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弘扬正道,释放宗教的正能量
(“国法与教规的关系”演讲稿)
弘扬正道,释放宗教的正能量
无为县伊斯兰教协会 余斌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来自无为县的余斌,很高兴,今天能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共同探讨“国法与宗教的关系”这一话题。
首先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什么是国法?顾名思义,“国法”就是国家的法律规定,是我们公民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和底线。既然是底线,那么就不可以触犯。如果触犯了法律,那么等待你的,将是法律的严惩。
那么,什么又是教规呢?简而言之,“教规”就是宗教及教派的规范规则。是每一个宗教信徒需要遵守的戒律。既然是戒律,那么同样不可以违反。作为一个宗教信徒,你若违反了教规,你就不是一个合格的教徒,更谈不上有虔诚的信仰,其代价就是:丢掉了进入天堂或者是西方极乐世界的 “钥匙”。
大家都知道“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这个简单的道理,喝酒开车就是违法,一经发现,首先要吊销你的驾驶执照,还要追究你的法律责任。那么,请问在座的各位:哪一部经典,哪一条教规里容许我们喝酒呢?我说得是:法律所禁止的,其实也是我们所信仰的宗教教规所不容许的!违法必然违反教规。我们在座各位首先是一名中国公民,然后才是一名宗教信徒。首先要遵守法律,做一个合格的公民,你才有可能去恪守教规,做虔诚的信徒。因为,遵纪守法是我们的底线,而恪守教规是我们更高的信仰和追求!
众所周知,我们所信仰的宗教经过几千年的时间的冲刷,依然焕发着勃勃生机,试想一下,一个没有生命力的宗教,谁,愿意去信仰它、追随它呢?所以,我们也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对宗教经典做出符合时代需要的合理阐译,目的只有一个,让我们的宗教与社会更合拍更和谐。我要告诉大家的是,那些打着宗教幌子的歪门邪说,其实是脱离了我们宗教劝人为善、仁慈宽容、尊重生命的常轨,他们的目的,就是要煽动宗教狂热和民族仇恨,就是要败坏我们宗教的声誉,破坏我们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今年5月28日,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就明确提出了要“稳步拓宽信教群众正确掌握宗教常识的合法渠道”。这就要求我们要服务和引领好广大信教群众,满足他们的正常宗教需求,只有当信教群众,了解和学习宗教知识的渠道畅通了,就越能够清醒鉴别和抵制宗教极端思想的影响,更加珍爱和平、珍惜当前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更加理直气壮地与极端思想、分裂思想作斗争。我们在座各位,义不容辞的使命是:加速宗教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的融合,形成中国特色的、成熟的宗教新文化,以及承担这一文化的 坚强、稳健的教职人员队伍,让“正义”去主导中国宗教健康发展的方向。
我认为:首先要把信教群众最大限度的团结起来,参与到与反对宗教极端主义和暴力恐怖主义的斗争中去,使爆恐分子彻底陷于孤立;其次要把宗教活动场所作为信教群众掌握宗教知识的合法场所,充分发挥宗教的教化功能;再是要发挥那些在政治上信得过、宗教学识上有造诣、群众中有威望的宗教界人士的正能量,更好的发挥他们在宣讲宗教的感召力;最后,要推动全社会树立法律意识,使全体人民包括我们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忠实的崇尚者、自觉的遵守者和坚定的捍卫者!我坚信:打击暴力犯罪,要依靠法律的正义力量;反对极端思想,教化广大信教群众则需要教规的正确引导!
让我们团结起来,高举爱国爱教的旗帜,弘扬正道,发挥宗教正能量,为建设“创新、优美、和谐、幸福”新芜湖做出自己更大的贡献。谢谢大家!
第二篇:同心共圆中国梦 释放宗教正能量
同心共圆中国梦 释放宗教正能量
发布时间:2013-09-13 来源: 作者:咸宁市民宗局 蓝琼 陈真 余晓亮 阅读次数:314
梦想,是播撒在人们心田的神奇种子;梦想,是凝聚民族共识的精神源泉;梦想,是照亮现实道路的神圣火炬。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鼓舞和指引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凝心聚力注入了强大精神力量。那么,结合实际工作,民宗部门应该如何释放宗教界正能量,引导宗教界人士与社会各界一道共圆中国梦?就此问题,我们进行了深入探讨与调研,并试图对此作出回答。
共圆中国梦,宗教界在道德建设方面应该有所作为
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重视道德修养的民族。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转型的不断加剧,多元文化和浮躁气息不断冲击着人们的思想,社会道德观念产生了一定的混乱甚至滑坡。食品安全、环境污染、校园投毒等新闻事件不断刺激着大众的神经。
提高全社会道德建设水平,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应当充分利用一切积极因素,其中,就可以从宗教伦理道德中汲取养分。当今各大宗教都包含着追求真、善、美,反对假、恶、丑的道德观念。具体来看,佛教主张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利乐有情;道教要求信徒积善修德、弃恶从善、齐同慈爱;伊斯兰教主张亲爱邻里、诚实公正、谦虚谨慎;天主教、基督教强调荣神益人、爱人如己等。
在与宗教教职人员和宗教干部座谈中,大家纷纷表示,这些宗教道德规范同时也是普遍的社会公德准则,这些宗教道德规范极大地影响着信徒的言行,宗教界应通过阐释和弘扬优秀宗教文化,在社会道德建设上有所作为、作好表率,向全社会传播社会道德的正能量。
共圆中国梦,宗教界在和谐稳定方面应该有所担当
经过历史的积淀,我国的宗教文化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贯穿其中的核心是民族凝聚力和爱国主义精神。我国各宗教都提倡爱国,有着对祖国和人民的真挚情怀。正如国家宗教局局长王作安指出的:“追逐中国梦,宗教界应当高扬爱国主义精神,应当走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道路。” 的确,宗教没有国界,但信徒有祖国,一个好的信徒首先是一个好公民,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抗日战争时期的一首穆斯林歌曲就充分表达了这种认识和精神:“我爱我宗教,更爱我祖国。国若灭亡,教安能独存?”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国家的繁荣富强,宗教界要发扬爱国爱教优良传统,坚决反对和抵制利用宗教进行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行为,共同为祖国繁荣发展稳定贡献一份力量。要大力倡导宗教和谐理念,积极开展不同宗教之间的对话交流,努力实现宗教与社会和谐相处,各宗教和谐相处,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信仰不同宗教群众和谐相处,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贡献。
人类学家威廉·哈维兰说:“社会控制不只依靠法律,宗教通过教义教规也可以维持社会秩序。”的确,在维护社会秩序方面,宗教可以通过教规教义约束信徒,可以借助神圣这一无处不在的“监管者”,时刻督促人们遵守社会的行为规范。究其原因,是教规教义对信徒长期的影响使他们内化于心,外践于行成一种自觉行为。所以,宗教界要向社会传递敬畏意识和宽容思想,让正面能量不断影响人们的行为,从而有效化解社会矛盾,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和谐有序。
共圆中国梦,宗教界在公益慈善方面应该有所突破
宗教与慈善有着密切的历史渊源。在一些国家,由于组织力和公信力的强大,宗教和宗教组织成为主要的慈善机构,承担了大部分的慈善工作,对于稳定社会秩序功不可没。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我市宗教公益慈善活动日益活跃,在汶川、玉树地震、印尼海啸、通城暴雨灾害、冰冻灾害以及各类捐资助学、扶贫济困中,都有不俗的表现,积极组织过多次募捐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赢得了社会广泛赞誉。据初步统计,仅今年年初到现在,咸宁市宗教界通过扶贫救灾、助残助学、送医修路等慈善公益活动已募集慈善资金150余万元,惠及3000多人。
在今年8月底咸宁市宗教界“慈善献爱心·共圆大学梦”活动启动仪式上,受资助学生代表阮姣姣说出了全体受助学生的心声:“感谢宗教界及社会各界对我们的帮助,在大学我一定努力拼搏,好好学习,今后回报社会,把这份爱心传递下去,为社会增添正能量。”
其实,中华民族的宗教自创教之始便将公益慈善作为贯穿始终的核心价值,加上由于历史积累在公益慈善方面形成的公信力,使当代宗教慈善事业具有先天的优势,以宗教特有的人文关怀形式传播出去的慈善行为更容易被大众接受。去年国家宗教事务局等六部门联合颁布的《关于鼓励和规范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的意见》,进一步为宗教公益慈善剔除了制度上的障碍。
公益慈善事业是弱势群体实现中国梦的一双翅膀,是宗教界实现中国梦的有力实践,宗教界要以宗教活动场所为依托,建立慈善机构,把宗教活动场所建设纳入和谐建设重要力量主要路径,发扬服务社会、利益人群的优良传统,积极在赈灾救灾、扶贫济困、捐资助学、医疗卫生等更多公益慈善领域有所突破。共圆中国梦,宗教界在文化繁荣方面应该有所贡献
宗教文化作为我国历史文化重要的一部分,对我国社会的发展产生过较大的影响,对文化艺术的影响尤为深刻,孕育出建筑、书籍、音乐、绘画、雕刻等方面大量的文化艺术瑰宝,对历史上中华文化的传播和辐射起了强大的推动作用。
改革开放以后,我党已彻底否定了“文革”中对待宗教的错误,宗教文化也得以重新焕发生机。我国著名的宗教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宗教高等研究院院长方立天提出:“宗教也是文化。”认为宗教文化论和宗教适应论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根本所在。在十七届六中全会上,中央进一步指出“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坚持保护利用、普及弘扬并重,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实现中国梦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其中也当然需要宗教文化和宗教界人士的积极作用。宗教文化中包含着许多健康、积极和有益的内容,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所倡导的价值和理念是相通或者契合的。因此,宗教界要发挥自身优势,把好前进方向,紧扣时代要求,为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发展再一次贡献正能量。
当然,宗教文化博大精深,对社会的正面影响绝不仅仅是这四个方面,我们只是试图从这个四个显性方面对宗教如何发挥正能量,帮助实现中国梦进行一个粗浅的探讨,以期对宗教界有一个有益的启发。
我们认为,中国梦的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这与我国各宗教的社会价值追求是一致的。既然是梦想,那就有一定的高度,梦想的实现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每个人脚踏实地,不断积累,抢抓机遇,珍惜机会,才有可能将梦想稳稳拥入怀中。作为宗教界人士,要将中国梦作为引领自己的思想基础、目标指向和价值追求,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要剔除消极因素,加强自身建设,包括思想建设、教风建设和文化建设,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更好地发挥桥梁纽带、协同自律作用;要找准各自优势,在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文化繁荣和生态文明中发挥积极作用;要胸怀社会,借助宗教的积极因素,向社会释放宗教正能量,在激励自己的同时也帮助他人,担当起服务社会的责任。
宗教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国家的繁荣发展,宗教界的中国梦包含在国家的中国梦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是通往实现中国梦的正确道路,宗教界只有高扬爱国主义精神,更加自觉地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担当起服务社会的责任,紧密团结在党委、政府的正确引导之下,同心同德,才能迎来更加光明的前途,才能与社会各界一道共圆中国梦。
第三篇:弘扬雷锋精神 释放青春正能量
弘扬雷锋精神,释放青春正能量 北京市经济管理学校食品152班杨晓宇
历史长河,历经沧桑。许多风光一时的人物,随风雨而淡去,但雷锋这个名字,虽然已经离开了半个世纪,他的精神却依然流传在中华大地的每个角落,激荡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在历史进程中始终焕发着光彩!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这段被引述了无数次的雷锋名言,透彻地诠释了雷锋精神的真谛。翻开《雷锋日记》,人们无不为其中流淌的对党、对人民、对祖国真挚而浓烈的感情所打动。从一个孤儿成长为革命战士、共产党员,雷锋从骨子里对党和人民抱有深厚感情。但他时时处处助人为乐,绝非简单地以德报恩,而是因为他对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满怀美好希望,相信作为这样一个国家的公民无私奉献是天经地义,相信人人都献出一点爱,社会主义祖国必然拥有光辉灿烂的前景。
一直以来,雷锋精神如闪耀着夺目光芒的灯塔,照亮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是党和人民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新的历史条件赋予了雷锋精神新的时代内涵
那么到底什么是雷锋精神?周恩来总理曾把雷锋精神概括为: “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我以为,雷锋精神归根结底,就是公而忘私精神,就是无私奉献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
当然,雷锋精神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他总是发展变化并不断丰富、完善的。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学习雷锋精神的基本要求就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社会主义八荣八耻的荣辱观为指导,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党、祖国、人民奉献自己的一切”。
然而,万变不离其宗,雷锋精神的本质、出发点以及终极目的,就是: “心系人民、情归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因此,雷锋精神即有崭新的时代内涵,又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是时代精神与中华传统的融合.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大力弘扬雷锋精神,要以更加理性的态度、更加人性的角度诠释雷锋精神。
雷锋精神超越时代,具有撼动人心的恒久魅力。时光流转,世事变迁。然而,即使时代带来沧桑巨变,人类对共同价值和精神的推崇却从未改变。人类的实践具有普遍性,生存和发展是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主题。围绕共同的主题,人们往往会面临某些相同的问题,形成相通的观念和价值追求。求真、向善、尚美就是人类共同的本性。如热爱祖国、团结友爱、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等,都是全人类共同推崇的美德和精神。雷锋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阶级立场、政治观点等,尽管带有鲜明的阶级性,但是其基本的精神内核经受了党的先
进理论的洗礼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滋养,吸纳整合了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实现了与人类共同精神的完美结合。人们对雷锋精神最为朴素的解读,就是“做好事”“当好人”,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这是在任何时代都能打动人心的大美精神。从激情燃烧的建设年代,到波澜壮阔的改革时期,人们以一贯地崇尚雷锋、呼唤雷锋、学习雷锋,学雷锋蔚然成风、英模辈出,雷锋式的先进典型构成感动中国的耀眼群星。事实证明,雷锋精神彰显了人类共同价值,具有超越时代的永恒魅力。
今天,雷锋精神的意义已然超越了“典型”的范畴,它作为一种形象,一种文化,乃至一种信仰教育激励着国人,辐射影响着世界。它指引了信仰的“正方向”,始终把共产主义作为奋斗目标,是为“真”;诠释了价值的“正取向”,始终把敬业奉献作为人生追求,是为“善”;树立了道德的“正导向”,始终把服务人民作为现实宗旨,是为“美”。“真善美”传递着中华民族的“正能量”,映衬出雷锋精神的时代光辉!
然而,时下也不乏杂音、噪音之扰。雷锋精神无用论、过时论、造假论等质疑之声充斥社会、混淆视听,使人们产生了疑问:还要不要宣传雷锋精神?
客观上讲,社会上的确有很多违背雷锋精神的事例,比如“毒胶囊”、“小悦悦”、“三氯氰胺”、“摔倒的老人没人扶”、“下水道婴儿”、“少女当街辱骂当街扇母亲耳光”等等这些“负能量”严
重左右着民众的价值追求和日常行为,已经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因素。
应该意识到,越是欠缺责任意识,越要宣传雷锋精神;越是缺少道德规范,越要弘扬雷锋精神。因为雷锋精神源自一名普通战士的人生轨迹,朴素而真实;因为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精神最完美结合,永远不过时!
作为新时代的我们,要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奋发进取,锐意创新,服务人民,敬业奉献,舍己利人,埋头苦干,以实际行动传承雷锋精神,共同书写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精神史诗,为实现富民强区、构建和谐社会的两大历史任务,为高水平建设国际型、知识型、生态型、创新型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献出更大的智慧和力量。继承并弘扬雷锋精神,我们要做到持之以恒,数十年如一日;我们就是要在日常的生活、工作、学习中将好事进行到底,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一种习惯,并且积淀为一种优秀品质。从而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弘扬雷锋精神就要传播“正能量”,使其成为一种被普遍认知的社会价值,指引公众助人为乐、无私奉献、拼搏进取„„那么何为“正能量”?正能量是一切给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断,所产生的一种积极进取、催人向上的动力和情感。它已和我们的情感深深联系在一起,表达着我们的渴望和期望。
现在,作为生长新时期、新形势下的我们,也要通过长期的自身努力,从一点一滴做起,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将雷锋精神不断发扬光大,并将释放属于我们的青春正能量。同学们,行
动起来吧!我相信,我们每个人都会是温暖世界的正能量,让青春踱上绚丽的光彩,永不褪色。
第四篇:弘扬好家风,释放正能量
弘扬好家风,释放正能量
材料展示
2011年浙江省金华、丽水市中考作文题(1):(50分)
欢乐一家亲
要求: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纸上;②不限文体(除诗歌外);③不少于600字;④作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题型透视
从主题上归类,金华、丽水市2011年所出的是一道以家庭为主题内容的作文题。“家庭”是成长的摇篮,是温馨的港湾,是每个人心中所需求的地方。因此此主题命题意图在于要求考生以家庭为载体,展现对成长的认识和感悟,对亲情的理解和感恩,对过去生活的回忆和反思,借以考查考生对生活的感悟和体验。
“家”,可以是血缘意义上的群体,亲人在一起同享天伦之乐;也可以是精神层面的,一个班级、一所学校、一个国家、一个星球等等。在家庭中我们能获得来自父母亲人的温暖,能接受来自家风的潜移默化,这里是我们人生起航的码头,也是我们梦寐以求归航的港湾。因此,要写好本主题,考生要注意三点:一是立意要高,要突破平庸,必须在立意上下功夫,要写出家庭范围内别人未发现或忽略的、未写的生活,展现家庭对你的影响;二是要有细节,600字的作文,不可能展现家庭的全部,唯有凝聚生活,以细节再现某一场景,这样写出的文章才会让人身临其境;三是写作要运用一定的技巧,平铺直叙,无亮点,考场作文只能流于平庸,很难得高分。
这类题型的失误点在于:一是捡到篮子就是菜,考生选材平庸,人云亦云;二是立意出现偏差,或主题低俗,或偏离家庭地域范围,都会造成失误;三是作品平铺直叙,语言空洞,无亮点。
考题集锦
2013年四川省宜宾市续写作文:悉心品味下面文章的开头,充分发挥想像,自拟题目.自定主题,续写该篇文章。
夕阳正在西下,夜幕渐渐四合,周遭一片寂静。饥肠辘辘的他,虽早已疲惫不堪,但依然不得不拖着一双沉重的腿,朝着家的方向,艰难地向前挪移……
2012年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命题作文:我们家的星期天
2008年江苏省扬州市命题作文:回家
2008年云南省命题作文:我爱我的家
2007年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命题作文:家事
应对策略
家是一首多味的小诗,只有用心去读,才能品出其中的滋味;家是一曲婉转的合奏,只有共同努力,才能谱出和谐的旋律。审读此文题,要注意四点:一是要注意“家”字,该字明确规定了写作的范围,必须固定在这一领域内或虚指这一领域;二是要注意“欢乐”一词,须写出欢乐的具体场景;三是关注“亲”字,突出的是文章要表达的情感;四是要注意“一家”,要求写作的对象应是群体,而不是仅仅写某个人的行为。鉴于此,考生可从以下几个角度立意:
1.实写家庭生活。家是一首婉转悠扬的小夜曲,爱,永远是这首小夜曲的主旋律,每个音符都传达出至纯至真的爱意。从这一角度立意,考生可选取来自家庭生活中快乐的事件,展现家庭成员之间温馨和美的关系,并由此诉说情感,表达对家庭的感恩、依恋、怀念等情感。
2.展现集体生活。集体也是一个大家庭,同学、老师,都像亲人一样与我们朝夕相处。从这一角度立意,就是将集体以家比拟,展现发生在“你”和“他们”之间的快乐事情,借以表达对某一段集体生活的理解和留恋。
3.虚化“家”的范围。家的外延继续扩大,可以是民族,是国家,是星球,是宇宙,也可以是虚拟QQ空间,等等。从这一角度立意,考生既要展现在这些空间领域内发生的快乐事情,还要点明这一空间领域的比喻义,即要将其视为一个“家”来赞颂,这样表达才符合题旨,也会有新意。
4.童话构思写家事。不止你我有家,世上任何事物都有各自的家园。从这一角度立意,考生可将自己幻化为虚拟的事物,如一草一物,一花一果等,以“它”的视角展现来自大自然的心声,借以表达对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美好期盼等主题,也是不错的选择。
佳作工坊
欢乐一家亲
亲情犹如桂花浓郁的香气,丝丝缕缕沁人心脾;亲情犹如桂花茶上的白雾,朦朦胧胧带着暖意。有家人,有亲情,欢乐就无处不在。
每当秋天微凉的旋律唱遍整个世界后,外婆的桂花树也就开了。一团团、一簇簇的黄色小花在金风中摇曳、微笑,整个山村弥漫着醉人香气。
爸爸喜欢带我去剪桂花,平时大手大脚的爸爸托起桂花,小巧精致的桂花在他手里格外娇弱美丽,晶莹的露珠从淡黄的花蕊里滑落,顺着指缝珍珠般滴落。“咔嚓”声响起,黄色的小精灵如孩子般扑到爸爸的大手里,爸爸转过身来,笑眯眯地把花递给我,在他手里看起来不多的花瓣我连两只手也不够捧,急急忙忙把它们放在篮子里。爸爸偶尔转过身来用湿湿的手揉乱我的头发,看到我愤怒的样子,他愉快地大笑,在清凉的风中,笑声和醉人的花香朝着远方飘荡。
我也想试试剪桂花,但怎么也够不到上面的枝条,便找来妈妈扶椅子,我去上面奋力地拽拉枝条,由于方式不对,枝条“啪”的一声断了,顿时落英缤纷,那些可爱的小花纷纷扬扬飘落在地,如同下了一场绚丽的桂花雨。我和妈妈扬起的脸也滴满水珠、落叶,身上仿佛披了一件花瓣绣着的外衣。我跳下椅子,吐吐舌头,抱歉地望着她。妈妈生气地举起手,我以为她要打我,连忙缩成一团,可她的手温柔地拂过我的头顶,帮我拍掉头上残落的树叶。我看到她如秋日平静的湖水般的眼睛里倒影着狼狈的我和满树的缤纷,我顽皮地朝她做个鬼脸。微煦的阳光下,她的眼睛有了笑意,平静的湖水也起了阵阵涟漪,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到了下午,淡金色的阳光柔和地洒落,外婆在院子里摆好茶点,我们一家子一起聚着品茶,聊天。桂花做的馅饼香气怡人,一咬进去,醇厚的香味和甘甜充满口腔。桂花茶上缓缓飘着白雾,它们被调皮的风拉成一缕缕柔和的、丝绸般的线,如同外婆头上白白卷卷的稀疏头发。她笑着听我讲学校趣事,不时帮我们沏茶,她的嘴角弯弯的,慈祥又和蔼。
温柔的阳光下,微凉的秋风中,欢乐和笑声包围了我们这一家人,花香醉人,爱意更是醉人。
(本文摘自2011年中考作文满分卷,有删改)
特色简析
有家人,有亲情,欢乐就无处不在。小作者围绕外婆家的桂花树展开情节,馥郁花香,温暖情怀,诗意文字,让整个作品意境温馨和美,写出了精彩。具体分析,本文有以下亮点:
一、环境烘托,情景交融
考场作文,要想有文采,有意境,须要借助于环境的烘托来渲染。小作者深谙其道,将整个情节以一棵桂花树贯穿,以唯美的环境烘托了亲情的温馨,花香醉人,爱意更醉人,情景交融,意蕴深厚。
二、精选场景,细节迷人
“一家亲”,写的并不是一个人的感觉。小作者紧扣题旨,以桂花树为线,展现了爸爸、妈妈、外婆和我在一起的欢乐。三个场景,三个人物,小作者抓住人物各自的特点,以细节突出,或动作,或眼神,或白发,展现亲情的美好醉人,极富表现力。
三、结构圆合,文字优美
文章开篇以“有家人,有亲情,欢乐就无处不在”一句点题总领,中间承上具体详写,最后以“花香醉人,爱意更醉人”巧妙呼应开头,首尾圆合。另外文章也极富诗意,如“桂花做的馅饼香气怡人,一咬进去,醇厚的香味和甘甜充满口腔”,娓娓道来,香气并美味同在,令读者如饮醇醪,也是作品获得高分的原因之一。
热点素材
家风是什么?
近日,新闻联播关于“家风是什么”的调查,掀起了一股“家风热”。
陈思是一名“80后”,在某市一家企业从事文员工作。在她心中,已故爷爷曾说过的话,“做人要正直,不要贪别人一分一厘”,对她的影响很大。
陈思说,她小时候的零花钱很少,有次,看到爷爷无意留在书桌上的1元钱,便动了小心思,“那时,1元钱对孩子的吸引力还是很大的”。但她拿了钱出了门,怎么都不能安心,爷爷那句“做人要正直”的话回响在耳边。最终她又悄悄返回房间,将钱放回书桌上。陈思说,没想到的是,这一幕其实全部被爷爷看在眼中,之后他并没有当面责怪自己,反而经常对外人夸奖自己,“爷爷的每次夸奖,都让我羞愧,但也让我明白了做人要正直的道理。”陈思说。
鲁友贵是我市一名医生。去年下半年,他带着家人移民马来西亚。过年回家探亲的他,谈及家风,深有感触。
“道德传家,经百代不衰;耕读传家,经十代不衰;富贵传家,不过三代。”鲁友贵说,他的父母一直提倡勤俭节约、勤劳持家的生活,并对他身教多于言传。“他们尊敬长辈,忍辱负重,凭劳动力赚钱。”鲁友贵说,无论身在何方,他要将这些良好的传统传承到下一代,并一直传承下去。
(摘自《株洲晚报》2014年2月10日,有删改)
指津: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风敦厚尤显重要。因此,古往今来,中国人向来都十分重视家风的传承。然而近几年,西风东渐,世道浇漓,我们“家”门口风很大,有的家连家风都给吹走了,许多人开始迷失自己。央视在春节期间推出“家风是什么”的调查,在人们共享天伦之乐的同时,让人们重温家庭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围,目的是要重视家风的熏陶作用,形成一个家庭的行为准则,而这些准则,聚集起来,就成了一股风气,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实战演练
阅读[热点素材]和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著名作家老舍曾在《我的母亲》一文中写道:“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了起码有几十位老师吧,其中有给我很大影响的,也有毫无影响的,但是,我真正的老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结合热点素材和上面一段文字,请以“家风”为话题,写成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
思路导引
这个题目紧扣时代脉搏,贴近中学生的生活,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透过“家风”的考查,可以窥见考生心底传承的文化理念,探究考生心路发展的历程,展现心志,因此这一文题设计是符合中考命题意旨的。要写好这个话题。成败的关键是个性化的选材。家风是什么?家风是一种诗意的、抽象的氛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要想让读者了解,考生必须要借助于一定的载体来展现。挂在墙上的字画,父亲母亲的口头禅,藏在心底的意念,等等,总之,一个词,一句话,一个家庭的故事,一段家庭的记忆,都是家风的载体。考生一定要化虚为实,将家风化为具体可感的事件来呈现,在事件中阐明家风这种意识形态,这样写出的文章才不会空洞。另外,拿名人的家风,如颜之推、朱子家训等引入作品,也能让作品因引用而生辉。
责编:张戎
第五篇:释放青春正能量
释放青春正能量
“年轻就是不一样,我们已经开始起航,也知肩上责任重,挺起胸膛路在前方,路在前方!”这是自己一直以来最喜欢的《麻辣女兵》主题曲歌词。喜欢看这部电视剧,就像自己一直钟爱看篮球赛一样,其实理由很简单,就单纯的喜欢看他们在最好的年纪,最美的青春里编织自己最美的梦!
每个人在自己青春花季里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梦,他们有着他们的梦我们也有着属于我们自己的梦,我们每个热都在为自己的梦奋斗着。有人说,青春是一首昂扬之歌,回荡着欢快,美妙的旋律。有人说,青春是一幅画,镌刻着瑰丽与浪漫的色彩。但,几乎每个人的青春都是叛逆的,可几乎每个人叛逆之后的结局,却又都是走向平实,走向恬静。在这个变化过程中,平息这场青春叛乱的便是那“正能量朋友”。
不要说青春就是不落的太阳,就是风调雨顺好年景,就是春风得意马蹄疾。正与因为青春的梦想最圆最大最饱满,它才需要更多正能量的支撑,激情对青春的消耗也最多,外在的风调雨顺远远不够,内心矿藏的取之不竭,保持源头活水的滔滔不绝才是正道。你得意,有比你更得意的,何况那些准备笑到最后的,正在默默地积蓄能量,通过自己的努力,要把整个春天,乾坤扭转时,你才知道得意仅仅是一种示人的表情,没有长眼睛的马蹄最容易被芳草鲜花绊倒。
鲜花需要绚烂阳光的日日照耀,青春也需要正能量的不断补充。鲜花只需要不回避阳光就行了,而青春首先需要一双发现正能量的眼睛。这种发现应该先从自己开始,问一问自己的理想有多高远,激情有多强烈?自己仅仅是一个索取者,还是一个能创造的奉献者?一个对自己失眠的人,怎会发现外界的七彩斑斓,巅峰连绵?
也许不是我们没有发现正能量,而是让负能量迷失了双眼。很多时候我们总在埋怨命运的不公,抱怨没有选择了一个好学校,总觉得自己的青春注定要耗费在这所被高高围墙围起来的校园里,于是心有不甘,情有不愿。也总觉得没能踏进理想的大学而情绪失落,于是不想去改变,就浑浑噩噩的打发着无聊的日子。
然而,有谁想过,其实我们的成长存在着一种“负负得正”的数学递变规律,生活的环境越艰辛,学习越困难,我们就越要坚持下去,这样会收获到更多的东西,不仅仅是知识。况且,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大集体中,随处可见快乐的影子,同学的一次帮助,老师的一次鼓励、一次微笑、一句“你很好”。这样的事这样话大家都没少听,可就是这样一句话,夹带着成长的青春正能量,一点一点,步入我们的心脏,一步一步,帮助我们成长为青春中最美好的摸样。它无处不在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场景里,陪伴着我们走过许多光华流转的岁月。
一个曾经自卑自弃的残疾青年,在成功之后回忆往事,这样感慨,“我能让自己仔细的看着这个世界,有了正确的价值观,有了对生活生命的信仰”他认为这就是他的正能量。见过了足够多的东西,足够好的东西之后,你就会明白不只是冠军和军牌才有正能量,正能量更多地体现在为信仰、为理想而不懈奋斗的整个过程和满腔激情的付出。人就像“飞蛾趋光”一样,喜欢一切光明和快乐,一个充满正能量的环境里,你会觉得自己那点不开心不过是生命中的小插曲,未来还是充满光明和希望的。青春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坏。也没有我们预期的那么好。也许会有各种挫折,也许会有各种不如意,当我们处于这种消极、逃避的坏情绪中时,总有一种力量将你摇摇欲坠的青春扶住,无论它以何种方式出现,但总归,让几乎所有人在叛逆之后归于平静,拥有最平淡而单纯的快乐。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有梦则民族有望,少年追梦则国家昌盛。祖国的希望房子我们这批90后的身上,正直青春的他们也是敢打敢拼,给与他们一定的青春正能量,他们势必爆发他们的力量,书写他们的青春梦,书写新中国的伟大复兴梦!
青春是整个人生旅途中最绚丽,最奇妙,最灿烂的一站。青春孕育着无穷无尽的能量等着我们去开采、去挖掘、去释放。勇于在黑暗中发现那道认清自我的轨道,释放青春正能量,我相信,你、我或者他都会是温暖世界的正能量!
化 学 化 工 学 院
级 C 班
吴 叶 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