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说课稿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讲课稿
教育学院课程说课稿
2015~ 2016学年第2学期
课程名称政治必修一 专
业 经济生活 班
级高一(1)班
授课教师吕璐璐
广州大学教育学院教务处制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讲课稿
教案编写说明
一、教案的规范化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规范教案管理,特制定教案编写说明。
二、教案的编写规范
1.教师上课要有完整的教案,按照课程教案编写要求书写或以Word文档编制的纸质教案,不能以课件幻灯片的打印稿代替纸质教案。
2.从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开始每位教师的教案,应加装统一格式的封面和首页后,每学期装订成册。(推荐文本格式附后)
3.由于课程类型(医学、公共文化课)、教学内容的差异,教案编写的具体格式可根据学科特点进行修改,但必须包含以下主要要素:
(1)教学目的(教学目标):即教学中体现“课程的总体目标”和“章节的目标”及预期达到的效果。
(2)教学内容:是指通过对教学大纲、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的研析,确定课程教学或课堂教学知识信息的总和。
(3)教学重点、难点:本部分是指该课程或该章节的重点和难点部分,是学生必须掌握和加强学习的知识点。
(4)教学进程组织与设计:是根据教学目的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手段(教具及现代教学手段)、师生互动、学时安排、板书设计等的设计或选择。(5)课前预习:是要求学生在学习新课前必须先预习教材的内容及复习与该章节有关的已学过的知识,以便更好理解新内容。
(6)课后实施情况及分析:是对课程教学中知识的科学性和完整性评价;某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重、难点的把握;教学方法的应用;师生双边活动的设计;教学效果等课堂教学过程情况的总结与分析,为以后的教学提供经验和素材。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讲课稿
《教学技能与训练》说课稿
教案名称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学 院 政治与公民教育学院
专 业 思想政治教育
班级名称 131 学生姓名 吕璐璐 学 号 1363100049 任课教师 姚冬琳 完成日期
2016-06-13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讲课稿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讲课稿
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框题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学生为本的理念,我将要主要从教材分析、教学重难点、教学流程等方面做具体阐述,不足之处请多指正!首先,我对本框题进行分析 说教材
1.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出自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二框题,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在之前的政治课中学过了一些思想品德课,这为过渡到本框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作为一框新知识的新开始,可见本框题在本课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
本框题主要分为两目,第一目是“公有制为主体”,第二目是“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本框题是上个框题《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教学内容的延续,同时也为接下来收入与分配,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因此本框题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1.2 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七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2.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①对我国的现实生活中的经济体制有一个明显清晰的界定,从而树立一种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在生活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1.2.2能力目标
①运用所学到的相关知识,辨别生活中的公有制经济和多种所有制经济; ②初步学会区分公有制经济和多种所有制经济。1.2.3知识目标
①了解生活中存在的形形色色公有制经济和多种所有制经济;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讲课稿
②知道如何正确处理公有制经济和多种所有制经济之间的关系。
1.3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后作业、备课资料。
本着认真研究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1.3.1教学重点
让同学们学习到我国的主要经济制度,为下节课关于“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讲课打好基础,并且更好的学习政治课 1.3.2教学难点
如何正确的理解并且区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分配之间的关系.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框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说教法
当老师难,当一名好老师难,当一名优秀的思品老师更难,我们的思品课思想性、时代性、开放性强,学生难学,教师难教,我也深有体会。
基于本框题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2.1直观演示法:
收集有关图片,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2活动探究法
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2.3集体讨论法
设计问题并且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讲课稿 说学法
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最后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4.1导入新课:(1-2分钟)
我用日常生活中和经济体制相关的例子进行引入。
4.2讲授新课:(7-8分钟)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突出教材的重点,明了地分析教材的难点。
我选择了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这些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化。
按以下环节进行:分别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两个框架又分别包含了“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以及“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一共六个主要内容。是整个初中政治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同时,又很有现实意义。
4.3课堂小结,强化认识。(1-2分钟)
课堂小结,可以把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素质;简单扼要的课堂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政治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且逐渐地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个性。
5教学理念与方法
1.重视学生自主学习。由学生自主总结。2.激发和提升学生的体验。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讲课稿
3.注重学生的互动合作。组织学生自由组合演小品。4.突出探究式学习。设计“听故事想办法”环节。5.加强学生的道德实践。6.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结合日常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材料,通过练习去深刻理解和巩固本堂课知识,充分认识坚持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和重要意义。布置课后作业,让同学讨论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这两对概念的区别。板书设计
说明: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一、公有制为主体
1、公有制经济的主要成分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讲课稿
2、如何区分其主要成分
3、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的体现
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多种所有制经济的主要成分
2、如何区分多种所有制经济的主要成分
3、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本堂课贯彻新课标的理念,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增加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
致谢
结课教案到此也就是暂告收尾,这也意味着我在广州大学政治与公民教育学院三 9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讲课稿
年的学习生活既将结束。回首往昔,我大学中最宝贵的时光能够在政教学院众多知识渊博的老师们的教导之下度过实是荣幸之极,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我也是获益匪浅。
此外,由于本身专业是师范方向的,所以我们还有一些课程是由教育学院的知识渊博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教导,比如说本门课程的任课老师姚冬琳老师。在此也特别感谢姚老师一个学期以来的辛勤教导和知识传授,在这一个学期中所学到的关于师范技能方面的知识是我能够完成本篇教案的重大原因。在此也特别要感谢我的任课老师姚冬琳老师。从教案的选题、框架的设计、结构的布局到最终的整篇教案,从内容到格式,都是得益于姚老师的教导。没有聂老师的辛勤指导就没有我教案的顺利完成。
但是,时间的仓促及自身专业水平的不足,整篇教案肯定存在尚未发现的缺点和错误。恳请阅读此篇教案的姚老师给予指正。
第二篇:《我国基本经济制度》说课稿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说课稿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说课稿1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方面展开说课;
首先是教材的分析;
本节课内容出自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二框。 它承接上节课发展生产有关问题,也为第七课第二节《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我国的所有制结构构成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制度为本单元生产与经营提供了一种制度上的保障。因此本框题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接下来是学情的分析
本框题有关内容,初中的思想政治课本已经有所表述,高一学生对于这一知识其实并不感觉陌生。但是对于现在更高的要求,高一学生还显得缺乏分析综合理解能力,因此需要教师教师必须设置一定的情景,进行适当的引导,从而更好掌握知识。
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生情况的分析,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1)识记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具体内容,各种经济成分的含义、地位和作用
(2)理解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和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的体现
2、过程方法目标:
运用事例说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认识到基本经济制度符合我国基本国情,有利于促进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积极参与社会经济生活,从而树立起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
当我们全面分析了教材、学生并确立教学目标后,就不难理解本节课的重难点了。
教学重点是:
1、公有制、非公有制经济的内容
2、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3、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性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了解这块内容,可以引导学生对基本经济制度内容全面把握,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教学难点是: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以及主要实现形式
(学生对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方面的知识了解甚少,不容易理解为什么股份制会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把握起来有些难度)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我确立了以下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用案例更加通俗易懂,利于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
讨论法:针对某些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促使学生学会在学习中解决问题。
讲授法:通过教师对教材有逻辑的分析,引导学生系统掌握知识;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我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
这节课指导学生的学法主要采取:体验式学习、交流合作学习、分析归纳式学习。
下面,我将着重介绍我的整个教学过程环节:
首先是,导入新课部分
展示资料:“神八”是谁造出来的?
引导学生要弄清楚这些企业的经济性质,我们就要了解现阶段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内涵,现阶段我国实行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板书)
(通过材料激发学生兴趣,为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下面是讲解新课部分
为了讲清教学重点,
二、公有制为主体
1、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地位、范围 (板书)
引导学生阅读书本,小组探究的形式来找出现阶段我国公有制经济有哪些成分?
学生阅读课本,得出结论。
接下来展示材料三则,通过三则材料的对比,并结合书本可以使学生清晰认识到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含义、地位、作用。
(这里通过对文字材料的分析,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归纳总结能力,并结合教师讲授,掌握知识点,并结合具体案例加深理解)
在此基础上,过渡到难点的学习-----
2、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 :股份制(板书)
展示具体的股份制改革的材料并结合一则视频学习知识;
接下来为了突破第二个难点,首先展示材料,并且抛出探究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学习,自助探究。讨论后教师进行总结:这种认识实际上背离了生产力标准,实践上也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进一步讲解其控制力体现在两方面:
3、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体现(板书)
(通过文字材料和视频播放,通过学生的有效阅读,学会挖掘分析问题的角度,归纳知识点,让学生真正做到自主学习,视频播放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强视听效果,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合作探究,进一步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接下来引导学生引导学生阅读书本并归纳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内容,
学生回答完毕后,展示这三者的对比的表格:学习几种不同类型的非公有制经济形式的含义、地位、作用。
(这里表格比较,直观清晰,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比归纳总结的能力,从而顺利理清重点,---
三、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个体经济
2、私营经济
3、外资经济(板书)
对于本节课最后一个教学重点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性(板书)
展示这样几则图片:牛耕地、农业机械化生产、现代化的温室种植
请学生来回答,对我国生产力现状的认识,教师总结使学生认识到,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正是由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现状决定的,坚持基本经济制度是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
(这样设计,既把握教学节奏,运用图片直观易懂,由浅入深,加深对重点知识的掌握)
接下来呢是课堂小结,引导学生根据板书巩固知识。
(这里我运用的是提纲式板书:这种形式的板书能够突出课文的重点,便于学生抓住要领、把握内容、加深印象,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布置作业:也就是教学评价环节
引导学生查阅有关青年创业基金的实施项目,并写出一个方案。
(这样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谢谢大家,我的说课就到这里。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说课稿2
一、说教材
1、本框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框的内容是对上一节教学内容的延续,在上节课中学生已经学习了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这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经济就是人们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基础之上进行的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的活动,以及在此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国的所有制结构构成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制度为本单元生产与经营提供了一种制度上的保障。因此本框题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符合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符合我国国情的。
本框题的逻辑结构主要是由一条主线构成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公有制为什么是我国经济制度的主体,其地位如何体现,它的实现形式怎样→我国实行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性。这一节内容主要是一个总—分—总的逻辑结构顺序,因此本课也可以采用这种总—分—总的方法进行教学。
2、重难点以及其确立的依据
重点: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因此有关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内容是本课的重点。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对于我们认识国家经济发展的原因、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积极参加社会经济生活大有裨益。
难点: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以及我国实行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性。
学生对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方面的知识了解甚少,不容易理解为什么股份制会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把握起来有些难度。对与我国实行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性的问题它涉及到我国的社会性质,我国国情和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基本原理,学生分析的时候会有一定难度,因此也把它作为本课的一个难点。
3、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要使学生能够识记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具体内容,各种经济成分的含义、地位和作用;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理解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意义。在现实生活中,能够区分各种经济成分,并说明它们的作用。
(2)能力目标:
重点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一种合作探究问题的能力及鉴别、思考、判断等思维能力。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辨证原理,并能用它来解释我国实行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培养学生一种知识的迁移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要使学生能够拥护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认识到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有利于促进我国生产力的发展。要平等的看待每一种经济成分的地位与作用。
二、说学法
学生的实际情况是学法研究的起点,根据高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我将采取学生合作探究的方法和制作学习卡片的方法来进行学法指导。
高一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首先,在初中,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我国初级阶段的国情,“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和我国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相关知识,以及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辨证原理的基本内容,学生应该能够掌握本课的内容,高一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生活阅历,在经过了中考的分流之后,学生已经有了择业意识和前途意识,因此迫切希望了解各行各业的一些基本情况。其次,在能力上,这一阶段的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理论概括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能够理解教材当中的知识与内容。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建构主义心理学的原理,这一阶段的学生希望能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应该充分的相信学生有这种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才采用了让学生合作探究的方法来让学生进行学习。制作学习卡片主要是为了强化和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方便学生理解与记忆。
三、说教法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本框内容相对抽象和理论化一些,而且本课知识点比较多,层次多,如果按照传统的以讲授法为主的教学的话,必然会造成散乱的印象,重难点容易被弱化。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取情景探究法和问题探究法进行教学。首先,运用多媒体创设情景,使学生进入学习情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然后,根据本课中设置的几个问题,引导学生通过相互合作来解决问题,再利用多媒体实现情景的拓展与回归,一方面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思想,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在进行问题探究时,通过教学生制作学习卡片进行学习,这样可以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也方便其记忆。
四、说教学流程
1、课前准备
首先,将本框题的主要内容划分两块:其中一块是六种经济成分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探究来完成。另一块是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我国实行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性,这一部分主要以教师讲解为主。在为了突破这一部分难点内容时在开展新课之前要给学生介绍生产力、生产关系及两者联系的知识;以及让学生了解所有制与所有制实现形式的区别。然后,在课前将学生按照位置分为6组,给学生分发学习卡片,人手一份,最后,准备好多媒体课件。
设计意图:节约课堂时间,起到一定的预习作用。可以使学生有准备地进入本堂课,带着兴趣,带着问题,带着目的听课,提高课堂效率。
2、情境导入
多媒体放映各成功人士附有就业单位的照片,来创设情境,引出本框题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导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3、新课教学
在使学生们进入创设的情境之后,积极的引导他们畅想,“自己以后想从事什么工作,为什么”,引出六种经济成份及各自的含义、地位和作用。然后根据课前分好的组和任务,请学生代表发言。教师要帮学生明确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的区别。
设计意图:倡导学生主动参加与交流合作,变革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主动、积极的学习环境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掌握了如何思考,如何识别信息,如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探索的好奇心,培养了学生对科学知识本身的兴趣和热爱,形成了自我学习和探索的精神。
承接过渡:这六种经济成份各自是否完全不同?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转入到所有制结构的学习。
阅读课文分析归纳:(学生归纳得出)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教师要帮学生明确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最后由老师来总结学习成果。
设计意图:从实际生活出发结合书本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学会自主学习。
承接过渡:放映关于公有制经济占优势及控制领域的幻灯片,引导学生进入对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学习。
设计意图:利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拓展学生的思维面和知识迁移能力。
承接过渡:那么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有哪些呢?其中主要实现形式是什么?为什么?(知识补充:公有制和公有制的实现形式的区别。)
设计意图:转入到对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学习。
合作探究:让学生分组讨论,得出结论,派代表发言。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经验,进行讨论分析,可以帮助学生增强分析问题的实际经验,通过学生积极主动思维,并吸收他人和集体的智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和教师的引导下加强了对理论的运用和学习,使他们不断提高进行事实判断、经验概括和逻辑推理的能力。
承接过渡:我国为什么要坚持这个基本经济制度?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图片“牛耕地”、“农业机械化生产”和“现代化温室”主要从我国的社会性质,初级阶段我国的国情,以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客观规律来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运用图片资料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培养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让学生掌握分析与综合、发散思维多向思维等思维方法。
4、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本板书对教材高度概括,精心提炼,使人感到简明准确,一目了然。把课本复杂知识予以简化,不仅能更直观的反映本课的教学要点,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此外,学生可以利用板书进行课后复习,缩短复习时间,提高复习效率。
5、课堂小结
利用多媒体和板书展现本节课的纲要,并指出重点和难点。
设计意图:不仅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相互连接形成知识网络,而且进一步强化对重点知识的认识,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有利于学生在课后对所学知识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
6、课堂练习
利用多媒体展示由易到难的练习。
设计意图:巩固所学知识并把它转化为读题解题的能力,在练习中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使各类学生都能获得成功感,培养学习本学科的兴趣。
7、课后探究
联系国家鼓励青年人自主创业的时政热点,让学生课后查阅青年学生创业基金的实施项目,鼓励学生将来进行自主创业。
设计意图:巩固所学知识,并能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树立学生的创业意识。
五、小结
本课教学主要突出以下几个特点:
1、重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确定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2、重能力:通过合作探究活动,培养学生集体思考、知识迁移、发散思维的能力。以市场经济生活知识来支撑,突出思想政治观点教育;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自主生成知识,学会学习。
3.重教学:综合运用多种教学形式,活跃课堂气愤,激发学生兴趣。精心设计多媒体课件,通过形象直观的动画展示,以便于学生记忆、理解、掌握,提高教学效率。
4、重反馈:通过训练来强化知识,通过运用来巩固和提高,把知识内化为学生的素质并形成能力。
《我国基本经济制度》说课稿3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公有制经济的范围,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含义,各种非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及作用;理解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地位、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的含义与作用、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内涵、如何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懂得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
2.能力目标:辨识不同经济实体所有制性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自觉坚持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简单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具有无比优越性的信念。
②树立多种所有制平等竞争的观念。
2学情分析
学生初步掌握生产与消费关系、社会再生产的四大环节有关知识,但对经济领域中的各种经济成分不能进行有效区分,也不能对各种经济成分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作用不能有效认识,所以有必要进行本框学习。
3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与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2、教学难点:①对两个“毫不动摇”的理解;②理解混合所有制;③股份制与股份合作制的区别。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知识回顾
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是什么?
活动2【活动】探究1
李明家有六口人,读下面的材料回答:他们工作单位的性质
1、爸爸在中国移动泸州分公司上班
2、爷爷在某镇政府和村委共同拥有一家煤厂工作
3、奶奶自己开了一家食品加工厂,雇有20个工人
4、妈妈自己开了一家理发店
5、姐姐在青岛三星电子电脑有限公司采购部工作(该公司为韩国三星集团独资)
学生探究2:
我国有家生产手机的公司,从各方面广泛筹集资金,成为国家、集体、私人多方持股的新型企业,仅用10年时间,就成为我国手机产销量最大的公司之一。
(1)这家公司是什么性质的企业?
(2)这家公司中的国家股和集体股属于什么性质?
活动3:思考
有对夫妇筹集资金开了小饭馆,夫妻俩既是老板又当服务员。他们把农民卖不出去的小南瓜加工成美味食品,远近闻名。后来,生意越来越红火,他俩开起了连锁店,取名为“小南瓜”雇工经营,自己当老板。
问:上述材料中的小饭馆是什么所有制的经济?
“小南瓜”连锁店是什么所有制的经济?
这两种所有制经济有什么不同?
活动3【讲授】知识讲授
1、国有经济的含义、地位、作用
含义:由社会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以国家所有的形式存在)的公有制形式。作用与意义:掌握着国家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表现为33页①…② …);对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国国际地位有关键作用。地位: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支柱。
2、集体经济的含义、形式、地位、作用
含义:由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经济。它是我国农村的主要经济形式。农村集体经济采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营方式。
形式:
合作社、集体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股分合作制企业等
作用:
(1)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
(2)可以广泛吸收社会分散资金
(3)缓解就业压力
(4)增加公共积累和国家税收
地位:
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体现
(1)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表现在:第一,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能力。第二,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
4、如何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1)、必须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2)、必须推进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合作经济。
知识延展:
5、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多样化
(1)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公有财产的具体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
(2)股份制(重资本联合)、股份合作制(劳动和资本双重联合)等都可以作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3)股份制企业的性质:如果国家、集体控股,企业具有明显的公有性。
(4)实行股份制的意义:可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
注意:个体经济≠私营经济,
外资经济≠三资企业经济
三资企业经济:外商独资企业(外国和港澳台投资者)、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与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中的中方部分不是外资经济。
个体经济:
1、以劳动者自己劳动为基础;
2、规模小、投资少、设备简单、经营灵活、劳动生产率低;
私营经济:
1、以雇佣劳动为基础
2、规模较大,有较先进的设备,劳动生产率较高。
二者的联系
1、生产资料归个人私有;
2、都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重要的非公有制经济;
3、在解决就业、增加收入、方便人民生活等方面都有积极作用;
4、生产经营的目的都是获取一定的利润。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1、内涵(或内容):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原因:从根本上说——由生产关系一定要符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
(1)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
(2)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3)实践证明,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
3、怎么办?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活动4【练习】课堂练习
1、美菱集团实行股份制时,国家股占总资本的33%,处于相对支配地位。五年后,该集团产值由5亿元增长为25.4亿元。从以上材料看,美菱属于()
①混合所有制经济②外资经济
③私有制的企业④国有控股企业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2、以上材料说明()
A、股份制经济属于公有制经济
B、股份制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
C、只要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就能提高生产力
D、必须发挥国有经济的主体作用
3、《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是第一次以中央政府名义颁布的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文件。这体现了非公有制经济
A、将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B、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D、是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
4、下列属于公有制经济的是
A、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集体成分
B、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外资成分
C、有限股份公司中的公众股
D、合伙企业
5、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必须做到()
A、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B、国有企业在全国企业总数中占绝大多数
C、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D、公有制经济在各地区、各部门起主导作用
6.判断正误
(1).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2)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
(3).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一种形式()
(4)社会主义公有制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
所有制经济。 ()
(5)个体经济是我国农村的主要经济形式()
活动5【作业】课后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
A.公有制经济 B.国有经济
C.混合所有制经济 D.非公有制经济
2.我国现阶段的公有制经济包括()
①国有经济②集体经济
③混合所有制经济④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近年来,我国不断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对“国有经济控制力”的正确理解是()
A.国有经济在各个领域都必须占支配地位
B.国有经济要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C.国有经济在各个地区都必须占支配地位
D.在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国有成分必须保持在50%以上
4.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
①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②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
③控制着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④控制着重要的稀缺资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5.某地方政府重新审视摊贩经济的作用,划定区域和时段,让小摊贩有序经营;清理不合理的规章制度,放宽对他们的限制。该地政府这样做()
①有利于壮大公有制经济②有利于发展个体经济
③有利于搞活市场 ④有利于缓解地方就业压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我国现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
A.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
B.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必要补充
C.与公有制经济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D.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7.近年来我国私营经济保持了平稳快速发展,私营企业户数占企业总数的60%以上,在全国工业增加值中私营经济产值增长率居首位。这一材料表明()
A.私营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B.私营经济在社会总资产中占有优势?
C.私营经济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
D.私营经济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8.20xx年上半年某市各类经济成分在本地GDP增长中的贡献率如下图:()
分析上图,从中可以得出
A.非公有制经济在当地经济发展中居于主体地位
B.该市的国有经济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C.该市形成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
D.混合所有制经济在该市GDP增长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9.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二者对立起来。关于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A.它们都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B.它们都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它们都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D.它们都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答案:A C B D B D A C B
第三篇: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说课稿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说课稿
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框题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学生为本的理念,我将要主要从教材分析、教学重难点、教学流程等方面做具体阐述,不足之处请多指正!
一、教材分析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出自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二框题,本框题主要分为两目,第一目是“公有制为主体”,第二目是“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本框题是上个框题《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教学内容的延续,同时也为接下来收入与分配,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因此本框题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本框题的授课对象是高中一年级学生,在初中,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我国初级阶段的国情,以及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辨证原理的基本内容。在能力上,这一阶段的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理论概括能力,抽象思维能力。但本框题内容理论性较强,和学生的认识有一定的距离,应加以强化学习。
三、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和技能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识记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具体内容,各种经济成分的含义、地位和作用;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理解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重点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生产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框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基本经济制度,符合我国基本国情,与生产关系的辨证原理,并能用它来解释我国实行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进行知识的迁移。有利于促进我国生产力发展。从而加深学生爱党爱国,拥护党制定的基本路线。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我特确定了如下教学重难点: 重点: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公有制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而国有经济在公有制中占主体地位起主导作用,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难点: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以及我国实行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性。学生对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方面的知识了解甚少,不容易理解为什么股份制会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对与我国实行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性的问题它涉及到我国的社会性质,我国国情和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基本原理,学生分析的时候会有一定难度。
五、教学方法分析
本框内容相对抽象和理论化,而且本课知识点和层次比较多,所以我采取情景创构法和问题探究法进行教学。运用多媒体创设情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巧设疑问,让同学们通过讨论回答问题,培养团结协作的能力,再利用多媒体实现情景的拓展与回归。
六、学法分析
根据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建构主义心理学的原理,结合教法和学情分析,通过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分析归纳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学会向会学转变。
七、教学流程
(一)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展示张丽一家聊天的片段,让学生结合材料,简单介绍张丽一家从事的各个行业的情况,并说说从中得到什么启示。教师归纳:这些形形色色的经济成分都在为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进而引出本堂课的主要内容。
(二)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公有制为主体:
让学生阅读课本35—36页,说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的地位、组成部分,明确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前者是公有制,后者包括公有制和非公有制。接下来具体讲述三种组成部分:
利用多媒体展示中国十大企业以及世界五百强中的中国企业,结合书本第36页图表,让同学们讨论思考以上说明了什么问题,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什么作用。从而引出国有经济的含义、地位和作用。
阅读课本第36页街道办的食品厂的例子,让学生回答这家食品厂属于什么性质的企业?引出集体经济的含义,并让学生列举自己身边的集体所有制企业,说说它们的特点,明确集体经济的地位、组成部分以及作用。
通过列表对比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然后让同学自行阅读课本,明确公有制经济的范围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通过多媒体展示材料,展示中国电信和上海光华照相馆通过股份制改革经济效益得到明显提高的例子,提出问题:改制后两者的公有制性质和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有无变化?理由是什么? 同学分组讨论,派代表回答问题,教师引导启发,得出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以及实行股份制的意义。
多媒体展示图表“充满魅力的公有制经济”,展示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销售收入占全行业的比重,然后展开讨论国有经济控制的这些行业和领域有什么共同特点?这体现了国有经济的什么作用?以此引出公有制主体地位的表现,注意与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做区分。最后得出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幻灯片播放“真功夫的神话”,通过展示“真功夫”的发展阶段,让同学讨论“真功夫发展的三个阶段中,都雇佣了人数不等的员工,因此,所有制性质都相同。对吗?为什么?”从而引出三种非公有制经济,明确三者的含义和特征。
通过幻灯片展示浙江省2011年GDP和税收的所有制构成的百分比图,以及各所有制的就业率饼图,提出问题:反映了非公有制经济有什么作用,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处于什么地位?学生回答出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地位得出必须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最后用问题引导法,以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结合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引导学生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决定的。让学生体会到实施基本经济制度的意义,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三)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结合日常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材料,通过练习去深刻理解和巩固本堂课知识,充分认识坚持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和重要意义。布置课后作业,让同学讨论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这两对概念的区别。
小结:本堂课贯彻新课标的理念,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增加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
第四篇: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我 国 的 基 本 经 济 制 度》说 课 稿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说课稿
各位评委,您们好!今天我要说课的框题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首先,我对本框题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人教版教材高一政治必修(1)第四课第一个框题的内容。本框题的内容是对上一节教学内容的延续,在上节课中学生已经学习了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这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经济就是人们在生产资料的所有制的基础之上进行的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的活动,以及在此过程形成的人们之间的关系——生产关系。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即生产资料归谁所有是一切生产关系产生的基础,其重要作用不言而喻,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共同构成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制度为本单元生产与经营提供了一种制度上的保障。因此本框题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这是一个社会的客观规律,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符合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符合我国国情的。学好这个框题为学好以后的经济常识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而且它在整个教材中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框题包含的一些经济理论,是以后政治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今后高考的必考内容。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识记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具体内容,各种经济成分的含义、地位和
作用;理解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和主体地位的体现,确立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依据;
能力目标: 提高全面分析问题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在现实生活中,能够
区分出各种经济成分,并说明它们的作用。结合事例说明,在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
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到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有利于促进我国生产力的发展。
(三)说教学重难点及其依据
重点: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和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依据: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因此,公有制的主题地位和表现是本课的重点。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对于我们认识国家经济发展的原因、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积极参加社会经济生活大有裨益。
难点: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以及我国实行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性。
依据:学生对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方面的知识了解甚少,不容易理解为什么股份制会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把握起来有些难度。对与我国实行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性的问题它涉及到我国的社会性质,我国国情和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的基本原理,学生分析的时候会有一定难度,因此也把它做为本课的一个难点。
二、说学法
学生的实际情况是学法研究的起点,根据高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我将采取学生合作探究的方法和制作学习卡片的方法来进行学法指导。
高一年级的学生以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首先,在初中,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我国初级阶段的国情,“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和我国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相关知识,以及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辨证原理的基本内容,学生应该能够掌握本课的内容,高一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生活阅历,在经过了中考的分流之后,学生已经有了择业意识和前途意识了,因此迫切希望了解各行各业的一些基本情况。其次,在能力上,这一阶段的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理论概括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能够理解教材当中的知识与内容。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建够主义心理学的原理,这一阶段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较高,他们希望能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们应该充分的相信学生有这种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才采用了让学生合作探究的方法来让学生进行学习。制作学习卡片主要是为了强化和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方便学生理解与记忆。
三、说教法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本框题内容相对抽象和理论化一些,而且本课知识点比较多,层次多,如果按照传统的以讲授法为主的教学的话,必然会造成散乱的印象,重难点容易被弱化。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取情景探究法和问题探究法进行教学。首先,运用多媒体创设情景,使学生进入学习情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然后,根据本课中设置的几个问题,引导学生通过相互合作来解决问题,再利用多媒体实现情景的拓展与回归,一方面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思想,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在进行问题探究时,通过教学生制作学习卡片进行学习,这样可以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也方便其记忆。
四、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一)导入新课:(2—3分钟)
【导入】用一些图片展示中国当代经济的发展。
【导入新课】引出一国经济发展和国家经济制度的关系,从而引出本框题要学习的内容《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二)讲授新课(35分钟)
一、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对这一内容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第一是要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有一个宏观的把握,即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由此明确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以公有制为主体”,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否定了过去在所有制关系上盲目追求“一大二公”、“纯而又纯”的单一公有制的模式;另一方面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同时要坚持公有制的基础性地位。
再者,从两个角度来分析坚持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一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原理,一是坚持这一制度的作用。这项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从根本上说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具体说来 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
既然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这样,那么,接着我们学习其具体的内容,首先;
二、公有制为主体
1.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含义、范围
全面认识、科学界定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1)国有经济的含义、地位、作用。
通过教材设置的情景和柱状图,引导学生认识,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教师可通过列举国企的数据分析说明国有经济的地位、作用。
国有经济,亦称全民所有制经济,是生产资料归全体人民所有(以国家所有的形式存在)的一种公有制。它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是我国的主要经济基础,是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2)集体经济的含义、地位、作用
通过教材设置的情景和我们周围一些乡镇企业,引导学生分析集体经济的含义、地位、作用。
集体经济,亦称集体所有制经济,是生产资料归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的一种公有制。它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吸收社会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积累和国家税收。国家支持、鼓励和帮助集体经济的发展,对发挥公有制的主体作用具有重大意义,对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作用。
(3)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含义。
通过教材设置的情景分析波导手机这家企业的性质,指出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含义。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指由各种不同所有制经济,按照一定原则,实行联合生产或经营的所有制形式。这种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都属于公有制经济。
2.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
通过教材设置的情景,目的是分析引导使学生认识到,公有制经济可以有不同的实现形式。阐释探索不同的实现形式,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公有制经济,而不是改变公有制经济的性质。通过深圳中兴的例子,分析采用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推行股份制 可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
第二,推行股份制可以 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
3.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体现
以教师讲解为主,配合前面列举的一些企业和数据、图片来分析。
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要注意两点:一是这种优势是就全国而言的,有的地方,有的产业上可能有差别,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分布上的优势;二是 这种优势,指的是既 要有量的优势,又要注重质的提高。
第二、国有经济基础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要注意对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理解。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 一是指控制国民经济命脉,二是指对大企业和大企业集团控股或参股以发挥作用,三是指做那些非国有企业不能做或不能让他们做的事情,四是指保证社会再生产的进行和国民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发展方向。同时 要强调 国有经济的控制力,不仅要有数量上优势,更要注意质的提高。国家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得到增强,在这个前提下,即使国有经济比重减小一些,也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不会削弱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主导作用。
通过教材设置的情景 ,“小饭馆”和“小南瓜”的性质的比较,让学生认识个体、私营两种不同的所有制形式。再通过学校周围具体的事例,使学生了解它们不同的地位和作用。分析得出:
三、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个体经济的含义、地位、作用
2、私营经济的含义、地位、作用
通过麦当劳和沃尔玛等企业的例子分析外资经济的含义、地位和作用。
3、外资经济的含义、地位、作用
结合前面所分析的坚持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总结得出:
4、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性
(三)课堂小结(2分钟)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知道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各种形式,以及它们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我们在学习中应该结合日常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去深刻理解这些知识,充分认识坚持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和重要意义。
(四)作业布置(3分钟)
(1)由于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学生在运用时容易混淆,因此针对学生设置了第一道课后探究题,让学生自己在课下总结归纳二者的关系,以便学生能够更熟练的掌握和运用这一知识点。
(2)联系国家鼓励青年人自主创业的时政热点,让学生课后查阅青年学生创业基金的实施项目,鼓励学生将来进行自主创业。
(五)板书设计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一、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
二、公有制为主体
1、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地位、范围。
(1)国有经济的含义、地位、作用。
(2)集体经济经济的含义、地位、作用。
(3)混合经济的含义。
2、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
3、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体现。
三、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个体经济的含义、地位、作用
2、私营经济的含义、地位、作用
3、外资经济的含义、地位、作用
4、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必然性
五、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是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内容,在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学生通过生动的感性材料去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切忌让学生死记硬背。让学生在积极思考与讨论中,在社会实践中,自主探索、领会有关经济生活中包含的经济学道理,学会独立分析,增强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第五篇: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第八章
一、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主要明确两点:
1.什么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2.为什么要懂得:这一制度的确立,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其原因在于:
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作为国家经济制度的基础;
第二,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二、公有制经济的范围、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1.公有制经济的范围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2.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由公有制的性质以及它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决定的。
3.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在公有制经济中,国有经济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起着主导作用。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三、非公有制经济的范围和地位
四、我国的现行分配制度与原则
1.我国的现行分配制度与分配方式
我国目前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所谓多种分配方式,是指除按劳分配外,还存在其他的收入分配方式,如:按劳分配以外的劳动收入;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收入;经营收入;按资分配的收入,等等。
从根本上说,实施上述分配制度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所决定的。
2.我国的现行分配原则
第一,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分配原则。
第二,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第三,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效率与公平之间存在辩证关系:
一方面,效率是实现公平的物质基础,只有通过提高效率创造越来越多的物质财富,才有可能实现分配的公平;
另一方面,公平又是提高效率的前提,只有收入分配公平合理,才能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尽快增加物质财富。
效率优先,即公平应当服从效率。
坚持效率优先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效率与公平相比,必须把效率原则摆在首位。
但是效率优先又应以兼顾公平为条件。
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要处理好的几个问题:第一,必须克服平均主义;第二,必须处理好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与共同富裕的关系;第三,必须防止两极分化。
五、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1.什么是社会保障
2.社会保障的构成、作用和必要性
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原因、主要内容与基本特征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原因
要懂得: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是我国改革实践的经验总结,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解放和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有着十分重大的作用。其原因两点:
第一,是发展现代经济,优化资源配置的需要;是我国经济和世界经济接轨的需要;
第二,是实现跨世纪经济发展战略的需要。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内容
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现代市场经济的共同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反映现代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定性,具有市场经济的共同特征。包括:经济活动市场化;企业行为自主化;宏观调控间接化;经营管理法制化;社会保障制度化。共五个方面。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同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
主要表现在:运行的财产基础不同;运行的收益分配方式不同;运行的目的不同;反映的利益关系不同;宏观调控的质量不同。总之,有着由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决定的种种优越性。
学习第九章
一、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1.“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个科学论断
这个命题是邓小平与1979年3月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议上提出来的。
我们要从三个方面理解和把握为什么这样提。
第一,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属性。
第二,民主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政治保证。
第三,民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总之,民主同社会主义不可分,同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分。“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这一科学论断,深刻揭示了民主与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系,是邓小平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理论的核心内容。
2.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
三者之间: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是中心,它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物质基础;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经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要靠继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来保证和支持。
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1.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的关系
社会主义三大文明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
一定的政治文明建设以一定的物质文明为基础,以一定的精神文明为条件,同时又影响和决定着一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方向和进程。
3.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
建设政治文明涉及政治思想、政治制度、行政管理、法制建设等方面,是一个内容广泛的系统工程。在当代中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党的十六大为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特征及其与资本主义民主的区别
社会主义民主同资本主义民主之间存在着某种继承或借鉴的关系,但它与资本主义民主有本质的区别。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特征也就是其与资本主义民主的本质区别。
第一,它是建立在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的、供绝大多数人享有的民主。
第二,它有十分广泛的内容,其核心是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享有管理国家的权力,实行民主集中制。
第三,它有光明的发展前景和强劲的发展动力。
四、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
1.施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第一,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保证;
第二,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第三,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2.依法治国的主要任务
第一,努力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这是依法治国的基础和前提。
第二,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全民的法律意识。党员和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成为遵守宪法和法律的模范。
第三,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推进司法体制改革。
3.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
2001年1月,江泽民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依法治国的同时,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从历史发展看,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不可偏废。
第二,从所属的领域看,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前者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后者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但二者的地位和功能都非常重要。
第三,从实践看,只有把这两个方面的工作都抓好,并使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紧密配合,才能保证社会的良好秩序,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
五、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改革的目标和任务、基本方针和方法
1.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2.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和任务
3.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方针和方法
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必须采取正确的方针和方法。根据邓小平的有关论述,我们应着重强调以下几点:
第一,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第二,必须从我国的具体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
第三,必须要有领导、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必须确保国家的安定团结。
学习第十章
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和意义
主要把握三个方面:
1.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表现在三个方面。
2.发展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方向和特点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 科学的 大众的 社会主义文化。
这“三个面向”、三个特点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也就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特点。
3.社会主义社会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关系
在任何社会形态中,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 三者都是一个统一体。
其中,经济是基础,是最终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思想文化是一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并给予经济和政治以巨大的影响。这三个方面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地发展和进步。
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方针
1.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要求,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这是建设先进文化的根本思想保证。
2.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第一,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两为方向”,是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代表了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正确发展方向。
第二,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这是我们党繁荣和促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的基本方针。
第三,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文化生产要在 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前提下讲求经济效益,这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关系到文化事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问题。
第四,坚持社会主义文化重在建设的方针。这是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提出的一个重要指导方针。
三、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
主要是四条:
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支柱,是建设先进文化极为重要的任务。
有关第一条的内容,注意两点:
第一,明确什么是中华民族精神(内涵)。
第二,明确怎样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方法)。
2.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任务。
3.发展科学技术,坚持教育为本
有关第三条内容,要明确:
第一,教育和科学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
第二,新世纪教育的历史使命和奋斗目标。
4.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各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有关第四条内容,主要明确:
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各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重要意义。
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
1.推进素质教育,培育“四有”新人
要知道什么是“四有”。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培养“四有”公民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也是对国民素质的具体要求。
2.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
首先要知道什么是“人的全面发展”。
所谓人的全面发展,是指由自然和社会长期发展所赋予人的一切潜能的最充分、最自由、最全面的开发调动。
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不断提高、不断完善的漫长历史过程,是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统一的过程。
第二要知道“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的关系
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
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社会主义文化是个内涵广泛的大范畴。我们只要重点记住课本中提到的内容即可。像: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主要是四条:
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支柱,是建设先进文化极为重要的任务。
2.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任务。
3.发展科学技术,坚持教育为本。
4.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各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