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生普法知识讲座
小学生法律常识讲座
————《小学生应当了解哪些法律常识》
一、学生为什么要学习法律:
首先,学好法律才能做到知法、守法,增强自己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其次,学好法律才能正确地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学生享有法律赋予的生命权、受教育权、继承权健康权、名誉权、人身自由权 等权利受法律保护,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利。只有学法,才能知法、懂法,才能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第三,学好了法律才能自觉地维护法律的权威与尊严,同一切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法律体现人民利益,违法就是违背人民利益,损害了人民利益,国家的法律靠全体人民来维护,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不仅是每个公民的权利,也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学习了法律,就知道那些是违法犯罪的行为,从而自觉遵守法律,正确地运用法律武器来积极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建设顺利进。
二、学生应当学习哪些法律:
作为在校学生,我们应当了解一下,在哪些法律中的什么样的年龄段应当负责什么法律责任,从而来了解我们中小学生应当掌握的哪几种法律常识。
(一)18周岁以下均为未成年人,作为未成年人,我们首先应当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从而知道当我们受到伤害时应当寻求哪些保护。
(二)14至16周岁,为限制行为能力人。16周岁:完全行为能力人。《刑法》规定16周岁为刑事责任年龄;《治安管理罚法》(修改前为《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21条规定14周岁为治安处罚年龄,也就是年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人对自己的违法具有一定的认识能力,但认知能力较弱,因此《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名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的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以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 严加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三)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于他们正处于成长发育的过程中,是不成熟和不稳定的,也是最容易给他人造成伤害的群体,应由本人及其监护人共同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四)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伤害的,应由其监护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五)《道路交通管理条例》规定12周岁以上方能骑自行车上路,18周岁至60周岁允许驾驶机动车辆〈小客可至70周岁〉
《通路交通安全法》第六条第四次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纳入法制教育的内容。
1.学生乘车时应该注意的安全:①头部、手不要伸出车窗外;②上、下车不要拥挤;③不要强行搭乘机动车;④乘车时不要向车外乱扔东西。⑥坐在前排的人不要与司机聊天,影响司机安全驾驶„„ 2.学生行走时应该注意的安全:①靠右侧靠边行走;②在公路上不要追跑、玩游戏、打球等;③横穿公路时,要前后观看清楚后,确保安全通行,有横行斑马线或天桥的地方,要走斑观线或天桥,不要闯红灯!④不要向过往车辆抛杂物„„
三、个别学生容易发生的不良现象。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4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才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为: 1.旷课,夜不归宿; 2.携带管制刀具 ;
3.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4.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5.偷窃、故意毁坏财物;
6.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
7.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
8.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 9.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四、增强防范意识,掌握自救本领
• 独自在家的孩子,不要随便给陌生人打开家门;
• 不要轻易相信他人的哄骗,对陌生人给的玩具和食品等不要轻易接受。
• 要保护好自己,然后求助于成年人,要学会用报警、呼救等方法抵制不法侵害。
• 不提倡你们去同违法犯罪分子面对面搏斗,比较聪明的做法是遇事不慌,然后设法摆脱或向四周的大人呼救,或拔打“110”报警。
• 要依靠自己的聪明智慧、机智巧妙地战胜敌人。
• 能够学法、懂法、守法,奋发向上、健康成长!
• 都能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五、给同学们的几点建议:
1.珍惜学习机会。要坚持在校学习。自觉接受家庭和学校的教育管理。
2.提高鉴别能力。不要学习和模仿电视、电影、音像制品和文学作品中的犯罪行为 3.谨慎交朋友。未成年人要谨慎交友,不要和社会上品性不端的闲散人员交往,特别是那些社会上的小混混们。
4.切莫虚荣攀比。未成年人要克服虚荣、攀比心理,说话要谨慎,不要随意向外人透露和炫耀自己家庭的情况,以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5.增强防范意识。要保持必要的警惕性。单独回家的孩子,在进家门前要注意观察,不给坏人以可乘之机;独自在家的孩子,不要随便打开家门;在放学路上,不要跟陌生人说话,不要轻易相信他人的哄骗,遇事多留个心眼,警惕各种不良诱惑,对陌生人给的玩具和食品等不要轻易接受。
6.掌握自救本领。首先要保护好自己,然后求助于成年人,不要蛮干,要学会用报警、呼救、反抗等方法抵制不法侵害,敢于同违法犯罪分子做斗争!
希望所有同学们通过此次的法制教育都能够认清违法犯罪的后果,坚决抵制不良诱惑,做一个学法、懂法、守法的好公民。最后祝愿同学们奋发向上、健康成长!
第二篇:普法知识讲座(好)
罗城学区教师法律知识培训讲稿
时间:2012年6月20日
地点:中心小学留守儿童之家教室 主讲人:于立才(罗城司法所所长)讲课内容:普法知识讲座
现在许多家长,他们既想让学校教育好孩子,又怕自己的孩子受到任何伤害。他们认为学生一旦进入学校,出现任何伤害均应由学校承担,令很多教师无所适从。希望通过今天的讲座,能为老师们指点迷津,知道更多的普法知识,为同学们营造一个舒心的学习环境。
今天的讲座分三个部分:第一,学生应学会保护自己;第二,学生、家长、学校责任的承担;第三,青少年犯罪的前期征兆。
一、学生应学会保护自己
同学们都是国家的希望,将来国家建设的栋梁,但是近年来,各种有关在校学生人身伤害事故的报道屡见报端。据法制日报报道,仅意外事故受伤或死亡的中小学生,全国每年就有14000余人,这些事故,无论其原因如何,无一例外的给学生及家长造成了精神上的巨大伤害和经济上的重大损失,同时也给受害学生所在学校乃至整个教育系统的正常教育秩序形成了挑战。如何减少和避免学生伤害事件的发生?一方面需要学校、社会各方面的努力,最重要的是学生自己必须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牢记:“学生上学校,安全最重要。”学生应从以下方面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⑴加强思想修养,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教育同学们平时要注意加强思想修养,提高心理承受能力,珍惜生命。
⑵ 临危不惧,急中生智,遇事分清轻重
首先,遇到危机时要分清轻重,最重要的是人身安全,其次才是财产安全,因为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
其次,要临危不惧,急中生智。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妇孺皆知。无论发生什么事,我们都应当学会采取灵活的方法减小损害。
⑶ 要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
在学校要遵规守纪,不追逐打闹,上下楼梯时要有秩序,上体育课时要服从老师的安排,体育课上出现的伤害屡见不鲜。
二、学生、家长、学校责任的承担
1、民事责任
学校对未成年学生负有的是一种教育管理和保护的职责,中小学小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教育关系,不是基于民法和血缘关系形成的父母(包括其他监护人)与子女之间的监护关系,学校的责任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和保护的责任。
2、刑事责任
我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伤残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谈到刑事责任不少同学不以为然,但是如果平时对自己的行为不检点,很容易发展为犯罪,比如纠集社会青年打架斗殴若致人重伤的就追究刑事责任,对弱小同学敲诈勒索若采用暴力手段,情节
严重转化为抢劫也要追究刑事责任。请记住: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青少年犯罪的前期征兆
研究青少年犯罪的专家总结出了青少年犯罪的十个方面的前期征兆:
1、对学习不感兴趣,学习成绩无缘无故下滑,不按时完成老师布臵的作业考试时进行抄袭,对考试结果不以为然,2、对事物的兴趣开始变化,劳动懒散、上课思想不集中,而对武打、言情和低级庸俗甚至黄色的录象、书刊和光盘甚感兴趣;
3、经常迟到、早退、旷课,厌恶学校生活,这种孩子如果与校外的不法分子或无业人员有了联系,就会越来越不愿意回家;
4、心理方面如精神恍惚,情绪波动,举止反常,东张西望;
5、对教师和家长的关心和帮助表示反感;
6、对遵守纪律、要求进步的同学进行挖苦、讽刺和打击;
7、原本养成的生活规律出现变化或一反常态的特别喜欢梳妆打扮;
8、道德品质起了变化,诚实变成爱撒谎,爱说空话、套话、假话、动作粗野;
9、结交不三不四的人,或与校外的流失和有前科的人交往,遇事便大打出手,10、过分追求物质享受,染上了一些成年人的不良习惯,如抽烟、喝酒等。
希望老师们发现学生有上述现象也应及时教育,避免事态进一步发展。
第三篇:普法知识讲座通讯稿
普法知识讲座
4月17日上午,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未检处的黄金洪检察官对我校中学部初二至高二学生作《增强自护意识,自觉遵纪守法,做一个健康向上的阳光少年》普法知识讲座。
10点30分,国际会议中心座无虚席,学生们神情专注、认真倾听,整个会场安静有序。
黄检察官一开始就对检察院未检处的情况进行简单介绍,使大家对检察院有了初步了解。接着,她让学生看一段法制片。片中形象地展示了少年犯是如何一步步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让大家从中汲取深刻的教训,提高法律意识,从而杜绝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然后,她讲解了“我国法律对于公民承担刑事、民事责任的年龄规定”的有关法律知识,使学生们对违法、犯罪的边际愈加清晰。最后,她用四个案例深入浅出地进行讲解,进一步加强了学生们的印象。这些案例贴近学生现实,易于学生接受。违法犯罪的学生或幼稚,或无知(无法律知识),或一时冲动,但酿成的苦果却必须由其承担。只要学生们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这些违法犯罪的事情原本是可以避免,但遗憾的是我们却听到了相反的结果。每个案例之后,黄检察官总是总结经验教训,告诫学生们如何避免重蹈覆辙。
面对严肃的话题,黄检察官用幽默的语言,典型的案例,娓娓道来,因此会场气氛既严肃又活跃。值得一提的是,黄检察官的许多话
题频频触动学生们的心灵,彼此间的思想产生激烈的碰撞,现场的反应极其强烈。通过这场讲座,学生们定会有很多收获。
第四篇:凤凰小学普法知识讲座
凤凰小学普法知识讲座 学法守法 远离犯罪
全体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召开这次“法制知识讲座”,其主要目的是:让全体同学们学习法律知识,提高法律素质,做到遵守法律法规,能够知道什么是犯罪,怎样才构成犯罪,我们同学们怎么做才能远离犯罪。
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小学生,我们对法律不应该感到陌生。我们宪法第24条规定,国家要“普及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青少年要健康成长,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就必须树立远大理想,遵守社会公德,学法、懂法、守法,自觉地用道德、纪律、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所以我们同学们在努力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不能忽略学习法律知识。今天我想主要给大家讲四方面问题,第一,现在青少年违法犯罪现状。第二,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第三,怎么学习法律知识。第四,怎么预防青少年犯罪。首先,我讲一下青少年犯罪现状。
目前我国的青少年犯罪,全国刑事立案所占比例约为65%,处于“居高不下”的局面。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14—18岁青少年犯罪发案率呈上升趋势,成为犯罪的高发年龄段,也就是我们同学们所处的年龄段,这也更加说明了我们同学们要加强普法的重要性。从我国某城市情况看,据有关资料显示,自2004年1月到2005年6月,全市共有2229名表少年违法犯罪,其中涉案抢劫的407人,盗窃的864人,抢夺的45人,敲诈勒索的59人,他们中年龄最大的25岁,最小的不满14岁,仅17岁以下的就有452人,14周岁以下的64人。2004年1—6月份,有关部门就破获在校生违法犯罪案件115起,涉案89人。且犯罪的危害性越来越大,低龄化、团伙化、暴力化、智能化等趋势愈来愈明显。
以上数据说明了些什么问题呢,我们不能不重视法律知识啊。远的不说,就说说我们身边的事吧,近几年,我市在校生中,打架斗殴、致人重伤、死亡的恶性事件时有发生。我这里有一个案例:某城市中学得两名学生打架,有一个学生就用水果刀将另一名学生捅死,这名学生的前途呢?大家可以想一想了。2004年,某中学一学生用水果刀将两名学生伤害,捅死一人,重伤一人。还有在2005某中学的两名同学在校发生矛盾,放学后,其中一名学生纠集本村两名学生到邻村找另一学生算帐。3人到街上看到这一学生追赶过去,被随后跟来的同学家长拦住。3人中一学生掏出携带的长水果刀向其家长猛扎过去,„„被扎的家长经医治无效死亡。这一案件经县法院依法审理,行凶的学生(16岁)以过失杀人罪的罪名被判有期徒刑7年;附带民事赔偿经济损失5万元。
以上青少年违法犯罪“居高不下”的事实及原因,警示我们对青少年加强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综合治理是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发生的重要途径。
第二,我们讲一下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我们分析有主客观两个方面。主观上讲,青少年特别是未成年人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发育期,个人意识增强,自我约束力较弱,容易冲动,易受不良习气的影响,同时,大多数的青少年法律意识较为淡薄和贫乏。客观上讲,社会、学校、家庭等青少年生活成长的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不容忽视,特别是近年来出现的各种社会丑恶现象成为诱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重要因素。
根据调查分析,青少年犯罪大致有以下几种原因。
(一)法制观念淡薄。应当肯定,经过两个五年的普法教育,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有了明显提高。但是,也不容否认,普法还存在“死角”,尤其是青少年,有的不学法、不懂法,法制观念十分淡薄,既不知道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也不懂得法律约束自己的言行,直到触犯刑律构成犯罪后方才如梦初醒,后悔不已。
(二)腐朽思想侵蚀。近年来,腐朽思想的残潭又有所抬头,对于自控能力较差的青少年,必然会受其侵蚀。有的向往放荡不羁、藐视法律的生活方式,有的把吃喝玩乐当作人生的唯一追求。
(三)“黄货”毒害严重。目前,经多次“扫黄打非”,“黄货”的泛滥有所收敛,但一些淫秽物品依然悄悄存在,毒害人们的思想,诱发青少年犯罪。
(四)“哥们”义气严重。例如,某五个学生平时就是酒肉朋友,“哥们”义气严重,为“弄俩钱花花”,有人提出偷辆轿车,其他人立即响应,踩点后有的撬窗,有的望风,有的窝藏,转移赃物,最后身陷囹圄的5人追悔莫及,正是“哥们”义气重而一时冲动,使他们走向犯罪。
(五)坏人引诱教唆。一些老谋深算的犯罪分子或青年惯犯,为了拉拢新成员,扩充自己的队伍,利用青少年社会阅历浅、思维能力有限、辨别能力较差等特点,或甜方蜜语,或软硬兼施,千方百计地把一些道德观念不稳定,意志薄弱的青少年拉进犯罪团伙当中。
(六)家庭教育不良。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对青少年品德、情操、思想行为的影响甚大。从违法犯罪青少年的家庭不难看出有问题的居多,如父母离婚、死亡、分居等等,导致青少年失养沦为犯罪;也有家庭教育不良,过分溺爱、宽纵、偏爱,当孩子有违法行为时,百般包庇,使他们愈陷愈深;有的父母过分严厉、打骂体罚,推出不管,导致青少年流落街头,与犯罪分子为伍;也有的父母品格不良,行为不轨,成为子女模仿的对象。
(七)学校管理不严。个别学校偏面追求升学率,特别是法制教育,致使有的在校生走向岐途。
所以同学们在遇到事情时,不要一进冲动,要三思而后行,想有没有触犯法律,是不是适合我们中学生。
第三,做为在校中学生,我们必须学法懂法。学法懂法是基础。要守法必须懂法,要懂法必须学法。因为学习了法律知识,才能懂得什么是违法,什么是犯罪,才能懂得守法的道理,时刻用法律来衡量、约束自己的行。否则,就会变成一个“法盲”,进入监狱之后还不明白自己犯了什么罪和为什么犯罪,这是非常危险的。要明白违法与犯罪的关系,违法是犯罪的前提和基础;犯罪是违法的铖结果,二者之间并没有什么不可逾越的鸿沟。
那么什么是违法呢?违法就是违反法律,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要受到制裁,一般违法分为违反民事法律行为和违反行政法规行为。例如:王某从小娇生惯养,在校时经常跟同学打架,上课不守纪律,不听教师的教诲,他的心目中,没有礼貌、道德观念,因学习成绩跟不上,自动退学。上班后,平时不遵守厂规厂纪,经常无事生非,打架斗殴,领导批评多次不改正,曾几次在公共场所结伙打架,扰乱社会公共秩序,被公安机关拘留15天,过后王某不接受教训,后在一次聚众斗殴中致人重伤、被捕,由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8年。
上述案例中,王某在校行为属于违纪;被公安机关拘留的行为属一般违法行为,聚众斗殴致人重伤的行为,是触犯刑事犯罪行为,王某的后两种行为都属于违法行为。
那什么是犯罪呢?犯罪是把违反刑事法律,性质最严重,社会危害性最大,应当受到刑罚的行为。
那什么是刑罚呢?下面讲一下什么是刑罚,刑罚分主刑和附加刑两种。主刑分五种。管制:3个月以上2年以下。拘役:15天以上6个月以下。有期徒刑:6个月—15年(特殊的20年)。无期徒刑:终身监禁,劳改。附加刑三种:罚金,在规定期限内一次或分期缴纳。剥夺政治权利。一般为1—5年,终身。没收财产。
我们中、小学生应该掌握的法律法规:包括宪法、刑法、民法、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国旗法、产品质量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
我市几起学生中的恶性事件中,大多与长刀子有关,应引起重视,学生一是不买长刀,二是不往学校带,更不能用刀开玩笑,严格的说买卖长刀具或携带就是违反治安管理条例中的妨害公共安全的违法行为,希望同学们要以血的教训为例,引以为戒。例如:在今年,某市的一个小学六年级学生在往邻村上课的途中与邻村学校一学生发生争吵,在课后,该学生向同学要了一把匕首,回家途中与邻村学生相遇,发生殴斗,由于该学生一人,而对方人多,该学生便用匕首将对方一人捅成重伤,一人轻伤,该生也因故意伤害罪被逮捕。在青少年犯罪存在的犯罪因素中,非法携带匕首、三棱刀和其他管制刀具是一重要因素。
上述的案例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到,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只有学法、懂法,才能弄清楚在日常生活中,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依法严格约束自己,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守法、护法,保证我们青少年健康茁壮的成长。第四,怎么预防青少年犯罪,主要要学习以下三个方面。
(一)正确认识。把握道德和法律的关系,遵守社会公德和遵守法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青少年学生,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自觉维护社会公德,严格遵守法律,以自己的行动维护社会安定。
(二)正确认识把握纪律和法律的关系。纪律和法律都是带有强制性的行为规范,但就其针对的对象、范围、效力不同。法律是纪律的指导原则,纪律是法律的具体体现和补充。遵守纪律和遵守法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这就是要求我们青少年学生不断加强纪律性,严格遵守纪律,自觉地增强纪律观念和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
(三)以道德、纪律、法律法规为准则,自觉遵纪守法是关键。学法懂法后,要使遵纪守法成为个人的自觉行为。我们要让每个青少年都懂得,纪律和法律是人民制定的,遵纪守法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职责,我们生活在集体之中,一切言行都应该自觉接受集体的约束。培养增强分辨是非、美丑的能力,自觉抵制不良行为侵袭,勇于同不良倾向和违纪、违法行为作斗争。
只有弘扬正气,打击歪风邪气,才能在全社会形成文明守法的浓厚氛围。有些表少年不敢同坏人坏事作斗争,对违法犯罪行为听之任之,有的被抢劫、被敲诈不敢告诉单位、老师,更不敢向政法机关报案;有些人在政法机关破案后找他们索限证据时,怕报复而不敢作证。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助长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每一个青少年应当明白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那就是邪不压正。要敢于斗争,坏人总是怕好人,软弱和无奈只能使犯罪分子变本加厉,使更多的无辜遭受打击。所以,要运用法律这个武器,勇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运用正当防卫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只有这样,我们中、小学生才能更好的预防犯罪,保护自己。总之,社会公德、纪律、法律法规不允许我们做的不做,并且勇于抵制不良倾向侵袭,勇于同各种违法犯罪和为作斗争,学法,知法,守法,护法,努力学习和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培养自己驽驭自然社会的有力。经过全体教师的辛勤耕耘,同学们的主观努力,我们信,在座的全体同学都会成为学法、守法、远离犯罪的合格人才。
凤凰小学
2017.3.31
第五篇:小学生安全教育知识讲座
小学生安全教育知识讲座
长乐镇中心小学
同学们:
据统计,全国每年有16000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有40多名学生死伤于交通事故、校园安全事故、食物中毒、溺水。但这些事故中,排除不可预见的自然灾害和人力不可抗拒的重大事故外,约有80%的非正常死亡是可以通过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得到避免的。所以中小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及安全知识的教育和普及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同学们来说,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同学们在一起上课学习、讨论问题、锻炼身体、娱乐游戏、团结友爱、互相帮助。校园生活紧张又快乐。
然而,也有个别同学不遵守学校纪律,追赶打闹,玩危险的玩具,造成了各种意外伤害事故,破坏了校园生活的安宁。
关于课间活动的安全
在课间休息时,教室里、走廊上、楼梯间到处都是走动或者站着的同学,如果追赶打闹,一是可能由于跑的速度过快而使自己扭伤手、脚、腰或跌得头破血流。二是可能撞倒其他同学,造成意外事故。因此要求同学们下课时不许乱跑。
我们的学生最喜欢滑楼梯,喜欢从楼梯台阶的高处往下跳,千万要注意,这是非常危险的,有好多学生正是由于这样扭伤了脚,摔断了腿,因为我们的楼梯栏杆不结实,可能由于你的用力推搡而断裂发生恶性事故,也有的同学喜欢恶作剧,惊吓站在走廊或楼梯栏杆旁的同学,故意从背后猛推一把,这是极其危险的。楼梯口是我们的重点安全防范部位,不少学校都发生过楼梯拥挤造成的安全事故。特别是早操集会、放学学生下楼的高发时间安全尤为重要。这里,我强调,学生下楼梯千万不可奔跑,千万不可拥挤,特别是集体下楼梯的高发时间。
关于劳动卫生活动时的安全。
为了培养同学们的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和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学习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学校或班级都要组织一些公益劳动和打扫卫生的劳动,这是十分必要的。但在劳动中,同学们如果不遵守劳动纪律,也极有可能出现一些危险。如站在窗台上擦玻璃时,不注意安全就容易失手摔下来;擦门窗桌椅时不小心,就有可能被铁钉、玻璃割伤手指,严重的可能引起破伤风。
在劳动过程中,同学们要注意如下事项:
1、注意了解劳动场地,牢记安全。
2、注意劳逸结合,累了就休息一会再劳动。
3、不要在高空和有危险的地方劳动。
4、不要在劳动时间打闹嬉戏,以免造成安全事故
交通安全
道路是为了便利交通而建造的。道路上车辆、行车川流不息,交通十分繁忙,如果我们随意地在道路上玩耍、追逐,把它当成“游戏场”,不仅影响交通,而且非常危险。例如踢足球、溜冰、打羽毛球、放风筝等,不少人不仅在课间休息时间玩,而在上学、放学的道路上也玩。殊死搏斗不知这样非常危险,有时为追赶玩的物品跑向路中,导致汽车驾驶员措手不及,而发生交通事故。在人行道上跳橡皮筋、踢毽子、玩呼拉圈,都会给来往人带来不便,也是妨碍交通的违章行为。马路不是游戏场所,不能在道路上玩耍。同学们要互相提醒,相互监督,相互照应,当一名维护交通安全的“宣传员”。过马路时做到一停、二看(向左看)、三通过,并走斑马线,行走时走人行横道。
食品卫生安全和自我防范意识。
不在路边小摊点、无证无照的店买东西。不买无生产日期、无包质期的食品。不暴吃食品,同学们必须加强自我防范意识,在校外不能随意的相信别人,碰到有人问路时我们只能指路不能带路,不能和不熟悉的人一起玩,因为那个人就是有可能骗你上当的坏人。遇到坏人时应及时的告诉家长和老师。
同学们,安全工作重于泰山,健康良好的身体才是学习、工作、生活的本钱。防雷电小知识
随着电子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城市建设高层建筑物的日益增多,雷电灾害的影响范围越来越广,危害程度越来越重,造成的损失及社会影响越来越大。而且,雷电击人的事故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经常遇见。因此,了解一些雷电的成因及防雷电常识都是有助于我们加强对雷电的防护,以及有效地保护我们的生命和人们财产的安全,有助于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要了解雷电的成因及防雷电常识,首先要掌握雷电是怎样形成的?
雷电一般产生于对流发展的积雨云中,因此常伴有强烈的阵风和暴雨,有时还伴有冰雹和龙卷,危害极大。在形成积雨云的一系列过程中会助使空气中一部分带正电荷,另一部分带负电荷,这两部分发生碰撞时就形成了雷电。它是一种放电现象。因此,也常伴有闪电。据统计全世界平均每分钟发生雷暴2000次,每年因雷击造成的人员亡过1万人,导致火灾、爆炸、信息系统瘫痪等事故频繁发生。因此,我们需要掌握一些防雷电的知识,以便于防止和雷击事故所带来的损失。
室内时:
1.雨来临前关好门窗,避免因室内湿度大引起导电效应而发生雷击灾害。
2.切断暂时可以不用的电器设备,不要靠近炉子等带金属的部位,也不要赤脚站在泥地或水泥地上。
3.不宜打电话和手机,不宜使用水龙头。
室外时:
1.天空突然阴暗,并伴有闪电时,应尽快躲到有遮蔽的安全地方,装有避雷针的、钢架的或钢盘混凝土建筑物,或有金属顶的各种车辆,都可以作为避雷场所,如果衣服淋湿,不要靠近潮湿的墙壁。
2.如果在野外遇到雷雨,千万别站在孤立的高楼、电杆、烟囱、房角房檐、大树、高塔、广告牌下躲雨,不要在小型无防雷设施的建筑物、车库、车棚、铁栅栏、金属晒衣绳、架空金属体以及铁路轨道附近停留
3.不要在河里游泳或划船。
4.雷雨时,不要骑自行车、摩托车或开拖拉机,不要把带金属的东西扛在肩上或头上。
5.遇到雷电时,不要几个人拥挤成堆,人与人不要相互接触,以防电流互相传导。
6.不要在户外打手机。
7.如找不到合适的避雷场所时,应采用尽量降低重心和减少人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可蹲下,双脚并拢,手放膝上,身向前屈,如披上雨衣,防雷效果更好。
了解雷电的成因能够有效地帮助我们防雷电,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甚至可以利用雷电给我们带来利益,能够更好的为我们人类服务。因此,了解防雷电知识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知道的如何防溺水
游泳,是广大青少年喜爱的体育锻炼项目之一。然而,不做好准备、缺少安全防范意识,遇到意外时慌张、不能沉着自救,极易发生溺水伤亡事故。为了确保游泳安全,防止溺水事故的发生,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不摸底和不知水情或比较危险且宜发生溺水伤亡
事故的地方去游泳。选择好的游泳场所,对场所的环境,如该水库、浴场是否卫生,水下是否平坦,有无暗礁、暗流、杂草,水域的深浅等情况要了解清楚。
2、必须要有组织并在老师或熟悉水性的人的带领下去游泳。以便互相照顾。如果集体组织外出游泳,下水前后都要清点人数、并指定救生员做安全保护。
3、要清楚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平时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参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区游泳。要做好下水前的准备,先活动活动身体,如水温太低应先在浅水处用水淋洗身体,待适应水温后再下水游泳;镶有假牙的同学,应将假牙取下,以防呛水时假牙落入食管或气管。
4、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贸然跳水和潜泳,更不能互相打闹,以免喝水和溺水。不要在急流和漩涡处游泳,更不要酒后游泳。
5、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如眩晕、恶心、心慌、气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6、在游泳中,若小腿或脚部抽筋,千万不要惊慌,可用力蹬腿或做跳跃动作,或用力按摩、拉扯抽筋部位,同时呼叫同伴救助。
7、在游泳中遇到溺水事故时,现场急救刻不容缓,心肺复苏最为重要。将溺水者救上岸后,要立即清除口腔、鼻咽腔的呕吐物和泥沙等杂物,保持呼吸通畅;应将其舌头拉出,以免后翻堵塞呼吸道;将溺水者的腹部垫高,使胸及头部下垂,或抱其双腿将腹部放在急救者肩部,做走动或跳动“倒水”动作。恢复溺水者呼吸是急救成败的关键,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可采取口对口或口对鼻的人工呼吸方式,在急救的同时应迅速送往医院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