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乡土中国讲稿
1.乡土本色
从基层上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个基层我想应该是农村。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黏着在土地上的。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熟人社会。咱们中国的乡土社会就是个熟人社会。
【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中国农民聚村而居的原因大致来说有下列几点:
一、每家所耕的面积小,所谓小农经营,所以聚在一起住,住宅和农场不会距离得过分远。
二、需要水利的地方,他们又合作的需要,在一起住,合作起来比较方便。
三、为了安全,人多了容易保卫。
四、土地平等继承的原则下,兄弟分贝继承祖上的遗业,使人口在一地方一代一代地积起来,成为相当大的村落。】
2.差序格局:
在这样的熟人社会状态下,中国的主要社会格局,作者称为差序格局,这种差序格局就像石头丢进水面泛起的涟漪,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的圈子的中心,是一个差序格局,伦的格局。每个人的网络,都有个自己作中心,网络的范围包罗任何要拉入自己圈子的人,包括亲属体系,朋友体系,其他体系,这样的圈子大小,依中心势力的大小而定,势力范围大圈子就大些,反之则小,所以极富有伸缩性。
作者同样对比了西方的格局,团体格局,这样的格局中人是附属于各种团体中的,团体有界限,谁是团体外的人,不模糊,是分得很清楚的。
我斗胆大哥比方,也不知道恰不恰当,我想可以把差序格局比作是楼梯,伸缩式的,以自己为中心,一直延伸出去,凡是和自己有关的都算是圈子里的人,可以说谁都可以走,包括各种关系体系,朋友体系,亲属体系等,没限制;而团体格局可以比作电梯,是封闭式的,不是任何人都给乘,你要是挤不进就不是这个团体里的人,有限制。
3家族:
在作者的这种差序格局中,来说说中国社会基本的社群(一切有组织的人群)——家族是怎样的,在中国家族是根据单系亲属原则所组成的群体,一般是父系。作者还区别了家庭和家族,二者的区别不在人口数量上而是在结构上,家族是几世同堂,是延续性的;家庭是亲子所构成的生育群体,是短暂性的。
4男女有别:
在这样的家族关系中,男女是有别的。原因在于乡土社会是个极具稳定性的社会,稳定的社会关系力量,不是感情,而是了解,乡土社会生于斯死与斯的社会现状下彼此是了解的,在以充分了解来配合人们相互行为的社会中,但是性别这种先天的鸿沟对稳定是一种阻碍,因为性别的差别是一种先天的不了解;同时家族是一个以生存和繁衍为基本目标的社群,凡是做事业的社群,纪律是必须有的,纪律排除私情。浮士德式的激进的男女关系对于乡土社
会的稳定是个威胁,因为性别上的探索会给乡土社会带来麻烦,所以乡土社会为了保全这个稳定,男女关系是亚普罗保守式的,人们不再去开启探索求同男女关系,在男女关系上,表现为使他们之间不发生一种激动性的感情,所以建造出“男女有别”、男女授受不亲的规矩。在乡土社会中,同性之间的感情比异性之间的还要昌盛些。
5.维系私人的道德:
一个差序格局的社会,是由无数私人关系搭成的网络。这网络的每一个结,附着着一种道德要素,传统的道德里没有一个普世的价值标准,所有的价值标准不能超脱于差序的人伦而存在了。一切的道德对错,一定要问清了,对象是谁,和自己什么关系之后,才能决定能拿出什么标准来对待。天子犯法是很难与庶民同罪的。这就是维系着私人的道德。
【 在整个乡土社会差序格局下的道德系统中,没有一个不分差序的兼爱,也很不容易找到个人对于团体的道德要素(这只有在团体格局中才有)】
6.礼治秩序:
在这样差序格局下的乡土社会是个礼治社会。礼是社会公认合适的行为规范,是社会所累积的对于生活行之有效的经验,乡土社会中人们是自觉遵守礼的。礼治社会不能在变迁很快的社会中出现,它只适应于不变的格局。
7.长老统治
这种礼制社会,反应在长老统治上,而长老统治又反应在一种权力,教化权力上,教化权力产生于社会继替(社会继替是社会成员新陈代谢的过程,是指人物在固定的社会结构中的流动)的过程中,教化权力是传统的权威力量。每一个年长的人都握有强制年幼的人的教化权力,被教化者没有选择的权利。人所要学习的那一套,可能比他生的要早,称之为文化性的东西(文化: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护着的社会共同经验。)。
【凡是被社会不成问题的加以接受的规范,是文化性的(文化: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护着的社会共同经验。),文化的基础必须是同意的,但文化对于社会的新分子是强制的,是一种教化过程。】【文化不稳定,传统的办法并不足以应付当前的问题时,教化权力必然跟着缩小,缩进亲子关系,师生关系,而且更经验作指导。在社会变迁的过程中,人并不能靠经验作指导。】 8.无讼社会:
在礼治的维系下,这样的社会是不需要打官司的,维持礼制秩序的理想手段是教化,而不是折狱,打官司被看成是一种可耻之事,被看做教养不够。乡土社会它有自己的评判标准“礼”,矛盾的发生适用调解,以当地有名望的读书人为评判,通过约定俗成的礼教,教育调解,在现代陌生人社会,礼治没用处,只有打官司。
【所谓礼制就是对传统规则的服膺,这种秩序注重修身,注重克己。在中国的差序格局中,原本不承认有可以施行于一切人的传统规则,现行的法却是采用个人平等主义的,这一
套普通老百姓不懂。现代社会中不把法律看作是固定的规则,而是随着时间而改变的内容。】
前面讲的都是在社会稳定的前提下谈论的,一旦社会变化变迁,就会发生教化权力名存实亡,从血缘到地缘的转变,人从依靠欲望行事到依靠需要行事,文字可以下乡,下面分别来看:
9.名实的分离
在激烈的社会变迁过程中,教化权力就名存实亡了。(社会继替是指人物在固定的社会结构中的流动,社会变迁是只社会结构本身的变动。这两个过程同时存在。)旧的社会结构不能答复人的需要时,人就要他变动了。虽然在乡土社会中是不发生“反对”长老权力也不容忍反对,但所传递的文化已经失效,根本上就失去了教化的意义。在变动的社会中,旧的生活方式,引起生活的不便,在新旧交替之际,不免有惶恐、无所适从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出现了“文化英雄”,他提得出办法,能获得别人的信任,这种人可以支配跟从他的群众,这时发生了一种权力,叫时势权力,这是时势造英雄。反对被时间冲淡了,能维持长老统治最后的尊严的是注释,注释的存在为维持了长老权力的形式而注入变动的内容。这种注释实际上反映了教化权力名实之间发生了极大的分离。名实之间的距离跟着社会变迁速率而增加。
10.血缘和地缘
在稳定的乡土社会中,血缘(人和人的权利和义务根据亲属关系来决定,是身份社会的基础)和地缘的原始状态是合一,有血缘的人通常在一个地方集聚,但一个人口在繁殖中的血缘社群,繁殖到一定程度,他们不能在一定的区域上集居了,要有变动了,这社群生存所需要的土地面积,因人口的不断扩大也要扩大,要到别的地方去开阔土地,不同血缘的人在新的地方聚集,形成纯粹的地缘社群。在这个地方产生商业和法治。
【亲密社群的团结性就以来与各分子间都相互的拖欠着未了的人情。在亲密的血缘社会中商业是不能存在的。从血缘到地缘的结合是社会性质的转变。血缘—地缘(陌生人社会)—契约—法律。】
11.从欲望到需要
在乡土社会人可以依靠欲望去行事,欲望先于行为,也直接决定行为。这种行为一旦符合生存需要,就会以习惯的形式存留下来,久而久之形成一种文化,然后一代传一代,如果社会变动得快,原来的文化就不能有效地带来生活生的满足,不符合生存条件的文化以及接受不符合生存条件文化的人久而久之会被淘汰,于是人类开始目的性的寻求新的生存条件,(这时发现欲望并不是行为的最后动机,而是为了达到生存条件而创下的动机,于是人们开注意生存条件本身了。)这里我们把生存的条件变成了自觉,就形成了需要,人这时就按需而活了(自觉的生存条件是需要。区别于欲望。)现代社会中欲望并不能作人们行为的指导了,发生“需要”,因之有“计划”。
【功能是分析的结果,是一项行为对于个人生存和社会完整上所发生的作用。】
12.文字下乡
在乡土社会里,是不需要文字的。人交流的工具不仅有有文字,还有语言、表情、动作等,这些都是人为的象征。乡下人非愚,而是文字和语言对于熟人社会非必要。在乡土社会这种熟人社会中,生活上互相合作的人每天低头不见抬头见,他们之间可以用声气辨人,听脚步声辨人„„同时文字所能传的情,达的意是不完全的,我们所要传的情意是和当时当地的外局想配合的,所以文字是多余的,既然可以面对面直接说话,一种被预先约好意义所拘束的记号,是多余的,而且有时候词不达意。只有在空间和时间中人和人接触有阻碍后,文字才有发生的必要(结绳记事之类的)。
如果有时间阻隔,在乡土社会文字一样非必要。人虽然有个人的今昔之隔以及社会的时代之隔,但人可以通过学习(记忆)一些符合生存的经验(文化)搭建这些间隔的桥梁。【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持着的社会共同经验。乡土社会人在定型生活中长大,习惯(记忆)帮助生活,无需特记(文字)只有环境变动,记忆不足,才有文字的必要。
文字下乡,必须考虑到文字和语言的基础(陌生人社会)。
【语言的发展是由复杂到简单的,因为语言只能在一个社群所有的经验相同一层上发生的,群体越大,包含人的经验就越复杂,发生语言的空间就越有限,于是语言就慢慢发展成简单的了】【在一个亲密社群里,有他们的特殊语言,例如:行话。】【在熟人社会中,我们话也少了,我们“眉目传情”,我们“指石为证”,我们抛开了比较间接的象征原料,而求更直接的会意了,所以在乡土社会中,不但文字是多余的,连语言都并不是传情达意的唯一象征体系。】
13.无为政治
乡土社会不是个富于抵抗的社会,容易产生皇权,这是一种横暴权利。权利之所以诱人是因为其中的经济利益。经济是任何权力的基础,农业的剩余横暴政权才有生存的可能,横暴权力要想维续必须依赖人民的劳动。天下大乱,乱久必合,与民休养生息,积蓄力量,有了劳动剩余才可稳定政权,横暴权利因为这个经济的拘束,把乡土社会中人民切身的公事(劳动)让给统一权利去活动了,这实际上是一种同意权力。所以说,横暴权力和同意权力共同产生了无为政治。(同意权力间之的主体是皇权和农民,同意权力大小依分工的程度大小而定)
【 横暴权力:是冲突过程的持续,是一种休战状态中的临时平衡。同意权力:是人们之间共同授予的,以契约为基础的权利。】
第二篇:浅谈乡土中国
浅谈《乡土中国》李天
浅谈《乡土中国》
最近读了《乡土中国》,虽然不能说把这本书读的很透彻,里面的一些专业名词例如团体格局与差序格局仍然不能区分的很清楚,但是作为一名工科生,有幸拜读费孝通这样一位大师的作品,还是受益匪浅的。在这里简单地谈一下我的一些感悟。
一直以来都有这样一些问题困扰着我:为什么中国与西方的文化差异这么巨大?上学期曾选修了一门课叫做中国法律文化概论,让我感受到,同样是法律,在西方是多么的神圣和威严,在中国似乎行不太通了。读了这本书,我似乎找到了一些答案,这都是源于中国的乡土社会气息啊。
作者在第一章提到一个“土”字,这让我对中国几千年的小农经济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这个认识是从社会学这个角度的。人们常常认为西方人比较独立,他们和家人、邻里之间的关系似乎没有中国人这么密切,而中国人永远是活在一个圈子里的。实则不然,由于中国人利用土地生产的自给自足,很多时候是会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小社会的。在武侠小说里,作者常常憧憬一个远离尘世的隐居式的生活,这正是中国人乡土气息的体现。中国传统的耕作方式,导致了中国人不喜欢迁徙,而喜欢世世代代生活在一个地方。农作物播种收获,年年便是如此,大家对这样的环境无比熟悉,为什么要去改变呢?中国的这种小农经济,往往不需要合作,自家自户就能保证温饱,就算是自己一户人家独自生活也是是可以的。至于有很多小村落的存在,这是满足了大家的另一种需求,而与团结协作无关了,并且这些小村落之间也往往是毫无联系的。而西方人不同,西方的很多民族最初都是过着游牧式的生活,他们不依靠土地的种植,自然也没有这用乡土社会的存在。相比之下,西方人对于集体的依赖要更加强烈了。
如果说第一章介绍了中国乡土社会的渊源,那么第二三章作者谈论的事情就类似一些哲学了。众所周知,语言是人类区别与动物的一大特征,可是语言真的就是社会进步的存在吗?作者从乡下人多文盲开始讨论,逐渐引发了对象征体系的讨论,我对此也是感触颇深。我个人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实际上是经历了一个轮回的,从最初的原始共产社会起,人们团结协作,没有阶级分层,逐渐从生产资料过剩后开始发生了不公平分配,也就产生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而我们追求的共产主义社会,似乎又回归最原始的时候了。而语言和文字的产生也是如
此。作为一种信息交流和记录的手段,语言和文字的的确确是一种社会进步的产物,可是试想千百年之后呢?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可能越来越少说话,越来越少写字,可是信息却传递地更快捷了,似乎又回到了没有语言和文字,人们却能很好地沟通交流的时代。作者在书中写到乡下人即使不识字,却依然能交流的很好,这是缘于人和人之间距离很小,彼此十分熟悉。我想在未来,这种距离一定会被科技的力量所消除,也许人们会重新回归一种乡土社会。
家族和礼治秩序这两章是我非常喜欢的两章。中国有很多庞大的家族,有一些古老的家族至今保存着他们的族谱,可是中国乡土社会的族谱和西方又是有很大差异的。这就与中国传统的男尊女卑的思想有关了。作者说中国的家庭实际上是一个事业组织,这是我以前从未意识到的,但看了作者的说法觉得确实是这样。在以前中国的乡下,男人和女人分工是十分明确的,男人负责出去劳作,而女人可能在家里带孩子什么的。但是这样的一种家庭却没有太多的感情交流,在中国乡土社会的传统思想中,男人黏老婆是没有出息的,所以他们主要的娱乐方式是去集市、茶馆里的消遣,而这种娱乐方式才是他们更主要的精神寄托。就像在《水浒传》、《三国演义》中出现的大多是男人和男人的江湖义气、兄弟情怀,相对于西方更多浪漫色彩的爱情故事,这的确是乡土中国所特有的一种文化。
很多人认为中国在古代是一种人治社会,相对于西方的法制社会是非常落后的,我原来也是这么认为的。但事实却非如此。作者认为中国是一种礼治社会,而这种礼治甚至比西方的法制更加严格和残酷。中国的农村里至今仍有许许多多的规矩礼节,而这些规矩礼节作为一种文化无论在中国的哪一个角落都是不允许被淡忘的,甚至海外的华侨华人都仍然保持着这些老祖宗的信仰。这就是中国礼治秩序的烙印。虽然没有纸制的文书作为宪法,没有国家的强制力保证实施,但是中国的礼法却为中国几千年的秩序维护做出了极大地贡献。那么为什么礼法能有这么大的约束力呢?作者给出的答案是传统。中国人因为对传统的敬畏而自愿受到这种礼法的约束。而这种传统的形成自然又与之前提到的中国人世世代代生活在一个地方是离不开的,这些都是乡土中国形成的文化。中国至今依然是用道德和法律来治理国家的,这种道德就是古代礼法抛弃掉一些糟粕剩下的好的部分。
《三国演义》中开篇就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中国历史历朝历代由盛及衰都是一个个轮回,而作者从社会学角度对此有一个独特的解释。作
者在第十章中认为,中国政治是一种无为的政治。纵观历史可以看到,中国乡土社会中的民众侵略性是很低的,反侵略性同样也不高。相比之下,游牧民族由于长时间迁徙,具有很强的侵略性。中国古代的统治者主张一种无为政治,历数中国古代的几次盛世和几位明君,他们并不是向外极力扩张疆土建立帝国,而是使得人民安居乐业,这样的统治就会为后世所称颂。作者认为,在中国古代之所以会出现所谓暴君和农民起义,是有着一定社会原因的。从朝代建立开始,统治者推行一种无为政治,国家的资产开始积累,到达一定程度之后,统治者由于国家安定祥和,才会产生一种发展的思想,这是一位有野心的统治者自然的想法。随之而来的就是修城筑河,开辟疆土,进而导致课税增多,民怨加深,才会产生农民起义、朝代更替。那么这些统治者的野心亦或是远见就不对吗?从社会学角度来看,他们忽略的是中国乡土社会的特性。在乡土社会中,人民生产生活仅能保证自给自足,就算有生产资料过剩也只是一种小范围的,产生一些集市和商贸。中国小农经济注定不可能像西方国家工业革命那样大批量生产,使得社会资料的积累有一个质的飞跃。可以说,中国的这些野心勃勃的政治家,忽视了乡土中国的特性,进而导致无为政治的失败和朝代的覆灭。
最后说一说乡土社会中的文化积淀。作者在最后一章中谈到了民俗民情中所积淀下来的文化。中国能够有五千年的文化,而各地方地区文化又都各具特色、别具一格,这也和中国的乡土社会是分不开的。不管是因为中国人长时间定居一处也好,是因为中国的家族制度也好,在乡土社会中所积累下来的文化都是经过不断优胜劣汰而沉淀下来的。就拿吃来说,不同地方种植什么作物,吃什么事物有利于生存,这都是经过一代代人生活之后选择留下来的传统和习惯。中国能有有今天灿烂的文化,实在是得益于乡土中国的特性。在乡土社会中,没有游牧民族那样的迁徙,没有经常的战争与侵略,有的只是无为政治下的安居乐业,有的只是礼法秩序下的代代相传,使得各种民间文化得以形成和很好的维护。
《乡土中国》这本书真的使我感触颇深。在这本书中,我们民族的文化、思想从社会学的角度得到了解释,也让我对传统礼节和习俗更加敬畏和喜爱。我们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也许不能像美国那样有着称霸世界的野心,但是我们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安居乐业,积累着自己的文化。中国人永远都有这种乡土的气息,不管走到哪里,最终的梦想都是落叶归根的。有人说不管是谁,往上数三代都是农
民。其实农民虽然没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却是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啊。在乡土社会中,没有那么多名利、没有那么多阶级斗争,有的只是最最淳朴的生活。就像这本书一样,在这个喧嚣的时代给我们的心灵一次洗礼。这本书我也只是粗略的读了一遍,很多地方没来得及深究,但是我觉得,我不止从中收获了对中国传统社会的认识,更让我对乡土生活充满了向往,让我对我的民族、我们的文化更多了一份喜爱和保护传承它们的热情和责任感。
第三篇:《乡土中国》读后感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王杰
最近我读了一本社会学读物——《乡土中国》,之所以选择这本书,原因有二。一:我本人是学科学社会主义即社会学的,要了解社会学及其研究对象,就得去看相关书籍;二:费孝通先生是我国成就巨大的社会学家,其作品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要了解一本书的主题思想和描写的现象及揭示的道理,就要去了解书的作者及其所表达的思想观点。1910年11月2日,费孝通先生出生于江苏省吴江县县城(旧属苏州府,今为松陵镇)的富家桥弄。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江苏吴江人。1936年夏,费孝通去英国留学,1938年获伦敦大学研究院哲学博士学位。论文的中文名是《江村经济》,此书流传颇广,曾被国外许多大学的社会人类学院列为学生必读参考书之一。1938年回国后费孝通继续在内地农村开展社会调查、研究农村、工厂、少数民族地区的各种不同类型的社区。出版了调查报告《禄村农田》。1944年费孝通访美国归来后不久,参加中国民主同
盟,投身爱国民主运动,曾任清华大学教授,著作有《生育制度》、《乡土中国》及译文《文化论》、《人文类型》、《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等。
《乡土中国》一书从十四个部分来阐述中国的乡村。
一、乡土本色
二、文字下乡
三、再论文字下乡
四、差序格局
五、系维着私人的道德
六、家族
七、男女有别
八、礼治秩序
九、无讼
十、无为政治
十一、长老统治
十二、血缘和地缘
十三、名实的分离
十四、从欲望到需要
下面我九详细介绍一下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
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他们依靠土地,同时又被土地所束缚。在本章中费先生用中国与美国的乡下做比较。美国的乡下大多是一户人家自成一个单位,很少屋沿相接的邻舍。这是他们早年拓殖时代,人少地多的结果,同时也保持了他们个别负责,独来独往的精神。我们中国很少类似的情形。在我国,正如最近热播的由著名演员陈宝国,冯远征主演的电视连续剧《老农民》一样,土地自古以来就是农民的命根子,我们在本剧中既可以看到人
们没有土地时的无奈,忍饥受冻,为得土地奋不顾身,也能看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土地革命农民得到土地能自由种植,并且翻身做了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之后的欣喜若狂。此外,通过这部电视剧我们还能发现由于地少人多中国农村农民跟美国农民截然相反,住的一家挨一家。
费先生把中国农民聚村而居的原因归纳为下列几点:
一、每家所耕的面积小,所谓小农经营,所以聚在一起住,住宅和农场不宜距离得过远。
二、需要水利的地方,他们有合作的需要,在一起住,合作起来比较方便。
三、为了安全,人多了容易保卫。
四、土地平等继承的原则下,兄弟分别继承祖上的遗业,使人口在一个地方一代一代的慢慢积累起来,成为相当大的村落。
无论由于什么原因,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中国还有一个特色――落叶归根。正如赵本山所主演的电影《落叶归根》所反映的一样,在电影中赵本山老师所扮演的一位农民工为了遵守自己的诺言,历尽千辛万苦将一位死在工地的工友送回家。集中反映了中国人强烈的落叶归根的思想。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社会也开始有所变化,在此,费先生用了一定的篇幅来阐述了这一变化。
接下来,费先生用两章来阐释文字乡下。我们知道,乡下的知识是很缺乏的。现在这种局面终于有所改变了。在费先生笔下的那个年代,乡下人受教育的程度更低,不要说写文章,可能大多数人大字都不识几个,前面说到大多数乡下人被束缚在土地上,文字就更加缺乏了。费先生用一个反例衬托了乡下人的“无知”,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既然乡下人不懂文字,那么他们又怎么交流呢?这个不用我们操心,他们有自己的语言、有自己的交流方式。语言和文字是不同的概念,语言足以让他们交流经验。但是他们不懂文字,这毕竟是落后的表现,必须做好文字下乡工作。这一方面,费先生也提了相应的建议。
说到差序格局,费先生是用两章来系统论述的。在书中,他特别谈到了私。这一字蕴含了多重意义,也造成了多种不同的结局。在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关系的综合。社会范围是一个个私人关系所构成的社会网络,因此,我们传统社会里所有的社会道德也只
在私人联系中才发生意义。差序格局在中国社会表现的尤为明显,尤其在中国现代社会,私人关系在社会交往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很多部门办事没有私人关系办事就慢甚至办不成事。当前在中国也有很多著作或影视作品也深刻反映这种现状。比如大型反贪剧《大江东去》就反映了这一现状。在本章中,费先生也说到了西方社会家庭,同时他引用了大量了名人名言来说明差序格局。
既然谈到差序格局,就不得不说道德。道德是在不同的差序格局中产生的,不同的差序格局就会造就不同的道德规范。与其说这分为两章,还不如说这是一个部分。这两章联系甚为密切,没有前面一章的差序格局就谈不上后面道德。同样,他还是列举了西洋的差序格局造就的西洋道德与中国的不同、也大量引用了名人名言。
接下来就是家族这一部分了。首先,费先生对中国乡土社会是否存在团体作了相关阐述;再次就是家族概念的解说,家族即是家庭的扩大版。在此,费先生列举了西洋家庭与中国家庭的不同,还说到了家族的功能包括繁衍,又不仅限于繁衍。还包括其他
很多功能,比如协调本家族和其他家族的利益的功能等,这一点在最近刚热播过的电视连续剧《马向阳下乡记》反映的比较明显。在本剧中,刘氏家族的当家人刘世荣在刘氏一族中说一不二,其他族人都唯他马首是瞻。就连市里派的 道,中国是乡土社会,因此,属于礼教秩序,依靠的是礼。自古中国就被称为礼仪之邦。同时,还提到了“传统”的概念,也就是指社会所积累的经验。
乡土社会是无讼的社会。首先说到了社会秩序的变化,从礼治到法治的变化,这是乡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一个标志。事物都有正反两方面,法治也给乡土社会带来了很多副作用。
说到了无讼,那就不得不说到无为政治。以“权利之争”开篇,以史为证,上至皇帝,下至老百姓,在封建社会里,名曰“专制”,实为无为。在乡土社会里,人们崇尚礼教、礼治,这就给人民生活控制以松弛,只是挂名的,是无为的。
上面说到了无为政治,在“长老统治”中又再次提到。要想很好把握“无为政治”必须还得往下看,这三篇实则都是权利结构的问题,在学习的时候必须把三篇内容联系起来。“长老统治”在很多影视作品中都有明显的体现,比如,前文提到的《马向阳下乡记》中演到的刘氏家族的刘世荣就是他们的长老。另外,在本句中还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祖奶,整个村里老祖奶是年龄最大,辈分最
高的人,她的话没有一个人敢不听,实际也体现了在中国现代社会中同样仍然存在长老统治。
在本篇中,费先生引用了《生育制度》中的一些概念,用以证明乡土的权利结构。
十一部分论述的是我们熟悉的血缘和地缘的关系。这一部分很好理解,在郑杭生版的《社会学概论新修》中也说到过血缘与地缘的概念,还可以联系家族一章的内容。
乡土社会的一大特色就是人际关系是建立在血缘和地缘基础之上的。现代社会的血缘和地缘有些淡化,但依然存在,出门在外,我们总是寻找老乡,家乡人给我们一种亲切感。当然,这仅限与感情的联络在商业中,血缘就显得非常淡化了。在中国有句俗话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这句话集中体现了这一点。
在现代社会不断进步的时代,乡土社会也开始慢慢转变。
最后两章的内容,不是太好理解。在此,也就不敢妄加猜测,但据我理解,这两章的大概意思是社会结构的转变,乡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
学术应该保持自己的独立品格,这是毋
庸置疑的。此处交代这段政治背景,也并不想纠缠于学术与政治的关系之中,而且这里的学术与政治的对立也不同于民族中的“行政概念”和“学术概念”的区分。我们在《乡土中国》中很少看到政治色彩。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费孝通先生保持了学术的独立。这也并不否认作者在写作《乡土中国》时,抱有改造中国的梦想。
本书的题目《乡土中国》涵盖了全书的主要大意,浓缩了书中内容的精髓,是该书的简介。《乡土中国》,题目有两层意思:一则乡土,另一中国。“乡土”指的是社会最基层的广大农村人或乡下人,阐述了乡土社会中人们的价值观与思维的不同;“中国”说明作者对中国社会的现状进行描述,并同时与西洋社会的相关方面进行比较研究。
2014级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
运动:王杰 2015、1、24
第四篇:《乡土中国》赏析(定稿)
康二发生
1011021018
10市场营销
《乡土中国》读后感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就是蓬蒿人。
身在农村的我从来不以自己的起点区和别人相比,英雄不问出处。况且我爱农村,我爱这里的宁静,爱这里的风景,爱这里的空气,爱这里的一切。不管是早晨虫儿的鸣叫,还是夜晚青蛙的夜歌,我都喜欢。不管是淳朴的民风,还是这里特别风俗,我都爱不释手。
《乡土中国》虽说是中国,其实所有的农村都差不多。闻绿叶而知青山,只要知道了我家乡,就能感受全中国。我个人很喜欢这本书。
不论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熟人社会即乡土社会,还是陌生人社会,都是由人组成的。而这个社会所体现的特性,从根本上说也就是这个社会中大多数人所共同拥有的特点。是这些特点决定了这个社会的特性。所以要谈社会的特点,就必须先了解人。
世界上民族众多,但几乎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就是他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包括风俗,宗教等等。但是最重要的还是人的性格特点。一个民族的性格是他们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长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希腊位于南欧,两侧分别是地中海和爱琴海,地形高低起伏,加上地中海气候,是不适宜发展农业的。当雅利安人迁移到希腊时。面对不同的生存环境,他们选择了不同的发展道路。适宜农业发展的地方,后来就建立起“半权力社会”。多数则选择了航海贸易的行当,形成了“城邦社会”。航海就意味着不断的变化移动,不可能长期和固定的人交往,同时也得不断的和陌生人打交道。航海和贸易也不可能完全依附某一样东西,所以他们之间表现出更多的竞争。不断的移动和竞争最终带来了一种崇尚自由的品性。在《圣经》中,时常可以看到先知们带着自己的部落迁移,同时也由于自由和反抗压迫等不断地进行战争。
希腊是“城邦社会”他们的城邦是由不断从外面迁移来的人组成的,而不是土生土长的,对城邦事务进行管理时,就必须协商,最后妥协,这就形成了名著的传统。不仅城邦内部如此,各城邦之间由于力量相当,不能形成专断,所以也表现出一种协商和妥协。
与中国一衣带水的日本。由于地处岛国,土地稀少,且多火山地震,生态环境恶劣,所以日本人对土地有着特别的渴望,同时也有很深的危机感,这也就造就了二战时日本的“大陆计划”,企图征服中国,征服世界。在一部日本影片中,日本即将沉入海底,而多数国家对此置之不理,对日本移民也不断排斥。这些都体现了日本民族沉重的危机感。也是由于这个原因,日本人给人以心胸狭隘之感,喜欢剖腹自杀的也只有日本比较常见。日本也是世界上压力最大的民族之一。
所以一个国家所处区域的环境和天气等对民族性格的形成有很大影响,中国也不例外。中国地处亚欧大陆东部,有长江和黄河两条大河,同时是季风气候,适宜发展农业,这使中国成为古代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东部有漫长的大海,南部大多是高大的山地和丘陵,北有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西部则更有世界第一的青藏高原,在加上后来修的万里长城,中国几乎处在一个完全封闭的环境之中,而中国人也体现出更多的保守性。当然这只是大环境,最重要的原因依然是对土地的依赖,也就是处在农业社会中。农业对土地,气候,水利有着特别的要求,一旦选择一块地后,人们便不愿意迁徙。由于人口的增加等带来的粮食的增加,也很少有人另外去开垦土地,而是通过精耕细作来增加产量。而精耕细作的技术也是祖上传下来的,所以安土重迁,重传统,不愿对外开放。东西方文明的不同,从根本上说是农业文明与工商业文明的不同。在氏族社会向国家转化的时候,不同的文明选择了不同的道路。社会制度是生产生活资料的分配方式,在氏族社会靠的是“武力”,在向国家转化时,以中国为代表的农业文明选择了”权力“为主导的分配,形成了高度集权和专制的封建社会,而以希腊为代表的工商业文明则选择了“财力“为主导的分配方式的社会。除了性格和制度上的不同,在文化方面也有很明显的表现。以哲学为例,西方的哲学是思辨最强的,中国的思辨和保守二者兼有,而印度的哲学则是思辨性性最弱。
乡土社会即熟人社会,有自己独有的特点
首先是一个人为中心的框架型社会关系。在乡土社会中的社会关系,是以个人为中心而发散出去的一系列社会关系。社会没有给人安排具体的权利义务,在这个基础上由个人自主形成各种社会关系,而是安排了一个框架,每个人把不同的人往这个框架上放。每个人都有父子,母子关系,但是每个人又都是不一样的。社会对具体的社会关系进行管理,是通过对一类社会关系制定了规则来实现的。儿子必须顺从父亲,但是不会说某个人必须顺从自己的父亲。典型代表就是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是一种等级秩序的体现,但从本质上说就是这个社会的规则,规范着所有人。在这个基础上又进一步衍生出了远近亲疏。春秋战国时的”礼“要求别内外,定亲疏,序长幼,明贵贱,这就要求在社会中分出远近亲疏,即区别对待。在《红楼梦》中,贾宝玉说林黛玉和他是姑表,而薛宝钗是姨表,所以林黛玉不薛宝钗亲,可见远近亲疏的深入人心。
其次是无诉。在古代,进衙门先打三十大板,刑讯逼供更是常事,善恶全凭那个高高在上的县老爷的眼睛。乡土社会的人怕打官司,出了官司不好打外,更重要的是几乎没有官司可打。由于生活在熟人社会中,谁是谁非大家自有明鉴,有过错的人必然要受到舆论和道德的谴责,所以打官司几乎没有必要,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都不会进衙门打官司,法律也因此而失去了生长的土壤。
再次是男女有别。男女有别是保持男女之间的距离。大家子的男女分分房别院的居住,平时也很少往来,像贾宝玉那样的则叫封建社会的叛逆,在日常生活中也是男女授受不亲,否则就是越礼。在农村中则表现为不可偈越的男女分工,女的就呆在家里干活,交往的永远都是婆婆大娘之类的人物,男的有空时也很少呆在家里。在中国社会中同性关系亲密,异性生疏,在西方社会是恰好相反的。
最后是“长老制“。长老制的普遍体现就是”孝“,家里的老人永远都是最高权威,任何人不得侵犯。在一个家族,以前那些浸猪笼的事例来看,族长的权力是非常大的,而且这种私刑也是受到官方认可的。在一个乡里,则表现为那些特别有权威的人,比如说阿Q正传中的赵老太爷等人物,他们没有任何职位,却人人都听从他。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中国固然不能再叫乡土中国,但中国的乡土性却依然存在,特别是农村,依旧还是熟人社会。
舆论的力量。以前曾听说过一个案例。一个外出务工的女青年回家后钱借给了同村的人,因为是熟人没有打借条。后来那人赖账不还,并且还不承认借过钱,女青年没办法只好挂上一块牌子在街上哭闹,希望大家为她主持公道。这就是乡土社会的一种特性,寻求道德和舆论的帮助。却很少想到用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利。直到现在很多人仍有很多人借钱不打借条,认为熟人这样做显得生疏,足以可见维权意识的淡薄。
重远近亲疏。人在社会中必然有远近亲疏,但如果不分场合的运用就是一种错误。在社会中走后门,找亲戚的风气很严重。许多人刚上大学工作都已经安排好了。提拔自己的亲戚,通过别人拉近关系,以获得某个职位,这样的例子数见不鲜,贪污腐败也因此而多了不少。“有关系“是对大多数人的一种不合理中的排斥和挤压,是一种不公平竞争,和现代社会的公正平等是格格不入的。中国人给外国人的映现要么就是冷漠要么就是热情过头了。对于一个不认识的人中国认识冷漠的,或许是因为保守的天性,或许是心怀戒备,总是保持着远离和事不关己的态度。但对于熟人,中国人很热情慷慨。爱饭桌上可以为你夹无数次菜,饭后争着埋单,可以无偿的做很多事
自私自利。在《丑陋的中国人》中柏杨老先生提到的“臭鞋大阵“,就是自私自利的最好体现。在每家的门前,除了一堆鞋外,还有很多乱七八糟的杂物,整个公共过道几乎被完全占用,家里面却干净的一尘不染。当然这种状况随着公共意识的提高和物业公司的进驻有所好转,但在公共场所吐痰,乱扔垃圾,破坏公物等依然随处可见。可见公共意识的淡薄。
现在在农村进城务工是一种潮流。农民工可谓是地道的乡土人。农村人不常使用自己的名字,刚进城时他们每次使用自己的名字时总是别别扭扭的。在农村名字只有上学等才会使用,而且都是别人在使用,平时使用的都是外号或者小名等,在刚进入城市这个陌生人社会时,他们是很不习惯的。农民工打几年工挣够钱后,通常都是回家去修房子,然后娶妻生子,做点小买卖,平平凡凡的过完一生。除了现在在城市立足很难外,他们的那种安土重迁的性格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
现在的农村了解法律的人越来越多,但是对法律的观念依旧没有转变过来。法律只是一个工具,一个可以帮助自己把要不会来的钱要回来,得到应有赔偿的工具。这相对于权利义务观念还有还有很远的距离,不仅要懂得维护自己的权力,还要知道自己有那些权利和义务和有积极维权和履行义务的态度。美国的一位90岁的老太太为了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走了几千里路,最后终于到达了美国国会,被称为“90老太的长征“。她的行为不一定可取,但是她身上所有的这种意识确是非常值得敬佩的,美国联邦大法官称赞她说,”美国民主和法治的进步,就是靠像她这样的千万万人推动的。“所以对于真正的法治,不是单靠普法就能实现的,还有最重要的权利义务观念的培养,中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在改革的大潮下,各种观念纷纷入主中国,中国再也没有几十年前那样全国统一的观念。熟人社会也就是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逐步解体,陌生人社会逐步完善。
熟人社会在中国了这么久,它也并非一无是处。熟人社会重道德。我们都知道,道德和法律是社会的两大制约机制,法律只约束人的外在行为,而道德则更注重人内心的自我约束和社会舆论的谴责。在熟人社会,道德发挥着良好的作用,做事讲究对得住自己的良心,乡邻之间的舆论则是一种很好的监督。在陌生人社会里,道德的作用明显降低,穷凶极恶的犯罪也越来越多。可以说乡土社会很有利于良好人性的培养。法律是道德的底线,道德对法律的盲点有很好的描补作用。
现在在城市里大多数人是各过各的,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很少,那种远亲不如近邻的生活越来越少,这也造成了人情的冷漠。随之而来的焦虑症,忧郁症等也越来越多。
所以在面对熟人社会时,必须采取一种辩证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对现代社会的发展将会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有人说历史是不断进步的,后来的总比先前的人有知识有见解,不过这句话是很不正确的,至少在我看来现在很多人对中国社会的了解还远远不如费孝通先生的著作里面的见解。牛顿说他是站在巨人的肩上所以看的更远,深层含义其实是牛顿要比巨人的脑袋要高。而我们大多数人却比不上巨人的脑袋,并且我们是站在巨人的脚丫下倒着看的。
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给我们打开了认识中国农村的一扇大门。有人也许以为这本书写的早了,对于现在的情况很不实用,我觉得倒不是。这本书的理论价值到现在还闪烁着光辉。至少到现在为止我还没有读过那本社会学的著作在理论和语言上胜过这本薄薄的小书。
我看的版本是分十四篇的。按照我的理解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篇算是背景,介绍是中国的乡土本色,也就是中国的特殊性。第二三篇主要介绍文字在乡土中的不适应性,第四到七主要介绍差序格局对于私人道德,家族甚至男女关系的影响。第八到十一主要介绍乡土中的政治运作,最后三篇大约介绍是乡村变迁,有人认为费孝通在这本书最主要是提出了,“礼治秩序”及其“差序格局”这两个概念。我倒是觉得他的最大成果是把乡土中国的根子挖出来了,指出来为什么我们最近百年的变迁会如此之艰难。
何为乡土中国?它的特性是什么?先生在第一篇已经很好指出来了。比如他就说中国乡下人多,“土”就是他们的特性,当然土气不是贬义词,靠土地谋生的乡土社会很大程度是很稳定的,即使战乱迁移的也不是社会的主流。他也顺便比较和美国的不同,指出我们是聚村而居,并且保持自己的生活隔离,结果就形成了地方性,保持孤立的社会圈子。同时村落里面大家都是特别熟习,就成了没有陌生人的社会。在没有陌生人的社会,法律其实处于次要的可有可无的地位,大家都能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大家重视是信用而不是法律。当然在我们现在这个处处都成了陌生人的社会,土气就成了骂人的话,那些礼俗也逐渐被法律所代替。
他在谈论文字下乡的问题里面,他认为,在乡村社会很大程度上是不需要文字的,经验的传播往往是手把手的教,在一个地区住的几百年,世世代代面临的问题很大程度都是一样的,解决的办法都是一样,不需要什么理论,什么创新。当然先生在这两篇文章里面分析很多,也很深刻。
下面就讲到他的很重要的一个理论“差序格局”。什么是差序格局?很简单就如同一颗石子砸到水上荡起的一圈圈水纹,最中心的哪一点是自己,其余就是按远近程度来划分。对于中国人自私,没有公德心的论调很多,但是先生在里面把这个问题做了一个梳理,他发现我们之所以和西方不一样,就在于群己,人我划分的基础不一样。西方人是什么样子呢?是团体。团体内外的人很清楚,他就从最基本的家庭这个概念分析的。在中国就不一样。他的伸缩性非常大,你得势的时候可以宾客三千,亲戚多的是,假如你不得势,也许一个人都不认识你。可以说我们的网络是以自己为中心,结果就造成了没有一个人和你的网络一样的。这样我们和西方的不同就出来了,西方要的是权利,而我们攀得是交情,我们讲究是等差。西方是讲团体,先有一个团体的概念,当然团体不能抹杀个人的,只能是契约平等,而我们却是自我主义,一切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存在。
《乡土中国》确实乡土中国,我们需要的不仅是原始的自然,也需要现代的前进。留下那些纯粹的精华,放弃航脏的糟粕,引入现代的光芒,想着明天,光芒万丈。
第五篇: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乡土中国》读书笔记
一、《乡土中国》相关介绍
(一)作者
费孝通,1910年11月出生于江苏吴江。193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获社会学学士学位;193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生院社会学人类学系;1936年赴英国伦敦经济学院学习人类社会学,师从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1938年获伦敦大学博士学位。1945年参加中国民主同盟,投身于民主爱国运动;1958年曾被打为右派,罢免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委员职务。1945年至1952年任西南联大教授、清华大学教授、副教务长期间著成《乡土中国》。2005年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二)书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著述的一部研究中国基层传统社会农村的作品,初版与1947年。一共由12篇文章组成。
本书原是费孝通1947年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开《乡土社会学》一课的讲义,辑录而成书。书中,作者语言通俗简介,对中国的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进行了理论上的概述和分析,较为全面的展现了中国基层社会的面貌。
二、乡土中国文化特点
(一)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
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社会。人民自古与泥土为伴,靠种地谋生。“以农为生的人,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泥土是搬不动的,因而形成了乡土社会生活的地方性。所谓地方性,即是说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独立的社会圈子;而区域内却是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这种熟悉表现为对人无缘由的信任和对自然规律的灵活运用。
(二)乡土社会的结构是差序格局
差序格局,“是以‘已’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
这种社会结构具有四个特点。第一,关系越远人情越薄。第二,公私相对,比如世界与国家、国家与家庭这两对关系中,判断国家是公是私的结论就会截然不同。第三,克己而不克群。第四,维系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因所施对象与自己的亲疏远近而不同。
(三)乡土社会是礼治社会
乡土社会靠“礼”来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礼,不同于“文明、慈善”等的含义,而是一种成规。乡土社会的地方性成就了人们对事物的熟悉,千百年积累下来的生活习惯自然就形成了经验、形成了传统。靠传统过活是灵验的,“照着做就有福,不照着做就出毛病”,于是人们就从心底产生了对传统的敬畏,这敬畏使传统得以延续。不同于法律和道德靠社会舆论的外力推行,传统的推行方式是依靠内力,依靠人们心里对传统的信服。传播礼的理想方式是教化,即通过长期的教育把外在的规则内化为习惯。知礼是责任,小辈如果在行为上出了不合规差错,那么长辈一定也犯了教化不到位的错误。古语所说的“子不教,父之过”大抵就是这个道理。在乡土社会,称得上德高望重的人必对礼知之甚多。而乡土社会用来解决矛盾的方式,即评理,就是通过德高望重的“长老”对纠纷双方教育一番,说的大家都心服口服,不再纠纷。
(四)乡土社会奉行长老统治
社会继替,是指社会成员的新陈代谢,是人物在固定的社会结构中的流动。乡土社会因其地方性,可被看作是变化极缓慢的静态社会。
长老统治是来源于社会继替的一种权力。每个人都来人间走一遭,要学礼。学习并非天性,需不怕困、不惮烦,因而要有外力加以强制。这种外力可以看作是一种权力,是教化性的、爸爸式的权利,即长老统治。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就是长老统治的一个实例。
三、联想及思考
用《乡土中国》中所述的文化特点,可以从文化的角度可以解释我国的农民工现象。
(一)户籍问题
中国农民工流动呈现出大雁迁徙似的特点——平时在外打工,农忙时节和春节回到原籍。我们发现老一辈的农民工很难在打工的城市扎根,新一代农民工又因为户籍问题得不到解决,一样难以做到彻底的迁移。
农民工流动之所以呈现出这种特点,究其文化原因,是由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所决定的。农民自古靠土地为生,即使在现今的社会现实中一部分人弃农打工,但存他们骨子里的对土地的眷恋和务农的本性是难以改变的。所以在解决农民工户籍问题,不仅要简单的思考户籍开放与否的合理性,也要从文化层面进行考虑,从而提出更有效的解决措施。
(二)欠薪问题
在劳动关系运行过程中,农民工因未签订劳动合同而导致的欠薪问题尤为严重。一般而言,我们将其归咎为农民工法律意识薄弱,提出解决措施时,“增强农民工法律意识”这一项必不可少。
然而从文化角度而言,农民工正是出于对他人的信任,从而默许了劳动合同缺失的事实。农民从农村来到城市,未能及时转换对周边人的判断,仍旧保持着“对人熟悉”的认知惯性。他们将原本质朴的信任带入到商业化的劳资关系中,因而产生了难以解决的欠薪问题。但如果我们一味强调“增强农民工的法律意识”,实际上就颠覆了他们一贯信任的处事习惯。这必定会对乡土社会的文化造成极大的冲击。如何在保护乡土文化的基础上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值得我们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