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江西中医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举办实践杯演讲比赛的通知
江西中医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 第二届“实践杯”大学生演讲比赛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为指导,进一步提高广大学生的道德情操。通过此活动,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会敬畏,懂得感恩。让学生敬畏自然,(以自然为朋友);敬畏规律,(按规律办事);敬畏生命,(以人为本);敬畏历史,(以史为鉴)„„感恩父母,(是父母给我们生命);感恩老师,(是老师培育我们成人);感恩时代,(是这个时代让我们有所作为);感恩党,感恩祖国„„
二、参赛对象
开设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所有班级学生。
三、比赛事项、演讲主题及内容
演讲主题:“敬畏·感恩”。演讲内容:围绕“敬畏·感恩”这一主题,结合国际国内和学生自己的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进行思考,宏扬传统美德,抨击丑恶现象,以求修身、立德。
题目自拟,文体不限,字数在1500到2000字。演讲时间为5—8分钟。
2、比赛办法
本次演讲比赛分预赛、复赛和决赛三轮进行。
预赛由班级自行组织,时间、地点自定。预赛结束后,每个班级选拔1名优秀选手(所在寝室评委及统分员随行参加复赛、决赛),并填写《参赛选手推荐登记表》,同演讲稿一式两份及电子文档,于第九教学周复赛前一并交思政部办公室。(地点:图书馆二楼。电话:87118772。)
复赛、决赛由思政部负责。复赛时间为第九教学周周五下午,地点另行通知。决赛时间为第十教学周周五下午,地点另行通知。复赛分2组在相邻教室同时进行,每组前8名进入决赛。
3、奖项设置
本次演讲比赛设立一、二、三等奖及优胜奖,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其他进决赛的同学将获优胜奖。
四、评分标准(总分100分)
1、演讲内容:40分。要求演讲内容紧扣主题,主题鲜明、深刻,格调积极向上,内容充实生动,富有真情实感。格调积极向上,内容充实生动,富有真情实感。
2、语言表达:30分。要求脱稿演讲,声音洪亮,口齿清晰,普通话标准,语速适当,表达流畅,激情昂扬。讲究演讲技巧,动作恰当。
3、形象风度:20分。要求衣着整洁,仪态端庄大方,举止自然、得体,体现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上下场致意,答谢。
4、综合印象:10分。由评委根据演讲选手的临场表现作出综合演讲素质的评价。
附:任课老师须知: 活动时间:在本学期第七周即国庆节后第一周由各班任课老师宣布,第十周即十一月的第一周完成。
活动流程:每个自然班(如计算机1、2班合班上课为2个自然班)以寝室为小组,写成一篇演讲稿(内容如上),由一名寝室成员代表全寝室在授课班级上进行演讲,每个班选出一名优胜者。每个寝室选派一名评委,组成评委团,根据评分标准给各位演讲者打分。每个寝室选派一名统分员,组成统分小组,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根据最后的平均得分,按每个自然班一个名额评选出优胜者,当场宣布,参加复赛。准备工作:
1、各班班委活动时在黑板上写上“实践杯”演讲比赛的字样。
2、各班班委活动时准备好照/录像设备,记录活动情况。
3、各班班委活动时按每班25元标准购买糖果(各班先行垫付,由本班优胜者在复赛现场从思政部凭收据或发票领回)。
第二篇: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实践教学总结1
新疆维吾尔医学专科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实践教学总结2009-2010学年
2009年9月开始,根据学校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下,不断提升学生文化素质的一贯要求,本着“给教师加压,给学生减压”的原则,重在教学过程建设,加大学生平时的管理力度,提升学生综合人文素质,充分调动学院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我部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多次讨论,在教务处的批准下,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突破口,开始试点实践教学,先后在两门政治理论课中实施了实践教学计划及活动。现将有关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近三年实践教学的基本情况
(一)将情景教学引入课堂,专设2-4课时实践教学。为搞好教学,我教研室部分任课教师自2009年9月开始在教学过程中试点实践教学,针对不同课程专设了6课时的实践教学活动。主要采用的方式有:
1、进行模拟法庭演习。如尹卫萍教师在《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中,对“如何正确处理大学生交往、恋爱、婚姻”教学中,选择了点型案例《一个被开除的女大学生》:哈尔滨牡丹江医学院正在争议的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结婚生子的案倒、由学生扮演相应角色,对案情进行现场介绍,并进行现场采访本班学生,使学生从不同层面了解了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结婚生子的现象的态度。
2、进行模拟法庭辩论。在《法律基础》课中选择了“当法规遭遇特例时”和“安乐死是否合法”等问题组织学生进行了模拟法庭辩论的实践教学,以此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教学效果。
3、进行理论问题辩论。在《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理论》课中,为引导学生加深对哲理问题的理解和把握,选择了与学生实际相联系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何者高”和“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属轻属重”两个问题,组织学生进行了哲理辩论。学生踊跃参加,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将社会实践纳入实践教学,带领学生走出去。思政教学部教师除了在正常的行课中加大实践教学力度,而且还不断尝试着走出去进行社会实践的实践教学工作。主要有:
1、进行法庭旁听。在《法律基础》课中选择了真实的学生杀人案件,组织学生到法庭旁听审判案件,让学生亲身体验了案件的审理过程,提高了说服力,教学效果比较明显。
2、进行艺术道德作品展示。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针对授课对象的优点,组织学生开展了《道德在我心中》的艺术道德作品展示;在《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理论》课程中,组织学生开展了艺术作品展示。由此增强了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的认识,深化了对课程的理解能力。
3、进行了道德实践社会调查报告作品展示。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根据课程内容让学生分组进行道德实践社会调查,并撰写了调查报告书。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
4、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这主要是《新疆历史和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的任课教师,组织学生到新疆民街参观民俗馆。这种实践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增强了课程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5、参观爱国主义基地。根据《弘扬爱国主义》章节内容,组织学生去和田地区爱国主义基地进行参观,学生很受启发,纷纷在留言簿上写出了自己的感受。通过实践教学,加深了学生对爱国主义内容的理解,也增强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6、进行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自09级学生开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利用寒假,安排全年级(二年级)的民汉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实践活动,要求每位同学撰写调研报告,并将其纳入成绩考核之中,占总成绩的10-20%。
(三)将热点讨论纳入课堂实践,加强学生对国情、世情的理解。
为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和吸引力,加大学生对国情、世情的关注度和理解力,除了完成实践教学计划外,思政理论课教师还采取了形式多样的热点讨论,具体表现在:
1、进行课前热点讨论。为使教学内容与现实紧密结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师在每次课正式开课前安排学生进行热点讨论。
2、及时观看相关视频资料。为提高学生的认识力和理解力,《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将大型纪录片纳入课堂教学,根据相关教学内容对相关纪录片进行讨论。通过这种方式提升了学生的认识力和理解力,得到学生的普遍认可。
(四)将动手制作多媒体课件、上台讲授纳入课堂实践教学。为提高学生的多媒体制作和讲授能力,每门课程都有教师安排学生制作本课程相关章节的多媒体课件。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让学生深入地了解了课程内容,而且给学生提供教学讲授的机会,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二、实践教学好的做法与不足
通过近三年的实践教学试点与改革,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我们总结发现有许多值得继承的经验,也存在着许多今后继续改进的不足。
(一)好的做法主要有:
1、积极响应、倡导改革。自2009年9月开始,思政教学部在学校的指示与指导下,多次进行教学改革探讨,号召全体成员积极主动进行教学改革,不断总结改革工作,及时纠正不合理之处,有力地推动了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
2、创造条件,积极服务。为有力推进教学改革,思政教学部不断创造各种条件,尽最大可能为任课教师提供各种需要的硬环境和软环境,积极服务于任课教师。比如:解决活动经费、参与作品评论、共同带学生到法庭旁听等。
(二)存在的不足主要有:
1、实践教学没有正规化、制度化。现有的实践教学只是在行课中加入的实践环节,虽占了教学课时,但不是正式的正规化、制度化下设计的教学计划。
2、班级人数过多。行课中大班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学生积极性下降;人数太多,教师根本无法顾及与每个学生,实践教学也无法完全普及到所有学生。这些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教学效果,对教学目标也难以保质保量完成。
3、民语实践教学比较少。自2009年9月启动实践教学试点以来,民语实践教学一直处于被动地位,虽完成了二年级的社会调查,但只进行了1次艺术作品展示,致使民语实践教学成效不大,也没取得什么成果,极大地影响了整体教学改革的推进与深入。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1、制定出实践教学计划与方案,努力实现实践教学正规化、制度化。
2、鼓励不断创新,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尽力结合,创造出形式多样、独具特色的实践教学,以促进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素质培养,达到理论与实际、与专业相结合。
3、加大民语实践教学力度。
4、建立实践教学基地。
第三篇:关于举办2014年河海杯演讲比赛的通知
关于举办2014年“河海杯”演讲比赛的通知
各学院学生会:
为丰富同学们校园文化生活,为同学增添学习生活乐趣,营造一个文明多样的学习氛围,拟举办以“铭记五四精神,共建文化强国”为主题的演讲比赛,现将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比赛主题
铭记五四精神,共建文化强国
二、参赛对象、河海大学全体本科生
三、比赛形式
大赛分为选手报名(含院级推荐)、校级初赛和校级决赛三个阶段。
四、赛程安排1、5月28日22∶30前,各院上交参赛回执单(见附1)
与电子报名表(见附2),发送至邮箱:1914038547@qq.com。5月29日19:00组织所有参赛选手进行抽签分组,确定上场顺序。
2、6月3日18∶30,演讲比赛初赛。初赛最终确定
20位选手晋级决赛。
3、6月10日,演讲比赛决赛。
五、奖项设置
本次比赛设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优秀奖十四名。
六、比赛要求
1、请各院学生会高度重视,积极鼓励同学们参与比赛,引领广大同学焕发热情与能量,为实现“文化强国”而奋斗。
2、请全体同学高度重视,通过此次比赛提高自身素质、积极适应校园文化生活。同时加强演讲口才的锻炼,提高自身口头表达能力,增强自身素质。
3、初赛要求可以不脱稿,演讲时间3——5分钟;决赛要求必须脱稿,演讲时间3——5分钟。
4、演讲稿须原创,不得抄袭。
5、决赛时,选手须着正装。
七、比赛组织
本次演讲比赛由河海大学演讲与辩论社和河海大学学生会学习部共同承办,联络办公室设在学生会办公室(江宁校区文体馆四楼2406室)
联系人:张壮联系电话:***王盛婕联系电话:***陆雨杨联系电话:***
附件1:学院参赛回执单 附件2: 参赛选手报名表 附件3:评分标准及评分细则
河海大学学生会
二〇一四年五月二十三日
附件1
学院参赛回执单
附件2
参赛选手报名表
附件3
演讲比赛评分标准及评分细则
第四篇:关于举办2011年外研社杯英语演讲比赛通知
关于举办2011年四川文理学院“文理杯”暨“外研社
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选拔赛
四川文理学院院内比赛的通知
由中国中央电视台、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联合主办的2011年“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原“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正式启动。
“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是全国性的高水平英语赛事,已经成功举办了九届,在国内外的影响越来越大,关注的人也越来越多,并且成为了展示高校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与综合素质的重要平台。
为了提高我院的英语教学水平和检验学生的综合素质,学院决定按四川省高等学校外语教学研究会和2011年“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四川赛区)组委会的有关要求举办四川文理学院“文理杯”暨“外研社杯”选拔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赛资格
我院在校统招本、专科生(含英语专业学生)
二、演讲主题
题目为:A Word That Has Changed the World(要求每位选手在本题目下加小标题)。
三、报名方式
在10月15日晚上九点之前将参赛名单(系别、班级、姓名、联系电话)通过短信形式发给***(史国建)或者***(周诗曦)。
四、比赛程序
比赛分初赛、复赛、决赛三个阶段。
(一)初赛
10月11日-10月15日各班在班级内组织初赛,推选一至两名同学到院上参加复赛。复赛同学名单(系别、班级、姓名、联系电话)于10月15日晚上九点之前通过短信形式发给***(史国建)或者***(周诗曦)。
(三)复赛
1、复赛时间:2011年10月16日晚19:002、复赛地点:外语系304办公室
3、复赛形式:
1)定题演讲:每位选手演讲时间为3分钟,题目为:A Word That Has Changed the World(要求每位选手在本题目下加小标题)。
2)即兴演讲:赛题保密,选手上场前15分钟抽提,时间为3分钟
(三)决赛
1、决赛时间:2010年10月21日19:00(暂定)
2、决赛地点:新126(暂定)
3、决赛环节:
1)、定题演讲:每位选手围绕主题:A Word That Has Changed the World(要求每位选手在本题目下加小标题),进行为时3分钟(正负15秒以内)的演讲。
2)、即兴演讲:赛题保密,选手上场前15分钟抽题,即兴演讲时间为3分钟。
3)、回答问题:由两位评委就选手定题演讲或即兴演讲的内容分别进行提问,选手回答问题的时间各为1分钟。
4、按分配的名额推选一名最佳选手代表我院参加2011年“外研社杯”四川赛区的复赛。
五、奖励办法
学院拟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胜奖3名,获奖者颁发荣誉证书。成绩前5名的同学将进行训练,最后选派一名同学代表我院参加四川省复赛,进入全省前3名的同学于11月1日至25日代表四川省在北京参加全国半决赛和决赛。
六、主办单位:四川文理学院外语系
承办单位:四川文理学院外语系团总支学生会
英语俱乐部
四川文理学院外语系
二〇一一年十月十一日
第五篇:20091010-关于举办2010年CCTV杯英语演讲比赛的通知
关于举办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2010年“CCTV杯”
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选拔赛的通知
各系(专业):
为提高我院大学生英语应用水平,促进英语教学改革,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同时为2010年“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暨广东省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选拔参赛选手,学院决定举办2009年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有关赛事概况请见附件一)。为做好比赛各项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竞赛组织
主办单位: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教学处。
承办单位: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外语系。
二、参赛对象
专业组:外语系英语专业各年级学生。
非专业组:全院非英语专业各年级学生。
三、比赛形式
比赛分初赛与复赛两阶段,初赛与复赛均参考“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广东省复赛形式。
1、定题演讲(题目为:Culture Smart or Science Intelligent?)主要考察:学生的语音语调,写作能力及语言运用能力。
2、即兴演讲(15分钟准备时间,3分钟即兴演讲)
主要考察:学生的语音语调,对俗语、谚语的熟悉及了解,语言组织及应用,语言表达能力。
3、回答问题(老师就即兴演讲的内容提出问题,参赛选手回答问题,时间约为2分钟)
主要考察:学生的反应,语言运用及心理素质。
四、比赛日期
初赛日期:11月9日至11月20日。
决赛日期:11月30日至12月11日(根据初赛结果专业组、非专业组各选出10名选手参加决赛)。
以上初赛与决赛的具体时间和地点另行通知,请关注教学处主页相关通知。
五、报名日期
报名日期为10月12日至10月23日。
六、报名地点
教学楼A408室(外语系辅导员办公室)。
七、报名办法
参加竞赛的学生,请填写《2009年英语演讲比赛报名信息表》(见附件二),于报名截止日期前交到教学楼A408室,同时将该报名表的电子版文件发送到邮箱23319758@qq.com(文件名命名格式为:学号姓名-2009英语演讲比赛报名.doc),并填写《2009年英语演讲比赛报名信息汇总表》。外语系汇总报名信息后于10月27日将《2009年英语演讲比赛报名信息汇总表》交到教学处212室(行政楼二楼)备案。
八、联系方式 联系人:贾老师
联系电话:020-82879934、82876088转8503、短号:691934 电子邮箱:23319758@qq.com
九、奖励名额
本次比赛专业组、非专业组分别设置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胜奖5名,最佳语音奖1名,最佳台风奖1名。获奖者将获得荣誉证书等奖励,并择优选送参加“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
附件:
1、关于“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概况2、2009年英语演讲比赛报名信息表 3、2009年英语演讲比赛报名信息汇总表
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教学处
二00九年十月十日
附件一:
关于“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概况
一、大赛简介
“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是由中央电视台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主办,各省市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协办的大型全国性英语演讲比赛。“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旨在为全国大学生搭建一个激励英语学习、培养思辨能力、展现综合风采的舞台,同时为中西文化架起一座促进文化沟通、增进国际交流的桥梁。通过比赛,拓展学生外语学习的空间,使其在提高语言水平的同时了解西方文化中的先进思想,提高文化素养。通过比赛,引导学生关注与思考中国传统文化,在中西文化思想的对比中,展示中华文明的魅力与价值,树立传播中华灿烂文明的使命感。通过演讲,让世界听到中国的声音,了解中国的文化传统与民族精神。通过演讲,推动我国外语教学与学习的发展,提高教学水平,优化教学内容,培养和发现新世纪国家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外语人才,为国家的建设与发展贡献力量。
二、比赛目的为了适应国内英语教学发展趋势,推动我院外语教学,贯彻实施我院“一体两翼”的办学思路,提高我院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满足新世纪社会与经济发展对各类人才的外语能力,特别是英语口语技能的要求。同时为每年一度的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选拔人才并进行集中有效的培训,争取在比赛中获得好成绩,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附件二:
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 2009年英语演讲比赛报名信息表
报名日期:年月日
子版文件。每人填写一份。
2、报名人数不限,本着自由,公平,公正的原则。
3、所有报名表在规定时间内交齐,超出时间则视为无效。
(此表复印有效)
附件三:
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
2009年英语演讲比赛报名信息汇总表
2、报名人数不限,本着自由,公平,公正的原则。
3、所有报名表在规定时间内交齐,超出时间则视为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