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讲稿

时间:2019-05-14 18:49: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学前教育讲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学前教育讲稿》。

第一篇:学前教育讲稿

各位班主任、各位同学:下午好!

在此我瑾代表学校全体老师,欢迎各位新同学!我们将竭尽全力为你们服好务,让你们能够学有所获。

P2无论你是什么原因选择我们学校。实际上你的选择都没有错,原因有四:

第一、我们学校有专业优势。第二、管理严格。

第三、老师认真负责。

第四、就业前景良好。

无论任何原因,都已经是过去,必须面对,必须接受过去的结果,接受过去的自己。如今是崭新的开始,每个人都在同一起跑线上,面对同样陌生的专业,你该怎么办,从心理角度讲,你准备好了吗?怎样去迎接新的挑战。P3:1.自卑心理严重

自卑心理是发自内心深处对自己的一种深层次否定。总觉得自己方方面面都不如别人,学习没有别人好,能力没有别人强,甚至人际关系都比别人差,好像自己一无是处,除了缺点就没有优点一样。

自卑在多数人中不同程度的存在。由于种种原因,中职生在这方面显得尤为突出。中职生的自卑,主要表现在对学习缺乏兴趣,心情抑郁,不愿参加集体活动,不愿与同学、老师交往,缺乏明确目标,什么都无所谓,对老师的教育反应冷淡,没有积极人生观,缺少青少年人应有的朝气。同学们你们自己评价一下你们有这种表现没有。

被自卑心理笼罩的人往往过于悲观,甘拜下风,不思进取,且敏感、多疑、心胸狭窄,往往会丧失发挥自己潜能的机会。常常为了一句话、一点小事就和同学老师闹别扭。一旦受到老师的批评教育或遭遇某种挫折,不能冷静思考从自身找原因,而是“破罐子破摔”,通过破坏公物、打架、逃课等方式来渲泻,不去顾及维护自身形象,更严重的可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当然究其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其中一点跟我们传统的成才观念分不开,传统观念,一个人要成才就必须经过小学、初中、高中,然后读大学,才叫成才。在人们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下,在“普高热”一直不怎么减退的世风下,前来就读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数是在初中阶段成绩较差的学生,他们在社会、家长、老师和自己的心里已经打上了“差学生”的烙印。看到昔日的同学们一个个走进高中校门,他们在心理上有着很强的失落感和自卑感,所以进入中职校的他们大多数对末来的职校生活一片茫然,不知所措。2.学习习惯养成不好,缺乏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习惯本身就是一点一滴,循环往复,无数重复的行为动作养成的,好的习惯,坏的习惯莫不如此,只是结果不同。正如美国作家杰克·霍吉所著《习惯的力量》上说“我们每天高达90%的行为出于习惯”,也就说,我们能看清并且坚持好习惯,那么我们至少在人生路上能得90分,关键在于看清自己,自知之明是自我改善的开始。我们要了解自己的好习惯和坏习惯,并且坚持好习惯,改掉坏习惯。“做习惯的主人,不要做它的奴隶!”。

中职新生大部分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存在着学习习惯上的问题,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会学习。很多同学课前从来不预习,上课不认真听讲不做笔记,课后不做作业、不复习,平时也不总结,学习随意性的大,没有计划,或者可以说没有学习动力。你们都可以想一下成绩会不会好。当然这种同学成绩可想而知哟,不可能好哇,所以直接结果就是导致学习成绩较差。在学习上很少有成功的体验,当然很难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所以缺乏学习的兴趣和原动力。而且这两方面相互制约、相互影响,造成了恶性循环。

同学们到医科学校都是想学有所获,有一技之长,以后有个好的工作、好的出路,那么不管你过去怎么样,必须要从现在开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己争取给自己打一个90分嘛。否则可能就没有根本改善了。3.行为规范性较差,纪律意识欠缺

纪律是学习的保证,没有好的纪律,要想成绩很好,一般不可能办得到。进入中职校学习的部分学生成绩较差,纪律也或多或少存在些问题,比如迟到、早退、旷课,抽烟、喝酒、赌博、打架、斗殴,不尊敬师长、上课不认真听讲(睡觉、说话、玩手机)、私自外出上网打游戏、乱扔果皮纸屑、行为放纵、脏话连篇、不讲卫生等。所以提醒有这方面问题的同学注意,你要想在医科学校有个好的开端,能够学有所获,以后有个好的工作的话,你就必须增强纪律意识,无条件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我们学校的教育是职业教育,不是义务教育,学校规章制度是很严格的,我建议你们下来之后好好的把《中专学生行为规范》《学生违纪处分条例》《三禁两不》等好好看一下,规范自己的行为,否则你就完成不了学业,即使完成了你也不可能有一个好的出路。因为除了学校有这方面要求之外,用人单位也有这方面要求,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最低的要求是遵守职业纪律、注意生产安全;基本的要求是尊重顾客、尊重师傅。我这里特别要提示要尊敬父母,要尊敬老师。

4.意志品质欠佳,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

主要是现在的中职新生中绝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由于长期以来受到父母的宠爱和娇惯,什么父母都给包办了,所以自立、独立意识较差,意志品质薄弱,缺乏克服困难、挑战自己的能力和毅力。据权威部门统计:大多数“90”后学生的心理素质较弱,尤其是抗压能力明显不足。72.3%的人表示在遭遇挫折后,自己心理会留下阴影;有5.1%的同学表示自己会因此一蹶不振;表示愿意“总结经验,从头再来”的则只有9.4%。但是我们人生之路可不可能平坦笔直,总是会遇到困难、挫折的呀,你都吃不得苦,你都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以后情况会怎么样,估计你会更苦更累。5.对职业和专业缺乏正确的认识

我们在座有部分同学学校和专业都是父母跟你们选的,对职业缺乏全面的、深远的认识和了解,同时对自己所选专业的了解也大多是听人所讲和从众心理的作用,缺少全面的、正确理性的认识。在这里我明确告诉你们:我们学校现有六个专业从专业大类这个角度都属于医药卫生,从专业的角度才是我们现在的专业护理、英护、助产、药剂、检验、中医康复,从专门化方向就更细了,我就以护理为例来说,有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传染课护理等方向,还可以分的更细,学护理的,我们学校在第二学年下学期就会专门组织各方面的培训,你们就明白了。

我们专业所对应的的职业也是很多的,就那护理来说,你毕了业之后,可以从事临床护理工作,也可以从事护理教学、还可以从事护理实验室工作、护理科研工作等。

P4:6.对自己的人生缺少应有的规划

现在的中职新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平时在家被父母照顾惯了,很少有对自己的人生开始进行长远规划的,目标不明确。但是长远规划,人生目标对我们每个人都很重要,目标是方向、是动力,有了目标就有方向、就有动力,朝着目标方向努力,你就会很容易成功。否则,情况就可能相反。

我们每个同学都希望自己有一个好的出路,职业生涯能够成功,那么你们从现在开始做好规划,确立自己的目标,后面你就一步一步向着目标努力就行了,一个个目标都实现了,你的职业生涯还不成功吗?

7、攀比和虚荣心理极强。

这是一种生理及心理趋向成熟而尚未成熟的表现,表现在物质追求高、依赖性强、相互攀比、讲究打扮、刻意讲究外表和穿着、心态不够平稳。攀比和虚荣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正常的学习,还有的因此而荒废学业。特别是一些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同学,食宿都比较困难,也学着赶时髦、比阔气,耗费了大量精力,加重了家里经济负担。能不能这样去攀比,我们的同学都会肯定的回答,不能攀比。实际上我们学校也有一部分同学做得会很好。

8、偏执和叛逆心理严重。

这个跟年龄段有关系,我们学校的学生大多正值十五、六岁的年龄段,处于心理上的逆反期,做事一意孤行,在家让父母头疼,在学校也根本听不进老师对他们的教育。学习和生活上遇到困难,不是从主观努力,而是对同学、对老师、对学校横加指责;自己犯了错误,却总是指责对方、指责老师、指责学校,甚至使用过激的言行来宣泄自己的情绪;稍不如意则对家长、老师和社会抱有对立和敌视态度。

9、感恩和责任感不强。

这个跟成长环境分布开,许多职校学生家庭育人环境一般、家长教育子女方式简单粗暴、单亲家庭父爱或母爱缺失,使得学生时常陷入孤独无助的境地,造成孩子撒谎、逃避、退缩、极端和玩世不恭等心理特征,久而久之,他们会带着有色眼镜看社会看人生,在接受别人和社会的恩惠和帮助时,没有感恩的心理,对家长、老师、学校和社会都缺乏一定责任感。

当然,职校学生消极的心理特点绝不止以上所阐述到的,但上述情形都是比较普遍和相对比较严重的。只要了解了这些特点的形成原因,并正确地给予疏导,就能使职校学生身心正常和健康地成长。

P5:重点介绍我校在教学过程中与普高的不同点,帮助现场学生树立信心,提升士气,力求达到鼓舞人心的作用

PS学校、老师、学生三方面一起努力,但主要强调学生自己的作用

1、加强心理健康学习,完善人格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仅是指身体没有疾病,还应该有完满的精神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一个人在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方面都健全,才是完全健康的人。

青少年心理健康标准: ①智力正常。②善于协调和控制情绪。③具有较强的意志和品质。④人际关系和谐。⑤主动地适应并改善现实环境。⑥保持人格的完整和健康。⑦心理和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怎样培养健康的心理呢?

第一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正确认识自我,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提高抗挫折能力。第二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必须科学地有规律的安排好每天的学习、锻炼、休息。第三加强自我心理调节。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尤其是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很多时候我们要会想:不能改变环境就适应环境;不能改变别人就改变自己; 不能改变事情就改变对事情的态度;不能向上比较就向下比较。阿Q的精神胜利法在调节精神、调节心理上是很有用的。第四积极参加业余活动。通过参加各种业余活动,培养自己的多种兴趣和业余爱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以缓解紧张情绪,维护身心健康。第五必要时进行心理咨询

我们平时所谈到的:某人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任务,不挑剔,这实际上就是心理健康的表现。

这里我需要提醒你们注意的是:人生之路不可能平坦笔直,都会遇到困难挫折,面对困难、挫折正确的态度,乐观积极地面对它,分析出现困难、挫折的原因,找出解决的办法。你们要相信,没有攀不过的山,没有越不过得坎,困难、挫折都是可以克服的,可以战胜的。千万不能悲观失望。还有不管遇到什么事情,生命都是第一的,珍爱生命,这也是你责任心的体现,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

2、加强正面自信教育,激励自己的发展

行为心理学认为:一个人的优点是被强化出来的,缺点也是被强化出来的。本来不是他的缺点,是偶尔犯的一个错误,如果我们长期去提醒提醒它、强化它,不是缺点最后都要变成他的缺点,反之也如此。所以一旦我们自己有进步,有闪光点,就要正确运用强化原理,用表扬、鼓励、赏识、奖励等方法强化自己的优点。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都有自己的长处,我们一定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强化我们的优点,发扬我们自己的优点,弥补或克服我们的不足,增强或培养我们的自信心,激励我们不断发展、进步。(举例说明)

我们中职生的优势不在学历,而在实践能力,我们有一技之长。我们比上普高的同学更早工作,更早占据先机,这些都是优势

3、培养合作意识,切勿凡事以自我为中心

现在是知识经济时代,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各行各业中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世界一些知名企业已明确将“合作精神”或“团队意识”作为对人才的一项基本要求,因为个人的能力总是有限的,在很多时候,必须通过与群体其他成员相互合作、齐心协力才能完成共同目标。通过合作,我们学会与人相处,学会取人之长补己之短。通过合作,借助竞争,我们还可以增强了意志,提升了能力,使自己更具备与他人合作的实力。

当然这对现代学校教育,特别是中职学校教育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我们就要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学校培养团队合作机会很多,比如现在的队列训练就可以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以后在医科学校这个集体、在班集体都可以培养。

4、积极主动参与多彩的社团活动,丰富课余文化知识让自己真正“忙起来” 学校会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丰富的美育活动,让同学们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提高他们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得能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如排球联赛、艺术团、国旗班等,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自信心,让同学们真正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当然,在这个过程当中,需要大家的主动参与。

5、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重视所有的德育课程

中职生在校的大部分时间是为将来的就业打基础的,专业学习中存在着大量的德育素材,我们的老师们将在教学过程中为大家讲解,使大家树立“职业无贵贱、行行出状元”的观念,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树立自信心,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德育过程中来。

6、通过成人高考等多种形式提升自己的文凭学历

结束语:既然选择我们学校,希望同学们可以尽快摆正心态,找准自己的位置,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学校所有的老师将全力以赴帮助大家在这个全新的学习环境和知识领域里学有所获。

第二篇:第一章 中国原始社会学前教育 讲稿

第一节 原始社会的学前教育

同学们大家好,从这节课开始,由我来和大家一起对这门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

从这门课程的名称 中外学前教育史 我们就可以看出,这门课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也就是 中国学前教育史和 外国学前教育史两部分。

按照时间的顺序,我们需要分别讲到中国和外国的古代学前教育史,近代学前教育史和现代学前教育史进行学习。

按照研究对象划分,我们需要学习中外学前教育的制度史和思想史。也就是需要了解各国的 学前教育制度和学前教育思想的发展过程。

好,从整体上 了解完这门课需要学习的内容之后,我们接下来开始进入今天的主题,中国古代学前教育史。古代,包括三个历史阶段,原始社会时期,奴隶社会时期,和封建社会时期。所以这一章需要学习这三个时期的学前教育的相关内容。

那么 在这里 问大家一个问题,什么是学前教育呢?学前教育是相对于学校教育而言的。广义上讲,凡以学龄前儿童为对象的教育活动均属于学前教育范畴,它来自社会、学校、家庭各个方面。那 狭义上讲,是指在专门的学前教育场所进行的教育活动,即在托儿所、幼儿园及其他社会性的幼教机构中所进行的教育活动,又称学前社会教育。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中国古代学前教育的发展情况。刚才我们已经了解到,中国的古代上溯到原始人群出现的远古时期开始,一直到1840年鸦片战争为止,漫长的两百多万年的时间。而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学前教育又分别具有其各自的历史性和相对独立性。

经考古研究表明,中国的原始社会经历过两大发展阶段。原始人群时期和氏族公社时期。像元谋人、蓝田人和北京猿人等都是出现在原始人群时期,距今200万年-5万年前。而相对较晚的氏族公社时期,是距今5万年到公元前21世纪。在这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

那么在这个历史背景下出现的儿童教育是一种什么样的形式呢? 我们可以想象,在这样一个茹毛饮血 兽处群居的时代,生产资料公有,没有阶级,没有家庭,所有成员以血缘关系为纽带集体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当中,是没有学校存在的,所以也就称不上真正的学前教育。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此时没有对幼儿实施教育。在这个社会中,一直存在着以社会公育形式进行的儿童教育。

我们可以从《礼记〃礼运》篇中,看到描述此时幼儿教育情形的句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是谓大同。”从这一句“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我们可以看出,在当时,人们不但要赡养自己的老人,而且要赡养族群中的其他老人;不但要养育自己的孩子,还有一起供养其他的孩子。这样一种社会状况。原始社会这种集体教养孩子的教育被称为儿童公育,也就是“公养公教”。

那么在这样一种状况下,儿童公育又有哪些内容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首先,我们知道,原始社会的生产力十分低下,为了解决生存问题,需要所有有劳动能力的所有人都要参加社会生产活动,劳动就成为了原始社会最重要最普遍的活动。按生产劳动的需要,传授给儿童劳动经验和生活经验等,为以后集团内共同的生产生活做准备。比如 儿童需要学习石器等工具的制作,取火、用火、保存火种等的技巧,渔猎技术等。

除了生产劳动教育之外,原始社会对儿童的公育还包括思想教育,主要是简单的道德教育和宗教教育。此时人类已经开始形成审美意识,比如在祭祀鬼神祖先的时候,会伴随一些原始的歌舞。从这个出图的远古陶器上,也可以看出这种原始的舞蹈形式。

当时也出现了简单的绘画雕刻等艺术形式。

由于当时氏族部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所以对儿童进行体格和军事训练也成为一项重要的内容。

到原始社会后期,我国进入部落联盟和军事民主制阶段。历史即将跨入阶级社会。这个时候产生了教育机构——庠(xiang)。庠的形成也经历了一定的过程。我们来看一下古文献中的记载。

庠的原意是 养羊的地方。《孟子》中提到:“庠者,养也。”

《礼记〃明堂位》中记载 “米廪,有虞氏之庠也”。这里的庠,由养羊的地方变成了粮食仓库。

《三礼义宗》中说:“虞氏之学名庠。”

所以庠的演变是由饲养家畜的场所 变成粮食仓库,最后变为养老和实施儿童公育的机构或场所。

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原始社会学前教育的特点。

1.教育的无社会性和无阶级性。由于原始社会没有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所以当时的儿童公育是具有社会性但是没有阶级性的。

2.教育为生产劳动服务。它的教育活动最主要的是生产生活经验的教育。3.教育的手段是言传身教。由于没有文字,各种经验的传授,行为规范的培养都需要言传身教,口耳相传。

4.教育活动没有专职教育者和专门场所。长者为师,无劳动能力是儿童公育的主要承担着。教育并没有从生产生活中分化出来,采取随时随地、分散进行的教育形式。最后 我们来复习一下。。。

第二节 中国奴隶社会的学前教育

接下来我们来学习一下 中国奴隶社会的学前教育。首先我们需要搞清楚奴隶社会的起止时间。它是从公元前21世纪开始 到前476年结束。

可以分为四个历史阶段。分别是 夏朝,商朝,西周,和春秋。夏朝是从公元前21世纪到前16世纪,是奴隶社会的初期,经历了400多年。这个时候的学校已经出现。在古籍中已经有了明确的记载。

商朝经历了600多年,从公元前16世纪到前11世纪,是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这个时候,文字慢慢发展成熟,为知识的记录和传授提供了基本的条件。商朝的学校在历史文献中已经有了很多的记载,也有出土的文物可以佐证。

西周是中国奴隶制鼎盛时期。教育制度比夏朝和商朝都成熟了很多,也是奴隶社会学前教育比较成熟的时期。出现了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当时的人们,已经开始按照儿童年龄的大小,来制定循序渐进的学前教育计划。比如在《礼记〃内则》中记载,“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俞,男鞶革,女鞶丝。六年,教之数与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八年,出入门户及即席饮食,必后长者,始教之让。九年,教之数日。十年,出就外傅……。”

我们来看一下西周时期的王公贵族都是怎么样对儿童进行学前教育的。

幼儿会自己吃饭了,就要教他使用右手。幼儿会说话了,就要教他们学习答话,男孩用“唯”,女孩用“俞”。身上带的荷包,男孩的以皮革制成,表示长大将从事勇武之事;女孩的以丝帛制成,表示长大将从事女红之事。到了六岁,要教他识数和辨认东南西北。到了七岁,开始教以男女有别,男孩和女孩,坐不同席,吃饭也不同席、到了八岁,出门进门,坐桌吃饭,一定要让长者在前,开始让他们懂得敬让长者的道理。到了九岁,要教他们知道朔望和会用干支记日。到了十岁,女孩就要留在家里,而男孩则要离开家跟着外边的老师学习。

可见,这个时候在奴隶主贵族的家族中,学前教育的内容主要是贴近日常生活的内容,涵盖面比较广。既有生活自理能力和日常礼仪的训练,也有简单的文化知识,已经能够有意识地顾及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并随着儿童的年龄增长逐步提高要求。而且内容上,也体现出了男女之别。

《礼记〃内则》是我国教育史上最早的关于学前教育的记录。奴隶社会的学前教育,主要集中于王公贵族的家族中,也就是宫廷中,所以可以称之为宫廷学前教育。广义上讲,包括在天子宫廷内的学前教育和在诸侯的王宫内的学前教育。

第三篇:学前教育宣传月——座谈会讲稿、照片(程杰)

《用心做教育 携手共成长》

第一幼儿园学前教育宣传月座谈会——主讲 程杰

感谢各位教师精彩的演讲让我们感受作为幼儿教师的骄傲和自豪感,同时也感受到了幼儿教育的责任重大。

在2012年5月19日,教育部在北京举行了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的启动仪式。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出席启动仪式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推进学前教育科学发展,使每个适龄儿童都能快乐生活,健康成长。

今天我们邀请到各班的家长代表坐在一起,共同来领会此次活动的意义,同时也希望能够借助大家的力量来感染和带动身边的家长朋友,以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以科学的育儿方法转变自己的教育行为,以家园持有的共同目标为准绳达到双方的理解和支持。

“快乐生活,健康成长”这八个字是胡锦涛总书记在2011年“六一” 前夕,到湖北十堰市柳林幼儿园考察时的亲笔题词。总书记的题词高度凝练了学前教育的核心任务,指明了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方向。

为全面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的题词,推进学前教育科学发展,加强科学保教,确保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教育部决定今年的5月20日——6月20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教育理念,营造共同关心、支持学前教育的良好氛围。

在国家教育部的大力号召下,我省、市、区教育的相关部门相继下发相关的文件开展宣传活动。

我园也结合龙沙区教育局下发的《学前教育宣传月》安排,开展了一些列的宣传活动。

今天的座谈会题目是《用心做教育 携手共成长》。

幼儿教育包括:从出生到学龄前儿童的教育现象与教育活动: 学前教育(0—6岁)婴儿教育(0—3岁)幼儿教育(3—6岁)

幼儿教育的误区一“过分宠爱” 表现为:一些家庭过度宠爱孩子,凡事包办代替。

孩子吃饭,一家人来哄;

出门怕孩子走路累着,忙着抱或用车推;

生活上什么都不让孩子做,对孩子百依百顺,要什么给什么。过分宠爱带来的恶果:

包办代替会造成孩子的动手能力、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都很差,孩子也不敢面对外面的社会。

过于溺爱的孩子不懂得分享,不懂得爱,与小朋友的交往中,往往会以自我为中心,将来很难适应社会。

我们应该这样做: 要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

(一)把握时机

每个小孩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小时候,看见父母扫地、擦桌子、拖地板,也会依样画葫芦。把握时机训练孩子做简单的家事,耐心的告诉他正确的方法,并陪着他一起做完。

(二)视年龄交托加事

哪些家事可以交由孩子帮忙,得视年龄而定。当孩子牙牙学语、懂得大人意思时,可以叫他收拾玩具,此为奠定日后做家事的基础。

三、四岁左右,可以开始训练做简单家事,如开饭前,帮忙排椅子、分筷子,尔后可以教他帮忙擦桌子。和孩子一起折刚收进来的干净衣服,他一定会很高兴,因为这些事对孩子而言,都是有趣的游戏。

(三)陪孩子一起做

如果孩子对书籍有兴趣,此时,可以拜托他帮忙收拾书房,或指导他将书分类放好,这工作比要求他去扫地来得有效多了。此外,可陪孩子一面工作、一面聊天,甚至交换彼此的心得,以增加工作情趣。

(四)视能力定目标

父母经常要求孩子分担家事,有时反而造成亲子间的冲突,其原因多半来自于不当的要求或过高的期望。因此,视孩子的能力而可适切的目标,才能收到效果,更可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与成就感。

(五)肯定他的努力

孩子参与家事可以让他感到自己是家里的一份子,以身为一份子为责任与义务,增加对家庭的归属感,父母要让孩子有参与家事的机会,并多给予鼓励赞美,使孩子从工作中得到成就感及自信心,且肯定自己的能力,并从做家事中培养责任感及积极的人格。

(六)利用家事机会教育

站在妈妈旁边看妈妈做家事,孩子特别爱问:“为什么我要吃这种菜?”“那种菜是怎么长出来的?”也可以让孩子注意看虾子煮熟前和煮熟后的变化、什么菜可以让宝宝长得健又壮、什么菜会让他眼睛清澈明亮,利用一起做家事时间,来个机会教育,让做家事也能成为经验分享的好场所。

(七)增进亲子感情

孩子与父母一起做家事,不仅可以培养参与感及成就感,从合力完成的家事过程中,将有更多时间与孩子相处,增进亲子感情,孩子也会从中体会、了解父母的辛劳。此外,利用这段时间,听孩子诉说一些快乐或不如意的事情,也增进你对他小小心灵的了解。

学会合作与分享(利用故事的魅力、随即教育(小蚂蚁)、有意识创造机会让孩子与人游戏)(推荐大家观看“默默贝贝的日记”)

幼儿教育的误区二“过多管制”

表现为:有的爸妈认为管教孩子,就要从小做起,让孩子绝对服从自己的意志;

一切都是父母做主,孩子没有任何可选择的余地,不听话就会挨批评。过分宠爱带来的恶果:胆小怕事(举例五岁的明明,每次外出时都要大哭大闹,非要妈妈陪不可。在幼儿园,做手工也总是缩手缩脚,生怕做错。后来,明明被送到了感觉统合(心理咨询)门诊。接受治疗时,训练师让他进行手工操作训练,他每做一次都要抬头看看妈妈在不在,还经常借口要喝水,要上厕所,跑出去粘在妈妈身边。明明为什么会成这个样子?从他父母的描述中了解到,平时父母会经常守在明明身边,孩子一有什么不合大人意的,就着急地纠正“不对!不对!这个应该这样!。”类似明明的情况,他们大多是因为父母关注过多造成的。)

过多管制表现为:

还有的家长对孩子的缺点看得很重,总是挑毛病,而对优点却视而不见,极少表扬,甚至经常打骂孩子。过分宠爱带来的恶果:自卑 缺少自信心;逆反性强 性格孤僻(举例:有一个4岁的孩子被父母送进了全托幼儿园,虽然他在园内活泼、好动、合群,但因为他十分想家,于是在某天上午,趁老师不备溜出校门回了家。在家门口,他高兴地呼喊正要上班的妈妈,却没想到遭到妈妈的一顿数落;随即父亲也从公司赶回,又把他狠骂一顿。当时他似乎还是无所谓的样子,不一会儿,因为玩弄桌上的茶杯,后脑袋遭到母亲重打一掌,他即刻躲闪到墙角边,许久不能动弹,之后便哈哈大笑大叫“坦克车来压死我了”,“把骨头压扁了”等等。第二天,他变得发呆及哭笑无常。数日后他大声叫喊“老虎来了,快走”,躲进了衣橱,这时,父母只得送他去住院治疗。)

我们应该这样做:对孩子提出的合理要求,尽量尊重,不要把成人的思维强加给孩子。孩子和家长在人格上应该是平等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应该采取民主方式。

幼儿教育的误区三“家长青睐小学化的幼儿园”

在巨大的升学压力下,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越来越严重。游戏少了,作业多了,考试更频繁了,升学压力层层传递到幼儿身上。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征兆在一些非教育的幼儿园中出现。为了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取得优势,许多幼儿园不断添加幼儿教育内容,3岁的孩子就开始背诗、写字、记单词、完成家庭作业。

还有的幼儿园开设了写字、拼音、算术、英语等课程,教授珠脑心算、诵经等幼儿难以理解的内容,甚至提出“认读1000个汉字,背诵60首古诗,熟练进行100以内加减运算”等教学目标。

(自己的话)这样的幼儿园教育得到了一部分家长的认同。

幼儿园“小学化”教育带来的恶果:从根本上忽视了幼儿身心特点,扭曲甚至扼杀了幼儿的天性,超负荷或超年龄段的学习内容和教育会给孩子心理带来压力,有损孩子心理健康,可能会使孩子对学习产生反感和厌倦。

同时,幼儿教育“小学化”剥夺了幼儿游戏和动手操作的机会,也就剥夺了幼儿大脑神经元受到丰富刺激的机会,阻碍了神经元和突触的生长形成,进而阻碍了幼儿大脑发育。

幼儿园的教育应该遵循什么:

教育是有规律的,幼儿教育内容的制定要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请不要质疑教育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并要试着与幼儿园做到同步))教育不是一个局部问题或过度环节,不能只限于人生的某一时期,而应该贯穿人的整个一生。(我们不要被一些显性的教育结果蒙蔽眼睛,而更应该看到孩子成长过程当中隐性成果。因为我们的教育是为幼儿终身在打基础。)“让教育回归真实的生活,让幼儿回归自然的环境”。(大自然是一部真实、丰富的百科全书,蕴藏着巨大的教育财富,它向儿童展示了具体、形象、生动的学习内容,为幼儿获得对世界的感性认识提供了天然的场所。走出幼儿园,走向大自然,是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的一大举措。)

我们应当这样做: 提倡“蹲下来跟孩子说话”

▲平等的关系建立首先在平等的视觉的基础上。▲试着用幼儿的心理理解孩子的言语、行为。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捕捉孩子的内心活动。▲ 关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变化。▲不要把培养的学习能力作为教育的重心。学会用欣赏的目光发现孩子的优点。▲ 不要盯着孩子的缺点。▲ 不要和别的孩子作比较。

若你要孩子行,那就要珍爱孩子每一次的成长机会,欣赏他们的成长,欣赏他们的言行;若你要孩子不行,那就抱怨,指责他们吧。

不知大家是否听说过这样的一段话:生活毁灭人是无声无息的,有如滴水穿石;同样,生活成就人也是无声无息的。

只有关注生活的细节和进程,以欣赏和科学的视觉关注和呵护幼儿,才会让幼儿快乐生活 健康成长,而被生活所成就。

第四篇: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

健康是人类的最基本要求,也是一项最重要的社会目标。然而,对于什么是健康,人们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在许多人脑子里,一提到健康就理解为身体没病,体格健壮。这种单纯的身体健康观,存在很大的片面性,忽视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在幼儿健康教育中,偏重幼儿身体保健教育,缺少幼儿心理卫生教育方面的内容,这种倾向不利于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因此,如何克服传统健康观的片面性,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完全将健康剥离到卫生保健工作的管理范围,是当前我们工作中需要着重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关键词:健康 全面 身心并重 概述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理健康问题已日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关注个人的心理健康已成为现代文明人的一个重要标志。具有文明意识的人都知道,对正常人来说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不仅关系到个人的生活质量,而且直接影响其劳动效率及对社会的贡献,而如果一个人患有精神和心理疾患则会成为社会的一种负担。古今中外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健康康的成长。关注孩子长大后未来社会中是否具有生存能力的家长,不能不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说到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我就不得不说说我认为的心理健康的意义了。一:幼儿心理健康的含义

在谈到幼儿心理健康这个定义的同时,我们不可回避的就是心理健康这个概念。究竟怎样才算是心理健康呢?心理健康,一般是指人的智力正常,情绪良好,个性健全,能适应环境,人际关系协调,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标准的心理状态。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① 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客观的评价。心理健康的人,对自己的长处、短处,自己的个性特点,都有一个现实的、正确的认识。知道自己能干什么,适合干什么;对于办不到的事,也不会苛求自己。

② 有自信自立精神,有自我发展的心理动力。心理健康的人,一般都明确的生活目标,有自我发展的驱动力。因此,在困难和逆境面前能调整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冷静对待和处理各种复杂的问题,并不断前进。

③ 能和他人友好相处,善于协调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的人,对人对事都能采取和睦相处、友好对待、克已让人的态度;对人际交往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能采取友好宽容的、公平的、有理有节的方式处理,容易与他人合作和相处。

④ 主动适应环境,顺应社会需要。心理健康的人,能够自觉地调整个人和环境的关系,不是环境顺应自己,而是使自己适应环境。在任何复杂的环境中,一方面保持自己人格、个性上的特点;另一方面,又有扬长避短、适应环境需要的应变能力,无论是在艰苦的逆境中,还是在顺利环境中,都能很好地发展自己。

判断一个人是否心理健康,很难用一个统一标准来衡量,所以一般学者认为,应以整个行为的适应情况为基准,而不要过分看重个别症状的有无。了解了心理健康的基本内涵,就可以帮助判断自己的心理健康善状况,并采取相应的心理卫生保健措施,从而达到身心全面健康。二:幼儿心理健康的分析

幼儿心理教育是以“幼儿为本”,也就是把孩子当成与大人有着平等人格的人来关照,老师在关心与爱护孩子的同时,切莫丢掉“尊重”与“平等”,这两种当代人文意识,老师不仅仅是蹲下来与孩子交流,更是真正地将大人的架子放下来,用心同孩子交流。孩子虽小,但却完全可以感受到这一种来自老师“母爱”般的关照,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老师的温情关照下健康的成长。

三:如何关注幼儿心理健康

幼儿的心理健康是幼儿人格完善的必要条件,是幼儿的精神与发展的内在基础。有了心理的健康,幼儿就可能有充分的发展。反之,若是缺少了心理健康,那么幼儿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在其以后的发展就有可能出现人格障碍或心理疾患。目前,在幼儿中存在着一些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挫折容忍力低,经不起磕磕碰碰,稍有不顺心就会哭闹、发脾气。第二、缺乏与人交往和应付人际事件的能力。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在家庭中凡事以他们为中心,而在集体中他们却必须考虑到别的同伴的喜好和意见,独生子女的增多使越来越多的幼儿少有与外界接触的机会,导致在人际关系中无所适从,正如我国心理学家丁瓒教授所说:“人类的心理教育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交往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而来的”。所以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更应该抓起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

四:心理健康教育要从小抓起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理健康问题已日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关注个人的心理健康已成为现代文明人的一个重要标志。具有文明意识的人都知道,对正常人来说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不仅关系到个人的生活质量,而且直接影响其劳动效率及对社会的贡献,而如果一个人患有精神和心理疾患则会成为社会的一种负担。古今中外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健康康的成长。关注孩子长大后未来社会中是否具有生存能力的家长,不能不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我们认为至少应包括下面这五条:

(1)有正常的智力,有求知欲;

(2)能逐渐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向上的心境;

(3)能学会与周围人正常的交往,懂得分享与合作、尊重别人、乐于助人;(4)能自我接纳,有自制力,能积极面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困难,适应环境;(5)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全的人格。

这五条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要靠大人的培养,如何培养呢?我们不要忘记孩子的身心发展变化的特点,心理健康教育应渗透在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学校教育工作的全过程中,对不同年龄的孩子提出不同的要求,把“学会认知、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做事、学会生存”作为对孩子的终生教育的目标,点点滴滴、持之以恒,我们一定能把孩子培养成适应新世纪社会生活的栋梁之材。

而在现今社会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出现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够、认识不足

世界卫生组织早在1977年就提出了健康“应是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完备状态”,将心理与社会适应这 两个重要内容作为了健康的基本要素。但是,在相当多的幼儿园中,目前对健康的认识仍然停留在生物——医学模式的水平上,还没有实现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新模式的转变,因此,明显存在着重生理保健轻心 理保健的现象。这种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不够,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普遍存在对幼儿心理健康知识的匮乏,在于对幼儿身心关系的认识模糊,在于没有认识到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许多人将幼儿心理的一些异常 表现看成为孩子成长中的自然现象,不去加以关注。

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缺乏严密的系统性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没能形成自己完整的理论体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迄今为止,全国除了少量的幼儿心理卫生、行为与情绪问题等方面的书籍之外,尚未见有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著;二是在全国为数不多的开设有学前教育专业的高校中,开设有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课程 的极少;三是无论高校,还是幼儿师范,都没有一本全国通用的幼儿心理健康的教材;四是尽管《幼儿园工作规程》提出了应做好幼儿的心理保健工作,但内容分散、零乱,大多体现在其他内容之中,如培养幼儿活泼开 朗的性格,引导幼儿个性的健康发展等。这些内容之间没有一个内在的联系系统和统一的观念,而且还有许多有关幼儿心理健康及教育的内容没有纳入到教育之中或没有引起教育者的重视。这导致我们在对幼儿实施心理 健康教育时,大多只能借鉴其他相邻学科或中小学、成人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经验,而且整合不够。

三、理论与实践的脱离

近年来,注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幼儿园日益增多,他们在实践中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而高校中不少 教师也开始重视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研究成果日渐增多。但是,有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值得引起注意,那就是理论与实践的脱离。一方面,高校中从事幼儿健康教育的科研工作者较少深 入到幼儿园中去进行指导,更少去建立几个点长期进行实验;另一方面,幼儿园在开展此项工作时,又只能是停留在一种对表面现象的认识,不能由现象认识其实质,因此,在很多时候,其工作的最终结果,只能是一种 经验的总结,而难以使之得到更深的发展,主题难以深化,妨碍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进行。

四、教师缺乏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

教育活动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教育施行者本身的素质、专业知识的结构及丰富程度。然而,在沿袭 已久的幼儿师范教育体系中,知识更新尚未完全跟上形势发展的要求,这直接导致了幼儿园教师有关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的缺乏。而扎实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是进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与此同时,如何 把握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与幼儿科学教育的关系,注意教育内容的整合,也影响到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时下,在不少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中所出现的问题,与此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五、具体操作中的非科学性

1.违反心理健康教育原则的问题。例如:幼儿出现攻击性行为,本属于品行障碍,对于这一类行为的矫正 与教育应当坚持正面教育,树立榜样作用,或采用暂时隔离、减少刺激的方法。但有些幼儿教师在对待这一类孩子时,采用宣泄的方法来加以矫正,为其提供摔打的物品,让其发泄愤怒的情绪。而研究表明,幼儿在宣泄 后习得更多的攻击技能,可产生更强的攻击倾向。因此,采用宣泄法违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有些教师甚至在对待这类孩子时采取体罚的方法,这更加强化了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因为,体罚本身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起的就是示范作用。

2.家园教育不同步的问题。在幼儿园中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 育本是一件有利幼儿身心健康的好事,但在 实施中如未注意与家长的密切配合,则可以使幼儿园的努力付之东流。某幼儿园几年来一直坚持对幼儿进行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目的在于让孩子学会与他人的交往、分享与合作、提高其社会适应力。但在具体操作中,他们忽略了与家庭的联系与合作,而有些家庭对其子女一向采用溺爱、放任的教育方式,结果导致幼儿园中所教与家庭所教的冲突,教育未能收到应有的效果。

3.不能区分心理问题与道德问题。在部分幼儿身上,说谎这一现象是较为常见的。造成幼儿说谎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幼儿认知发展水平较低,在思维、记忆、想象、判断等方面出现与事实不符时造成的说谎;另一 方面,是由于幼儿做错了事,怕受到处罚,或由于老师、家长对幼儿的过分严厉所致。因此,我们对幼儿的说谎问题应全面分析,区别对待。如因认知水平低所致,则为心理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如因过于严厉的要求所致,则为教育方面的问题,但这些都与成人时期的说谎有本质的区别,无所谓道德不道德。而在某些幼儿园中,防止一旦出现诸如偷窃、说谎等行为时,斥责幼儿品德不好,将心理问题与道德问题混为一谈的现象并不少见。

4.心理健康教育成人化的问题。由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尚未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一些幼儿园在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时,常常是借鉴中小学校甚至成人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和模式。这导致了在教育的过程中,对 幼儿的实际接受能力的忽视。如对一些有行为问题的幼儿进行心理矫正时,有些幼儿园的老师简单地照搬一些行为治疗的方法,而未考虑这种方法采用后,对幼儿会有什么样的消极影响,结果导致行为问题未矫正,又出现了新的适应问题。

其实,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幼儿素质教育这个系统工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在这里,我们仅仅是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分析,而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一方面有赖于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立与完善,另一方面,则需要幼儿园、家庭、社会诸方面的共同努力。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小事,而是关乎我们民族未来的大事。在这个方面,我们都要拿出“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气魄和胸怀来投入其中,让我们所有的孩子都沐浴着全社会呵护关爱的阳光下健康而快乐的成长,将来成为身心俱健的合格幼儿。结束语

时代在发展,教育在改革,孩子在成长,坚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德育教育的标志,是提高幼儿整体素质的关键,是摆在每个教师面前刻不容缓的重大课题。所谓“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不可能给予孩子应对一生的知识和技能,而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动手实践的能力、探求新知和创造的激情与精神、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习惯,才是我们应赋予孩子的珍贵财富。作为教师要用爱拨亮每位幼儿心中的那盏“灯”,扬起前进的风帆。只要人人都去关注孩子的成长过程,“一切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这一核心问题就能实现,那么教育这朵花会越开越美

课程的改革要根据社会的需要进行调整及整合

首先学前教育培养目标的确定是至关重要的,必须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对人才培养的基础需要。学前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应当从过去狭窄的、需求量较少的幼师教师转移到为幼儿教育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培养高层次的人才上来,尤其是地方院校的学前专业。为此,我校确立的培养目标,即培养能够熟练掌握本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具备幼儿教师教学、辅导、创作及幼儿教育研究、管理方面的能力,取得外语证书、计算机证书、普通话证书、教师资格证书、毕业证书五个相关证书。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健康的身心素质,为充分体现差异教育思想和拓宽就业途径,学生除必修课外,从第三学年起可以根据个人意愿学习家庭教育学或学前教育行政与管理,也可以同时选修两个专业方向的课程。其培养目标应该定位为:培养掌握宽厚的学前教育科学理论知识,熟练掌握从事学前儿童保育与教育技能,能够胜任托幼机构保教工作和研究工作,幼教行政管理人员及其他儿童工作机构的专门人才。这一目标的定位,是符合21世纪人才培养教育需求的。

课程设置要遵循基础的原则,使学前专业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求,激发和调动教与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学生提供适合白己特点的全面发展的条件与机会。根据学生不同的才能、特长因材施教,使部分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尽快地服务于社会。实行学分制,提供大量选修课程,让学生自主选择,并允许学生在修满学前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总学分和必修、选修课学分,符合毕业条件的情况下提前毕业。此外,为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和创造型人才,发挥学生更大的学习潜力,并具有更强的社会适应性,在本专业课程学习达到良好或到三年级时,鼓励学生辅修第二专业,取得第二学历。

我校课程体系主要有三部分组成:素质教育课程体系、能力培养课程体系、技能实训课程体系。从2006年到2009年进行了课程内容的调整,有些课程进行了整合。

1.素质教育课程体系。2006年设置的课程由马列、思想品德、大学体育、外语基础、文献检索、普通话、中外音乐史、音乐欣赏、音乐基础理论、和声学、素描、透视、色彩、中外美术欣赏、儿童文学、中国文化概论、学前教育心理学、幼儿卫生保健学、学前数学教育组成,经过修改后2009年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由思想品德与法律基础、形势政策、就业教育、体育、公共外语、计算机基础、学前卫生学、普通心理学、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学前游戏、学前课程与教育活动设计、幼儿园组织与管理、现代汉语、基础乐理、音乐欣赏、美术鉴赏、幼儿文学与学前语言教育、中国文化概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等课程组成。

2.能力培养课程体系。2006年设置的课程有视唱练耳、声乐、钢琴、手风琴、电子琴、儿童简笔画、手工制作、色彩、图案基础、学前教育学、幼儿园教育活动、计算机基础、教师口语。现在修订为主要由素描、色彩、声乐基础、舞蹈基础、图案基础、幼儿舞蹈、即兴伴奏和声学、教师口语、幼儿舞蹈创编、幼儿歌曲与创编、社会心理学、蒙氏幼儿教育、奥尔夫音乐教育等课程组成。

3.技能实训课程体系。2006年设置的课程有学前教育教学法、幼儿舞蹈、营养学、即兴伴奏和声学、学前游戏论、音乐欣赏、中外美术欣赏、幼儿歌曲创编、儿童文学、中国文化概论、书法、现代汉语、实习艺术实践等。修订后由钢琴、手风琴、电子琴、视唱练耳、儿童简笔画、幼儿手工制作、硬笔书法、普通话、中国画基本技法、儿童心理咨询、多媒体课件制作、心脑珠算、艺术实践、教育见习和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组成。

三、培养措施和特色

为培养独具特色的复合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增强就业竞争力,我校学前专业一方面坚持强调学前艺术教育的特色,在加强学科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设置与教学的同时,也非常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推行“七项技能”考核指标体系,即:一做二说四艺,“一做”是指课件制作,“二说”是指说课与讲故事,“四艺”是指弹、唱、跳、书画;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学生参加职业资格培训,毕业时力求取得“心理咨询师”或“育婴师”职业资格。

第五篇:学前教育

关于《学前教育》专业建设的相关建议

建议一: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没有具体的措施方案和完成任务。内容必须有实施和可操作性,具体到哪些老师,按照哪些资源,完成哪些任务。任务落实到人,有完成目标。

建议二:基地建设方面,如何实现理论一体化,如何重点营造校内的教学环境,都需要具体方案。弄清楚体系的概念,如何将体系做细,做实。其中,建设内容包括,对外教育、哪些是师资队伍建设、哪些是教师深造,需要具体阐述。

建议三:预期效果方面,提到学生毕业率是

100%,有些言过其实;以及建设专业群,前提是搞清楚何为专业群、建设专业群的目的、还有如何建设专业群。对于重视升学,中专学生对应的高职是什么?升高职和就业?关于职业技能鉴定证书,幼师专业证书,开设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执业证和教师证,普通话证书,究竟哪一个更重视,考证依托的依据是?

如:酒泉的学前教育培养整体情况,是否事先做了具体的调查。酒泉周边有几所学前教育的学校?毕业生需求市场是否饱和?文章所有的表格和图都分离,欠妥。精品课的提法,是校级、市级或者省级。

建议四:专业建设基础方面,里面提到其相关条件和人才培养模式,二者表述的是不同的内容。全文整体前面讲到有培养模式,后面又谈构建培养模式,前后有矛盾。院级精品课需改为校级精品课。(原因)

建议五:课程设置方面,职业教育不同于义务教育,成人的成分大于成才的成分。学前教育办学“2+1”,存在很大的缺陷,让未成年人教未成年人,是需要深思的。课程体系构建,是建立在文化课上的,艺术幼师专业,缺少美术专业,后又提到画室。资源库,建设资源库管理中心,是如何?资源库整个体系庞大,全部删除。应用性,能力型人才,共同提出是否合适?提炼出关键词,并做出实质性实施方案。

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定位,最完整的是:培养幼儿园的文艺团体,培养一线人才。人才培养模式和提出的观点矛盾。没有操作过程,缺乏实质内容。专业建设中,有了岗位能力分析问题,才有后面对应的教学系统。对孩子的启蒙教育,专业定位,培养目标一定要明确。有多少个专业,就要有多少专业带头人,必须要明确。

补充:学校将建造住宅楼,会有学校自己的幼儿园,解决幼师专业学生实习。

下载学前教育讲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学前教育讲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前教育

    活动目标:1、学习滑滑梯的正确方法。2、知道不正确的玩法会发生危险。3、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活动准备:活动前观看大班的小朋友滑滑梯。户外滑梯一架,布娃娃一个活动过程:1、讨......

    比较学前教育

    第一张绪论 名词解释: 比较学前教育:比较学前教育是比较教育的分支学科,是学前教育领域中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 综合比较研究:综合比较研究综合了横向比较研究和纵向比较......

    学前教育(大全)

    幼儿识字写字教育以及拼音教学 默认分类 2009-12-03 17:07:15 阅读212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首先谨让我代表新文学校向各位老师道以最忠诚的感谢。因为,从湘鹏来到新文学校的孩......

    学前教育专题

    学前教育专题 1. 被世人誉为“幼儿教育之父”的是().D.福禄贝尔 2. 把幼儿教育看作是整个学制系统的最初阶段,提出“整个国家的基础在于童年的正确教 育”的人是( )D.夸美纽斯......

    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 一日,逛商场出来,偶遇这里早教中心的孩子放学。 一妈妈接到自己的女儿问:“今天学的什么啊?” 女儿:“孔融让梨。” 妈妈:“老师都讲了些什么?” 女儿复述了故事的大体的......

    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专业 专业定义 学前教育学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专门研究从出生到6岁的儿童的教育也就是学前教育规律的科学。 学科价值 基础性:在我国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是......

    学前教育材料

    万源市职业高级中学学 前 教 育 材 料二00六年秋......

    学前教育

    还有专家认为,目前推行12年义务教育的时机不成熟,这与整个国家的经济、政治等的发展水平有密切关系。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区域发展不平衡,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推广12年制义务教育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