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古代建筑的美学艺术
中国古代建筑的美学艺术
【摘要】本文浅观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程以及对建筑艺术中蕴含着丰富的美学思想和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底蕴以及建筑形式表现的美的思考与探索。
【关键词】古代建筑艺术;发展历程;园林;结构布局
一、引言
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建筑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始终保持了自身的独特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大至可分出三个大的阶段:商周到秦汉,是萌芽与成长阶段,秦和西汉是发展的第一个高潮;历魏晋经隋唐而宋,是成熟与高峰阶段,唐代的成就更为辉煌,是第二个高潮;元至明清是充实与总结阶段,明至清前期是第三个高潮。这三个阶段可分别以秦汉、隋唐、明清为代表。
二、独特的结构和布局美
中国古代建筑结构的发展方向是以木结构为主的结构方式,这与应用物质材料和技术结构相关,不但具有工程技术的意义,还因为其巧妙的组合而表现出独特的结构美和装饰美,它本身的复杂与精巧是砖石结构建筑所无法替代的。
中国的古建筑有两种不同的人工环境。一种是宅院式建筑群,一种是与山水等自然景观相结合的园林式建筑。它的构图是自由的。布局中程序的安排是中国古建筑设计艺术的灵魂。不管哪种构图方式,都十分重视对中和、平易、含蓄而深沉的美学性格的追求。中国建筑特别重视群体组合的美。宅院式建筑群在设计上多采取正方形和长方形两种平面形式,宫殿和民居建筑是在南北向的纵轴线上安排主要的建筑。在东西横向轴线上安排次要的建筑。这种组合方式创造出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古朴、典雅、庄重、协调的美。园林建筑多以迂回曲折的轴线展开布局,建筑与自然高度融合。错落有致、趣味盎然。
三、大胆强烈的色彩美
中国建筑用色大胆、强烈。绚丽的色彩和彩画,首先是建筑等级和内容的表现手段。屋顶的色彩最重要,黄色(尤其是明黄)琉璃瓦屋顶最尊贵,是帝王和帝王特准的建筑(如孔庙)所专用,宫殿内的建筑,除极个别特殊要求的以外,不论大小,一律用黄琉璃瓦。宫殿以下,坛庙、王府、寺观按等级用黄绿混合(剪边)、绿色、绿灰混合;民居等级最低,只能用灰色陶瓦。主要建筑的殿身、墙身都用红色,次要建筑的木结构可用绿色,民居、园林杂用红、绿、棕、黑等色。梁枋、斗拱、椽头多绘彩画,色调以青、绿为主,间以金、红、黑等色,以用金、用龙的多少有无来区分等级。园林建筑彩画最自由,可画人物、山水、花鸟题材。台基一般为砖石本色,重要建筑用白色大理石。色彩和彩画还反映了民族的审美观,首先是多样寓于统一。一组建筑的色彩,不论多么复杂华丽,总有一个基调,如宫殿以红、黄暖色为主,天坛以蓝、白冷色为主,园林以灰、绿、棕色为主。其次是对比寓于和谐。因为基调是统一的,所以总的效果是和谐的。虽然许多互补色、对比色同处一座建筑中,对比相当强烈,但它们只使和谐的基调更加丰富悦目,而不会干扰或取代基调。使用这样明亮的色彩,而搭配又是如此的完美,在世界建筑史上也是首屈一指的。
最后是艺术表现寓于内容要求。例如宫殿地位最重要,色彩也最强烈;依次为坛庙、陵墓、庙宇,色彩的强烈程度也递减而下;民居最普通,色彩也最简单。
四、天人合一的意境美
“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中独到的审美观念,中国古典园林特别是私家园林建筑,山水和花木高度融合,创造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被称为凝固的诗.立体的画。苏州园林建筑是在自然空间形态上用中华民族的审美观、价值观加以展开。在苏州园林中,亭、台、楼、阁、榭等是“实”的,而廊是虚的。两者结合便构成了中国园林的虚和实的和谐美。苏州园林是浓缩的自然景观。闹中取静、移步换景。风格清新秀雅,手法更为精妙;它特色鲜明地折射出中国人的自然观和人生观,凝聚了中华民族的勤劳和智慧。苏州园林吸收了江南园林建筑艺术的精华,占地面积不大,但以意境见长、独具匠心的艺术手法在有限的空间内点缀安排,移步换景,变化无穷。特别是始建于明正德初年的拙政园,是苏州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品,以其布局的山岛、竹坞、松岗、曲水之趣,被胜誉为“天下园林之母”。拙政园的特点是园林的分割和布局非常巧妙,把有限的空间进行分割,充分采用了借景和对景等造园艺术,亭台楼阁依水而建,专取自由不对称之美,由此可见拙政园的独具匠心。就着低洼地掘成池,土堆砌成山岛,河岸是人工垒石制作,却无一处笔直的线条,仿佛自然冲刷而成,充满野趣。树木花草错落有致宛若天成。各式建筑分布于山水、林木之间,刻意避开中轴,不要求严格对称。这些大小不等的院落空间的对比衬托,使得整个拙政园显得更加疏朗、开阔。名师巧匠们的用心,造就了拙政园咫尺之内宛若天成的再造乾坤。拙政园的布局疏密自然,其特点是以水为主,水面广阔,景色平淡天真、疏朗自然。它以池水为中心,楼阁轩榭建在池的周围,其间有漏窗、回廊相连,园内的山石、古木、绿竹、花卉,构成了一幅幽远宁静的画面,代表了明代园林建筑风格。拙政园形成的湖、池、涧等不同的景区,把风景诗、山水画的意境和自然环境的实境再现于园中,富有诗情画意。淼淼池水以闲适、旷远、雅逸和平静氛围见长,曲岸湾头,来去无尽的流水,蜿蜒曲折、深容藏幽而引人入胜;通过平桥小径为其脉络,长廊逶迤填虚空,岛屿山石映其左右,整个园林建筑仿佛浮于水面,貌若松散的园林建筑各具神韵。自然与人文最好的结合莫过于苏州园林,匠心独运的精巧园林,让人畅游其中惊叹于园主人的独特构思。无摩肩接踵之喧,有清幽雅致之趣。晨间和傍晚,斑驳的光影最有利于纵深感和意境的表达。
五、结束语
中国园林在世界上享有崇高的声誉,被欧洲人誉为“世界园林之母”。这种建筑风格对于人文情感的关切,在建筑架构以及材质中都能得到体现。体现着建筑的价值。雨果是这样描述建筑与人文的关系的,建筑以千姿百态的造型,精巧优美的装饰。风格各异的环境设计等独特的语言形式向人们倾诉着各地区各民族人民对美的追求。
参考文献:
[1]
佘念,储坤.中国古代建筑的群体意识[J].四川建筑,2002(02)
[2]刘九红.中国古代建筑的文化表现[J].山西建筑,2008(35)
作者简介:
龚岱(1986.6-),男,湖北武汉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建筑设计与建筑施工方面的工作。
第二篇:浅谈艺术美学
浅谈艺术美学
西方的音乐美学思想自古希腊以来,经过了前后约两千多年的曲折发展。各音乐美学流派和音乐美学思想家层出不穷。按照西方音乐的发展脉络和音乐风格,大致分为七个时期。
一、古希腊
在古希腊,音乐并不是一种独立的艺术门类,而是作为一种综合艺术,成为宗教仪式的一部分。在后来的音乐史上几个光辉时代——文艺复兴时期、古典主义时期,都是对古希腊光辉文化的一次次回眸。
古希腊音乐美学思想的代表人物是毕达哥拉斯和柏拉图。毕达哥拉斯用数学的方法研究乐律理论,提出“美是数的和谐,是对立因素的统一”,并由音乐音程的和谐理论出发,渐渐发现这种和谐的观念并不仅限于乐器,它存在于宇宙万物。所以,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宇宙是和谐的,他们相信,音乐的和谐是宇宙和谐在现象界的具体表现。另一重要代表人物柏拉图基于毕达哥拉斯的“音乐进化灵魂说”,把和谐的音乐看做当灵魂失去安静时让其恢复和谐的最好手段。在柏拉图这里,美的存在不仅有形式上的,更有行为甚至制度以及美学观念上的美,他的音乐美学思想更多得体现了一种理性原则,使得美和艺术的观念第一次被引入哲学体系。而亚里士多德却保持一种中立的态度,肯定了音乐的净化和宣泄作用存在的合理性,于是在毕达哥拉斯学派中音乐作为形而上学思考的隔阂在他的思想中消失了。
二、中世纪
西方中世纪的音乐,主要是在宗教领域中发展起来的,其特征即为:音乐被用来服务于宗教活动。中世纪音乐最重要的一个关键词就是“圣咏”。哥里高利圣咏在中世纪时常充满战争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特殊的社会文化功能,它被认为是欧洲单音音乐最完美的形式。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的重要人物奥古斯丁认为音乐既能表达感情,又能激发情感,它是研究优美的运动的科学。把音乐看成上帝自身性质的体现,把音乐作为礼拜上帝,宣扬宗教的工具,肯定和强调了精神性的美,轻视感官性的、世俗的美,反映了其音乐美学思想的神学特征,并集成和发展了古希腊的音乐理论传统。
三、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美学思想力图建立一种崭新的文化模式,将人的思想从中那个叫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最具影响力的思想潮流,提倡尊重人的尊严与个性发展,强调人的自然本性、自由意志。这些思想都在这一时期的音乐中得以体现。同时,这一时期是中世纪与近代历史的过渡时期,是复调音乐的黄金时代,主调音乐的思维逐渐兴起。
这一时期音乐美学的代表人物是扎尔林诺,他不再认为音乐起源于神,而是人类的认识与自然存在的和谐相适应,而人又认识到这种和谐时产生的。在这一时期,音乐渐然摆脱宗教神学理念的束缚,将音乐紧密联系于世俗的现实生活和人类天然的情感。
四、巴洛克
由于在文艺复兴时期,复调音乐的创作手法已经达到一个顶峰,其平稳的特点已经不适合新时期的需要,完美的形式被表达感情的需要所压倒,于是人们开始把文艺复兴时期已经开拓的乐曲样式逐渐加以变化,以求取更强的音乐表现力。
如果把文艺复兴的美学观比做浑圆的珍珠,而巴洛克的美学观则是华丽得形状不整的珍珠,它是宁可打破形式上的均整也要着重于表现强度的一种形式,用和谐的理论去顶前古典主义的秩序和古典时期的自然。所以我们可以很形象地总结巴洛克音乐的特点,那就是“对比强烈而略带夸张”。相比文艺复兴时期音乐作品力求获得和谐统一、舒缓流畅的效果以及整体四平八稳的风格,巴洛克音乐冲破了这种传统,而变得更加热烈而张扬。巴洛克时期,是音乐史上最多姿多彩也是最混乱繁杂的时期之一。
五、古典主义
古典主义崇尚理性,与全欧星的启蒙运动思潮有关的音乐理想很大程度上支配了音乐创作与音乐审美风尚变化。在音乐审美上,崇尚个人性和自然情感的愉悦性,数学和哲学的发展使音乐也趋向于越来越完美的构思,设计和逻辑推理,表现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等内容大都与音乐自身完美的逻辑结构相统一。其特点为形式严谨,又具有高超技巧,能轻而易举地随机应变以适应情况,而又始终保持在一定的常规中,至少不偏离它太远,也就是着眼于取悦公众和使之易于理解。
在这一时期中,音乐创作思维趋向,功能性在音乐创作中至高无上,音乐的共性被无限扩大,理性占了上风。音乐家们接受“到民间去”、“回到自然去”的美学思想,体现了反抗封建束缚,坚定乐观、勇于奋斗的民主精神和深刻的人道主义精神。
六、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看重自由、运动、激情和不受拘束的表现形式,不仅音乐表现更具有个性化,而且音乐与其他的艺术之间也寻求相互的沟通,更加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黑格尔把“一种自在自为的绝对精神理念视为万事万物的本源”,认为自然及人类社会中的一切变化多样的现象,都是这种绝对精神的感性显现。在他看来音乐必然要以某种附着于其中的精神内涵为本质,精神内容才是艺术的根本之所在。李斯特曾明确指出:“艺术中的形式是放置无形内容的容器,是思想的外壳、灵魂的躯体。”浪漫主义要求乐曲情绪的饱满达到狂热的程度,要求音乐追随诗的意境或文学情节,为此不惜削弱乐曲结构的严谨逻辑和理性因素。于是音乐家们打破一切常规手法,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和声进行中的半音化、色彩性进行、平行进行与意外进行等手法,来表现自由、新奇、个性及色彩的对比。李斯特、舒曼、瓦格纳等音乐家在音乐形式上的创新,更是成为了音乐美学思想中音乐情感理论的代表。而这一时期情感表现的深度几乎成为了衡量音乐艺术作品价值的基本标准,也使得情感论这一思想达到了最高极限的理论形态。这些观念客观促进了音乐艺术的发展,而音乐艺术的蓬勃也是同情感论音乐美学的深入人心相辅相成,这些音乐和美学思想同时都深深影响着整个时代。
七、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崇尚个性写作,在20世纪之后涌现出各式各样的音乐流派,表现主义音乐和新古典主义音乐成为重要的代表流派,他们继续在音乐情感的表现上坚持着各自的立场,但都同时推进了音乐艺术的发展。
新古典主义是20世纪上半叶出现的一个重要流派。它力图恢复古典主义音乐及其以前的风格和,主要代表人物为斯特拉文斯基。新古典主义在整体风格上追求均衡、完美以及相对稳定。它们排斥过度的感情表现,追求理性、内省、适度和普遍的感情,反对过度的主观意识。力图恢复音乐的纯洁性,尽量使听众把注意力放在音乐本身,而非借助于音乐以外的其他手段,并且提出把音乐从各种艺术的结合中“解放”出来。因此,一般来讲,新古典主义更偏重于器乐体裁作品的音乐创作,而不象浪漫主义那么重视声乐。
表现主义音乐,这个现代音乐的第一个主要流派,是以奥地利音乐巨人勋伯格为代表,紧随在印象乐派之后产生的。表现主义音乐的最大特征,是无视传统,无视规则,不追求庞大、夸张,刻意追求精致、纯朴,抛弃印象派的玄妙模糊,力求于音乐表现的简洁、单纯、明快和热烈。表现主义的意义,以无调性为其基本成分。由于抛弃了主属音的传统观念,八度中的十二个音的价值得以相等,从而使传统的旋律概念、节奏、节拍的组织,曲式的结构,和声与对位的感觉皆面目全非。融入十分自由的形式中的若干独特音的连续,带来了流动的、甚为发展的奇妙特色。而小巧、精致的乐队编配,常具单纯、明快的色彩。
生活是需要美的,而人类美的起源寄存在这些西方的美学思想家们以及中国的美学家们身上,他们将音乐艺术美学艺术逐渐发展。在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下,我们静下心来去了解其音乐简史的发展过程,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当我们沉醉于各个时期代表音乐或悠扬或庄重或轻快的曲调里的时候,它给我们的熏陶,就如毕达哥拉斯所说,可以净化我们的灵魂。而美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享受和熏陶,还有一种认知。
第三篇:艺术美学
建筑——凝固的音乐
论建筑设计中的艺术美
院系:艺术设计学院班级:09研专业:环境艺术设计姓名:宫蕾学号:1043109146
一.建筑艺术概述
建筑是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和,人类在早期,建筑与艺术就有着密切的联系,拉丁文中建筑的原意是“伟大的艺术”,它是通过建筑物的形体﹑结构﹑空间的组合﹑以及色彩﹑材质等方面的审美处理所形成的一种实用艺术。建筑艺术既具有实用性,又具有审美性,既适应于人类的生存活动,又符合审美的需要,歌德认为它是“凝固的音乐”,黑格尔认为是象征性艺术的代表,前苏联的鲍列夫则认为它是用石头写成的史书,是人类历史文化的纪念碑。俄国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也说:“艺术的序列通常从建筑开始,因而在人类所有各种多少带有实际目的的活动中,只有建筑活动有权利被提高到艺术的地位。”
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从诞生之日起就对安身之所有着急迫的要求。他们制造劳动工具进行生产劳动,从穴居野处,构木为巢,到在地面上建造城池宫殿和房屋,人类的住所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不同于一般的兽穴和鸟巢。这说明,人类的居所已形成了既适于居住又具有了一定审美特性的建筑了。因此,人类的营造,已不同于动物的本能,已经可以称为是一种“建筑艺术”。
从观念上来讲,人类从最初建造建筑是为了遮风避雨,创造封闭的空间来对抗自然,到“有机”地融入自然,从“现代”建筑反对装饰和古老的审美观,到“后现代”建筑强调人的精神功能,重视历史文化,大量运用隐喻和象征,这不仅能反映人类物质技术的进步,也体现着人类审美意识的巨大变化。建筑艺术正是在现代社会这样一个物质技术不断进步,人类与自然却越来越远的状况下,发挥着其伟大的功能,重新构建起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世界。建筑是人类居住和生活的场所,人类在建筑空间中活动并改造不断使其美化,创造出诗意的栖居环境。然而,这个美的空间形象需要赋予其一定的欣赏主体。因为,真正的诗意是建筑形象与欣赏主体相互作用的结果,真正的美感来自于欣赏主体,它是欣赏主体在审美过程中体验到的一种独特心理感受。因此,我们要能不断地去发现建筑艺术的美,要置身其中去感受它的魅力,才能使我们的生存空间更加艺术化。建筑划分了我们的生存空间,美化了我们的生存环境,因此,我们可以说建筑是艺术空间与生存空间的统一。
二.建筑艺术的特征
1. 实用与审美的统一
建筑作为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物质产品,其实用功能是很明显的。千百年来,人们在与自然的斗争中,学会了建造天然的“房屋”,随着生产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人们开始学会了用木头和石材建造房子,人们在实践的过程中,发挥着其自身的智慧和才能,逐渐形成了审美的观念,然而,人类的审美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步提高,对建筑的要求已不仅停留在实用的基础上,人们开始对建筑的造型﹑尺度﹑比例以及装饰进行研究。在改造环境,利用材质特性以及发达的技术手段使其符合生活的需要的同时,人们按照美的规律,研究其空间结构﹑色彩﹑材质等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使生存空间更加美化,这一切都是源于对美的追求。
建筑美的规律主要体现在各种美学元素中,概括起来大致有:主题、重点、比例、尺度、韵律、和谐、对比、衬托、对称、均衡、隐喻、虚实、质感,等等。这些抽象的美学元素如果使用得当,就有可能创造出令人欣赏的优美建筑。在西方古典时期,最佳的比例往往被认为是黄金分割比,它是用几何作图得出的内在规律,比例大致为1∶1.618,在15~17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这种比例关系曾被奉为金科玉律。
例如:希腊古典时期建造的帕提农神庙,虽然遗留下来已有两千四百多年,建筑物本身也已历尽沧桑,但是正因为它蕴涵着丰富的美学规律,至今仍被尊为世界建筑艺术的皇冠。它的主题突出,比例尺度恰当,构图均衡和谐,细部雕刻装饰精美,视差处理深入细微,不愧为建筑师学习的艺术典范。
建筑是实用与审美的统一,也是技术与艺术的统一,中国现代建筑家梁思成说“建筑是具有双重性或者两面性的:它既是一种科学技术,同时往往也是一种艺术”。因此,建筑除具有一般艺术所具有的特性外,还具有其独特的特性,那就是它还要受到技术性的制约。在建筑设计中,我们应把建筑设计与结构和设备设计看作是一体的,相关联而存在,一旦脱节,材料特性的结构表现就会很难发挥出来。因此,没有任何科技感的建筑形象是缺乏时代感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在某些尖端科学领域已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同时又由于西方建筑美学理论与艺术手法在我国的运用,使得我国的建筑创作十分繁荣,涌现了不少体现高科技的建筑材料和新的施工工艺的应用的优秀作品。因此,建筑具备实用功能与美学价值双重特性,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
2.空间艺术与时间艺术的统一
建筑艺术是一种空间造型艺术,通过综合运用空间﹑比例﹑色彩﹑材质等设计元素,根据对比﹑角度、序列、均衡﹑韵律等造型规律,创造出三围的空间形象。因此,建筑的空间形象,也就是其造型形式决定着它是否符合审美标准,在造型上缺乏美感的建筑是缺少感染力的,从而也就缺少艺术性。作为一门艺术,无论历史上哪一个时期,哪一种主义,都离不开对建筑形式的探索。
建筑奇观悉尼歌剧院,其完美的建筑形象可以说是堪称经典,它的浪漫气质令人过目难忘。它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巨型平台上弧线优美的十片白色壳体它们舒徐伸展,在港湾的天光水色间婀娜多姿。有人甚至认为,在100年中最美丽的建筑,非悉尼歌剧院莫属。
建筑作为一种空间造型艺术,它的审美性与艺术性除了与其自身的空间形象有关外,还具有空间延续性,与周围的环境有关。因为建筑不是独立的,它是构筑于一定的地理环境中的,建筑作为城市的一个组成部分,能否处理好与周围居民的生活环境的关系,直接关系到它的艺术美的特性。因为,建筑不同于其他的艺术形式,它最后建造出来是否成功,要看它能否与周边环境协调一致,也就是建筑要能融入一定的情境中,才能营造出美的意境。因此,它的艺术形象永远和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有的甚至还主要靠环境才能构成完美的形象。著名建筑大师赖特设计的流水别墅,将背靠着陡崖,水泥的大阳台叠摞在巨石之间。室内也保持了天然野趣,一些被保留下来的岩石好像是从地面下破土而出,成为壁炉前的天然装饰,一览无余的带形窗使室内与四周浓密的树林相互交融。别墅就好像是从溪流之上滋生出来的,住宅和基地在一起构成了一个人类所希望的与自然结合、对等和融合的形象,使得它成为一件艺术品。
中国古代建筑群,不仅通过各个庭院之间的有机组合,达到整体布局上的和谐效果,还特别注意建筑与自然环境的有机统一。如北京故宫,用人工挖出金水河,流经几组重要建筑物的前面,又在宫城之北用土堆成景山,作为背景。这种做法为建筑选择或营造一个有机的自然环境,让建筑和自然融为一体,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观念和深刻的美学涵义。建筑是一种空间造型艺术,同时,它也是一种时间艺术。因为建筑空间往往是一个空间序列,需要在空间中通过运动的方式一一展现出来、在时间的推移中逐步领略其全部魅力。一系列空间序列的展开不是杂论无章的,是有节奏的,通过高低、起伏、浓淡、疏密、虚实、进退、间隔等在有规律的变化体现出抑扬顿挫的律动,类似于音乐中的序幕、发展、渐强、高潮、重复、休止,给人一种优美的旋律感。这就是为什么哥德、雨过、贝多芬都将建筑称为是“凝固的音乐”的原因。此外,它积淀着一定的社会历史文化,物化着某一个时代的情感,而不同的时代又会有着不同的精神内涵。它记载着人类所经历的世事变迁。因此,无论
从时间的流动性还是从时间的延伸性来说,建筑都可以称之为是一种时间的艺术。北京的故宫建筑群的空间序列就是一部宏伟壮观的经典交响乐。
因此,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建筑艺术既是一种空间艺术,又是一种时间艺术,具有着时空双重性。
3.建筑形象的象征性
建筑作为一种实用艺术其特征是具象的,实体的,但它还是一种符号艺术,有着深刻内涵,它往往象征着一个国家、民族的社会历史文化内涵,代表着一个朝代、一段时期的时代特征。因此,千百年来,从人类文明的角度来讲,没有任何一件东西比建筑更能直观地反映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它已成为一个国家或城市甚至地区最鲜明的标志。
二战后,建筑设计呈多元化发展,一些流派讲究个性和象征,在艺术处理上手法丰富,主要运用几何构图、抽象或具象的形式,以及独特的建筑艺术处理手法来获得建筑的个性与象征性。
能体现象征性的典范的当属西欧中世纪的哥特式建筑。10世纪以后,出现了城市教堂,教堂没有侧高窗,中厅上的筒形拱显示出威严和压抑,位于正里面上的两个钟楼奋力冲破云霄,伸向天空,散发着宗教的神秘感,显示着权力阶层所具有的高傲和粗暴。将天主教的形象刻画地极其鲜明。而北京故宫,则是通过建筑群组织,使太和殿处于中轴线上,而且逐渐升高,两侧建筑对称均衡地护卫着它,从而造成一种中心突出而至高无上的意境,显示了帝王的权威和至尊至贵。
三.建筑艺术的鉴赏与艺术意境
1.创作过程与鉴赏过程的统一
艺术活动是一个从艺术创作、艺术作品到艺术接受的过程。艺术创作者将自己对现实的认识,赋予主观想象与联想,借助特定的符号将其展现出来。艺术作品的存在不是艺术创作的目的所在,艺术创作的真正目的是艺术价值的最终实现,也就是说,一件艺术作品一旦创作出来,需要的是欣赏者去感受、理解它,最终接受它,才能实现其价值。因此,建筑艺术作为一种实用艺术与审美艺术的统一,毫无疑问,应是艺术创作者创作过程与艺术欣赏者鉴赏过程的统一。
建筑艺术的鉴赏,是欣赏主体通过对建筑形象的直观的认识并加以内心的心理感受,感受其形式美与表现力,体味其社会历史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获得精神上的愉悦与满足的审美活动,审美鉴赏活动是否成功,就取决于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能否最终达成一致。也就是说,创作者的创作思想能否与鉴赏者的审美体验以及审美观产生共鸣,对建筑艺术作品的最终价值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然,这种共鸣除了要求审美对象要造型优美,富有时代感、符合一定的审美性之外,还要求其审美主体要有敏锐的艺术感受力,较为丰厚的文化素养、知识阅历,以及适合于鉴赏的身心状态等。建筑大师赖特设计的流水别墅获得了其主人考夫曼的大加赞赏与认同,他说:“流水别墅是一所绝妙的栖身之所,又不仅如此,它还是一件艺术品。”不仅如此,后人对其的高对评价也是无可厚非的,不言而喻,它的成功源于创作者的创作满足了人们对自然以及诗意居所的向往。
2. 建筑艺术的鉴赏要求
建筑艺术是一种实用艺术,它与绘画、雕塑等一般造型艺术不完全相同,因此,对建筑艺术的鉴赏有一些相应的要求。
首先,它是由外部形象和内部空间两部分构成的,我们在欣赏它的时候,不能只置身其外地去单一地欣赏它的外部造型,而应是进入其内部空间来感受其结构方式、空间布局等。因为,其内部空间更能体现主体生存活动与建筑的适应性关系,即我们不仅要从形式上去体味其艺术性,还要从实用价值上去体味它的美感。建筑物的内部空间适于主体活动,给人带来心理上的舒适,就能给人以美的感受。教堂的空间高大穹窿顶结构能让人们产生一种神圣
感,而娱乐空间的自由而且独特的结构造型更能使人们放松心情。
其次,欣赏主体不应只固定地从一个角度去欣赏,它是存在于三围空间的艺术形式,人们可以从任何一个角度和方向去感受它的美,这就与二维空间的艺术有所不同。当然,不同的角度会产生不同的审美感受,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而不同的建筑,根据其不同的结构和尺寸,亦可以选择其不同的最佳观赏角度。如对于布局规范、中心突出、轴线明确的北京古城,需在一定高度做一览无余的俯视,才能感受其雄伟壮丽的气势。不同的是,对于古埃及金字塔,如果不通过近距离的仰视,就不能体会到那种宏大的规模造成的威严与压迫感。而对于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欣赏,又需得从各个角度细细去品位其艺术意境。这正像音乐艺术一样,在运动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视角位置的变化,移步换景,在空间序列展开的过程中,体验其节奏与韵律。
3.鉴赏过程中的再创造
艺术家创作艺术作品是一种创作的过程,而欣赏者在欣赏的过程中理解、阐释、延伸艺术作品,也是一种创作的过程,而欣赏者是在艺术家创作的基础之上进行创作的,因此可以称鉴赏过程中的创作为一种再创造。
建筑艺术和其他的艺术作品一样,需要接受再创造来实现其价值。当建筑设计师将一件作品设计出来之后,他便完成了其创作的使命。人们在对其鉴赏的同时,便是一种美的延续。因此,对建筑艺术的鉴赏,我们除了能获得审美的精神体验,还能在建筑设计师设计创作的基础上发挥再创造的能力,让建筑艺术作品的美得以延伸。如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勒·柯布西耶的朗乡教堂给人无限的遐想与再创造空间。
因此,我们在鉴赏的过程中,应提高自身的精神境界,超然物外,在一定程度上摒除功利心理,多从审美的角度来关照建筑,而不是看到阳台就只想的凉衣服,当然,这并不代表要抛弃一切实用功能的纯美学观。可以说,在对建筑艺术的鉴赏过程中,再创造已成为一个必不可少的阶段。也可以说,在审美过程中,欣赏主体有着责无旁贷的责任。
第四篇:建筑美学
建筑美学
艺术美学和建筑学的重要分支。是建立在建筑学和美学的基础上,研究建筑领域里的美和审美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虽然建筑伴随人类走过了漫长的道路,但建筑美学的出现却是20世纪的事情。英国美学家罗杰斯·思克拉顿运用美学理论,从审美的角度论述了建筑具有实用性、地区性、技术性、总效性、公共性等基本特征,可看成是建筑美学的创始人。美国现代建筑学家托伯特·哈姆林,提出了现代建筑技术美的10大法则,即:统一、均衡、比例、尺度、韵律、布局中的序列、规则的和不规则的序列设计、性格、风格、色彩等,较全面地概括了建筑美学的基本内容。此外,包豪斯的建筑美学理论与现代主义联系较多,美国建筑大师文丘里则从符号学的角度来探讨建筑的美和审美问题。建筑美学以如何按照美的规律从事建筑美的创造以及创作主体、客体、本体、受体之间的关系和交互作用为基本任务,其具体内容是:建筑艺术的审美本质和审美特征;建筑艺术的审美创造与现实生活关系;建筑艺术的发展历程和建筑观念、流派、风格的发展嬗变过程;建筑艺术的形式美法则;建筑艺术的创造规律和应具有的美学品格;建筑艺术的审美价值和功能;鉴赏建筑艺术的心理机制、过程、特点、意义、方法等。根据当前建筑美学的发展趋势,重点是研究建筑美与城乡环境的关系、建筑美的审美效应、建筑美与山水园林的关系等。
第五篇:中国古代建筑教案
中国古代建筑教案
课时:一课时
课型:欣赏课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重要成就及其特点,有所了解,有所认识,达到开拓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培养欣赏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能力,提高艺术欣赏水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教学重点:
1、通过对中国结构建筑体系的介绍以及对北京故宫总体布局、主要建筑的屋顶形式和色彩的运用等方面的分析,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特色。
2、通过中国古代园林的典型实例的欣赏,了解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对建筑艺术的欣赏内容的局限,多寻找一些例子来充实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去过北京吗?北京不仅是我们中国的首都,而且是一个历史文化古城,他有相当多的名胜古迹,比如故宫、长城、天坛、圆明园等等。(可由学生举例)这些都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
我国古代建筑有悠久的历史,在世界上曾经有过许多优秀建筑体系,但其中有的早已中断,或流传不广,象古埃及、古印度的建筑。只有中国古代建筑同欧洲建筑和伊斯兰建筑一直延伸至今,被称为世界三大建筑体系。尤其是中国古代建筑和欧洲古代建筑延续的时间最长,流传最广,成就更为辉煌。
二、讲授新课:中国古代建筑类型很多,主要包括:故宫(宫殿)、天坛(坛庙)少林寺(寺观)、佛塔、江南民居(民居)和苏州拙政园(园林)等(出示类别,学生举例,并指出成就最为突出的两种),尤其以宫殿和园林建筑的成就最为突出。
1、(板书)带问题观看录象《故宫记录片》:(1)故宫的建筑是用什么材料建造的?(2)故宫在布局上采用什么形式?(3)故宫外部色彩主要是哪两种?(出示图片,简介故宫)故宫是我国古代明清的皇宫,是保存的最完整,最宏伟,最有代表性的古代宫殿建筑,现存的大部分为清朝所建,但在总体布局上仍保持着原来的面貌。是一个庞大的建筑群,纵深961米,宽753米,拥有9900多间房子,分中、东、西三路和几十个院落,旨在表现封建等级观念和皇权至上的威严气势。其中中路也是旧北京城贯穿南北的中轴线。故宫的主要建筑都布置在这条中轴线上,如皇帝举行大典的地方,即被称为“前朝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还有皇帝和皇后,太子等生 活的地方称为“后朝三大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及其御花园等。从而形成了以南北纵向排列的中路的建筑群。这些建筑体量雄伟,外形壮丽,主次分明,建筑形象统一而又有变化。如前朝三大殿,体量不同,且分别采用不同的屋顶形式:太和殿是重檐庑殿顶,中和殿为四面坡单檐攒尖顶,保和殿是重檐歇山顶。这不仅是受封建等级观念的影响,如重檐庑殿顶只能用于最高等级的宫殿建筑上,而且是为了使这三座紧密相联的宫殿在建筑形象上有明显的区别,使它们在相互对比中显得更鲜明。北京故宫主要建筑的丰富多姿的屋顶形式是中国古代建筑外观上极显著的特征之一。游完了故宫以后,我们再回到刚才的三个问题。(出示问题,学生回答)
2、欣赏故宫图片着重分析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1)具有独树一帜的木结构体系。(见中国建筑木构架)中国古代建筑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的结构方式。先在石头的基础上建立柱子,然后在柱子上架上梁,再在梁上数层瓜柱和梁,最上层立脊瓜柱,构成了一组木构架。这种木结构体系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承重和围护结构分工明确,使建筑物上的重量都由柱子承受,而墙壁只起围护和分割的作用。由此门窗的配置不授限制,具有“墙倒屋不塌”之妙,除此之外,这种结构还有其他优点,如便于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可随意安排房屋的高度、屋面的材料、窗户的变化);减少地震危害的可能性(各接点有一定的收缩余地);材料提供方便。
(2)庭院式的组群布局。(见示意图分析特点)以间为单位构成单座建筑,再以单座建筑组成庭院,进而以庭院为单位,组成各种形式的组群。主要表现两种方式:一种是三合院(在纵轴线上安置主要建筑,再在院子两侧安排次要建筑相对峙,形成H形或T形)和四合院(在三合院的基础上,在主要建筑对面建造次要建筑,构成矩形的形式,通常用走廊围墙将四座建筑连接起来,成为封闭性较强的整体);一种是廊院,(在纵轴线上造主要建筑,并在对面造次要建筑,然后用走廊连起来)。(见故宫全景)让学生来回答故宫是属于哪种形式,并讲出原因。
(3)色彩的运用是古建筑的一个显著特点。色彩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装饰手段。这是木结构体系所决定的。本来是为了木头防止腐烂,发展到建筑彩画,形成了俗话所讲的“雕梁画柱”。(见故宫和玺彩画)黄色琉璃瓦顶、朱红色的柱子,门窗,屋檐下处于阴影部分的彩画用青绿色略加点金,在白色台基的衬托下,各部分轮廓分明,使建筑物显得更加富贵堂皇。在建筑上使用如此强烈的色彩而又能得到如此完美的艺术效果,这在世界上也不多见。这种以龙凤为主题,以青绿色为主要底色,并使用大量的沥粉在彩画上画突起的线条,上覆大量明亮的色彩和贴金,立体感非常强,达到富丽堂皇的效果,称为“和玺彩画”。不过,在封建社会当中,色彩的使用受到封建等级制度的影响。问什么颜色最尊贵,皇帝用什么色(黄),次之是什么色(绿)?回忆一下,故宫的两种颜色(红黄)。正是这种封建制度的等级制度,在山明水秀的江南,因为非帝王所在地,另外,为了与自然环境协调,多用白墙,灰瓦和黑、墨绿等色的梁架、柱、装修,形成秀丽淡雅的格调。江南民居欣赏(见图片)
3、观看《故宫记录片--片段》观看的同时教师总结中国古代建筑的三个特点,巩固知识。
4、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与中国古代建筑同样显示出鲜明的民族特色和高度的艺术成就,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中国古代园林他不仅具悠久的历史和高度的成就,而且独树一帜,自成体系,与欧洲,阿拉伯园林并称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中国园林最早见于史籍记载的是公元前十一世纪西周的灵囿(“囿”是中国古代供帝王贵族进行狩猎、游乐的一种园林形式。)至今已有三千年的历史。随着社会的进步,中国园林逐渐形成独特的民族形式,自成体系。它的主要特点是崇尚自然而又妙造自然,把人工美与自然美巧妙地结合起来,创造了独树一帜的自然山水式园林。中国古代园林是把自然和人造的山水、花木以及建筑等融为一体的游赏环境。他主要有三种类型:一种是面积较大,气派宏伟的皇家园林(圆明园、颐和园);一种是规模较小的私家园林(苏州的拙政园、网师园);还有一种是城郊风景区和山林名胜(西湖、北雁的观音洞)。(出示园林名,学生指出类型,并说出哪两种艺术成就最高)其中是前两种艺术成就最高,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特点和精华。
欣赏图片并分析特点(由教师简介图片,引导学生在图片中找出特点):
(1)(拙政园)是苏州古典园林建筑中最大的一个园林。主要以水景为主,富于自然情趣。在布局上显得非常活泼,模仿自然的“自然式”的布局。紧贴在水面的浮廊倚墙起伏而行,犹如游龙戏水,浮在水面。园景摹仿自然,以人工的力量创造自然的景色,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体现了中国古人尊重自然并与自然相亲近的观念。所以,在园林的布局上强调自由曲折。这在面积较小的江南私家园林中表现得尤其突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2)(颐和园)颐和园同学们比较熟悉,原名“清漪圆”。建造于乾隆十年,英法联军侵略北京是,该园几乎被付之一炬。1888年修复后改名为颐和园。1900年又遭八国联军毁坏。现存的虽不是原来的全貌,但仍然是中国古代保存下来的最完整的大规模皇家园林。图中的万寿山和耸立在万寿山前山的佛香阁,以及山前的昆明湖是颐和园的主要景区。该园巧妙地运用了“借景”,所谓“借景”则更是中国古代园林突破空间局限、丰富园景的一种传统手法。它把园林以外或近或远的风景巧妙地引“借”到园林中来,成为园景的一部分。见图,他借用了万寿山右面的玉泉山,和后面远处层层叠叠的西山,似乎他们都是颐和园的一部分。与圆内的景物结合的浑然一体,使游人的观赏范围大大扩大,颐和园的规模和气魄显得更加宏大壮丽。(见图)例如江苏无锡寄畅园“借”附近锡山的景。其实我们拍照也是借景。该园的另一特点是巧妙地利用山水、树木、花卉、建筑等,将全园划分成若干各具特色的景区。如宫殿区、前山前湖区、后山后湖区和西湖区四大景区。这四个景区性格各异,组成相得益彰的整体。其中前山前湖区是它的重点景区和精华所在。正是这种重点景区构成了每个园林的主要特色。-----合理划分,善于借景
(3)(网师园)是苏州的一个有名的园林。因为当时园林所在底巷名为“王思巷”取名“网师园”是其谐音,并托渔隐之意。其中,亭中横匾“月到风来”,取自唐代韩愈的诗句“晚年秋将至,长月送风来”;游人在这里秋夜赏月,对景品味横匾题词,便可以引发出一种诗情画意的感受。正是由于文人参予园林的建设,中国古代的园林充满了文人气息和诗情画意。“诗情画意”是中国园林的精髓,也是造园艺术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为达到这一目的。造园艺术家常利用古人诗文与造景的结合。苏州拙政园“与谁同座轩”:取苏轼词“与谁同座,明月清风我”之句为名。苏轼词的原意是标榜清高不群,这里只借以写景,使意境更为丰富。苏州网师园殿春:其得名是由这一景区庭院内种植芍药花而来,因为芍药花开在春末,宋代诗人苏东坡有诗云:“多谢花工怜寂寞,尚留芍药殿春风”。“殿春”即春末,“”是与阁相连的小屋。所以,将庭院内留住春天的一角天地,美其名曰“殿春”,是很富于诗情画意的。-----寓情于景,触景生情。
小结:所以中国园林艺术是由建筑、山水、花木、文学等组合而成的一种综合艺术。
三、课堂总结:今天,我们了解了中国古代建筑,这些建筑不管在中国,还是在全世界范围,都是最伟大,最优秀的建筑,都永远令我们骄傲,可以看得出,我们中国几千年的辉煌。以音乐《中国魂》结束本课
四、板书:
一、宫殿建筑(故宫)
(1)独特木结构体系;
(2)庭院式组群布局;
(3)完美的色彩运用。
二、园林建筑
(1)虽为人作,宛如天开;(圆明园、颐和园)
(2)合理划分,善于借景;(苏州的拙政园、网师园)
(3)寓情于景,触景生情。(西湖、北雁的观音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