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强在2007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高强在2007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开得很好。会议期间,我们认真学习了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学习了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和吴仪副总理对这次会议的重要批示,认真回顾和总结了2006年的卫生工作,深入研究了贯彻落实中央指示精神,做好2007年的卫生工作,推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卫生事业发展。
会议期间,吴仪副总理在中南海亲切接见了优秀乡村医生代表,认真听取了他们对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建议,详细了解了乡村医生工作和生活情况。吴仪副总理对乡村医生扎根农村、服务农民,不计报酬、无私奉献,刻苦钻研、忠诚服务的精神给予了高度赞扬,号召全国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向优秀乡村医生学习,争做新时期维护人民健康的卫士。同时,吴仪副总理要求有关部门要更加关心、体贴、爱护、帮助广大乡村医生,并认真研究他们的建议和意见。下面,我就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讲四点意见,这就是:统一思想认识,把握精神实质,明确重点任务,全力抓好落实。
一、统一思想认识
统一思想认识就是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上来,统一到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统一到中央对医疗卫生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方向目标和工作任务上来,统一到这次会议对卫生工作面临形势的分析、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肩负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上来。
最近几年,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卫生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各级党委和政府按照中央的要求,从维护人民健康利益出发,在加强公共卫生建设、控制重大疾病流行、加快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发展农村卫生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加强医院管理、严格卫生监督、维护食品安全、执业安全和医疗安全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各级卫生部门为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难和看病贵问题,求真务实,积极探索,从实际出发,从自我做起,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积极努力、埋头苦干、忍辱负重、知难而进,为维护人民健康做出了很大贡献。对于我们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效,应该充分地肯定并加大宣传力度,使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充分了解党和政府对人民健康的关心,充分了解卫生部门和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所做出的努力。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当前卫生工作存在的矛盾,集中力量解决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
胡锦涛总书记在刚刚结束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上提出,要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健全医疗保障制度、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规范公立医院管理。这些都是着眼民生、纾解民困、消除民瘼,探索从制度保障上逐步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要思路。
统一思想认识,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发展,要坚持六项原则。第一,必须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探索中国特色的卫生发展道路。第二,必须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强化公共服务职能,不以营利为目的。第三,必须强化政府职责,把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作为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第四,必须强化卫生执法监督,保障群众的食品、药品和医疗服务安全。第五,必须坚持多渠道发展卫生事业的方针,鼓励引导社会资金发展医疗卫生服务。第六,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维护正常的医疗卫生服务秩序,调动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的积极性。
统一思想认识,首先要统一各级卫生行政部门领导同志和医疗卫生单位负责同志的思想认识,进而统一全国医疗卫生工作者的思想认识,使之成为推动卫生改革和发展的动力和合力,成为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的具体措施,成为忠诚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实际行动。这是我们做好卫生工作的思想保证和重要前提。
二、把握精神实质
六中全会《决定》和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的精神实质,就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利益,解决群众最关心的突出问题入手,深化卫生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卫生事业发展。
把握精神实质,要全面准确地领会六中全会提出的建立卫生基本制度的要求。建立基本卫生保健制度,主要内容是加强城市社区卫生和农村卫生服务,健全经费保障机制,完善服务功能和服务模式,用制度保障群众人人享有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建立多层次的医疗保障制度,就是要从中国国情出发,根据不同人群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形式的医疗保险制度,并覆盖城乡全体居民。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就是要改变目前药品生产购销的混乱状态,扭转药品价格虚高,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保证群众基本用药,降低药品虚高价格。建立科学规范的公立医院管理制度,就是要改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保证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回归公益性质。
把握精神实质,不仅要准确掌握建立卫生基本制度的重要意义、基本框架和政策措施,还要正确处理好四个关系:一是要处理好改善医疗卫生服务和加强公共卫生建设的关系,做到同步推进,切勿顾此失彼;二是处理好加强农村和城市社区卫生建设与加强医院服务体系建设的关系,既要坚持以农村和城市社区为主,又不放松医院管理和发展;三是处理好基本卫生保健制度建设和医疗保险制度建设的关系,基本卫生保健重在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保障,医疗保险重在大病统筹和化解风险;四是把握好加强基层卫生人才建设和高级卫生人才建设的关系。
三、明确重点任务
当前,医疗卫生改革和发展任务很繁重。特别是长期以来存在的卫生体制机制等深层次问题,要认真研究,探索解决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同时,要紧紧抓住关系医疗卫生全局的重点环节,全力推进,力求取得成效。第一、继续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做好各项重大疾病的防治工作,努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第二、继续加强农村卫生和社区卫生服务,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努力实现今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80%县(市、区)的目标,并规范管理办法,完善监管机制,确保基金安全。
第三、继续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重点是调整、充实、整顿、提高。
调整,就是调整城市医院的服务结构。对适合承担社区卫生服务任务的小型医院,下决心改造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一部分公立医院,在区域卫生规划的指导下,引入社会资金进行改制。通过调整,形成既有收治疑难、危重病症的医院服务,又有负责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的社区卫生服务;既有公立医疗服务体系,又有民营医疗机构,形成多渠道发展城市医疗服务的格局。
充实,就是充实医院发展的内涵。转变医院发展的理念,从单纯注重外延发展,转向注重内涵发展;改变医院过分依靠扩大规模、购臵设备、追求“高、大、全”的发展模式,把发展的重点转到加强医院内部管理,努力挖掘现有医疗资源潜力上来。靠管理增加服务,靠管理改善质量,靠管理提高效率,靠管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靠管理促进医患关系和谐。
整顿,就是整顿医德医风,整顿执业环境。端正医德医风的核心是正确认识医疗卫生服务的神圣使命和崇高价值。治病救人、挽救生命,是医务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具有无可比拟的崇高价值。对于医疗执业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要坚持从自身做起,努力改善服务,保证医疗质量,减少医疗事故,加强医患沟通。同时逐步完善应急机制,加强与媒体的沟通,做到敢于面对媒体,及时传递信息。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合作,努力维护医疗服务秩序。
提高,就是努力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收支管理水平。医疗技术是医务工作者为人民健康服务的重要武器。提高医疗技术,提供有效服务,帮助患者恢复健康,是医务工作者的天职。要把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作为医疗机构管理的最核心问题来抓,把降低医疗事故发生率、减少医疗纠纷作为衡量医疗服务管理的重要指标。收支管理是医疗机构管理的重要方面,是医疗机构高效运转的财力保障。卫生部门的领导和医疗机构负责人不能只关心收入,不注意控制支出。忽视医疗服务成本管理,必然会加重群众负担。
四、全面狠抓落实 今年的卫生工作目标任务已经确定,关键在于抓好落实。各地要按照这次会议的部署和要求,主动做好当前的工作。
各级领导要提高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深入分析本地区、本单位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努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各级卫生部门要结合实际,对中央的决策和这次会议的精神进行全面部署,并认真抓好落实。要转变作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查研究,掌握实情。各项工作安排都要求真务实,注重实效,切忌一般号召、形式主义。如果只讲空话,不做实事,不解决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就不可能收到真正的成效。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密切合作,相互支持,共同做好卫生工作。要善于研究和思考问题,要主动向党委、政府领导提出科学合理建议,积极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医疗卫生机构的支持、广大医务人员的支持和社会各界的支持。
部署今年的工作必须要着眼全局、立足当前,首先做好今冬明春的工作。
第一,做好重大疾病的防治。这项工作千万不要放松。今冬气候异常,传染病例增多,医院人满为患。要切实做好各项防疫工作和医疗服务工作,防止人禽流感、流行性感冒和肺炎等传染性疾病的流行。近期诺如病毒在全球连环暴发流行,继欧洲、澳大利亚及北美之后,日本最近也暴发了25年来最严重的诺如病毒疫情。这种病毒传染性很强,容易引起社会恐慌。为了防止疫情的传入和扩散,要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出入境检疫管理,加强疫情监测和预警,做好医疗救治,防止出现大范围流行。如果各地发现疫情流行情况,要及时报告卫生部。
第二,做好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准备。年关将近,各种突发事件易于发生,车祸、火灾、刑事案件等都可能导致集体伤亡,都需要应急救治。要组织有关医疗机构做好应急准备,一有情况,立即出动,及时救治,减少人员伤亡,维护社会稳定。
第三,做好春节前的食品、药品和血液安全监管。加强卫生执法监督,做好学校、企业和机关食堂的卫生监督,防止出现集体性食物中毒事件。加强医院血液安全管理,防止经血传播疾病。加强对输液用药的质量监测,防止出现药物不良反应事件。
第四,努力维持医疗执业秩序,及时排查和化解各种矛盾。对无理取闹、恣意滋事,故意破坏医疗执业环境,或者“以闹牟利”的违法活动,要配合有关部门,予以坚决打击。第五,做好医院和实验室安全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制,减少各类事故,杜绝实验室病毒泄露事件的发生。
最后,我再强调一下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上要求从八个方面加强各级党政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一是要勤奋好学、学以致用;二是要心系群众、服务人民;三是要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四是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五是要顾全大局、令行禁止;六是要发扬民主、团结共事;七是要秉公用权、廉洁从政;八是要生活正派、情趣健康。卫生部门的各级领导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大力发扬艰苦奋斗和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反对不顾群众困难而追求经济利益的做法。各级卫生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的领导要严格要求自己、约束自己、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为广大医务人员做出表率。
大家回去后,请将这次会议精神及时向当地党委和政府领导汇报,结合本地区实际,对今年的工作作出部署。会议精神要传达至县级卫生部门,并按照属地原则传达到重点医疗卫生机构。希望全国卫生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在新的一年里,团结一致,同心同德,按照中央六中全会《决定》和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指明的方向,恪尽职守,艰苦努力,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取得更大的成绩。
第二篇:高强在2007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高强在2007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7年卫生工作讲话
一、关于2006年的卫生工作
(一)卫生改革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更加明确。
(二)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加强。
(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步伐加快。
(四)重大疾病防治、突发事件处置和卫生监督等取得
明显成效。
(五)严格医疗机构管理,加强医德医风建设。
(六)大力加强中医药工作。
二、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探索中国特色的卫生发展道路
(一)正确认识卫生事业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二)正确认识卫生事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
(三)坚持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提高人民群众健康保障水平。
(四)强化政府责任,统筹卫生事业发展。
(五)构建健康和谐的医患关系。
全面贯彻落实六中全会精神探索中国特色卫生发展道路
——在2007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卫生部党组书记、部长高强
(2007年1月8日)
同志们:
这次全国卫生工作会议是在卫生改革发展处于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卫生工作全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做好2007年卫生工作。吴仪副总理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专门作出了重要批示,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
下面,我讲三个问题,供大家讨论。
一、关于2006年的卫生工作
刚刚过去的2006年,是我国卫生工作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我们紧紧围绕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提出的目标、任务和要求,认真实施“十一五”卫生发展规划,全面落实《国务院2006年工作要点》,针对卫生改革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切实加强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和城市社区卫生建设,严格医疗卫生服务管理,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卫生发展道路,取得了重大进展。
(一)卫生改革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更加明确。
这一年,党中央召开了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并提出了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的重大历史任务。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五次集体学习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以下简称《讲话》),深刻阐述了医疗卫生事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明确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方向、目标和工作任务,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医疗卫生工作者。国务院成立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部际协调工作小组,共同研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大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对城市社区卫生工作作出了重要批示,国务院成立了城市社区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吴仪副总理担任组长,并制定了指导城市社区卫生发展的一系列文件。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温家宝总理指出:“着眼于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强化政府责任,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各级党委和政府从维护人民群众健康利益的高度,大力支持卫生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推进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二)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加强。
《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正式实施,规划投资216.8亿元,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覆盖范围最广、投资力度最大的一项农村卫生建设规划,也是“十一五”期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点工程。再加上东部沿海地区政府的安排,“十一五”期间农村卫生建设总投资将超过300亿元。全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建设已完成投资269亿元,城乡公共卫生服务条件明显改善,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蓬勃发展,政府保障力度逐步增强,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社区卫生与医院服务合理分工、密切协作、双向转诊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正在逐步建立。加强公共卫生和城乡基层卫生人员培训,提高业务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素质。大力组织开展城市卫生支援农村活动,积极实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增强了农村卫生服务能力。
(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步伐加快。
各级政府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积极推进,稳步实施,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2006年9月底,全国已有1433个县(市、区)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占全国县(市、区)总数的50.1,实现了年初确定的工作目标。有4.06亿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占全国农业人口的45.8,参合率达80.5。2006年1至9月,全国有1.4亿农民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受益,共得到医疗费
用补偿95.8亿元。从总体上看,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平稳,逐步规范,卫生服务水平提高,农民医疗负担有所减轻,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有所缓解。
(四)重大疾病防治、突发事件处置和卫生监督等取得明显成效。
艾滋病、结核病、血吸虫病、乙型肝炎等重大疾病防治体系逐步完善,“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列入“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不断完善,处置能力得到提高,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鼠疫防治工作得到加强。全国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网络进一步完善,93.5的县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和70.3的乡镇卫生院实现了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传染病预防控制和应急反应能力明显提高。加强青藏铁路沿线的鼠疫防控工作,有效保护了铁路沿线居民和旅客的健康安全。2006年,发生了“齐二药”、“欣弗”等几起不良药物事件,影响全国,我们反应及时,处置得当,救治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加强高血压、心脑血管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等重大慢性疾病防治工作,探索社区防治干预经验。妇幼保健工作不断深入,“降消”项目成绩突出。大力组织无偿献血活动,全国无偿献血占临床用血比例达到98,强化了血液安全质量管理。加强卫生法制建设,积极推进依法行政。国务院颁布实施了《艾滋病防治条例》和《血吸虫病防治条例》。卫生部发布了《放射诊疗管理规定》、《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管理暂行规定》和《卫生标准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健全了7个卫生标准委员会。积极推进《初级卫生保健法》、《中医药法》和《精神卫生法》的立法工作,部署开展“五五”普法活动。连续开展打击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活动,整顿和规范医疗服务市场秩序,取得阶段性成果。深入开展食品卫生专项整治,认真履行食品卫生监督职能,及时查处了一批严重危害群众健康的重大案件。
(五)严格医疗机构管理,加强医德医风建设。
继续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医院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不断改善。加强医疗服务管理,提高医疗质量,规范医疗流程,优化就医环境,实行院务公开,改善医患关系。严格高新技术准入管理,保护患者健康安全。推进同类医疗机构医学检验、医学影像检查结果互认和单病种最高限价办法,减轻群众负担。各地积极开办惠民、济困医院或病房,为经济困难人群提供优惠医疗服务。卫生部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修订了《医疗广告管理办法》,规范医疗广告市场。加强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和审计,规范医院财务管理。结合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深入宣传优秀医务人员的先进事迹,广泛开展向华益慰、吴孟超、乔淑萍等优秀医生学习活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扎实开展对医药购销中商业贿赂的专项治理,积极探索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六)大力加强中医药工作。
充分认识中医药在我国的重要历史地位和作用,坚持中西医并重的方针,继承发扬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在城市社区和农村卫生服务中大力推广采用中医药适宜技术,发挥中医药在医治艾滋病等传染病、慢性病和疑难病症等方面的独特作用。完善中医药继续教育制度,提高中医药人才队伍素质。加强中医药科学研究,建设国家中医科学院,成立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组织协调小组,探索推进中医药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将中医药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列入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增强中医药继承和创新能力。积极研究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促进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扩大中医药在世界上的影响。
2006年,卫生援外医疗工作成效显著,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评价和受援国政府的高度赞扬。推举陈冯富珍女士当选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是我国外交工作的一项重大胜利。国际卫生合作广泛深入开展,新争取国际合作项目12个,承诺资金9亿元。加强医药卫生科研和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加强医学继续教育和人才队伍建设。卫生保健工作成绩突出。
2006年我国卫生工作取得的显著成绩,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级党委、政府和中央各部门大力支持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关心帮助的结果,也是全国医疗卫生工作者团结一致、奋发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卫生部向关心、支持卫生事业发展的各级党委、政府、有关部门、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勤奋敬业,甘于奉献,努力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全国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礼!
总结2006年的卫生工作,我们有几条基本经验应该牢牢记取:
第一,抓住机遇,锲而不舍。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强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高度重视人民健康和卫生工作,强调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所有这一切,都为卫生改革与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尽管在卫生改革发展的道路上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我们也必须坚定信心,锲而不舍,恪尽职守,埋头苦干,按照中央指出的方向和目标,努力为维护人民健康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二,转变观念,服务人民。卫生事业发展的根本目标是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离开这个目标,卫生事业发展就失去了方向。我们转变观念,就是要把卫生工作思路从单纯注重行业发展转移到全面维护人民健康利益上来。不仅要加快卫生事业发展,还要注重保障制度建设,加强医疗卫生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控制医药费用,努力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第三,立足全局,统筹协调。医疗卫生涉及政府多个部门的工作,单纯依靠卫生部门的努力,难以从根本上解决群众关注的突出问题。卫生部门必须站在经济社会全局和卫生工作全局,综合分析医疗卫生服务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加强部门协调配合,依靠多方面力量,共同研究解决的途径和办法。必须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把医疗卫生发展的重点放在农村和城市社区,优先保障城乡居民公平享有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逐步缩小城乡、地区和不同人群之间的卫生服务差距。
第四,积极探索,开拓创新。坚持从改革医疗卫生体制机制入手,牢牢抓住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这一关键环节,积极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的卫生保健制度,努力维护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与和谐。
第五,求真务实,讲求实效。对中央部署的工作,我们必须目标一致,狠抓落实;对基层试验成功的经验,我们必须认真总结,积极推广;对人民群众的突出困难,我们必须认真对待,着力解决。切实转变作风,勇于实践探索,坚持求真务实,反对形式主义。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存在的不足和差距。中央确定的政策措施还没有完全落实,一些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矛盾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卫生监督管理还不够有力,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还没有完全纠正。我们肩负的担子很重。在新的一年里,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发奋图强,团结奋斗,争取取得更大的成绩。
二、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探索中国特色的卫生发展道路
党的十六届六中好范文,全国文秘工作者的114全会,是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做出了一系列部署。《决定》突出强调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坚持制度创新,高度重视卫生事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明确提出了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基本原则、重大举措和目标任务,是指导我国卫生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2006年10月23日,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三十五次集体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就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届六中全会和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中央提出的各项任务和要求上来,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积极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是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和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最重要的任务。
(一)正确认识卫生事业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医疗卫生事业是造福人民的事业,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也关系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服务,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是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重要标志,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保证人民群众公平享有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是实现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体现。胡锦涛总书记的以上论述,言简意赅,深刻阐明了卫生事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阐明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强调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必须高度重视卫生事业发展,使广大人民群众公平享有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我们都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总书记这段讲话的深刻内涵,明确职责和肩负的任务,把发展卫生事业,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作为社会文明、进步、和谐的重要体现和国家富强民主的重要标志,竭尽全力,积极推进。
(二)正确认识卫生事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
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也明确指出了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要求我们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研究采取有力措施,抓紧研究解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卫生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建立了遍及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服务规模不断扩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服务能力不断增强,从业人员素质持续改善,医疗保障制度逐步建立,一些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居民平均期望寿命、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等主要健康指标达到了发展中国家的先进水平。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卫生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第一,重大疾病流行仍比较严重,疾病预防控制任务相当繁重。第二,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医疗卫生发展不平衡,居民健康状况差距扩大。第三,医疗费用上升过快,群众负担加重。第四,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增加,暴力冲突等恶性事件时有发生。
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一是我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质和社会保障作用认识不足,政府投入不足,监管不力,一些公共医疗卫生机构的公益性质淡化。二是忽视基本卫生保健制度建设,群众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需求缺乏制度保障。三是卫生事业发展不协调,农村和城市社区卫生发展严重滞后。四是公立医疗机构运行机制不合理。人员经费、运行经费和发展资金基本上依靠服务收费,加重患者负担。五是医药价格严重虚高,安全、有效、廉价的药品得不到有效保障。这些问题影响了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损害了人民群众利益,不利于和谐社会建设。必须高度重视,认真研究解决。
(三)坚持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提高人民群众健康保障水平。
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必须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保障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我们要从维护人民利益出发,按照我国国情,借鉴国外有益经验,着眼于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服务,着力于缩小医疗卫生服务差距,着力于建设群众及时就医、安全用药、合理负担的医疗服务体系,探索中国特色的卫生发展道路。
按照《决定》要求,在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疗卫生保障方面,要着力建设四项基本制度。
第一,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这是中央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对于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卫生保健权益,解决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我国人口多、人均经济水平和财政收入水平低。这种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的健康保障制度必须从最基本的卫生保健入手。《决定》提出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就是一种由政府组织,向全体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保障制度。这项制度的实质是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农村卫生体系和城市社区卫生体系建设,并健全财政经费保障机制,完善公共卫生机构和城乡基层卫生机构的公共服务职能。这项制度以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为目标,以公共卫生机构、农村卫生机构和城市社区卫生机构为服务主体,采用适宜医疗技术和基本药物,由政府承担人员经费和业务经费。这项制度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注重公平和效率,有利于缩小群众的基本卫生保健服务差距。
目前,我国已经具备了着手建立基本卫生保健制度的条件:一是党中央强调以人为本,切实维护人民利益,注重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是政治基础;二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财政收入稳定增长,这是经济基础;三是人民群众要求基本卫生公平,期盼社会和谐,这是社会基础;四是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遍及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取得了初级卫生保健服务的工作经验,这是工作基础。我们一定要按照六中全会《决定》的要求,扎实工作,积极推进。
第二,建设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基本卫生保健制度的建立,可以为城乡居民提供基本卫生保健服务,但不能满足群众所有的医疗服务需求,居民患重病到医院治疗,还需要建立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帮助群众抵御经济风险。由于我国城市化水平低、居民收入差距大、农业人口和非正规就业人口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全国难以建立起统一的、城乡一体化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只能根据城乡实际情况和不同人群的收入情况,建立不同形式的混合型医疗保险制度。六中全会《决定》中提出: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发展社会医疗救助,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这些制度汇合在一起,将构成我国比较完善的社会医疗保险体系和医疗救助体系。多层次的医疗保险制度与基本卫生保健制度相衔接,构成了覆盖城乡居民、比较完整、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保障体系。
第三,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药品是维护人民健康的特殊产品和重要手段。药品的特殊属性决定了药品的生产、流通具有一定的社会公益性质,不能完全靠市场调节。政府应该加强对药品生产、采购、配送、使用等环节的监管。六中全会《决定》提出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整顿药品生产和流通秩序,保证群众基本用药。这是治理我国医药秩序混乱,价格虚高,不公平交易,商业贿赂严重等问题的一项根本制度;也是保证医疗质量、促进合理用药、减轻患者负担的重要措施。根据世界上90多个国家的经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应作为国家药品政策的核心。其主要内容是:国家按照安全、有效、必需、价廉的原则,制定基本药物目录;政府招标组织国家基本药物的生产、采购和配送,并逐步规范同种药品的名称和价格,保证基本用药,严格使用管理,降低药品费用。同时,要整顿药品生产流通秩序,积极促进药品生产流通的规模化和现代化,改变目前企业规模小、数量多、监管难的状况。严格企业和药品准入,加强质量监管,确保药品安全、有效。
第四,建立科学、规范的公立医院管理制度。六中全会《决定》和胡锦涛总书记《讲话》中,都强调要遵循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转换机制、加强监管的原则,按照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的要求,深化医疗机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财政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推进医疗机构属地化和全行业管理,理顺医药卫生行政管理体制,强化公立医院的公共服务职能,纠正片面追求经济收益的倾向。实行“政事分开”和“管办分开”的根本目的,在于强化政府对医疗机构的监管责任,主要措施是实行属地化全行业管理。对医疗机构不分投资渠道和隶属关系,由属地政府明确有关部门监管职责,实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监管的机制。“医药分开”的实质是改革医院“以药补医”机制,逐步取消药品加成政策,政府财政对医院给予相应经费补贴,并实行药品收支两条线管理,切断药品收入与医院的经济联系。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的关键,是科学确定划分两类医疗机构的标准,实行不同的经济政策,维护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公益性质。对公立医院要规范收支管理,控制盲目创收倾向,发挥其公共服务职能。
(四)强化政府责任,统筹卫生事业发展。
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把医疗卫生工作作为关心群众、促进和谐的大事,摆上重要议程,不断加强和改善领导。要求各级政府把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确定发展目标和重点,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障规划的落实。要求各级政府强化对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保障责任,随着经济发展逐步加大投入,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要求政府加强对医疗卫生改革发展的统筹协调,确定各有关部门的职能,建立责任制,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医疗卫生工作。要求卫生部门加强医疗卫生法制建设,切实履行卫生监督执法职能,加强对医疗卫生服务行为和服务质量的监管,加强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监管,加强技术准入和规范管理,依法严厉打击各种危害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的违法行为。
(五)构建健康和谐的医患关系。
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牢记神圣职责、救死扶伤,为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做出的突出贡献。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关心和爱护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医学科学、尊重医疗卫生工作者的良好风气。医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医学的发展离不开与疾病作斗争的实践。在探索战胜疾病的过程中,有成功,也会有失败,医学就是在认真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那种认为凡是治疗失败都属医疗事故的看法是不对的。医患之间必须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尊重,密切配合。只有在宽松的环境下,医生才敢于冒险去抢救病人,医学才能进步,人民健康才能保障。如果执业环境不好,医生怕担风险,不敢探索创新,最终受影响的还是群众健康。当前,一些地方医疗纠纷增多,执业环境紧张,应引起我们的高度注意。必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群众组织作用,引导医务人员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扬奉献精神,增强服务观念,钻研医疗技术,改善服务质量,维护群众利益。医务人员要好范文,全国文秘工作者的114尊重患者,理解患者,为患者着想,视病人为亲人;广大患者也要相信医务人员,尊重医生的辛勤劳动,积极配合治疗,共同战胜疾病,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医学、尊重医务人员的良好社会风气。
第三篇:高强在2007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范文
高强在2007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7年卫生工作讲话
一、关于2006年的卫生工作
(一)卫生改革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更加明确。
(二)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加强。
(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步伐加快。
(四)重大疾病防治、突发事件处置和卫生监督等取得
明显成效。
(五)严格医疗机构管理,加强医德医风建设。
(六)大力加强中医药工作。
二、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探索中国特色的卫生发展道路
(一)正确认识卫生事业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二)正确认识卫生事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
(三)坚持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提高人民群众健康保障水平。
(四)强化政府责任,统筹卫生事业发展。
(五)构建健康和谐的医患关系。
全面贯彻落实六中全会精神探索中国特色卫生发展道路
——在2007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卫生部党组书记、部长高强
(2007年1月8日)
同志们:
这次全国卫生工作会议是在卫生改革发展处于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卫生工作全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做好2007年卫生工作。吴仪副总理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专门作出了重要批示,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
下面,我讲三个问题,供大家讨论。
一、关于2006年的卫生工作
刚刚过去的2006年,是我国卫生工作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我们紧紧围绕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提出的目标、任务和要求,认真实施“十一五”卫生发展规划,全面落实《国务院2006年工作要点》,针对卫生改革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切实加强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和城市社区卫生建设,严格医疗卫生服务管理,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卫生发展道路,取得了重大进展。
(一)卫生改革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更加明确。
这一年,党中央召开了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并提出了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的重大历史任务。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五次集体学习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以下简称《讲话》),深刻阐述了医疗卫生事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明确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方向、目标和工作任务,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医疗卫生工作者。国务院成立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部际协调工作小组,共同研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大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对城市社区卫生工作作出了重要批示,国务院成立了城市社区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吴仪副总理担任组长,并制定了指导城市社区卫生发展的一系列文件。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温家宝总理指出:“着眼于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强化政府责任,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各级党委和政府从维护人民群众健康利益的高度,大力支持卫生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推进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二)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加强。
《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正式实施,规划投资216.8亿元,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覆盖范围最广、投资力度最大的一项农村卫生建设规划,也是“十一五”期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点工程。再加上东部沿海地区政府的安排,“十一五”期间农村卫生建设总投资将超过300亿元。全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建设已完成投资269亿元,城乡公共卫生服务条件明显改善,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蓬勃发展,政府保障力度逐步增强,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社区卫生与医院服务合理分工、密切协作、双向转诊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正在逐步建立。加强公共卫生和城乡基层卫生人员培训,提高业务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素质。大力组织开展城市卫生支援农村活动,积极实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增强了农村卫生服务能力。
(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步伐加快。
各级政府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精心组织,周密安排,
第四篇:卫生部部长高强在2007年全国卫生监督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卫生部部长高强在2007年全国卫生监督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摘要)
(2007年3月24日)
一、认真履行卫生监督职责
卫生监督是公共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一项基本职责。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日益深入人心,党和政府对于卫生工作在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保护人民健康方面所具有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识得越来越深刻。加强卫生工作,保护人民健康靠什么?一是要靠大力发展卫生事业,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二是要靠有一支医德高尚、技术高超的医疗卫生服务队伍,靠条件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比较先进的技术设备。但是更重要的,要靠健全的卫生法律和严格的卫生监督执法。我曾经说过,卫生监督是卫生工作的一道重要防线,是做好卫生工作的基础。党中央强调要建设法制社会,建设法制政府,推进依法行政,实现这些目标,靠什么?既要靠立法,更要靠执法。法制不健全,无法可依或者有法难依不行;法制健全了,没有强有力的监督执法体系作保障,再好的法律也只能是束之高阁,也只能是停留在文字上。政府的卫生职能主要体现在立法、规划、投入和监管等四个方面,缺一不可。其中,卫生监督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是,从总体上看,卫生事业滞后于国民经济和其他社会事业的发展,而卫生监督又滞后于卫生体系中其他方面的发展。最近几年,我们大力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工作条件和基础设施有了明显改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农村和社区的医疗服务体系有了明显发展。特别是农村的合作医疗制度顺利推行,三年时间扩大到四亿多人,今年将有六亿多农民参加,这在中国的卫生发展史上,是推进最迅速、最顺利、效果最好的一项制度。比较而言,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就有些滞后,不仅表现在卫生监督机构房屋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反映在卫生监督队伍建设和落实卫生监督职责等方面。比如,打击非法行医问题,我们连续几年开展专项行动,声势不可谓不大,力度不可谓不强,但是非法行医问题依然普遍存在。一些比较容易发现的非法行
1医,有的也视而不见,往往是媒体或群众曝了光,我们才去追踪检查。一些长期存在的违法违规问题我们不能及时发现,最后通过其他途径暴露出来了,才引起我们的重视。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的监管责任没有完全落实到位。
认真履行法律法规赋予我们的卫生监督职责,最重要的是要教育广大卫生监督人员树立强烈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充分认识卫生监督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每一个卫生监督人员都应该做到学法、讲法、执法和守法,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其中,严格执法是最重要的环节。卫生监督人员必须认真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明察秋毫,对违反卫生法律法规的问题开展监督检查,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严肃处理。卫生监督人员不认真履行法定职责,该执法的不执法,该监督的不监督,在管辖范围内听任违法违规问题盛行,这就不仅是工作不到位的问题,说重了也是违法问题。加强对卫生监督人员的考核,衡量一个卫生监督人员的工作业绩,不仅看一年查了多少案子,更要看辖区内案件发生率下降了多少。要使我们每一个卫生监督人员都能够明确自己肩负的职责,勇于担当严肃法纪、维护人民健康的重任。通过我们有效的工作,使医疗服务秩序和公共卫生秩序逐步好转,违法违规问题逐步减少,人民健康越来越有安全保障。这是党和人民的希望,也是我们必须履行的职责。
二、突出重点,切实抓好影响人民健康的关键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卫生法制建设取得显著成就,颁布实施9部法律、30多件行政法规、200多项部门规章、1000多项国家卫生标准,以及一系列的地方性法规、标准,组成了比较完整的卫生法律法规标准体系,这些法律法规赋予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大量的监管职责。同时,食品安全和职业病危害等公共卫生问题仍然比较严重,医疗和血液安全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卫生监督执法的任务相当繁重。在这种情况下,卫生监督工作不能够平均分配力量,也不可能面面俱到,要根据各地的不同情况,选择一些影响最大,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集中力量,认真解决好。当前,对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我们必须做好。
(一)认真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
今年,国务院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仍然把打击非法行医作为重点。这是我们必须下力量抓好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一项经常性的、持久性的基础工作。各地要按照国务院的整体部署,科学、有效地抓好这项工作。关键是深入基层,落实责任。在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中,各地要落实每一个卫生监督人员的责任,确定管辖范围,如果在管辖范围内,发现大量的非法行医问题,就是没有尽到职责,就要追究失职的责任。我们一定要改变运动式的工作方式,把打击非法行医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经常化,明确考核指标,加强内部监督,落实执法责任。在这里,我要特别强调打击农村的非法行医问题。这些年,非法行医在农村地区泛滥,农民的辨别能力不强,很容易上当受骗,不仅损失钱财,更会危害健康。保护农民群众健康,整顿治理农村医疗服务环境,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是,现在农村没有固定的卫生监督队伍,卫生监督力量严重不足,农村的非法行医猖獗,给治理工作带来很大困难,需要我们认真研究有效的办法,切实加以解决。打击假军医的问题也是卫生监督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要与总后卫生部共同研究,共同努力,严厉打击假冒军队、武警医疗机构的非法行医行为。
(二)加强血液安全监督,严厉打击非法采供血活动。
保障群众用血安全,是卫生部门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医疗卫生服务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目前,从血液的采集到医疗机构最终使用等各个环节,都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如何保障患者的用血安全,还没有完全很好地解决,因输血感染严重疾病的问题还没有完全遏制住,血液安全形势严峻。其中既有技术上的原因,也有监督管理上的问题,导致血液安全得不到保证。但是,我们不能借技术原因,推卸我们的责任,我们必须在努力提高采供血技术管理水平的同时,切实加强各个环节的监督,保证用血安全。首先,对采供血机构要严格准入,对设备条件、操作规程和人员资质等要严格考核,不够条件的坚决不允许开业,我们不能置群众的健康和生命于不顾。同时,要加强对现有采供血机构的监督检查,不管谁批准设立的,只要有违法违规问题,就要严肃处理,停业整顿。其中,单采血浆站是监督的重点,对条件很差、严重违法违规的,要坚决关闭,吊销执业资格。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态度要非常坚定,要求要特别的严格,绝不允许条件不具备,操作不规范,直接影响群众健康的单采血浆站存在。对于没有单采血浆站的省市,要认真检查有无地下非法采供血和“血头”、“血霸”组织非法卖血等问题。通过前几年的治理整顿,血液安全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我们不能放松警惕,要通过明察暗访,深入调查,鼓励举报,及时发现问题。特别是一些偏远地方和与国外交界的几个省,更要重视对采供血的监督管理。第三,要高度重视临床用血质量的监督管理。临床用血直接关系到病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血站要严格履行检验程序,检验不合格的,不能送到医院去的,医院在给病人输血前,也应该认
真核查,发现不合格的就应该坚决弃之不用,坚决不能用到病人身上。临床用血大多数是群众无偿捐献的,我们不能当成创收的手段。在这里,我再强调一点,各级血站、中心血库和血液中心都不许参与有偿卖血活动,否则一经发现,都要坚决处理。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临床用血管理制度,这既是维护患者健康权益的需要,也是保护医院的需要。总之,要通过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切实加强血液安全的监督管理,保障群众的用血安全。
(三)做好食品卫生监督管理。
食品卫生监督是卫生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现在,食品卫生安全实行分段管理,大家对此有点意见,反映存在职责交叉、责任不清等问题。分段管理是怎么形成的?主要是因为食品安全涉及到从农田到餐桌的生产、流通、饮食等诸多环节,一个部门管不过来,需要动员多方面力量共同管理。实行分段管理也带来一些新的问题,只要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认真履行职责,监督管理力量是加强的,十个人的力量总比一个人要强。目前,造成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突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食品准入水平太低,有很多不具备条件、不应该从事食品生产流通的单位和个人大量进入了食品生产流通领域,而这些不规范的企业和个人很分散,监督管理难度很大,这是客观现实。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也会不断改善,加上食品卫生监管力量也不断加强,食品安全状况也会逐渐改变。现阶段,大家不要把精力放在研究如何改革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上,应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要求,切实履行好我们的职责。在当前,卫生部门要把力量集中到餐饮卫生的监管上,这个环节的食品卫生如果能够监管好,也可以有效防控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我们应该深入研究在餐饮业和集体食堂的食品卫生管理上,哪些方面最容易出问题?如何有效实施监督?如何防止发生重大事故?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要善于总结分析食品卫生监督的经验,找出一些规律和特点,抓住最关键的环节,集中力量做好监管。
(四)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
职业卫生是卫生监督工作中最薄弱的环节,亟待加强。刚才,大家提到与安监部门职业卫生职能划分不清的问题。我认为,多部门参与职业病防治工作,体现了国务院对职业卫生工作的重视,也反映了职业卫生工作的难度。我们不能总是停留在职责分工的讨论上,要有大局观,要求真务实,要防止出现监管真空,要把保护劳动者的健康放在首位。当前,卫生部门最重要的任务是加强职业病危
害信息监测和职业病报告等基础性工作,摸清职业病患者底数,摸清职业病高发行业和企业,摸清职业病危害最容易产生的环节,为科学防治和有效监管提供保证。要充分认识到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不能单靠卫生部门一家,需要地方政府加强领导,各部门有效配合,才能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要积极争取政府的支持,加强组织协调,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构建以我为主、协调各方的监管体系。同时,要突出工作重点,紧紧抓住本地区的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重点职业病危害人群和重点职业病危害行业,切实加大基层一线职业病防治的监管工作力度。对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危害劳动者健康的用人单位要坚决依法严肃查处。这是贯彻《职业病防治法》,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批示精神的最基本要求。
三、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卫生监督工作
(一)加强领导,高度重视。
卫生监督作为卫生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主要领导同志要高度重视,直接抓好卫生监督工作。目前,国务院组成部际协调小组共同深入研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方案问题,其中有一项内容叫“管办分开”,政府卫生部门的主要职责将是立法和监管,卫生监督工作的重要地位会更加突出。加强卫生监督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和能力,改善执法工作条件和手段,都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必须加强的工作。
(二)规范监管,提高效率。
卫生法律法规赋予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大量的监管职责,既涉及食品和职业卫生等公共卫生领域,又涉及医疗服务和血液安全等医疗卫生领域,范围广,内容多,对我们的监管能力和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们不能总是停留在传统的监管模式上,不能仅限于一般的要求,要特别注意提高监管效率,注重监管实效。要善于总结经验,不断开拓创新,积极探索研究有效的监管手段和方法。尤其在食品卫生、职业卫生、打击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等方面,从什么地方入手监督,怎样有利于落实监督责任,如何能够及时发现问题,这些都需要加强研究,需要上级加强对下级的业务指导。在监管工作中,依法处理是重要,而预防违法违规问题的发生、及时发现问题、减少危害更重要。我们要建立健全一整套分门别类、有效规范监管的程序、办法和措施,逐步做到科学监管、规范监管、有效监管。
(三)加强协调,密切配合。
我们强调卫生监督要综合执法,但并不是说所有卫生监督工作都由卫生监督队伍独立完成。综合执法就是有些问题要由卫生监督机构牵头、组织、承担责任,并利用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完成。要善于做好内部协调,由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同志协调组织好。对打击非法行医、打击非法采供血、医疗质量管理等,有关方面一定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并吸收一些医学专家有效地开展工作。同时,也要做好外部协调,会同工商、质监、药监和安监等多部门,建立部门间的协调与合作机制,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我们有些同志不善于协调,不敢于协调,喜欢独立作战,要么这件事归我管,要么这件事归你管。现在卫生工作面临的问题太多了,光靠我们一个部门孤军奋战是做不好的,需要依靠各方面力量相互支持、相互协助。我们应该进一步转变观念,积极发挥主动协调的作用,争取更多、更广泛的支持。
(四)加强队伍作风建设。
加强和改进卫生监督人员的作风建设,是提高卫生监督队伍整体素质,增强卫生监督队伍工作能力的重要措施。我们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倡导的领导干部树立“八个方面”良好风气的要求,切实抓好卫生监督队伍的作风建设,维护卫生监督队伍的良好社会形象。基层的卫生监督人员不能总是浮在上面、整天蹲在机关里,要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要深入基层做好日常工作和经常性工作。南京有一个区在社区卫生中心设立疾病控制科和卫生监督科,人员由区疾控机构和监督机构派出,与社区卫生人员共同开展工作,为社区群众直接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做好社区的卫生监督工作,群众反映很好,值得借鉴学习。加强农村卫生监督网络建设也应该采取这种办法,由县卫生监督机构派人到乡镇去工作,派出人员的关系、工资都不变,人员可以定期轮换,办公场所协调乡镇卫生院解决。浙江和四川等地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各地的卫生监督机构都要有人到社区、到乡镇工作,关心社区居民和农民群众的健康。这些问题希望大家能够认真研究。
大家还提到卫生监督机构的性质、人员身份和经费投入问题,我相信都会有一个比较好的解决办法。卫生监督机构属于行政执法机构,是承担政府行政执法职能的事业单位,这一类事业单位的改革方向就是回归行政。
第五篇:卫生部长高强在2007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的讲话稿
卫生部长高强在2007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的讲话稿
2007年卫生工作讲话
卫生部1月8日在京召开了2007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好范文,全国文秘工作者的114统领卫生工作全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中央经济工
作会议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做好2007年卫生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对会议作出重要批示。卫生部部长高强出席会议并做了题为《全面贯彻落实六中全会精神,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的卫生发展道路》的工作报告。会议由卫生部副部长蒋作君主持。卫生部副部长佘靖、黄洁夫、马晓伟、陈啸宏等出席会议。
卫生部部长高强在会上对2006年卫生工作做了简要回顾。他说,2006年是我国卫生工作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我们紧紧围绕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提出的目标、任务和要求,认真实施“十一五”卫生发展规划,全面落实《国务院2006年工作要点》,针对卫生改革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切实加强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和社区卫生建设,严格医疗卫生服务管理,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卫生发展道路,取得了重大进展。
高强说,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和差距。中央确定的政策措施还没有完全落实,一些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矛盾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卫生监督管理还不够有力,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还没有完全纠正。我们肩负的担子很重。在新的一年里,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发奋图强,团结奋斗,争取取得更大的成绩。
高强指出,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做出了一系列部署。《决定》突出强调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坚持制度创新,高度重视卫生事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明确提出了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基本原则、重大举措和目标任务,是指导我国卫生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去年10月23日,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三十五次集体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就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和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要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届六中全会和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中央提出的各项任务和要求上来,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积极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高强强调,2007年是全党、全国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一年。在这一年里,我们将迎来党的“十七大”的胜利召开。卫生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十七大”精神,围绕建设基本卫生保健制度,着力推进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和城市社区卫生加快发展,着力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着力提高医院管理水平,着力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为维护人民健康、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作出新的贡献。2007年要重点抓好以下九项工作:一是积极推进基本卫生保健制度建设。二是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是进一步加强医院管理。四是探索治理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五是加强中医药工作。六是加强卫生法制建设。七是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八是大力推行政务公开。九是抓紧研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案。
来自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门代表,全国人大、全国政协相关委员会代表,总后勤部卫生部、武警部队后勤部卫生部有关负责人,各省好范文,全国文秘工作者的114、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副省级城市卫生厅局长和办公室主任等约300人参加本次会议。
卫生部新闻办公室
二〇〇七年一月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