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发现和探索雾霾天气与地震关系
发现和探索雾霾与地震的关系
2007-10-10 21:18 星期三
摘 要:通过观测,发现大雾的时间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发生地震的时间吻合现象。利用长期积累的浓雾资料和能够找到的7级以上的地震资料进行逐一验证,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规律性关系。这里大胆地设想一下,如果把这一规律深入细致地研究下去,将使地震的判断和预报,变得简单方便。我们可以大胆地沿着这个思路,挖掘出一套新的地震预报程序,以期准确预报地震发生的时间、强度、甚至地点,从而有效提高人们防震抗震能力。
关键词:浓雾预示地震 远距离前兆
引言
雾、较浓的轻雾,还包括霾都是常见的天气现象。观测中,主要根据它们的能见度和湿度的大小,粗略地加以区分。很多时候,浓雾天气来历不明,我们也缺乏研究浓雾形成机理的机构和人员。比如,在相同的湿度和天气条件下,有时有雾,有时无雾,套用“蒸发雾”、“辐射雾、“平流雾”等相关知识,无法对浓雾的形成机理给予圆满的解释,所以建议,在我国高速发展的工业时代成立雾霾研究机构。
我们到底能不能给连续的浓雾天气找到其形成、存在和消散的真正原因?笔者通过分析大量的天气实况和查阅网络上公布的地震信息,逐步得到相应结论,对隐藏在雾霾背后的形成机理做了另一种解释,并大胆地推断:严重的雾霾天气是重大地质事件的前兆。
1.浓雾是预示地震的一个重要征兆,其浓度大小和持续的天数与地震的发生存在着正比关系。
根据雾出现的实况和本站的观测资料,查阅并得到雾(霾)天气维持的时间越长,周边的国家和地区发生地震的几率就越大。
1.1.两次大地震前,能见度状况
2006年12月22日到26日,本站连续五天的大雾或浓霾天气,五天的平均能见度在2.5千米以内。又有资料表明,同一时期内我国大面积地区都出现了大雾天气,对这场不同寻常的大尺度浓雾,新闻部门做了相关报道。结果,2006年12月26日台湾省高雄东南海域发生7.1地震,海底网络电缆深遭重创。无独有偶,在2004年12月11日到26日,连续16天,本站一直处在大雾和浓霾的笼罩下,能见度始终维持在0.1-6.0千米范围内,结果,在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以北海域发生里氏9级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30万人死亡„„
1.2 一个重要推论
还有很多类似的例证,都能够说明:大雾天气存在的时间与大地震呈现的正比关系。一般表现为,大地震发生前3-8天内,本站被浓雾和阴霾天气所笼罩。若本站有长达72小时以上的大雾天气,某地就会发生严重的地震。这是一个随时都能用到的推论,应该多予以关注。
1.3 小地震与轻雾(霾)存在的对应关系
就拿我国最新发生的两次小地震来说,10月6日,黑龙江东宁县和四川长宁县分别发生了震级为4.6级和3.8级的地震,而雾、轻雾和霾天气相继笼罩本站是从10月2号开始的,虽然雾霾的浓度不大,能见度也不算太差,但是这种现象的存在与地震有关。
在2005年11月26日江西九江的地震发生前,中国大范围内的能见度都很低。
还可以利用现有气象资料对比发生过的所有地震,会发现雾的日期和地震的日期,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存在着不谋而合的对应关系。
1.4 对通常雾霾的质疑
工厂排放、汽车尾气等人类活动是导致城市灰霾现象发生的直接原因,这没有错。但是,全国范围内广袤的大地处处被雾霾覆盖时,就应该停止抱怨。试想,工厂排放、汽车尾气随时都有,为什么偏偏这时候出现,其它时候就没有呢?为什么浓雾出现后地震接踵而至?其实,我们可以这样推断,如果雾霾是地震前兆,人类的活动对雾霾影响相应地降低,甚至可被忽略不计。真正需要我们探究的是:地震前地壳会发热吗?如果会发热,雾霾天气容易解释。可以解释为地震不是瞬间爆发出来的,而是一个地球内部持续向地壳和大气释放热的过程中,地温逐步升高,地表的水汽和大量的(超)细颗粒均通过地面土壤、植被、水面等蒸发而形成大规模的浓霾天气。如果借助于检测仪器,会发现两种情况下的霾,其组成成份和颗粒大小均截然不同。打个比方:地震对于地震来说,就象人是有病一样,人得病前,有许多前兆,发热是前兆之一,地球也是这样,雾霾天气是地震前地壳发热的一种现象之一。
2.雾霾和地震之间的必然联系
以上所列举的例证,是不是大自然的偶然巧合现象呢?据《史记·周本纪》记载,周臣伯阳甫曾称“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地震”。这句话说明中国古代已经注意到雾与地震的关系。通过对比天气实况和得到的地震信息,发现了几乎所有的地震,在发生前几天,都存在着距离震区很远的地方,能见度显著降低的现象,这说明雾和地震之间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
2.1 雾霾是地震的“远距离前兆”
有资料表明,5-6级以上的地震发生前,从距离地面几十到数百公里的震源中心,以扇形向外释放热能,地面在3-9天左右,都表现为大面积增温,增温直径可达10万公里。在这样的广大范围内,地表对近地层的热辐射增加,土壤、植被等细微颗粒大量漂浮和存在于对流层中。当细微颗粒粘附水汽以后,就形成了我们肉眼看到的雾和霾。
任何一次地震,都有一个雾霾形成和消散过程。在这一阶段内,距离震中很远的地方,常常出现大尺度的雾霾现象。这是由异常的大规模地面长波辐射造成的,也是地面辐射出的暖气与空气的冷气混合而成的。
雾霾天气是地震前的热效应演变的必然结果,是地震前的“远距离热征兆”。一般说来,雾霾的浓度越大和持续的天数越多,发生大地震的机率就越高。
2.2 雾霾随地震结束而消失
当某地有“地震雾霾”产生时,近地层的大气环流便受其阻挡,气压层变成了地面辐散、高空辐合的高压,雾霾经久不散,天空就象一口倒扣下来的大锅,迫使近地面到高空的大气形势发生变化。就象风要经过充满雾霾的城市,不得不变弱或绕道前行,以便来适应和配合灰霾天气持续存在。
“地震雾霾”的消失,是伴随着地震活动的结束而荡然无存的。验证这一说法的正误,只需要用气象资料查阅一下震后的能见就可以了,一般都表现为:“忽然变好”。
2.3 本站位于河南中部,通过对比分析,东边和东南出现地震前,本站出现雾霾。西边出现地震前,本站无雾。
3.用雾霾预报地震的几条思路
由于雾霾形成机理较为复杂,而这种方法处于刚起步阶段,尚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目前,如果采用这种方法,尽管可以把较大地震发生的大致时间预测出来,但是,无法判断地震发生的准确地点。如何才能完善这种方法,使人类能够准确预测地震将要发生的地点那?现提出以下三条思路:
3.1 建立浓雾数据库
由于“地震雾”是个大尺度系统,绵绵万里,每个地方的地表性质存在着较大差异,有的是水面,有的是土壤,有的是岩石,所以,各地产生的雾霾天气也有轻有重。试想,如果某地发生大地震时,把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内的雾霾状况,专门建立一个数据库,以表明该地发生地震时的雾霾特点,等到该地或附近地区再次出现地震时,利用现存的雾霾数据,就可以准确提示该地某时将有地震发生。这样,人类最为关切的问题:准确预报灾害性地震将在何时何处发生,将不再是当今科学技术的一个大难题。
例如:在台湾省高雄东南海域发生7.1地震时,把我国当时的大部分站点的浓雾状况,建立一个数据库,那么,用这些数据和其分布特征,将为准确预报该地区或附近地区的地震,提供强有力的帮助。
3.2 建立完善的雾霾观测体系
目前,几乎全部气象台站所测定的雾霾天气,都有点“屈才”,大家都认为它们仅仅是一种无大危害的天气现象而已,其真正对重大事件的预示作用没有被挖掘出来。
我们知道,广大的气象台站取得的能见度数据,仅仅依靠观测人员的目测,这与真实情况相差甚远,不能反映当地当时能见度的实际情况。所以,要想把雾霾与地震之间紧密的联系充分揭示出来,必须尽快利用气象台站网点密集、范围广大的特点,建立起一套完善的雾霾监测体系,这样,才能充分发挥雾霾对地震的指示作用。
3.3 成立相应的研究机构
为了全面地掌握和研究地震和雾霾的联系,建议尽快地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以便在更高更广的层面上,报着严谨、求实、进取的精神不断探索向前,会解决许多疑难问题,比如:详尽地建立震级不同的地震分别对应的雾霾范围、浓度和天数;如何准确测定地震雾霾的含量;地震与地温、气温所呈现的远场、近场差异有多大?„„
也许我们从此会走出雾霾带来的困惑,不但能够把地震发生的时间预报出来,而且具体震点和震级都可以预报出来。或许我们气象部门用云图预报天气,用雾图预报地震的时代,不久将会到来。
本文参考文献:
1.<<电波科学学报 >>2006年05期,丁鉴海 , 申旭辉 , 潘威炎 , 张晶 , 余素荣 , 李纲 , 关华平
2.《雾和霾的区分》,吴兑,广东气象2004年04期
3.<<地震 >>2004年04期,蒋海昆 , 侯海峰 , 周焕鹏 , 冯志军
4.《地震有“热征兆”》,1999年地震学报第21卷第6期。刘德富 彭克银 刘维贺 黎令仪 侯建盛
5.《寻找控制污染的利器 大气气溶胶研究新动向》《科技日报》汪安璞 2002年6月24日
6.http://218.86.121.20/czpd/jxzy/04-05shang/dl/1/05/kebiao/1/kzzl.htm《扩展资料》作者:苍海桑田
第二篇:浅议雾霾天气
卢赛丽汉语言1101班
浅议雾霾天气
最近“雾霾”这个词频频露面,这让很多原先不认识雾霾的“霾”字的人对其深熟于心,近来中国各地频发雾霾天气,中央气象台也频发雾霾高级别预警,华北大部地区是雾霾的重灾区,但令人想不到的是在中国的南部海南三亚都难逃雾霾的厄运。雾霾天气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出行,哈尔滨公交车因严重雾霾而跑丢,旅游者来华旅游压根看不到美丽的景色,到处倒是灰蒙蒙的一片······长久的雾霾天气让人们苦不堪言却又无可奈何,在11月4号北京出现蓝天,这却让习惯了灰蒙蒙天气的民众觉得看到了奇迹,但专家又立刻说这只是短暂的放晴,雾霾天仍是未来一段时间的状态。雾霾年年有,今年尤为多,到这时,外国政府和媒体都看不下去了,日本驻华使馆呼吁在华公民戴口罩,并面向在华日本人举办说明会,防止大气污染危害健康。韩国KBS电视台报道称,中国的雾霾可以称作“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大气污染”。目前该污染正持续对朝鲜半岛产生影响。
雾霾挥之不去,人们心里的阴霾也挥之不去。到底雾霾天气会对人们造成怎样的影响呢?雾霾形成之后可以吸附大气中的污染物,在人吸入后会刺激呼吸黏膜,进入肺部后还会刺激肺部,一些污染物还会进入血液循环从而危害人体健康,轻则造成呼吸道疾病,重则致癌。这就使得人们不得不戴口罩出门,现在的北方,不管是但人还是小孩,也不管是多爱美的女孩都得用口罩来阻隔与外界的接触。但一般性的口罩压根就起不了防范的作用,这也使得一些经济基础不好的民众深
受雾霾的影响。因为买不起好的口罩而生病,生病又得花更多的钱。这笔账该找谁算?政府能否为其埋单?
过去的十多年,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同时环境也在大幅度被破坏着。究其原因,在于环保制度建设落后和环境执法不严。假如政府想要建立健全的监督惩罚制度,很多问题或许可以得到解决。但假如中国仍继续走用破环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道路,那么将更难摆脱难缠的雾霾天气。有关部门工作的不到位,仍在鼓励变味的“中外合资”,仍在鼓励外国将原产品运来中国加工,这使得工业污染有增无减,而雾霾大范围长时间肆虐的原因就是工业污染。资料显示,因破坏环境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以年均百分之二十九的速度在增长着,很多企业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利益的做法,令民众苦不堪言。
政府应急再也不能停留在纸面上了,请不要将有力控制变成无力应对。到那时,真的就到了人类接受大自然惩罚的时候了。摆脱雾霾除了和政府有关,和民众也有着切实的联系,部分民众的环境保护意识薄弱,时至今日,仍有人砍伐着森林,仍在往天空排放着废气,仍在为了虚荣而买车,车多污染自然也多。假如民众的想法能够改变,能够心疼这头顶上的天空。那雾霾或许会消散很多。
要想摆脱雾霾天气,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但首先还是需要政府做好榜样。
第三篇:从雾霾天气看人与自然关系
从雾霾天气看人与自然关系
摘要:本文从我国城市雾霾天气的现状及其特征出发,探讨城市雾霾天气的危害;由北京市雾霾天气为例来阐述我国城市雾霾天气的具体成因;从哲学层面上对我国城市雾霾天气的成因进行反思,批判人与自然关系的破坏生态平衡造成了我国日益严重的雾霾天气问题。最后,从哲学的角度出发,对于我国城市雾霾的治理工作进行了辩证思考,并提出我国城市雾霾天气治理的意见。关键词:城市雾霾天气,人与自然,生态平衡
“可持续发展”这个时代主题早在 1972 年就被提出并得到世界认可,而环境问题也早已成为当今人类共同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2013 年整年在我国爆发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城市雾霾,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及身体健康造成了愈来愈严重的危害。中国雾霾污染呈现污染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等特征。抛开自然因素,对雾霾天气产生的直接诱因进行探究,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和掠夺式的生产生活方式是罪魁祸首。1.城市雾霾天气特征及危害
“雾”与“霾”的混合物就是我们常说的“雾霾”,而当早晚之时“雾”的成分相较于“霾”的成分更多;进入白天,“霾”的成分又成为了绝对主力。两者之中,“雾”仅仅作为一种天气的自然现象而存在,是大气中水分子遇灰尘之后的凝结,对身体并没有过多的危害;而构成“霾”的主要成分是大气中的污染颗粒,包括浓烟、粉尘等。
空气质量与人类生命健康是息息相关的,雾霾天空气中的颗粒物含有毒性,不但是癌症诱发的慢性因素,还会引发心肌梗死、心肌缺血或损伤等心血管疾病,除此之外,雾霾天气也会增加各类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严重的雾霾天气能见度仅为3—5米,视野能见度极低,交通事故频繁发生,导致交通阻塞,航班起降滞后,严重影响人们的交通生活;雾霾天气会影响人的情绪,诱发情感障碍。“雾霾天气”还会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养殖业和旅游业。雾霾天气会严重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减缓生物体的正常发育,降低生物对外界环境的抵御能力,使得生物罹患病虫害的频率增加,严重的将会直接导致生物中毒或枯竭死亡。2.造成我国城市雾霾天气的自然和人为因素
2013 年我国中东部地区大雾频繁,其主要原因:是由于进入冬半年以后,中东部地区冷空气势力逐渐减弱、地面风速减小,我国大部分地区多被西北气流控制,大气层结构较为稳定,为水汽积聚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由于青藏高原南侧暖湿空气活动增强,并延西南路径将水汽输送到我国中东部地区,为雾气的产生创造了条件。而特定的气象条件则是“雾霾天气”产生的必要条件。全球气候变暖同样加剧了“雾霾天气”的发生。除以上两方面外,近两年频繁出现的“逆温层”现象,也是“雾霾天气”产生的原因之一。
自然因素虽为“雾霾天气”创造了温床,但毕竟只能作为矛盾的外因,起到促进作用。而内因才是促使事物变化的根据,人为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毫无节制的排放、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模式,才是“城市雾霾天气”大面积爆发的根本原因。2013 年 12 月,科学家对北京市“雾霾天气”贡献源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北京市 PM2.5 来源有六个,分别是二次无机气溶胶 26%、工业污染 25%、燃煤 18%、土壤尘 15%、生物质燃烧 12%、汽车尾气与垃圾焚烧 4%。其中,二次无机气溶胶指的是一次排放的氮氧化物(机动车尾气等)和二氧化硫(燃煤等)等通过均相非均相反应形成气溶胶颗粒中的硫酸盐硝酸盐。据上述资料分析,造成我国城市雾霾天气的人为因素应该分别为工业污染、机动车尾气排放、火力发电排放、城镇化发展污染以及生物质燃烧。3.我国城市雾霾天气成因的哲学反思
“生态”这个词语讲的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生存的状态,以及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系统相关。生态理论是一个较大的理论体系,它包括哲学和科学两个理论层面。传统的生态科学研究的是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其作用的机理,然而人口的增长速率和由此引发的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干扰,会对环境造成巨大的负荷。当今的生态科学研究越来越倾向于通过掌握生态学理论来调整人与自然、人与资源以及人与环境相互之间的关系,从而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以及生态环境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然而不管是生态农业学还是生态经济学,都是受哲学理论高度的支配。
环境价值是生态哲学的核心思想,而生态哲学充分把握这一核心思想并从生态学理论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系列新的价值观和方法论。从生态哲学的角度来看世界本体,摒弃原先的客观的自然界,真正的本体是 “人—社会—自然”复合而成的生态系统。从这一角度出发,我们对待自然环境并不能将客观自然界与人割裂开来,我国城市雾霾天气之所以大面积爆发,其最主要原因就是没有用生态哲学的理论指导行动,把人从整个生态系统中分裂出来。
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共存的对象,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更离不开自然。人类不仅要将自然看作是主体实践对象,更要将之视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和源泉。然而从现实来看,自从人类诞生以来,自然化的过程日益受到人化的影响,逐渐发展到全球性的生态环境恶化,以致人化自然出现了“反人化”的倾向,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只有消除生态系统的“反人化”趋势,走向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人类社会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4.防治我国城市雾霾天气的辩证思考 我国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是造成我国城市雾霾天气产生的最直接原因。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向集约型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才能从根源上解决城市雾霾天气的治理难题。
其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绿色可持续的集约型经济发展道路。集约型的经济发展方式摒弃了以往的大量能源、资源的投入发展方式,从根源上切断了污染源。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结合,有目的的降低城市大气污染排放量,有效治理城市雾霾天气。
其二,转变城市经济发展方式,走绿色环保的新型工业化路线。新型工业化道路有污染小、经济效率高等特征。我国城市雾霾天气的爆发主要集中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大中城市,这些城市或地区绝大多数仍旧走的是传统工业化的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应运而生,坚持加强科学技术应用,增强服务业的发展力度,加大信息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经济发展与效率提高同步,减少城市发展过程中由于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方式所带来的环境污染。
其三,坚持走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城市发展道路。生态环境与城市发展密切相关,在城市发展的进程中坚持环境与人的和谐相处,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尽可能减少高污染、高排放量的现状,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转变“重数量,轻质量”的传统理念,努力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也注重经济效益和质量的提高。努力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城市,提倡生产清洁、消费环保、资源再利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同发展,有效治理城市雾霾。
人与环境的关系从最初的人对自然的无限崇拜,到人类征服自然,再到人与自然寻求和谐共生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而环境污染问题在这个历史发展的最初阶段相对较少,直到工业时代的来临才全面爆发,城市雾霾天气实则是工业时代的产物。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仅仅几十年的时间,然而就在这几十年间环境污染严峻、自然灾害频发,城市雾霾天气更是大频率的笼罩着中国的各大城市。诚然,人类要求快速发展,就必定与自然环境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但是如何有效解决这对矛盾,是我们应该深究的问题。面对我国城市雾霾现状,我们要认清社会发展进程中生态平衡的重要性,重塑新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并且承认生态价值和生物价值,树立正确的生态经济观共同构建生态文明新格局。参考文献:
[1] 成良斌, 宋子良.自然辩证法讲义(内部资料).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2005 [2] 周涛,汝小龙.北京市雾霾天气成因及治理措施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 13 – 16.[3]王新、何茜.雾霾天气引反思[J].生态经济,2013 年第 4 期.
第四篇:雾霾天气思想汇报
篇一:2013年下半年思想汇报(确定稿)2013年下半年思想汇报 敬爱的党组织:
我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的预备党员已一年时间,这一年来,我不断的注意提高自身修养,在各方面以一名正式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审视自己。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是我人生理想与信念的最大最求。在此我特向敬爱的党组织汇报我2013年下半年的思想情况,请党组织审阅。
前段时间,我国多个地区遭遇严重雾霾天气,影响百姓出行与健康,引发多方关注。空气湿度大、不流动,水汽及微小颗粒物大量聚集,就形成了雾霾。由此,我联想到,受时下各种不良社会思潮影响,加之在人生重要关口面临着进退走留等诸多挑战和考验,党员干部有时也难免形成阶段性的“思想雾霾”,对个人成长进步和党的事业造成危害。与解决雾霾天气一样,廓清“思想雾霾”也需要综合施策。因此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接受经常性的组织生活教育,常给思想“洗洗澡”,以达到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目的。
作为一名合格的党员,要在经常性组织生活中加强学习,提升思想境界。“水清沙自洁,官贤弊自绝。”思想具有可塑性、适应性特点,这就要求党员干部时刻牢记学以立身、学以强能、学以创业的道理,认真落实好党日、党课、集体学习等组织生活制度,坚持不懈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增强对“思想雾霾”的免疫力。并且要在经常性组织生活中接受监督,增强自律意识。思想具有主观性、功利性特点,经验告诉我们,正如洗脸照镜子一样,人往往难以发现自己的缺点。这就需要经常有人给我们拉拉袖子、提提醒,给我们的思想“搓搓澡”。思想汇报、民主生活会、党员评议等制度,就是给思想“搓澡”“针灸”的有效手段。党员干部应自觉将自己置于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之下,在他律的帮助下实现自律。
我们党员干部还在经常性组织生活中历练党性,自觉加强养成。思想具有反复性、多变性特点,消除“思想雾霾”不可能一蹴而就。几乎每一个栽了跟头的党员干部在忏悔中都会提到大致相同的一条教训:随着权力地位的提高,不愿参加组织生活,不愿接受组织制度的约束,放松世界观改造。这说明制度是面“防火墙”,党员干部加强党性锻炼、纯洁品行操守,需要接受组织生活制度的约束。落实组织生活制度,难在经常也贵在经常。要像落实一日三餐那样认真落实组织生活制度,自觉清洗名利之尘、庸俗之尘、虚浮之尘,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以上是我下半年的思想汇报,希望党组织及时给与我批评指导,我会虚心接受意见,不断改正缺点和不足,在思想上、行动上做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请组织在时间中考验我。汇报人:
2013年10月1日篇二:2013年3月—2014年9月思想汇报 思想汇报
尊敬的党组织:
今年3月22日至3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俄罗斯、坦桑尼亚、南非、刚果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习近平主席将俄罗斯作为就任后的首访国家,中国人民对习主席访问俄罗斯及取得成果高度关注。
3月22日至24日,习近平主席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他就任中国国家主席之后的首次出访,充分体现了新一代中国领导人对于中俄关系的高度重视,也凸显了中俄两国在对方对外政策甚至国家战略的重要地位。
可以说,习近平主席此次访俄是在世界处于“大变局”时代的一次重要外交活动,不仅对中俄关系的持续深入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向世界展现了“中国梦”的美好愿景、中国实现这一伟大梦想的决心、信心以及中国承担与能力相适应的国际责任的意愿。中俄两国领导人深入交流了治国理政经验,进一步巩固了政治互信,为双边关系的健康发展夯实了政治基础;在经济领域,两国政府和相关企业就能源合作、产业合作、金融合作等签署了一系列重要协议,进一步推动两国务实合作取得更大进展;在国际领域,双方就共同关心的地区形势、热点问题和全球治理深入交换意见、增进共识、协调立场,表达了对建立公正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推动建立符合21世纪现实和潮流的“新型大国关系”的主张;在人文领域,两国领导人共同出席了俄罗斯“中国旅游年”的开幕活动,以此进一步推动两国的人文交流;在安全领域,习近平主席成为参观俄罗斯国防部及联邦武装力量指挥中心的首位外国元首,双方达成了军事技术合作、联合举行军事演习的一系列重要协议,表明中俄安全合作进一步深化。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条件下,“软实力”和“巧外交”成为拓展一个国家战略影响、提升其国际形象的重要手段,而“首脑外交”又是集中展现“软实力”和“巧外交”的重要场合。习近平主席此次出访俄罗斯,除会见普京总统、梅德韦杰夫总理以及上院议长马特维延科、下院议长纳雷什金等俄罗斯政要外,还出席了俄罗斯“中国旅游年”开幕式,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了演讲,会见了俄罗斯汉学家和学习汉语的青年学生代表。在所有这些活动中,他举止儒雅沉稳而又充满自信,言谈亲和而不乏风趣幽默,充分展现了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当代中国蓬勃发展的精神内涵。
习主席在俄罗斯的一系列演讲突出表现了他个人的语言风格,既平实自然,又切中要害。在演讲中,他巧妙地运用集中了人类古老智慧的格言和谚语,取得了画龙点睛的良好效果。比如他以“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来揭示“各国人民有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的哲理,犀利地讽刺了一些国家“削别人足”、“试自己履”,肆意干涉别国内政的行径。而他借用车尔尼雪夫斯基的诗句“历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前进的,有时穿过尘埃,有时穿过泥泞,有时横渡沼泽,有时行经丛林”来说明“无论会遇到什么样的曲折,历史都总是按照自己的规律向前发展,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历史前进的车轮”,表达了对于“世界会变得更加美好”的信心。最后,他引用了俄罗斯谚语“大船必能远航”和中国古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来表达中俄关系一定能够继续乘风破浪、扬帆远航,更好造福两国人民,更好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信念。这些经典诗句和格言的运用,拉近了与听众之间的情感,体现了中俄文化异曲同工之处,取得了形象生动、入木三分的传神效果。中俄两国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对于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承担着共同的责任。两国有着近似的“国家安全观”和“国际战略观”,在一系列重大国际问题上持有相同或相似的立场和意见。在国际战略格局面临深刻调整的大背景下,习近平此次访俄及近来中俄两国签署的一系列重要协议,进一步深化了两国的军事与安全合作。
汇报人: 2014年4月3日
思想汇报
尊敬的党组织:
应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共和国总统卡莫纳、哥斯达黎加共和国总统钦奇利亚、墨西哥合众国总统培尼亚、美利坚合众国总统奥巴马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5月31日至6月6日对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哥斯达黎加、墨西哥三国进行国事访问,并于6月7日至8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安纳伯格庄园同奥巴马举行会晤。中美两国关系将如何发展,世界各国媒体都高度关注。
习主席对拉美加勒比三国的访问,还有在加州举行的中美首脑会晤,肯定属于2013年中国外交的重头戏。其中国际舆论关注度非常高的应该是习主席和奥巴马总统的会晤。首先这个会晤形式确实非常的特别,奥巴马总统从华盛顿飞过来,习主席在拉美、加勒比三国之行之后,在加州一个庄园进行会晤。这个形式和以前相比是比较独特的,以前是非常的正式,一般来讲是直飞两国的首都。
现在来讲,相对这种非正式轻松时间很长的会晤本身有意义,它的意义就是两国关系已经成熟到一个程度,已经不太讲形式了。如果两个人比较客气,一动就是正式访问可能关系还没到位。现在关系成熟到一定程度以后,大家就可以用非正式的形式,但是实际上是更深入的形式进行会晤。所以这个形式非常的独特。
那我相信效果有它的独特之处,因为两个人在庄园见面比较放松,时间长,我认为谈的问题就会比较深入一些,话题就比较多,非常有利于建立两国元首之间的个人信任和个人的工作关系。反过来讲如果个人信任、个人工作关系建立得比较好,那对两国关系的整体信任是非常有好处的。如果两国元首有相互的信任,有政治意志,对两国关系的整体稳定、战略互信的建立是有好处的。
中美两国现在大家都知道,现在是世界前二强,两超大型国家,他们如果能够建立起这种相对稳定的关系,对两国很好这是不用说,就是对整个世界也是一个公共产品。中美关系现在是这样,决定21世纪整个关系的性质,中美关系好,中美关系是合作的,那么21世纪国际关系的倾向是一致的。反之亦然,如果中美关系走向对抗,整个21世纪的国际关系性质就是对抗的。
所以从这个关系上讲,两国元首能够建立很好的个人信任、很好的工作关系,对中美关系是福音,对未来的世界和平稳定也是福音。
汇报人:
2014年6月10日 思想汇报
尊敬的党组织:
2013年12月5日,南非著名政治家、前总统曼德拉因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享年95岁。这位“新南非”的国父顽强地度过了27年的牢狱生涯,并最终引领着南非走向了种族和解共荣的康庄大道。他在《漫漫自由路》中写道:“生命中最伟大的光辉不在于永不坠落,而是坠落后总能再度升起。”这句经典名言,正是他一生的写照,他的成功在于他无比坚韧的意志,屡仆屡起是他一生的注脚。
这位南非前总统曾指引他的国家,渡过了种族隔离制度结束后的那段惊心动魄的过渡时期。1994年,他领导非洲人国民大会在南非首次民主选举中获胜,并成为该国第一位黑人总统。他淡出政界多年,但在南非和其他国家人民的心目中,他仍继续享有近乎神秘且神圣的地位。从很大程度上而言,这是因为在27年铁窗生涯之后,对于追求自由的全体南非人民,不论是黑人还是白人,他依然是一个精神支柱,鼓励他们获得更大的自由。
实际上,他最重要的遗产或许是他持之以恒的努力――他一生致力于南非种族和解,与白人群体合作,在南非推翻残酷压抑的种族隔离制度时,他让南非避免了很多人此前预测会发生的流血冲突。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美国总统奥巴马、英国首相卡梅伦等多国政要通过不同方式表达对这位政治领袖的哀思。潘基文表示,曼德拉向世界展示了宽容的能力——把人们联系到一起??这就是和平的真正含义。奥巴马称曼德拉体现了“人类向更好前景转变的承诺”。卡梅伦对曼德拉的去世发表评论说:“世界失去了一盏明灯。纳尔逊?曼德拉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英雄。” 在世界范围,曼德拉是一面道德和正义的旗帜。曼德拉是伟大的民族主义领袖,但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者。多年来,曼德拉一直为消除贫困和战争而奔走呼吁,他的贡献得到国际社会的公认。曼德拉1993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1995年获得非洲和平奖。关押曼德拉和非洲解放运动政治犯的罗本岛监狱,1999年被联合国命名为世界遗产,作为种族隔离罪恶和非洲人反抗的历史记录。2005年“世界儿童权利奖”获奖者名单中,曼德拉及其夫人格拉萨·马谢尔获得由世界各地数百万儿童选举产生的“全球之友奖”。2005年2月西方7国峰会在英国召开之前,曼德拉应邀参加在伦敦特拉法尔加广场举行的“把贫困变成历史”的大型集会。在成千上万名支持者的欢呼声中,曼德拉发表讲话,呼吁发达国家为消除世界的贫困贡献力量。曼德拉主张世界和平,反对伊拉克战争。他是公开批评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世界政治领袖之一。2007年3月2日,曼德拉的画像被悬挂在联合国大厦的安全理事会附近,这是对世界和平与正义的鞭策和鼓舞。为了传播曼德拉的理想和价值观,曼德拉基金会把推动对曼德拉的研究和交流作为工作重心。“纳尔逊·曼德拉演讲”于2003年由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发起,在每年7月18日前后举行,由一位世界知名人士发表主题演讲。2008年的“纳尔逊·曼德拉演讲”,主讲人是利比里亚总统埃伦·约翰逊—瑟利夫。他在题为“把握新非洲”的演讲中指出,非洲复兴的迹象正在显现,非洲并不贫困,而是缺乏良好的管理。他赞扬曼德拉在南非实现了正义和民主,同时也对所有的非洲人起到鼓舞作用。曼德拉则在演讲的开幕辞中说,“在21世纪初,我们的世界仍然有过多的不和谐、仇恨、分裂、冲突和暴力。在我们的个人和社会生活中关心他人,建设一个我们热切盼望的更美好的世界,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汇报人:
2014年12月7日
思想汇报
尊敬的党组织:
今年12月1—6日我国中东部地区近日出现大面积持续性的雾霾天气,从南京、上海到杭州、宁波,各地被一团浓重的雾霾笼罩,不仅影响民众出行和生活,更构成对市民健康的威胁,而类似环卫工人这样需要长时间户外工作的劳动者,受影响更为严重。面对雾霾日益严峻的新问题,宁波市有关部门积极应对,及时破题,有望在全国率先为雾霾天气下劳动保护立法。这不仅有利于劳动者享有体面劳动的权益保护,更篇三:2013年下半年思想汇报(确定稿)2013年下半年思想汇报 敬爱的党组织:
我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的预备党员已一年时间,这一年来,我不断的注意提高自身修养,在各方面以一名正式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审视自己。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是我人生理想与信念的最大最求。在此我特向敬爱的党组织汇报我2013年下半年的思想情况,请党组织审阅。
前段时间,我国多个地区遭遇严重雾霾天气,影响百姓出行与健康,引发多方关注。空气湿度大、不流动,水汽及微小颗粒物大量聚集,就形成了雾霾。由此,我联想到,受时下各种不良社会思潮影响,加之在人生重要关口面临着进退走留等诸多挑战和考验,党员干部有时也难免形成阶段性的“思想雾霾”,对个人成长进步和党的事业造成危害。与解决雾霾天气一样,廓清“思想雾霾”也需要综合施策。因此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接受经常性的组织生活教育,常给思想“洗洗澡”,以达到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目的。
以上是我下半年的思想汇报,希望党组织及时给与我批评指导,我会虚心接受意见,不断改正缺点和不足,在思想上、行动上做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请组织在时间中考验我。汇报人:
2013年10月1日
第五篇:雾霾天气演讲稿
今天我的演讲题目是
抓不到的雾霾
最近几年,人们生活中最为热点的话题之一就是雾霾天气了,这种天气会对人类身体健康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它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就在最近这段时间,我国大部分地区被雾霾天气笼罩,并且像北京,上海,广州,青岛,乌鲁木齐等等这样的大城市雾霾最为严重。事实上,这几年,每到秋冬,我国中东部地区不时会遇到雾霾天气,只是都没有最近这段时间波及范围之广,持续时间如此之长。这里有一些图片。图片 图片 图片
那么雾霾天气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根据资料统计,雾霾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生活相互作用的结果,城市的空气灰尘大、微小颗粒多、汽车尾气、工厂制造处的二次污染以及冬季取暖排放的CO2等污染源都是雾霾天气形成的主要因素。
他给人们带来哪些危害呢?
首先,影响身体健康。由于雾霾的组成成分非常复杂,包括数百种大气化学颗粒和空气污染物,因此它对人们的血管和呼吸系统都有影响。
其次,影响交通安全。阴沉的雾霾天气光线较弱、视野能见度低、空气质量差,容易引起交通堵塞,甚至会发生交通事故。
最后,雾霾天气还可导致近地层紫外线的减弱,是空气中的传染性病菌的活性增强,传染病增多。
学者称,中国已进入雾霾高发期,不治理将持续10-20年。因此,我国相关管理部门为了应对这种天气也采取了很多治理措施,其中改善空气质量为首要任务,并聚焦重点领域,加强环境执法监管。
那么,如果我们遇到雾霾天气尽量做好防措施。关闭门窗,并避免户外活动。同时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要注意饮食清淡,多饮水,必要时要补充维生素D。以上是我所有的演讲内容,谢谢大家。
雾霾—你在我面前我却看不到你,这就是距离。
PM,英文全称为particulate matter(颗粒物).PM虽然不是有毒气体,但PM因直径细小,携带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进入人体会影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