了经济增长明显下滑态势,率先实现经济形势总体回升向好。同时,当前我国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积极变化和不利影响同时显现,短期问题和长期问题相互交织,国内因素和国际因素相互影响,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难度增大。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一是要教育引导学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统一到中央对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判断以及2010年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大政方针上来,既要增强必胜信心,又要增强忧患意识。二是要教育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意义和现实紧迫性。深入阐述做好2010年经济工作,重点要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功夫,真正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机统一起来,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三是要教育引导学生准确把握2010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即提高宏观调控水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夯实“三农”发展基础,扩大内需增长空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增强经济发展动力和活力;推动出口稳定增长,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四、深入学习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深刻领会加强“三农”工作的重大意义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切实加强“三农”工作,努力确保粮食生产不滑坡、农民收入不徘徊、农村发展好势头不逆转,是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巩固农村发展好形势的迫切需要。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一要充分认识2009年农业农村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农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农村民生改善和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农村改革有了新的突破,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是“三农”工作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的一年。二要全面把握今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即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把改善民生作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内容,把扩大农村需求作为拉动内需的关键举措,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三要深入领会和准确把握统筹城乡发展的科学内涵、目标任务、本质要求,以加强“三农”作为立足点,以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作为着力点,以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作为关键点,以城乡改革联动作为切入点,促进工农城乡协调发展。四要深入领会和全面把握中央一号文件的重大主题、主要特点及2010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按照“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的基本思路,毫不松懈地抓好农业农村工作,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
五、结合重要时间节点、重要活动和重大部署,集中开展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利益关系深刻调整,各种矛盾问题相互交织。同时,高校与社会联系日益紧密,大学生接受知识和获取信息的渠道发生深刻变化,大学生思想意识和价值取向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特征日益明显,保持和发展高校和谐稳定良好局面的任务更加艰巨。一是要抓住国家重要经济数据发布、“两会”召开等重要时间节点,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活动,深入宣传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出色表现和经济回升向好的总体趋势,宣传各地各部门坚定不移调结构、脚踏实地促转变的重要措施和生动实践,宣传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和对外形象的不断提升,展示经济社会发展的辉煌成就和美好前景,引导学生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把报国热情转化到刻苦学习的实际行动上来。二是要突出做好热点问题的解疑释惑,主动及时应对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着力析事明理,深入解读中央有关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用事实和数据说话,讲清政策内容,阐释政策背景,把中央政策措施讲透彻讲明白。三是要精心组织民族大团结的主题宣传教育,着眼巩固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广泛宣传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历史与现实,引导学生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自觉做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宣传者、实践者和推动者。
六、准确把握两岸关系发展新形势,续写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篇章
2009年,两岸关系在实现历史性转折基础上,取得了新的重要进展和突破。国共两党、两岸双方保持良性互动,两岸经济关系加快走向正常化、制度化和机制化,两岸文化教育交流蓬勃发展,各界交流方兴未艾,大交流局面正在形成。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越来越成为台湾民意主流,成为两岸同胞的普遍共识。
正确认识当前两岸关系的形势,准确把握两岸关系发展的趋势,一是要继续深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12〃31”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这一主题,既符合当前推进两岸关系的实际需要,又反映了两岸关系发展的客观趋势,同时也是坚持和平统一方针的必然要求。全面领会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我们国家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选择。二是要全面把握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是两岸双方建立政治互信、加强对话合作的重要基础,“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是两岸双方保持良性互动、解决复杂问题的基本思路,先易后难、先经后政、把握节奏、循序渐进是推进两岸协商不断向前迈进的有效途径。三是要充分认识台湾政治社会状况的复杂性和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艰巨性,以及“台独”分裂势力仍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最大障碍与威胁。一些外部势力仍以各种方式插手台湾问题,阻碍两岸关系发展。破解制约两岸关系深入发展的难题,消除“台独”思想对台湾民众造成的毒害,还需要我们付出长期的艰苦努力。四是要深刻认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正处在进一步向前推进的重要历史机遇期。要坚定信心,排除干扰,努力保持两岸关系良好发展势头,不断巩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物质基础、文化基础和社会基础,不断增进两岸经济、文化、社会和人民思想感情的大融合,不断壮大支持和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力量,努力构建基础坚实、支撑有力、内涵丰富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
国际“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
2009年是冷战结束以来国际形势变化最大的一年。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世界加速进入经济大动荡、格局大调整、体系大变革的新阶段。世界经济艰难复苏,风险犹存;世界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序幕拉开,多极化进程明显加快;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突出,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威胁并存,国际安全形势出现新动向;主要大国和新兴力量抓紧调整内外政策,综合国力竞争更趋激烈;金融危机引发思想领域大反思,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呈现新特点;中国国际地位与作用不断增强,对国际规则的话语权不断提升,对国际秩序重塑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一、深刻认识全球经济出现企稳回升迹象,但复苏基础不牢,不排除出现新的动荡和反复
金融危机的负面深层影响继续在全球经济领域显现。受金融危机拖累,美、欧、日三大经济体同步陷入衰退,大多数国家经济均遭受不同程度冲击,全球陷入自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经济衰退,2009年成为二战结束以来世界经济首次出现负增长的一年。在大规模经济刺激措施作用下,世界经济出现复苏好转迹象,主要经济体探底企稳,但发达经济体财政赤字攀高,印度、越南等新兴经济体通货膨胀严峻,以及迪拜债务危机表明:世界经济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存在,复苏艰难,风险犹存。主要表现在:在虚拟经济领域,全球金融体系结构性缺陷尚未得到根本性治理,新的监管机制和交易规则尚未建立,美国的金融衍生品仍在继续泛滥,这些金融风险有可能引发新一轮金融动荡;在实体经济领域,美、欧、日经济虽止跌企稳,但不确定因素仍多;在国际贸易领域,受流动性增多、美元贬值等因素影响,国际上大宗商品以及黄金等贵金属的价格快速上涨,发达国家消费疲软,各种形式的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再度抬头,对国际贸易发展和世界经济复苏都将产生不利影响。总体上看,世界经济好转的基础并不牢固,推动世界经济全面恢复增长将是一个缓慢、曲折的过程。
二、深刻认识国际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国际体系变革深入推进
国际金融危机使新兴大国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发生新的消长变化。美国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被阿富汗、伊拉克两场战争拖累,软硬实力明显受挫。欧盟、日本困难重重。新兴大国虽受一定冲击,但总体上仍能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凭借后发优势,新兴大国日益成为世界经济新的驱动力和增长点,联合自强意识增强,中俄印、“金砖四国”、发展中五国等合作机制不断发展,积极参与国际治理。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更加均衡的方向发展。
国际金融危机充分暴露了全球经济治理机制的种种弊端,引发国际体系的深刻变革,国际力量消长变化成为国际经济体系改革的重要推动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分别将发达国家5%的份额和3%的投票权转给发展中国家。二十国集团(G20)峰会迅速取代G8成为全球经济治理的核心平台。发达国家越来越难以垄断国际事务,在解决全球性问题上越来越离不开新兴大国的参与。
正确认识当前国际形势重大而深刻的变化,一要认识到这一变化才刚刚起步,仍处于阶段性过程中;二要认识到西方在经济科技上仍占优势,在国际体系中仍处于主导地位,这一格局短期内还难以根本改变;三要认识到国际体系的调整是一个各方反复博弈、长期复杂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三、深刻认识“后危机时代”国际竞争的态势,把握各大国对外政策走向
为着眼于“后危机时代”的国际竞争,各大国加紧调整各自发展战略和对外政策,抢抓战略制高点。美国奥巴马政府上台后主打“变革”旗帜,对美国对外政策进行冷战结束以来最大幅度调整:重视运用“巧实力”修复美国形象,高度重视经济金融外交,积极推动和主办G20金融峰会,要求各国在刺激经济增长方面与美国协调行动,但在美元地位等问题上坚持既有立场;推行全面兼顾的地缘战略,出台从伊拉克撤军计划以及对阿富汗和巴基斯坦新战略;进一步巩固跨大西洋关系,“重启”美俄关系,加强美印合作,取悦伊斯兰世界,调整对伊朗和朝鲜姿态。美国外交政策调整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国际关系中的紧张状态,有利于大国加强沟通协调。但美国战略目标仍是防范遏制潜在的战略竞争对手,千方百计维护自己一超独霸地位。
俄罗斯对内积极消弭危机影响,着力调整经济结构,整顿经济秩序,对外致力于加强和改善与各方关系。欧盟推动完成《里斯本条约》批约进程,一体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对外积极参与国际议程和国际规则制定。日本民主党首次上台执政,倡导“友爱外交”,倡建“东亚共同体”。总体上看,大国间维持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框架,同时利益联系更加紧密,合作、协调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
四、深刻认识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问题,准确把握国际安全形势与地缘政治的新动向 在传统安全领域,核安全问题在国际议程中的位置显著前移,朝鲜再度核试验引起国际社会强烈反响,伊朗核问题形势逐步升级。“三股势力”活动猖獗,为祸于我国和周边。阿富汗、巴基斯坦安全形势严峻,塔利班势力卷土重来,美国和北约驻军穷于应对。海洋、极地、外空、网络争夺愈演愈烈。美、俄、英、法等国在削减核武库的同时,纷纷研制和改进战略核武器,以确保核威慑继续有效。在非传统安全领域,气候变化问题不断升温,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头号焦点问题。甲型流感发展成全球性“大流感”,公共健康安全问题突出。国际粮价暴涨暴跌,危及粮食安全。世界正进入水资源严重短缺时代,水安全问题彰显。
面对全球性挑战,任何一方都无法单独应对,“同舟共济”成为各方共识,各国积极沟通协作,多边外交空前活跃。同时,各方也从各自利益出发,展开了复杂激烈的斗争。排放问题本质上是发展问题,排放权即发展权。在国际气候谈判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以及发达国家内部斗争激烈。美欧日竞相抢夺气候变化主导权,实施雄心勃勃的绿色经济计划,推动形成“碳减排”、“碳关税”等规则,谋求抢占新经济先发优势。
五、深刻认识随着中国日益向世界大国迈进,中国外交越来越活跃
一是大力开展峰会外交,推动国际体系改革进程。中国领导人频繁出席各类多边峰会,与国际社会携手合作,共同应对各种全球和地区性问题和挑战,取得显著成果,有力维护了国家利益,充分展示了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二是全力开展经济外交,服务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三是推动中国与其他大国、发展中国家和周边国家的关系整体迈上新台阶。中美关系打破每逢美国总统易人、两国关系就起波折的“怪圈”,双方共同努力建立21世纪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迈出更坚实的步伐,双方在重大国际问题上的战略协作不断加强。中国同欧盟机构和欧洲大国的合作得到加强。中日战略互惠关系在日本新政府执政后进一步加强,两国在亚洲地区事务上的合作空间不断扩大。中国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合作深入推进,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协调合作不断加强。四是大力加强安全、公共、人文等领域外交。新疆乌鲁木齐“7〃5”事件发生后,中国积极同西方、穆斯林国家和周边国家沟通对话,赢得国际社会广泛理解和支持。中国坚决打击和遏制“藏独”等势力在国际上进行反华分裂活动,就某些国家领导人会见**的行为进行严正交涉和斗争。坚定捍卫一个中国原则,妥善处理台湾以观察员身份出席第62届世界卫生大会等涉台外交问题,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积极势头。
中国国际地位提升,在吸引全球关注目光的同时,也处于国际舆论的风口浪尖。后危机时代,外部环境空前复杂、多变,机遇挑战并存。一是金融危机后遗症频仍,我经济发展形势趋于严峻。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涉及我国的贸易摩擦增多。二是全球性挑战直面而来,外交新课题不断增多。既有“绿色新政”、低碳经济、新能源、“无核武世界”等新问题,又有国际体系改革和全球治理等新挑战,既有发展理念和模式之争,又有新经济发展制高点之争。三是周边不稳定因素增加,我地缘政治安全环境堪忧。我周边热点问题四起,大国纷纷插手,牵动地区安全形势。巴基斯坦、缅甸、朝鲜等局势变数增多,美国将反恐重心转向阿富汗,域外大国染指我南海事务,南海问题解决更趋复杂化。我与西方围绕“软霸权”的斗争和较量趋于长期化,坚决打击“藏独”和“东突”分裂势力、着力维护与穆斯林世界的传统友好关系,是我外交工作的长期任务。
第四篇:教育部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2015-2016-1
2015年下半年全省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
2015年下半年将召开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迎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等重大纪念活动。2015年下半年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开展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等主题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统一思想,万众一心,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
一、国内“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
1.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指导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最鲜活的马克思主义,为我们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提供了有力武器。宣讲阐释讲话精神是一个持续推进、逐步深化的过程。一要引导学生着力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在掌握科学理论上下功夫,在理论联系实际上下功夫,切实做到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二要不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通过历史变化、现实成就、国际比较,引导学生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三要深入准确阐释“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引导学生深刻把握其重大意义、丰富内涵、相互关系和实践要求。通过持续全面深入地宣讲,让广大学生充分认识讲话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和理论品格,进一步增强学习贯彻的自觉性坚定性。
今年10月,我们党将召开十八届五中全会,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一要宣讲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的重大意义,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全面掌握全会精神的丰富内容。二要大力宣讲“十二五”时期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党的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三要深入开展五中全会精神学习教育,引导学生准确把握“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通过宣讲,引导学生进一步统一思想、增强信心,坚定为祖国发展贡献力量的理想信念。
2.围绕重大活动和热点难点加强思想教育和引导。要以举办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为契机,紧紧围绕“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主题,对学生进行抗战精神和爱国主义教育。一要着力宣讲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重大贡献和中国付出的巨大民族牺牲。二要着力宣讲在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全民族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历史功绩,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三要宣讲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日本侵华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揭露侵略者的战争罪行和残暴行径,有力批驳各种否认和歪曲侵略历史的错误言行。四要广泛介绍中华儿女和国际友人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英勇行为和正义言论,缅怀先烈和民族英雄。五要着力宣讲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在教育教学中,引导学生客观全面看待抗战历史,正确把握前6年局部抗战和后8年全面抗战的关系,正确把握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关系,正确把握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关系,有理有据批驳否定党领导抗战的历史功绩、否定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重要地位和作用的错误观点。
要着眼学生关切,了解他们的现实生活和思想实际,着力回答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一要针对环境污染问题,宣讲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等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进展新成效,重点介绍党和政府在让百姓喝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吃放心的食物等方面的重要举措。二要围绕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发展计划,介绍相关背景、阐释内涵、国内外发展态势及给大学生未来创业就业带来的机遇。三要回应学生关注的就业问题,让学生把握我国就业总体形势,知晓国家在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措施。
3.深入阐释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趋势性变化。今年以来,在内外承压的背景下,我国经济主要指标逐步回暖,呈现缓中趋稳、稳中有好的发展态势。教学中,要着力宣讲阐释经济发展的新特点、新变化。一要充分宣讲经济发展亮点,阐明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四个“没有变”: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的基本特质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二要通过对导致近年来国内经济增速下滑的国内国际因素的分析,和对经济自身发展规律的阐释,引导学生客观理性地认识当前国内经济增速下滑的问题。三要准确把握新常态的趋势性变化。新常态是一个普遍的经济发展规律,高速增长的经济体基本都经历过这一过程;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长仍需要继续保持在中高速水平。四要针对唱空中国经济论调,解疑释惑、澄清是非。围绕经济增速、楼市股市、地方债务等经济热点,做好解释引导教育工作。既要看到当前面临的挑战和困难,也要看到我们的机遇和信心。通过教育教学,增强对中国未来发展的信心。
4.准确把握农业农村发展的主线、改革任务。今年农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农村公共服务稳步推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亮点。教学中,要着重引导学生关注关心当前农业农村改革的重点任务。一要阐明当前农业发展方向。即加快推进农业转变发展方式,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二要引导学生看到当前农业农村发展的结构性矛盾。讲清农业资源偏紧和生态环境恶化的制约、农村劳动力结构变化的挑战、农业生产结构失衡的问题、农业比较效益低与国内外农产品价格倒挂的矛盾等突出问题。三要宣讲深化农村改革的系列举措。解读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农村金融保险、农垦体制、种业权益等方面的改革,正确引导“谁来种地”“如何种地”、农村土地改革、农产品安全等热点问题。通过教育教学,让学生认识到,农业目前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目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引导和鼓励学生毕业后到农村基层就业创业,成为活跃农村经济、破解“三农”难题的生力军。
5.正确认识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宣讲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一要阐释全面从严治党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深入分析全面从严治党中“全面”的内涵、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二要阐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对全面从严治党的支撑作用,宣讲党中央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以及取得的明显成效,消除学生在一些腐败认知上的模糊认识。三要通过讲解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引导学生树立纪律意识、法治意识,做到遵规守纪、严格自律,把纪律和法律作为日常学习和生活不可触碰的底线。在教育教学中,尤其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以下几点:一是充分认识到反腐败斗争具有长期性,距离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尚需较长时间。二是看到我们党对腐败零容忍、从严治党从严治吏的坚决态度,和重拳反腐以及从治标向治本迈进的成就。三是正确看待“反腐过头”论、“反腐自黑”论、“反腐无用”论等声音,破除反腐中的错误观点,认清反腐败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艰巨性。
6.继续抓好江西省情教育。突出讲授江西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优美生态以及发展的巨大潜力和美好前景。讲授近年来江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以及新的形势下江西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二、国际“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
1.了解国际秩序规则之争动向。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国际秩序和规则深刻调整,全球地缘政治经济格局加速演变。各方纷纷展开庆典外交,推出各自倡议和主张。90多个亚非国家代表隆重举行万隆会议60周年纪念活动,发出团结合作的声音。引导学生关注一系列国际重要议程,一要关注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峰会成果将关系国际体系调整变革方向。二要关注联合国发展峰会和巴黎气候变化大会。联合国发展峰会将提出今后15年国际发展合作的新指标;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将就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新体制作出安排。关注的目的,要让学生清醒认识到,国际秩序与话语权之争的严峻性,认识到中国始终是国际秩序的维护者而非挑战者,是国际秩序的建设者而非破坏者,是国际秩序的贡献者而非所谓“搭便车者”。
2.深刻认识大国关系演变态势。关注各主要力量的战略调整和互动态势,把握国际格局的演变趋势。一要关注美国继续推进的亚太“再平衡”战略。与日本达成新版防卫合作指针,大力推动TPP谈判;在中东重点打击“伊斯兰国”,推动伊朗核问题达成全面协议。同古巴举行多轮复交谈判,两国领导人实现会晤。二要解读俄与美欧的博弈。俄罗斯同美欧围绕乌克兰危机的冲突仍未完全平息。美欧继续对俄施加制裁,俄实施“反危机”计划,加紧推进欧亚经济联盟等地区一体化。三要全面介绍我国同主要大国关系良性互动的趋势。大国是国际秩序博弈的主体,大国关系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国际及地区秩序。
3.关注全球经济增长态势。今年以来,全球经济继续呈温和复苏态势。在教育教学中需要着重宣讲:一要阐释世界经济的特点。各方经济增长分化态势日趋明显,美国经济增长居发达经济体增速之首,欧元区启动大规模量化宽松政策,日本经济复苏再度放缓。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下行压力增加,经济金融风险加速积聚。二要分析风险因素。世界经济运行风险居高不下,国际油价和大宗商品价格低位徘徊、希腊债务问题未彻底解决、美联储加息预期等因素影响,加剧了各国特别是新兴经济体经济下行风险。三要宣讲外部环境对我国的影响。重点关注世界经济复苏形势,关注希腊债务后续问题、美联储加息等重要事件及其影响。通过介绍我国发展外部环境的总体形势,让学生认识到我国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发展态势中仍然向好。
4.宣讲“一带一路”战略和建设重点。“一带一路”是党中央总揽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共建“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文件正式发布,获得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支持响应。一要宣讲“一带一路”建设取得的重要进展和路线图。“一带一路”的立体布局日趋清晰,同沿线国家发展规划的对接不断取得进展,特别是我国分别同俄罗斯、欧洲签署了发展规划对接的联合声明,使“一带一路”倡议在这两个方向上取得了重大进展。二要介绍亚投行筹建情况。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进展顺利,最终确定意向创始成员国达57个,成员遍及亚洲、大洋洲、欧洲、中南美洲和非洲,极大提升了亚投行的代表性和影响力。丝路基金也成功启动运营。三要讲清“一带一路”建设的理念。既是中国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需要,也是加强和亚欧非及世界各国互利合作的需要。“一带一路”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是开放的、包容的,已成为连接中国与沿线国家的重要纽带。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一带一路”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曲”,而是各国共同参与的“交响乐”,是中国向世界提供的公共产品。同时,也要认识到“一带一路”是一个长期的战略布局,在其发展过程中,也面临各种挑战和考验。
5.全面理解中国外交战略布局。2015年中国外交关键词是“一个重点、两条主线”。“一个重点”是全面推进“一带一路”,“两条主线”是做好和平与发展这两篇大文章。在教育教学中,一要宣讲我国总体外交形势。中俄关系持续高水平运行,中美关系保持稳定发展势头,中欧务实合作提质升级。我国同印度、印尼、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等周边国家保持了密切高层交往,提升了务实合作水平。二要突出介绍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积极参与解决国际地区热点难点,在尼泊尔发生重大地震灾情时及时伸出援手,在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谈判、南苏丹政治进程、也门等问题上发挥建设性作用,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热点问题解决之道。三要引导学生关注我国重大外交议程。我国将隆重举办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我国领导人将出席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等一系列重要国际活动,习近平主席将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在教育教学中,要深入阐释我国对重大国际问题的政策主张,让学生充分理解并支持中国立场、中国声音。
第五篇:形势与政策——教育部当前国际关系与大国外交教学要点
形势与政策——教育部当前国际关系与大国外交教学要点
一、关注国际体系变革调整和热点问题动向
当前国际体系处于变革期,越来越反映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与国际事务中不断上升的地位和作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一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国际体系调整变革和各国抢抓全球治理主导权的势头将会延续。要持续关注一系列涉及国际体系变革的重大事件,联合国框架下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制定出台,中美等主要大国协调推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通过《巴黎协定》,美国推动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谈判达成协议,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定(TTIP)谈判加速推进。二要认识美国全球战略调整牵动大国关系深刻调整。美避免向中东派遣地面部队,缓和与伊朗、古巴关系,加快推进亚太“再平衡”战略,支持日本突破和平宪法和“专守防卫”。三要认识大国协调合作解决国际地区热点问题的趋势加强。伊核问题六国与伊朗达成冷战结束以来最重要的外交协议之一;美俄等就政治解决叙利亚问题展开协调,政治解决叙问题的国际努力再度活跃。四要关注国际恐怖主义发展动向及影响。西亚北非地区局势不稳定、发展不平衡、域内外各种力量角逐加剧极端恐怖势力发展,多国遭受恐怖袭击,各主要力量加大反恐国际合作。五要引导学生关注国际体系调整动向、发展趋势及对我国影响,认识到中国是现行国际秩序的参与者、维护者、改革者,将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全球发展发挥建设性作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在本轮国际体系变革调整中,竞争摩擦的一面有所上升,但斗而不破、适度妥协,既借重合作又牵制斗争的基本框架仍将延续。
二、认清世界经济调整变化及对我影响
世界经济虽保持复苏态势,但负面因素增多,仍面临放缓失速甚至长期低迷风险。在教育教学中要帮助学生认清世界经济总体形势和新动向:一是世界经济复苏根基不稳,增长整体乏力。国际金融市场持续动荡,大宗商品价格波动频繁,全球增长预期创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新低,世界贸易增幅也可能降至6年来最低。二是增长格局分化。发达经济体增长回暖,新兴经济体增速下滑。面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最大下行压力,部分新兴市场国家货币贬值高达15%至30%。发达国家借势唱衰新兴经济体。三是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联动性愈加凸显。中国经济增长率、贸易、投资等关键经济指标均居世界前列,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0%左右,成功实现人民币纳入SDR货币篮子,股市调整和汇率机制改革对国际金融市场产生重要影响。中国经济短期增速结构性放缓,但前景被广为看好,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势头没有变。2016年中国将主办二十国集团杭州峰会,这是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巩固和变革的一件大事。
三、认识“一带一路”战略、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进展和意义
“一带一路”是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战略。一要认识“一带一路”的重要进展。“一带一路”构想启动实施一年来,在欧亚、欧洲、亚洲等方向取得了重要进展:全面加强同沿线国家发展战略对接,同20多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协议,中巴、中俄蒙等主要经济走廊和涉外重大项目建设正在有序推进;在设立丝路基金后,又倡议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开创发展中国家组建多边金融机构的先河;周边自贸区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同韩国、澳大利亚签署自贸协定,完成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谈判,全力推进RCEP谈判和中日韩自贸区谈判。二要引导学生客观认识“一带一路”战略的光明前景和面临的困难挑战。“一带一路”战略顺应了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的新形势,符合沿线国家深化区域合作、促进经济发展的共同利益。但另一方面,沿线大多是发展中国家,容易受到世界经济波动和发达国家宏观政策外溢效应的影响,再加上沿线区域多种文明交汇,多种力量交织,地区安全形势复杂,“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不容忽视。三要引导学生认识到,开展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是新时期保持我国经济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的重大举措,有利于实施“一带一路”等对外开放重大战略。我国本着“平等自愿、互利共赢”的原则,同20多个国家签署产能合作协议,周边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取得重要进展。
四、理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战略布局
2015年,中国外交开拓进取,外交布局和各项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和成果。在教育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关注我国重大外交议程,理解我国外交政策,支持我国外交工作。一是在周边方向,全面深化同有关国家关系,引领东亚合作、亚非合作、南南合作以及南北合作前进方向。二是在发展大国关系方面,再度确认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重要共识。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保持高水平运行。中英双方同意建立面向21世纪全球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开启中英关系“黄金时代”。中欧“四大伙伴”建设全面推进。推动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和应急储备安排取得重要进展。三是对发展中国家合作方面,2015年的中国外交以中拉论坛开局,以中非合作论坛收官,形成中国同发展中国家合作两翼齐飞的可喜态势。四是在多边舞台上,中国元首首次登上联合国讲台,倡导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阐明中国对重大国际问题的立场。系统提出应对气候变化、推进全球气候治理的中国主张,为《巴黎协定》的最终达成作出积极重要贡献。五是在外交理论创新方面,继提出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目标后,又推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大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