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的敌人或许是中国自己
朱永嘉:郑重推荐罗建波同志的这篇讲话
这是朋友在微信圈中推荐给我的一篇文章,我觉得它说出了我心里长久想说而一下子还说不清楚的想法,值得大家认真一读。我们目前面临的困难还不完全在国际,国际上许多矛盾是为我们提供了发展的时机。我们工作的重点是在国内事务上,这是在国际上谋求发展的基础和条件。这篇报告的长处是从问题意识出发,认真思考我们应该有怎样的大国意识。任何骄傲自满好大喜功都是危险的,它对一带一路的思考是认真的,值得大家想一想。我认为在这个时候,我们重读一下毛主席在七届二中全会报告结尾的那些话还是非常有益的。毛主席说:“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我们有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武器,我们能够去掉不良作风,保持优良作风,我们能够学会我们原来不懂的东西。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如果我们真想建设一个新世界,那么做好以下的事情将极为重要: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我们有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武器。我们能够去掉不良作风,保持优良作风。
一段时期以来,从报刊的宣传报道上看,我们缺少的就是这样的精神。头脑发热、好吹好拍的风气颇盛。我有几个微信朋友圈传播的消息,讲养生讲生活的太多太滥,有的也不靠谱。讲思想讲学习的太少。揭示消极面的东西,则缺少分析。其实保持一个健康乐观的心态才是最好的长寿秘诀。
附罗建波同志这篇讲话全文
中央党校教授警告:中国的敌人或许是中国自己
罗建波,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中国外交研究室主任,教授。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法学博士。(本文不代表金融纵横谈立场)
中国举办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已经圆满落下帷幕。自近代以来,由中国发起倡议并得到如此广泛的国际关注,的确尚属首次。中国人有理由感到振奋和自豪。但是,国内媒体和学者铺天盖地的颂扬,以及网络上表达出的某种自负情绪,却让人深感忧虑。还记得2016年杭州20国集团(G20)峰会召开之际,无论官方还是学者,都声称中国为久病不愈的全球经济开出了一副标本兼治的“药方”。大有众人皆醉我独醒、各国皆衰我独兴的架势。
而此次“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的召开,一些人似乎走得更远,开始醉梦于中国的“世界领袖”地位,甚至有文章扬言中国已经成为“救世主”。
无论是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还是在北京雁栖湖畔,外国政要逐一走过长达50米的红地毯与中国领导人握手的场景,也让我们很多人感到兴奋不已。国人“早熟”但却“不成熟”的大国心态,似乎还在快速膨胀。
这种不成熟的大国心态,不只是表现为在发展上“超英赶美”式的大跃进以及对自身发展成就的某种盲目乐观和自满,也体现在遇到外交不愉快甚或外交挫折之后,短期内急剧爆发的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和近乎狂热的排外情绪,以及对某些中小国家表现出的不屑、轻视和某种居高临下的教训口吻。其实,这种表面的自负恰恰反映了国人自信心的不足和大国心态的不成熟。
本文的目的,不在于贬损中国自己,而意在说明,在全面走向世界大国的进程中,中国人应该及时培育成熟、稳健的大国心态和大国胸襟。
中国人要自信地看到,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也天然是一个大国。即便是在中国国力不济的年代,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代领导人也从未自视为小国、弱国。中国人还要看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实现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需要,一定程度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责任心也是实现民族团结并激发国家发展潜力的基础性前提。
因此,培育国人成熟的大国心态实为必要,做到自信而不自大,自豪而不自负。我们不会健忘。就在几年前,人们还在讨论如何认识甚或践行“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方针,但如今,这一话题早已成为过去时。对于中国发展包括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历史成就,很多人已经不满足于“有所作为”或者“更加有所作为”,而是倾向于使用“奋发有为”。不过,笔者还是以为,我们仍然需要对自身发展及其在世界的地位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何谓世界性大国? 世界大国,不仅仅只有庞大的经济和市场规模,也需要有强大的科技创新和知识生产能力,拥有相当的全球军事存在和文化影响力,以及在重大国际体系中拥有显著的话语权。
作为一个世界性大国,为世界经济增长做出贡献自然十分重要,但同样也需要在解决若干重大全球性问题包括热点难点问题上拥有重要影响力,在推动世界共识的形成乃至引领世界发展方向上发挥独特作用。
中国正在具有越来越多的大国“存在”,但还缺乏全面意义上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一些国外学者称中国为“不完全的大国”(PartialPower),虽然很不中听,但却并非毫无道理。
准确认识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需要我们认真领会三个“没有变”和三个“前所未有”的辩证关系。
“十八大”报告强调,“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在此基础上,中
共
中央总书记提出,“我们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所未有地具有实现这个目标的能力和信心。”三个“没有变”要求我们看到自身的不足,保持战略定力和历史耐心,三个“前所未有”则激励我们保持乐观自信,注重开拓进取,争取更加积极有为。
中国尚未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尚未成为全面意义上的世界大国,在此关键阶段,继续保持适度的“低调”对于实现国家发展的长远目标有着显见的意义。
当年“韬光养晦”的精髓之处,在于尽量避开世界主要矛盾的矛头,避免成为世界矛盾的焦点。在当前时代,其实质是要求中国人始终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努力解决好自身问题并集聚国家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同时积极运筹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维护和延长中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我们曾一再真诚地告诫美国人,帝国的衰落源于实力的过度伸张,但也要不断提醒自己,对于尚未崛起的大国更是需要韬光养晦并积聚实力,20世纪德国、日本、苏联的鲁莽和冲动就是失败的典型案例。如果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我们会发现,美国在大国崛起道路上曾体现出的淡定和从容或许值得我们学习。美国的经济总量在1900年就超过了英国,但它直到半个世纪之后才全面接管世界领袖的接力棒。在20世纪美国遇到的几次大危机当中,包括19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1960年代的越南战争,美国都通过战略的调整和收缩进而重振了国家实力。始于奥巴马,经由特朗普显著强化的“美式”韬光养晦,其实正是当前美国在面临一系列难题之后的又一次战略调整。在当前美国更加关注国内发展并着力打造硬实力的今天,继续强调“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战略思维对中国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对外关系的角度,中国需要务实、稳健地推进对外战略布局,包括时下热议的“一带一路”建设。作为一项合作倡议,“一带一路”无疑有助于推动中国复兴和世界发展,堪称当前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最具代表性的理论与实践创新。但在实践中,也存在诸如“战略冒进”、“好大喜功”、“贪大求全”等隐忧。如果低调一点的话,我们完全可以把“一带一路”视为中国对外开放的一次全面升级,意在通过互联互通、产能合作、人文交流来推动中国发展的转型升级和中国全面走出去,以及中国与沿线国家的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但是,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有关专家的战略解读,极大赋予了“一带一路”的大战略色彩。中国政府的多次倡议,有关部门急于拿到“早期收获”,特别是中巴经济走廊不计成本地全力推进,难免不让他人感到中国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上的迫不及待,有可能进一步坐实国际社会的种种疑虑。
作为一项合作倡议,“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当然离不开政府的引导,但其主体应该是企业、社会组织和民间力量,且基于充分协商、全面评估基础上循序渐进、审慎稳妥地予以推进。但是,“一带一路”的实践也存在一些无序和乱象,各部门、各地区、各行业都争先恐后,抢滩掠地,忙着争做“一带一路”的桥头堡和排头兵。中国在委内瑞拉等国巨额投资所陷入的困境,在缅甸、泰国、苏丹等国投资所遇到的问题,以及中资企业在多个国家并不显著的经营业绩,其实早已敲下了警钟。
从经济层面讲,“一带一路”的看点在于“走出去”,但难点在于“走回来”,也即实现资本的增值、回流以及经验、技术的提升。很多繁荣其实并不真实。仅举一小例,这几年,为配合有关部门的需要,中国多种古典书籍、治国理政的宏论以及学者的著述开始大规模地得到译介并走出国门,其背后是大量的国家财力支持,而非真正的国际市场需要。这种喧嚣和热闹并非基于市场逻辑,因而注定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
“一带一路”到底是什么?如果我们务实地把它定位为经济合作平台和人文交流纽带,其意义已经很重要,可做的工作已经很多。但如果我们迫不及待地把它定位为一个重大的“全球治理”平台,不仅要解决全球面临的发展赤字,还要解决更为复杂的全球和平赤字和治理赤字,至少在目前阶段,显然愿景过大,步伐过快,很可能给我们自己的责任也过多。所谓全球治理,简单地讲,就是协调强者,抚慰弱者,其核心是全球责任和义务的再分配。
中国在若干重大地区冲突中能够发挥什么作用,在全球反恐进程中做出什么样的贡献,在全球难民治理中分担何种责任,在全球环境治理特别是自身环境治理中又有什么承诺,这些都是需要回答的具体问题。如果我们只是泛泛空谈,或者给出具体承诺但却很难兑现,势必难以满足世人不断增长的期望,其结果反而会影响自身的国际信誉。
我们要看到,中国历史上并没有积累多少“走出去”的智慧和经验。15世纪郑和七下西洋,虽然宣示了国威,结交了友邦,甚至一度带来万国来朝之盛世景象,但这一耗时三十年之久的航海壮举却极大损耗了国力,此后戛然而止,在世界航海史上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对中国的发展及海权意识的成长也影响甚微。
20世纪50、60年代新中国走向亚非拉地区,虽然外交成效显著,但由于过于强调政治合作而忽视应有的经济效益,只算政治账而不算经济账,因而在进入1980年代后也出现了政策上的极大调整。在今天中国已经成为资本净输出国之后,我们面临再一次的大规模“走出去”,如何做到可持续发展,增进自身利益并兼顾各方关切,已经成为必须重视的大课题。“一带一路”的推进,必须充分汲取历史教训。
中国人历来怀抱“大同”愿景和“天下”情怀,素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道德境界。同时,中国文化也讲求“中庸之道”,注重内敛而自省,中国人也奉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甚至“己所欲之也慎施于人”的行事原则。心怀天下本身值得赞誉,但在对外关系中我们必须力求务实和稳重。或许更加重要的是,我们还需要努力解决好国内发展问题。中国过去几十年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也积累了许多值得总结的经验和思考。国内学者大多在总结中国发展模式的成功之道,忙着阐释中国的治国理政经验,但我们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这样的事实,迄今为止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要么是在发展过程中成功实现了政治转型的国家(如韩国),要么是成功实现了良好治理的国家(如新加坡)。
在中国尚未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之时,国人切莫盲目乐观自信,还需要认真、务实地思考并解决发展进程中面临的若干挑战和难题。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批驳所谓的“中国崩溃论”,也可以力求证明中国不是一个“脆弱的超级大国”(FragileSuperpower),但冷静想来,国内严重的贫富分化、社会矛盾、环境污染,以及经济结构调整的缓慢和政治改革进程的异常艰难,都说明国内问题始终是中国必须予以重点关注、全力解决的重心之所在。
中国老百姓的愿望大多很朴实,就是有更加和谐的社会、更加公正的秩序,更加幸福的生活。我们必须更加积极地回应并帮助他们实现这些愿望,这是决定我们内政外交的基础和前提。
想起平日里年轻网民们热议的话题:中国的敌人究竟是谁?是美国、日本,还是俄罗斯?
其实冷静想来,它们或许都不是,中国的敌人是中国自己。
如果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民众生活不断改善,吏治变得更加清明,社会变得更加和谐,环境变得更加美好,在此基础上整体国力不断增长,中国的国家形象必然会大为改善,在世界的声望必将大幅增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会实现。对于这一天的到来,我充满期待。
第二篇:敌人正是自己故事
驯鹿和狼之间存在着一种非常独特的关系,它们在同一个地方出生,又一同奔跑在自然环境极为恶劣的旷野上。大多数时候,它们相安无事地在同一个地方活动,狼不骚扰鹿群,驯鹿也不害怕狼。
在这看似和平安闲的时候,狼会突然向鹿群发动袭击。驯鹿惊愕而迅速地逃窜,同时又聚成一群以确保安全。
狼群早已盯准了目标,在这追和逃的游戏里,会有一只狼冷不防地从斜刺里窜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抓破一只驯鹿的腿。
游戏结束了,没有一只驯鹿牺牲,狼也没有得到一点食物。
第二天,同样的一幕再次上演,依然从斜刺里冲出一只狼,依然抓伤那只已经受伤的驯鹿。
每次都是不同的狼从不同的地方窜出来做猎手,攻击的却只是那一只鹿。可怜的驯鹿旧伤未愈又添新伤,逐渐丧失大量的血和力气,更为严重的是它逐渐丧失了反抗的意志。当它越来越虚弱,已不会对狼构成威胁时,狼便群起而攻之,美美地饱餐一顿。
其实,狼是无法对驯鹿构成威胁的,因为身材高大的驯鹿可以一蹄把身材矮小的狼踢死或踢伤,可为什么到最后驯鹿却成了狼的腹中之食呢?
狼是绝顶聪明的,它一次次抓伤同一只驯鹿,让那只驯鹿一次次被失败击得信心全无,到最后它完全崩溃了,已忘了自己其实是个强者,忘了自己还有反抗的能力。当狼群攻击它时,它已没有勇气奋力一搏了。
真正打败驯鹿的是它自己,它的敌人不是凶残的狼,而是自己脆弱的心灵。
第三篇:中国近代史总结(自己总结)
第一章
盛-衰-侵略-觉醒-反抗 原因:1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阻碍商品经济发展 2封建君主专制的腐败 3封建宗法的制约4农业文明的衰退
1840-鸦片战争(英国综合实力强大,工业革命,资本发展,军事力量强大,制度先进,中国封建制度落后,综合国力衰退,道光帝优柔寡断,用人不善)
虎门销烟-1839 林则徐 帝国主义-中华民族的矛盾(主要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
半殖民(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军事被控制,丧失完全独立地位但还有一定主权,中华人民的反抗斗争,外国侵略者的争夺瓜分中国的内部矛盾)半封建(自给自足经济被破坏但依然占主导,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军事侵略(屠杀,领土,财富),政治控制(内政,外交),经济掠夺(关税自主权,通商口岸,经济命脉,资本输出),文化渗透(宗教侵略,舆论)2 1842-南京条约 1849-中葡 1860英法-火烧圆明园 北京条约
1861-辛酉政变
1858-中俄瑷珲条约 北京条约 勘分西北界约记 伊犁条约 150 1895中日马关条约
1900-八国联军侵华
1901-辛丑条约
3人民群众反侵略: 1841-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太平军 台湾:高山族,黑旗军,台湾义军 义和团 爱国官兵: 冯子才,关天培,邓世昌 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瓜分高潮,中国人开始普遍名族意识觉醒)
林则徐(第一人),魏源(海国图志)-梁启超 康有为,严复 孙中山(振兴中华)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最根本的原因:中华民族进行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5斗争失败原因:社会制度腐败(根本原因)
经济技术落后 第二章 天平天国(13)
农民: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建统治者主要压迫对象和反抗力量
1843-拜上帝
1851天平天国-1853正式建立政权--1856全盛,天京事变-1864 灭亡 天朝田亩制度 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 资政新编:中国近代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未实施
意义:打击封建统治阶级,旧式农民战争最高峰,削弱封建统治精神支柱,打击外国势力 失败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没有科学的思想理论,对西方侵略者缺乏理性认识,不能正确对待儒学
教训:农民有革命潜力,但不能独立领导凡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2洋务运动(巩固清朝统治)
A 兴办近代企业 军用:上海江南制作总局(李曾 最大兵工厂)
福州船政局(左,最大船)
商办: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
B建立新式陆海军 湘军,淮军 福建水师,广东水师,南北洋 C新式学堂,留学生(京师同文馆)历史作用:培养人才,资本主义发展
失败原因:封建性,对外国依赖性,企业管理腐朽性 3戊戌维新(1898-6
103天)
维新派:学习西方科学技术,资本主义制度,思想文化(康,梁,谭,严)上书,著书立说,学会,学堂(京师大学堂 北大前身),报纸(时务报)意义:爱国救亡,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思想启蒙
失败原因:维新派自身局限(不否认封建主义,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惧怕人民群众),收旧势力反对。
教训: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必须进行革命的手段,推翻清朝统治 第三章
1辛亥革命
1894-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95-广州起义-1905-同盟会 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 民报
:三民主义:民族: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推翻清朝统治,惧怕列强)民权 创立民国(推翻君主制 忽略群众)民生平均地权(社会革命 不能满足人民要求)21911-10 10武昌起义
1912-1-1 中华民国(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2 2 12 清朝灭亡-袁世凯盗果-1912 国民党-1915二十一条-1917护法运动失败(孙中山失败。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革命终结)
意义:推翻封建势力,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共和 解放思想,社会风气变化,打击帝国 2失败原因: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不能充分发动群众,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妥协,局限 教训: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弱点,另谋出路 第四章
中华民国-北洋政府-中华民国国民政府
三座大山: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1新文化运动(资产阶级民主注意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的斗争)1915-陈独秀 上海《新青年》(青年杂志)-1917 蔡元培北大校长-口号:民主,科学
民主,科学,新文学
意义:解放思想
局限: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离开改造革命实践,没有马克思批判精神 2,马克思主义(李大钊:在中国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
庶民的胜利)3五四运动
1919 5-4 直接导火线: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
实际: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新文化运动,十月革命
特点:凡帝反封建的彻底性,真正的群众运动,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与中国工人结合 意义:打击帝国主义,封建注意,思想解放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共产党的产生 4共产党的诞生
1921-7-23 上海-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名称,纲领:以无产阶级革命的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奋斗目标 中央局,书记)
意义:有了新的领导阶级(无产阶级)思想(马列)纲领(反帝反封建)革命方法,革命时代背景
1922-中共2大 1922-香港罢工-1923京汉铁路工人罢工-第一个工人运动的热潮 5国共合作
1924-国民一大(新三民主义:民族:反帝 民权:一般平民
民生: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国共合作政治基础
第一次国共合作)
1924-黄埔陆军军官学校
1927-4-12 蒋介石发动反共政变(右)7-15汪精卫分共 大革命(1925-1927)彻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 群众动员程度广泛的运动 推翻军阀
共产党的贡献:提出口号,国共合作的倡导者统一战线的组织者,发动组织群众,革命战争 失败原因:客观:反革命力量强大,统一战线分化,蒋汪反动 主观:共党右倾,没有经验,对马列理解不透彻
共产国际的错误指导
意义:打击帝国,封建主义 壮大了共党,加深对革命的认识 教训:国共合作,凡帝反封建,人民群众,独立性 第五章 1土地革命战争(十年内战时期)
1927-8-7八七会议 1927-8-1 南昌起义(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秋收起义 广州起义
武装斗争,土地革命,革命根据地
农村包围城市,工农武装夺取政权:内部没有民主制度,敌强我弱游击,敌人占据中心城市 2三次左倾错误:(1927-1935)
左倾盲动错误(27)左倾冒险主义(30 李立三)左倾教条主义(31-35 王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长征
3长征1934-1936(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遵义会议 1935
长征精神:群众利益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理想,救国救民,不怕艰难,不怕牺牲,实事求是。第六章 日本侵华:1931-九一八 1935-华北事变 1937-卢沟桥事变(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1944-最后一次大规模战争-1945 8 15 日本投降 2日军罪行:大屠杀,经济掠夺,奴化教育
3九一八后-中国共产党-抗日救亡运动: 冯玉祥。吉鸿昌-1935 12 9-一二九运动(标志这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1936反蒋抗日-比蒋抗日-1936-12-12西安事变(时局转换枢纽,和平解决为国共合作铺路,十年内战结束)--9 23 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国共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确立)
4正面战场(国民党,防御阶段1937-1938):淞沪,徐州(台儿庄大捷)作用:粉碎日军速战速决进入相持,反法西斯,抗日胜利
中共的敌后战场 统一独立原则,抗战,团结,进步方针,抗日民主根据地(政权建设,减租减息,文化建设)
1945-4 中共七大 延安,确立毛泽东思想 5抗战胜利
意义: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促进民族觉醒,弘扬民族精神,对世界反法西斯巨大影响 原因:中共中流砥柱作用,中国人民民族觉醒,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决定因素)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援助
经验:团结,民族精神,综合国力,热爱和平,中共领导。第七章
1重庆谈判 1945-10-10-1946-4五四指示(减租减息-耕者有其田)
土改(根本上摧毁中国封建制度根基的社会大变革)
2全面内战爆发-1946 6(中原解放区)-1946.6—1947.6国民党全面进攻-.7后重点进攻陕北和山东-1947 中共进攻-三大战役(辽沈平津。淮海1948)-1949-4-23进军南京(22)4第二条战线:学生运动
5第三条道路:资产阶级共和国,旧民主主义道路
6七届二中全会 1949-3 1949 921-中国人民协商会议第一届会议《共同纲领》 7中国革命胜利经验:统一战线,武装战争,自身建设 第八章
1新民主主义革命结束:新中国建立
2社会主义革命:1949-1952 没收官僚资本,开始发展资本主义 土改 31953-1957第一个五年计划 重工业
4过度时期 总路线: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第四篇:自己整理中国政治制度史
名词解释:
1、宋枢密院p202
宋朝军政权由枢密院、三衙、兵部等三方分掌。枢密院为最高军事行政机关,长官称枢密使,由文官担任,体现了重文轻武的政治特点。名以上与宰相对掌文武,但他只掌管天下兵籍和调动军队的符契,无指挥军队的权力。
2、明司礼监 p113
随着宦官势力的增强,明内宫建立起完善严密的组织机构,计有十二监、四司、八局,所谓二十四衙门,各设提督太监、掌印太监统辖。其中司礼监是二十四衙门的首席衙门,其掌印太监和秉笔太监便成为整个宦官集团的首脑。明中期以后,因内外章程众多,皇帝往往应接不暇,其余多令太监分批,因此司礼监既有批阅奏本、传宣旨意的双重重任,自然成为皇帝的代表和内阁的领导。
3、清秘密建储制度(雍正开始)p106
雍正为防止皇子争储、兄弟相残而带来的政治动荡,决定建立秘密建储制度。由皇帝秘密写定皇位继承人,一式两份,一份带在身边,另一份藏在匣内,置于乾清宫的“正大光明”匾后,皇帝驾崩后,再由亲王和大臣共同拆封,宣布继承人选。
4、唐中书门下之印
唐初确立三省制以后,由于三省事权分立,往往产生弊端,尤其是掌握出令权的中书省和掌握政令审核的门下省不时因政见不同而互相扯皮,推委搪塞。有鉴于此,唐太宗遂决定三省长官(中书令、侍中、尚书左右仆射)合署办公,其办公地点称为政事堂,最早设置于门下省,后迁往中书省。玄宗开元十一年(723)中书令张说奏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改政事堂印为“中书门下之印”,是中书门下体制建立的标志。
5、嫡长子继位制度 p104
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度最基本的一项原则,即王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嫡长子是正妻长子,其大宗和小宗的地位是相对的。嫡长子继承制的特点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这种制度有效地避免了统治阶级内部兄弟之间为争夺权位和财产的继承而引发的祸乱,从而维护了王权的威严和社会的稳定。
6、军机处 p127
在清雍正年间开始设置,一开始设置的目的是为处理西北军务,但西北战事结束之后军机处并未被撤销,反而其权力日益扩大,后来逐渐演变成参与机要、参决大政的中枢机构。其大臣只能“跪奏笔录”,承旨办事而已。军机处的设置及其权限的划定,是皇权极端化发展的产物,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专制皇权至此发展到了顶峰。
7、九品中正制度 p135
始于曹魏,是陈群所创立的一种重要的官吏选拔制度。其规定由中央政府选择“贤有识鉴”的现任中央政府官吏出任州群的“中正”。州设大中正。群设小中正。这些大小中正的职责是根据家世、才、德,将辖区内有才能的人经过品评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然后上报中央,由中央按中正品评的等级安排到各级政府中去任官。而中正则是由有名望的推荐官担任。这种制度由于品评人才的标准存在严重缺陷,故后来逐渐被地方豪族所控制,流变成士族把持政权的工具。后被科举制所取代。
8、部落 由若干血缘相近的宗族、氏族结合而成的集体。其基本的社会组织是氏族。分部屯居,在政治上暂时或永久结成一体,有共同的语言、文化和意识形态。在一个理想的部落典型里,有共同的部落名称,领土相邻;共同从事贸易、农业、建筑房屋、战争以及举行各种宗教仪式活动。部落通常由若干个较小的地区村社(例如宗教、村落或邻里)组成,并且可以聚集成更高级的群集,称为民族。
9、分封制 其基础是宗法制,周灭商和东征以后,曾分封同姓和功臣为诸侯,把疆域土地划分为诸侯,诸侯君位世袭,在其国内拥有统治权,但对天子有定期朝贡和提供军赋﹑力役等义务。目的在于巩固奴隶主国家政权和抵御外来侵略,也扩展了疆域。春秋时期,随著井田制的瓦解和争霸战争的发展,周朝王室衰微,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丧失,“分封制”开始破坏。秦始皇统一中国後,取消“分封制”,秦王朝在全国推行单一的“郡县制”。
10、唐三省六部制度 p121
:三省六部制在隋唐时期趋于完善中书省负责定旨出命,长官中书令二人,门下省掌封驳审议,长官侍中二人,中书、门下通过的诏敕,经皇帝裁定交尚书省贯彻。尚书省职责为执行,长官尚书令一人,副长官左、右仆射各一人。尚书省下设六部即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分别负责贯彻各种政令,处理日常事务。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在于分散了丞相及中央机构的权力,把相权“一分为三”,历代基本沿袭。
11、三皇五帝
“三皇五帝”是战国晚期和西汉时的整合而形成的传说谱系,是中华上古杰出领袖的代表。从三皇时代到五帝时代,历年无确数,最少当不下数千年。关于“三皇”历来有不同的说法,一说不指涉具体人物而是指“天皇、地皇、泰皇”或“天皇、地皇、人皇”;另一说指涉具体的人物,如遂人、伏羲、神农、女娲、祝融等,遂人、伏羲、神农、大概就是当时最流行的看法。而“五帝”也有多种说法,现在比较被普遍接受的是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12、巡守制度p37
是早期国家阶段邦国联盟之王用以控制盟邦的主要政治形式。《尧典》曾记载舜即为以后,“五年一巡狩”,而每一次巡守都要在一些名山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并召见附近地区的诸侯。在一些典籍中,舜和禹巡守的记载也有很多,后来西周时实行的国王巡守制度大概在这时出现了。巡守中的主祭、主事活动又可细分为如下几点。1柴。专以天为祭祀对象2“望秩于山川”,即依次序望祭一方之名山大川。3觐群后。即借祭祀之机,召集东方诸邦首领一起聚会)4“协时月正日”。就是记录天象、颁布历法。
13、商朝尹制p64
尹,是右相之意。西周时﹐尹可以是官吏之泛称。“尹”在商代地位十分尊贵,商王的重要决定都要通知“尹”,当“尹”与王的意见不能一致,王还要通过占卜解决分歧。尹的执掌与农垦、营造、征伐有关,显然有总理政务的性质。尹往往由两个以上人员组成,所以又有“多尹”的称呼。尹类似于后代的宰相,但还有内廷大臣的性质,下面未必有职掌分明的各类机构。
14、尚书台p117
官署名。东汉初年,光武帝鉴于西汉末年权臣专擅,以至于王莽篡逆之局,故大揽独权,政不任下。他将尚书从少府中独立出来,扩大机构,赋予更高的权力,时称为尚书台。尚书台长官尚书令级别不高,终汉
之时也只是一千石,尚在九卿之下,但却掌握国家实权。既出诏令,又出政令;朝臣选举,由尚书台主管;还拥有纠察、举劾、典案百官之权;参预国家重大政事的谋议、决策,对朝政有着重大影响。这样位卑权重,皆由皇帝亲任干练之士充任,便于控制,发挥效率高。
15、征辟制度 p134
征辟制是汉武帝时推行的一种自上而下选拨官吏制度,征辟分征召和辟除两种。征召是指皇帝采取特征和聘召的方式,选拔某些社会上有名望或品学兼优的人士以备顾问,或委以政事。所谓“辟除”是一种官府任用属员的制度,辟除入仕有中央和地方两种类型。
简答和论述题
1、明朝的政治制度有何显著特点 p103
(1)国家的权力高度集中于皇帝手中
(2)在皇帝与各具体执行部门之间,宰相这一中间机构被撤销,决策机构与职能部门之间直接联
系。
(3)皇帝以下,行政、军事、监察三个机关分别独立,互不统属,相互制约。
造成以上三个特点的主要原因是宰相制度的废除。
2、隋唐创立科举制度有何重大意义 p137
1.科举制之前的职官选举都将选官的权力分散于地方政府,地方主官与当地豪族实际上掌握着职官选拔的权力,很容易形成以他们为中心的宗派集团,对中央集权的体制维持构成一定的离心力量。科举制意味着职官选任已置于中央政府的统一控制下,中央集权体制各系统间的协调进一步加强。豪族也失去了通过影响和操纵职官选任间接影响政府行为的渠道,这有利于中央集权体制的持续维系和政治稳定。
2三教并存的局面,造成了儒学意识形态社会整合功能的弱化。为了重整儒学意识形态的权威,除对其本身进行修正与创新外,还需要建立起更加稳定有力的社会激励机制。虽然唐代科举首重的还只是与儒学意识形态关系不大的诗赋,但明经等科的设置已有利于儒学的传播,更重要的是,科举制的实施为这一机制的建立准备了制度条件。
3.科举制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任官依据,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家世背景对职官选拔的影响,使得许多出身下层的子弟有可能跻身官僚阶层。而考试成绩作为量化标准,有利于政府运作过程的客观化和理性化。
4.察举、征辟、九品中正制等选官制度,因难以避免为世家豪族所控制,所造就的是一个相对凝固的等级社会。科举制实施之后,许多下层社会成员有机会通过考试改变身份,因而它不仅改变了中国古代职官队伍的成分构成,还进而影响和改变了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宋以后,凝固的等级制已被流动性极强的等级制所代替。
3、为什么说皇帝的权力是全能的权力 p99
1.皇权可以干预国家的经济和社会事务,社会各个领域在皇权面前均没有自主性,皇帝一直保持着对社会的超经济强制权力。
2.作为政治性权威,皇帝还被看作意识形态领袖,有权对思想文化活动进行干预。
3.从现代政治学理念上看,皇帝既是国家元首,又是国家一切最高权力的拥有者。皇权凌驾于整个政治机构之上,整个政治机构都可看作是皇权下的执行机关。
4.皇帝具有明显的个人性质,且不受法律和任何机构制约,属于专制性权力。
4、宋朝枢密院的主要职能是p124
宋最高的军政机构是枢密院,负责管理军籍、武官升迁调转、军事机密、边防布置以及作战计划等。
5、促成国家形成主要有哪些因素 p23
1.人口增长和人口压力,最直接地导致对外寻求发展空间的需要,于是部落间的战争就不可避免,而战争正是导致国家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2.地域因素。自然环境的恶劣对人类社会组织的进化有重要作用。
3.生产的进步。生产的进步产生了剩余的物质,促进了阶级的分化并最终产生了国家
4.战争动力。战争对国家起源的作用,主要分为战争技术、战争组织、战争后果的影响。
5.社会分层和阶级分化。
6.政治发明,是国家起源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这离不开杰出人物的发明与创造。
6、国家的产生主要包括哪些特征
1出现了一个中央政治权力中心。这是国家产生的首要标志。
2出现保证这一最高权力中心存在的行政、司法、军事组织,包括诸如官吏、监狱、法庭、军队等。3出现为维持这一权力中心及其各种机构存在和运行的税收制度。
4发生了一定程度上的阶级分化。
5形成了有一定针对性的固定领土区域的观念。
6已经形成了支持最高权力中心存在和运行的国家意识形态。
7、试解释中国封建社会“朕即国家”的含义
一是,皇帝是国家范围内一切财产的最终拥有者,尽管臣民的财产可以买卖,但臣民的财产处分权仅来自皇权的默认和授予,皇帝只要愿意可以以任何方式剥夺臣民的之一权利;二是,皇帝是国家一切政治权力的拥有者,掌握全部国家主权,宰相及官僚系统的权力都来自于皇权的授予。治理国家,皇帝必须依靠一个庞大的官僚系统。因此,相权只是来自于皇帝而不是人民的权力让渡,它既不可能具有“民主”性质,也不可能具有外在于皇权的独立性。
8、阐述元朝行省制度
元朝的行省原本是临时派遣到地方的治理机构,后由于疆域辽阔,原来的州县两级建制已很难适应这一情况,逐将临时性的行省转变为一种正规的地方建制。其行省置丞相、平章、左右丞、参知政事等,行政机构名称和官吏品秩相等,凡一省军事大国无所不领。另一方面,行省辖区不仅地域辽阔,且省界犬牙交错,形成以北制南的军事控制局面,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
元行省所辖路府州县无固定统属关系,随意性很大。有些行省与路之间还设道,属监察性质。为加强控制,元在路府州县均设蒙古事务官“达鲁花赤”,监督各级官吏,执掌最高权力。县以下设村社和里甲,常由蒙军驻村社实行军事统治。里长通常为蒙古人、色目人,衣食用度悉由居民供应,成为当地的最高主宰。由此使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更加激化,导致元末农民大起义。
行省制度的确立,从政治上巩固了国家统一,行省内部权力的相互牵制有利于中央集权,使中央集权在行政体制方面得到保证。这是中国行政制度的一大变革,对后世影响巨大。省作为地方一级行政区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9、简述清朝内阁职权
清代内阁的前身是内三院,入关后改为内阁。它仿照明朝制度,凡各处官员上呈的奏章,先由内阁代拟批旨,再进呈皇帝;对于皇帝的诏令,也由内阁下达六部等衙门执行。它的职权范围较明代为广,且法定地位也高于其他各部门,其内阁大学士皆为一品,位在六部尚书之上,其班次在百官之首。
清朝内阁设立的初衷是削弱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而在后来雍正时期,设立了军机处,取代了内阁的许多职权,内阁逐渐变成了一个办理例行事务的机构,风光不再。
10、简述西周的宗法制度
宗法制在商代就已存在,在西周初年开始被引入、完善,成为西周政治制度的基本支柱之一。西周宗法制以在同一宗族内“大宗”和“小宗”的划分为基本特征,而大宗与小宗的划分是以嫡庶之分为基础的,而嫡长子继承制也就是宗法制的核心。这种嫡庶划分而导致的大宗与小宗的分野,逐成为周代人群辨识和社会分层的主要方式。在西周的宗法网络中,除了天子之外,其他宗族族长都同时兼有大宗和小宗的身份。而展现这种血统优势就成为宗法制最突出的外在表现,祖先崇拜是大宗的特权,在政治和财产继承上有绝对优先地位。
宗法制以血亲纽带为基础构筑了政治等级关系,血亲认同所产生的亲和力黏合着因等级划分而带来的宗族离心现象,也使政治统治因血亲关系的介入而显得温情脉脉。然而,在“天下一家”的温情与祥和背后,却隐藏着一切在历经了数百年的演变之后,随着血缘关系的淡化,最终不得不尴尬地面临各种地方利益集团的严峻挑战。1宗法制导致中国父系单系世系原则的广泛实行2宗法制造成家族制度的长盛不衰3宗法制导致中国出现“家国同构”
11、两汉的察举制度和征辟制度有何共同点
一.将国家职官的推荐权及部分录用权交给了各部门主官,特别是交给了地方州群主官,说明两汉时各部门及地方还保留了相当大的权力,中央集权的政府体制在草创时期,尚未能建立起与这一体制相适应的职官录用机制。将职官录用之权交给地方掌握,当然有可能形成以地方主官为核心的利益集团,从而为中央集权的体制崩解埋下了严重的隐患。
二.不论是征辟还是察举,考察标准都是面察和行为道德的考察,文字考试居于次要的位置,这反映两汉的官员选任尚带有相当的随意性。对中央集权的大帝国而言,建立起由中央政府统一控制的规模化的职官选拔录用机制,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它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如文化传播手段的改进——如纸的发明等),更需要一系列的制度创新,这有待于社会进一步的发展。
课后习题
1、国家的形式特征有哪些?你怎样理解早期国家与酋邦之间的区别?
2、文献记载的“三皇”和“五帝”有几种说法
3、华夏集团和东夷集团的活动区域及代表性首领有哪些
4、国家起源通过战争路径达成,对中国早期国家的政体形式有怎样的影响?
5、怎样理解皇权的性质和特点
6、明清时期皇权极端化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7、唐朝宰相制度的特点有哪些?为什么说这一时期是宰相制度的全盛时期?
8、内阁于宰相制度有哪些根本的差异?
9、两汉时期饿察举制度、征辟制度分别是指什么
10、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度有哪些特点
11、科举制在隋唐时期与明清时期出现了哪些变化
12、你认为中国历史上言谏和监察制度有哪些区别
第五篇: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人生最大的失败是自大。人生最大的愚蠢是欺骗。人生最
可怜的是嫉妒。人生最大的错误是自卑。人生最大的痛苦是痴迷。人生最大的羞辱是献媚。人生最危险的境地是贪婪。人生最烦恼的是争名利。人生最大的罪过是自欺欺人。人生最可怜的性情是自卑。人生最大的破产是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