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任小艾发言稿
任小艾报告系列--任小艾简介
任小艾,女,1958年出生于北京,汉族,中共党员。1976年高中毕业后留校(北京119中学),担任语文教师兼班主任工作,在中学任教17年,有15年担任班主任工作。工作期间,先后就读于北京教育学院中文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德育原理专业研究生,曾应邀赴日本、法国、瑞士、香港等地讲学、作学术考察。
在从事教书育人工作的17年中,任小艾以兢兢业业、无私奉献、持之以恒的精神,创造性地为国家的教育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多次表彰。先后获得过“北京市五四奖章”、“北京市三八红旗手”、“北京市儿童少年先进工作者”、“北京市劳动模范”、“全国模范班主任”、“全国科技教育十大杰出青年”、“全国新长征突击手”等荣誉称号。
1989年,任小艾发表的《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系列文章,荣获全国教育好新闻系列文章评比一等奖;1990年出版的《我的班主任工作》个人专著,荣获教育部颁发的全国首届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评比一等奖。
任小艾曾先后主持中央电视台《综艺大观》、《电视你我他》、《第二起跑线》节目,并多次参与策划、主持国家级的大型综艺节目,现担任教育部《人民教育》编辑部一编室主任工作,同时兼任中国教育电视台《走向明天》栏目的主持人,2000年该节目荣获了全国教育类电视节目一等奖。
任小艾发言稿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饶河县大佳河中学 于春森整理
老师们,大家好。在我和大家正式交流之前呢,我先做几个小小的调查,希望大家配合我一下啊。今天我们来了许多老师,我看黑压压的坐的得有五六百人,做个小调查,也代表我们黑龙江省的这个老师的一个侧面。今天的的老师中,做过班主任和正在做班主任工作的老师请举手,好,谢谢大家,把手放下啊。几乎是百分之九十八,只有几个的可能是做其它工作,没有做过班主任,刚才我们毕院长说过一句话:在教师生涯中,如果没有做过班主任的老师,应该说不是一个最完美的老师。我非常同意这个说法。
人的一生呢有各个行业。我们老师这个职业,可以说是一个极其特殊的工作。有人说呀: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而教师所从事的工作就是一份神圣的工作,因为我们是在爱着别人的孩子。而在神圣当中又有高尚之人,什么人配得上是高尚之人呢?他们不仅爱那些长得好看的、成绩好的,还爱那些长得丑的、成绩差的学生。这样的老师,他不仅是神圣,而且是神圣中的高尚之人。可以说是上乘之人。
我想,班主任教师是最能体现神圣这个称号的,我们面对几十名学生,如果我们不能公平地,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孩子的话,这个班集体里就会出现我们所不希望看到的情景。因此,如果你做教师,你没有做过班主任的话,真的是人生最大的遗憾。那你可能很难体会到教师真正的乐趣,这真正的乐趣,就是育人的乐趣,与孩子每天心灵接触过程的乐趣。
好,我再做第二个调查,在座的老师当中,做过15年班主任的请举手。我们自己看一下,大概比刚才少了一半,手放下,谢谢啊,大概占全部人数的五分之二。做了15年以上,我们说,人的工龄一般是三十年。能把三十年工龄中的一半的年华奉献给班主任的这份工作,可说,也是相当不简单的,因为什么?我们知道,在全国各行各业、各级各类的职业 当中,我们的班主任是最小最小的官,是没有任何级别的,待遇也是低的,工作也是最辛苦的,在这份岗位上我们工作十五年啊,确实是很不容易的。如果没有一点韧劲,如果没有一点奉献的精神,如果没有对这份工作的热爱和乐趣的话,很难坚持十几年。
我也做过15年班主任。我是1976年高中毕业,后来就做了教师,教了17年的书,其中做了15年的班主任。1994年调入《人民教育》编辑部,现在是第12个年头的教育记者,工作了28年。但是我感觉,15年的班主任工作让我一生都难忘。所以曾经我对教育部门的领导说:建议向所有工作过15年以上班主任老师颁发“荣誉证书”。在这样一个岗位辛勤工作15年,难道不值得肯定吗?
好了,我再问一个问题:在座的老师做过二十年以上班主任的请举手。我们数一数,二十年以上班主任的,一位、二位„„十四位,十四位,十五位,好,手放下,看,我们刚才大家都举手了,15年以上占了五分之二。现在做了二十年班主任的,我们可以数到15位,今天如果有5百人的话,这个人数的比例就大大降低了,这真的是一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相当不容易的事情呀。
刚才谈到了班主任条例,那么我已经看到了这个草案,《班主任条例》这个草案,即将在今年正式颁布。教育部不再以教育部的名义,而是由国务院会同财政部、人事部、教育部三大部委,以法律的形式,用《条例》来公布的。大家要注意,《条例》和《规定》完全不同,《规定》,就是说,《班主任》是以《规定》的名义推出的,财政部和人事部可以不认可,《规定》里面提到的待遇的问题、工资的问题、职称的问题,他都可以不理睬,这是你们地方政府份内的事,要你各个省、各个市,自己要跟有关单位再去协调、去努力。但是《条例》不一样,《条例》就是法律,就象我们老师拿工资一样,虽然今天,有些地方拖欠教师工资,教师的基本工资都很难落实,但那只是个别现象,在整个中国,教师每月拿工资是天经地义的事,没人感到怀疑,也不需要去向财政部的人去申请。下一步班主任津贴如果以《条例》的形式出现,这就是新的法律,而且是国务院会同三大部委颁布的,从财政部到各省市的财政局,从人事部到各省市的人事市人事处都要贯彻执行。
几大亮点:主业,这是一个。班主任的地位在这个《条例》总则的第一条就已经提出来了。班主任是教师、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业,这是从来没有这样提过的。地位提高,我们不再是看摊的、保姆型的,我们不再是那些管闲事的,不再是可有可无的,我们是成了一个主业了,主要的专业工种。我们的待遇可以按照国家的规定,达到本地教师基本工资的二分之一。我们刚才有15位老师,可以预先公布,你现在拿多少班主任费,将全额计入你的退休工资,那有可能在你退休之前班主任费还要涨呢!等退休的那一天,你们学校,在你们班里的班主任津贴是多少,全额纳入你的退休工资,那可是一大笔呢。这可不象说,我退休前国家给我涨一级工资,那一级工资才是多少?班主任津贴可不一样。所以刚才5分之2的老师达到15年以上,这就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尚需努力呀,还要继续,为达到二十年奋斗。当然了,我们不是为了这个纯物质上的追求。
我们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钱不行,光靠钱也不行。有的学校教师待遇低,但是有的老师依旧勤勤恳恳,奋斗终生;有的学校老师待遇很高,但是依旧消极怠工。这说明什么?教师的工作不是人对物质,是人对人,那么他需要一种精神上的追求。尤其是当今这个世界,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当我们必要的物质得到满足之后,我们就会意识到,人更重要的是精神。所以,人活着就应当有一种精神。有的老师,身体很不好,可能头一天还在家里,卧病在床,但是当他见到学生,站到讲台,他立刻焕发出一种让你想象不到的一种精神来,一点也感觉不到他是个病人。可能他一从讲台上下来,走不了几步就会晕倒在地,但是,他和学生在交流时却是那样的神采飞扬,这就是精神。所以人活着真得需要一点精神。而教师这一工作就是一种精神上的追求。一个学校,在满足老师物质上的需求后,如果老师们没有一个魂的话,没有一种精神信仰的话,这个学校是不可能办好的。
当然了,国家已经给了我们这样的地位,又给了我们这样的待遇,据说还要把班主任职称系列纳入《条例》当中,现在还在酝酿当中,那我们当班主任的就没有后顾之忧了,我们可以在班主任这个岗位上评我们应该评的职称。国家给了我们这么多的保证之后,那么下一步呢?就是我们自身做班主任的是不是能被社会所认可,是不是在学校里能被其他科任老师所认可,是不是能被我们的学生所认可。因此,教师自身的素质和水平的高与低,班主任工作艺术的创造能力能不能达到跟上时代所需要的素质,这就是教师自身成长的问题了。我们自我的这种成长,将直接决定你能不能达到这样一个要求。
好,我做最后一个调查。我今年呢48岁,在座的老师跟我同龄的请举手。有一位,两位,两位,好手放下啊,有两位老师与我同龄。我很幸运啊,与你们同龄。我想这里有比我年长的,也有比我年小的,但在45以上到50岁之间的,我们基本上可以叫做同龄人了。我们这一代人经历了中国的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最重要的就是十年**。
我是1976年高中毕业,76年是一个什么年?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当中,1976年都是永远难以忘记的一年。有人说那一年是龙年,啊,事特别多。的确,发生了中国从未有过的几件大事:
年初的1月8日,周恩来总理逝世,举国哀痛,十里长街送总理。北京,长安街上出现了从那以后再也没有过的,前所未有的场面。
紧接着4月5号,天安门广场上出现了“四五运动”。被称作中国一个“黎明前的黑暗”的阶段。那是“四人帮”最猖狂,国难当头,国家不知去向的时候。一些有政治嗅觉和爱国之心的人,在天安门广场贴出诗歌、贴出标语。
6月6号,我们朱德委员长逝世。上半年,这三件大事震憾全中国,震惊全世界。
转过来,下半年,7月28号,唐山大地震。官方统计的数字,24万人倾刻间掩埋在了废墟下,24万哪,唐山几乎成了一个死亡的世界。地震波及北京,整个北京城,全部都是防震棚。人们不再在房间里住了,都在街头支上各种各样的防震棚。在街上,在露天地居住,每家每户都居住了一个月以上,至少一个月。
当人们还没有缓过劲来的时候,9月9号,毛泽东主席逝世,中国,中国人,觉得,中国这片天塌了。所以全国人民哀痛不已呀。中国该向何处去?中国还有没有希望?人们已经没有力气喊出“中国万岁”这样的口号。
10月,粉碎“四人帮”,中国大悲大喜呀。全国人民上街欢腾呀,那是举国欢庆。我和我的同学们一起,喊着口号,放肆的叫号,来到天安门广场上,庆祝粉碎“四人帮”。中国,似乎又看到了希望。中国这片蓝天啊,头顶上的这片蓝天又晴朗了起来。
这一年的年末,1976年还宣布了一个消息就是: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宣告结束。这十年,从66年到76年,可以这么说,有多少人家破人亡,有多少人受到了牵连,有多少人成了文革的牺牲品。
那我是在这个期间正好读书。我印象很深,我上了中学以后,一年当中,一点不夸张啊,三个月学农,必须保证三个月的学农。到农村去,挖树坑、植树、插秧、种庄稼、收割庄稼、喂牲口,三个月的时间。还有三个月干嘛呢?学工,到工厂去,炼钢、织布、运木材,向贫下中农学习,改造资产阶级的臭思想;向工人阶级学习,改掉你的这个身上的这个臭毛病。还有三个月学军,到军队去,向解放军学习,军事化的训练。一年三个月的学农、学工、学军,再加上两个月的暑假一个月的寒假,没了。这一年就这么过去了。偶尔有那以一点零散的时间上课,上什么呢?几乎所有的老师都是――念报纸。谁也不能讲学,你讲知识?等着挨斗呢。所以都把当天的报纸找来,从第一版开始,几乎都是差不多的内容。说政治老师念了,数学老师念;数学老师念了,语文老师念。说都一样怎么办?要反复的学,不断的学,不厌其烦的学。
就这样,那么1976年我高中毕业。转过来就是77年的寒假。我的校长啊,有一天,把我叫校长室了,很和蔼地对我说:“任小艾呀,在这呀,也没有高考,也没有大学毕业生,国家需要人才,需要教师,咱们学校更需要教师。可是没有师大毕业生,年老的要退休,年青的又没跟上,这学校后继无人不行呀。教育局就和我们学校达成一个协议,每年给学校一个指标,然后我们呢,就从每年的高中毕业生当中选一个比较好的同学,留校当老师,一年留一个,你是第三拨了,前面已经留了两个老师了。那么,今年哪,经过学校领导商量,认为你特别适合当老师,想让你留下当老师,你看怎么样,如果同意的话,先回去和家长商量商量,这是一辈子的大事,过三天以后你来答复我。”
我当时毫不犹豫就和校长说,我同意,不用问家长,什么时候上班?校长说:“你回去和家长商量商量”我说,我父母不会干涉我,你就告诉我什么时候来上班吧。他说,那你要是同意的话,那你明天就来报到吧。于是,我头一天还是学生,第二天摇身一变站在讲台就当老师了。
不是我觉悟高,在那个时候,70年代末,“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谁当老师,谁真的是选择了一个最错误的职业。因为在各行各业当中,知识分子、教师被排在第9位,前面还要加个臭字――臭老九。
但是我们那一代人,刚才有两位老师与我同龄,我们都可以无愧的说:“那一代人和今天不一样”,那一代人的特点是,不是他们觉悟高,人人都觉悟高。说起来他就两个字:服从!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需要,我不能有自己的选择。今天说双向选择,多向选择,那个时候可没有这个。那时候讲国家需要什么我就做什么。没有毕业生,需要老师,学校就研究让我当老师,我为什么不当老师?
我永远难以忘记我第一次登上讲台。我记得那是我第一次站在讲台上,第一次翻开教案,第一次拿起粉笔书写板书,第一次面对教室里的学生,第一次听到学生喊我“老师!”我的心灵震憾了,我突然意识到我所从事的职业和任何一项别的职业不同,那就是,别的事业是人对物质,比如这个茶杯,这是一个物质的东西。在生产它的时候是人对物质而言,它没有喜怒哀乐,也不能和人进行交流。假如出现了废品,那是物质上的损耗,可以再造一个新的。但是,我们所从事的职业是面对着活生生的人,任何一个人都不能出废品!这就是教师职业的残酷。它的残酷就在于那里呢?就在于教师的职业是一项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职业!不允许失败。对每一个老师来讲,你的学生可能在你的班级里是百分之一,但在每一个家庭来讲,这个孩子就是百分之百!就是父母头顶上的一片天!
我们常说,教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而今天的教师有一桶水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是一桶死水呢?那么对今天的老师来讲,教师在教给学生一杯水的同时你必须要有一眼泉,而且是一眼活的泉水。要用你的知识,沽沽不断的流淌出来,浇灌学生的心田。
那么我当时就意识到,我何德何能何才?我怎能站在讲台上教人呢?有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叫卢梭。他在他的自传体小说《爱弥儿》中有这样一句话,他说: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重任以前,你自己是否造就成了一个人?你自已是否是人心中的模范?
他的这句话就是说,在我们敢于担当培养别人教育之前能否扪心自问,你自已是不是一个大写的人字。卢梭提出这一观点前1700年,我们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杨雄(西汉)就说过:“师者,人之模范也。”他直接把老师比作学生心中的模范。
如果我们再往前追溯,我们的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一切都在告诉我们:教师,你的职业、你的学识、你的人品,直接决定你的事业的成败;直接决定你教育对象的成败。
那么也就是说,我们光有热情能不能当好老师?不行的,光有热情是不行的。我当初做教师的时候是满腔热情的要做好老师的,但是,我也曾经走过了许许多多的弯路。
做教师10年,做了10年的教师以后,或许说,取得了一点成绩。有一天,我们的校长把我找来,说:“明天下午,你去一趟北京市教育局,局长那去一趟,局长有事找你。”我当时很奇怪,我一个普通教师,局长找我干嘛呀,我说你陪我去吧。我陪你去不行,人家叫你去又没叫我去,你去了就知道了。我说我没犯什么错吧。他说不是犯错的事,是好事。于是第二天我就去了。
北京市教育局局长。进了他的办公室,我说:“局长。”局长很亲切的说:“哦,你来了,有这么个事,马上要到春节了,春节前呀,中共中央委托北京市人民政府、北京市教育局要举办一个除夕春节教师团拜会,我们要选一批优秀教师,参加这个团拜会,要发言。后来市长发现名单里面都是中老年的多,说让找找年青教师,我们向各个区一布置工作,你们朝阳区,你所在的朝阳区推荐了你,我们要求这个会每人发言不超过5分钟,你回去做一下准备,就讲一讲你的工作。就完了,我就回去准备了。
我当时就想,去人民大会堂,太好了,我还没去过呢,这回我可以到人民大会堂里去看看。再一想,那么多优秀教师都去,还能听他们讲话,多好呀。激动!
那一天来到了,我以无比激动的心情,登上了富丽堂皇的人民大会堂,来到一个灯火辉煌的会议室,坐着软绵绵的沙发。眼前,都是只能在电视和报纸上才能看到的中央各级各位领导,直看得你目瞪口呆。哎哟,这些人,就和自己零距离接触,似乎他们的呼吸我都能感受到,这么近;再看四周围,都是北京市顶尖的特级教师,重点中学的知名校长,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教师。我当时想,我想找其中一位都不容易呀,今天全来了。
我就感到有一点自卑。为什么呢?我,充其量,我当时既不是特级教师,也没有一个全国称号,也不知名。我充其量只有一个称号:北京市儿童少年先进工作者。这也是北京市一表彰就是几百人呀,所以,我想我今天得好好学习学习。再看看自己身后,因为这次会议的规格很高,在京的,在现场的记者,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的、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的等等各大新闻媒体都在后面呢,有扛着摄像机的,有拿着照像机的,有拿着笔的录音机的都有,这心直慌,哎哟今天这场面可不一般。
会议开始了,主持人宣布,领导们起立,向大家鞠躬敬礼,拜年啊,其实主要是为了给全国人民拜年,借这个场合嘛。拜完年后,大伙开始陆陆续续发言。到会的这些人啊,老教师啊,校长啊都是积极发言,有的就这么半站着,就等着叫他发言。都想在这样一个场合汇报一下自己学校和本人的工作,难得的机会呀。
我听得如醉如痴。会议进行一半的时候,一个工作人员过来了,给了我一张纸条。赶紧打开一看,上面写着:任小艾,你赶快举手发言,再不发言就没有时间了。落款是我们局长的。我一看,这我还有任务呢,我赶快找我们局长。一看,坐在那犄角旮旯那。你别看这教育局的局长,厅级干部,因为会议规格很高,他也只能坐在那犄角旮旯。
我看了一下我们局长,我们局长冲我举了举了手,让我举手发言呀,我一想我今天还带着任务来的,那我就举手发言吧,我就特认真,象一个学生一样,90度,连举3回没人理。我在第3回的时候还看了一下我们局长,我可举手了啊,是主持人不叫我,你别怪我啊。举完了3回,那个送条子的工作人员又来了,拿了这么一个麦克风,放在我跟前,说:一会那个老师讲完你就把开关一开,然后说我发言。老师们,如果你在这个场合,你怎么办?
有人说啊,人的成功有多种因素。个人坚持不懈的努力,个人的聪明智慧,个人的学习,当然这是一个方面。还要有什么呢?良好的工作环境,好的学校,好的校长、领导,好的同事,好的家长、好的学生,方方面面。还有人说,更重要的不是这些,是良好的机遇。有的老师说:“我这人呀,什么都具备条件,就是没有机遇。上苍不关爱我,我没有这样的机遇,要是我能在北京,我也能上人民大会堂;我要上人民大会堂,我也能发言;我要是能发言,我也能成为任小艾。”我相信,我肯定相信这一点。但是我要告诉大家,你光在那说上苍不公平,上苍非常的公平,他把所有的机遇降临给每个人,但是,有一句名言是这样说的:机遇往往降临在有准备的人身上。假如你是一个有所准备的人,也许一个机遇降临,你也会牢牢地抓住它,然后一发而不可收拾。假如你不是一个有所准备的人,万千机遇降临也会与你擦肩而过,失之交臂。
我是一个76年高中毕业的学生,一天师范没进过;一堂师范的课没学过,但是我做了教师。所有的学习是后天学的,一是自学,二是通过在职脱产进修,记得我刚当老师没多久,恢复高考,首次国家恢复高考制度。我第一个念头就是报考医学院。因为我们家,世代祖传,中医世家。已经是三代,我这代是第四代了。我父母特别希望我做医生,所以我就想报考医学院。正准备报考的时候,教育局一个指令下来了:凡留校生一律不准报考除师范类以外的任何大学。可能同龄的人都知道,那时家里有辆自行车就特别炫耀了,就像今天家里有汽车一样。那时自行车就两个牌子:一永久牌,二飞鸽牌。所以学校,教育局肯定的说:要让留校生成为永久牌而不能让他成为飞鸽牌。
教育局不同意那就报不了呀,不能报,而且还规定了一个细则:留校生只能报考在职脱产进修的师范类学校。连正规的师范大学都不能报。这没有办法,所以我后来的学习,先是报考了北京外语学院在职脱产进修,完成了中文系的本科学习。然后又报考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基本原理德育原理的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这是在职脱产进修大学。除此之外,我认为最重要的学习不是在学校里,因为在学校里学的是一样的书,培养是一个模子出来的学生,更重要的一点是自学。
我现在做了国家教育期刊的记者,纵观中国许许多多教育界的成功人士,无一不是在艰苦的自学中成就出来的。
那么我刚当老师不久,我发现自已站在讲台上,不能口吐莲花,不能吸引学生。我们教师靠得是语言的工作,如果你的语言木讷是你做为教师最大的悲哀。那怎么办呢?我记得我第一次站在讲台上,面对着学生,下了个小小的决心,许了一个小小的愿,那就是我决不能辜负这讲台,决不能误人子弟。当天回到家里面,我写的第一篇教育教学日记,题目就是《做最好的老师》,还在“最”下面点了个红点。也就是说我做教师的第一天就给自己定了一个高的目标――做最好的老师!
什么是最好的老师呀?我并没有很清晰的认识。那么我就只有靠自学。于是我成为我们学校图书馆中唯一一个去的时间最多,逗留时间最长的一个读者。后来我不满足,因为我们学校图书馆太小了,于是我又成了我所在的朝阳区文化馆图书馆的常客。后来我又成了北京市首都图书馆的常客。因为老去,所有的时间我都泡在图书馆,我把图书馆管理员感动了,把我的临时阅览证换成永久阅览证,成为唯一一个拥有永久阅览证的一个读者。同时,我自费订阅的报刊杂志,可以说是我们全校订阅最多的,以至于我们学校图书馆订阅的报刊杂志的数量总数都没我多。我的月工资支付不了我的报刊杂志费,于是我要向父母去借。
我记得非常清楚,我刚当老师的第一个月,我挣的工资31块5毛钱,拿了很长时间。当时我母亲挣的工资是150多块钱,当时我就想,什么时候我能像我妈挣的一样我多呀。中国当时就是那么一个现状。
我自己订阅报刊杂志,我喜欢积累。我自己写读书笔记,写了上百万字;写教师日记,写了几十本;自己喜欢集报,把报纸杂志中好的文章剪下来,然后粘好。85年,当我被各种新闻媒体报道的时候,当我成为所谓的教育名人的时候,中国青年报的记者,一位女记者到我家里,把我所有的读报的读书的笔记日记都翻出来,给我摞起来了。摞起来了,她说我得看看有多高。全摞起来以后,让我站起来,我身高1米65,超过了我的身高。
我在做教师的时候,1986年,我就开始在报刊杂志上撰写文章,我记得我曾经写了一篇系列文章,就是《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这篇文章在1987年在北京教育杂志上陆续登载,登了五次,而且这个文章后来荣获1988年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颁发的全国教育好新闻系列文章评比一等奖。我那里没觉得这奖有什么用,因为我说我一个老师获新闻奖,后来我做了记者我才知道,作为一位记者,他的生涯当中能获得这样一次的大奖,是一生的荣耀。我记得那个时候我拿了这个证书就在我家的抽屉里放起来了。可是当时给我作责任编辑的那个记者呀,对我说,任老师呀,把您的那个证书给我用用啊,我用它来评职称呀。居然就拿这个证书,评上了高级职称。我到是没有什么用。
1989年的时候,北京市人民政府当时组织优秀教师,特级教师撰写个人专著。有一次,北京市副市长在个人专著的作者的会上啊,去了12个老师,特级教师。当时报到的时候,北京市的副市长就说,那怎么才来了10个,那2个老师呢?我们局长说:那两个老师在医院抢救呢。市长就说:“人都到了抢救的地步了才让他写个人专著,那要是再不抢救,那可是我们国家的财富呀,说我们第一支队伍里边不能都是老年人呀,中老年呀,得找点年青的,让年青人带头开始积累总结。”于是任务就布置下来了,布置来布置去,朝阳区布置来布置去又找到我,说任小艾你喜欢积累写东西,你能不能写一本书。我说写书?我可没写过这个东西。你试试吧,于是我就参加了这个会了,这个会当时要求比较高,不到一年的时间要求写出不少于10万字的个人专著。所以那时我就写我的班主任工作,你做了什么班主任的事情你把它写一写,写成书的形式,有专家给你审评。
平时积累的多,平时善于思考和写作,所以我写这本书并不十分困难。除了时间觉得紧张以外没有觉得很困难。当时,我们校长,我回来以后就找我.校长说,领导说了,可以给你减工作量,要写书嘛,照顾你。你现在教两个班的语文课,当一个班的班主任。现在可以给你减一个语文班,再减一个班主任。一天就就教一节语文,等你把这个书写完了再给你恢复工作。
哎哟,我说:“校长,那我可不同意。我说名义上你是给我减了班给我减了工作量,实际我心里好难受,你说这叫什么事呀,你对人家老师怎么说?说任小艾要写书你去帮她带班,因为任小艾要写书你去帮她教课,我说我将来还要做人呀。哎哟这不合适。我能不能写成是我的问题,我有多大能力我就使多大能力,写不成就拉倒。我说,不要给我减工作量。”校长当时特高兴说,那当然我高兴了,我还不用做工作了,你继续带着班,你就辛苦一点,注意身体。
这样,我在教着两个班的语文,当着一个班的班主任,正常工作量的情况下,用了不到9个月的时间完成了19万字的《我的班主任工作》。这本书出版发行以后,没过多久就赶上了一次很好的机遇,全国,由教育部组织的,全国首届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评比,40多位专家云集北京,3000多本个人专著和优秀论文汇集到北京。经过专家的审评和评选,我的这本书荣获全国首届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评比个人专著类的一等奖。这是作为教育部最高的科研学术奖。
那么我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师,能登上这样一个奖台去领奖,这说明什么?就是说,机遇是降临在有所准备的人身上。
回过头来说,在人民大会堂,当我打开那个开关发言的时候,老师们,如果让你们讲,你能讲什么呢?每个人不能超过5分钟哪。我只列了个题目,这个题目就是《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我讲了讲为什么要建立这个关系,然后怎样建立这个关系,建立这个关系以后的效果是怎么样的,分三个层次,几句话,三言两语,5分钟讲完了。我很守时间,因为前面有个老师呀,特别多讲不完,他都过了点也不记得,主持人谁一过点就轻敲麦克:注意时间!
我当时想我这么年青,可别让人提醒我,于是我到点我赶快停,我就说:“时间到了”。我就停下来了。我们北京市市长,市委书记讲话了,说:“你怎么停下来了?接着讲呀,你这是怎么了?” 哎哟我寻思,前面到点提醒,我怎么还接着讲呀?市长说话不算数啊,我得听我们局长的。赶紧看我们局长。局长看了看市长又看了看我,冲我点了点头。局长点头了我就可以讲了,人要懂规矩,是吧?不过局长也是,人家市长让讲,他也不敢不让讲呀(笑声)。于是我又接着讲。讲到15分钟,已经占了3个人的时间了,我又停下来了。我说:“不好意思,我都超时了”。国务委员,原国家教委主任说话了,他说:“这位青年教师有很多新教育思想,愿天下的教师都能像她一样,这样吧,我看你就不要再考虑时间,你就一口气继续讲下去吧。”(笑声)。于是,我以一个特殊的,这个身份,普通老师,但是我却讲了45分钟,占据了后面全部的时间,一直到时间超过了中午。
散会以后,各级领导都过来和我握手,向我表示祝贺。当时北大校长周培元(现在已经过世了)这都是专家呀,什么雷洁琼都过来祝贺呀,雷洁琼还过来拍了拍,拥抱了我一下;有的老同志还过来拍了拍我的肩膀。我还觉得特奇怪,祝贺我什么呀?我又没评什么称号,我又没多大的成功和业绩,我就讲了点我和孩子们的事,你说奇怪不奇怪。
更奇怪的是春节过后,没过多久,三月份。教育部每年啊,要召开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那么教育工作会议呀,是年度工作会议。参加会的人是什么呢?全国各省市教育厅的一把手,还有一些主抓教育的副省长,然后有时国务院的副总理,国务院的领导参加,然后教育部的所有的领导参加,制定一年的教育工作计划。在整个教育部的年度工作会议的历史上,都这样开。唯独1989年,从未有过的一个先例,破了个例,请了一个普普通通的一线的老师参加了这个会,并且和教育部部长一起坐在了主席台上。
那么我当时就坐在边上,旁边副部长,部长全都坐满了。我一个人坐在边上。后来正好有一个教育部的的司长还说,任小艾,我觉得你坐在讲台上怎么那么不谐调。我说当然不谐调了,人家都是部长,我一个小兵。不过我说我也有个官――我班主任呀。在那开玩笑呢。在这个会,让我做了一个小时的班主任工作报告。
我到现在记忆尤深。当时我这个报告结束了,时任黑龙江省教育厅的厅长,下来就找到我,握着我的手说,我一定要把你请到黑龙江去。当时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各大新闻媒体都做了报道,从这以后,这个报道啊就不断,我就成了家喻户晓的人。在北京走到那,人都认得出来。买东西,人家说你不用排队,你直接买就成了。我说哪那成呀,我不成了“加塞”了吗?我成了名人就得做个完美的人,一点都不能有闪失,我今天加一个塞,明天就有人说:你瞧那任小艾加塞了。我说我按规矩排队。
我们班集体就糟秧了。那记者就跟走马灯似的,天天啊,我们班的前后门都不能关,你就得开着,随时都有记者,穿来穿去的,咔嚓咔嚓。有一个老记者,不说那一个人了啊,一个很有名的,中国一个著名的老记者,现在已经退休了。咔嚓嚓咔嚓嚓,一节课那闪光灯哗哗哗,多少个胶卷呀,照了多少个,照了一大塑料袋胶卷,就挑出其中的一张,就是我讲课的一个神态。那节课讲得是一篇古文,黑板上写的“齐师伐我,公将战”,我在那讲课,面容很憔悴,老师嘛。然后,就这张照片,获得全国新闻摄影大赛两个一等奖前的特等奖。我们这位记者摇身一变成为摄影界的元老,各种荣誉称号,职称哗拉拉全来了,金奖呀。
后来世妇会,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专门这个世界妇女大会期间,在大会的会堂里面,一进门的大会的会堂里面,一共摆了12位大概是,各行各业里面挑出来的,所谓的巾帼英雄,其中就把我这张照片放大到多大呢,和本人一样高,摆在那厅里面。
我一个普通老师,和我们现在的现任国务院副总理吴仪照片就在旁边。后来他们给我拍的照片我一看我旁边就是吴仪。我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师,何德何能。
有人曾经就说了,任小艾一定是这个,那个高校毕业的,要不不能在学校特别棒。其实我给大家介绍,我的底子很薄呀,起点很低呀,没有什么高校毕业,完全是自学。同时我的学校也不是你们想象中的特别的好学校。我所在的学校,在北京市朝阳区。北京市,市重点中学24所,朝阳区只有一所,排在24所市重点中学倒数第3,几乎是最后的,就是说它的办学水平,师资水平,教学成绩是这样的排名。
朝阳区是城乡结合部,就一所市重点中学。所有的市重点都云集在西城、东城、海淀,这几个大区里。那么朝阳区98所中学呀,就一所市重点,其余都是普通中学。还有一所区重点,其余都是普通中学。普通中学分3类:1类,办得好的;1类,办得一般的;还有一类办的差的。我所在的学校,就是那办得差的。而且差的里面还分两种:一种是比较差的,一种是最差的。我那个学校是最差的。
学校的校名是119中学,俗称119,火警的名字。有人开玩笑说:119中呀,火情不断!什么意思?老出事。我们学校教导处,有一个特别的桌子,办公桌,一把椅子,那是给谁的?我们地区派出所的专职人员。派出所是三天两头的到我们学校去。一放学你看那校门口,一群一群的小流氓啊,男男女女的,准备接他们的流氓朋友。里应外合呀。119中,远近闻名流传着一句尽人皆知的一句顺口溜:119中门朝北,不出流氓出土匪。(笑声)
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是我就在这样一所学校工作15年以后,荣登人民大会堂,写出了个人的专著,荣获了最高的学术科研奖,这就一切说明:教师,要成为一个有所准备的人!有所准备的人是个什么人哪?是个有心人。这个有心就在于,你不仅仅要苦干,还要在苦干中学习一些巧干的技巧。你不仅苦干了巧干了,你还能够懂得一点反思!在反思过程中认识自我。你不仅能反思和认识自我了,你还能够积累和总结!不断地积累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不断地总结自己所做的事情。你能够积累和总结了你还要不断地创新!你在学习别人的东西的过程中,必须有自我的东西。你能够不断地学习和创新了,你还能够不断地升华和提炼!把自己所创新的东西能提炼到一定的高度,你就成了一个卓而不群的人。
我总结了许多优秀教师的成功,大凡是这样一个步骤,就是:第一步要懂得调查研究。就是说,我们怎样才能做一个好老师呀?第一步要调查研究。调查研究为了什么?为了了解学生。我们都不了解学生,怎么能当好老师呢?
中国近代教育家陶行知说过一句话:你要想当好先生,先要当好学生;你当好学生了,你就当好先生了。当好学生的意思就是说要向学生学,学什么?先要了解他,了解他的内心,知道他在想什么。我们不知道他在想什么我们怎么能教育好他呢?这是第一步,了解学生。所以我最初当老师的时候,我有一段时间发现我当不好老师。那怎么办呢?我就调查研究吧。怎么调查呀?于是我就自己,那时没有现在的这个打印设备,我就手推这个墨呀,一张一张推那个调查问卷,自己写上:你喜欢什么样的老师?你希望老师用什么样的语调和你交流?你希望老师讲课中怎样进行讲解?留什么样的作业最受欢迎?家长会和主题班会怎么开?与家长的对话应该是怎样的?你希望老师穿什么样的衣服?每天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面对你们?
我能想到的我都写下来,我想不到的让学生帮我写。这样,我一张一张让同学无记名的问卷。我后来,把一个学生曾经做过的调查问卷给摞起来,有这么一摞。在调查问卷中,我了解了学生。噢,原来我的学生喜欢这样的老师。
他们把老师种种的表现,老师这个问题那个问题说了很多,但是他们最终对老师的要求概括起来就三点:第一,老师首先是个情感型的教师。
就是一个懂得感情的人,懂得爱的人。有人说:爱孩子是做教师,合格教师的底线。说我们要检验一个教师是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用什么来衡量他,就看他是不是爱孩子。如果他连爱孩子的心都没有,那么他连合格教师的底线都没具备,就不适合做教师。
那你应把那种爱的情怀表现出来。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说过:爱孩子,那是连母鸡都会做的事,怎样教育他们却是一件大事。所以,我们光有爱不行。没有爱不行,光有爱也不行,爱的科学,爱的技巧要懂得。意大利有个著名作家E阿米契斯,他曾经写过一部小说体的教育专著。这本书,我们中国最早的教育家,叫夏沔尊,在日本留学的时候,发现了这本书。他泪流满面的读完,他说,太感动人了,我彻夜不眠呀,一口气把它读完,我一定要把它翻译到中国去,让中国的老师看到这样一本书。书是日记体的,这样一部小说。于是夏沔尊真的把它翻译了,取名为《爱的教育》。在这本书的序中,夏沔尊有一句话,成为今天,乃至永远,在中国教育者心中留下的一句名言,那就是:没有爱的教育就像池塘里没有水一样,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没有情感,就没有教育!
那么做为老师必须要有爱。那有的教师说了,光有爱和动物没有什么两样呀,连母鸡都会做呀。那么怎样爱呢?那是一件大事,所以我们概括学生所需要的老师除了情感型以外,第二个就是科学型。
教师必须有科学的思想,科学的观念,还有科学的手段。
科学那里来?需要学习,要不断地学习。你才能做个真正的科学的教育者。我们有的老师说了,那已经在大学里学了很多了,我做老师了,我还不能学以致用,我还要学吗? 知识是永远没有止境的。我们知道,在大学里所学的那些知识、课本,很多都是前人写过的,它在一定程度上有借鉴之处,但是有很多都已经滞后了。
这个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尤其是我们中国呀,这二十多年改革开放,翻天覆地的变化。有的人,经济学家说过:十年前的教育就是十年后的经济。那么我们今天的教育就决定了十年的经济。
因此到最后得出一个结论:教师是超前性投资,滞后性的效益。那么教师就必须要着眼于未来。着眼于未来就必须要学习。
我记得我做老师不久,70年代末,我订得的杂志中,其中有一本叫《外国教育动态》,那时正好那本杂志刚刚来,我就随手放在我的办公桌旁边。我们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巡视办公室的时候,从我旁边过,调侃地说了一句:“任小艾呀,你可以呀,咱们的中国的教育还没研究明白你开始研究起外国教育了。” 我对他傻傻的一笑,其实我心里明白,我从这一本本杂志,一本本书中,一篇篇的文章当中,我所获取的教育的信息和教育的启迪可以使我少走许多弯路。所以中国青年报记者访问我们学校,采访我们老师的时候问:你们觉得任小艾和你们有什么不同呀?她怎么就那么优秀呢?老师们说:没什么不同呀?挺好的,和我们都一样呀!都一块上班,下班。
说那你们说她为什么成为优秀呀?说她为什么成为优秀,想来想去,老师们说:她就一点和我们不同,我们比不了,那就是她点子特别多,她总有无穷无尽的教育智慧。这个智慧那来的?就是从学习中来。从自己不断的经验积累中来。
如果说聪明是天生的话,那智慧绝对不是天生的,智慧是后天的。因此我们说,一个人有心,是说明他做过的事多,所以他就有经验了;但是一旦说他有智慧,说明什么哪?说明他做过的错事多,他才有智慧。因此不要怕自己曾经走过弯路,曾经做过错事,更不能怕犯错误。在一次次的错误当中,我们吃一堑长一智,人才不断地增长智慧。
我刚当老师的时候,那真的是非常热心,要说情感那丰富的很,特别爱孩子。但是不懂得科学,怎么去教育学生我不知道,更不要提,我们把它概括起来教师系列的的第三个元素是要艺术型。
就是说你能化腐朽为神奇,你能把难解的问题,棘手的问题巧妙的解决这是教师应该具备的能力。一个教师如果能集情感、科学、艺术于一身,他一定是一个能够取得成功,取得成功的老师,但是我们一开始做教师都做不到这一点。有一次,我们有一个老教师,因为我是留校生,他们都挺喜欢我的,有一老教师呀,老太太,把我叫到跟前,对我说,说,小艾呀,看你的样子呀,风风火火,辛辛苦苦的工作,特别想做一个好老师,特想把班带好是不是这样?我说,是,可是我不会呀。她说呀,我教一个绝窍,尤其象是在咱们这样的学校,没有绝窍,那是根本带不好班教不好课的。我当时一听,哎哟那是感激涕零,真是俯首帖耳,真想找个录音机把老师这段话给录下来。我们这位老师说什么呢?小艾,你记住,在咱们学校当老师,老师小笑,学生大笑;老师大笑,学生狂笑;老师要狂笑,那学生就疯了。所以在学生面前千万不能笑。她这么一说,我真的想笑又不能笑。老教师呀,我可不敢有任何误差(听不清)。我后来发现,老教师,他们的敬业精神,奉献的精神,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真是值得我们永远的去学习,但是他们的观念落后了。很多老教师的思想观念封闭陈旧。但是我当时不懂呀,那老教师说了你就得听呀。于是,我在办公室里和大家聊得的欢天喜地,哎呀特别快活,铃声一响,一到课堂立刻把脸拉下来了,紧绷着,那真是连表扬学生都不露一丝笑容呀。我是教语文的,你说那语文课文有时讲着讲着不由自主的就想笑了。可是不敢呀,你想那小笑大笑,大笑狂笑,那可不行呀,那怎么办呢?同学们,我们现在记笔记,我一边背对着同学,面对着黑板,一边在那写板书一边在那偷偷地笑。心里还在想,你说这何必呢,当老师干嘛要当到这份上了。
但是我真镇住学生了。我带的班,只要我一出现,鸦雀无声,只要我一离开,大闹天宫呀。我们班有一放哨的,每天在教室门口,对着楼道放哨。他胆子很大,他敢放哨。只要一看见我出现在楼道里,立刻提醒全班:“嘘!来了。”
有一次开家长会,家长们陆陆续续到了,我站在教室门口准备开讲,这时候呢,另一个班的学生家长和我们班的学生家长在楼道里说话,被我听见了,议论我呢。
另一个班的学生家长说什么呢?说,这样一个女孩子这能,这太年轻了,她那镇得住学生。瞧我儿子的班主任,老教师,可有经验了。我班的学生家长当时一听挺不高兴呀,我们班的学生家长还不服气,你可别觉得她年轻,是个女老师,可厉害了,我儿子最怕她,好老师!我一回头正好听见,心里特别自豪,心想,我才当几天老师,就能这样被家长评价。
后来一次班委会,我就彻底地被泼了一盆冷水。班委会上,一个小干部议论,说任老师呀,如果所有的科任老师都像你一样的不苟言笑的上课,这样咱班的课就安静了,就秩序好了。问题是有的老师呀,特别和蔼可亲,这班里就乱做一团。我说什么课?外语课。我当时一听,教我们班外语的,是刚从高中毕业班下的,一直教毕业班的一头白发的老太太,校长心疼她,说别让她教毕业班了,兼一年初一,轻轻松松地就退休了。这个老师呀,私下里跟我说,任小艾,我从毕业班下来教你们初一的小孩,看谁都像我的孙子孙女一样,特别可爱,他们怎么闹我都不急。
她不急,那学生急呀。所以每次她上课,站在教室门口,拿着教鞭,敲着教室的门说:“上 课 啦 同 学 们!”脾气可好了。然后,拿了粉笔,站在讲台上,用教鞭敲桌子,说:“安 静 了,同 学 们。”哄堂大笑照样闹,她还不发脾气,为什么呢?你们闹你们的,我上我的课。她讲她的,讲完课布置完作业她夹着包走人了。
学生就说,任老师呀,这外语还要考试,老这样不行呀。我们学校当时不是学英语,因为那个时候,80年代初期的时候,中国和前苏联关系特别好,所以我们学校是俄语校还没有改成英语校。么俄语呢,咱们黑龙江这边对俄语比较熟悉啊,其中几十个字母当中有一个字母非常难学还必须学会,怎么发音呢?标准音“р”你别笑,你发一下还不一定发的好,“р”特别自然的颤音,“р”很多人发不好,都发“L”或“Dei”,你学不好还真不行,很多单词都有这个字母,比如说“俄语”:Русскийязык,你好:здравствуйте!(一段俄语„„)我的俄语一直学得还算可以,包括在北师大一直学的都是俄语。当时最早的这个发音学的难,为什么呢?老师前面“р”,底下“р” “р”,一遍遍发,你不学会还不行,老师是一个一个的教,每个人都得把这个音发好了,不然的话这个单词写不了,单词写不了句子就写不了,作文写不了。就提出来了,老师你说怎么办呀,这个课乱呀。我说那我去听课,看谁在那“р”,于是有一天,有一个同学生病没来,我就在课间十分钟坐在那,最后一座,坐在那。还没打上课铃,同学们一看,班主任来了,厕所都不上了,安安静静地在那坐好,等着上课。
外语老师,铃声一打,出现在教室门口,先站在那发了半天呆,然后她慢慢悠悠地走向讲台前,又发了一会愣,才开始上课,讲了十分钟左右,她停下来了。她后来对我说,说她太不适应了,太安静了。她就问我班同学,“怎 么 回 事 呀 ?你 们 今 天 怎 么 这 么 安 静 呀?”我从后面看前面的孩子笑得那肩膀都直抖,用手的大拇指向后指,那意思是说:你也不看看谁在那后面坐着呢?我们这个老师就扫视全班,一眼看到我坐在那呢,说了一句让我一生都难忘的话。她把手里的粉笔往讲台上一扔,然后调侃地说了一句:难 怪 呢,原 来 是 猫 坐 在 那 呢!(笑声)
全班哄堂大笑,我羞得是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无比的尴尬。那堂课怎么上完的我没有记忆,我就记得我下课以后,我灰溜溜地跑回我的办公室,我们的这位外语老师后脚跟进来了,又补了一句:小艾呀,今天你上你们班听课怕你们班乱是不是吧?不必了,我教你一个办法比什么都管用,把你的照片放大10倍,放在墙上。
人家是说者无心,我可是听者有意呀,回家我就写了一篇日记,题目就是《不要做一个猫一样的老师》。
那怎样做呢?于是我开始学习了,如饥似渴的学习呀!边学习边反思呀,所以我说调查研究是第一步呀。你要想当个好老师必须要调查。教科所有一个教研员到我那去,看到了一摞摞的调查问卷,他惊讶的说,任小艾呀,我总算知道你为什么成为优秀教师了,你成功的起步就是教育科研。我说这就是教育科研吗?他说:当然了,教育科研的第一步就是调查。其实我并没有想到是科研,我总是觉得我是老师要了解学生在想什么,用无记名问卷的方式让学生写写自己在想什么。
调查之后的第二步是什么?是反思!当你看到一张张的问卷:不喜欢老师这样的做法,不喜欢老师那样的做法,我们希望老师这样,希望老师那样的时候,你要反思。你要反思自己那些方面做的是对的,那些方面做的是不对的。
今天的中国教育界成功的优秀教师无一不是一个反思型的人,都是一个善于反思的人。在反思中肯定自我,批判自我。这是第二步。
第三步就是总结。反思之后要认真的总结一下我前段时间的工作,做的怎么样,那些工作值得肯定,那些工作是需要认真的思考和改进的。那么总结之后的第四步是什么?就是要学习。在总结中才发现,呀,我很多东西违背了教育规律,我应该不断地去学习,学什么?我前面和大家讲了两个,一个是《爱弥儿》,就是卢梭写的一部自传体小说;还有E阿米契斯写的《爱的教育》。其实要读的作品是很多的,到是我到觉得我们老师,我读了很多书,我现在回过头来跟大家讲,我们真正要学的是实用教育学和实用心理学。为什么?有些大部头的教育学心理学你读完了之后真的很枯燥,不太实用,那是需要研究人员写的和读的,而我们需要什么?是最基本的和切合实际的。比如我前面和大家介绍的法国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卢梭写的自传体小说《爱弥儿》,这是个译音啊,回到图书馆就能找到,找不到的在网上一点就出来,全文都出来,如果你是父母的话,你读一读这个小说,教育小说呀,你教育孩子就有办法了。
第二本书就是前边我刚才说的它是意大利的著名作家E阿米契斯写的,这是我们中国教育家夏沔尊他翻译过来的。
除了这两本以外,还有一本小说,第三本小说是美国的著名教育家詹姆斯·多伯森写的《施爱与管教的艺术》。施,是施工的施,实施的施,《施爱与管教的艺术》书名号,后面有一括号(论家政)。它是一个什么,也是一个,这个从家教的角度谈教师的技巧,也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如果一个父母连自己的孩子都教育不好,怎么能教育好学校的学生呢?
另外还有一本,我给大家介绍的第四本书,就是前苏联,现在乌克兰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写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这本书,你一旦拿到它你是如获至宝,你会有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每一条建议都可以直接运用到你的教育教学工作当中。第五本书,就是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不是他本人,因为是他逝世后,把他的全部的论著归结起来,《陶行知全集》。1――10卷,是他的教育文集。你不一定读10卷,你读其中几部,看一看,有没有兴趣,然后你再读下去。一般它是从第二卷开始有一些教育名言和火花就出来了。当然还有很多,比如说像马卡连柯的《教育诗》啦等等,这些都可以读的。不学习永远不可能在反思和总结中认识自我!学习之后的下一步应该是什么?就是改变自我。
那你要改变自我呀,通过学习你知道,噢,我这个做法真的是不对,那我就要改呀。改怎么改?老师们,我们听说过很多人物和事迹。
我们中国著名的画家齐白石先生,在一次和他的弟子的交流当中,说了一句话,他说:“学我者活,用我者死”什么意思?他说,凡是学我精神的人,你一定会成为一个新的人;你模仿我的画技,即使模仿的惟妙惟肖,充其量是齐白石第二,永远成不了你自己,你超越不了我。他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说在学习别人的东西的时候你一定要有一个借鉴,化众人之所长为已,然后在改变自我的时候干什么呢?创造出新的自我。所以改变自我的下一步就是创新。
怎么创新?比如说,我在调查问卷中发现我的学生最反对老师的就是请家长,说动不动就请家长。有个学生在日记中这样写:做为教育者,有的老师既不教,也不育,把教育我们的责任转嫁给家长,当“他们”(特指老师)没有办法了,他就要动用家长的力量,请家长是一个老师无能的表现!
非常尖锐呀。他不喜欢请家长。还有反感老师的做法是什么呢?家访告状。说你到我们家去了,好象是你是家访去了,其实你是告状去了,把我在校怎么怎么不好,可是家长请不来,怎么办,你就登门拜访。你说完了,你痛快了,你拍屁股走人了,我们家大闹天宫了。很多孩子把老师的家访形象的比喻为“今夜有暴风雨”。说老师你前脚走,他们家不是男子单打就是男女混合双打。最后那孩子恨死老师了。
还有一个反感的就是家长会点名批评人。说好不容易开一次家长会,那表现不好的学生的家长是硬着头皮来开家长会的。我们的老师,在家长面前口无遮拦,什么都敢说。可是家长是要脸要皮的。有一个家长就说了,说有一次老师开家长会,我那儿子,学习成绩不好,开家长会的时候,班里面坐的很多都是街坊邻居,有的都是同事,平时都是要脸要皮的,可是为了儿子,你说自己孩子表现不好,你在这班里你也得来呀,开家长会咋能不来呀。说老师表扬某某学生时候,斜眼看,被表扬学生的家长腰板都挺起来了,那眉毛都挑挑着,特神气。嘿,老师开始批评了,点我儿子的名字,还重点说我儿子这不好,那不好,我就感觉我这脸烧得难受,就把头低下了不敢抬起头来。我刚低下头没多一会,这位老师说了一句,请被批评的学生的家长把头抬起来。我说的不是你,我说的是你儿子。你还别描,越描越麻烦,那儿子是我生的,你说他就如同说我一样。最后这家长都反感开家长会。有的父亲母亲为开家长会用“石头剪子布”决定谁来,谁输了谁去开家长会。
那了解到这个情况。还有的比如说,学生把老师中划分成几种类型:
第一种“保姆型”。说从早到晚,辛辛苦苦像个保姆一样任劳任怨,像老黄牛一样默默无声,然而学生不喜欢这样的老师,说这样的老师没有一点活力,更不会教育给学生终生学习和做人的本领,什么都包办代替了,像个老妈子一样。还一种被称作“警察型”。说这样的老师就差手里拿着警棍了。每天用显微镜这样的眼睛发现学生的缺点,然后再用放大镜一样的眼睛在强化学生的缺点。学生说在这样的老师眼里,永远没有优点,有了他也视而不见。
所以学生说,“保姆型”的老师是由于可怜他,看他太辛苦了,同情他而服从他;“警察型”的老师是由于怕他才服从他。心里一点不佩服。
发现那么多的问题,那怎么办呢?那么我们不能搞“保姆式”也不能做“警察式”我就要改变一种形象,集情感、科学、艺术于一身,一个新型的教师形象出现了。
我不想再去请家长了,我不想在家访告状了,我也不想在家长会点名批评人了,怎么办,于是我在班里要改变自我,要创新,提出三个原则:第一,决不因为你犯错而请家长;第二,家长会不点名批评任何学生;第三,家访不告状。三个原则产生了极其大的反响,不仅把自己推到了一个高度,而且教育的成功的案例一个接一个的涌现。因为学生关注你,你不能再转嫁给家长,你就要自己动脑筋去解决,于是你得动脑筋;因为你想办法,所以你的教育的成功案例出现了。
这就是说,我们要不断地改变自我,要不断地创新,那么最后,创新之后还有一步是什么呢?就是提炼和升华。把我做的事情,创造出来的原则和做法,我把它归纳起来,这属于什么东西呢?然后,这属于一种平等的,民主的,尊重的、信任的、理解的对待学生。我把它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然后我自己就可以给自己做一个认真的写作,那么一篇一篇的文章就给自己写出来了,一旦有时机的时候,你就可以源源不断地展示自我。
中国呀,现在有多少老师?不知道大家做没做调查,我们现在有一个粗略的统计,中国现在有1500万教师。1500万教师面临着一个什么样的课题?包括我们今天在座的五百教师,我们都面临着一个这样的课题,就是改变教育的方式。改变什么教育方式?由管理型,变为服务型。
我们过去太习惯于管人了,包括现在,把管人当作是天经地义的事。因为在中国古代有一句古训“天、地、君、亲、师”。教师的地位是和天地一样高和厚,和君王父母一样齐名。教师理当师道尊严,教师理当凌驾于学生之上,教师理当指挥和管理学生。包括父母,我们把管人看的是那么寻常,所以,没有服务,我们不能和学生平等。
今天的孩子,他缺爱吗?都是独生女独生子呀,几对家长对着一个宝贝呀,他们不缺爱。但是有人说啦,今天的孩子几乎都是物质上的富翁,精神上的乞丐。什么意思?他们在物质生活上已经多得剩余了,而在精神生活上却极其地匮乏。
今天的孩子不缺少的是物质上的爱,缺少的是精神上的。而精神上的爱是那些爱呢?我概括起来就是几种爱:
1、平等的爱;
2、理解的爱;
3、尊重的爱;
4、信任的爱;
5、民主的爱。如果我们做老师的做父母的都能经常不断的与孩子进行民主平等尊重信任这样的交往的话,那么你的教育一定是服务型的而不是管理型的。我们去过星级宾馆,什么叫服务?去过餐馆,当你步入这个餐馆时,旁边的服务员笑容满脸:“欢迎光临”。吃完饭我们站起来走人了,人家还要跟在屁股后头说“谢谢光临,欢迎您下次再来”我注意了一下,大多数人是理都不理,因为这是服务,已经交了钱了,他不这样叫倒感到奇怪了。
可是我们转过来看校园里。走进校园,都是学生喊,老师好,老师好,我们的老师很多都是理都不理学生。所以孩子们在日记里写到这样的话:老师天天告诉我们要讲文明礼貌,为什么他可以不讲文明礼貌。每一次我叫他的时候他都不理,他从来没有主动叫过我。当然,我说的这只是个表面现象,真正的服务是心灵上的服务。
我们的这个标语“班主任专业化”,过去我们讲老师专业化,最近这几年班主任也提出了专业化的水准啊。提的早吗?一点都不早。今年将要颁布的《班主任条例》中如果把班主任的职称作为一个系列的话,那么职称是专业职称呀。那你的班主任不达到专业化水准能给你评职称吗?
那么班主任专业化,怎样才能达到班主任专业化的水准?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目前研究班主任的一个著名的教授、博士生导师班华。他提出了一个理论,值得我们学习。班华教授这样说,班主任专业化的核心理念是什么?班主任应该是学生精神生活的关爱者。我们是不是以服务者的身份关爱学生的精神生活,这是最重要的。管理者身份出现的时候是你把学生当奴隶;而服务者出现的时候你是把学生当主人。那么你究竟是把学生当主人还是当奴隶能看出来你是管理者还是服务者,能看出来你不是一个关注学生精神生活的人。我们能不能做到服务学生?完全可以!我们能不能不请家长,能不能不跟学生发火,能不能不去指责学生,还能把学生教育好?应该说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现实生活中我们有些老师个性化、情绪化,往往在他的工作当中体现地是他的性格特点而不是科学和艺术。他不是在用教育,符合教育规律的东西来对待学生,而是用他的个性来对待学生。北京有个普通的小学校,叫北京实验二小。这个学校出了个数学,后来是语文特级教师,人家是数学老师,后来又做了语文老师,她的名字叫霍懋征。霍懋征的名字很多老师都知道她。全国政协委员,并且是全国政协委员中唯一的一个小学老师的常委,全国政协常委呀。我们的小学老师能做到全国政协常委,只有她一个人达到了。
去年,在教育部组建的师德报告团上,她是第一个站在人民大会堂,面对5千多首都教师,宣讲她的工作。因为我是作为教育部专家委员会的成员,我是专门负责霍懋征的演讲稿,所以我很熟悉,熟悉她的情况。
霍懋征当年,霍懋征今年是84岁,从教60年,她当年是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的高才生,毕业的时候,那个时候,本科毕业的数学系高才生啊,都是分配工作都相当好的。但是她自己却选择了做小学老师,因为她喜欢孩子。就这一个理由。她说:“我喜欢孩子,我要做小学老师。” 霍懋征,在她那个年代,在学校做老师的时候,周恩来总理曾经评价霍懋征是中国的“国宝”。这么高的赞誉呀。把一个小学老师称作“国宝”呀!新一代领导人称霍懋征为“中国小学语文界的泰斗”,泰斗哇,这是国家领导人说的。去年春节,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亲临霍懋征的家,拜访她。并且 亲笔手书“把爱献给教育的人”,挂在她的家。她怎么就成为国宝和泰斗了呢?我给大家说一点,霍懋征从教60年,有四个从没有,我们对比一下啊,跟我们自己对比一下,我是做了对比了。
第一个从没有:从教60年,从没有和学生发过一次火。老师们,60年太长了,咱们说少点,一年,一年不和学生发火行不行?有的老师笑了,一年又太长,咱们一学期行不行?一学期不和学生发火行不行?一学期还长,那一个月,一个月不和学生发火行不行?难怪我们学生有的就说,我们老师那都好,就是个个都是“气包子”,老师怎么那么爱生气呀?老师说:“我当然爱生气了,你一犯错我就生气。”那为什么学生犯错你就生气呢?你生什么气,发什么火呢?
霍懋征说过这样的话:“我不跟学生发火,是因为我教过的都是小孩子,小孩子是不懂事的,犯错是正常的。那么,我对一个不懂事的的孩子发火,是我老师无能的表现。”所以她从教60年,没有和学生发过一次火呀。能不是国宝吗?
第二个从没有:从教60年,从没有请过一个学生家长。因为学生犯错把家长请学校了,从没有。但是人家的孩子们个个都成才。
从教60年,从没有惩罚过或变相惩罚过一个学生。什么罚站呀,不让上课呀,等等,这样的事,都没有。
从教60年,第四个从没有:从没有让一个学生掉过队。她从教60年没留级过一个孩子。而且把很多别人不要的孩子都要到自己班,培养成才。前年,在北京,为霍懋征搞了一个60年从教典礼。参加的人无不感动啊。其中有一个场面啊,我给咱们描述一下,哎呀真是记忆犹新。
各种发言哪,领导们发言完了啊,大家赞扬啊,这都有哇,都弄完了。当时现场有一个,一块地方,坐着一群花白头发的老人。据说都是霍懋征的学生。老头老太太,她都84了,从教60年了,找了好多的学生全是鬓发苍白,坐在那边,得有那么一个方阵。说,以热烈的掌声欢迎霍老师到讲台上讲几句。
霍懋征精神抖搂,84岁了,站得,腰板挺得直直的。站那以后,冲着那群白发苍苍的老人说:“孩子们!”全场都笑了。她说:“不管你们今天是什么样子,在我眼里,依然是当年你们入学时的情景,你们在我眼里,永远是可爱的孩子。那么今天我要问问你们,在座的孩子们中,做过共和国将军的,请起立。”嚓的一声,起来一批人啊。哎哟,全场热烈的掌声。她就指其中的某某,“那曾经就是调皮捣蛋全校有名的害群之马,但你后来做了共和国将军,老师祝贺你们,为共和国立下了赫赫战功。你们坐下。在座的孩子们当中,你们做过部长的请起立。”哗,又站起来一批。全场又热烈的掌声。霍懋征又表扬他们,请坐下。然后她说:“在座的孩子们中,你们是普通的工作人员,但是你们做过劳动模范的请起立。”哗,全站起来了,全场我跟你讲,有多少人都哭了。从教60年,四个从没有。人人都称赞。老师们,霍懋征能做到的我们怎么就做不到呢?我们学一点她的精神好了。
所以,我觉得,转变教育的方式是我们能够做到的,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的重要的一点,要以服务者的身份面对学生。你真的一想到我是服务了,那就不一样了,因为教育这一词有一个非常通俗的解释:它是一个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的一门学科。而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偏离了教育的本意。我们不是在服务于社会,也不是在服务于人,我们是在管理人。因为要管人家,所以我们的主观问题就太多了,我们就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于是我们就缺少客观的评价。
大家都知道辽宁盘锦的魏书生,全国有名的特级教师,劳动模范,教育专家。魏书生,他的教育思想,教育实践博大精深。我曾经给他做过一天的跟踪采访。早晨4点半,从盘锦下火车。和摄影记者,做着出租车来到他家的楼底下。5点多钟,当时他家的灯,六层呀,灭着呢。我想还没起来,据说,是6点钟起床呀,特别准时。出租车司机说,打电话呀。我说“不用了,魏教师,让他多睡一会,我们再等一等。”司机被感动了,说“没见过你们这样的记者,你们心眼真好。这样吧,从现在开始我不走表了,不打表了,也不收你们钱了,我把热风给你们开开(当时天气很冷),你们就在车上,咱们唠嗑吧。我给你们讲讲魏书生。”他一个普通出租车司机,叨叨说了一堆魏书生怎么怎么的。所以我的报道开篇就是出租车司机的描述。
6点整,灯“啪”地一声就亮了。于是我带着记者,摄影记者登到他们家门,从早上他们家早餐开始,跟他们家全家一起吃早餐,一直跟他出了家门,进校门给学生上课,8点整,进了教育局,教育局8点整。他当教育局局长,有意思,报到怎么报?8点整全体到局门口做操,报到。谁的位置没来,谁就是迟到了,所以所有的人都8点整赶到教育局,站在教育局门口做广播体操。我一看,所有的人中魏书生做的是最认真的,腿踢的最高,胳膊伸得最直,他说:“我当然要认真了,因为我是占着便宜了,我这是用公家的时间锻炼身体呀。” 一天,整个采访下来,我给他写了一篇长篇通讯《有滋有味的人生》。魏书生这么了不得的人,他活的很潇洒呀,他一点都不累呀,他不是说像我们有的人从早到晚累的呀简直是汗流浃背,每一滴汗水都没有智慧呀,所以都白流了。你要想成为大家,名家,你就得像魏书生这样的人,每一滴汗水都注入教育的智慧。
魏书生当班主任,他们班上百条的班规班纪,没有一条是他定的。不奇怪,为什么?从第一条班规班纪开始,怎么定呀?班里出了问题了,全班开会,然后大家讨论一下,学生自己说,老师这事咱们以后得定一条纪律,定什么纪律?你说说,你说完了大家同意吗?赞成的同意举手,都举手,有一个没举手那你申诉理由,最后全同意了,好,这就算咱班第一条班规。既然是同学们自己定的,大家又都共同举手通过了,我们要自己执行,不能执行的请举手,没人举手的,通过,就这样一条一条诞生了。他们班,魏书生讲话,我们班,我是班主任,我们班50个人就是50个班主任助手,50个副班主任。他们班有一个习惯是: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时时有人干。
人人都有事干,他们班,不用担心出操,学校要求出操人人都得穿校服,说魏老师的班永远不会出现不穿校服的,为什么?他们班刘刚同学专门负责校服,就这点事,他一天到晚就盯着校服;说不用担心课间来查卫生魏老师的这班出现纸屑,没有,他们班李燕同学什么事都不干,一天到晚就盯着这纸屑。下了课就犄角旮旯找纸屑。
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时时有人干。什么时候,随时随地你就看他们班里的学生都忙乎着呢。他说:“你看,每个同学都愿意自己干事,他还愿意这个做主人,我何乐而不为呢?我干嘛这事我都揽着呀?”
我们有的老师呀,累的哟。有一个老师说:“任老师,我每天6点钟,准时到学校。”我说:“你真辛苦,真不错,那你为什么要6点钟到校?”“我要6点钟赶着开着门把教室扫干净呀,我班同学都特别感动啊。”我说:“你真贱骨头呀,你有病呀你,你每天扫这个地干嘛呀,你班50个人,就没有人能扫这个地了?”她说,都懒着呢,学生都特懒,我班老没有卫生流动红旗。我说,那你天天扫那流动红旗就来了?就算来了,那有意义吗?
所以人家说,当领导的啊,说评价领导啊,会干的,让别人干,不会干的才自己干。班主任也一样啊,班主任也是小小的领导呀。
魏书生,他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博大精深,概括起来,老师们,就两个字。说研究魏书生,研究来研究去,我和他熟得不得了,调查他,研究他,最后概括起来他就两个字,那两个字?“商量!” 凡事商量。他做班主任,凡事和同学们商量,没有一件事是主观想做的,遇到事,我们商量商量;他做校长,凡事和老师们商量;他做了教育局局长,凡事和大家商量。商量的背后是什么呢?是民主和科学。表面上看是个商量,但是它的背后是他的民主的工作作风和科学的工作技巧。在商量的过程中,聪明的很呀魏书生。他说我并不是很有智慧的人,有的时候遇到难题我也不知道怎么办,可是一商量,出来了。你能从大家的各种议论当中,你去摘取一个最佳的方案。我们有的时候就是作茧自缚,自己给自己捆住了手脚。面上好象这事我定了,那事我定了,学生就那你就都定吧,于是,孩子们就越来越成为奴隶,我们老师越来越辛苦。不仅是“保姆”,而且还是“警察”,甚至于是“保姆”加 “警察”。那么这样带班,教课有什么好处呢?所以,今天的老师必须改变教育的方式,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
我们今天有多少学生?大家统计过没有?现在,我们经过统计,中国目前有3亿学生,3亿多学生。这3亿多学生今天面临着一个什么样的课题?共同面临着一个课题,那就是改变学习的方式。改变学习的方式,怎么改变?由被动型改为主动型。
所有的孩子,在我们的中国的这种教育当中,长时间的是被动的学习,老师教,我听,老师说什么,我就怎么样。老师今天没来上课,我就不会学了,老师让这么着,每一个学生都被老师牵着鼻子走。学习的方式要改变。那么要改变首先要改变教师教学的方式。你不改变教育的观念和教学的方式,那么学生的学习永远不能改变。我们的老师啊,大多都喜欢让自己表现的好,那些所谓的公开课,所谓的的演示课,更多地是老师表现的好,来听课的人都说,老师讲得真好,老师真棒,这不行。
美国有一个夏威夷大学的教授,他的手底下有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我们这位教授啊,惊奇地发现,中国的学生是最勤奋的,他说Chinese可以和勤奋划等号。所以每到考试,中国的学生准保是No.1,成绩是最棒的,美国学生,牛气的很,不服气,老跟中国的学生想抗争,我们是美国,我们是本土的,我就不信考不过你,可是就是考不过。
但是这个美国教授就发现了一个什么问题呢?说中国的学生是考试的机器呀,说谁也考不过,我跟美国学生就说,你不要跟中国学生争,人家是考试的机器,你考不过他,一考试,他就是第一。但是,遇到思考问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上,创造能力上,这位美国教授发现啊,中国的学生,甚至于还不如非洲的学生。他就奇怪了,为什么考试成绩这么好的孩子,怎么在那些方面那么差?他呀,带着这个问题到中国来了,跑了好几个大城市,在北京,有一次,开座谈会他发言,说,我找到答案了,听听他这个答案啊,有点偏颇,但是值得我们思考。
他说,中国人和美国人在授课方式上不同,造成了学生思维能力不同。比如说,你们中国,要讲一节公开课,好多老师来听课,那么你们中国的老师,习惯于给学生布置预习作业,几乎所有的学生都知道今天要上什么课,而且都做了预习,预习过程中孩子们有好多的疑问,要等等老师讲课来解答,孩子们走进教室是带着许许多多的疑问来的,随着老师的讲课的进度,这些问号一个一个地消除了,在下课前,老师问同学们,我今天讲的课你们大家都明白了吗?有没有不懂的?于是有同学举手,老师,我这点不懂,于是老师耐心地给解答。张三李四给解答完,说,还有不懂的吗?还有问题了吗?于是都摇头,此时老师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容,孩子们下课以后,全都没有问题了,象鸟儿一样的飞出了教室,玩去了。他说我们美国人上课不这样,说也比如同样上一节新课,那些学生进入教室之前,都不知道要上什么课,甚至于连今天这堂课连那个老师教都不知道。然后,随着老师的讲课的进度他的疑问一个一个地出来了,直到有的孩子按捺不住他要举手说老师,你回答我的问题,不然我上不下去了。老师停下了,给他回答问题,一一地解答,在解答过程中,连老师有的问题解答不了了,那么,这个时候老师说,同学们,你们提出了许多连我都解答不了的问题,希望你们放学以后自己去找答案,写出答疑论文。下课以后,孩子们带着连老师都解答不了的问题疑惑地走出教室,到社会上去,到网上去,到他们能找到答案的人跟前去寻找答案,回头写出答疑的论文。当老师看到答疑论文时,惊讶的发现,真的是值得他敬佩的,连他自己都解答不了的问题,他的学生写出了答案。
所以这个教授说,这就是一个思维方式的不同。思维方式的不同造成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的欠缺。
我刚才说到魏书生,我不知道在座的各位有没有听过魏书生的课,如果你是语文老师,没有听过魏书生的语文课将是你一生的遗憾。为什么?他的课是很受启发的。
在西北的一个城市啊,3千人的一个体育馆里,听魏书生的一节课。头一天晚上,因为我们一起到那里讲学,头一天晚上,我问他,我说老魏呀,明天你就上公开课了,上那一课呀,说说,我也和你一块备备课。他说,明天你就知道了,我也不知道上什么课。我寻思你这还保密呢,我就没再问。第二天吃早餐,我说魏老师,一会就上课了,你可以透露了吧,上什么课呀?他说我真的不知道,一会你就知道了。后来我才知道,他真的不知道。
到了体育馆3千老师呀,体育场黑压压都坐满了,然后在篮球场的平台上,平地上,坐了一个班的当地的学生,初中生,每人手里拿着那个学期的语文书。就要上课前10分钟,我问魏老师说真不知道上什么课?他说我真的不知道,一会,你和我一起就都知道了。
老师们,在坐的老师们,你们有这胆量没有?你到一个异地的城市去,几千个老师等待着你上一节公开课,上课前10分钟你还不知道你上什么呢。他就敢。所以称他是大师呢。中国长江以南有一位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钱梦龙,中国语文界的前辈。比魏书生大19岁呀,人说,同行是冤家,可钱梦龙说了一句什么话?如果我早生20年我一定拜魏书生为师,他有过人之处呀钱梦龙说这样的话。
这西北的这个城市,魏书生上课了。他怎么上的这节课,开始他就问同学们,“同学们,今天魏老师给你们来上这个课,我想问一问,过去你们的语文老师,很多语文老师啊,给你们上过许多的语文课,你们说说,那些语文课你们喜欢,那些课文你们喜欢。”于是孩子们开始举手了,说老师,我喜欢记叙文,我喜欢那一篇那一篇,还有说我喜欢小说,喜欢诗歌,陆陆续续说了许多。然后魏老师问:“你们最不喜欢什么课,什么课文?”几乎异口同声讲,古文。魏老师马上说:“那我们今天就学古文吧。”他在黑板上写了两个字――《为学》。同学们,打开你们的书,《为学》这一篇。他手里没书呀,整堂课,他是背着讲的,连书下的注释在那里他都说地清清楚楚。我们有的老师呀,讲课时手里拿着这教材,眼盯着备课的本,抬头看一眼学生就找不着地了。我们这怎么能成为大师呢?要烂熟于心啊。你背地里得下这个功夫呀。冰心曾经说过:“人们只看到花的娇艳,却不知道每一朵花的根都泡在苦水里。”爱因斯坦还说过这样的话,人与人之间本来没有什么差别,出生以后,除了后天的教育以外,大多都是一样的,凭什么在一样的单位,一样的部门出现了差别呢?他说了一句名言,他说:“人与人的差别在于业余时间。”就是一个人怎样打发你的业余时间将决定你与别人的差别。
魏书生把他所有的时间都用于学习和研究了,他当然就能卓而不群,口吐莲花。那节课呀,魏书生话不多,不象有的公开课,有的老师在那哎呀,说的可多了,打了下课铃还想再讲呢。他,听的你像轻描淡写的,你得竖着耳朵,那话筒也不太清楚,一节课下来,快下课的时候,他问同学们,他说:“同学们,今天的课就要结束了,我想问问,你们以前的语文老师也经常给你们上课,今天魏老师也给你们上了一节语文课,你们觉得那样的课好啊?怎么样呀,你们比较一下。” 孩子们站起来了,魏老师,以前,老师给我们上语文课是老师很辛苦,我们很轻松;今天魏老师上课是老师很轻松,我们很辛苦。一会不注意就跟不上趟了,忙得很,累的很。魏老师说:“那怎样上好呀?”“还是魏老师这样上好。”“我让你们很辛苦,我很轻松,我很懒惰,我还是好老师吗?”“是好老师,因为你教会了我们怎样学古文”。“你们说了不算,你们真的会学古文了吗?假如明天魏老师回盘锦了,不来了,你们的语文老师也请假了,不再给你们上语文课了,下篇古文你们会上吗?”,学生说会。“怎么上?你们说说看。”于是孩子们依次站起来,第一步第二步,全场热烈掌声。这就是“授之以鱼”,只给人一顿饭的本领,而“授之以渔”给人以终身的本领。第一个“鱼”是没有“氵”的,第二个“鱼”是有“氵”的。我们是把一条钓好的现成的鱼烹饪好了送到孩子嘴边让他吃下去,解他一顿之饥呢,还是教给他钓鱼的本领呢?我们更多的老师是解他一顿之饥呀。所以有的老师,他很自豪,那天,他没来上课,孩子们说,老师,您今天没来,我们连课都不会上了。老师还挺得意,你看,没我就是不行。
真正高明的老师是教给学生终生学习的本领,让学生没有了你,学的就更好!因为一个人,一生当中,在校学习的时间还是有限的,是少数的,大量的时间是将来能够自学,不断的学习。
所以,美国一个物理学诺贝尔奖获得者,在一次讲学中曾经对听众这样说,他说有人曾经问我,什么样的知识让我成就了诺贝尔奖,他说,我告诉大家,我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我读了许多许多的书,学了许多许多的知识,经历了许多许多的老师,今天让我回首往事,我可以这样说,所有的知识,大多都忘记了,说,请问,你们谁能记住从小到大学过的所有的知识?他说,但是,我的小学6年级的一位老师曾经教会我怎样做人,而这,是我成就诺贝尔奖的基础。
所以,我们都盛传着一句话,教会学生做人,远比教会学生学知识要重要。因此现在有一句流行的语言是这样说的:未来世界的文盲不是不懂知识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未来世界呀,还有文盲啊。
中国现在是发展中国家,大家都在千军万马挤独木桥,人口多,大学少呀。日本,人口少,大学多。人人都能上大学,日本现在连家庭主妇都是硕士呀。他知识层次相当高,所以他育儿就和别人不一样。说我们中国这,很多父母急了就“啪啪”给孩子两个大嘴巴。都习以为常,好像打孩子是天经地义的,没人指责你。在日本,那个母亲打孩子一下那简直不可思议。在美国,只要母亲打孩子一下,那孩子立刻就报警,那警察就来了,维权啊。可是到了那个时候,中国到了那个时候,人人都有学历了,人人都有知识时,但是还有文盲,怎么说,一句话:未来世界的文盲,不是不懂知识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到那时候,不能继续的学习,不能与时俱进,你将成为未来世界的文盲。你总讲那出土文物一样的话,过时的话,不行的。
所以,我们要想让今天的孩子真正能做到由被动变主动,我们老师必须要改变自我,才能改变学生学习方式。
北京有一所很普通的中学,22中,东城区的一所普通中学。和我们119中学差不多,比119中强一点。但是这所学校出了一个全国著名的数学特级教师,他的名字叫孙维刚。凡是教数学的老师,你今生没听过孙维刚老师的数学课是你的一生的遗憾,但是这遗憾永远定格在你的记忆里,因为孙维刚02年因癌症去世了。你将来只能找来他的录像看一下,找他的书来看一下。
孙维刚创造了教育的奇迹呀,不可思议呀。2000年的时候,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的报告厅上,介绍他的工作经验,前任教育部部长陈志立,现任国务委员,坐在孙维刚旁边,因为我是报告团的组织者之一,我坐在台下,我观察了一下,陈志立部长啊,在孙维刚45分钟的报告中,陈志立部长一直扭着头看着孙维刚,头都没正着过,以至于摄影记者都找不着他的正面,他老这样看着孙维刚,他被孙维刚折服了,下来以后就找我们,说你们把孙维刚的教学录像带给我找来,我要看看。
孙维刚啊,从初一教到高三,他这辈子都是,一轮下来,教了几轮学生了,他说,都是别人不要的,三流四流的学生啊,进到他们学校,因为他们学校不是重点中学。那么他从初一开始教,一直教到高三。他教的第一轮学生,高三毕业的时候,一半的学生被北大清华录取了。当时在北京都震动了。北大清华在北京考起来是比外地容易,但也不是说学校老师都能做到这一点,有的学校,有的北京的重点中学,一个学校有几个上北大清华就不错了,一个班,20多人考上北大清华。其余学生全部达到大学,重点大学本科录取分数线,升学率100%第二轮又是这样,一半上北大清华。第三轮又是一半上北大清华。
不仅如此,有一年,他教初一呀。四五月份的时候,他向北京市教育局提出申请,他说能不能让我初一的学生参加一下今年的中考,我看一看他们达到了什么程度了,我好制定下一阶段的教学计划。市教育局局长说了,孙维刚老师搞教学实验,咱们开个先例吧。于是,那一年的北京中考的数学考场上出现了一队带着红领巾的学生,进到了一个特殊的考场。考试结果出来照样是封卷,阅卷,和其他的学校一样的阅卷。总分出来了,孙维刚这届初一的学生中考的数学平均分超过北京市中考的数学平均分10分。
当时有的人说,孙老师的学生还用学数学吗?孙老师说,当然要学了,从下学期开始,我就教他们高中数学了。那高中呢?高中我就开始教大学数学了。老师们,他的学生北大清华不录取谁录取呀。
太厉害了。我曾经听过一堂孙维刚的数学课。我不是教数学的,我真的不懂这数学教学。但是我从那一节数学课上我看出一点门道来。他讲三角函数,这几何中的一个知识,我们一般的老师讲三角函数就讲三角函数,他不一样。他这一节三角函数不是就三角函数讲三角函数,他把三角函数放在整个几何的系统中来讲出相关的点,一节课,把三角函数在几何中的地位点明。下来之后,他们班的学生对几何立刻产生了兴趣,下去自己就开始就别的东西了。他讲数学,代数中的某一个知识点,也是放在整个代数数学体系中来讲。很快,他的学生就把初中数学全学完了。
所以,有人问孙维刚,说,孙老师呀,您教学有什么诀窍吗?孙老师说,没什么诀窍,要诀窍,就一句话:教师要善于把不聪明的孩子教聪明了,把聪明的孩子教得更加聪明。要想这样,老师先应学得聪明起来。他说,问题是,现实中我们有很多老师呀,把本来人家很聪明的孩子教傻了,越教越傻。
教育部,有一个司局局长,他很感慨地说了一件事。他说,有一次,下面的一个小学校,公开课,是一年级的小学生,这个老师据说是一个很好的老师。上课了,讲什么呢?讲了很多,其中讲到了水果的分类。孩子们说说都有什么水果。孩子们站起来了,说,有的说,老师,有苹果。老师写在黑板上――苹果。老师,有西瓜。于是老师写上西瓜。桔子,各种各样都说了好多,说完一会就没人举手了,没人举手了,这位老师还问,爸爸妈妈经常给你们买水果吃,难道就这些吗?还有呀,你们再想一想,因为他的笔记里面还有呢,必须得对着教案说完呀。
这时没人举手,他就皱着眉头。坐在角落里有一个男同学,这样举着手(很低),半举不举。他看了一眼,装没看见,可是听课的老师看见了,很多老师在那听课呢,坐了半班呢,后面老师就说,这有一个举手的。那个老师,就是讲课的老师很不情愿地说,那你说说吧。这个孩子站起来说了一句:“报告老师,回答香蕉的同学今天请假没来。”(全场大笑)
老师们,一个真实的谎言被一个纯真的孩子给捅破了,让人想到了《皇帝的新装》。这种事情虽然有点太过份了啊,但是现实中,这种公开课,做假的课,表演的课并不是说希奇古怪,而是说我们也经常听到或看到。那么我们这样去教学,不仅教会孩子做假,重要的一点我们怎么去启发孩子求知的欲望和兴趣呀。我们不是把孩子教傻了吗,本来很聪明的孩子呀。所以,我们要想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为主动,成为主动的学习者,我们老师先要改变自己。
今天的课改,教育部推行课程改革,有的老师说了,课改一弄,我教了30多年的课,居然不会教了。为什么,课改在各地有顺有畅,有好有坏。课改可能说起来挺复杂,课本看起来也挺深奥,但是,老师们,课改有一个核心理念,只要你知道这个核心理念你什么都不要惧怕。核心理念就三个字――“关注人”
新课改,新课标的核心就是让我们关注人,关注谁呀,关注学生,我们过去备课习惯于什么呀,比如说我要讲一节课,我就备教学目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方式,作业是什么,按照我的想法来做。课改不是了,课改让你关注的是每一个学生,让你把教室的天窗打开,让阳光洒落在教室里的每一个角落。你要想到这一个内容我们班的学生能不能接受,班级里有几种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接受这个知识时有那些误差,你应该采取那些教学方法。要关注人。你真正关注人了,那你就是进行了课改,进行了素质教育。那么素质教育你别看它博大精深,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就是在课改理念的核心三个字上再加三个字――“关注每一个人”。要让每一个孩子得到教师的关注,那你就是素质教育了。那素质教育怎么落实怎么实施?有的老师说了,我一个普通班主任,我怎么搞素质教育呀。老师们,素质教育有一个切入点,就是说你的落脚点,入门很重要。那么素质教育的切入点是什么?道德教育。
一所学校抓素质教育,他说的再天花乱坠,你深入课堂,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一进入学校,校长说我们学校可搞的是素质教育,你再说出一大篇来,素质教育的落脚点是道德教育,你学校的德育工作没做好,你素质教育是空谈。那么道德教育的切入点是什么?我们怎么看你道德教育做的好,道德教育的切入点就是做人的教育。你真正是培养孩子做人了,那你是进行道德教育了。
做什么样的人?陶行知有一句话说的好:“千教万教,教人学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那么我们就要在“真”字上下功夫,教人求“真”啊。那么“真人”是什么人呢?毛泽东早在多少年前就对白求恩有一个评价: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 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利于人民的人。老师们,我们如果能培养出这样的人,难道不是真人吗?这样的人真的是一个社会有用的人。那,我们要想做到这一点,我们就要认真地去思考,怎么做? 在我的班主任工作中,我给我自己整理了一些做法,就是班主任工作要成系统。所谓班主任专业化就是指要有自己的专业水准。那么我在班主任工作中,我把它概括起来就是:一则、二感、三言、四通、五心、六法。一则,就是一条教育原则。
一条教育原则是什么?就是多年来我一直遵循的教育原则,我用这条教育原则来指导我的班主任工作。这人原则就是“以爱动其心,以言导其行”。用爱的教育来打动学生的内心世界,再用严格的要求来指导学生的行动,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不是我发明创造的“以爱动其心,以言导其行”,我是受苏霍姆林斯基的影响。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教育者最可贵的品质之一是人性,对孩子深沉的爱,兼有父母亲昵的温存、睿智的严厉和严格的要求。那么我把它学来,概括到我的工作中就推出“以爱动其心,以言导其行”这样的教育原则。
老师们,我们和孩子相处,需要打动学生的心啊。我们和孩子素未相逢,我们不认识,大家到了一起来,到了一个课堂里来,我们如果不去打动他的内心世界,我们怎么能去教育好他呢?用什么来打动?用爱!
去年,中国电视界,热播了一部电视剧,轰动全国,甚至于海内外,这部电视剧叫《中国式离婚》,作者王海鸰。电视剧拍得太昏暗了,太阴暗了,看完了让你觉得很不舒服,虽然都是名演员演的,但是看一遍就够了,再看第二遍你就不舒服。王海鸰的原作写得还是不错的。这本书中,王海鸰首次在婚姻的问题上提出了一个新的见解,说,――爱是需要一种能力的!
老师们,爱是需要一种能力,什么能力呢?这个能力不是说我爱我的爱人,我爱我的学生,这就是能力,王海鸰提出的爱的能力是什么呢?她说:那是让你所爱的人爱你,这是爱的能力。
能中能让你所爱的人爱你,这证明你有没有爱的能力。王海鸰说,我就没有这个能力,所以我就离婚了。她老早老早就一个人带着儿子生活到现在。那么王海鸰在这里确实提出了一个很高明的见解,爱是需要一种能力的,能让你所爱的人爱你你就是一个有能力的人。但是怎么能让你所爱的人爱你她没讲。我们给她诠释一下,很简单,就是你能深深地打动你的爱人一次,他保证爱上你5年不变心。(笑声)
老师们,我这个比喻可是有根据的,爱是一种储蓄呀,你深深地打动他,不是浅浅地,深深地打动你的爱人一次,他真地能爱上你5年不变心。人心都是肉长的,他一旦有变心的时候他就想了,哎呀,我对象多不容易呀,当初怎么怎么着打动过我呀,这种储蓄就焕发了。不要光储蓄钱呀,要储蓄一点爱呀。你再深深地打动你的爱人一次,他又爱你5年,这可就是10年了。你能经常不断地去深深地打动你的爱人,他就能永远爱你而不择他,这就是爱的能力。
夫妻尚且如此,师生更要有这种能力,不是你光你爱学生就完了,你要让你所爱的学生也爱你,这是爱的能力,教师爱的能力呀。只有你爱的学生反过头来爱你了,这个教育的奇效才会发生,有很多学生因为喜欢某一个老师而喜欢他的课;因为爱某一个老师而不厌学。因为爱这个老师而奋发向上。
不能光说,我爱你们,学生说:我不爱你!那不行,你没有这种爱的能力。那怎么才能让你的学生也爱你呢?很简单,你就要经常不断地去打动他。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什么意思?教师是在学生心灵深处耕耘的人。你要想打动他呀,你要经常地去动其心啊。你要让孩子的心灵受感动。那怎么才能让感动他呀?老师们,今天的孩子可和过去的孩子不一样。今天的孩子,他一方面是物质生活的富翁,另一方面是精神生活上的乞丐。他恨不得饥渴到了顶点,要尊重平等民主理解信任,可是我们不给他。比如说:早恋。这几乎是普遍的难题呀。有人说中国基础教育界出现了三大难题:第一大难题就是早恋。早恋的发生是和后面的两个难题是有关联的。第二大难题是什么呀?网络。由于网络的出现,造成了很多孩子寻求暴力、色情、游戏,在网上结交异性朋友。第三大难题就是单亲子女。物质生活丰富了吧,离婚率越来越高。过去谁班里有个单亲子女那都是少的,现在,我有一个朋友,她那天跟我说,说任老师,我班现在的单亲子女都达到14个了。一个班就快一半了,小一半了。这是个大问题啊。那么这一切产生的结果是什么呀?早恋,孩子出现了不正常的交往。
有一个老师,有一个小学教师说,任老师,你说中学生早恋,我们那小学生才5年级就开始谈恋爱了。我说你可千万别说那是恋爱,我告诉你,你跟本没好好学教育学心理学。你那小学生在一起,那跟本不是恋爱,那是模仿。恋爱从什么时候开始才能定性为恋爱呀?性的成熟开始。
十四五岁,一般到初二,现在有的发育早了,初一。男孩子遗精了,女孩子出现月经了。不要小看这月经和遗精啊,我跟你说,人的一生就两大重要时期:一是青春期,二是更年期。青春期是蓬勃向上,成熟的开始。更年期是衰落,最后走向死亡的前兆。所以,青春期的时候,孩子一出现生理上的变化,性特征一出现,老师们,你们不要以为一有生理上的变化你就可以小看他了,生理上的变化按照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研究证明,立刻就是心理变化。他马上心理就出现变化了。
我曾经做了一个调查,非常地让我心痛。北京的一个地区医院的一个妇产科的主任,跟我是朋友。有一次跟我说,说任老师呀,我这一个暑假,我们这个妇产科为双肩背着书包的中学生,女中学生作人工流产54个。我问到南方几个地方,他们说,一样的。就现在这情况。而且做人流的那些女孩子,个个都没有一点羞愧,大大方方的,现在还有很多无痛人流啊,可视人流啊,还觉得它挺好玩的。做完了,抬屁股走人了,没事了。跟谁都不能说,都不写自己真名。交完钱,做完就走人了,父母不知道,老师不知道。
有一个学校,这也是北京的一个学校,运动会,一个女孩子跑800米,跑着跑着突然腿下流血,赶紧老师送医院,一查,流产了,孩子自己都不知道怀孕了。这样的事,你现在不重视,触目惊心的事在发生着。
我们不知道孩子的生理变化随之带来的是心理变化。我有一次把家长们叫来,我事先做了调查呀,私下里一个个问的,问的结果,我们班除了两个孩子没有出现性的成熟,其余的都出现月经和遗精了。
然后,我问家长,我说,在座的家长同志们,我想问一下,你们那一个父亲母亲问过你的女儿和儿子来月经了吗?遗精了吗?谁主动问过,请举手,就像现在这样,没一个举手的。我说,你们为什么不问啊?有一个家长,当妈的举手说,任老师,我没主动问过,我女儿主动跟我说过,妈,我来月经了。我说,那你们为什么不主动问呀?那家长说,那那问得了呀,那那开得了口呀!任老师,这那能问呀这个。我那孩子老问我,妈,我是从那出来的呀?我就跟他说,石头子里蹦出来的。这就是我们的父母以这样愚蠢的调侃来应付我们的学生求知的问题。
他性的成熟随之萌发的就是对异性的好奇。这世界上就男人和女人,我有这现象,那她呢?我们这怎么回事,她那怎么回事,他就想了解,没有地方找答案。父母不答,回避;老师不答,回避。他就去找去了,这是人的本能啊,找答案去了,寻根似的。
而生理上的变化紧接着带来的就是心理上的变化。他觉得我成熟了。老师们,人家这个想法一点都不偏激,中国今天这是提倡晚婚晚育,过去历史上十一二岁就结婚生孩子的有的是呀。他觉得他成熟了,我已经是个大人了,我已经成熟了你们还象个小孩子似的管我不行了。我们不了解孩子,当他出现青春期的征状之后,到了半成年半儿童期,他既想像成年人一样地被人尊重,又摆脱不了孩子的幼稚天真。于是这个时候的年龄段是个什么样的年龄段?是模仿能力最强,辨别能力最弱的阶段。所以,你说那小学生谈恋爱,那纯粹是模仿,看那影视电影两人就拥抱了,跟本没那意思,情感上,生理上都没有那种渴望和需求。
但是,中学生就不一样了。他是真的了。但是有些东西他是朦胧的真,不是真的真。他和我们成年人所说的谈情说爱不一样。成年人说去会个朋友去,一见面就是:对方是干什么的,长的怎么样,家庭怎么样,收入怎么样,甚至于你们家有没有遗传病史,恨不得连祖宗八代都问清楚。今天的孩子们,你就是穷光蛋,你就是长得丑得要命,他说,我就喜欢你,他没有那个成家立业的感觉。
人家有个科学家研究,青春期的孩子,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不能说是早恋,早恋也是恋,实际上它不是恋,它是什么呢?它是青春期的性的萌动。但是它太长了,说班里面我们班一男孩和一女孩牵手了,说你们这是青春期的性的萌动。孩子说,这太复杂了,太深了吧这个。所以都冠之以早恋,好解释。
我们不了解孩子心理发生变化了,有人说,人的一生经历两个断乳期:一个就是幼儿期,母乳的断乳,他长大了,他需要五谷杂粮了,母亲的奶汁已经不能满足他的需要了,这是第一次断乳。第二次断乳就是青春期,叫心理上的断乳。这个时候,当他的性一成熟,他马上就愿意摆脱父母,摆脱老师,不要再管我了,我长大了,我自己可以管我自己的事了,于是,凡是教初中的老师,凡是有初中孩子的父母你都会感觉到,孩子到这时候变得难管了,叛逆,而且越不让做什么,越做什么。不希望父母唠唠叨叨,希望父母管着自己,他们想自己决定事情,但是又决定的很幼稚。就是辨别能力最弱而模仿能力最强的时候。
我教一届初中学生,教初三,我班一个女孩子写了一篇日记,日记的题目叫初中生三步曲。我给大家念念。
初中一年级:好像一下子长大了许多,对新的学校充满了新鲜的占有欲,再也不怕小学的班主任,甚至于敢趾高气扬地走到他面前像对同辈人一样对他说,怎么样了,近来你好些了吗?课上老实得像只猫,课下什么都忘了,有时爱掉眼泪,说话的声音小得像蚊子,但是对于周围的事却从来没有在乎过。
初中二年级:才觉得过去的事有些荒唐,偶然间又会否掉一个曾经坚信不移的真理。仿佛才开始凝望世界,呆呆地却觉得比过去懂得多了。
初中三年级:最讨厌别人对你说,小孩子,你今年十几了,再也不习惯大人摸自己的头却总希望握握别人的手。仿佛仍摆脱不了孩子的模样,于是总琢磨着怎么样使自己看上去更大一些。只要愿意,什么事都做得出来。从来没有过的心理,不愿意承认错误,那怕是认识了这个错误也要装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背地里偷偷地去改。?
这就是青春期的孩子的真实的心声。老师们,我们不了解他你怎么能教育好?你天天和他顶着牛,你还像管孩子一样管他,他不接受你呀。它需要一种尊重,他要和你握手啊。我有一个朋友,家里很有钱。他有一次找我,说任老师,你跟我儿子谈谈心去,我这儿子实在是管不了啦。从初一就开始抽上烟啦。越抽越上瘾,这可怎么办。我怎么说都不管用,和我顶着牛,天天就抽,以前是偷我的烟抽,现在我没办法怕他外面偷去,我就给他买烟。我说这也不是办法,所以呀,你帮我解决解决。后来我和他儿子谈,后来他爸爸说,你看,我这儿子,教育这么多年了,管这么多年了,从来不和我说知心话,你和他谈了一个多小时就和你说了这么多的知心话。我说我尊重他,我从不把它看作一个孩子,我把它当成我的朋友,我告诉他,我是来帮他的,所以他和我说真心话。你不是,你始终把它当成孩子,大声呵斥,你总把它当成儿子,长不大的人,所以他不接受你的劝告。我和孩子聊了聊,孩子自己说了,任老师,其实我抽烟一点瘾都没有,我怎么抽的烟,这得怨我爸。
这孩子就已经出现性成熟了,初中一年级,长得已经很高了。他说,我老照镜子,老想让自己大点,总觉得自己看上去一脸幼稚。有一次我把我爸的西服穿上,看着还不对劲,还不是一个大人样。我突然想起来,我爸第天晚上坐在沙发上,抽着那烟,多有派呀,多有成人味呀。我就乘我爸不在家,我就拿了那根烟,我点着烟之后,我照着镜子,猛然间我在灰色的烟雾中寻找到了成人的感觉。于是我就抽上烟了。很简单。我后来和他爸爸说,你想让你儿子戒烟吗,就一个办法,你先戒烟,你儿子准戒烟。他说其实我抽烟也不上瘾,我说那你就别抽了,尤其是不要在孩子面前抽。当然后来,他也戒烟了他儿子也不抽烟了。
当然我说的这个事情并不像我刚才说的那么简单,这个过程也有很多复杂的,教育呀,反反复复的。但是我们要知道,今天的孩子,他真的地需要一种尊重。
我在欧洲,去访问,到瑞士。听一节高中的课。瑞士的高中的学生,特别是女孩子,那可能是欧洲的种,从小就是吃黄油长大的,那个个发育得那个丰满,一看就像个妇女那样。不像我们这高一的小女孩,看着瘪瘪的像小孩子一样。他那高一的女学生一看。我们十几个中国人啊,进一个班听课。要在咱们中国,说一个班进十几个人外国人这堂课该有多么认真严肃。我坐最后,两排学生中间坐了1把椅子,在最后。上着上着课,我就看见我右前方的一个女孩,从左兜里拿出一个小镜子,从右兜里拿出一个口红。就当着课堂的面抹了起来,还在那美着那。我寻思,这在我们中国可没这一景。再一看周围同学跟没看见一样,老师也跟没看见一样,特别自然。我特别奇怪。我这儿正奇怪著那,在我左边,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儿在那拥抱和接吻。我还挺不好意思,赶紧用手挡着。我心说,我还不好意思呢,人家多自然那。再看那老师看了一眼,也跟没看见一样。
这个老师是个女老师,讲着讲着课讲来劲了,一屁股坐在讲台上,两条腿还耷拉着,还在那翘着腿。哎哟,我寻思,我们中国老师绝对不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形。下了课,我就去找这位女老师。是这个班的辅导员。他们没有班主任。全世界只有前苏联和中国有班主任,别的国家没有。这是特殊国情下的班主任。苏联解体了,就乌克兰俄罗斯有班主任,再就是我们中国有班主任。
我就问这个指导老师,我说你们班有男女同学谈情说爱的吗?我后来才知道我问了一个多么幼稚的问题,这个老师回答完,翻译一翻译,我就目瞪口呆了。我说出来看你们是不是目瞪口呆啊。
这个外国老师说了一句什么呀?
“我们班已经没有处女了”。我还问人家有没有谈情说爱的。我当时非常惊讶,她看出来了,赶忙又解释,但是我们班都没有一个堕胎的。她还耸了耸肩。给我的感觉就是,这就是她的成绩。
后来我才知道,人家欧洲的历史是宗教,很多人都是信宗教的,有信仰的。信仰里就强调不许堕胎,绝对不许堕胎。所以,她就把没有堕胎当作是自己的成功。那我就问,那男女同学谈情说爱你管不管呢?她说,管呀。怎么管呀?她说,很容易呀,我把男同学和女同学分别叫到我的办公室里,我教给他们怎么避孕,并交给他们避孕工具就完了。然后又耸了耸肩。哎哟,我说这个有意思呀。我在想,如果我们中国有老师看到男女同学谈情说爱,也如法炮制,你看人家的父母不把你打个半死。人家得说你是一个流氓老师。你教给人家怎么避孕?还发给人家避孕工具?那人家还不把你打死。这是不行的,这国情不允许。在人家那地方就是这样。后来我也了解,附近几个国家都是那样。
后来,我在日本,和几个日本老师也聊起这个问题。因为你当班主任,一个班里出现这个问题,你要和别人进行交流,进行各国的调研,找出适合我们中国的最好的办法。这个日本老师笑眯眯地对我说:“我如果发现一个男同学和女同学谈情说爱,我就把他们分别叫到我的办公室里,我对他们说,你真的喜欢他吗?你真的像娶她吗?你真的想嫁给他吗?那你从现在开始要非常努力地学习,做到班里的No.1,这样她就不会嫁给别人了”。哎哟,我寻思,这个办法我们中国也不行。
据说现在,有的城市的老师,看到男女同学谈恋爱了,就把他们放在一块,坐在一起,让他们互相学习促进提高,这都不对。教师支持,教师怂恿,都是不良的做法。说,我们把他们捏在一起,这不是好办法;把他们俩分开,也不是好办法;像欧洲那样,教给他们怎么避孕不是好办法;像日本那样,告诉他为了娶她嫁给他而拼命地成为No.1也不是好办法。我们中国应该有中国的办法,这个办法就是在尊重理解信任平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这么引导?我通常采取这个办法:一进入初中,只要班里有一半的学生出现了性特征,我就立刻开始上生理卫生课。这个生理卫生课是一种实用生理卫生课,讲人体解剖。我讲不了人体解剖,我能讲点中医方面的知识,我就让家长帮我找医生去,找西医大夫来,讲人体解剖。把人体解剖图挂到墙上,我惊奇地发现,时代不同了,学生真的不一样了。我当年做学生的时候,那时文革时期,七几年上高中的时候。我记得我们生物课,有一章是生理卫生。当时教生理卫生的是个男老师,他讲生理卫生这一课的时候,有一天他上课,他拿出两张图,他往黑板上一挂,男性生理解剖图,女性生理解剖图。刚挂上,全班同学刚看了一眼,就都把脸低下了。没一个人敢抬头的。有的胆大的,看一眼再赶紧低头。这是贼眉鼠眼地看这个图。我们那个生理老师就说了,你们把头都抬起来,你们都低着头,我这一课怎么讲嘛。没有人抬头,越说抬头越不抬头。这节课是老师在台上讲,所有的学生都低着头。下了课,老师说我这图白挂了,你们都低着头,没人看。
今天,当同样的生理解剖图,男女生理解剖图挂到黑板上之后,我惊奇地发现,所有的学生都昂着头,瞪大了眼睛看。而且还很有兴趣的表情。这就是今天的孩子,我们今天如果再回避这个东西,那真的是重大的失误。下了课,讲清楚了这个事,男女同学在课间居然就有同学问,你来例假了没有?真的这样。而且孩子之间很大方。
讲完这个,下一步我的讲的就是,黑板上写一句话:人,有别于动物的是能够自我控制。告诉他们,人是高智能的动物,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感情。人的感情是呈递增形式的。由喜欢到喜爱,有喜爱到恋爱,由恋爱到婚姻,到生儿育女。作为中学生,当你的情感出现爱的萌芽的时候,你要选择喜欢的位置而不能超越这个位置。超越这个位置,你要付出昂贵的代价。中学生,最大的弱点是做事不考虑后果。教师教育的技巧就在于,为他设想后果。出其不意,为他设想后果。
有一次,我放学回家骑着自行车。我们班学生有个习惯,都知道我早晨和他们一起锻炼,放学和他们一起回家。有几个孩子放学和我一路,骑车走。那一天,我们班有一个男同学,和我一起回家,该他拐弯儿了,他不拐弯,继续和我一起往前骑。我说,你不回家了今天?他说,不是,任老师,在学校里不好谈,我有个事想和你说说,在心里憋了好几天了。我说咱们骑着车太危险了,咱们把车放到树林里,再到树林里去谈。于是,把车支好。我说,你可以和老师谈了。
他说,任老师,这些天特别憋得慌,心里特别难受,我就是想和你说说,希望你帮帮我。我说可以,你说吧。他说,在我说这个事情之前,你先得答应我三个条件。现在的孩子,不得了,都是有备而来呀。那像过去,我们都傻呼呼的。当学生的时候,没那么多心眼,现在的孩子有心。你老师没心,说得通俗点,你斗不过他;说得高明一点,你真难驾驭他。
这孩子说,任老师,第一,我跟你说完这事之后,请你不要改变对我原有的看法。我说,我答应你。第二,请你不要告诉我的父母。第三,请你不要告诉班里的同学。我说可以,这三点我都能做到。他说,光口头答应不算,咱俩还得拉钩。我说拉钩?拉钩就管用了?他说当然,拉钩就是盟誓呀。我象孩子那样和他拉钩,他嘴里还念念有词:拉钩为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于是他说了,任老师,我喜欢上咱班一个人。我的脑袋嗡的一下,表情还装得若无其事,心里扑腾腾的直跳。
这是我们班里的学习委员,学校学生会副主席,是一个非常优秀的考试成绩老是前3名的学生。个子不高,初二,头特大,外号大头。爸爸大学教授,妈妈报社记者。独生子,一手的钢琴,英语呱呱叫,说得特别棒。我总觉得那谈情说爱的都是那学习不好,这么好的孩子也开始喜欢上人了?可是你说的,没这感情不正常了,都正常呀。我在班里做过调查,我说,此时出现性特征的同学请注意,凡是到此时此刻你还没有对于任何一个异性产生好奇敏感愿意接近的请举手。没有一个举手。我说,这说明你们都正常,如果有一个举手的,我带你去看心理医生,你有病。
我说过这是正常的呀。那你还不能马上说,你怎么喜欢上人啦?这可不行。你可是班干部,在班时你要起表率,这话是无效的,对他是无效的。我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我问他,你为什么今天要来和我说这个?他说,我这些天老在她面前暗示,她都不理睬我,所以我心里特难受,所以我今天先向你打招呼,如果您同意了的话,我明天准备向好正式地挑明关系。我当时觉得今天的谈话非常重要。于是我问他,你喜欢上谁了?他把这个女孩子的名字一说,我们班,长得最漂亮的宣传委员,能歌善舞,然后这孩子问:老师,您觉得这正常吗? 教育的技巧还在于出其不意。我马上就告诉他,我说老师首先要表扬你,他说阿,你还要表扬我呀?我说:当然了,因为你在选择异性朋友上,不俗,选了一个咱们班出类拔萃的女孩。他立刻拍着胸脯说,老师,我的眼力不错吧。我说,你的眼力真不错。但是,你得告诉我你都喜欢她什么。你把理由说充分了我支持你。他立刻说出这孩子十多条优点,然后问我:老师您觉得这正常吗?我说正常,这些优点我认为都是有的。但是有一条不正常,没说她一条缺点。他说,老师,在我的眼里她完美无缺。我说,那就不对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都能说出她的几条缺点,他说,老师那你和我说说。我说,我跟你说不算,那要你自己看才行。真正的恋人是连缺点都能包容的,说明你现在还没有真正地爱她,你只是一点喜欢而已,他说老师那您看我能不能向她表白。他特别急。教育的技巧还在于,设想后果。所以我告诉他,我并不急于告诉你答案,我想告诉你什么呢?假如明天你和她表白了,全人类最高境界的表达爱的语言就三个字“我爱你”,再没有比这浪漫的了。你知道会有什么情形出现?有两种情形。一种:对方正好喜欢你,我给你们讲过,男女同学在青春期女孩比男孩早熟两年,人家可能早意识到你的暗示了,故意不理你,故意装作不知道。但是你表白了就不一样了,那窗户纸捅开了,对方就要回答也喜欢你也爱你,你俩该陷入感情的漩涡了。有个著名的作家说了一个名言,世上最消磨人的意志浪费人的时光莫过于堕入情网。从此你们俩就要消磨时光,去谈恋爱了。你初一一入学,在全班面前你宣誓了,宣誓了:我高中毕业要考上清华大学。我说,朋友,初二现在就开始拉著手谈情说爱,将来还想上清华?我说不大可能。但到时候你可能放弃了你的理想,获得了爱情,老师还要祝福你,毕竟你有所得。可是你没到成年,任何一个成年的男子,特别像你这样有志的青年,你会为自己所失去的感到遗憾,得到的也不觉得特别甜蜜。你会觉得,人生,爱情不是唯一的主旋律,你要有许多追求。到那时候,你可能就会为自己感到悲哀。同时你不是女人,世界上任何一个优秀的女人都不可能喜欢一个一无所成的男人。到那时候,人家那么优秀的女孩,看你什么都不是了,人家可能喜欢别人,移情别恋了,结了婚还可能离婚呢,你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你觉得值得请你明天就向她表白吧。
我说这番话的时候,他眼睛直勾勾的盯着远方,然后摇摇头说,老师,至少明天先不能说,我再等等吧。我心里挺踏实的,然后他又说,老师还有一种情况,那是什么情况?第二情况就是对方一点儿感觉都没有,人家每天跟你在一起学习工作很单纯,突然间你冒出一个“我爱你”,作为一个正派的女孩会因此而反感你、躲避你、远离你,你愿意一个你如此钟爱的女孩,因为你的不慎和萌动,造成了对方反感你、躲避你、远离你吗?他说当然不愿意呀,我说,那你自己去决定。你觉得该说就说,由你自己定,他说,老师,今天我得出一个结论,明天先不能说。我说,那好。但是他说,老师,但是有一个问题,我明天不说了,后天不说了,过了3天我的那劲又上来了,我又喜欢上她怎么办呢?您教我怎么控制我的感情呀?这很真实啊,孩子有这种想法特别正常。于是,老师们,真爱是能够让人有智慧的。你真正的爱你的孩子,你真正的爱你的学生时,没有任何私心的爱你的学生的时候,你的智慧会层出不穷的。所以,我灵机一动,告诉他,从明天开始找她的缺点,优点视而不见。什么时候把她的缺点全找齐了,还像现在这样喜欢她,那说明你真爱她,那时你来找我,我告诉你下一步该怎么办。其实我也不知道怎么办。我当时想先稳定住他,于是,几个月过去了。这个孩子没来找我,班里也没人知道,这女孩子也不知道有一个男孩子背地里这样兴师动众地观察着她,找着它的优点和缺点。暑假的时候这个男孩子来找我。任老师,我想和你谈谈。我说,为什么过了这么两个多月才来找我?他说,任老师,不瞒你说,我已经找了她20多条缺点了,她有的缺点我都不能容忍,我现在意识到,如果那时我向她表白了,那今天我一定会和她分手,这肯定会造成不好的影响。我说,你成熟了,说明你长大了,但是你太偏激了,人是三分缺点七分优点,你怎么把人家看的是20多条缺点,这可不行,你以后要公正的看她。你俩以后还要上高中一起上大学,一起工作,是你的终究是你的,强求不得。不是你的,再去强求也没有用。
初三毕业前夕,我们班全班都知道他们俩的事儿。不是我说的。中央电视台有一个编剧,他要写一个剧本,于是到我们班里来说是要寻找素材。那么寻找素材怎么找呢?让我找了一些学生,利用星期日坐在办公室里,每人讲一个故事。那天,我就坐在办公桌旁边,听孩子们讲故事。这男孩子就坐在我的旁边,扯我衣服,说,任老师,能不能讲那事?我说那件事儿?就优点和缺点那事。我说,行呀。不过我一看那女孩坐在对面,我说,那你先声明一下别造成误会。他说,您就放心吧。
现在的孩子真是厉害,了不得。他就是说了。他把这故事一讲,讲之前他先说了一句话,他说,我下面要说的这件事会牵扯到在座的某一位同学,不过,请你原谅,这早已经是过去的事了。他一讲完,那个女孩子。讲的过程中她就低着头,其他同学都在笑,因为优点缺点都知道是说她。刚讲完这个女孩子就举手了,她知道,此时她不表态对她不利。于是,她就表了个态。她说,没想到今天某某同学在这个场合说出你心中的秘密,我听出来这个秘密牵扯到我。我真心地感谢你,说明你真是一个好同学,因为这么长时间你都没来打扰我,让我安心地工作和学习,我相信我和你的关系一定能如你所说的,成为最好的同学和朋友。就这样,大家一鼓掌就过去了。我在班里做了个解释。
上高中的时候,因为我后来教高中,两个孩子一个在文科班,一个在理科班。我后来还搞追踪调查,我问别的同学说,他们俩有没有什么动静?他们说老师你放心,他们俩正常着呢,一点事都没有,处理得非常好。
高3毕业,男孩子在理科班,拿着录取通知书到我们家去,清华大学建筑系。女孩子在我这班里,我最先接到的录取通知就是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工作很多年了,前几年的一次聚会中,女孩子把他的如意郎君带去了。她现在是一家外企公司部门的经理。这个男孩子是去年十月一日才结的婚,有点儿晚婚了。现在是一个建筑公司的总承包商的总经理。家大业大,很有成就了。
所以,教育家爱默森说过一句话: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谁掌握了这把钥匙,谁将获得教育上巨大的成功。以爱动其心,以言导其行。严格的要求不仅仅就是训斥,不是说指的就是训斥,因为严格所以我就板着面孔,严格,No一样可以温柔地去表达,No可以用尊重民主平等信任的方式来表达,这是一条教育原则。二感就是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就是对于你的本职工作你要有责任感,对教育的事业你要有使命感。
所谓责任感就是你的良心。我们教师的这份活是良心活呀。有人说什么是良心呀?良心是上苍赋予我们心灵的一个无形的法律,上苍赋予我们每个人心灵一个无形的法律。你做了好事没人看见没人表扬你自己就觉得高兴;你做了坏事没人批评没人看见你自己就觉得不舒服。这说明什么,这个无形的法律,时时在警醒鞭策和褒奖你。所以教师的职业真的是一份良心活,是要有责任感的。尤其我们对的是活生生的人。
你光有责任感做好本职工作还不行,你充其量是一头拉磨的驴,因为你只会低头拉车不会抬头看路。教师还要有使命感,所谓使命感就是站得高看得远。教育是超前性的,你必须想到你今天的学生在未来能否用他的双手撑起中国头顶上这片蓝天。是不是以各国,中国融入世界了,在交往过程中成为一个强手。在你今天的教育当中就注入一点未来。这样他才能真正成为未来的人才。
所以一条教育原则,一则二感的基础上,还有三言。
三言就是三句话,三句话就是:第一,对班主任工作,我要求自己做到“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教师”。“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教师”,这话听起来很苛刻,好像责任都是老师的,不是这样。就是说,孩子出生以后,没有先天遗传的因素,他的成长完全取决于后天的教育。而我们的老师如果有这样一种理念的话,“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教师”这就是一条教育理念,我们有了这种理念的话,我们当班主任的时候就不会出现问题,推卸给家长,把责任推卸给学生。我们就会想方设法地,从自身的改变做起。然后创造出教育的奇迹,这是对班主任工作。
那么对你的学科教学呢?我要求自己做到,“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说起来也很苛刻。那就是说,教师也要有这种理念,在你的学科教学中,尽可能地想方设法培养出适合学生的教育。而不是让学生去适合你。
我们老师经常出现这样的问题,比如说考一次试,这种情形是经常发生的,我给你们描述一个真实的场景,我们有一个老师,他们班数学考试,卷子发下来了,他进了班,表情很严肃:“同学们,这次数学考试出来了,咱们班有几个得100分的,总体来讲考得不好啊,但是呢,还是有考100的。我现在把考100的同学的名字念一下,你们请起立,让我们向他们表示祝贺,向他们表示学习。”这几个同学站起来。他说:“看看,这就是我们班的光荣啊”。这几个孩子,哎哟,扬眉吐气的劲,坐下。“说同样在一个班,居然有不及格的,咱们班有好几个不及格的,我把不及格的名念一下,你们也站起来,让我们大家看一看他们的这幅嘴脸”。老师关上门什么话都敢说,孩子能怎么样呢?于是,当时叫了几个站起来,都低着头。老师就说了,“奇怪了,我该讲得都讲了,我没的说吃偏饭呀,怎么人家就得一百你们就不及格呢?你们为什么不及格?”指着其中的一个孩子说:“说,你为什么不及格?”孩子低着头说:“我笨”。老师说:“你就是笨,你是榆木疙瘩不开窍。”又指着另外一个孩子:“你呀,是猪脑子。不开窍。”老师的话说得别提多难听了。老实的呢,就听之任之了,不老实的就和老师顶着干了。
老师这番话犯了两个错误。第一个错误,违背了教育的规律。因为教育的规律是承认差异,承认教育的差异。你老师讲一节课,讲几节课。孩子不同的家庭不同的智商,不同的成长环境不同的接受能力,怎么可能最后考出一个结果呢?有差异是正常的,你的说法本身就是不承认差异,你要求你讲完课所有的孩子都考一样的分,这是不可能的,这是第一个错误。第二个错误是推卸责任。噢,我该讲得都讲了,学不好是你的问题,于是老师夹着包走人了,明天继续这么讲,继续这么考,继续这么说,恶性循环,几年下来,班里好的永远是好的,差的永远是差的。
咱们国家江苏省泰州市有个扬思中学,扬思中学的校长蔡林森,在他们学校的教学楼的楼顶上,挂了一个横横的牌子,都是用大红字写了几个字,就成为他们学校的一个理念,什么理念呢?“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因为这个理念,远近八方的别人教不好的学生都到他们学校来了。每年开学,那个蔡校长拿着那录取通知书,他都发愁呀。又是一群别人教不好的孩子,你瞧这成绩,多差。但是,他们学校的这个理念,本身啊,这就是教育的召唤力。在他们学校老师看来,我们学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个理念的本身就是使每一个老师都有信念,都有信心啊。既然我们学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那么我们就都能教好他们,他不放弃,所以他们学校的老师,校长要求他们怎么个做法呢?从最后一名教起。他们的眼光不盯着好学生,都是从最后一名开始教起。于是,一个个最后一名没有了,开始齐头并进了。
而到他们学校来的学生,无论多么差的学生,他也有一个自信。只要到了这个学校,这个学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到了这个学校我就能成为好学生。这种教师期望的效果,使许许多多的孩子最后成才。我曾经看过他们学校留下的资料中,有一届学生,初一时入校的摸底考试,全班语文数学2科,有一半不及格呀,连北京教育部官员的孩子都送到他们学校去了。远近八方真是不好管的孩子都搁他们学校了,就为了那条标语,“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但是,同样这班到初三的时候,还是这个班,也是一个学期的阶段测验,拿出成绩一看,全班都是90分以上。没有90分以下的,这就是教育的奇迹。
第三句话:我借用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话:教师最大的成功与快乐是培养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我把能培养出值得我崇拜的学生当成我教师最大的成功与快乐。老师们,人的一生最重要的是自知之明,最重要的是评价自我,别人怎么评价都不是主要的。说今天对我一个荣誉称号,明天给我一栋房子票子车子,这都是身外之物,都是虚的。最重要的是你怎么评价自己。如果你不能够评价自我的话,不能够正确的评价自我,你就会被周围的一切所干扰,难以守住你心灵的这块净土哇。
江苏有个江阴市,江阴市有个华西村,华西村有一个党支部书记,赫赫有名的吴仁宝。吴仁宝创造了中国农民幸福生活的奇迹,多少中央领导都到他那个村子里去学习。吴仁宝有一句名言,很值得我们品味,一个文化水平并不高的人,他说了一句什么话呢?他说:家有金山银山,一个人一天就吃三顿饭。为什么?就说你再有多少钱,你一天就吃三顿饭,因为你胃就这么大。说你面对山珍海味的大宴,你能都吞下去吗?不可能,你胃就这么大。然后他还有一句话:家有千顷万顷良田,一个人只睡一张床。
就是说你的房子再大,我买几百平米的复式的。当然,我希望大家都去追求好的生活,但是你要记住一点,不管多大的房子你就只能睡一张床,因为你就这么大的身子。也就是说,作为教师,他永远要守住心灵的一块净土,特别是我们中国国情下的教师,不要在物质总要向最高的比。越比你越难受,越比你越没干劲。那魏书生是跟物质上跟低的比,干劲跟足得比,待遇跟过去比。所以他说越比越舒坦,越比觉得越美。
你今天想,哎呀,我山地车,我自行车骑的不过瘾,我这是肉包着铁,不行,我要铁包着肉,我要买个小车,买一个轿车开。买一夏利开。开夏利一看,哎哟,人家开的那个桑塔纳,人家那个帕萨特,多棒呀,我要买帕萨特,可是我没有那么多钱呀,于是你就拼命的透支,拼命地挣钱买了帕萨特,买了帕萨特了,此时已经长时间不锻炼身体已经不行了。
住了小房子不行,还得住大房子。看人家住复式的我也要住复式的。买了大复式以后,我们那的多少年轻人啊,毫不客气地说,多少年轻人贷了款买了复式的房子,三口人买二百平米的房子,搬进去之后才知道。第一,收拾起来是这么麻烦。第二,每个月的还款额是那么的沉重。几千块钱的投资呀每月,最后都弄得没有办法,怎么办呢?据我所知的多少年轻人,纷纷都卖掉了房子,然后又去买小房子。所以,人要记得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我们说,教师最大的追求,我们说人不能不提物质,但不能无休止地谈物质,人生,最无止境的追求就是精神生活。你看,很多做官的人,达官显赫吧,但是我告诉你,我在北京,就是那部长,退了休,失落的很哪。有很多的部长啊,各个部委的部长。退了休你看,平时前呼后拥,小车接来接去,一退休,啥都没了。原来,家里面那是门庭若市,现在是门可罗雀。失落呀,每天,领个小孙子上街买菜去。部长那是,要车没车,周围要人没人。
但是我们老师们,即使退休多少年,每到逢年过节,多少学生的贺卡问候,家里时常不断都是学生的问候,尤其是做过班主任的,你一生无法比拟的精神财富就是你的学生,尤其是那成功的学生。
魏书生前不久,他不是教育局的局长了嘛,盘锦市的教育局局长。再加上市劳动模范,又是市人大代表,现在是给他副厅级的待遇,跟他们市委领导上是同等待遇。给了他一个别墅,这是他自己作报告中也谈到了,给了个别墅住,他自己说很感慨,他并不想住那个别墅,但是做为待遇给他了。但是,这么大的房子怎么装修呀。还没想呢,他的学生,1波1波的学生,老师,这都不用你操心,你都不用管,到家里,量的,量地的,买材料的,请装修的,最后了学生硬开着车到北京去,把北京的家具买来给老师安装上,都是学生。当然我们不是说让学生这样去回报老师,有的时候,学生回报给教师的爱,不是能用世俗的价值来度量的,那是一笔无价的财富。
所以,我们能够把培养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当作我们人生最大的成功和快乐。那你就会非常坦然的面对你的人生。
在一则二感三言的基础上,我们还要求四通。第一,通晓班主任工作。干一行通一行,你要对你所从事的工作要通晓。第二通晓学科教学,教一行要通一行。学生不会因为你班带的好而课教的差而原谅你;也不会因为你课教的好班带的差而迁就你。两者教书育人缺一不可。第三通,通晓相关学科。除了教育教学以外与做人相关的,你都要有所了解。你这样站在讲台上,才会触类旁通旁征博引。你的语言才会永远富有魅力,吸引着学生,感召他的心灵。第四通,通晓教育科研。
在一则二感三言四通的基础上还要有五心。
五心的第一心:爱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要有爱心。
第二心:信心
我有一个公式:信心+实干=成功。我把这个公式告诉每一个学生,要想获得成功,你先要有信心,有信心你就成功了一半。再加上脚踏实地的实干你就成功了。
第三心,专心。专心致志地做一件事。一个人如果在一个岗位上专心致志地做上几年十几年几十年一定会取得成功。比如说我,当时留校当老师了。我从5岁开始,被游泳体校招去参加游泳训练。一直到高中毕业,参加过多次比赛,在北京市拿过前3名。被北京游泳队看中了,在北京游泳集训队训练,后来父母不同意我搞专业,说游泳只是一个业余爱好,有这个爱好就行了,所以我作了老师。
常言道,艺不压身呀。我会游泳,我不能老去游泳,但是我有这项运动爱好,我可以让我的学生受益。凡是我的初中的学生和高中的学生,一入学我就调查他们好多项内容,其中有一项就是你喜欢什么运动,会不会游泳。我所有教过的学生,在初三和高三毕业时,每个人都能够考取深水合格证,都会游泳了。我可以教会他们。那么我带的班,所有学校搞运动会,我可以提前一两个月就带他们进行陆上训练,孩子就是在于训练,你一训练成绩就不一样了。所以我们班的学生,只要参加学校运动会都是拿运动会团体总分前3名。
北京的那些文艺团体,因为文革期间没有艺术院校,所以文艺团体就没有学员,怎么办呢,他们也要后继有人呀,于是,他们就找了一些中学,去找他们认为有点艺术天赋的孩子。因为我从小我父母就培养我音乐的爱好,因此有一点艺术的,这方面的特质吧。所以,在上高中的时候,就在业余时间,被北京舞蹈学院,招去练舞蹈;被中央乐团声乐系就是声乐培训班,说我的声音特别干净,特别适合唱中音,找去练中音,女中音;被中央戏曲学院招去练话剧表演。的也多次登台演出。但是我没有做演员,我做了老师,并不影响我发挥自己的潜能。我们班的学生只要参加全校的文艺汇演,总是拿全校的第一名。为什么,我可以教给他们指挥,教给他们练声,那孩子培养出来的,唱出来的声音就是无伴奏唱出来都非常好听。和别的班的唱出来都不一样。校长就说,你看那个班唱的就是喊的声音,那任小艾班唱得就像夜莺似的,小孩声音特别好听,你教给他发音的方法。因为是我自己学的,所以我可以教给他们,都是专业老师教出来,我再教给他们。我可以教给他们学习舞蹈,表演,每次都是拿学校的最好的奖项。
我做老师期间,从没有参加任何自己爱好的东西,因为这太耽误时间了。曾经跟我一起学习的那些同学,艺术班的同学很多人后来成了影视明星,大腕。到今天,因为他们有的年纪都比较大了,有的都是领导了。当年我做老师的时候,有些人曾经找我,说任小艾,你当老师多苦了,多辛苦啊,挣的钱也不多,跟我们一起去演电视剧吧,演电视剧一年下来肯定就是让你由贫穷变富翁。我说我选择了教师了,是我自己的选择,我不能随便动摇。包括电视台,希望我去做什么我都拒绝了,因为我要专心致志地,我一旦分散精力。人的精力是有限,八面玲珑是不可能的。
中央电视台,他们写了一个电视剧本。《她和她的学生》,原型是我,写好了电视剧本之后由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的学员班,和导演系的老师著名的中戏招生的罗景民老师他们来拍这部电视剧。把这个剧本拿去拍这部电视剧。最早演我原型的那个人那是很有名的演员,差一点就让她演了我,就是巩俐。因为巩俐是中戏毕业的。老师找了她说,你来演一个老师。她一看剧本,说我一直演那些大家都看着不那什么的角色的,我演一个老师可能挺好的。都答应了,都拿了本子了。结果正准备要开演的时候,她突然跟老师说,说张艺谋让她去演《大红灯笼高高挂》。老师们理解她说,艺谋和你关系非同寻常,那你就去吧。那巩俐不演了他还得找演员,找不着了,最后决定,任老师你演吧,你自己演自己最好了。试镜头,强行把我拉到镜头前,行,你这一看就是标准的教师,你就演吧,我坚决不同意。我说我是老师,我到了那个镜头前我就变成演员了,而且,还得这么长时间离开学生,我说这不行,不同意。而且,在他的剧本里,很多都是艺术化处理,包括那里面的老师的爱人,是唐国强演的。你说,我在里面一演,这算怎么回事呢?这叫。(笑声)
我这个人也比较保守。在班主任工作上有很多创新,在做人上是很保守。没同意。没同意怎么办呢,就找吧,找来找去找了一个比较合适的人选就是,曾经养过电影《苗苗》里的李羚,演过宋氏三姐妹的宋庆龄,她来演我,我们俩在那还照了张像,说两人长得还挺像,其实人家长得比我漂亮多了。
她来演,演得很成功,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曾经播出过。就是说教师越多才多艺对于你从事教育教学,对班主任工作就越有益。学生和从你的身上感受到许许多多。有的老师就说,哎呀,我就没这么多的才能,我什么也不行。其实不一定,你可以没有这么多的才能。一个老师他多才多艺但是他缺少民主,依旧无效;一个老师即使无才无艺,只是会教书,但是他民主作风强,他一样能创造奇迹。所以教育的民主是核心内容。
第四心就是恒心。教师必须持之以恒的做你的工作,不能够半途而废。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打败你,没有人蓄意老是想着怎么去把你打败了,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摊事,能打败你的只有你自己。你在做事情的时候经常遇到困难就退缩了,你半途而废了,你不要怨天尤人。所以我们要咬定青山不放松,永远坚持做你的这项工作,最终就能有你可喜的成果了。第五心:虚心。在什么情况下都要保持一个向别人学习的心态。那么你就能够永远的不落伍。在一则二感三言四通五心的基础上还要有六法。就是六个教育的技巧。
简单地对大家介绍一下,六个教育技巧的第一个技巧就是“优良环境的感召法”。“优良环境的感召法”,所谓优良环境,就是指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自然环境就是指优美的校园,和谐的班集体。人文环境就是指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如果你的教室里面是很美好的,很温馨的,你们学校是很漂亮,它是能够感召学生的,它是有吸引力的。但是如果你光有一个良好的环境,你没有一个好的人际关系,也是不行。说在一个五星级的酒店里,你每天面对一个仇人,你也不开心。你还要创造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师与生之间是民主平等和谐朋友加同志式的,这样一种关系。生与生之间互助合作平等这样一种关系,那么这样一个集体,这样一种环境就是优良的,就能够感召你的学生愿意到学校来,愿意到班级来,愿意参与你的教育教学。这是第一个教育的技巧,你要创造这样一个环境。第二个教育的技巧,“虚功实做的导行法”。虚是虚实的虚,功是功能的功。“虚功实做的导行法”,指导他的行动。“虚功实做的导行法”。我们把思想教育工作称作务虚的工作,就是空洞的说教。大人啊,空洞的说教他能听进去,因为你理解能力强。孩子不行,他没那么高的理解力。你总是在那儿空洞的说教,他看不见摸不着他就厌烦了。而且只能顾耳,不能顾脑,更不能顾心。所以回到家就忘了。那么你力求让你的工作能够虚功实做。要让你的空洞的说教变得看得见摸得着。
比如说,有一年初一一入校,校长说了,所有初一的班都要搞主题班会,谈理想学有动力。于是把教材都给老师们准备了,名人伟人少年时期的理想。老师们还备课,到班里大谈特谈理想。
一节课讲完了,学生们在日记里写什么呢?“我们的老师滔滔不绝地谈理想,直说得我们屁股都坐痛了,还和我们说。临下课了,他问我们大家,我今天说的你们都记住了吗?我们要集体齐声大声地说记住了,心里说谁记呀?谁记谁是傻瓜!在我们看来,老师的话像出土文物一样离我们太遥远了。”
那你这样去做还是虚功虚做,就无法让它落到心理。那么当时我就想,我要让我的主题班会使每个学生都终身难忘,于是我设计的一个特别的主题班会。
在黑板上写了一句话,我给大家举个例子,1983年我开了一个主题班会到今天学生还记得,我在黑板上写:二零零零年的的同学会。我告诉大家,二零零零年,17年以后的十月一号上午十点我们全体同学相会在天安门广场的红旗底下,会有什么情形出现?每个人回去写1篇文章,第二天文章交上来了,丰富的想象。然后我对同学们说,把你们最精采的内容都背下来,我们的主题班会将在化妆的情形下召开,每个人都扮装成17年以后的你的模样。于是那一天,穿著医生服装法官服装解放军服装的科学家服装的装扮得各式各样的人出现了。有的同学拿着硬纸做的飞机模型、导弹模型、汽车模型,还有的孩子出书了,拿着别人的1本书包一个书皮,写上自己的名字,等等,还有一个孩子戴着一个厨师的高帽,手里拿着一个勺子,一个菜谱,他已经是出了菜谱了,特厨了。
主题班会热烈有趣,最后我说了一句话,结束的时候,我对大家说所有的理想离不开今天的现实,愿每个同学把握今天努力学习,愿2000年同学会早日到来。愿你们的理想早日实现。就这样,以后的学习当中,孩子们记住了这个主题班会,他们学有理想学有动力,尽管有些孩子的理想变了但他们的动力不变。
可喜的是二零零零年9月10日,这些学生,开过这个主题班会的学生都打电话,说任老师啊,我们真想当年的理想变成现实,十月一日,咱们能不能上午10点天安门广场红旗底下聚会?我说可以,你们找同学去。都工作了,有人在外地呢。于是就找去了。九月中旬有一个男同学打电话来说,我们都找了30多人了,咱们准备那天聚会吧。我说可以,定好了。九月二十八日,我有一个在国家安全局工作的孩子打来电话说,任老师,赶快取消这次活动,据我内部资料,十月一号法轮功分子要去。我说,那赶快地取消啊,咱们那是一群人的,到那去一聚会,还不得当成法轮功法抓起来?不行。十月2号我们班有个同学结婚。全体同学以祝贺婚礼的名义到那里搞了个同学会,情景依然很美好。所以我们说虚功实做,让他看得见摸得着才能指导他的行动。不要务虚,你不要总是虚功虚做。
第三个教育的技巧:“捕捉兴奋点的磁性法”。善于捕捉学生兴奋点的老师,你的班主任工作能产生磁性。磁是磁石的磁,磁力、磁场的意思。善于捕捉学生兴奋点的班主任老师,你的班主任工作能产生磁性,能深深吸引住你的学生。
比如有一次我批阅学生的日记,发现日记中滑出一张纸条,这个纸条上写着什么呢?账单。某某同学送的什么礼物多少钱。我挺奇怪,把这孩子叫到办公室,跟着说,我说怎么还欠帐呢?老师帮你还吧。他说,老师您不知道,现在我们都过生日都过烦了。家长爸爸妈妈弄一个生日蛋糕,插几根生日蜡烛,我们都不愿意。我们就偷偷的,我们开Party,同学们之间互赠礼物,唱生日歌,特热烈。我的人缘特别好,你看,人送我的礼物特贵重,可是我都得给记下来,将来等谁过生日的时候,我要以大约同样价钱的礼物还送给他,这都是人情债呀老师。
我说,小小年纪啊,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现在开始形成,可是你不好好加以引导的话容易走偏。于是我就想我要引导他们,怎么引导?我就到教务处,把全班同学的生日抄在一个大的纸表上,然后贴在教室的墙壁上。早读的时候我对全班同学说,所有进入中学的同学们第一个生日将在集体的祝贺声中度过,变地下为地上。全班同学热烈鼓掌,这就是抓住了学生的兴奋点,产生一种磁性,深深的吸引了每一个孩子,抓住了学生的心理。怎么过?关键是过的内容。我有以下几项,第一项:每人准备一篇不超过5分钟的生日演讲。以过去现在未来为主题,站在全班面前讲讲你的过去,说说你的现在,谈谈你的未来。我要录音,评出最佳生日演讲10名要在家长会上颁奖。同时录完全班同学之后,每个人转录录音带作为纪念,要竞争。
第二,大家喜欢唱歌,唱生日歌。要把我们班,要请宣传委员,请宣传委员带着,把我们班拉手风琴拉的最好的同学带来。我们班每学期期末,全班学习成绩排名一结束,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评选全班之最。我不让那考得最好的学生洋洋自得,我也不让考得最差的学生们闷闷不乐我。评选全班之最,就是让每个孩子昂起头颅,扬起自信的风帆。全班开始评出自己在全班最棒的一项。于是评出,总分第一名的,单科第一名的,作业做的最工整的,最乐于助人的,英语口语表达最好的,跳舞跳得最好的,唱歌唱得最好,拉手风琴最好的,弹钢琴弹得最好,跳高跳得最高的,跑步跑得最快,最讲文明礼貌的,最讲卫生的等等全班50最,评选之后用红纸毛笔写上,写完贴在教室四周墙上。紧接着就开家长会。全体家长步入教室的第一件事就是看班级50最。你的孩子考全班第一,别骄傲,49之最他不具备,向别人学习。你孩子考最末也别自卑,他其中1项2项之最全班都得向他学习。所以生日会的时候我们把拉手风琴最好的同学找来,宣传委员让全体同学起立,面对过生日的同学,拍著手连唱三遍生日歌,在手风琴的伴奏下,唱三遍。每次唱的时候,尤其是女同学,一般唱到第二遍时女孩子就开始哭了,激动地。觉得这个场面太难忘了,全班同学都为她,她沉浸在喜悦之中,爱之中。那么这是第二点。
第三项,同学之间互赠礼物。但是这个礼物有一个前提,你们过去赠礼物是上商店去买,向父母要钱,我说,陶行知有一句话:吃自己的饭,滴自己的汗,不是这样不是好汉。你们现在从父母那里要钱给别人送礼物,我说这不是好样子,将来你挣了钱再给别人买礼物。你们现在不挣钱怎么办?商店里陈列的都是有价值的,真正的友谊是无价的,君子之交还淡如水,你要让你的这个东西是商店里所不陈列的,那怎么办呢,那你就要动手做。于是,一张张生日卡片,一个个小工艺品,一个个丝织品,一个个自己做的毛制品等等,做的非常好看,硬纸壳都做成了各种各样的工艺品,互赠礼物。
第四项,准备一个日记本,今天那个学生过生日,我就送给他一个日记本,写上1句话主,让他记住自己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一个个生日会,10几分钟的时间,增进了师与生之间,生与生之间的友谊。集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也在这一次次的生日会中增强了。这就是“捕捉兴奋点产生的磁性法”对全班同学都有吸引力,大家都爱做这件事。
第四个教育的技巧:抓住教育时机的功倍法。善于抓住教育时机的老师,你的班主任工作常常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们“119中门朝北,不出流氓出土匪”。十年以后学校门口挂上一块这么大的一块《北京市文明单位》的牌子。我们校长对来宾介绍这块牌子时总要说,先要从任小艾那个班的一个女同学说起呀。怎么回事呢?我教一个班才两个星期,刚入学的两个星期的一个班。有一天我在楼道里看到了一个女同学,带着红领巾,见了我向我打了个队礼,然后立正站好,还说了一句“老师好”。我当时特激动,在我们这样的学校,能对老师讲文明礼貌,这真是不多见,如果大家都能这样做该有多好啊?于是我就想了一个办法,到商店买了一个同学们最喜欢的文具,然后我又到政教主任那里借了一张奖状。政教主任说我这多着呢,给你一张,我就用毛笔写了一个“文明礼貌标兵”,盖了一个政教处的章。
第二天早晨,我一手拿奖状一手拿奖品,进了班级。我说,同学们,我对大家不熟悉,才教了两个星期。但是昨天一个同学的表现给了我极其深刻的印象,她见了老师以后打队礼,还说了一声“老师好”,这个同学多讲文明礼貌,多有修养。说明小学老师教育的好,说明家长教育的好,我要亲自给她的小学班主任和家长写1封感谢信,感谢他们教育了这么好的孩子。同时今天,我还要在这里对她颁奖,给她颁奖,祝贺她成为我们班的一个文明礼貌标兵。她是谁呢?她就是我们班某某同学。请你到前面来领奖。
一个极其普通的女孩子。那个女孩子一听,哎哟这个,站起来整了整衣服。后来他说,我没想到,任老师我那么一个举动你能给我那么高的荣誉,要知道我早就叫你了。这孩子是在表扬声中长大成人的,越鼓励越来劲呀,所以她走到前面是怎么接的奖?是双手接奖,还对我鞠了一个90度的躬。说,“谢谢老师!”。我又抓住教育时机,我说她真不愧是文明礼貌标兵呀,她怎么接的奖?
后来科任老师就说,任小艾你们班的学生跟别的班的学生不一样,连拿卷子都用双手拿。第二天晨检,我站在教室门口,所有的同学进班个个都是打着队礼说,老师好。有的孩子忘了行礼了,又走回来说,老师刚才我忘了行礼了,老师好。科任老师说,任小艾,你们班的学生今天怎么了?见了我8回行了8回礼。你回去跟他们说,挺累的,不用老举手了,就叫一声老师好我就知足了。
这话后来传到校长耳朵里了。说你哪一天下了课从他们班门口过一下,那教室两旁你过一下感受一下,那叫热情,别提了,不过也麻烦。校长说是吗?还闲麻烦?那我去感受一下。有一天来了,哎哟,那楼道两旁同学们都站好了,一看校长来了,初一的小孩,那个热情呀。“校长好校长好”,校长摸着孩子们的手说“孩子们你们好你们好”,心里特高兴。到另一个班,立刻就没人理了。不仅没人理,学生们一看校长来了,都跑到教室里躲了起来。校长说我又不是老虎你们躲什么。这个班对我的热情似火那个班对我冷若冰霜,这不行,我也要抓住教育时机,于是在周末的校会上表扬了初一2班的小同学,号召全校高中初中的学生向他们学习,并且宣布本学期末将在全校评选文明班,看哪个班评不上。于是全校文明礼貌热潮就可以这样被掀起来了。这就是抓住教育时机产生的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五个教育技巧:“三位一体的互促法”。“三位一体的互促法”,互相促进,所谓三位一体指的是什么?就是指班主任老师能不能调动起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的力量,使三者成为一个整体共同参与教育,说起来难,做起来并不是很难的事。
有一天我把家长们都找来了,对家长们说,凡是在我们班学习的孩子的家长请你们注意,大家要共同参与教育。老师们,你们要注意,如果在你的班主任工作中忽略了家长这力量,你永远是一条腿走路。
我当时对家长说,我在我们班搞了一个活动,活动是什么,我在黑板上写“家长系列讲座”。凡是在我们班学习的学生的家长父亲母亲你们选其中的一个人,三年的时间给我们学生讲1节课,讲什么?讲你的人生;讲你的学习经历;讲给你的工作;讲你的所见所闻;只要对学生有益的。你们自愿报名。于是,我还宣布,评选出10名最佳家长,讲座人,我们要在家长会上让孩子给你戴红花,家长们都拼命地努力,争当十佳呀。于是,讲天文讲地理讲海洋讲医学五花八门,来自不同岗位的家长讲他们的人生和工作,孩子们特别有兴趣。那个家长讲座,那个孩子做主持人。沏茶倒水主持,最后作总结,非常有意思。
这过程有个家长找我了,这就是教育的连锁反应。这个家长说,任老师,这个排队该我讲了,说,我这个人这辈子没有在众人面前讲过话,也没登过讲台,儿子回去跟我说,说某某同学的妈妈讲完课,说他在班里的威信都提高了。儿子天天跟我说你这3句话都说不清楚的人,你给我丢人现眼去呀。孩子的爸爸又出国了,你说这可怎么办呢?
我一听,不行呀,不能给家长造成这个困境。于是我对家长们说,凡是自己不能讲,可以找一个比你能讲的人代讲。北京,是政治文化交流的中心,名人荟萃。家长们就通过关系找了许多知名的人士,都来到我们班了。孩子们一看,这是报纸上见到的那个人,这不是电视里的那个人吗?这是某某,一个特有名的人,零距离接触对话交流,后来有的老师听说了都到我们班,听名人讲座。
这过程又有学生家长找我了,说该我讲了。我不能讲,我也找不到比我能讲的能人。我们家没有这个关系,这怎么办呢?我着急呀。
于是我又产生了一个教育的连锁反应,我说凡是自己不能讲的,又找不来别人代讲的,那就联系你所在的单位,让孩子们去参观,看一下,您的单位不行,有的家长说的我就是那公共汽车5厂的,看大公共汽车没的看,我说那您联系一个成的。于是凡是在北京的,自然博物馆,历史博物馆,生物博物馆,地质博物馆,科技博物馆,军事博物馆等等的,还有北京市人民政府,朝阳区人民政府,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外国语大学,革制品场,煤球厂,玻璃仪器厂,医疗制品厂等等,凡是想去的能去的孩子们都去了。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除了读有字之书之外,还大量地吸收和阅读了无字之书。而这无字之书更有利于孩子的人生的成长。
当然这个过程中就出现了有一个特殊的事,有一个家长找我。首都机场的地勤工作人员。他说,任老师,我联系了首都机场,看大飞机,参观停机坪,大型壁画,我把内部的国际国内的所有的都让同学们看一看。他还很兴奋,我就很冷静了。我说,我这个人爱心理换位。如果我是您的儿子,光让看大飞机不让坐,那就太残酷了。就像拿一个大苹果,对一个5岁的孩子说,这个苹果又甜又香,就是只能看不能吃。我说你能不能做好事做到底,让我们的学生坐一下飞机。这个家长说,我搞了10多年的地勤,我都没做过飞机。我说您联系联系试试呀,只有您能办呀这事,您要办成了,不是给您儿子,给全班同学带来了最大的益处嘛。在我的怂恿下,事在人为,这个家长过几天找我来了,联系成了。北京到天津,因为路途太近平时都不开,起飞十分钟,降落十分钟,上空飞行十分钟,家长说,你们要愿意,航空公司同意了,就一条要求,这100多个座位你们必须都坐满了,要不连油钱都不够。我说这好办,不就是人吗?我给您找去。
当时坐飞机跟现在不一样,拿身份证就买机票。那时候坐飞机得开证明,表明你的政治身份不是劫机犯,你别看是学生,一样。那我就得找校长去。我刚跟校长说完,要坐飞机,我们校长的眼睛瞪得像驴一样圆呀。
他和我说什么?任小艾呀任小艾,你的胆子也太大了,今天带孩子们上北京大学,明天带孩子们上北京市人民政府,后天又上工厂,我这心一会儿提到嗓子顶上,一会儿提到嗓子顶上,我老怕你们班出事,我是法人呀,出了事可怎么办呢?好在老天保佑,你们班里没出事,你还不作罢,你还要带孩子们坐飞机上天上去,这要是机毁人亡,国际间重大事故,我承担得起吗?不行,非常坚决。
一次谈不行,两次谈,两次不行,三次,四次,五次没谈下来。我对我们班同学说,同学们,真对不起,大家都没坐过飞机,我也没坐过飞机,但是校长不同意,咱们这个活动取消,咱们搞别的活动。全班哇得炸了窝了,说,任老师你真无能呀,这么点事你都办不了,你说的言而无信非君子呀,你怎么这么点事都办不了啦。孩子们的胃口都吊上来,不让坐飞机那成呀?于是全班开讨论会吧,大伙儿共商决策,想出一个好办法。
我就开始了。找我们工会主席。我说,工会主席,我给你们提供一项活动作为教师的福利,算你们工会的一项活动,坐飞机到天津。他说开玩笑吧,我说不是开玩笑,我给你组织,我给你联系,机票还按学生价,每个人7块钱。他说能行吗?我说能行。我说你先调查调查,有多少个老师没坐过飞机,一问,95%的老师没坐过飞机。后来工会主席去找校长,校长也没坐过飞机。我还和校长开玩笑说,咱们一起坐飞机,如果出问题机毁人亡没人知道。校长说你瞎说什么呢。不管怎么说,校长同意了。后来学生家长不干了,说我们也没坐过飞机,这次借儿子光,我们也要坐飞机。于是1架飞机不够用,又包了1架,2架飞机坐得满满的。还有一个收获,我一个人带一群孩子到另外的一个城市去很危险,但是那么多的老师这么多的家长,恨不得几个大人看着一个小孩子,安然无恙。
活动回来,孩子们自己定的作文题,3篇作文。第一篇,《首都机场一瞥》,看谁以最快的速度,再过安检整个过程中看得最多,参观的最多,记录下来。第二,《我第一次坐飞机》,写感受。第三,《天津留给我的印象》。孩子们的文章写得真是太好了,我说这么好的文章,你们自己投一投稿,我也不认识记者,你们去投一个。最后,陆陆续续,全班有三分之一的学生的作文先后被报刊杂志登载。
著名女作家柯岩,写电视剧本的时候到我们班来了,搜集素材。看学生的文章,其中看到一个孩子写的《我第一次坐飞机》,在《中国儿童大世界》上被登载的1篇文章,很短的1篇文,她说这十几岁的小男孩子写这么短的文儿,有点儿大作家的风格。尤其是文章的结尾,这一语双关,这双关语用的多精到呀,就是作家都未必能写得这么好。我给大家念一下,不长,这是描绘夜空的景象,119中门朝北的学生写的。(笑声)《我第一次坐飞机》
我终于踏上了梦寐以求的飞机,机舱中的一切都使我感到新奇,坐在软绵绵的靠椅上,一抬头看见了3盏明亮的小灯,我伸出手动了一下按钮,其中的1盏灯一下子熄灭了,我吃了一惊,心想不是坏了吧,急忙又按了一下,阿,灯又复明了,这使我感到宽慰,这是我登机后动的第一个玩意。听说要系安全带,我找了半天才在旁边同学的帮助下找到了它,两条又宽又厚的带子,说实在的,如果不是为了安全,我可不愿意系他,系上它连站起身来都无法做到。
飞机慢慢地启动了,也说不出是高兴还是害怕,反正我的心在怦怦怦地跳。飞机愈升愈高,在高空中的第一个感觉就是头晕,渐渐的耳朵越来越不灵了,连听到的声音都十分细小。机外黑洞洞的一片,没有一星光亮,我仿佛置身于宇宙之中似的。低头俯看,地面上的灯光模模糊糊,不过可以感受到它们是由暗到明,由稀疏到稠密的变化着的。我偶然发现地面上有一排灯光是一个接一个亮的,心想这倒有意思。后来仔细一琢磨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是机翼挡住了我的视线,给了我这样的感觉。飞机一过灯光又露了出来,万家灯光组成了各种各样的图案,有圆形的长方形的三角形的,这真是我平生难以见到的奇观。
过了几分钟,机身一阵突然剧烈地抖动。我不由得一惊,然而很快便平静下来,因为我知道飞机已经在机场平稳地着陆了。我的一只脚刚落到停机厂的石板上,心中便如一块石头落了地,我心中忽地生出了一个感觉,脚踏实地比身悬高空要安稳得多呀!(全场掌声)谢谢老师们的掌声。这个孩子后来在119中读完高中,考上中国科技大学。现在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一个研究所的一个副所长。老师们,我们也有坐过飞机的,将来如果你有机会坐飞机,你写1篇第一次坐飞机的感受,是不是能和我们的学生一样,有同样的感觉。三位一体的互促法,产生了连锁的教育反应。
最后的一个教育技巧:“自我教育的内驱法”。列宁曾经说过:人类最高境界的教育是自我教育。
怎么让孩子在学校完成由他律到自律这是班主任教师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我们班每周五我设计了一个无批评日。在这一天里,老师不批评学生,谁也不批评学生,出了问题写自我教育日记。后来我还设过无批评周,孩子们完全可以自我管理,老师不要去批评他。有的同学说,老师,就一个无批评日,在我们看来还不够幸福,能不能让每周7天都有快乐地感受。于是,我们共同设计了充满七彩阳光的中学时代的生活。
星期一,师生对话日。每个小组选一个代表和老师对话,你可以选校长,选课任老师,选班主任,解决问题。
星期二,家长系统讲座日。家长来给孩子们讲课。
星期三,英语日。普通中学的孩子不喜欢学英语,不愿意说英语,在这一天里,我们要求同学们除了上其他课以外,其余的时间必须使用英语对话。谁违反了有英语日的监督员。并且这一天星期三放学以后,还有一个一分钟英语演讲比赛日。每个小组选一个同学来进行演讲比赛,获得第一名的他所在的小组加分,他本人上学习园地,评为本周英语之星。
星期四,音乐欣赏日。一个孩子,作为老师作为家长最重要的是教给孩子三项本领:第一个本地运动的习惯。要让他有一个运动的爱好和习惯,这样,你将来不担心孩子因为身体不好而无法承担重要的工作。
比如说我的父母让我有了运动的爱好,这个爱好对我来讲艺不压身哪,没有说我会游泳压着我,除了让我的学生受益以外,去年,二零零四年。教育部全部委,整个教育部里的各个司和直属单位全部委举行教育部首次游泳比赛。比赛期间我正在欧洲考察呢,刚一回来,我们单位的人就找我了,说任小艾呀,咱们单位给你报名了。我的总单位是中国教育报刊社。中国教育报刊社指着你去给拿名次呢。我说我这时差还没倒过来呢,昨天刚落地今天就让我去比赛。说,对,赶快赶快今天就去,说初赛让你过了,复赛也让你过去了,我们让你直接进入决赛。教育部管这个事的人还说呢,怎么她就直接进入决赛,初赛复赛为什么不赛。说这是任小艾,肯定进决赛,不用初赛和复赛,人在欧洲的也没法赛,直接进决赛。我一看这是为单位增光,我只好去吧。
我就去了,它是分甲组和乙组,甲组是35岁以下,乙组是35岁以上的。他们还给我报了3项:50米自由泳,50米蛙泳,4乘100米接力——三个男的我一个女的。我站在跳台上准备跳水的时候,我一看,这乙组也是35岁以上40岁以下的,没有一个是过40岁的,因为初赛复赛那40多岁的都被淘汰了,就我一个年近50的人了,我想,我和他们比赛?我一问都是什么师大体育系的,我说那我那能比得过他们,就是体力我也熬不过呀。后来我也想开了,反下我拿不了最末,我年龄最大。
因为这个运动的爱好一直保留着,作为所以我就比吧。比赛的结果最后出来了,3项全参加之后,获得了一个50米蛙泳第一名,50米自由泳第二名,4次乘100米接力第三名,回来我们单位说任小艾呀,你可给我们报刊社增光了,冠亚季军你全拿到手了。
这就是一个游泳的爱好使你一直保持一种体力,人也显得的自己很有活力,这是父母和老师最要做的,对孩子。
第二,因为身体是第一位的,所以我把它放在第一,第二,要有一个让孩子让学生,有艺术的爱好。一定要培养他有艺术的爱好,因为我从我对学生的培养和我自己自身的成长来看,我感觉到,一个有艺术爱好有音乐欣赏能力的人,他是有灵气的。一个有灵气的孩子和一个有灵气的教师,它是有悟性的人,他很容易感知这个世界。这两者,一个体育一个艺术。第三就是学习的能力,不是交给他知识。我们班集体里面大家知道,那些学习好的孩子大多不是老师教出来的是他自己学出来的。那学习差的孩子也不是老师教出来的,是他自己没有学好。要教给他学习的能力,这是最最重要的,给他一个学习的能力。
那么我星期四设音乐欣赏日,要求选一个同学把最喜欢听的音乐放出来,然后讲解,讲解完了全班投票,投票出来最受欢迎的那支曲子成为我们班每周一歌。用录音机,中午给大家播放。被选上歌曲的这个孩子成为本周艺术之星。然后他的照片,他的个人简介,都挂在学习园地上,全组加分。星期五,无批评日。
星期六,外出活动参观日。
星期日,小组劳动日。这一天在家要从事家务劳动。我们班有一个家庭学校联系本。从周一开始,孩子们轮流地开始记录,在校的一切都有:学习卫生考试作业品德出勤,周末的时候孩子有一个自我的评定,还有一个老师的评定,交给我,我大致评一下,发回去。最后还有一栏是家长反馈栏。星期一再由家长反馈完带回来。所以几年下来,每个孩子家庭学校练习本伴随他,所以他有没有家务劳动,我这里都能看到,充满7彩阳光的生活。
其实老师们,我能做到的大家也能做到。再有,今天这个社会和这个时代,我们需要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教育?就是有着快乐心态的老师引领着学生奔向快乐幸福的终点。希望每一个老师能够在今后的班主任工作中,创造出快乐和谐的教育来,让我们每一个学生真正在他的学生时代感受到人生最大的幸福!
唐云波 转载于
http://rhdjhz.am89.com/school/rhdjhz/site/renxiaoai/jianghuagao2.htm
第二篇:任小艾发言稿
任小艾发言稿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饶河县大佳河中学 于春森整理
老师们,大家好。在我和大家正式交流之前呢,我先做几个小小的调查,希望大家配合我一下啊。今天我们来了许多老师,我看黑压压的坐的得有五六百人,做个小调查,也代表我们黑龙江省的这个老师的一个侧面。今天的的老师中,做过班主任和正在做班主任工作的老师请举手,好,谢谢大家,把手放下啊。几乎是百分之九十八,只有几个的可能是做其它工作,没有做过班主任,刚才我们毕院长说过一句话:在教师生涯中,如果没有做过班主任的老师,应该说不是一个最完美的老师。我非常同意这个说法。
人的一生呢有各个行业。我们老师这个职业,可以说是一个极其特殊的工作。有人说呀: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而教师所从事的工作就是一份神圣的工作,因为我们是在爱着别人的孩子。而在神圣当中又有高尚之人,什么人配得上是高尚之人呢?他们不仅爱那些长得好看的、成绩好的,还爱那些长得丑的、成绩差的学生。这样的老师,他不仅是神圣,而且是神圣中的高尚之人。可以说是上乘之人。
我想,班主任教师是最能体现神圣这个称号的,我们面对几十名学生,如果我们不能公平地,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孩子的话,这个班集体里就会出现我们所不希望看到的情景。因此,如果你做教师,你没有做过班主任的话,真的是人生最大的遗憾。那你可能很难体会到教师真正的乐趣,这真正的乐趣,就是育人的乐趣,与孩子每天心灵接触过程的乐趣。
好,我再做第二个调查,在座的老师当中,做过15年班主任的请举手。我们自己看一下,大概比刚才少了一半,手放下,谢谢啊,大概占全部人数的五分之二。做了15年以上,我们说,人的工龄一般是三十年。能把三十年工龄中的一半的年华奉献给班主任的这份工作,可说,也是相当不简单的,因为什么?我们知道,在全国各行各业、各级各类的职业 当中,我们的班主任是最小最小的官,是没有任何级别的,待遇也是低的,工作也是最辛苦的,在这份岗位上我们工作十五年啊,确实是很不容易的。如果没有一点韧劲,如果没有一点奉献的精神,如果没有对这份工作的热爱和乐趣的话,很难坚持十几年。我也做过15年班主任。我是1976年高中毕业,后来就做了教师,教了17年的书,其中做了15年的班主任。1994年调入《人民教育》编辑部,现在是第12个年头的教育记者,工作了28年。但是我感觉,15年的班主任工作让我一生都难忘。所以曾经我对教育部门的领导说:建议向所有工作过15年以上班主任老师颁发“荣誉证书”。在这样一个岗位辛勤工作15年,难道不值得肯定吗?
好了,我再问一个问题:在座的老师做过二十年以上班主任的请举手。我们数一数,二十年以上班主任的,一位、二位„„十四位,十四位,十五位,好,手放下,看,我们刚才大家都举手了,15年以上占了五分之二。现在做了二十年班主任的,我们可以数到15位,今天如果有5百人的话,这个人数的比例就大大降低了,这真的是一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相当不容易的事情呀。
刚才谈到了班主任条例,那么我已经看到了这个草案,《班主任条例》这个草案,即将在今年正式颁布。教育部不再以教育部的名义,而是由国务院会同财政部、人事部、教育部三大部委,以法律的形式,用《条例》来公布的。大家要注意,《条例》和《规定》完全不同,《规定》,就是说,《班主任》是以《规定》的名义推出的,财政部和人事部可以不认可,《规定》里面提到的待遇的问题、工资的问题、职称的问题,他都可以不理睬,这是你们地方政府份内的事,要你各个省、各个市,自己要跟有关单位再去协调、去努力。但是《条例》不一样,《条例》就是法律,就象我们老师拿工资一样,虽然今天,有些地方拖欠教师工资,教师的基本工资都很难落实,但那只是个别现象,在整个中国,教师每月拿工资是天经地义的事,没人感到怀疑,也不需要去向财政部的人去申请。下一步班主任津贴如果以《条例》的形式出现,这就是新的法律,而且是国务院会同三大部委颁布的,从财政部到各省市的财政局,从人事部到各省市的人事市人事处都要贯彻执行。
几大亮点:主业,这是一个。班主任的地位在这个《条例》总则的第一条就已经提出来了。班主任是教师、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业,这是从来没有这样提过的。地位提高,我们不再是看摊的、保姆型的,我们不再是那些管闲事的,不再是可有可无的,我们是成了一个主业了,主要的专业工种。我们的待遇可以按照国家的规定,达到本地教师基本工资的二分之一。我们刚才有15位老师,可以预先公布,你现在拿多少班主任费,将全额计入你的退休工资,那有可能在你退休之前班主任费还要涨呢!等退休的那一天,你们学校,在你们班里的班主任津贴是多少,全额纳入你的退休工资,那可是一大笔呢。这可不象说,我退休前国家给我涨一级工资,那一级工资才是多少?班主任津贴可不一样。所以刚才5分之2的老师达到15年以上,这就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尚需努力呀,还要继续,为达到二十年奋斗。当然了,我们不是为了这个纯物质上的追求。
我们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钱不行,光靠钱也不行。有的学校教师待遇低,但是有的老师依旧勤勤恳恳,奋斗终生;有的学校老师待遇很高,但是依旧消极怠工。这说明什么?教师的工作不是人对物质,是人对人,那么他需要一种精神上的追求。尤其是当今这个世界,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当我们必要的物质得到满足之后,我们就会意识到,人更重要的是精神。所以,人活着就应当有一种精神。有的老师,身体很不好,可能头一天还在家里,卧病在床,但是当他见到学生,站到讲台,他立刻焕发出一种让你想象不到的一种精神来,一点也感觉不到他是个病人。可能他一从讲台上下来,走不了几步就会晕倒在地,但是,他和学生在交流时却是那样的神采飞扬,这就是精神。所以人活着真得需要一点精神。而教师这一工作就是一种精神上的追求。一个学校,在满足老师物质上的需求后,如果老师们没有一个魂的话,没有一种精神信仰的话,这个学校是不可能办好的。
当然了,国家已经给了我们这样的地位,又给了我们这样的待遇,据说还要把班主任职称系列纳入《条例》当中,现在还在酝酿当中,那我们当班主任的就没有后顾之忧了,我们可以在班主任这个岗位上评我们应该评的职称。国家给了我们这么多的保证之后,那么下一步呢?就是我们自身做班主任的是不是能被社会所认可,是不是在学校里能被其他科任老师所认可,是不是能被我们的学生所认可。因此,教师自身的素质和水平的高与低,班主任工作艺术的创造能力能不能达到跟上时代所需要的素质,这就是教师自身成长的问题了。我们自我的这种成长,将直接决定你能不能达到这样一个要求。
好,我做最后一个调查。我今年呢48岁,在座的老师跟我同龄的请举手。有一位,两位,两位,好手放下啊,有两位老师与我同龄。我很幸运啊,与你们同龄。我想这里有比我年长的,也有比我年小的,但在45以上到50岁之间的,我们基本上可以叫做同龄人了。我们这一代人经历了中国的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最重要的就是十年**。
我是1976年高中毕业,76年是一个什么年?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当中,1976年都是永远难以忘记的一年。有人说那一年是龙年,啊,事特别多。的确,发生了中国从未有过的几件大事:
年初的1月8日,周恩来总理逝世,举国哀痛,十里长街送总理。北京,长安街上出现了从那以后再也没有过的,前所未有的场面。
紧接着4月5号,天安门广场上出现了“四五运动”。被称作中国一个“黎明前的黑暗”的阶段。那是“四人帮”最猖狂,国难当头,国家不知去向的时候。一些有政治嗅觉和爱国之心的人,在天安门广场贴出诗歌、贴出标语。
6月6号,我们朱德委员长逝世。上半年,这三件大事震憾全中国,震惊全世界。
转过来,下半年,7月28号,唐山大地震。官方统计的数字,24万人倾刻间掩埋在了废墟下,24万哪,唐山几乎成了一个死亡的世界。地震波及北京,整个北京城,全部都是防震棚。人们不再在房间里住了,都在街头支上各种各样的防震棚。在街上,在露天地居住,每家每户都居住了一个月以上,至少一个月。
当人们还没有缓过劲来的时候,9月9号,毛泽东主席逝世,中国,中国人,觉得,中国这片天塌了。所以全国人民哀痛不已呀。中国该向何处去?中国还有没有希望?人们已经没有力气喊出“中国万岁”这样的口号。
10月,粉碎“四人帮”,中国大悲大喜呀。全国人民上街欢腾呀,那是举国欢庆。我和我的同学们一起,喊着口号,放肆的叫号,来到天安门广场上,庆祝粉碎“四人帮”。中国,似乎又看到了希望。中国这片蓝天啊,头顶上的这片蓝天又晴朗了起来。
这一年的年末,1976年还宣布了一个消息就是: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宣告结束。这十年,从66年到76年,可以这么说,有多少人家破人亡,有多少人受到了牵连,有多少人成了文革的牺牲品。
那我是在这个期间正好读书。我印象很深,我上了中学以后,一年当中,一点不夸张啊,三个月学农,必须保证三个月的学农。到农村去,挖树坑、植树、插秧、种庄稼、收割庄稼、喂牲口,三个月的时间。还有三个月干嘛呢?学工,到工厂去,炼钢、织布、运木材,向贫下中农学习,改造资产阶级的臭思想;向工人阶级学习,改掉你的这个身上的这个臭毛病。还有三个月学军,到军队去,向解放军学习,军事化的训练。一年三个月的学农、学工、学军,再加上两个月的暑假一个月的寒假,没了。这一年就这么过去了。偶尔有那以一点零散的时间上课,上什么呢?几乎所有的老师都是――念报纸。谁也不能讲学,你讲知识?等着挨斗呢。所以都把当天的报纸找来,从第一版开始,几乎都是差不多的内容。说政治老师念了,数学老师念;数学老师念了,语文老师念。说都一样怎么办?要反复的学,不断的学,不厌其烦的学。
就这样,那么1976年我高中毕业。转过来就是77年的寒假。我的校长啊,有一天,把我叫校长室了,很和蔼地对我说:“任小艾呀,在这呀,也没有高考,也没有大学毕业生,国家需要人才,需要教师,咱们学校更需要教师。可是没有师大毕业生,年老的要退休,年青的又没跟上,这学校后继无人不行呀。教育局就和我们学校达成一个协议,每年给学校一个指标,然后我们呢,就从每年的高中毕业生当中选一个比较好的同学,留校当老师,一年留一个,你是第三拨了,前面已经留了两个老师了。那么,今年哪,经过学校领导商量,认为你特别适合当老师,想让你留下当老师,你看怎么样,如果同意的话,先回去和家长商量商量,这是一辈子的大事,过三天以后你来答复我。”
我当时毫不犹豫就和校长说,我同意,不用问家长,什么时候上班?校长说:“你回去和家长商量商量”我说,我父母不会干涉我,你就告诉我什么时候来上班吧。他说,那你要是同意的话,那你明天就来报到吧。于是,我头一天还是学生,第二天摇身一变站在讲台就当老师了。
不是我觉悟高,在那个时候,70年代末,“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谁当老师,谁真的是选择了一个最错误的职业。因为在各行各业当中,知识分子、教师被排在第9位,前面还要加个臭字――臭老九。
但是我们那一代人,刚才有两位老师与我同龄,我们都可以无愧的说:“那一代人和今天不一样”,那一代人的特点是,不是他们觉悟高,人人都觉悟高。说起来他就两个字:服从!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需要,我不能有自己的选择。今天说双向选择,多向选择,那个时候可没有这个。那时候讲国家需要什么我就做什么。没有毕业生,需要老师,学校就研究让我当老师,我为什么不当老师?
我永远难以忘记我第一次登上讲台。我记得那是我第一次站在讲台上,第一次翻开教案,第一次拿起粉笔书写板书,第一次面对教室里的学生,第一次听到学生喊我“老师!”我的心灵震憾了,我突然意识到我所从事的职业和任何一项别的职业不同,那就是,别的事业是人对物质,比如这个茶杯,这是一个物质的东西。在生产它的时候是人对物质而言,它没有喜怒哀乐,也不能和人进行交流。假如出现了废品,那是物质上的损耗,可以再造一个新的。但是,我们所从事的职业是面对着活生生的人,任何一个人都不能出废品!这就是教师职业的残酷。它的残酷就在于那里呢?就在于教师的职业是一项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职业!不允许失败。对每一个老师来讲,你的学生可能在你的班级里是百分之一,但在每一个家庭来讲,这个孩子就是百分之百!就是父母头顶上的一片天!
我们常说,教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而今天的教师有一桶水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是一桶死水呢?那么对今天的老师来讲,教师在教给学生一杯水的同时你必须要有一眼泉,而且是一眼活的泉水。要用你的知识,沽沽不断的流淌出来,浇灌学生的心田。
那么我当时就意识到,我何德何能何才?我怎能站在讲台上教人呢?有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叫卢梭。他在他的自传体小说《爱弥儿》中有这样一句话,他说: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重任以前,你自己是否造就成了一个人?你自已是否是人心中的模范?
他的这句话就是说,在我们敢于担当培养别人教育之前能否扪心自问,你自已是不是一个大写的人字。卢梭提出这一观点前1700年,我们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杨雄(西汉)就说过:“师者,人之模范也。”他直接把老师比作学生心中的模范。
如果我们再往前追溯,我们的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一切都在告诉我们:教师,你的职业、你的学识、你的人品,直接决定你的事业的成败;直接决定你教育对象的成败。那么也就是说,我们光有热情能不能当好老师?不行的,光有热情是不行的。我当初做教师的时候是满腔热情的要做好老师的,但是,我也曾经走过了许许多多的弯路。
做教师10年,做了10年的教师以后,或许说,取得了一点成绩。有一天,我们的校长把我找来,说:“明天下午,你去一趟北京市教育局,局长那去一趟,局长有事找你。”我当时很奇怪,我一个普通教师,局长找我干嘛呀,我说你陪我去吧。我陪你去不行,人家叫你去又没叫我去,你去了就知道了。我说我没犯什么错吧。他说不是犯错的事,是好事。于是第二天我就去了。
北京市教育局局长。进了他的办公室,我说:“局长。”局长很亲切的说:“哦,你来了,有这么个事,马上要到春节了,春节前呀,中共中央委托北京市人民政府、北京市教育局要举办一个除夕春节教师团拜会,我们要选一批优秀教师,参加这个团拜会,要发言。后来市长发现名单里面都是中老年的多,说让找找年青教师,我们向各个区一布置工作,你们朝阳区,你所在的朝阳区推荐了你,我们要求这个会每人发言不超过5分钟,你回去做一下准备,就讲一讲你的工作。就完了,我就回去准备了。
我当时就想,去人民大会堂,太好了,我还没去过呢,这回我可以到人民大会堂里去看看。再一想,那么多优秀教师都去,还能听他们讲话,多好呀。激动!
那一天来到了,我以无比激动的心情,登上了富丽堂皇的人民大会堂,来到一个灯火辉煌的会议室,坐着软绵绵的沙发。眼前,都是只能在电视和报纸上才能看到的中央各级各位领导,直看得你目瞪口呆。哎哟,这些人,就和自己零距离接触,似乎他们的呼吸我都能感受到,这么近;再看四周围,都是北京市顶尖的特级教师,重点中学的知名校长,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教师。我当时想,我想找其中一位都不容易呀,今天全来了。
我就感到有一点自卑。为什么呢?我,充其量,我当时既不是特级教师,也没有一个全国称号,也不知名。我充其量只有一个称号:北京市儿童少年先进工作者。这也是北京市一表彰就是几百人呀,所以,我想我今天得好好学习学习。再看看自己身后,因为这次会议的规格很高,在京的,在现场的记者,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的、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的等等各大新闻媒体都在后面呢,有扛着摄像机的,有拿着照像机的,有拿着笔的录音机的都有,这心直慌,哎哟今天这场面可不一般。
会议开始了,主持人宣布,领导们起立,向大家鞠躬敬礼,拜年啊,其实主要是为了给全国人民拜年,借这个场合嘛。拜完年后,大伙开始陆陆续续发言。到会的这些人啊,老教师啊,校长啊都是积极发言,有的就这么半站着,就等着叫他发言。都想在这样一个场合汇报一下自己学校和本人的工作,难得的机会呀。
我听得如醉如痴。会议进行一半的时候,一个工作人员过来了,给了我一张纸条。赶紧打开一看,上面写着:任小艾,你赶快举手发言,再不发言就没有时间了。落款是我们局长的。我一看,这我还有任务呢,我赶快找我们局长。一看,坐在那犄角旮旯那。你别看这教育局的局长,厅级干部,因为会议规格很高,他也只能坐在那犄角旮旯。
我看了一下我们局长,我们局长冲我举了举了手,让我举手发言呀,我一想我今天还带着任务来的,那我就举手发言吧,我就特认真,象一个学生一样,90度,连举3回没人理。我在第3回的时候还看了一下我们局长,我可举手了啊,是主持人不叫我,你别怪我啊。举完了3回,那个送条子的工作人员又来了,拿了这么一个麦克风,放在我跟前,说:一会那个老师讲完你就把开关一开,然后说我发言。
老师们,如果你在这个场合,你怎么办?
有人说啊,人的成功有多种因素。个人坚持不懈的努力,个人的聪明智慧,个人的学习,当然这是一个方面。还要有什么呢?良好的工作环境,好的学校,好的校长、领导,好的同事,好的家长、好的学生,方方面面。还有人说,更重要的不是这些,是良好的机遇。
有的老师说:“我这人呀,什么都具备条件,就是没有机遇。上苍不关爱我,我没有这样的机遇,要是我能在北京,我也能上人民大会堂;我要上人民大会堂,我也能发言;我要是能发言,我也能成为任小艾。”我相信,我肯定相信这一点。但是我要告诉大家,你光在那说上苍不公平,上苍非常的公平,他把所有的机遇降临给每个人,但是,有一句名言是这样说的:机遇往往降临在有准备的人身上。假如你是一个有所准备的人,也许一个机遇降临,你也会牢牢地抓住它,然后一发而不可收拾。假如你不是一个有所准备的人,万千机遇降临也会与你擦肩而过,失之交臂。
我是一个76年高中毕业的学生,一天师范没进过;一堂师范的课没学过,但是我做了教师。所有的学习是后天学的,一是自学,二是通过在职脱产进修,记得我刚当老师没多久,恢复高考,首次国家恢复高考制度。我第一个念头就是报考医学院。因为我们家,世代祖传,中医世家。已经是三代,我这代是第四代了。我父母特别希望我做医生,所以我就想报考医学院。正准备报考的时候,教育局一个指令下来了:凡留校生一律不准报考除师范类以外的任何大学。可能同龄的人都知道,那时家里有辆自行车就特别炫耀了,就像今天家里有汽车一样。那时自行车就两个牌子:一永久牌,二飞鸽牌。所以学校,教育局肯定的说:要让留校生成为永久牌而不能让他成为飞鸽牌。
教育局不同意那就报不了呀,不能报,而且还规定了一个细则:留校生只能报考在职脱产进修的师范类学校。连正规的师范大学都不能报。这没有办法,所以我后来的学习,先是报考了北京外语学院在职脱产进修,完成了中文系的本科学习。然后又报考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基本原理德育原理的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这是在职脱产进修大学。除此之外,我认为最重要的学习不是在学校里,因为在学校里学的是一样的书,培养是一个模子出来的学生,更重要的一点是自学。
我现在做了国家教育期刊的记者,纵观中国许许多多教育界的成功人士,无一不是在艰苦的自学中成就出来的。
那么我刚当老师不久,我发现自已站在讲台上,不能口吐莲花,不能吸引学生。我们教师靠得是语言的工作,如果你的语言木讷是你做为教师最大的悲哀。那怎么办呢?我记得我第一次站在讲台上,面对着学生,下了个小小的决心,许了一个小小的愿,那就是我决不能辜负这讲台,决不能误人子弟。当天回到家里面,我写的第一篇教育教学日记,题目就是《做最好的老师》,还在“最”下面点了个红点。也就是说我做教师的第一天就给自己定了一个高的目标――做最好的老师!
什么是最好的老师呀?我并没有很清晰的认识。那么我就只有靠自学。于是我成为我们学校图书馆中唯一一个去的时间最多,逗留时间最长的一个读者。后来我不满足,因为我们学校图书馆太小了,于是我又成了我所在的朝阳区文化馆图书馆的常客。后来我又成了北京市首都图书馆的常客。因为老去,所有的时间我都泡在图书馆,我把图书馆管理员感动了,把我的临时阅览证换成永久阅览证,成为唯一一个拥有永久阅览证的一个读者。同时,我自费订阅的报刊杂志,可以说是我们全校订阅最多的,以至于我们学校图书馆订阅的报刊杂志的数量总数都没我多。我的月工资支付不了我的报刊杂志费,于是我要向父母去借。
我记得非常清楚,我刚当老师的第一个月,我挣的工资31块5毛钱,拿了很长时间。当时我母亲挣的工资是150多块钱,当时我就想,什么时候我能像我妈挣的一样我多呀。中国当时就是那么一个现状。
我自己订阅报刊杂志,我喜欢积累。我自己写读书笔记,写了上百万字;写教师日记,写了几十本;自己喜欢集报,把报纸杂志中好的文章剪下来,然后粘好。85年,当我被各种新闻媒体报道的时候,当我成为所谓的教育名人的时候,中国青年报的记者,一位女记者到我家里,把我所有的读报的读书的笔记日记都翻出来,给我摞起来了。摞起来了,她说我得看看有多高。全摞起来以后,让我站起来,我身高1米65,超过了我的身高。
我在做教师的时候,1986年,我就开始在报刊杂志上撰写文章,我记得我曾经写了一篇系列文章,就是《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这篇文章在1987年在北京教育杂志上陆续登载,登了五次,而且这个文章后来荣获1988年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颁发的全国教育好新闻系列文章评比一等奖。我那里没觉得这奖有什么用,因为我说我一个老师获新闻奖,后来我做了记者我才知道,作为一位记者,他的生涯当中能获得这样一次的大奖,是一生的荣耀。我记得那个时候我拿了这个证书就在我家的抽屉里放起来了。可是当时给我作责任编辑的那个记者呀,对我说,任老师呀,把您的那个证书给我用用啊,我用它来评职称呀。居然就拿这个证书,评上了高级职称。我到是没有什么用。
1989年的时候,北京市人民政府当时组织优秀教师,特级教师撰写个人专著。有一次,北京市副市长在个人专著的作者的会上啊,去了12个老师,特级教师。当时报到的时候,北京市的副市长就说,那怎么才来了10个,那2个老师呢?我们局长说:那两个老师在医院抢救呢。市长就说:“人都到了抢救的地步了才让他写个人专著,那要是再不抢救,那可是我们国家的财富呀,说我们第一支队伍里边不能都是老年人呀,中老年呀,得找点年青的,让年青人带头开始积累总结。”于是任务就布置下来了,布置来布置去,朝阳区布置来布置去又找到我,说任小艾你喜欢积累写东西,你能不能写一本书。我说写书?我可没写过这个东西。你试试吧,于是我就参加了这个会了,这个会当时要求比较高,不到一年的时间要求写出不少于10万字的个人专著。所以那时我就写我的班主任工作,你做了什么班主任的事情你把它写一写,写成书的形式,有专家给你审评。
平时积累的多,平时善于思考和写作,所以我写这本书并不十分困难。除了时间觉得紧张以外没有觉得很困难。当时,我们校长,我回来以后就找我.校长说,领导说了,可以给你减工作量,要写书嘛,照顾你。你现在教两个班的语文课,当一个班的班主任。现在可以给你减一个语文班,再减一个班主任。一天就就教一节语文,等你把这个书写完了再给你恢复工作。
哎哟,我说:“校长,那我可不同意。我说名义上你是给我减了班给我减了工作量,实际我心里好难受,你说这叫什么事呀,你对人家老师怎么说?说任小艾要写书你去帮她带班,因为任小艾要写书你去帮她教课,我说我将来还要做人呀。哎哟这不合适。我能不能写成是我的问题,我有多大能力我就使多大能力,写不成就拉倒。我说,不要给我减工作量。”校长当时特高兴说,那当然我高兴了,我还不用做工作了,你继续带着班,你就辛苦一点,注意身体。
这样,我在教着两个班的语文,当着一个班的班主任,正常工作量的情况下,用了不到9个月的时间完成了19万字的《我的班主任工作》。这本书出版发行以后,没过多久就赶上了一次很好的机遇,全国,由教育部组织的,全国首届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评比,40多位专家云集北京,3000多本个人专著和优秀论文汇集到北京。经过专家的审评和评选,我的这本书荣获全国首届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评比个人专著类的一等奖。这是作为教育部最高的科研学术奖。
那么我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师,能登上这样一个奖台去领奖,这说明什么?就是说,机遇是降临在有所准备的人身上。
回过头来说,在人民大会堂,当我打开那个开关发言的时候,老师们,如果让你们讲,你能讲什么呢?每个人不能超过5分钟哪。我只列了个题目,这个题目就是《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我讲了讲为什么要建立这个关系,然后怎样建立这个关系,建立这个关系以后的效果是怎么样的,分三个层次,几句话,三言两语,5分钟讲完了。我很守时间,因为前面有个老师呀,特别多讲不完,他都过了点也不记得,主持人谁一过点就轻敲麦克:注意时间!
我当时想我这么年青,可别让人提醒我,于是我到点我赶快停,我就说:“时间到了”。我就停下来了。我们北京市市长,市委书记讲话了,说:“你怎么停下来了?接着讲呀,你这是怎么了?”
哎哟我寻思,前面到点提醒,我怎么还接着讲呀?市长说话不算数啊,我得听我们局长的。赶紧看我们局长。局长看了看市长又看了看我,冲我点了点头。局长点头了我就可以讲了,人要懂规矩,是吧?不过局长也是,人家市长让讲,他也不敢不让讲呀(笑声)。于是我又接着讲。讲到15分钟,已经占了3个人的时间了,我又停下来了。我说:“不好意思,我都超时了”。
国务委员,原国家教委主任说话了,他说:“这位青年教师有很多新教育思想,愿天下的教师都能像她一样,这样吧,我看你就不要再考虑时间,你就一口气继续讲下去吧。”(笑声)。于是,我以一个特殊的,这个身份,普通老师,但是我却讲了45分钟,占据了后面全部的时间,一直到时间超过了中午。
散会以后,各级领导都过来和我握手,向我表示祝贺。当时北大校长周培元(现在已经过世了)这都是专家呀,什么雷洁琼都过来祝贺呀,雷洁琼还过来拍了拍,拥抱了我一下;有的老同志还过来拍了拍我的肩膀。我还觉得特奇怪,祝贺我什么呀?我又没评什么称号,我又没多大的成功和业绩,我就讲了点我和孩子们的事,你说奇怪不奇怪。
更奇怪的是春节过后,没过多久,三月份。教育部每年啊,要召开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那么教育工作会议呀,是工作会议。参加会的人是什么呢?全国各省市教育厅的一把手,还有一些主抓教育的副省长,然后有时国务院的副总理,国务院的领导参加,然后教育部的所有的领导参加,制定一年的教育工作计划。在整个教育部的工作会议的历史上,都这样开。唯独1989年,从未有过的一个先例,破了个例,请了一个普普通通的一线的老师参加了这个会,并且和教育部部长一起坐在了主席台上。
那么我当时就坐在边上,旁边副部长,部长全都坐满了。我一个人坐在边上。后来正好有一个教育部的的司长还说,任小艾,我觉得你坐在讲台上怎么那么不谐调。我说当然不谐调了,人家都是部长,我一个小兵。不过我说我也有个官――我班主任呀。在那开玩笑呢。在这个会,让我做了一个小时的班主任工作报告。
我到现在记忆尤深。当时我这个报告结束了,时任黑龙江省教育厅的厅长,下来就找到我,握着我的手说,我一定要把你请到黑龙江去。当时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各大新闻媒体都做了报道,从这以后,这个报道啊就不断,我就成了家喻户晓的人。在北京走到那,人都认得出来。买东西,人家说你不用排队,你直接买就成了。我说哪那成呀,我不成了“加塞”了吗?我成了名人就得做个完美的人,一点都不能有闪失,我今天加一个塞,明天就有人说:你瞧那任小艾加塞了。我说我按规矩排队。
我们班集体就糟秧了。那记者就跟走马灯似的,天天啊,我们班的前后门都不能关,你就得开着,随时都有记者,穿来穿去的,咔嚓咔嚓。有一个老记者,不说那一个人了啊,一个很有名的,中国一个著名的老记者,现在已经退休了。咔嚓嚓咔嚓嚓,一节课那闪光灯哗哗哗,多少个胶卷呀,照了多少个,照了一大塑料袋胶卷,就挑出其中的一张,就是我讲课的一个神态。那节课讲得是一篇古文,黑板上写的“齐师伐我,公将战”,我在那讲课,面容很憔悴,老师嘛。然后,就这张照片,获得全国新闻摄影大赛两个一等奖前的特等奖。我们这位记者摇身一变成为摄影界的元老,各种荣誉称号,职称哗拉拉全来了,金奖呀。
后来世妇会,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专门这个世界妇女大会期间,在大会的会堂里面,一进门的大会的会堂里面,一共摆了12位大概是,各行各业里面挑出来的,所谓的巾帼英雄,其中就把我这张照片放大到多大呢,和本人一样高,摆在那厅里面。
我一个普通老师,和我们现在的现任国务院副总理吴仪照片就在旁边。后来他们给我拍的照片我一看我旁边就是吴仪。我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师,何德何能。
有人曾经就说了,任小艾一定是这个,那个高校毕业的,要不不能在学校特别棒。其实我给大家介绍,我的底子很薄呀,起点很低呀,没有什么高校毕业,完全是自学。同时我的学校也不是你们想象中的特别的好学校。
我所在的学校,在北京市朝阳区。北京市,市重点中学24所,朝阳区只有一所,排在24所市重点中学倒数第3,几乎是最后的,就是说它的办学水平,师资水平,教学成绩是这样的排名。朝阳区是城乡结合部,就一所市重点中学。所有的市重点都云集在西城、东城、海淀,这几个大区里。那么朝阳区98所中学呀,就一所市重点,其余都是普通中学。还有一所区重点,其余都是普通中学。普通中学分3类:1类,办得好的;1类,办得一般的;还有一类办的差的。我所在的学校,就是那办得差的。而且差的里面还分两种:一种是比较差的,一种是最差的。我那个学校是最差的。
学校的校名是119中学,俗称119,火警的名字。有人开玩笑说:119中呀,火情不断!什么意思?老出事。我们学校教导处,有一个特别的桌子,办公桌,一把椅子,那是给谁的?我们地区派出所的专职人员。派出所是三天两头的到我们学校去。一放学你看那校门口,一群一群的小流氓啊,男男女女的,准备接他们的流氓朋友。里应外合呀。119中,远近闻名流传着一句尽人皆知的一句顺口溜:119中门朝北,不出流氓出土匪。(笑声)
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是我就在这样一所学校工作15年以后,荣登人民大会堂,写出了个人的专著,荣获了最高的学术科研奖,这就一切说明:教师,要成为一个有所准备的人!
有所准备的人是个什么人哪?是个有心人。这个有心就在于,你不仅仅要苦干,还要在苦干中学习一些巧干的技巧。你不仅苦干了巧干了,你还能够懂得一点反思!在反思过程中认识自我。你不仅能反思和认识自我了,你还能够积累和总结!不断地积累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不断地总结自己所做的事情。你能够积累和总结了你还要不断地创新!你在学习别人的东西的过程中,必须有自我的东西。你能够不断地学习和创新了,你还能够不断地升华和提炼!把自己所创新的东西能提炼到一定的高度,你就成了一个卓而不群的人。
我总结了许多优秀教师的成功,大凡是这样一个步骤,就是:第一步要懂得调查研究。就是说,我们怎样才能做一个好老师呀?第一步要调查研究。调查研究为了什么?为了了解学生。我们都不了解学生,怎么能当好老师呢?
中国近代教育家陶行知说过一句话:你要想当好先生,先要当好学生;你当好学生了,你就当好先生了。当好学生的意思就是说要向学生学,学什么?先要了解他,了解他的内心,知道他在想什么。我们不知道他在想什么我们怎么能教育好他呢?这是第一步,了解学生。所以我最初当老师的时候,我有一段时间发现我当不好老师。那怎么办呢?我就调查研究吧。怎么调查呀?于是我就自己,那时没有现在的这个打印设备,我就手推这个墨呀,一张一张推那个调查问卷,自己写上:你喜欢什么样的老师?你希望老师用什么样的语调和你交流?你希望老师讲课中怎样进行讲解?留什么样的作业最受欢迎?家长会和主题班会怎么开?与家长的对话应该是怎样的?你希望老师穿什么样的衣服?每天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面对你们?
我能想到的我都写下来,我想不到的让学生帮我写。这样,我一张一张让同学无记名的问卷。我后来,把一个学生曾经做过的调查问卷给摞起来,有这么一摞。在调查问卷中,我了解了学生。噢,原来我的学生喜欢这样的老师。
他们把老师种种的表现,老师这个问题那个问题说了很多,但是他们最终对老师的要求概括起来就三点:第一,老师首先是个情感型的教师。
就是一个懂得感情的人,懂得爱的人。有人说:爱孩子是做教师,合格教师的底线。说我们要检验一个教师是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用什么来衡量他,就看他是不是爱孩子。如果他连爱孩子的心都没有,那么他连合格教师的底线都没具备,就不适合做教师。
那你应把那种爱的情怀表现出来。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说过:爱孩子,那是连母鸡都会做的事,怎样教育他们却是一件大事。所以,我们光有爱不行。没有爱不行,光有爱也不行,爱的科学,爱的技巧要懂得。
意大利有个著名作家E阿米契斯,他曾经写过一部小说体的教育专著。这本书,我们中国最早的教育家,叫夏沔尊,在日本留学的时候,发现了这本书。他泪流满面的读完,他说,太感动人了,我彻夜不眠呀,一口气把它读完,我一定要把它翻译到中国去,让中国的老师看到这样一本书。书是日记体的,这样一部小说。于是夏沔尊真的把它翻译了,取名为《爱的教育》。在这本书的序中,夏沔尊有一句话,成为今天,乃至永远,在中国教育者心中留下的一句名言,那就是:没有爱的教育就像池塘里没有水一样,不成其为池塘。
没有爱,没有情感,就没有教育!
那么做为老师必须要有爱。那有的教师说了,光有爱和动物没有什么两样呀,连母鸡都会做呀。那么怎样爱呢?那是一件大事,所以我们概括学生所需要的老师除了情感型以外,第二个就是科学型。教师必须有科学的思想,科学的观念,还有科学的手段。
科学那里来?需要学习,要不断地学习。你才能做个真正的科学的教育者。我们有的老师说了,那已经在大学里学了很多了,我做老师了,我还不能学以致用,我还要学吗?
知识是永远没有止境的。我们知道,在大学里所学的那些知识、课本,很多都是前人写过的,它在一定程度上有借鉴之处,但是有很多都已经滞后了。
这个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尤其是我们中国呀,这二十多年改革开放,翻天覆地的变化。有的人,经济学家说过:十年前的教育就是十年后的经济。那么我们今天的教育就决定了十年的经济。
因此到最后得出一个结论:教师是超前性投资,滞后性的效益。那么教师就必须要着眼于未来。着眼于未来就必须要学习。
我记得我做老师不久,70年代末,我订得的杂志中,其中有一本叫《外国教育动态》,那时正好那本杂志刚刚来,我就随手放在我的办公桌旁边。我们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巡视办公室的时候,从我旁边过,调侃地说了一句:“任小艾呀,你可以呀,咱们的中国的教育还没研究明白你开始研究起外国教育了。”
我对他傻傻的一笑,其实我心里明白,我从这一本本杂志,一本本书中,一篇篇的文章当中,我所获取的教育的信息和教育的启迪可以使我少走许多弯路。
所以中国青年报记者访问我们学校,采访我们老师的时候问:你们觉得任小艾和你们有什么不同呀?她怎么就那么优秀呢?老师们说:没什么不同呀?挺好的,和我们都一样呀!都一块上班,下班。
说那你们说她为什么成为优秀呀?说她为什么成为优秀,想来想去,老师们说:她就一点和我们不同,我们比不了,那就是她点子特别多,她总有无穷无尽的教育智慧。
这个智慧那来的?就是从学习中来。从自己不断的经验积累中来。如果说聪明是天生的话,那智慧绝对不是天生的,智慧是后天的。因此我们说,一个人有心,是说明他做过的事多,所以他就有经验了;但是一旦说他有智慧,说明什么哪?说明他做过的错事多,他才有智慧。因此不要怕自己曾经走过弯路,曾经做过错事,更不能怕犯错误。在一次次的错误当中,我们吃一堑长一智,人才不断地增长智慧。我刚当老师的时候,那真的是非常热心,要说情感那丰富的很,特别爱孩子。但是不懂得科学,怎么去教育学生我不知道,更不要提,我们把它概括起来教师系列的的第三个元素是要艺术型。
就是说你能化腐朽为神奇,你能把难解的问题,棘手的问题巧妙的解决这是教师应该具备的能力。一个教师如果能集情感、科学、艺术于一身,他一定是一个能够取得成功,取得成功的老师,但是我们一开始做教师都做不到这一点。
有一次,我们有一个老教师,因为我是留校生,他们都挺喜欢我的,有一老教师呀,老太太,把我叫到跟前,对我说,说,小艾呀,看你的样子呀,风风火火,辛辛苦苦的工作,特别想做一个好老师,特想把班带好是不是这样?我说,是,可是我不会呀。她说呀,我教一个绝窍,尤其象是在咱们这样的学校,没有绝窍,那是根本带不好班教不好课的。我当时一听,哎哟那是感激涕零,真是俯首帖耳,真想找个录音机把老师这段话给录下来。我们这位老师说什么呢?小艾,你记住,在咱们学校当老师,老师小笑,学生大笑;老师大笑,学生狂笑;老师要狂笑,那学生就疯了。所以在学生面前千万不能笑。
她这么一说,我真的想笑又不能笑。老教师呀,我可不敢有任何误差(听不清)。我后来发现,老教师,他们的敬业精神,奉献的精神,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真是值得我们永远的去学习,但是他们的观念落后了。很多老教师的思想观念封闭陈旧。
但是我当时不懂呀,那老教师说了你就得听呀。于是,我在办公室里和大家聊得的欢天喜地,哎呀特别快活,铃声一响,一到课堂立刻把脸拉下来了,紧绷着,那真是连表扬学生都不露一丝笑容呀。我是教语文的,你说那语文课文有时讲着讲着不由自主的就想笑了。可是不敢呀,你想那小笑大笑,大笑狂笑,那可不行呀,那怎么办呢?同学们,我们现在记笔记,我一边背对着同学,面对着黑板,一边在那写板书一边在那偷偷地笑。心里还在想,你说这何必呢,当老师干嘛要当到这份上了。
但是我真镇住学生了。我带的班,只要我一出现,鸦雀无声,只要我一离开,大闹天宫呀。我们班有一放哨的,每天在教室门口,对着楼道放哨。他胆子很大,他敢放哨。只要一看见我出现在楼道里,立刻提醒全班:“嘘!来了。” 有一次开家长会,家长们陆陆续续到了,我站在教室门口准备开讲,这时候呢,另一个班的学生家长和我们班的学生家长在楼道里说话,被我听见了,议论我呢。
另一个班的学生家长说什么呢?说,这样一个女孩子这能,这太年轻了,她那镇得住学生。瞧我儿子的班主任,老教师,可有经验了。我班的学生家长当时一听挺不高兴呀,我们班的学生家长还不服气,你可别觉得她年轻,是个女老师,可厉害了,我儿子最怕她,好老师!我一回头正好听见,心里特别自豪,心想,我才当几天老师,就能这样被家长评价。
后来一次班委会,我就彻底地被泼了一盆冷水。班委会上,一个小干部议论,说任老师呀,如果所有的科任老师都像你一样的不苟言笑的上课,这样咱班的课就安静了,就秩序好了。问题是有的老师呀,特别和蔼可亲,这班里就乱做一团。我说什么课?外语课。我当时一听,教我们班外语的,是刚从高中毕业班下的,一直教毕业班的一头白发的老太太,校长心疼她,说别让她教毕业班了,兼一年初一,轻轻松松地就退休了。这个老师呀,私下里跟我说,任小艾,我从毕业班下来教你们初一的小孩,看谁都像我的孙子孙女一样,特别可爱,他们怎么闹我都不急。
她不急,那学生急呀。所以每次她上课,站在教室门口,拿着教鞭,敲着教室的门说:“上 课 啦 同 学 们!”脾气可好了。然后,拿了粉笔,站在讲台上,用教鞭敲桌子,说:“安 静 了,同 学 们。”哄堂大笑照样闹,她还不发脾气,为什么呢?你们闹你们的,我上我的课。她讲她的,讲完课布置完作业她夹着包走人了。
学生就说,任老师呀,这外语还要考试,老这样不行呀。我们学校当时不是学英语,因为那个时候,80年代初期的时候,中国和前苏联关系特别好,所以我们学校是俄语校还没有改成英语校。么俄语呢,咱们黑龙江这边对俄语比较熟悉啊,其中几十个字母当中有一个字母非常难学还必须学会,怎么发音呢?标准音“р”你别笑,你发一下还不一定发的好,“р”特别自然的颤音,“р”很多人发不好,都发“L”或“Dei”,你学不好还真不行,很多单词都有这个字母,比如说“俄语”:Русскийязык,你好:здравствуйте!(一段俄语„„)我的俄语一直学得还算可以,包括在北师大一直学的都是俄语。当时最早的这个发音学的难,为什么呢?老师前面“р”,底下“р” “р”,一遍遍发,你不学会还不行,老师是一个一个的教,每个人都得把这个音发好了,不然的话这个单词写不了,单词写不了句子就写不了,作文写不了。
就提出来了,老师你说怎么办呀,这个课乱呀。我说那我去听课,看谁在那“р”,于是有一天,有一个同学生病没来,我就在课间十分钟坐在那,最后一座,坐在那。还没打上课铃,同学们一看,班主任来了,厕所都不上了,安安静静地在那坐好,等着上课。
外语老师,铃声一打,出现在教室门口,先站在那发了半天呆,然后她慢慢悠悠地走向讲台前,又发了一会愣,才开始上课,讲了十分钟左右,她停下来了。她后来对我说,说她太不适应了,太安静了。
她就问我班同学,“怎 么 回 事 呀 ?你 们 今 天 怎 么 这 么 安 静 呀?”我从后面看前面的孩子笑得那肩膀都直抖,用手的大拇指向后指,那意思是说:你也不看看谁在那后面坐着呢?我们这个老师就扫视全班,一眼看到我坐在那呢,说了一句让我一生都难忘的话。她把手里的粉笔往讲台上一扔,然后调侃地说了一句:难 怪 呢,原 来 是 猫 坐 在 那 呢!(笑声)
全班哄堂大笑,我羞得是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无比的尴尬。那堂课怎么上完的我没有记忆,我就记得我下课以后,我灰溜溜地跑回我的办公室,我们的这位外语老师后脚跟进来了,又补了一句:小艾呀,今天你上你们班听课怕你们班乱是不是吧?不必了,我教你一个办法比什么都管用,把你的照片放大10倍,放在墙上。
人家是说者无心,我可是听者有意呀,回家我就写了一篇日记,题目就是《不要做一个猫一样的老师》。
那怎样做呢?于是我开始学习了,如饥似渴的学习呀!边学习边反思呀,所以我说调查研究是第一步呀。你要想当个好老师必须要调查。教科所有一个教研员到我那去,看到了一摞摞的调查问卷,他惊讶的说,任小艾呀,我总算知道你为什么成为优秀教师了,你成功的起步就是教育科研。我说这就是教育科研吗?他说:当然了,教育科研的第一步就是调查。其实我并没有想到是科研,我总是觉得我是老师要了解学生在想什么,用无记名问卷的方式让学生写写自己在想什么。
调查之后的第二步是什么?是反思!当你看到一张张的问卷:不喜欢老师这样的做法,不喜欢老师那样的做法,我们希望老师这样,希望老师那样的时候,你要反思。你要反思自己那些方面做的是对的,那些方面做的是不对的。
今天的中国教育界成功的优秀教师无一不是一个反思型的人,都是一个善于反思的人。在反思中肯定自我,批判自我。这是第二步。
第三步就是总结。反思之后要认真的总结一下我前段时间的工作,做的怎么样,那些工作值得肯定,那些工作是需要认真的思考和改进的。那么总结之后的第四步是什么?就是要学习。
在总结中才发现,呀,我很多东西违背了教育规律,我应该不断地去学习,学什么?我前面和大家讲了两个,一个是《爱弥儿》,就是卢梭写的一部自传体小说;还有E阿米契斯写的《爱的教育》。其实要读的作品是很多的,到是我到觉得我们老师,我读了很多书,我现在回过头来跟大家讲,我们真正要学的是实用教育学和实用心理学。为什么?有些大部头的教育学心理学你读完了之后真的很枯燥,不太实用,那是需要研究人员写的和读的,而我们需要什么?是最基本的和切合实际的。比如我前面和大家介绍的法国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卢梭写的自传体小说《爱弥儿》,这是个译音啊,回到图书馆就能找到,找不到的在网上一点就出来,全文都出来,如果你是父母的话,你读一读这个小说,教育小说呀,你教育孩子就有办法了。
第二本书就是前边我刚才说的它是意大利的著名作家E阿米契斯写的,这是我们中国教育家夏沔尊他翻译过来的。
除了这两本以外,还有一本小说,第三本小说是美国的著名教育家詹姆斯·多伯森写的《施爱与管教的艺术》。施,是施工的施,实施的施,《施爱与管教的艺术》书名号,后面有一括号(论家政)。它是一个什么,也是一个,这个从家教的角度谈教师的技巧,也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如果一个父母连自己的孩子都教育不好,怎么能教育好学校的学生呢?
另外还有一本,我给大家介绍的第四本书,就是前苏联,现在乌克兰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写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这本书,你一旦拿到它你是如获至宝,你会有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每一条建议都可以直接运用到你的教育教学工作当中。第五本书,就是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不是他本人,因为是他逝世后,把他的全部的论著归结起来,《陶行知全集》。1――10卷,是他的教育文集。你不一定读10卷,你读其中几部,看一看,有没有兴趣,然后你再读下去。一般它是从第二卷开始有一些教育名言和火花就出来了。当然还有很多,比如说像马卡连柯的《教育诗》啦等等,这些都可以读的。
不学习永远不可能在反思和总结中认识自我!学习之后的下一步应该是什么?就是改变自我。
那你要改变自我呀,通过学习你知道,噢,我这个做法真的是不对,那我就要改呀。改怎么改?老师们,我们听说过很多人物和事迹。
我们中国著名的画家齐白石先生,在一次和他的弟子的交流当中,说了一句话,他说:“学我者活,用我者死”什么意思?他说,凡是学我精神的人,你一定会成为一个新的人;你模仿我的画技,即使模仿的惟妙惟肖,充其量是齐白石第二,永远成不了你自己,你超越不了我。他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说在学习别人的东西的时候你一定要有一个借鉴,化众人之所长为已,然后在改变自我的时候干什么呢?创造出新的自我。所以改变自我的下一步就是创新。
怎么创新?比如说,我在调查问卷中发现我的学生最反对老师的就是请家长,说动不动就请家长。有个学生在日记中这样写:做为教育者,有的老师既不教,也不育,把教育我们的责任转嫁给家长,当“他们”(特指老师)没有办法了,他就要动用家长的力量,请家长是一个老师无能的表现!
非常尖锐呀。他不喜欢请家长。还有反感老师的做法是什么呢?家访告状。说你到我们家去了,好象是你是家访去了,其实你是告状去了,把我在校怎么怎么不好,可是家长请不来,怎么办,你就登门拜访。你说完了,你痛快了,你拍屁股走人了,我们家大闹天宫了。很多孩子把老师的家访形象的比喻为“今夜有暴风雨”。说老师你前脚走,他们家不是男子单打就是男女混合双打。最后那孩子恨死老师了。
还有一个反感的就是家长会点名批评人。说好不容易开一次家长会,那表现不好的学生的家长是硬着头皮来开家长会的。我们的老师,在家长面前口无遮拦,什么都敢说。可是家长是要脸要皮的。有一个家长就说了,说有一次老师开家长会,我那儿子,学习成绩不好,开家长会的时候,班里面坐的很多都是街坊邻居,有的都是同事,平时都是要脸要皮的,可是为了儿子,你说自己孩子表现不好,你在这班里你也得来呀,开家长会咋能不来呀。
说老师表扬某某学生时候,斜眼看,被表扬学生的家长腰板都挺起来了,那眉毛都挑挑着,特神气。嘿,老师开始批评了,点我儿子的名字,还重点说我儿子这不好,那不好,我就感觉我这脸烧得难受,就把头低下了不敢抬起头来。我刚低下头没多一会,这位老师说了一句,请被批评的学生的家长把头抬起来。我说的不是你,我说的是你儿子。你还别描,越描越麻烦,那儿子是我生的,你说他就如同说我一样。最后这家长都反感开家长会。有的父亲母亲为开家长会用“石头剪子布”决定谁来,谁输了谁去开家长会。
那了解到这个情况。还有的比如说,学生把老师中划分成几种类型: 第一种“保姆型”。说从早到晚,辛辛苦苦像个保姆一样任劳任怨,像老黄牛一样默默无声,然而学生不喜欢这样的老师,说这样的老师没有一点活力,更不会教育给学生终生学习和做人的本领,什么都包办代替了,像个老妈子一样。
还一种被称作“警察型”。说这样的老师就差手里拿着警棍了。每天用显微镜这样的眼睛发现学生的缺点,然后再用放大镜一样的眼睛在强化学生的缺点。学生说在这样的老师眼里,永远没有优点,有了他也视而不见。
所以学生说,“保姆型”的老师是由于可怜他,看他太辛苦了,同情他而服从他;“警察型”的老师是由于怕他才服从他。心里一点不佩服。
发现那么多的问题,那怎么办呢?那么我们不能搞“保姆式”也不能做“警察式”我就要改变一种形象,集情感、科学、艺术于一身,一个新型的教师形象出现了。
我不想再去请家长了,我不想在家访告状了,我也不想在家长会点名批评人了,怎么办,于是我在班里要改变自我,要创新,提出三个原则:第一,决不因为你犯错而请家长;第二,家长会不点名批评任何学生;第三,家访不告状。三个原则产生了极其大的反响,不仅把自己推到了一个高度,而且教育的成功的案例一个接一个的涌现。因为学生关注你,你不能再转嫁给家长,你就要自己动脑筋去解决,于是你得动脑筋;因为你想办法,所以你的教育的成功案例出现了。这就是说,我们要不断地改变自我,要不断地创新,那么最后,创新之后还有一步是什么呢?就是提炼和升华。把我做的事情,创造出来的原则和做法,我把它归纳起来,这属于什么东西呢?然后,这属于一种平等的,民主的,尊重的、信任的、理解的对待学生。我把它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然后我自己就可以给自己做一个认真的写作,那么一篇一篇的文章就给自己写出来了,一旦有时机的时候,你就可以源源不断地展示自我。
中国呀,现在有多少老师?不知道大家做没做调查,我们现在有一个粗略的统计,中国现在有1500万教师。1500万教师面临着一个什么样的课题?包括我们今天在座的五百教师,我们都面临着一个这样的课题,就是改变教育的方式。改变什么教育方式?由管理型,变为服务型。
我们过去太习惯于管人了,包括现在,把管人当作是天经地义的事。因为在中国古代有一句古训“天、地、君、亲、师”。教师的地位是和天地一样高和厚,和君王父母一样齐名。教师理当师道尊严,教师理当凌驾于学生之上,教师理当指挥和管理学生。包括父母,我们把管人看的是那么寻常,所以,没有服务,我们不能和学生平等。
今天的孩子,他缺爱吗?都是独生女独生子呀,几对家长对着一个宝贝呀,他们不缺爱。但是有人说啦,今天的孩子几乎都是物质上的富翁,精神上的乞丐。什么意思?他们在物质生活上已经多得剩余了,而在精神生活上却极其地匮乏。
今天的孩子不缺少的是物质上的爱,缺少的是精神上的。而精神上的爱是那些爱呢?我概括起来就是几种爱:
1、平等的爱;
2、理解的爱;
3、尊重的爱;
4、信任的爱;
5、民主的爱。如果我们做老师的做父母的都能经常不断的与孩子进行民主平等尊重信任这样的交往的话,那么你的教育一定是服务型的而不是管理型的。
我们去过星级宾馆,什么叫服务?去过餐馆,当你步入这个餐馆时,旁边的服务员笑容满脸:“欢迎光临”。吃完饭我们站起来走人了,人家还要跟在屁股后头说“谢谢光临,欢迎您下次再来”我注意了一下,大多数人是理都不理,因为这是服务,已经交了钱了,他不这样叫倒感到奇怪了。
可是我们转过来看校园里。走进校园,都是学生喊,老师好,老师好,我们的老师很多都是理都不理学生。所以孩子们在日记里写到这样的话:老师天天告诉我们要讲文明礼貌,为什么他可以不讲文明礼貌。每一次我叫他的时候他都不理,他从来没有主动叫过我。
当然,我说的这只是个表面现象,真正的服务是心灵上的服务。
我们的这个标语“班主任专业化”,过去我们讲老师专业化,最近这几年班主任也提出了专业化的水准啊。提的早吗?一点都不早。今年将要颁布的《班主任条例》中如果把班主任的职称作为一个系列的话,那么职称是专业职称呀。那你的班主任不达到专业化水准能给你评职称吗?
那么班主任专业化,怎样才能达到班主任专业化的水准?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目前研究班主任的一个著名的教授、博士生导师班华。他提出了一个理论,值得我们学习。班华教授这样说,班主任专业化的核心理念是什么?班主任应该是学生精神生活的关爱者。我们是不是以服务者的身份关爱学生的精神生活,这是最重要的。
管理者身份出现的时候是你把学生当奴隶;而服务者出现的时候你是把学生当主人。那么你究竟是把学生当主人还是当奴隶能看出来你是管理者还是服务者,能看出来你不是一个关注学生精神生活的人。我们能不能做到服务学生?完全可以!我们能不能不请家长,能不能不跟学生发火,能不能不去指责学生,还能把学生教育好?应该说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现实生活中我们有些老师个性化、情绪化,往往在他的工作当中体现地是他的性格特点而不是科学和艺术。他不是在用教育,符合教育规律的东西来对待学生,而是用他的个性来对待学生。
北京有个普通的小学校,叫北京实验二小。这个学校出了个数学,后来是语文特级教师,人家是数学老师,后来又做了语文老师,她的名字叫霍懋征。霍懋征的名字很多老师都知道她。全国政协委员,并且是全国政协委员中唯一的一个小学老师的常委,全国政协常委呀。我们的小学老师能做到全国政协常委,只有她一个人达到了。
去年,在教育部组建的师德报告团上,她是第一个站在人民大会堂,面对5千多首都教师,宣讲她的工作。因为我是作为教育部专家委员会的成员,我是专门负责霍懋征的演讲稿,所以我很熟悉,熟悉她的情况。
霍懋征当年,霍懋征今年是84岁,从教60年,她当年是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的高才生,毕业的时候,那个时候,本科毕业的数学系高才生啊,都是分配工作都相当好的。但是她自己却选择了做小学老师,因为她喜欢孩子。就这一个理由。她说:“我喜欢孩子,我要做小学老师。”
霍懋征,在她那个年代,在学校做老师的时候,周恩来总理曾经评价霍懋征是中国的“国宝”。这么高的赞誉呀。把一个小学老师称作“国宝”呀!新一代领导人称霍懋征为“中国小学语文界的泰斗”,泰斗哇,这是国家领导人说的。去年春节,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亲临霍懋征的家,拜访她。并且 亲笔手书“把爱献给教育的人”,挂在她的家。她怎么就成为国宝和泰斗了呢?我给大家说一点,霍懋征从教60年,有四个从没有,我们对比一下啊,跟我们自己对比一下,我是做了对比了。
第一个从没有:从教60年,从没有和学生发过一次火。老师们,60年太长了,咱们说少点,一年,一年不和学生发火行不行?有的老师笑了,一年又太长,咱们一学期行不行?一学期不和学生发火行不行?一学期还长,那一个月,一个月不和学生发火行不行?难怪我们学生有的就说,我们老师那都好,就是个个都是“气包子”,老师怎么那么爱生气呀?老师说:“我当然爱生气了,你一犯错我就生气。”那为什么学生犯错你就生气呢?你生什么气,发什么火呢?
霍懋征说过这样的话:“我不跟学生发火,是因为我教过的都是小孩子,小孩子是不懂事的,犯错是正常的。那么,我对一个不懂事的的孩子发火,是我老师无能的表现。”所以她从教60年,没有和学生发过一次火呀。能不是国宝吗?
第二个从没有:从教60年,从没有请过一个学生家长。因为学生犯错把家长请学校了,从没有。但是人家的孩子们个个都成才。
从教60年,从没有惩罚过或变相惩罚过一个学生。什么罚站呀,不让上课呀,等等,这样的事,都没有。
从教60年,第四个从没有:从没有让一个学生掉过队。她从教60年没留级过一个孩子。而且把很多别人不要的孩子都要到自己班,培养成才。前年,在北京,为霍懋征搞了一个60年从教典礼。参加的人无不感动啊。其中有一个场面啊,我给咱们描述一下,哎呀真是记忆犹新。
各种发言哪,领导们发言完了啊,大家赞扬啊,这都有哇,都弄完了。当时现场有一个,一块地方,坐着一群花白头发的老人。据说都是霍懋征的学生。老头老太太,她都84了,从教60年了,找了好多的学生全是鬓发苍白,坐在那边,得有那么一个方阵。说,以热烈的掌声欢迎霍老师到讲台上讲几句。
霍懋征精神抖搂,84岁了,站得,腰板挺得直直的。站那以后,冲着那群白发苍苍的老人说:“孩子们!”全场都笑了。她说:“不管你们今天是什么样子,在我眼里,依然是当年你们入学时的情景,你们在我眼里,永远是可爱的孩子。那么今天我要问问你们,在座的孩子们中,做过共和国将军的,请起立。”嚓的一声,起来一批人啊。哎哟,全场热烈的掌声。她就指其中的某某,“那曾经就是调皮捣蛋全校有名的害群之马,但你后来做了共和国将军,老师祝贺你们,为共和国立下了赫赫战功。你们坐下。在座的孩子们当中,你们做过部长的请起立。”哗,又站起来一批。全场又热烈的掌声。霍懋征又表扬他们,请坐下。然后她说:“在座的孩子们中,你们是普通的工作人员,但是你们做过劳动模范的请起立。”哗,全站起来了,全场我跟你讲,有多少人都哭了。从教60年,四个从没有。人人都称赞。老师们,霍懋征能做到的我们怎么就做不到呢?我们学一点她的精神好了。
所以,我觉得,转变教育的方式是我们能够做到的,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的重要的一点,要以服务者的身份面对学生。你真的一想到我是服务了,那就不一样了,因为教育这一词有一个非常通俗的解释:它是一个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的一门学科。而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偏离了教育的本意。我们不是在服务于社会,也不是在服务于人,我们是在管理人。因为要管人家,所以我们的主观问题就太多了,我们就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于是我们就缺少客观的评价。
大家都知道辽宁盘锦的魏书生,全国有名的特级教师,劳动模范,教育专家。魏书生,他的教育思想,教育实践博大精深。我曾经给他做过一天的跟踪采访。早晨4点半,从盘锦下火车。和摄影记者,做着出租车来到他家的楼底下。5点多钟,当时他家的灯,六层呀,灭着呢。我想还没起来,据说,是6点钟起床呀,特别准时。出租车司机说,打电话呀。我说“不用了,魏教师,让他多睡一会,我们再等一等。”司机被感动了,说“没见过你们这样的记者,你们心眼真好。这样吧,从现在开始我不走表了,不打表了,也不收你们钱了,我把热风给你们开开(当时天气很冷),你们就在车上,咱们唠嗑吧。我给你们讲讲魏书生。”他一个普通出租车司机,叨叨说了一堆魏书生怎么怎么的。所以我的报道开篇就是出租车司机的描述。
6点整,灯“啪”地一声就亮了。于是我带着记者,摄影记者登到他们家门,从早上他们家早餐开始,跟他们家全家一起吃早餐,一直跟他出了家门,进校门给学生上课,8点整,进了教育局,教育局8点整。他当教育局局长,有意思,报到怎么报?8点整全体到局门口做操,报到。谁的位置没来,谁就是迟到了,所以所有的人都8点整赶到教育局,站在教育局门口做广播体操。我一看,所有的人中魏书生做的是最认真的,腿踢的最高,胳膊伸得最直,他说:“我当然要认真了,因为我是占着便宜了,我这是用公家的时间锻炼身体呀。”
一天,整个采访下来,我给他写了一篇长篇通讯《有滋有味的人生》。魏书生这么了不得的人,他活的很潇洒呀,他一点都不累呀,他不是说像我们有的人从早到晚累的呀简直是汗流浃背,每一滴汗水都没有智慧呀,所以都白流了。你要想成为大家,名家,你就得像魏书生这样的人,每一滴汗水都注入教育的智慧。
魏书生当班主任,他们班上百条的班规班纪,没有一条是他定的。不奇怪,为什么?从第一条班规班纪开始,怎么定呀?班里出了问题了,全班开会,然后大家讨论一下,学生自己说,老师这事咱们以后得定一条纪律,定什么纪律?你说说,你说完了大家同意吗?赞成的同意举手,都举手,有一个没举手那你申诉理由,最后全同意了,好,这就算咱班第一条班规。既然是同学们自己定的,大家又都共同举手通过了,我们要自己执行,不能执行的请举手,没人举手的,通过,就这样一条一条诞生了。
他们班,魏书生讲话,我们班,我是班主任,我们班50个人就是50个班主任助手,50个副班主任。他们班有一个习惯是: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时时有人干。
人人都有事干,他们班,不用担心出操,学校要求出操人人都得穿校服,说魏老师的班永远不会出现不穿校服的,为什么?他们班刘刚同学专门负责校服,就这点事,他一天到晚就盯着校服;说不用担心课间来查卫生魏老师的这班出现纸屑,没有,他们班李燕同学什么事都不干,一天到晚就盯着这纸屑。下了课就犄角旮旯找纸屑。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时时有人干。什么时候,随时随地你就看他们班里的学生都忙乎着呢。他说:“你看,每个同学都愿意自己干事,他还愿意这个做主人,我何乐而不为呢?我干嘛这事我都揽着呀?”
我们有的老师呀,累的哟。有一个老师说:“任老师,我每天6点钟,准时到学校。”我说:“你真辛苦,真不错,那你为什么要6点钟到校?”“我要6点钟赶着开着门把教室扫干净呀,我班同学都特别感动啊。”我说:“你真贱骨头呀,你有病呀你,你每天扫这个地干嘛呀,你班50个人,就没有人能扫这个地了?”她说,都懒着呢,学生都特懒,我班老没有卫生流动红旗。我说,那你天天扫那流动红旗就来了?就算来了,那有意义吗?
所以人家说,当领导的啊,说评价领导啊,会干的,让别人干,不会干的才自己干。班主任也一样啊,班主任也是小小的领导呀。
魏书生,他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博大精深,概括起来,老师们,就两个字。说研究魏书生,研究来研究去,我和他熟得不得了,调查他,研究他,最后概括起来他就两个字,那两个字?“商量!”
凡事商量。他做班主任,凡事和同学们商量,没有一件事是主观想做的,遇到事,我们商量商量;他做校长,凡事和老师们商量;他做了教育局局长,凡事和大家商量。商量的背后是什么呢?是民主和科学。
表面上看是个商量,但是它的背后是他的民主的工作作风和科学的工作技巧。在商量的过程中,聪明的很呀魏书生。他说我并不是很有智慧的人,有的时候遇到难题我也不知道怎么办,可是一商量,出来了。你能从大家的各种议论当中,你去摘取一个最佳的方案。我们有的时候就是作茧自缚,自己给自己捆住了手脚。面上好象这事我定了,那事我定了,学生就那你就都定吧,于是,孩子们就越来越成为奴隶,我们老师越来越辛苦。不仅是“保姆”,而且还是“警察”,甚至于是“保姆”加 “警察”。那么这样带班,教课有什么好处呢?所以,今天的老师必须改变教育的方式,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
我们今天有多少学生?大家统计过没有?现在,我们经过统计,中国目前有3亿学生,3亿多学生。这3亿多学生今天面临着一个什么样的课题?共同面临着一个课题,那就是改变学习的方式。改变学习的方式,怎么改变?由被动型改为主动型。所有的孩子,在我们的中国的这种教育当中,长时间的是被动的学习,老师教,我听,老师说什么,我就怎么样。老师今天没来上课,我就不会学了,老师让这么着,每一个学生都被老师牵着鼻子走。
学习的方式要改变。那么要改变首先要改变教师教学的方式。你不改变教育的观念和教学的方式,那么学生的学习永远不能改变。我们的老师啊,大多都喜欢让自己表现的好,那些所谓的公开课,所谓的的演示课,更多地是老师表现的好,来听课的人都说,老师讲得真好,老师真棒,这不行。
美国有一个夏威夷大学的教授,他的手底下有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我们这位教授啊,惊奇地发现,中国的学生是最勤奋的,他说Chinese可以和勤奋划等号。所以每到考试,中国的学生准保是No.1,成绩是最棒的,美国学生,牛气的很,不服气,老跟中国的学生想抗争,我们是美国,我们是本土的,我就不信考不过你,可是就是考不过。
但是这个美国教授就发现了一个什么问题呢?说中国的学生是考试的机器呀,说谁也考不过,我跟美国学生就说,你不要跟中国学生争,人家是考试的机器,你考不过他,一考试,他就是第一。但是,遇到思考问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上,创造能力上,这位美国教授发现啊,中国的学生,甚至于还不如非洲的学生。他就奇怪了,为什么考试成绩这么好的孩子,怎么在那些方面那么差?他呀,带着这个问题到中国来了,跑了好几个大城市,在北京,有一次,开座谈会他发言,说,我找到答案了,听听他这个答案啊,有点偏颇,但是值得我们思考。
他说,中国人和美国人在授课方式上不同,造成了学生思维能力不同。比如说,你们中国,要讲一节公开课,好多老师来听课,那么你们中国的老师,习惯于给学生布置预习作业,几乎所有的学生都知道今天要上什么课,而且都做了预习,预习过程中孩子们有好多的疑问,要等等老师讲课来解答,孩子们走进教室是带着许许多多的疑问来的,随着老师的讲课的进度,这些问号一个一个地消除了,在下课前,老师问同学们,我今天讲的课你们大家都明白了吗?有没有不懂的?于是有同学举手,老师,我这点不懂,于是老师耐心地给解答。张三李四给解答完,说,还有不懂的吗?还有问题了吗?于是都摇头,此时老师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容,孩子们下课以后,全都没有问题了,象鸟儿一样的飞出了教室,玩去了。他说我们美国人上课不这样,说也比如同样上一节新课,那些学生进入教室之前,都不知道要上什么课,甚至于连今天这堂课连那个老师教都不知道。然后,随着老师的讲课的进度他的疑问一个一个地出来了,直到有的孩子按捺不住他要举手说老师,你回答我的问题,不然我上不下去了。老师停下了,给他回答问题,一一地解答,在解答过程中,连老师有的问题解答不了了,那么,这个时候老师说,同学们,你们提出了许多连我都解答不了的问题,希望你们放学以后自己去找答案,写出答疑论文。下课以后,孩子们带着连老师都解答不了的问题疑惑地走出教室,到社会上去,到网上去,到他们能找到答案的人跟前去寻找答案,回头写出答疑的论文。当老师看到答疑论文时,惊讶的发现,真的是值得他敬佩的,连他自己都解答不了的问题,他的学生写出了答案。
所以这个教授说,这就是一个思维方式的不同。思维方式的不同造成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的欠缺。
我刚才说到魏书生,我不知道在座的各位有没有听过魏书生的课,如果你是语文老师,没有听过魏书生的语文课将是你一生的遗憾。为什么?他的课是很受启发的。
在西北的一个城市啊,3千人的一个体育馆里,听魏书生的一节课。头一天晚上,因为我们一起到那里讲学,头一天晚上,我问他,我说老魏呀,明天你就上公开课了,上那一课呀,说说,我也和你一块备备课。他说,明天你就知道了,我也不知道上什么课。我寻思你这还保密呢,我就没再问。第二天吃早餐,我说魏老师,一会就上课了,你可以透露了吧,上什么课呀?他说我真的不知道,一会你就知道了。后来我才知道,他真的不知道。
到了体育馆3千老师呀,体育场黑压压都坐满了,然后在篮球场的平台上,平地上,坐了一个班的当地的学生,初中生,每人手里拿着那个学期的语文书。就要上课前10分钟,我问魏老师说真不知道上什么课?他说我真的不知道,一会,你和我一起就都知道了。
老师们,在坐的老师们,你们有这胆量没有?你到一个异地的城市去,几千个老师等待着你上一节公开课,上课前10分钟你还不知道你上什么呢。他就敢。所以称他是大师呢。中国长江以南有一位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钱梦龙,中国语文界的前辈。比魏书生大19岁呀,人说,同行是冤家,可钱梦龙说了一句什么话?如果我早生20年我一定拜魏书生为师,他有过人之处呀钱梦龙说这样的话。
这西北的这个城市,魏书生上课了。他怎么上的这节课,开始他就问同学们,“同学们,今天魏老师给你们来上这个课,我想问一问,过去你们的语文老师,很多语文老师啊,给你们上过许多的语文课,你们说说,那些语文课你们喜欢,那些课文你们喜欢。”于是孩子们开始举手了,说老师,我喜欢记叙文,我喜欢那一篇那一篇,还有说我喜欢小说,喜欢诗歌,陆陆续续说了许多。然后魏老师问:“你们最不喜欢什么课,什么课文?”几乎异口同声讲,古文。魏老师马上说:“那我们今天就学古文吧。”他在黑板上写了两个字――《为学》。同学们,打开你们的书,《为学》这一篇。他手里没书呀,整堂课,他是背着讲的,连书下的注释在那里他都说地清清楚楚。
我们有的老师呀,讲课时手里拿着这教材,眼盯着备课的本,抬头看一眼学生就找不着地了。我们这怎么能成为大师呢?要烂熟于心啊。你背地里得下这个功夫呀。冰心曾经说过:“人们只看到花的娇艳,却不知道每一朵花的根都泡在苦水里。”爱因斯坦还说过这样的话,人与人之间本来没有什么差别,出生以后,除了后天的教育以外,大多都是一样的,凭什么在一样的单位,一样的部门出现了差别呢?他说了一句名言,他说:“人与人的差别在于业余时间。”就是一个人怎样打发你的业余时间将决定你与别人的差别。
魏书生把他所有的时间都用于学习和研究了,他当然就能卓而不群,口吐莲花。那节课呀,魏书生话不多,不象有的公开课,有的老师在那哎呀,说的可多了,打了下课铃还想再讲呢。他,听的你像轻描淡写的,你得竖着耳朵,那话筒也不太清楚,一节课下来,快下课的时候,他问同学们,他说:“同学们,今天的课就要结束了,我想问问,你们以前的语文老师也经常给你们上课,今天魏老师也给你们上了一节语文课,你们觉得那样的课好啊?怎么样呀,你们比较一下。”
孩子们站起来了,魏老师,以前,老师给我们上语文课是老师很辛苦,我们很轻松;今天魏老师上课是老师很轻松,我们很辛苦。一会不注意就跟不上趟了,忙得很,累的很。魏老师说:“那怎样上好呀?”“还是魏老师这样上好。”“我让你们很辛苦,我很轻松,我很懒惰,我还是好老师吗?”“是好老师,因为你教会了我们怎样学古文”。“你们说了不算,你们真的会学古文了吗?假如明天魏老师回盘锦了,不来了,你们的语文老师也请假了,不再给你们上语文课了,下篇古文你们会上吗?”,学生说会。“怎么上?你们说说看。”于是孩子们依次站起来,第一步第二步,全场热烈掌声。
这就是“授之以鱼”,只给人一顿饭的本领,而“授之以渔”给人以终身的本领。第一个“鱼”是没有“氵”的,第二个“鱼”是有“氵”的。我们是把一条钓好的现成的鱼烹饪好了送到孩子嘴边让他吃下去,解他一顿之饥呢,还是教给他钓鱼的本领呢?我们更多的老师是解他一顿之饥呀。所以有的老师,他很自豪,那天,他没来上课,孩子们说,老师,您今天没来,我们连课都不会上了。老师还挺得意,你看,没我就是不行。
真正高明的老师是教给学生终生学习的本领,让学生没有了你,学的就更好!因为一个人,一生当中,在校学习的时间还是有限的,是少数的,大量的时间是将来能够自学,不断的学习。
所以,美国一个物理学诺贝尔奖获得者,在一次讲学中曾经对听众这样说,他说有人曾经问我,什么样的知识让我成就了诺贝尔奖,他说,我告诉大家,我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我读了许多许多的书,学了许多许多的知识,经历了许多许多的老师,今天让我回首往事,我可以这样说,所有的知识,大多都忘记了,说,请问,你们谁能记住从小到大学过的所有的知识?他说,但是,我的小学6年级的一位老师曾经教会我怎样做人,而这,是我成就诺贝尔奖的基础。
所以,我们都盛传着一句话,教会学生做人,远比教会学生学知识要重要。因此现在有一句流行的语言是这样说的:未来世界的文盲不是不懂知识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未来世界呀,还有文盲啊。
中国现在是发展中国家,大家都在千军万马挤独木桥,人口多,大学少呀。日本,人口少,大学多。人人都能上大学,日本现在连家庭主妇都是硕士呀。他知识层次相当高,所以他育儿就和别人不一样。说我们中国这,很多父母急了就“啪啪”给孩子两个大嘴巴。都习以为常,好像打孩子是天经地义的,没人指责你。在日本,那个母亲打孩子一下那简直不可思议。在美国,只要母亲打孩子一下,那孩子立刻就报警,那警察就来了,维权啊。可是到了那个时候,中国到了那个时候,人人都有学历了,人人都有知识时,但是还有文盲,怎么说,一句话:未来世界的文盲,不是不懂知识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到那时候,不能继续的学习,不能与时俱进,你将成为未来世界的文盲。你总讲那出土文物一样的话,过时的话,不行的。
所以,我们要想让今天的孩子真正能做到由被动变主动,我们老师必须要改变自我,才能改变学生学习方式。
北京有一所很普通的中学,22中,东城区的一所普通中学。和我们119中学差不多,比119中强一点。但是这所学校出了一个全国著名的数学特级教师,他的名字叫孙维刚。
凡是教数学的老师,你今生没听过孙维刚老师的数学课是你的一生的遗憾,但是这遗憾永远定格在你的记忆里,因为孙维刚02年因癌症去世了。你将来只能找来他的录像看一下,找他的书来看一下。
孙维刚创造了教育的奇迹呀,不可思议呀。2000年的时候,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的报告厅上,介绍他的工作经验,前任教育部部长陈志立,现任国务委员,坐在孙维刚旁边,因为我是报告团的组织者之一,我坐在台下,我观察了一下,陈志立部长啊,在孙维刚45分钟的报告中,陈志立部长一直扭着头看着孙维刚,头都没正着过,以至于摄影记者都找不着他的正面,他老这样看着孙维刚,他被孙维刚折服了,下来以后就找我们,说你们把孙维刚的教学录像带给我找来,我要看看。
孙维刚啊,从初一教到高三,他这辈子都是,一轮下来,教了几轮学生了,他说,都是别人不要的,三流四流的学生啊,进到他们学校,因为他们学校不是重点中学。那么他从初一开始教,一直教到高三。他教的第一轮学生,高三毕业的时候,一半的学生被北大清华录取了。当时在北京都震动了。北大清华在北京考起来是比外地容易,但也不是说学校老师都能做到这一点,有的学校,有的北京的重点中学,一个学校有几个上北大清华就不错了,一个班,20多人考上北大清华。其余学生全部达到大学,重点大学本科录取分数线,升学率100%第二轮又是这样,一半上北大清华。第三轮又是一半上北大清华。
不仅如此,有一年,他教初一呀。四五月份的时候,他向北京市教育局提出申请,他说能不能让我初一的学生参加一下今年的中考,我看一看他们达到了什么程度了,我好制定下一阶段的教学计划。市教育局局长说了,孙维刚老师搞教学实验,咱们开个先例吧。于是,那一年的北京中考的数学考场上出现了一队带着红领巾的学生,进到了一个特殊的考场。考试结果出来照样是封卷,阅卷,和其他的学校一样的阅卷。总分出来了,孙维刚这届初一的学生中考的数学平均分超过北京市中考的数学平均分10分。
当时有的人说,孙老师的学生还用学数学吗?孙老师说,当然要学了,从下学期开始,我就教他们高中数学了。那高中呢?高中我就开始教大学数学了。老师们,他的学生北大清华不录取谁录取呀。
太厉害了。我曾经听过一堂孙维刚的数学课。我不是教数学的,我真的不懂这数学教学。但是我从那一节数学课上我看出一点门道来。他讲三角函数,这几何中的一个知识,我们一般的老师讲三角函数就讲三角函数,他不一样。他这一节三角函数不是就三角函数讲三角函数,他把三角函数放在整个几何的系统中来讲出相关的点,一节课,把三角函数在几何中的地位点明。下来之后,他们班的学生对几何立刻产生了兴趣,下去自己就开始就别的东西了。他讲数学,代数中的某一个知识点,也是放在整个代数数学体系中来讲。很快,他的学生就把初中数学全学完了。
所以,有人问孙维刚,说,孙老师呀,您教学有什么诀窍吗?孙老师说,没什么诀窍,要诀窍,就一句话:教师要善于把不聪明的孩子教聪明了,把聪明的孩子教得更加聪明。要想这样,老师先应学得聪明起来。他说,问题是,现实中我们有很多老师呀,把本来人家很聪明的孩子教傻了,越教越傻。
教育部,有一个司局局长,他很感慨地说了一件事。他说,有一次,下面的一个小学校,公开课,是一年级的小学生,这个老师据说是一个很好的老师。上课了,讲什么呢?讲了很多,其中讲到了水果的分类。孩子们说说都有什么水果。孩子们站起来了,说,有的说,老师,有苹果。老师写在黑板上――苹果。老师,有西瓜。于是老师写上西瓜。桔子,各种各样都说了好多,说完一会就没人举手了,没人举手了,这位老师还问,爸爸妈妈经常给你们买水果吃,难道就这些吗?还有呀,你们再想一想,因为他的笔记里面还有呢,必须得对着教案说完呀。
这时没人举手,他就皱着眉头。坐在角落里有一个男同学,这样举着手(很低),半举不举。他看了一眼,装没看见,可是听课的老师看见了,很多老师在那听课呢,坐了半班呢,后面老师就说,这有一个举手的。那个老师,就是讲课的老师很不情愿地说,那你说说吧。这个孩子站起来说了一句:“报告老师,回答香蕉的同学今天请假没来。”(全场大笑)
老师们,一个真实的谎言被一个纯真的孩子给捅破了,让人想到了《皇帝的新装》。这种事情虽然有点太过份了啊,但是现实中,这种公开课,做假的课,表演的课并不是说希奇古怪,而是说我们也经常听到或看到。那么我们这样去教学,不仅教会孩子做假,重要的一点我们怎么去启发孩子求知的欲望和兴趣呀。我们不是把孩子教傻了吗,本来很聪明的孩子呀。所以,我们要想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为主动,成为主动的学习者,我们老师先要改变自己。今天的课改,教育部推行课程改革,有的老师说了,课改一弄,我教了30多年的课,居然不会教了。为什么,课改在各地有顺有畅,有好有坏。课改可能说起来挺复杂,课本看起来也挺深奥,但是,老师们,课改有一个核心理念,只要你知道这个核心理念你什么都不要惧怕。核心理念就三个字――“关注人”
新课改,新课标的核心就是让我们关注人,关注谁呀,关注学生,我们过去备课习惯于什么呀,比如说我要讲一节课,我就备教学目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方式,作业是什么,按照我的想法来做。课改不是了,课改让你关注的是每一个学生,让你把教室的天窗打开,让阳光洒落在教室里的每一个角落。你要想到这一个内容我们班的学生能不能接受,班级里有几种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接受这个知识时有那些误差,你应该采取那些教学方法。要关注人。你真正关注人了,那你就是进行了课改,进行了素质教育。
那么素质教育你别看它博大精深,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就是在课改理念的核心三个字上再加三个字――“关注每一个人”。要让每一个孩子得到教师的关注,那你就是素质教育了。
那素质教育怎么落实怎么实施?有的老师说了,我一个普通班主任,我怎么搞素质教育呀。老师们,素质教育有一个切入点,就是说你的落脚点,入门很重要。那么素质教育的切入点是什么?道德教育。
一所学校抓素质教育,他说的再天花乱坠,你深入课堂,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一进入学校,校长说我们学校可搞的是素质教育,你再说出一大篇来,素质教育的落脚点是道德教育,你学校的德育工作没做好,你素质教育是空谈。那么道德教育的切入点是什么?我们怎么看你道德教育做的好,道德教育的切入点就是做人的教育。你真正是培养孩子做人了,那你是进行道德教育了。
做什么样的人?陶行知有一句话说的好:“千教万教,教人学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那么我们就要在“真”字上下功夫,教人求“真”啊。那么“真人”是什么人呢?毛泽东早在多少年前就对白求恩有一个评价: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 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利于人民的人。老师们,我们如果能培养出这样的人,难道不是真人吗?这样的人真的是一个社会有用的人。那,我们要想做到这一点,我们就要认真地去思考,怎么做?
在我的班主任工作中,我给我自己整理了一些做法,就是班主任工作要成系统。所谓班主任专业化就是指要有自己的专业水准。那么我在班主任工作中,我把它概括起来就是:一则、二感、三言、四通、五心、六法。
一则,就是一条教育原则。
一条教育原则是什么?就是多年来我一直遵循的教育原则,我用这条教育原则来指导我的班主任工作。这人原则就是“以爱动其心,以言导其行”。用爱的教育来打动学生的内心世界,再用严格的要求来指导学生的行动,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不是我发明创造的“以爱动其心,以言导其行”,我是受苏霍姆林斯基的影响。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教育者最可贵的品质之一是人性,对孩子深沉的爱,兼有父母亲昵的温存、睿智的严厉和严格的要求。那么我把它学来,概括到我的工作中就推出“以爱动其心,以言导其行”这样的教育原则。
老师们,我们和孩子相处,需要打动学生的心啊。我们和孩子素未相逢,我们不认识,大家到了一起来,到了一个课堂里来,我们如果不去打动他的内心世界,我们怎么能去教育好他呢?用什么来打动?用爱!
去年,中国电视界,热播了一部电视剧,轰动全国,甚至于海内外,这部电视剧叫《中国式离婚》,作者王海鸰。
电视剧拍得太昏暗了,太阴暗了,看完了让你觉得很不舒服,虽然都是名演员演的,但是看一遍就够了,再看第二遍你就不舒服。王海鸰的原作写得还是不错的。这本书中,王海鸰首次在婚姻的问题上提出了一个新的见解,说,――爱是需要一种能力的!
老师们,爱是需要一种能力,什么能力呢?这个能力不是说我爱我的爱人,我爱我的学生,这就是能力,王海鸰提出的爱的能力是什么呢?她说:那是让你所爱的人爱你,这是爱的能力。
能中能让你所爱的人爱你,这证明你有没有爱的能力。王海鸰说,我就没有这个能力,所以我就离婚了。她老早老早就一个人带着儿子生活到现在。那么王海鸰在这里确实提出了一个很高明的见解,爱是需要一种能力的,能让你所爱的人爱你你就是一个有能力的人。但是怎么能让你所爱的人爱你她没讲。
我们给她诠释一下,很简单,就是你能深深地打动你的爱人一次,他保证爱上你5年不变心。(笑声)
老师们,我这个比喻可是有根据的,爱是一种储蓄呀,你深深地打动他,不是浅浅地,深深地打动你的爱人一次,他真地能爱上你5年不变心。人心都是肉长的,他一旦有变心的时候他就想了,哎呀,我对象多不容易呀,当初怎么怎么着打动过我呀,这种储蓄就焕发了。不要光储蓄钱呀,要储蓄一点爱呀。你再深深地打动你的爱人一次,他又爱你5年,这可就是10年了。你能经常不断地去深深地打动你的爱人,他就能永远爱你而不择他,这就是爱的能力。
夫妻尚且如此,师生更要有这种能力,不是你光你爱学生就完了,你要让你所爱的学生也爱你,这是爱的能力,教师爱的能力呀。只有你爱的学生反过头来爱你了,这个教育的奇效才会发生,有很多学生因为喜欢某一个老师而喜欢他的课;因为爱某一个老师而不厌学。因为爱这个老师而奋发向上。
不能光说,我爱你们,学生说:我不爱你!那不行,你没有这种爱的能力。那怎么才能让你的学生也爱你呢?很简单,你就要经常不断地去打动他。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什么意思?教师是在学生心灵深处耕耘的人。你要想打动他呀,你要经常地去动其心啊。你要让孩子的心灵受感动。那怎么才能让感动他呀?老师们,今天的孩子可和过去的孩子不一样。今天的孩子,他一方面是物质生活的富翁,另一方面是精神生活上的乞丐。他恨不得饥渴到了顶点,要尊重平等民主理解信任,可是我们不给他。比如说:早恋。这几乎是普遍的难题呀。有人说中国基础教育界出现了三大难题:第一大难题就是早恋。早恋的发生是和后面的两个难题是有关联的。第二大难题是什么呀?网络。由于网络的出现,造成了很多孩子寻求暴力、色情、游戏,在网上结交异性朋友。第三大难题就是单亲子女。物质生活丰富了吧,离婚率越来越高。过去谁班里有个单亲子女那都是少的,现在,我有一个朋友,她那天跟我说,说任老师,我班现在的单亲子女都达到14个了。一个班就快一半了,小一半了。这是个大问题啊。那么这一切产生的结果是什么呀?早恋,孩子出现了不正常的交往。
有一个老师,有一个小学教师说,任老师,你说中学生早恋,我们那小学生才5年级就开始谈恋爱了。我说你可千万别说那是恋爱,我告诉你,你跟本没好好学教育学心理学。你那小学生在一起,那跟本不是恋爱,那是模仿。恋爱从什么时候开始才能定性为恋爱呀?性的成熟开始。
十四五岁,一般到初二,现在有的发育早了,初一。男孩子遗精了,女孩子出现月经了。不要小看这月经和遗精啊,我跟你说,人的一生就两大重要时期:一是青春期,二是更年期。青春期是蓬勃向上,成熟的开始。更年期是衰落,最后走向死亡的前兆。所以,青春期的时候,孩子一出现生理上的变化,性特征一出现,老师们,你们不要以为一有生理上的变化你就可以小看他了,生理上的变化按照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研究证明,立刻就是心理变化。他马上心理就出现变化了。
我曾经做了一个调查,非常地让我心痛。北京的一个地区医院的一个妇产科的主任,跟我是朋友。有一次跟我说,说任老师呀,我这一个暑假,我们这个妇产科为双肩背着书包的中学生,女中学生作人工流产54个。我问到南方几个地方,他们说,一样的。就现在这情况。而且做人流的那些女孩子,个个都没有一点羞愧,大大方方的,现在还有很多无痛人流啊,可视人流啊,还觉得它挺好玩的。做完了,抬屁股走人了,没事了。跟谁都不能说,都不写自己真名。交完钱,做完就走人了,父母不知道,老师不知道。
有一个学校,这也是北京的一个学校,运动会,一个女孩子跑800米,跑着跑着突然腿下流血,赶紧老师送医院,一查,流产了,孩子自己都不知道怀孕了。这样的事,你现在不重视,触目惊心的事在发生着。我们不知道孩子的生理变化随之带来的是心理变化。我有一次把家长们叫来,我事先做了调查呀,私下里一个个问的,问的结果,我们班除了两个孩子没有出现性的成熟,其余的都出现月经和遗精了。
然后,我问家长,我说,在座的家长同志们,我想问一下,你们那一个父亲母亲问过你的女儿和儿子来月经了吗?遗精了吗?谁主动问过,请举手,就像现在这样,没一个举手的。我说,你们为什么不问啊?有一个家长,当妈的举手说,任老师,我没主动问过,我女儿主动跟我说过,妈,我来月经了。我说,那你们为什么不主动问呀?那家长说,那那问得了呀,那那开得了口呀!任老师,这那能问呀这个。我那孩子老问我,妈,我是从那出来的呀?我就跟他说,石头子里蹦出来的。这就是我们的父母以这样愚蠢的调侃来应付我们的学生求知的问题。
他性的成熟随之萌发的就是对异性的好奇。这世界上就男人和女人,我有这现象,那她呢?我们这怎么回事,她那怎么回事,他就想了解,没有地方找答案。父母不答,回避;老师不答,回避。他就去找去了,这是人的本能啊,找答案去了,寻根似的。
而生理上的变化紧接着带来的就是心理上的变化。他觉得我成熟了。老师们,人家这个想法一点都不偏激,中国今天这是提倡晚婚晚育,过去历史上十一二岁就结婚生孩子的有的是呀。他觉得他成熟了,我已经是个大人了,我已经成熟了你们还象个小孩子似的管我不行了。
我们不了解孩子,当他出现青春期的征状之后,到了半成年半儿童期,他既想像成年人一样地被人尊重,又摆脱不了孩子的幼稚天真。于是这个时候的年龄段是个什么样的年龄段?是模仿能力最强,辨别能力最弱的阶段。所以,你说那小学生谈恋爱,那纯粹是模仿,看那影视电影两人就拥抱了,跟本没那意思,情感上,生理上都没有那种渴望和需求。
但是,中学生就不一样了。他是真的了。但是有些东西他是朦胧的真,不是真的真。他和我们成年人所说的谈情说爱不一样。成年人说去会个朋友去,一见面就是:对方是干什么的,长的怎么样,家庭怎么样,收入怎么样,甚至于你们家有没有遗传病史,恨不得连祖宗八代都问清楚。今天的孩子们,你就是穷光蛋,你就是长得丑得要命,他说,我就喜欢你,他没有那个成家立业的感觉。人家有个科学家研究,青春期的孩子,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不能说是早恋,早恋也是恋,实际上它不是恋,它是什么呢?它是青春期的性的萌动。但是它太长了,说班里面我们班一男孩和一女孩牵手了,说你们这是青春期的性的萌动。孩子说,这太复杂了,太深了吧这个。所以都冠之以早恋,好解释。
我们不了解孩子心理发生变化了,有人说,人的一生经历两个断乳期:一个就是幼儿期,母乳的断乳,他长大了,他需要五谷杂粮了,母亲的奶汁已经不能满足他的需要了,这是第一次断乳。第二次断乳就是青春期,叫心理上的断乳。这个时候,当他的性一成熟,他马上就愿意摆脱父母,摆脱老师,不要再管我了,我长大了,我自己可以管我自己的事了,于是,凡是教初中的老师,凡是有初中孩子的父母你都会感觉到,孩子到这时候变得难管了,叛逆,而且越不让做什么,越做什么。不希望父母唠唠叨叨,希望父母管着自己,他们想自己决定事情,但是又决定的很幼稚。就是辨别能力最弱而模仿能力最强的时候。
我教一届初中学生,教初三,我班一个女孩子写了一篇日记,日记的题目叫初中生三步曲。我给大家念念。
初中一年级:好像一下子长大了许多,对新的学校充满了新鲜的占有欲,再也不怕小学的班主任,甚至于敢趾高气扬地走到他面前像对同辈人一样对他说,怎么样了,近来你好些了吗?课上老实得像只猫,课下什么都忘了,有时爱掉眼泪,说话的声音小得像蚊子,但是对于周围的事却从来没有在乎过。
初中二年级:才觉得过去的事有些荒唐,偶然间又会否掉一个曾经坚信不移的真理。仿佛才开始凝望世界,呆呆地却觉得比过去懂得多了。
初中三年级:最讨厌别人对你说,小孩子,你今年十几了,再也不习惯大人摸自己的头却总希望握握别人的手。仿佛仍摆脱不了孩子的模样,于是总琢磨着怎么样使自己看上去更大一些。只要愿意,什么事都做得出来。从来没有过的心理,不愿意承认错误,那怕是认识了这个错误也要装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背地里偷偷地去改。?
这就是青春期的孩子的真实的心声。老师们,我们不了解他你怎么能教育好?你天天和他顶着牛,你还像管孩子一样管他,他不接受你呀。它需要一种尊重,他要和你握手啊。我有一个朋友,家里很有钱。他有一次找我,说任老师,你跟我儿子谈谈心去,我这儿子实在是管不了啦。从初一就开始抽上烟啦。越抽越上瘾,这可怎么办。我怎么说都不管用,和我顶着牛,天天就抽,以前是偷我的烟抽,现在我没办法怕他外面偷去,我就给他买烟。我说这也不是办法,所以呀,你帮我解决解决。后来我和他儿子谈,后来他爸爸说,你看,我这儿子,教育这么多年了,管这么多年了,从来不和我说知心话,你和他谈了一个多小时就和你说了这么多的知心话。我说我尊重他,我从不把它看作一个孩子,我把它当成我的朋友,我告诉他,我是来帮他的,所以他和我说真心话。你不是,你始终把它当成孩子,大声呵斥,你总把它当成儿子,长不大的人,所以他不接受你的劝告。我和孩子聊了聊,孩子自己说了,任老师,其实我抽烟一点瘾都没有,我怎么抽的烟,这得怨我爸。
这孩子就已经出现性成熟了,初中一年级,长得已经很高了。他说,我老照镜子,老想让自己大点,总觉得自己看上去一脸幼稚。有一次我把我爸的西服穿上,看着还不对劲,还不是一个大人样。我突然想起来,我爸第天晚上坐在沙发上,抽着那烟,多有派呀,多有成人味呀。我就乘我爸不在家,我就拿了那根烟,我点着烟之后,我照着镜子,猛然间我在灰色的烟雾中寻找到了成人的感觉。于是我就抽上烟了。很简单。我后来和他爸爸说,你想让你儿子戒烟吗,就一个办法,你先戒烟,你儿子准戒烟。他说其实我抽烟也不上瘾,我说那你就别抽了,尤其是不要在孩子面前抽。当然后来,他也戒烟了他儿子也不抽烟了。
当然我说的这个事情并不像我刚才说的那么简单,这个过程也有很多复杂的,教育呀,反反复复的。但是我们要知道,今天的孩子,他真的地需要一种尊重。
我在欧洲,去访问,到瑞士。听一节高中的课。瑞士的高中的学生,特别是女孩子,那可能是欧洲的种,从小就是吃黄油长大的,那个个发育得那个丰满,一看就像个妇女那样。不像我们这高一的小女孩,看着瘪瘪的像小孩子一样。他那高一的女学生一看。我们十几个中国人啊,进一个班听课。要在咱们中国,说一个班进十几个人外国人这堂课该有多么认真严肃。
我坐最后,两排学生中间坐了1把椅子,在最后。上着上着课,我就看见我右前方的一个女孩,从左兜里拿出一个小镜子,从右兜里拿出一个口红。就当着课堂的面抹了起来,还在那美着那。我寻思,这在我们中国可没这一景。再一看周围同学跟没看见一样,老师也跟没看见一样,特别自然。我特别奇怪。我这儿正奇怪著那,在我左边,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儿在那拥抱和接吻。我还挺不好意思,赶紧用手挡着。我心说,我还不好意思呢,人家多自然那。再看那老师看了一眼,也跟没看见一样。
这个老师是个女老师,讲着讲着课讲来劲了,一屁股坐在讲台上,两条腿还耷拉着,还在那翘着腿。哎哟,我寻思,我们中国老师绝对不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形。下了课,我就去找这位女老师。是这个班的辅导员。他们没有班主任。全世界只有前苏联和中国有班主任,别的国家没有。这是特殊国情下的班主任。苏联解体了,就乌克兰俄罗斯有班主任,再就是我们中国有班主任。
我就问这个指导老师,我说你们班有男女同学谈情说爱的吗?我后来才知道我问了一个多么幼稚的问题,这个老师回答完,翻译一翻译,我就目瞪口呆了。我说出来看你们是不是目瞪口呆啊。
这个外国老师说了一句什么呀?
“我们班已经没有处女了”。我还问人家有没有谈情说爱的。我当时非常惊讶,她看出来了,赶忙又解释,但是我们班都没有一个堕胎的。她还耸了耸肩。给我的感觉就是,这就是她的成绩。
后来我才知道,人家欧洲的历史是宗教,很多人都是信宗教的,有信仰的。信仰里就强调不许堕胎,绝对不许堕胎。所以,她就把没有堕胎当作是自己的成功。那我就问,那男女同学谈情说爱你管不管呢?她说,管呀。怎么管呀?她说,很容易呀,我把男同学和女同学分别叫到我的办公室里,我教给他们怎么避孕,并交给他们避孕工具就完了。然后又耸了耸肩。
哎哟,我说这个有意思呀。我在想,如果我们中国有老师看到男女同学谈情说爱,也如法炮制,你看人家的父母不把你打个半死。人家得说你是一个流氓老师。你教给人家怎么避孕?还发给人家避孕工具?那人家还不把你打死。这是不行的,这国情不允许。在人家那地方就是这样。后来我也了解,附近几个国家都是那样。
后来,我在日本,和几个日本老师也聊起这个问题。因为你当班主任,一个班里出现这个问题,你要和别人进行交流,进行各国的调研,找出适合我们中国的最好的办法。这个日本老师笑眯眯地对我说:“我如果发现一个男同学和女同学谈情说爱,我就把他们分别叫到我的办公室里,我对他们说,你真的喜欢他吗?你真的像娶她吗?你真的想嫁给他吗?那你从现在开始要非常努力地学习,做到班里的No.1,这样她就不会嫁给别人了”。哎哟,我寻思,这个办法我们中国也不行。
据说现在,有的城市的老师,看到男女同学谈恋爱了,就把他们放在一块,坐在一起,让他们互相学习促进提高,这都不对。教师支持,教师怂恿,都是不良的做法。说,我们把他们捏在一起,这不是好办法;把他们俩分开,也不是好办法;像欧洲那样,教给他们怎么避孕不是好办法;像日本那样,告诉他为了娶她嫁给他而拼命地成为No.1也不是好办法。
我们中国应该有中国的办法,这个办法就是在尊重理解信任平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这么引导?我通常采取这个办法:一进入初中,只要班里有一半的学生出现了性特征,我就立刻开始上生理卫生课。这个生理卫生课是一种实用生理卫生课,讲人体解剖。我讲不了人体解剖,我能讲点中医方面的知识,我就让家长帮我找医生去,找西医大夫来,讲人体解剖。
把人体解剖图挂到墙上,我惊奇地发现,时代不同了,学生真的不一样了。我当年做学生的时候,那时文革时期,七几年上高中的时候。我记得我们生物课,有一章是生理卫生。当时教生理卫生的是个男老师,他讲生理卫生这一课的时候,有一天他上课,他拿出两张图,他往黑板上一挂,男性生理解剖图,女性生理解剖图。刚挂上,全班同学刚看了一眼,就都把脸低下了。没一个人敢抬头的。有的胆大的,看一眼再赶紧低头。这是贼眉鼠眼地看这个图。
我们那个生理老师就说了,你们把头都抬起来,你们都低着头,我这一课怎么讲嘛。没有人抬头,越说抬头越不抬头。这节课是老师在台上讲,所有的学生都低着头。下了课,老师说我这图白挂了,你们都低着头,没人看。
今天,当同样的生理解剖图,男女生理解剖图挂到黑板上之后,我惊奇地发现,所有的学生都昂着头,瞪大了眼睛看。而且还很有兴趣的表情。这就是今天的孩子,我们今天如果再回避这个东西,那真的是重大的失误。下了课,讲清楚了这个事,男女同学在课间居然就有同学问,你来例假了没有?真的这样。而且孩子之间很大方。讲完这个,下一步我的讲的就是,黑板上写一句话:人,有别于动物的是能够自我控制。告诉他们,人是高智能的动物,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感情。人的感情是呈递增形式的。由喜欢到喜爱,有喜爱到恋爱,由恋爱到婚姻,到生儿育女。作为中学生,当你的情感出现爱的萌芽的时候,你要选择喜欢的位置而不能超越这个位置。超越这个位置,你要付出昂贵的代价。
中学生,最大的弱点是做事不考虑后果。教师教育的技巧就在于,为他设想后果。出其不意,为他设想后果。
有一次,我放学回家骑着自行车。我们班学生有个习惯,都知道我早晨和他们一起锻炼,放学和他们一起回家。有几个孩子放学和我一路,骑车走。那一天,我们班有一个男同学,和我一起回家,该他拐弯儿了,他不拐弯,继续和我一起往前骑。我说,你不回家了今天?他说,不是,任老师,在学校里不好谈,我有个事想和你说说,在心里憋了好几天了。我说咱们骑着车太危险了,咱们把车放到树林里,再到树林里去谈。于是,把车支好。我说,你可以和老师谈了。
他说,任老师,这些天特别憋得慌,心里特别难受,我就是想和你说说,希望你帮帮我。我说可以,你说吧。他说,在我说这个事情之前,你先得答应我三个条件。现在的孩子,不得了,都是有备而来呀。那像过去,我们都傻呼呼的。当学生的时候,没那么多心眼,现在的孩子有心。你老师没心,说得通俗点,你斗不过他;说得高明一点,你真难驾驭他。
这孩子说,任老师,第一,我跟你说完这事之后,请你不要改变对我原有的看法。我说,我答应你。第二,请你不要告诉我的父母。第三,请你不要告诉班里的同学。我说可以,这三点我都能做到。他说,光口头答应不算,咱俩还得拉钩。我说拉钩?拉钩就管用了?他说当然,拉钩就是盟誓呀。我象孩子那样和他拉钩,他嘴里还念念有词:拉钩为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于是他说了,任老师,我喜欢上咱班一个人。我的脑袋嗡的一下,表情还装得若无其事,心里扑腾腾的直跳。
这是我们班里的学习委员,学校学生会副主席,是一个非常优秀的考试成绩老是前3名的学生。个子不高,初二,头特大,外号大头。爸爸大学教授,妈妈报社记者。独生子,一手的钢琴,英语呱呱叫,说得特别棒。我总觉得那谈情说爱的都是那学习不好,这么好的孩子也开始喜欢上人了?可是你说的,没这感情不正常了,都正常呀。我在班里做过调查,我说,此时出现性特征的同学请注意,凡是到此时此刻你还没有对于任何一个异性产生好奇敏感愿意接近的请举手。没有一个举手。我说,这说明你们都正常,如果有一个举手的,我带你去看心理医生,你有病。
我说过这是正常的呀。那你还不能马上说,你怎么喜欢上人啦?这可不行。你可是班干部,在班时你要起表率,这话是无效的,对他是无效的。我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我问他,你为什么今天要来和我说这个?他说,我这些天老在她面前暗示,她都不理睬我,所以我心里特难受,所以我今天先向你打招呼,如果您同意了的话,我明天准备向好正式地挑明关系。我当时觉得今天的谈话非常重要。于是我问他,你喜欢上谁了?他把这个女孩子的名字一说,我们班,长得最漂亮的宣传委员,能歌善舞,然后这孩子问:老师,您觉得这正常吗?
教育的技巧还在于出其不意。我马上就告诉他,我说老师首先要表扬你,他说阿,你还要表扬我呀?我说:当然了,因为你在选择异性朋友上,不俗,选了一个咱们班出类拔萃的女孩。他立刻拍着胸脯说,老师,我的眼力不错吧。我说,你的眼力真不错。但是,你得告诉我你都喜欢她什么。你把理由说充分了我支持你。他立刻说出这孩子十多条优点,然后问我:老师您觉得这正常吗?我说正常,这些优点我认为都是有的。但是有一条不正常,没说她一条缺点。他说,老师,在我的眼里她完美无缺。我说,那就不对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都能说出她的几条缺点,他说,老师那你和我说说。我说,我跟你说不算,那要你自己看才行。真正的恋人是连缺点都能包容的,说明你现在还没有真正地爱她,你只是一点喜欢而已,他说老师那您看我能不能向她表白。他特别急。
教育的技巧还在于,设想后果。所以我告诉他,我并不急于告诉你答案,我想告诉你什么呢?假如明天你和她表白了,全人类最高境界的表达爱的语言就三个字“我爱你”,再没有比这浪漫的了。你知道会有什么情形出现?有两种情形。一种:对方正好喜欢你,我给你们讲过,男女同学在青春期女孩比男孩早熟两年,人家可能早意识到你的暗示了,故意不理你,故意装作不知道。但是你表白了就不一样了,那窗户纸捅开了,对方就要回答也喜欢你也爱你,你俩该陷入感情的漩涡了。有个著名的作家说了一个名言,世上最消磨人的意志浪费人的时光莫过于堕入情网。从此你们俩就要消磨时光,去谈恋爱了。你初一一入学,在全班面前你宣誓了,宣誓了:我高中毕业要考上清华大学。我说,朋友,初二现在就开始拉著手谈情说爱,将来还想上清华?我说不大可能。但到时候你可能放弃了你的理想,获得了爱情,老师还要祝福你,毕竟你有所得。可是你没到成年,任何一个成年的男子,特别像你这样有志的青年,你会为自己所失去的感到遗憾,得到的也不觉得特别甜蜜。你会觉得,人生,爱情不是唯一的主旋律,你要有许多追求。到那时候,你可能就会为自己感到悲哀。同时你不是女人,世界上任何一个优秀的女人都不可能喜欢一个一无所成的男人。到那时候,人家那么优秀的女孩,看你什么都不是了,人家可能喜欢别人,移情别恋了,结了婚还可能离婚呢,你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你觉得值得请你明天就向她表白吧。
我说这番话的时候,他眼睛直勾勾的盯着远方,然后摇摇头说,老师,至少明天先不能说,我再等等吧。我心里挺踏实的,然后他又说,老师还有一种情况,那是什么情况?第二情况就是对方一点儿感觉都没有,人家每天跟你在一起学习工作很单纯,突然间你冒出一个“我爱你”,作为一个正派的女孩会因此而反感你、躲避你、远离你,你愿意一个你如此钟爱的女孩,因为你的不慎和萌动,造成了对方反感你、躲避你、远离你吗?他说当然不愿意呀,我说,那你自己去决定。你觉得该说就说,由你自己定,他说,老师,今天我得出一个结论,明天先不能说。我说,那好。但是他说,老师,但是有一个问题,我明天不说了,后天不说了,过了3天我的那劲又上来了,我又喜欢上她怎么办呢?您教我怎么控制我的感情呀?这很真实啊,孩子有这种想法特别正常。
于是,老师们,真爱是能够让人有智慧的。你真正的爱你的孩子,你真正的爱你的学生时,没有任何私心的爱你的学生的时候,你的智慧会层出不穷的。所以,我灵机一动,告诉他,从明天开始找她的缺点,优点视而不见。什么时候把她的缺点全找齐了,还像现在这样喜欢她,那说明你真爱她,那时你来找我,我告诉你下一步该怎么办。其实我也不知道怎么办。
我当时想先稳定住他,于是,几个月过去了。这个孩子没来找我,班里也没人知道,这女孩子也不知道有一个男孩子背地里这样兴师动众地观察着她,找着它的优点和缺点。暑假的时候这个男孩子来找我。任老师,我想和你谈谈。我说,为什么过了这么两个多月才来找我?他说,任老师,不瞒你说,我已经找了她20多条缺点了,她有的缺点我都不能容忍,我现在意识到,如果那时我向她表白了,那今天我一定会和她分手,这肯定会造成不好的影响。我说,你成熟了,说明你长大了,但是你太偏激了,人是三分缺点七分优点,你怎么把人家看的是20多条缺点,这可不行,你以后要公正的看她。你俩以后还要上高中一起上大学,一起工作,是你的终究是你的,强求不得。不是你的,再去强求也没有用。
初三毕业前夕,我们班全班都知道他们俩的事儿。不是我说的。中央电视台有一个编剧,他要写一个剧本,于是到我们班里来说是要寻找素材。那么寻找素材怎么找呢?让我找了一些学生,利用星期日坐在办公室里,每人讲一个故事。那天,我就坐在办公桌旁边,听孩子们讲故事。这男孩子就坐在我的旁边,扯我衣服,说,任老师,能不能讲那事?我说那件事儿?就优点和缺点那事。我说,行呀。不过我一看那女孩坐在对面,我说,那你先声明一下别造成误会。他说,您就放心吧。
现在的孩子真是厉害,了不得。他就是说了。他把这故事一讲,讲之前他先说了一句话,他说,我下面要说的这件事会牵扯到在座的某一位同学,不过,请你原谅,这早已经是过去的事了。他一讲完,那个女孩子。讲的过程中她就低着头,其他同学都在笑,因为优点缺点都知道是说她。刚讲完这个女孩子就举手了,她知道,此时她不表态对她不利。于是,她就表了个态。她说,没想到今天某某同学在这个场合说出你心中的秘密,我听出来这个秘密牵扯到我。我真心地感谢你,说明你真是一个好同学,因为这么长时间你都没来打扰我,让我安心地工作和学习,我相信我和你的关系一定能如你所说的,成为最好的同学和朋友。就这样,大家一鼓掌就过去了。我在班里做了个解释。
上高中的时候,因为我后来教高中,两个孩子一个在文科班,一个在理科班。我后来还搞追踪调查,我问别的同学说,他们俩有没有什么动静?他们说老师你放心,他们俩正常着呢,一点事都没有,处理得非常好。
高3毕业,男孩子在理科班,拿着录取通知书到我们家去,清华大学建筑系。女孩子在我这班里,我最先接到的录取通知就是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工作很多年了,前几年的一次聚会中,女孩子把他的如意郎君带去了。她现在是一家外企公司部门的经理。这个男孩子是去年十月一日才结的婚,有点儿晚婚了。现在是一个建筑公司的总承包商的总经理。家大业大,很有成就了。所以,教育家爱默森说过一句话: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谁掌握了这把钥匙,谁将获得教育上巨大的成功。以爱动其心,以言导其行。严格的要求不仅仅就是训斥,不是说指的就是训斥,因为严格所以我就板着面孔,严格,No一样可以温柔地去表达,No可以用尊重民主平等信任的方式来表达,这是一条教育原则。
二感就是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就是对于你的本职工作你要有责任感,对教育的事业你要有使命感。
所谓责任感就是你的良心。我们教师的这份活是良心活呀。有人说什么是良心呀?良心是上苍赋予我们心灵的一个无形的法律,上苍赋予我们每个人心灵一个无形的法律。你做了好事没人看见没人表扬你自己就觉得高兴;你做了坏事没人批评没人看见你自己就觉得不舒服。这说明什么,这个无形的法律,时时在警醒鞭策和褒奖你。所以教师的职业真的是一份良心活,是要有责任感的。尤其我们对的是活生生的人。
你光有责任感做好本职工作还不行,你充其量是一头拉磨的驴,因为你只会低头拉车不会抬头看路。教师还要有使命感,所谓使命感就是站得高看得远。教育是超前性的,你必须想到你今天的学生在未来能否用他的双手撑起中国头顶上这片蓝天。是不是以各国,中国融入世界了,在交往过程中成为一个强手。在你今天的教育当中就注入一点未来。这样他才能真正成为未来的人才。
所以一条教育原则,一则二感的基础上,还有三言。
三言就是三句话,三句话就是:第一,对班主任工作,我要求自己做到“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教师”。“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教师”,这话听起来很苛刻,好像责任都是老师的,不是这样。就是说,孩子出生以后,没有先天遗传的因素,他的成长完全取决于后天的教育。而我们的老师如果有这样一种理念的话,“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教师”这就是一条教育理念,我们有了这种理念的话,我们当班主任的时候就不会出现问题,推卸给家长,把责任推卸给学生。我们就会想方设法地,从自身的改变做起。然后创造出教育的奇迹,这是对班主任工作。
那么对你的学科教学呢?我要求自己做到,“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说起来也很苛刻。那就是说,教师也要有这种理念,在你的学科教学中,尽可能地想方设法培养出适合学生的教育。而不是让学生去适合你。
我们老师经常出现这样的问题,比如说考一次试,这种情形是经常发生的,我给你们描述一个真实的场景,我们有一个老师,他们班数学考试,卷子发下来了,他进了班,表情很严肃:“同学们,这次数学考试出来了,咱们班有几个得100分的,总体来讲考得不好啊,但是呢,还是有考100的。我现在把考100的同学的名字念一下,你们请起立,让我们向他们表示祝贺,向他们表示学习。”这几个同学站起来。他说:“看看,这就是我们班的光荣啊”。这几个孩子,哎哟,扬眉吐气的劲,坐下。“说同样在一个班,居然有不及格的,咱们班有好几个不及格的,我把不及格的名念一下,你们也站起来,让我们大家看一看他们的这幅嘴脸”。老师关上门什么话都敢说,孩子能怎么样呢?于是,当时叫了几个站起来,都低着头。老师就说了,“奇怪了,我该讲得都讲了,我没的说吃偏饭呀,怎么人家就得一百你们就不及格呢?你们为什么不及格?”指着其中的一个孩子说:“说,你为什么不及格?”孩子低着头说:“我笨”。老师说:“你就是笨,你是榆木疙瘩不开窍。”又指着另外一个孩子:“你呀,是猪脑子。不开窍。”老师的话说得别提多难听了。老实的呢,就听之任之了,不老实的就和老师顶着干了。
老师这番话犯了两个错误。第一个错误,违背了教育的规律。因为教育的规律是承认差异,承认教育的差异。你老师讲一节课,讲几节课。孩子不同的家庭不同的智商,不同的成长环境不同的接受能力,怎么可能最后考出一个结果呢?有差异是正常的,你的说法本身就是不承认差异,你要求你讲完课所有的孩子都考一样的分,这是不可能的,这是第一个错误。第二个错误是推卸责任。噢,我该讲得都讲了,学不好是你的问题,于是老师夹着包走人了,明天继续这么讲,继续这么考,继续这么说,恶性循环,几年下来,班里好的永远是好的,差的永远是差的。
咱们国家江苏省泰州市有个扬思中学,扬思中学的校长蔡林森,在他们学校的教学楼的楼顶上,挂了一个横横的牌子,都是用大红字写了几个字,就成为他们学校的一个理念,什么理念呢?“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因为这个理念,远近八方的别人教不好的学生都到他们学校来了。每年开学,那个蔡校长拿着那录取通知书,他都发愁呀。又是一群别人教不好的孩子,你瞧这成绩,多差。但是,他们学校的这个理念,本身啊,这就是教育的召唤力。在他们学校老师看来,我们学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个理念的本身就是使每一个老师都有信念,都有信心啊。既然我们学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那么我们就都能教好他们,他不放弃,所以他们学校的老师,校长要求他们怎么个做法呢?从最后一名教起。他们的眼光不盯着好学生,都是从最后一名开始教起。于是,一个个最后一名没有了,开始齐头并进了。
而到他们学校来的学生,无论多么差的学生,他也有一个自信。只要到了这个学校,这个学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到了这个学校我就能成为好学生。这种教师期望的效果,使许许多多的孩子最后成才。我曾经看过他们学校留下的资料中,有一届学生,初一时入校的摸底考试,全班语文数学2科,有一半不及格呀,连北京教育部官员的孩子都送到他们学校去了。远近八方真是不好管的孩子都搁他们学校了,就为了那条标语,“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但是,同样这班到初三的时候,还是这个班,也是一个学期的阶段测验,拿出成绩一看,全班都是90分以上。没有90分以下的,这就是教育的奇迹。
第三句话:我借用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话:教师最大的成功与快乐是培养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我把能培养出值得我崇拜的学生当成我教师最大的成功与快乐。老师们,人的一生最重要的是自知之明,最重要的是评价自我,别人怎么评价都不是主要的。说今天对我一个荣誉称号,明天给我一栋房子票子车子,这都是身外之物,都是虚的。最重要的是你怎么评价自己。如果你不能够评价自我的话,不能够正确的评价自我,你就会被周围的一切所干扰,难以守住你心灵的这块净土哇。
江苏有个江阴市,江阴市有个华西村,华西村有一个党支部书记,赫赫有名的吴仁宝。吴仁宝创造了中国农民幸福生活的奇迹,多少中央领导都到他那个村子里去学习。吴仁宝有一句名言,很值得我们品味,一个文化水平并不高的人,他说了一句什么话呢?他说:家有金山银山,一个人一天就吃三顿饭。为什么?就说你再有多少钱,你一天就吃三顿饭,因为你胃就这么大。说你面对山珍海味的大宴,你能都吞下去吗?不可能,你胃就这么大。然后他还有一句话:家有千顷万顷良田,一个人只睡一张床。
第三篇:根据任小艾发言稿(整理)
根据任小艾发言稿(整理)
2005年4月24日
老师们,大家好。在我和大家正式交流之前呢,我先做几个小小的调查,希望大家配合我一下啊。今天我们来了许多老师,我看黑压压的坐的得有五六百人,做个小调查,也代表我们黑龙江省的这个老师的一个侧面。今天的的老师中,做过班主任和正在做班主任工作的老师请举手,好,谢谢大家,把手放下啊。几乎是百分之九十八,只有几个的可能是做其它工作,没有做过班主任,刚才我们毕院长说过一句话:在教师生涯中,如果没有做过班主任的老师,应该说不是一个最完美的老师。我非常同意这个说法。
人的一生呢有各个行业。我们老师这个职业,可以说是一个极其特殊的工作。有人说呀: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而教师所从事的工作就是一份神圣的工作,因为我们是在爱着别人的孩子。而在神圣当中又有高尚之人,什么人配得上是高尚之人呢?他们不仅爱那些长得好看的、成绩好的,还爱那些长得丑的、成绩差的学生。这样的老师,他不仅是神圣,而且是神圣中的高尚之人。可以说是上乘之人。
我想,班主任教师是最能体现神圣这个称号的,我们面对几十名学生,如果我们不能公平地,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孩子的话,这个班集体里就会出现我们所不希望看到的情景。因此,如果你做教师,你没有做过班主任的话,真的是人生最大的遗憾。那你可能很难体会到教师真正的乐趣,这真正的乐趣,就是育人的乐趣,与孩子每天心灵接触过程的乐趣。
好,我再做第二个调查,在座的老师当中,做过15年班主任的请举手。我们自己看一下,大概比刚才少了一半,手放下,谢谢啊,大概占全部人数的五分之二。做了15年以上,我们说,人的工龄一般是三十年。能把三十年工龄中的一半的年华奉献给班主任的这份工作,可说,也是相当不简单的,因为什么?我们知道,在全国各行各业、各级各类的职业 当中,我们的班主任是最小最小的官,是没有任何级别的,待遇也是低的,工作也是最辛苦的,在这份岗位上我们工作十五年啊,确实是很不容易的。如果没有一点韧劲,如果没有一点奉献的精神,如果没有对这份工作的热爱和乐趣的话,很难坚持十几年。
我也做过15年班主任。我是1976年高中毕业,后来就做了教师,教了17年的书,其中做了15年的班主任。1994年调入《人民教育》编辑部,现在是第12个年头的教育记者,工作了28年。但是我感觉,15年的班主任工作让我一生都难忘。所以曾经我对教育部门的领导说:建议向所有工作过15年以上班主任老师颁发“荣誉证书”。在这样一个岗位辛勤工作15年,难道不值得肯定吗?
好了,我再问一个问题:在座的老师做过二十年以上班主任的请举手。我们数一数,二十年以上班主任的,一位、二位……十四位,十四位,十五位,好,手放下,看,我们刚才大家都举手了,15年以上占了五分之二。现在做了二十年班主任的,我们可以数到15位,今天如果有5百人的话,这个人数的比例就大大降低了,这真的是一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相当不容易的事情呀。
刚才谈到了班主任条例,那么我已经看到了这个草案,《班主任条例》这个草案,即将在今年正式颁布。教育部不再以教育部的名义,而是由国务院会同财政部、人事部、教育部三大部委,以法律的形式,用《条例》来公布的。大家要注意,《条例》和《规定》完全不同,《规定》,就是说,《班主任》是以《规定》的名义推出的,财政部和人事部可以不认可,《规定》里面提到的待遇的问题、工资的问题、职称的问题,他都可以不理睬,这是你们地方政府份内的事,要你各个省、各个市,自己要跟有关单位再去协调、去努力。但是《条例》不一样,《条例》就是法律,就象我们老师拿工资一样,虽然今天,有些地方拖欠教师工资,教师的基本工资都很难落实,但那只是个别现象,在整个中国,教师每月拿工资是天经地义的事,没人感到怀疑,也不需要去向财政部的人去申请。下一步班主任津贴如果以《条例》的形式出现,这就是新的法律,而且是国务院会同三大部委颁布的,从财政部到各省市的财政局,从人事部到各省市的人事市人事处都要贯彻执行。
几大亮点:主业,这是一个。班主任的地位在这个《条例》总则的第一条就已经提出来了。班主任是教师、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业,这是从来没有这样提过的。地位提高,我们不再是看摊的、保姆型的,我们不再是那些管闲事的,不再是可有可无的,我们是成了一个主业了,主要的专业工种。我们的待遇可以按照国家的规定,达到本地教师基本工资的二分之一。
我们刚才有15位老师,可以预先公布,你现在拿多少班主任费,将全额计入你的退休工资,那有可能在你退休之前班主任费还要涨呢!等退休的那一天,你们学校,在你们班里的班主任津贴是多少,全额纳入你的退休工资,那可是一大笔呢。这可不象说,我退休前国家给我涨一级工资,那一级工资才是多少?班主任津贴可不一样。所以刚才5分之2的老师达到15年以上,这就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尚需努力呀,还要继续,为达到二十年奋斗。当然了,我们不是为了这个纯物质上的追求。
我们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钱不行,光靠钱也不行。有的学校教师待遇低,但是有的老师依旧勤勤恳恳,奋斗终生;有的学校老师待遇很高,但是依旧消极怠工。这说明什么?教师的工作不是人对物质,是人对人,那么他需要一种精神上的追求。尤其是当今这个世界,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当我们必要的物质得到满足之后,我们就会意识到,人更重要的是精神。所以,人活着就应当有一种精神。有的老师,身体很不好,可能头一天还在家里,卧病在床,但是当他见到学生,站到讲台,他立刻焕发出一种让你想象不到的一种精神来,一点也感觉不到他是个病人。可能他一从讲台上下来,走不了几步就会晕倒在地,但是,他和学生在交流时却是那样的神采飞扬,这就是精神。所以人活着真得需要一点精神。而教师这一工作就是一种精神上的追求。一个学校,在满足老师物质上的需求后,如果老师们没有一个魂的话,没有一种精神信仰的话,这个学校是不可能办好的。
当然了,国家已经给了我们这样的地位,又给了我们这样的待遇,据说还要把班主任职称系列纳入《条例》当中,现在还在酝酿当中,那我们当班主任的就没有后顾之忧了,我们可以在班主任这个岗位上评我们应该评的职称。国家给了我们这么多的保证之后,那么下一步呢?就是我们自身做班主任的是不是能被社会所认可,是不是在学校里能被其他科任老师所认可,是不是能被我们的学生所认可。因此,教师自身的素质和水平的高与低,班主任工作艺术的创造能力能不能达到跟上时代所需要的素质,这就是教师自身成长的问题了。我们自我的这种成长,将直接决定你能不能达到这样一个要求。
好,我做最后一个调查。我今年呢48岁,在座的老师跟我同龄的请举手。有一位,两位,两位,好手放下啊,有两位老师与我同龄。我很幸运啊,与你们同龄。我想这里有比我年长的,也有比我年小的,但在45以上到50岁之间的,我们基本上可以叫做同龄人了。我们这一代人经历了中国的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最重要的就是十年**。
我是1976年高中毕业,76年是一个什么年?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当中,1976年都是永远难以忘记的一年。有人说那一年是龙年,啊,事特别多。的确,发生了中国从未有过的几件大事:
年初的1月8日,周恩来总理逝世,举国哀痛,十里长街送总理。北京,长安街上出现了从那以后再也没有过的,前所未有的场面。
紧接着4月5号,天安门广场上出现了“四五运动”。被称作中国一个“黎明前的黑暗”的阶段。那是“四人帮”最猖狂,国难当头,国家不知去向的时候。一些有政治嗅觉和爱国之心的人,在天安门广场贴出诗歌、贴出标语。
6月6号,我们朱德委员长逝世。上半年,这三件大事震憾全中国,震惊全世界。
转过来,下半年,7月28号,唐山大地震。官方统计的数字,24万人倾刻间掩埋在了废墟下,24万哪,唐山几乎成了一个死亡的世界。地震波及北京,整个北京城,全部都是防震棚。人们不再在房间里住了,都在街头支上各种各样的防震棚。在街上,在露天地居住,每家每户都居住了一个月以上,至少一个月。
当人们还没有缓过劲来的时候,9月9号,毛泽东主席逝世,中国,中国人,觉得,中国这片天塌了。所以全国人民哀痛不已呀。中国该向何处去?中国还有没有希望?人们已经没有力气喊出“中国万岁”这样的口号。
10月,粉碎“四人帮”,中国大悲大喜呀。全国人民上街欢腾呀,那是举国欢庆。我和我的同学们一起,喊着口号,放肆的叫号,来到天安门广场上,庆祝粉碎“四人帮”。中国,似乎又看到了希望。中国这片蓝天啊,头顶上的这片蓝天又晴朗了起来。
这一年的年末,1976年还宣布了一个消息就是: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宣告结束。这十年,从66年到76年,可以这么说,有多少人家破人亡,有多少人受到了牵连,有多少人成了文革的牺牲品。
那我是在这个期间正好读书。我印象很深,我上了中学以后,一年当中,一点不夸张啊,三个月学农,必须保证三个月的学农。到农村去,挖树坑、植树、插秧、种庄稼、收割庄稼、喂牲口,三个月的时间。还有三个月干嘛呢?学工,到工厂去,炼钢、织布、运木材,向贫下中农学习,改造资产阶级的臭思想;向工人阶级学习,改掉你的这个身上的这个臭毛病。还有三个月学军,到军队去,向解放军学习,军事化的训练。一年三个月的学农、学工、学军,再加上两个月的暑假一个月的寒假,没了。这一年就这么过去了。偶尔有那以一点零散的时间上课,上什么呢?几乎所有的老师都是――念报纸。谁也不能讲学,你讲知识?等着挨斗呢。所以都把当天的报纸找来,从第一版开始,几乎都是差不多的内容。说政治老师念了,数学老师念;数学老师念了,语文老师念。说都一样怎么办?要反复的学,不断的学,不厌其烦的学。
就这样,那么1976年我高中毕业。转过来就是77年的寒假。我的校长啊,有一天,把我叫校长室了,很和蔼地对我说:“任小艾呀,在这呀,也没有高考,也没有大学毕业生,国家需要人才,需要教师,咱们学校更需要教师。可是没有师大毕业生,年老的要退休,年青的又没跟上,这学校后继无人不行呀。教育局就和我们学校达成一个协议,每年给学校一个指标,然后我们呢,就从每年的高中毕业生当中选一个比较好的同学,留校当老师,一年留一个,你是第三拨了,前面已经留了两个老师了。那么,今年哪,经过学校领导商量,认为你特别适合当老师,想让你留下当老师,你看怎么样,如果同意的话,先回去和家长商量商量,这是一辈子的大事,过三天以后你来答复我。”
我当时毫不犹豫就和校长说,我同意,不用问家长,什么时候上班?校长说:“你回去和家长商量商量”我说,我父母不会干涉我,你就告诉我什么时候来上班吧。他说,那你要是同意的话,那你明天就来报到吧。于是,我头一天还是学生,第二天摇身一变站在讲台就当老师了。
不是我觉悟高,在那个时候,70年代末,“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谁当老师,谁真的是选择了一个最错误的职业。因为在各行各业当中,知识分子、教师被排在第9位,前面还要加个臭字――臭老九。
但是我们那一代人,刚才有两位老师与我同龄,我们都可以无愧的说:“那一代人和今天不一样”,那一代人的特点是,不是他们觉悟高,人人都觉悟高。说起来他就两个字:服从!
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需要,我不能有自己的选择。今天说双向选择,多向选择,那个时候可没有这个。那时候讲国家需要什么我就做什么。没有毕业生,需要老师,学校就研究让我当老师,我为什么不当老师?
我永远难以忘记我第一次登上讲台。我记得那是我第一次站在讲台上,第一次翻开教案,第一次拿起粉笔书写板书,第一次面对教室里的学生,第一次听到学生喊我“老师!”我的心灵震憾了,我突然意识到我所从事的职业和任何一项别的职业不同,那就是,别的事业是人对物质,比如这个茶杯,这是一个物质的东西。在生产它的时候是人对物质而言,它没有喜怒哀乐,也不能和人进行交流。假如出现了废品,那是物质上的损耗,可以再造一个新的。但是,我们所从事的职业是面对着活生生的人,任何一个人都不能出废品!这就是教师职业的残酷。它的残酷就在于那里呢?就在于教师的职业是一项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职业!不允许失败。对每一个老师来讲,你的学生可能在你的班级里是百分之一,但在每一个家庭来讲,这个孩子就是百分之百!就是父母头顶上的一片天!
我们常说,教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而今天的教师有一桶水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是一桶死水呢?那么对今天的老师来讲,教师在教给学生一杯水的同时你必须要有一眼泉,而且是一眼活的泉水。要用你的知识,沽沽不断的流淌出来,浇灌学生的心田。
那么我当时就意识到,我何德何能何才?我怎能站在讲台上教人呢?有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叫卢梭。他在他的自传体小说《爱弥儿》中有这样一句话,他说: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重任以前,你自己是否造就成了一个人?你自已是否是人心中的模范?
他的这句话就是说,在我们敢于担当培养别人教育之前能否扪心自问,你自已是不是一个大写的人字。卢梭提出这一观点前1700年,我们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杨雄(西汉)就说过:“师者,人之模范也。”他直接把老师比作学生心中的模范。
如果我们再往前追溯,我们的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一切都在告诉我们:教师,你的职业、你的学识、你的人品,直接决定你的事业的成败;直接决定你教育对象的成败。
那么也就是说,我们光有热情能不能当好老师?不行的,光有热情是不行的。我当初做教师的时候是满腔热情的要做好老师的,但是,我也曾经走过了许许多多的弯路。
做教师10年,做了10年的教师以后,或许说,取得了一点成绩。有一天,我们的校长把我找来,说:“明天下午,你去一趟北京市教育局,局长那去一趟,局长有事找你。”我当时很奇怪,我一个普通教师,局长找我干嘛呀,我说你陪我去吧。我陪你去不行,人家叫你去又没叫我去,你去了就知道了。我说我没犯什么错吧。他说不是犯错的事,是好事。于是第二天我就去了。
北京市教育局局长。进了他的办公室,我说:“局长。”局长很亲切的说:“哦,你来了,有这么个事,马上要到春节了,春节前呀,中共中央委托北京市人民政府、北京市教育局要举办一个除夕春节教师团拜会,我们要选一批优秀教师,参加这个团拜会,要发言。后来市长发现名单里面都是中老年的多,说让找找年青教师,我们向各个区一布置工作,你们朝阳区,你所在的朝阳区推荐了你,我们要求这个会每人发言不超过5分钟,你回去做一下准备,就讲一讲你的工作。就完了,我就回去准备了。
我当时就想,去人民大会堂,太好了,我还没去过呢,这回我可以到人民大会堂里去看看。再一想,那么多优秀教师都去,还能听他们讲话,多好呀。激动!
那一天来到了,我以无比激动的心情,登上了富丽堂皇的人民大会堂,来到一个灯火辉煌的会议室,坐着软绵绵的沙发。眼前,都是只能在电视和报纸上才能看到的中央各级各位领导,直看得你目瞪口呆。哎哟,这些人,就和自己零距离接触,似乎他们的呼吸我都能感受到,这么近;再看四周围,都是北京市顶尖的特级教师,重点中学的知名校长,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教师。我当时想,我想找其中一位都不容易呀,今天全来了。
我就感到有一点自卑。为什么呢?我,充其量,我当时既不是特级教师,也没有一个全国称号,也不知名。我充其量只有一个称号:北京市儿童少年先进工作者。这也是北京市一表彰就是几百人呀,所以,我想我今天得好好学习学习。再看看自己身后,因为这次会议的规格很高,在京的,在现场的记者,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的、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的等等各大新闻媒体都在后面呢,有扛着摄像机的,有拿着照像机的,有拿着笔的录音机的都有,这心直慌,哎哟今天这场面可不一般。
会议开始了,主持人宣布,领导们起立,向大家鞠躬敬礼,拜年啊,其实主要是为了给全国人民拜年,借这个场合嘛。拜完年后,大伙开始陆陆续续发言。到会的这些人啊,老教师啊,校长啊都是积极发言,有的就这么半站着,就等着叫他发言。都想在这样一个场合汇报一下自己学校和本人的工作,难得的机会呀。
我听得如醉如痴。会议进行一半的时候,一个工作人员过来了,给了我一张纸条。赶紧打开一看,上面写着:任小艾,你赶快举手发言,再不发言就没有时间了。落款是我们局长的。我一看,这我还有任务呢,我赶快找我们局长。一看,坐在那犄角旮旯那。你别看这教育局的局长,厅级干部,因为会议规格很高,他也只能坐在那犄角旮旯。
我看了一下我们局长,我们局长冲我举了举了手,让我举手发言呀,我一想我今天还带着任务来的,那我就举手发言吧,我就特认真,象一个学生一样,90度,连举3回没人理。我在第3回的时候还看了一下我们局长,我可举手了啊,是主持人不叫我,你别怪我啊。举完了3回,那个送条子的工作人员又来了,拿了这么一个麦克风,放在我跟前,说:一会那个老师讲完你就把开关一开,然后说我发言。
老师们,如果你在这个场合,你怎么办?
有人说啊,人的成功有多种因素。个人坚持不懈的努力,个人的聪明智慧,个人的学习,当然这是一个方面。还要有什么呢?良好的工作环境,好的学校,好的校长、领导,好的同事,好的家长、好的学生,方方面面。还有人说,更重要的不是这些,是良好的机遇。
有的老师说:“我这人呀,什么都具备条件,就是没有机遇。上苍不关爱我,我没有这样的机遇,要是我能在北京,我也能上人民大会堂;我要上人民大会堂,我也能发言;我要是能发言,我也能成为任小艾。”我相信,我肯定相信这一点。但是我要告诉大家,你光在那说上苍不公平,上苍非常的公平,他把所有的机遇降临给每个人,但是,有一句名言是这样说的:机遇往往降临在有准备的人身上。假如你是一个有所准备的人,也许一个机遇降临,你也会牢牢地抓住它,然后一发而不可收拾。假如你不是一个有所准备的人,万千机遇降临也会与你擦肩而过,失之交臂。
我是一个76年高中毕业的学生,一天师范没进过;一堂师范的课没学过,但是我做了教师。所有的学习是后天学的,一是自学,二是通过在职脱产进修,记得我刚当老师没多久,恢复高考,首次国家恢复高考制度。我第一个念头就是报考医学院。因为我们家,世代祖传,中医世家。已经是三代,我这代是第四代了。我父母特别希望我做医生,所以我就想报考医学院。正准备报考的时候,教育局一个指令下来了:凡留校生一律不准报考除师范类以外的任何大学。可能同龄的人都知道,那时家里有辆自行车就特别炫耀了,就像今天家里有汽车一样。那时自行车就两个牌子:一永久牌,二飞鸽牌。所以学校,教育局肯定的说:要让留校生成为永久牌而不能让他成为飞鸽牌。
教育局不同意那就报不了呀,不能报,而且还规定了一个细则:留校生只能报考在职脱产进修的师范类学校。连正规的师范大学都不能报。这没有办法,所以我后来的学习,先是报考了北京外语学院在职脱产进修,完成了中文系的本科学习。然后又报考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基本原理德育原理的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这是在职脱产进修大学。除此之外,我认为最重要的学习不是在学校里,因为在学校里学的是一样的书,培养是一个模子出来的学生,更重要的一点是自学。
我现在做了国家教育期刊的记者,纵观中国许许多多教育界的成功人士,无一不是在艰苦的自学中成就出来的。
那么我刚当老师不久,我发现自已站在讲台上,不能口吐莲花,不能吸引学生。我们教师靠得是语言的工作,如果你的语言木讷是你做为教师最大的悲哀。那怎么办呢?我记得我第一次站在讲台上,面对着学生,下了个小小的决心,许了一个小小的愿,那就是我决不能辜负这讲台,决不能误人子弟。当天回到家里面,我写的第一篇教育教学日记,题目就是《做最好的老师》,还在“最”下面点了个红点。也就是说我做教师的第一天就给自己定了一个高的目标――做最好的老师!
什么是最好的老师呀?我并没有很清晰的认识。那么我就只有靠自学。于是我成为我们学校图书馆中唯一一个去的时间最多,逗留时间最长的一个读者。后来我不满足,因为我们学校图书馆太小了,于是我又成了我所在的朝阳区文化馆图书馆的常客。后来我又成了北京市首都图书馆的常客。因为老去,所有的时间我都泡在图书馆,我把图书馆管理员感动了,把我的临时阅览证换成永久阅览证,成为唯一一个拥有永久阅览证的一个读者。同时,我自费订阅的报刊杂志,可以说是我们全校订阅最多的,以至于我们学校图书馆订阅的报刊杂志的数量总数都没我多。我的月工资支付不了我的报刊杂志费,于是我要向父母去借。
我记得非常清楚,我刚当老师的第一个月,我挣的工资31块5毛钱,拿了很长时间。当时我母亲挣的工资是150多块钱,当时我就想,什么时候我能像我妈挣的一样我多呀。中国当时就是那么一个现状。
我自己订阅报刊杂志,我喜欢积累。我自己写读书笔记,写了上百万字;写教师日记,写了几十本;自己喜欢集报,把报纸杂志中好的文章剪下来,然后粘好。85年,当我被各种新闻媒体报道的时候,当我成为所谓的教育名人的时候,中国青年报的记者,一位女记者到我家里,把我所有的读报的读书的笔记日记都翻出来,给我摞起来了。摞起来了,她说我得看看有多高。全摞起来以后,让我站起来,我身高1米65,超过了我的身高。
我在做教师的时候,1986年,我就开始在报刊杂志上撰写文章,我记得我曾经写了一篇系列文章,就是《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这篇文章在1987年在北京教育杂志上陆续登载,登了五次,而且这个文章后来荣获1988年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颁发的全国教育好新闻系列文章评比一等奖。我那里没觉得这奖有什么用,因为我说我一个老师获新闻奖,后来我做了记者我才知道,作为一位记者,他的生涯当中能获得这样一次的大奖,是一生的荣耀。我记得那个时候我拿了这个证书就在我家的抽屉里放起来了。可是当时给我作责任编辑的那个记者呀,对我说,任老师呀,把您的那个证书给我用用啊,我用它来评职称呀。居然就拿这个证书,评上了高级职称。我到是没有什么用。
1989年的时候,北京市人民政府当时组织优秀教师,特级教师撰写个人专著。有一次,北京市副市长在个人专著的作者的会上啊,去了12个老师,特级教师。当时报到的时候,北京市的副市长就说,那怎么才来了10个,那2个老师呢?我们局长说:那两个老师在医院抢救呢。市长就说:“人都到了抢救的地步了才让他写个人专著,那要是再不抢救,那可是我们国家的财富呀,说我们第一支队伍里边不能都是老年人呀,中老年呀,得找点年青的,让年青人带头开始积累总结。”于是任务就布置下来了,布置来布置去,朝阳区布置来布置去又找到我,说任小艾你喜欢积累写东西,你能不能写一本书。我说写书?我可没写过这个东西。你试试吧,于是我就参加了这个会了,这个会当时要求比较高,不到一年的时间要求写出不少于10万字的个人专著。所以那时我就写我的班主任工作,你做了什么班主任的事情你把它写一写,写成书的形式,有专家给你审评。
平时积累的多,平时善于思考和写作,所以我写这本书并不十分困难。除了时间觉得紧张以外没有觉得很困难。当时,我们校长,我回来以后就找我.校长说,领导说了,可以给你减工作量,要写书嘛,照顾你。你现在教两个班的语文课,当一个班的班主任。现在可以给你减一个语文班,再减一个班主任。一天就就教一节语文,等你把这个书写完了再给你恢复工作。
哎哟,我说:“校长,那我可不同意。我说名义上你是给我减了班给我减了工作量,实际我心里好难受,你说这叫什么事呀,你对人家老师怎么说?说任小艾要写书你去帮她带班,因为任小艾要写书你去帮她教课,我说我将来还要做人呀。哎哟这不合适。我能不能写成是我的问题,我有多大能力我就使多大能力,写不成就拉倒。我说,不要给我减工作量。”校长当时特高兴说,那当然我高兴了,我还不用做工作了,你继续带着班,你就辛苦一点,注意身体。
这样,我在教着两个班的语文,当着一个班的班主任,正常工作量的情况下,用了不到9个月的时间完成了19万字的《我的班主任工作》。这本书出版发行以后,没过多久就赶上了一次很好的机遇,全国,由教育部组织的,全国首届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评比,40多位专家云集北京,3000多本个人专著和优秀论文汇集到北京。经过专家的审评和评选,我的这本书荣获全国首届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评比个人专著类的一等奖。这是作为教育部最高的科研学术奖。
那么我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师,能登上这样一个奖台去领奖,这说明什么?就是说,机遇是降临在有所准备的人身上。
回过头来说,在人民大会堂,当我打开那个开关发言的时候,老师们,如果让你们讲,你能讲什么呢?每个人不能超过5分钟哪。我只列了个题目,这个题目就是《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我讲了讲为什么要建立这个关系,然后怎样建立这个关系,建立这个关系以后的效果是怎么样的,分三个层次,几句话,三言两语,5分钟讲完了。我很守时间,因为前面有个老师呀,特别多讲不完,他都过了点也不记得,主持人谁一过点就轻敲麦克:注意时间!
我当时想我这么年青,可别让人提醒我,于是我到点我赶快停,我就说:“时间到了”。我就停下来了。我们北京市市长,市委书记讲话了,说:“你怎么停下来了?接着讲呀,你这是怎么了?”
哎哟我寻思,前面到点提醒,我怎么还接着讲呀?市长说话不算数啊,我得听我们局长的。赶紧看我们局长。局长看了看市长又看了看我,冲我点了点头。局长点头了我就可以讲了,人要懂规矩,是吧?不过局长也是,人家市长让讲,他也不敢不让讲呀(笑声)。于是我又接着讲。讲到15分钟,已经占了3个人的时间了,我又停下来了。我说:“不好意思,我都超时了”。
国务委员,原国家教委主任说话了,他说:“这位青年教师有很多新教育思想,愿天下的教师都能像她一样,这样吧,我看你就不要再考虑时间,你就一口气继续讲下去吧。”(笑声)。于是,我以一个特殊的,这个身份,普通老师,但是我却讲了45分钟,占据了后面全部的时间,一直到时间超过了中午。
散会以后,各级领导都过来和我握手,向我表示祝贺。当时北大校长周培元(现在已经过世了)这都是专家呀,什么雷洁琼都过来祝贺呀,雷洁琼还过来拍了拍,拥抱了我一下;有的老同志还过来拍了拍我的肩膀。我还觉得特奇怪,祝贺我什么呀?我又没评什么称号,我又没多大的成功和业绩,我就讲了点我和孩子们的事,你说奇怪不奇怪。
更奇怪的是春节过后,没过多久,三月份。教育部每年啊,要召开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那么教育工作会议呀,是工作会议。参加会的人是什么呢?全国各省市教育厅的一把手,还有一些主抓教育的副省长,然后有时国务院的副总理,国务院的领导参加,然后教育部的所有的领导参加,制定一年的教育工作计划。在整个教育部的工作会议的历史上,都这样开。唯独1989年,从未有过的一个先例,破了个例,请了一个普普通通的一线的老师参加了这个会,并且和教育部部长一起坐在了主席台上。
那么我当时就坐在边上,旁边副部长,部长全都坐满了。我一个人坐在边上。后来正好有一个教育部的的司长还说,任小艾,我觉得你坐在讲台上怎么那么不谐调。我说当然不谐调了,人家都是部长,我一个小兵。不过我说我也有个官――我班主任呀。在那开玩笑呢。在这个会,让我做了一个小时的班主任工作报告。
我到现在记忆尤深。当时我这个报告结束了,时任黑龙江省教育厅的厅长,下来就找到我,握着我的手说,我一定要把你请到黑龙江去。当时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各大新闻媒体都做了报道,从这以后,这个报道啊就不断,我就成了家喻户晓的人。在北京走到那,人都认得出来。买东西,人家说你不用排队,你直接买就成了。我说哪那成呀,我不成了“加塞”了吗?我成了名人就得做个完美的人,一点都不能有闪失,我今天加一个塞,明天就有人说:你瞧那任小艾加塞了。我说我按规矩排队。
我们班集体就糟秧了。那记者就跟走马灯似的,天天啊,我们班的前后门都不能关,你就得开着,随时都有记者,穿来穿去的,咔嚓咔嚓。有一个老记者,不说那一个人了啊,一个很有名的,中国一个著名的老记者,现在已经退休了。咔嚓嚓咔嚓嚓,一节课那闪光灯哗哗哗,多少个胶卷呀,照了多少个,照了一大塑料袋胶卷,就挑出其中的一张,就是我讲课的一个神态。那节课讲得是一篇古文,黑板上写的“齐师伐我,公将战”,我在那讲课,面容很憔悴,老师嘛。然后,就这张照片,获得全国新闻摄影大赛两个一等奖前的特等奖。我们这位记者摇身一变成为摄影界的元老,各种荣誉称号,职称哗拉拉全来了,金奖呀。
后来世妇会,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专门这个世界妇女大会期间,在大会的会堂里面,一进门的大会的会堂里面,一共摆了12位大概是,各行各业里面挑出来的,所谓的巾帼英雄,其中就把我这张照片放大到多大呢,和本人一样高,摆在那厅里面。
我一个普通老师,和我们现在的现任国务院副总理吴仪照片就在旁边。后来他们给我拍的照片我一看我旁边就是吴仪。我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师,何德何能。
有人曾经就说了,任小艾一定是这个,那个高校毕业的,要不不能在学校特别棒。其实我给大家介绍,我的底子很薄呀,起点很低呀,没有什么高校毕业,完全是自学。同时我的学校也不是你们想象中的特别的好学校。
我所在的学校,在北京市朝阳区。北京市,市重点中学24所,朝阳区只有一所,排在24所市重点中学倒数第3,几乎是最后的,就是说它的办学水平,师资水平,教学成绩是这样的排名。
朝阳区是城乡结合部,就一所市重点中学。所有的市重点都云集在西城、东城、海淀,这几个大区里。那么朝阳区98所中学呀,就一所市重点,其余都是普通中学。还有一所区重点,其余都是普通中学。普通中学分3类:1类,办得好的;1类,办得一般的;还有一类办的差的。我所在的学校,就是那办得差的。而且差的里面还分两种:一种是比较差的,一种是最差的。我那个学校是最差的。
学校的校名是119中学,俗称119,火警的名字。有人开玩笑说:119中呀,火情不断!什么意思?老出事。我们学校教导处,有一个特别的桌子,办公桌,一把椅子,那是给谁的?我们地区派出所的专职人员。派出所是三天两头的到我们学校去。一放学你看那校门口,一群一群的小流氓啊,男男女女的,准备接他们的流氓朋友。里应外合呀。119中,远近闻名流传着一句尽人皆知的一句顺口溜:119中门朝北,不出流氓出土匪。(笑声)
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是我就在这样一所学校工作15年以后,荣登人民大会堂,写出了个人的专著,荣获了最高的学术科研奖,这就一切说明:教师,要成为一个有所准备的人!
有所准备的人是个什么人哪?是个有心人。这个有心就在于,你不仅仅要苦干,还要在苦干中学习一些巧干的技巧。你不仅苦干了巧干了,你还能够懂得一点反思!在反思过程中认识自我。你不仅能反思和认识自我了,你还能够积累和总结!不断地积累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不断地总结自己所做的事情。你能够积累和总结了你还要不断地创新!你在学习别人的东西的过程中,必须有自我的东西。你能够不断地学习和创新了,你还能够不断地升华和提炼!把自己所创新的东西能提炼到一定的高度,你就成了一个卓而不群的人。
我总结了许多优秀教师的成功,大凡是这样一个步骤,就是:第一步要懂得调查研究。就是说,我们怎样才能做一个好老师呀?第一步要调查研究。调查研究为了什么?为了了解学生。我们都不了解学生,怎么能当好老师呢?
中国近代教育家陶行知说过一句话:你要想当好先生,先要当好学生;你当好学生了,你就当好先生了。当好学生的意思就是说要向学生学,学什么?先要了解他,了解他的内心,知道他在想什么。我们不知道他在想什么我们怎么能教育好他呢?这是第一步,了解学生。
所以我最初当老师的时候,我有一段时间发现我当不好老师。那怎么办呢?我就调查研究吧。怎么调查呀?于是我就自己,那时没有现在的这个打印设备,我就手推这个墨呀,一张一张推那个调查问卷,自己写上:你喜欢什么样的老师?你希望老师用什么样的语调和你交流?你希望老师讲课中怎样进行讲解?留什么样的作业最受欢迎?家长会和主题班会怎么开?与家长的对话应该是怎样的?你希望老师穿什么样的衣服?每天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面对你们?
我能想到的我都写下来,我想不到的让学生帮我写。这样,我一张一张让同学无记名的问卷。我后来,把一个学生曾经做过的调查问卷给摞起来,有这么一摞。在调查问卷中,我了解了学生。噢,原来我的学生喜欢这样的老师。
他们把老师种种的表现,老师这个问题那个问题说了很多,但是他们最终对老师的要求概括起来就三点:
第一,老师首先是个情感型的教师。
就是一个懂得感情的人,懂得爱的人。有人说:爱孩子是做教师,合格教师的底线。说我们要检验一个教师是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用什么来衡量他,就看他是不是爱孩子。如果他连爱孩子的心都没有,那么他连合格教师的底线都没具备,就不适合做教师。
那你应把那种爱的情怀表现出来。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说过:爱孩子,那是连母鸡都会做的事,怎样教育他们却是一件大事。所以,我们光有爱不行。没有爱不行,光有爱也不行,爱的科学,爱的技巧要懂得。
意大利有个著名作家E阿米契斯,他曾经写过一部小说体的教育专著。这本书,我们中国最早的教育家,叫夏沔尊,在日本留学的时候,发现了这本书。他泪流满面的读完,他说,太感动人了,我彻夜不眠呀,一口气把它读完,我一定要把它翻译到中国去,让中国的老师看到这样一本书。书是日记体的,这样一部小说。于是夏沔尊真的把它翻译了,取名为《爱的教育》。在这本书的序中,夏沔尊有一句话,成为今天,乃至永远,在中国教育者心中留下的一句名言,那就是:没有爱的教育就像池塘里没有水一样,不成其为池塘。
没有爱,没有情感,就没有教育!
那么做为老师必须要有爱。那有的教师说了,光有爱和动物没有什么两样呀,连母鸡都会做呀。那么怎样爱呢?那是一件大事,所以我们概括学生所需要的老师除了情感型以外,第二个就是科学型。
教师必须有科学的思想,科学的观念,还有科学的手段。
科学那里来?需要学习,要不断地学习。你才能做个真正的科学的教育者。我们有的老师说了,那已经在大学里学了很多了,我做老师了,我还不能学以致用,我还要学吗?
知识是永远没有止境的。我们知道,在大学里所学的那些知识、课本,很多都是前人写过的,它在一定程度上有借鉴之处,但是有很多都已经滞后了。
这个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尤其是我们中国呀,这二十多年改革开放,翻天覆地的变化。有的人,经济学家说过:十年前的教育就是十年后的经济。那么我们今天的教育就决定了十年的经济。
因此到最后得出一个结论:教师是超前性投资,滞后性的效益。那么教师就必须要着眼于未来。着眼于未来就必须要学习。
我记得我做老师不久,70年代末,我订得的杂志中,其中有一本叫《外国教育动态》,那时正好那本杂志刚刚来,我就随手放在我的办公桌旁边。我们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巡视办公室的时候,从我旁边过,调侃地说了一句:“任小艾呀,你可以呀,咱们的中国的教育还没研究明白你开始研究起外国教育了。”
我对他傻傻的一笑,其实我心里明白,我从这一本本杂志,一本本书中,一篇篇的文章当中,我所获取的教育的信息和教育的启迪可以使我少走许多弯路。
所以中国青年报记者访问我们学校,采访我们老师的时候问:你们觉得任小艾和你们有什么不同呀?她怎么就那么优秀呢?老师们说:没什么不同呀?挺好的,和我们都一样呀!都一块上班,下班。
说那你们说她为什么成为优秀呀?说她为什么成为优秀,想来想去,老师们说:她就一点和我们不同,我们比不了,那就是她点子特别多,她总有无穷无尽的教育智慧。
这个智慧那来的?就是从学习中来。从自己不断的经验积累中来。
如果说聪明是天生的话,那智慧绝对不是天生的,智慧是后天的。因此我们说,一个人有心,是说明他做过的事多,所以他就有经验了;但是一旦说他有智慧,说明什么哪?说明他做过的错事多,他才有智慧。因此不要怕自己曾经走过弯路,曾经做过错事,更不能怕犯错误。在一次次的错误当中,我们吃一堑长一智,人才不断地增长智慧。
我刚当老师的时候,那真的是非常热心,要说情感那丰富的很,特别爱孩子。但是不懂得科学,怎么去教育学生我不知道,更不要提,我们把它概括起来教师系列的的第三个元素是要艺术型。
就是说你能化腐朽为神奇,你能把难解的问题,棘手的问题巧妙的解决这是教师应该具备的能力。一个教师如果能集情感、科学、艺术于一身,他一定是一个能够取得成功,取得成功的老师,但是我们一开始做教师都做不到这一点。
有一次,我们有一个老教师,因为我是留校生,他们都挺喜欢我的,有一老教师呀,老太太,把我叫到跟前,对我说,说,小艾呀,看你的样子呀,风风火火,辛辛苦苦的工作,特别想做一个好老师,特想把班带好是不是这样?我说,是,可是我不会呀。她说呀,我教一个绝窍,尤其象是在咱们这样的学校,没有绝窍,那是根本带不好班教不好课的。我当时一听,哎哟那是感激涕零,真是俯首帖耳,真想找个录音机把老师这段话给录下来。我们这位老师说什么呢?小艾,你记住,在咱们学校当老师,老师小笑,学生大笑;老师大笑,学生狂笑;老师要狂笑,那学生就疯了。所以在学生面前千万不能笑。
她这么一说,我真的想笑又不能笑。老教师呀,我可不敢有任何误差(听不清)。我后来发现,老教师,他们的敬业精神,奉献的精神,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真是值得我们永远的去学习,但是他们的观念落后了。很多老教师的思想观念封闭陈旧。
但是我当时不懂呀,那老教师说了你就得听呀。于是,我在办公室里和大家聊得的欢天喜地,哎呀特别快活,铃声一响,一到课堂立刻把脸拉下来了,紧绷着,那真是连表扬学生都不露一丝笑容呀。我是教语文的,你说那语文课文有时讲着讲着不由自主的就想笑了。可是不敢呀,你想那小笑大笑,大笑狂笑,那可不行呀,那怎么办呢?同学们,我们现在记笔记,我一边背对着同学,面对着黑板,一边在那写板书一边在那偷偷地笑。心里还在想,你说这何必呢,当老师干嘛要当到这份上了。
但是我真镇住学生了。我带的班,只要我一出现,鸦雀无声,只要我一离开,大闹天宫呀。我们班有一放哨的,每天在教室门口,对着楼道放哨。他胆子很大,他敢放哨。只要一看见我出现在楼道里,立刻提醒全班:“嘘!来了。”
有一次开家长会,家长们陆陆续续到了,我站在教室门口准备开讲,这时候呢,另一个班的学生家长和我们班的学生家长在楼道里说话,被我听见了,议论我呢。
另一个班的学生家长说什么呢?说,这样一个女孩子这能,这太年轻了,她那镇得住学生。瞧我儿子的班主任,老教师,可有经验了。我班的学生家长当时一听挺不高兴呀,我们班的学生家长还不服气,你可别觉得她年轻,是个女老师,可厉害了,我儿子最怕她,好老师!我一回头正好听见,心里特别自豪,心想,我才当几天老师,就能这样被家长评价。
后来一次班委会,我就彻底地被泼了一盆冷水。班委会上,一个小干部议论,说任老师呀,如果所有的科任老师都像你一样的不苟言笑的上课,这样咱班的课就安静了,就秩序好了。问题是有的老师呀,特别和蔼可亲,这班里就乱做一团。我说什么课?外语课。我当时一听,教我们班外语的,是刚从高中毕业班下的,一直教毕业班的一头白发的老太太,校长心疼她,说别让她教毕业班了,兼一年初一,轻轻松松地就退休了。这个老师呀,私下里跟我说,任小艾,我从毕业班下来教你们初一的小孩,看谁都像我的孙子孙女一样,特别可爱,他们怎么闹我都不急。
她不急,那学生急呀。所以每次她上课,站在教室门口,拿着教鞭,敲着教室的门说:“上 课 啦 同 学 们!”脾气可好了。然后,拿了粉笔,站在讲台上,用教鞭敲桌子,说:“安 静 了,同 学 们。”哄堂大笑照样闹,她还不发脾气,为什么呢?你们闹你们的,我上我的课。她讲她的,讲完课布置完作业她夹着包走人了。
学生就说,任老师呀,这外语还要考试,老这样不行呀。我们学校当时不是学英语,因为那个时候,80年代初期的时候,中国和前苏联关系特别好,所以我们学校是俄语校还没有改成英语校。么俄语呢,咱们黑龙江这边对俄语比较熟悉啊,其中几十个字母当中有一个字母非常难学还必须学会,怎么发音呢?标准音“р”你别笑,你发一下还不一定发的好,“р”特别自然的颤音,“р”很多人发不好,都发“L”或“Dei”,你学不好还真不行,很多单词都有这个字母,比如说“俄语”:Русскийязык,你好:здравствуйте!(一段俄语……)我的俄语一直学得还算可以,包括在北师大一直学的都是俄语。当时最早的这个发音学的难,为什么呢?老师前面“р”,底下“р”
“р”,一遍遍发,你不学会还不行,老师是一个一个的教,每个人都得把这个音发好了,不然的话这个单词写不了,单词写不了句子就写不了,作文写不了。
就提出来了,老师你说怎么办呀,这个课乱呀。我说那我去听课,看谁在那“р”,于是有一天,有一个同学生病没来,我就在课间十分钟坐在那,最后一座,坐在那。还没打上课铃,同学们一看,班主任来了,厕所都不上了,安安静静地在那坐好,等着上课。
外语老师,铃声一打,出现在教室门口,先站在那发了半天呆,然后她慢慢悠悠地走向讲台前,又发了一会愣,才开始上课,讲了十分钟左右,她停下来了。她后来对我说,说她太不适应了,太安静了。
她就问我班同学,“怎 么 回 事 呀 ?你 们 今 天 怎 么 这 么 安 静 呀?”我从后面看前面的孩子笑得那肩膀都直抖,用手的大拇指向后指,那意思是说:你也不看看谁在那后面坐着呢?我们这个老师就扫视全班,一眼看到我坐在那呢,说了一句让我一生都难忘的话。她把手里的粉笔往讲台上一扔,然后调侃地说了一句:难 怪 呢,原 来 是 猫 坐 在 那 呢!(笑声)
全班哄堂大笑,我羞得是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无比的尴尬。那堂课怎么上完的我没有记忆,我就记得我下课以后,我灰溜溜地跑回我的办公室,我们的这位外语老师后脚跟进来了,又补了一句:小艾呀,今天你上你们班听课怕你们班乱是不是吧?不必了,我教你一个办法比什么都管用,把你的照片放大10倍,放在墙上。
人家是说者无心,我可是听者有意呀,回家我就写了一篇日记,题目就是《不要做一个猫一样的老师》。
那怎样做呢?于是我开始学习了,如饥似渴的学习呀!边学习边反思呀,所以我说调查研究是第一步呀。你要想当个好老师必须要调查。教科所有一个教研员到我那去,看到了一摞摞的调查问卷,他惊讶的说,任小艾呀,我总算知道你为什么成为优秀教师了,你成功的起步就是教育科研。我说这就是教育科研吗?他说:当然了,教育科研的第一步就是调查。
其实我并没有想到是科研,我总是觉得我是老师要了解学生在想什么,用无记名问卷的方式让学生写写自己在想什么。
调查之后的第二步是什么?是反思!当你看到一张张的问卷:不喜欢老师这样的做法,不喜欢老师那样的做法,我们希望老师这样,希望老师那样的时候,你要反思。你要反思自己那些方面做的是对的,那些方面做的是不对的。今天的中国教育界成功的优秀教师无一不是一个反思型的人,都是一个善于反思的人。在反思中肯定自我,批判自我。这是第二步。
第三步就是总结。反思之后要认真的总结一下我前段时间的工作,做的怎么样,那些工作值得肯定,那些工作是需要认真的思考和改进的。那么总结之后的第四步是什么?就是要学习。
在总结中才发现,呀,我很多东西违背了教育规律,我应该不断地去学习,学什么?我前面和大家讲了两个,一个是《爱弥儿》,就是卢梭写的一部自传体小说;还有E阿米契斯写的《爱的教育》。其实要读的作品是很多的,到是我到觉得我们老师,我读了很多书,我现在回过头来跟大家讲,我们真正要学的是实用教育学和实用心理学。为什么?有些大部头的教育学心理学你读完了之后真的很枯燥,不太实用,那是需要研究人员写的和读的,而我们需要什么?是最基本的和切合实际的。比如我前面和大家介绍的法国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卢梭写的自传体小说《爱弥儿》,这是个译音啊,回到图书馆就能找到,找不到的在网上一点就出来,全文都出来,如果你是父母的话,你读一读这个小说,教育小说呀,你教育孩子就有办法了。
第二本书就是前边我刚才说的它是意大利的著名作家E阿米契斯写的,这是我们中国教育家夏沔尊他翻译过来的。
除了这两本以外,还有一本小说,第三本小说是美国的著名教育家詹姆斯•多伯森写的《施爱与管教的艺术》。施,是施工的施,实施的施,《施爱与管教的艺术》书名号,后面有一括号(论家政)。它是一个什么,也是一个,这个从家教的角度谈教师的技巧,也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如果一个父母连自己的孩子都教育不好,怎么能教育好学校的学生呢?
另外还有一本,我给大家介绍的第四本书,就是前苏联,现在乌克兰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写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这本书,你一旦拿到它你是如获至宝,你会有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每一条建议都可以直接运用到你的教育教学工作当中。第五本书,就是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不是他本人,因为是他逝世后,把他的全部的论著归结起来,《陶行知全集》。1――10卷,是他的教育文集。你不一定读10卷,你读其中几部,看一看,有没有兴趣,然后你再读下去。一般它是从第二卷开始有一些教育名言和火花就出来了。当然还有很多,比如说像马卡连柯的《教育诗》啦等等,这些都可以读的。
不学习永远不可能在反思和总结中认识自我!
学习之后的下一步应该是什么?就是改变自我。
那你要改变自我呀,通过学习你知道,噢,我这个做法真的是不对,那我就要改呀。改怎么改?老师们,我们听说过很多人物和事迹。
我们中国著名的画家齐白石先生,在一次和他的弟子的交流当中,说了一句话,他说:“学我者活,用我者死”什么意思?他说,凡是学我精神的人,你一定会成为一个新的人;你模仿我的画技,即使模仿的惟妙惟肖,充其量是齐白石第二,永远成不了你自己,你超越不了我。他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说在学习别人的东西的时候你一定要有一个借鉴,化众人之所长为已,然后在改变自我的时候干什么呢?创造出新的自我。所以改变自我的下一步就是创新。
怎么创新?比如说,我在调查问卷中发现我的学生最反对老师的就是请家长,说动不动就请家长。有个学生在日记中这样写:做为教育者,有的老师既不教,也不育,把教育我们的责任转嫁给家长,当“他们”(特指老师)没有办法了,他就要动用家长的力量,请家长是一个老师无能的表现!
非常尖锐呀。他不喜欢请家长。还有反感老师的做法是什么呢?家访告状。说你到我们家去了,好象是你是家访去了,其实你是告状去了,把我在校怎么怎么不好,可是家长请不来,怎么办,你就登门拜访。你说完了,你痛快了,你拍屁股走人了,我们家大闹天宫了。很多孩子把老师的家访形象的比喻为“今夜有暴风雨”。说老师你前脚走,他们家不是男子单打就是男女混合双打。最后那孩子恨死老师了。
还有一个反感的就是家长会点名批评人。说好不容易开一次家长会,那表现不好的学生的家长是硬着头皮来开家长会的。我们的老师,在家长面前口无遮拦,什么都敢说。可是家长是要脸要皮的。有一个家长就说了,说有一次老师开家长会,我那儿子,学习成绩不好,开家长会的时候,班里面坐的很多都是街坊邻居,有的都是同事,平时都是要脸要皮的,可是为了儿子,你说自己孩子表现不好,你在这班里你也得来呀,开家长会咋能不来呀。
说老师表扬某某学生时候,斜眼看,被表扬学生的家长腰板都挺起来了,那眉毛都挑挑着,特神气。嘿,老师开始批评了,点我儿子的名字,还重点说我儿子这不好,那不好,我就感觉我这脸烧得难受,就把头低下了不敢抬起头来。我刚低下头没多一会,这位老师说了一句,请被批评的学生的家长把头抬起来。我说的不是你,我说的是你儿子。你还别描,越描越麻烦,那儿子是我生的,你说他就如同说我一样。最后这家长都反感开家长会。有的父亲母亲为开家长会用“石头剪子布”决定谁来,谁输了谁去开家长会。
那了解到这个情况。还有的比如说,学生把老师中划分成几种类型:
第一种“保姆型”。说从早到晚,辛辛苦苦像个保姆一样任劳任怨,像老黄牛一样默默无声,然而学生不喜欢这样的老师,说这样的老师没有一点活力,更不会教育给学生终生学习和做人的本领,什么都包办代替了,像个老妈子一样。
还一种被称作“警察型”。说这样的老师就差手里拿着警棍了。每天用显微镜这样的眼睛发现学生的缺点,然后再用放大镜一样的眼睛在强化学生的缺点。学生说在这样的老师眼里,永远没有优点,有了他也视而不见。
所以学生说,“保姆型”的老师是由于可怜他,看他太辛苦了,同情他而服从他;“警察型”的老师是由于怕他才服从他。心里一点不佩服。
发现那么多的问题,那怎么办呢?那么我们不能搞“保姆式”也不能做“警察式”我就要改变一种形象,集情感、科学、艺术于一身,一个新型的教师形象出现了。
我不想再去请家长了,我不想在家访告状了,我也不想在家长会点名批评人了,怎么办,于是我在班里要改变自我,要创新,提出三个原则:第一,决不因为你犯错而请家长;第二,家长会不点名批评任何学生;第三,家访不告状。三个原则产生了极其大的反响,不仅把自己推到了一个高度,而且教育的成功的案例一个接一个的涌现。因为学生关注你,你不能再转嫁给家长,你就要自己动脑筋去解决,于是你得动脑筋;因为你想办法,所以你的教育的成功案例出现了。
这就是说,我们要不断地改变自我,要不断地创新,那么最后,创新之后还有一步是什么呢?就是提炼和升华。把我做的事情,创造出来的原则和做法,我把它归纳起来,这属于什么东西呢?然后,这属于一种平等的,民主的,尊重的、信任的、理解的对待学生。我把它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然后我自己就可以给自己做一个认真的写作,那么一篇一篇的文章就给自己写出来了,一旦有时机的时候,你就可以源源不断地展示自我。
中国呀,现在有多少老师?不知道大家做没做调查,我们现在有一个粗略的统计,中国现在有1500万教师。1500万教师面临着一个什么样的课题?包括我们今天在座的五百教师,我们都面临着一个这样的课题,就是改变教育的方式。改变什么教育方式?由管理型,变为服务型。我们过去太习惯于管人了,包括现在,把管人当作是天经地义的事。因为在中国古代有一句古训“天、地、君、亲、师”。教师的地位是和天地一样高和厚,和君王父母一样齐名。教师理当师道尊严,教师理当凌驾于学生之上,教师理当指挥和管理学生。包括父母,我们把管人看的是那么寻常,所以,没有服务,我们不能和学生平等。
今天的孩子,他缺爱吗?都是独生女独生子呀,几对家长对着一个宝贝呀,他们不缺爱。但是有人说啦,今天的孩子几乎都是物质上的富翁,精神上的乞丐。什么意思?他们在物质生活上已经多得剩余了,而在精神生活上却极其地匮乏。
今天的孩子不缺少的是物质上的爱,缺少的是精神上的。而精神上的爱是那些爱呢?我概括起来就是几种爱:
1、平等的爱;
2、理解的爱;
3、尊重的爱;
4、信任的爱;
5、民主的爱。如果我们做老师的做父母的都能经常不断的与孩子进行民主平等尊重信任这样的交往的话,那么你的教育一定是服务型的而不是管理型的。
我们去过星级宾馆,什么叫服务?去过餐馆,当你步入这个餐馆时,旁边的服务员笑容满脸:“欢迎光临”。吃完饭我们站起来走人了,人家还要跟在屁股后头说“谢谢光临,欢迎您下次再来”我注意了一下,大多数人是理都不理,因为这是服务,已经交了钱了,他不这样叫倒感到奇怪了。
可是我们转过来看校园里。走进校园,都是学生喊,老师好,老师好,我们的老师很多都是理都不理学生。所以孩子们在日记里写到这样的话:老师天天告诉我们要讲文明礼貌,为什么他可以不讲文明礼貌。每一次我叫他的时候他都不理,他从来没有主动叫过我。
当然,我说的这只是个表面现象,真正的服务是心灵上的服务。
我们的这个标语“班主任专业化”,过去我们讲老师专业化,最近这几年班主任也提出了专业化的水准啊。提的早吗?一点都不早。今年将要颁布的《班主任条例》中如果把班主任的职称作为一个系列的话,那么职称是专业职称呀。那你的班主任不达到专业化水准能给你评职称吗?
那么班主任专业化,怎样才能达到班主任专业化的水准?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目前研究班主任的一个著名的教授、博士生导师班华。他提出了一个理论,值得我们学习。班华教授这样说,班主任专业化的核心理念是什么?班主任应该是学生精神生活的关爱者。我们是不是以服务者的身份关爱学生的精神生活,这是最重要的。
管理者身份出现的时候是你把学生当奴隶;而服务者出现的时候你是把学生当主人。那么你究竟是把学生当主人还是当奴隶能看出来你是管理者还是服务者,能看出来你不是一个关注学生精神生活的人。我们能不能做到服务学生?完全可以!我们能不能不请家长,能不能不跟学生发火,能不能不去指责学生,还能把学生教育好?应该说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现实生活中我们有些老师个性化、情绪化,往往在他的工作当中体现地是他的性格特点而不是科学和艺术。他不是在用教育,符合教育规律的东西来对待学生,而是用他的个性来对待学生。
北京有个普通的小学校,叫北京实验二小。这个学校出了个数学,后来是语文特级教师,人家是数学老师,后来又做了语文老师,她的名字叫霍懋征。霍懋征的名字很多老师都知道她。全国政协委员,并且是全国政协委员中唯一的一个小学老师的常委,全国政协常委呀。我们的小学老师能做到全国政协常委,只有她一个人达到了。
去年,在教育部组建的师德报告团上,她是第一个站在人民大会堂,面对5千多首都教师,宣讲她的工作。因为我是作为教育部专家委员会的成员,我是专门负责霍懋征的演讲稿,所以我很熟悉,熟悉她的情况。
霍懋征当年,霍懋征今年是84岁,从教60年,她当年是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的高才生,毕业的时候,那个时候,本科毕业的数学系高才生啊,都是分配工作都相当好的。但是她自己却选择了做小学老师,因为她喜欢孩子。就这一个理由。她说:“我喜欢孩子,我要做小学老师。”
霍懋征,在她那个年代,在学校做老师的时候,周恩来总理曾经评价霍懋征是中国的“国宝”。这么高的赞誉呀。把一个小学老师称作“国宝”呀!新一代领导人称霍懋征为“中国小学语文界的泰斗”,泰斗哇,这是国家领导人说的。去年春节,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亲临霍懋征的家,拜访她。并且 亲笔手书“把爱献给教育的人”,挂在她的家。她怎么就成为国宝和泰斗了呢?我给大家说一点,霍懋征从教60年,有四个从没有,我们对比一下啊,跟我们自己对比一下,我是做了对比了。
第一个从没有:从教60年,从没有和学生发过一次火。老师们,60年太长了,咱们说少点,一年,一年不和学生发火行不行?有的老师笑了,一年又太长,咱们一学期行不行?一学期不和学生发火行不行?一学期还长,那一个月,一个月不和学生发火行不行?难怪我们学生有的就说,我们老师那都好,就是个个都是“气包子”,老师怎么那么爱生气呀?老师说:“我当然爱生气了,你一犯错我就生气。”那为什么学生犯错你就生气呢?你生什么气,发什么火呢?
霍懋征说过这样的话:“我不跟学生发火,是因为我教过的都是小孩子,小孩子是不懂事的,犯错是正常的。那么,我对一个不懂事的的孩子发火,是我老师无能的表现。”所以她从教60年,没有和学生发过一次火呀。能不是国宝吗?
第二个从没有:从教60年,从没有请过一个学生家长。因为学生犯错把家长请学校了,从没有。但是人家的孩子们个个都成才。
从教60年,从没有惩罚过或变相惩罚过一个学生。什么罚站呀,不让上课呀,等等,这样的事,都没有。
从教60年,第四个从没有:从没有让一个学生掉过队。她从教60年没留级过一个孩子。而且把很多别人不要的孩子都要到自己班,培养成才。前年,在北京,为霍懋征搞了一个60年从教典礼。参加的人无不感动啊。其中有一个场面啊,我给咱们描述一下,哎呀真是记忆犹新。
各种发言哪,领导们发言完了啊,大家赞扬啊,这都有哇,都弄完了。当时现场有一个,一块地方,坐着一群花白头发的老人。据说都是霍懋征的学生。老头老太太,她都84了,从教60年了,找了好多的学生全是鬓发苍白,坐在那边,得有那么一个方阵。说,以热烈的掌声欢迎霍老师到讲台上讲几句。
霍懋征精神抖搂,84岁了,站得,腰板挺得直直的。站那以后,冲着那群白发苍苍的老人说:“孩子们!”全场都笑了。她说:“不管你们今天是什么样子,在我眼里,依然是当年你们入学时的情景,你们在我眼里,永远是可爱的孩子。那么今天我要问问你们,在座的孩子们中,做过共和国将军的,请起立。”嚓的一声,起来一批人啊。哎哟,全场热烈的掌声。她就指其中的某某,“那曾经就是调皮捣蛋全校有名的害群之马,但你后来做了共和国将军,老师祝贺你们,为共和国立下了赫赫战功。你们坐下。在座的孩子们当中,你们做过部长的请起立。”哗,又站起来一批。全场又热烈的掌声。霍懋征又表扬他们,请坐下。然后她说:“在座的孩子们中,你们是普通的工作人员,但是你们做过劳动模范的请起立。”哗,全站起来了,全场我跟你讲,有多少人都哭了。从教60年,四个从没有。人人都称赞。老师们,霍懋征能做到的我们怎么就做不到呢?我们学一点她的精神好了。
所以,我觉得,转变教育的方式是我们能够做到的,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的重要的一点,要以服务者的身份面对学生。你真的一想到我是服务了,那就不一样了,因为教育这一词有一个非常通俗的解释:它是一个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的一门学科。而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偏离了教育的本意。我们不是在服务于社会,也不是在服务于人,我们是在管理人。因为要管人家,所以我们的主观问题就太多了,我们就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于是我们就缺少客观的评价。
大家都知道辽宁盘锦的魏书生,全国有名的特级教师,劳动模范,教育专家。魏书生,他的教育思想,教育实践博大精深。我曾经给他做过一天的跟踪采访。早晨4点半,从盘锦下火车。和摄影记者,做着出租车来到他家的楼底下。5点多钟,当时他家的灯,六层呀,灭着呢。我想还没起来,据说,是6点钟起床呀,特别准时。出租车司机说,打电话呀。我说“不用了,魏教师,让他多睡一会,我们再等一等。”司机被感动了,说“没见过你们这样的记者,你们心眼真好。这样吧,从现在开始我不走表了,不打表了,也不收你们钱了,我把热风给你们开开(当时天气很冷),你们就在车上,咱们唠嗑吧。我给你们讲讲魏书生。”他一个普通出租车司机,叨叨说了一堆魏书生怎么怎么的。所以我的报道开篇就是出租车司机的描述。
6点整,灯“啪”地一声就亮了。于是我带着记者,摄影记者登到他们家门,从早上他们家早餐开始,跟他们家全家一起吃早餐,一直跟他出了家门,进校门给学生上课,8点整,进了教育局,教育局8点整。他当教育局局长,有意思,报到怎么报?8点整全体到局门口做操,报到。谁的位置没来,谁就是迟到了,所以所有的人都8点整赶到教育局,站在教育局门口做广播体操。我一看,所有的人中魏书生做的是最认真的,腿踢的最高,胳膊伸得最直,他说:“我当然要认真了,因为我是占着便宜了,我这是用公家的时间锻炼身体呀。”
一天,整个采访下来,我给他写了一篇长篇通讯《有滋有味的人生》。魏书生这么了不得的人,他活的很潇洒呀,他一点都不累呀,他不是说像我们有的人从早到晚累的呀简直是汗流浃背,每一滴汗水都没有智慧呀,所以都白流了。你要想成为大家,名家,你就得像魏书生这样的人,每一滴汗水都注入教育的智慧。
魏书生当班主任,他们班上百条的班规班纪,没有一条是他定的。不奇怪,为什么?从第一条班规班纪开始,怎么定呀?班里出了问题了,全班开会,然后大家讨论一下,学生自己说,老师这事咱们以后得定一条纪律,定什么纪律?你说说,你说完了大家同意吗?赞成的同意举手,都举手,有一个没举手那你申诉理由,最后全同意了,好,这就算咱班第一条班规。既然是同学们自己定的,大家又都共同举手通过了,我们要自己执行,不能执行的请举手,没人举手的,通过,就这样一条一条诞生了。
他们班,魏书生讲话,我们班,我是班主任,我们班50个人就是50个班主任助手,50个副班主任。他们班有一个习惯是: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时时有人干。
人人都有事干,他们班,不用担心出操,学校要求出操人人都得穿校服,说魏老师的班永远不会出现不穿校服的,为什么?他们班刘刚同学专门负责校服,就这点事,他一天到晚就盯着校服;说不用担心课间来查卫生魏老师的这班出现纸屑,没有,他们班李燕同学什么事都不干,一天到晚就盯着这纸屑。下了课就犄角旮旯找纸屑。
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时时有人干。什么时候,随时随地你就看他们班里的学生都忙乎着呢。他说:“你看,每个同学都愿意自己干事,他还愿意这个做主人,我何乐而不为呢?我干嘛这事我都揽着呀?”
我们有的老师呀,累的哟。有一个老师说:“任老师,我每天6点钟,准时到学校。”我说:“你真辛苦,真不错,那你为什么要6点钟到校?”“我要6点钟赶着开着门把教室扫干净呀,我班同学都特别感动啊。”我说:“你真贱骨头呀,你有病呀你,你每天扫这个地干嘛呀,你班50个人,就没有人能扫这个地了?”她说,都懒着呢,学生都特懒,我班老没有卫生流动红旗。我说,那你天天扫那流动红旗就来了?就算来了,那有意义吗?
所以人家说,当领导的啊,说评价领导啊,会干的,让别人干,不会干的才自己干。班主任也一样啊,班主任也是小小的领导呀。
魏书生,他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博大精深,概括起来,老师们,就两个字。说研究魏书生,研究来研究去,我和他熟得不得了,调查他,研究他,最后概括起来他就两个字,那两个字?“商量!”
凡事商量。他做班主任,凡事和同学们商量,没有一件事是主观想做的,遇到事,我们商量商量;他做校长,凡事和老师们商量;他做了教育局局长,凡事和大家商量。商量的背后是什么呢?是民主和科学。
表面上看是个商量,但是它的背后是他的民主的工作作风和科学的工作技巧。在商量的过程中,聪明的很呀魏书生。他说我并不是很有智慧的人,有的时候遇到难题我也不知道怎么办,可是一商量,出来了。你能从大家的各种议论当中,你去摘取一个最佳的方案。我们有的时候就是作茧自缚,自己给自己捆住了手脚。面上好象这事我定了,那事我定了,学生就那你就都定吧,于是,孩子们就越来越成为奴隶,我们老师越来越辛苦。不仅是“保姆”,而且还是“警察”,甚至于是“保姆”加“警察”。那么这样带班,教课有什么好处呢?所以,今天的老师必须改变教育的方式,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
今天有多少学生?大家统计过没有?现在,我们经过统计,中国目前有3亿学生,3亿多学生。这3亿多学生今天面临着一个什么样的课题?共同面临着一个课题,那就是改变学习的方式。改变学习的方式,怎么改变?由被动型改为主动型。
所有的孩子,在我们的中国的这种教育当中,长时间的是被动的学习,老师教,我听,老师说什么,我就怎么样。老师今天没来上课,我就不会学了,老师让这么着,每一个学生都被老师牵着鼻子走。
学习的方式要改变。那么要改变首先要改变教师教学的方式。你不改变教育的观念和教学的方式,那么学生的学习永远不能改变。我们的老师啊,大多都喜欢让自己表现的好,那些所谓的公开课,所谓的的演示课,更多地是老师表现的好,来听课的人都说,老师讲得真好,老师真棒,这不行。
美国有一个夏威夷大学的教授,他的手底下有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我们这位教授啊,惊奇地发现,中国的学生是最勤奋的,他说Chinese可以和勤奋划等号。所以每到考试,中国的学生准保是No.1,成绩是最棒的,美国学生,牛气的很,不服气,老跟中国的学生想抗争,我们是美国,我们是本土的,我就不信考不过你,可是就是考不过。
但是这个美国教授就发现了一个什么问题呢?说中国的学生是考试的机器呀,说谁也考不过,我跟美国学生就说,你不要跟中国学生争,人家是考试的机器,你考不过他,一考试,他就是第一。但是,遇到思考问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上,创造能力上,这位美国教授发现啊,中国的学生,甚至于还不如非洲的学生。他就奇怪了,为什么考试成绩这么好的孩子,怎么在那些方面那么差?他呀,带着这个问题到中国来了,跑了好几个大城市,在北京,有一次,开座谈会他发言,说,我找到答案了,听听他这个答案啊,有点偏颇,但是值得我们思考。
他说,中国人和美国人在授课方式上不同,造成了学生思维能力不同。比如说,你们中国,要讲一节公开课,好多老师来听课,那么你们中国的老师,习惯于给学生布置预习作业,几乎所有的学生都知道今天要上什么课,而且都做了预习,预习过程中孩子们有好多的疑问,要等等老师讲课来解答,孩子们走进教室是带着许许多多的疑问来的,随着老师的讲课的进度,这些问号一个一个地消除了,在下课前,老师问同学们,我今天讲的课你们大家都明白了吗?有没有不懂的?于是有同学举手,老师,我这点不懂,于是老师耐心地给解答。张三李四给解答完,说,还有不懂的吗?还有问题了吗?于是都摇头,此时老师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容,孩子们下课以后,全都没有问题了,象鸟儿一样的飞出了教室,玩去了。
他说我们美国人上课不这样,说也比如同样上一节新课,那些学生进入教室之前,都不知道要上什么课,甚至于连今天这堂课连那个老师教都不知道。然后,随着老师的讲课的进度他的疑问一个一个地出来了,直到有的孩子按捺不住他要举手说老师,你回答我的问题,不然我上不下去了。老师停下了,给他回答问题,一一地解答,在解答过程中,连老师有的问题解答不了了,那么,这个时候老师说,同学们,你们提出了许多连我都解答不了的问题,希望你们放学以后自己去找答案,写出答疑论文。下课以后,孩子们带着连老师都解答不了的问题疑惑地走出教室,到社会上去,到网上去,到他们能找到答案的人跟前去寻找答案,回头写出答疑的论文。当老师看到答疑论文时,惊讶的发现,真的是值得他敬佩的,连他自己都解答不了的问题,他的学生写出了答案。
所以这个教授说,这就是一个思维方式的不同。思维方式的不同造成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的欠缺。
我刚才说到魏书生,我不知道在座的各位有没有听过魏书生的课,如果你是语文老师,没有听过魏书生的语文课将是你一生的遗憾。为什么?他的课是很受启发的。
在西北的一个城市啊,3千人的一个体育馆里,听魏书生的一节课。头一天晚上,因为我们一起到那里讲学,头一天晚上,我问他,我说老魏呀,明天你就上公开课了,上那一课呀,说说,我也和你一块备备课。他说,明天你就知道了,我也不知道上什么课。我寻思你这还保密呢,我就没再问。第二天吃早餐,我说魏老师,一会就上课了,你可以透露了吧,上什么课呀?他说我真的不知道,一会你就知道了。后来我才知道,他真的不知道。
到了体育馆3千老师呀,体育场黑压压都坐满了,然后在篮球场的平台上,平地上,坐了一个班的当地的学生,初中生,每人手里拿着那个学期的语文书。就要上课前10分钟,我问魏老师说真不知道上什么课?他说我真的不知道,一会,你和我一起就都知道了。
老师们,在坐的老师们,你们有这胆量没有?你到一个异地的城市去,几千个老师等待着你上一节公开课,上课前10分钟你还不知道你上什么呢。他就敢。所以称他是大师呢。
中国长江以南有一位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钱梦龙,中国语文界的前辈。比魏书生大19岁呀,人说,同行是冤家,可钱梦龙说了一句什么话?如果我早生20年我一定拜魏书生为师,他有过人之处呀!钱梦龙说这样的话。
这西北的这个城市,魏书生上课了。他怎么上的这节课,开始他就问同学们,“同学们,今天魏老师给你们来上这个课,我想问一问,过去你们的语文老师,很多语文老师啊,给你们上过许多的语文课,你们说说,那些语文课你们喜欢,那些课文你们喜欢。”于是孩子们开始举手了,说老师,我喜欢记叙文,我喜欢那一篇那一篇,还有说我喜欢小说,喜欢诗歌,陆陆续续说了许多。然后魏老师问:“你们最不喜欢什么课,什么课文?”几乎异口同声讲,古文。魏老师马上说:“那我们今天就学古文吧。”他在黑板上写了两个字――《为学》。同学们,打开你们的书,《为学》这一篇。他手里没书呀,整堂课,他是背着讲的,连书下的注释在那里他都说地清清楚楚。
我们有的老师呀,讲课时手里拿着这教材,眼盯着备课的本,抬头看一眼学生就找不着地了。我们这怎么能成为大师呢?要烂熟于心啊。你背地里得下这个功夫呀。冰心曾经说过:“人们只看到花的娇艳,却不知道每一朵花的根都泡在苦水里。”爱因斯坦还说过这样的话,人与人之间本来没有什么差别,出生以后,除了后天的教育以外,大多都是一样的,凭什么在一样的单位,一样的部门出现了差别呢?他说了一句名言,他说:“人与人的差别在于业余时间。”就是一个人怎样打发你的业余时间将决定你与别人的差别。
魏书生把他所有的时间都用于学习和研究了,他当然就能卓而不群,口吐莲花。那节课呀,魏书生话不多,不象有的公开课,有的老师在那哎呀,说的可多了,打了下课铃还想再讲呢。他,听的你像轻描淡写的,你得竖着耳朵,那话筒也不太清楚,一节课下来,快下课的时候,他问同学们,他说:“同学们,今天的课就要结束了,我想问问,你们以前的语文老师也经常给你们上课,今天魏老师也给你们上了一节语文课,你们觉得那样的课好啊?怎么样呀,你们比较一下。”
孩子们站起来了,魏老师,以前,老师给我们上语文课是老师很辛苦,我们很轻松;今天魏老师上课是老师很轻松,我们很辛苦。一会不注意就跟不上趟了,忙得很,累的很。魏老师说:“那怎样上好呀?”“还是魏老师这样上好。”“我让你们很辛苦,我很轻松,我很懒惰,我还是好老师吗?”“是好老师,因为你教会了我们怎样学古文”。“你们说了不算,你们真的会学古文了吗?假如明天魏老师回盘锦了,不来了,你们的语文老师也请假了,不再给你们上语文课了,下篇古文你们会上吗?”,学生说会。“怎么上?你们说说看。”于是孩子们依次站起来,第一步第二步,全场热烈掌声。
这就是“授之以鱼”,只给人一顿饭的本领,而“授之以渔”给人以终身的本领。第一个“鱼”是没有“氵”的,第二个“鱼”是有“氵”的。我们是把一条钓好的现成的鱼烹饪好了送到孩子嘴边让他吃下去,解他一顿之饥呢,还是教给他钓鱼的本领呢?我们更多的老师是解他一顿之饥呀。所以有的老师,他很自豪,那天,他没来上课,孩子们说,老师,您今天没来,我们连课都不会上了。老师还挺得意,你看,没我就是不行。
真正高明的老师是教给学生终生学习的本领,让学生没有了你,学的就更好!因为一个人,一生当中,在校学习的时间还是有限的,是少数的,大量的时间是将来能够自学,不断的学习。
所以,美国一个物理学诺贝尔奖获得者,在一次讲学中曾经对听众这样说,他说有人曾经问我,什么样的知识让我成就了诺贝尔奖,他说,我告诉大家,我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我读了许多许多的书,学了许多许多的知识,经历了许多许多的老师,今天让我回首往事,我可以这样说,所有的知识,大多都忘记了,说,请问,你们谁能记住从小到大学过的所有的知识?他说,但是,我的小学6年级的一位老师曾经教会我怎样做人,而这,是我成就诺贝尔奖的基础。
所以,我们都盛传着一句话,教会学生做人,远比教会学生学知识要重要。因此现在有一句流行的语言是这样说的:未来世界的文盲不是不懂知识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未来世界呀,还有文盲啊。
中国现在是发展中国家,大家都在千军万马挤独木桥,人口多,大学少呀。日本,人口少,大学多。人人都能上大学,日本现在连家庭主妇都是硕士呀。他知识层次相当高,所以他育儿就和别人不一样。说我们中国这,很多父母急了就“啪啪”给孩子两个大嘴巴。都习以为常,好像打孩子是天经地义的,没人指责你。在日本,那个母亲打孩子一下那简直不可思议。在美国,只要母亲打孩子一下,那孩子立刻就报警,那警察就来了,维权啊。可是到了那个时候,中国到了那个时候,人人都有学历了,人人都有知识时,但是还有文盲,怎么说,一句话:未来世界的文盲,不是不懂知识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到那时候,不能继续的学习,不能与时俱进,你将成为未来世界的文盲。你总讲那出土文物一样的话,过时的话,不行的。
所以,我们要想让今天的孩子真正能做到由被动变主动,我们老师必须要改变自我,才能改变学生学习方式。
北京有一所很普通的中学,22中,东城区的一所普通中学。和我们119中学差不多,比119中强一点。但是这所学校出了一个全国著名的数学特级教师,他的名字叫孙维刚。
凡是教数学的老师,你今生没听过孙维刚老师的数学课是你的一生的遗憾,但是这遗憾永远定格在你的记忆里,因为孙维刚02年因癌症去世了。你将来只能找来他的录像看一下,找他的书来看一下。
孙维刚创造了教育的奇迹呀,不可思议呀。2000年的时候,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的报告厅上,介绍他的工作经验,前任教育部部长陈志立,现任国务委员,坐在孙维刚旁边,因为我是报告团的组织者之一,我坐在台下,我观察了一下,陈志立部长啊,在孙维刚45分钟的报告中,陈志立部长一直扭着头看着孙维刚,头都没正着过,以至于摄影记者都找不着他的正面,他老这样看着孙维刚,他被孙维刚折服了,下来以后就找我们,说你们把孙维刚的教学录像带给我找来,我要看看。
孙维刚啊,从初一教到高三,他这辈子都是,一轮下来,教了几轮学生了,他说,都是别人不要的,三流四流的学生啊,进到他们学校,因为他们学校不是重点中学。那么他从初一开始教,一直教到高三。他教的第一轮学生,高三毕业的时候,一半的学生被北大清华录取了。当时在北京都震动了。北大清华在北京考起来是比外地容易,但也不是说学校老师都能做到这一点,有的学校,有的北京的重点中学,一个学校有几个上北大清华就不错了,一个班,20多人考上北大清华。其余学生全部达到大学,重点大学本科录取分数线,升学率100%第二轮又是这样,一半上北大清华。第三轮又是一半上北大清华。
不仅如此,有一年,他教初一呀。四五月份的时候,他向北京市教育局提出申请,他说能不能让我初一的学生参加一下今年的中考,我看一看他们达到了什么程度了,我好制定下一阶段的教学计划。市教育局局长说了,孙维刚老师搞教学实验,咱们开个先例吧。于是,那一年的北京中考的数学考场上出现了一队带着红领巾的学生,进到了一个特殊的考场。考试结果出来照样是封卷,阅卷,和其他的学校一样的阅卷。总分出来了,孙维刚这届初一的学生中考的数学平均分超过北京市中考的数学平均分10分。
当时有的人说,孙老师的学生还用学数学吗?孙老师说,当然要学了,从下学期开始,我就教他们高中数学了。那高中呢?高中我就开始教大学数学了。老师们,他的学生北大清华不录取谁录取呀。
太厉害了。我曾经听过一堂孙维刚的数学课。我不是教数学的,我真的不懂这数学教学。但是我从那一节数学课上我看出一点门道来。他讲三角函数,这几何中的一个知识,我们一般的老师讲三角函数就讲三角函数,他不一样。他这一节三角函数不是就三角函数讲三角函数,他把三角函数放在整个几何的系统中来讲出相关的点,一节课,把三角函数在几何中的地位点明。下来之后,他们班的学生对几何立刻产生了兴趣,下去自己就开始就别的东西了。他讲数学,代数中的某一个知识点,也是放在整个代数数学体系中来讲。很快,他的学生就把初中数学全学完了。
所以,有人问孙维刚,说,孙老师呀,您教学有什么诀窍吗?孙老师说,没什么诀窍,要诀窍,就一句话:教师要善于把不聪明的孩子教聪明了,把聪明的孩子教得更加聪明。要想这样,老师先应学得聪明起来。他说,问题是,现实中我们有很多老师呀,把本来人家很聪明的孩子教傻了,越教越傻。
教育部,有一个司局局长,他很感慨地说了一件事。他说,有一次,下面的一个小学校,公开课,是一年级的小学生,这个老师据说是一个很好的老师。上课了,讲什么呢?讲了很多,其中讲到了水果的分类。孩子们说说都有什么水果。孩子们站起来了,说,有的说,老师,有苹果。老师写在黑板上――苹果。老师,有西瓜。于是老师写上西瓜。桔子,各种各样都说了好多,说完一会就没人举手了,没人举手了,这位老师还问,爸爸妈妈经常给你们买水果吃,难道就这些吗?还有呀,你们再想一想,因为他的笔记里面还有呢,必须得对着教案说完呀。
这时没人举手,他就皱着眉头。坐在角落里有一个男同学,这样举着手(很低),半举不举。他看了一眼,装没看见,可是听课的老师看见了,很多老师在那听课呢,坐了半班呢,后面老师就说,这有一个举手的。那个老师,就是讲课的老师很不情愿地说,那你说说吧。这个孩子站起来说了一句:“报告老师,回答香蕉的同学今天请假没来。”(全场大笑)
老师们,一个真实的谎言被一个纯真的孩子给捅破了,让人想到了《皇帝的新装》。这种事情虽然有点太过份了啊,但是现实中,这种公开课,做假的课,表演的课并不是说希奇古怪,而是说我们也经常听到或看到。那么我们这样去教学,不仅教会孩子做假,重要的一点我们怎么去启发孩子求知的欲望和兴趣呀。我们不是把孩子教傻了吗,本来很聪明的孩子呀。所以,我们要想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为主动,成为主动的学习者,我们老师先要改变自己。
今天的课改,教育部推行课程改革,有的老师说了,课改一弄,我教了30多年的课,居然不会教了。为什么,课改在各地有顺有畅,
第四篇:任小艾老师发言稿
全国优秀班主任任小艾发言稿
任小艾发言稿(整理)2005年4月24日
老师们,大家好。在我和大家正式交流之前呢,我先做几个小小的调查,希望大家配合我一下啊。今天我们来了许多老师,我看黑压压的坐的得有五六百人,做个小调查,也代表我们黑龙江省的这个老师的一个侧面。今天的的老师中,做过班主任和正在做班主任工作的老师请举手,好,谢谢大家,把手放下啊。几乎是百分之九十八,只有几个的可能是做其它工作,没有做过班主任,刚才我们毕院长说过一句话:在教师生涯中,如果没有做过班主任的老师,应该说不是一个最完美的老师。我非常同意这个说法。
人的一生呢有各个行业。我们老师这个职业,可以说是一个极其特殊的工作。有人说呀: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而教师所从事的工作就是一份神圣的工作,因为我们是在爱着别人的孩子。而在神圣当中又有高尚之人,什么人配得上是高尚之人呢?他们不仅爱那些长得好看的、成绩好的,还爱那些长得丑的、成绩差的学生。这样的老师,他不仅是神圣,而且是神圣中的高尚之人。可以说是上乘之人。
我想,班主任教师是最能体现神圣这个称号的,我们面对几十名学生,如果我们不能公平地,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孩子的话,这个班集体里就会出现我们所不希望看到的情景。因此,如果你做教师,你没有做过班主任的话,真的是人生最大的遗憾。那你可能很难体会到教师真正的乐趣,这真正的乐趣,就是育人的乐趣,与孩子每天心灵接触过程的乐趣。
好,我再做第二个调查,在座的老师当中,做过15年班主任的请举手。我们自己看一下,大概比刚才少了一半,手放下,谢谢啊,大概占全部人数的五分之二。做了15年以上,我们说,人的工龄一般是三十年。能把三十年工龄中的一半的年华奉献给班主任的这份工作,可说,也是相当不简单的,因为什么?我们知道,在全国各行各业、各级各类的职业 当中,我们的班主任是最小最小的官,是没有任何级别的,待遇也是低的,工作也是最辛苦的,在这份岗位上我们工作十五年啊,确实是很不容易的。如果没有一点韧劲,如果没有一点奉献的精神,如果没有对这份工作的热爱和乐趣的话,很难坚持十几年。
我也做过15年班主任。我是1976年高中毕业,后来就做了教师,教了17年的书,其中做了15年的班主任。1994年调入《人民教育》编辑部,现在是第12个年头的教育记者,工作了28年。但是我感觉,15年的班主任工作让我一生都难忘。所以曾经我对教育部门的领导说:建议向所有工作过15年以上班主任老师颁发“荣誉证书”。在这样一个岗位辛勤工作15年,难道不值得肯定吗?
好了,我再问一个问题:在座的老师做过二十年以上班主任的请举手。我们数一数,二十年以上班主任的,一位、二位……十四位,十四位,十五位,好,手放下,看,我们刚才大家都举手了,15年以上占了五分之二。现在做了二十年班主任的,我们可以数到15位,今天如果有5百人的话,这个人数的比例就大大降低了,这真的是一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相当不容易的事情呀。
刚才谈到了班主任条例,那么我已经看到了这个草案,《班主任条例》这个草案,即将在今年正式颁布。教育部不再以教育部的名义,而是由国务院会同财政部、人事部、教育部三大部委,以法律的形式,用《条例》来公布的。大家要注意,《条例》和《规定》完全不同,《规定》,就是说,《班主任》是以《规定》的名义推出的,财政部和人事部可以不认可,《规定》里面提到的待遇的问题、工资的问题,他都可以不理睬,这是你们地方政府份内的事,要你各个省、各个市,自己要跟有关单位再去协调、去努力。但是《条例》不一样,《条例》就是法律,就象我们老师拿工资一样,虽然今天,有些地方拖欠教师工资,教师的基本工资都很难落实,但那只是个别现象,在整个中国,教师每月拿工资是天经地义的事,没人感到怀疑,也不需要去向财政部的人去申请。下一步班主任津贴如果以《条例》的形式出现,这就是新的法律,而且是国务院会同三大部委颁布的,从财政部到各省市的财政局,从人事部到各省市的人事厅人事处都要贯彻执行。
几大亮点:班主任的地位在这个《条例》总则的第一条就已经提出来了。班主任是教师、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业,这是从来没有这样提过的。地位提高,我们不再是看摊的、保姆型的,我们不再是那些管闲事的,不再是可有可无的,我们是成了一个主业了,主要的专业工种。我们的待遇可以按照国家的规定,达到本地教师基本工资的二分之一。
我们刚才有15位老师,可以预先公布,你现在拿多少班主任费,将全额计入你的退休工资,那有可能在你退休之前班主任费还要涨呢!等退休的那一天,你们学校,在你们班里的班主任津贴是多少,全额纳入你的退休工资,那可是一大笔呢。这可不象说,我退休前国家给我涨一级工资,那一级工资才是多少?班主任津贴可不一样。所以刚才5分之2的老师达到15年以上,这就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尚需努力呀,还要继续,为达到二十年奋斗。当然了,我们不是为了这个纯物质上的追求。
我们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钱不行,光靠钱也不行。有的学校教师待遇低,但是有的老师依旧勤勤恳恳,奋斗终生;有的学校老师待遇很高,但是依旧消极怠工。这说明什么?教师的工作不是人对物质,是人对人,那么他需要一种精神上的追求。尤其是当今这个世界,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当我们必要的物质得到满足之后,我们就会意识到,人更重要的是精神。所以,人活着就应当有一种精神。有的老师,身体很不好,可能头一天还在家里,卧病在床,但是当他见到学生,站到讲台,他立刻焕发出一种让你想象不到的一种精神来,一点也感觉不到他是个病人。可能他一从讲台上下来,走不了几步就会晕倒在地,但是,他和学生在交流时却是那样的神采飞扬,这就是精神。所以人活着真得需要一点精神。而教师这一工作就是一种精神上的追求。一个学校,在满足老师物质上的需求后,如果老师们没有一个魂的话,没有一种精神信仰的话,这个学校是不可能办好的。当然了,国家已经给了我们这样的地位,又给了我们这样的待遇,据说还要把班主任纳入《条例》当中,现在还在酝酿当中,那我们当班主任的就没有后顾之忧了,我们可以在班主任这个岗位上评我们应该评的。国家给了我们这么多的保证之后,那么下一步呢?就是我们自身做班主任的是不是能被社会所认可,是不是在学校里能被其他科任老师所认可,是不是能被我们的学生所认可。因此,教师自身的素质和水平的高与低,班主任工作艺术的创造能力能不能达到跟上时代所需要的素质,这就是教师自身成长的问题了。我们自我的这种成长,将直接决定你能不能达到这样一个要求。
好,我做最后一个调查。我今年呢48岁,在座的老师跟我同龄的请举手。有一位,两位,好手放下啊,有两位老师与我同龄。我很幸运啊,与你们同龄。我想这里有比我年长的,也有比我年小的,但在45以上到50岁之间的,我们基本上可以叫做同龄人了。我们这一代人经历了中国的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最重要的就是十年**。
我是1976年高中毕业,76年是一个什么年?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当中,1976年都是永远难以忘记的一年。有人说那一年是龙年,啊,事特别多。的确,发生了中国从未有过的几件大事:
年初的1月8日,周恩来总理逝世,举国哀痛,十里长街送总理。北京,长安街上出现了从那以后再也没有过的,前所未有的场面。
紧接着4月5号,天安门广场上出现了“四五运动”。被称作中国一个“黎明前的黑暗”的阶段。那是“四人帮”最猖狂,国难当头,国家不知去向的时候。一些有政治嗅觉和爱国之心的人,在天安门广场贴出诗歌、贴出标语。
6月6号,我们朱德委员长逝世。上半年,这三件大事震憾全中国,震惊全世界。
转过来,下半年,7月28号,唐山大地震。官方统计的数字,24万人倾刻间掩埋在了废墟下,24万哪,唐山几乎成了一个死亡的世界。地震波及北京,整个北京城,全部都是防震棚。人们不再在房间里住了,都在街头支上各种各样的防震棚。在街上,在露天地居住,每家每户都居住了一个月以上,至少一个月。
当人们还没有缓过劲来的时候,9月9号,毛泽东主席逝世,中国,中国人,觉得,中国这片天塌了。所以全国人民哀痛不已呀。中国该向何处去?中国还有没有希望?人们已经没有力气喊出“中国万岁”这样的口号。
10月,粉碎“四人帮”,中国大悲大喜呀。全国人民上街欢腾呀,那是举国欢庆。我和我的同学们一起,喊着口号,来到天安门广场上,庆祝粉碎“四人帮”。中国,似乎又看到了希望。中国这片蓝天啊,头顶上的这片蓝天又晴朗了起来。
这一年的年末,1976年还宣布了一个消息就是: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宣告结束。这十年,从66年到76年,可以这么说,有多少人家破人亡,有多少人受到了牵连,有多少人成了文革的牺牲品。那我是在这个期间正好读书。我印象很深,我上了中学以后,一年当中,一点不夸张啊,三个月学农,必须保证三个月的学农。到农村去,挖树坑、植树、插秧、种庄稼、收割庄稼、喂牲口,三个月的时间。还有三个月干嘛呢?学工,到工厂去,炼钢、织布、运木材,向贫下中农学习,改造资产阶级的臭思想;向工人阶级学习,改掉你的这个身上的这个臭毛病。还有三个月学军,到军队去,向解放军学习,军事化的训练。一年三个月的学农、学工、学军,再加上两个月的暑假一个月的寒假,没了。这一年就这么过去了。偶尔有那以一点零散的时间上课,上什么呢?几乎所有的老师都是――念报纸。谁也不能讲学,你讲知识?等着挨斗呢。所以都把当天的报纸找来,从第一版开始,几乎都是差不多的内容。说政治老师念了,数学老师念;数学老师念了,语文老师念。说都一样怎么办?要反复的学,不断的学,不厌其烦的学。
就这样,那么1976年我高中毕业。转过来就是77年的寒假。我的校长啊,有一天,把我叫校长室了,很和蔼地对我说:“任小艾呀,在这呀,也没有高考,也没有大学毕业生,国家需要人才,需要教师,咱们学校更需要教师。可是没有师大毕业生,年老的要退休,年青的又没跟上,这学校后继无人不行呀。教育局就和我们学校达成一个协议,每年给学校一个指标,然后我们呢,就从每年的高中毕业生当中选一个比较好的同学,留校当老师,一年留一个,你是第三拨了,前面已经留了两个老师了。那么,今年哪,经过学校领导商量,认为你特别适合当老师,想让你留下当老师,你看怎么样,如果同意的话,先回去和家长商量商量,这是一辈子的大事,过三天以后你来答复我。”
我当时毫不犹豫就和校长说,我同意,不用问家长,什么时候上班?校长说:“你回去和家长商量商量”我说,我父母不会干涉我,你就告诉我什么时候来上班吧。他说,那你要是同意的话,那你明天就来报到吧。于是,我头一天还是学生,第二天摇身一变站在讲台就当老师了。
不是我觉悟高,在那个时候,70年代末,“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谁当老师,谁真的是选择了一个最错误的职业。因为在各行各业当中,知识分子、教师被排在第9位,前面还要加个臭字――臭老九。
但是我们那一代人,刚才有两位老师与我同龄,我们都可以无愧的说:“那一代人和今天不一样”,那一代人的特点是,不是他们觉悟高,人人都觉悟高。说起来他就两个字:服从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需要,我不能有自己的选择。今天说双向选择,多向选择,那个时候可没有这个。那时候讲国家需要什么我就做什么。没有毕业生,需要老师,学校就研究让我当老师,我为什么不当老师?
我永远难以忘记我第一次登上讲台。我记得那是我第一次站在讲台上,第一次翻开教案,第一次拿起粉笔书写板书,第一次面对教室里的学生,第一次听到学生喊我“老师!”我的心灵震憾了,我突然意识到我所从事的职业和任何一项别的职业不同,那就是,别的事业是人对物质,比如这个茶杯,这是一个物质的东西。在生产它的时候是人对物质而言,它没有喜怒哀乐,也不能和人进行交流。假如出现了废品,那是物质上的损耗,可以再造一个新的。但是,我们所从事的职业是面对着活生生的人,任何一个人都不能出废品!这就是教师职业的残酷。它的残酷就在于那里呢?就在于教师的职业是一项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职业!不 允许失败。对每一个老师来讲,你的学生可能在你的班级里是百分之一,但在每一个家庭来讲,这个孩子就是百分之百!就是父母头顶上的一片天!
我们常说,教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而今天的教师有一桶水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是一桶死水呢?那么对今天的老师来讲,教师在教给学生一杯水的同时你必须要有一眼泉,而且是一眼活的泉水。要用你的知识,不断的流淌出来,浇灌学生的心田。
那么我当时就意识到,我何德何能何才?我怎能站在讲台上教人呢?有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叫卢梭。他在他的自传体小说《爱弥儿》中有这样一句话,他说: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重任以前,你自己是否造就成了一个人?你自已是否是人心中的模范?
他的这句话就是说,在我们敢于担当培养别人教育之前能否扪心自问,你自已是不是一个大写的人字。卢梭提出这一观点前1700年,我们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杨雄(西汉)就说过:“师者,人之模范也。”他直接把老师比作学生心中的模范。
如果我们再往前追溯,我们的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一切都在告诉我们:教师,你的职业、你的学识、你的人品,直接决定你的事业的成败;直接决定你教育对象的成败。
那么也就是说,我们光有热情能不能当好老师?不行的,光有热情是不行的。我当初做教师的时候是满腔热情的要做好老师的,但是,我也曾经走过了许许多多的弯路。
做了10年的教师以后,或许说,取得了一点成绩。有一天,我们的校长把我找来,说:“明天下午,你去一趟北京市教育局,局长那去一趟,局长有事找你。”我当时很奇怪,我一个普通教师,局长找我干嘛呀,我说你陪我去吧。我陪你去不行,人家叫你去又没叫我去,你去了就知道了。我说我没犯什么错吧。他说不是犯错的事,是好事。于是第二天我就去了。
北京市教育局局长。进了他的办公室,我说:“局长。”局长很亲切的说:“哦,你来了,有这么个事,马上要到春节了,春节前呀,中共中央委托北京市人民政府、北京市教育局要举办一个除夕春节教师团拜会,我们要选一批优秀教师,参加这个团拜会,要发言。后来市长发现名单里面都是中老年的多,说让找找年青教师,我们向各个区一布置工作,你们朝阳区,你所在的朝阳区推荐了你,我们要求这个会每人发言不超过5分钟,你回去做一下准备,就讲一讲你的工作。就完了,我就回去准备了。
我当时就想,去人民大会堂,太好了,我还没去过呢,这回我可以到人民大会堂里去看看。再一想,那么多优秀教师都去,还能听他们讲话,多好呀。激动!
那一天来到了,我以无比激动的心情,登上了富丽堂皇的人民大会堂,来到一个灯火辉煌的会议室,坐着软绵绵的沙发。眼前,都是只能在电视和报纸上才能看到的中央各级各位领导,直看得你目瞪口呆。哎哟,这些人,就和自己零距离接触,似乎他们的呼吸我都能感受到,这么近;再看周围,都是北京市顶尖的特级教师,重点中学的知名校长,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教师。今天全来了。
我就感到有一点自卑。为什么呢?我,充其量,我当时既不是特级教师,也没有一个全国称号,也不知名。我充其量只有一个称号:北京市儿童少年先进工作者。这也是北京市一表彰就是几百人呀,所以,我想我今天得好好学习学习。再看看自己身后,因为这次会议的规格很高,在京的,在现场的记者,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的、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的等等各大新闻媒体都在后面呢,有扛着摄像机的,有拿着照像机的,有拿着笔的录音机的都有,这心直慌,哎哟今天这场面可不一般。
会议开始了,主持人宣布,领导们起立,向大家鞠躬敬礼,拜年啊,其实主要是为了给全国人民拜年,借这个场合嘛。拜完年后,大伙开始陆陆续续发言。到会的这些人啊,老教师啊,校长啊都是积极发言,有的就这么半站着,就等着叫他发言。都想在这样一个场合汇报一下自己学校和本人的工作,难得的机会呀。
我听得如醉如痴。会议进行一半的时候,一个工作人员过来了,给了我一张纸条。赶紧打开一看,上面写着:任小艾,你赶快举手发言,再不发言就没有时间了。落款是我们局长的。我一看,这我还有任务呢,我赶快找我们局长。
我看了一下我们局长,我们局长冲我举了举了手,让我举手发言呀,我一想我今天还带着任务来的,那我就举手发言吧,我就特认真,象一个学生一样,90度,连举3回没人理。我在第3回的时候还看了一下我们局长,我可举手了啊,是主持人不叫我,你别怪我啊。举完了3回,那个送条子的工作人员又来了,拿了这么一个麦克风,放在我跟前,说:一会那个老师讲完你就把开关一开,然后说我发言。
老师们,如果你在这个场合,你怎么办?
有人说啊,人的成功有多种因素。个人坚持不懈的努力,个人的聪明智慧,个人的学习,当然这是一个方面。还要有什么呢?良好的工作环境,好的学校,好的校长、领导,好的同事,好的家长、好的学生,方方面面。还有人说,更重要的不是这些,是良好的机遇。
有的老师说:“我这人呀,什么都具备条件,就是没有机遇。上苍不关爱我,我没有这样的机遇,要是我能在北京,我也能上人民大会堂;我要上人民大会堂,我也能发言;我要是能发言,我也能成为任小艾。”我相信,我肯定相信这一点。但是我要告诉大家,你光在那说上苍不公平,上苍非常的公平,他把所有的机遇降临给每个人,但是,有一句名言是这样说的:机遇往往降临在有准备的人身上。假如你是一个有所准备的人,也许一个机遇降临,你也会牢牢地抓住它,然后一发而不可收拾。假如你不是一个有所准备的人,万千机遇降临也会与你擦肩而过,失之交臂。我是一个76年高中毕业的学生,一天师范没进过;一堂师范的课没学过,但是我做了教师。所有的学习是后天学的,一是自学,二是通过在职脱产进修,记得我刚当老师没多久,恢复高考,首次国家恢复高考制度。我第一个念头就是报考医学院。因为我们家,世代祖传,中医世家。已经是三代,我这代是第四代了。我父母特别希望我做医生,所以我就想报考医学院。正准备报考的时候,教育局一个指令下来了:凡留校生一律不准报考除师范类以外的任何大学。可能同龄的人都知道,那时家里有辆自行车就特别炫耀了,就像今天家里有汽车一样。那时自行车就两个牌子:一永久牌,二飞鸽牌。所以学校,教育局肯定的说:要让留校生成为永久牌而不能让他成为飞鸽牌。
教育局不同意那就报不了呀,不能报,而且还规定了一个细则:留校生只能报考在职脱产进修的师范类学校。连正规的师范大学都不能报。这没有办法,所以我后来的学习,先是报考了北京外语学院在职脱产进修,完成了中文系的本科学习。然后又报考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基本原理德育原理的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这是在职脱产进修大学。除此之外,我认为最重要的学习不是在学校里,因为在学校里学的是一样的书,培养是一个模子出来的学生,更重要的一点是自学。
我现在做了国家教育期刊的记者,纵观中国许许多多教育界的成功人士,无一不是在艰苦的自学中成就出来的。
那么我刚当老师不久,我发现自已站在讲台上,不能口吐莲花,不能吸引学生。我们教师靠得是语言的工作,如果你的语言木讷是你做为教师最大的悲哀。那怎么办呢?我记得我第一次站在讲台上,面对着学生,下了个小小的决心,许了一个小小的愿,那就是我决不能辜负这讲台,决不能误人子弟。当天回到家里面,我写的第一篇教育教学日记,题目就是《做最好的老师》,还在“最”下面点了个红点。也就是说我做教师的第一天就给自己定了一个高的目标――做最好的老师!
什么是最好的老师呀?我并没有很清晰的认识。那么我就只有靠自学。于是我成为我们学校图书馆中唯一一个去的时间最多,逗留时间最长的一个读者。后来我不满足,因为我们学校图书馆太小了,于是我又成了我所在的朝阳区文化馆图书馆的常客。后来我又成了北京市首都图书馆的常客。因为老去,所有的时间我都泡在图书馆,我把图书馆管理员感动了,把我的临时阅览证换成永久阅览证,成为唯一一个拥有永久阅览证的一个读者。同时,我自费订阅的报刊杂志,可以说是我们全校订阅最多的,以至于我们学校图书馆订阅的报刊杂志的数量总数都没我多。我的月工资支付不了我的报刊杂志费,于是我要向父母去借。
我记得非常清楚,我刚当老师的第一个月,我挣的工资31块5毛钱,拿了很长时间。当时我母亲挣的工资是150多块钱,当时我就想,什么时候我能像我妈挣的一样多呀。中国当时就是那么一个现状。
我自己订阅报刊杂志,我喜欢积累。我自己写读书笔记,写了上百万字;写教师日记,写了几十本;自己喜欢集报,把报纸杂志中好的文章剪下来,然后粘好。85年,当我被各种新闻媒体报道的时候,当我成为所谓的教育名人的时候,中国青年报的记者,一位女记者到我家里,把我所有的读报的读书的笔记日 记都翻出来,给我摞起来了。摞起来了,她说我得看看有多高。全摞起来以后,让我站起来,我身高1米65,超过了我的身高。
我在做教师的时候,1986年,我就开始在报刊杂志上撰写文章,我记得我曾经写了一篇系列文章,就是《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这篇文章1987年在北京教育杂志上陆续登载,登了五次,而且这个文章后来荣获1988年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颁发的全国教育好新闻系列文章评比一等奖。我那里没觉得这奖有什么用,因为我说我一个老师获新闻奖,后来我做了记者我才知道,作为一位记者,他的生涯当中能获得这样一次的大奖,是一生的荣耀。
1989年的时候,北京市人民政府当时组织优秀教师,特级教师撰写个人专著。有一次,北京市副市长在个人专著的作者的会上啊,去了12个老师,特级教师。当时报到的时候,北京市的副市长就说,那怎么才来了10个,那2个老师呢?我们局长说:那两个老师在医院抢救呢。市长就说:“人都到了抢救的地步了才让他写个人专著,那要是再不抢救,那可是我们国家的财富呀,说我们第一支队伍里边不能都是老年人呀,中老年呀,得找点年青的,让年青人带头开始积累总结。”于是任务就布置下来了,布置来布置去,朝阳区布置来布置去又找到我,说任小艾你喜欢积累写东西,你能不能写一本书。我说写书?我可没写过这个东西。你试试吧,于是我就参加了这个会了,这个会当时要求比较高,不到一年的时间要求写出不少于10万字的个人专著。所以那时我就写我的班主任工作,你做了什么班主任的事情你把它写一写,写成书的形式,有专家给你审评。
平时积累的多,平时善于思考和写作,所以我写这本书并不十分困难。除了时间觉得紧张以外没有觉得很困难。当时,我们校长,我回来以后就找我校长说,领导说了,可以给你减工作量,要写书嘛,照顾你。你现在教两个班的语文课,当一个班的班主任。现在可以给你减一个语文班,再减一个班主任。一天就就教一节语文,等你把这个书写完了再给你恢复工作。
哎哟,我说:“校长,那我可不同意。我说名义上你是给我减了班给我减了工作量,实际我心里好难受,你说这叫什么事呀,你对人家老师怎么说?说任小艾要写书你去帮她带班,因为任小艾要写书你去帮她教课,我说我将来还要做人呀。哎哟这不合适。我能不能写成是我的问题,我有多大能力我就使多大能力,写不成就拉倒。我说,不要给我减工作量。”校长当时特高兴说,那当然我高兴了,我还不用做工作了,你继续带着班,你就辛苦一点,注意身体。
这样,我在教着两个班的语文,当着一个班的班主任,正常工作量的情况下,用了不到9个月的时间完成了19万字的《我的班主任工作》。这本书出版发行以后,没过多久就赶上了一次很好的机遇,全国,由教育部组织的,全国首届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评比,40多位专家云集北京,3000多本个人专著和优秀论文汇集到北京。经过专家的审评和评选,我的这本书荣获全国首届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评比个人专著类的一等奖。这是作为教育部最高的科研学术奖。
那么我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师,能登上这样一个奖台去领奖,这说明什么?就是说,机遇是降临在有所准备的人身上。
回过头来说,在人民大会堂,当我打开那个开关发言的时候,老师们,如果让你们讲,你能讲什么呢?每个人不能超过5分钟哪。我只列了个题目,这个题目就是《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我讲了讲为什么要建立这个关系,然后怎样建立这个关系,建立这个关系以后的效果是怎么样的,分三个层次,几句话,三言两语,5分钟讲完了。我很守时间,因为前面有个老师呀,特别多讲不完,他都过了点也不记得,主持人谁一过点就轻敲麦克:注意时间!
我当时想我这么年青,可别让人提醒我,于是我到点就赶快停,我说:“时间到了”。我就停下来了。我们北京市市长,市委书记讲话了,说:“你怎么停下来了?接着讲呀,你这是怎么了?”
哎哟我寻思,前面到点提醒,我怎么还接着讲呀?市长说话不算数啊,我得听我们局长的。赶紧看我们局长。局长看了看市长又看了看我,冲我点了点头。局长点头了我就可以讲了,人要懂规矩,是吧?不过局长也是,人家市长让讲,他也不敢不让讲呀(笑声)。于是我又接着讲。讲到15分钟,已经占了3个人的时间了,我又停下来了。我说:“不好意思,我都超时了”。
国务委员,原国家教委主任说话了,他说:“这位青年教师有很多新教育思想,愿天下的教师都能像她一样,这样吧,我看你就不要再考虑时间,你就一口气继续讲下去吧。”(笑声)。于是,我以一个特殊的,这个身份,普通老师,但是我却讲了45分钟,占据了后面全部的时间,一直到时间超过了中午。
散会以后,各级领导都过来和我握手,向我表示祝贺。当时北大校长周培元,雷洁琼都过来祝贺呀,雷洁琼还过来拍了拍,拥抱了我一下;有的老同志还过来拍了拍我的肩膀。我还觉得特奇怪,祝贺我什么呀?我又没评什么称号,我又没多大的成功和业绩,我就讲了点我和孩子们的事,你说奇怪不奇怪。
更奇怪的是春节过后,没过多久,三月份。教育部每年啊,要召开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那么教育工作会议呀,是工作会议。参加会的人是什么呢?全国各省市教育厅的一把手,还有一些主抓教育的副省长,然后有时国务院的副总理,国务院的领导参加,然后教育部的所有的领导参加,制定一年的教育工作计划。在整个教育部的工作会议的历史上,都这样开。唯独1989年,从未有过的一个先例,破了个例,请了一个普普通通的一线的老师参加了这个会,并且和教育部部长一起坐在了主席台上。
那么我当时就坐在边上,旁边副部长,部长全都坐满了。我一个人坐在边上。后来正好有一个教育部的的司长还说,任小艾,我觉得你坐在讲台上怎么那么不谐调。我说当然不谐调了,人家都是部长,我一个小兵。不过我说我也有个官――我班主任呀。在那开玩笑呢。在这个会上,让我做了一个小时的班主任工作报告。
我到现在记忆尤深。当时我这个报告结束了,时任黑龙江省教育厅的厅长,下来就找到我,握着我的手说,我一定要把你请到黑龙江去。当时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各大新闻媒体都做了报道,从这以后,这个报道啊就不断,我就成了家喻户晓的人。在北京走到那,人都认得出来。买东西,人家说你不用排 队,你直接买就成了。我说哪那成呀,我不成了“加塞”了吗?我成了名人就得做个完美的人,一点都不能有闪失,我今天加一个塞,明天就有人说:你瞧那任小艾加塞了。我说我按规矩排队。
我们班集体就糟秧了。那记者就跟走马灯似的,天天啊,我们班的前后门都不能关,你就得开着,随时都有记者,穿来穿去的,咔嚓咔嚓。有一个老记者,不说那一个人了啊,一个很有名的,中国一个著名的老记者,现在已经退休了。咔嚓嚓咔嚓嚓,一节课那闪光灯哗哗哗,照了一大塑料袋胶卷,就挑出其中的一张,就是我讲课的一个神态。那节课讲得是一篇古文,黑板上写的“齐师伐我,公将战”,我在那讲课,面容很憔悴,老师嘛。然后,就这张照片,获得全国新闻摄影大赛两个一等奖前的特等奖。我们这位记者摇身一变成为摄影界的元老,各种荣誉称号,哗拉拉全来了,金奖呀。
后来世妇会,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在这个世界妇女大会期间,在一进门的大会的会堂里面,一共摆了12位大概是各行各业里面挑出来的巾帼英雄,其中就把我这张照片放大到多大呢,和本人一样高,摆在那厅里面。
我一个普通老师,和我们现在的现任国务院副总理吴仪照片就在旁边。后来他们给我拍的照片我一看我旁边就是吴仪。我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师,何德何能。
有人曾经就说了,任小艾一定是这个,那个高校毕业的,要不不能在学校特别棒。其实我给大家介绍,我的底子很薄呀,起点很低呀,没有什么高校毕业,完全是自学。同时我的学校也不是你们想象中的特别的好学校。
我所在的学校,在北京市朝阳区。北京市,市重点中学24所,朝阳区只有一所,排在24所市重点中学倒数第3,几乎是最后的,就是说它的办学水平,师资水平,教学成绩是这样的排名。
朝阳区是城乡结合部,就一所市重点中学。所有的市重点都云集在西城、东城、海淀,这几个大区里。那么朝阳区98所中学呀,就一所市重点,其余都是普通中学。还有一所区重点,其余都是普通中学。普通中学分3类:1类,办得好的;1类,办得一般的;还有一类办的差的。我所在的学校,就是那办得差的。而且差的里面还分两种:一种是比较差的,一种是最差的。我那个学校是最差的。
学校的校名是119中学,俗称119,火警的名字。有人开玩笑说:119中呀,火情不断!什么意思?老出事。我们学校教导处,有一个特别的桌子,办公桌,一把椅子,那是给谁的?我们地区派出所的专职人员。派出所是三天两头的到我们学校去。一放学你看那校门口,一群一群的小流氓啊,男男女女的,准备接他们的朋友。里应外合呀。119中,远近闻名流传着一句尽人皆知的一句顺口溜:119中门朝北,不出流氓出土匪。(笑声)
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是我就在这样一所学校工作15年以后,荣登人民大会堂,写出了个人的专著,荣获了最高的学术科研奖,这就一切说明:教师,要成为一个有所准备的人!有所准备的人是个什么人哪?是个有心人。这个有心就在于,你不仅仅要苦干,还要在苦干中学习一些巧干的技巧。你不仅苦干了巧干了,你还能够懂得一点反思!在反思过程中认识自我。你不仅能反思和认识自我了,你还能够积累和总结!不断地积累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不断地总结自己所做的事情。你能够积累和总结了你还要不断地创新!你在学习别人的东西的过程中,必须有自我的东西。你能够不断地学习和创新了,你还能够不断地升华和提炼!把自己所创新的东西能提炼到一定的高度,你就成了一个卓越的人。
我总结了许多优秀教师的成功,大凡是这样一个步骤,就是:第一步要懂得调查研究。就是说,我们怎样才能做一个好老师呀?第一步要调查研究。调查研究为了什么?为了了解学生。我们都不了解学生,怎么能当好老师呢?
中国近代教育家陶行知说过一句话:你要想当好先生,先要当好学生;你当好学生了,你就当好先生了。当好学生的意思就是说要向学生学,学什么?先要了解他,了解他的内心,知道他在想什么。我们不知道他在想什么我们怎么能教育好他呢?这是第一步,了解学生。
所以我最初当老师的时候,我有一段时间发现我当不好老师。那怎么办呢?我就调查研究吧。怎么调查呀?于是我就自己,那时没有现在的这个打印设备,我就手推这个墨呀,一张一张推那个调查问卷,自己写上:你喜欢什么样的老师?你希望老师用什么样的语调和你交流?你希望老师讲课中怎样进行讲解?留什么样的作业最受欢迎?家长会和主题班会怎么开?与家长的对话应该是怎样的?你希望老师穿什么样的衣服?每天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面对你们?
我能想到的我都写下来,我想不到的让学生帮我写。这样,我一张一张让同学无记名的问卷。我后来,把一个学生曾经做过的调查问卷给摞起来,有这么一摞。在调查问卷中,我了解了学生。噢,原来我的学生喜欢这样的老师。
他们把老师种种的表现,老师这个问题那个问题说了很多,但是他们最终对老师的要求概括起来就三点:第一,老师首先是个情感型的教师。
就是一个懂得感情的人,懂得爱的人。有人说:爱孩子是做教师,合格教师的底线。说我们要检验一个教师是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用什么来衡量他,就看他是不是爱孩子。如果他连爱孩子的心都没有,那么他连合格教师的底线都没具备,就不适合做教师。
那你应把那种爱的情怀表现出来。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说过:爱孩子,那是连母鸡都会做的事,怎样教育他们却是一件大事。所以,我们光有爱不行。没有爱不行,光有爱也不行,爱的科学,爱的技巧要懂得。
意大利有个著名作家,曾经写过一部小说体的教育专著。这本书,我们中国最早的教育家,叫夏沔尊,在日本留学的时候,发现了这本书。他泪流满面的读完,他说,太感动人了,我彻夜不眠呀,一口气把它读完,我一定要把它翻译到中国去,让中国的老师看到这样一本书。书是日记体的,这样一部小说。于是夏沔尊真的把它翻译了,取名为《爱的教育》。在这本书的序中,夏沔尊有一句 话,成为今天,乃至永远,在中国教育者心中留下的一句名言,那就是:没有爱的教育就像池塘里没有水一样,不成其为池塘。
没有爱,没有情感,就没有教育!
那么做为老师必须要有爱。那有的教师说了,光有爱和动物没有什么两样呀,连母鸡都会做呀。那么怎样爱呢?那是一件大事,所以我们概括学生所需要的老师除了情感型以外,第二个就是科学型。
教师必须有科学的思想,科学的观念,还有科学的手段。
科学那里来?需要学习,要不断地学习。你才能做个真正的科学的教育者。我们有的老师说了,那已经在大学里学了很多了,我做老师了,我还不能学以致用,我还要学吗?
知识是永远没有止境的。我们知道,在大学里所学的那些知识、课本,很多都是前人写过的,它在一定程度上有借鉴之处,但是有很多都已经滞后了。
这个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尤其是我们中国呀,这二十多年改革开放,翻天覆地的变化。有的人,经济学家说过:十年前的教育就是十年后的经济。那么我们今天的教育就决定了十年后的经济。
因此得出一个结论:教师是超前性投资,滞后性的效益。那么教师就必须要着眼于未来。着眼于未来就必须要学习。
我记得我做老师不久,70年代末,我订得的杂志中,其中有一本叫《外国教育动态》,那时正好那本杂志刚刚来,我就随手放在我的办公桌旁边。我们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巡视办公室的时候,从我旁边过,调侃地说了一句:“任小艾呀,你可以呀,咱们的中国的教育还没研究明白你开始研究起外国教育了。”
我对他傻傻的一笑,其实我心里明白,我从这一本本杂志,一本本书中,一篇篇的文章当中,我所获取的教育的信息和教育的启迪可以使我少走许多弯路。
所以中国青年报记者访问我们学校,采访我们老师的时候问:你们觉得任小艾和你们有什么不同呀?她怎么就那么优秀呢?老师们说:没什么不同呀?挺好的,和我们都一样呀!都一块上班,下班。
你们说她为什么成为优秀呀?说她为什么成为优秀,想来想去,老师们说:她就一点和我们不同,我们比不了,那就是她点子特别多,她总有无穷无尽的教育智慧。
这个智慧那来的?就是从学习中来。从自己不断的经验积累中来。
如果说聪明是天生的话,那智慧绝对不是天生的,智慧是后天的。因此我们说,一个人有心,是说明他做过的事多,所以他就有经验了;但是一旦说他有 智慧,说明什么哪?说明他做过的错事多,他才有智慧。因此不要怕自己曾经走过弯路,曾经做过错事,更不能怕犯错误。在一次次的错误当中,我们吃一堑长一智,人才不断地增长智慧。
我刚当老师的时候,那真的是非常热心,要说情感那丰富的很,特别爱孩子。但是不懂得科学,怎么去教育学生我不知道,更不要提,我们把它概括起来教师系列的的第三个元素是要艺术型。
就是说你能化腐朽为神奇,你能把难解的问题,棘手的问题巧妙的解决这是教师应该具备的能力。一个教师如果能集情感、科学、艺术于一身,他一定是一个能够取得成功,取得成功的老师,但是我们一开始做教师,都做不到这一点。
有一次,我们有一个老教师,因为我是留校生,他们都挺喜欢我的,有一老教师呀,老太太,把我叫到跟前,对我说,说,小艾呀,看你的样子呀,风风火火,辛辛苦苦的工作,特别想做一个好老师,特想把班带好是不是这样?我说,是,可是我不会呀。她说呀,我教一个绝窍,尤其象是在咱们这样的学校,没有绝窍,那是根本带不好班教不好课的。我当时一听,哎哟那是感激涕零,真是俯首帖耳,真想找个录音机把老师这段话给录下来。我们这位老师说什么呢?小艾,你记住,在咱们学校当老师,老师小笑,学生大笑;老师大笑,学生狂笑;老师要狂笑,那学生就疯了。所以在学生面前千万不能笑。
她这么一说,我真的想笑又不能笑。老教师呀,我可不敢有任何误差(听不清)。我后来发现,老教师,他们的敬业精神,奉献的精神,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真是值得我们永远的去学习,但是他们的观念落后了。很多老教师的思想观念封闭陈旧。
但是我当时不懂呀,那老教师说了你就得听呀。于是,我在办公室里和大家聊得的欢天喜地,哎呀特别快活,铃声一响,一到课堂立刻把脸拉下来了,紧绷着,那真是连表扬学生都不露一丝笑容呀。我是教语文的,你说那语文课文有时讲着讲着不由自主的就想笑了。可是不敢呀,你想那小笑大笑,大笑狂笑,那可不行呀,那怎么办呢?同学们,我们现在记笔记,我一边背对着同学,面对着黑板,一边在那写板书一边在那偷偷地笑。心里还在想,你说这何必呢,当老师干嘛要当到这份上了。
但是我真镇住学生了。我带的班,只要我一出现,鸦雀无声,只要我一离开,大闹天宫呀。我们班有一放哨的,每天在教室门口,对着楼道放哨。他胆子很大,他敢放哨。只要一看见我出现在楼道里,立刻提醒全班:“嘘!来了。”
有一次开家长会,家长们陆陆续续到了,我站在教室门口准备开讲,这时候呢,另一个班的学生家长和我们班的学生家长在楼道里说话,被我听见了,议论我呢。
另一个班的学生家长说什么呢?说,这样一个女孩子,这太年轻了,她那镇得住学生。瞧我儿子的班主任,老教师,可有经验了。我班的学生家长当时一听挺不高兴呀,我们班的学生家长还不服气,你可别觉得她年轻,是个女老师,可厉害了,我儿子最怕她,好老师!我一回头正好听见,心里特别自豪,心想,我才当几天老师,就能这样被家长评价。
后来一次班委会,我就彻底地被泼了一盆冷水。班委会上,一个小干部议论,说任老师呀,如果所有的科任老师都像你一样的不苟言笑的上课,这样咱班的课就安静了,就秩序好了。问题是有的老师呀,特别和蔼可亲,这班里就乱做一团。我说什么课?外语课。我当时一听,教我们班外语的,是刚从高中毕业班下的,一直教毕业班的一头白发的老太太,校长心疼她,说别让她教毕业班了,兼一年初一,轻轻松松地就退休了。这个老师呀,私下里跟我说,任小艾,我从毕业班下来教你们初一的小孩,看谁都像我的孙子孙女一样,特别可爱,他们怎么闹我都不急。
她不急,那学生急呀。所以每次她上课,站在教室门口,拿着教鞭,敲着教室的门说:“上 课 啦 同 学 们!”脾气可好了。然后,拿了粉笔,站在讲台上,用教鞭敲桌子,说:“安 静 了,同 学 们。”哄堂大笑照样闹,她还不发脾气,为什么呢?你们闹你们的,我上我的课。她讲她的,讲完课布置完作业她夹着包走人了。
学生就说,任老师呀,这外语还要考试,老这样不行呀。我们学校当时不是学英语,因为那个时候,80年代初期的时候,中国和前苏联关系特别好,所以我们学校是俄语校还没有改成英语校。咱们黑龙江这边对俄语比较熟悉啊,其中几十个字母当中有一个字母非常难学还必须学会,怎么发音呢?标准音“р”你别笑,你发一下还不一定发的好,“р”特别自然的颤音,“р”很多人发不好, “р”,一遍遍发,你不学会还不行,老师是一个一个的教,每个人都得把这个音发好了,不然的话这个单词写不了,单词写不了句子就写不了,作文写不了。
就提出来了,老师你说怎么办呀,这个课乱呀。我说那我去听课,看谁在那“р”,于是有一天,有一个同学生病没来,我就在课间十分钟坐在那,最后一座,坐在那。还没打上课铃,同学们一看,班主任来了,厕所都不上了,安安静静地在那坐好,等着上课。
外语老师,铃声一打,出现在教室门口,先站在那发了半天呆,然后她慢慢悠悠地走向讲台前,又发了一会愣,才开始上课,讲了十分钟左右,她停下来了。她后来对我说,说她太不适应了,太安静了。
她就问我班同学,“怎 么 回 事 呀 ?你 们 今 天 怎 么 这 么 安 静 呀?”我从后面看前面的孩子笑得那肩膀都直抖,用手的大拇指向后指,那意思是说:你也不看看谁在那后面坐着呢?我们这个老师就扫视全班,一眼看到我坐在那呢,说了一句让我一生都难忘的话。她把手里的粉笔往讲台上一扔,然后调侃地说了一句:难 怪 呢,原 来 是 猫 坐 在 那 呢!(笑声)
全班哄堂大笑,我羞得是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无比的尴尬。那堂课怎么上完的我没有记忆,我就记得下课以后,我灰溜溜地跑回办公室,我们的这位外语老师后脚跟进来了,又补了一句:小艾呀,今天你上你们班听课怕你们班乱 是不是吧?不必了,我教你一个办法比什么都管用,把你的照片放大10倍,放在墙上。
人家是说者无心,我可是听者有意呀,回家我就写了一篇日记,题目就是《不要做一个猫一样的老师》。
那怎样做呢?于是我开始学习了,如饥似渴的学习呀!边学习边反思呀,所以我说调查研究是第一步呀。你要想当个好老师必须要调查。教科所有一个教研员到我那去,看到了一摞摞的调查问卷,他惊讶的说,任小艾呀,我总算知道你为什么成为优秀教师了,你成功的起步就是教育科研。我说这就是教育科研吗?他说:当然了,教育科研的第一步就是调查。
其实我并没有想到是科研,我总是觉得我是老师要了解学生在想什么,用无记名问卷的方式让学生写写自己在想什么。
调查之后的第二步是什么?是反思!当你看到一张张的问卷:不喜欢老师这样的做法,不喜欢老师那样的做法,我们希望老师这样,希望老师那样的时候,你要反思。你要反思自己那些方面做的是对的,那些方面做的是不对的。
今天的中国教育界成功的优秀教师无一不是一个反思型的人,都是一个善于反思的人。在反思中肯定自我,批判自我。这是第二步。
第三步就是总结。反思之后要认真的总结一下我前段时间的工作,做的怎么样,那些工作值得肯定,那些工作是需要认真的思考和改进的。那么总结之后的第四步是什么?就是要学习。
在总结中才发现,呀,我很多东西违背了教育规律,我应该不断地去学习,学什么?我前面和大家讲了两个,一个是《爱弥儿》,一个是《爱的教育》。其实要读的作品是很多的,我到觉得我们老师,我读了很多书,我现在回过头来跟大家讲,我们真正要学的是实用教育学和实用心理学。为什么?有些大部头的教育学心理学你读完了之后真的很枯燥,不太实用,那是需要研究人员写的和读的,而我们需要什么?是最基本的和切合实际的。比如我前面和大家介绍的法国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卢梭写的自传体小说《爱弥儿》,这是个译音啊,回到图书馆就能找到,找不到的在网上一点就出来,全文都出来,如果你是父母的话,你读一读这个小说,教育小说呀,你教育孩子就有办法了。
第二本书就是前边我刚才说的它是意大利的著名作家写的,这是我们中国教育家夏沔尊翻译过来的。
除了这两本以外,还有一本小说,第三本小说是美国的著名教育家詹姆斯·多伯森写的《施爱与管教的艺术》。施,是施工的施,实施的施,《施爱与管教的艺术》书名号,后面有一括号(论家政)。这个从家教的角度谈教师的技巧,也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如果一个父母连自己的孩子都教育不好,怎么能教育好学校的学生呢?
另外还有一本,我给大家介绍的第四本书,就是前苏联,现在乌克兰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写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这本书,你一旦拿到它你是如获至宝,你会有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每一条建议都可以直接运用到你的教育教学工作当中。第五本书,就是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不是他本人,因为是他逝世后,把他的全部的论著归结起来,《陶行知全集》。1――10卷,是他的教育文集。你不一定读10卷,你读其中几部,看一看,有没有兴趣,然后你再读下去。一般它是从第二卷开始有一些教育名言和火花就出来了。当然还有很多,比如说像马卡连柯的《教育诗》啦等等,这些都可以读的。
不学习永远不可能在反思和总结中认识自我!
学习之后的下一步应该是什么?就是改变自我。
那你要改变自我呀,通过学习你知道,噢,我这个做法真的是不对,那我就要改呀。改怎么改?老师们,我们听说过很多人物和事迹。
我们中国著名的画家齐白石先生,在一次和他的弟子的交流当中,说了一句话,他说:“学我者活,用我者死”什么意思?他说,凡是学我精神的人,你一定会成为一个新的人;你模仿我的画技,即使模仿的惟妙惟肖,充其量是齐白石第二,永远成不了你自己,你超越不了我。他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说在学习别人的东西的时候你一定要有一个借鉴,化众人之所长为已,然后在改变自我的时候干什么呢?创造出新的自我。所以改变自我的下一步就是创新。
怎么创新?比如说,我在调查问卷中发现我的学生最反对老师的就是请家长,说动不动就请家长。有个学生在日记中这样写:做为教育者,有的老师既不教,也不育,把教育我们的责任转嫁给家长,当“他们”(特指老师)没有办法了,他就要动用家长的力量,请家长是一个老师无能的表现!
非常尖锐呀。他不喜欢请家长。还有反感老师的做法是什么呢?家访告状。说你到我们家去了,好象是你是家访去了,其实你是告状去了,把我在校怎么怎么不好,可是家长请不来,怎么办,你就登门拜访。你说完了,你痛快了,你拍屁股走人了,我们家大闹天宫了。很多孩子把老师的家访形象的比喻为“今夜有暴风雨”。说老师你前脚走,他们家不是男子单打就是男女混合双打。最后那孩子恨死老师了。
还有一个反感的就是家长会点名批评人。说好不容易开一次家长会,那表现不好的学生的家长是硬着头皮来开家长会的。我们的老师,在家长面前口无遮拦,什么都敢说。可是家长是要脸要皮的。有一个家长就说了,说有一次老师开家长会,我那儿子,学习成绩不好,开家长会的时候,班里面坐的很多都是街坊邻居,有的都是同事,平时都是要脸要皮的,可是为了儿子,你说自己孩子表现不好,你在这班里你也得来呀,开家长会咋能不来呀。
说老师表扬某某学生时候,斜眼看,被表扬学生的家长腰板都挺起来了,那眉毛都挑挑着,特神气。嘿,老师开始批评了,点我儿子的名字,还重点说我儿子这不好,那不好,我就感觉我这脸烧得难受,就把头低下了不敢抬起头来。我刚低下头没多一会,这位老师说了一句,请被批评的学生的家长把头抬起来。我说的不是你,我说的是你儿子。最后这家长都反感开家长会。有的父亲母亲为开家长会用“石头剪子布”决定谁来,谁输了谁去开家长会。
那了解到这个情况。还有的比如说,学生把老师中划分成几种类型:
第一种“保姆型”。说从早到晚,辛辛苦苦像个保姆一样任劳任怨,像老黄牛一样默默无声,然而学生不喜欢这样的老师,说这样的老师没有一点活力,更不会教育给学生终生学习和做人的本领,什么都包办代替了,像个老妈子一样。
还一种被称作“警察型”。说这样的老师就差手里拿着警棍了。每天用显微镜这样的眼睛发现学生的缺点,然后再用放大镜一样的眼睛在强化学生的缺点。学生说在这样的老师眼里,永远没有优点,有了他也视而不见。
所以学生说,“保姆型”的老师是由于可怜他,看他太辛苦了,同情他而服从他;“警察型”的老师是由于怕他才服从他。心里一点不佩服。
发现那么多的问题,那怎么办呢?那么我们不能搞“保姆式”也不能做“警察式”我就要改变一种形象,集情感、科学、艺术于一身,一个新型的教师形象出现了。
我不想再去请家长了,我不想在家访告状了,我也不想在家长会点名批评人了,怎么办,于是我在班里要改变自我,要创新,提出三个原则:第一,决不因为你犯错而请家长;第二,家长会不点名批评任何学生;第三,家访不告状。三个原则产生了极其大的反响,不仅把自己推到了一个高度,而且教育的成功的案例一个接一个的涌现。因为学生关注你,你不能再转嫁给家长,你就要自己动脑筋去解决,于是你得动脑筋;因为你想办法,所以你的教育的成功案例出现了。
这就是说,我们要不断地改变自我,要不断地创新,那么最后,创新之后还有一步是什么呢?就是提炼和升华。把我做的事情,创造出来的原则和做法,我把它归纳起来,这属于什么东西呢?然后,这属于一种平等的,民主的,尊重的、信任的、理解的对待学生。我把它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然后我自己就可以给自己做一个认真的写作,那么一篇一篇的文章就给自己写出来了,一旦有时机的时候,你就可以源源不断地展示自我。
中国呀,现在有多少老师?不知道大家做没做调查,我们现在有一个粗略的统计,中国现在有1500万教师。1500万教师面临着一个什么样的课题?包括我们今天在座的五百教师,我们都面临着一个这样的课题,就是改变教育的方式。改变什么教育方式?由管理型,变为服务型。
我们过去太习惯于管人了,包括现在,把管人当作是天经地义的事。因为在中国古代有一句古训“天、地、君、亲、师”。教师的地位是和天地一样高和厚,和君王父母一样齐名。教师理当师道尊严,教师理当凌驾于学生之上,教师理当指挥和管理学生。包括父母,我们把管人看的是那么寻常,所以,没有服务,我们不能和学生平等。今天的孩子,他缺爱吗?都是独生女独生子呀,几对家长对着一个宝贝呀,他们不缺爱。但是有人说啦,今天的孩子几乎都是物质上的富翁,精神上的乞丐。什么意思?他们在物质生活上已经多得剩余了,而在精神生活上却极其地匮乏。
今天的孩子不缺少的是物质上的爱,缺少的是精神上的。而精神上的爱是那些爱呢?我概括起来就是几种爱:
1、平等的爱;
2、理解的爱;
3、尊重的爱;
4、信任的爱;
5、民主的爱。如果我们做老师的做父母的都能经常不断的与孩子进行民主平等尊重信任这样的交往的话,那么你的教育一定是服务型的而不是管理型的。
我们去过星级宾馆,什么叫服务?去过餐馆,当你步入这个餐馆时,旁边的服务员笑容满脸:“欢迎光临”。吃完饭我们站起来走人了,人家还要跟在屁股后头说“谢谢光临,欢迎您下次再来”我注意了一下,大多数人是理都不理,因为这是服务,已经交了钱了,他不这样叫倒感到奇怪了。
可是我们转过来看校园里。走进校园,都是学生喊,老师好,老师好,我们的老师很多都是理都不理学生。所以孩子们在日记里写到这样的话:老师天天告诉我们要讲文明礼貌,为什么他可以不讲文明礼貌。每一次我叫他的时候他都不理,他从来没有主动叫过我。
当然,我说的这只是个表面现象,真正的服务是心灵上的服务。
我们的这个标语“班主任专业化”,过去我们讲老师专业化,最近这几年班主任也提出了专业化的水准啊。提的早吗?一点都不早。今年将要颁布的《班主任条例》中如果把班主任的作为一个系列的话,那么是专业呀。那你的班主任不达到专业化水准能给你评吗?
那么班主任专业化,怎样才能达到班主任专业化的水准?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目前研究班主任的一个著名的教授、博士生导师班华。他提出了一个理论,值得我们学习。班华教授这样说,班主任专业化的核心理念是什么?班主任应该是学生精神生活的关爱者。我们是不是以服务者的身份关爱学生的精神生活,这是最重要的。
管理者身份出现的时候是你把学生当奴隶;而服务者出现的时候你是把学生当主人。那么你究竟是把学生当主人还是当奴隶能看出来你是管理者还是服务者,能看出来你不是一个关注学生精神生活的人。我们能不能做到服务学生?完全可以!我们能不能不请家长,能不能不跟学生发火,能不能不去指责学生,还能把学生教育好?应该说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现实生活中我们有些老师个性化、情绪化,往往在他的工作当中体现地是他的性格特点而不是科学和艺术。他不是在用教育,符合教育规律的东西来对待学生,而是用他的个性来对待学生。
北京有个普通的小学校,叫北京实验二小。这个学校出了个数学,后来是语文特级教师,人家是数学老师,后来又做了语文老师,她的名字叫霍懋征。霍懋征的名字很多老师都知道她。全国政协委员,并且是全国政协委员中唯一的一 18 个小学老师的常委,全国政协常委呀。我们的小学老师能做到全国政协常委,只有她一个人达到了。
去年,在教育部组建的师德报告团上,她是第一个站在人民大会堂,面对5千多首都教师,宣讲她的工作。因为我是作为教育部专家委员会的成员,我是专门负责霍懋征的演讲稿,所以我很熟悉,熟悉她的情况。
霍懋征当年,霍懋征今年是84岁,从教60年,她当年是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的高才生,毕业的时候,那个时候,本科毕业的数学系高才生啊,都是分配工作都相当好的。但是她自己却选择了做小学老师,因为她喜欢孩子。就这一个理由。她说:“我喜欢孩子,我要做小学老师。”
霍懋征,在她那个年代,在学校做老师的时候,周恩来总理曾经评价霍懋征是中国的“国宝”。这么高的赞誉呀。把一个小学老师称作“国宝”呀!新一代领导人称霍懋征为“中国小学语文界的泰斗”,泰斗哇,这是国家领导人说的。去年春节,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亲临霍懋征的家,拜访她。并且亲笔手书“把爱献给教育的人”,挂在她的家。她怎么就成为国宝和泰斗了呢?我给大家说一点,霍懋征从教60年,有四个从没有,我们对比一下啊,跟我们自己对比一下,我是做了对比了。
第一个从没有:从教60年,从没有和学生发过一次火。老师们,60年太长了,咱们说少点,一年,一年不和学生发火行不行?有的老师笑了,一年又太长,咱们一学期行不行?一学期不和学生发火行不行?一学期还长,那一个月,一个月不和学生发火行不行?难怪我们学生有的就说,我们老师那都好,就是个个都是“气包子”,老师怎么那么爱生气呀?老师说:“我当然爱生气了,你一犯错我就生气。”那为什么学生犯错你就生气呢?你生什么气,发什么火呢?
霍懋征说过这样的话:“我不跟学生发火,是因为我教过的都是小孩子,小孩子是不懂事的,犯错是正常的。那么,我对一个不懂事的的孩子发火,是我老师无能的表现。”所以她从教60年,没有和学生发过一次火呀。能不是国宝吗?
第二个从没有:从教60年,从没有请过一个学生家长。因为学生犯错把家长请学校了,从没有。但是人家的孩子们个个都成才。
从教60年,从没有惩罚过或变相惩罚过一个学生。什么罚站呀,不让上课呀,等等,这样的事,都没有。
从教60年,第四个从没有:从没有让一个学生掉过队。她从教60年没留级过一个孩子。而且把很多别人不要的孩子都要到自己班,培养成才。前年,在北京,为霍懋征搞了一个60年从教典礼。参加的人无不感动啊。其中有一个场面啊,我给咱们描述一下,哎呀真是记忆犹新。
各种发言哪,领导们发言完了啊,大家赞扬啊,这都有哇,都弄完了。当时现场有一个,一块地方,坐着一群花白头发的老人。据说都是霍懋征的学生。19 老头老太太,她都84了,从教60年了,找了好多的学生全是鬓发苍白,坐在那边,得有那么一个方阵。说,以热烈的掌声欢迎霍老师到讲台上讲几句。
霍懋征精神抖搂,84岁了,站得,腰板挺得直直的。站那以后,冲着那群白发苍苍的老人说:“孩子们!”全场都笑了。她说:“不管你们今天是什么样子,在我眼里,依然是当年你们入学时的情景,你们在我眼里,永远是可爱的孩子。那么今天我要问问你们,在座的孩子们中,做过共和国将军的,请起立。”嚓的一声,起来一批人啊。哎哟,全场热烈的掌声。她就指其中的某某,“那曾经就是调皮捣蛋全校有名的害群之马,但你后来做了共和国将军,老师祝贺你们,为共和国立下了赫赫战功。你们坐下。在座的孩子们当中,你们做过部长的请起立。”哗,又站起来一批。全场又热烈的掌声。霍懋征又表扬他们,请坐下。然后她说:“在座的孩子们中,你们是普通的工作人员,但是你们做过劳动模范的请起立。”哗,全站起来了,全场我跟你讲,有多少人都哭了。从教60年,四个从没有。人人都称赞。老师们,霍懋征能做到的我们怎么就做不到呢?我们学一点她的精神好了。
所以,我觉得,转变教育的方式是我们能够做到的,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的重要的一点,要以服务者的身份面对学生。你真的一想到我是服务了,那就不一样了,因为教育这一词有一个非常通俗的解释:它是一个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的一门学科。而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偏离了教育的本意。我们不是在服务于社会,也不是在服务于人,我们是在管理人。因为要管人家,所以我们的主观问题就太多了,我们就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于是我们就缺少客观的评价。
大家都知道辽宁盘锦的魏书生,全国有名的特级教师,劳动模范,教育专家。魏书生,他的教育思想,教育实践博大精深。我曾经给他做过一天的跟踪采访。早晨4点半,从盘锦下火车。和摄影记者,做着出租车来到他家的楼底下。5点多钟,当时他家的灯,六层呀,灭着呢。我想还没起来,据说,是6点钟起床呀,特别准时。出租车司机说,打电话呀。我说“不用了,魏老师,让他多睡一会,我们再等一等。”司机被感动了,说“没见过你们这样的记者,你们心眼真好。这样吧,从现在开始我不走表了,不打表了,也不收你们钱了,我把热风给你们开开(当时天气很冷),你们就在车上,咱们唠嗑吧。我给你们讲讲魏书生。”他一个普通出租车司机,叨叨说了一堆魏书生怎么怎么的。所以我的报道开篇就是出租车司机的描述。
6点整,灯“啪”地一声就亮了。于是我带着记者,摄影记者登到他们家门,从早上他们家早餐开始,跟他们家全家一起吃早餐,一直跟他出了家门,进校门给学生上课,8点整,进了教育局,教育局8点整。他当教育局局长,有意思,报到怎么报?8点整全体到局门口做操,报到。谁的位置没来,谁就是迟到了,所以所有的人都8点整赶到教育局,站在教育局门口做广播体操。我一看,所有的人中魏书生做的是最认真的,腿踢的最高,胳膊伸得最直,他说:“我当然要认真了,因为我是占着便宜了,我这是用公家的时间锻炼身体呀。”
一天,整个采访下来,我给他写了一篇长篇通讯《有滋有味的人生》。魏书生这么了不得的人,他活的很潇洒呀,他一点都不累呀,他不是说像我们有的人从早到晚累的呀简直是汗流浃背,每一滴汗水都没有智慧呀,所以都白流了。你要想成为大家,名家,你就得像魏书生这样的人,每一滴汗水都注入教育的智慧。
魏书生当班主任,他们班上百条的班规班纪,没有一条是他定的。不奇怪,为什么?从第一条班规班纪开始,怎么定呀?班里出了问题了,全班开会,然后大家讨论一下,学生自己说,老师这事咱们以后得定一条纪律,定什么纪律?你说说,你说完了大家同意吗?赞成的同意举手,都举手,有一个没举手那你申诉理由,最后全同意了,好,这就算咱班第一条班规。既然是同学们自己定的,大家又都共同举手通过了,我们要自己执行,不能执行的请举手,没人举手的,通过,就这样一条一条诞生了。
他们班,魏书生讲话,我们班,我是班主任,我们班50个人就是50个班主任助手,50个副班主任。他们班有一个习惯是: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时时有人干。
人人都有事干,他们班,不用担心出操,学校要求出操人人都得穿校服,说魏老师的班永远不会出现不穿校服的,为什么?他们班刘刚同学专门负责校服,就这点事,他一天到晚就盯着校服;说不用担心课间来查卫生魏老师的这班出现纸屑,没有,他们班李燕同学什么事都不干,一天到晚就盯着这纸屑。下了课就找纸屑。
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时时有人干。什么时候,随时随地你就看他们班里的学生都忙乎着呢。他说:“你看,每个同学都愿意自己干事,他还愿意做这个主人,我何乐而不为呢?我干嘛这事我都揽着呀?”
我们有的老师呀,累哟。有一个老师说:“任老师,我每天6点钟,准时到学校。”我说:“你真辛苦,真不错,那你为什么要6点钟到校?”“我要6点钟赶着开着门把教室扫干净呀,我班同学都特别感动啊。”我说:“你真贱骨头呀,你有病呀你,你每天扫这个地干嘛呀,你班50个人,就没有人能扫这个地了?”她说,都懒着呢,学生都特懒,我班老没有卫生流动红旗。我说,那你天天扫那流动红旗就来了?就算来了,那有意义吗?
所以人家说,当领导的啊,说评价领导啊,会干的,让别人干,不会干的才自己干。班主任也一样啊,班主任也是小小的领导呀。
魏书生,他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博大精深,概括起来,老师们,就两个字。说研究魏书生,研究来研究去,我和他熟得不得了,调查他,研究他,最后概括起来他就两个字,那两个字?“商量!”
凡事商量。他做班主任,凡事和同学们商量,没有一件事是主观想做的,遇到事,我们商量商量;他做校长,凡事和老师们商量;他做了教育局局长,凡事和大家商量。商量的背后是什么呢?是民主和科学。
表面上看是个商量,但是它的背后是他的民主的工作作风和科学的工作技巧。在商量的过程中,聪明的很呀魏书生。他说我并不是很有智慧的人,有的时 候遇到难题我也不知道怎么办,可是一商量,出来了。你能从大家的各种议论当中,你去摘取一个最佳的方案。我们有的时候就是作茧自缚,自己给自己捆住了手脚。面上好象这事我定了,那事我定了,学生说那你就都定吧,于是,孩子们就越来越成为奴隶,我们老师越来越辛苦。不仅是“保姆”,而且还是“警察”,甚至于是“保姆”加“警察”。那么这样带班,教课有什么好处呢?所以,今天的老师必须改变教育的方式,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
我们今天有多少学生?大家统计过没有?现在,我们经过统计,中国目前有3亿学生,3亿多学生。这3亿多学生今天面临着一个什么样的课题?共同面临着一个课题,那就是改变学习的方式。改变学习的方式,怎么改变?由被动型改为主动型。
所有的孩子,在我们的中国的这种教育当中,长时间的是被动的学习,老师教,我听,老师说什么,我就怎么样。老师今天没来上课,我就不会学了,老师让这么着,每一个学生都被老师牵着鼻子走。
学习的方式要改变。那么要改变首先要改变教师教学的方式。你不改变教育的观念和教学的方式,那么学生的学习永远不能改变。我们的老师啊,大多都喜欢让自己表现的好,那些所谓的公开课,所谓的的演示课,更多地是老师表现的好,来听课的人都说,老师讲得真好,老师真棒,这不行。
美国有一个夏威夷大学的教授,他的手底下有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我们这位教授啊,惊奇地发现,中国的学生是最勤奋的,他说Chinese可以和勤奋划等号。所以每到考试,中国的学生准保是No.1,成绩是最棒的,美国学生,牛气的很,不服气,老跟中国的学生想抗争,我们是美国,我们是本土的,我就不信考不过你,可是就是考不过。
但是这个美国教授就发现了一个什么问题呢?说中国的学生是考试的机器呀,说谁也考不过,我跟美国学生就说,你不要跟中国学生争,人家是考试的机器,你考不过他,一考试,他就是第一。但是,遇到思考问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上,创造能力上,这位美国教授发现啊,中国的学生,甚至于还不如非洲的学生。他就奇怪了,为什么考试成绩这么好的孩子,怎么在那些方面那么差?他呀,带着这个问题到中国来了,跑了好几个大城市,在北京,有一次,开座谈会他发言,说,我找到答案了,听听他这个答案啊,有点偏颇,但是值得我们思考。
他说,中国人和美国人在授课方式上不同,造成了学生思维能力不同。比如说,你们中国,要讲一节公开课,好多老师来听课,那么你们中国的老师,习惯于给学生布置预习作业,几乎所有的学生都知道今天要上什么课,而且都做了预习,预习过程中孩子们有好多的疑问,要等等老师讲课来解答,孩子们走进教室是带着许许多多的疑问来的,随着老师的讲课的进度,这些问号一个一个地消除了,在下课前,老师问同学们,我今天讲的课你们大家都明白了吗?有没有不懂的?于是有同学举手,老师,我这点不懂,于是老师耐心地给解答。张三李四给解答完,说,还有不懂的吗?还有问题了吗?于是都摇头,此时老师脸上露出 22 了满足的笑容,孩子们下课以后,全都没有问题了,象鸟儿一样的飞出了教室,玩去了。
他说我们美国人上课不这样,说也比如同样上一节新课,那些学生进入教室之前,都不知道要上什么课,甚至于连今天这堂课连那个老师教都不知道。然后,随着老师的讲课的进度他的疑问一个一个地出来了,直到有的孩子按捺不住他要举手说老师,你回答我的问题,不然我上不下去了。老师停下了,给他回答问题,一一地解答,在解答过程中,连老师有的问题解答不了了,那么,这个时候老师说,同学们,你们提出了许多连我都解答不了的问题,希望你们放学以后自己去找答案,写出答疑论文。下课以后,孩子们带着连老师都解答不了的问题疑惑地走出教室,到社会上去,到网上去,到他们能找到答案的人跟前去寻找答案,回头写出答疑的论文。当老师看到答疑论文时,惊讶的发现,真的是值得他敬佩的,连他自己都解答不了的问题,他的学生写出了答案。
所以这个教授说,这就是一个思维方式的不同。思维方式的不同造成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的欠缺。
我刚才说到魏书生,我不知道在座的各位有没有听过魏书生的课,如果你是语文老师,没有听过魏书生的语文课将是你一生的遗憾。为什么?他的课是很受启发的。
在西北的一个城市啊,3千人的一个体育馆里,听魏书生的一节课。头一天晚上,因为我们一起到那里讲学,头一天晚上,我问他,我说老魏呀,明天你就上公开课了,上那一课呀,说说,我也和你一块备备课。他说,明天你就知道了,我也不知道上什么课。我寻思你这还保密呢,我就没再问。第二天吃早餐,我说魏老师,一会就上课了,你可以透露了吧,上什么课呀?他说我真的不知道,一会你就知道了。后来我才知道,他真的不知道。
到了体育馆3千老师呀,体育场黑压压都坐满了,然后在篮球场的平台上,平地上,坐了一个班的当地的学生,初中生,每人手里拿着那个学期的语文书。就要上课前10分钟,我问魏老师说真不知道上什么课?他说我真的不知道,一会,你和我一起就都知道了。
老师们,在坐的老师们,你们有这胆量没有?你到一个异地的城市去,几千个老师等待着你上一节公开课,上课前10分钟你还不知道你上什么呢。他就敢。所以称他是大师呢。
中国长江以南有一位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钱梦龙,中国语文界的前辈。比魏书生大19岁呀,人说,同行是冤家,可钱梦龙说了一句什么话?如果我早生20年我一定拜魏书生为师,他有过人之处呀钱梦龙说这样的话。
这西北的这个城市,魏书生上课了。他怎么上的这节课,开始他就问同学们,“同学们,今天魏老师给你们来上这个课,我想问一问,过去你们的语文老师,很多语文老师啊,给你们上过许多的语文课,你们说说,那些语文课你们喜欢,那些课文你们喜欢。”于是孩子们开始举手了,说老师,我喜欢记叙文,我 喜欢那一篇那一篇,还有说我喜欢小说,喜欢诗歌,陆陆续续说了许多。然后魏老师问:“你们最不喜欢什么课,什么课文?”几乎异口同声讲,古文。魏老师马上说:“那我们今天就学古文吧。”他在黑板上写了两个字――《为学》。同学们,打开你们的书,《为学》这一篇。他手里没书呀,整堂课,他是背着讲的,连书下的注释在那里他都说地清清楚楚。
我们有的老师呀,讲课时手里拿着这教材,眼盯着备课的本,抬头看一眼学生就找不着地了。我们这怎么能成为大师呢?要烂熟于心啊。你背地里得下这个功夫呀。冰心曾经说过:“人们只看到花的娇艳,却不知道每一朵花的根都泡在苦水里。”爱因斯坦还说过这样的话,人与人之间本来没有什么差别,出生以后,除了后天的教育以外,大多都是一样的,凭什么在一样的单位,一样的部门出现了差别呢?他说了一句名言,他说:“人与人的差别在于业余时间。”就是一个人怎样打发你的业余时间将决定你与别人的差别。
魏书生把他所有的时间都用于学习和研究了,他当然就能卓而不群,口吐莲花。那节课呀,魏书生话不多,不象有的公开课,有的老师在那哎呀,说的可多了,打了下课铃还想再讲呢。他,听的你像轻描淡写的,你得竖着耳朵,那话筒也不太清楚,一节课下来,快下课的时候,他问同学们,他说:“同学们,今天的课就要结束了,我想问问,你们以前的语文老师也经常给你们上课,今天魏老师也给你们上了一节语文课,你们觉得那样的课好啊?怎么样呀,你们比较一下。”
孩子们站起来了,魏老师,以前,老师给我们上语文课是老师很辛苦,我们很轻松;今天魏老师上课是老师很轻松,我们很辛苦。一会不注意就跟不上趟了,忙得很,累的很。魏老师说:“那怎样上好呀?”“还是魏老师这样上好。”“我让你们很辛苦,我很轻松,我很懒惰,我还是好老师吗?”“是好老师,因为你教会了我们怎样学古文”。“你们说了不算,你们真的会学古文了吗?假如明天魏老师回盘锦了,不来了,你们的语文老师也请假了,不再给你们上语文课了,下篇古文你们会上吗?”,学生说会。“怎么上?你们说说看。”于是孩子们依次站起来,第一步第二步,全场热烈掌声。
这就是“授之以鱼”,只给人一顿饭的本领,而“授之以渔”给人以终身的本领。第一个“鱼”是没有“氵”的,第二个“鱼”是有“氵”的。我们是把一条钓好的现成的鱼烹饪好了送到孩子嘴边让他吃下去,解他一顿之饥呢,还是教给他钓鱼的本领呢?我们更多的老师是解他一顿之饥呀。所以有的老师,他很自豪,那天,他没来上课,孩子们说,老师,您今天没来,我们连课都不会上了。老师还挺得意,你看,没我就是不行。
真正高明的老师是教给学生终生学习的本领,让学生没有了你,学的就更好!因为一个人,一生当中,在校学习的时间还是有限的,是少数的,大量的时间是将来能够自学,不断的学习。
所以,美国一个物理学诺贝尔奖获得者,在一次讲学中曾经对听众这样说,他说有人曾经问我,什么样的知识让我成就了诺贝尔奖,他说,我告诉大家,我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我读了许多许多的书,学了许多许多的知识,经历了 许多许多的老师,今天让我回首往事,我可以这样说,所有的知识,大多都忘记了,说,请问,你们谁能记住从小到大学过的所有的知识?他说,但是,我的小学6年级的一位老师曾经教会我怎样做人,而这,是我成就诺贝尔奖的基础。
所以,我们都盛传着一句话,教会学生做人,远比教会学生学知识要重要。因此现在有一句流行的语言是这样说的:未来世界的文盲不是不懂知识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未来世界呀,还有文盲啊。
中国现在是发展中国家,大家都在千军万马挤独木桥,人口多,大学少呀。日本,人口少,大学多。人人都能上大学,日本现在连家庭主妇都是硕士呀。他知识层次相当高,所以他育儿就和别人不一样。说我们中国这,很多父母急了就“啪啪”给孩子两个大嘴巴。都习以为常,好像打孩子是天经地义的,没人指责你。在日本,那个母亲打孩子一下那简直不可思议。在美国,只要母亲打孩子一下,那孩子立刻就报警,那警察就来了,维权啊。可是到了那个时候,中国到了那个时候,人人都有学历了,人人都有知识时,但是还有文盲,怎么说,一句话:未来世界的文盲,不是不懂知识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到那时候,不能继续的学习,不能与时俱进,你将成为未来世界的文盲。你总讲那出土文物一样的话,过时的话,不行的。
所以,我们要想让今天的孩子真正能做到由被动变主动,我们老师必须要改变自我,才能改变学生学习方式。
北京有一所很普通的中学,22中,东城区的一所普通中学。和我们中学差不多,比119中强一点。但是这所学校出了一个全国著名的数学特级教师,他的名字叫孙维刚。
凡是教数学的老师,你今生没听过孙维刚老师的数学课是你的一生的遗憾,但是这遗憾永远定格在你的记忆里,因为孙维刚02年因癌症去世了。你将来只能找来他的录像看一下,找他的书来看一下。
孙维刚创造了教育的奇迹呀,不可思议呀。2000年的时候,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的报告厅上,介绍他的工作经验,前任教育部部长陈至立,现任国务委员,坐在孙维刚旁边,因为我是报告团的组织者之一,我坐在台下,我观察了一下,陈至立部长啊,在孙维刚45分钟的报告中,陈至立部长一直扭着头看着孙维刚,头都没正着过,以至于摄影记者都找不着他的正面,他老这样看着孙维刚,他被孙维刚折服了,下来以后就找我们,说你们把孙维刚的教学录像带给我找来,我要看看。
孙维刚啊,从初一教到高三,他这辈子都是,一轮下来,教了几轮学生了,他说,都是别人不要的,三流四流的学生啊,进到他们学校,因为他们学校不是重点中学。那么他从初一开始教,一直教到高三。他教的第一轮学生,高三毕业的时候,一半的学生被北大清华录取了。当时在北京都震动了。北大清华在北京考起来是比外地容易,但也不是说学校老师都能做到这一点,有的学校,有的北京的重点中学,一个学校有几个上北大清华就不错了,一个班,20多人考上北 25 大清华。其余学生全部达到大学,重点大学本科录取分数线,升学率100%第二轮又是这样,一半上北大清华。第三轮又是一半上北大清华。
不仅如此,有一年,他教初一呀。四五月份的时候,他向北京市教育局提出申请,他说能不能让我初一的学生参加一下今年的中考,我看一看他们达到了什么程度了,我好制定下一阶段的教学计划。市教育局局长说了,孙维刚老师搞教学实验,咱们开个先例吧。于是,那一年的北京中考的数学考场上出现了一队带着红领巾的学生,进到了一个特殊的考场。考试结果出来照样是封卷,阅卷,和其他的学校一样的阅卷。总分出来了,孙维刚这届初一的学生中考的数学平均分超过北京市中考的数学平均分10分。
当时有的人说,孙老师的学生还用学数学吗?孙老师说,当然要学了,从下学期开始,我就教他们高中数学了。那高中呢?高中我就开始教大学数学了。老师们,他的学生北大清华不录取谁录取呀。
太厉害了。我曾经听过一堂孙维刚的数学课。我不是教数学的,我真的不懂这数学教学。但是我从那一节数学课上我看出一点门道来。他讲三角函数,这几何中的一个知识,我们一般的老师讲三角函数就讲三角函数,他不一样。他这一节三角函数不是就三角函数讲三角函数,他把三角函数放在整个几何的系统中来讲出相关的点,一节课,把三角函数在几何中的地位点明。下来之后,他们班的学生对几何立刻产生了兴趣,下去自己就开始研究别的东西了。他讲数学,代数中的某一个知识点,也是放在整个代数数学体系中来讲。很快,他的学生就把初中数学全学完了。
所以,有人问孙维刚,说,孙老师呀,您教学有什么诀窍吗?孙老师说,没什么诀窍,要诀窍,就一句话:教师要善于把不聪明的孩子教聪明了,把聪明的孩子教得更加聪明。要想这样,老师先应学得聪明起来。他说,问题是,现实中我们有很多老师呀,把本来人家很聪明的孩子教傻了,越教越傻。
教育部,有一个司局局长,他很感慨地说了一件事。他说,有一次,下面的一个小学校,公开课,是一年级的小学生,这个老师据说是一个很好的老师。上课了,讲什么呢?讲了很多,其中讲到了水果的分类。孩子们说说都有什么水果。孩子们站起来了,说,有的说,老师,有苹果。老师写在黑板上――苹果。老师,有西瓜。于是老师写上西瓜。桔子,各种各样都说了好多,说完一会就没人举手了,没人举手了,这位老师还问,爸爸妈妈经常给你们买水果吃,难道就这些吗?还有呀,你们再想一想,因为他的笔记里面还有呢,必须得对着教案说完呀。
这时没人举手,他就皱着眉头。坐在角落里有一个男同学,这样举着手(很低),半举不举。他看了一眼,装没看见,可是听课的老师看见了,很多老师在那听课呢,坐了半班呢,后面老师就说,这有一个举手的。那个老师,就是讲课的老师很不情愿地说,那你说说吧。这个孩子站起来说了一句:“报告老师,回答香蕉的同学今天请假没来。”(全场大笑)
老师们,一个真实的谎言被一个纯真的孩子给捅破了,让人想到了《皇帝的新装》。这种事情虽然有点太过份了啊,但是现实中,这种公开课,做假的课,表演的课并不是说希奇古怪,而是说我们也经常听到或看到。那么我们这样去教学,不仅教会孩子做假,重要的一点我们怎么去启发孩子求知的欲望和兴趣呀。我们不是把孩子教傻了吗,本来很聪明的孩子呀。所以,我们要想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为主动,成为主动的学习者,我们老师先要改变自己。今天的课改,教育部推行课程改革,有的老师说了,课改一弄,我教了30多年的课,居然不会教了。为什么,课改在各地有顺有畅,有好有坏。课改可能说起来挺复杂,课本看起来也挺深奥,但是,老师们,课改有一个核心理念,只要你知道这个核心理念你什么都不用担心了。
转引自:http://(有删改
陶华坤)
第五篇:任小艾老师发言稿(二)
任小艾老师发言稿(二)做教师10年,做了10年的教师以后,或许说,取得了一点成绩,任小艾老师发言稿(二)。有一天,我们的校长把我找来,说:“明天下午,你去一趟北京市教育局,局长那去一趟,局长有事找你。”我当时很奇怪,我一个普通教师,局长找我干嘛呀,我说你陪我去吧。我陪你去不行,人家叫你去又没叫我去,你去了就知道了。我说我没犯什么错吧。他说不是犯错的事,是好事。于是第二天我就去了。北京市教育局局长。进了他的办公室,我说:“局长。”局长很亲切的说:“哦,你来了,有这么个事,马上要到春节了,春节前呀,中共中央委托北京市人民政府、北京市教育局要举办一个除夕春节教师团拜会,我们要选一批优秀教师,参加这个团拜会,要发言。后来市长发现名单里面都是中老年的多,说让找找年青教师,我们向各个区一布置工作,你们朝阳区,你所在的朝阳区推荐了你,我们要求这个会每人发言不超过5分钟,你回去做一下准备,就讲一讲你的工作。就完了,我就回去准备了。我当时就想,去人民大会堂,太好了,我还没去过呢,这回我可以到人民大会堂里去看看。再一想,那么多优秀教师都去,还能听他们讲话,多好呀。激动!那一天来到了,我以无比激动的心情,登上了富丽堂皇的人民大会堂,来到一个灯火辉煌的会议室,坐着软绵绵的沙发。眼前,都是只能在电视和报纸上才能看到的中央各级各位领导,直看得你目瞪口呆。哎哟,这些人,就和自己零距离接触,似乎他们的呼吸我都能感受到,这么近;再看四周围,都是北京市顶尖的特级教师,重点中学的知名校长,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教师。我当时想,我想找其中一位都不容易呀,今天全来了。我就感到有一点自卑。为什么呢?我,充其量,我当时既不是特级教师,也没有一个全国称号,也不知名。我充其量只有一个称号:北京市儿童少年先进工作者。这也是北京市一表彰就是几百人呀,所以,我想我今天得好好学习学习。再看看自己身后,因为这次会议的规格很高,在京的,在现场的记者,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的、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的等等各大新闻媒体都在后面呢,有扛着摄像机的,有拿着照像机的,有拿着笔的录音机的都有,这心直慌,哎哟今天这场面可不一般。会议开始了,主持人宣布,领导们起立,向大家鞠躬敬礼,拜年啊,其实主要是为了给全国人民拜年,借这个场合嘛。拜完年后,大伙开始陆陆续续发言。到会的这些人啊,老教师啊,校长啊都是积极发言,有的就这么半站着,就等着叫他发言。都想在这样一个场合汇报一下自己学校和本人的工作,难得的机会呀。我听得如醉如痴。会议进行一半的时候,一个工作人员过来了,给了我一张纸条。赶紧打开一看,上面写着:任小艾,你赶快举手发言,再不发言就没有时间了。落款是我们局长的。我一看,这我还有任务呢,我赶快找我们局长。一看,坐在那犄角旮旯那。你别看这教育局的局长,厅级干部,因为会议规格很高,他也只能坐在那犄角旮旯。我看了一下我们局长,我们局长冲我举了举了手,让我举手发言呀,我一想我今天还带着任务来的,那我就举手发言吧,我就特认真,象一个学生一样,90度,连举3回没人理。我在第3回的时候还看了一下我们局长,我可举手了啊,是主持人不叫我,你别怪我啊。举完了3回,那个送条子的工作人员又来了,拿了这么一个麦克风,放在我跟前,说:一会那个老师讲完你就把开关一开,然后说我发言。老师们,如果你在这个场合,你怎么办?有人说啊,人的成功有多种因素。个人坚持不懈的努力,个人的聪明智慧,个人的学习,当然这是一个方面。还要有什么呢?良好的工作环境,好的学校,好的校长、领导,好的同事,好的家长、好的学生,方方面面。还有人说,更重要的不是这些,是良好的机遇。有的老师说:”我这人呀,什么都具备条件,就是没有机遇。上苍不关爱我,我没有这样的机遇,要是我能在北京,我也能上人民大会堂;我要上人民大会堂,我也能发言;我要是能发言,我也能成为任小艾。“我相信,我肯定相信这一点。但是我要告诉大家,你光在那说上苍不公平,上苍非常的公平,他把所有的机遇降临给每个人,但是,有一句名言是这样说的:机遇往往降临在有准备的人身上。假如你是一个有所准备的人,也许一个机遇降临,你也会牢牢地抓住它,然后一发而不可收拾。假如你不是一个有所准备的人,万千机遇降临也会与你擦肩而过,失之交臂。我是一个76年高中毕业的学生,一天师范没进过;一堂师范的课没学过,但是我做了教师。所有的学习是后天学的,一是自学,二是通过在职脱产进修,记得我刚当老师没多久,恢复高考,首次国家恢复高考制度,发言稿《任小艾老师发言稿(二)》。我第一个念头就是报考医学院。因为我们家,世代祖传,中医世家。已经是三代,我这代是第四代了。我父母特别希望我做医生,所以我就想报考医学院。正准备报考的时候,教育局一个指令下来了:凡留校生一律不准报考除师范类以外的任何大学。可能同龄的人都知道,那时家里有辆自行车就特别炫耀了,就像今天家里有汽车一样。那时自行车就两个牌子:一永久牌,二飞鸽牌。所以学校,教育局肯定的说:要让留校生成为永久牌而不能让他成为飞鸽牌。教育局不同意那就报不了呀,不能报,而且还规定了一个细则:留校生只能报考在职脱产进修的师范类学校。连正规的师范大学都不能报。这没有办法,所以我后来的学习,先是报考了北京外语学院在职脱产进修,完成了中文系的本科学习。然后又报考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基本原理德育原理的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这是在职脱产进修大学。除此之外,我认为最重要的学习不是在学校里,因为在学校里学的是一样的书,培养是一个模子出来的学生,更重要的一点是自学。我现在做了国家教育期刊的记者,纵观中国许许多多教育界的成功人士,无一不是在艰苦的自学中成就出来的。那么我刚当老师不久,我发现自已站在讲台上,不能口吐莲花,不能吸引学生。我们教师靠得是语言的工作,如果你的语言木讷是你做为教师最大的悲哀。那怎么办呢?我记得我第一次站在讲台上,面对着学生,下了个小小的决心,许了一个小小的愿,那就是我决不能辜负这讲台,决不能误人子弟。当天回到家里面,我写的第一篇教育教学日记,题目就是《做最好的老师》,还在”最“下面点了个红点。也就是说我做教师的第一天就给自己定了一个高的目标――做最好的老师!什么是最好的老师呀?我并没有很清晰的认识。那么我就只有靠自学。于是我成为我们学校图书馆中唯一一个去的时间最多,逗留时间最长的一个读者。后来我不满足,因为我们学校图书馆太小了,于是我又成了我所在的朝阳区文化馆图书馆的常客。后来我又成了北京市首都图书馆的常客。因为老去,所有的时间我都泡在图书馆,我把图书馆管理员感动了,把我的临时阅览证换成永久阅览证,成为唯一一个拥有永久阅览证的一个读者。同时,我自费订阅的报刊杂志,可以说是我们全校订阅最多的,以至于我们学校图书馆订阅的报刊杂志的数量总数都没我多。我的月工资支付不了我的报刊杂志费,于是我要向父母去借。我记得非常清楚,我刚当老师的第一个月,我挣的工资31块5毛钱,拿了很长时间。当时我母亲挣的工资是150多块钱,当时我就想,什么时候我能像我妈挣的一样我多呀。中国当时就是那么一个现状。自己订阅报刊杂志,我喜欢积累。我自己写读书笔记,写了上百万字;写教师日记,写了几十本;自己喜欢集报,把报纸杂志中好的文章剪下来,然后粘好。85年,当我被各种新闻媒体报道的时候,当我成为所谓的教育名人的时候,中国青年报的记者,一位女记者到我家里,把我所有的读报的读书的笔记日记都翻出来,给我摞起来了。摞起来了,她说我得看看有多高。全摞起来以后,让我站起来,我身高1米65,超过了我的身高。我在做教师的时候,1986年,我就开始在报刊杂志上撰写文章,我记得我曾经写了一篇系列文章,就是《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这篇文章在1987年在北京教育杂志上陆续登载,登了五次,而且这个文章后来荣获1988年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颁发的全国教育好新闻系列文章评比一等奖。我那里没觉得这奖有什么用,因为我说我一个老师获新闻奖,后来我做了记者我才知道,作为一位记者,他的生涯当中能获得这样一次的大奖,是一生的荣耀。我记得那个时候我拿了这个证书就在我家的抽屉里放起来了。可是当时给我作责任编辑的那个记者呀,对我说,任老师呀,把您的那个证书给我用用啊,我用它来评职称呀。居然就拿这个证书,评上了高级职称。我到是没有什么用。1989年的时候,北京市人民政府当时组织优秀教师,特级教师撰写个人专著。有一次,北京市副市长在个人专著的作者的会上啊,去了12个老师,特级教师。当时报到的时候,北京市的副市长就说,那怎么才来了10个,那2个老师呢?我们局长说:那两个老师在医院抢救呢。市长就说:”人都到了抢救的地步了才让他写个人专著,那要是再不抢救,那可是我们国家的财富呀,说我们第一支队伍里边不能都是老年人呀,中老年呀,得找点年青的,让年青人带头开始积累总结。“于是任务就布置下来了,布置来布置去,朝阳区布置来布置去又找到我,说任小艾你喜欢积累写东西,你能不能写一本书。我说写书?我可没写过这个东西。你试试吧,于是我就参加了这个会了,这个会当时要求比较高,不到一年的时间要求写出不少于10万字的个人专著。所以那时我就写我的班主任工作,你做了什么班主任的事情你把它写一写,写成书的形式,有专家给你审评。平时积累的多,平时善于思考和写作,所以我写这本书并不十分困难。除了时间觉得紧张以外没有觉得很困难。当时,我们校长,我回来以后就找我.校长说,领导说了,可以给你减工作量,要写书嘛,照顾你。你现在教两个班的语文课,当一个班的班主任。现在可以给你减一个语文班,再减一个班主任。一天就就教一节语文,等你把这个书写完了再给你恢复工作。哎哟,我说:”校长,那我可不同意。我说名义上你是给我减了班给我减了工作量,实际我心里好难受,你说这叫什么事呀,你对人家老师怎么说?说任小艾要写书你去帮她带班,因为任小艾要写书你去帮她教课,我说我将来还要做人呀。哎哟这不合适。我能不能写成是我的问题,我有多大能力我就使多大能力,写不成就拉倒。我说,不要给我减工作量。"校长当时特高兴说,那当然我高兴了,我还不用做工作了,你继续带着班,你就辛苦一点,注意身体。这样,我在教着两个班的语文,当着一个班的班主任,正常工作量的情况下,用了不到9个月的时间完成了19万字的《我的班主任工作》。这本书出版发行以后,没过多久就赶上了一次很好的机遇,全国由教育部组织的,全国首届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评比,40多位专家云集北京,3000多本个人专著和优秀论文汇集到北京。经过专家的审评和评选,我的这本书荣获全国首届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评比个人专著类的一等奖。这是作为教育部最高的科研学术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