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英语作文:My Father and Mother我的父亲和母亲(一)
初中英语作文:My Father and Mother我的父亲和母亲
(一)My father was eight years older than my mother.He was tall and thin,as straight as an arrow,with a long and angular face.My mother,on the other hand,was short and slender,with a plump round face.They are also different in character.My father was impulsive,active and energetic.Wherever he went,his sonorous voice was heard.But my mother was meek,quiet and demure.She didn't like to talk much,especially in the public.What's more,my father was more intelligent and experienced than my mother.
第二篇:我的父亲和母亲
我的父亲和母亲
我的父亲和母亲
抗战十五年,何处是故乡?
季民藏屋
中国历史上发生过多次人口迁涉,不是因为天灾就是因为人祸,尤其因为被侵略。上世纪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战大迁涉就是因为日本侵略中国的屠刀和战火,“九“一八事变”不甘为亡国奴的东北人大量抗日入关,“七”七事变”不愿做奴隶的华北难民流向南方,“南京大屠杀”从东部到西部的战略大转移……揭开序幕的最早的就是“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其中有一幕壮举是哈尔滨邮局罢工,三千邮政员工不为日本人做事,背井离乡南下抗日;从此“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那年那月才能回到我可爱的故乡?” 我的父亲何玉山,母亲高耀光就是这三千东北邮员工中的一对,从那时起,“故乡”成为他们心中遥远的梦想;老人在古稀五载时记忆力锐减,一天晚上却突然在脑海里浮现起了早已忘却的七十年前吉林小学堂的一首儿歌: 燕子燕子别来又一年,飞来飞去借你两三椽,旧巢门户零落不完全,快去衔泥快去衔草,重修旧家园。
往事悠悠儿歌多多,岁月的打磨唯独删不去这首?七十年前的亲情诉说,思乡之情是他们最强烈的记忆……
父亲的回忆
(一):
“九”一八”后哈尔滨邮局员工集体罢工,我们迫使日本人签证放行,不愿做奴隶的三千东北邮工南下抗战,故乡从此成为心中的梦想。
我是在1928年4月11日考入吉林邮局当拣信生的,1929年调到哈尔滨吉黑邮政管理局押车分大报,才干了一年新婚才一个月就遇上了日本侵略的“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23日(注:这个日子可能记忆有误),日军先头部队从南向北经过香坊沿着秋林大街首先侵入了哈市,位于南岗的日本领事馆土肥原贤二的特务机关当即开出一辆乌龟壳装甲车与之会合,大群的日侨和浪民挥舞着膏药旗夹道欢迎——在不抵抗主义的主宰下市内未发生战斗,日军不费一枪一弹就侵占了哈尔滨。
当时,与日本领事馆一街之隔的吉黑邮政管理局也在南岗制高处,许多员工目睹小日本侵略的嚣张气焰义愤填膺,惜手无寸铁徒唤奈何。第二天,我们全体邮工都自发地不去上班,以示抗议。当时,哈尔滨邮局掌权的人是邮务长英国人史密斯,他也拒不向前来接管的日本人交钥匙交权;戚其昌离哈去了苏联,孔繁衍和邮局工会副主席赵世伦则暗中串连,与蛮横凶残的日军巧妙周旋,由此开始了史无前例的哈市邮政大罢工,大家提出的要求是:由邮员们自由选择,让不为日本人做事自愿南下的人离哈进关,并保证他们的安全。
见邮员们不去上班邮务陷入全面停顿,日本人开始不以为然,自以为在高压之下不怕中国人不上工,于是到处抓人打人,威胁利诱软硬兼旋,找人上班。邮工们则躲在家里,或化整为零,每日在道里公园碰头,互通消息互助互济,坚持日本人不答应罢工要求就决不上班。一时间,大罢工使得哈尔滨邮务瘫痪,相持数旬;哈尔滨是当时从西欧经由西伯利亚大铁道到日本的交通和邮政大动脉的重要抠扭,这里的罢工立即使这条大动脉在形成了栓塞,大批邮件堆置在车站无法疏运,连累得整条邮路都被瘫痪不得动弹,使占领军日本人吃到了苦头明白了中国邮工大罢工的利害。再加上英国人史密斯强硬地坚持:不放愿意离开的中国人进关就不交权。当时,日本侵略当局对英国还有所顾忌,不得不与英国及史密斯几番谈判几经交涉,为了立即恢复邮路不得不同意放人,为不愿为他们做事的员工签证入关;这场哈尔滨邮政大罢工终于以中国邮工的胜利而告终,随即东三省有三千多邮政员工选择了背井离乡抗日入关。在吉黑邮政管理局里,只有少数人如会计股的听差老黑等,因为家庭牵累等原因没有进关。我那时年青爱国血气方刚,自然是不肯当亡国奴为日本人做事,进关的事情来得急迫,容不得回家告别双亲,就带着新婚的妻子踏上了几十年的不归路。
东三省三千邮政员工的抗日爱国行动轰动了全国,流亡入关的东北邮工受到了全国各地的热烈欢迎;撤进山海关,关里关外两重天,看到山海关城楼上国旗飘扬,踏上关内大地回到祖国的怀抱,那时大家都天真地以为李顿国际调查团会主持正义,东北是中国人的东北,侵略者理应退兵,三个月便可以回来。却不料三个月变成了三年变成了15年变成了一辈子,这一走就是有乡难回竟成永诀,终生留下了对于父母亲人的愧疚和遗憾。”
一路撤退到杭州,东北人是抗日形象;西子湖畔作故乡,南星桥旁精忠报国;火口余生才几年,日寇侵来重又逃难。“九”一八”以后,全国抗战情绪高涨,爱国弃家勇敢进关的东北人成为流亡的群体抗日的标志。三千东北邮员被分发到南方各地,又是一路撤退,1932年1月爆发淞沪抗战,父亲被分派到了杭州,一直到1937年9月撤出杭州到金华邮局,整整5年里都是在杭州城的南星桥邮电局服务。老杭州人自然也很喜欢过去少见的东北人,除了在笕桥航空学校里,许多城里人都知道在南星桥邮局里也来了位抗战进关的东北汉子,还有他身怀六甲的东北娇妻。在南方的呢喃软语中,豪放直率的东北话,成为一段时间社会语言的新鲜甚而时髦;那时,抗日流亡的东北人走到哪里都会受到格外的欢迎,那一年杭州亦然多难,11月,杭州城里爆发闹市口、百井坊两处大火,延烧房屋数百间。12月里,又是菜市桥大火,焚屋数十栋。刚到杭州才2个多月还听不懂杭州话,半夜熟睡中的父母只听得外面传来“着虎勒!虎!虎!”的呼喊声,却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待到烟火上楼,才发现是火已上房,“虎!虎!”就是“火!火!”,着火了!。父亲年青力壮,即使跳楼也能求生,可是挺着肚子的母亲怎么办呢?情急之下,把妈妈裹着被子用力一推顺楼梯滚下,然后自己从窗台攀援跳下,一家人火中余生——可是尚在母腹中的大哥自打出世以后,就一直体弱多病,以至从小患上风湿性心脏病。大哥一辈子做过四次心脏手术,才艰苦地活到现在。
七十年前,国难民穷,交通阻隔;从遥远的哈尔滨来到老话中听说的“西湖天堂”,杭州之于我们这东北逃难一家,不啻沙漠中的一块绿州;虽然战火仍在天际,国家仍处危难,但在杭州那五年仍是国家经济建设小家和平安宁的一段宝贵时光——尤其跟后来八年的抗战逃难相比,杭州时光恍若生活在世外桃园。
在杭城,我的大哥、大姐和二哥出生并渡过了幼儿时代;在杭州,父亲第一次买了台美国“柯达”方盒子照相机,在邮局寓所、在杭州公园体育场,拍下了第一批家常休闲照,小家庭老婆孩子全家福;后来在金华、在江山、在赣州,则是一幅幅抗战逃难的“流民图”。在照相之外,父亲还喜欢上了东北少有的养金鱼,在天井里摆放着几个大鱼缸,带着孩子戏金鱼,用西湖水捉摸出了一手骄人的养鱼术……一直到晚年,他还能够在家里尺许大的小鱼缸里繁殖用肉眼几乎看不清的金鱼苗。江浙南国风韵塑造着我们的小家庭,初中毕业考入邮局做工人的父亲,一改东北人粗犷的生活方式,在照片中也像位“大先生”一样,享受着天沦之乐过得那么文气潇洒。在杭州,虽已成家却不谙炊厨的母亲修成了一位好主妇,耳孺目染向邻里们学会了几样拿手好菜,“糖醋桂鱼”、“红烧蹄膀”等等,从此江浙风味成了我们的节日盛装;还有那色香味十足的好棕子(在东北,以前不会包棕子,只有江米或粘米糕)。看母亲包棕子,很有一些讲究;糯米要先用水泡,包棕子先要在棕叶卷里插根筷子,用它把包进去的糯米捣结实,扎棕子一头咬住线绳一头用手用力拉紧,扎成长长的漂亮的梭椎形,煮棕子得用文火煮半天,捆得越紧扎得越结实煮得越久,才越好吃。这样包出来的棕子,最费功夫,最费时间,当然也最好吃。此所以离开杭州离开母亲后,再也见不到这种带着杭州风情的棕子了。无论那里买的棕子,都是一块松松夸夸的糯米饭,遗憾之余常让我忆起母亲包的棕子,那西子般的风味。
父亲的回忆
(二):
“祖辈逃荒到东北,松花江上扛木帮,吉林城里读小学,文光初中才肄业,其木河上赶羊,河南街教堂里打杂。东北人,过去大多是穷人,是因为逃荒而迁涉去的农民,说得好听是移民,说句实话就是灾民、难民。靠天吃饭大字不识的农民,过去穷人哪里有什么宗谱;我读到初中算个文化人,也只记得祖籍是山东莱州府掖县,祖上遇天灾逃荒到了吉林,像许多老东北人一样。
我的祖父讨饭度日不知死在何处,祖母靠做手工抚养父亲何荣、叔叔何海。兄弟二人从小就出卖劳动力,年青时在南山里伐木,终年在雪地冰天不见天日的荒山老林里劳累,一年一次只有在放木排时方能回家;后来学会了“头抬”——就是在松花江上游放木排,前后端各有五人打“抬”(即大木浆),一个领头人在前头中间打抬,就靠几个人劈波斩浪,长长的木排绕过险滩暗礁,犹如船过三峡,安全顺利到达吉林,才能得些工钱。年青力壮时稍得温饱,兄弟二人垒了三间土房,算是一辈子的资产。父亲终年劳累身体垮了下来,再也无人雇用;大年三十,炕头坐满了债主,只好卖破烂,破衣服不值钱,沿街叫卖穷困去世。
母亲赵氏是乡村妇女,日俄战争时女扮男装给俄军挖战壕,赚些小钱供养老母。出嫁以后也是辛劳一生,春天挖野菜,柳树芽、曲麻芽、小根芽;夏季用“抢子”在江上木排抢树皮(抢子是一种一寸宽一尺长的弯刀),可卖可烧;入秋冬,给富户当老妈子,端屎端尿,服侍老爷、太太、小姐、少爷;不识字不懂得卫生,后来染上了“虎烈拉”无钱医治,眼看着折磨至死;只活了五十多岁,停尸发臭,邻人好心给了张苇席卷了出去。
我于1910年落生在吉林市西关,10岁后进入民初,坐进了吉林西关第五国民初小,新式学堂不但不收学费,还发制服、笔墨纸张。就是这样,有钱人家还是不敢让子弟上洋学堂,尽管各家去动员但是来上学的仍是寥寥无几。两年升入北关第二高等小学,再三年进了教会办的吉林东关文光初级中学。吉林东关出“秧子”(富人子弟),西关出“球子”(穷苦流浪儿)。穷人家子弟认字为争口气,读书很用功,有时在路灯下苦读,考试更名列前茅。可是家穷还是读不起书,初三开学已一个月,孙拱宸老师奇怪:为什么何玉山没来。当他得知我没钱交学费,毅然相助恳请沈校长缓交学费,由他作保,后来我却一直无力偿还;沈校长和孙老师的恩情,让我终生难忘。
好赖撑到初中肄业,书是再读不下去了,做童工先糊口要紧。在日本洋火公司摆“牌”,就是将散乱的火柴盒放在方形盘里摆放整齐,按盘计酬,每月工钱不足吃窝窝头的;又到在吉林市东关的自来水厂建筑工地筛石子,每日摇得两臂酸疼欲断,胳臂肿得干不了啦。又到木其河赶羊,想不到绰号“满不在乎”的财东强赖着不给钱,白干了一年。没有办法,又被吉林河南街中华基督教会召去打杂工,升炉子、敲钟、扫地、卖福音书等等,在这里认识了齐向荣和王明道牧师。”
母亲的回忆:
娄适夷的姐姐胜似亲人的娄三姨,吉林女施医院学产科成了新女性,女大三抱金砖却当了一辈子家庭妇女,可怜我那梦中的妈妈。
“我本是吉林扶余县三叉河镇人,生于光绪33年(1907年)9月初9日半夜子时。可怜我三岁时父亲便久病辞世,抛下孤母和我靠着叔叔渡日。幸亏母亲结识了一个好姐妹,她叫我妈大姐我叫她娄三姨;不是亲人胜过亲人,他就是著名画家娄适夷的姐姐娄孝苏。
听母亲说过娄三姨:在三叉河镇里有一位姓娄的妇女,身材高大,性情刚强,头脑灵活,聪明能干,生有一男孩;可怜她年纪轻轻男人就因肺病吐血而死;更可怜她,公公抽大烟没钱了就想卖媳妇卖她;善良好心的婆婆不忍心,偷偷地把媳妇放跑了,只嘱咐她道:我家就这一根独苗,你赶快走,以后常来看看就行了。听完婆婆一番话,她连饭都不敢吃就逃跑了;那时候,一个小女子能往那里跑?她倒挺有主意径直就跑到了镇上的省办女子学堂,求见校长,请求收留;也正巧,学堂里两位女老师正急忙寻找一个女校友打铃搞卫生,正好找到了人手也解救了她。后来,开明的镇长也知道了这一则妇女反抗礼教追求解放的故事,也立即表态保护还出了告示:这位妇女由学校收留,她的孩子也可以一起带来,他人无权过问。
就这样,这一所新式学校成了娄三姨的家。她一边做杂活一边跟着读书,聪明的她把学生半年的课程一个月就学完了,字又写得特别好,成了三叉河远近闻名的新女性,那是在民国初年的东北。
因为相同的身世,娄三姨很同情同样年轻守寡的我母亲,便经常带着女老师到我家来玩,还跟我妈要好得结成了干姐妹;从此后,除了经常接济我们以外,还常常从洋线铺里拿些丝线来教妈妈编织东西,比如织些小孩帽子、鞋子、女人发网,赚些手工钱补贴家用。记得那种东洋丝很格别,像丝又不是丝,像棉也不是棉,非常好看,大概就是后来的玻璃丝现在的人造纤维。
看到我长到9岁,娄三姨又叫我上学读书,学费由学校的老师出。就这样,我9岁上学高小6年,15岁小学毕业了;那还是在1922年,东北乡间的女孩子能够读到小学毕业,也算是不小的奇迹了;这特别要感谢娄三姨,没有她便没有我的一生,她是影响我的最大的恩人。当然,这一切也都离不开当时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妇女解放运动,还离不开基督教会的影响。
小学毕业后,老师又把我留在学校教手工,教学生织些桌布、枕套之类。这时,娄三姨学了产科,带着孩子走了。等到18岁,学了产科的娄三姨又介绍我到省城吉林的女施医院学产科,学习五年就能毕业,还有些许薪金。
从三叉河到了省城,医院里还有个以前没有见过面的娄四姨,我就住到了她房里,天天守在一起的还有个同年小妹妹周蒙恩,他父亲是小学穷教师,兄弟秭妹五人,又能干又活泼。我们两个小女子,刚到的时候扎着两个小丫辫盘到头上,又买鞋子又做衣裳。慢慢地加入正班学习,第一年每月一元银洋,第二年每月二元银洋,随着学龄加,五年毕业时每月5元钱。原来这一切,都是娄三姨安排的。
在教会医院学的是正规的西医产科,头一二年学习书本的理论和基础课,三年后就边工作边学习,由医生带着出外接生,相当于临床实习了。这样灵活的学习方式,虽然不是院校,但理论和技术都是先进的西医,方法上相当于师傅带徒弟,又有点中国传统的味道;与当年社会上大量旧式的“产婆子”、“接产婆”相比,当然是先进科学多了。
产科毕业,1931年7月7日,我和哈尔滨邮局的何玉山结了婚,虽然我比他大三岁,但有句东北老话:女大三,抱金砖;我俩都相信这句箴言。没有媒妁没有花烛,虽然我俩都是穷苦出身,但当年洋邮局与洋医院是“新新结合”,介绍人又是吉林河南街基督教会的牧师齐向荣和周蒙恩,在新文化和教会的影响下,有我们的思想中没有多少旧传统,已然采取了新式婚姻。
回头想想,在抗战前的二三十年代,一个农村出来的小女子能够读书到小学毕业,还进了洋医院学西医,我似乎无疑是那个时代的新女姓了。可是,这一切没有能够继续下去,我从结婚后一生就再也没有从医,留下了两个终生的遗憾:一个是把母亲扔在了东北一去不回,可怜我梦中的妈妈!一个是丢掉了产科自己的专长,变成了一个家庭妇女——都是因为“九一八”日本侵略,全都是小日本害的!我虽然无奈地把终生献给了家庭,但是在15年的抗战流浪中养育了七个孩子,他们的成人是我一生的安慰和骄傲。”
父亲的回忆之三:
“18岁考进吉林邮局当了“苕子”,“管、卡、压”下磨练人,“没腿猴”群起痛打日本黑帽子,才过三年就进了关。
初中肄业再也无钱读书,掇学两年无奈地打童工,听说吉林邮局招收邮工,斗起胆子就去投考。好在读书用功底子比别人强,也好在邮局招考认分不认人;1926年我一个穷小子考取了吉林邮局当拣信生,在6取1比例的竞争人群中,我的分数列在前三名。
初到邮局当“苕子”(Sorter即拣信生),就是整天站在光线幽暗尘土飞扬的收发处分拣平信,一边补袋封袋,一切都是手工。干不多久,就给了我一个“上马威”,得了个绰号“没脚猴”:那次是给处长预编封发邮件簿,把号码编重了一号,马上处长陈敞佛就报告到邮务长,接着听差就把我叫了去,被邮务长狠狠尅了一通;他当头就叫:Mr He,听上去就成了 “没脚猴”…… 我得了这个绰号不稀奇。倒是从此提醒我像许多旧邮员一样,一辈子养成了严格的办事作风。
旧中国的邮政,在高层掌权的多是外国人,进邮局要考英文,很多公务都用英文,邮局职工不论英语怎样,经常要硬着头皮文白混杂地讲英语。在当年的吉林一等邮局里,虽然没有一个外国人,局长署副邮务长黄履霜就是这样,不要说公文签字“黄履霜”一串十七八个弯儿,谁也分不清是什么字,就是对手下讲话,也总是中英并用的混合语,再加上南方口音,好多人都听不懂他说什么。
旧时的邮政,规章制度非常多管理也非常严格。听老“苕子”讲:你是初犯,这还是好的,如果你把邮袋号码写错,查单查不出来就得赔八元花边(银元),你一个月薪不够赔两只邮袋的。
比如,旧邮政查单、验单(T.C.V.C)满天飞,邮袋查单严格得近乎过分,邮袋发出查单后跟,邮袋紧转查单紧跟,邮袋转悠到那里,查单也就要跟到那里,单据旅游没有止境。解放以后,查单验单取消了,很多制度也被当作“管、卡、压”解放了,但是管理却太松了。
不管到啥时候,做人是一样地难。我十六岁初中还没毕业,不会吹吹拍拍,也不会请客送礼,在教会养成了不抽烟不喝酒,连支香烟都递不出去。穷小子还逞能不懂事,打乒乓时把个监察员边茂卿打个稀哩哗啦。不久,就把我弄到哈尔滨吉黑邮政管理局去撇大包了。
在“九“一八”之前,小鬼子势力已经侵入南满,在大城市的铁路,北满为中俄合办,在南满则为日本独占,设置商埠实为租界,还有日本警察人称“黑帽子”,这样的国中之国实在是对中国主权的欺辱。1930年,我成了哈长路邮政车上的一个押运员搬运员,其实就是“苦力”并不是绰号,在工资发放表上就清清楚楚地写着kuli。一天,车到头道沟车站,我们几个搬运员急忙地装卸邮袋,因为时间紧迫来不及,一个同事扛着邮袋没走天桥就跨轨过去,上去后立即被一个日本警长抓住抽打耳光。
见到日本警察不讲理反而打人,全站的近百名邮工激愤起来,反过去把那个警长狠揍了一顿。于是日本人警哨齐响出动大批警车当场抓住了几个人。中国邮工团结一心个个都说:“是我们打的”,“要抓,把我们都抓去。”这时西伯利亚国际列车到达,欧亚各国的国际邮袋无人卸车。日本人知道自己把事态闹大了,只好将抓走的邮工全部放回,并且答应今后允许中国邮工从路轨上经过。
那时候东北人都知道,连张学良的老师在南满车站都挨过日本人的打,大人物对日本尚且软弱无力没有办法。可是,小人物却被逼得造反,中国邮工群起而攻之,日本黑帽子挨打,一时传为佳话。
最恨的是小日本,最苦的是逃难,最难忘的是搬家!东北人流浪我们家逃难,日本轰炸下的流民图。
在“七”七事变”前的杭州城里,有南星桥、闸口、笕桥、拱宸桥4个邮局,有官巷口、清河坊、皮市巷口、艮山门、湖墅、龙翔桥、里西湖、佑圣观路8个邮政支局,邮务长改称局长;自从淅赣铁路火车直通南昌后,杭州邮政开始全线带运邮件,并且是由南星桥邮局负责担任派押任务—— 邮车里的押车人,就是我,一直到1937年9月后杭州沦陷,整整当了五年;还记得有老同事朱凤岗、沈庸、刘骥、王化、乐雪仙、王泌鑫等人。
“七“七事变”后“一”二八淞沪会战”,日寇终于把战火烧到了杭州湾。亲眼目睹了空军英雄东北同乡高志航以后,我俩拖儿带女在日本飞机的轰炸下撤离了杭城,而江山、而金华、而江山、而龙泉、而浦城、而赣州、而景德镇,告别杭州入闽进赣,踏上了8年的救亡逃难之路。
过去的邮政,号称是准军事化管理,邮政员工尤如一支国家军队;尤其在战时的前线,为了保护抗战前线的邮路畅通,邮局员工在撤退之外还背负着国家的职守,只能是随着战线的移动且战且退,有组织有团体,命令如山令行禁止,每动一步每到一地都得有上司的调动派遣,由不得你个人自由行动脱离岗位当逃兵,担负着更多的职责,必然要冒更大的危险。
从战争爆发,从杭州撤出,三年时间里,我一直是忠诚的押车人;战时的交通线没有前方或后方,火车开到那里都是鬼子追踪轰炸的首选目标;坚守在列车上的人只能前后进退听天由命,真好比一脚踏在阳关道一脚踏在鬼门关,丝毫不亚于持枪上阵战斗在最前沿。记得在金华撤退时,火车出湖镇不久被日机炸中起火,我与同事李润林冒着生命危险将邮车与着火的列车解开,保全了全部邮件安全到达龙泉,而其余的车箱全都烧毁。在湖南弋阳,中午同车的行李员还同桌吃饭,下午列车被炸,他的肠子已经挂到电线杆上,死得惨不忍睹。在江山途中,军民混杂落荒而逃,遇敌机扫射九死一生。在浦城,难民太多,坐在局车上的军邮员郑柯五被迫无奈,用手枪逼着我和其它员工下车步行;却不料,日机专炸邮车,偏就炸死了坐在车上的郑柯五的小老婆和外婆。危难当前,勇敢者永生;在敌机的枪林弹雨之际,朱学范亲临前线慰问看望临时危有功的邮务人员,令我永志不忘。到1940年9月撤到赣州,算是到了战斗的后方,战线也稳定下来。当年的赣南是蒋经国搞的抗战模范区,被这位刚刚从苏联回来的曾经的共产党员搞得还真有一片新气象。不过,那时没有京九线那里也不通火车,当不成押车员了,被调到邮政储汇局当了汇兑组长,提拔当了小干部,也是算是对我几年里出生入死的奖赏。我虽然只有初中学历,但写得一手好字,又识得英文,懂得俄语,文化底子好,很快就考升了乙等邮务员,从最低层的邮工做到初中级职员,献出了十多年战火中的青春。” 第一线的邮政员工且战且退,跟着的家属也逃反逃难,拖儿带女四处流涉,战时的我们走到那里都只有逃难的童年。
回忆我的父亲母亲,总结他们难忘的人生,有几句从小响在我们耳旁的话语:最恨的是小日本,弄得我们有家难回有亲难见;最苦的是逃难,一逃就是十五年顶得几辈子;最难忘的是搬家,哪里都待不久总是在搬家;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小日本,抗战十五年,东北人上演了最长的流民图。背井离乡在江南,我家不是南下干部;稀里糊涂背着职员的成份,直到退休还是个以工代干;抗战十五年,几十年双亲不见故乡难回。
我们兄弟姐妹虽然都是在抗战的路途在浙江和江西出生的,但是从来都自认是东北人;因为父母是从东北抗日入关在伟大的抗日战争中养育了我们,我们心底深处以这样一个抗战家庭而自豪。
从小在南方长大,待在家里随着父母说东北话,走到外面跟着大伙说南方话;邻里和同学听着我们的东北腔,看着我们一家少见的东北人,总会有点好奇;包括我的爱人和岳父大人听说我是东北人,都以为我家是南下干部是当官的;于是,老老实实的我就得急忙向人解释:我家不是南下干部。我不愿意误会自己冒充干部子弟。
在解放后很长时间里,南方各省区的北方人多是从北边派去“对口”接管政权的所谓“南下干部”;那怕是一个不识字的小炉匠跟着到了南方,也能在托儿所熬个多少级的所长当当,一个月百来块钱;一个人光荣,全家人跟着光荣。
父亲自从解放后处境就难免尴尬,一张嘴就知是东北人,刚见面常被人家误以为是当官的南下干部,热情有加;待到知道面前只是一介接收过来的旧职员,便会谁也不认得谁了。即使是:“老乡见老乡”,却隔着无形的界限和鸿沟,人眼的势利合上那时的口号:亲不亲阶级分!。直是到了文革后,我才会大着胆子戏说自己是东北人,父母是南下的,不过不是四九年南下的,而是“九“一八”南下的。只可惜,许多人只知道解放南下的革命干部,混不知约早二十年的抗战南下是怎么回事。我只能在心中默默地以父母而骄傲,只有我们还记得七十多年为着抗日而流落南方的东北人,他们也是抗日英雄,虽然一辈子得不到这样的名份…… 最近看到一则新闻:中央电视台征集发现“抗日英雄”的线索,竟弄得我有点兴奋,明知要说我们的父母是抗日英雄是不会被承认的,但还是整理起父母的遗物来;往事悠悠,老父在人生终途的简单记述,竟像是一封无处投送的遣书:
“我自1927年考入邮局以来,勤恳工作四十余年,‘九”一八’哈埠邮工罢工,不为敌用不做顺民,入关不及叩别双亲,二老惨死未能奔丧。经杭州、金华、赣州、景德镇,最后调至九江局,每动均遵调令,一调再调调离万里。枪林弹雨中维持抗日前线邮运畅通,九死一生家虽破人未亡却人间惨痛备尝。”“响往东北哺育我们的故土,耆耋之年乡情难忘,流落关内,日夜不忘东北” “清夜辗转不寐,扪心自问,尚无愧对国家……” 此时今日,如果世人能够读到这些文字,重新看到七十年前三千东北邮工的抗日壮举,我将会听到他们在天堂里的笑声!
(2004/8/30)
解放后,父亲担当干部工作二十多年,直到退休才得知还是工人待遇,几问之下,得到回答:要吃过供给制才行。父亲问:解放初有几个月不发薪而是每人一袋面粉,算不算供给制?又答:是抗日的才行。父亲问:我不为敌用不做顺民,抗日前线邮运,哈埠罢工不做亡国奴,是否不是抗日?又告:丙:干部才行。父亲问:解放前我是旧职员,解放后一直做干部工作,40余年并未犯任何错误,何时干部改为工人?
中国人常说“八年抗战”、“抗战八年”,成了一个习惯。其实,岂止是八年抗战;对于全国之于东北尤于我家,伟大的抗日战争本是从“九“一八”抗战而起,到1945年日本投降,正经是十又五年——要知道,日本人可不是这样,他们一般不把1931年“九·一八”到1945年“八”一五”分隔开来,倒是统统称为“日中战争”或“15年战争”。难道,他们都承认打了十五年仗,我们才抗战了八年不成?!难道我们不应当用“十五年抗战”来应对日本人的“十五年战争”吗?
第三篇:描写父亲和母亲的外貌描写
描写妈妈的外貌
1、她,长得美丽动人;她,长得面似桃花;她,就是我的妈妈;我的妈妈有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她还有一对柳叶眉,玩玩的眉毛下面镶嵌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远远望去,好像两颗大大的黑珍珠,非常美丽。
2、她中等个子,弯弯的眉毛,她虽没有白白的的皮肤,没有苗条的深材,我却认为她是世界上最漂亮的人了,她就是我的妈妈。
4、妈妈的眼睛是圆形的,有眼里有个小豆豆。妈妈的眼睛像葡萄,有像球、桂圆。妈妈笑起来眼睛像弯弯的月亮,真好看。妈妈的鼻梁不高,鼻孔很大。鼻梁上背着一幅漂亮的小眼镜。妈妈的嘴巴笑起来有两个小酒窝。妈妈的手很胖,身子也很胖,脚也很胖。
嘛。
6、妈妈是一名人民警察,浓眉大眼,皮肤白净,长得十分清秀。而最为引人注目的便是那如瀑布般的一头黑发。但这黑发可远观不能近看,若走近仔细一瞧,你便会发现密密麻麻的黑发中已夹杂着点点银丝了。
7、我爱看妈妈的脸,乌黑发亮的秀发下一张端庄秀丽的脸,脸色泛着红润。笑起来,就像丁香花开放,让人从心底里觉得很舒服。
8、我的妈妈,她长着一头棕色大黄的卷发,扎着一个辫子的时候,像一匹马的尾巴。两条弯弯的细细的眉毛,像一条小船。一双会微笑、有神的眼睛里有两颗圆溜溜的眼珠像两颗葡萄。妈妈长着一张红润的嘴巴,她一笑,露出了一排排洁白的牙齿。妈妈还有一双大大的耳朵。当妈妈生气的时候,眉毛有点往上斜,眼睛瞪得像铜铃那么大,射出愤怒的眼光。鼻孔喘着粗气,嘴角往下斜。当妈妈高兴的时候,眉毛弯弯的,眼睛眯着,嘴角往上翘。
9、我有一个漂亮的妈妈,她有洁白无瑕的皮肤,有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有个能说会道的樱桃小嘴,由个挺拔的鼻梁,可惜的是鼻梁上还架着一幅眼镜,还有那飘逸的秀发,在大街上,回头率100%。行人们都说“这个女人真漂亮。”
10、我有一个长得漂亮的妈妈——一头乌黑的头发,两道弯弯的眉毛,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还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巴。
12、我的妈妈在卫生学校当老师。她浓浓的眉毛下面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端正的鼻子下面有一张爱唠叨的嘴,胸中却有一颗关心人的心。
13、我的妈妈是一个中等个子,皮肤又白又细的,头发黑黑的,像黑色墨水汁一样,妈妈的嗓子是沙哑的,说起话来声音很高,还有着非常流利的普通话,因为她是一名教师。梳着一个高高的小辫子,妈妈眼睛水灵灵的,看起来炯炯有神的样子,她还有着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巴。
14、我的妈妈身高大约一百六十公分,有着一头乌黑亮丽的头发,黝黑健康的肤色,水汪汪的眼睛,高挺的鼻子,以及跟天上的眉月一样弯弯长长的眉毛。妈妈是一个爽朗、直率、活泼、每天笑脸迎人的人,而且在出门前都一定要化妆,要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才肯出门。
15、我的妈妈将近四十岁了,每天还是充满青春活力,两条秀眉下嵌着两颗水晶葡萄,小巧玲珑的鼻子下面有一张樱桃小嘴。这几天,我老是惹妈妈生气,所以,我觉得“皱纹恶魔”已经悄悄爬上了妈妈的眼旁、脸颊、额头,细想起来,我的脸红得像虾一样。因为我深深感受到妈妈对我的爱。
描写爸爸外貌的段落
1、小时候,我笔下的爸爸理着乌黑的小平头,黝黑的脸庞上威然一幅年轻有为的神情。一身西服嵌在他的身上,也有一点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感觉。
2、爸爸个儿中等,瘦瘦的,浓浓的眉毛下嵌着一双又大又亮的眼睛,高高的鼻梁下是一只能言善辩的嘴,看起来十分精神。
3、爸爸平时总戴着一副眼镜,个子不高,皮肤白皙,穿着一身白色的工作服的时候特别象一名古代的书生,一脸文雅的样子。
5、爸爸有一头乌黑的头发,一双浓浓的眉毛,分不清真假;脸上还镶嵌这一双尤其幽深的眼睛,时常盯着我,让我干任何事,也不敢有半点马虎;你别看那一双不起眼的嘴巴,会将出任生的大道理,还会教育我和哥哥如何去做好一个完美的人。
7、我的爸爸长得可帅啦!他有一双大大的黑眼睛,两道浓浓的柳叶眉,就是特最大的象征。大家都称他为——美男子。
8、我的爸爸身材不高,看上去年轻有力量,身体偏胖,一双眯眯的小眼睛,说话的时候一口洁白无暇的牙齿露出来。
9、我的爸爸是个老师,他中等个,有点胖,鼻梁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他在学校教地理,这副眼镜帮着他看见了中国,看到了全世界;他也教历史,这副眼镜又帮着他看到了书中古今中外的历史人物,了解到变化万千的事实。
10、我的爸爸是一个计划生育工作人员。他中等身材,一张“国”字形的脸,一双充满豪气的大眼睛嵌在浓浓的眉毛下面,爽朗的神情之中透出热情。
11、我的爸爸是一家之主,他长得不高不胖,有一双充满智慧的眼睛,头发短短的,鼻子和耳朵上架着一个大眼镜
12、我的爸爸是一位体育老师。高高的个子,宽宽的肩膀,长得十分强壮。就是因为天天要上体育课,被太阳公公晒得有点黑。同事们经常约爸爸出去玩,但爸爸的工作多如牛毛,连一点点的时间都没有。
14、我有一个严格无比的爸爸,他的脸凶得像一个“国”字形,脸上还嵌着一对不大的但炯炯有神的眼睛,走起路来,昂首挺胸,显出了一个像军人的气派。
15、我有一位“贪玩,”的爸爸,他今年38岁了,矮矮的个子,瘦弱的身体,黑乎乎的皮肤,可惜黑黑的脸上竟长了许多小疙瘩,红红的,我一点也不喜欢。
第四篇:初中英语作文:My mother(我的母亲)
初中英语作文:My mother(我的母亲)
My mother is a ordinary women.She is a very very ordinary women,really.She looks like very ordinary;her age very ordinary;only her wears looks like very special.
My mother always wear a wide casual pants,a T-shirt(or a wide vest),and a pair of sunglasses.She always use toiletry,consequently she's skin was very good.
My mother is very benignant,and she was very love me.I with regard to these,I to be thankful.I love my mother,too.Because she gave me very very many.She civilize by education me how to do in world and knowledge.
My mother is a office workers.She everyday works hard,but she always not to get heighten.Ha ha~~~~~~~
I love my mother,because she gave me very many thinks.
I love my Mum . A ordinary and largeness mother.
第五篇:我的母亲(一)(DOC)
关于作者:
胡适(1891~1962),近代思想家,现代诗人、学者,提倡白话文。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安徽绩溪人。生于一个官僚地主兼商人家庭。1917年完成博士论文(1927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运动、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曾任教于国立青岛大学(现中国海洋大学)。
作者四岁时便读父亲所作的诗。
五、六岁上私塾,学习古文。大概在十一岁时,已经能够自己看古文书。
关于本文:
本文选自《胡适自传》,标题是编者加的。它的体裁是传记,堪称文学的传记,传记的文学,既可供胡适研究者参考,具有史料价值,也可供文学爱好者欣赏、阅读,具有文学价值。
文中既写出了母亲含辛茹苦教子成龙的追求,又写出了在大家庭环境中作为后母管理和维持家庭关系的不容易,表现出母亲的优秀品质,表达了爱子对母亲的深深敬意和绵绵无尽的怀念。作者把自己的成长与母亲的教育紧紧联系在一起,着重写出母亲对自己的“做人的训练”,对自己少年时代乃至一生的重大影响,由此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理解与感激。
一、词语积累(给加红的字注音并解释)
文绉绉(zhōu):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翳(yì):眼睛角膜病变后留下的疤痕
龌龊(wò chuò):不干净,脏。比喻人品质恶劣;或形容气量狭小,拘于小节
下流:这里指卑鄙、不道德的意思
管束:加以约束,使不越轨
轻薄:言语举动有轻佻和玩弄意味
二、分析课文,然后思考:
1、一句话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2、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这些事情突出母亲的什么品性?
课文写了母亲这样几件事情:
1)叫我早起,聆听教诲,“催”去上学;
2)我说了不该说的话,她重重责罚我;
3)新年之际,债主来要债,她从不骂一声,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
4)受了两个嫂子的气,她只忍耐着,忍到不可再忍时,悲哭一场,以解心中之苦;
5)听了五叔的牢骚话,表现出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
通过写这些事,表现母亲以下品性:
1)她是一位恩师,对我谆谆教诲;
2)对我要求严格,却从不拿孩子出气;
3)气量大,性情好,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
4)待人仁慈、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活。
三、课外探索。
1、母亲往往在一个人成长的道路上,产生重要影响?同学们,你们的母亲,哪一点给你们的印象最深?请同学们结合具体的事情,把它们写一写。
《我的第一本书》学习要点
你的第一本书是一本什么样的书?随着记忆,与作者一同感悟读书对于人生的意义,理解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书”对我们共同的意义和给我们的启示。
关于作者:
牛汉,原名史成汉,1923年生,山西定襄县人,蒙古族。40年代开始诗歌创作,是“七月”诗派的重要成员。已出版诗集《彩色的生活》、《祖国》、《爱与歌》、《温泉》、《海上蝴蝶》及《牛汉诗选》等。牛汉在“文革”期间,诗从悲愤的心灵里突然升起,写下了不少诗作。
本文是诗人牛汉的一篇随笔,作者通过对他的第一本书的追叙,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苦难生活和苦难生活中的人间温情以及生命乐趣。全文承载着一段感人肺腑的故事。“我的第一本书”这一主线,贯穿全文,把关于亲情与友情的故事演绎得淋漓尽致,这不仅令作者终生受用,更是我们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掌握下面的词语
1、为下列加红的字注音
马鬃(zōng)搀和(chān)调教(tiáo)
2、注意下面字词的书写。
幽默
梦幻
红薯
稀奇
奥秘
苦楚
崇敬
欣慰
3、成语积累
翻来覆去
磨磨蹭蹭
哄堂大笑
二、课文内容分析。
1、本文的开头有什么特点?
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并没有直接写“我的第一本书”,而是通过“前几天一位诗人的来访”自然引出本文的话题。
2、“我的第一本书”指的是小学一年级国语课本,它还有什么其它含义?
“我的第一本书”还表明了这第一本书在作者人生中的分量。
3、“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是指那半本课本吗?你还可以有怎样的理解?
“我的第一本书”不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它也指作者人生的每一课。这人生的第一课蕴含着生活的艰辛,人间的温情,同学的友谊和上学的乐趣。
4、“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间感应到的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如何理解这句话?
作者对童年的感觉是辛酸的,“童年没有幽默”,写了作者童年生活的艰辛和沉重。作者自己家的生活是困窘的,几乎所有同学都在生存线上挣扎,哪有幽默可言?但是,毕竟是童年,无论生活多么艰辛,也抹不去与生俱来的童年的好奇、天真和淘气,能和小伙伴们在一起,和小动物们在一起,回到大自然中间,就是快乐的,而且童年时代只要玩起来,什么困苦都会忘。这就是生命最初的快乐。
5、如何理解课文的最后两句话“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
作者的第一本书,意味深长。它不仅表明第一次跨进学校的大门,走进了知识的世界,更重要的是,那第一本书里镶嵌着父亲的深情、同学的友情、童年的乐趣和生活的苦难以及在苦难生活中抗争的一段心路历程。它既是求知的第一本书,更是人生的第一本书。如果这本书不写出来,那么这几十年的读书和写书则失去了意义,变得毫无价值,因为你忘记了知识的源头和人生的起点,你忘记了过去,即忘本。“人不能忘本”的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本”既是作者的课本,也指人生成长历程中最初的最有价值的奠基性的东西。作者所指主要是后者。
6、作者是怀着怎样的情感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
作者追忆“第一本书”的心情是沉重的,他是怀着敬重、珍爱的感情追忆“第一本书”的,现时感情也是复杂的、百感交集的,因为那本书里深藏着苦难的生活和恶劣的学习条件与环境,同时也映照着那个时代人们不幸的命运,以及在那种荒寒背景下特别可贵的一点乐趣和温情。
三、思考问题:文中有哪三个人物最让人难忘?自选其中之一,虚构一篇小故事。
提示:二黄毛、乔元贞、老师“弄不成”。注意理解文中对这三个人物的描述。
四、牛汉创作过很多的诗歌,请同学们阅读牛汉的《悼念一棵枫树》,体会一下牛汉诗的特点。
悼念一棵枫树
我想写几页小诗,把你最后
的绿叶保留下几片来
——摘自日记
湖边山丘上
那棵最高大的枫树
被伐倒了……
在秋天的一个早晨
几个村庄
和这一片山野
都听到了,感觉到了
枫树倒下的声响
家家的门窗和屋瓦
每棵树,每根草
每一朵野花
树上的鸟,花上的蜂
湖边停泊的小船
都颤颤地哆嗦起来……
是由于悲哀吗?
这一天
整个村庄
和这一片山野上
飘着浓郁的清香
清香
落在人的心灵上
比秋雨还要阴冷
想不到
一棵枫树
表皮灰暗而粗犷 发着苦涩气息 但它的生命内部
却贮蓄了这么多的芬芳
芬芳
使人悲伤
枫树直挺挺的
躺在草丛和荆棘上 那么庞大,那么青翠 看上去比它站立的时候 还要雄伟和美丽 伐倒三天之后 枝叶还在微风中 簌簌地摇动
叶片上还挂着明亮的露水 仿佛亿万只含泪的眼睛 向大自然告别
哦,湖边的白鹤
哦,远方来的老鹰
还朝着枫树这里飞翔呢
枫树
被解成宽阔的木板 一圈圈年轮
涌出了一圈圈的 凝固的泪珠 泪珠
也发着芬芳 不是泪珠吧
它是枫树的生命 还没有死亡的血球
村边的山丘
缩小了许多
仿佛低下了头颅
伐倒了
一棵枫树
伐倒了
一个与大地相连的生命的母亲》是新课标人教版实验教材《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
原文选自《胡适自传》,标题是编者加的。它的体裁是传记,堪称文学的传记,传记的文学,既可供胡适研究者参考,具有史料价值,也可供文学爱好者欣赏、阅读,具有文学价值。
文章内容翔实,饱含感情,既写出了母亲含辛茹苦教子成龙的追求,又写出在大家庭环境中作为后母维持家庭关系的不容易,表达了爱子对母亲的深深敬意和绵绵无尽的怀念。作者把自己的成长与母亲的教育紧紧联系在一起,着重写出母亲对自己的“做人的训练”,对自己少年时代乃至一生的重大影响,由此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理解与感激。从胡适一生的奋斗与追求,从他在学术史上的地位与成就来看,母亲对他的影响是功不可没的。因此,教学本文应该从宏观上确立把握好重点,解决好难点,同时还要注意拓展学生的视野,感悟胡适及其作品所包含的人文内涵。
适《我的母亲》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内容,了解自传的语体特征。
2.学习运用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格特点的写法。
3.体会母爱的伟大,感受作者对母亲无限的怀念之情。
胡适《我的母亲》教案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胡适《我的母亲》教案 2007-03-16 亲》教案
容,了解自传的语体特征。
体事例表现人物品格特点的写法。
伟大,感受作者对母亲无限的怀念之情。
难点:
课文的基础上,能说出文章写了几件事来刻画母亲,归纳出母亲的性格特点。
句中所包含的感情,揣摩具体词语在文中的作用。
2课时。
都有很多关于母亲的作品,歌曲诗词等。让学生回忆有关母亲题材的作品。
有这样一位母亲,对别人的孩子非常和善,对自己的孩子却十分严厉,有时鞭打孩子时,还不允许,对这样的母亲,他的孩子会怎样评价她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胡适的《我的母亲》。
他的母亲:
62.)字适之,安徽绩溪人,生于上海。幼年在故乡家塾读书,1904年随兄到上海,先后进梅溪,1906年考入中国公学。1910年赴美留学,先入康奈尔大学农科,1912年转文学院,修哲学、人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系主任是杜威。从此一生信奉杜威的实用主义。1916年开始与在美同学后写成《文学改良当议》,1917年1月发表于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杂志。这是最早全面系统地文,在新文化运动初期产生重大影响。1917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参加《新青年》编辑,1920话诗集《尝试集》。五四运动以后,思想逐渐趋于保守。1928年受聘担任中国公学校长兼文理学回北大任文学院长兼中文系主任。1932年5月创办《独立评论》。抗战期间一直担任驻美大使。大学校长。1949年到美国,次年任普林斯顿大学葛斯德图书馆馆长。1958年回台湾担任中央研究月24日中央研究院举行第五次院士会议,为欢迎新院士举行的酒会迎新院士举行的酒会结束时,世。
溪人,16岁时被许配给胡传作填房。时胡传年48岁,前妻曹氏去世十余年,他在外做官,家中没不方便,胡传长子长女都比冯顺娣大。为了家人,冯顺娣答应嫁到胡家。婚后第二年,来到上海,候,胡传死在厦门。当时冯顺娣只有23岁。
感知内容:
思考下列问题:
括母亲的形象特点。
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又是“严父”?
庭背景资料介绍。
3.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这些事情突出母亲的什么品性?课文写了母亲这样几件事情:
A.学习上的督促,叫我早起,“催”去上学;
B.聆听教诲,我说了不该说的话,她重重责罚我C.如何在除夕之夜对付败家子大哥的债主,她从不骂一声,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
D.受了两个嫂子的气,她只忍耐着,忍到不可再忍时,悲哭一场,以解心中之苦;
E.听了五叔的牢骚话,表现出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
概括地说,写了母亲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我的管教;二是作为当家的后母如何处理家庭的难事和矛盾;三是如何对待他人对自己的人格侮辱。通过写这些事,表现母亲以下品性:慈母严父,对我谆谆教诲;对我要求严格,却从不拿孩子出气;气量大,性情好,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待人仁慈、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活。
通过具体的事例可以很好的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的品格特征。
4.根据我们刚才的阅读,我们可以很清楚地把本文的提纲列出来
一.介绍我的小时侯的情况
二.回忆我的母亲
三.感谢母亲,总结全文
三.合作探究
1.要求学生齐读课文第一部分,分组讨论:童年是美好的,作者的童年如何呢?
明确:不曾养成活泼游戏的习惯;
文绉绉的大人们鼓励我装成先生的样子
除了一次演文角儿,不曾享受过儿童游戏的快乐
喜欢看书
只学得了读书、写字;
反对我学吹笙、吹笛、不允许我画画
小结:枯燥无味、没有乐趣,不快乐,传统教育方式约束了我的发展。
(作者的童年生活是比较单调和枯燥的,那你的呢?让学生童年的趣事)
2.作者为什么要用大量的笔墨写自己童年的一些事情呢?
明确:这些段落写作者的性格特点和童年生活,一方面写出自己童年的爱好、快乐,另一方面也写出儿童好玩的天性;既写出童年的单调和失落,也写出环境与教育对人性格形成所起的作用。总的来说,作者童年生活,除了看书之外,是贫乏的,是有缺憾的,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母亲给我的一点做人的训练和教诲,这不仅珍贵,让我永铭于心,而且与文末相呼应。另一个原因是,这篇文章选自《四十自述》,写母亲的同时也是写自己人生成长道路上的一段经历,或者说,是把母亲作为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位恩师来写的,所以开头写了较多自己童年的经历。
3.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她与家人相处有哪些特殊的困难?
明确:
在文中,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较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这看似游离“母亲是我的恩师”的主旨,其实不然。我们常说母亲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这主要不是体现在母亲如何训导上,而是更多地体现在母亲平时怎样待人接物对自己的影响上。因此,可以说,写母亲如何与家人相处的情形,同样也是在写母亲是我的恩师,写她以身示范对我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也就是不仅写了母亲对我的言教,更写了母亲对我的身教。
4.朗读最后一部分,母亲对我的影响是怎样的?作者想起母亲时,有着怎样的感情?
明确:学生讨论,好脾气、能宽容人、体谅人。感谢母亲。
5.文章写对母亲深切的怀念,但是没有直接抒情的语句,那种感情是如何体现的?
文章中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母亲的爱戴、感激之情,这种感情表现在朴实的语言之中。对文章采用这种朴实的语言,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首先,文章质朴、真切的叙述语言和自然流畅的结构与作者真挚、发自内心的情感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如有些语句就包含感情:“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多久了”其中“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酒浆母亲的辛苦写得淋漓尽致。再如“我母亲二十三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万分之一。”这句话写得极为苍凉,将母亲的凄凉生活景况的定性力透纸背,令人读来潸然泪下。其次,文章是用童年回忆童年往事的,毫无成人的姿态,亦无学者的深沉,如实道来,真诚倾吐,甚至可以说,作者是掏出“心灵”来写母亲的,全文自然而然地洋溢着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母亲在自己成长历程中对自己的影响而说说自己的母亲。
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明白,对爱我们的父母应多些理解和体谅。我们应有一颗感激的心,并好好珍惜身边的亲人和朋友。
四.小结:
课文记叙了我小时侯九年里的生活,回忆了母亲对我的教育和母亲与家人的和睦相处,字里行间全是对母亲的感激之情。文章通过具体的事例,展示了母亲对我的爱和母亲善良、宽容、有刚气的性格特征。文章语言朴实,自然而又蕴涵着真挚的感情,这一点我们在写作中应该好好借鉴,我们也应通过具体的事例来塑造人物形象和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用我们的真感情,用笔表达对父母、朋友的爱和感激。
真爱换取真情的一生——读胡适《我的母亲》有感
“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母亲。”——现代著名学者胡适的那几句感人肺腑的话语,那种对母亲刻骨铭心的真情流露,一直回旋在我的脑海里。一气读罢胡适的《我的母亲》,我也不禁潸然泪下,深感它对每一个已为人父母的,还是那些即将为人父母的,或是那些将来为人父母的,都将是一笔弥足珍贵的财富。胡适的母亲和胡适用他们的真爱和真情诠释了这样一个家庭教育的哲理——用真爱换取真情的一生。
胡适自幼失去了父亲,母亲用那瘦弱的身躯撑起了整个家。在家里,母亲一人担当起了慈母和严父两个角色——既要把母爱倾注给孩子,让他们感受家的温馨,又要严格管束孩子,让他们学会怎样去做人。事实证明,胡母的慈爱和严厉,实践了她作为家长的责职,也赢得了孩子对她的尊敬,这不得不让我们对她肃然起敬,同时我们从中也悟到了成功的家庭教育的真谛:真爱等于爱而有度,严而有格。
人们常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的,家庭教育既是启蒙教育,又是终身教育。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面对新世纪的教育,明确指出“教育成功的主要因素在于家庭环境内”、“改革教育应从家庭着手”、“家长作为第一任老师”的系统工程早已开始全面实施。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在现代社会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我国的家庭教育有着光荣的传统,孟母、岳母教育子女的故事家喻户晓,但是现代家庭教育实实在在存在着这样一个误区:爱而无度,严而无格。对孩子的“溺爱”“宠爱”,使孩子从小失去了在艰苦环境和挫折中磨练的机会,另外“棍棒教育”、“恨铁不成钢”,过高期望成泡影,使不少家长失去了教育方向,一种“看不见的灾难”,严重的扭曲了孩子幼小稚嫩的心灵。种种迹象表明,家庭教育的现状令人堪忧,因此我们期待着更多的“孟母”“岳母”“胡母”的出现,让更多的孩子在健康的家庭教育中得到真爱。
胡适在《我的母亲》中是这样说到他的既是慈母又是严父的母亲的:她每天催我早起、早学,要我学父亲做一个完全的人;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在我犯错时,无论怎样重罚,母亲总不许我哭出声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我母亲待人最仁慈,最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母亲很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胡母对孩子的早期教育的理念和做人原则堪称先进,母亲的言传身教影响了胡适的一生,母亲的人格魅力使胡适成为了一个大度、大气、大智的一代名人,胡母用真爱换得了胡适的真情。在这里,我期待着更多的“胡适现象”的出现,我更期待着成功的家庭教育不断出现新热点、新气象、新模版,我真切希望“岳母”“胡母”的故事催生一个又一个,一批又一批新时代的好家长的成长、成熟、成功。
真情需要付出,真爱必有回报,有情的日子才是好日子,有爱的生活才是好生活。胡适用心、用情表露了自己对母亲的真情、真爱,同时他的作品也告诉了我们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唯有真爱才能换来真情。愿全天下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们都能从胡适母亲教育子女的启示中悟到家庭教育的真谛——真爱等于爱而有度,严而有格。
胡适的母亲冯顺弟,冯顺弟尽管农村出身,不会识文断字,但对惟一的儿子胡适悉心教育,一心想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乡贤。
胡适3岁前,母亲即让他认方块字,学了约有一千字。回到安徽家乡时,母亲望其读书心切,就让他在其四叔开的私塾里念书。因为个子太小,还要把他从念书的高凳上抱上抱下。胡适从小就对读书有兴趣,母亲对他也格外照顾。别的小孩学费只有二元,而胡适的母亲渴望他读书,故学费特别优厚,第一年就送六元,以后每年递增,最后一年加到二十元。母亲嘱托先生要为他“讲书”,每读一字,须讲一字的意思,每读一句,须讲一句的意思,这使胡适在学习上比一般的孩子更扎实。9岁时他就能看《水浒传》了。他不但把大量的小说“看”进去,还能把小说“讲”出来,向周围的本家姐妹们说书。这种办法使他更了解了古文的文理。
冯顺弟仁慈而质朴,为了主持好一大家子,时时处处小心谨慎,宁愿自己委屈也不愿弄得家庭不和。胡适的大嫂二嫂都生的是儿子,她们一不顺心便打孩子出气,一边打还一边说些尖刻的话来刺激胡适的母亲。母亲总是装着听不见,忍辱负重,从来没说一句伤人感情的话。但她也是一个讲原则的人,尽管处事逆来顺受,但却不接受人格的侮辱。胡适的五叔是一个游手好闲之徒,有一天在烟馆里发牢骚,说胡适母亲家中有事总请某人帮忙,肯定给他好处不少。不知怎么的,此话传到胡适母亲的耳中。她气得大哭,请了几位本家来,把五叔喊来,当面质问他她给了某人什么好处。直到五叔当众认错赔罪,她才罢休。
这一切胡适都看在眼里,他的身上留有卑贱低微的母亲的品格的烙印。胡适后来也坦承,他日后好脾气的养成,和他这段日子的冷眼旁观很有关系。
年的乡村生活,对他的一生产生了巨大深刻、无以替代的影响。胡适在上庄读到13岁时离开母亲赴上海求学。
冯顺弟对胡适既是慈母兼严父,又是“恩师”兼“严师”。她从不溺爱独子。胡适说:“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望一眼,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目光,就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
有一个初秋的夜晚,胡适吃了晚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背心。这时候母亲的妹子玉英姨母在胡适家住,她怕胡适冷,拿了一件小衫出来叫他穿上。胡适不肯穿,她说:“穿上吧,凉了。”胡适随口答道:“娘(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
胡适刚说了这句话,一抬头,看见母亲从家里走出来,我快把小衫穿上。但她已听见这句轻薄的话了。晚上人静后她罚胡适跪下,重重责罚了一顿。她说:“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母亲气得坐着发抖,也不许胡适上床去睡。胡适跪着哭,用手擦眼泪,不知擦进了什么霉菌,后来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眼翳病。医来医去,总医不好。母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胡适叫醒,真用舌头舔他的眼翳。
冯顺弟这种既严厉又保护其自尊心的教育方式,使胡适从小就懂得正经做人,爱惜名誉,这为他日后的不断上进奠定了基础。
胡适13岁时,冯顺弟毅然将他送往上海求学。徽州人固有“十三四岁,往外一丢”,送男孩出外学徒经商的习惯,但胡适毕竟是他母亲年轻守寡朝夕相处的独子!深明事理的母亲送儿子上路时没有在儿子和众人面前掉一滴泪。
到上海后,胡适初进梅溪学堂,后因其课程设置不完备,又进澄衷学堂,后转学中国公学。接受了许多新知识、新观念的胡适,经过一番曲折,于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考取庚子赔款官费赴美留学。此时他年仅19岁。因行期由政府决定,他竟未能回家乡向母亲告别。
胡适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初读农科,一年半后改读政治、经济,兼攻文学、哲学,后又赴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哲学。
在美留学七年间,胡适与母亲只能保持书信来往。他母亲在病重时也不让人告诉儿子,以免他中断学业。母亲冯顺弟早知邻人宋焕家中有一部《图书集成》是儿子一直求之未得的,当她得知宋家减价到八十元时,便借贷为儿子买下。为了资助胡适读书,她甚至不惜变卖自己的首饰。
胡适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1917年7月,他从美国学成回国,被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聘为教授。然而第二年的11月,胡适劳碌一生的母亲在家乡不幸病逝。悲痛欲绝的胡适与刚完婚不到一年的妻子江冬秀回家奔丧,写下《先母行述》:“生未能养,病未能侍,毕世勤劳未能丝毫分任,生死永诀乃亦未能一面。平生惨痛,何以如此!”
胡适成为中国白话文的倡导者、新文化运动的开拓者,并荣获三十五项美国博士桂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