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关于举办第五届英语杯演讲比赛的通知(大全)
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关于举办第五届英语杯演讲比赛的通知 新闻与传播学院全体同学:
为提高我校大学生的英语演讲及表达能力,促进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并未“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推荐出色选手,特举办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第五届英语杯演讲比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赛对象:全院学生
二、参赛时间及地点
1.参赛时间:2013年4月10日下午两点准时开始。地点在新闻与传播学院院办三楼会议室,如有变动,另行通知。
第二篇:郑州大学举办“21世纪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校园选拔赛
郑州大学举办“21世纪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校园选拔赛
来源:作者:在职研究生
日前在郑州大学外语学院举行第十八届“21世纪·可口可乐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郑州大学校园选拔赛。经过班级初赛、院系复赛选拔和任课教师推荐的14名选手参加了当晚的决赛。选手们紧紧围绕大赛主题:Myviewonsocialnetworking,各抒己见,从自己独特的视角表达了对社交网络的看法和见解,他们用纯正的发音、丰富的内容及富有感染力的肢体语言,赢得了评委和观众的赞扬,展现了我校大学生良好的素质和向上的风貌。
担任现场评委的外籍教师ErikaDyk女士在点评中表示,各位选手的演讲传递出巨大的力量,表明他们十分关注这个主题。同时,恰当的肢体语言,如笑容、手势或站姿等无声语言也有助于增强他们语言的表现力。
经郑州大学外语学院6名专家及3名外籍教师组成的评委团现场打分,最终,郑州大学外语学院2010级学生张若菲获得冠军、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2011学生吴俊儒获得亚军、郑州大学外语学院2010级学生张烨获得季军。
与会嘉宾共同为冠、亚、季军均发了证书和奖品。获奖选手将代表郑州大学参加12月底举办的“21世纪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河南赛区比赛。
第三篇: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生导师简介
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生导师简介
董广安,女,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传媒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穆青研究中心主任、新闻传播学科带头人、河南省优秀专家、教育部新闻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河南省报纸系统新闻奖评委、河南省报纸质量综合测评委员会委员、河南省第四届广告协会学术委员会主任、河南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河南省科技影视协会副理事长、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委员。
任教以来,先后讲授文章写作学、新闻采访学、新闻写作学、广告写作、媒介批评等课程。主讲的新闻写作课被确定为郑州大学首批重点建设课程,并获得1996年郑州大学第一届优秀教学一等奖,是郑州大学精品课程,《现代新闻写作教程》被评为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由于长期致力于新闻业务教学改革和创新,曾获首届全国普通高校教学优秀成果奖(省级)。先后主持两项国家社科项目,多项省部级以上的科学研究项目,获得过多项科研奖励。获河南省十佳师德标兵、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河南省教学名师、河南省优秀专家等称号。
独立出版专著5部:《实用新闻写作学》、《当代新闻采写方略》、《晚报舆论导向理论与实务》、《中外新闻佳作选评》、《现代新闻写作教程》,共计130余万字;主编8部著作;公开发表有价值学术论文60余篇。在都市报、晚报研究领域和穆青研究居全国领先地位,在省内外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
代表性成果:
一、独著
《实用新闻写作学》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1 《当代新闻采写方略》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7 《晚报舆论导向理论与实务》 大象出版社 2002 《中外新闻佳作选评》 远方出版社 2000 《现代新闻写作教程》 郑州大学出版社 2004
二、主编
《中国人知识库》 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8
《毕业论文的写作与答辩》 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2 《中国高级记者成名作透视 通讯卷1、2》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3 《 中国高级记者成名作透视 消息卷》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3 《 中国高级记者成名作透视 评论卷》 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3 《新闻传播精品导读 通讯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 《新闻写作学教程》 郑州大学出版社 2008 《穆青新闻思想与新闻实践》 郑州大学出版社 2008
三、参编
《中国晚报学》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1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2
四、近年部分学术论文
1、《论当今报界“黑马”》 当代传播 1999 2
2、《论都市报的出现及其成功的经验》 新闻爱好者 1999 5
3、《发挥优势,迎接挑战》新闻战线1999 8
4、《晚报早产——自我迷失的歧途》 新闻记者 1999 8
5、《都市报改革引发的思考》 首届京沪新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同心出版社 2000
6、《第四媒体的崛起与传统媒体的挑战》 郑州轻工学院学报 2000 1
7、《晚报专刊研究》 焦作工业大学学报 2000 2
8、《河南报业经济调查与对策研究》 河南新闻出版报 2000 8 25
9、《高扬服务大旗 扎根读者心中》 新闻爱好者 2001 5
10、《找准自己的生存空间》 新闻出版报 2001 4 3
11、《站在WTO的门槛边:记者还缺什么?》新闻知识 2001 6
12、《记者比法官“管用”吗?》北京日报 2001 4 2
13、《网络传播:入世与传统媒体传播国际化》新世纪网络传播发展论丛 北广出版社2001
14、《全球化进程中我国报纸社会公益活动研究》 21世纪新闻传播研究 汕头大学出版社2001
15、《都市报——中国报业走向市场的加速器》郑州大学学报 2002 5
16、《报业集团资源的二次整合》新闻实践 2003 1
17、《论隐性采访的度的把握》 新闻爱好者2003.5
18、《增强党报亲和力》 新闻战线 2003.7
19、《分众化认知上的几个误区》新闻爱好者2003.12 20、《一部新闻和人生的好教材》新闻记者 2004.1
21、东西方媒体跨文化传播的两大障碍 2006、8新闻爱好者
22、穆青的舆论引导观2006、2新闻战线
23、新世纪党报改革的创新思维 2007、1新闻爱好者
24、穆青新闻真实思想的当代启示2007、5现代视听
25、马克思恩格斯新闻宣传思想的当代启示 2008、1新闻爱好者
26、解读谈话节目的传播特点2008、6现代视听
27、泛传播时代的媒介素养教育 09、03《中国记者》
28、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思考09.04《新闻战线》
29、共同见证 共同期待 09.08 河南人民出版社(论文集)
五、近几年部分社科项目
1、《晚报舆论导向研究》主持 国家社科 1997
2、《穆青新闻思想与新闻实践研究》国家社科2005
3、《新世纪新闻人才的培养途径与模式》第一参与 国家教委 2001
4、《河南报业经营与产业化研究》 主持 河南社科 2000
5、《河南媒体集团化发展研究》 主持 河南社科 2001
汪振军,文学博士,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郑州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
河南电视台节目评审专家组成员。主要从事电视与文化产业研究,是《河南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和《河南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见》两个文件起草组成员。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化创意与文化产业创新研究》、先后承担中宣传部、教育部、河南省委省政府及其它省级项目多项。独立出版学术专著两部,参著参编三部。在《现代传播》、《中国电视》、《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等国家和省级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有的文章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转载。曾获中国广播文艺奖、河南广播文艺奖、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与其它省级社科奖多项。
延百亮,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全国高校摄影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河南省高校摄影学会秘书长。
早期研究沙漠摄影,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郑州大学任教,从事《新闻摄影》、《广告摄影》、《视觉传播》课程教学,其摄影作品先后在日本东京、亚太地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摄影比赛中多次获奖,其中《有福同享》获199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动物”专题摄影比赛主席奖;先后独著出版《摄影一本通》、《新闻摄影》、《解读“荷赛”》、《现代新闻摄影》、《广告摄影》等6部学术专著和摄影文化专题《横跨千年看人生》画册;2002年主持中国国家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世界新闻摄影比赛研究》,1998年获中国摄影家协会“德艺双馨优秀会员”称号、2002年获得全国高校摄影联合会“红烛奖”。2010年招生要求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生,视觉传播新闻摄影方向均可。
姚小亭,女,祖籍江西,民盟成员; 教授,硕士生导师。
1978年恢复高考后入郑州大学中文系,1982年毕业后曾在《郑州法制报》和河南财经学院任职。1985年回母校中文系(现文学院)任教,2007年初调入新闻与传播学院。1986年至1988年在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进修,师从汪流、王迪教授,习电影艺术理论和电影史。期间参加导演系主任司徒兆敦教授任总导演的电视剧《襄樊的传说》的拍摄,任其中一集执行导演,该剧在中央电视台二套播映。2004年至2005年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作访问学者一年,师从博士生导师孟建教授,研习影视传播、视觉艺术。
多年沿循文学、文化、影视治学与科研的道路,学术方向:影视传播、影视文化、中国电影史、中国现当代文学等。为研究生开设《影视传播学研究》、《纪录片研究》、《新时期影视研究》等课程。为本科生开设《电视专题研究》、《中外电影研究》、《影视作品欣赏》、《中国当代文学》等课程。
主持和主要参与完成 “国家社科规划重大项目”、教育部、教育厅、郑州大学等人文社科项目9项。出版和参编著作8部,在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任国家级精品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主讲教师;任河南省级优秀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主讲教师。
目前为中国高校影视学会会员、中国高教影视教育委员会会员、河南省影视家协会理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员、河南作家协会会员等。
吕文凯,男,1968年生,河南省民权县人。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0年毕业于河南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9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获法学硕士学位。
先后主持国家社科规划项目“传媒对公共情绪的宣导与抚慰功能研究”、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中西方新闻传播机制比较研究”、“河南省广播影视产业现状与发展研究”等多项课题研究,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核心期刊10余篇。其中《公共媒介与社会发展》、《当前我国新闻传播业发展的五大强势》、《信息化时代知沟的主要表现形态及其社会影响》等文章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新闻与传播》及人民网等媒体转载。出版《舆论学教程》、《喉舌与产业—当代中国传播业发展轨迹透视》等著作两部,任副主编及参编教材多部。
2002年获“郑州大学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基金资助,2004年获“河南省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基金资助,2007年获“河南省优秀教师”荣誉称号。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传播学学科带头人,国家教育部新闻学会传播学分会理事。目前主要从事传播理论及实务等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颜景毅 男,副教授、广告学和传媒经济方向硕士生导师,广告学系主任、传媒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传媒经济与管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广告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广告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评委、中国时报华人大学生广告比赛“金犊奖”评委、河南省广告协会学术委员会秘书长。
张兵娟,女,文学博士,副教授,曾在河南电视台工作近十年,2004年调至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从事电视编导、电视专题与栏目、中国电视史等课程的本科教学工作,同时还担任电视文化、电视新闻研究等的研究生课程授课。本人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电视文化传播、电视新闻研究。近年来学术兴趣主要是探讨电视媒介仪式与文化传播与之间的关系,有在研国家社科项目一项。
贾世秋,女,1964年出生,河南开封人,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先后毕业于郑州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和新闻学专业,获文学学士和硕士学位。2003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师从成美教授学习新闻理论,获新闻学博士学位。2004年赴美国纽约大学作高级访问学者一年。
长期从事新闻理论和广播电视新闻学教学,近几年开始涉足媒介人力资源管理和新媒体发展研究。先后出版《广播学论》、《新闻发布理论与实务(上、下卷)》等专著,主编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节目主持人通论》,参编《应用广播学》和《中外广播作品评析》、《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等国家级通用教材;独立发表相关学术论文30篇,其中权威期刊、核心期刊共计15篇。主持河南省社科、河南省社科联、河南省教育厅等社科项目8项,作为主要参加人参与国家教育部、河南省社科人文项目2项。
先后独立获河南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青年奖,并获得六项厅级人文社科奖。1998年入选“河南省优秀教师”,2002年入选“河南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2006年入选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
李惊雷,女,四川大学哲学学士 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副教授。发表社会学、新闻传播学相关研究文章十数篇,主编、参编相关研究学术论著5部。研究方向:传媒与社会、广告与社会
詹绪武,男,1964年7月生,新闻学博士,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
研究经历:曾从事报纸记者、编辑10余年。2006年6月,在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获新闻学博士学位。硕士学位论文《胡乔木新闻思想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构建和谐社会语境下的新闻传媒研究》。
发表论文:在《现代传播》,《中国广播电视学刊》,《武汉大学学报》,《郑州大学学报》等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篇。
参与科研项目:“构建和谐社会与新闻传媒关系研究”;教育部2005年重大攻关课题(05JZD00026),第一子课题第一参与 “大众传媒对公共情绪的宣导和抚慰功能研究”;2006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青年项目(06CXW010)。参与教学科研项目:郑州大学精品课程《新闻写作》 出版专著:
《新闻写作学教程》郑州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副主编 《新闻报道新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二主编 研究方向:新闻业务,媒介发展,政府传播
陈晓伟,女,中国传媒大学电影学博士,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河南电视台金像奖评委。曾参与多项电视节目的策划与论证工作,以及影视剧本的编写工作。致力于影视现象的解读与理论批评、影视编导与创作,以及民族审美意识在绘画和电影中的融合等研究,先后在《电影艺术》、《中州学刊》等中文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或参与省级以上社科规划项目5项;专著《融画入影:民族审美意识的会通与转换》,获河南省社科联专项资助和河南省社科成果二等奖;主编高等教育新闻传播学类“十一五”规划教材1部。代表性成果:
一、论文:
1、论文《论结构主义叙事学的发展及其对电影叙事学的影响》,《济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4期;
2、论文《全球化语境下的媒介生存策略——以中国电影为例》,《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年2期;
3、论文《从绘画到银幕:中西古典绘画与电影影像关系探析》,《中州学刊》2006年2期;
4、论文《中国传统绘画美学思想与表现形式的电影化转换》,《电影艺术》2006年2期;
5、论文《“十七年”电影:中国传统绘画美学向电影的有意识移植》,《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6、论文《论传统绘画“空白”观念在中国电影镜语中的运用与转换》,《电影评介》2007年10月刊;
7、《创意产业视角下中国电影的突围之路》,《郑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年4期;
8、《论中国电影景物镜头的山水画意味》,《电影评介》2008年17期;
9、《电影字幕与传统绘画“题画诗”“题跋”》,《电影评介》2008年18期;
10、《传统绘画“写意”与中国电影“神似”之美》,《东南传播》2008年7期;
11、《传统绘画“远”观与中国电影空间意识》,《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12、《中国新闻人才培养策略探析》,《人才资源开发》2008年第11期
13、《“高票房”与“低口碑”:中国电影大片悖论现象解析》,《郑州航空管理学院学报》(社科版)2009年5期;
14、《从“改编”到“编造”——2000年以来中国商业电影的文学改编问题》,《电影评介》2009年11期。
15、《当下中国新闻人才培养策略探析》,《人才资源开发》,2009年7期。
16、《论中国商业电影的文化悖逆》,《新闻爱好者》2009年12期。
二、著作
1、专著《融画入影:民族审美意识的会通与转换》,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
2、主编教材《影视艺术概论》(高等教育新闻传播学类“十一五”规划教材),郑州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
3、参著著作《影视叙事学》,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
三、课题
1、主持2007年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2000年以来中国商业电影的文化悖逆问题研究》,2009年结项,河南省社科规划办,研究成果被评为优秀。
2、主持2009年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电影产业的明星配置问题研究》,2009年立项,河南省教育厅。
3、主持2008年河南省社科联调研课题《新闻宣传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2009年结项,省社科联。
4、参与2007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化创新与文化产业发展研究》,2007年立项,国家社科规划办。
5、参与2009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电视媒介仪式与文化传播》,2009年立项,国家社科规划办。
6、参与2009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策研究》,2009年立项,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课题招标办公室。
7、参与中国传媒大学“211二期工程”重点科研项目“电影学学科体系”子项目之一《影视叙事学》,2007年结项,教育部。
四、获奖
1、专著《融画入影:民族审美意识的会通与转换》,2009年获河南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
2、参与撰写研究报告《中国广电产业合作竞争研究》,2008年获河南省政府发展研究奖三等奖;
3、论文《论传统绘画“空白”观念在中国电影镜语中的运用与转换》,2007郑州市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
4、专著《融画入影:民族审美意识的会通与转换》,河南省社科联出版资金最高额度资助。
5、参与撰写著作《影视叙事学》,2009年获第六届全国广播电视学术著作评选一等奖。
宋建国,男,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多年从事广播电视新闻传播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主讲<<电视新闻>>、<<广播新闻与音响报道>>、<<市场营销>>、<<广播电视技术>、<<电视摄像>>和<<媒介营销>>等专业课程。出版专著<<应用电视新闻学>>一部,公开发表有价值学术论文20多篇,主持省教育厅和省社科联项目多项。并荣获河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河南省创新教育教学一等奖。
李瑛,女,硕士,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中国新闻史学会理事。河南南阳人。1985年毕业于郑州大学外文系,留校任教于新闻系。
1985年3月至6月在北京广播学院国际新闻专修班学习;1999年9月至2000年10月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在澳大利亚悉尼理工大学(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ydney)进行访学研究;2008年12月至2010年1月再度获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资助,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Rowan university的传播学院进行访学研究。主要从事外国新闻传播史、跨文化传播、国际广告及广告与新闻专业英语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主持“21世纪《外国新闻事业史》课程内容的改进与实践”等项目,代表著作《全球新闻传播发展史略》等,发表“格里利办报思想简析”,“默多克媒体经营的启示”“路透社经久不衰的原因分析”等论文20余篇; 著作和论文曾获多项奖励。
李凌凌,女,1972年2月出生,副教授。1992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2000年毕业于郑州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留校工作。
2001年被评为讲师。2005年被评为副教授。出版专著《网络传播理论与实务》,获得河南省2004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在权威、核心和一般学术期刊上共发表论文二十多篇。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省社科规划项目一项,主持省教育厅、省社科联项目三项,并多次获奖。2006年获得郑州大学青年骨干教师称号。主要研究方向为网络传播。
王晓宁(1974.7—),副教授,新闻学硕士。出版专著《现代新闻编辑学》,在《郑州大学学报》、《新闻知识》、《新闻爱好者》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参与国家社科项目《穆青新闻实践与新闻主张》,主持河南省教育厅项目《中国节目主持人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大众传媒的公信力与价值追求研究》、河南省社科联项目《网络媒体公信力研究》。研究方向:应用新闻学、新闻编辑业务与理论、新闻媒介研究
刘建龙,豫东人。高考改革后首届大学生,河大中文系77级;后又读研于西南师范大学,专业为唐诗宋词。1986年6月底,毕业分配到郑州大学,伴着新闻系的成长发展,而教书至今。
学术研究方面,始终围绕着“当今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的中心议题而展开。总共刊发论文40余篇,核心期刊将近20篇。自我满意的文章主要有:《诵读积累与创作灵感》(《新闻爱好者》2005年2月下期)、《古代作家成才要素之探析》(《新闻爱好者》2007年3月下期)、《孟浩然“诬陷”唐明皇之辨析》(《新闻爱好者》2007年12月下期)《让健康的审美观引领人生》(《新闻爱好者》2008年3月上期)、《比兴——诗文创作的“味精”》(《新闻爱好者》2009年2月)、《解破“后人”迷魂阵 始觉警钟更深沉》(《新闻知识》2008年11月)、《我国最早的“人才推销会”》(《新闻知识》2009年3月)、《时代呼唤科学的标尺》(《中国教育与社会科学》2009年5月)以及《亘古三“灵蛇” 亦柔亦威猛——刘邦项羽毛泽东用兵特点的比较分析》(《中国教育与社会科学》2009年6期)等。论著方面,2000年之后共有三本专著,即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华诗词经典》,以及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的《诗词类鉴》和《古文类鉴》等。
徐 键,男,汉族,1973年6月14日出生,民盟,副教授,河南省广告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色彩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会员,河南省包装技术协会会员。
个人从事广告行业达10余年之久,从美工作起,历任设计师、设计总监等职,并熟悉广告公司的创业与管理。亲历了河南广告业的萌芽到崛起;参与、组织完成全案和个案300余个,具备相当丰富的实战经验;并致力于将其转化为教学理论。
研究方向:“广告创意/广告设计”;主讲“创意图形”、“创意思维训练”、“平面广告设计”、“计算机图文设计”、“平面/色彩构成”、“素描”等专业课程;著有《数码广告图文设计》一书;发表《广告中的幽默表达》等论文10余篇;个人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个;“中国之星”、“河南之星”等国家和省部级奖项30余个;指导获奖20个(其中国际铜奖、亚太金奖各1个);完成省厅级社科项目3个。
周宇豪,男,1969年9月15日生于河南省鄢陵县,中共党员,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东亚研究所政治学(国际政治传播方向)博士候选人,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国际传播和政府发布会制度研究。
1987年9月——1991年6月:郑州大学哲学系学习; 1991年7月——1995年3月:郑州大学物理系政治辅导员; 1995年3月——2000年5月:郑州大学团委宣传部长; 2000年5月——2006年1月:赴德国留学(现为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东亚研究所博士候选人),期间2003年9月-2005年5月为准备博士论文所需田野调查,在河南省临颍县挂职担任县政府党组成员、县长助理。
2006年1月——至今:在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任教,担任院工会主席。
自1995年以来参与主编或副主编书籍4部,并出版专著两部,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其中核心期刊10余篇,论文《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获河南省“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优秀论文”。
第四篇:关于举办2011年外研社杯英语演讲比赛通知
关于举办2011年四川文理学院“文理杯”暨“外研社
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选拔赛
四川文理学院院内比赛的通知
由中国中央电视台、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联合主办的2011年“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原“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正式启动。
“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是全国性的高水平英语赛事,已经成功举办了九届,在国内外的影响越来越大,关注的人也越来越多,并且成为了展示高校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与综合素质的重要平台。
为了提高我院的英语教学水平和检验学生的综合素质,学院决定按四川省高等学校外语教学研究会和2011年“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四川赛区)组委会的有关要求举办四川文理学院“文理杯”暨“外研社杯”选拔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赛资格
我院在校统招本、专科生(含英语专业学生)
二、演讲主题
题目为:A Word That Has Changed the World(要求每位选手在本题目下加小标题)。
三、报名方式
在10月15日晚上九点之前将参赛名单(系别、班级、姓名、联系电话)通过短信形式发给***(史国建)或者***(周诗曦)。
四、比赛程序
比赛分初赛、复赛、决赛三个阶段。
(一)初赛
10月11日-10月15日各班在班级内组织初赛,推选一至两名同学到院上参加复赛。复赛同学名单(系别、班级、姓名、联系电话)于10月15日晚上九点之前通过短信形式发给***(史国建)或者***(周诗曦)。
(三)复赛
1、复赛时间:2011年10月16日晚19:002、复赛地点:外语系304办公室
3、复赛形式:
1)定题演讲:每位选手演讲时间为3分钟,题目为:A Word That Has Changed the World(要求每位选手在本题目下加小标题)。
2)即兴演讲:赛题保密,选手上场前15分钟抽提,时间为3分钟
(三)决赛
1、决赛时间:2010年10月21日19:00(暂定)
2、决赛地点:新126(暂定)
3、决赛环节:
1)、定题演讲:每位选手围绕主题:A Word That Has Changed the World(要求每位选手在本题目下加小标题),进行为时3分钟(正负15秒以内)的演讲。
2)、即兴演讲:赛题保密,选手上场前15分钟抽题,即兴演讲时间为3分钟。
3)、回答问题:由两位评委就选手定题演讲或即兴演讲的内容分别进行提问,选手回答问题的时间各为1分钟。
4、按分配的名额推选一名最佳选手代表我院参加2011年“外研社杯”四川赛区的复赛。
五、奖励办法
学院拟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胜奖3名,获奖者颁发荣誉证书。成绩前5名的同学将进行训练,最后选派一名同学代表我院参加四川省复赛,进入全省前3名的同学于11月1日至25日代表四川省在北京参加全国半决赛和决赛。
六、主办单位:四川文理学院外语系
承办单位:四川文理学院外语系团总支学生会
英语俱乐部
四川文理学院外语系
二〇一一年十月十一日
第五篇:20091010-关于举办2010年CCTV杯英语演讲比赛的通知
关于举办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2010年“CCTV杯”
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选拔赛的通知
各系(专业):
为提高我院大学生英语应用水平,促进英语教学改革,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同时为2010年“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暨广东省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选拔参赛选手,学院决定举办2009年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有关赛事概况请见附件一)。为做好比赛各项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竞赛组织
主办单位: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教学处。
承办单位: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外语系。
二、参赛对象
专业组:外语系英语专业各年级学生。
非专业组:全院非英语专业各年级学生。
三、比赛形式
比赛分初赛与复赛两阶段,初赛与复赛均参考“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广东省复赛形式。
1、定题演讲(题目为:Culture Smart or Science Intelligent?)主要考察:学生的语音语调,写作能力及语言运用能力。
2、即兴演讲(15分钟准备时间,3分钟即兴演讲)
主要考察:学生的语音语调,对俗语、谚语的熟悉及了解,语言组织及应用,语言表达能力。
3、回答问题(老师就即兴演讲的内容提出问题,参赛选手回答问题,时间约为2分钟)
主要考察:学生的反应,语言运用及心理素质。
四、比赛日期
初赛日期:11月9日至11月20日。
决赛日期:11月30日至12月11日(根据初赛结果专业组、非专业组各选出10名选手参加决赛)。
以上初赛与决赛的具体时间和地点另行通知,请关注教学处主页相关通知。
五、报名日期
报名日期为10月12日至10月23日。
六、报名地点
教学楼A408室(外语系辅导员办公室)。
七、报名办法
参加竞赛的学生,请填写《2009年英语演讲比赛报名信息表》(见附件二),于报名截止日期前交到教学楼A408室,同时将该报名表的电子版文件发送到邮箱23319758@qq.com(文件名命名格式为:学号姓名-2009英语演讲比赛报名.doc),并填写《2009年英语演讲比赛报名信息汇总表》。外语系汇总报名信息后于10月27日将《2009年英语演讲比赛报名信息汇总表》交到教学处212室(行政楼二楼)备案。
八、联系方式 联系人:贾老师
联系电话:020-82879934、82876088转8503、短号:691934 电子邮箱:23319758@qq.com
九、奖励名额
本次比赛专业组、非专业组分别设置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胜奖5名,最佳语音奖1名,最佳台风奖1名。获奖者将获得荣誉证书等奖励,并择优选送参加“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
附件:
1、关于“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概况2、2009年英语演讲比赛报名信息表 3、2009年英语演讲比赛报名信息汇总表
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教学处
二00九年十月十日
附件一:
关于“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概况
一、大赛简介
“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是由中央电视台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主办,各省市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协办的大型全国性英语演讲比赛。“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旨在为全国大学生搭建一个激励英语学习、培养思辨能力、展现综合风采的舞台,同时为中西文化架起一座促进文化沟通、增进国际交流的桥梁。通过比赛,拓展学生外语学习的空间,使其在提高语言水平的同时了解西方文化中的先进思想,提高文化素养。通过比赛,引导学生关注与思考中国传统文化,在中西文化思想的对比中,展示中华文明的魅力与价值,树立传播中华灿烂文明的使命感。通过演讲,让世界听到中国的声音,了解中国的文化传统与民族精神。通过演讲,推动我国外语教学与学习的发展,提高教学水平,优化教学内容,培养和发现新世纪国家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外语人才,为国家的建设与发展贡献力量。
二、比赛目的为了适应国内英语教学发展趋势,推动我院外语教学,贯彻实施我院“一体两翼”的办学思路,提高我院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满足新世纪社会与经济发展对各类人才的外语能力,特别是英语口语技能的要求。同时为每年一度的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选拔人才并进行集中有效的培训,争取在比赛中获得好成绩,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附件二:
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 2009年英语演讲比赛报名信息表
报名日期:年月日
子版文件。每人填写一份。
2、报名人数不限,本着自由,公平,公正的原则。
3、所有报名表在规定时间内交齐,超出时间则视为无效。
(此表复印有效)
附件三:
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
2009年英语演讲比赛报名信息汇总表
2、报名人数不限,本着自由,公平,公正的原则。
3、所有报名表在规定时间内交齐,超出时间则视为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