穹庐之畔作故乡

时间:2019-05-14 17:17: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穹庐之畔作故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穹庐之畔作故乡》。

第一篇:穹庐之畔作故乡

穹庐之畔作故乡

2015年的春天,我回到内蒙古隆盛庄寻根。

其实,我的根不用寻,小时候常听父亲说,我的祖先是陕西长安县人。但是,从小我就知道,我的故乡在内蒙古隆盛庄。

同治年间首先从陕西开始,爆发了历时17年的震动全国的西北回民反清起义,遭清廷的镇压惨败后,陕西的七八十万回民,“有的死于兵,有的死于疫,有的死于饥饿,剩下者仅十之一二”。这些幸存者绝大多数流离失所沦为难民而逃往异地他乡,其中部分逃至内蒙古丰镇隆盛庄一带。我的曾祖父和祖父就是这部分难民中的成员。所以,穹庐之畔的隆盛庄就成了我的故乡。

隆盛庄位于中国正北方的内蒙古自治区中南部,是一个辖地面积仅440平方公里的商业古镇。是北依草原,南通晋蒙、冀蒙两大商道的交汇枢纽。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大词典》第一卷记载,这里在“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清廷设庄,定名隆盛庄”。清廷在隆盛庄一带招民垦种并发展商务,来自山西、直隶(河北)、山东、陕西、甘肃、宁夏等地的大批工商农户,遂聚于这个新垦的处女地,安家落户,创业谋生。延至嘉庆年间(1796-1820年),开辟了远至内、外蒙古草原的经商通道。内地的烟、茶、酒、食品、绸布等和草原的牲畜、皮毛,始以隆盛庄作为商品交换的集散地。在道光(1821-1850年)至光绪(1875-1908年)年间,进而发展为一个具有贸易中心地位的城镇,并达到鼎盛时期。这时全庄商民已有两万之多。这里从清朝初期开始,便有河北、山东等地的回回人,在此停留经商,成为内蒙古境内回民居住和清真寺建寺最早的乡镇之一。当地的汉人把隆盛庄叫做“隆盛卓儿”,而蒙古人?t把它叫做“隆兴浩特”。隆盛庄一方面由于离察哈尔草原不远,另一方面又是从蒙古到五台山的必经之路,每年都有成千上万朝山进香的人途经此地,他们都习惯于在此小息置物,正因如此,这里的小买卖十分兴旺。但是隆盛庄的意义不限于此。察哈尔人和蒙古人常常把成群的牛、马,特别是羊群赶到这里来,在马桥集市上出售,再由这里发往内地,尤其是北平,可以说每星期都从这里输入数千只羊的肉品,而且终年不断。

当年,我的曾祖父一行由西安一路逃亡到此落脚,首先得益于此地的汉人、回回人、蒙古人的博大的接纳胸襟,亦或是这群陕西乡党的幸运或前定,感念真主,他们活着成功出逃,并选择了这个穹庐之畔的古镇落脚生根。

现在,隆盛庄的许多回民都自称其祖先是陕西人,就连目不识丁的老妪都知道马化龙事件,他们中的很多人都能描述出逃亡途中的血泪故事,例如,许多回民被迫装作汉人,腰别烟袋、手提猪肉才得以摆脱清军的围剿。我父亲生前曾提到,他们小时候邻家婶婶的手指间布满了疤痕和肉瘤,当年逃亡时,那位缠过足的小脚婶婶只有十一二岁,跟随逃亡人群由陕西一路跋山涉水,因爬山时“三寸金莲”实在不给力,使用双手过多,以致双手磨破,无奈用破布将手指并拢包扎后继续爬山。翻过山后,待到解开破布,五指已无可挽回的长在一起,双手悲惨地变成了“鸭掌”。逃到隆盛庄落脚后,缺医少药的家人只得用马尾为她勒开指缝间的“蹼”,勒时婶婶疼痛难忍,只好勒一小节,待伤愈后,再勒一节,于是,每一个指缝间都留下了令人触目惊心的串串疤痕和肉瘤。隆盛庄的那一代回民中,像婶婶这样身有残疾或疤痕的逃亡者还有许多。我外巴(外祖父)的奶奶也在逃难途中,遭遇清兵围剿,头部被砍五刀,倒在死人堆里才保住性命,头上爬满令人恐怖的刀疤。这些逃难自西北的回民逃亡至隆盛庄一带,隆盛庄的包容和接纳,使这批逃难者如归故里,他们在这里疗伤调息,寒冷的北方小镇,温暖着他们破碎的身心,他们落脚定居于该地,至今已一百五十多年,成为隆盛庄回族来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当年在长安,我的祖父林茂财年仅13岁,某日正在村外放牛,忽遇大批被清军追杀的逃亡回民,并见其父亲急唤快逃,遂丢掉牛群,父子二人跟随逃亡人群一路逃至内蒙古丰镇隆盛庄落脚生根,从祖父传与后代的描述中可见,当时的情形多么危急,林家的其他成员那里去了?在这场灭绝民族的追杀中,但愿林家的其他成员也能活着成功出逃。因此,我从小就特别留意林姓的回族,遐想着或许能够遇到本家,我一定会详细询问他们的祖父或曾祖父是如何逃到他乡的,可惜,到目前为止,还未出现这种戏剧性的场面。我的曾祖父从此与陕西老家的林姓家族失去联系。就此,隆盛庄有了唯一一家林姓家庭。

我的祖父林茂财在隆盛庄成年后娶了当地汉族女子为妻(婚后皈依了伊斯兰教),且一生未改陕西口音。我父亲说,隆盛庄的许多像我祖父年龄的穆斯林都是陕西口音,从我父亲一代之后(我父亲是1909年生人),就没有这种口音了。关于我的这位汉族祖母,虽未经历战乱和逃亡之摧残,却也一腔血泪。我从父亲那里知道,我的祖母少年丧父时,她的16岁的兄长成为她和寡母的支柱,16岁的兄长去给财主当长工,年终,他怀揣一年所得走进赌场,走出赌场时已身无分文,寡母和妹妹的一年的衣食化为乌有,少年的心绪是悔恨、痛心、惊恐、无颜?无人知晓,因为少年从赌场直接逃往他乡,再无踪迹。那个时代的寡母孤女是没有自谋生路的空间的,她们只得投奔已出嫁的长女家,久之,女婿心生厌烦,脸色日渐难看。寡母对幼女说:妈死,你还能在姐姐家活下去,妈不死,咱娘儿俩就得沿街讨吃了。说这话之前,寡母已经吞食鸦片,言毕,母命毙。写到这里,我已泪流满面,那是个多么黑暗的年代,我的回族祖父和曾祖父遭遇了怎样的血腥的灭族追杀,我的汉族祖母和她的寡母遭遇了怎样的生离死别,再说那16岁的少年,孤身游荡在零下三四十度的蒙古高原的严冬中,哪里是他的容身之地呢?我祖母的姐姐怨恨丈夫逼死母亲,悲愤使她终日不理家务,日日烟酒浇愁。我的祖母就是在这种环境中小心地、艰难地长大。嫁入林家后,祖母成为一个虔诚的穆斯林,她常说,感念主,真主给了我一个好归宿。据我父亲说,他们小时候,家里已是小康之家,我祖父给我祖母买回搽脸的雪花膏,可是祖母从来不用,她说雪花膏看起来像猪油,不能用。我祖母对伊斯兰教的虔诚信仰得到周围亲友的赞扬。我祖母归真时,我的小姑姑尚未成年,我父亲兄弟四人正前仆后继在抗日战场上战斗,我姑姑的汉族姨兄(即我祖母的姐姐的儿子)将我姑姑接去按穆斯林风俗抚养并供其读书,所以,我姑姑是当时少有的知识女性。汉族姨兄是担心我姑姑遭遇继母的白眼,又何尝不是对其上一代人遭遇的悲剧的忏悔呢?当年在内蒙古集宁城里,善良的汉族姨兄与人合股经营着一家车马店,后来,日本侵略者铁蹄踏入集宁后,向他们索要马匹,遭到拒绝,残暴的日军当场将姨兄与另外两位伙计刺杀。

我祖父大约故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关于我的曾祖父,我父亲几乎从未提及,我父亲经常提及我的祖父,我祖父林茂财的名字我们兄妹都记得,还知道我祖父厨艺很高。我这次去隆盛庄寻根,其实是去隆盛庄的东、西回民义坟所现存的古墓碑中考察陕西回民移民的墓碑,并寻找我祖父的墓碑。我父亲自上世纪二十年代去绥远求学后,很少再回隆盛庄,最后一次回隆盛庄是1964年我大伯归真时。我之所以寻根,一方面是去做一次社会历史调查,完成《祖籍陕西的内蒙古隆盛庄回民》一文,另一方面,也想给我的祖先游,求主宽恕他们。隆盛庄的两处回民坟的古墓碑中,大约有120多通碑文均可辨认祖籍陕西西安字样,寻遍其中,并无我祖父的墓碑,却在西义坟意外发现了我曾祖父的墓和碑。林成(?―1909年),其碑文“原籍陕西省长安县三河湾人清真正教穆民林公讳成孝男茂财”字迹清晰可见,这肯定是我曾祖父的碑了,因为隆盛庄乃至丰镇厅、绥远城只有我们一家林姓回民,我祖父名林茂财,即碑文中的“孝男茂财”。至此,我知道了我曾祖父名叫林成。据当地的老回回们讲,某段时间,坟园无人敢管,附近居民撬走很多这里的墓碑用作房基等,可能我祖父母的墓碑也未幸免于此。我父亲林生魁(1909―1987年)系林成的第三个孙子,即林成墓碑上的“孙树棠”。依据碑文推算,我曾祖父林成故于1909年7月12日,而我父林生魁诞生于1909年3月3日,是林成生前最小的孙子。所以,我父亲对他的祖父没有记忆,也从未告诉我们曾祖父的名字。碑文中的林树槟、林树梅、林树棠后来分别更名为林生义、林生云、林生魁。据我表姐说,我们父辈的名字都是我父亲给改的。据我父亲讲,我祖父生前是隆盛庄一个清真大饭庄的大厨,由于厨艺好,以技术入股成为饭庄合伙人,同时,兼以贩马业为生,家业逐渐发展到小康。隆盛庄清真寺现存“功德碑”中记载了民国十二年(1923年),扩建维修时的捐款人名单,“林茂财”的名字清晰可辨。

父辈们从这里奔赴抗日战场――“爱祖国的属于伊玛尼”

我祖父育有七子,其中,长子、次子分别在隆盛庄、集宁做小商贩。第六子少亡。三子林生魁即我父亲,青年时参加国民党,抗战时期随绥远省主席傅作义将军转战巴彦淖尔等地。在国家危难关头,我父亲林生魁召唤其四弟、五弟、七弟投入了巴彦淖尔的抗日战场。据《内蒙古清真寺》一书记载,巴彦淖尔临河清真北寺,“于1939年秋在临河办起了一所私立回民小学,并聘请当时在临河居住的回族知识分子林生魁先生义务教书。”抗战期间,我父亲曾任国民党抗日游击县沃野县(在今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一带)县党部书记长,曾带领县大队对黄河东岸的日军进行情报收集和袭扰作战。在临河清真北寺的义务教书是其业余兼职。抗战胜利时,林生魁任国民党雁北十三县接收专员。新中国成立后,经组织审查,先后安排在内蒙古民族干部学校、内蒙古党校工作,1966年退休。

我的四叔(佚名)于抗战期间,在巴彦淖尔战场上被日军瓦斯弹毒杀。

我的五叔(佚名)抗战期间为国民党晋绥军某部团副,在一次对日作战中,带领一个建制营抗击日寇,因弹尽粮绝,我五叔命令勤务兵带着一挺机枪撤离战场,要向上司报告战场情况,勤务兵撤离战场百米后,听得战场一声爆炸,除这位勤务兵外全营其余官兵全部与敌同归于尽。

我的七叔林森珍(1922―1991年),年仅14岁时就入伍加入抗战时期的国民党军骑兵连,作战智勇双全,遂升任国民党军骑12旅副官,1949年在绥远参加董其武部起义。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在山西省大同市保险公司、大同市运输四场工作,任科长,后离休。

抗战时期,隆盛庄相对比较平静,据当地八九十岁的老人们说,日本兵从这里路过一下,在镇里停留了两三天就走了,在镇外打过两次仗,动静不大,镇子里的人有些提心吊胆,不过没有伤亡。而我的父亲不但自己直奔绥远省的抗日主战场――巴彦淖尔和鄂尔多斯一带去抗战,还先后把他的仅有的三个胞弟从比较安全的家乡召唤到抗战前线,结果两个胞弟为国捐躯,父亲只断断续续地提到过他们的这段历史,那时我们尚未多想。我成年之后常常想起父亲的教诲,父亲说:古兰经中(亦或是圣训)有一句话可以翻译成“爱祖国的属于伊玛尼、爱家乡的属于伊玛尼或爱窝巢的属于伊玛尼”。至今我不知道哪位高尔林的人为我父亲讲解了这段经文或是圣训,但我相信,我父亲更偏爱于第一种翻译,他和他的胞弟们以义无反顾的献身精神,践行了伊斯兰的精神。也因此我父亲成为隆盛庄回民的名人。去年我去采访散落各地的隆盛庄的回族老人们时,由于我不会乡音,又未曾谋面,正不知该如何自我介绍时,有知情人说出我父亲的姓名,只这一句话,故乡的老人们就把我当亲人,甚至有五十来岁的中年人对我说:“你父亲我们都知道,在国民党里做过高官,解放后不仅没有进监狱,反而又当了干部,这都是真主的庇护,老人生前的干办得到了主的喜悦。隆盛庄的老人们和我们提起你父亲都很佩服。”啊,我的纯朴善良的父老乡亲,他们就是用穆斯林特有的眼睛去看待世界的。他们对我父亲有着如此高的评价,我感到十分欣慰。其实,通过这次调查,我们知道,隆盛庄的许多回民在祖国最危急的历史时刻,都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永远的故乡――陕西、隆盛庄

回望历史,塞北小镇隆盛庄自清乾隆年间诞生之日,其特有的地理位置就赋予了她的商贸集散使命,在她雏形渐渐成长之时,我的曾祖父一行陕回乡党逃难到这里落户。这群移民在此落脚后,大多以经商为业,主要经营牲畜、皮毛、屠宰、饮食、运输、车马店等,也有少数以务农为主或兼顾务农。他们在经商务农等活动中,与当地的回族、汉族、蒙古人都建立起十分友好而融洽的关系,他们与当地人一起,把隆盛庄推向更加繁荣的历史时期,到清光绪年间,庄内回民发展到五六百户、二三千人,人口鼎盛时期,最多达近千户、五千余人。据隆盛庄清真寺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功德碑上所示的商号来看,即有天元德、协盛昌、元盛泰、双盛元、源成店、协盛裕、上三元、隆兴元、隆胜源、永成隆、德义店、德盛店、义成元、三和厚、三顺元、三盛源、瑞庆长、隆和元、义顺元等近二十家。分行业而言:在牲畜行中,从事着贩运牲畜赶趟子、牲畜牙纪、开车马店等不同职业。当然,汉族商贸和商号更加繁多。由此一斑可见,这里曾经名显塞北,被誉为的“绥东第一镇”名符其实。

自民国10年(1921年)平绥铁路开通以后,隆盛庄的商业辐射功能渐被其附近的沿线城镇所取代,尤其至上个世纪四十年代以后,商业萎缩愈来愈盛,加之地处丘陵山区,耕地贫瘠,自然资源匮乏,时至今日,已对四方的影响远不如昔。提起平绥铁路的修建,当地还有一段令人扼腕的故事。据隆盛?f老人们说,平绥铁路原本是要通过隆盛庄的,可是当时庄内有些商人担心铁路会坏了当地的风水,于是,这些商号及财主与当局协商,让铁路绕过庄子,所有由修改线路而增加的费用,由商号及财主出资。于是,铁道便绕过庄子,成了今天的京包铁路线。故乡的汉族、回族及蒙古族的前辈们,在携手把家乡推向繁荣的历史衍进中,一些风水富商们却扮演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角色。隆盛庄从此失去晋蒙、冀蒙两大商道之交汇枢纽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至上世纪三十年代,隆盛庄居民走出去或经商或谋职的逐渐增多,一些有经营头脑的回民商人开始定居于天津、北平等地。有些回族青年在绥远等地读书后不再返乡,有些参加了抗日救亡活动,成为职业军人或职员,有的为国捐躯成为抗日烈士。也有在解放战争中参加人民解放军,也有参战抗美援朝后,转业到北京等地工作的。由于社会动荡和变迁,隆盛庄回民的谋职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新中国成立初期,许多有文化的隆盛庄回族青年积极参加工作或参军入伍,比如在呼和浩特回民区的回族干部中,隆盛庄回民占有一定比例,这也说明相对而言,隆盛庄回民的文化人比例较高。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后,隆盛庄的不少回族青年考入大、中专院校,回民中的青壮年绝大部分外出谋生,主要从事个体私营经济,并且在呼和浩特定居者居多,在京津沪及南方等地也有隆盛庄回民定居。经过近两个世纪的社会变迁,隆盛庄回族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由盛到衰,尤其是隆盛庄有影响力的回商群体早已不复存在,回民人口锐减,截止2015年,隆盛庄回民仅剩二十户、三十八人,也像内蒙古其他农村或小镇一样,留守在当地的人员以老弱为主。

从社会变迁的脉络看,清同治年间由陕西籍回族迁移繁衍生息而形成的这部分内蒙古隆盛庄回民,期间虽然经历150多年的历史变革和社会变迁,但万变不离其宗,这个以躲避灾祸、一路北迁的陕西籍回民群体,仍在塞北的隆盛庄形成了回民聚居之地,使该地的回族比例、民族因素增加,使这个过去塞北一隅的商业集镇――隆盛庄成为内蒙古回族的又一重要来源和集聚地。进一步证明了回族大分散小聚居的地域分布特点和民族特点,因而使回族在中华文化和伊斯兰文化的凝聚下,千百年来自立于中华民族之林,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

隆盛庄使部分西北回民起义逃难者得以生息繁衍,作为这一部分人士的后代已完完全全的成为了内蒙古人,在这里成就了他们的事业,一些人成为盟市厅局及旗县级领导干部,或成为各学科的专家学者,更多的回民后代则成为经商致富的行家里手,老一辈善经商能吃苦的精神在他们身上又得到发扬光大。虽然他们大多数人离开了隆盛庄,但隆盛庄的根脉难以割断,无论走多远他们将永远心系隆盛庄。他们虽然经历生死考验,命运多舛,但内蒙古的广袤草原接纳了他们的祖先,使他们得以生存繁衍下来,与蒙古族、汉族等兄弟民族和睦相处,留下了许多历史佳话。隆盛庄的这部分回民已经不再是陕西人士,以后将不再是隆盛庄人士,隆盛庄的接纳、包容和养育的历史任务即将完成。但是,陕西、隆盛庄这两个地名将会在他们的子孙万代中铭记,永远不会淡忘。他们的后代知道,他们是陕西人,也是隆盛庄人。愿人类历史的长河在和平中流淌,而不是在战争中迁徙。这是陕西――隆盛庄回民的心声。思念你――陕西,感谢你――隆盛庄。永不谢幕的陕西、隆盛庄。

――选自《西部散文选刊》微信公众平台

第二篇:走在南湖之畔优美散文

我静默地走着,在南湖之畔,依依杨柳所遮蔽的浓荫里;我静默地走着,沿着这条由细碎鹅卵石夹杂着长条青石板所铺就的小路……清风拂面时,能够亲切地听到一些嫩绿植物生长的讯息。

已经记不清多少次这样走过。这一汪清澈的水呵,是宏村千年来浓厚历史的沉淀,“牛形村”里居住的人们千年来的辛苦劳作、生生繁衍,以及他们在这片土地上所创造的灿烂悠远的文化,沿着时间的河脉,犹如涓涓溪流汇聚于此。我肃穆而听,我分明听到水声潺潺,我分明听到生生不息!我看荷映湖绿,我看桥依流水,我又分明看见了它的风花雪月,“美人靠”里的美丽女子半依着慵懒身子,那带着浅浅的忧郁的眼神从时间的深处里渗了出来,于是这湖光水色也妩媚起来了。我常常想,在过了若干年以后,我是否也能溶入这南湖的风月,化成为这千絮万缕的一脉清泓?

我是黟县的儿女,我在这片浸淫了浓厚徽文化底蕴的土地里成长,我身上流动的血液里有它的气息,每每我带着来自远方的朋友,漫步于粉墙青瓦、鳞次栉比的古民居群之中,我都会不自觉地心生感动。那精雕细镂、富丽堂皇的承志堂、敬修堂;那气度恢宏、古朴宽敞的东贤堂、三立堂;那庭院深深的叙仁堂、上元厅;以及依旧书香暗浮着的南湖书院无一不是我熟稔的地方,我毫不隐匿自己对它们的热爱。这是我家中的瑰宝,我把它们拿出来在客人面前一一罗列,心生得意。我恣意地品味着它们,那窗槛上的木雕,门楣上的砖雕,大门两旁立着的石雕,或是厅堂上挂着的竹雕长联,这些雕刻或是惟妙惟肖,或是寓意隽永,它们都是徽文化的实体,是文化的结晶。我了解它们的品质,更洞悉它们的内涵。

关于它们的历史,追溯到明清时期,徽州商人的足迹遍及全国各地。然徽州商人思乡的心,不因路途遥远而淡漠,相反更浓烈了。所以才有,在他们发迹之后,回家乡大兴土木,建造宅院。而做了官的,也总要找个时机回乡里建祠堂,立牌坊,以光宗耀祖。正因如此,徽州一带如今才能有这么许多保存完好的古建筑,才有这些内容丰富且厚重的徽文化,让人们去感受、去领略。徽州人常说:“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这些“丢”出去的少年,正是成就了这一方繁荣的主使!

而宏村就更像个娴雅的徽州女子,千百年来一直静立在江南这一叠山水之间。她无疑是美丽的,她的美,美在和谐,你无论如何也找不到她卓越着声张出去的触角。粉墙青瓦与石板幽径,小桥流水与岸边垂柳,竹雕长联上的醒世警言与憨厚朴实的民风,还有清晨空气中流动着的淙淙水声、鸟啼声和村妇的浣衣声……徜徉其间,你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人与物、物与景、景和韵之间那种完美的契合与统一。想起去年宏村的中秋夜晚……整个村庄都笼罩在以绿色投影灯为背景的氤氲里了,南湖边高大的柳树下面,世界各地年轻的人儿在奔放的音乐里围着圈儿跳舞,他们扭曲了腰肢,喊直了嗓子……目光泛过人群,可以模糊地看见几盏橘红色灯笼在南湖对面暗暗着翕动,映出青的砖灰的瓦,客栈门前古老的幡子依旧晃动悠然……

宏村的村落结构是按照中国传统的风水布局坐落的,我不知道曾经的那位风水先生究竟是出于怎样的目的设计了这样的布局,宏村以后的繁荣是否就是因为如此也很难有确凿的联系。但是这种与自然浑为一体的设计,这种具有创造性的“牛”形结构,以及这种布局和结构在过往甚至是今天所发挥着的显著社会功效都是值得我们肯定与借鉴的。在今天,我们的城市规划者在追逐“高楼大厦”的同时,是否能关注一下我们的祖先所留给我们的,这个“民族的”更是“世界的”精髓。一个城市的规划、形态只有建立在与本身文化完美结合的基础上,这个城市才是有魅力的,才是具有长久生命力的。

第三篇:我看到的河之畔小学

我看到的河之畔小学

早听说河之畔小学是一所与众不同的学校,有很多教育理念超前的家长,力排众议,冲破世俗的困扰,把孩子送到这所学校接受非常规的教育,我敬慕他们的大胆,敢以孩子一生的幸福为代价。我更仰慕这所学校,是什么让这些家长如此执著,如此信奉?所以,对于这所学校我始终充满了神秘感,今天终于走进一睹它的风采。

河之畔小学位于原新民小学旧址,听说是今年暑期开学才搬过来的。学校座落于新城区城郊部位,我们驱车左拐右问,才进了学校。学校规模不大,一进门是一座旧二层教学楼,左边也有一幢两层楼房,楼门个个紧闭,只看到院子里有几个人影,似乎是园木工人在修剪花草,他们对我们的到来不管不问。带队的领导大声问谁是这里的负责人,这时从楼上下来一个年轻小伙,大概二十八九岁的样子,我们说明来意,他就在走廊里与我们交谈,介绍学校的师生情况。当问及董事长时,他说董事长今天没来,学校的管理工作由他来担任。当我们说想了解学校的教学情况时,他立即朝楼上喊来一位胖胖的孙老师,说她是负责这里的教学工作的。

孙老师把我们让进一间办公室,办公室很狭小,有四张办公桌,桌上凌乱地堆放着一些书本和其它的教学用具。另外还有一台电脑桌,桌上的电脑是开着的,旁边的桌上放着一台打印机。我猜想这可能就是老师的集体办公室吧。办公室的墙上贴着课表、时间表、值日表等管理资料。我仔细看了一下,他们的课表与我们公办学校确实不一样,早上一二节是主课,总共上两个小时,这期间不休息,学生可以给老师请假上厕所。经过询问,我才知道他们的主课也与我们不同,不是上语文、数学之类的。主课就是他们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国文学、农耕、建筑、节气、汉字书写等。而且没有教材,只有教学大纲,教学内容都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自行设计和安排的,属于板块式教育,教师围绕一个板块,设计与主题有关的故事、写作、绘画、音乐、制作等内容,引导学生动手、动脑来完成。早上三四节课分开来上,有英语、泥塑、阅读等。下午三节主要是艺术课,有手工、陶塑、美术、体育等课程。

随后,孙老师带我们来到教室观看学生的上课情况,主要看了三四六年级,他们学校目前没有五年级。每个教室外放着一个柜子,里面整齐地摆放着孩子的鞋子,老师告诉我们,他们的学生上课穿室内鞋,所以把鞋子都放在外面。进到三年级教室,里面坐着十五六个孩子,一位女老师正在黑板上画画,仔细看好像是在画农田和农耕者,我们进去的时候她正在画人,学生也在自己的纸上照着老师画。老师画完后,在黑板上写了几句寒露的俗语:“一候鸿雁来宾,二侯雀入水为蛤,三侯菊有黄花。”孙老师告诉我们,三年级的主课是认识节气,正好今天是寒露,所以老师就在教孩子有关寒露的知识。教室的布置很别致,后面靠墙角有个书柜,有许多格子,放着学生的作业本和手工作业。紧挨着有个消毒柜,里面放着碗筷之类的生活用具。紧挨教室门放着一排换鞋的长凳。教室前面黑板的右边有个用粉红色的帷幔吊起来的三角形的展览角,墙角放着一瓶塑料花,周围放着玉米、鹅卵石、柿子等自然景物。教室布置得很温馨,犹如到家的感觉。孩子见我们也没有拘束的感觉,当我们用手机照他们的作业时,有个调皮的孩子竟然用手把他的画捂起来不让我们看。

孙老师又带我们来到了隔壁四年级教室,里面也有十五六个孩子,教室的布置与三年级一样。教课的是一个年轻的男老师,孩子们都围在老师的周围,我们近前一看,原来是老师在给孩子教怎样用钢笔写字,老师正在给孩子们示范。他边讲边示范边提问。给孩子们讲握钢笔的要领:两脚分开,身体坐直,胳膊放平,眼与书本一尺,手到笔尖一寸„„有时还示范拿钢笔的不正确姿势和方法,惹得孩子大笑,课堂气氛很活跃。讲完之后,孩子们回到座位上,老师给每人发了一支钢笔,钢笔的颜色很鲜艳,有红的,有黄的,但形状都是相同的。孩子们接过钢笔时很神圣,很庄严。发完钢笔后,孩子们就用钢笔写字,老师继续示范、指导、纠正。我仔细看了看后面书柜里孩子们的作业,其中就有仓颉的故事,故事还配了图画,有的还画了仓颉。孙老师告诉我,老师是围绕“书写历史”这一板块进行教学的,主要让孩子了解仓颉造字的故事,学会用钢笔书写汉字等,我又一次理解了板块式教学的含义。

最后我们去了六年级教室,六年级的主课是“中国文学”,黑板的左边用彩色粉笔写了“中国文学”四个大字,其它地方写有“三顾茅庐”“隆中”等内容,写得乱七八糟,不像我们公办学校老师的板书那么工整有序。我想老师大概刚给孩子讲完中国古代文学三顾茅庐的故事吧。当我们进去的时候,孩子们正在纸上画画,可能刚刚开始,还没有画出模样,我们也不知道画的是什么内容,我想,大概是三顾茅庐的故事吧。每个孩子面前都有一个笔袋,是用布做的,大概有二三十支颜色不同的画笔,这是我们公办学校学生所没有的。因为他们几乎每节课都要用到画笔,每学一项内容都要用绘画来表现、展示或者深化理解。

最后,我们又回到办公室与主管领导进行交谈,详细了解学校的教学及管理情况。那位年轻人告诉我们,他们没有专门的管理人员,他既是管理者,还要带六年级的主课。当我们说想看老师的备课和学生的作业时,他把自己的备课拿来让我们看,备课很简单,他主要带六年级的主课“几何”,所以有两本备课,一本主要画了一些几何图案,另一本写的是教学内容和反思,不像我们公办学校老师的备课有教学内容、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方法、过程等,老师的备课光备内容,也就是教什么,具体怎样教没有写。比方教孩子们画几乎图形,光把图画出来就行了,没有具体方法的指导,没有教学过程的具体体现。老师的备课主要是反思,每节课都要写反思,反思的内容和形式不拘一格,有时长,有时短,有时几句话,有时长篇大论,但写得都很真实!

当我们要看孩子们的作业时,那位负责老师把我们领到了他们的展室,展室很小,中间立着几块展板,旁边围着一圈桌子和柜子,里面摆放着孩子们的手工作品,有泥塑、陶塑、面塑等,墙上有孩子们的书法作品,还张贴着学校举行的各类活动的照片,大都是些社会实践活动。这大概就是孩子们的作业吧。在我们走时,四年级的老师上完课回来了,他抱来了学生的周记,我看了看,是文字配图画的,四年级学生大都写了三四行,而且写得语句不通,字迹了草。当我用手机拍照时,那位老师不好意思地说:“别光看这个学生的,也看看其他学生的。”大概是觉得这个学生是差学生,不能体现出他们学校的教育成果吧。可是我又翻看了其他孩子,跟这个孩子没有多大差别。

最后我们又回到了刚来的那间办公室,跟负责老师详细询问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管理情况。他告诉我们,学校现有学生76人,一、二、三、四、六共五个年级,教师18人,本科7人,其他11人都是大专学历。董事长叫司应春,四十多岁。学生每年交学费8000元,每天伙食费大概7元钱。教师工资平均在2300元左右。他们的办学理念来自德国,有一套系统的教育理论和方法,每年学校都要安排老师去总部培训,每位老师要接受至少三次培训。

最后,我们还看了学校的教研记录,负责人告诉我们,他们每周三要开教研会,主要围绕晨圈等教学难题进行突破性研讨,教研活动针对性比较强。

走出学校,我想,评价这样一所别具一格的学校,应该思考些什么:

一、学校办学理念超前。一是氛围轻松自由。这里没有具体的教学内容,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一切都在轻松、自由、开放、愉悦的环境中进行。二是以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为主。老师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主要培养孩子们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塑造孩子的潜能,为学生的一生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管理比较粗放。除了课表、时间表、值日表等,学校没有其他的管理资料,对教学的监管没有措施,没有方法,全凭老师的自由发挥。

三、学生基础不够扎实。他们的教学大纲只说认识多少个字,但没有说认识什么字,会写多少个字,所以学生阅读能力比较强,但写字能力比较差,好多字会读不会写。学生的知识面比较宽,但数学计算能力不过关,因为缺乏必要的练习。

四、教学缺乏连续性。这种办学理念不能说不好,但与初中、高中不接轨。孩子们从这里毕业之后进入普通的公立学校,不会写字,不会计算,不会与人相处,事事随心所欲,怎能面对初中、高中系统的大班额、大容量、快节奏的教学?又怎能应对当今的应试教育,走进理想的大学校园?

第四篇:教案 月之故乡

教学内容:歌曲《月之故乡》 教学目标:

1、在听赏过程中,能积极主动地体验音乐所表达的各种情感,并大胆地即兴表述自己的感受。

2、学生能够在学习歌曲的时候注意歌唱方法,明确速度在歌曲的演唱中的重要作用。学会《月之故乡》并能够用自然、深情、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月之故乡》。

3、学生能够根据《月之故乡》创作自己的作品、表现自己的作品。

4、复习掌握4/4的强弱规律、连音线的作用以及分类、升降音记号的识别及作用、切分节奏,能够初步了解曲式结构以及划分方法。

教学重点:

1、用自然圆润的声音较流畅的演唱歌曲。

2、能够主动积极的创作和表现。教学难点:

1、变音记号、连音线等的处理。

2、第一乐段中第一部分跟第二部分第三乐句的区别。

3、尾音的时值 教学准备:

钢琴、录音机、音视频材料以及视频播放器等。教学过程:

一、由歌舞乐自然融入主题。

教师播放自己07年排的舞蹈《床前明月光》和学生共同感受、品味作品思想内容,并跟学生一起讨论、总结主题“思乡之情”进入本课正题。

(运用自己学校校队的舞蹈《床前明月光》让学生充分体验到了对月亮的感觉,通过师生的共同讨论、总结出了主题“思乡之情”)

二、感受歌曲,学习歌曲

1、播放《月之故乡》,师生闭上双眼徜徉歌曲的优美旋律之中,共同赏析。

A、即兴表述自己对作品情绪情感特点以及表现作品什么思乡感情的认识。

B、师生介绍词作者彭邦桢以及作品由来。

(闭上眼睛听赏音乐,学生可以在第一时间感受自己对音乐的理解,通过学生讲述对作品的认识,教师也可以了解学生的生活经历以及对作品的理解程度。这样有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学生也在作品作者以及作品背景的讲述中,更深刻的理解作品,有助于以后对作品的表达)

2、随录音教师朗诵第一段歌词,学生朗诵第二段歌词,哼唱(哼唱时敲打节奏)第二段歌曲,进一步感受歌词魅力、歌词表现内涵以及熟悉歌曲旋律。(教师提醒第四、第八乐句微妙的差别、提醒朗诵的语气和感情的处理。)

(学生有感情的朗诵可以提升自己对作品的更深理解,提升对歌词魅力、内涵的认识。学生哼唱能进一步熟悉旋律,锻炼学生的视听能力和模唱能力。)

3、再次聆听录音。

A、感受、了解这首歌曲的速度是什么?这种速度对表现歌曲的情感又和作用?

B、教师和学生讨论速度在歌乐曲的表现上的作用。

速度是声乐作品的心跳、脉搏,速度对于表现歌曲情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欢快活泼的歌曲,演唱速度较快;哀痛而忧伤的歌曲则

用沉重而缓慢的速度;坚定而有力的情绪用进行速度。速度反映情绪和情感,情绪和情感决定速度。例如,表现悲伤和怨恨的情绪和情感的歌曲《黄河怨》(歌词:风啊,你不要叫喊!云啊,你不要躲闪!黄河啊,你不要呜咽!今晚,我在你面前哭诉我的仇和冤.命啊,这样苦!生活啊,鬼子啊,你这样没心肝!宝贝啊,你死得这样惨!)决定了演唱的速度是稍慢的,表现愉快和欢乐情绪的《越来越好》决定了演唱速度是稍快的。

C、师生共同分析歌曲的旋律有何特点?有没有重复的乐句?它分为几个部分?(歌曲曲式结构)

4、发声练习。(发声练习的时候也必须融进情感,也要把音乐的节奏、节拍融合进去。)

A、用急吸慢呼的方法练习气息的支撑和声音的位置。B、用打哈欠状态发一些母音。C、用“呜” 来哼鸣发声练习曲。D、高位置说歌词,追求头腔共鸣。

(发声练习可以看出学生还是没有完全掌握发声方法的,是不是动辄就大声喊叫,只有长期不懈的练习,有了好的发声练习基础才能较好的唱出歌曲来)

5、突破难点

(1)第一乐段中第一部分跟第二部分第三乐句的区别 A、由教师范唱,再分段随琴演唱,用对比的手法找出乐曲中相同和不同之处,便于学生掌握。

B、用划旋律线的方式解决乐句之间的差别。C、用哼唱的比较的方法解决乐句之间的差别。D、用唱谱的方法来解决乐句之间的差别。

(学生用以上这些方法来解决作品中的难点、重点,应该是非常有效果的)

(2)、解决旋律中的装饰音和特殊符号。

可先让学生随琴学会曲谱(注意歌曲中的“#”————升记号这个变化音以及连音线、切分节奏的唱法。)

(3)尾音的时值的练习。

6、视谱演唱 教师提醒注意: A、两小节一换气。

B、变音记号、连音线等的处理。

C、第一乐段中第一部分跟第二部分第三乐句的区别。D、尾音的时值———

(学生学唱歌曲之后的视唱谱子,孩子的快速、准确视谱能力都能提高。)

7、完整演唱

在老师钢琴伴奏下,全体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演唱形式可采用独唱、齐唱等方法。

三、探讨与交流、实践与表现

这个环节中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各自收集有关月亮的资料。以及用不同形式来以月亮为主题表现思乡之情。

(学生到了初三已经学习了很多有关月亮的诗词歌赋等,而且学习这首歌曲的时候距离中秋节也很近了,所以以学生以往对月亮为主题的作品的认识加深对《月之故乡》的更深刻的理解。学生有了“说”的欲望,“论”的激情,以及“唱”的兴趣,学生对作品的不同形式的表现(分组、个人、师生合作)就积极多了。)

四、师生共评。

五.在学生熟悉的乐曲《但愿人长久》中结束本节课。

六、教学反思

1、欣赏时,学生对于这种美声的唱法还不能够完全接受,但欣赏后,让学生自由的发言还是积极踊跃的,回答的也比较准确,因为有关月亮主题的诗词学生学的比较多,所以相对理解比较深刻,也会有很多属于自己的理解。

2、课堂上,学生练习非常认真,但由于作品中第一乐段中第一部分跟第二部分的第三乐句之间存在微妙的差异,所以学生学起来感觉较难,音准不太准确,经过老师用划旋律线等方法有一些进步,但还是不尽人意,需要更进一步的熟练和提高。演唱情绪也不是很到位,需要唱熟练之后再准确表达。

3、在“探讨与交流、实践与表现”这一环节中,学生在通过古诗词方面表现歌曲内涵方面表现的非常突出,虽然学生的其他创作、表演水平有限,但学生的积极性还是挺高的。总体说来效果还不错。

第五篇:《月之故乡》教案

《月之故乡》

学生姓名 :霍少冲

系(部):音乐系

年 级 :2010级

专 业 :音乐学

班 级 :二 班

学 号 :100734206

《月之故乡》教案

课题:月之故乡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演唱《月之故乡》。

2、能够准确地、有感情地演唱这首歌曲。

3、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教学重点:

能够准确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教学难点:

1、临时变音#4的音准。

2、尾音的渐慢处理

3、旋律中5、6小节与13、14小节的区别。教学媒体: 钢琴、电脑多媒体。教学方法:

示范法、提问法、讨论法、比较法、视听法等。教材分析:

本课运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纪上册第一单元《月亮颂》的歌唱部分内容。主题是“月之故乡”这首歌曲,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学唱的同时,了解祖国人民对台湾回归的期盼和台湾人民对祖国的思乡之情 教学过程: 1. 导入:

师:同学们是否有离开家或是离开父母,自己一人在外的经历? 生:有或没有。

师:离开家孤独一人在家的日子,是否会在夜晚时候思念家人呢?那么思念家人的时候会不会有什么触景生情的事呢? 生:(讨论)

2.课程展开和深入:

师:那么现在我们来学习一首歌曲《月之故乡》,这是一首表达海峡人民思念故乡的歌曲。我们先来按节奏的强弱朗读一遍歌词,特别体会一下重拍,符点,和切分节奏。生:(用右手划着4/4拍的节奏手势,有感情的朗读一遍歌词)

师:歌词“天上一个月亮,水里一个月亮。” “一个在水里,一个在天上。”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生:(尽可能的让学生参与讨论回答)

师:“天上一个月亮,水里一个月亮”的月亮是台湾,水是祖国,祖国人民日月期盼台湾的回归,台湾人民也思念着祖国,她们之间的关系就像母亲思念孩子一样深。“一个在水里,一个在天上”。意思是虽然海峡两岸人民隔海遥望,却因为台独分子的破坏而不能回归,亲人不能团圆,表达的是思乡情感。(讨论完之后播放一遍男中音演唱的《月之故乡》)接下来教唱两遍旋律,老师教唱歌曲2~3遍。学生学会后让学生自信的有感情的独唱这首曲子。

即兴创编:在熟唱之后,鼓励学生依据歌词:“天上一个月亮,水里一个月亮;天上的月亮在水里,水里的月亮在天上”来创编旋律。现在同学们都会唱月之故乡这首歌了,那么我们现在来分组讨论,进行即兴的为歌词:“天上一个月亮,水里一个月亮;天上的月亮在水里,水里的月亮在天上”创编旋律。每小组都要创编至少一段旋律。然后请一位同学代表演唱这两句新创编的歌曲。课堂总结:

我们这一课学习和深刻了解《月之故乡》这首歌曲,同时同学们也都参与了即兴创编的创编过程,我觉得同学们都做的非常好,希望有兴趣的同学们课后可以拿一些熟悉的歌曲像今天的课一样为歌词编配旋律,这样可以使我们的即兴创编能力有所提高。

下载穹庐之畔作故乡word格式文档
下载穹庐之畔作故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月之故乡》教案

    《月之故乡》教案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讲课的内容是声乐教材中的歌曲《月之故乡》,下面开始上课: 同学们好,现在开始上课。在开始新课之前,我们先进行发声练习: 发声......

    教研之花怒放在青山湾畔(推荐)

    教科研之花怒放在青山湾畔 ――青山中学近三年教科研工作回顾 惠安青山中学蒋拱伟 校本教研是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的最重要组织形式,具有全员性、直接参与性和可操作性的......

    【实用】故乡作文锦集(汇编)

    【实用】故乡作文锦集六篇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作文的注意事项有......

    故乡作文锦集大全

    【精选】故乡作文锦集九篇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

    【必备】故乡作文锦集(精选合集)

    【必备】故乡作文锦集六篇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故乡......

    故乡作文锦集(最终定稿)

    【精选】故乡作文锦集9篇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

    【推荐】故乡作文锦集(范文大全)

    【推荐】故乡作文锦集7篇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为......

    故乡作文锦集(汇编)

    精选故乡作文锦集7篇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