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学校讲稿(小编推荐)

时间:2019-05-14 17:15: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家长学校讲稿(小编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家长学校讲稿(小编推荐)》。

第一篇:家长学校讲稿(小编推荐)

和一年级的家长们分享我的教育观

尊敬的各位家长:

大家好!非常感谢大家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加我们的家长会,从这一点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您对孩子的无比关心、关注和关爱,作为一年级新生的家长,我想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那就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那么如何实现这一愿景,今天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几个教育观点。

观点一:教育就是潜移默化。

首先和大家分享两个小故事:

(一)孟母三迁

大家听说过孟母三迁的故事,孟母先后把家迁到坟墓附近,集市附近,学校附近,最后在学校附近,孟子能够天天都听到孩子们读书的声音,因此他就喜欢上了读书,并把书中的内容跟母亲讲。孟母听了很高兴,心里想:“这里才是孩子应该走的正路!”于是就安定了下来。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人的成长总是受环境的影响,一个家庭中,家长的生活习惯,语言、行为,思想观念对子女有着直接的影响;学校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也有直接的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到这里使我想起我们有家长常期这边喊一帮人在那里打麻将,那边孩子扒在桌上做作业,孩子是一会儿上厕所,一会儿削铅笔,作业一做几个小时,家长也总是埋怨:我那孩子太磨蹭。你想:这能怪孩子吗?

(二)孩子怎么教?

第二个故事讲的是台湾有一个佛学大师,叫释星云,曾任中国国民党党务顾问、中央常务委员。现任国际佛光会世界总会会长,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等职,曾获得世界华人大奖终身成就奖,十大杰出教育事业家奖,江泽民、习近平等国家领导人曾亲自会见过他。有一天一位民众去找他讨教:众:请问法师,我的小孩不听话、不爱学习怎么办?星云大师说:您复印过文件吗?众:复印过。星云大师:如果复印件上面有错字,您是改复印件还是改原稿?(场内立刻响起雷鸣掌声。后有人答道:改原稿。)星云大师说:应该原稿和复印件同时改,才是最好。父母是原稿,家庭是复印机,孩子是复印件。孩子是父母的未来,父母更是孩子的未来。因此,借此机会,我要提醒各位家长,在孩子面前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孩子就是父母的影子。

观点二:教育需要惩戒。

近年来,我国教育界普遍倡导激励教育,强调家长、教师都要以平等的姿态和学生对话,尊重孩子,给孩子创造一种宽松自由的气氛。这样一来,激励教育、赏识教育是否意味着不能批评学生?教育到底需不需要惩戒?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学校教育研究部主任刘京铎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教育惩戒是完整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未成年人的人格健康、和谐发展。”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如果学校中没有惩罚,必然使一部分学生失去保障。在必须惩罚的情况下,惩罚不仅是一种权利,而且也是一种义务。”前段时间,时常有家长跟我交流:老师,我那孩子只听的进去表扬的话,平时我们只要表扬他,他做事就特别带劲。今天在这里我要给各位家长慎重的说一句:我们的孩子不能仅仅只听得进去表扬的话,还要善于接受批评,勇于接受惩戒。我们要让孩子懂得为自己的错误买单。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家长往往会尽其所能满足其要求,在这样的“温室”里成长的孩子,一旦遇到“风雨”,他们常常难以承受,便会采用任性极端的做法,伤害自己、老师、父母和周围无辜的人。记得在前年,外小有一名学生跳楼,就是因为家长一句严厉的批评,孩子不敢回家,结果在放学后从四楼跳了下来,经抢救无效而死亡。家长们!你们想一想,辛辛苦苦养了这么大,就因为一句恨铁不成钢的批评就让孩子命丧黄泉,值吗?那问题的根源在哪儿呢?是我们不该批评吗?当然不是!是因为我们的孩子只听得进好话听不进批评。是我们的孩子缺乏应有的挫折教育!如果孩子连这么点挫折都受不了的话,如何去适应今后必然面对的充满惩罚的社会?长大后怎么去面对复杂、坎坷的人生?!做爹妈的能陪他一辈子吗?这难到不是我们教育的失败吗? 做家长的我们要明白:“娇子如杀子”。学校是教学生做人的地方,是传道授业的地方,老师是学生学习上、生活上和精神上的领路人。当然,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我们都要掌握惩戒的“度”,惩戒过于软弱,就失去了应有的威慑力;惩戒过于严厉,又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若教育中只有奖励而没有惩戒,奖励将会显得苍白无力;若只有惩戒没有奖励,惩戒将会失去方向,惩戒和奖励共同构成教育中的激励机制。所以,作为我们80后的家长既不能谈罚色变,一味追求表扬与鼓励。又不能信奉“枪杆子下出政权,棍棒

下出英雄”,教育应以表扬、奖励为主以批评、惩戒为辅二者相辅相成,适度为好,过之或不及均不能取得好的效果。我们应该看到,与表扬相对的批评与奖励相对的惩戒,对于每一个人尤其是成长中的中小学生具有特殊的意义。当学生犯下了较为严重的错误而又对家长、教师的劝告为所欲为时,适宜的惩戒对学生的成长非常必要。

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合理的惩戒制度有助于形成学生坚强的性格。能培养学生抵抗诱惑和战胜诱惑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法纪观的形成;有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适宜的惩戒可以增强学生心理抗挫能力,正如有人所言,被百般宠爱的孩子,轻生的事件却一再发生。因此,教育中适宜惩戒的运用,既是为了学生,也是为了教育。

观点三: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相信各位家长都听说过这样一句话: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这是美国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的,意思是说习惯是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对于小学生特别是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比他能学到了多少知识重要的多。这一点大家可能有认识但还不够重视。一个具有良好习惯的孩子,是一个让人放心的,可以走遍天下的孩子;一个没有良好习惯的孩子,是一个一辈子都会让你操心的孩子。所以无论是我们做老师的,还是做家长的,都要从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做起,这是教育的起点和源点。

一、做人的习惯

讲诚信

我把讲诚信放在了最首要的位置。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讲诚信,不喜欢孩子撒谎。但是,许多孩子却是说的一个样,做的另一个样;当面一个样,背后又一样。例如:我教过的一个孩子,当着老师和家长的面保证周末一定完成作业,决不拖到周日晚上再写作业。可是回到家里,不是看电视,就是玩,拖拖拉拉不愿写作业,气的家长直给我打电话。我也常听家长说,孩子也没把考试卷纸给我看呢?(肯定是孩子考得分数太低,不敢)面对孩子的这些行为,有的父母是无所谓的态度,轻易的就过去了,有的父母则是训斥、惩罚,这两种方法无论是哪种有时都会促使孩子更擅长于撒谎了。因此孩子是否诚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的正确引导。

要纠正孩子的不守信用,家长首先自己要做到言行一致。如果父母言行不一,不履行承诺,孩子就会受到暗示,跟着模仿。在日常生活中,许多父母为了诱导孩子做某件事,总是轻易地许诺孩子某些条件,但是事后却没有兑现。孩子的希望落空后,就会发现父母在欺骗自己,他就会从父母身上得到一些经验,一旦这些经验转化为孩子说谎的行为时,父母恐怕要后悔莫及了。

记得有一次我带女儿出去野炊,回来后我让女儿写一篇游记,女儿答应了。同时那天女儿发现自己的鞋子磨破了,我也答应他完成任务后我去给他买鞋子,没想到第二天女儿玩了一天尽把这事给全忘记了,我也装着什么都不知道,不闻不问,到了晚上,女儿突然找我说:

妈妈,你说给我买鞋子的没买!我就说了六个字:各自履行承诺。那晚女儿写游记到11点钟才完成任务。第二天我也如期的给她买了她喜欢的鞋子。我们作家长的要常和孩子签约,一方面是培养孩子守信用的手段,另一方面也是约束家长自己对承诺的兑现。我们要让孩子明白:光说是不管用的,不兑现承诺是要吃苦头的。

二、做事的习惯

1、要培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说到这,我想请在座的各位家长反思这样几个问题:现在你的孩子是自己吃饭吗?每天他能自己独立穿衣,自己洗漱吗?孩子能在游戏后自己把玩具物品整理好吗?孩子的书包每天都是自己按课表收拾吗?收拾的怎样?孩子能自己独立睡觉吗?每天上学放学谁在背书包?孩子能帮你做点力所能及的家务吗?擦擦桌子,自己独立去买袋精盐?如果你的答案都是不能,那就请你赶紧放开你的手吧。你处处对孩子包办代替,这不是在爱孩子,而是在害孩子。不要说孩子太小,他不会。孩子太小就需要你来耐心细致地教。在这里给各位家长提两个建议:

①做个“懒”妈妈。就从记清自己的家庭作业和整理自己的书包开始。刚开始要耐心细致地教他如何看课表,如何给书本分类,如何摆放,细致地回想有没有遗忘东西,今天的家庭作业是什么。习惯的养成要坚持13次以上才行。然后要狠下心来,即使孩子因忘带东西被

老师批评也不要妥协,即使孩子哭着求你也要懒到底,否则将前功尽弃。

②要有一定的“教育机智”。一位出差在外的家长,因为孩子习惯了每天有人叫醒才起床,不得不定点给家打电话完成“任务”,否则孩子很有可能上学迟到。另一位家长则眼睁睁看着孩子在闹钟响过依然沉睡,一直睡到两节课过后自然醒来,面对孩子的惊慌失措,家长平静地告诉他:自己的问题就得靠自己解决。孩子从此再没有将自己的事“分摊”给大人。

2、有耐性

一位教育家做过一个实验:他和孩子在一个房间中玩,房间中放着一些孩子喜欢吃的糖果,还有一只铃,一会儿他对孩子说他有事要出去,如果孩子能够耐心地等他回来,可以得到一些好吃的糖果,如果等不及,可以按铃,他会马上回来,但只能吃一粒糖果。结果,有的孩子耐心地等了20分钟教育家才回来,有的孩子2、3分钟都等不及就按铃了,以后经过跟踪发现,有耐心等20分钟的孩子读书成绩都很好的,而那些等不及的孩子功课都比较差。可见,从小培养孩子克制、耐心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耐性呢?在《卡尔威特教育》这本书中介绍了一种“三分钟”耐性训练法,在这里介绍给大家:

皮奈特是一个缺乏耐性的孩子,他只爱看电视和玩游戏,对书本不感兴趣。一天,父亲拿着个沙漏,告诉他说,这是古时候的钟表,里面的沙子全部漏下去时,正好是三分钟。皮奈特想玩玩这个沙漏,这时父亲说,以沙漏为计时器,你和爸爸一起看故事书,每次以三分钟为限,皮奈特很高兴地答应了。第一次,皮奈特果然静静地坐下来听爸爸讲故事。但事实上他根本没有留意看书,而是一直看着那个沙漏,三分钟一到,便跑去玩了。但是父亲没有气馁,他决定多试几次。这样数次之后,皮奈特的视线渐渐由沙漏转移到故事书上了。虽说约定三分钟,但三分钟过后,因为故事情节吸引人,皮奈特听得特别入神,他要求延长时间,但父亲坚持“三分钟”约定,不肯继续讲下去。皮奈特为了早点知道故事情节,就自己主动阅读了。

这里皮奈特的父亲用了一种循序渐进的训练,对孩子进行了潜移默化的教育。这实际上是通过孩子感兴趣的东西,使孩子的注意力在一定时间内专注于某一对象,久而久之,孩子形成了习惯,也就提高了耐性。三分钟的时间,正好适合孩子注意力的特点,三分钟后立即打住,这样不仅使孩子觉得父亲守信,而且还利用了孩子的好奇心,引发了他主动学习的动力。当然,培养孩子的耐性父母要有耐心和恒心,不要试了一两次后觉得没效果就放弃了。

3、会与他人交往。

有的家长喜欢教育孩子“在外可不能吃亏”,甚至只听孩子回家说被xx欺负了就气的自己去批评训斥那个孩子,甚至和对方家长产

生矛盾,大打出手,这种不冷静的行为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同时也会让您自己孩子变得自私自利。作为家长应该引导孩子首先看看自己能不能解决与同学之间的矛盾,如果解决不了,可以告诉老师解决。做父母的应该努力让孩子养成宽容大度的胸怀,学会换位思考,这样做,不仅会让他感到快乐,同时也给他更大的生活空间与成功的机遇。

三、学习习惯的培养

1、专注

儿童教育专家认为,孩子只有先形成一种专注的习惯,才有可能在日后对自己的事业全身心投入,不会被其他事情所干扰。培养学生专注的习惯是一年级孩子最为重要的学习习惯。目前从一年级的课堂上来看,有的孩子上课听讲的专注程度几乎能达到40分钟,孩子上课的思维始终为着老师转。这样的学生只能占到一个班的10%。但有的孩子只能听10分钟,还不是连续的,需要老师不断地提醒。学生在写字做题时有的同学能始终如一地专注地写,有的学生则常常不是东张西望,就是停笔发呆,快的孩子十分钟完成任务,慢的一个小时也不夸张,差异性较大。在这里我也给大家提以下几条建议:(1)给孩子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孩子学习或做作业时,家里一定要保持安静。

(2)要求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这一点太重要了!现在很多家长包括中高年级的家长对孩子写作业拖拖拉拉,晚上写到9点、10点的现象十分头疼,不一定是老师留的作业多,主要是孩子养成了磨磨蹭蹭的坏习惯。因此一年级的孩子在起步阶段家长就一定要把握住,现在你用心培养孩子好习惯,将来你就会脱离陪写,陪读的苦海。现阶段家长应该陪写,但要讲究方法,现在的陪是为了将来的不陪。家长首先根据孩子的作业量和他商量完成的时间,要严格要求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集中精力一气呵成地完成作业。读、写的作业可穿插着完成。如果孩子的作业量超过了孩子注意力稳定的时间,应该让孩子分割作业,一部分一部分地来完成,这样不仅有利于集中孩子的注意力,而且能够使孩子的学习有张有弛,提高学习效率。如果父母不允许孩子中途休息,长时间地让孩子做作业,甚至在孩子的旁边唠叨没完,容易使孩子产生抵触心理,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注意力自然也不能集中。另外孩子在写作业时坚决杜绝他边写边玩,一会喝水,一会上厕所,一会又吃东西,一会又和父母讲话。如果你现在狠不下来心杜绝,将来有你发愁的。

(3)培养孩子的有意注意。培养孩子的有意注意很重要,如果孩子在上学初期不能形成良好的听讲习惯,他以后的学习生涯会遇到很大困难。家长不能到学校的课堂上提示监督,那么就可以利用课外来进行督促培养。曾经有这样一位家长,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听讲习惯,他整整陪读了孩子一年,专门看他女儿的听讲状态,看老师的问题提出后她是否能马上反映,是否能举手回答,别人回答后她是否能从另外一个角度再回答。每次下课都要和她交流总结她这节课的收获和表现,表现好了鼓励表扬,不好就批评教育。我认为孩子刚上课初期,学会了虽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孩子要会学,会听课,这将是她一辈子受用的财富。

2、独立

常见到这样的妈妈,孩子从早晨一睁眼,到晚上闭上眼睛睡觉,几乎所有的时间都掌握在母亲的手里,什么时间干什么,学什么,都是经过细细推敲,精打细算的,遇到问题一律妈妈来解决,时间长了,孩子没有了自我,没有了自己的思维,丧失了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怎样让孩子学会独立,在此也提醒家长注意两点:(1)家长不要做到有问必答

许多孩子在遇到疑难问题时,总希望家长给他答案。如果父母对孩子有问必答,虽然解决了孩子当时的问题,但从长远来说,孩子会养成依赖父母的习惯,遇到问题时不会独立思考,不会自己去寻找答案,这对发展孩子智力没有好处。(2)让孩子自己来处理问题。

孩子的学习、生活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与同学有矛盾了,想当小干部啦,有不明白的地方想问老师啦等等,对于孩子的问题家长不要去替孩子解决,而是应当与孩子一起讨论、共同设计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孩子需要分析、归纳,需要设想解决的方法与程序,这对于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有好处。

3、阅读习惯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孩子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我们家长不要只看眼前孩子的成绩考了多少分,他学会了多少字,会算多少题,培养孩子应该从长远的角度去考虑,凡是优秀的学生,并不是老师教出来的,几乎所有的优秀学生都有着共同的好习惯,那就是阅读,大量地阅读。我们的孩子虽然是一年级,但现在开始,老师和家长就应该共同努力,想尽一切办法来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带领孩子走进阅读的大门。一旦走进去了,你就可以站在一旁看着他不断地前进。

首先要营造一个阅读的环境。图画书是最好的阅读起点,图画书不仅能引领孩子感受阅读的快乐、增进想象力、体验空间表现能力,而且还能促进孩子注意书中那些细微的、幽默的、有趣的细节变化,丰富孩子解决问题的开放性思维,让孩子学会在故事的发展过程中发现更多的价值。让我们的孩子(不管低龄和高龄的)都时常与图画书相伴,让他们从那些经典的图画书中汲取童心独有的快乐、温暖和创造力。

其次是和孩子一起阅读。和孩子一起读一本书,分享书中的乐趣和收获是作为父母引领孩子走进阅读最有效的方法。和孩子一起读一

本书可以讨论图书封面上的标题和图画。请孩子猜猜看故事是讲什么的。介绍图画内容。问问孩子故事的哪些部分是最喜欢的或最不喜欢的。问问有关故事情节的问题,比如某些事件为什么会发生。问问与故事相关的问题,比如他们是否有过类似的经历,或如果故事的主人公换了他们,他们会怎样做。

再次是持续阅读。每日设定15-20分钟让孩子放开手头上的任何事情,纯粹为了快乐去阅读。在持续默读时间,家长自己也要来享受阅读,这非常重要。如果我们只单纯地告诉孩子读书很重要,书中有乐趣。但是,如果在他们“真实的”世界里从未见到一个大人在读书,那会形成理解上的鸿沟。我们要让孩子们看到我们家长在持续默读时间是如何阅读而且如何享受的。15-20分钟的时间往往足以引起一个人对某一本书的兴趣,所以一旦持续默读时间结束后,孩子往往会迫不及待,一有机会就会把书找来读下去。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现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是学校,家长考虑更多的也是学校,从而忽视了家长自己才是真正的教育基础,才是决定孩子命运的关键。良好的习惯是父母能够和应当给予孩子的最好、最重要的馈赠。养成良好的习惯是要付出心力的,它不仅需要爱心、耐心,也需要理智、意志和智慧。为了孩子,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第二篇:小学生家长学校讲稿

佘营中心小学家长学校培训讲稿

今天我们探讨的话题是 “如何当好家长”、“如何配合学校教育”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对人的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这一点我们所有家长都能体会。一个人从出生开始就在接受着来自方方面面的影响,这些影响都是教育。这些教育里面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这三种教育中,家庭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是系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发展的地方,但学校的教育如果得不到家庭的配合,就很难实现它的教育目标,有一句话说的好:

家庭是孩子受教育的起点

家庭是孩子接受社会各种信息的中介

家庭是孩子过滤各种影响的枢纽

人们常说,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又是终身的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又是孩子的终身的老师。当然很多家长都能自觉地富有成效地承担起教育子女的责任,与学校取得密切的配合,从而在家庭中给孩子创设了良好的成长环境。

一、就如何当好家长,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的问题,我们认为家长应该走出以下误区:

误区一 完全依赖学校。许多家长认为,孩子上学了,就只有学校才需要承担教育孩子的责任,认为父母管养,学校管教,将学校视为孩子的保管站,把孩子往学校一推,就以为可以万事大吉了。这些家长的思想,充分说明了他们对家庭教育的认识的不足。

误区二 依赖老人。许多年轻的家长,为了自己的发展,把孩子留给了老人,虽然他们懂得教育的重要性,但是权衡生活的利弊,最终许多人舍弃了孩子,发展了自己。据调查,这样的孩子很难管教。试问,你辛辛苦苦赚到的钱,能把孩子失去的教育时机换回来吗?此时,也许有的家长会问,为什么老人教育效果不行,当然也有例外,只是少部分。首先,爷爷奶奶对孙子隔代,他过于腻爱孩子,年龄的悬殊。把孩子当成了解决寂寞的玩具。照顾他们的生活无微不至,尽心尽力。尽管孩子刁莽无礼,有时忍无可忍,他还是忍受,长期累积,孩子的自理能力相当差。这是最近几年通过学生身上观察的结果。喂饭,替孩子系鞋带,背书包等。这样的学生来到学校被同学认为没本事,那么小的事都干不了,长期孩子被同学欺负,为了正当反卫,孩子性格孤独,极端,他甚至恨家庭,其实就是老人剥夺了发展他的权利。使他处于自卑状况。我们饱经风霜的老人,过去都是相当的人物,如今为孙子做牛做马,还落得如此的下场,真是好心并不一定办好事。许多老人在我面前诉苦。我劝听完我报告的家长今天就观察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在老人面前孩子格外比在你面前骄气。

误区三 重智育轻视德育。“神童制造商”聂其文被家长们奉为楷模,尽管他的儿子聂愿愿十五岁考上名牌大学、成为“少年天才”,但孩子却对记者说:“恨不得将父亲杀死!”于是,悲剧屡屡发生。中国的教育生产线生产出了无数的冷血动物和精神残疾者,他们拥有名牌大学的学位,却不具备普通人的爱心和良知,他们中有在美国枪杀导师的卢刚,也有用硫酸去伤害黑熊的刘海洋,还有贵州安顺因为不堪父母在学习上的严格要求而将父母毒死的十五岁的双胞胎姐妹。“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做人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核心,欲使孩子成才,先教孩子做人,我们的家长无不希望孩子成为“有用”的人,在知识技能上颇费心机,而忽视了对孩子品质性格的培养,结果造成终身的悔恨。所以我希望各位家长要以自己人格的力量去影响孩子,在生活中滴滴点点地引导,实实在在作示范,只有具有优秀品质和健全人格的人,才可能成为对国家、社会、家庭有用的人。感恩教育,孝敬父母教育迫在眉睫。否则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误区五 没有任何压力顺其自然。更多的家长则认为,只要他快乐,不想给他过多的压力。不想逼孩子太紧,一切顺其自然,我们小时侯,家长没教我们什么,吃的不好,穿的不好,可是学习也好,如今混的也满不错。误区六 减负两极化。如今提倡给学生减负,减负是对的,但不能两极化!有的父母急于教子成材,认为孩子学得越多,就越接近“素质教育”,我们认为:适当的参加一些课外培训是应该的,但绝对不要将未来艺术家、科学家等想象强加在身上,不尊重孩子的选择只能让孩子厌倦。而另一种父母,则是一听说要“减负”,就不分青红皂白:一律减!减到孩子不学习了,甚至陪着父母打麻将。有的学生磨磨蹭蹭不好好做作业,不但在学校完不成,带回家后,依然不专心做,我们家长必须清楚:其实许多基础知识是孩子成才必须具备的,也是为他日后掌握其他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它是人类智慧几千年积累的精髓,让孩子学习这些知识是有道理的,怎么可以随意就减掉了呢!所以当老师们对你谈起孩子不能如期完成作业的问题,作为父母,你必须对此注意,因为您的孩子已经不是一两次的违规了,如果再不及时加以引导、教育并积极解决这个问题,日积月累您的孩子势必会掉队,而且还会形成说谎的坏习惯。所幸的是,我们绝大部分家长都会与老师配合,而且坚持一段时间对孩子进行追踪和抽查,使孩子逐步养成每天回家先梳理当天学习任务,自觉完成作业、不拖拉的好习惯。

误区七 眉毛胡子一把抓。教育孩子要有重点,不能做“碎嘴老太婆”,大事小事唠叨个没完。如此,孩子容易起逆反心理,家长的威严也日渐减低,家长要注意不过分干涉孩子的自由,不做“唠叨妈妈”,只要找孩子谈话,孩子就应明白:“问题严重了,得严肃对待。” 误区八 父母矛盾暴露。俗话说:“父母不和,孩子遭殃。”父母是孩子终身的教师,所谓“身传甚于言教”,父母对孩子的成长起到了关键作用。父母若是整天在孩子面前互相指责,不但不能给孩子提供“稳定的后方,快乐的港湾”,还给孩子幼小的心理造成难以磨灭的阴影。这样的孩子成材的机率就相对要小得多。所以,父母一定要有为孩子营造“温馨、和睦、快乐的家庭生活环境”的责任心。另外,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也一定要保持高度的一致,教育孩子前要交流直到取得一致意见,绝不把分歧暴露在孩子面前。误区九:学习方法不当。以上条件都是外在磨砺,那么拥有良好的学习意识和方法,却是孩子终身受益的内在法宝。如何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意识和方法? 首先要培养一种特殊的学习精神,那就是要刻苦勤奋,奋力拼搏。其次,父母要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家风”,如父母喜欢看书,对儿女的熏陶匪浅,父母尚且如此求知若渴,做儿女的有何道理不学无术?三是要养成事半功倍的学习方法:

1、要培养学习兴趣,“快乐学习”不觉得枯燥。如果你的孩子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他就不会畏惧考试。

2、培养高度集中的课堂注意力,课前做好预习,课堂注意 听讲,课后就能迅速完成作业,因为课外作业不过是课内作业的举一反三。另外你有时间可经常让孩子回忆课堂所学内容,锻炼孩子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3、要鼓励孩子与其他孩子找距离,但不嫉妒。因为有比较才有鉴别,以正确的心态认识自己、认识别人,学习别人的长处。

4、保持旺盛的精力,早睡早起,不过分疲劳。

5、给孩子更大的空间,包括活动空间和心理空间,不能读死书。

6、鼓励有余力的孩子多读课外书,扩大知识面,达到融会贯通、触类旁通的效果。

二、当好家长,你的家庭教育就成功了一半,接下来你应该恰当的配合学校教育,以达

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步同向。在配合学校教育方面,我们希望家长能从以下四个方面做起。

1、配合学校抓学习。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反复的认知、记忆、巩固、实践的过程,学生在学校的时间是有限的,学校所能提供的巩固、实践机会更是有限的,因此,学生的学习在放学后还有延续的必要,需要家长督促孩子进行复习巩固,需要家长带领孩子进行实践,将抽象的知识生活化。这就需要家长每天抽出一点时间,与孩子聊天,与他一起学习,了解他的学习生活情况,帮助他梳理知识,查漏补缺。对缺乏自觉性的孩子要监督他完成家庭作业,并进行有效的复习和预习。我们有的家长对老师要求的家庭作业请家长检查签字很不理解,甚至非常抵触的说:“批改作业那是老师的事,为什么要我来帮你做。”

家长们,在班级授课制的学校教育中,一对一的个别辅导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请你检查孩子的作业是为了让你更好的了解孩子的学习进度和学习状况,更好的进行因材施教。这也是一个好家长应该做到的。

2、配合学校抓常规。正如家长们所感受到的那样,二小对学生的常规要求是严格的,这是二小优良文化的传承,也是新形势下现状所必须的。严格的常规要求和常规训练培养的是良好的行为习惯,而良好的行为习惯决定一个人良好的品格。学生校园生活的一日常规是:每天清晨,你的孩子应该吃好早餐,准备好当天的书本、学具,穿戴整洁,精神饱满的到学校学习。进入学校,他将和其他孩子一起投入早读或清扫,值周师生将在校园内巡视指导他们坚持不追逐狂打,各班的小干部开始协助老师检查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和复习预习情况。上课了,我们要求学生不随意离开课堂,不做与课堂无关的事,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按时完成作业。课间,学生可以到操场开展体育活动,楼道上禁止一切体育活动,要求学生不奔跑,不做危险游戏。需要到其他地方上课的班级在课间要排队按指定路径前往,并且注意上下楼梯靠右行。下午的上课时间现在是3:30,学校的校门3:10打开,所以孩子不能过早到校。下午放学时间是7:00,留下小部分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最晚离校的学生不超过7: 30。晚上孩子回家后都有听说读写等不同类型的实践性作业,需要家长配合完成。

3、配合学校抓安全。孩子的健康和安全是第一位的,为了保证学生在校期间的安全,学校采取了许多积极有效的措施,比如刚才我们讲到的外出上课要排队,上下楼梯靠右行,楼道上禁止开展体育活动,不许追逐狂打等等。同时,行课期间,外来人员要在门卫处登记,生病的学生没有家长接不能离校,这些规定可能给一些家长带来了麻烦,但为了学校学生的安全请大家配合。在校外,学生的安全隐患很多,比如交通安全,打架问题,大欺小,勒索钱物,进网吧游戏厅结识不良少年等。这些问题学校会加强教育,但为了防患于未然,家长们更应提高警惕,关注您的孩子,关心您的孩子。作为家长,你应该了解孩子每天在干什么,他有哪些朋友,有什么兴趣爱好,尤其要关注孩子上学放学路上做了些什么。

4、加强交流与沟通 学校与家长间需要沟通,老师与家长需要沟通,沟通的途径是很多的。与任课老师的沟通是最直接最有必要的。请我们的家长不要吝啬你的脚步,希望你们经常到学校看看,到班里转转;请我们的家长不要吝啬你的语言,有空给老师打个电话,或与老师面谈,听听老师对孩子的评价,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方法。无论是孩子与同学有了矛盾还是孩子与老师有了矛盾,希望我们家长能心平气和的找老师,找学生谈谈,不要只听一面之词就气不打一处来,卤莽行事,给大家都造成伤害。五年级

2011.5篇二:家长学校讲稿

和一年级的家长们分享我的教育观 尊敬的各位家长: 大家好!非常感谢大家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加我们的家长会,从这一点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您对孩子的无比关心、关注和关爱,作为一年级新生的家长,我想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那就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那么如何实现这一愿景,今天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几个教育观点。

观点一:教育就是潜移默化。

首先和大家分享两个小故事:

(一)孟母三迁

大家听说过孟母三迁的故事,孟母先后把家迁到坟墓附近,集市附近,学校附近,最后在学校附近,孟子能够天天都听到孩子们读书的声音,因此他就喜欢上了读书,并把书中的内容跟母亲讲。孟母听了很高兴,心里想:“这里才是孩子应该走的正路!”于是就安定了下来。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人的成长总是受环境的影响,一个家庭中,家长的生活习惯,语言、行为,思想观念对子女有着直接的影响;学校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也有直接的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到这里使我想起我们有家长常期这边喊一帮人在那里打麻将,那边孩子扒在桌上做作业,孩子是一会儿上厕所,一会儿削铅笔,作业一做几个小时,家长也总是埋怨:我那孩子太磨蹭。你想:这能怪孩子吗?

(二)孩子怎么教?

第二个故事讲的是台湾有一个佛学大师,叫释星云,曾任中国国民党党务顾问、中央常务委员。现任国际佛光会世界总会会长,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等职,曾获得世界华人大奖终身成就奖,十大杰出教育事业家奖,江泽民、习近平等国家领导人曾亲自会见过他。有一天一位民众去找他讨教:众:请问法师,我的小孩不听话、不爱学习怎么办?星云大师说:您复印过文件吗?众:复印过。星云大师:如果复印件上面有错字,您是改复印件还是改原稿?(场内立刻响起雷鸣掌声。后有人答道:改原稿。)星云大师说:应该原稿和复印件同时改,才是最好。父母是原稿,家庭是复印机,孩子是复印件。孩子是父母的未来,父母更是孩子的未来。因此,借此机会,我要提醒各位家长,在孩子面前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孩子就是父母的影子。

观点二:教育需要惩戒。

近年来,我国教育界普遍倡导激励教育,强调家长、教师都要以平等的姿态和学生对话,尊重孩子,给孩子创造一种宽松自由的气氛。这样一来,激励教育、赏识教育是否意味着不能批评学生?教育到底需不需要惩戒?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学校教育研究部主任刘京铎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教育惩戒是完整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未成年人的人格健康、和谐发展。”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如果学校中没有惩罚,必然使一部分学生失去保障。在必须惩罚的情况下,惩罚不仅是一种权利,而且也是一种义务。”前段时间,时常有家长跟我交流:老师,我那孩子只听的进去表扬的话,平时我们只要表扬他,他做事就特别带劲。今天在这里我要给各位家长慎重的说一句:我们的孩子不能仅仅只听得进去表扬的话,还要善于接受批评,勇于接受惩戒。我们要让孩子懂得为自己的错误买单。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家长往往会尽其所能满足其要求,在这样的“温室”里成长的孩子,一旦遇到“风雨”,他们常常难以承受,便会采用任性极端的做法,伤害自己、老师、父母和周围无辜的人。记得在前年,外小有一名学生跳楼,就是因为家长一句严厉的批评,孩子不敢回家,结果在放学后从四楼跳了下来,经抢救无效而死亡。家长们!你们想一想,辛辛苦苦养了这么大,就因为一句恨铁不成钢的批评就让孩子命丧黄泉,值吗?那问题的根源在哪儿呢?是我们不该批评吗?当然不是!是因为我们的孩子只听得进好话听不进批评。是我们的孩子缺乏应有的挫折教育!如果孩子连这么点挫折都受不了的话,如何去适应今后必然面对的充满惩罚的社会?长大后怎么去面对复杂、坎坷的人生?!做爹妈的能陪他一辈子吗?这难到不是我们教育的失败吗? 做家长的我们要明白:“娇子如杀子”。学校是教学生做人的地方,是传道授业的地方,老师是学生学习上、生活上和精神上的领路人。当然,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我们都要掌握惩戒的“度”,惩戒过于软弱,就失去了应有的威慑力;惩戒过于严厉,又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若教育中只有奖励而没有惩戒,奖励将会显得苍白无力;若只有惩戒没有奖励,惩戒将会失去方向,惩戒和奖励共同构成教育中的激励机制。所以,作为我们80后的家长既不能谈罚色变,一味追求表扬与鼓励。又不能信奉“枪杆子下出政权,棍棒

下出英雄”,教育应以表扬、奖励为主以批评、惩戒为辅二者相辅相成,适度为好,过之或不及均不能取得好的效果。我们应该看到,与表扬相对的批评与奖励相对的惩戒,对于每一个人尤其是成长中的中小学生具有特殊的意义。当学生犯下了较为严重的错误而又对家长、教师的劝告为所欲为时,适宜的惩戒对学生的成长非常必要。

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合理的惩戒制度有助于形成学生坚强的性格。能培养学生抵抗诱惑和战胜诱惑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法纪观的形成;有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适宜的惩戒可以增强学生心理抗挫能力,正如有人所言,被百般宠爱的孩子,轻生的事件却一再发生。因此,教育中适宜惩戒的运用,既是为了学生,也是为了教育。观点三: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相信各位家长都听说过这样一句话: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这是美国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的,意思是说习惯是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对于小学生特别是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比他能学到了多少知识重要的多。这一点大家可能有认识但还不够重视。一个具有良好习惯的孩子,是一个让人放心的,可以走遍天下的孩子;一个没有良好习惯的孩子,是一个一辈子都会让你操心的孩子。所以无论是我们做老师的,还是做家长的,都要从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做起,这是教育的起点和源点。

一、做人的习惯 讲诚信

我把讲诚信放在了最首要的位置。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讲诚信,不喜欢孩子撒谎。但是,许多孩子却是说的一个样,做的另一个样;当面一个样,背后又一样。例如:我教过的一个孩子,当着老师和家长的面保证周末一定完成作业,决不拖到周日晚上再写作业。可是回到家里,不是看电视,就是玩,拖拖拉拉不愿写作业,气的家长直给我打电话。我也常听家长说,孩子也没把考试卷纸给我看呢?(肯定是孩子考得分数太低,不敢)面对孩子的这些行为,有的父母是无所谓的态度,轻易的就过去了,有的父母则是训斥、惩罚,这两种方法无论是哪种有时都会促使孩子更擅长于撒谎了。因此孩子是否诚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的正确引导。

要纠正孩子的不守信用,家长首先自己要做到言行一致。如果父母言行不一,不履行承诺,孩子就会受到暗示,跟着模仿。在日常生活中,许多父母为了诱导孩子做某件事,总是轻易地许诺孩子某些条件,但是事后却没有兑现。孩子的希望落空后,就会发现父母在欺骗自己,他就会从父母身上得到一些经验,一旦这些经验转化为孩子说谎的行为时,父母恐怕要后悔莫及了。

记得有一次我带女儿出去野炊,回来后我让女儿写一篇游记,女儿答应了。同时那天女儿发现自己的鞋子磨破了,我也答应他完成任务后我去给他买鞋子,没想到第二天女儿玩了一天尽把这事给全忘记了,我也装着什么都不知道,不闻不问,到了晚上,女儿突然找我说:篇三:一年级__家长学校讲课稿

东湾中心小学家长学校讲课稿

让您的孩子快速适应小学生活

各位家长: 大家好!

你们的孩子是一名正式的小学生在这里快一年了,他们在这里要度过六年小学学习生活。为了让你们的孩子能尽快地适应小学生活,今天我们特别组织一年级新生第一次家长学校培训。在这里,我首先代表学校和一年级全体老师,对各位家长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感谢你们对东湾中心小学的信任,把孩子送到这来学习;感谢你们在百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来走进我们的家长学校,共商孩子的教育大计。这是你们对学校工作、对孩子教育最大的支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孩子既是一个家庭的希望,也是社会的明天和未来。希望每一个孩子成人、成材、有出息,这是学校和家长的共同愿望。为了让你们的孩子在小学阶段能有效出色地完成学业任务,健康快乐成长。今天家长学校培训会有这样三个目的:一是让家长们了解学校办学理念;二是让家长了解学校对孩子的基本规范和要求;三是家校配合教育的基本建议。通过家长学校的系列培训,增强学校教育合力,以便于我们把学校工作做得更好,把孩子教育得更加出色。

一、学校办学理念 东湾中心小学的办学理念是:为了每个孩子健康快乐发展,为孩子的成功人生奠定基础,让这里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摇篮。现在全校共7个教学班,带班老师都能做到敬业爱岗,勤恳工作,都能做到以

人为本,以学生为本,责任心强,都能关心爱护孩子的成长,全心全意为学生发展服务。

二、学校对学生的规范要求

各位家长,孩子从幼儿园到一年级,是他们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无论是作息时间,还是上课要求、学习任务,都有很多方面的不同:如幼儿园以保育为主,文化课学习上没有规定性要求,上幼儿园都必须由家长接送;而小学则以上课学习为主,开设的课程、各科的学习内容、学习时间也都有明确的标准和规定。现在一年级开设的主要课程有:语文、数学、品德与生活、体育、艺术等,相应的各科学习任务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和掌握。每节课学习时间40分钟。作为一名正式小学生,他们应遵守哪些日常行为规范呢?依据《中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结合我校的校情,特提出以下学生基本行为规范要求:(1)按时作息。上学不早到也不迟到。不旷课,有病有事不能到校要请假。

(2)上课专心听讲,大胆发言,不懂就问,发言先举手,回答问题声音响亮。

(3)课间做有益的游戏,不疯赶打闹。

(4)课前学会预习,课后认真复习,按时做作业,书写工整洁净,独立完成。读写姿势正确。考试不作弊。

(5)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劳动,认真做值日,保持教室、校园整洁。

(6)升国旗、奏国歌时要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

(7)学讲普通话,会用礼貌用语。

(8)诚实守信,不说谎话,知错就改。答应别人的事要努力做到。(9)尊敬师长,见面行礼,主动问好。

(10)在家孝敬父母长辈,听从父母和长辈的正确教导,主动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外出或回到家要打招呼。不打扰别人的工作、学习和休息。

(11)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其他地方,都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借东西按时归还,损坏公物要赔偿,拾到东西要归还失主或交公。

(12)爱惜粮食,爱惜学习、生活用品,不挑吃穿,不乱花钱。

(13)讲究卫生,穿戴整洁,手脸干净。不乱扔果皮纸屑。(14)收拾作业,整理书包,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衣物用品要摆放整齐。

(15)注意安全,不玩火,不做有危险的游戏,遵守交通规则,会看红绿黄交通信号灯,过马路走人行横道。

(16)观看演出时不随便走动,保持安静,演出结束时鼓掌致谢。

(17)爱护公共财物,不在课桌椅、建筑物和文物古迹上涂抹刻画。

要让孩子由幼儿园的他人保育护理逐步走向自主独立,实现身份和角色的迅速转换,这一切都会给孩子带来很多方面的不适应,同时这种不适应也反映在我们各位家长身上。这里无论对学生和家长来说都有一个适应、磨合的过程。

我们开办家长学校的目的之一就是希望让家长了解学校要求,配合老师一起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其中最重要的是配合学校做好养成教育工作,使孩子懂得规矩,也就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如果这些规矩养成了,对孩子今后顺利的学习、成长都有重要意义。

三、家校配合教育的几点建议

各位家长,教育的问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工程,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实际上是学校、家庭、社会必须共同承担的责任,仅仅靠学校的教育是不够的。很多方面需要我们家校紧密配合,携手并肩,完成教育孩子的重任。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最早的启蒙老师。家长的教育观点、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一生的成长与发展都会起重大作用。孩子上学后,家长怎样配合学校教育,让孩子迅速适应学校生活环境,在此,谈以下三个方面的建议:

1、敢于放手,重在引导,切忌包办代替。

现在的孩子独生子女多,在家的“地位”都非常高,孩子上学了,要敢于放手,重点引导孩子学会学习方法,学会自理生活,学会做事做人,学会合作共处。切忌放不开,事事包办代替。如有的小朋友不会吃饭,家长就赶着喂饭;上学家长背着书包送孩子等。长期这样,会让孩子形成依赖思想,永远长不大。孩子的生活,家长不要包办,要让孩子自己查看课表、整理书包、带好一切学习用品;学会自己穿脱衣服、系鞋带,遇到困难设法寻求帮助;行走时不要跑、跳;不在马路上玩耍??家长要舍得放手,要积极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自理能力。建议家长在深爱孩子的同时,尽量给孩子独立锻炼的机会,是孩子自己的事让孩子自己做,不会做的告诉做,耐心指导做。此外在学校学习期间,不要让孩子把玩具和零食带到学校。班级每周检查一次个人卫生,家长们需要在双休日定期为孩子剪好指甲。

2、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发展孩子的特长。

我们有些家长喜欢娱乐,工作了一天,看看电视、玩玩游戏,这些无可非议,但是请大家要注意,在你娱乐的时候,要记得,先为孩

子准备好一个安静的学习空间。最好能和孩子一起看看书、读读报,潜移默化中营造的学习氛围更有助于提高孩子学习的兴趣。另外,家长要支持孩子参加他喜欢的各类艺术班的活动,孩子学了特长就能大胆的充分的去展示自我,锻炼能力,成为有个性、有魅力的人。

3、观点统一,方法一致,增强教育实效。

这里说的“观点统一,方法一致”,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家庭教育的观点和方法与学校一致,二是家庭成员间的教育观点和方法要一致。我们经常接触一些家长,如果孩子有了缺点,常常采用棍棒教育,动辙打骂;也有个别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放任不管,或者家长的言行不能成为孩子的榜样,“学校教育,家长不理解”,“妈妈教育,爸爸不认同”“爸爸妈妈教育,爷爷奶奶袒护”的现象不乏少见,教育观点、方法的不统一,会让孩子无所适从,小错得不到及时纠正,好的行为品质就不能有效形成。

当然,家校配合教育的要求和建议不仅仅只有以上四个方面,如学生学习习惯的配合教育、家长的榜样教育、家校沟通方式等,这些都将在以后的家长学校的培训中逐步讲到。

各位家长,教育好自己的学生是我们老师的承诺。我们学校、老师有责任尽力做好自己的每一项工作,教育好每一个孩子,这既是学校的责任,也是家长的义务,让我们共同努力,一起关心孩子的学习和成长,让孩子迅速适应小学生活,力争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生。最后,我衷心希望各位家长对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宝贵意见。

谢谢大家!篇四:小学一年级家长学校发言稿2011.9 小学一年级家长学校发言稿

红星小学 赵丰慧

尊敬的家长:

您好!首先祝贺您的孩子成为一年级学生!今天大家能抽出时间参加我们家长学校的学习,可见大家对孩子教育的重视,也体现了大家对老师们的厚爱、关心和理解。在此,我代表学校师生表示热烈的欢迎与衷心的感谢。

入学是孩子一生当中,特别是学习生活当中,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因为这是人生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孩子是从幼儿向儿童转变,从游戏向学习转变,孩子入学以后会经历三个时期,每个时期的表现各不相同。

第一个时期是兴奋期。

孩子入学前心情激动,兴奋得睡不着觉,充满自豪感,有想当个好学生的愿望。

第二个时期是厌倦期。

开学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新鲜感逐渐消失,加上在学校生活感到纪律上受到了约束,生活上又紧张,学习知识不如想象的那样容易,有一部分学生感到负担重而不想上学。第三个时期是适应期。

开学两个月后,如果学校与家庭教育跟得上,就能使孩子较快地适应并喜爱学校生活。孩子的这些表现,如果处理不当,会对他今后的学习、心理带来不良的影响,因此作为父母帮孩子过好人生的这个转折点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学校对家长学校一直非常重视,这是学校和家长进行沟通的好机会。一年级学生刚入学校,我想大家也迫切想知道他们在校的一些表现及如何当好一名家长,今天我们将就有关方面与大家一起进行探讨。

一、孩子入学,家长们准备好了吗? 孩子即将跨入小学的校门,开始人生的新阶段,家长应和孩子共同做好以下几点:

1、孩子的心理准备。

家长要多与孩子多进行交流,向孩子表示祝贺,让孩子知道上小学是一件值得光荣的、骄傲的、高兴的事,家长可以用赞叹、喜悦、欣赏的语气和孩子谈上学的话题。如:“宝宝长大了,马上就要成一年

级小学生了!” “这些好听的故事都写在书里,等你上学认识了字,就能自己看了,还能从书里知道很多爸爸妈妈不知道的更好听的故事呢!”当他做了一件让大人满意的事时,这样夸奖他:“要成为小学生了就是不一样,真懂事!”父母也可以向孩子讲述自己童年在小学的趣事,让孩子产生对小学生活的向往。但是也要让孩子明白,上学是一件无商量余地的必须做的事。小学生活和幼儿园生活有着很大的不同,要向孩子介绍一下小学的学科内容,班级授课形式和老师的分工等等。另外请家长注意几点:教育孩子在学校应遵守基本规则;记住自己的学习用品,会和别的小朋友的东西进行区分;让孩子学会整理书包等学习用品;放学回家注意安全,不跟陌生人走;除了将家长的联系电话告诉班主任外,还要让孩子背下至少一个能马上找到家长的电话。叮嘱孩子,有事跟老师说,不懂的就问老师。

2、物质准备。

在开学之前,父母要为孩子购买书包、铅笔盒、尺、橡皮、铅笔刀、铅笔,以及必要的练习本等文具用品。购买的文具用品都应简单实用,不可过分花哨,以免分散孩子的学习注意力。书包不必太大,实用、结实就行。最好是双肩背。

3、家长的心理准备。

(1)了解学校是学习的的场所。

学校是孩子在团体生活中磨练学习力、培养社会性、形成健全人格的场所,其中学习是为了让小孩走向社会后,具备生存能力。将来走上社会要凭自己能力去做,无法借助他人之力。在以前狩猎时代,不会拿弓箭就无法生存,相同的,现在在学校学习知识、技术,就是生存的武器。家长不要只局限于希望孩子考上好高中、好大学,社会性及人格性培养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家长首先要认识到,学校不同于幼儿园,多多少少会有一些辛苦,孩子必须努力读书学习,适应团体生活的规律。

(2)知识和技能的掌握需要反复训练。

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不是一次就可以牢记的,要经过反复复习,否则很快就会忘记。虽然课堂上充分理解了,但如果没有反复练习,则理解无法持久,也无法记住学过的知识。优秀的选手必须忍耐严格的训练,不是相同的道理吗?(3)孩子的训练从入学开始。

“学问没有捷径”,家庭学习非得从入学后立刻开始不可。家长不要天真地认为:随随便便读一读,便想得到好成绩,如果认为小孩可怜,这是父母亲太溺爱孩子了,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设想一下:如果现在放松,两三年后,您是笑还是哭呢?

二、调整学习环境,安排家庭学习生活。

1、每天在相同的场所、相同的时间用功。

上学以后,孩子必须养成家庭学习的好习惯。孩子放学后,还留有上学时的紧张感,请家长先笑脸相迎,让孩子放松一下。接着让孩子坐在书桌前,摊开教科书及作业本,复习当天所学习的功课,时间从10分钟到20分钟,习惯以后,慢慢延长时间至30分钟到40分钟,游戏、看电视都得在做完功课以后。特别提醒的是:即使当天老师没有布臵作业,也要让孩子在书桌前学习学习,如此每天在相同场所、相同时间实施,渐渐地,小孩就养成放学后在家用功的习惯。在养成习惯之前,要注意克服坏习惯,所以家长陪在身边比较好,当小孩表示:“做完功课了!”家长应亲自检查,如果做得好,必须加以赞美,如此小孩不但可得到成就感,也会产生兴趣,不对之处,可以让小孩立刻改正。如果不检查,小孩会自恃:“反正妈妈也不看。”所以马马虎虎应付了事,看起来用功,实际上呢,有名无实。家长看是很辛苦,但如果不在小学低年级就养成认真用功的习惯,到了中高年级就无法自发的用功,所以请父母亲要认真对待这一点。

2、读书要在不会分心的场所。

孩子的书桌安排在什么地方?注意:马路噪音,电视声音等都会分散注意力,使读书缺乏效率。如果在餐桌上做作业,会无意中产生餐桌是吃饭的地方的想象,对于集中注意力不利。所以为孩子单独准备书桌,书桌就只能读书,值得提醒的是:很多孩子有单独房间,家长要事先向孩子声明:双亲必须可以自由出入孩子的房间。

3、书桌前不要乱摆东西。

书桌最好面向干净的墙壁,墙上如果有图片就会吸引目光,无法集中精神用功。书桌正面不要放多余的物品,如果书桌上充满了笔记本、字典、文具用品,就换大一点的桌子。

4、准备必要的参考书籍。

入学后,光有教科书是不够的,最好准备一些学习参考书、字典、工具书、百科全书等,以便孩子随时使用。

三、在家庭中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养成读书的习惯。

孩子喜欢读书,养成读书习惯,可以培养听力、理解力,成为“听话高手”,集中力和持久力也可在不知不觉中养成,另一方面,听多了故事的孩子,接触各种文章的内容,表现能力及语言表达也很好。对于书中人物的言语、行动,小孩也会思考为什么这么说这么做,思考力、解读力也同样得到培养。低年级的家长可以考虑小孩的年龄、发育、兴趣,选择好的图画书、故事书。家长还要注意,小学一年级还是幼儿园的延长教育,所以家长说给他听、念给他听是有必要的,千万不要一概拒绝:“自己看!”最好念小孩自己想看的故事书给他听,不要强迫小孩接受大人的选择,不喜欢读书的小孩,多半讨厌看见许多密密麻麻的小字,家长可选择适合幼儿的图画书,字体要大一点的。

2、养成写字的习惯。

书写能力是学力的指标,有的小孩虽然话说得很流利,却不太会写字,有的小孩写字速度很慢,如果老师出的生字练习多一点,他就唠叨半天,到中高年级就可能讨厌作文,这是因为思考力、想象力、文字表现力不足的缘故。所以从一年级开始就得训练写字,例如小孩放学后,总向家长叙述:“妈妈,今天在学校„„” 即使只是很简单的几句话,家长也可以准备一个日记本鼓励他写下来,这样大大提搞了孩子识字、说话的能力,培养了自制、自律性,加强了亲子联系,建立了伙伴型的关系,对以后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家长可以问他:“为什么这样呢?”“你怎么想?”“老师怎么说?”等等,让他渐渐将文章扩大,加长。一年级的孩子喜欢使用学过的文字写字,家长看过之后要夸奖他、鼓励他、并慎重地保存起来。

3、养成做事情精力集中的习惯。

值得注意的是不要让孩子边学习边做其它事。有的小孩总是一边看电视,一边听音乐,一边做功课,这样,学习不够专心,注意力容易转移。有的孩子精力不够集中,家长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培养孩子用眼睛听的习惯:在安静之处,将手放在孩子的肩膀上,互相看着对方的眼睛说话,不管什么话题都没关系,每天进行一次。只要视线相连接,孩子就不得不集中注意力听,只要每天持续不断,就能培养出很会听“话”的孩子。另外,家长注意,有的小孩玩得最起劲时不要叫他,因为这正是他最集中注意力的时候。

4、让小孩有广泛的兴趣。

应该尽量培养小孩的兴趣,对各种事物表示关心,一年级正是好奇心旺盛有活力的年龄,家长可以依照孩子兴趣参加各项活动,让孩子成为有个性有魅力的人。

5、主动学习的习惯是家长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家长和孩子之间必须维持良好的关系,养成家庭学习的好习惯,要让孩子尽早养成主动学习、自觉学习的好习惯,就像婴儿会自己站起来走路一样,能够自己努力用功,不懂之处自己思考、解决,具备了“自己学习力”,就拥有了一生进步向上的原动力,这也是教育中最重要的“自己培育力”,这样的孩子自然会自发、自主地用功,也就不会感觉学习很辛苦了。作为家长,要注意称赞孩子、鼓励孩子,让他慢慢养成一个人主动学习的习惯,这是家长送给孩子的最佳礼物。

四、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早睡早起,生活有规律。

一年级孩子大约需要10小时睡眠,家庭学习时间、游戏时间、入浴、用餐时间都必须确定,过着有规律的生活。如果上小学后,还得家长叫才起床,则是依赖心的表现。早晨起得晚,连上厕所、吃早餐都来不及就到校的孩子,第一堂课就哈欠连连,缺乏朝气,只是坐在位臵上发呆,也有很多孩子忘了带这,忘了带那„„这样就无法集中精神上课。如果生活没有规律、零零散散,则孩子的内心也是零零散散、缺乏规律。生活有规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叠被子,叠衣服、打扫房间、洗自己的袜子、整理自己的学习用品,选择适当的项目,和小孩约定好必须做哪些事,让小孩遵守约定。

2、会帮忙做家事的孩子会学习。

五六十年代,小孩每天要花3小时做家事,现在则是花3小时看电视。孩子之所以讨厌做家事,是因为从小没有训练之故,自己的事情当然自己做,还要帮助家里做事,像拿报纸、摆鞋子、拿碗筷,他做完了家长要向他道谢“谢谢你帮忙!”告诉他,要认真做,不要随随便便,养成无论大事小事,都要好好做的态度。如此一来,小孩就会自觉、自豪是家庭中的一员,产生体贴心、责任感、协调性、耐性、集中性、自信心等等。给小孩与年龄相符的工作,不但家长轻松,还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在帮忙中小孩可以培养出好奇心与自发性,不让小孩帮忙,就是剥夺他们重要的学习机会。提醒家长要注意宽容与忍耐,就算小孩做不好,也不要当面抱怨,做家长的待会儿再偷偷重做一次即可,如果小孩弄得一团糟,也不要生气,为了教育,一定要让他做家事。

第三篇:家长学校讲座讲稿

曙光希望小学家长学校讲课稿

首先对你们如约来到学校表示热烈的欢迎!特别向从外地赶回来的家长表示由衷的感谢,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理解与支持。今天我们家长学校讲座,想跟家长一起学习和探讨。先环境对儿童的成长具有特殊的意义。每个人一生下来就要接触周围的环境,在一定的环境中长身体、长知识。

不同的家庭教育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是不同的。如:温暖型的家庭,家中成员关系和谐,生活安定,给孩子丰富的爱,孩子的个性、智力会得到较好的发展。冷漠型的家庭,父母对孩子缺乏感情和责任心,放任自流,会使孩子的身心发展受阻,养成任性、内向的性格。民主型的家庭,父母事业心强,家庭气氛和谐、平等、民主,孩子往往性格较开朗、好学、有上进心。

联合国曾做过决议:“人类有义务把最美好的东西给孩子。”为了使孩子更好地成长,我们应重视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一)、创设整洁、美化的家居环境。家居保持整齐清洁,色彩和谐,美观大方,还要注意尽量减少居室内空气污染和噪音污染,并引导孩子参加美化家庭环境的活动。如:把椅子摆整齐,把桌子抹干净,把玩过的玩具和看过的图书放回原处,把叠好的衣服放回衣柜,给种植的花浇水。这些都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也从小渗透了保护美好环境的教育。

(二)、处理好家庭的人际关系。家庭生活气氛要注意和谐愉快,家庭成员之间要做到亲密和睦、尊老爱幼、互相关心。对孩子要有一定的行为规范和要求,以助于培养孩子正确的是非判别标准和良好的品德行为。要为孩子创设轻松、自由的心理环境,尊重孩子,给孩子在家中以平等的地位,使用孩子在家庭中无心理压力,感受家庭的温馨和爱意,在和谐、宽松、愉快、有序的氛围中成长。

(三)、家长要注意言传身教。儿童心理认识的特点是具体形象,他们爱模仿,最容易受家长影响,所以家长要从自己做起,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加强自身修养,用自己良好的言行给孩子以良好的影响。如儿童期是口语发展的最佳期,家长要引导孩子学讲礼貌的语言。成人对孩子说话要注意采用礼貌、温和的语气,少用命令的语气。

又如父母的服饰要美观大方,为孩子选择的服饰也要注意舒适合体,美观大方。给孩子烫头发、涂口红等是有损孩子身心健康的。美的仪态也是创设良好家庭环境必不可少的内容。

(四)、给孩子创设一个“小天地”。有条件的家庭最好给孩子创设一个属于孩子的“小天地”,让孩子放置图书、玩具及属于自己的东西,让孩子在小天地里自由活动,有利于培养孩子爱惜物品、整齐清洁、做事有条理等良好习惯。

(五)、在家庭中注意通过艺术活动熏陶孩子。儿童期是美育的最佳期,孩子爱唱爱跳,爱画爱做,在荼饭后或节假日一起聚聚,让孩子表演一下在学校学过的歌舞、绘画、拼砌„„父母也要参与表演或欣赏、评价。

(六)、把家庭活动扩展到大自然和社会。在假日把孩子带到大自然和社会中,通过参观、游览开阔孩子的眼界,提高观察力。

第二、家长怎样跟孩子沟通。

有的孩子喜欢与家长说话,每天放学总是不停地跟妈妈说老师教了什么,还玩了什么游戏„„

有的孩子喜欢提问,常常接二连三地问这问那:“老师今天讲的知识怎样怎样„„?”

对此,有的家长很有兴趣,也很耐心听孩子说话,回答孩子的问题,有的家长却十分厌烦,有时甚至没好气地说:“别烦我。”

实践证明,善于与孩子进行健康和谐的沟通,容易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知道孩子的需求与困难,有利于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使孩子身心和谐发展。相反,不善于与孩子沟通的家长往往会对孩子产生偏见,由于自己的主观片面,高估或低估孩子,有时甚至误解和委屈孩子,使孩子产生压抑的心理。

和孩子沟通应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父母和孩子相互沟通,应由倾听开始,以对待好朋友的方式与孩子说话,下面我们介绍和孩子沟通的一些做法:

(一)、尊重孩子是沟通中不可缺少的要素,尊重孩子表示你对孩子有信心,若运用太多的挑剔、斥责、说教、警告、劝导及威胁等交谈方式是不能和孩子沟通的。

(二)、沟通的方式有言语沟通和非言语沟通两种,脸部表情、说话表情、轻轻拍拍肩、轻轻抚摸„„都是非言语方式沟通。如果我们善于运用言语或非言语方式表达自己的态度,将能加强和孩子的相互沟通。

(三)、和孩子沟通要注意察言观色,能在最短时间内察知孩子的喜怒哀乐,才有机会与孩子沟通,和孩子多谈论他感兴趣的事情,才能更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四)、适当参与孩子的游戏活动,与孩子一起进行小种植及饲养活动,边玩边谈,边做边谈,这是与孩子沟通的好机会。

(五)、父母要注意适当安慰、体谅孩子,谅解孩子的处境,同情他们的遭遇,但这不等于溺爱、迁就,而是要在关心、爱护的前提下引导孩子应该怎样做,避免向孩子施加压力。

(六)、要多关心孩子在学校的生活、游戏、学习,在早送晚接的路上多谈,多倾听。

总之,要与孩子沟通,必须要了解孩子,要注意发现孩子的闪光点。了解孩子是教育孩子的基础,作为父母要经常知道孩子最喜欢和谁玩?孩子单独一人时喜欢什么?他最爱什么玩具?最喜欢吃什么?厌食什么?孩子有没有同情心?有没有自信心?对大人的问题是否积极回答?是否爱提问题?孩子对新鲜事物的兴趣如何„„家长要注意经常和孩子交谈、游戏、散步、看图书、听音乐、看电视等等,这样才能和孩子沟通好,使孩子身心和谐发展。

第四篇:家长学校讲座讲稿

家长学校讲座讲稿(主讲:xxx)——探讨“5+2=0”的问题

各位家长朋友们:

大家好!首先感谢你们能在百忙之中来到学校,支持学校的工作。先作一下自我介绍,我姓曹,是我校的兼职心理老师,今天我和各位家长探讨问题是:在教育学中有个“5+2=0”的理论,说的是每星期中2天周末家庭教育的失败就会抵消前5天在学校中的所学。可见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为了使这个“2”成为是一个有建设性的数字,而不是有破坏性的数字,今天借次机会和大家探讨一下孩子的教育问题。我准备分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孩子的心理特点。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搞好孩子的教育,首先要了解孩子的特点。初中是儿童向青年的过渡期,初中学生总的特点是半幼稚半成熟,半儿童半成人化。初中学生心理上突出的矛盾表现在他们渴望独立自主,却受到父母老师的管教;他们满怀自由活动的渴望却受到集体准则的约束;他们渴望得到理解却深藏自己的“小秘密”。初中生的心理特点主要包括:

1、自我意识增强,“成人感”突出。

初中生身体的成长发育唤起了他们的自我意识,使他们产生了成人感,即觉得自己已经是大人了,他们要求家长尊重他们,就像对待其他成年人一样地对待他们。所以,初中生常表现出逆反心理,他们对一切都不愿顺从,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常与家长发生抵触,有时还很固执和偏激,所以我们会发现上了初中后孩子是“越大越不好管了”。

2、情感带有冲动性,意志较为薄弱。初中生活动能量大,对人对事充满热情,很容易被那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和意志坚强的人物所感染,下决心向英雄人物看齐,但在实际中遇到困难或挫折时,又往往表现为意志较为薄弱,缺乏毅力,半途而废;他们非常重视友谊,选择朋友往往根据自己的喜好,有时甚至把友谊狭隘化,讲哥们义气,大搞小团体,互相包庇等。

二、家长的教育误区。

要想知道我们家庭教育的效果,先来听听孩子们的声音。

一位同学在文章中这么说:妈妈,我能理解你,但你能不能尝试着听听我的心声,我从小吃着肯德鸡,麦当劳,听着流行音乐看着韩国爱情剧长大,和你们成长的环境完全不一样,我虽然没有吃过苦,但我能体会你们的爱。

妈妈,我能理解你,但你能不能别再把我当手心宝贝,我是一个健康的小孩,我有我的思想,虽然我没有经历过大风大浪,但我有自己对生活和世界的看法,虽然还不够成熟和全面。但你能不能放开一点,让我自己去闯。

妈妈,我能理解你,但你能不能理解一下我的内心,我在网上可以看到很多好的知识,这是你们无法想象的,是原来的信息渠道不可能创造的。我有我的朋友,当我不知道如何分辨好与坏的时候,我会主动和你们沟通的。

妈妈,我能理解你,但我希望你们尊重一下我的隐私和空间还有意见,我需要更多的是鼓励而不是批评,我有很多优点需要你们认可和激励,这样我会更有自信去做好,你们能看到我身上的优点吗?

妈妈,我能理解你的爱,但你能不能换个方式爱我,别怕我受伤,我会感谢让我受伤的人,因为那样我能更快成长,更快坚强。你们能不能试着放开一点你们的大手,让我有提出自己观点和意见的机会,让我有呼吸的空气,虽然可能在你们眼里我的观点都很幼稚,但如

果不给我机会去试去做,我又怎么能亲身体会这些幼稚的观点错在哪里,又怎么能去自己主动改掉呢。

妈妈,我爱你!你的每一句话,每一份爱的行动我都记在心里,只希望你能换个方式来爱我。

上学期,我校心理咨询室对部分初中学生作了心理问卷调查,主题是“我为什么不听家长的话”,现在我把咱们孩子的回答列出来以供大家参考对比:

1、他们对我提出的要求太高太严,我做不到。

2、他们曾伤害过我的自尊心。

3、我对他们不服气。

4、当时我的心情不好。

5、我根本不相信他们说的话是真的。

6、我控制不了自己的行为。

7、他们经常打人,我反感他们。

8、我正在生气,心太烦,谁的话也不爱听。

9、他们对我说话时态度不好,语言不文明,不尊重人。

10、他们总拿我跟别的孩子比,我最不愿意听这些话。

11、我经常挨训,已经和他们形成了对抗心理。

12、他们说的话是假话,我才不爱听呢!

13、他们说话太罗嗦,让我厌烦,我就赌气不听。

14、他们经常冤枉我,我很委屈,所以他们说话我就听不进去。

15、家长总爱带一大堆人来家喝酒打牌,吆吆喝喝影响我学习,我很反感。

16、家长遇上不顺心的事总爱拿我们撒气,所以我很生气。

17、家长每天看电视声音太大影响我睡觉,所以我就和他们对抗,就不听话。

18、我说的话他们从来不愿听,甚至连我的解释也听不进去,所以他们说话我也不爱听了。

19、我觉得我已经长大了,不用老让别人管着我了。20、所有的时间都让老师和家长支配了,自己想做的事情感觉没有时间做,我一点自由也没有,越听话越没有自由等等。由此可见,我们的家庭教育的确存在不少问题,下面我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一下我们的教育误区:

1、不合理的目标期待。

在动物园人和猴子的互动游戏活动中,我们会发现:用绳拴住香蕉逗猴子,猴子一跳,我们就往上拉绳,多次过后,不管我们换什么诱饵,猴子都不会再理会我们。

这个现象告诉我们:对孩子的目标期望要合理。现实中,我们会发现有些家长许诺“孩子,如果你进入头十名,„”,当孩子好不容易进入头十名后,我们马上就会说:“孩子,如果你进入头五名,„”这样不合理的目标期望会一点点消磨掉孩子的好不容易鼓起的斗志。那么,我们怎么做呢?就是要给孩子定切合自身实际,跳一跳就能够着的目标。

2、物质上的肆意满足和学习上的苛刻要求之间的矛盾。“孩子,我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供你上学”“你只管学习就行”等是我们家长常说的话。物质上的极大满足,吃、穿、用,甚至是手机等物品,凡是我能提供的都给你了,理所应该你就得好好学习,给我拿个好成绩。可事实并非如此,物质的满足助长了孩子的享乐意识,学习失去了动力,我家有钱,爸妈会满足我的,以后找不到工作也有父母管,一生无忧,学不学没关系,我干吗要吃学习的苦呢?另一方面,物质的满足也剥夺了孩子体验挫折的机会,使孩子的心灵极其脆弱,而沉重的学业负担压的学生喘不过气来,以如此脆弱的心灵去应对如此沉重的学业负担,后果可想而知。

3、一些无意识的常规错误教育。

①常询问孩子在班级的名次,把孩子当成炫耀和比较对象。家长不能以每次考试成绩的排名来肯定或否定孩子,对于一个不可能得第一的孩子反复强调第一名的重要意义,势必会使孩子陷于自卑,而孩子的自卑和自我否定,不仅会使其学习成绩进一步下降,还会影响孩子未来的全面发展。

中国人一方面爱面子,一方面想鼓励孩子上进。所以常常说,你看人家孩子多用功,成绩多好,人家又得了什么什么奖。其实,你每一次把孩子和别人相比,除了给孩子添一份烦恼外别无他益,还有可能给孩子种下恶性竞争的种子。

其实,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有两个目标:成绩目标和成长目标。我们家长应该鼓励孩子树立

成长目标,自己和自己比,保证每天进步一点点。②常指责孩子的失败。

比如有两个孩子的语文考试不及格,一位家长对孩子说:“妈妈和爸爸都很关心你的语文成绩,我相信这次考试还没有反映出你的水平,你要加油呀,孩子!”另一位家长却对孩子说:“你怎么这么笨啊!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做,你以后肯定考不上大学!”前一位家长传达的是关心和爱护,后一位家长引发的却是焦虑和憎恨,前者能激发孩子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后者则会打击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给孩子造成伤害。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我们应该赏识和鼓励自己的孩子。

有时候家长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可能对孩子产生刻骨铭心的影响,对孩子的一句赞许一声鼓励,有时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下面讲一个我亲身经历的故事:我小时候,家里养了一大群羊,妈妈就给我下达了任务:每天负责给羊割草,并且规定了草堆到背篓的具体位置。被动接受任务的我,心里一百个不乐意,于是挖空心思地偷懒耍滑:先是在背篓里垫土,烘托草的数量之多(现在想来,那时好傻,多沉啊!),后来聪明了一些,用斜插的树枝架空背篓的底部,以瞒天过海......可是,有一天我却主动超倍地完成了任务。那天我背着草走在回家的路上,恰好碰到在地里打理棉花的几个婶婶,其中一个对另一个说:“这是谁家的孩子啊?那么能干,割那么多草,真争气”“老三家的,那孩子可争气了,不仅能干,听说学习还是拔尖的呢”另一个回答。听到这样的话,一种自豪感涌上心头,我顿觉血往上涌,小腰挺得笔直,步伐加快了不是一星半点,激动得小脸肯定也红透了。到家后,我又急急地赶回地里,加快割草的速度,准备割完草后还从那条路上过,还受到那几个婶婶的的夸奖,结果如愿以偿,我又狠狠地享受了一次被表扬的感觉。等到第三次时,我心里甚至期盼“婶婶,千万别走了啊!”„„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罗森塔尔曾经做过这样一项实验:在一所学校,将一份学生名单交给教师,声称名单上的学生经过考察和鉴定,智商出众,发展潜力巨大。名单在班上公布了。结果八个月后名单上的学生,果然个个成绩优异,明显高于其他学生。实际上,罗森塔尔并没对这些学生进行过什么考察,只不过是照花名册随意开出的而已。是老师们相信了专家测验的结论,相信了那些名单上被指定的孩子比其它孩子聪明有前途,于是给予他们更多的赏识和鼓励,对他们投入了更大的热情。名单上的孩子感受到了老师的鼓励,自信心倍增,求知欲旺盛,因而比其他孩子进步得更快。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国人戏称为:“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

可见,正面的赏识和鼓励是促成孩子成功的有效途径。比如:一次考试考砸了,与其嘲讽他说:瞧你这模样,还有什么出息;“你真笨,你看看,这么简单的题你都做不出来!你啊,我看是稀泥糊不上墙,真是没指望了。”不如换个角度说:这么难的题目,也得了60多分,不错呀!“孩子,妈妈相信你,相信你努力后会取得好成绩,相信你能成为最好的自己。”等。这样他体验到的是亲情的鼓励而非冷酷的指责。所以,请家长朋友们记住这样一句话:“哪怕天下所有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你都应该眼含热泪地欣赏他、拥抱他、赞美他。”

③在生活、学习中包办太多,使孩子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对于孩子的学习,家长承担的最主要的职责不是陪读,不是代替,而是培养一个好习惯。如果家长在孩子的生活、学习中包办太多,比如:有些家长每天义务崔孩子起床,从没有让孩子自己定过玲;帮助整理书包、推自行车,晚上铺床,早晨叠被;孩子起晚了,就给老师打电话说孩子身体不舒服;孩子没有完成作业,家长就谎称家里有什么事情耽误了孩子做作业等等,在包办代替和故意撒谎的作用下,孩子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独立学习的能力自然建立不起来。所以就会出现在家会做,到考场上就不会作的怪现象,并且是家长越着急,孩子越不急,反正一切都由别人替自己操心。结果,家长很累,孩子反而没有长进。

所以,我们家长有时候应该适当放手,让孩子做他力所能及的事情,让他在实践中成长,在体验中感悟,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任何人都不会一直在父母的羽翼下随随便便成功。④有时家长会因冲动而实施棍棒教育。

可是您知道吗?经常挨打的孩子,会出现以下一些不良的心态和心理偏差: ⑴说谎。有的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做错事就打,孩子为了避免皮肉之苦,能瞒则瞒,能骗就骗。因为对孩子来说,骗过了一次,就可以减少一次“灾难”。可是孩子说的谎话,往往站不住脚,很容易被家长发现。为了惩罚孩子说谎,家长的态度会更加强硬;而为了逃避挨打,孩子下一次做错事后更会说谎,这样就构成了恶性循环。

⑵懦弱。如果孩子经常挨打,时间一久,孩子一看到家长,就会感到害怕,不敢接近。因此,不管父母要他做什么,也不管父母的话是对是错,他都只会乖乖服从。在这种不良的绝对服从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常常容易自卑、懦弱。这样的孩子往往惟命是从,精神压抑,学习被动。

⑶孤独。经常挨打的孩子,会感到孤独无援。尤其是父母当众打孩子,更会使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他往往会怀疑自己的能力,会自感“低人一等”,显得比较压抑、沉默,认为老师和小朋友都看不起自己而抬不起头来。这样的孩子往往不愿意与家长和老师交流,不愿意和同学们一起玩,性格上也显得孤独。

⑷固执。有的家长动不动就打孩子,损害孩子的自尊心,使他们产生对立情绪、逆反心理。有的孩子用故意捣乱来表示反抗,你要往东,他偏要往西,存心让家长生气。还有的孩子,父母越打越不认错,犟劲越来越大,常常用离家出走、逃学来与家长对抗,变得越来越固执。⑸粗暴。由于孩子模仿性很强,在家里父母打他,到外面他就打别的孩子,尤其是比他小的孩子。这种粗暴的性格一旦形成,长大后,孩子就会有暴力倾向。家长打孩子,其实是给孩子做了坏榜样。

⑹喜怒无常。有的家长打过孩子后,又觉得心痛后悔,就去抚摸孩子挨打的痛处,甚至抱着孩子痛哭,并加倍给孩子以物质上的补偿。这种情况,在开始时孩子会感到莫名其妙,但是时间一久,他也就习以为常了。慢慢地孩子也会变得喜怒无常了。⑤父母把自己塑造成为家庭牺牲者的形象。

家长经常告诉孩子,自从有了他,你为他操碎了心,都累出病来了,或者说,如果不是为了照顾他,自己早就在事业上有大发展了等。本来你是为了让孩子知道自己的辛苦更加奋进,可是,这样却使孩子产生了罪恶感,带着罪恶感的人在遇到一点挫折时往往采用自暴自弃的方法应对。

三、家长应该怎么做?

家长朋友们,我们只有一个孩子,所以,我们输不起。如果这个孩子成功了,那就是百分之百的成功;如果这个孩子失败了,那就是百分之百的失败──不想输,怎么办?我觉得可以尝试以下这些做法:

1、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

有则寓言说:小羊请小狗吃饭,它准备了一桌鲜嫩的青草,结果小狗勉强吃了两口就再也吃不下去了。过了几天,小狗请小羊吃饭,小狗想:我不能像小羊那样小气,我一定要用最丰盛的宴席来招待它。于是小狗准备了一桌上好的排骨,结果小羊一口也吃不下去。

还有则故事是说:一位家长带孩子逛商店,店内商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作为大人当然是兴趣盎然,乐此不疲。可孩子却又哭又闹,烦躁异常。大人不能理解,甚至大声训斥孩子。走着走着孩子的鞋带开了,大人蹲下来帮孩子系鞋带时突然发现:在孩子的高度只能看到无数条活动着的粗细、长短、颜色不一的腿,高大的柜台,货架、墙壁,并且时刻会被人们携带的箱包所碰撞„„

这些故事都形象而生动地告诉我们:孩子眼中的世界和我们成人的是大不相同的!不要把自

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的身上。90后的初中生和我们的成长环境不一样了,他们重视个人价值,民主要求强烈,金钱物欲的倾向明显,需要磨炼的机会太少等等。这就要求我们常常提醒自己,学会换位思考,蹲下来看孩子,学会从孩子的视角看问题,以孩子的思维去想问题,只有真正理解孩子,知道他需要什么,再辅以公平之心待人,公正之举处事,才能教有成效。

2、其他一些家教技巧。

①心理学上有个普雷马克原理又称祖母原则。这个心理学原理通俗点讲就是:“在你作完家务之后,你才可以去玩”。也就是说,如果有一件愉快的事等着我们,我们会很快完成另一件不喜欢做的事情。所以,家长应该要求孩子在完成学习任务后再去做他喜欢的事情。②和孩子平等交流,容忍他的一些合理性的错误。

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包括饥、渴、衣、住、性的方面的要求;安全需要:人类要求保障自身安全、摆脱失业或丧失财产的威胁等,人的感官等是寻求安全的工具;感情需要:

一、友爱:友谊、忠诚、爱情等,二、归属:人都有一种归属于某一个群体的感情;尊重的需要:

一、内部尊重:即自尊。

二、外部尊重:希望受到别人的尊重、信赖和高度评价;自我实现需要: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就是使自己越来越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其中第四个层次是尊重需要,包括受人尊重与自我尊重两方面,前者希求别人的重视,后者希求个人有价值。所以,我们应尊重每个孩子的人格,尊重他们的生命,孩子可能在某个方面不如别人,但如果孩子在学习上已经尽了力,流了汗,我们就不必太苛求了;在尊重的基础上设法多交流。比如,孩子回到家随便问问;今天学校有什么新鲜事?你的同桌有换吗?喜不喜欢他?你的语文老师讲课有什么特色?你的课本中有哪些优美的短文,读两段美文给我听听,好吗?等等。这样会引起孩子的兴趣,使孩子产生亲近感;容忍孩子的一些合理性错误,人生本来有两杯水:一杯苦水,一杯甜水。我们总是错误地先让孩子喝光那杯甜水。罗曼·罗兰说过:一个人一生要做点错事,做错事才能长见识。曾经有一个小孩喜欢动手。有一次他把妈妈刚买回的新表当玩具拆了。妈妈气坏了,狠狠揍了孩子一顿。恰好老师来家访,妈妈数落了孩子拆表的错误。没想到老师幽默地答道:恐怕一个中国的“爱迪生”被你枪毙了。妈妈感到很不理解。老师说:“孩子这种行为虽然没有理性,但却蕴含着创造力,你不该打骂他。”老师建议采取补救措施,带孩子去钟表铺,满足他的好奇心。这位老师就是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正是他积极倡导“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让他任意翱翔。”

第五篇:、家长学校讲稿

家长学校讲座稿

孩子成长的责任应该由谁来担当

一、明白一些定义,明确一种分工,坚定自己的行为

1、责任是什么?

责任是分内应做的事情。也就是承担应当承担的任务,完成应当完成的使命,做好应当做好的工作。责任感是衡量一个人精神素质的重要指标。

责任是一职责和任务。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出现而出现,有社会就有责任,身处社会的个体成员必须遵守的规则和条文,带有强制性。责任有个人的责任和集体的责任。个人的责任指一个完全具备行为能力的人(成年人)所必需去履行的职责。集体的责任指一个集体必须去承担的一种职责。

2、成长是什么?长大,向成熟的阶段发展,一种经历的过程。

3、家长的责任是什么?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对未成 年人的法制教育负有直接责任。”这就说明对孩子的教育已不再是道德的要求,而是每个父母应尽的法律责任。我们每一个家庭,每一位做父母的人都要自觉履行家庭教育的职责,提高自身素质,注重言传身教,从点滴做起,告诉孩子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教育孩子“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着力品行、法制教育,为孩子创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故事一:《人民日报》 现在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存在两个误区:一是只顾挣钱,对孩子不闻不问。以为花钱将孩子送到一所学校就万无一失了,而缺乏与孩子经常性的沟通,导致孩子因疏于管教,走上犯罪道路。二是对孩子教育缺乏耐心,方法简单粗暴,动不动就采用棍棒,甚至还发展到置子女于死地的地步。

孩子与父母的感情,是人世间最宝贵的亲情,他们之间血脉相连的关系是永远割舍不断的。不知这些孩子在将毒手伸向其辛辛苦苦养育了自己十几年的亲人时,是怎么想的。

但是,在指责这些孩子的同时,是否也应从家庭这方找找原因呢?孩子之所以走到这一步,难道与家庭一点关系也没有吗?

如何对待这些孩子,帮助他们走出“泥潭”;如何为这些孩子创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是社会、学校和家庭共同的责任。这里需特别强调的是家庭的责任。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影响着孩子。当今社会的诱惑实在太多,而孩子又缺乏辨别能力,如果孩子从小失去家庭的关心和温暖,就可能在社会上结交一些不良的人乃至滑向犯罪深渊。故事二:

我国儿童和日本儿童在北京组织联谊活动,划船时中国孩子喝完饮料就把饮料瓶扔进湖中,而日本孩子赶紧划过去把饮料瓶捞上来。

德国的孩子非常自觉,过马路时,即使马路上没有一辆车也不愿闯红灯。可在我们中国呢?也不管是什么灯,只顾往前冲。

在西方不少国家,只要有人站在马路边站着,汽车就会自动停下来,等行人过马路之后再开车。在中国,行人与汽车、汽车与汽车之间互不谦让,常常一堵就是半个小时以上。

很多人有个习惯,在买东西(或者是坐公交车的时候)总想投机取巧,“排”在前面(或抢个好位子),而西方一些国家的人们对此十分看不惯。

美国人:最惊讶中国人的嘴上功夫。美国人除了钦佩中国人手头阔绰,动不动就买三四块劳力士以外,最惊讶中国人的嘴上功夫。这嘴上功夫第一是乱吐痰,第二就是大嗓门。

泰国人:泰国人普遍将中国人视为好朋友。在泰国人眼里,中国人是泰国最固定的旅游收入来源,但他们还是会对中国人的一些毛病感到奇怪:为什么中国人关车门时声音那么大?在泰国,大力关车门是对主人表示不满的方法。从目前中小学生的情况来看,我们的养成教育与世界先进水平比较是有差距的,我们一些学生的行为习惯是不能让人满意的,如果不抓紧教育,会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孩子。在国内,大家对一些坏习惯已经习以为常,可是在国外,一个随地吐痰的人立刻就会成为众矢之的。

记得有一次,我们乘车去游玩,很多人都会把自己吃的水果皮、瓜子皮等垃圾放在面前的塑料袋中,而有的人却把垃圾随便扔在车上,车上的工作人员看见了,连忙说:“请把垃圾放在塑料袋中。”谁知道这个人大声喊道:“扔地上怎么了?坐你们的车是让你们挣钱呢!是看得起你!我现在是你们旅游公司的顾客,就是上帝,知道吗?”听到这些话,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暗想:幸亏你不是老师,如果所有的学生都向你学,那我们的社会成什么样子了!

当然,我并不是说外国人什么习惯都比我们强,也并不是说我们各方面都差,我只是希望我们的教育向他们学习,这将是学生一生的财富。

养成教育与家长的教育也是分不开的。就拿讲究卫生来说吧,这可是我们当老师的天天说、天天教育的,但是如果没有家长的配合,就是你再怎么说也是于事无补。而且,从孩子的身上还可以看出家长的文化素质与修养,直接影响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有些孩子衣服整洁、大方,看着特别让人喜欢,来接孩子的父母也是干干净净,大方得体;再看另外一些孩子,脸上、手上、衣服上,脏兮兮的,再看来接的父母,衣服也是脏的能再揭下来,竟然还穿着拖鞋,连最起码的对别人的尊敬都不知道。我并不是说这些家长不文明、没文化,只是想说,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自己的一言一行会影响着孩子的一生,特别是小孩子,更应该给他们起带头作用,你要教育孩子讲究卫生,作为父母就不能懒散,要勤洗澡、勤换衣服,做孩子的楷模,用自己的行动带动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习惯成自然”,一旦孩子养成习惯就会不自觉的坚持下去。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良好习惯是素质教育的归宿,素质只有化为习惯,才能成为终身受用不尽的财富。

现如今,我感觉我们的教育也在向着这方面努力,但是做得还不够。我们应该和家长联合,先给孩子的父母上一课,让做父母的知道:培养良好的习惯对孩子的重要性,同时,注意自己的言行,给孩子做典范。

二、明白一些方法,主动做些事情,协助孩子成长

1、孩子小学的三个转型期要把握,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成长孩子生活、学习、成长的摇篮。◆一年级时第一个转型期:孩子从幼儿园的玩耍阶段向教室管理型生活转型。

家长要主动做的事情有:

①告诉孩子上学是一件高兴的事,说明你长大了,聪明了,懂事了,为孩子建立信心。②了解学校的教学特色,了解班主任的教学特点,与主要任课教师保持联系方式。③主动向班主任说明自己孩子的特点,学前经历,家庭情况,联系方式。

④安全意识第一。明确孩子上学、放学的时间,严格按照学校的到校时间管理规定送、接孩子,不要只把孩子往学校门口一放就万事大吉,要看着孩子进入校门再离开,要提前10分钟到校门口接孩子。要引导孩子注意保护自己,知道自己身体的哪些部位特别要保护好,知道在楼道里不追跑打闹。

⑤配合学校进行各项活动,给孩子支持的信心。

⑥当孩子与他人发生问题时,要主动承担应该承担的责任,主动原谅他人的错误,为孩子树立责任榜样和大度胸怀,为孩子的成长奠定基础。

◆三、四年级时第二个转型期:男孩子三年级以作文写作为转型。女孩子四年级数学抽象思维转型

家长要主动做的事情有:

①和孩子一做阅读活动,户外活动,生活数学活动,记录游玩、经历,交流心得,任务要在活动中自发建立,为孩子建立写作基础和数学具象。

②了解教学进度,了解课型归纳特点,与主要任课教师保持紧密联系。③根据自己孩子的学习特点,学习经历,及时找出不足,和老师、孩子一起商量训练的方法,及时修正,不留后患。

④保持与孩子交流的时间,主动倾听孩子的诉说,及时给孩子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自己没有合适的方法,一定要及时向有关老师或教育专家请教,平时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家长学校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素质。

⑤配合学校进行各项活动,给孩子支持的信心。

⑥当孩子与他人发生问题时,要主动承担应该承担的责任,主动原谅他人的错误,为孩子树立责任榜样和大度胸怀,为孩子的成长奠定基础。

◆六年级时第三个转型期:进入生理、心理动荡期,小升初的转型 家长要主动做的事情有:

①了解孩子处在人体第二激增期,骨骼快速生长成形,成长的分水岭时期。主动保持与孩子交流的时间,倾听孩子的诉说,及时给孩子讲一些生理变化的面对方法,快乐面对成长,与孩子经常讨论问题,商量有效的解决方法。如果自己没有合适的方法,一定要及时向有关老师或教育专家请教。

②了解教学进度,了解课型归纳特点,与主要任课教师保持紧密联系。③根据自己孩子的学习特点,学习经历,及时找出不足,和老师、孩子一起商量训练的方法,及时修正,不留后患。

④可以和孩子一起到自己理想的初中学校参观,了解学校的教学特点,录取方式和政策,提前为孩子建立目标。

⑤配合学校进行各项活动,给孩子支持的信心。

⑥当孩子与他人发生问题时,要主动承担应该承担的责任,主动原谅他人的错误,为孩子树立责任榜样和大度胸怀,为孩子的成长奠定基础。

三、明确责任,积极疏导,创设经历,把握成长

1、明确这个天定的法则:

成长的个体-----是孩子自身,谁也无法代替,谁也没有代替的权利。

2、明确这个天赐的任务:

母是家庭是伴随孩子成长的第一起跑线。孩子出生之时,家长就开始接受了天赐的任务,孩子的成长方向与我们的智慧成正比,大智慧出大人才,小智慧出小人才,无智慧不出人才。(智慧与不断学习有关,智慧与关注孩子有关,智慧与不断交流有关,智慧与不断发现孩子的优点有关)

3、明确这个过程的法则:

学校是伴随孩子成长的第二个起跑线。从孩子进入幼儿园开始,社会就开始接受了教育孩子的任务。学校是知识传递的场所,人与人交往的环境,道德养育的基地,规范行为塑造的经历,未来职业选择的阶梯。记住这样几句教育孩子的话吧: •

尊重孩子 承认自我 •

创设经历 认识自我 •

获得成功 发展自我 •

偶有失败 正视自我 •

明确目标 强化自我 •

适时引导 激活自我

愿所有的孩子享受成长的快乐!愿所有家长欣赏孩子的成长吧!

记住我们的责任是天赐的,无法回避!

下载家长学校讲稿(小编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家长学校讲稿(小编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六年级家长学校讲稿

    明德小学家长会发言 各位家长:下午好! 首先对你们百忙之中抽空来开家长会表示衷心的感谢!大家都知道,六年级是小学阶段最为关键的一年,它面临着紧张的毕业考试,决定了你的......

    家长学校讲座讲稿

    家长学校讲座稿 尊敬的各位家长、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首先对你们如约来到学校表示热烈的欢迎!特别向从外地赶回来的家长表示由衷的感谢,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理解......

    家长学校管理人员及讲稿

    宝应县柳堡镇郑渡小学家长学校管理人员 一、组织机构 组 长:王宝书(学校校长) 副 组 长:沈小平(学校教导主任) 委员:夏存富(教导副主任) 仇士庆(总务处主任)及各班主任 家长代表:韩兵 张......

    小班家长学校讲稿

    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小班家长会议发言稿各位家长:你们好!感谢你们能参加每学期一次的向家长开放半日活动,通过晨间活动和刚才的两个教学活动,你可能对你的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

    家长学校教学讲稿

    家长学校教学讲稿(九年级家长会)尊敬的各位家长:你们好!首先非常感谢你们在百忙中参加今天的家长会。根据教育局的要求,学校要对家长教育方法进行培训,并要求家长认真学习,提高教......

    小班家长学校讲稿(★)

    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小班家长会议发言稿各位家长:你们好!感谢你们能参加每学期一次的向家长开放半日活动,通过晨间活动和刚才的两个教学活动,你可能对你的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有......

    二年级家长学校第二期讲稿

    课题:怎样才能做一个合格的家长 课时:家长学校第二期 教学重点: 1、树立正确的家教观念,教育子女是父母应尽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2、孩子是未来的接班人,不是自己的私有财产。 教......

    家长学校培训讲稿2

    家长学校讲稿(一) 如何让孩子保持健康心理 “心理健康是青少年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建功立业的重要条件。”(柳斌语)如何让孩子拥有并保持健康的心理呢? 一、要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