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书香满校园 快乐在梁中
营造书香校园 提升办学品位
——枣阳市南城梁集中学
自创建书香校园以来,我校以《枣阳市教育局关于在全市中小学开展创建“五园”活动的通知》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五园”创建的主要目标,结合我校实际,重点实施了以书香校园为主的“五园”创建。通过这几年来的创建活动,我们也深深地感到,读书让我们的师生变得更快乐,更具有灵气和睿智;使校园文化也变得更加诗意灵动。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我们的做法是:
一、营造书香型校园——塑造诗意校园 1.加强读书领导,成立读书组织
为切实搞好“书香校园”建设,学校成立了由耿纯明校长任组长,刘永明、耿纯波等人为成员的“书香校园”创建领导小组,在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按读书组织机构职能分解。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以年级组为单位,由班主任具体负责开展,层层落实,切实开展好书香校园的创建活动。
2.突出创建主题,丰富读书内涵
为了能保证书香校园的创建活动顺利开展,在“书香校园”领导小组的指导下,每个学年都能将书香校园的创建纳入到学校的具体学年规划中来实践,做到有计划、有主题、有总结。比如2006学年的主题是“想读书,会读书,乐读书”,2007学年的主题是“多读书,读好书,促成长”,2008学年的主题是“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围绕主题,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丰富多采的活动,营造了一个适合师生发展、成长的书香环境。
3.搭建读书平台,营造文化氛围
营造书香氛围,以人文的环境熏陶人。书香校园的建设,首先应从环境建设开始,营造一种外显的氛围。为此,我们首先从硬件建设入手,一方面充分利用橱窗、墙壁、板报的宣传功能,让校园的每一块墙、每一块板报都能说话,每一处设施都成为“教育的镜子” :走到校门口,便会看到“今日我以梁中为荣”“明日梁中以我为荣”分列在校门两边;往里走,你又会看到“迎着晨风想一想,今天我该做些什么;踏着夕阳想一想,今天我做了些什么”等温馨的提示;走到教学楼前你又会看到学校围墙上那“让阅读成为习惯,让书香溢流校园”的巨幅标语;转过身,映入你眼帘的是那“人民满意
学生成才 学校成名
教师成功”的条幅从天而降,那“严教 勤学
进中 求进”的校训横贯其中,牛顿、爱因斯坦、居里夫人、周恩来等名人的画像和名言,镶嵌在每个教室的门口„„通过这些举措,利用校园每一处每一寸,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同时,我们加强了学校图书室、阅览室、美术室的建设,继普九之后,学校又投资近两万元为图书室新添了2000多册适合师生阅读的书籍新书,并对上述专用教室进行了重新装修和环境布置。图书室全天开放向师生借阅图书,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读书,图书管理员每月要设计好书推荐的宣传画,引导学生读好书;学校门厅、过道上的宣传橱窗、开放式书架和班级图书角定时更新,及时补充学生的精神食粮。为了确保较均衡的阅读时间,我们还以校本课程设置的方式,在各年级开设阅读课、书法课,由专职的导读教师和书法教师负责,保证提供了专门的、保量的阅读与书法时间给师生。自从图书室开放以来,师生借阅累计达到6000多人次,学生通过阅读课每学年阅读名著达10本以上。
创设个性张扬的空间,以多彩的活动培养人。大力开展活动的同时,我们更注重活动开展的质量,以活动来引导师生健康向上发展,提升文化素养。①举办好每学期一次的读书节活动,包括师生共读一本好书、写好一篇读书心得、互赠读书警言、出好一份读书小报、举办一次书籍跳蚤市场、师生共演经典片段等内容。②坚持每天的“晨读晚阅”和中午的“经典诵读”,内容主要四大名著、唐诗宋词等古诗词以及经典名著。一步步引领学生感受中国文学的博大精深,养成读书、积累的良好习惯。③做好各项评比活动。主要是针对学生的阅读情况,每学期评比 “书香小博士”、“诵读大王”、“小小藏书家”以及“书香班级”和“书香家庭”,并予以表彰。自活动开展以来,累计有50名学生被评为“书香小博士”,学校背诵古诗词纪录保持者耿淑贞一口气能背诵古诗词近百首,先后有十个班级被评为“书香班级”,八个教师家庭和四个学生家庭被评为“书香家庭”。
二、打造书香型师生——提升师生素养
在开展“书香校园”创建活动中,除了注重环境建设外,我们主要从提升教师和学生素养两个方面来推进读书活动的落实。
1、教师 由于知识水平和基础有限,学生常常因为不理解或难体会,给诵读古诗文带来了障碍和困难。因此,我校在开展活动时首先要求教师大胆创新,不断探索,丰富诵读形式,让诵读活动真正成为学生的最爱。教师们组织学生通过小品、故事、歌咏、表演等喜闻乐见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基础,提出不同的要求,做到保底不封顶,即:所有学生一学期中必须完成规定的篇目诵读,学有余力的学生则鼓励多背、提前背。同学之间还建立了互帮小组,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同时我校还注意拓宽阅读面,鼓励学生多读各种有益书籍,并向学生推荐书名,丰富学生各方面的知识。
其次是依靠教师,保证质量。在我校的书香校园活动中,教师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他们不仅自己每学期至少学习一本教育理论论著,做到有笔记有体会,而且每位教师还发挥自身特长,配合学校把诵读活动开展得生动活泼。有的教师利用课前两分钟让学生轮流背诵古诗;有的教师利用晨检时间为学生讲解古诗文内容;有的教师教给学生背诵的方法、诵读的技巧„„正因为有各位教师的努力,使我校的诵读活动越来越有特色,同学们的诵读水平越来越高。
“字如其人”。我校除了重视学生的读书学习外,对教师的书法练习提高也高度重视。我们要求全校教师师每天要练写毛笔字一张,每星期向专职书法教师上交一张作品,并由校领导作好成绩登记。每月学校会在“教工之家”举办一次“优秀教师书法作品展”,组织老师、学生前往参观学习,到现在为止,已经成功举办了5次;每半学期,学校邀请一次本地书法专家到校进行讲座和指导。这些活动,使大家认识到练习书法的必要性,极大地激发了老师们学习书法的热情。现在,就连寒暑假、双休日,我们的老师们也从不放松书法练习,大家的水平也逐步提高,已经有进30名教师的作品刊登上学校的书画专栏上,有多位老师的作品参与各种展出或发表在报刊杂志上。
2、学生 学生读经诵典可以了解传统文化,积淀文化功底,陶冶情操,为孩子将来做一个有道德、有知识的人打下良好的基础。在“书香校园”创建活动中,我们为学生列出了“必读书目”、“必背书目”、“荐读书目”,在21个班均设立图书角,让学生自行带书回校充实班级图书角,学生们在上课前、午休、课间或其他课余时间,翻一翻,看一看身边的图书。
重视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学校也将经典诵读纳入正常教学,每周每班有一节导读课。有的教师还利用班队活动或综合实践活动时间,集中开展诵读指导,从而保证了诵读活动的时间。
书香校园的创建给学校、老师和学生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它为学校内涵发展找准了支点,为教师成长提供了平台,为学生腾飞坚固了基石。
1、促使了学校成名。几年来,我校先后被襄樊市教育局、环保局,枣阳市委、市政府,办事处党委、政府授予“襄樊市绿色学校”、“文明单位”、“教育教学先进单位”、“先进党支部”等多个荣誉称号。连续三年,学校升入一二中人数都在百人左右,学生素质得到襄樊四中、五中,枣阳一中、二中等高中学校的一致好评。
2、促成了教师成功。通过各项活动的开展,为教师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提供了保障,教师读书习惯的养成也促成了学校教研教改风气的形成。2007年,学校教研教改论文有10多人在枣阳市、襄樊市获奖,有近20人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文章,有40多人获得省、国家级辅导奖,2008年以来,又有6人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文章,我校物理组研究课题“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荣获省二等奖。
3、促进了学生成才。各项活动的开展,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2007年,我校组织学生参加“圣陶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获得两个二等奖,十八个三等奖;学校代表南城参加枣阳市中学生运动会多次获得金银铜牌;多次收到襄樊四中、五中,枣阳一中、二中等高中学校的喜报,对我校学生的素质给予充分肯定。
三、推广特色型大课间活动——展示学校体育特色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意见”,我校以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为重点,在全校推广特色大课间体育活动,充分展示了我校学生的精神面貌和学校的体育特色。
为使大课间活动真正的落实到实处,高质量的进行,我校除了在时间和课程计划给予保障以外,还在制度上为大课间活动给予保障,建立了领导督导制、教导处负责制、班主任量化管理制、大课间体育活动评比制。我们坚持自娱自乐为基点、体育活动为重点、自主管理为特点、特色项目为亮点、个性发展为终点的宗旨,坚持四个个结合:一是体育与德育、智育的结合。大课间体育活动是一项集体项目,需要学生之间的团结互助、互谅互爱,共同创作。活动中,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团队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和竞争意识。例如在学习校园集体舞过程中,学生的节奏感差,部分学生还有害羞心理,我们通过一帮一,自喊节拍自己做,班内小组比、年级内班级比、校内年级比等多种方式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内收到了最好的效果;二是体育与艺术的结合。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运动规律,我们选择了适合青少年特点的音乐,编排了趣味性强的动作,实现艺术与体育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音乐中锻炼身体,提高学生的韵律感和协调性。学生也因此把“大课间”活动看做是一种享受,在快乐中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三是坚持规范化与趣味性的结合。每天除坚持做好眼保健操、广播体操外,推出大量的选择项目如:跑步、校园集体舞、乒乓球、跳绳、打沙包、跳皮筋等,这些项目均以校、班、组、个人为单位,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参与热情。四是内容与季节的变化相结合。坚持锻炼的科学性,通过反复论证、实践,最后活动时间定为30分钟,使运动强度保持在75%—85%之间,学生每分钟脉搏次数不超过160次,做到每月各年级项目互换、每个季节各种项目交换,遵循了运动负荷的变化规律,有利于体力的恢复和增进健康。
通过各项措施,确保了人人有项目,班班有活动,天天有检查,周周有评比。如今,每到大课间活动时间,同学们都兴奋地冲出教室,开展自己喜爱的体育活动。
“书山有路香作引”。当我们看到学生在“书香”中品味成功,在大课间开心的活动,快乐的成长时,会忍不住感到由衷的喜悦;当我们自身也在“书香”里提升素养,一步步向着“理想的教师、理想的学校、理想的教育”这个目标踏实而又坚毅地前进时;一种更高、更激动人心的使命感也油然而生。而我校也将在“书香校园”这一理念的引领下,伴随着新课改的层层深入,凸显办学特色,体现优质教育,形成教育品牌,走出一条新课程改革校本化的成功之路。
第二篇:书香满校园
书香满校园
古代的那些文人墨客,都有一个相同的爱好-------读书。“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是每个人都做过的事情,有许多人爱书如宝,手不释卷,因为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读书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量。多读一些好书,能让我们了解许多科学知识。读书可以让我们拥有“千里眼”。俗话说的好“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读书还能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读一些有关写作方面的书籍,能使我们改正作文中的一些不足,从而提高了我们的习作水平。
在几年的读书生涯中,我的收获还真不少:作文从前几年的几行变成了几页;阅读时间从几分钟到了几十分钟甚至几小时;词汇量更是大大地提高了。
在书的海洋里,我们领略到了匹诺曹的诙谐有趣;走进了小兵张嘎的那个抗日年代,激起了无限的爱国热情;你听,这是什么声音,原来是《巴黎圣母院》里的那个敲钟人在敲钟呢!
读书能使人知识渊博,读书能给人乐趣,读书就是力量。好书的世界丰富多彩,给我们带来欢乐,使我们的人生更加精彩。让我们大家在充满书香的环境中,在神圣的精神世界里,感受浩淼的天空,自由自在地快乐飞翔。“书是一扇沉重的门,它垂青于每一个敲门者。它敞开的门扉里,是一口淘不完的井,是一座掘不尽的矿。走进书里去,从书里走出来,让知识的浪花滋润你的肺腑,让动人的箴言树起你人生的路标。”
让我们全体同学捧起书本,走进知识的海洋,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让书香飘满校园!
第三篇:书香满校园
书香满校园
书香好似春天的细雨,悄悄的滋润了大地,却不带走一篇云彩;书香好似夏天的骄阳,无私的给予万物能量,却从不奢求回报;书香好似秋天的落叶,无谓的投到大地的怀抱,付出的确实自己的生命。
--------题记一日之计在于晨。当第一束曙光划破黎明前的黑暗,我睁开惺忪的双眼,快速的洗漱完毕,背着书包奔向了学校。学校的大门依然屹立在街头,像一座灯塔指引着我前进。穿过校门,看着长长的阶梯,我拾级而上。每走一步,我都能体会到,人生之路很长,想要取得成功,必须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走。登上台阶,漫步在学校的林间小道,灿烂的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地面上,留下了斑驳的影子,使人心情格外的舒爽。小道旁有许多同学捧着一本书,忘情的朗读着。我整理好放飞的思绪,取出一本书,慢慢的品读起来。我徜徉在知识的殿堂里,用书中的知识充实我空虚的心灵。读李太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使我明白我们应像李白一样对人生充满自信。城市的灯红酒绿的生活,使很多人都迷失了方向。读“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使我明白要坚定自己的立场,不管处于什么位置,都不能被眼前的利益蒙蔽了双眼。我们要不畏苦难,不屈权威,活出真实的自己。当生活中遇到苦难时,书告诉我要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自信;当我迷茫的时候,书告诉我要有“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觉悟;当我取得成功时,书告诉我要有“宠辱不惊,闲看门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般的态度。
叮叮叮......,学校的铃声打断了我的品味。又似告诉我,不管什么东西再美好,也要着眼于当前的事,把现阶段该做的事做好。中考,意味着我们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也意味着我将要告别小孩子,做一个“大人”了。所以我既恐惧,又期望。这时候书告诉我们要拿出自己的自信,相信我自己能够乘风破浪,披荆斩棘,直达成功的彼岸。
一生之计在于勤。满校园的书香告诉我中考只是人生路上的一个岔路口,我们只要勤奋学习,就能成功的找到正确的方向,走向未来。
第四篇:书香满校园--修身养性
书香满校园系列报道
(二)--修身养性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我们生活和学习中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不知从何时起,书成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不读书,便觉得日子无味,便觉得时光漫长、单调,便觉得生命失去了生机。
回望巍巍中华五千年,多少文人墨客对书籍情有独钟。关于读书,他们又是多么的热爱:还记得那一声“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吗?这一声呼喊留给后代多大的震撼!回想起于谦那句诗来:“眼前直下三千字,胸前全无一点尘”。书是人性的进化器,给人的心灵清洗。因此,我提倡“多读书,读好书”。
读书可以修身养性,可以不断完善人的精神追求。桃园虽好,但不是久恋之地,唯有用思想建立起来的精神家园才是自己心灵的永久归宿。在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失去自我,被喧嚣蒙蔽了自己心灵的圣土。我曾体验过冰凉彻骨的虚无,“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正是这种虚无感的真实写照。书,便是我们精神的后花园。
第五篇:书香浸润满校园
书香浸润满校园,充盈人生把书读---浅谈农村小学生书香校园的现状与策略刘凡友 李慧 新课改的号角,吹响了教育教学的新理念:阅读引领成长成为了一种口号,书香校园成为了一种时尚。近年来以积极推行《亲近母语》课外阅读活动为抓手,促进学校营造“书香校园”,激发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的兴趣,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然而在我们这样的农村小学生中,由于受办学条件、社会家庭的影响,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少,导致作文能力低,影响了教学效果。从客观分析,农村的政治、经济、地理、文化等因素都对学生的阅读条限制作用,从根本原因来说,主客观因素影响都有,主要表现在:
一、阅读习惯几乎没有。由于农村学生受家庭影响,尤其是现在留守儿童逐年增多,没有形成一种读书的家庭氛围,学生课余时间,完成家庭作业就万事大吉了,很少有学生能积极主动地阅读一些有益的书籍。课余时间完全成了他们休闲娱乐的空闲,三五成群或游戏,或打闹。虽然老师也强调他们要多看课外书,但他们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囫囫吞枣,受益不深,因而感受不到课外阅读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二、阅读环境不善。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讲的也是环境对人有很大的影响这个道理,毫无疑问,一个人所处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对其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氛围主要指阅读的客观条件、环境。当今众多的农村小学校园里,存在着诸多妨碍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因素:其
一、校园文化建设薄弱。广大的农村小学,学校办学未能形成自己的特色,未能得到校园文化的熏陶。其
二、农村语文教师自身的课外阅读状况也不足于承担起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决大部分语文老师根本没有指导过他们课外阅读,也没有要求他们进行课外阅读。甚至教学课内阅读时,为了应付考试,让学生死记硬背资料阅读填空,不仅不能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反而会导致他们对阅读的反感。这无疑是雪上加霜啊!其
三、农村学生大多数家庭条件差,买书少。不少农村小学缺乏资金,不能建立一个像样的图书室,即便有藏书了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只作“博物馆”罢了。不能“书”以致用,达不到预期效果。
三、阅读时间有限。小学有两类学生是比较典型的:一是基础差,学业跟不上,这类学生连正常的学习都无法完成,何从谈外阅读了;一是成绩较好,学校、老师、家长都寄予厚望,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作业、练习,根本就挤不进行课外阅读。
四、阅读组织不强。学校在加强学生课外阅读方面缺乏管理,目标不明确、制度不健全、形式不多样。没有浓厚的书香气息。更重要的是教师不能以课外阅读的热情感染学生、带动学生。
针对农村的实际,要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实践,从而营造书香校园。我认为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加强引导,使学生善读书。
在现实中,不少学生的课外阅读的效果不尽人意,主要是由于阅读方法不当,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广大教师和家长应互相配合,加强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使学生善读书,增强课外阅读积累。、要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是在长期的阅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要做到:一是定书。要阅读的书一旦选定,就一定要读完,千万不可浅尝辄止,半途而废。要养成选一本就要读完一本的习惯。二是
定时。针对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选择读书的时间,不能想读就读,不想就好几天不读。三是要定量。根据自己的阅读能力,要制定一个读书计划。还要做到保持良好的读书姿势。这些习惯在阅读实践中逐渐形成,老师和家长要经常提醒、督促检查。、要培养恰当的阅读方法。
曾国藩曾指出读书之法:“不同之书,区别对待,应读之书宜缓宜熟;应用之书宜速宜多。阅书如攻城,轻骑剽悍,所向无前。”读书的方法有三种:精读、略读、浏览。小学生背诵的 80 首古诗词、名人名言之类可用精读,童话故事一类可用略读,可浏览一些报纸、搜集信息资料。在阅读过程中,要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①读一读,圈一圈。要求学生阅读时,圈出文中的生字新词,利用工具书查阅,弄懂了再读。
②划一划,想一想。一是划出不理解的阿地方,联系上下文想一想是什么意思;二是划出文章的重点句或优美词句、精彩片断,想想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好在哪里?
③抄一抄,写一写。人手一册读书笔记本,摘抄好词佳句,熟读成诵,这是积累材料的重要途径。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课外书,还可以练练笔,写下心得体会,或者模仿文章的精彩片断进行句子仿写,语段仿写。
二、激发兴趣,让学生爱读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而且,学生对阅读具有深厚兴趣,本身就是课外阅读实践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榜样激励。
教师要经常向学生介绍历史人物、科学家及身边的成才之道,以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革命导师列宁的一生都在书中
度过的,在他被捕入狱的三个月中,也天天在监狱图书馆里看书。陈毅将军看书时竟把墨水当酱油吃。古今往来,凡对人类有作为的,无不是博览群书、勤奋学习的结果。、好书引读。
由于小学生善于形象思维的特点,可选择有精彩画面的书给学生看,让学生猜猜里面写什么。学生易被吸引,就会热情地去阅读,这样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但也要注意读书要循序渐进,先易后难。比如《亲近母语》一书中有大量的名家名篇,但有一定的阅读难度,这就要我们教师首先深入阅读,臣心如水引导、精心指导。既要让孩子“吃得香”,也要让孩子“吃得下”,这样他们才会“愿意吃”。3、收获激情。
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要经常召开读书汇报会,如利用早会赏读、交流所摘录的好词妙句;举行班级赛诗会;评选“故事大王”;摘抄本展评;开展“我爱读书”演讲活动,让学生谈天说地、谈古论今。此外,教师要及时给学生奖励,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爱读书的情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猎取知识,在博览群书中采集各种类型的信息材料,使学生逐渐把读书作为精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三、营造“书香文化”加强对留守小学生自主阅读习惯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合力为他们打造良好的“书香文化”。
(1)创办“读书节”。我们决定将每年的4月23日定为我校的“读书节”。因为这一天不仅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世界阅读日”,也是英国塞万提斯、莎士比亚、维加三位著名文学大师的辞世纪念日。每届“读书节”都要围绕一个主题开展一系列的读书活动。
(2)打造“书香走廊”。文化的熏陶具有滴水穿石的力量,我们将着手打造一个由“热门书籍聚焦、好书推荐指南、读书心得留言板、佳作交流小天地”等板块组成的校园“书香走廊”,让浓郁、温馨的书香氛围积极促进学生的阅读活动。
(3)创建“七色花小书屋”。班级书香氛围的打造应从环境布置、组织领导、图书添加、活动开展等方面进行,“书非借不能读也”,就是要动员学生把自己的书放在小书屋里,大家交换阅读。另外,老师与留守学生结为书友,定期交流阅读情况,这样对师生双方的阅读都能产生激励和督促作用。让浓郁的书香味引领学生踏上与书为伴的人生之路。
(4)营造“书香家庭”。学生课外阅读,大多时间应该是在家里完成的。所以,家庭环境,家庭的影响至关重要。①通过家长会等形式,向监护人介绍阅读的好处,向监护人介绍辅导孩子读书的方法,转变监护人眼里只有分数的观念,要取得监护人的配合;②让监护人和孩子一起制定阅读计划,开展“亲子共读”活动;③开展“优秀书香家庭”、“支持读好书监护人”等评选活动,使阅读活动延伸到家庭。(5)共建“书香村庄”。在全党上下齐心协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和乡村一道共建阅读新天地,充分利用村庄图书室的资源,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构建“书香村庄”的活动。
书香文化,它是一口掏不完的井,是一座掘不尽的矿。从文化中来,到文化中去,让知识的浪花,滋润你的肺腑;让动人的箴言,树起你人生的路标!关注校园书香,让书香飘满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