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关于印发吴慧娟司长在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监管工作座谈会上讲话的通知》

时间:2019-05-14 18:18: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住建部《关于印发吴慧娟司长在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监管工作座谈会上讲话的通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住建部《关于印发吴慧娟司长在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监管工作座谈会上讲话的通知》》。

第一篇:住建部《关于印发吴慧娟司长在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监管工作座谈会上讲话的通知》

住建部《关于印发吴慧娟司长在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监管工作

座谈会上讲话的通知》

发布时间: 2011-8-10 17:25:40 被阅览数: 18 次 来源: + 徐州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网 +

文字 〖 大 中 小 〗

建质质函[2011]69号

自动滚屏(右键暂停)

各省、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直辖市建委(建交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计划单列市建设局(建委):

2011年6月29日,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监管工作座谈会在宁波召开,现将吴慧娟司长在会议上的讲话予以印发。

住建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

二〇一一年七月十二日

吴慧娟司长在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监管

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1年6月29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监管工作座谈会,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管理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总结交流这两年各地在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监管方面的经验和做法,结合保障性安居工程现场参观学习,研究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监管工作的具体措施,更好地履行我们的监管职责,切实保证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刚才,樊厅长介绍了浙江省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监管工作的有关情况,天津、辽宁、江苏、广西、重庆、陕西、宁波等7个省市分别作了会议交流发言,上海、河北等省市也作了自由发言,大家既谈到了成绩,也谈到了问题,同时提出了一些好的意见和建议,听后很受启发。下面,我就当前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监管工作的形势,以及下一步工作,讲两个方面的意见,供同志们参考。

一、正确分析形势,深刻认识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监管工作的紧迫性和艰巨性

分析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监管工作面临的形势,这里分两个方面来讲:

(一)正确认识当前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状况

对于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的评价,我们认为是总体受控,但形势严峻。先来看两次检查的数据,2009年,在我部开展的全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执法检查中,总共抽查了180项在建工程,其中有33项是保障性住房。根据检查结果,全部工程的不符合项占所有检查子项的比例为3.9%,其中保障性住房不符合项比例为3.3%,还略好于平均值。去年7月份,我部对北京、河北等16个省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情况进行了督查,共抽查了62项保障性安居工程,工程质量检查的不符合项比例为2.1%,而且不符合项多数不是结构质量问题,主要是指一些工程质量通病,应该说基本反映了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总体上还是有保证的。当然,今年以来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量大幅增加,质量管理能不能跟上,工程质量会不会出现问题甚至一定程度的滑坡,全国范围内还缺少一个定量的统计,但是有一些地方的检查数据表明还是在受控状态。同时,各地对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都非常重视,质量监管力度也在不断加大,取得了积极成效。因此,我们对保持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总体受控是有信心的。

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存在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形势严峻。从面上讲,今年全国开工建设1000万套保障性安居工程,即使只有1%存在质量缺陷,就会有10万套房屋成为问题房,将会影响到10万个家庭的安居生活,不仅会使他们的利益遭受损失,还将给社会和谐稳定带来不利影响,对此我们必须要保持清醒的认识。从个案上看,有的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通病仍然比较普遍,个别项目甚至存在严重的结构质量隐患,直接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比如,去年6月份,北京市工程质量监管部门在监督中发现,北京市大兴旧宫三角地BC区保障性住房出现大面积墙体和楼板混凝土不满足设计强度等级要求,责令拆除了其中6栋楼的地上结构。今年5月份,媒体曝光了青海省湟中县新农村建设项目-多巴“康川新城”的质量问题,部分现浇楼板、阳台栏板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圈梁构造柱等现浇构件较大范围出现蜂窝、麻面、夹渣、断柱、漏筋的现象,部分楼层需拆除重建。日前,广西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在全区建筑市场暨建筑工程质量安全层级督查中发现,部分保障房项目存在较多质量问题,尤其是上思县昌菱农场廉租住宅楼工程,既违规使用“瘦身钢筋”,还使用不合格的低标号水泥,存在明显的偷工减料行为。这些质量问题令人触目惊心。

总之,我们要全面、客观地看待当前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现状,既不能因为出现了一些问题,就把工程质量说成一团糟,产生畏难情绪,丧失信心;更不能盲目乐观,掉以轻心,放松质量监管。

(二)全面认识做好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监管工作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大规模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重大民生工程,做好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监管工作,应该说有不少有利的条件:

一是党和国家对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高度重视。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对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做出重要批示和指示,温家宝总理今年5月1日视察北京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工地时强调指出:“所有建筑都要重视质量,保障性住房更要重视,要确保每根钢筋的使用、每块混凝土的浇注、每个门窗的安装都要达到安全要求,这是百年大计。”李克强副总理不久前在河北召开的部分省份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会议上强调:“住房质量直接关系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丝毫马虎和放松。各地都要尽快制定落实保障房质量监管办法,在设计、建材、施工等各个环节上严格把关,对存在的问题、隐患,发现一起,整改一起。”这为我们做好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监管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二是近年来我国工程质量监管工作不断得到加强。经过大家多年来的辛勤努力和不懈探索,我国工程质量监管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法规制度不断完善,监管方式不断创新,监管手段不断丰富,监管效能不断提高,在工程建设规模持续快速扩大的情况下,保持了我国工程质量形势的总体稳定。特别是这两年陆续出台了《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关于做好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工作的通知》等多部重要的规章文件,逐步建立了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建筑物设置永久性标牌等制度,完善了工程质量抽查、巡查以及差别化监管机制,加强了工程质量监管信息化建设,使监管工作更加科学、公正、高效。这为我们做好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监管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三是各地在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监管工作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陕西省专门成立了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协调领导小组,强化组织领导;江苏省将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全面纳入巡查范围,进一步完善省、市、县三级巡查体系,强化监督检查;广西自治区针对施工管理人员不到位的现象,要求将项目部组成人员照片、签名式样等在施工现场公布,强化制度执行;辽宁省制定了《辽宁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导则》,天津市出台了《天津市社会保障用房工程质量通病治理指导措施》,强化技术指导;重庆市、河北省等地针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参建企业及工程质量监管力量薄弱、经验不足的情况,组织开展专题培训,强化队伍建设;浙江省宁波市成立由保障性安居工程所在地街道、社区、群众参与的工程建设质量联合监督小组,强化社会监督;上海市通过建立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黑名单”、创优评比考核等制度,强化诚信体系建设。这都为我们做好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监管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搞好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监管工作也存在很多不利的因素:

一是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规模大、工期紧、任务重。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任务为3600万套,其中今年要开工建设1000万套,如果按照平均每套70平方米计算,总面积约7亿平方米。与去年相比,2010年全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完成开工建设590万套,今年增加近70%;与商品房相比,2010年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投资住宅新开工面积估计约为13亿平方米,今年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面积达到其50%。因此,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任务空前繁重,压力巨大,不少地方的人才、资金、管理资源满足不了工程建设需要。如有的地方政府为完成已签订的建设任务,往往不严格履行基本建设程序,在项目手续不全、建设资金还没有完全到位的情况下就开工建设,给后期的质量管理带来许多不利影响;有的项目招投标流程有所弱化,对参建队伍的选择把关不严,再加上有不少实力强的大企业不愿意承建保障房项目,使一些实力较弱、质量保证能力较差的企业中标;有的项目一味抓进度、赶工期,忽视质量管理,导致出现质量问题。

二是部分保障性安居工程参建企业质量意识不强,一些制约工程质量工作的深层次问题还未有效解决。从大环境上看,在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推进和整个工程建设规模迅速扩大的情况下,工程质量意识薄弱、诚信道德缺失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象“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这样的要求,对一些企业和人员仅仅停留在口号上,远没有成为谋求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和自觉行动,唯利是图的现象还是时有发生。特别是保障性安居工程造价低,利润少,一些企业错误地认为其质量标准要求可以不高,从而放松质量管理,粗制滥造,不负责任,甚至个别企业为了获取利润,不惜弄虚作假,偷工减料。此外,工程建设管理体制机制方面还存在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如建筑市场竞争不规范、信用体系不健全、质量责任不落实等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监管工作成效。

三是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监管难度大,监督执法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首先,对于各级地方政府来说,保障性安居工程不仅仅是一项建设任务,更是政治任务,确保按时开工建设、及时交付使用是当前最紧迫的任务。同时,保障性安居工程属于政府投资工程,政府既是业主,又是监管者,建管不分容易导致责任不清,那么很可能在个别地方,保障性安居工程成为拥有特权的法外特区,工程质量监管工作难以有效实施。第二,部分地区的工程质量监管力量不足。据统计,从2006年至2011年的5年间,全国城镇房屋建筑施工面积增加了一倍多,而质量监督人员数量基本没有变化,目前专业监督人员大概有33000多人,全国人均监督房屋建筑面积约为20.9万平方米,为90年代初人均监督面积3万平方米的7倍,有的大中城市人均监督面积都已超过100万平方米。此外,全国还有相当一部分地区工程质量监督经费没有落实。因此,当前工程质量监督人员紧缺、监督经费不足的问题非常突出,将严重影响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监管力度。第三,少数工程质量监督人员存在执法不到位的情况。有的监督检查工作不细致、走过场,不能及时有效发现问题和隐患;有的对发现的问题重处罚、轻整改,履职不尽责;有的对工程质量违法违规行为执法不严、违法不究,质量监管威慑力大打折扣。

以上分析表明,当前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监管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而且不光是今年,整个“十二五”期间可能都是如此。我们对此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深刻认识到工作的艰巨性和紧迫性,既要看到好的方面,也要看到不利的方面,认真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扎扎实实地做好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监管各项具体工作,使保障房质量真正得到保障。

二、准确把握要求,全面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监管工作

日前,我部印发了《关于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管理的通知》,召开了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管理电视电话会议,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部署。在此,我就贯彻落实通知和会议要求,全面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监管工作,谈几点具体意见:

(一)要切实把保障性安居工程作为今后几年工程质量监管工作的首要任务

大规模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既是经济任务,又是政治任务,是中央政府向全国人民的一个承诺,是改善民生的一个标志性工程,再难也要做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是当前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的一件大事,是部里的中心工作,更是我们今后一段时期质量监管的工作重点。希望各级建设主管部门及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也要切实重视起来,把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当作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到一切工作的首要位置来抓。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分管负责同志具体抓,强化工作部署,明确岗位职责,确保这项工作有力、有序开展。二是要充实监管队伍。监管队伍的素质和战斗力如何,直接决定着监管工作的水平和成效。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监管工作任务重、难度大,这对队伍素质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一方面要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另一方面要具有良好的工作作风。各级质量监督机构一定要把那些最优秀的骨干人员充实到保障房质量监管岗位上。对于保障房建设量较大、质量监管力量较强的地区,建议成立专门的队伍,专职负责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监管工作。同时,要加强对监管人员的培训,尤其是对于保障房质量管理的各项新制度和新举措,要确保落实到位。三是要保证工作经费。今年初,我们曾对各地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经费落实情况进行了统计,结果约50%的机构没有实现财政拨款,这半年可能又解决了一部分,但总体上仍会有一定缺口。我部将进一步加强与财政部等有关部门的协调,争取他们的支持,促使各地尽快落实好财政工作经费。各级工程质量监管部门特别是经费紧缺的单位,也要千方百计地做好经费保障工作,绝不能因为一时的经费困难,影响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监管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要切实履行保障性安居工程基本建设程序和制度

程序和制度执行如何,直接决定工程质量。只有严格履行基本建设程序和制度,才能有效保证工程建设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才能确保工程质量,这是一直以来大量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在严格履行保障性安居工程基本建设程序方面,既有工程质量监管的内容,也有建筑市场监管的内容,两方面要加强联动,共同配合,重点把好以下几个环节:一是严格招投标管理。招投标是否规范,中标的企业是否具有相应的质量保证能力,将对工程质量产生重要影响。对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各地要加强现场与市场监管的联动,工程质量监管部门要将工程参建企业及个人的质量信用记录,及时反馈给招投标监管部门,确保把那些质量管理水平高、信誉好、最负责任的企业挑选出来,承建保障性安居工程。二是严格施工图审查管理。这是保证工程勘察设计质量的关键环节,也是容易被忽视的一个环节。保障性安居工程虽然面积小、结构相对简单,但是如何有效保证使用功能和节能环保等方面的性能,对勘察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地要高度重视保障房的施工图审查工作,一方面强化对勘察设计内容的审查,确保勘察设计质量;另一方面强化对施工现场使用图纸的核查,施工图未经审查合格的,一律不得使用。三是严格施工许可管理。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必须严格执行施工许可制度,同时审批机关要主动增强服务意识,建立审批绿色通道,合理简化手续,缩短办理时限,保证工程依法及时开工建设。在办理工程质量监督手续时,对于符合条件的,要即到即办,也可与施工许可结合起来,提高审批效率。四是严格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管理。工程竣工验收备案是防止问题工程投入使用、确保工程质量的最后一道关口,其虽然是一种告知性备案,但绝不仅仅是履行程序,政府有责任在办理备案过程中发现工程竣工验收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各级建设主管部门及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必须加强对保障性安居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的管理,发现工程竣工验收过程中有违反工程质量管理规定行为的,必须责令整改;对已投入使用的,备案机关要责令停止使用,重新组织竣工验收。

除了基本建设程序以外,还有几项制度要执行好。一是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制度。2009年部里发过一个文件,要求在住宅工程中逐步实施分户验收制度,其中特别强调在保障性住房中要全面推行。实践证明,这项制度对保证住宅使用功能和观感质量、减少质量纠纷具有重要作用。如南京市自2006年下半年开展分户验收以来,住宅工程质量通病大幅下降,2009年与2006年相比,墙体裂缝、板裂缝、粉刷空鼓、净高几何尺寸偏差、门窗安装等方面的质量问题分别下降78%、85%、62%、85%和89%;住宅工程质量投诉连续4年显著下降,其中2007~2009年分别比上一年下降59.7%、39.6%和37.6%。宁波市在保障性安居工程中严格执行分户验收,有效遏制了质量通病的发生,质量投诉明显下降,2011年交付的保障房质量投诉几乎为零。这都是非常明显的成效。二是永久性标牌制度。去年发布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5号令明确规定,在建筑物明显部位设置永久性标牌,载明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等质量责任主体的名称及项目负责人的姓名。这是在工程建设中引入社会监督机制、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的重要举措。对这项制度,部领导非常重视,中央领导同志也给予了高度肯定,认为“这刻下了荣誉,也刻下了责任,意味着对保障房质量永远负责。”请各地务必认真贯彻落实好。三是工程质量保修制度。保障性安居工程在使用中一旦发现质量问题,不论是群众投诉还是媒体报道的,都必须及时迅速督促有关单位进行保修,并且对确属质量责任问题的,要严肃查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绝不能拖延、推诿,甚至故意捂盖子、隐瞒包庇,以致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给我们的工作带来被动。为此,各地要进一步完善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保修的相关规定,建立健全工程质量投诉处理及舆论监督应对工作机制。

(三)要切实落实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各方主体的质量责任

工程是企业干出来的,无论政府监管还是社会监督,都不能代替工程建设者的作用,所以只有工程建设各方主体及相关人员切实负起责任,才能真正保证工程质量。在这里,我想强调三个方面:一是企业的质量责任。在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中,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质量检测、施工图审查等单位都要依法承担起相应的质量责任。各级政府及建设主管部门既是行业主管部门,又在一定程度上肩负着建设单位的职能,包括统筹安排本地区建设任务,制定进度计划,保障建设资金,择优选择各方承建单位,加强合同管理等,要对工程质量全面负责;勘察、设计、施工等单位必须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严格执行工程建设标准,做到精心勘察、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分别对工程勘察、设计、施工质量负责;监理、施工图审查、质量检测等单位必须依法依规开展监理、审查、检测等工作,确保工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特别要强调的是,要合理划分总包企业与专业分包、劳务分包企业的责任,健全质量责任体系。二是个人的质量责任。一个企业无论资质高低、实力强弱,最终都要靠人在现场进行管理和建设。工程干好干坏,现场的每位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以及操作工人都至关重要。因此要采取有效措施,强化个人质量责任的落实,使企业法定代表人、工程项目负责人、工程技术负责人和各类注册执业人员都要负起应有的责任。三是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企业也好,个人也好,都要对工程质量负终身责任。要加强对保障性安居工程终身质量责任的追究,让工程建设的参与者们在工程全寿命周期内,都时时刻刻感受到这份质量责任,对自己的质量行为负责。比如设置永久性标牌、强化经济赔偿责任等,都是有效的手段,大家要不断研究,不断探索,使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真正得到落实。

(四)要切实强化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日常监管工作

确保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政府要切实负起监管责任,政府监管不是代替企业直接控制工程质量或进行质量把关,而是通过执法监督促使企业自觉承担质量责任。各级质量监管部门、每个执法人员都要明确工作职责,什么工作要做,做到什么程度,都要有一个清晰的标准,保证监管工作到位而不越位,更不能缺位。同时要规范和强化问责制,对于在工作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失职渎职的,要依法严肃追究其监管责任。对于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日常监管,切实履行监管责任,我重点强调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强化工程质量抽查和巡查。去年发布实施的5号部令-《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确立了以监督抽查为主要方式、以行政执法为基本特征的工程质量监督模式,不少省市根据5号部令制定了实施细则,对工程质量监督抽查、巡查的内容和频次等进行了细化。对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各地要在此基础上提出更高的要求,加大抽查、巡查的力度,有能力的地方要做到全覆盖、拉网式检查,确保对工程建设的关键环节、工程实体质量的重要方面,都能实现一定比例的抽查,避免出现大的监管漏洞。同时,各级建设主管部门要定期开展各类综合检查、专项巡查和层级督查活动,确保在工程建设全过程实施最严格的日常监督管理,争取把质量问题都消灭在萌芽之中。二是强化建筑材料质量监管。最近一段时期,从“瘦身钢筋”到低标号混凝土,涉及工程结构安全的主要建筑材料质量问题时有发生,表明强化保障性安居工程使用建筑材料的质量监管刻不容缓。要监督施工企业严格执行建筑材料进场复验制度,加强对工程质量检测行为的监管,加强对混凝土、钢筋等涉及结构安全及重要使用功能的材料、试件及结构实体质量的监督抽检,及时掌握检测机构上报的不合格信息,杜绝不合格材料用于实体工程。三是强化工程质量问题的约谈和查处督办。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管理电视电话会议明确要求:凡是保障性安居工程发生质量问题的,市县主管部门要及时查处并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对本地区的问题查处情况进行挂牌督办,对市县主管部门负责人进行约谈;凡是发生重大质量问题的,我部将实施重点督办,并进行通报,必要时我部将直接查处。这是全面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监管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各地务必要认真贯彻执行。四是强化工程质量监管信息化建设。面对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的现状,传统的工程质量监管手段已难以适应,必须在工作中广泛应用信息化技术,以监管手段的现代化来促进监管的高质量、高效率。近几年,我国工程质量监管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各地做了大量的工作,极大地提高了监督效率。我部已经启动工程质量监管的电子政务建设,也希望各地继续扎实推进这项工作,尤其对于保障性安居工程要加大这方面的投入。五是强化激励机制建设。这些年,对于工程质量监管工作我们往往强调检查,强调处罚,在鼓励创优方面做的相对不够。实事求是地讲,在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中,确实有大量负责任的企业、负责任的项目经理是在认认真真地搞建设,也涌现出不少质量优异的精品工程。各级建设主管部门要注意做好典型样板引路,鼓励创优,一方面通过表彰先进,促使广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者们树立信心,激发斗志;另一方面通过观摩交流,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提升整个工程质量管理和技术水平。

(五)要切实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执法处罚力度

当前,工程建设领域之所以还存在这样那样的违法违规行为,很重要的原因之一不是无法可依,而是执法不严、违法不究,企业违法成本过低。因此,在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监督执法工作中,必须严字当头、重典治乱,让违法违规者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让守法者不敢越过违法的红线。一是要对违法违规行为从严、从重进行处罚。对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违法违规行为,只要一经发现,一律依法严厉处罚,绝不下不为例,更不能徇私保护。依法进行处罚的,建议按法律规定的上限实施处罚。二是要强化企业资质和人员资格的处罚。我部日前下发了关于工程建设领域行政处罚裁量权的规定,明确了对工程质量违法违规企业实施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资质证书等处罚,以及对违法违规个人实施责令停止执业、吊销执业资格证书等处罚的有关条件和标准。对保障性安居工程,要严格执行该文件,特别要加强工程质量监管机构与招投标、资质资格管理部门的联动,建立联合执法机制,确保处罚到位。需要强调的是,对于依法应由上级建设主管部门作出的处罚,直接负责查处的下级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提出处罚建议的职责,必要时上级主管部门可以直接实施处罚。三是要强化不良记录管理和信用惩戒。对于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违法违规行为,要做好不良行为记录的管理工作,省级工程质量监管部门要及时汇总有关信息,定期在全省工程质量信用平台或有关媒体上公示,充分发挥社会和市场对企业的约束作用。

最后,我再讲一下今年开展的全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执法检查工作。4月份,我部下发了检查通知,各地都已经开展了全面、细致的自查工作,效果不错。在这里还要再强调一下,保障性安居工程是今年的检查重点,各地要对在建的保障性安居工程进行全面检查,不仅要检查项目是否在设计、建材、施工等环节严格把关,是否严格执行工程建设管理各项规定,是否执行安全、环保、节能等方面的技术标准,还要检查各级建设主管部门是否研究完善了保障房质量监管的办法,是否对保障房建设实行质量终身责任制,切实加强了项目质量的监管。希望各地按照以上要求认真组织好自查工作,发现保障房存在质量问题的,要坚决督促整改,消除质量隐患;发现我们的监管工作存在漏洞的,要及时研究完善,不断提高工作水平。部领导对检查工作非常重视,对我部的督查工作也提出了明确要求。今年的督查与以往相比,有几个比较大的变化,一是我们督查组里既有检查工程质量的专家,也有专门检查市场行为的专家,两方面检查结合起来,这是加强市场与现场监管联动的一项具体措施。二是督查主要采取“扫马路”的方式,随机抽查。三是对每项受检工程都会下发检查意见反馈书,对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工程要下发执法建议书,并进行全国通报。即使督查工作结束后,我们还要视情况对重点地区和重点检查内容进行回头看,再次进行检查。按照部领导要求,第一批督查可能提前到7月底进行,在这次会议后,部署督查工作的通知很快就会下发各地,请各地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同志们,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监管工作任务繁重,责任重大。能否打好这场攻坚战,是对全国工程质量监管系统的巨大挑战和考验。大家一定要切实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以百倍的信心、百倍的干劲、百倍的努力,坚决完成好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

谢谢大家。

第二篇:住建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吴慧娟司长在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监管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住建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吴慧娟司长在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监管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1年6月29日)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监管工作座谈会,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管理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总结交流这两年各地在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监管方面的经验和做法,结合保障性安居工程现场参观学习,研究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监管工作的具体措施,更好地履行我们的监管职责,切实保证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刚才,樊厅长介绍了浙江省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监管工作的有关情况,天津、辽宁、江苏、广西、重庆、陕西、宁波等7个省市分别作了会议交流发言,上海、河北等省市也作了自由发言,大家既谈到了成绩,也谈到了问题,同时提出了一些好的意见和建议,听后很受启发。下面,我就当前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监管工作的形势,以及下一步工作,讲两个方面的意见,供同志们参考。

一、正确分析形势,深刻认识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监管工作的紧迫性和艰巨性

分析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监管工作面临的形势,这里分两个方面来讲:

(一)正确认识当前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状况

对于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的评价,我们认为是总体受控,但形势严峻。先来看两次检查的数据,2009年,在我部开展的全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执法检查中,总共抽查了180项在建工程,其中有33项是保障性住房。根据检查结果,全部工程的不符合项占所有检査子项的比例为3.9^,其中保障性住房不符合项比例为3.3^,还略好于平均值。去年7月份,我部对北京、河北等16个省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情况进行了督查,共抽查了 62项保障性安居工程,工程质量检查的不符合项比例为2.1^,而且不符合项多数不是结构质量问题,主要是指一些工程质量通病,应该说基本反映了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总体上还是有保证的。当然,今年以来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量大幅增加,质量管理能不能跟上,工程质量会不会出现问题甚至一定程度的滑坡,全国范围内还缺少一个定量的统计,但是有一些地方的检查数据表明还是在受控状态。同时,各地对保障煌安居工程质量都非常重视,质量监管力度也在不断,沃,取得了积极成效。我们对-葆一持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总体受控是有信心 的。

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存在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形势严峻。从面上讲,今年全国开工

建设1000万套保障性安居工程,即使只有1^存在质量缺陷,就会有10万套房屋成为问题房,将会影响到10万个

家庭的安居生活,不仅会使他们的利益遭受损失,还将给社会和谐稳定带来不利影响,对此我们必须要保持清醒的认识。从个案上看,有的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通病仍然比较普遍,个别项目甚至存在严重的结构质量隐患,直接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比如,去年6月份,北京市工程质量监!管部门在监督中发现,北京市大兴旧宫三角地8(3区保障性住房出现大面积墙体和楼板混凝土不满足设计强度等级要求,责令拆除了其中6栋楼的地上结构。今年5月份,媒体曝光了青海省湟中县新农村建设项目一多巴“康〗11新城”的质量问题,部分现浇楼板、阳台栏板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要| 求,圈梁构造柱等现浇构件较大范围出现蜂窝、麻面、夹渣、断柱、漏筋的现象,部分楼层需拆除重建。日前,广西住房1 和城乡建设厅在全区建筑市场暨建筑工程质量安全层级督查中发现,部分保障房项目存在较多质量问题,尤其是上思县昌菱农场廉租住宅楼工程,既违规使用“瘦身钢筋〃,还使用不合格的低标号水泥,存在明显的偷工减料行为。这些质量问题令人触目惊心。

总之,我们要全面、客观地看待当前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现状,既不能因为出现了一些问题,就把工程质量说成一团糟,产生畏难情绪,丧失信心;更不能盲目乐观,掉以轻心,放松质量监管。

(二)全面认识做好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监管工作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大规模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重大民生工程,做好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监管工作,应该说有不少有利的条件:

一是党和国家对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高度重视。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对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做出重要批示和指示,温

家宝总理今年5月1日视察北京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工地时强调指出:、、所有建筑都要重视质量,保障性住房更要重视,要确保每根钢筋的使用、每块混凝土的浇注、每个门窗的安装都要达到安全要求,这是百年大计。”李克强副总理不久前在河北召开的部分省份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会议上强调:、、住房质量直接关系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丝毫马虎和放松。各地都要尽快制定落实保障房质量监管办法,在设计、建材、施工等各个环节上严格把关,对存在的问题、隐患,发现一起,整改一起。〃这为我们做好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监管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二是近年来我国工程质量监管工作不断得到加强。经过大家多年来的辛勤努力和不懈探索,我国工程质量监管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法规制度不断完善,监管方式不断创新,监管手段不断丰富,监管效能不断提高,在工程建设规模持续快速扩大的情况下,保持了我国工程质量形势的总体稳定。特别是这两年陆续出台了《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关于做好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工作的通知》等多部重要的规章文件,逐步建立了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建筑物设置永久性标牌等制度,完善了工程质量抽查、巡查以及差别化监管机制,加强了工程质量监管信息化建设,使监管工作更加科学、公正、高效。这为我们做好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监管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三是各地在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监管工作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陕西省专门成立了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协调领导小组,强化组织领导;江苏省将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全面纳入巡查范围,进一步完善省、市、县三级巡查体系,强化监督检查;广西自治区针对施工管理人员不到位的现象,要求将项目部组成人员照片、签名式样等在施工现场公布,强化制度执行;辽宁省制定了《辽宁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导则》,天津市出台了《天津市社会保障用房工程质量通病治理指导措施》,强化技术指导;重庆市、河北省等地针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参建企业及工程质量监管力量薄弱、经验不足的情况,组织开展专题培训,强化队伍建设4 浙江省宁波市成立由保障性安居工程所在地街道、社区、群众参与的工程建设质量联合监督小组,强化社会监督;上海市通过建立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黑名单〃、创优评比考核等制度,强化诚信体系建设。这都为我们做好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监管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搞好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监管工作也存在很多不利的因素:

一是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规模大、工期紧、任务重。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任务为

3600万套,其中今年要开工建设1000万套,如果按照平均每套70平方米计算,总面积约7亿平方米。与去年相比,2010年全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完成开工建设590万套,今年增加近7070;与商品房相比,2010年全国房地产开发

企业投资住宅新开工面积估计约为13亿平方米,今年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面积达到其50^/0。因此,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任务空前繁重,压力巨大,不少地方的人才、资金、管理资源满足不了工程建设需要。如有的地方政府为完成已签订的建设任务,往往不严格履行基本建设程序,在项目手续不全、建设资金还没有完全到位的情况下就开工建设,给后期的质量管理带来许多不利影响;有的项目招投标流程有所弱化,对参建队伍的选择把关不严,再加上有不少实力强的大企业不愿意承建保障房项目,使一些实力较弱、质量保证能力较差的企业中标;有的项目一味抓进度、赶工期,忽视质量管理,导致出现质量问题。

二是部分保障性安居工程参建企业质量意识不强,一些制约工程质量工作的深层次问题还未有效解决。从大环境上看,在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推进和整个工程建设规模迅速扩大的情况下,工程质量意识薄弱、诚信道德缺失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象、、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这样的要求,对一些企业和人员仅仅停留在口号上,远没有成为谋求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和自觉行动,唯利是图的现象还是时有发生。特别是保障性安居工程造价低,利润少,一些企业错误地认为其质量标准要求可以不高,从而放松质量管理,粗制滥造,不负责任,甚至个别企业为了获取利润,不惜弄虚作假,偷工减料。此外,工程建设管理体制机制方面还存在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如建筑市场竞争不规范、信用体系不健全、质量责任不落实等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监管工作成效。三是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监管难度大,监督执法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首先,对于各级地方政府来说,保障性安居工程不仅仅是一项建设任务,更是政治任务,确保按时开工建设、及时交付使用是当前最紧迫的任务。同时,保障性安居工程属于政府投资工程,政府既是业主,又是监管者,建管不分容易导致责任不清,那么很可能在个别地方,保障性安居工程成为拥有特权的法外特区,工程质量监管工作难以有效实施。第二,部分地区的工程质量监管力量不足。据统 计,从2006年至2011年的5年间,全国城镇房屋建筑施

工面积增加了一倍多,而质量监督人员数量基本没有变化,目前专业监督人员大概有33000多人,全国人均监督房屋建筑面积约为20.9万平方米,为90年代初人均监督面积3 万平方米的7倍,有的大中城市人均监督面积都已超过100 万平方米。此外,全国还有相当一部分地区工程质量监督经费没有落实。因此,当前工程质量监督人员紧缺、监督经费不足的问题非常突出,将严重影响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监管力度。第三,少数工程质量监督人员存在执法不到位的情况。有的监督检查工作不细致、走过场,不能及时有效发现问题和隐患;有的对发现的问题重处罚、轻整改,履职不尽责; 有的对工程质量违法违规行为执法不严、违法不究,质量监管威慑力大打折扣。、以上分析表明,当前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监管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而且不光是今年,整个、、十二五” 期间可能都是如此。我们对此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深刻认识到工作的艰巨性和紧迫性,既要看到好的方面,也要看到不利的方面,认真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扎扎实实地做好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监管各项具体工作,使保障房质量真正得到保障。

二、准确把握要求,全面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监管 工作

曰前,我部印发了《关于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管理的通知》,召开了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管理电视电话会议,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部署。在此,我就贯彻落实通知和会议要求,全面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监管工作,谈几点具体意见:

(一)要切实把保障性安居工程作为今后几年工程质量 监管工作的首要任务

大规模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既是经济任务,又是政治任务,是中央政府向全国人民的一个承诺,是改善民生的一个标志性工程,再难也要做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是当前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的一件大事,是部里的中心工作,更是我们今后一段时期质量监管的工作重点。希望各级建设主管部1 门及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也要切实重视起来,把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当作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到一切工作的首要位置来抓。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分管负责同志具体抓,强化工作部署,明确岗位职责,确保这项工作有力、有序开展。二是要充实监管队伍。监管队伍的素I 质和战斗力如何,直接决定着监管工作的水平和成效。保障I 性安居工程质量监管工作任务重、难度大,这对队伍素质提I 出了比较高的要求,一方面要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另一方面要具有良好的工作作风。各级质量监督机构一定要把那些最优秀的骨干人员充实到保障房质量监管岗位上。对于保障房建设量较大、质量监管力量较强的地区,建议成立专门的队伍,专职负责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监管工作。同时,要加强对监管人员的培训,尤其是对于保障房质量管理的各项新制度和新举措,要确保落实到位。三是要保证工作经费。今年初,我们曾对各地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经费落实情况进行了

统计,结果约5070的机构没有实现财政拨款,这半年可能

又解决了一部分,但总体上仍会有一定缺口。我部将进一步加强与财政部等有关部门的协调,争取他们的支持,促使各地尽快落实好财政工作经费。各级工程质量监管部门特别是经费紧缺的单位,也要千方百计地做好经费保障工作,绝不能因为一时的经费困难,影响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监管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要切实履行保障性安居工程基本建设程序和制度程序和制度执行如何,直接决定工程质量。只有严格履行基本建设程序和制度,才能有效保证工程建设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才能确保工程质量,这是一直以来大量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在严格履行保障性安居工程基本建设程序方面,既有工程质量监管的内容,也有建筑市场监管的内容,两方面要加强联动,共同配合,重点把好以下几个环节:一是严格招投标管理。招投标是否规范,中标的企业是否具有相应的质量保证能力,将对工程质量产生重要影响。对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各地要加强现场与市场监管的联动,工程质量监管部门要将工程参建企业及个人的质量信用记录,及时反馈给招投标监管部门,确保把那些质量管理水平高、信誉好、最负责任的企业挑选出来,承建保障性安居工程。二是严格施工图审查管理。这是保证工程勘察设计质量的关键环节,也是容易被忽视的一个环节。保障性安居工程虽然面积小、结构相对简单,但是如何有效保证使用功能和节能环保等方面的性能,对勘察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地要高度重视保障房的施工图审査工作,一方面强化对勘察设计内容的审査,确保勘察设计质量;另一方面强化对施工现场使用图纸的核査,施工图未经审查合格的,一律不得使用。三是严格施工许可管理。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必须严格执行施工许可制度,同时审批机关要主动增强服务意识,建立审批绿色通道,合理简化手续,縮短办理时限,保证工程依法及时开工建设。在办理工程质量监督手续时,对于符合条件的,要即到即办,也可与施工许可结合起来,提高审批效率。四是严格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管理。工程竣工验收备案是防止问题工程投入使用、确保工程质量的最后一道关口,其虽然是一种告知性备案,但绝不仅仅是履行程序,政府有责任在办理备案过程中发现工程竣工验收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各级建设主管部门及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必须加强对保障性安居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的管理,发现工程竣工验收过程中有违反工程质量管理规定行为的,必须责令整改;对已投入使用的,备案机关要责令停止使用,重新组织竣工验收。

除了基本建设程序以外,还有几项制度要执行好。-是

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制度。2009年部里发过一个文件,要求在住宅工程中逐步实施分户验收制度,其中特别强调在保障性住房中要全面推行。实践证明,这项制度对保证住宅使用功能和观感质量、减少质量纠纷具有重要作用。如南京市自2006年下半年开展分户验收以来,住宅工程质量通病大幅下降,2009年与2006年相比,墙体裂缝、板裂缝、粉刷空鼓、净高几何尺寸偏差、门窗安装等方面的质量问题分别下降7870、8570、62^、8570和8970;住宅工程质量投诉连续4年显著下降,其中2007〜2009年分别比上一年下降59.7^、39.6。/^和37.6^。宁波市在保障性安居工程中严格执行分户验收,有效遏制了质量通病的发生,质量投诉明显下降,2011年交付的保障房质量投诉几乎为零。这都是非常明显的成效。二是永久性标牌制度。去年发布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5号令明确规定,在建筑物明显部位设置永久性标牌,载明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等质量责任主体的名称及项目负责人的姓名。这是在工程建设中弓I入社会监督机制、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的重要举措。对这项制度,部领导非常重视,中央领导同志也给予了高度肯定,认为、、这刻下了荣誉,也刻下了责任,意味着对保障房质量永远负责。〃请各地务必认真贯彻落实好。三是工程质量保修制度。保障性安居工程在使用中一旦发现质量问题,不论是群众投诉还是媒体报道的,都必须及时迅速督促有关单位进行保修,并且对确属质量责任问题的,要严肃查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绝不能拖延、推诿,甚至故意捂盖子、隐瞒包庇,以致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给我们的工作带来被动。为此,各地要进一步完善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保修的相关规定,建立健全工程质量投诉处理及舆论监督应对工作机制。

(三)要切实落实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各方主体的质量 责任

工程是企业干出来的,无论政府监管还是社会监督,都不能代替工程建设者的作用,所以只有工程建设各方主体及相关人员切实负起责任,才能真正保证工程质量。在这里,我想强调三个方面:一是企业的质量责任。在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中,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质量检测、施工图审查等单位都要依法承担起相应的质量责任。各级政府及建设主管部门既是行业主管部门,又在一定程度上肩负着建设单位的职能,包括统筹安排本地区建设任务,制定进度计划,保障建设资金,择优选择各方承建单位,加强合同管理等,要对工程质量全面负责;勘察、设计、施工等单位必须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严格执行工程建设标准,做到精心勘察、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分别对工程勘察、设计、施工质量负责;监理、施工图审查、质量检测等单位必须依法依规开展监理、审查、检测等工作,确保工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特别要强调的是,要合理划分总包企业与专业分包、劳务分包企业的责任,健全质量责任体系。二是个人的质量责任。一个企业无论资质高低、实力强弱,最终都要靠人在现场进行管理和建设。工程干好干坏,现场的每位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以及操作工人都至关重要。因此要采取有效措施,强化个人质量责任的落实,使企业法定代表人、工程项目负责人、工程技术负责人和各类注册执业人员都要负起应有的责任。三是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企业也好,个人也好,都要对工程质量负终身责任。要加强对保障性安居工程终身质量责任的追究,让工程建设的参与者们在工程全寿命周期内,都时时刻刻感受到这份质量责任,对自己的质量行为负责。比如设置永久性标牌、强化经济赔偿责任等,都是有效的手段,大家要不断研究,不断探索,使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真正得到落实。(四)要切实强化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日常监管工作确保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政府要切实负起监管责任,政府监管不是代替企业直接控制工程质量或进行质量把关,而是通过执法监督促使企业自觉承担质量责任。各级质量监管部门、每个执法人员都要明确工作职责,什么工作要做,做到什么程度,都要有一个清晰的标准,保证监管工作到位而不越位,更不能缺位。同时要规范和强化问责制,对于在工作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失职渎职的,要依法严肃追究其监管责任。对于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日常监管,切实履行监管责任,我重点强调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强化工程质量抽查和巡查。去年发布实施的5号部令一《房屋建筑和^ 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确立了以监督抽查为主要方式、以行政执法为基本特征的工程质量监督模式,不少省市根据5号部令制定了实施细则,对工程质量监督抽查、巡査的内容和频次等进行了细化。对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各地要在此基础上提出更高的要求,加大抽查、巡查的力度,3 有能力的地方要做到全覆盖、拉网式检査,确保对工程建设的关键环节、工程实体质量的重要方面,都能实现一定比例的抽查,避免出现大的监管漏洞。同时,各级建设主管部门要定期幵展各类综合检查、专项巡査和层级督查活动,确保在工程建设全过程实施最严格的日常监督管理,争取把质量问题都消灭在萌芽之中。二是强化建筑材料质量监管。最近一段时期,从“瘦身钢筋〃到低标号混凝土,涉及工程结构安;全的主要建筑材料质量问题时有发生,表明强化保障性安居工程使用建筑材料的质量监管刻不容缓。要监督施工企业严格执行建筑材料进场复验制度,加强对工程质量检测行为的: 监管,加强对混凝土、钢筋等涉及结构安全及重要使用功能1 的材料、试件及结构实体质量的监督抽检,及时掌握检测机构上报的不合格信息,杜绝不合格材料用于实体工程。三是强化工程质量问题的约谈和查处督办。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管理电视电话会议明确要求:凡是保障性安居工程发生质量问题的,市县主管部门要及时查处并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对本地区的问题查处情况进行挂牌督办,对市县主管部门负责人进行约谈;凡是发生

重大质量问题的,我部将实施重点督办,并进行通报,必要时我部将直接查处。这是全面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监管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各地务必要认真贯彻执行。四是强化工程质量监管信息化建设。面对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的现状,传统的工程质量监管手段己难以适应,必须在工作中广泛应用信息化技术,以监管手段的现代化来促进监管的高质量、高效率。近几年,我国工程质量监管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各地做了大量的工作,极大地提高了监督效率。我部已经启动工程质量监管的电子政务建设,也希望各地继续扎实推进这项工作,尤其对于保障性安居工程要加大这方面的投入。五是强化激励机制建设。这些年,对于工程质量监管工作我们往往强调检査,强调处罚,在鼓励创优方面做的相对不够。实事求是地讲,在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中,确实有大量负责任的企业、负责任的项目经理是在认认真真地搞建设,也涌现出不少质量优异的精品工程。各级建设主管部门要注意做好典型样板引路,鼓励创优,一方面通过表彰先进,促使广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者们树立信心,激发斗志;另一方面通过观摩交流,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提升整个工程质量管理和技术水平。(五)要切实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执法处罚力度当前,工程建设领域之所以还存在这样那样的违法违规行为,很重要的原因之一不是无法可依,而是执法不严、违法不究,企业违法成本过低。因此,在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监督执法工作中,必须严字当头、重典治乱,让违法违规者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让守法者不敢越过违法的红线。一是要对违法违规行为从严、从重进行处罚。对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违法违规行为,只要一经发现,一律依法严厉处罚,绝不下不为例,更不能徇私保护。依法进行处罚的,建议按法律规定的上限实施处罚。二是要强化企业资质和人员资格的处罚。我部日前下发了关于工程建设领域行政处罚裁量权的规定,明确了对工程质量违法违规企业实施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资质证书等处罚,以及对违法违规个人实施责令停止执业、吊销执业资格证书等处罚的有关条件和标准。对保障性安居工程,要严格执行该文件,特别要加强工程质量监管机构与招投标、资质资格管理部门的联动,建立联合执法机制,确保处罚到位。需要强调的是,对于依法应由上级建设主管部门作出的处罚,直接负责查处的下级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提出处罚建议的职责,必要时上级主管部门可以直接实施处罚。三是要强化不良记录管理和信用惩戒。对于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违法违规行为,要做好不良行为记录的管理工作,省级工程质量监管部门要及时汇总有关信息,定期在全省工程质量信用平台或有关媒体上公示,充分发挥社会和市场对企业的约束作用。

最后,我再讲一下今年开展的全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执、法检査工作。4月份,我部下发了检查通知,各地都已经开 展了全面、细致的自查工作,效果不错。在这里还要再强调 一下,保障性安居工程是今年的检查重点,各地要对在建的 保障性安居工程进行全面检查,不仅要检查项目是否在设 ^^施工等环节严格把关,是否产格执行工程建设管

逢各项规定,是否执行安全、环保、节能等方面的技术标准,还要检查各级建设主管部门是否研究完善了保障房质量监 管的办法,是否对保障房建设实行质量终身责任制,切实加 强了项目质量的监管。希望各地按照以上要求认真组织好自 査工作,发现保障房存在质量问题的,要坚决督促整改,消 除质量隐患;发现我们的监管工作存在漏洞的,要及时研究 完善,不断提高工作水平。部领导对检查工作非常重视,对 我部的督查工作也提出了明确要求。今年的督査与以往相 》 比,有几个比较大的变化,一是我们督查组里既有检査工程 | 质量的专家,也有专门检查市场行为的专家,两方面检査结

合起来,这是加强市场与现场监管联动的一项具体措施。二是督查主要采取”扫马路"的方式,随机抽查。三是对每项受

检工程都会下发检查意见反馈书,对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工程要下发执法建议书,并进行全国通报。即使督查工作结束后,我们还要视情况对重点地区和重点检査内容进行回头看,再次进行检查。按照部领导要求,第一批督查可能提前到7月底进行,在这次会议后,部署督查工作的通知很快就会下发各地,请各地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同志们,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监管工作任务繁重,责任重大。能否打好这场攻坚战,是对全国工程质量监管系统的巨大挑战和考验。大家一定要切实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以百倍的信心、百倍的干劲、百倍的努力,坚决完成好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谢谢大家。

第三篇:关于印发吴慧娟司长在全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座谈会上讲话的通知

关于印发吴慧娟司长在全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座谈会上讲话的通知

建质质函[2011]12号

各省、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直辖市建委(建交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计划单列市建设局(建委):

2011年1月12日,全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座谈会在昆明召开,现将吴慧娟司长在会议上的讲话予以印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

二〇一一年一月三十一日

吴慧娟司长在全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1年1月12日)

同志们:

新年伊始,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座谈会,主要任务是回顾2010年全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管工作,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和问题,研究部署2011年主要工作。前面,大家围绕会议主题做了很好的发言与交流,既实事求是地总结了工作,反映了问题,又提出了很多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听后很受启发。下面,我谈三个方面意见:

一、2010年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2010年是建筑业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在工作任务重、社会压力大、制约因素多的情况下,全国工程质量监管系统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各地围绕重点工作,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加强队伍建设,改进监管方式,加大监管力度,有力地保证了我国工程质量总体形势的稳定,全年没有发生重大工程质量事故,为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质量安全环境,在此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和慰问。

(一)高度重视工程质量立法工作,健全法规制度体系

过去的一年,我们始终把建章立制摆在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针对现行制度不完善、不适应的地方,开展了一系列法规规章的制修订工作,主要有:积极推进《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修订工作,组织有关单位分七个专题进行了深入研究论证,为下一步修订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制定出台《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5号),进一步规范了工程质量监督的内容和程序,推动全面加强和改进工程质量监管工作;开展《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41号)的修订工作,组织多次调研和座谈,已完成了修订初稿;印发《关于做好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的通知》(建质〔2010〕111号),为工程质量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提供了基本依据。各地也在法规制度建设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制定了大量的规范性文件,上海、广东、山西、甘肃、天津、吉林等省市还积极推动出台或修订关于工程质量管理的地方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有力促进了工程质量监管工作的法制化进程。

(二)积极创新工程质量监管方式,提高监管工作效能

过去一年,各地以5号部令的出台为契机,以提高工程质量监管效能为目标,以推行监督巡查和差别化监管、强化市场与现场监管联动等为重点,积极探索,不断创新,有针对性地改进和完善监管方式方法,监管效能不断提高。北京将巡回监督和竣工验收同步监督结合起来,加强对工程施工全过程的巡查,去年共计巡回监督检查16265项次,发出整改通知书1761份。江苏省常州市建立隐蔽工程网上通知系统,使监督人员能够根据情况随机抽查,增强了监管工作的有效性和威慑力。湖南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每季度均公布全省差别化管理企业名单,指导和督促各地加强对其所承建项目的监督检查,强化差别化监管。广西、贵州等省市积极推动市场与现场监管联动,强化监管部门的信息沟通,完善联合执法机制,加大了监督执法力度。

(三)着力加强重点领域工程质量监管,保证工程质量

过去一年,各地在工作中注重突出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不断完善监管措施,加大监管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加强住宅工程尤其是保障性住房质量监管,不少省市开展了保障性住房质量专项检查,在保障性住房中全面实施质量分户验收制度,整体质量得到有效保证。二是深入开展工程质量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在中央统一部署的专项治理排查工作中,全国共计排查工程项目63411个,发现问题60884个,罚没、补交等款项金额共计5320.5万元,有效遏制了工程质量违法违规行为。三是切实抓好汶川、玉树、舟曲灾后恢复重建工程及上海世博会工程等重点工程质量监管,有关省市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的不利条件,千方百计、全力以赴地做好质量监管工作,确保了这些工程保质保量按时投入使用。特别是在灾区恢复重建中,全国工程质量监管系统紧密协作,互相支援,如上海市援助玉树灾区100万元专门用于建立工程质量检测试验室,有力支持了灾区的恢复重建工程质量管理工作。

四)认真抓好工程质量监督队伍建设,增强执法能力和水平

过去一年,不少地区面临监督工作经费不落实、监督队伍出现不稳定因素的严峻局面,但是各地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在主管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克服种种困难,队伍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一是全力保障质量监督工作经费。通过各方努力,财政保障监督工作经费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据统计,截至2010年底,全国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中已落实财政拨款的占48%,比2009年增加了20%,为质量监督工作的正常开展和监督队伍的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二是深入开展质量监督机构和监督人员的考核培训。去年全国各省市基本完成了对监督机构和人员的考核,并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一系列的培训工作,监督执法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增强。三是积极推进工程质量监管信息化建设。多数省市建立了省级工程质量监管信息平台,实现了全省监管数据的共享,通过运用现代信息化手段提升了质量监管信息化水平,促进质量监管工作更加科学、规范、高效。

二、当前面临的形势和问题

工程质量监管工作取得的成绩值得肯定,但面临的形势仍然非常严峻,任务仍然非常艰巨。

一是任务重、规模大。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工程建设规模持续快速扩大,工程质量监管任务量大幅增加。据初步统计,2010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27.8万亿元,同比增长23.8%;建筑业总产值达到95206亿元,同比增长24%;房屋建筑施工面积达到70.1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9%。其中,保障性住房和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正在经历跨越式发展阶段,2010年全国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开工590万套,同比增长55.3%,2011年又计划建设1000万套,比2010年增长69.5%;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方面,国务院已经批复了28个城市的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目前有25个城市共有在建线路54条、1504公里。但是,工程质量监管人员并没有相应增加,监管力量不足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二是要求高、责任大。随着保障和改善民生日益成为经济建设的主旋律,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生命财产安全的工程质量问题,不仅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更是民生问题,各级领导高度关心,社会各界高度关注。此外,从确保基本的结构安全到追求房屋功能合理、节能环保,老百姓对工程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工程质量监管工作肩负的责任和压力越来越大。近两年来,中央领导同志对工程质量工作多次做出重要批示,反复强调要高度重视工程质量问题,切实加强质量管理。同时,工程质量问题在媒体上的曝光率不断提高,工程质量已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

三是问题多、难度大。全国工程质量总体水平保持稳中有升,但距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们的期望还有较大差距,工程质量通病仍然比较普遍,极个别工程质量低劣,甚至存在严重质量安全隐患。同时,在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转型时期,工程建设主体多元化,行为复杂化,工程建设领域面临大量新问题、新

情况,工程质量监管的难度很大。去年查处了两起比较典型的案例,一个是有的省部分工程使用非法拉长的“瘦身”钢筋,导致钢筋截面尺寸和力学性能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造成工程质量隐患;另一个是某保障房项目出现大面积墙体和楼板混凝土不满足设计强度等级要求,导致6栋楼地上结构被拆除。钢筋和混凝土都是直接关系工程主体结构安全的主要建筑材料,如此明目张胆地偷工减料,让人触目惊心。

对于上述问题,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质量意识淡漠,诚信缺失。市场经济首先是诚信经济,质量是工程建设的核心,也是工程建设企业信誉的根本保证。但一些企业和从业人员没有基本的诚信观念和责任意识,质量意识淡漠,缺乏搞好工程质量的内在机制。更有少数人利欲熏心,为谋取非法利益不择手段、不计后果,对工程质量造成严重危害。

二是市场竞争机制不健全。以不合理工期和造价为主要特征的恶性竞争加剧,工程转包、违法分包、挂靠等现象存在,同时从业人员总体素质偏低,一大批技术力量薄弱、质量保证能力不足的队伍挤占了市场,企业缺乏搞好工程质量的必备条件。

三是监管处罚不力。由于工程质量监管力量严重不足,以及经费得不到有效保障,一些地区质量监管工作不到位。更重要的是,对各种违法违规行为执法不严,处罚力度普遍较弱,甚至有个别地方基本没有处罚,致使企业违法成本过低,缺乏搞好工程质量的外部压力。

三、2011年重点工作

2011年,工程质量监管工作要坚决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的部署和要求,进一步明确目标,突出重点,以落实工程质量责任为核心,切切实实抓好几项重点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一)继续推进法规制度建设

工程质量法律法规是政府依法实施监管的基础,加强法规制度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的基础工作。今年,要着力推进4个方面的法规制度建设。一是继续开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修订工作。《条例》作为工程质量管理的基本法规,对其进行修订是一项政策性极强、涉及面很广的工作,需要广泛征求意见和深入论证。去年我们对7个专题进行了研究,今年还需要再研究几个专题,包括确立监督机构的执法定位、强化对企业和人员资质资格的要求、鼓励企业创优争优等方面,要开展进一步的调研和论证,以扎扎实实地推进修订工作。二是修订出台《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办法》修订稿经过反复的征求意见和论证修改,这次会上也已印发大家,有的同志在前面发言中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希望大家回去以后认真组织研讨,及时反馈书面意见。我们将在进一步修改完善后报部法规司审议,争取下半年修订出台。三是出台保障性住房质量管理方面的规范性文件,强化保障性住房质量监管。姜部长在去年底召开的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特别强调:“住房工程质量,特别是保障房质量,明年各地要作为重点抓一下。”因此,今年要把保障房质量监管作为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针对其工期紧、造价低、政府投资等特点,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确保工程质量。四是继续开展工程质量保险制度研究。工程质量保险制度是用经济手段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有效措施,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研究,也希望各地积极参与试点,积累有益经验,共同推进这项工作。

(二)加强以保障房为重点的工程质量监督执法

今年,要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组织开展以保障性住房为主的全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执法检查。各地要对住宅工程特别是保障性住房进行全面普查,在各省市自查的基础上,我部将适时进行督查。对于今年的检查工作,特别强调三点:第一检查内容要突出重点。重点检查工程参建各方和注册执业人员质量行为、工程主体结构及钢筋、混凝土等主要建筑材料的质量、住宅质量分户验收制度落实情况等。第二要多采用暗查的方式。检查工作不能走过场,暗查暗访,不提前通知,既可以增强检查的威慑力,又可以了解真实情况,我们到

各地督查也将主要采取“扫马路”方式。第三要严格执法。对于部里督查的每一项工程,都要下发检查意见反馈书,检查结果将选择关键内容进行网上公示。各地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坚决督促整改到位,并严格依法进行处罚。二是加强市场与现场联动执法。姜部长在去年底召开的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提出明确要求:“对发生质量安全事故的从业人员和企业负责人,要限制其从业资格;情节严重的,终身不得从事建筑活动。同时,要把严肃查处违反法定建设程序、违法分包、转包、挂靠等行为,作为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的一项治本措施,长期坚持,毫不松懈。”因此,我们将和市场司一起,对于工程质量违法违规企业和个人,进一步加大资质资格、招投标等方面处罚力度,并着力加强市场行为监管,建立健全市场诚信体系,实现市场和现场监督执法信息的共享。三是规范和加强工程质量行政处罚。去年部里一直在研究制定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文件,估计很快就将出台,文件对各类行政处罚的权限、标准等进行了细化,使之更具可操作性。各地要按照文件要求,进一步做好工程质量行政处罚工作。

(三)认真做好5号部令的贯彻执行工作

5号部令是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工程质量监管工作的重要文件,贯彻执行好部令,是现阶段提高工程质量监管效能的迫切需要和重要保障。去年9月份,我们在太原召开了宣贯会,随后下发了关于贯彻实施5号部令的通知,提出了具体要求。各地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把今年作为5号部令的贯彻执行年,务必使部令的各项规定落到实处。建议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各省市要尽快制定部令的具体实施办法,重点是细化工程质量监督内容和监督程序。比如,地基基础和主体结构验收监督是否以程序性监督为主;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监督以巡查为主,是否要规定最低检查频次等,各地可以根据本地实际确定。大家常提尽职免责,各地的实施办法就是要把质量监督机构应该履行哪些职责规定清楚,既要注意体现行政执法的要求,不能越位,也要确保监督机构有能力充分履行职责,不能缺位。二是要严格落实企业和个人的质量终身责任制。要加快建立本地区工程质量信用档案,认真执行在建筑物明显部位设置永久性标牌、及时公布工程质量问题及整改情况等规定,加大对违法违规企业资质资格的处罚力度,强化企业质量责任落实。积极探索领导带班制,确保项目经理、总监理工程师等关键人员在岗到位,强化个人质量责任落实。三是要大力加强工程质量监督队伍建设。按照部令要求,继续做好对本地区各级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及监督人员的考核培训,重点督促达不到考核要求的机构和人员进行整改,确保监督队伍素质和监督执法水平。还没有落实经费的地区,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积极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尽快妥善解决经费保障问题。

(四)继续深入开展工程质量突出问题专项治理

开展工程质量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是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部署和要求,着力消除制约工程质量水平提高的不利因素的重要举措。专项治理并不是一项孤立的工作,与我们的日常工作密不可分。2010年全国工程质量专项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仍没有得到有效解决,长效机制建设还有待加强。因此,各地要进一步增强专项治理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认真总结经验,分析问题,找出差距,按照《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和《加强工程建设实施和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指导意见》的要求,认真贯彻执行《关于解决当前政府投资工程建设中带有普遍性问题的意见》,围绕中心工作,扎实推进专项治理工作取得新成效。

同志们,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开局之年,经济社会发展将迈入一个新的阶段,认真做好工程质量监管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大局,是我们的重要职责。希望大家坚定信心,再接再厉,扎扎实实做好今年各项工作,为推动我国工程质量水平再上新台阶而不懈努力。

最后,感谢在座各位同志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同时也感谢云南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为会议做出的周到细致的安排。春节将至,在这里给大家拜个早年,祝大家新年快乐,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谢谢大家!

第四篇:吴慧娟司长在全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1年1月)

吴慧娟司长在全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1年1月12日)

同志们:

新年伊始,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座谈会,主要任务是回顾2010年全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管工作,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和问题,研究部署2011年主要工作。前面,大家围绕会议主题做了很好的发言与交流,既实事求是地总结了工作,反映了问题,又提出了很多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听后很受启发。下面,我谈三个方面意见:

一、2010年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2010年是建筑业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在工作任务重、社会压力大、制约因素多的情况下,全国工程质量监管系统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各地围绕重点工作,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加强队伍建设,改进监管方式,加大监管力度,有力地保证了我国工程质量总体形势的稳定,全年没有发生重大工程质量事故,为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质量安全环境,在此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和慰问。

(一)高度重视工程质量立法工作,健全法规制度体系

过去的一年,我们始终把建章立制摆在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针对现行制度不完善、不适应的地方,开展了一系列法规规章的制修订工作,主要有:积极推进《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修订工作,组织有关单位分七个专题进行了深入研究论证,为下一步修订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制定出台《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5号),进一步规范了工程质量监督的内容和程序,推动全面加强和改进工程质量监管工作;开展《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41号)的修订工作,组织多次调研和座谈,已完成了修订初稿;印发《关于做好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的通知》(建质〔2010〕111号),为工程质量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提供了基本依据。各地也在法规制度建设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制定了大量的规范性文件,上海、广东、山西、甘肃、天津、吉林等省市还积极推动出台或修订关于工程质量管理的地方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有力促进了工程质量监管工作的法制化进程。

(二)积极创新工程质量监管方式,提高监管工作效能

过去一年,各地以5号部令的出台为契机,以提高工程质量监管效能为目标,以推行监督巡查和差别化监管、强化市场与现场监管联动等为重点,积极探索,不断创新,有针对性地改进和完善监管方式方法,监管效能不断提高。北京将巡回监督和竣工验收同步监督结合起来,加强对工程施工全过程的巡查,去年共计巡回监督检查16265项次,发出整改通知书1761份。江苏省常州市建立隐蔽工程网上通知系统,使监督人员能够根据情况随机抽查,增强了监管工作的有效性和威慑力。湖南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每季度均公布全省差别化管理企业名单,指导和督促各地加强对其所承建项目的监督检查,强化差别化监管。广西、贵州等省市积极推动市场与现场监管联动,强化监管部门的信息沟通,完善联合执法机制,加大了监督执法力度。

(三)着力加强重点领域工程质量监管,保证工程质量

过去一年,各地在工作中注重突出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不断完善监管措施,加大监管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加强住宅工程尤其是保障性住房质量监管,不少省市开展了保障性住房质量专项检查,在保障性住房中全面实施质量分户验收制度,整体质量得到有效保证。二是深入开展工程质量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在中央统一部署的专项治理排查工作中,全国共计排查工程项目63411个,发现问题60884个,罚没、补交等款项金额共计5320.5万元,有效遏制了工程质量违法违规行为。三是切实抓好汶川、玉树、舟曲灾后恢复重建工程及上海世博会工程等重点工程质量监管,有关省市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的不利条件,千方百计、全力以赴地做好质量监管工作,确保了这些工程保质保量按时投入使用。特别是在灾区恢复重建中,全国工程质量监管系统紧密协作,互相支援,如上海市援助玉树灾区100万元专门用于建立工程质量检测试验室,有力支持了灾区的恢复重建工程质量管理工作。

(四)认真抓好工程质量监督队伍建设,增强执法能力和水平

过去一年,不少地区面临监督工作经费不落实、监督队伍出现不稳定因素的严峻局面,但是各地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在主管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克服种种困难,队伍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一是全力保障质量监督工作经费。通过各方努力,财政保障监督工作经费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据统计,截至2010年底,全国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中已落实财政拨款的占48%,比2009年增加了20%,为质量监督工作的正常开展和监督队伍的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二是深入开展质量监督机构和监督人员的考核培训。去年全国各省市基本完成了对监督机构和人员的考核,并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一系列的培训工作,监督执法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增强。三是积极推进工程质量监管信息化建设。多数省市建立了省级工程质量监管信息平台,实现了全省监管数据的共享,通过运用现代信息化手段提升了质量监管信息化水平,促进质量监管工作更加科学、规范、高效。

二、当前面临的形势和问题

工程质量监管工作取得的成绩值得肯定,但面临的形势仍然非常严峻,任务仍然非常艰巨。

一是任务重、规模大。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工程建设规模持续快速扩大,工程质量监管任务量大幅增加。据初步统计,2010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27.8万亿元,同比增长23.8%;建筑业总产值达到95206亿元,同比增长24%;房屋建筑施工面积达到70.1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9%。其中,保障性住房和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正在经历跨越式发展阶段,2010年全国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开工590万套,同比增长55.3%,2011年又计划建设1000万套,比2010年增长69.5%;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方面,国务院已经批复了28个城市的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目前有25个城市共有在建线路54条、1504公里。但是,工程质量监管人员并没有相应增加,监管力量不足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二是要求高、责任大。随着保障和改善民生日益成为经济建设的主旋律,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生命财产安全的工程质量问题,不仅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更是民生问题,各级领导高度关心,社会各界高度关注。此外,从确保基本的结构安全到追求房屋功能合理、节能环保,老百姓对工程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工程质量监管工作肩负的责任和压力越来越大。近两年来,中央领导同志对工程质量工作多次做出重要批示,反复强调要高度重视工程质量问题,切实加强质量管理。同时,工程质量问题在媒体上的曝光率不断提高,工程质量已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

三是问题多、难度大。全国工程质量总体水平保持稳中有升,但距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们的期望还有较大差距,工程质量通病仍然比较普遍,极个别工程质量低劣,甚至存在严重质量安全隐患。同时,在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转型时期,工程建设主体多元化,行为复杂化,工程建设领域面临大量新问题、新情况,工程质量监管的难度很大。去年查处了两起比较典型的案例,一个是有的省部分工程使用非法拉长的“瘦身”钢筋,导致钢筋截面尺寸和力学性能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造成工程质量隐患;另一个是某保障房项目出现大面积墙体和楼板混凝土不满足设计强度等级要求,导致6栋楼地上结构被拆除。钢筋和混凝土都是直接关系工程主体结构安全的主要建筑材料,如此明目张胆地偷工减料,让人触目惊心。

对于上述问题,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质量意识淡漠,诚信缺失。市场经济首先是诚信经济,质量是工程建设的核心,也是工程建设企业信誉的根本保证。但一些企业和从业人员没有基本的诚信观念和责任意识,质量意识淡漠,缺乏搞好工程质量的内在机制。更有少数人利欲熏心,为谋取非法利益不择手段、不计后果,对工程质量造成严重危害。

二是市场竞争机制不健全。以不合理工期和造价为主要特征的恶性竞争加剧,工程转包、违法分包、挂靠等现象存在,同时从业人员总体素质偏低,一大批技术力量薄弱、质量保证能力不足的队伍挤占了市场,企业缺乏搞好工程质量的必备条件。

三是监管处罚不力。由于工程质量监管力量严重不足,以及经费得不到有效保障,一些地区质量监管工作不到位。更重要的是,对各种违法违规行为执法不严,处罚力度普遍较弱,甚至有个别地方基本没有处罚,致使企业违法成本过低,缺乏搞好工程质量的外部压力。

三、2011年重点工作

2011年,工程质量监管工作要坚决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的部署和要求,进一步明确目标,突出重点,以落实工程质量责任为核心,切切实实抓好几项重点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一)继续推进法规制度建设

工程质量法律法规是政府依法实施监管的基础,加强法规制度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的基础工作。今年,要着力推进4个方面的法规制度建设。一是继续开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修订工作。《条例》作为工程质量管理的基本法规,对其进行修订是一项政策性极强、涉及面很广的工作,需要广泛征求意见和深入论证。去年我们对7个专题进行了研究,今年还需要再研究几个专题,包括确立监督机构的执法定位、强化对企业和人员资质资格的要求、鼓励企业创优争优等方面,要开展进一步的调研和论证,以扎扎实实地推进修订工作。二是修订出台《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办法》修订稿经过反复的征求意见和论证修改,这次会上也已印发大家,有的同志在前面发言中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希望大家回去以后认真组织研讨,及时反馈书面意见。我们将在进一步修改完善后报部法规司审议,争取下半年修订出台。三是出台保障性住房质量管理方面的规范性文件,强化保障性住房质量监管。姜部长在去年底召开的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特别强调:“住房工程质量,特别是保障房质量,明年各地要作为重点抓一下。”因此,今年要把保障房质量监管作为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针对其工期紧、造价低、政府投资等特点,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确保工程质量。四是继续开展工程质量保险制度研究。工程质量保险制度是用经济手段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有效措施,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研究,也希望各地积极参与试点,积累有益经验,共同推进这项工作。

(二)加强以保障房为重点的工程质量监督执法

今年,要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组织开展以保障性住房为主的全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执法检查。各地要对住宅工程特别是保障性住房进行全面普查,在各省市自查的基础上,我部将适时进行督查。对于今年的检查工作,特别强调三点:第一检查内容要突出重点。重点检查工程参建各方和注册执业人员质量行为、工程主体结构及钢筋、混凝土等主要建筑材料的质量、住宅质量分户验收制度落实情况等。第二要多采用暗查的方式。检查工作不能走过场,暗查暗访,不提前通知,既可以增强检查的威慑力,又可以了解真实情况,我们到各地督查也将主要采取“扫马路”方式。第三要严格执法。对于部里督查的每一项工程,都要下发检查意见反馈书,检查结果将选择关键内容进行网上公示。各地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坚决督促整改到位,并严格依法进行处罚。二是加强市场与现场联动执法。姜部长在去年底召开的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提出明确要求:“对发生质量安全事故的从业人员和企业负责人,要限制其从业资格;情节严重的,终身不得从事建筑活动。同时,要把严肃查处违反法定建设程序、违法分包、转包、挂靠等行为,作为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的一项治本措施,长期坚持,毫不松懈。”因此,我们将和市场司一起,对于工程质量违法违规企业和个人,进一步加大资质资格、招投标等方面处罚力度,并着力加强市场行为监管,建立健全市场诚信体系,实现市场和现场监督执法信息的共享。三是规范和加强工程质量行政处罚。去年部里一直在研究制定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文件,估计很快就将出台,文件对各类行政处罚的权限、标准等进行了细化,使之更具可操作性。各地要按照文件要求,进一步做好工程质量行政处罚工作。

(三)认真做好5号部令的贯彻执行工作

5号部令是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工程质量监管工作的重要文件,贯彻执行好部令,是现阶段提高工程质量监管效能的迫切需要和重要保障。去年9月份,我们在太原召开了宣贯会,随后下发了关于贯彻实施5号部令的通知,提出了具体要求。各地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把今年作为5号部令的贯彻执行年,务必使部令的各项规定落到实处。建议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各省市要尽快制定部令的具体实施办法,重点是细化工程质量监督内容和监督程序。比如,地基基础和主体结构验收监督是否以程序性监督为主;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监督以巡查为主,是否要规定最低检查频次等,各地可以根据本地实际确定。大家常提尽职免责,各地的实施办法就是要把质量监督机构应该履行哪些职责规定清楚,既要注意体现行政执法的要求,不能越位,也要确保监督机构有能力充分履行职责,不能缺位。二是要严格落实企业和个人的质量终身责任制。要加快建立本地区工程质量信用档案,认真执行在建筑物明显部位设置永久性标牌、及时公布工程质量问题及整改情况等规定,加大对违法违规企业资质资格的处罚力度,强化企业质量责任落实。积极探索领导带班制,确保项目经理、总监理工程师等关键人员在岗到位,强化个人质量责任落实。三是要大力加强工程质量监督队伍建设。按照部令要求,继续做好对本地区各级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及监督人员的考核培训,重点督促达不到考核要求的机构和人员进行整改,确保监督队伍素质和监督执法水平。还没有落实经费的地区,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积极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尽快妥善解决经费保障问题。

(四)继续深入开展工程质量突出问题专项治理

开展工程质量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是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部署和要求,着力消除制约工程质量水平提高的不利因素的重要举措。专项治理并不是一项孤立的工作,与我们的日常工作密不可分。2010年全国工程质量专项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仍没有得到有效解决,长效机制建设还有待加强。因此,各地要进一步增强专项治理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认真总结经验,分析问题,找出差距,按照《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和《加强工程建设实施和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指导意见》的要求,认真贯彻执行《关于解决当前政府投资工程建设中带有普遍性问题的意见》,围绕中心工作,扎实推进专项治理工作取得新成效。

同志们,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开局之年,经济社会发展将迈入一个新的阶段,认真做好工程质量监管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大局,是我们的重要职责。希望大家坚定信心,再接再厉,扎扎实实做好今年各项工作,为推动我国工程质量水平再上新台阶而不懈努力。

最后,感谢在座各位同志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同时也感谢云南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为会议做出的周到细致的安排。春节将至,在这里给大家拜个早年,祝大家新年快乐,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谢谢大家!

第五篇:吴慧娟司长在《监督管理规定》宣贯会上的讲话

吴慧娟司长在《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 质量监督管理规定》宣贯会上的讲话

吴慧娟司长在《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 质量监督管理规定》宣贯会上的讲话

(2010年9月14日)同志们:

经过近两年的努力,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第5号令――《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今年8月1日颁布,并于9月1日起正式施行。贯彻实施好5号部令是工程质量监督战线当前一项重要任务。今天召开这次宣贯会,就是要通过对部令的宣贯,以及对贯彻实施具体意见和建议的研讨,进一步提高对工程质量重要性的认识,更加扎实有效地开展好部令贯彻实施工作,全面推进和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的各项工作,促进工程质量总体水平的不断提升。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当前工程质量监督工作面临的形势以及5号部令出台的背景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的出台,是为了适应当前工程质量监督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加强和改进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是规范质量监督工作一部重要部门规章。因此,要准确把握部令的内容和意义,首先要对形势有科学明晰的分析和判断。当前我国工程质量监督工作面临的形势主要有3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任务重。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推进城镇化的关键时期,工程建设事业蓬勃发展,工程建设规模大幅增加,质量技术难度不断加大。2009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0.1%;全国建筑业总产值为75864亿元,比上年增长22.3%,达到2000年的6倍;房屋建筑施工总面积58.7亿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0.7%,达到2000年的3.7倍;城镇50万元以上施工项目数46.2万个,比上年增长28.5%。今年上半年,根据国家统计局初步统计,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5.0%;全国建筑业总产值达到34193亿元,同比增长24.3%;房屋建筑施工面积达到45.5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8.5%。可以看出,我们目前的工程建设每年都保持了20%左右的增长速度,整体规模不断达到历史新高。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工程项目中超高层、大跨度、结构复杂的建筑日益增多,工程建设水平和要求不仅创造了我国工程建设的记录,也跻身世界前列。在这种形势下做好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任务很重。

二是要求高。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对工程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我国每年固定资产投资的60%要通过建筑活动转化为社会财富,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这些资产的价值,从而影响到国民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更重要的是,建筑工程涉及公共利益和公众安全,工程质量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生命财产安全,关系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因此,在当前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与改善民生为主线的经济建设中,工程质量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全社会对工程质量的关注和要求也越来越高。

三是问题多。客观地说,当前的工程质量状况总体受控、稳中有升。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工程质量问题仍然存在,总体上还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虽然目前重大工程质量事故已经基本得到遏制,房屋结构安全性能够得到有效保证,但是工程质量通病仍然普遍存在。另一方面,工程质量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行政级别城市等方面存在不平衡,存在较大的地域差别和城乡差别。根据去年全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执法检查情况,人均GDP小于20000元地区所有检查项的不符合率是人均GDP大于40000元地区的1.6倍,而县级城市的不符合率是直辖市的6.7倍。

新的形势给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工程质量监督是我国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的一项基本制度,至今已走过了26年的发展历程,期间经过不断探索和创新,完成了监督方式从核验制到备案制、监督机构从责任主体到执法主体等重大转变,监督效能不断提高,对于规范工程建设各方主体质量行为、确保我国工程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相对于当前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工程质量监督工作还存在一些不适应、不完善的问题,制约了监督作用的进一步发挥和监督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

一是法规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国务院2000年出台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国家实行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度,从行政法规层面确立了质量监督工作的法律地位。2003年,我部发布了《工程质量监督导则》,但《导则》作为规范性文件,法律层级较低,指导性和约束力不足,已不能完全适应工作实践中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无法为质量监督工作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撑。

二是监督机构性质需要进一步明确。由于《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规定监督机构是受建设主管部门委托执法,且长期以来,质量监督机构被定为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靠收取监督费开展监督工作。这导致社会上对工程质量监督的性质存在一定误解,把工程质量监督等同于类似工程监理的一般中介服务,甚至把质量监督机构看作工程质量责任主体之一,给质量监督工作的正常开展带来了不利影响。

三是监督方式需要进一步改进。目前,工程质量监督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沿袭了十几年前的做法,实行以工程项目为单位、以定点监督为主的监督模式。具体表现为:对每个工程平均使用监督资源,由于监督力量不足,对需重点监督的工程投入不足;对工程各方主体质量行为监督不严;对单个工程的质量问题关注得多,对整个地区宏观质量形势把握不够;对具体的监督检查工作花大力气,对构建监管工作长效机制着力不多等。这种模式往往导致监督工作陷于微观,既不能充分体现政府质量监督的行政执法特性,也无法有效提高监督效率。

四是监督队伍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随着监督工作量的大幅增加,目前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大中城市的监督力量严重不足,人均监督面积已从90年代初的3万平米增加到当前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平米,人员紧缺的问题相当突出。同时,存在队伍素质良莠不齐的现象:有的监督机构制度建设不完善,有的基层监督机构由于各种原因接收过多的非专业人员,专业能力不足;有的监督人员对质量管理法律法规、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及监督规定不熟悉,业务水平较低,也有少数监督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削弱了监督队伍的战斗力,影响了监督工作质量。

因此,做好新形势下的质量监督工作,迫切需要进一步强化工程质量监督的法律地位和执法属性,改进监督方式方法,加强监督队伍建设,提高监督工作效能。同时,2008年底取消建设工程质量监督费以来,不少地方反映在落实工作经费和机构改革过程中,面临法律依据不足、机构性质不清等问题,使得完善工程质量监督制度的任务更为紧迫。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于2008年10月份开始启动部令的起草工作,期间召开多次座谈会,进行了深入调研,并充分征求了财政部、中编办等部门和各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以及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意见。应该说,部令的出台是方方面面共同努力的结果,凝聚了大家的心血和智慧,对加强质量监督工作意义重大。

二、5号部令的主要内容

5号部令是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制定的,既充分考虑了政策的连续性,也兼顾各地现有做法,从监督机构定位、监督工作内容、监督工作程序到监督机构和人员的考核管理等方面,对工程质量监督作了比较系统、科学的规定,提出了要求。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

(一)关于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定位

工程质量监督是为保证公共利益和公众安全,对工程是否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的监督,是政府监管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因此,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虽然是受政府委托实施质量监督,但履行的是行政管理职能,本质上仍然属于行政执法机构。

部令第一条将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和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统称为主管部门,体现了对监督机构行政执法地位的认可。第三条规定“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具体工作可以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委托所属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实施。”这遵循了《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可以委托”的规定,同时把工程质量监督机构限定为建设主管部门所属,明确了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是各级建设主管部门下属的单位,是政府机构的一部分,而非社会上的一般中介机构。当然,地方法规也可以作出更明确的规定,如《陕西省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就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行政区域内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实施监督管理,其所属的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负责具体监督管理工作”。

应该说,2009年初取消建设工程质量监督费,也为监督机构的“正名”提供了一个有利契机,大部分监督机构由此被调整为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向明确其执法属性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目前,已有少数监督机构实现了参公管理,从国家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大趋势看,这是监督机构今后发展的方向。

(二)关于工程质量监督方式

为进一步提高监督效率,适应行政执法的特点和要求,部令规定了以抽查、抽测为主的工程质量监督方式,这在第五条和第六条中均有体现。抽查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是在所监督工程中抽查某一个或几个工程,二是对一个具体工程抽查某一项或几项内容。

对工程的抽查类似于交警执法,是指在一定时间由主管部门统一组织,通过巡视随机确定受检工程的工程质量检查活动。通过随机抽查工程,事先不定点、不定期、不定检查内容,不提前告知,一是可以避免受检单位做表面文章,监督人员更容易看到真实的情况,从而增强监督检查的有效性和威慑力。二是可以更加灵活、合理地配置监督资源,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监督工作量不断增大与监督力量严重不足之间的矛盾,提高监督效率。

对内容的抽查是指主管部门在检查一项工程时,根据有关工程技术标准及规定,对工程参与单位履行质量责任的行为以及有关工程质量的文件、资料和工程实体质量等随机进行的抽样检查活动。监督人员到现场不是代替企业直接控制工程质量或进行质量把关,而是进行执法监督检查。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是工程参建各方的职责,监督人员不可能对工程的各个方面全面检查,只能通过抽查部分环节,发现有关责任主体和责任人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责令改正,并依法进行处罚,以督促其自觉履行质量责任。

与抽查方式相适应,监督机构可遵循差别化监督原则,根据工程类别、重要性及工程参与单位的业绩、信誉、质量保证能力等情况实施分类监督。对重要工程、住宅工程特别是保障性住房和信誉差、质量保证能力弱的企业,要加大抽查频次;对带有普遍性和比较严重的质量问题,要加大抽查力度。

(三)关于工程质量监督内容和程序

部令规定了8项监督内容:一是监督各方执行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情况;二是抽查涉及工程主体结构安全和主要使用功能的工程实体质量;三是抽查工程质量责任主体和质量检测等单位的工程质量行为;四是抽查主要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的质量,比如钢筋、混凝土等;五是对工程竣工验收进行监督;六是组织或者参与工程质量事故的调查处理;七是定期对本地区工程质量状况进行统计分析;八是依法对违法违规行为实施处罚。部令还规定了对具体工程项目实施质量监督的6项程序:一是受理建设单位办理质量监督手续;二是制订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三是对工程实体质量、工程质量责任主体和质量检测等单位的工程质量行为进行抽查、抽测;四是监督工程竣工验收;五是形成工程质量监督报告;六是建立工程质量监督档案。对每个工程,都要严格按照上述内容和程序认真做好监督工作。在此,要特别强调以下两点:

一是关于办理质量监督手续。部令规定对工程项目实施质量监督,首先要受理建设单位办理质量监督手续。对于没有办理监督手续擅自开工建设的工程,有些同志认为不必再进行监督,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质量监督是一种执法活动,维护的是公共利益,不应存在执法盲区。建设单位不履行告知义务,不办理质量监督手续,是一种故意逃避政府监管的违法行为,《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专门设定了相应的处罚条款,质量监督机构绝不能放任、纵容这种行为。因此,我们在日常抽查中,不能将范围仅仅局限在已经办理监督手续的工程,而应是监管区域内所有房屋和市政基础设施在建工地,一旦发现这类行为,必须依法严肃查处。

二是关于竣工验收的监督。在规定以抽查为主要监督方式的同时,部令还要求对所有工程竣工验收进行到位监督,重点监督验收程序及组织实施情况,并抽查有关质量验收资料,这也是《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要求。监督有关单位在重要环节的质量行为是必不可少的监督形式,主要是为了督促各方主体严格履行基本建设程序,落实质量责任,同时避免出现监管真空,弥补抽查方式的不足。因此,监督工作应当将监督抽查与竣工验收监督结合起来,在对工程实体质量和各方质量行为加强日常监督抽查的同时,认真做好竣工验收监督工作。

(四)关于工程质量监督责任

随着政府问责制的建立和责任追究力度的不断加大,工程质量监督责任问题日益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部令第十一条第二款专门规定了监督机构对工程质量监督承担监督责任。那么,应如何看待监督责任?一方面,要把监督责任与企业的主体责任区分开来,工程参建单位的有关人员按各自职责对工程质量负终身责任,而政府的质量监督则是对监督行为负责任。不能认为只要出了质量问题,监督人员就必须承担责任。另一方面,监督责任作为一种政府监管责任,如果存在失职渎职行为,就必然要被追责。对此,部令第十七条规定主管部门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在实践中,还存在监督责任的界定问题。应该做的工作没有做到位,不应该做的事情乱作为,都会带来责任风险。因此,为建立完善工程质量监督责任制,首先要科学合理地界定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职责,同时要严格按照规定开展工作,既不能缺位,也不要越位,做到尽职尽责。

(五)关于不良行为记录管理

为进一步提高监督工作成效,部令加强了关于不良行为记录管理方面的规定,第七条、第九条、第十条分别规定了设置永久性标牌、建立工程质量信用档案以及向社会公布在检查中发现的有关质量问题及整改情况,都涉及到不良行为记录管理及信用评价的要求。对此应该从3个方面来认识:

一是实施抽查和差别化监管的需要。把工程建设各方责任主体的违法违规质量行为记录在案,为掌握、判断企业质量保证能力和信誉提供第一手资料,是实施抽查和差别化监管的重要依据。同时对发现的重大问题及时进行公示,能够充分体现、有效保证抽查的效果和权威性。

二是加强诚信体系建设的需要。强化不良行为记录管理工作,建立规范、统一的诚信信息平台,通过公告、公示进行信用惩戒和社会监督,是促进各方主体自觉规范质量行为、落实质量责任的重要手段。有些企业不怕罚款,就怕公示,监管部门要充分利用好这个手段,加大公示力度,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工程质量责任主体的约束作用。

三是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的需要。工程项目在设计使用年限内,工程各参建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工程项目负责人、工程技术负责人、注册执业人员要按各自职责对工程质量负终身责任。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在建筑物明显部位设置永久性标牌,载明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等工程质量责任主体的名称和主要责任人姓名,可促进对有关单位和人员终身质量责任的追究。

(六)关于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和人员考核管理

做质量监督工作,首先要搞好自身队伍的建设。部令规定省级建设主管部门对监督机构每三年进行一次考核。监督机构的条件有3个,包括人员、场所以及制度和信息化方面的要求,其中规定监督人员应当占总人数的75%以上。这就要求我们的监督机构要以专业人员为主,其他非专业人员必须控制在25%以内,这是人员编制方面的基本要求,要克服困难落实好。部令第十三条规定了监督人员具备的4个条件,第十四条则是一项创新的规定,即监督机构可以聘请中级职称以上的工程类专业技术人员协助实施工程质量监督。这主要是考虑到当前工程量大、技术难度高,比如地铁工程专业性很强,监督机构很难在短期内具备足够的监督能力,这条规定就为我们聘请专业人员,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提供了依据、创造了条件,有利于更好地开展监督工作。

在2007年制定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和人员考核管理办法》的基础上,部令对监督机构和人员的考核管理做出明确规定,提升了法律层次,为开展好这项工作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支撑。按照部令要求,我部也将适时对各地监督机构和人员的考核情况进行监督抽查。

三、几点要求

(一)认真做好5号部令的贯彻实施工作

各地要抓紧组织开展部令的贯彻实施工作,加强对实施工作的组织领导,结合本省实际尽快提出贯彻实施部令的工作计划和目标。要加强宣贯,组织多层次的学习、培训,开展专题研讨与经验交流,使我们质量监督系统的每一位同志都能充分学习领会部令的精神和内容。要通过网络、报刊等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社会各界对部令的关注和了解。要加强调查研究,尽快制定部令具体实施办法,积极稳妥地推进贯彻实施部令的各项工作。

(二)着力加强工程质量监督队伍建设

做好监督工作,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监督队伍至关重要。各级建设主管部门一定要把监督队伍建设放到重要位置,常抓不懈,抓出实效。要按照部令要求,进一步加强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和人员的考核管理,确保监督队伍基本素质。要搞好继续教育培训,努力提高队伍的业务水平。要规范和加强监督责任的落实,增强监督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法制意识,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三)切实做好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经费保障工作

近两年来,经过各方面共同努力,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经费的保障取得了积极进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约有50%的监督机构已基本落实财政拨款。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仍有部分地区没有落实工作经费,已严重影响到监督工作的正常开展。5号部令的出台,为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职责定位提供了更加明确的法律依据,各地要充分利用好这一有利机会,主动加强与编制、财政部门的沟通,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尽快解决质量监督工作经费的保障问题。

(四)不断探索和创新工程质量监督工作

部令是在大家多年工作实践的基础上出台的,解决了我们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提供了目标和方向。我们仍要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完善法规制度体系,构筑质量监督长效机制。也希望各地在实践中继续探索,积极创新,通过不断的完善和提高,共同推动质量监督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同志们,工程质量监督工作能否做好,直接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涉及我国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任重而道远。希望大家继续努力,充分认清当前形势,以部令的出台为契机,全面推进制度建设,加强监督执法,提高监督效能,推动我国工程质量监督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下载住建部《关于印发吴慧娟司长在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监管工作座谈会上讲话的通知》word格式文档
下载住建部《关于印发吴慧娟司长在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监管工作座谈会上讲话的通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