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精神科的故事平常也感人
精神科的故事平常也感人
林秋
二零零九年十一月十日是我结束了在肿瘤科的八年抗战,转战到精神科的第一天。提起精神科人们脑海中就会联想起紧闭的大门,凌乱的病室,或站或走的患者嘴里说着“疯言疯语”,想到这儿我就有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然而当我真正走进这个集体时,我完全推翻了之前的想法,很快就融入其中,如今的精神科可以用 “严谨”“温暖”“敬佩”来形容。
“严密谨慎”是我们精神科的工作方针,对病人的严密观察很重要,病人什么时候犯病,犯病时有什么表现,这些要是没被及时发现,对患者疾病的转归和安全都是不利的,经过长时间的仔细观察,我们科的护士对每个病人都很了解,通过听他们走路的声音就能变别出来是谁,常此以往,我们科的护士个个练就了“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本领。
“温暖”是形容我们科室的气氛,不光我们医务人员之间团结互助,对待病人也像我们的亲人一样。精神科的护士与其他科室的护士不一样,他们对患者的护理是全方位的,有的冲动患者发作起来非常疯狂,为了患者不出意外,我们必须把他保护在床上,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护士喂饭、喂水、接屎、接尿,然而大家从没有一句怨言。记得有一位李××的女患者,71岁,家人持残联协议将其送来我院,家属临走前扔下一句话:“这三个月里除非她死了,否则别给我打电话。”之后她的家人再也没来看过她,这时已经进入冬季了,老人穿着很单薄,大家就从家里拿来棉衣棉鞋送给她,大家吃肉的时候,也都习惯夹出一些让她解解馋,老人常说:“你们都比我亲生的姑娘强啊“!还有一位高××的患者过生日,护士长特意为他煮了长寿面和鸡蛋,我们护士还自费买了水果送给他作为礼物,热热闹闹的给患者庆祝生日。如此事例不胜枚举,让患者感受到了家庭般的温暖。
在精神科短短几个月里,让我感触颇深,当我看到冯琦主任站在虎背熊腰的男患者面前显得那么瘦小,而当她给患者做治疗时,面带笑容,从容淡定,与患者心贴心的沟通时,我顿感她是那么的伟岸,当我看到每天主任室门前排着长长的患者,中午主任连饭都吃不上,只能以两个小面包和一杯开水充饥时,让我感到有多么的心疼,当我得知来找她看病的有很多外地的患者,不辞奔波劳苦慕名而来时,让我感到了主任医术的高超。当我看到于晓萍护士长在患者洗澡时,给患者搓澡洗头累得满头大汗时,我感叹她的敬业精神,当我看到年龄较小的患者违拗不肯吃药,护士长苦口婆心耐心劝解时,呈现在我眼前的一幕是一位慈母规劝自己孩子的场景……她们所做的一切我都看在眼里,“敬佩”由心而生,让我感到有一股神圣的力量在驱使着自己,以天使般圣洁的心灵无怨无悔地投入到工作中。
在精神科里,看着患者有序的参加各类文体娱乐活动,看着发生在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的感人故事,我知道,全体医护人员是在用精湛的专业知识,无私奉献精神和爱心为患者打造“家居式“的医疗环境,营造了精神上的绿洲。
第二篇:军训也感人[模版]
(场景1:训练场地)、教官:(跑步上台,长吹一声哨,看表,约五秒后)
(乙等人跑步上台,一个一个无精打采)
教官:(将众人打量一番)立正!怎么了一个个都这模样啊!赶紧的,集合了。
丁:报告!教官:说!
丁:教官…您看看这才五点半,这大晚上的不大半夜的不大早上的…不都没睡醒吗…(打个呵欠)
庚:报告!教官:说!
庚:教官啊,不我都能管您叫爷爷了,您看这…鸡都还没醒呢…您看这时间是不是早了点…
教官:你们这些孩子啊,一看就是从小娇生惯养!怎么着,还敢不听教官的命令了?我是想让你们一边长跑一边享受看日出的快乐(并指向乌云密布的天空)尴尬地说:“这个……一会就有太阳了(咳嗽几声),围着场地跑三圈啊!听我口令!跑步…
(众人抱腹)教官:放教官:跑步……
(众人抱腹)教官:放教官:跑步……
(众人抱腹)教官:放(乙丙丁抱腹)
教官:我让你动了吗?喊报告十遍。乙丙丁:报告……
教官:不够响亮。乙丙丁:报告……
教官:之前就大点声不就完了吗?听清口令正步走!
(灯灭,换场)
(场景2:吃玩晚饭,自由时间)
乙、丙:天啊!累死了,三天下来没渴死也得累死。诶~~~
戊:哎呦,你们女生够享福啦!我们男生还要跟教官一个寝室…
己:怎么,教官还不让你们睡觉了?
丁:别提了那天我在寝室,睡的好好的,教官就走进来,冲我来句:贾一凡,姿势不对,起来重睡!
女生:oh my god ~这么夸张……
教官:回去睡吧,时间到了,好好准备,明天还有联欢晚会呢。
(换场地,第二天中午)
丙:小马教官,这小强教官怎么还没来啊,教官:噢!死了,今天中午刚埋了
丙:噢!(将信将疑)
(开始训练过了约五分钟后,小强教官回来了)
乙丙:完了诈尸了……
(小强教官一脸茫然)
丙:小马教官这怎么回事啊。
教官:I 也don`tno可能是坟头没踩严实吧。
丙:我看也是,应该在坟头上多踩两脚,踩严实点。
教官:无语……
(场景3:联欢会会场)
己:下面,让我们热烈欢迎初一六班的同学们为我们带来的歌舞。他们想借以这段歌舞,来对教官表示最真挚的感谢!
甲:孩子们啊…谢谢你们…教官很感动…
丁:教官你可别这么说,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甲:……小凡啊,教官之前不该对你那么严厉,你真是个好孩子。好!作为教官的一份心意,现在,我请你们吃冰棍!好不好!
众人:好!!
(同学们簇拥着教官,下台,灯灭)
第三篇:感人故事集锦
1.911的真实故事:
当飞机撞上5角大楼时,银行家爱得华被困在南楼51层,他清醒的意识到自己没有生还的可能,他拿出电话,拨打了第1个电话,还没有接通,房屋已经开始坍塌,他意识到没什么时间了,便挂断拨出了第2个电话,但是他又想起还有更重要的事情,便挂断拨出了第3个电话。
9·11事件后,爱得华的律师迈克和他的同事在事件发生时接到了他的电话,但是都没有听到爱得华的声音,他们查了查,发现他生前打出了3个电话,他的律师迈克来到洛珊基爱得华的家中,他的母亲哭着说爱得华的最后一个电话是打给她的,他的律师迈克说:这关系到他生前的巨大财产归属,所以我有权知 道电话的内容。爱得华的母亲说:爱得华的遗言对你毫无用处,他已经不关心他的财产了...迈克知道了电话内容,含泪告别了这个痛失爱子的母亲。
第2天,美国著名报纸在头版头条刊登了一位美国公民的生命留言:
——妈妈,我爱你 2.我一定听 一个丧偶的男人
在丧礼上笑脸盈盈的招待来访的亲友 弄的亲友不知如何是好 很尴尬 想安慰他
他好象很乐的样子 不安慰他嘛
那来做什么呢?甚至有的亲友心中有点气愤的想着: 人是不是给他暗算做掉的啊?但没人去问这个丧偶的男人。终于出殡的日子来了 女方的家长实在按耐不住了 在灵堂上破口咒骂这个男人 相处了二十年的老婆死了还笑的出来 是不是有什么内情?只见他默默地听着 不做任何回应 直到骂完了 众人眼睛全都看着他 等他的反应他才说 谢谢指正。他的脸还是笑笑的
女方的家长差点没气晕过去。就冲向他
一手揪住了他胸前的衣领挥拳打下去。这个男人还是笑笑的 但嘴角已是流出一条血河了。这时反而是女方的家长心中一阵寒栗 自觉性地害怕了 难道这个人已经疯了?
丧事就在一场闹剧中度过了。当天夜晚女方的家长担心早上的举动是否不当 偷偷地折回去看这个男人 到底是怎么回事。
只见他抱着亡妻的照片呆坐在客厅中。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三个小时...连动都没动 也没出声音。
女方的家长看不出什么异常 就回去了。
第二天一大早女方的家长又去看了 只见那个男人还是呆坐在那里 抱着亡妻的照片。这下女方的家长心急了 怎么说也是二十年的半子 至少关心一下。就敲了门进去。门没锁 他头也不回一下 继续抱着照片。女方家长问: “你怎么了啊?”男人说: 我一生都在忙东忙西的 自认为是为了她好 为她在打拼
她的埋怨我都不曾理会 从没好好听她说过一句话 直到最后她病的很重时 她向我说:
“你可以听我一句话吗?” 我为了让她高兴就说: “我一定听” 她说:
“我知道你是爱我的 我也爱你 我要是死了 你一定会哭的
但我不要看见你、听见你哭好吗?你要笑笑的帮我把后事办好 你一生都没答应我什么 就这一次好吗?” 他说完眼中有泪光...但泪水却不掉出来而是往心里流 因为他答应了她...一生中唯一的一次我一定听!3.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 她和我说,她在一个学校现场看到了她永远不会忘记的一幕,学校的主教学楼坍塌了大半,当时正在上课,几乎有100多个孩子被压在了下面。全是小学生。
一些似乎是消防队员的战士在废墟中已经抢出了十几个孩子和三十多具尸体,看着那些小小的,带着红领巾却再也无法睁开眼睛的孩子,她说她突然觉得自己说话的勇气都没有了。然而就在抢救到最关键的时候,突然教学楼的废墟因为余震和机吊操作发生了移动,随时有可能发生再次坍塌,再进入废墟救援十分的危险,几乎等于送死,当时的消防指挥下了死命令,让钻入废墟的人马上撤出来,要等到坍塌稳定后再进入,然而此时,几个刚才废墟出来的战士大叫又发现了孩子。几个战士听见了就不管了,转头又要往里钻,这时坍塌就发生了,一块巨大的混凝土块眼看就在往下陷,那几个往里转的战士马上给其他的战士死死拖住,两帮人在上面拉扯,最后废墟上的战士们被人拖到了安全地带,一个刚从废墟中带出了一个孩子的战士就跪了下来大哭,对拖着他的人说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看到这个情形所有人都哭了,然而所有人都无计可施,只眼睁睁的看着废墟第二次坍塌。后来,那几个小孩子还是给挖出来了,但是却只有一个还活着,看着那些个年轻的战士抱着那个幸存的小女孩在雨中大叫着跑向救援所在的帐篷的时候,她已经泣不成声。4.输血
男孩与他的妹妹相依为命。父母早逝,她是他唯一的亲人。所以男孩爱妹妹胜过爱自己。
然而灾难再一次降临在这两个不幸的孩子身上。妹妹染上重病,需要输血。但医院的血液太昂贵,男孩没有钱支付任何费用,尽管医院已免去了手术费,但不输血妹妹仍会死去。作为妹妹惟一的亲人,男孩的血型和妹妹相符。
问男孩是否勇敢,是否有勇气承受抽血时的疼痛。男孩开始犹豫,10岁的大脑经过一番思考,终于点了点头。抽血时,男孩安静地不发出一丝声响,只是向着邻床上的妹妹微笑。
抽血完毕后,男孩声音颤抖地问:“医生,我还能活多长时间?”
医生正想笑男孩的无知,但转念间又震撼了:在男孩10岁的大脑中,他认为输血会失去生命,但他仍然肯输血给妹妹。
在那一瞬间,男孩所作出的决定是付出了一生的勇敢,并下定了死亡的决心。医生的手心渗出汗,他紧握着男孩的手说: “放心吧,你不会死的。输血不会丢掉生命。”
男孩眼中放出了光彩:“真的?那我还能活多少年?”
医生微笑着,充满爱心地说:“你能活到100岁,小伙子,你很健康!”男孩高兴得又蹦又跳。他确认自己真的没事时,就又挽起胳膊――刚才被抽血的胳膊,昂起头,郑重其事地对医生说: “那就把我的血抽一半给妹妹吧,我们两个每人活50年!”
所有的人都哭了,这不是孩子无心的承诺,这是人类最无私最纯真的诺言。5.第一百个客人 中午尖峰时间过去了,原本拥挤的小吃店,客人都已散去,老板正要喘口气翻阅报纸的时候,有人走了进来。那是一位老奶奶和一个小男孩。牛肉汤饭一碗要多少钱呢?奶奶坐下来拿出钱袋数了数钱,叫了一碗汤饭,热气腾腾的汤饭。奶奶将碗推向孙子面前,小男孩吞了吞口水望著奶奶说: 「奶奶,您真的吃过午饭了吗?」
「当然了」奶奶含著一块萝卜泡菜慢慢咀嚼。一晃眼功夫,小男孩就把一碗饭吃个精光。老板看到这幅景象,走到两个人面前说:
「老太太,恭喜您,您今天运气真好,是我们的第一百个客人,所以免费。
之后过了一个多月的某一天,小男孩蹲在小吃店对面像在数著什么东西,使得无意间望向窗外的老板吓了一大跳。
原来小男孩每看到一个客人走进店里,就把小石子放进他画的圈圈里,但是午餐时间都快过去了,小石子却连五十个都不到。心急如焚的老板打电话给所有的老顾客: 「很忙吗?没什么事,我要你来吃碗汤饭,今天我请客。
像这样打电话给很多人之后,客人开始一个接一个到来。
「八十一,八十二,八十三„„」小男孩数得越来越快了。终于当第九十九个小石子被放进圈圈的?
那一刻,小男孩匆忙拉著奶奶的手进了小吃店。「奶奶,这一次换我请客了。
小男孩有些得意地说。真正成为第一百个客人的奶奶,让孙子招待了一碗热腾腾的牛肉汤饭。而小男孩就像之前奶奶一样,含了块萝卜泡菜在口中咀嚼著。「也送一碗给那男孩吧。老板娘不忍心地说。
「那小男孩现在正在学习不吃东西也会饱的道理哩!」老板回答。呼噜„„吃得津津有味的奶奶问小孙子: 「要不要留一些给你?」
没想到小男孩却拍拍他的小肚子,对奶奶说:「不用了,我很饱,奶奶您6 .死去的母亲留给宝宝的短信
抢救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死了,是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死的,透过那一堆废墟的的间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势,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
看„„」
第四篇:感人故事
奇迹的名字叫父亲
1948年,在一艘横渡大西洋的船上,一位父亲带着小女儿,去和在美国的妻子会合。
海上风平浪静,晨昏瑰丽的云霓交替出现。一天早上,男人正在舱里用水果刀削苹果,船突然剧烈的摇动,男人摔倒时,刀子插进胸口。他全身都在颤抖,嘴唇乌紫。6岁的女儿被父亲的瞬间变化吓坏了,尖叫着扑过来想要扶他,他却微笑着推开女儿的手:“没事,只是摔了一跤。”然后轻轻地拔出刀子,很慢很慢地爬起来,不引人注意地用大拇指揩去了刀锋上的血迹。
此后3天,男人照常每晚为女儿唱摇篮曲,清晨为她系好美丽的蝴蝶结,带她去看大海的蔚蓝。仿佛一切如常,而小女儿没有注意到父亲每一分钟比上一分钟更衰弱、苍白,他看向海平面的眼光是那样忧伤。
抵达纽约的前夜,男人来到女儿身边,对她说:“明天见到妈妈的时候,请告诉妈妈,我爱她。”女儿不解地问:“可是你明天就要见到她了,为什么不自己告诉她呢?”他笑了,俯身在女儿额上深深刻下一个吻。
船到纽约港,女儿一眼便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认出母亲,她大喊着:“妈妈!妈妈!”就在这时,周围一片惊呼,女儿一回头,看见父亲已经仰面倒下,胸口血如井喷,染红了整片天空……
尸解的结果让所有人惊呆了:那把刀无比精确地洞穿了心脏,他却多活了3天,而且不被任何人知觉。唯一可能的解释是因为伤口太小,使得被切断的心肌依原样贴在一起,维持了3天的供血。
这是医学史上罕见的奇迹。医学会议上,有人说要称它大西洋奇迹,有人建议用死者的名字命名,还有人说要叫它神迹……
“够了!”那是一位坐在首席的老医生,须发俱白,皱纹里满是人生的智慧,此刻一声大喝,然后一字一顿的说:“这个奇迹的名字,叫父亲。”
一个感动世界的请求
1979年12月8日,本诺贝尔和平奖得主———仁爱传教修女会德兰会长飞抵挪威首都奥斯陆。诺贝尔和平奖评委会主席萨涅斯亲临机场迎接,并高兴地向德兰宣布国王将在典礼宴会上接见她。
德兰一震:“宴会?”“是领奖典礼后举行的盛大宴会,135名贵宾应邀参加,有国王、总统、总理、政要、名流。”萨涅斯如数家珍。
德兰沉思片刻:“这次宴会得花多少钱?”“7000美元。”萨涅斯不以为然。“什么?7000美元!”德兰睁大眼睛,目光里露出无限的惋惜。她鼓起勇气,“尊敬的主席先生,我有一个请求„„请求您取消„„取消这次宴会。”
主席十分惊诧,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从1901年设立诺贝尔和平奖以来,第一次有人请求取消典礼宴会。
“是的,我请求主席先生取消这次宴会,把省下来的钱交给我去救助那些饥寒交迫的穷人。”
萨涅斯举目打量面前这个老修女。她一生为穷人服务,即使来参加这样的世界级盛典,身上穿的仍是那件伴她出入贫民窟的粗布纱丽。
是她没钱吗?不!她创建的仁爱传教修女会已有4亿美元资产,可她的卧室却没一件现代家电。她没有办公室,即使是尊贵的客人也只能在走廊里接待。德兰有些歉意:“主席先生,我的请求是不是让您为难了?”
“不,不!”主席仰起脸,热泪满面,他向德兰深深地鞠了一躬,“我亲爱的会长,您的请求深深地感动了我,感动了世界,我代表世界上所有的穷人和善良人谢谢您了。”
一个感动世界的请求之后,便是一个震撼世界的行动。
19万美元的奖金她一分不留地全部捐给印度麻风病基金会,7000美元捐给了穷人,就连那块至高荣誉的和平奖章也让她卖了捐给了穷人。
1997年,当她离开这个世界时,除了两件换洗的粗布纱丽和一双旧凉鞋,一无所有。
第五篇:感人故事
姐姐有一个小三岁的弟弟,他们的父母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有一次姐姐为了买女孩子们都有的花手绢,偷偷拿了父亲抽屉里5毛钱。
父亲当天就发现钱少了,就让姐弟俩跪在墙边,拿著一根竹竿,让姐弟俩承认到底是谁偷的。
姐姐被当时的情景吓傻了,低著头不敢说话。父亲见姐弟俩都不承认,说那两个一起挨打。说完就扬起手里的竹竿,忽然弟弟抓住父亲的手大声说:“爸,是我偷的,不是姐干的,你打我吧!”父亲手里的竹竿无情地落在弟弟的背上、肩上,父亲气得喘不过气来,打完了坐在炕上骂道:“你现在就知道偷家里的,将来长大了还了得?我打死你这个不争气的。”当天晚上,姐姐和母亲搂著满身是伤痕的弟弟,弟弟一滴眼泪都没掉。
半夜里,姐姐突然号啕大哭,弟弟用小手捂住姐姐的嘴说:“姐,你别哭,反正姐姐也挨完打了。”姐姐一直在恨自己当时没有勇气承认,事过多年,弟弟替了姐姐挡竹竿的样子,姐姐仍然记忆犹新。那一年,弟弟8岁,姐姐11岁。
弟弟中学毕业那年,考上了县里的重点高中。同时姐姐也接到了省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那天晚上,父亲蹲在院子里一袋一袋地抽著旱烟,嘴里还叨咕著,俩娃都这么争气,真争气。母亲偷偷地抹著眼泪说争气有啥用啊?拿什么供啊?弟弟走到父亲面前说:“爸,我不想念了,反正也念够了。”父亲一巴掌打在弟弟的脸上:“你怎就这么没出息?我就是砸锅卖铁也要把你们姐弟俩供出来。”说完转身出去挨家借钱。姐姐抚摸著弟弟红肿的脸说,你得念下去,男娃不念书就一辈子走不出这穷山沟了。弟弟看著姐姐,点点头。当时姐姐已经决定放弃上学的机会了。没想到第二天天还没亮,弟弟就偷偷带著几件破衣服走了,在姐姐枕边留下一个纸条:“姐,你别愁了,考上大学不容易,我出去打工供你。”姐姐握著那张字条,趴在炕上,失声痛哭。那一年,弟弟17岁,姐姐20岁。
姐姐用父亲满村子借的钱和弟弟在工地里搬水泥挣的钱终于读到了大三。一天姐姐正在寝室里看书,同学跑进来喊姐姐,说是有个老乡在找你。怎么会有老乡找姐姐呢?姐姐走出去,远远地看见弟弟,穿著满身是水泥和沙子的工作服等着。姐姐说:“你怎和我同学说你是我老乡啊? ”他笑著说:“你看我穿的这样,说是你弟,你同学还不笑话你?”姐姐鼻子一酸,眼泪就落了下来。姐姐给弟弟拍打身上的尘土,哽咽著说你本来就是姐的弟,这辈子不管穿成啥样,姐都不怕别人笑话。弟弟从兜里小心翼翼地掏出一个用手绢包著的蝴蝶发夹,在姐姐头上比量著,说:“我看城里的姑娘都戴这个,就给你也买一个。”姐姐再也没有忍住,在大街上就抱著弟弟哭起来。那一年,弟弟20岁,姐姐23岁。
姐姐第一次领男朋友回家,看到家里碎了多年的玻璃重新装上了,屋子里也收拾得一尘不染。男朋友走了以后姐姐向母亲撒娇,姐姐说:“妈,怎么把家收拾得这么干净啊?”母亲笑了,笑起来脸上像一朵菊花,说这是你弟提早回来收拾的,你看他手上的口子没?是装玻璃时划的。姐姐进弟弟的小屋里,看到弟弟日渐消瘦的脸,心里很难过。弟弟还是笑着说,:“你第一次带朋友回家,还是城里的大学生,不能让人家笑话咱家。”姐姐给他的伤口上药,问他疼不?他说:“不疼,我在工地上,石头把脚砸得肿得穿不了鞋,还干活儿呢!”说到一半就把嘴闭上不说了。姐姐把脸转过去,哭了出来。那一年,弟弟23岁,姐姐26岁。
姐姐结婚以后,住在城里,几次和丈夫要把父母接来一起住,他们都不肯,说离开那村子就不知道干啥了。弟弟也不同意,说:“姐,你就全心照顾姐夫的爸妈吧!咱爸妈有我呢。”后来丈夫升上厂里的厂长,姐姐和他商量把弟弟调上来管理修理部,没想到弟弟不肯,执意做了一个修理工。一次弟弟登梯子修理电线,被电击了住进医院。姐姐和丈夫去看他。姐姐抚著他打著石膏的腿埋怨他:“早让你当干部你不干,现在,摔成这样,要是不当工人能让你去干那活儿吗?”他一脸严肃地说:“你怎么不替我姐夫着想着想呢?他刚上来,我又没文化,直接就当官,给他造成什么影响啊?”丈夫感动得热泪盈眶,姐姐也哭著说:“弟啊,你没文化都是姐给你耽误了。”他拉过姐姐的手说:“都过去了,还提它干啥?”那一年,弟弟26岁,姐姐29岁。
弟弟30岁那年,才和一个本分的农村姑娘结了婚。在婚礼上,主持人问他,你最敬爱的人是谁,他想都没想就回答:“我姐姐。”弟弟讲起了一个姐姐都记不得的故事:“姐姐刚上小学的时候,学校在邻村,每天我和我姐姐都得走上一个小时才到家。有一天,姐姐的手套丢了一只,我姐姐就把她的给我一只,她自己就戴一只手套走了那么远的路。回家以后,我姐姐的那只手冻得都拿不起筷子了。从那时候,我就发誓我这辈子一定要对我姐姐好。”台下一片掌声,宾客们都把目光转向姐姐。姐姐说:“我这一辈子最感谢的人是我弟。”在姐姐最应该高兴的时刻,姐姐却止不住泪流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